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集成的经济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红[1](2016)在《汽车质量特征与管理集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从客户性、社会性和集成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汽车质量特征,探讨了汽车质量管理集成组织矩阵、汽车质量战略和目标管理的集成、汽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的集成以及汽车质量规划管理的集成等内容为主的管理集成体系,以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吕明龙[2](2014)在《基于PDM的制造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创新的新阶段,在新的改革时期,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企业面临着成本控制、创新产品、加工柔性、市场反应迅速的重大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障碍,才能够取得竞争优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是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企业只有从信息管理出发,才能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目标。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管理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对信息管理及集成模式进行了相关总结和分析,梳理了PDM基本功能和框架结构以及实施的关键。在PDM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了信息集成理论,对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现状、模式、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下实施的典型软件管理框架体系,循序渐进的阐述了以产品数据为中心的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最后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模式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预见性评价,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科学性、完整性。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是制造企业避免“信息孤岛”问题出现的有效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为制造企业基于PDM信息管理集成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王俊峰[3](2010)在《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跨海铁路轮渡是一项现代的综合运输工程,涉及铁路、港口、船舶、航运等多行业,具有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工程实施难度高等特点,是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铁路轮渡在世界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安全、效率、环保和成本等方面要求很高,实施这种复杂巨系统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跨海铁路轮渡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交通运输技术,虽然有国内外工程实施经验可借鉴,但技术条件和工程环境差异很大。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巨系统,总体设计理念是系统顺利实现的基础,总体构架、接口技术、功能需求、技术措施是系统设计成败的关键。可以说,整个铁路轮渡系统的技术开发和建设就是系统集成的过程。鉴于烟大铁路轮渡工程规模大、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以及在自然条件上与粤海轮渡差异大等特点,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成本高质量的实施烟大铁路轮渡系统,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铁路轮渡工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系统集成思想,展开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的研究,再应用所提出的集成理论与方法进行烟大铁路轮渡系统工程实施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系统分析了铁路轮渡系统的基本功能、集成目标与集成原则。构建了铁路轮渡系统的集成框架,包括核心子系统的划分、物理网络架构和逻辑网络架构,并分析了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与接口问题,从而提出了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的一种模式,即从技术集成方法与运营管理集成方法两方面详细描述了实施铁路轮渡系统这样复杂巨系统的思路。2.在对铁路轮渡系统合理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合理性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与层次分析模型的模糊性层次分析模型,便于在项目立项初期进行科学性的定量分析,辅助决策。3.应用提出的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分析烟大铁路轮渡系统各核心子系统的特点以及集成目标,搭建系统集成框架。然后,根据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的集成目标及特点,完成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的技术集成和运营管理集成。4.结合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铁路轮渡集成效果分析方法,分析评估了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效果。首先,对整个系统集成进行了合理性评估。其次,对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加强系统能力的措施。再次,建立烟大铁路轮渡船桥港动力分析模型,对列车通过船桥港时的行车动力性能以及下部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评价。最后,实施了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的系统联调。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的成功实施,说明了本研究提出的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是比较科学的,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中所采用的多项新技术及方法也可为今后铁路轮渡系统设计或铁道工程相关领域设计提供参考。
段丽娜[4](2009)在《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ERP实施与持续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系统”的概念非常广泛,如物理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宗教系统等等。因此,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是个系统,当然,ERP产品也是个系统。因此,ERP的实施可以看做是企业在实施前所拥有的管理体系与ERP系统的管理集成,而其持续优化则为企业实施前的管理体系与ERP系统的协同演进。将复杂系统理论运用于ERP实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且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管理集成是指在企业管理集成思想指导下,将实现企业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功能相互匹配、整体功能实现倍增(或涌现)、高度协调的有机整体。而企业实施ERP的目的,正是运用IT技术解决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复杂的管理问题,以达到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并形成各种功能匹配、实现整体功能倍增的有机统一体的过程。对此,本文首先印证ERP实施是管理集成的过程,从信息技术集成、业务流程集成、组织结构集成和知识集成四个维度分析管理集成视角下的ERP实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企业应用ERP的核心问题是希望通过ERP来获取企业价值,但是传统的实践和研究活动主要关注于ERP的实施过程,对持续改进过程蕴含的企业价值认识不够。本文提出了基于协同学的持续优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并指出定量分析中序参量、数据获取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应用了EAIU模型,查阅了大量文献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拟在为ERP的效益评估提供准确的研究指标,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接着,提出面向持续优化的ERP效益评估的实现方法,最后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ERP效益评估的实证研究。
郑宏伟[5](2008)在《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集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较高规模利益的导向和不利外部环境的压力下,世界烟草业日益走上了规模集中的道路,目前它已成为集中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比较而言,我国烟草业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规模不经济、产业集中度低、品牌集中度低,直接的影响就是资源不能合理配置、有效竞争不足、经济效益低下。面临着WTO和WHO的严峻挑战,我国烟草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与国外烟草公司竞争,必须要提高竞争力。为此,我国烟草行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如10万箱以下烟草企业的关停、30-50万箱烟草企业的联合重组、两个“十多个”战略的推行和订单供货等,以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因此,正处于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卷烟企业,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日趋严峻的生存环境,卷烟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均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产品研发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管理方法的改进来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近年来,卷烟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时,吸收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逐渐加强了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但是,就总体而言,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卷烟企业所面临新形势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尤其是与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根据项目管理、产品研发管理理论和先进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方法,研究一套产品研发的项目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产品研发工作绩效。论文运用项目管理学、产品管理、产品研发管理、竞争战略等理论知识和经验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卷烟企业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论文以项目管理理论和产品研发理论作为基本框架思路贯穿始终,基本思路是从理论一般到产业具体,从理论分析到实践检验。在充分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发掘现有统计资料的价值,对中国烟草业的集中情况、变化趋势、项目管理知识发展、WTO和FCTC对中国卷烟企业产品研发的影响、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思路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规范分析。最后通过认真分析、比较先进企业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并结合卷烟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设计了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集成模式。即在领导能力、顾客至上、面向流程、以人为本、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指导原则下,简化、归并集成模式流程,其主要流程为立项阶段、概念阶段、规划阶段、设计和验证阶段等四个子流程。在模式设计中还着重强调了组织、人员、战略、文化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以及循序渐进实施、跨部门团队构建、项目管理、管道管理、共用模块构建、并行研发、异步研发等实施关键。
江卫华,张存,王勇[6](2008)在《近10年来我国有关企业信息集成管理研究的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界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概念内涵、体系建构、比较研究等不同角度对企业信息集成管理问题进行多视角的研究。主要有集成管理论、集成创新论、集成系统论、集成过程论等,特别是信息集成经济性层面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学界近10年来对企业信息集成管理研究的新进展。
杨春河[7](2008)在《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存在如下主要问题:物流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小、散、差”问题比较突出,物流市场不规范现象严重,物流发展盲目过热。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协同化趋势,以共生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采用模型、案例等研究方法,从现代物流与工商企业的区位共生性和集成特征入手,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演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为个案进行了综合实证,针对北京市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产业集群导向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框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梳理现代物流、物流产业的概念和内涵,界定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及与之相关的概念,深化了对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主体企业、物流的特征、性质和类型的认识,形成了基本概念框架,为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2)从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和现代物流的共生(区位、需求)特征和交易特性出发,选择共生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交易分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空间经济学理论,揭示了物流要素的空间特性和运动规律,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3)从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需求指向性、对物流网络的依赖性和物流网络与社会网络的高度耦合及共生性等特征入手,以共生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交易分工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理论,提出和构建了物流交易效率模型、互惠共生模型、物流产业集群与区位的关系模型、集成共生模型、集群模式,有效的解释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4)在研究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上,探讨了物流产业集群的演进动力——创新和学习能力,以共生理论、产业集群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交易分工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物流产业集群专业分工演进、物流产业集群学习机制、物流产业集群的演进和发展模式。提出和构建了物流服务创新模型,物流专业分工演进与物流集群演进的互动机制,邻近性和网络学习模式,集群内部知识协调模式及基于共生和交易效率的物流产业集群演进模式。(5)在分析发达国家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前面内容进行综合实证。从共生和集成的角度剖析了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对北京市和我国现有物流政策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政府协调与引导为主、产业集群导向的北京市物流政策体系框架。
姚佐平[8](2006)在《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环境正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技术进步与生产组织的变革推动了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使之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汽车制造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的发展变化正是其生产活动全球化的缩影。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以自身比较优势对接全球汽车制造业的转移与重组,实现本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在全球汽车制造业调整重组的进程中,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在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如何借助外资力量做大规模,如何运用自身优势自主创新、创造符合本土的管理模式是汽车生产企业值得关注的问题。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借助国外的力量特别是技术资源取得了一个较大的飞跃,但是,就目前情况看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管理的创新,在管理原则、管理目标、评估体系,具体到制造工程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车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有益地探索,以解决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下汽车制造管理面临的严峻考验,将管理的创新创造性地运用于汽车制造的全过程,运用于汽车制造企业的管理实践之中,使得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稳定地发展。本文在总结发达国家汽车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汽车制造的总体特征和一般发展规律,深入研究了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的原理方法,通过实证展示了其具体应用,进而指出管理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只有在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推进管理创新,才能提高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本文的基本研究内容:1.以系统论、自组织论、管理集成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方法,深入地研究了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的实质、机制、方法和规律,及其在现实中的运用。对与汽车制造现代管理相关的精益生产、并行工程、BPR、物流供应链管理、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理念进行了总结。2.在回顾汽车制造从简单生产、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精益生产四个阶段管理演变的过程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制造工程管理、生产运行管理、车间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汽车制造管理的主要任务;并从质量体系、环保体系、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三个方面诠释了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的内涵;给出了制造质量、缩短制造周期、标准化、人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汽车制造管理的五项原则。3.将汽车制造工程(VME)纳入汽车制造管理范畴。分析了制造工程在汽车产品研发链中的作用,以及汽车研发的并行工程;同时系统阐述了汽车制造工程管理的内涵、职能和制造技术策略。4.对汽车生产运作管理创新(VPO)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阐述了汽车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分析了汽车生产管理的内涵、特征,系统归纳了汽车生产的制造需求体系、需求预测方法、生产作业控制、设备维修管理、零件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运作,提出了车间管理三角形理论和汽车制造管理的目标评估体系。5.以上汽通用五菱(SGMW)为例对汽车制造管理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对SGMW现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汽车企业开展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对SGMW的卓越制造系统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汽车质量管理的“球体斜坡理论”和汽车企业管理“一盘四轮”的战略思想,最后对SGMW管理创新的方向和趋势提出了战略建议。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汽车制造管理创新,既适应了汽车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汽车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通过对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从具体产业的角度去丰富管理创新理论,对完善管理创新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对提高我国的汽车制造管理水平和能力,从而促进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峰[9](2006)在《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导致企业的组织形式和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包括市场的全球化、组织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技术的全球化、资源的全球化以及所面临的文化的全球化。环境的变革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挑战,包括文化冲突、知识革命、市场异质和组织分化。解决这些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解决这些问题则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活性、前瞻性、敏捷性和协同性,能够把握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主动创新、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实际上就是企业的自适应能力。企业自适应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持续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环境变化、学习知识和修炼价值观并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引导和驾驭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具有综合性、复杂性、过程性、不可模仿性、可塑性、文化性和拓展性等特征。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是以集成思想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技术,将各种资源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提高企业自适应能力、实现企业与环境亲和的行为和过程的总和。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与一般管理集成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强调以集成思想作为管理的基础。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除了具备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动态性等集成的基本属性和主动行为性、非线性、相容性和层次性等管理集成的基本特征以外,它还具有复杂性、自组织性和耦合性的特征。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结构体系是由核心层和支撑层两个层次构成。核心层是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核心,也是其运行的前提。核心层包括三个子系统:目标集成子系统、过程集成子系统和制度集成子系统。(1)、目标集成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要求和自适应能力的现有水平,按照一致性和整体性原则对企业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目标进行设置的过程以及形成的体系。目标集成确定了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要素,规定了管理集成的方式,界定了管理集成的范围,主导着管理集成的运行方向。目标集成具有定向功能、凝聚功能和驱动功能,能够保持管理集成的稳定性。(2)、过程集成是企业各种管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它包括信息过程、知识过程、决策过程、产品过程和价值过程。过程集成主导着企业自适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集成通过信息的捕捉与交流、行为的执行与控制、知识的学习与创造、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以及价值的创造与提升对企业自适应能力产生主导作用。(3)、制度集成是指企业为了充分发挥资源要素效率,提高自适应能力,使企业具有活性、敏
张劲文[10](2006)在《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目前国内交通行业建设高潮,解决大型交通建设项目业主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探索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变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借鉴国内外在企业管理、机械制造、建筑业项目管理、交通行业项目管理和信息管理等领域的最新相关成果,将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系统论、集成论、组织理论、信息论与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特殊性相结合,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组织集成和信息集成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的理论体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相关集成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对交通行业与制造业的生产及管理类似性和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律性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的可行性;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概念模型,提出该概念模型由要素集成、全寿命周期集成、组织集成、信息集成四个维度构成,项目管理集成目标则是上述四个维度的交点,是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核心。 2、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核心要素模型和全要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模型;将挣值原理应用于业主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中,并在已有挣值法三个核心中间变量的基础上,引入了计划作业量的合同费用(CCWS)的概念,以作为挣值法第四核心中间变量,进一步将全部计划作业量的合同费用(CCWWS)定义为业主对单一合同控制的理想最终结果,是要素集成的理想目标,是完工估算(EAC)的理想值,丰富了挣值法的内涵。 3、给出了基于项目法人制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定义,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模型;提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应分为项目公司远景目标和执行目标两个层次,其中远景目标定位为项目与自然和谐发展;执行目标定位为在经营期内,以营运为导向、以费用控制为核心,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根据对广东省部分高速公路项目已有建设和营运费用数据
二、管理集成的经济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集成的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PDM的制造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2章 PDM 相关理论研究 |
2.1 PDM(产品数据管理) |
2.1.1 PDM 的定义 |
2.1.2 PDM 的基本功能 |
2.2 PDM 基础框架模型 |
2.3 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思路 |
2.3.1 产品数据对象/结构模型 |
2.3.2 过程管理模型 |
2.3.3 PDM 实施成功的关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分析 |
3.1 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趋势 |
3.1.1 制造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发展特点 |
3.1.2 制造企业信息管理上的差异性 |
3.2 制造企业 PDM 信息化的结构模型 |
3.2.1 国内外典型信息管理软件分析 |
3.2.2 企业实施的必要性 |
3.3 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 |
3.3.1 企业全局信息管理 |
3.3.2 企业信息管理实施条件 |
3.3.3 企业信息管理的组织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 PDM 为核心的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 |
4.1 产品数据的分类 |
4.2 产品数据的信息集成 |
4.2.1 产品数据信息集成的内涵 |
4.2.2 PDM 实施的方法概念 |
4.2.3 解决方案 |
4.3 PDM 与 ERP 系统的集成研究 |
4.3.1 PDM 与 ERP 系统的对比分析 |
4.3.2 PDM 与 ERP 的系统集成 |
4.4 PDM 与 CAD/CAPP/CAM 系统的集成研究 |
4.4.1 CAX 的概念 |
4.4.2 PDM 与 CAX 系统的集成 |
4.5 PDM 信息管理集成模式 |
4.6 PDM 集成模式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PDM 信息管理模式实施评价 |
5.1 PDM 信息管理模式实施评价的概念界定 |
5.2 PDM 信息管理模式评价的主客体建立 |
5.2.1 评价主体 |
5.2.2 评价客体 |
5.3 实施评估的指标体系 |
5.3.1 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基本原则 |
5.3.2 评价指标体系 |
5.4 评价系统的方法 |
5.4.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5.4.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5.4.3 模糊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具体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6.2 信息管理模式对比 |
6.3 DX 企业信息管理模式权重评价计算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调查问卷发放/回收 |
6.3.3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烟大铁路轮渡建设背景 |
1.1.2 烟大铁路轮渡建设意义 |
1.1.3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轮渡发展综述 |
1.2.1 国外铁路轮渡发展概况 |
1.2.2 我国铁路轮渡发展概况 |
1.3 超大型工程系统集成理论应用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2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分析 |
2.1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的总体思想 |
2.1.1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的必要性 |
2.1.2 系统集成的核心思想 |
2.2 铁路轮渡系统基本功能及要求分析 |
2.2.1 系统的基本功能 |
2.2.2 系统的基本要求 |
2.3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目标与原则 |
2.3.1 系统集成的目标 |
2.3.2 系统集成的原则 |
2.4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选择 |
2.5 小结 |
3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框架分析 |
3.1 铁路轮渡系统接口问题与关键技术分析 |
3.1.1 核心子系统划分 |
3.1.2 接口问题 |
3.1.3 关键技术 |
3.2 铁路轮渡系统物理网络架构 |
3.3 铁路轮渡系统逻辑流程架构 |
3.4 小结 |
4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方法 |
4.1 铁路轮渡系统技术集成方法 |
4.1.1 技术集成的必要性 |
4.1.2 技术开发方法 |
4.1.3 工程实施方法 |
4.2 铁路轮渡系统运营管理集成方法 |
4.2.1 运营管理集成的必要性 |
4.2.2 运营管理集成的模式 |
4.2.3 运营管理集成的内容 |
4.3 小结 |
5 铁路轮渡系统优化评估模型 |
5.1 系统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系统优化评估的必要性 |
5.1.2 系统优化的决定要素分析 |
5.2 系统优化评估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2.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5.2.3 指标的取值说明 |
5.3 系统优化评估模型的建立 |
5.3.1 系统优化评估模型的基本原则 |
5.3.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 |
5.3.3 系统评估的模糊性层次分析模型 |
5.4 小结 |
6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及实施 |
6.1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 |
6.1.1 铁路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 |
6.1.2 栈桥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 |
6.1.3 港口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 |
6.1.4 渡船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 |
6.2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接口及关键技术分析 |
6.2.1 影响船桥港子系统的关键问题 |
6.2.2 子系统间接口关键技术分析 |
6.3 烟大铁路轮渡子系统技术集成 |
6.3.1 铁路子系统技术集成 |
6.3.2 栈桥子系统技术集成 |
6.3.3 港口子系统技术集成 |
6.3.4 渡船子系统技术集成 |
6.4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运营管理集成 |
6.4.1 制度环境管理体系 |
6.4.2 安全监控体系 |
6.4.3 信息化管理系统 |
6.4.4 作业流程 |
6.5 小结 |
7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效果分析 |
7.1 概述 |
7.2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评估 |
7.2.1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7.2.2 综合评估分析 |
7.3 系统综合能力分析 |
7.3.1 铁路轮渡系统能力参数的选取 |
7.3.2 各子系统设计能力计算 |
7.3.3 系统综合设计能力 |
7.3.4 系统能力加强措施 |
7.4 系统动力仿真分析 |
7.4.1 仿真分析思路 |
7.4.2 仿真分析模型 |
7.4.3 仿真分析与结论 |
7.5 系统联合调试 |
7.5.1 联合调试实施过程 |
7.5.2 联合调试主要内容 |
7.5.3 联合调试情况 |
7.5.4 联合调试结果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ERP实施与持续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思路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相关理论 |
2.1 管理集成的相关理论 |
2.1.1 集成相关理论 |
2.1.2 管理集成的内涵与特征 |
2.1.3 管理集成的条件 |
2.2 持续优化的相关理论 |
2.3 协同学的相关理论 |
3 基于管理集成的 ERP实施 |
3.1 ERP的实施是管理集成过程的依据 |
3.1.1 ERP本身是个管理系统 |
3.1.2 ERP实施过程体现管理集成的内涵与特征 |
3.1.3 ERP实施过程符合管理集成的条件 |
3.2 管理集成视角下的 ERP实施全过程 |
3.2.1 管理集成视角下企业 ERP实施的总体框架 |
3.2.2 技术层次的集成 |
3.2.3 业务层次的集成Ⅰ——业务流程集成 |
3.2.4 业务层次的集成Ⅱ——组织结构集成 |
3.2.5 知识的集成 |
4 基于协同论的 ERP持续优化分析 |
4.1 ERP持续优化的协同研究 |
4.1.1 我国企业 ERP实施现状的混沌机制 |
4.1.2 复合系统协调的协同学特征分析 |
4.1.3 企业现有管理体系与 ERP系统协调度定量描述 |
4.1.4 企业现有管理体系与 ERP系统协调度定性分析 |
4.2 ERP持续优化 EAIU循环模型 |
4.2.1 面向持续优化的 ERP效益评估 |
4.2.2 评价结果分析 |
4.2.3 企业管理改进 |
4.2.4 ERP系统升级 |
4.3 问卷调查指标体系设计 |
4.3.1 面向持续优化的 ERP效益评估指标矩阵的建立 |
4.3.2 专家调查与关键指标的确立 |
4.3.3 针对企业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 |
4.4 面向持续优化的 ERP效益评估实现方法 |
4.4.1 基于特尔菲法的效益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4.4.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4.4.3 评价结果雷达图分析 |
4.5 ERP持续优化实证研究 |
4.5.1 ERP效益评估 |
4.5.2 评价结果分析 |
4.5.3 企业管理改进与 ERP系统升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集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项目管理的概念、特性、内涵 |
2.1.1 项目管理的概念 |
2.1.2 项目管理的特性 |
2.1.3 项目管理的内涵 |
2.1.4 项目管理的层次 |
2.1.5 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 |
2.2 产业集中理论概述 |
2.2.1 产业集中度的定义 |
2.2.2 产业集中度的测定方法 |
2.2.3 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结构分类 |
2.3 产品研发理论概述 |
2.3.1 产品研发的相关概念 |
2.3.2 产品研发的特征 |
2.3.3 产品研发面临的挑战 |
2.4 产业集中与产品研发的关系研究 |
2.4.1 产品研发给产业集中提供必要的支撑 |
2.4.2 产业集中为产品研发创造了良好环境 |
3 卷烟企业面临的新形势及其影响分析 |
3.1 WTO、WHO及其对中国烟草行业的影响 |
3.1.1 WTO规则及其对中国烟草行业的影响 |
3.1.2 WHO规则及其对中国烟草行业的影响 |
3.2 中国烟草行业产业集中的情况 |
3.2.1 行业组建及关闭计划外烟厂 |
3.2.2 关闭计划外烟厂及小烟厂、探索组建烟草企业集团 |
3.2.3 大力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3.3 产业集中与FCTC等对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影响 |
3.3.1 项目管理难度加大 |
3.3.2 更加严格的社会和政府限制 |
3.3.3 产品研发项目必须坚持市场取向 |
3.3.4 产品研发由单项技术开发向集成创新转变 |
3.3.5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
3.3.6 产品研发时限缩短 |
4 产品研发管理模式探析 |
4.1 主流产品研发管理模式介绍 |
4.1.1 职能式研发模式 |
4.1.2 产品及周期优化法 |
4.1.3 门径管理系统 |
4.1.4 产品价值管理 |
4.2 产品研发管理集成模式主题思想 |
4.2.1 IPD的核心思想 |
4.2.2 IPD框架与关键要素 |
4.3 产品研发管理模式比较 |
4.3.1 共同点 |
4.3.2 不同点 |
4.4 中国卷烟企业产品研发管理应用发展阶段 |
4.4.1 直接以新品种推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 |
4.4.2 以品种或工艺的研发和改进为导向的发展阶段 |
4.4.3 以较长期的知识生产为导向的发展阶段 |
5 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
5.1 卷烟产品研发管理模式现状 |
5.1.1 线性研发组织模式 |
5.1.2 并行组织模式 |
5.1.3 存在问题 |
5.2 Y卷烟企业产品研发管理实例 |
5.2.1 Y企业基本情况 |
5.2.2 Y企业行业背景 |
5.2.3 Y企业产品研发管理实践 |
5.2.4 存在问题 |
5.2.5 对策 |
5.3 华为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
5.3.1 华为公司的基本情况 |
5.3.2 华为公司行业背景 |
5.3.3 华为公司集成式产品研发管理实践 |
5.3.4 华为实施集成式产品研发方法的效果 |
5.3.5 华为集成式产品研发方法实践总结 |
5.3.6 集成式产品研发方法的借鉴思路 |
6 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集成模式应用分析 |
6.1 指导原则 |
6.1.1 组织领导能力 |
6.1.2 顾客至上 |
6.1.3 面向流程 |
6.1.4 以人为本 |
6.1.5 系统性原则 |
6.1.6 循序渐进 |
6.2 研发流程设计 |
6.2.1 立项阶段开发流程 |
6.2.2 概念阶段开发流程 |
6.2.3 规划阶段开发流程 |
6.2.4 设计和验证阶段开发流程 |
6.3 保障措施 |
6.3.1 组织层面 |
6.3.2 人员层面 |
6.3.3 战略层面 |
6.3.4 文化层面 |
6.4 实施关键 |
6.4.1 循序渐进实施 |
6.4.2 跨部门团队构建 |
6.4.3 项目管理 |
6.4.4 管道管理 |
6.4.5 共用模块构建 |
6.4.6 并行研发 |
6.4.7 异步研发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近10年来我国有关企业信息集成管理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体系建构 |
1. 集成管理论。 |
2. 集成创新论 (Integration Innovation) 。 |
3. 集成系统论。 |
4. 集成过程论。 |
二 企业信息集成的经济性问题 |
(一) 企业信息技术投资不经济问题的提出 |
(二) 企业信息集成经济性研究 |
三 总结与评价 |
(7)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物流产业集群文献评述 |
1.2.2 产业集群研究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经济学分析 |
2.1 现代物流的概念和特征 |
2.1.1 现代物流概念 |
2.1.2 现代物流的特征 |
2.2 现代物流形成的经济学解释 |
2.2.1 基于分工经济的现代物流的内向分工演进 |
2.2.2 基于分工经济的现代物流的外向分工演进 |
2.2.3 基于中间层理论的现代物流主要形式—3PL的分析 |
2.3 现代物流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
2.3.1 现代物流产业的概念 |
2.3.2 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 |
2.3.3 现代物流产业的特征 |
2.4 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
2.4.1 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 |
2.4.2 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 |
2.5 物流产业集群的功能和分类 |
2.5.1 物流产业集群的功能 |
2.5.2 物流产业集群的分类 |
2.6 物流产业集群与其他概念的比较 |
2.6.1 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比较 |
2.6.2 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联盟和虚拟物流企业的比较 |
2.6.3 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虚拟集群的比较 |
2.6.4 物流产业集群与物流企业集群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3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
3.1 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的研究框架 |
3.1.1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集群理论 |
3.1.2 新兴古典经济学交易分工理论 |
3.2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理论框架 |
3.2.1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分析 |
3.2.2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共生理论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研究 |
4.1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理论 |
4.1.1 现代物流集群共生单元 |
4.1.2 现代物流集群的共生关系及共生关系指标 |
4.1.3 现代物流集群的共生环境 |
4.1.4 现代物流集群的共生原理 |
4.2 现代物流与生产和消费的共生模型 |
4.2.1 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函数 |
4.2.2 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偏利共生模型 |
4.2.3 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互惠共生模型 |
4.3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与区位的共生关系研究 |
4.3.1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区位因子研究 |
4.3.2 物流产业集群区位经济学模型 |
4.4 现代物流集群纵向共生关系—集成模型 |
4.4.1 基于范围经济的现代物流服务集成的解释 |
4.4.2 基于物流集成的现代物流集群形成研究 |
4.5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模式研究 |
4.5.1 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模式 |
4.5.2 物流服务的特点对区位模式选择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共生理论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演进和发展模式研究 |
5.1 基于交易效率和管理费用的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演进研究 |
5.1.1 物流产业集群的专业分工演进模型 |
5.1.2 物流专业分工演进与物流集群演进的互动机理研究 |
5.1.3 演进模型的管理学意义 |
5.2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学习机制 |
5.2.1 物流企业特征和知识性质决定了知识植根于物流产业集群 |
5.2.2 物流产业集群中企业学习模式 |
5.2.3 物流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协调模式 |
5.3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演进和发展模式 |
5.3.1 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演进 |
5.3.2 基于交易效率的物流集成演进研究 |
5.3.3 物流产业集群演进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
6.1 北京市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
6.1.1 北京市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园区现状 |
6.2 北京市共生物流现状分析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6.2.1 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结构和物流产业链分析 |
6.2.2 北京市物流集群的互惠共生现状分析 |
6.3 北京市集成物流现状 |
6.3.1 北京市物流服务功能单一 |
6.3.2 北京市物流资源分散 |
6.4 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6.4.1 北京市北京空港物流园区与不来梅物流园区的比较 |
6.4.2 北京市物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6.5 产业集群导向的北京市物流政策建议 |
6.5.1 产业集群导向的北京市物流政策的理论框架 |
6.5.2 产业集群导向的北京市物流政策体系 |
6.5.3 北京市物流产业政策构建的阶段性和重点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管理创新理论基础 |
2.1 现代管理理论 |
2.2 管理创新论 |
2.3 管理集成论 |
2.4 自组织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制造的发展沿革与管理架构创新 |
3.1 单件小批生产方式 |
3.2 大量流水线生产方式 |
3.3 精益生产方式 |
3.4 全球化的制造管理体系 |
3.5 中国汽车制造管理的演进 |
3.6 汽车制造管理架构创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制造工程(VME)管理创新 |
4.1 汽车制造工程(VME)管理的内涵 |
4.2 汽车制造工程管理创新的源泉与表现形式 |
4.3 汽车研发流程与并行工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生产运作(VPO)管理创新 |
5.1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 |
5.2 VPO管理的基本内涵 |
5.3 新产品生产启动 |
5.4 作业计划与控制 |
5.5 设备维修管理 |
5.6 零件控制与物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间管理三角形及其原理 |
6.1 车间管理三角形概述 |
6.2 车间业务计划 |
6.3 车间精益生产的组织 |
6.4 团队一体化 |
6.5 车间管理博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汽车质量特征与质量管理 |
7.1 汽车质量特征 |
7.2 汽车质量的管理集成 |
7.3 车身质量控制 |
7.4 质量持续改进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汽车制造管理目标评估体系 |
8.1 汽车制造管理评估模型 |
8.2 精益生产五项原则评估 |
8.3 记分卡建立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汽车制造管理创新实证研究 |
9.1 从国企到国际化企业的历程 |
9.2 卓越制造系统的发展 |
9.3 SGMW未来10—15年战略设想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
1.1.1 管理的演化过程 |
1.1.2 论题的引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企业能力研究综述 |
1.2.2 管理集成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理论基础 |
2.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系统论基础 |
2.1.1 系统思想和系统原理 |
2.1.2 系统工程 |
2.1.3 系统论在MISACE中的应用 |
2.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信息论基础 |
2.2.1 信息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信息论在MISACE中的应用 |
2.3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控制论基础 |
2.3.1 控制论的核心内容 |
2.3.2 控制论在MISACE中的应用 |
2.4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自组织理论基础 |
2.4.1 耗散结构论的基本内容 |
2.4.2 协同论的基本内容 |
2.4.3 超循环论的基本内容 |
2.4.4 自组织理论在MISACE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基本理论 |
3.1 企业自适应能力的一般概念 |
3.1.1 企业自适应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
3.1.2 企业自适应能力的效应 |
3.1.3 企业自适应能力的结构模型和影响因素 |
3.1.4 企业自适应能力的形成机理 |
3.1.5 企业自适应能力的内在协同原理 |
3.1.6 企业自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 |
3.2 集成的基本概念 |
3.2.1 集成的内涵 |
3.2.2 集成的基本属性 |
3.2.3 集成的功能 |
3.2.4 集成的基本要素 |
3.2.5 集成序 |
3.2.6 集成的原理 |
3.2.7 集成的过程 |
3.3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概念 |
3.3.1 管理集成的概念 |
3.3.2 管理集成的功能 |
3.3.3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内涵和特征 |
3.3.4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3.3.5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内容分类 |
3.3.6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原则 |
3.3.7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实施 |
3.3.8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评价 |
3.4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哲学意义 |
3.4.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属性 |
3.4.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观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环境 |
4.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环境的概念 |
4.1.1 MISACE环境的内涵 |
4.1.2 MISACE环境的类型 |
4.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环境分析 |
4.2.1 影响MISACE的宏观因素 |
4.2.2 影响MISACE的微观因素 |
4.2.3 影响MISACE的市场因素 |
4.2.4 MISACE环境的变化特性 |
4.3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环境的作用 |
4.3.1 环境与MISACE的作用机理 |
4.3.2 环境对MISACE的作用方式 |
4.3.3 环境对MISACE的作用要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模式 |
5.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模式的演变 |
5.1.1 MISACE的信息集成模式 |
5.1.2 MISACE的功能集成模式 |
5.1.3 MISACE的过程集成模式 |
5.1.4 MISACE模式间的关系 |
5.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模式的分析与选择 |
5.2.1 MISACE模式的定义 |
5.2.2 MISACE模式的形成机理 |
5.2.3 MISACE模式的比较分析 |
5.2.4 MISACE的系统集成模式 |
5.3 基于系统集成模式的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结构体系 |
5.3.1 MISACE的结构模型 |
5.3.2 MISACE的核心层 |
5.3.3 MISACE的支撑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的目标集成 |
6.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目标集成概述 |
6.1.1 目标集成的含义 |
6.1.2 目标集成的作用 |
6.1.3 目标集成的层次 |
6.1.4 目标集成的原则 |
6.1.5 目标集成的方法和步骤 |
6.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目标集成的内容 |
6.2.1 企业市场目标 |
6.2.2 企业系统目标 |
6.2.3 核心系统目标 |
6.2.4 支撑系统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的过程集成 |
7.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过程集成概述 |
7.1.1 过程集成的内涵和特征 |
7.1.2 过程集成的构成 |
7.1.3 过程集成的功能 |
7.1.4 过程集成的原则 |
7.1.5 过程集成的优化 |
7.2 过程集成中的信息过程 |
7.2.1 信息过程的活动组合 |
7.2.2 信息过程的功能 |
7.2.3 信息过程的信息内容 |
7.2.4 信息过程的组织原则 |
7.3 过程集成中的知识过程 |
7.3.1 知识过程的构成 |
7.3.2 知识过程的功能 |
7.3.3 知识过程的组织 |
7.4 过程集成中决策过程 |
7.4.1 决策过程的构成 |
7.4.2 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 |
7.4.3 决策过程的功能 |
7.4.4 决策过程的组织 |
7.5 过程集成中产品过程 |
7.5.1 产品过程的构成 |
7.5.2 产品过程的功能 |
7.5.3 产品过程中价值体系形成与表现 |
7.5.4 产品过程与企业自适应能力 |
7.5.5 产品过程的组织 |
7.6 过程集成中价值过程 |
7.6.1 价值过程的涵义 |
7.6.2 价值过程的构成 |
7.6.3 价值过程的功能 |
7.6.4 价值过程与企业自适应能力 |
7.6.5 价值过程中的博奕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的制度集成 |
8.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制度集成概述 |
8.1.1 基于企业自适应能力的管理制度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 |
8.1.2 制度集成的内涵 |
8.1.3 制度集成的特征 |
8.1.4 制度集成对企业自适应能力的影响 |
8.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制度集成的设计与优化 |
8.2.1 制度集成的结构 |
8.2.2 制度集成的层次 |
8.2.3 制度集成的影响因素 |
8.2.4 制度集成的方式 |
8.2.5 制度集成的设计 |
8.2.6 制度集成的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的支撑系统 |
9.1 能力概述 |
9.1.1 能力的涵义 |
9.1.2 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
9.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的员工能力分析 |
9.2.1 MISACE中员工能力的作用机制 |
9.2.2 MISACE中的员工能力模型 |
9.3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的管理能力分析 |
9.3.1 MISACE中管理能力的作用机制 |
9.3.2 MISACE中的管理能力模型 |
9.4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中的企业文化分析 |
9.4.1 企业文化的涵义 |
9.4.2 MISACE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关键技术 |
10.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结构性技术 |
10.1.1 流循环技术 |
10.1.2 虚拟通道技术 |
10.1.3 节点技术 |
10.1.4 三种结构性技术的应用 |
10.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功能性技术 |
10.2.1 中断技术 |
10.2.2 调用技术 |
10.3 本章小结 |
第11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构建 |
11.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构建方法 |
11.1.1 基于目标集成法 |
11.1.2 基于过程集成法 |
11.1.3 混合集成方法 |
11.1.4 三种方法的简单比较 |
11.2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构建工具 |
11.2.1 MISACE集成化制造技术工具 |
11.2.2 MISACE的集成化管理技术工具 |
11.2.3 MISACE构建工具的选择 |
11.3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构建过程 |
11.4 本章小结 |
第12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绩效评价 |
12.1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绩效评价概述 |
12.1.1 MISACE绩效评价的意义 |
12.1.2 MISACE绩效评价的涵义 |
12.1.3 MISACE绩效评价的内容 |
12.2 基于企业功能的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绩效评价 |
12.2.1 评价指标设计 |
12.2.2 评价步骤 |
12.3 基于企业结构的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绩效评价 |
12.3.1 评价指标设计 |
12.3.2 评价步骤 |
12.3.3 影响因素的均衡度分析 |
12.4 本章小结 |
第13章 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的实证分析 |
13.1 华为公司背景 |
13.2 华为管理集成中的过程集成 |
13.2.1 华为公司的组织结构 |
13.2.2 基于产品的集成方式 |
13.2.3 基于项目的集成方式 |
13.2.4 快速反应小组 |
13.3 华为管理集成中的目标集成 |
13.3.1 目标集成的内容和形成 |
13.3.2 目标集成的运行过程 |
13.3.3 目标集成运行的支撑条件 |
13.4 华为管理集成中的制度集成 |
13.4.1 结构体系 |
13.4.2 主要内容 |
13.5 华为管理集成中的能力培养机制 |
13.6 华为管理集成中的文化系统 |
13.6.1 文化观念 |
13.6.2 华为精神 |
13.7 华为管理集成的工具 |
13.7.1 IPD的核心思想 |
13.7.2 IPD的特点 |
13.7.3 IPD的应用 |
13.8 本章小结 |
第1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4.1 全文总结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10)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内交通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
1.1.2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特征 |
1.1.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管理理论 |
1.2.2 管理集成理论 |
1.2.3 建设项目管理集成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基础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总体框架分析 |
2.1 管理集成理论概述 |
2.1.1 集成的内涵 |
2.1.2 管理集成的内涵与特征 |
2.1.3 管理集成的基本要素 |
2.2 管理集成理论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适用性分析 |
2.2.1 管理集成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的表现 |
2.2.2 交通建设行业与制造业的生产及管理类似性 |
2.2.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的规律性 |
2.2.4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的可行性 |
2.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总体框架 |
2.3.1 项目管理集成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基础 |
2.3.2 项目管理集成理论与方法体系框架 |
2.3.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概念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 |
3.1 项目管理要素及基本模型 |
3.1.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3.1.2 项目管理要素模型 |
3.2 项目管理核心要素集成模型和方法 |
3.2.1 核心要素集成模型 |
3.2.2 核心要素集成管理方法 |
3.3 基于挣值管理原理的业主项目管理核心要素集成方法 |
3.3.1 挣值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3.3.2 挣值法的变量及控制过程 |
3.3.3 基于挣值原理的业主项目管理核心要素控制步骤 |
3.3.4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 |
4.1 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模型 |
4.1.1 全寿命周期定义 |
4.1.2 项目法人在全寿命周期中的定位及实际情况 |
4.1.3 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模型 |
4.2 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集成体系 |
4.2.1 传统大型交通建设项目三大目标的局限性 |
4.2.2 全寿命周期管理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目标的要求 |
4.2.3 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体系 |
4.3 全寿命周期投资控制 |
4.3.1 全寿命周期费用定义 |
4.3.2 建设阶段费用和营运阶段费用之间关系分析 |
4.3.3 全寿命周期投资控制对LCC目标实现的影响 |
4.4 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风险分析集成方法 |
4.4.1 项目风险定义、划分及特点 |
4.4.2 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意义 |
4.4.3 决策阶段风险分析集成方法 |
4.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组织集成 |
5.1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概述 |
5.1.1 国际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概述 |
5.1.2 国际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发展趋势 |
5.1.3 国内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
5.1.4 国内主流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优缺点 |
5.1.5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优化目标 |
5.2 动态联盟一般原理 |
5.2.1 动态联盟的概念与特点 |
5.2.2 动态联盟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5.2.3 动态联盟建立过程 |
5.2.4 动态联盟组织运作 |
5.2.5 动态联盟的关键技术 |
5.3 项目动态联盟适用性分析 |
5.3.1 可行性分析 |
5.3.2 适用模式 |
5.3.3 实施重点 |
5.4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下项目经营者激励模式 |
5.4.1 传统固定支薪制下委托—代理基本激励模型 |
5.4.2 加强监督的激励模型 |
5.4.3 固定支薪制下高薪与解聘惩罚结合的激励模型 |
5.4.4 项目剩余索取权分成制激励 |
5.4.5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集成 |
6.1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6.1.1 建筑业中的信息孤岛现象 |
6.1.2 信息技术在交通建设行业中的地位 |
6.1.3 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过程及趋势 |
6.2 项目管理信息集成可行性分析 |
6.2.1 主流软件比较 |
6.2.2 项目法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6.2.3 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
6.2.4 项目法人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 |
6.3 项目管理信息集成方法 |
6.3.1 信息集成系统定义 |
6.3.2 信息集成系统实施目标 |
6.3.3 信息集成系统模型 |
6.3.4 信息集成系统框架性分析 |
6.3.5 信息集成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
6.4 Internet-based PIMIS框架性分析 |
6.4.1 基本特点 |
6.4.2 体系框架 |
6.4.3 实现方式 |
6.4.4 基于虚拟专用网(VPN)的系统安全解决方法 |
6.5 案例分析 |
6.5.1 项目概述 |
6.5.2 信息集成目标 |
6.5.3 信息集成目标分解 |
6.5.4 业务需求分析 |
6.5.5 信息集成总体框架结构 |
6.5.6 各层平台总体功能介绍及其基本子系统分析 |
6.5.7 拟研究与解决的内容与关键技术 |
6.5.8 网络平台建设 |
6.5.9 信息集成系统实施计划进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管理集成的经济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质量特征与管理集成分析[J]. 黄金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4)
- [2]基于PDM的制造企业信息管理集成模式研究[D]. 吕明龙.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3]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D]. 王俊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3)
- [4]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ERP实施与持续优化研究[D]. 段丽娜.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6)
- [5]卷烟产品研发项目管理集成模式研究[D]. 郑宏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08(11)
- [6]近10年来我国有关企业信息集成管理研究的进展[J]. 江卫华,张存,王勇. 南方经济, 2008(06)
- [7]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模式研究[D]. 杨春河.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
- [8]汽车制造管理创新研究[D]. 姚佐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6)
- [9]企业自适应能力管理集成研究[D]. 李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 [10]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研究[D]. 张劲文. 中南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