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成本控制 建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魏德红[1](2020)在《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加速,质疑与批评投资仲裁的声音逐步高涨,投资仲裁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解决危机,2017年11月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三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ISDS机制改革,两项建议成为焦点,一是抛弃投资仲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二是沿用投资仲裁,并为其构建上诉机制,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人类沿用多年的ISDS机制面临转型。投资仲裁遭遇危机是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设计于20世纪60年代的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随着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的崛起,投资仲裁成为ISDS机制的主流。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仲裁遭遇危机并逐步深化,表现为: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透过表象深入剖析,得出如下判断:学者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起源;面对制定投资实体规则的僵局,《华盛顿公约》选择“先程序后实体”的思路,造成了投资仲裁遭遇的问题持续增多,这是危机的形成;学者、政治人物凭借国内政治理论来评价与指责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深化。ISDS机制开启转型之路,是投资仲裁内外因素变化引起的。在投资仲裁的内部: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措施扩展到公共政策,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在投资仲裁的外部:外国投资者所面临政治风险的类型从征收与国有化风险转为政策风险,人权、环境、法治三因素影响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分析,ISDS机制转型是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主权价值从过度承诺回归国家主权,秩序价值由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安全价值从忽视经济安全转向保障经济安全。ISDS机制转型的两个选项,不仅来源于国际专题讨论中的建议案,更来源于欧盟、美国的国家实践。从2015年起,欧盟在新签订的国际经贸协议中,拒绝投资仲裁,以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2002年以后,美国在新签订的BIT、FTA中多约定将就设立投资仲裁上诉机制启动双边谈判,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作为司法型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是人类长期存在的设想。阿拉伯投资法院为此积累了经验,集中在两点,一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支持,二是《阿拉伯投资协定》的签订与执行。作为准司法型的选项,为投资仲裁构建上诉机制,这是以WTO上诉机构为参照系构建新机制。WTO上诉机构有着人员固定、规则一致、程序明确三个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司法型,还是准司法型,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少多边投资协定和国际投资组织。两选项也存在着共同特征: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与对外交保护的限制,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集中在欧盟与经贸伙伴共同设立的双边投资法庭上。对于欧盟内部的投资仲裁,2018年3月,欧盟法院在对Achmea案的预先裁决中,肯定了欧盟法具有优先地位,否定了投资仲裁的适用。瑞典等国对此有不同意见。在欧盟外部,在与非欧盟成员国签订的经贸协议中,欧盟不再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以双边投资法庭替代之。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2019年4月,欧盟法院明确:双边投资法庭符合欧盟法,解决了比利时等国对双边投资法庭的疑问。虽然ISDS机制有所改变,但双边投资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和岔路口条款,运行仍要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对投资仲裁有制度传承。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取决于动力与障碍的博弈。ISDS机制转型的总趋势将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依据法律进化论,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这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中对鸭嘴兽的描述。国际法的碎片化、人本化等理论为转型提供了动力,但国际投资法的现实无法满足构建新机制的条件:缺乏多边投资协定、没有专门的国际投资组织。此外,国际司法机关管辖权有限。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FDI流动方向与流动方式的改变,这些是推动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力。但国际社会缺乏构建新机制的政治共识,东道国珍视国家主权,担心“司法造法”、“寒蝉效应”、国家责任,而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基于对动力与障碍的对比分析,将投资仲裁全面抛弃的可能性不大,但ISDS机制将会呈现双边为主、更加多样的特征。由于缺乏政治共识,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然是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100多个国家订立了BIT,分三个阶段逐步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截至2020年9月,我国(含港澳)居民、企业发起的投资仲裁案件共有10件,其中有4件涉及英美跨国企业凭借香港、澳门地位进行的国籍筹划。我国政府作为被告的投资仲裁案件为5件。在UNCTAD统计到全球投资仲裁案件数量突破1000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与我国投资者遭遇的案件数量很少,但2015年以来,案件数量迅速增长的趋势应引起警惕。在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我国投资者深受其害,要求ISDS机制转型的愿望强烈。主要原因有:第一,裁决的不一致困扰着我国投资者;第二,投资仲裁影响着我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第三,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投资仲裁均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权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专题讨论并提交支持设立上诉机制的建议案,在《中国—澳大利亚FTA》中约定将启动设立上诉机制的谈判;有内地商事仲裁管理机构可以受理投资仲裁案件,我国正在为完善投资仲裁的相关法律而努力。在ISDS机制转型中,中国有着独特的需求,一是需要融合双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二是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三是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为了在ISDS机制转型中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坚持如下立场,一是遵循增量进化的总趋势,避免激烈变革;二是不支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避免中欧投资协定将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三是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双重身份问题。我国尤其要补上本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有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适当运用外交保护,第二,我国跨国企业应提前做好国籍筹划,第三,在BIT、FTA以及国家契约中为我国的投资仲裁机构设置选项。
任田,张媚,苟素兰,岑利红,沈柳菁,苑侠,张利[2](2020)在《成都市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新机制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政策影响,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实证证据与参考意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并结合专家意见构建了公立医院经济运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影响公立医院公益性(主要是"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因素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 "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与实际运行结果虽有一定差距,但总体上实现了公立医院公益性政策预期。结论为进一步巩固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应加强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薪酬改革,提高医务工作者技术劳务收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转变运行机制,有序实现政策预期。
毛一晴[3](2020)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剖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以多层面理论整合模型为指导,识别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主体及产生的动力作用,以此为基础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实现模型。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实现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间的关系,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靶点、作用路径与作用方式。以促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为目标,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发展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资料收集方法:(1)文献研究:对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制度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场域理论进行文献回顾;对稳定协作、乡村卫生协作、乡村一体化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界定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内涵;梳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的政策、报告、文献、资料等,着重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推动供给侧改革方面的价值。(2)现场调查:在湖北省、河南省、重庆市等样本地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部分进行研究;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间的关系进行梳理;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动力主体的识别、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辖区居民在促进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的筛选、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程度打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情况评价指标筛选;采用资料收集与分析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2)资料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进行所有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人员基本特征因素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实现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一致性相关分析,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2)模糊决策实验与实验评估法,采用该方法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3)系统动力学:运用Vensim PLE软件,通过构建各变量间的流位流率系、流率入树模型、极小基模、生成系统流图,梳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路径,构建作用机制模型。(4)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作用机制进行验证优化。以相同县域内两家乡镇卫生院、相同省份内两个县级市、一个县级市近十年的发展变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1)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动力主体识别与动力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动力主体包括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场域核心位置)、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场域中间位置)与辖区居民(场域边缘位置)。乡镇卫生院动力作用包括能力提升、资源整合、有效管理、观念引导,村卫生室动力作用包括能力改善、服从管理、社会关系,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动力作用包括政策设计、宏观管理、协调指挥、文化倡导,辖区居民通过对服务提供的配合与认可产生动力作用。四种动力主体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作用。(2)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现状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乡村两级卫生协作稳定状态处于中等程度的情况较多(65.6%),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协作稳定状态要优于村医(χ2=62.188,P<0.001)。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3个因素可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影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层面因素,文化引导、健康知识传播、协作制度的设计与推动,主要作用于组织层面因素服务能力、整体效益、管理水平(服从管理程度)、服务规范、服务配合,关系层面因素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机构协调、医患关系,个体层面因素协作收益、协作成本、利益保障、居民健康;宏观制度压力可直接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组织层面因素、关系层面因素、个体层面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12个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键要素(即影响因素)间存在相关关系,包括社会层面因素健康知识传播、社会宏观制度压力,组织层面因素服务能力、整体效益、管理水平、服从管理程度、服务规范,关系层面因素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医患关系,个体层面因素协作收益、居民健康。从定性分析的结果中提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产生影响的关键要素,结果显示12个要素均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产生作用的靶点。(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无法直接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而是通过作用靶点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影响。服务提供作用于健康知识传播、制度压力、机构整体效益、人员协作收益、居民健康水平与健康素养5个靶点;服务支持作用于健康知识传播、制度压力、机构管理水平、服务规范与服务能力、村服从管理程度、人员协作收益7个靶点;绩效考核作用于制度压力、机构管理水平、服务规范与整体效益、村服从管理程度、人员协作收益6个靶点;资金管理作用于制度压力、村服从管理程度、机构效益、人员协作收益4个靶点;靶点之间相互影响,且影响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医患关系,因此分别通过8条、24条、129条、40条作用路径,形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复杂机制。【结论与建议】结论:目前乡村卫生稳定协作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服务提供、服务支持、绩效考核、资金管理,影响社会、组织、关系、个体四个层面中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关键要素,从而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产生作用。因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优化可以促进乡村卫生协作稳定状态的提高与维持。在社会层面,通过健康知识传播,改善居民健康水平与健康素养,从而协调居民与卫生人员间关系,与服务项目形成的社会宏观制度压力共同发挥作用;在组织层面,通过增加管理渗透与县级对服务规范监管,提高机构服务能力与整体效益发挥作用;在个体层面,通过保障卫生人员收益发挥作用;在关系层面,通过影响组织与个体层面因素,改善乡村两级人员信任、对县级部门管理制度信任、居民信任的程度,共同产生作用。建议:社会层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制度化”进程,调节卫生人员的制度压力感知;组织层面,以“公共卫生”促“基本医疗”,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提高基层机构整体效益与服务能力;关系层面,改善协作关系,促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展与基层卫生改革相衔接;个体层面,兼顾供需双方利益,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监管与结果应用。【创新与不足】创新:(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促进农村基层卫生改革为目标,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价值研究的全新视角,弥补了过往研究中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供方价值研究的不足。(2)研究理论的创新。构建涵盖社会、组织、关系、个体的多层面理论整合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导;结合场域理论推断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各个主体的动力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实现模型、动力分析框架,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模型。(3)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往的研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研究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本研究分别采用模糊决策实验与实验评估法、Spearman一致性相关分析、系统动力学等多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服务提供、服务支持、绩效考核、资金管理四个维度梳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路径。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的验证采用典型案例分析,但典型案例无法代表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数据样本的可获得性限制,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辖区居民促进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较少的样本量难免出现偏倚。研究的机构样本中以实施乡村一体化的样本单位为主,缺乏对未推行乡村一体化的机构进行分析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充足。
严云鹰[4](2020)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运用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对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具有关键作用。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手段和途径,合理选择政策工具不仅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也能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对有效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把握现阶段国家和地方层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优化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提供参考和思路借鉴。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的研究现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其中X维度基本政策工具包括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三类政策工具和19个次级工具;Y维度系统政策工具包括内、外部子模两部分和8个次级工具。选取浙江、安徽和重庆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城市,收集2009-2018年国家层面和浙皖渝颁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文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工具进行量化,利用Excel软件对政策工具进行文本内容摘录和编码,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与结论研究共收集到2009-2018年国家层面颁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文件116份,量化形成720条政策工具编码;收集到浙江、安徽和重庆各自颁布的政策文件51份、58份和44份,各自量化形成237条、275条和234条政策工具编码。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而言,国家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136次、236次和348次,占比分别为18.89%、32.78%和48.33%;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国家三类基本政策工具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内部次级工具构成间的变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皖渝三地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49次、39次和41次,各占20.68%、14.18%和17.52%,浙皖渝三地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63次、83次和60次,各占26.58%、30.18%和25.64%,浙皖渝三地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次数分别为125次、153次和133次,各占52.74%、55.64%和56.84%,浙皖渝三地间三类基本政策工具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内部次级工具构成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浙皖渝三地间三类基本政策工具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内部次级工具构成间的变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而言,国家内、外部子模的使用次数分别为258次和462次,各占35.83%和64.17%;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国家内、外部子模整体比例结构的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部子模和外部子模各自次级机制构成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皖渝三地内部子模的使用次数分别为69次、110次和78次,各占29.11%、40.00%和33.33%,浙皖渝三地外部子模的使用次数分别为168次、165次和156次,各占70.89%、60.00%和66.67%,浙江与安徽间内、外部子模整体比例结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皖渝三地内部子模各类次级机制构成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徽与浙江间、安徽与重庆间外部子模各类次级机制构成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前后五年,浙皖渝三地间内、外部子模的整体比例结构和各自次级机制构成间的变化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以上结果和对政策工具内容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配置缺乏互补性;二是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部分工具运用存在缺位;三是供给型政策工具内部分布不均,重视“软件”淡化“硬件”;四是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部分工具可操作性不高;五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内外部结构失衡;六是内部子模中部分机制的内涵建设不足;七是外部子模中各类机制使用差异性较大;八是前后五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结构趋于稳定;九是浙皖渝三地因地制宜,政策工具运用的比例结构不同。建议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和政策工具的互补原则,研究提出优化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的建议:一是优化基本政策工具的比例结构,其中需求型政策工具要提高使用比例、丰富工具类型,供给型政策工具要优化内部结构、精准契合政策目标,环境型政策工具要打破路径依赖、提高工具的可操作性;二是合理配置系统政策工具的内外结构,其中内部子模要增加使用比例、重视机制内涵建设,外部子模要调节使用比例、优化系统外部环境;三是浙江应深化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机制,增加使用次数;四是安徽应加强示范试点,打破国际交流工具的零使用率;五是重庆要加大信息公开,明确资金投入的实施细则。
李胜男[5](2020)在《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紧跟国家改革步伐,无论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时代,均基于政府强势或弱势的管理背景,通过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有效控制虚高药价,公立医院运行平稳且公益性显着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强。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工具探讨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介绍G省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经验,通过分析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现状,结合其主要做法、主要路径和关键措施,梳理出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成效。同时,对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中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原因。对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从五个方面提出对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建议。本文以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梳理出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可复制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提供参考。进一步深化G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保障群众健康,使改革成效惠及更多G省百姓,对全省乃至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丁波[6](2020)在《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认为安徽省是医疗大省,至2018年末全省有医疗卫生机构24926个,卫生技术人员人数30多万,全年共诊疗人次近3亿[1]。其中大多数是公立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一般是指由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也就是国营医院、国家出钱办的医院(医院分3个等级,一级是社区医院,二级是县(区)级医院,三级是市级医院)[2]。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公立医院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因此,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一部分,病房药品质量与患者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但在某些地方的管理还很粗放,缺乏严格的监督,造成用错药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很多,应用于病房药品质量管理,可以使药品使用终末环节的质量得到提高,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基于此,本研究的主题是病房药品质量控制的问题与改进,使用系统分析,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现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对2016年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化流通监管处每月公示的药品流通监督检查信息汇总,找出高频次缺陷项目,以某基层医院为例实证分析省内医疗机构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问题和原因。选择应用PDCA管理工具为手段,提出解决对策,构建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新机制。建立质量体系,使用先进的管理办法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效率,加强病房药品质量关键环节的控制,可以很大程度上杜绝用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患者安全得到最大保障是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最好方式。
夏金[7](2019)在《基于员工满意度的S公司激励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以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如何以激励相关理论为指导,将企业与员工的目标、利益相结合,设计出科学、可行、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制度,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其有效实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尤为重要。因此,以S公司激励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升企业员工满意度与幸福感为目标,对于稳定员工队伍,改善员工与组织绩效,提升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明确研究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为激励理论进行了概述,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笔者通过文献梳理法、调研法等方法,对S公司激励机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员工对现行激励机制的满意度,以及薪酬、绩效、晋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员工的激励效果,进而发现S公司在员工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挖掘影响员工对激励机制满意度高低的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该公司新的员工激励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明确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目标、原则的基础上,对该公司薪酬激励机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企业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薪酬水平与发放形式等方面的优化。其次,从绩效考核程序、考核主体、指标体系构建以及采用恰当的绩效考核方法、做好绩效结果的应用与反馈工作等方面,对S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予以优化。第三,针对S公司培训开发激励方面的不足,提出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制度,做好员工培训规划与计划工作,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与方法,注重对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价,以及过程管理和费用预算与控制。最后,在明确S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流程的基础上,完善员工晋升制度,提出多阶梯晋升模式,以提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水平。为了确保S公司员工激励新机制的有效实施,企业通过官方网站、微信、企业内刊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渠道做好新激励机制实施前的宣传工作,使员工对新机制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建立健全员工参与管理、完善企业奖惩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激励与约束的作用,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激励形式,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并且注重激励效果的评价与反馈,确保新机制的有效实施,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任田[8](2019)在《成都市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是公益性,其难点在于围绕公益性构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本文通过构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非量化方法和量化方法,以成都市六家医院作为典型案例,系统性评价了成都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过程中经济运行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探讨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政策影响。本文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供了实证证据与参考意见。方法:根据文献回顾和专家意见,建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2个,评价标准使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收集了2014年12月-2018年6月成都市六家公立医院(2家市级、4家县级)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调查了职工、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收集了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及经济运行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2012、Spss21.0、Eviews6.0等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面板回归方程分析等。结果:(1)社会效果:样本公立医院基本完成综合改革制度建设内容,但在取消药品加成后财政补偿、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等配套制度上有待完善;相对于改革前,公立医院职工、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没有显着变化;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疗费用控制稳定、药占比大幅下降,但分级诊疗和平均住院日效果不明显。(2)经济效果:短期运行效果表现为药品收入和药品费用降低、技术价值收入提高、管理费用降低,达到了政策预期;但检查化验收入、材料收入、材料费用增加,没有实现政策预期。长期运行效果表现为百元医疗收入的药品费减少实现政策预期,但医院业务收支结余率、医疗收支结余率、固定资产净值率、财政补助收入降低以及百元收入的材料费、应收医疗款周转天数增加,没有实现政策预期。(3)新机制的政策影响主要表现为技术价值收入增加与解决“看病难”之间没有显着关系,但是对于解决“看病贵”之间是有显着负相关关系的;管理费用结构占比减少与解决“看病难”之间具有显着负相关关系,但与解决“看病贵”之间没有显着关系。结论:一是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体现了公益性,表现在基本破除了“以药养医”的旧机制、改善服务能力、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提高了技术价值收入等,但对于利益相关者如职工、患者满意度没有明显改善,部分政策目标没有实现,如分级诊疗、控制检验化验收入等。二是公立医院承担了构建经济运行新机制的主要责任,围绕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财政、物价、医保等配套政策不完善。三是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巩固,长期运行中政策显效与政策风险并存,例如医院应收医疗款账期周期加长、固定资产净值率大幅度降低等。建议:(1)进一步巩固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外部政策要完善财政、物价、医保等配套措施,内部管理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报告、薪酬改革制度等,通过组织管理、使用管理、评价管理、信息管理、监督管理等全过程财务程序保证医疗业务活动有效进行,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精细化管理。(2)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方针路线和政策,引导监督医院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确保医院改革发展方向的正确性。(3)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一体化,整合各级各类医疗资源;改革医疗机构人事制度聘用,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化管理”。在内部治理构建上,实行总院长负责制,总院长拥有经营权,为医疗机构法人代表;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纵向紧密型,对医疗机构内部人、财、物资源实行统一管理。(4)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健全医院决策机制,保证党组织意图在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专家治院作用。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健全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人力资源、财务资产、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培训、科研、后勤、信息等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塑造行业清风正气。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5)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现代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责任感,缓解医疗卫生领域中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公立医院要承担起运行机制改革的主要责任,实施高水平公立医院体制建设和高质量的创新机制建设。
金珍[9](2018)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关系正在逐渐由参与、融合,向塑造、引领转变,“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在全球和地区合作中日益突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就是中国倡导和引领建设的次区域合作新机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作为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后来者”,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如何处理和协调次区域内既有机制尤其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在学理和现实层面都面临着难题。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同参与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六国间最早且最为成熟最具影响力的合作平台。2014年,在国际和地区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倡议并引领了次区域合作新机制的建设。2015年11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议在中国云南顺利举行。2016年3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三亚成功召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迅速发展成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这一进程,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次区域合作的深化,中国正在由国际机制的参与者向倡导者、主导者的转变,这其中的经验值得探讨与总结。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卷入不断嵌套、重叠的多边地区机制之中,机制复杂性也日益成为中国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的结构因素。如何妥善处理新老机制的关系,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难题。由此,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在学理层面,有利于把握次区域合作演进发展的态势,为新的理论突破提供更为可靠的事实依据。在实践层面,对于我国处理国际机制复杂化的问题可以提供良好的参鉴样本。本文首先明晰次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探究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次区域合作的内在关联。结合区域主义、功能主义、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等相关理论,提出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比较分析框架,即纵向的历史比较,横向的机制间同类要素比较。第二,运用这个框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次区域合作演进发展的规律。纵向上,比较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各自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主要困难,揭示后者对于前者的突破与发展。横向上,从合作领域、机制建设、合作主导权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把握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在合作领域、合作主导权等方面的优势,也准确分析其在机制建设方面的相对不足。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两项机制的内在关联,指出两项机制应该且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次区域的繁荣与稳定。第三,探究其对我国在新时期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启示。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成熟到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创设和推进,这一进程折射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合作已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对于我国在周边外交新时代如何引领和深化次区域合作,以及如何处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一是依据合作的深度不同,次区域合作可以分为“低阶次区域合作”和“高阶次区域合作”两类。“高阶”相对“低阶”次区域合作而言,强调的是合作层次、合作水平及合作机制的提质升级。主要指原有的合作方式、合作领域、合作机制等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新的发展形势,因此需要通过集体行动,来推进合作的调整和深化。这也是一个合作需求逐渐升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以及合作机制不断演化的过程。二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创建契合了澜湄次区域“高阶”合作发展趋势,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不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另起炉灶”,尽管其有望建设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升级版”,但是实现全面超越仍有待时日。在次区域的发展进程中,二者必然长期共存,只有正确处理二者的竞合关系,实现协同发展,才能切实降低各方参与成本,减少合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机制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三是周边地区机制复杂性及机制建设与中国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中国应该完善相关机制建设,以推动地区深度融合,深化周边外交合作。要准确认识在周边区域合作中,创设机制与既有机制之间不是“零和”关系,而是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二者竞争的一面需要磨合,二者共通的一面提供了协同发展的空间。中国倡导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无论在理念设计还是机制安排等方面,都秉承着协同发展、开放包容的基本原则,创设机制是对既有次区域合作架构的补充而非替代,充分体现和展示了“和而不同”的中国理念。
黄敏卓[10](2019)在《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浙江省于2015年底以海盐县、嵊州市、义乌市、江山市为试点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本研究旨在对改革地区的主管领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级领导、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改革政策的科学性、可接受性、公平性、实施绩效、激励性与可持续性,评估研究点的改革是否符合理论期望,发掘目前改革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平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期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指标。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海盐县、义乌市、嵊州市和江山市这4个改革地区的20名主管负责人、24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级领导和48名基层医护人员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收集利益相关者对改革的认知及接受情况、改革的公平性问题、绩效改变、政策的激励性及改革的可持续性等定性访谈资料,并将其转录为文字资料;用NVivo11.0软件对定性资料进行摘录、编码并按评估指标进行整理。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普查研究点的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情况、机构收支情况、机构工作当量等内容,在excel中建立数据库并做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评估发现改革政策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合乎各地的变革需求与国家深化改革的要旨,并在对改革方案的设计中结合了国际公共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先进理论。改革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改革地区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改革内容比较清晰并且总体持支持态度,且信息化水平和服务项目的标化工作当量值与政策的可接受性有紧密关联。改革具备良好的公平性和实施绩效,合理的资金分配比重、不同医疗机构的调节系数等措施保障了多劳多得的改革理念以及因客观因素造成业务量偏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机构和职工工作当量的提升体现了改革的绩效成果。而政策的激励性和可持续性是当前改革的薄弱环节,这主要是由于机构内部分配制度未开展相应改革、绩效封顶、当量单价不固定、民营医疗机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4个研究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的实践拥有良好的政策科学性、可接受性、公平性和绩效结果,但政策的激励性与可持续性还存在不足。建议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与人才投入,建成满足改革所需的医疗信息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制定与当量购买法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并增加绩效工资的金额与编外人员的待遇;多渠道保障改革资金的增量;科学测算以制定标化工作当量与当量单价;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以应对此类工作难以实施的困境。
二、加强成本控制 建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成本控制 建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案例表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概念界定与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 |
一、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 |
(一)投资仲裁延续着商事仲裁的基本框架 |
(二)投资仲裁有着多机构与多规则的特征 |
(三)投资仲裁以商事仲裁程序解决公法争端 |
二、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主要表象 |
(一)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 |
(二)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 |
(三)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 |
三、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表象的剖析 |
(一)危机的起源: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 |
(二)危机的形成:“先程序后实体”思路带来问题增多 |
(三)危机的深化:依据国内政治理论评判投资仲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SDS机制转型的原因:投资仲裁内外要素发生变化 |
一、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内部发展的要求 |
(一)投资仲裁的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 |
(二)投资仲裁的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扩展到公共政策 |
(三)投资仲裁的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 |
二、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外部变化使然 |
(一)外国投资者所面对政治风险的类型发生转换 |
(二)人权与环境因素对外国投资的影响力增强 |
(三)为国际机制增加法治因素的呼声持续增强 |
三、转型是ISDS机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 |
(一)主权价值的变迁:从过度的主权承诺转向回归国家主权 |
(二)秩序价值的变迁:从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 |
(三)安全价值的变迁:对国家经济安全从忽视转向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SDS机制转型的选项:多边投资法院VS上诉机制 |
一、转型的选项取决于司法性与契约性的互动关系 |
(一)增强司法性并降低契约性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 |
(二)增强司法性且尊重契约性的选项:构建上诉机制 |
二、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阿拉伯投资法院的经验与启示 |
(一)阿拉伯投资法院是ISDS机制区域化的探索 |
(二)阿拉伯投资法院是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多元选项之一 |
(三)阿拉伯投资法院作为ISDS机制的优势与不足 |
三、构建上诉机制:WTO上诉机构的经验与启示 |
(一)WTO上诉机构是准司法属性的争端解决机构 |
(二)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的主要方面 |
(三)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所面临的挑战 |
四、转型两选项对投资仲裁的传承与发展 |
(一)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对外交保护的限制 |
(二)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 |
(三)发展:二者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以双边投资法庭为过渡 |
一、双边投资法庭是欧盟应对ISDS机制转型的抉择 |
(一)欧盟对内放弃投资仲裁是维护欧盟法的优先地位 |
(二)欧盟对外拒绝投资仲裁并积极推广双边投资法庭 |
(三)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 |
二、双边投资法庭相对于投资仲裁有着显着优势 |
(一)基础条约将国家规制权从理论推向实践 |
(二)双边投资法庭是符合欧盟法的ISDS机制 |
(三)双边投资法庭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 |
三、双边投资法庭的多项制度传承自投资仲裁 |
(一)法庭运行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 |
(二)法庭承袭了投资仲裁打击轻浮诉讼的两个程序 |
(三)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与岔路口条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动力与障碍 |
一、国际法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理论动力 |
(一)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 |
(二)国际法碎片化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能量 |
(三)国际法人本化为ISDS机制转型指引方向 |
(四)全球行政法理论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新视野 |
二、国际经济秩序转型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现实动力 |
(一)宏观:国际经济秩序由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 |
(二)微观:FDI流动方向与形式的变迁要求变革ISDS机制 |
三、ISDS机制转型的表层障碍:构建新机制条件不足 |
(一)多边规则缺乏:国际投资法缺少多边协定 |
(二)专门组织缺乏:国际投资法缺乏专门的国际组织 |
(三)司法机关乏力:国际司法机关的管辖权有限 |
四、ISDS机制转型的深层次障碍:构建新机制缺少政治共识 |
(一)珍视主权:东道国对ISDS机制转型存在三个方面担心 |
(二)依靠政治: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 |
五、对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判断 |
(一)总趋势:转型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 |
(二)趋势之一:ISDS机制将不会全面抛弃投资仲裁 |
(三)趋势之二:ISDS机制将呈现双边为主与逐步多样化特征 |
(四)趋势之三: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是理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SDS机制转型:中国的立场与选择 |
一、中国参与ISDS机制的实践分析 |
(一)中国接受投资仲裁为ISDS机制的条约实践考察 |
(二)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实践 |
(三)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特征 |
二、中国推进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因分析 |
(一)投资仲裁裁决不一致困扰着中国投资者 |
(二)投资仲裁影响着中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 |
(三)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绿地投资中的权益 |
(四)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跨国并购中的权益 |
三、中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
(一)多边:中国积极参加国际讨论并提交建议案 |
(二)双边:《中国—澳大利亚FTA》约定将启动谈判 |
(三)国内:中国有机构可受理投资仲裁案件 |
四、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独特需求 |
(一)需要融合两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 |
(二)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 |
(三)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 |
五、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应有立场 |
(一)应遵循ISDS机制转型是增量进化的趋势 |
(二)应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双重身份问题 |
(三)应补齐我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2)成都市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组织特征 |
2.2 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 |
2.3 建立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
3 实证分析 |
3.1 研究假设 |
3.2 变量定义 |
3.3 单变量差异性检验 |
3.4 研究变量相关性检验 |
3.5 回归方程构建 |
3.6 检验结果 |
4 建议 |
4.1 进一步巩固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 |
4.2 增加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收入,调动员工积极性 |
4.3 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立医院社会满意度 |
4.4 加快建设服务型现代公立医院,有序实现政策预期 |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收集方法 |
1.3.2 资料分析方法 |
1.4 论文思路与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核心概念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社会交换理论 |
2.1.2 组织制度理论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场域理论 |
2.2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 |
2.2.1 内涵界定 |
2.2.2 变量归纳 |
2.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2.3.1 发展历程 |
2.3.2 内容分析 |
2.3.3 价值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动力主体及作用分析 |
3.1 动力主体的识别 |
3.1.1 识别过程 |
3.1.2 识别结果 |
3.2 动力主体的作用分析 |
3.2.1 乡镇卫生院的动力作用 |
3.2.2 村卫生室的动力作用 |
3.2.3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动力作用 |
3.2.4 辖区居民的动力作用 |
3.3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动力分析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实现机制分析 |
4.1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现状评价 |
4.1.1 样本基本情况 |
4.1.2 评价指标 |
4.1.3 评价结果 |
4.2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乡镇卫生院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村卫生室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3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保障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2.4 辖区居民促进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分析 |
4.3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1 乡镇卫生院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2 村卫生室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3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保障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3.4 辖区居民促进稳定协作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4 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实现模型构建 |
4.4.1 实现路径梳理 |
4.4.2 实现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情况 |
5.1.1 调查样本与方法 |
5.1.2 运行模式梳理 |
5.1.3 运行情况评价 |
5.1.4 运行问题挖掘 |
5.2 服务项目与乡村卫生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1 服务提供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2 服务支持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3 绩效考核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2.4 资金管理与稳定协作关系分析 |
5.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靶点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分析 |
6.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复杂反馈模型构建 |
6.1.1 流位流率系确定 |
6.1.2 流位流率入树模型构建 |
6.1.3 极小基模构建 |
6.1.4 系统结构流图生成 |
6.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路径分析 |
6.2.1 服务提供作用路径 |
6.2.2 服务支持作用路径 |
6.2.3 绩效考核作用路径 |
6.2.4 资金管理作用路径 |
6.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提出研究假设 |
6.4.2 典型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讨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分析 |
7.1.2 社会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3 组织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4 关系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1.5 个体层面的作用机制分析 |
7.2 建议 |
7.2.1 社会层面:以“制度”代“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化”进程 |
7.2.2 组织层面:以“公共卫生”促“基本医疗”,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 |
7.2.3 关系层面:改善协作关系,促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展与基层卫生改革相衔接 |
7.2.4 个体层面:兼顾供需双方利益,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监管与结果应用 |
8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1 创新与价值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调查工具 |
(4)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运用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
3.2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配置缺乏互补性 |
4.2 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部分工具运用存在缺位 |
4.3 供给型政策工具内部分布不均,重视“软件”淡化“硬件” |
4.4 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部分工具可操作性不高 |
4.5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内外部结构失衡 |
4.6 内部子模中部分机制的内涵建设不足 |
4.7 外部子模中各类机制使用差异性较大 |
4.8 前后五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结构趋于稳定 |
4.9 浙皖渝三地因地制宜,政策工具的比例结构不同 |
第五章 优化建议 |
5.1 优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政策工具的结构 |
5.2 合理配置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统政策工具的内外结构 |
5.3 浙江应深化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机制,增加使用次数 |
5.4 安徽应加强示范试点,打破国际交流工具的零使用率 |
5.5 重庆应加大信息公开,明确资金投入的实施细则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5)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 |
(二)国内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公立医院 |
二、药品加成制度 |
三、药占比 |
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管理理论 |
二、社会治理理论 |
三、公共物品理论 |
第二章 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现状 |
第一节 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主要做法 |
一、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主要路径 |
二、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关键措施 |
第二节 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成效 |
一、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
二、公立医院运行平稳,基本符合改革预期 |
三、有效控制虚高药价,形成有序良性竞争态势 |
四、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强 |
五、SZ市 LH区、GZ市模式 |
第三章 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存在问题 |
一、稳定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
二、部门联动合力不足 |
三、医保支付改革存在矛盾和问题 |
四、药品流通改革滞后 |
五、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
第四章 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政策建议 |
一、建立财政长效投入保障机制 |
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
三、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
四、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 |
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一、结语 |
二、展望 |
附录 “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研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质量 |
2.1.2 质量管理 |
2.1.3 质量管理体系 |
2.1.4 质量控制机制 |
2.2 病房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 |
2.2.1 组织与人员保证 |
2.2.2 条件保证 |
2.2.3 制度保证 |
2.2.4 信息保证 |
2.3 病房药品质量管理活动 |
3.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现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3 主要问题 |
3.3.1 对药品养护和设备维护重视不够 |
3.3.2 收货与验收未按规范操作 |
3.3.3 药品未按照规定要求存储 |
3.3.4 采购质量意识亟待强化 |
3.3.5 药品调剂,使用管理不严格 |
3.3.6 设施设备的配置及维护不足 |
3.4 讨论 |
4.安徽省某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实证分析 |
4.1 某医院简介 |
4.2 某医院护士站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护士站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 |
4.2.2 药品摆放混乱 |
4.2.3 药品未按效期管理 |
4.2.4 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 |
4.2.5 药品存储不符合条件 |
4.2.6 信息化水平偏低,对HIS系统利用不充分 |
4.3 原因分析 |
4.3.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关键环节管理不到位 |
4.3.2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控流于形式 |
4.3.3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足 |
4.3.4 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医院风险意识薄弱 |
5.构建安徽省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新机制 |
5.1 谋划质量管理计划(Plan) |
5.1.1 成立病房药品管理专业小组 |
5.1.2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
5.1.3 组建药护合作工作机构 |
5.2 强化质量控制各环节管理(Do) |
5.2.1 加强药房到护士站领药过程管理 |
5.2.2 加强护士站药品收货验收管理 |
5.2.3 加强病房药品储存养护管理 |
5.2.4 开展病床前药学服务 |
5.2.5 加强退药管理 |
5.2.6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5.2.7 加强病房拆零药品管理 |
5.2.8 加强冷链药品管理 |
5.2.9 提高病房药品管理信息化水平 |
5.3 开展病房药品质量管理评审(Check) |
5.4 推进病房药品质量改进(Act) |
6.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7)基于员工满意度的S公司激励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激励理论概述 |
2.1 激励的相关概念 |
2.1.1 激励的定义 |
2.1.2 激励的要素及过程模型 |
2.1.3 激励机制的概念 |
2.2 激励的相关理论 |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三章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
3.1 S公司概况 |
3.1.1 S公司基本介绍 |
3.1.2 S公司组织结构 |
3.1.3 S公司人力资源 |
3.2 S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 |
3.2.1 薪酬激励 |
3.2.2 考核激励 |
3.2.3 职务晋升激励 |
3.2.4 奖惩机制制度建设 |
3.2.5 教育培训激励 |
第四章 S公司员工对激励机制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
4.1 S公司员工对激励机制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
4.1.1 S公司员工对激励机制满意度的调查访谈 |
4.1.2 S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4.2 影响S公司员工对激励机制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
4.2.1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2 影响员工对激励机制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
5.1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的目标、原则 |
5.1.1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的目标 |
5.1.2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S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 |
5.2.1 薪酬结构的优化 |
5.2.2 薪酬水平的优化 |
5.2.3 薪酬发放形式的优化 |
5.3 S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 |
5.3.1 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
5.3.2 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设计 |
5.3.3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在员工激励中的作用 |
5.4 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制度 |
5.4.1 做好员工培训规划与计划工作 |
5.4.2 培训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
5.4.3 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价 |
5.4.4 完善员工培训经费的管理制度 |
5.5 加强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 |
5.5.1 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
5.5.2 完善员工晋升制度 |
第六章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优化方案的实施 |
6.1 做好新激励机制的宣传工作 |
6.2 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3.1 全员重视 |
6.3.2 凝练企业核心价值观 |
6.3.3 多种途径的宣传与贯彻 |
6.4 激励形式的多样化 |
6.4.1 物质激励 |
6.4.2 精神激励 |
6.5 注重激励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
附录 A S公司员工对激励机制满意度的访谈提纲 |
附录 B S公司员工激励机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成都市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分析法 |
1.2.2 综合评价法 |
1.2.3 访谈法 |
1.2.4 问卷调查法 |
1.2.5 统计学分析 |
1.2.6 面板回归方程 |
1.2.7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内容 |
1.3.1 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回顾 |
1.3.2 成都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及公益性政策评价 |
1.3.3 公立医院经济经济运行新机制政策建议 |
1.4 研究结论 |
2 基础概念 |
2.1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
2.2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机制 |
2.3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评价 |
3 评价结果 |
3.1 成都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措施 |
3.2 社会效果评价 |
3.2.1 制度建设 |
3.2.2 满意度评价 |
3.2.3 服务效果 |
3.2.4 小结 |
3.3 经济效果评价 |
3.3.1 短期运行效果 |
3.3.2 长期运行效果评价 |
3.3.3 小结 |
3.4 新机制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政策影响分析 |
3.4.1 研究假设 |
3.4.2 单变量差异性检验 |
3.4.3 变量相关性检验 |
3.4.4 回归方程构建 |
3.4.5 研究变量定义 |
3.4.6 检验结果 |
4 讨论与建议 |
4.1 讨论 |
4.1.1 成都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确有成效 |
4.1.2 政策价值取向与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关系 |
4.1.3 明确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4.2 建议 |
4.2.1 进一步巩固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 |
4.2.2 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
4.2.3 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
4.2.4 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
4.2.5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现代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新要求 |
5 研究展望 |
6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得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研究 |
三、次区域合作的理论研究 |
四、现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概念 |
一、次区域 |
二、次区域经济合作 |
三、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
四、次区域合作 |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演进发展的理论解释 |
一、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解释 |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比较分析 |
一、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纵向比较 |
二、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横向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困境 |
第一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
一、历史背景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成果 |
一、推动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 |
二、增进次区域和平红利的分享 |
三、促进地区合作机制的完善 |
第三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困境 |
一、经济合作难以深化和提升 |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 |
三、缺乏合理和有效的合作主导权 |
小结 |
第三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突破与发展 |
第一节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建立 |
一、时代背景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主要成果 |
一、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稳步推进 |
二、澜湄合作在多个领域取得显着成果 |
三、澜湄文化逐步形成 |
第三节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合作领域有待深化 |
二、机制建设尚未完善 |
三、合作主导权有待提升 |
小结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比较 |
第一节 GMS与LMC的比较 |
一、GMS与LMC的纵向比较 |
二、GMS与LMC的横向比较 |
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GMS与LMC的关系 |
一、GMS为LMC奠定坚实基础 |
二、LMC是GMS深化发展的必然 |
三、GMS与LMC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GMS与LMC比较研究对我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启示 |
第一节 推动次区域合作由“低阶”向“高阶”跨越 |
一、“高阶”次区域合作的特征 |
二、次区域合作由“低阶”向“高阶”演进的主要条件 |
第二节 协调处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的关系 |
一、正确认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的关系 |
二、处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关系的策略选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浙江省补偿机制改革新机制 |
1.3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理论框架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2 公平理论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4 期望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研究点 |
2.3 资料收集 |
2.3.1 文献研究 |
2.3.2 定量资料收集 |
2.3.3 定性资料收集 |
2.3.4 质量控制 |
2.4 评估指标 |
2.5 数据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政策的科学性 |
3.1.1 改革的设计思路 |
3.1.2 研究点政策综合评述 |
3.2 政策的可接受性 |
3.2.1 对改革的了解程度 |
3.2.2 对改革核心内容的认知 |
3.2.3 对改革的态度 |
3.3 政策的公平性 |
3.3.1 财政资金的分配比重 |
3.3.2 调节系数 |
3.4 政策的实施绩效 |
3.4.1 职工人均工作当量 |
3.4.2 基本公共卫生当量 |
3.4.3 基本医疗当量 |
3.5 政策的激励性 |
3.5.1 主动性 |
3.5.2 工作量及工作压力 |
3.5.3 离职意向 |
3.6 政策的可持续性 |
3.6.1 当量获取的真实性 |
3.6.2 当量增量风险及财政支付风险 |
3.6.3 改革的激励 |
4 讨论 |
4.1 评估结果讨论 |
4.1.1 政策的科学性 |
4.1.2 政策的可接受性 |
4.1.3 政策的公平性与实施绩效 |
4.1.4 政策的激动性 |
4.1.5 政策的可持续性 |
4.2 创新性 |
5 建议 |
5.1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2 健全人事薪酬制度 |
5.3 保障购买服务资金增量 |
5.4 完善标化工作当量测算及财政付费标准 |
5.5 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加强成本控制 建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D]. 魏德红. 吉林大学, 2020(03)
- [2]成都市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实证研究[J]. 任田,张媚,苟素兰,岑利红,沈柳菁,苑侠,张利. 中国医院统计, 2020(05)
-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乡村卫生稳定协作的作用机制研究[D]. 毛一晴.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工具运用与优化研究[D]. 严云鹰.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5]G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践研究[D]. 李胜男.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丁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基于员工满意度的S公司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 夏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8]成都市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运行新机制评价研究[D]. 任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比较研究[D]. 金珍. 云南大学, 2018(04)
- [10]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试点评估[D]. 黄敏卓. 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