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失文物回归拒绝炒作(论文文献综述)
郭晔旻[1](2019)在《游子回家 中国文物的归国之路》文中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2016年4月劫后新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但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同样也结束了中国文物的百年噩梦。
黄隆瑛[2](2020)在《离散档案的回归研究》文中认为离散档案是非法、被迫从原属国流失的档案。离散档案是档案原属国国家文化财产的重要一部分,记录着每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记忆,依附于国家主权之下,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当前,世界各国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于流失国外档案的追索工作较为重视。无论是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还是国力稍逊的国家,都重视保障本国的档案所有权,传承文化遗产。基于离散档案回归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学术探讨的必要性,本文从离散档案的流失原因入手,通过具体的档案流失案例,分析档案的流失原因,归纳离散档案回归的具体方式。此外,通过阐述几种离散档案回归方式的特点,总结离散档案回归的难易程度,进一步推进离散档案回归的可行性分析。本文结合当前学界关于离散档案回归的理论,分析离散档案回归的原则,进一步探讨关于离散档案回归路径的新型思维。为了能具体形象探讨新时代档案回归的新理念与新路径,本文引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一些国家的离散档案实践案例,分析“离散档案信息征集机制”“政府职责定位”等对策所具备的特点,进一步归纳离散档案回归的实践特色以及潜在的对他国档案离散档案归还工作的启示。
靳力[3](2020)在《中国非法流失文物追索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文物承载国运,牵连民心。不可计数的中国文物展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上下求索之路,其整体性、原真性、独特性,在全世界绝无仅有。由于多重原因,我国成为世界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中国非法流失的文物进行追索,不仅关乎我国的国家尊严和文化主权,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必要之举,极有实践意义。中国文物流失的时间跨度长达百余年,数量庞大且流失方式不尽相同,因此,我国的非法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极具复杂性,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自建国初期,我国就对追索流失文物予以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迅猛发展和国力逐年提升,我国正依据国际法加快对流失文物追索的步伐,在政府与民间的不懈努力下,文物回归的消息屡见报端。目前我国已加入一系列文化财产保护的国际公约,并陆续与一些国家达成文物返还领域的双边协定,但这些公约和协定都是仅对我国加入或批准之后流失的中国文物有效。换言之,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法律框架下,仅有很少部分中国流失文物有追索的明确法律依据或支撑,对于绝大多数流失海外的我国文物而言,并不符合国际公约或双边协定的追索标准,从而使整个追索过程面临诸多法律困境。这些法律困境,既包括公约无溯及力、执行力有限等国际公法问题,也包括诸如诉讼主体资格、识别、公共秩序保留等私法层面的问题。在现有国际条约体系在短时间内不能实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探索、开拓多种文物追索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国际执法合作、国际民事诉讼、谈判与协商以及回赠与回购是目前国际上运用较为广泛的四种文物追索途径,这四种途径在非法文物追索过程中各有利弊,需根据具体的文物追索实践具体分析选择适用。追索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完善我国文物保护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细致且全面的分析,并着眼中国法律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文物追索工作,迎更多珍贵文物回家,让民族文化历史成为我国文化自信不竭的源泉。
贺源[4](2019)在《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以往象征人类学所关注的通常是既成的象征本身,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各类符号、可分析的内部结构与相应的文化解释,相对缺乏对象征符号赋意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总是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就物质文化而言,这种功能和意义既变迁于物的社会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不断地在符号层面被生产、再生产,被扩充、缩减或迁移。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助皮尔斯符号学与物的社会生命两种理论的动态视角,借助个案研究实现对象征赋意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象征主体能动性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反思作为象征人类学理论渊源之一的皮尔斯符号学对象征符号动态过程研究的启发意义。而旅游纪念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旅游地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旅游地文化有所联系,并因此被人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拣选、塑造和消费的物,旅游纪念品承担着体现旅游地本土文化、构建旅游形象等象征功能。尤其是其中被公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在承担起这种象征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可唤起相应的旅游期待。不仅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还牵扯到异质文化物象的本土化等问题。其物质表象、符号意义和文化形象的变迁则是在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中逐步生成的。也正因此,旅游纪念品作为符号被生产的这一社会生命历程也就为我们研究象征赋意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个案。丽江古城是我国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一处旅游胜地,当地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如布农铃、东巴纸等也屡次被相关研究提及。本文即以丽江古城中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游客群体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布农铃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这一源自滇藏茶马古道的物象在旅游开发中角色、意义和形象的变化:在认识茶马古道铃铛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新的现实语境分析以布农铃为代表的古城铃铛所承袭的地方文化传统,指明其脱离实用物品而走向精神产品和符号化的可能性。进而通过详细梳理布农铃缘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现实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符号在不同阶段发生性质和功能变迁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丽江古城整体旅游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最终,这一物象在消费仪式、主客互动、影像传播和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一种马帮文化中的指示符号实现了向丽江古城文化象征符号的转型,在“吉祥”这一基调之上进一步成为本土纳西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及其文字和影像呈现丽江铃铛这一物象的符号化成果。在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两种动态视角相结合,用以指导对丽江古城布农铃这一地方性文化象征符号的赋意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将知识再生产与符号资本、游客凝视与真实性等相关理论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以增强对其不同阶段符号塑造特点的认知。最后则从这一符号生产个案出发,回应国内象征人类学研究者对象征思维方式的既有探讨:在以往象征人类学所重视的“物因具有某种特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一单向度的象征思维之外,象征符号的生产中存在另一种向度,也即人为了传递既定的意义而从具体物象中加以选择和建构,并在一种主客互动的过程中使之成立并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从而作为一种象征稳固下来。而对这一象征思维向度的再发现,也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象征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带有随机色彩的选择。与此同时,对旅游情境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以及丽江铃铛这一成功个案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张齐彧[5](2019)在《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唐鸿胪井刻石流失于日本110余年期间,我国曾多次尝试要求日方归还唐鸿胪井刻石。尽管民间组织多方努力向日方追索唐鸿胪井刻石,但进展缓慢,至今仍未成功。在此背景下,笔者先将唐鸿胪井刻石被盗史实做以整理,以期研究者悉知刻石流失经过。然后梳理唐鸿胪井刻石追索历程,在参考借鉴的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明确阻碍追索行动的内因并对其存在的外因加以分析。最后正确认识到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应以国家为主体,在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将追索过程分为磋商协作、仲裁以及诉讼三个阶段,并通过适当途径向日方提出归还要求。同时不断完善国内外追索流失文物相关条约立法、设立专职部门,努力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理性对待流日文物追索,积极改善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环境,期望在各界同仁的协助下尽快解决唐鸿胪井刻石回归问题。
张阳坤[6](2019)在《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物是一个国家与其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时代步伐前进留下的痕迹,更是当时劳动人民对人类发展的探索所留下来的智慧结晶,还和国家的发展、繁荣和民族自豪感息息相关。近代史上我国屈辱不堪,在一个多世纪的屈辱中我国数不尽的珍贵文物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战争抢夺、盗窃劫掠、走私贩卖等非法方式沦落到了国外。我国政府和其他民间组织、个人经过不断的努力,也使用一些方式对部分文物进行成功追索,但回归文物的数量和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在法律机制框架内用最适合的方法,使那些流失的文物顺利回归,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通过分析国内外对海外流失文物的不同定义,来了解国内外对流失文物的不同理论;通过分析三大国际公约与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利弊关系,来找出公约的局限性以及对我国的追索工作有一定的力不从心;从对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成果和局限的剖析中,来发现我国当前在追索流失文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又借鉴了一些国际上与我国情况较类似国家的成果追索经验,并获得了一些启示;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笔者的一些较为实际的法律对策和解决建议,以期对我国的文物追索工作有所帮助。
刘亚[7](2018)在《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之难》文中研究说明自2003年7月开始启动国宝工程,我国不断探索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途径,为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归从各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成功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其中就有圆明园鼠首兔首、秦公晋侯青铜器、大堡子山金饰片等重要文物12月12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地区法院在网站上发布书面裁定,表示对于中国福建村民向荷兰藏家范奥维利姆追讨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一案不予受理。据荷兰媒体报道,
方菲[8](2018)在《虎蓥150年的回家路》文中研究指明"虎蓥"将于2018年4月11日被拍卖的消息,让这件消失了150年的圆明园珍贵文物再次回归社会视野,并立即引起国家文物局等相关单位和海内外收藏界的关注。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经过各种努力,圆明园文物"虎蓥"终于走上了归国之路"2018年3月27日,一位同事跟我说,英国的一家拍卖行要在4月11日拍卖一件中国文物,对外宣称是圆明园时期的文物。我们嘱咐他跟踪这个案子,有任何消息都要立
李义峰[9](2018)在《流失海外文物征集追索辨析》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征集追索流失海外的我国历史上的珍贵文物是全国人民一致的决心。数不胜数的历史文物怎么有效地征集追索回国是最热切的关注点。近些年来,我国文物征集追索方式日益多样,追索回来大量的文物。但是从目前来看,受到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流失海外文物征集追索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因此,管理部门需要加快流失文物征集追索战略顶层设计,完善流失文物的国内立法、司法审判,建立专门的文物征集追索国际组织,帮助我国做好流失海外文物征集追索工作。
肖永军,李勤余[10](2018)在《“虎蓥”风波》文中研究说明"虎蓥"未必是圆明园流失文物圆明园被抢青铜器"虎蓥"于4月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一出,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虎蓥"的年代、名称、器型等学术问题以及是否为圆明园流失文物,是否存在某种商业炒作?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则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据了解,"虎蓥"之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在和家人的信件中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
二、流失文物回归拒绝炒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失文物回归拒绝炒作(论文提纲范文)
(1)游子回家 中国文物的归国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劫后新生 |
捐赠之风 |
回购之法 |
据理而争 |
(2)离散档案的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缘起:离散档案的产生 |
第一节 离散档案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离散档案分布的现状 |
第三节 离散档案形成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梳理:既往已有的回归 |
第一节 商业回购 |
第二节 民间捐赠 |
第三节 国家外交活动 |
第四节 国际公法机制 |
第五节 国际民事诉讼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抉择:回归难点与契机 |
第一节 离散档案回归的挑战 |
第二节 离散档案回归的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型:转变原则与理念 |
第一节 离散档案回归原则的转变:从实体回归到内容回归 |
第二节 离散档案回归理念的嬗变:从内容回归到利益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索:离散档案回归路 |
第一节 回归路的指引,加强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回归工作的改善,提高实践水平 |
第三节 回归路径的开辟,践行共同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非法流失文物追索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一些范畴和术语的界定 |
第一章 中国文物非法流失的现状与追索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文物非法流失的原因 |
第二节 中国非法流失文物的海外分布状况 |
第三节 中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实践 |
第二章 中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法律依据 |
第一节 国际法依据 |
第二节 国内法依据 |
第三章 中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国际执法合作 |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 |
第三节 谈判与协商 |
第四节 回赠与回购 |
第四章 中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过程中所涉法律难题 |
第一节 国际公法层面 |
第二节 国际私法层面 |
第五章 中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构想 |
第一节 完善我国文物保护相关立法 |
第二节 综合运用多途径追索我国流失文物 |
第三节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在文物保护与追索的合作 |
第四节 推动文物保护与追索领域重要国际条约的完善更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对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
(二) 国内外的铃铛研究 |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的引入与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田野点及调查情况 |
(一) 布农铃简介 |
(二) 其他店铺和产品简介 |
(三) 田野点的进入和调查情况简介 |
第一章 古道物象的符号潜质:古城铃铛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丽江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境况 |
一、从物产到特产:丽江旅游开发的新语境 |
二、丽江特色提炼:民族旅游地方性的构建 |
三、同质化与特色:丽江旅游中的一种视角 |
第二节 多样并存: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铃铛文化 |
一、对铃铛文化内涵的界定 |
二、宗教情境中的通神法器 |
三、马帮生活中的实用装饰 |
四、回响于边缘的古道物象 |
第三节 走向前台:旅游与丽江铃铛的转向 |
一、古物与视听结合体的再认识 |
二、制铃者与铃铛的延续和新变 |
三、对产地的策略性表达与认同 |
四、铃铛的类别划分和名物对应 |
第二章 指示符号的意义拓展:创意点化与偏移之始 |
第一节 卜布农的拾木成铃:从古道行者到丽江驻客 |
一、徒步进藏中的马铃新生 |
二、分享与重温的赠礼创意 |
三、布农与铃的丽江再结缘 |
四、木牌铃铛的偏移与路径 |
第二节 布农铃的发展历程:从风景木牌到手工铃铛 |
一、现场木牌作画的交流体验与仪式感 |
二、手绘变印刷中的重心转移与旅游热 |
三、手工铃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 |
四、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对布农铃的影响 |
第三节旅游者的记忆留存:旅游大潮中的漂泊驿站 |
一、不同时代潮流下的古城过客 |
二、顾客留言簿里的倾诉与跟帖 |
三、怀旧体验:老顾客的记忆唤起 |
四、有故事的铃铛与和铃铛的故事 |
第四节 布农铃的符号生成:想象与实践的主客互动 |
一、丽江古城的浪漫意象生产与旅游开发 |
二、布农铃的传奇与理想生活的现实隐喻 |
三、布农铃在丽江古城的融入与凸显方式 |
四、他者的表达:传奇的重述与符号的成形 |
第三章 文化共生的符号增长:新路径下的符号消费 |
第一节 布农铃产品的符号构成与寓意解释 |
一、木牌画与铃铛的创意组合 |
二、铃的文化分类与图案解释 |
三、符号的连接与意义的强化 |
第二节 布农铃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寓意学习 |
一、个人文化资本的实践与法器的隐喻 |
二、店铺内部的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积累 |
三、社会复制中布农铃的符号意义拓展 |
第三节 布农铃的消费仪式与铃铛意义传递 |
一、镇店之宝的揽客之道与特殊性的赋予 |
二、对店铺名称、铃铛分类和功能的介绍 |
三、消费者的意义接收与吉祥文化的影响 |
四、知识的互动:招鬼铃铛何以寓意吉祥 |
五、消费仪式中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再生产 |
第四节 铃铛售出后的归宿地与社会生命史 |
一、挂家挂车与铃铛功能的延续及其变形 |
二、文房摆设中的静心养心物与文化品位 |
三、作为礼物馈赠的地方特产与吉祥物品 |
四、供养寺院与铃铛象征功能的实现空间 |
五、铃铛的符号意义转换与去商品化过程 |
六、绝版手工制品的升值可能与再商品化 |
第四章 地方文化符号的成型:他我共建的古城之铃 |
第一节 铃铛地方性的本土再造 |
一、本地文化主体的介入与传统的发明 |
二、旅游开发潮流之下铃铛的本土记忆 |
三、旅游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性与真实性 |
第二节 热播影视剧的带动效应 |
一、被表述的风情: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 |
二、本地人的演绎:符号资本之下的竞争 |
三、热销潮流反思:文化传播方式再探索 |
第三节 立足于丽江的铃铛收藏 |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示 |
二、古道铃铛与盛世收藏的民间传统 |
三、旅游前台的记忆重构与信息传递 |
第四节 他者的凝视与意象呈现 |
一、他者凝视中丽江铃铛的呈现方式 |
二、双向共建的古城印象和铃铛意象 |
第五章 马铃新生的符号反思:古道物象的蜕变之道 |
第一节 马铃新生的方式及其动力 |
一、古道铃铛的审美转化及其路径偏移 |
二、以铃为媒的象征缔结与需求的互动 |
三、铃铛的古城嵌入与文化话语的构建 |
四、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塑造与意义联动 |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中物的象征维度 |
一、物的社会生命过程所包含的象征维度 |
二、文化商品化中马帮铃铛象征性的获得 |
三、趋吉避凶的文化基因与象征的主体性 |
四、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双向度的象征研充 |
结语 |
附录 |
一、田野照片 |
二、相关截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背景 |
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内容 |
二、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物 |
二、文化财产 |
三、海外流失文物 |
第五节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一、目标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唐鸿胪井刻石流失的史实 |
第一节 意图的萌发 |
第二节 行动的实施 |
第三节 刻石的重置 |
一、日本皇宫内的刻石 |
二、黄金山下的遗迹碑 |
第三章 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的历程 |
第一节 个人追索阶段 |
一、被盗史实的记载 |
二、个人追索的尝试 |
第二节 民间组织追索阶段 |
一、民间组织的成立 |
二、民间组织的活动 |
三、首次追索的过程 |
四、组织的近期动向 |
第四章 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的困境 |
第一节 法律协议的缺陷 |
一、国际公约无追溯力 |
二、国际公约约束力差 |
三、区域性协议不全面 |
四、国内相关法律缺失 |
第二节 日政右翼的阻挠 |
一、篡改历史史实 |
二、人为设置障碍 |
第三节 复杂的国际形势 |
第五章 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的策略 |
第一节 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依据 |
一、史料证据 |
二、律法依据 |
第二节 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途径 |
一、磋商协作 |
二、仲裁机制 |
三、法律诉讼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环境 |
一、完善立法协议 |
二、科学设置机构 |
三、提升国际形象 |
四、理性对待追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海外流失文物的概述 |
2.1 海外流失文物的概念 |
2.1.1 文物的定义 |
2.1.2 海外流失文物的定义 |
2.2 国内外对海外流失文物的界定 |
2.2.1 国外的界定 |
2.2.2 国内的界定 |
第三章 我国海外流失文物追索法律机制现状及困境 |
3.1 我国海外流失文物追索法律机制的现状 |
3.1.1 现有的追索机制 |
3.1.2 法律机制的现状 |
3.2 现有机制下流失文物的追索途径 |
3.2.1 法律途径 |
3.2.2 其他途径追索流失文物 |
3.3 我国海外流失文物追索法律机制的困境 |
3.3.1 国际公约利用不够充分 |
3.3.2 多边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
3.3.3 国内法律机制不够健全 |
第四章 当前国际上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法律机制 |
4.1 当前已有追索流失文物的国际公约 |
4.1.1 1954年《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及其议定书 |
4.1.2 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
4.1.3 1995年《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
4.2 国际公约框架下追索流失文物的障碍 |
4.2.1 国际公约适用范围和约束力有限 |
4.2.2 缺乏有效的救济 |
4.2.3 公约不溯及既往 |
4.3 国际上成功追索流失文物的经验及启示 |
4.3.1 埃及 |
4.3.2 意大利 |
第五章 对我国流失文物追索法律机制的完善建议 |
5.1 国家保护机制 |
5.1.1 完善国内的法律保护机制 |
5.1.2 积极促进国际公约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
5.1.3 寻求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促进流失文物归还 |
5.1.4 建立完善文物信息登记机制 |
5.1.5 成立专门国家文物追索机构 |
5.2 社会保护机制 |
5.2.1 建立社会文物保护机制 |
5.2.2 建立社会团体对外交流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之难(论文提纲范文)
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国外 |
海外文物回流途径 |
文物回归问题重重 |
国际上如何追索流失文物 |
文物追索需完善相关法律与机制 |
(8)虎蓥150年的回家路(论文提纲范文)
3000年文物“虎蓥”重现于世 |
英国拍卖行回复了 |
17天煎熬后突现转折 |
150年后的归途 |
(9)流失海外文物征集追索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失海外文物简介 |
二、文物流失海外的方式 |
(一) 在战争中掠夺中国文物 |
(二) 以考察之名行盗掘掠夺之实 |
(三) 盗墓及倒卖文物 |
(四) 文物流失海外分布情况 |
二、中国文物征集追索方式的辨析 |
(一) 回购 |
(二) 捐赠 |
(三) 征集追索 |
三、实现文物回归的有效对策 |
(一) 加快流失文物征集追索战略顶层设计 |
(二) 完善流失文物的国内立法、司法审判 |
(三) 成立文物征集追索专门机构 |
(四) 在华成立文物征集追索国际组织 |
(五) 追索流失到日本的文物作为主攻方向 |
四、结语 |
四、流失文物回归拒绝炒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游子回家 中国文物的归国之路[J].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2019(19)
- [2]离散档案的回归研究[D]. 黄隆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中国非法流失文物追索法律问题研究[D]. 靳力. 郑州大学, 2020(03)
- [4]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D]. 贺源. 云南大学, 2019(09)
- [5]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研究[D]. 张齐彧.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6]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法律机制研究[D]. 张阳坤. 西北大学, 2019(12)
- [7]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之难[J]. 刘亚. 方圆, 2018(24)
- [8]虎蓥150年的回家路[J]. 方菲. 方圆, 2018(24)
- [9]流失海外文物征集追索辨析[J]. 李义峰. 文化产业, 2018(16)
- [10]“虎蓥”风波[J]. 肖永军,李勤余. 艺术品鉴,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