一、“三低”油藏硼中子寿命测井水淹层解释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红[1](2019)在《长庆油田长4+5特低渗透储层水淹层测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白于山区块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长4+5油层段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虽然对油藏的开发经过了多次的方案调整,但由于目的区块储层在纵、横向上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强,储层岩性细,孔隙结构复杂,使得注水驱油和冲刷过程非常复杂,增加了水淹层测井解释难度,造成水淹层测井解释结论与实际生产吻合程度差,整体解释符合率低。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于白于山区块加密调整井长4+5层段的测井精细评价技术。本文首先对研究区块现有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进行调研,然后对淡水水淹层岩电参数和混合液电阻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长4+5层段水淹前后泥质含量、储层物性、含油性以及地层水矿化度等储层参数的变化特征,同时对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电阻率等曲线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为水淹层定性识别、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在水淹层定性识别上,本文提出了五种定性识别水淹层的方法:自然电位曲线变化法、电阻率相关分析法、新老井电阻率对比法、电阻率重构法和电阻率差比法,并利用实测电阻率与重构的饱含油饱含水两电阻率的差比值建立了淡水水淹级别划分的交会图版,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水淹层定量评价上,建立了研究区块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模型,并基于变倍数物质平衡原理采用三参数联合定量迭代方法对含水饱和度、产水率和混合地层水电阻率进行了求解;同时利用产水率和驱油效率两个水淹级别评价参数建立了淡水水淹级别的定量划分标准,能有效的实现对研究区块水淹级别的划分,提高了水淹层定量评价的精度。文本利用定性识别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实现了白于山区块长4+5层段淡水水淹层和水淹级别的精细测井评价,对研究区块的33口加密调整井进行实际测井资料处理,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5.56%以上,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
宋玉莹[2](2019)在《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文中指出P区块是具有一定天然水体能量的层状砂岩油藏,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边水推进、底水锥进和注入水水淹等现象,目前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水淹层电阻率值明显降低,同时该区块存在低阻油层,低阻油层和水淹层的电阻率值范围存在交叠,低阻油层和水淹层区分困难。因此有必要研究低阻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并在饱和度评价中考虑这些因素,从而提高水淹层测井定量解释的符合率。针对P区块储层地质特点,结合岩心分析、测井数据、生产动态资料,对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泥质含量高和孔隙结构复杂是引起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含水饱和度高是引起水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实际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数据,建立了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参数的定量解释方法。基于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选用等效岩石元素模型和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描述孔隙结构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选用通用阿尔奇方程和并联导电理论描述泥质对岩石导电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并联导电理论、基于通用阿尔奇方程与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的3种饱和度解释模型。并对3种饱和度解释模型进行了理论验证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三种饱和度解释模型是正确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建立的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最好。利用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或电导率建立油水劈分系数,对合层产量进行劈分,建立了产水率与驱油效率的关系,确定了利用驱油效率划分水淹级别的判别标准。利用建立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实际处理解释了P区块的21口井,其中水淹井12口,共解释强水淹8层,中水淹20层,弱水淹34层,油层238层。定量解释结果与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水淹层解释符合率为90.0%。说明建立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能够较好的区分低阻油层和水淹层,适用于P区块的水淹层解释。
田蕾[3](2018)在《全谱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大港油田绝大部分区块目前已经进入注水开发的中后期,剩余油纵向、横向分布高度分散。在寻找接替储量投入多、风险高、难度大的情况下,老区的综合治理、剩余油挖潜成为大港油田控水稳油最经济可行的稳产措施。本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结合试验资料,建立形成一套符合大港油田地质特点的全谱饱和度测井综合解释方法,以便更加准确便捷地测取地层参数,进一步提高资料的解释符合率,为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准确依据。本文利用大港油田岩心资料,在对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测井和氧活化测井等三种常规测井技术,以及碳氧比和中子寿命双测井模式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图版,对全谱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的经验公式和解释参数进行了针对性调整,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油、水、气层的判别标准。在现场6井次的实际应用中,测井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都很相符,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油水界面、识别气层、判别水淹层等。本文通过对全谱饱和度测井经验公式的修正和解释参数的合理选取等,建立完善了符合大港油田实际的解释方法,将为大港油田准确确定地层含油饱和度以及剩余油富集区和层段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刘萍,高振涛,李晓娇,马晓静,岳伟,刘俣含,马彪,丁瑞霞[4](2018)在《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大王庄油田处于开发后期,掌握剩余油情况至关重要,单一饱和度测井方法难以满足精细解释评价的需要。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集碳氧比能谱、氯能谱、中子寿命、氧活化测井技术于一体,一次下井能录取多条测井曲线,在低矿化度、高泥质情况下能准确识别水淹层。文章介绍了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原理、技术特点、资料解释原理等,并创新性地把全谱饱和度测井数据与常规测井数据有机结合,分层位制作了大王庄油田的交会解释图版,制定了新的解释标准,显着提高了全谱测井的解释符合率;有效反映了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为识别水淹层、寻找潜力层、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的挖潜增储提供了可靠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欢庆,石成方,胡海燕,吴洪彪,曹晨[5](2018)在《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中东部主要油区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阶段,有大约40%~60%的储量需要在该阶段采出。精细油藏描述是油田有效开发的最基础工作,因此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对于油田生产实践和提升规律性认识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详细的中外文文献调研,结合典型油田实践经验总结,系统介绍了目前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5个方面主要问题。认为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化规律研究、多信息综合剩余油表征技术和高含水油藏三次采油相关研究等属于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5个关键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几种新技术和方法。指出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发展趋势集中在断裂体系精细解释、储层构型精细表征技术、测井水淹层解释、优势渗流通道研究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技术等5个方向。
黎明[6](2015)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尕斯库勒油藏为例,研究区为中高含水期,采收率逐年下降。充分利用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资料,兼顾运用开发地质、分析化验以及油藏生产动态资料,结合研究区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不同测井技术及动态资料综合判别水淹层,总结出研究区剩余油的富集规律。主要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对套管井核测井剩余油测井技术做了充分的调研,对工区内进行过的剩余油测井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总结了研究区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总结了不同测井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建立了适合油田的一整套的PND-S、PNN资料解释规程和资料综合解释方法。结合油藏地质、动态资料,分区块研究了生产测井资料对PNN资料的辅助判断作用,通过由吸水、产液资料获取的产水率曲线应用于水淹层的分级解释评价中,研究并总结出研究区剩余油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富集于油藏北区、在纵向上仍主要集中于I-4、I-6、IV-4、IV-5几个主力层。
赵金环[7](2013)在《木101井区杨大城子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田的注水开发,剩余油分布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学术界急于攻关的难题之一。新木油田区域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木头鼻状构造,目的层为泉四段扶余油层和泉三段杨大城子油层,杨大城子油层为曲流河沉积,属于较低渗透复杂断块-岩性油藏。木101井区基础地质研究欠缺,部分井钻遇杨大城子油层,加之储层为河流相沉积,导致砂体分布不清,油水分布复杂,剩余油高度分散。剩余油分布研究有很多种方法,目前主要研究方法是单井测井水淹层研究、以开发地质为主的综合研究和以数值模拟为主的预测。本论文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充分应用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单井钻井资料、动静态生产等基础性资料,重点建立精确三维地质模型,在研究了剩余油分布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动静态资料以及区块的注产结果,分析平面、纵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并且针对单井及重点层位对剩余油进行预测。本文总结了木101井区H区块剩余油分布的五种模式:研究区的近油源部位;位于河道砂体发育带;位于反向断层下盘;与断层连通的构造高部分砂体;井网控制不住的砂体。并对H区块进行有利区域预测。最终达到了新木油田木101井区H区块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可采储量的目的。
陈猛[8](2013)在《基于PNN测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油田的油井投入生产以后,产量会随着地层饱和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油、气的产量会减小,含水会大量上升。及时对地层的含油饱和度进行监测,通过测井分析对地层水淹情况进行认识和评价,找出油气田下一步的生产措施,对指导油田后期合理高效开发、提高采出效率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套管的物理特性,很多裸眼井中的测井方法受到了限制,不能用于套管井的地层评价。目前套管井中使用较多的饱和度测井方法都是基于脉冲中子测井原理的核测井方法,如: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测井、硼中子测井、PND测井、PNN测井等。本文以英买力-牙哈油田剩余油评价为研究对象,基于PNN测井方法展开研究,对PNN测井解释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分析,最终引入剩余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展开研究区块剩余油水淹状况评价。PNN(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过套管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其通过远、近两个He-3计数管记录热中子从产生到消亡整过过程中的时间谱,从而提取地层宏观俘获截面,确定地层剩余油饱和度。PNN探测热中子法,消除了探测伽马射线方法存在的本底值影响,在低矿化度与低孔隙度地层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记数率,削减了统计起伏的影响。同时,PNN还有一套独特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去除井眼影响,保证了Sigma (地层俘获截面)曲线的准确性。并且其测量的地层宏观俘获截面是表征地层中子特性的参数,与储层的岩性、流体性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而在储层油气层识别、剩余油饱和度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旨在从PNN测井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了PNN测井仪在研究区块的适应性,并对PNN测井过程中受到的一系列环境影响因素,如:井眼尺寸影响、地层温度影响、孔隙度影响、井底积液影响等展开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PNN测井俘获截面曲线与常规测井曲线响应关系图版,并针对研究区块实际情况确定了PNN测井的主控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研究区块的影响因素校正方法。在剩余油饱和度评价部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现有的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基于常规的体积模型研究提出适合于研究区块的饱和度解释改进体积模型,并基于常规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求取研究区块剩余油饱和度解释参数(如:骨架俘获截面Σma、泥质俘获截面Σsh、油气俘获截面∑h、地层水俘获截面∑w)的方法,针对饱和度评价中最难球取得泥质俘获截面提出了基于纯水层的油水线重合的方法,从而整体上有效提升了研究区块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准确性,为下一步水淹层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在水淹层评价部分,研究结合国内外油田水淹层级别划分标准,综合研究区邻近区块提出了针对研究区的水淹层级别划分标准。同时紧扣研究区块的动静态测井资料,以PNN测井解释饱和度为主线,结合产出剖面、注入剖面、完井解释等多项解释成果资料,采用多种资料为依托,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淹级别的判定,有效提升了水淹层评价的准确性。最后,基于PNN测井资料解释所建立的解释模型,编制了适用于研究区块的PNN测井解释模块,使本文所提出的模型方法得到了软件实现,通过实际应用效果验证,认为本文的研究方法模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王婧慈[9](2013)在《清污混注水淹层动静态测井评价及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准确估算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规律,对于进一步提高二次采油开发效果、有针对性地实施三次采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动、静态测井评价及剩余油综合预测方法展开研究,为清污混注水淹层剩余油精确定位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本次研究中进行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认识如下。(1)首先,在两种假设条件下对不同注入水条件下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利用岩电实验对水淹开发过程中饱和度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加以确定。结合尕斯NI-N2’油藏水淹层岩心实验资料来看,水驱开发对储层m值影响不大。但注水开发各个阶段中饱和度指数n呈现阶段性变化,随着注入水矿化度的不同,n的变化特征也不尽相同。最终,综合模拟研究结论和岩心实验资料建立出混合地层水动态分析模型,该模型可对注入水与原始地层水之间的离子交换现象做出更为细致的考虑,从而为后续油水饱和度的精细计算打下基础。(2)在利用大量裸眼井测井资料进行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程序化计算时,为解决混合地层水电阻率不易确定和无法有效考虑饱和度计算模型中的参数随地层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这两项难题,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对研究区块水淹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建立了研究区块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原始地层水矿化度、混合地层水电阻率等相应模型,最后基于水驱油藏混合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特征,利用变参数阿尔奇公式构建了含水饱和度与注入水矿化度关系矩阵。在注入水矿化度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可利用原始含油饱和度确定出注入水矿化度。最终,针对解释层中的每个采样点确定出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和流体饱和度。该方法可回避传统方法的缺陷,植入解释程序后批量应用效果良好,给水淹层定量评价开辟了新的思路,并可移植到过套管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中去。(3)利用PNN测井资料进行剩余油评价时,为了获得在平面上、垂向上、时间推移上具有针对性的解释参数,首先选择出未经开采及注入水未波及的相对封闭层段作为标准层。进而把经过必要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编入解释程序,并设定好各未知参数的进化范围。单井解释时,利用改进的算法对单井标准层样本点进行处理,实现测井资料二次校正并最终确定出针对单井、针对油组的饱和度模型参数。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更贴近测量环境的非均质性,有效弥补了井间、层间差异所带来的解释误差,因而解释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更加相符。(4)清污水交替注入型水淹层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较大。在进行脉冲中子类过套管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时,地层水矿化度的多变性将导致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这一重要参数不易确定。对研究区块水淹层混合地层水的水型和矿化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层间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较大,因而逐层计算混合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十分必要。以脉冲中子-中子测井评价为例,首先构建原始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进而对地层流体宏观俘获截面进行信息提取,最后提出了利用动静态测井资料确定混合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的方法。植入解释程序后,该方法还可对同一解释层内水淹程度不一致的地方分别计算出混合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由于计算过程中较好地考虑了层间差异性,因而计算结果准确性更高。(5)论文中分析了单因素评价剩余油饱和度的几项缺陷,并提出了基于多因素水淹指数的剩余油综合预测方法。在计算多因素水淹指数的过程中,有必要将各水淹强度评价指标反映水淹程度的能力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在分析研究区块多种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椭圆基函数(Ellipse Basis Function)的模糊神经网络水淹指数预测系统。该预测系统可根据学习样本自行创建或删减模糊规则,并考虑输入变量的动态权值。测井资料信息量庞大,因此这种具有自学习机制的预测系统更有利于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利用,特别对于复杂储层而言,减轻了预测过程中对先验信息的依赖程度,因而效率和精度更高。
苑刚[10](2012)在《大老爷府油田水驱规律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大老爷府油藏是95年投入开发的低阻低渗砂岩油藏,经过17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到高含水采油期,含水达到93%,采收率只有11%,需要深化对水驱规律的再认识,提高水驱油效率,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尽管水驱特征与水淹规律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表现理论上已经明晰,其基本研究方法也已经形成,并不断的补充新技术,然而,并未实现理论与大老爷府油藏的有机结合。本论文针对已经进入高含水采油期但是采出程度很低的大老爷府层状构造油气藏,通过开展分层产出状况研究、注采关系研究、地应力场分布状况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数值模拟等工作,明晰了平面、层间、层内水驱规律,进而有效指导了平面、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实现油田高效开发。通过大老爷府层状构造油气藏水驱规律研究,形成了一种适合大老爷府油藏的相对系统的水驱规律研究方法,实现了理论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指导大老爷府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二、“三低”油藏硼中子寿命测井水淹层解释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低”油藏硼中子寿命测井水淹层解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长庆油田长4+5特低渗透储层水淹层测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淹机理实验方面 |
1.2.2 水淹层评价技术方面 |
1.3 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 |
1.3.1 研究任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特征 |
2.1.1 地层对比与划分 |
2.1.2 构造特征 |
2.1.3 粒度特征 |
2.1.4 沉积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岩石学特征 |
2.2.2 孔隙结构 |
2.2.3 储层物性 |
2.2.4 敏感性 |
2.3 流体特征 |
2.3.1 原油性质 |
2.3.2 地层水性质 |
2.4 开发现状 |
第三章 水淹机理与测井特征研究 |
3.1 淡水水淹层岩电实验分析 |
3.2 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
3.2.1 地层混合液电阻率变化规律的分析 |
3.2.2 注入水倍数对电性影响 |
3.2.3 不同注入水矿化度对电性的影响 |
3.3 水淹层物性变化规律 |
3.3.1 泥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
3.3.2 物性的变化规律 |
3.3.3 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规律 |
3.3.4 含水率与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规律 |
3.4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3.4.1 自然电位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3.4.2 声波时差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3.4.3 自然伽马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3.4.4 电阻率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第四章 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研究 |
4.1 研究区水淹级别划分原则 |
4.2 自然电位曲线变化识别水淹层 |
4.3 电阻率相关分析法识别水淹层 |
4.4 新老井电阻率对比法识别水淹层 |
4.5 电阻率重构法识别水淹层 |
4.6 电阻率差比法识别水淹层 |
第五章 水淹层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
5.1 岩心深度归位 |
5.2 泥质含量模型 |
5.2.1 自然伽马计算泥质含量 |
5.2.2 声波密度差值计算泥质含量 |
5.3 水淹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 |
5.3.1 孔隙度建模 |
5.3.2 渗透率建模 |
5.3.3 孔渗模型精度检验与应用 |
5.4 水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 |
5.4.1 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5.4.2 残余油饱和度模型 |
5.4.3 基于不同混合液电阻率的含水饱和度模型 |
5.4.4 不同含水饱和度模型与水驱实验对比分析 |
5.5 水淹级别评价参数模型 |
5.5.1 油水相对渗透率模型 |
5.5.2 驱油效率计算模型 |
5.5.3 三参数联合定量迭代求取产水率 |
5.5.4 联合定量迭代的精确性检验 |
5.5.5 基于定量迭代的水淹级别评价标准 |
第六章 研究区水淹层测井评价效果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水淹机理及水淹层定量解释研究进展 |
0.2.1 水淹机理研究进展 |
0.2.2 水淹层定量解释研究进展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储层四性关系与油层和水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1.1.1 储层的岩性、含油性与物性关系 |
1.1.2 储层的物性、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1.2 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2.1 测井系列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2 测井时间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3 孔隙结构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2.4 泥质含量对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 水淹层低电阻率影响因素分析 |
1.3.1 孔隙结构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2 泥质含量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1.3.3 含水饱和度对水淹层低电阻率的影响 |
第二章 P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参数确定方法 |
2.1 储层泥质含量确定方法 |
2.1.1 中子—密度法确定泥质含量 |
2.1.2 密度法确定泥质含量 |
2.1.3 自然伽马法确定泥质含量 |
2.2 储层孔隙度确定方法 |
2.3 储层渗透率确定方法 |
2.4 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
第三章 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研究 |
3.1 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通用阿尔奇方程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1.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1.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1.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1.4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求解方法 |
3.2 基于等效岩石元素模型与并联导电理论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2.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2.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2.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2.4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求解方法 |
3.3 基于通用阿尔奇方程与孔隙几何形态导电理论的饱和度解释模型 |
3.3.1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
3.3.2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理论验证 |
3.3.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实验验证 |
3.4 印度尼西亚方程和阿尔奇方程 |
3.5 饱和度解释模型对比及优选 |
第四章 P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1 水淹级别划分标准 |
4.2 水淹层定量解释实例与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3)全谱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饱和度测井技术研究 |
2.1 饱和度测井技术及原理 |
2.1.1 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 |
2.1.2 中子寿命测井技术 |
2.1.3 氧活化测井技术 |
2.2 测井影响因素 |
2.2.1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
2.2.2 碳氧比模式下的测井影响因素 |
2.2.3 中子寿命模式下的测井影响因素 |
2.2.4 氧活化模式下的测井影响因素 |
2.3 碳氧比和中子寿命测井双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谱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 |
3.1 全谱饱和度测井解释参数 |
3.1.1 全谱饱和度测井碳氧比数据处理方法 |
3.1.2 中子寿命数据滤波方法 |
3.1.3 测井解释参数的建立和修正 |
3.2 基于碳氧比值的流体性质判别标准 |
3.2.1 油、水、干层定性分析 |
3.2.2 油、水、干层定量识别标准 |
3.3 全谱饱和度测井综合解释方法研究 |
3.3.1 综合解释方法(一)碳氧比能谱测井资料解释 |
3.3.2 综合解释方法(二)中子寿命测井资料解释 |
3.3.3 综合解释方法(三)氧活化测井定性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谱饱和度测井现场应用 |
4.1 全谱饱和度资料与其他测井资料对比分析 |
4.2 全谱饱和度解释方法的应用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王庄油田地质概况 |
2 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技术 |
2.1 测井原理 |
2.2 特点及优势 |
3 资料解释 |
3.1 解释原理 |
3.2 解释标准 |
3.3 综合解释 |
4 现场应用 |
4.1 判别水淹层 |
4.2 识别未动用油气层 |
4.3 剩余油评价 |
5 结论 |
(5)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关键问题 |
1.1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1.2 储层非均质性 |
1.3 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化规律 |
1.4 多信息综合剩余油表征技术 |
1.5 高含水油藏三次采油相关探索 |
2 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发展趋势 |
2.1 断裂体系精细解释 |
2.2 储层构型精细表征技术 |
2.3 测井水淹层解释 |
2.4 优势渗流通道描述 |
2.5 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技术 |
3 结论 |
(6)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区概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简要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思路 |
1.4 取得的成果 |
第二章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2.1 水淹层的地质特点 |
2.2 水淹层的变化特征 |
2.2.1 水淹前储层饱和度的分布 |
2.2.2 水淹后储层的变化特征 |
2.2.3 水淹后曲线响应的定性识别 |
第三章 PNN测井原理及处理方法 |
3.1 PNN测井原理 |
3.2 PNN测井仪器的规范性研究 |
3.2.1 PNN测井仪的“三性”研究 |
3.2.2 PNN测井仪地面刻度校验 |
3.3 PNN测井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3.3.1 PNN测井资料采集影响因素分析 |
3.4 PNN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技术研究 |
3.4.1 PNN资料的解释过程 |
3.4.2 PNN测井资料解释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 |
3.4.3 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对比分析 |
3.5 PNN与PND-S、CHFR测井对应关系的建立 |
3.5.1 PNN与PND-S测井对应关系的建立 |
3.5.2 PNN与CHFR(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对应关系的建立 |
3.6 PNN资料综合解释流程建立 |
第四章 PNN测井水淹层解释模型 |
4.1 PNN解释模型的建立、解释参数的确定 |
4.1.1 泥质含量(VSH)计算模型 |
4.1.2 孔隙度(Φ)计算模型 |
4.1.3 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4.2 尕斯库勒E31油藏解释图版建立 |
第五章 PNN及动态资料识别水淹层 |
5.1 油藏注水开发情况 |
5.2 注入、产出剖面资料分析 |
第六章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剩余油分布 |
6.1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 |
6.2 储层剩余油平面分布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木101井区杨大城子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1.3 研究区构造特征 |
1.4 研究区沉积特征 |
1.4.1 区域沉积背景 |
1.4.2 物源分析 |
1.4.3 研究区沉积微相类型 |
1.5 研究区单砂体特征研究 |
1.5.1 单砂体空间接触关系 |
1.5.2 砂体垂向连通模式 |
第二章 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
2.1 储层参数模型 |
2.1.1 泥质含量模型 |
2.1.2 孔隙度模型 |
2.1.3 渗透率模型 |
2.1.4 含水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
2.2 实际资料处理及模型精度验证 |
第三章 区域地质建模 |
3.1 构造模型建立 |
3.1.1 断层模型 |
3.1.2 层面模型 |
3.2 沉积相模型及储层参数模型建立 |
3.2.1 相模型的建立 |
3.2.2 砂体模型的建立 |
3.2.3 储层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四章 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和分布模式 |
4.1 物源方向及烃源岩 |
4.2 储集层类型 |
4.3 油水分布规律及因素分析 |
4.4 研究区H区块重点井研究 |
4.4.1 H区块145井研究 |
4.4.2 H区块H3-5井研究 |
4.4.3 H区块H3-3井研究 |
第五章 有利区域预测 |
5.1 木101井区H区块主力层位预测 |
5.2 木101井区H区块含油区域预测 |
5.3 建议补射孔压裂储层分析 |
5.4 建议布井新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基于PNN测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块地质特征 |
2.1 地质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3 气藏特征 |
第三章 饱和度测井基本原理 |
3.1 PNN测井原理 |
3.2 PNN测井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4.1 PNN测井解释方法对比研究 |
4.2 PNN测井解释方法选取 |
4.3 PNN测井解释各参数的确定 |
第五章 PNN测井解释模块开发 |
5.1 解释模块运行流程 |
5.2 解释模块主要功能 |
5.3 PNN测井资料解释 |
5.4 PNN测井资料对比分析 |
5.5 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水淹层识别和剩余油评价 |
6.1 水淹层识别 |
6.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清污混注水淹层动静态测井评价及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水淹层基本特征研究进展 |
1.2.1 水淹机理研究 |
1.2.2 水淹层储层参数变化规律 |
1.2.3 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 |
1.2.4 水淹层地层压力的变化 |
1.3 水淹层定性与定量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1.3.1 水淹级别界限划分法 |
1.3.2 水淹级别定性识别方法 |
1.3.3 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 |
1.4 基于测井资料的剩余油研究进展 |
1.4.1 研究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方法 |
1.4.2 常见过套管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油藏特征研究与评价难点分析 |
2.1 工区简介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2.3 油藏特征研究 |
2.3.1 构造特征 |
2.3.2 层位与油层组划分 |
2.3.3 地层对比 |
2.3.4 沉积相特征 |
2.3.5 油层分布特征 |
2.3.6 储集空间特征 |
2.3.7 储层物性特征 |
2.3.8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
2.3.9 流体性质 |
2.4 研究区块水淹层评价难点分析 |
第3章 混合地层水动态分析模型的建立 |
3.1 注产水情况介绍 |
3.2 研究区块地层水矿化度与电阻率的转换关系 |
3.3 原始油藏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 |
3.4 未考虑离子交换的混合地层水分析 |
3.4.1 混合地层水矿化度与电阻率的计算 |
3.4.2 多矿化度水驱过程地层水模拟分析 |
3.5 离子交换完全时混合地层水分析 |
3.5.1 混合地层水分析模型 |
3.5.2 产水率模型的建立及注水倍数的求取 |
3.5.3 多矿化度水驱过程地层水模拟分析 |
3.6 混合地层水动态分析模型 |
3.6.1 混合地层水动态分析模型的提出 |
3.6.2 地层因素与静态饱和度指数 |
3.6.3 水驱油实验确定饱和度指数变化规律 |
3.6.4 混合地层水动态分析模型 |
3.6.5 基于混合地层水动态分析模型的地层电阻率模拟 |
第4章 尕斯N_1-N_2~1油藏水淹层特征分析 |
4.1 水驱对阿尔奇参数的影响 |
4.2 物性与水淹的关系 |
4.2.1 储层岩性物性对应特征 |
4.2.2 储层分类 |
4.2.3 物性与驱油效率相关性分析 |
4.2.4 水淹后物性变化特征 |
4.3 油藏原始测井响应特征 |
4.4 水淹后油藏测井响应特征 |
4.4.1 水淹类型分析 |
4.4.2 厚油层水淹特征 |
4.4.3 薄油层水淹特征 |
4.4.4 电阻率异常响应分析 |
4.4.5 基于取心资料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第5章 水淹层裸眼井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5.1 预处理与预分析 |
5.1.1 JD-58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5.1.2 纵波时差压实校正 |
5.1.3 试油、试采资料确定有效厚度划分标准 |
5.2 储层物性参数模型 |
5.2.1 储层参数建模依据 |
5.2.2 碳酸盐含量 |
5.2.3 孔隙度计算模型 |
5.2.4 泥质含量、岩石粒度计算标准 |
5.2.5 基于粒度分析的渗透率模型 |
5.2.6 基础模型的检验 |
5.2.7 根据相渗资料的束缚水、残余油分析 |
5.2.8 原始油、水饱和度的计算 |
5.3 基于逐点矩阵分析的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 |
5.3.1 混合地层水电阻率求取方法设计 |
5.3.2 逐点分析矩阵的模拟 |
5.3.3 方法评价与应用实例 |
第6章 水淹层过套管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6.1 PNN常用解释方法介绍与缺陷分析 |
6.2 PNN地层热中子宏观俘获截面提取方法 |
6.3 基于多重分形分析的PNN实测数据讨论 |
6.3.1 多重分形特征在PNN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思路 |
6.3.2 测井曲线多重分形特征量的提取与对比 |
6.3.3 实测数据多重分形特征举例 |
6.3.4 在特殊实例井中的对比分析 |
6.4 基于标准层及改进遗传算法的PNN解释参数求取 |
6.4.1 研究目的 |
6.4.2 设计遗传算法参数及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
6.4.3 改进的算法在PNN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
6.4.4 评价效果与方法优缺点阐述 |
6.5 研究区块混合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分布范围 |
6.6 逐层求取混合地层水平均宏观俘获截面 |
6.6.1 方法简述 |
6.6.2 流体宏观俘获截面信息提取 |
6.6.3 逐层计算方案 |
6.6.4 应用效果实例分析 |
6.7 逐点求取混合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 |
6.7.1 方法设计 |
6.7.2 方法可行性分析 |
6.8 水淹级别划分及动静态测井评价实例 |
第7章 基于多因素水淹指数的剩余油平面预测 |
7.1 饱和度单因素测井解释方法的局限性 |
7.2 多因素饱和度预测方法思路 |
7.3 井网内水淹强度动、静态评价指标的计算 |
7.4 水淹指数的提出及多因素水淹指数分析样本的确定 |
7.5 EBF动态模糊多因素水淹指数计算方法 |
7.5.1 考虑水淹强度识别指标动态权值 |
7.5.2 权值生成机理 |
7.5.3 网络学习过程中模糊规则的产生条件 |
7.5.4 前提参数的分配 |
7.5.5 结果参数的确定 |
7.5.6 对模糊规则进行适当的删除 |
7.6 多因素水淹指数的适用性分析及应用实例 |
7.6.1 多因素水淹指数的计算 |
7.6.2 适用性分析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参考文献 |
(10)大老爷府油田水驱规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大老爷府油田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构造特征 |
1.3 储集层特征 |
1.4 油藏类型 |
1.5 流体特征 |
第二章 大老爷府油田开发历程 |
2.1 油田概况 |
2.2 油田开发历程 |
第三章 水驱规律评价方法及认识 |
3.1 分层产出状况研究 |
3.1.1 分层产出状况研究方法 |
3.1.2 注采关系研究方法 |
3.1.3 水驱规律认识 |
3.2 监测资料分析应用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水驱规律认识 |
3.3 地应力场分析研究 |
3.3.1 应力场分布状况 |
3.3.2 应力场与裂缝间的关系 |
3.3.3 水驱规律特征分析 |
3.4 水淹层解释 |
3.4.1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4.2 水驱规律特征分析 |
3.5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3.5.1 层内非均质特征 |
3.5.2 层间非均质特征 |
3.5.3 平面非均质特征 |
3.5.4 储层非均性综述 |
3.6 数值模拟 |
3.6.1 各砂组水驱规律分析 |
3.6.2 水驱规律认识 |
3.7 水驱规律综合评价 |
3.7.1 平面上水驱规律 |
3.7.2 层间水驱规律 |
3.7.3 层内水驱规律 |
第四章 水驱规律的应用及效果 |
4.1 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 |
4.2 应用实例 |
4.2.1 优化注水技术方法 |
4.2.2 优化注采综合调控 |
4.2.3 开展不同井网试验 |
4.2.4 指导措施选井选层 |
4.3 综合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三低”油藏硼中子寿命测井水淹层解释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庆油田长4+5特低渗透储层水淹层测井评价研究[D]. 罗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P区块水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定量评价[D]. 宋玉莹.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3]全谱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田蕾.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J]. 刘萍,高振涛,李晓娇,马晓静,岳伟,刘俣含,马彪,丁瑞霞.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6)
- [5]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J]. 陈欢庆,石成方,胡海燕,吴洪彪,曹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6)
- [6]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D]. 黎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5)
- [7]木101井区杨大城子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D]. 赵金环.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8]基于PNN测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研究[D]. 陈猛. 长江大学, 2013(03)
- [9]清污混注水淹层动静态测井评价及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D]. 王婧慈. 长江大学, 2013(01)
- [10]大老爷府油田水驱规律评价[D]. 苑刚.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