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泵站枢纽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六政办[2021]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1月8日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目录前言第一章 市情水情(一)自然条件(二)社会经济(三)水利工程现状(四)水资源状况(五)水旱灾情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
于荣科[2](2021)在《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房建、公路及市政等城市建设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复合地基应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预制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尚缺乏活跃的研究及应用。在软土地区,以往的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中,预制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在进行预制桩设计时通常不考虑天然土层参与和分担上部荷载的作用,从而使得设计安全度较大、整个工程偏于安全,进而使工程在投资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此,应用复合地基技术进行闸站地基处理设计很有必要,可达到“物尽其用”和减少工程投资的效益。本文根据以上观点,就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广义复合地基基本定义和分类原则,概述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和几个常用概念,且介绍了刚性桩(预制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基本计算理论和方法,并分析说明了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理论及思路。(2)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闸站工程稳定计算进行了常规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依据桩基础计算方法完成了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说明。(3)联系具体工程实例,构建了预制桩复合地基和闸站底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研究了荷载效应下预制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以及预制桩体的力学性能,并比较了预制桩复合地基与常规桩基设计的沉降值。(4)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考虑闸站底板结构的作用,研究不同工况下底板-桩-桩间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性状。分析了外荷载、桩间土层刚度、预制桩刚度以及闸站底板刚度的变化对预制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水平位移及桩间土荷载分担份额产生的影响,并就相关影响参数做了曲线拟合,得出了与之对应的变化规律。
陈伟[3](2021)在《一体化泵闸水力优化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极端气候等因素的出现,且为城市水环境等问题,引入一体化泵闸站。一体化泵闸是在闸门上安装贯流泵的一种新型水工结构形式,其水力特性及安装参数前人研究较少。因此,探究一体化泵闸水力优化数值模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以某地区一体化泵闸工程为背景,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2种不同贯流泵形式、泵安装数量、不同几何参数与拍门开启角度下,通过不同方案对比分析对一体化泵闸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后续新型一体化泵闸结构应力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1)采用商业软件ANSYS,对一体化泵闸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网格无关性分析,确定了网格数量级为218万。最终择定标准k-ε湍流模型来进行数值计算。(2)分析比较了全贯流泵与潜水贯流泵在一体化泵闸中的水力性能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在潜水贯流泵方案中,进水池内整体压力分布相对较小,喇叭管口前涡量分布较少,但闸门面板凹槽处涡量分布较多。整体压力变化幅值较大,水力损失较大,装置效率较低;在全贯流泵方案中,在Q准则计算下,喇叭管口前涡量分布较潜水贯流泵较少,闸门面板凹槽处涡量分布也相应降低,整体压力脉动变化幅值较小,水力损失相对较小,轴线上轴向流速分布整体变化较小。(3)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泵安装数量对一体化泵闸水力特性影响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单泵模式下,水位工况2水泵中心位置处轴线轴向流速峰值明显相对较高,水位工况1峰值与双泵模式下峰值基本一致。涡量分布相对较少,在近闸门面板底部出现较长涡带分布,闸门凹槽处整体涡量分布较少,断面流速均匀度偏低;双泵模式下,闸门凹槽处涡量明显增多,整体涡量相对较多,但装置效率增加,断面轴向流速均匀度增大。从不同水位工况条件、漩涡分布影响以及经济,综合考虑来看,推荐优先选用单泵;从装置效率、断面流速均匀度等角度来看,推荐选用双泵模式。(4)通过控制其他几何参数不变,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几何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当水泵安装悬空高度为0.60 Dd时,进水池内压力分布均匀,断面流速均匀性相对较低,装置效率相对较低,涡量相对较多,涡量分布较差,整体轴向流速变化幅度较大,分布不均匀;当水泵安装高度为0.8 Dd时,漩涡消失,断面处流速均匀度提高,装置效率也有所提高;当水泵安装悬空高度为1.7Dd时,进水池内压力与流线无明显分布变化,闸门面板底部涡带分布长度缩小;当水泵安装高度为2.6Dd时,明显对进水池面层流速产生明显影响,对于面层轴向流速与流线分布影响较大;当泵间距为1.00 Ds时,装置效率与断面流速均匀度较低,且喇叭管口下方呈现整体区域压力分布较大;当泵间距为1.50 Ds时,装置效率与断面流速均匀度有所上升,喇叭管口后方反向轴向流速分布区域减少;当泵间距为2.00 Ds时,装置效率与断面流速均匀度继续提升,喇叭管口附近整体涡量分布无明显变化;当泵间距为2.33 Ds时,装置效率与断面流速均匀度进一步提高,喇叭管口附近较大压力分布区域有所增加,整体流线分布较好,水力损失相对增大。综上所述,最终推荐泵安装高度为泵站设计规范最上限值0.8 Dd;双泵模式下,推荐泵间距值为2.00 Ds。(5)不同拍门开启角度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在拍门开启角度为90°时,整体出水流态较差,且在漩涡位置压力与轴向流速分布明显较低;在拍门开启角度为75°时,整体出水流态较好,出水池内压力分布均匀,无明显漩涡分布,流线分布较好,装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水力损失相对增大;在拍门开启角度为60°时,出水管口与闸门边壁间隙处开始出现小漩涡,装置效率开始下降;在拍门开启角度为45°时,出水池管口下方压力明显增大,范围增大,出水池最前端底部开始出现漩涡分布,装置效率下降变化幅度明显。推荐拍门开启角度值为75°左右。
金莎[4](2020)在《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是平衡各山区降雨分布不均,提升山区降雨利用率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造成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生产建设项目之一。本研究以关岭自治县戈林水库工程为例,通过主体资料收集及实地踏勘,分析研究区工程布置及项目组成,划分防治分区,结合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扰动特点、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植被等情况,分析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计算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明确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区域,根据水土流失特征,布设相对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明确水土保持防治重点。得出结论如下:(1)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一般由大坝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供水工程区、交通道路区、料场区、渣场区、附属系统区、专项设施改(复)建区及水库淹没区组成。(2)水土流失的产生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建设期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区域为大坝工程区和供水工程区,其次为渣场区、料场区和交通道路区,最后为施工生产生活区、附属系统区和专项设施改(复)建区,水土流失防治应优先防治水土流失严重区域。(3)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护体系主要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组成。(4)不同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特征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侧重点不同。大坝工程应侧重于施工期临时堆放土石方的临时防护;输水管线应侧重于管道安装结束后植被及耕地功能的恢复;渣场区应同时注重堆渣上游来水的拦截、下游渣体的拦挡以及渣面的植被及耕地功能的恢复,料场区应注重开采边坡的防护;交通道路应注重开挖上游来水的拦截及占用植被及耕地功能恢复;施工生产生活区、附属系统区及专项设施改(复)建区则应注重场区使用结束后的植被恢复。
李琨[5](2020)在《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利信息化技术是将物联网监控技术与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运用物联网监控技术对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和处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升级,进一步促进水利行业向“数字水利”方向迈进。“数字水利”主要由水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和执行等模块组成,是以人水和谐发展为指导目标,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战略,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应用需求,提出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为依托,研究设计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旨在提出以“水利信息化”和“数字水利”为基础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以供实际供水工程运行决策。物联网监控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硬件、以数据分析处理等应用程序为软件,以数字化信息指令的接收和传递为核心技术,通过网络通讯实现工业过程全控制的实用性技术。本论文按照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设计中和设计后的时间思路对整个工程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进行开发研究。在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性需求分析;在设计中,对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开发研究;在设计完成后,为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出运行前的参数测定方法和标准,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以现场实验方式对该系统进行检验并提出一定科学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供水泵站工程的实际需求,架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的主要框架和结构;(2)对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工控机、PLC及其控制柜等硬件设备选型;(3)提出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前流量、液位、转速、压力等各参数测定指标和方法;(4)利用组态王6.53开发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建立不同目标的运行监控模块,实现数据采集、曲线绘制、数据查询、报警等多项功能,并完成组态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5)详细阐述供水泵站实验室操作流程,设计不同转速比情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实验,提出在水力调度运行中变频高效区范围,利用现场实验测量并绘制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和阻力特性曲线,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6)提出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为供水泵站运行提供现代化水利管理的模式提供新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在设计思路上完整有序,硬件选型选用技术成熟的工业设备,可靠性较强,软件设计选用可维护性较高的应用程序,符合设计初衷,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采用实时响应控制,使用便捷,数据处理能力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供水行业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为今后供水泵站工程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本文根据供水工程管理规范,提出供水泵站运行前各参数指标的测定方式、标准,可供各大中小型泵站在新建或更新改造中参考;文中采取实验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水力调度工程中变频经济运行方案,对山西省大水网高扬程供水泵站工程的优化调度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薄宏涛[6](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认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应城熠[7](2020)在《嘉兴市区河网水动力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经济快速增长,但伴随的水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嘉兴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改善市区河网水质,对河网水动力进行系统分析,对提升水动力的工程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必要,而且有着实际应用价值和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基于圣维南方程组,建立了嘉兴市区河网水流数学模型,运用Preissmann四点加权隐格式,对方程组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离散,采用双松弛迭代法求解河网非恒定流。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如下研究:(1)在低水位工况、常水位工况和高水位工况下,基于河网平均流速和滞水率两个指标,对多种泵闸运行调度的活水方案,进行了河网水动力分析,并进行了活水方案的优选。低水位工况下,针对整个区域的活水方案,城区的真合里港、月河、清河、新塍塘、殷家桥港等河道水动力不足,采用分片调度,可有效提升水动力;常水位工况下,河网水动力条件总体较好,但部分河道水动力仍显不足;高水位工况下,河网水动力条件总体较好;长水塘北闸闸门部分开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动力。(2)针对城区部分河道水动力不足、低水位工况下引水流量偏小、活水过程中支流影响南湖水质等问题,提出4项提升河网活水效果的工程措施。平湖塘枢纽改造成双向泵站后,能有效提升低水位工况下河网水动力;增设雁泾港泵站,可显着提升新塍塘和殷家桥港的水动力;增设真合里港泵站,可大幅度提高真合里港的流速;增设南湖南闸和南湖西闸,能有效地阻拦水质较差的水体进入南湖。(3)重点研究了南湖从西南侧主干河道进水、东北侧出水和由长水塘进水、海盐塘出水的两种应急调水方案。在低水位工况下,两种方案的进出南湖流量均较小,调水效果不佳。在常水位和高水位工况下,前者方案进出南湖的流量大,换水快,但动力利用效率低,且运行调度复杂;后者方案动力利用效率高,运行调度简单,但进出南湖流量较小,且对贯泾港湿地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王小玲[8](2019)在《一个县级水务局的历史 ——沙洋水利30年》文中指出沙洋县居江汉平原与鄂西北山区结合部,西北高东南低,干旱频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旱南涝,是鄂中受旱涝威胁最严重区域之一。基于县域内洪涝干旱自然灾害的防治,沙洋县历来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丰富的水旱灾害治理经验。沙洋县水务局是沙洋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主导力量,在沙洋县水利发展与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特殊的自然水文出发,分析沙洋在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旱灾害历史。尝试运用历史文献法、社会调研法等研究方法,依托沙洋县水务局档案室馆藏档案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沙洋县水务局的成立、机构设置、职责等进行调研与分析,探讨其在1988年至2017年间的组织结构及其相关水利管理单位的沿革,通过对这一县级水利事业发展的论述,力图对沙洋水利事业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1988年,成立沙洋区水利局,负责沙洋地区水利建设管理和日常工作。通过对沙洋水利三十年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制约因素。虽然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制约,沙洋县水务局许多规划未能实施,但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经过多方努力,沙洋水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总之,沙洋县水务局在沙洋水利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水利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为该县水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沙洋水利事业近30年的考察,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沙洋建设与管理的现实预期,为当代水利事业发展、后期水利机构改革及职能完善,提供参考与指导,具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梦成[9](2018)在《大型双向流道泵站的两类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降雨存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均衡性。为了解决旱灾(或缺水)的提灌和自引,洪涝水的提排和自排,在沿江和太湖流域兴建了多座灌排结合的双向流道大型泵站。灌排结合双向流道泵站突出特点是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即具有提排、提灌和自排、自引等诸多功能。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大部分双向流道泵站仅利用了其提排、提灌功能,而自排、自引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为了充分发挥我国灌排结合双向流道泵站的自排、自引综合利用效益,有必要对制约泵站自排、自引功能利用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本文结合大型灌排结合双向流道泵站——谏壁泵站,围绕谏壁泵站双向流道在自引自排工况下的过流特性、泵站整个枢纽自引自排的可行性及泵站机组的启动过渡过程等问题,应用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自引、自排工况下,不同闸门开度下双向流道的过流特性研究。对进、出水流道正反向过流分别取25中闸门开度组合,共计75种闸门开度组合进行计算研究,得出了双向流道在不同过流方式下,不同闸门开度组合下的过流特性。2.相同的过流条件下,最佳闸门控制方案研究。针对设定的水位和需求特定流量,对双向流道的过流特性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符合该条件的闸门开度组合,对比分析各闸门开度组合过流时流道内部的流态,综合考虑其影响,确定最佳的闸门控制方案。对进、出水流道正反向过流而言,通过分析得出在某一水位下对应于需求特定流量时,保持进水侧闸门全开,调节出水侧闸门开度是最佳的闸门控制方案。3.自引、自排工况下,水泵内部流体的流动特性及机组的安全性研究。数模分析了水泵机组处于停机状态,双向流道在校核水位下过流时,流体对泵机组转子的轴向作用力以及绕轴力矩。研究表明,在自引自排工况下水体对转子的作用力及绕轴力矩均很小,不足以使泵机组产生冲动或抬机。4.自引、自排工况下,泵站引(排)河道的湍流特性、冲刷及河岸安全性研究。对泵站枢纽整体进行自引自排过流研究,数模得到了泵站引、排河道在不同的过流方式,不同的流量下的河道水流流速分布。结合谏壁泵站的常年运行水位,经过论证分析得出了谏壁泵站在自引、自排工况下运行而不会对河道造成显着影响。5.双向流道泵站机组起动过渡过程研究。采用动网格技术,并基于水泵装置整体三维湍流数值模拟,得出双向流道泵站启动过程中流量、效率、扬程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流道内部流态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分析可知,当双向流道上下游水位差较大时,在闸门的启闭过程中,出水流道出水侧水流会出现倒流。该倒流量随着时间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直至为零,最后再正向出流,最大倒流量出现在闸门相对开度为0.35处,倒流流量为零一般出现在闸门相对开度为0.65,不同闸门启闭速度下的变化规律相似。
郎新赟[10](2017)在《农田水利枢纽的信息化监测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更多的注重于基础设施的完善,疏于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到水利建设中,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匮乏,难以快速有效的运行、管理水利设备,导致其危险预警功能大大降低。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设工程中,水利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够,不能高效地管理、利用水利设备或有效地进行洪涝预警,在效能、效益方面仍存在欠缺,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有很多的国外机构如着名的西门子公司、施耐德公司等已经开始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开发建设了,但是由于水利关系到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所以不能完全依赖于进口。本项目是在水利远程监测方面一次有效的尝试,实现了泵站远程监控、设备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异常报警等功能,对农田水利枢纽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撑。本项目通过对现今水利监测、控制、预测模型和大量算法探究和实践,研发出新型的水利泵站远程监控系统。水利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安防监控系统、采集数据处理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泵站远程监控软件系统。在进行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的同时,主要对该水利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Web模块总体设计方案将Web平台为开发背景的原系统在服务器层面向Linux系统进行了移植。系统使用便捷的Web作为系统的展示方式,利用J2EE开发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实施Web后端的分层设计和研发,采用了 ExtJS以及Ajax等前端技术进行了前端页面的开发,实现了泵站实时数据监控、水泵GIS信息管理、泵站信息管理、用户管理、报表管理、设备管理、异常报警功能及友好的人机界面等特性,内容丰富且用户体验良好。测试证明系统满足基本功能、性能需求。
二、中小型泵站枢纽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泵站枢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复合地基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有限元法在水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
1.2.3 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4 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2.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2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及几个常用概念 |
2.2.1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 |
2.2.2 复合地基几个常用概念 |
2.3 复合地基承载力 |
2.3.1 复合地基承载力概述 |
2.3.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3.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用计算方法 |
2.3.4 垫层在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工程的效用 |
2.4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2 工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3 闸站预制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2.5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2.5.1 优化理论 |
2.5.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闸站预制桩基常规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1.1 基本资料 |
3.1.2 闸站布置设计 |
3.2 常规桩基础设计 |
3.2.1 桩基承载力计算 |
3.2.2 桩基沉降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闸站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分析 |
4.1 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4.1.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
4.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4.3 计算实例模型及参数 |
4.3.1 计算实例模型 |
4.3.2 材料特性及物理力学参数 |
4.3.3 作用效应及计算工况 |
4.4 预制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
4.4.1 预制桩复合地基位移分析 |
4.4.2 预制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
4.4.3 预制桩桩体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
4.5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向承载力分析 |
4.5.1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
4.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
4.5.3 预制桩水平向承载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桩复合地基与闸站底板相互作用分析 |
5.1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
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1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竖向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水平荷载分担比分析 |
5.3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相互作用性状分析 |
5.3.1 外荷载的影响 |
5.3.2 地基土层刚度的影响 |
5.3.3 预制桩刚度的影响 |
5.3.4 底板刚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一体化泵闸水力优化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闸站布置形式 |
1.2.2 泵站水力优化 |
1.2.3 一体化泵闸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CFD计算理论及方法 |
2.1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
2.2 计算控制方程 |
2.2.1 CFD主要计算方程 |
2.2.2 CFD计算基本方法 |
2.2.3 CFD软件简介 |
2.3 湍流模型 |
2.3.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3.2 湍流模型 |
2.4 网格划分 |
2.4.1 网格分类与划分 |
2.4.2 网格质量 |
2.4.3 计算收敛精度设置及湍流模型选取 |
2.4.4 网格无关性分析 |
2.4.5 边界条件及计算精度设置 |
2.5 水力特性分析方式 |
2.6 涡识别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体化泵闸水泵形式及安装数量研究 |
3.1 数值计算 |
3.1.1 贯流泵形式 |
3.1.2 网格划分 |
3.1.3 湍流模型选择 |
3.2 贯流泵形式比较 |
3.2.1 进水池内流动特性 |
3.2.2 水力性能对比分析 |
3.2.3 压力脉动分析方法 |
3.2.4 三维非定常CFD设置 |
3.3 非定常计算结果分析 |
3.3.1 时域分析 |
3.3.2 频域分析 |
3.4 泵安装数量对一体化泵闸水力特性影响 |
3.4.1 研究方案 |
3.4.2 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几何参数对一体泵闸水力特性影响 |
4.1 悬空高度对一体化泵闸水力性能影响 |
4.1.1 研究方案 |
4.1.2 计算结果 |
4.2 泵间距对水力特性影响 |
4.2.1 研究方案 |
4.2.2 计算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拍门开启角度对一体化泵闸水力特性影响 |
5.1 拍门开启角度对出水池水力特性影响 |
5.1.1 研究方案 |
5.1.2 计算结果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水文 |
2.1.3 气象 |
2.1.4 地形地貌 |
2.1.5 地质 |
2.1.6 土壤 |
2.1.7 植被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项目组成及防治分区 |
3.1 项目组成 |
3.2 防治分区 |
3.3 本章小结 |
4 水土流失特征 |
4.1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
4.1.1 原地表水土流失 |
4.1.2 建设期水土流失 |
4.2 侵蚀时间 |
4.3 土壤流失量 |
4.3.1 水土流失量计算方法 |
4.3.2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
4.3.3 背景土壤流失量 |
4.3.4 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土保持防治技术 |
5.1 水土流失防治目的 |
5.2 水土保持措施 |
5.2.1 措施布设原则 |
5.2.2 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技术 |
5.3 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案例使用同意证明 |
(5)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简介 |
2.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工程简介 |
2.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主要设备 |
2.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供水系统运行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3.2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1 主控级主要功能 |
3.2.2 现地级主要功能 |
3.3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主要框架 |
3.3.1 体系结构 |
3.3.2 层次架构 |
3.3.3 网络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硬件系统选型 |
4.1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结构 |
4.1.1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
4.1.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
4.1.3 集中式控制系统 |
4.1.4 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 |
4.1.5 集散式控制系统 |
4.1.6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4.1.7 系统结构的选择 |
4.2 主控级系统选择 |
4.2.1 工控机选择 |
4.2.2 PLC及控制柜选择 |
4.3 现地级系统选择 |
4.3.1 流量测量仪器选择 |
4.3.2 液位测量仪器选择 |
4.3.3 压力测量仪器选择 |
4.3.4 转速测量选择 |
4.3.5 电动蝶阀选择 |
4.3.6 电动调节阀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开发 |
5.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选择 |
5.1.1 系统监控软件介绍和选择 |
5.1.2 软件实现功能 |
5.1.3 利用组态王进行软件设计的流程 |
5.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界面展示 |
5.2.1 开启画面 |
5.2.2 登录画面 |
5.2.3 主画面 |
5.2.4 实时曲线 |
5.2.5 历史曲线 |
5.2.6 特性曲线 |
5.2.7 数据查询及打印 |
5.2.8 报警 |
5.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数据库 |
5.3.1 供水泵站实验室综合数据库设计 |
5.3.2 数据库介绍对比 |
5.3.3 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基本要求 |
6.1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的意义 |
6.2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需测定任务 |
6.3 测定标准 |
6.3.1 同一测定参数多次测定的极限误差 |
6.3.2 测定仪器的极限误差 |
6.3.3 被测定参数总极限误差 |
6.4 测定条件 |
6.5 流量测定 |
6.5.1 测定方法对比 |
6.5.2 流速仪测定法 |
6.5.3 超声波流量计测定法 |
6.5.4 差压测流法 |
6.6 液位测定 |
6.6.1 直读液位测定法 |
6.6.2 超声波液位测定法 |
6.6.3 静压式液位测定法 |
6.7 压力测定 |
6.8 扬程测定计算 |
6.9 转速和功率测定 |
6.9.1 转速测定 |
6.9.2 功率测定 |
6.10 其他参数测定 |
6.10.1 振动测定 |
6.10.2 噪音测定 |
6.10.3 温度测定 |
6.11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运行实践 |
7.1 实验室操作流程 |
7.1.1 系统开机运行 |
7.1.2 系统正常停机运行 |
7.1.3 系统事故紧急停机运行 |
7.2 不同工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对比分析 |
7.2.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2.2 实验数据 |
7.2.3 数据分析 |
7.3 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与阻力特性曲线研究 |
7.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3.2 实验数据 |
7.3.3 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供水泵站虚拟实验室建设 |
8.1 虚拟实验室介绍 |
8.2 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 |
8.3 虚拟实验室应用实践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7)嘉兴市区河网水动力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网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2 城市调水工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2 嘉兴市区河网水流数学模型 |
2.1 基本方程式及差分方程 |
2.1.1 一维非恒定流基本方程 |
2.1.2 差分方程 |
2.2 差分方程的求解 |
2.3 初始条件 |
2.4 边界条件 |
2.4.1 外边界条件 |
2.4.2 内边界处理 |
2.5 河网非恒定流计算方法 |
2.6 嘉兴市区河网水流数学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2.6.1 水系基本特征 |
2.6.2 河网概化 |
2.6.3 河网基础数据 |
2.6.4 数学模型率定 |
2.6.5 数学模型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3 嘉兴市区河网水动力分析 |
3.1 低水位工况水动力分析 |
3.2 常水位工况水动力分析 |
3.3 高水位工况水动力分析 |
3.4 长水塘北闸控制形式对水动力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提升河网活水效果的工程措施研究 |
4.1 平湖塘双向泵站改造措施 |
4.2 增设雁泾港闸站措施 |
4.3 增设真合里港泵站措施 |
4.4 南湖入流量控制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南湖及西南湖应急调水方案研究 |
5.1 水域特点 |
5.2 调度原则 |
5.3 方案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个县级水务局的历史 ——沙洋水利30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基本概念辨析 |
(一)水利与水利管理 |
(二)农田水利工程 |
(三)公共水利管理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沙洋县水利基本情况 |
第一节 沙洋自然水文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象 |
四、水系 |
第二节 沙洋水患历史 |
一、新中国成立前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兴修水利的设想 |
一、治理水利,变水害为水利 |
二、主抓工程兴建 |
三、把水利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上来 |
第二章 沙洋县水务局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沙洋区水利局的成立 |
一、成立前的管理概况 |
二、筹建沙洋区水利局 |
第二节 沙洋区水利局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
一、成立初机构设置 |
二、沙洋区水利局主要职责 |
第三节 沙洋县水利管理机构沿革 |
一、名称变更与职责调整 |
二、其他机构成立与撤消 |
三、水利事业单位发展 |
第三章 沙洋县水利工程与管理三十年 |
第一节 防洪抗旱减灾 |
一、组织体系 |
二、防汛抗旱调度 |
第二节 水政水资源主要工作 |
一、水行政法律法规 |
二、水资源管理 |
三、水行政执法 |
四、水利规费征收 |
五、水利经济 |
第三节 水利工程建设 |
一、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
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五、小农水项目建设 |
六、中小河流治理 |
七、水利补短板重点项目 |
第四节 水利改革 |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
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三、河湖长制 |
第四章 沙洋县水务局三十年历史评析与现实预期 |
第一节 沙洋水利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
一、防汛救灾能力显着提升 |
二、抗旱灌溉条件明显改善 |
三、水利建设投入持续加强 |
四、水利改革工作深入推进 |
第二节 沙洋水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依然滞后 |
二、水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
三、行业发展基础不够坚实 |
第三节 沙洋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现实预期 |
一、水利资源条件优势 |
二、水利改革发展机遇 |
三、沙洋县水利发展规划 |
四、沙洋水利现实预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大型双向流道泵站的两类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双向流道泵站水力模型研究现状 |
1.3 低扬程泵站起动过渡过程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基础资料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向流道三维湍流数值计算方法 |
2.1 概述 |
2.2 控制方程组 |
2.2.1 基本方程组 |
2.2.2 雷诺时均控制方程 |
2.3 湍流数值计算分类 |
2.4 湍流模型 |
2.4.1 标准k-ε双方程模型 |
2.4.2 Realizable k-ε双方程模型 |
2.4.3 RNG k-ε双方程模型 |
2.5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5.1 常用的离散方法 |
2.5.2 基于控制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 |
2.5.3 常用的离散格式 |
2.6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剖分 |
2.7 计算软件的选用 |
第三章 自引自排工况下双向流道过流特性研究 |
3.1 双向流道造型及网格划分 |
3.2 边界条件 |
3.3 数值模拟研究方案 |
3.4 进水流道过流特性实验与数模结果的对比和分析 |
3.4.1 进水流道过流特性数模结果 |
3.4.2 进水流道过流特性实验结果 |
3.4.3 进水流道过流闸门优化控制模式分析 |
3.5 出水流道过流特性数模结果与分析 |
3.5.1 出水流道正向过流时过流特性 |
3.5.2 出水流道反向过流时过流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向流道泵站自引自排可行性研究 |
4.1 自引自排工况水泵装置安全性研究 |
4.1.1 水泵装置三维造型和网格剖分 |
4.1.2 转轮受力与绕轴力矩计算结果与分析 |
4.2 河道冲刷安全性研究 |
4.2.1 泵站枢纽的三维造型和网格剖分 |
4.2.2 河道冲刷安全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向流道泵站闸门启闭过程研究 |
5.1 双向流道泵站的起动模式简介 |
5.2 双向流道泵站闸门启闭过程数模方法 |
5.2.1 闸门启闭过程建模 |
5.2.2 计算软件的选用 |
5.2.3 运动描述与网格处理 |
5.3 泵站闸门启闭过程特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
5.3.1 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5.3.2 泵机组轴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5.3.3 泵站启动过程中流道内流态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10)农田水利枢纽的信息化监测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利信息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水利信息化的产品 |
1.2.3 水利信息化产品的优缺点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相关技术 |
2.1 系统核心模块实现及原理 |
2.1.1 MVC模式 |
2.1.2 SSH框架 |
2.1.3 ExtJS技术 |
2.1.4 Ajax技术 |
2.1.5 Web端模块实现 |
2.1.6 数据采集过程实现 |
2.2 系统建议软硬件环境 |
2.3 小结 |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1.3 系统采用技术分析 |
3.2 系统设计 |
3.2.1 系统的逻辑构架描述 |
3.2.2 系统数据流描述 |
3.2.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2.4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3.2.5 系统Web模块组成设计 |
3.3 系统开发环境 |
3.3.1 软件开发环境 |
3.3.2 向Linux系统的移植 |
3.3.3 Linux系统运行平台配置 |
3.4 泵站控制器设计 |
3.4.1 泵站开机方式 |
3.4.2 泵站停机方式 |
3.4.3 特点 |
3.5 小结 |
4 系统实现 |
4.1 登录管理系统 |
4.2 用户管理 |
4.3 采集项管理 |
4.4 设备管理 |
4.5 统计与查询 |
4.6 GIS信息 |
4.7 天气预报 |
4.8 泵站机构建设管理 |
4.9 综合数据监测页面显示 |
4.10 回馈控制 |
4.11 异常数据信息管理 |
4.12 报表管理 |
4.13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中小型泵站枢纽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2]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D]. 于荣科. 扬州大学, 2021(08)
- [3]一体化泵闸水力优化数值模拟研究[D]. 陈伟. 扬州大学, 2021(08)
- [4]贵州山区中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研究[D]. 金莎. 贵州大学, 2020(06)
- [5]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D]. 李琨.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7]嘉兴市区河网水动力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D]. 应城熠. 扬州大学, 2020(06)
- [8]一个县级水务局的历史 ——沙洋水利30年[D]. 王小玲. 三峡大学, 2019(06)
- [9]大型双向流道泵站的两类关键问题研究[D]. 王梦成. 扬州大学, 2018(01)
- [10]农田水利枢纽的信息化监测与控制[D]. 郎新赟.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