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DP与政绩考核(论文文献综述)
李屹然[1](2021)在《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制度是激励与约束人行为的一种规则。中国式分权制度由于对地方政府做对了激励,从而被认为是引致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但当前纵向财政税收返还已逐渐无法满足“增长型”政府的支出需求,分税制改革在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激励效应正在减弱;分权体制在保留政治权威约束下的上下级互动过程中,更倾向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在近十余年来伴随预算外收入的增长越发明显。支农事权下放后我国地方政府在区域支农领域的作用越发重要,但事实与现象发现西方经典分权理论已无法合理解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农行为。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分权制度的作用机制产生了独特影响,而这种影响能否合理激励地方政府扶持本地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本文尝试构建了中国式分权制度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的影响理论框架,希望通过优化我国分权制度设计从而优化地方政府的支农行为,最终达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本文遵循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政策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将中国式分权细分为收入分权(横向)、支出分权(纵向)与管理分权(市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与理论构建。其中收入分权从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经济收入博弈的角度分别讨论了预算内收入(财政分权)与预算外收入(金融分权)的不同影响机制;而支出分权则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支农事权下放、信息反馈机制以及政绩考核指标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最后管理分权侧重于分析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支农干涉与管理职能问题。通过对中国式分权制度研究范畴的细化,本文揭示了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方式,并为后文实证构建了理论框架。在实证研究阶段,本文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核心变量进行了基础演绎与分析,其后采用2008-2018年面板数据,并运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空间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前文理论机制进行了验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后提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收入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①当前收入分权下无责任的财政援助弱化了纵向财政分权的激励机制,但强化了横向财政资源竞争的能力。联邦制的财政分权模型的激励效应并不适用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在中央政府高度政治集权的“大政府”领导下,基于增值税税收返还的纵向财税激励效应减弱;而地方政府可通过横向的财政控制从而强化其财政资源能力。②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支农行为上的目标函数趋同降低了金融支农约束。同时金融收入分权的预算外收入竞争强化了地方政府金融支农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来源于金融风险的对外转嫁与中央的隐形担保。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成本外溢与风险转嫁等方式,将自身预算外约束扩张的成本与风险转嫁到上级或同级政府,从而强化其金融资源的获取能力。③地方政府在强化其经济能力的过程中,支农能力大于了其支农真实需求。通过理论与博弈分析表明,财政援助所形成的横向财力转移会导致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提升。地方政府中高收入分权地区会主动增加财政支农规模,在被转移支付前优先满足自身支农需求;而低收入分权地区的地方政府则在农业“争资立项”的基础上对中央与同级政府造成事实性依赖。二是地方政府利用“风险转嫁”扩大其预算外支农约束,增强了预算外收入的横向竞争(金融资源),从而更为盲目的扩张其预算外的金融支农约束。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分权造成的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同时收入分权对支农规模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双门槛效应,适度的收入分权能够推动当地支农规模上涨,但过高或过低的收入分权对于支农规模提升作用降低。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收入分权在25%、50%以及75%分位条件下对涉农资金规模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同,其结果同时说明当前地方政府支农资金规模的主要受到政府间横向经济博弈与其支农能力的影响,而非适应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2)支出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农政绩导向行为①当前支出分权的下放并未能平衡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差,信息传递仅能从上至下而未能从下至上。由于我国户籍制度与乡村文化传统限制导致农村受益主体的村民难以运用“用脚投票”或“用手投票”来反馈地方政府对三农建设的成绩与满意度;农村对地方政府服务供给的信息反馈失效导致委托代理模型在我国农村的应用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弱化了支出分权通过横向竞争优化农村公共投资结构的作用。②上级部门指标性考核方式则强化了支出分权的纵向激励效应,中央政府指标性考核从选择性变为了唯一性。当前支出分权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与绩效考核方式,造成地方政府在面临上级政府考核时产生对政绩指标过度依赖,从而忽略了当地农村受益主体的真实需求。这种激励偏差会引致地方政府一方面追求短期政绩表现,同时对农村公共投资更侧重“可视性”的政绩投入,最终形成政绩导向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事权下放导致地方政府对农村投资与公共服务供给遵循“可视化”优先的投入导向,对容易被上级政府考核发现的“可视化”指标更加侧重,而对于不易被晋升考核重视的“非可视化”指标则投入不足。通过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发现支出分权对支农行为“短期化”投入的冲击效应在滞后四期左右迅速收敛于零,表明了地方政府的支农政绩导向行为对农村投资建设未能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持,同时这种短期性行为对于“可视化”指标的影响滞后期更为提前。此外实证结果表明当前财政资金对于需要长期和持续性供给的农村服务供给更为有效。(3)管理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农市场分割行为①管理分权此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与干涉并未有效促进其市场化进程,反而促进了区域间的市场分割行为,这种干涉行为不仅未能消除“市场失灵”,反而导致了“政策性失灵”。我国农业市场与政府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强政府”与“弱市场”关系,地方政府在支农事务上出现明显的地域边界隔离,支农行为边界不清晰,职能不确定的现象,并对当前区域中农业商品市场以及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进行行政干预与地方保护。②管理分权的主要影响机制为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农业商品或生产资料市场的价格因素来对农业生产与销售环节进行控制。地方政府支农行为边界的模糊引致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缺乏制约,在面领“各自为战”与提升本地农业经济增长的选择中,地方政府突破管理分权边界约束对区域农业发展形成市场保护,最终形成农业多领域的市场分割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一是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就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市场分割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农业商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区域性市场分割,该行为表现出区域内Moran I值的显着与趋同性,表明农业商品市场的市场分割已经形成了一定区域性聚合性以及部分地方政府横向联盟;同时,通过了拉格朗日乘子法检验后,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管理分权对农业商品市场分割的影响显着。二是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就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了检验,实证表明省农业生产规模会影响对管理分权的影响效应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即管理分权在农业生产大省形成的市场分割行为会更加明显。本文中国式分权制度特点从不同维度勾勒出地方政府在支农行为的特点,描述了支农规模基于博弈、支农投资服从政绩、支农管理缺乏合作的综合性支农行为。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我国分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与优化方案。最后,和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框架创新。本文将分权制度的纵向激励、横向竞争、预算外经济资源博弈以及地方政府支农行为抉择纳入到统一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政府间一方面存在纵横联动的二维显性制度“双重激励”效应,另一方面存在基于预算外经济资源撰取的隐形制度“投机抉择”,显性与隐形制度博弈结果决定了地方政府支农的行为路径。该框架较好的解释了地方政府支农“意愿”不强,但支农规模增长的现象;同时澄清了支农资金规模并非造成农村公共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并能对区域农业市场分割现象进行有效回答。(2)分权制度的研究维度细化。基于中国经验对已有以纵向税收返还为核心的财政分权制度研究内容的细化与扩展。本文在将分权制度的研究范畴细化为收入分权、支出分权以及管理分权三个维度,是对当前分权制度研究维度与范畴的有效细化。(3)实证方法创新。运用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了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支农规模影响的非线性关系,描述了不同分权程度的影响机制差异性,是对已有线性实证方法的一个补充;运用PVAR模型实证了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的滞后期影响,并描述了该影响在短期快速收敛的政绩导向现象,是对已有研究忽略政策滞后期影响与持续效应的一个补充;通过设定质点距离并基于“冰山理论”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并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了地方政府对农产品造成的市场分割行为,是将“冰山理论”与空间地理结合实证的创新扩展。
李悦鸣[2](2020)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核评价是党管干部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与工具,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执行效率等多方面的评判,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保障这一评判得以科学有效进行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党和国家治理主题发生多次转变,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亦适时调整以突出治理主题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外在施政行为与内在动机提供导向,表现出极强的回应性与调试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高压反腐常态化运行,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动机发生微妙变化,“为官不为”等消极不作为现象开始抬头,党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下降,致使其治理能力遭到削弱,激励党政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紧迫性不断增强。在此情形之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核评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相继制定和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条例、办法,注重突出考核评价的激励属性,以期激励党政领导干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进程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评价和判断党政领导干部施政行为效果的基本保障,是考核评价工作有序运行的基础所在,具有天然的激励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党和国家治理主题、发展战略以及制度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审查机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干部考察鉴定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四个阶段,极大的激励了党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工作绩效,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应得以凸显。考核评价内容体系与指标体系是党和国家治理主题的外显,是既定时期党和国家承担的主要任务与工作目标,对党政领导干部行为具有显着的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之上,架构起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模式,将地区经济发展与党政领导干部政治晋升等个人利益有机结合,极大的激励了党政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热情,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绿色GDP、“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激发了党政领导干部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于此同时,在过度关注某一领域的过程中,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出现异化,如在“经济优先”的时期,党政领导干部注意力与资源向经济领域过度倾斜,导致经济片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环保比重上升时期,随着生态问责等负向激励的不断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环保一刀切”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关停、工厂停工乃至“无猪县”等现象不断上演,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置于对立面,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本文采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绩效考核理论,探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问题,是因为其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衡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路径方式,打破了政绩生成的黑箱,使政绩具有了可衡量性与可判断性,能有效激励党政领导干部围绕考评目标展开工作。党政领导干部不仅是“党性人”、“政治人”,同时也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是其行为动机的必然选择。激励党政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核心要义,目标责任导向下的政绩发生行为扭曲效应、负向强激励指向下的履职行为替代效应以及正向强激励维度下考评激励的挤出效应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的主要表现,致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结果失真、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失效,致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沦为党政领导干部谋取个人利益和自保的工具,其激励效应出现异化。究其原因,一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信息不对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自下而上考评信息获取阻塞、自上而下激励信息传递延迟以及考核激励信息黑箱共同作用,都为党政领导干部加工政绩信息、扭曲考评结果创造了条件。二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自身缺陷。考核评价机制内生不完善性、外在环境制约以及自发性考核激励规范性失效削弱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应,为激励效应异化埋下了隐患。三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失衡。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强化考评约束功能的同时弱化其激励功能,激励约束失衡导致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四是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机制激励行为动机异化。考评结果与党政领导干部个人利益获取密切相关,在利益刺激之下,党政领导干部的动机、行为都围绕利益展开,与维护公共利益价值相悖,引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就是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党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受考评机制不完善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应出现异化,出现“数字政绩”“积极避责”“为官不为”等现象。因此,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考评内容、明晰考评责任、创新考评方式、强化数据应用和注重考用结合等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优化考评内容,营造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导向。通过突出考评政治标准、崇尚实绩和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为党政领导干部行为提供明确导向。二是明晰考评责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果。通过健全考评主体责任体系、构建考准考实的考评理念和加强考评工作业务培训等方式,确保考评结果的准确性,为将激励做对奠定基础。三是创新考评方式,满足党政领导干部多元激励要求。探索正负向考评协调推进、长短期考评有序衔接、多元化考评同步展开和差异化考评精准发力等多元考评方式,从不同的维度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评判,为多元激励创造条件。四是强化数据应用,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精度。从考评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和数据平台层面着手,从而有效解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考评的精度。五是注重考用结合,保障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落实。考评结果的及时反馈与激励手段的有效落实对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激励作用,完善考评结果审核机制、构建激励标准体系、强化结果刚性运用和细化申诉救济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结果落实的时效性,确保考评激励的充分落实。通过完善和优化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考评激励刺激和引导党政领导干部的动机行为,激发党政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胡伶俐[3](2020)在《政府绩效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研究 ——来自2007~2016年中国地市级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经历了飞跃的发展,众多学者探讨了这其中的原因,而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的提出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我国地方官员晋升存在着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的锦标赛机制,在这种机制的推动下,地方官员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上,以获得锦标赛的胜利。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路子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国家的发展理念也由“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的全面协调发展,国家发展理念的改变直接导致地方官员行为和晋升路径的改变。中央政府自2005年起,就开始改变以往对地方政府官员实施的“单维GDP”政绩考核方式,逐渐地将环境保护绩效、社会民生绩效等纳入到地方官员的考核中,并且把考核的结果作为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258个地级市的市长、市委书记为研究对象,搜集他们职位变动、年龄、教育程度、任职时间及经济、环保、民生绩效方面的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探索过去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否真正地逐渐被GDP、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复合而成的综合指标取代。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及任期的增长,地方官员晋升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经济绩效和环保绩效能够提高地方官员晋升的概率,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央政府针对地方政府官员设立的“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正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以失业率为代表的社会民生绩效并未给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增加筹码,但并不意味着其他的民生绩效指标不会对官员晋升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丰富经济绩效指标的考核,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环保绩效考核制,提升地方环境质量;加强民生绩效考核,提高民众的满意度;完善地方官员任期制,减少频繁的人事流动。据此,以更好地发挥官员政绩考核制的作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邢韦庚[4](2020)在《政绩考核、环境规制与经济绿色增长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生态环境问题仍然较为严重的背景下,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的关键在于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并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当前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引致的环境规制强度地区差异性,为污染企业通过跨地区转移规避环境规制留足了空间,一些污染企业选择异地投产而不是就地创新,从而使得环境污染治理成效大打折扣。经济发展方式一日不改变,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对立博弈一日不止,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绿色政绩考核通过破坏政企污染“默契合谋”,封闭污染企业跨地区转移通道,并采取环境规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而通过双管齐下的全局治理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将中国特殊的财政分权体制和政府治理结构所引致的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相结合,共同纳入拓展的EKC模型,分析了政绩考核、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跨地区转移之间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Durbin模型展开实证检验。然后采用扩展的多目标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绩考核、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选取GMM估计方法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政绩考核、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环境规制的地区间差异促使污染企业从高强度环境规制地区向低强度环境规制地区转移,我国城市间存在“污染天堂假说”。环境规制显着抑制了本地工业污染排放,财权分权加剧了本地工业污染排放,政绩考核和事权分权则强化了本地的环境治理。(2)纳入环保约束目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接受外来污染企业的意愿,从而抑制污染天堂效应,但是财权分权与事权分权未能产生明显的中和效应。基于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异质性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未纳入考核范围的污染减排工作成效不显着。(3)环境规制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传统政绩考核体制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呈现出重技术效率和轻技术进步的偏向性。(4)绿色政绩考核体制不仅有利于改善技术进步并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还能够通过激励地方政府加强环境规制、提高人力资本和优化当地基础设施等路径间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5)财政分权因对技术效率的正面作用和对技术效率的负面作用抵消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无显着影响,传统政绩考核和财政分权的互动主要通过妨碍技术进步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全局环境治理需要中央政府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地区间的环保交流与合作,强化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加快技术进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刘君华[5](2020)在《地方GDP数据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S市为例》文中认为政府统计数据是衡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工具,GDP则是政府统计监测体系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政府统计指标,与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关系密切,政府决策者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深受GDP数据质量结果的影响。2019年国家统计局为加强GDP数据质量,在全国上下推行了GDP统一核算改革,河北省S市也按照国家、省统计局的要求,认真开展GDP统一核算工作,推动S市GDP数据质量提升。鉴于此,本文研究思路为:从S市政府统计GDP核算的人员状况,GDP核算的工作流程,S市GDP数据质量评价措施等角度出发,分析S市GDP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尝试提出一些提高S市GDP数据质量管理的思路和对策。本文主要选取了S市统计部门、部分县区统计部门和作为报表单位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访谈政府统计部门、企业工作人员等方式,发现S市GDP数据质量管理仍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一是GDP数据高估情况严重,从统计方法制度和数据质量两个角度的分析,我们发现地方GDP在快报测算时有高估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和贸易这两个行业高估问题严重。二是GDP数据的衔接性差、差异性不强。S市各县区汇总数据与S市数据有一定的差额,存在市县不衔接的问题。也存在各县区行业增加值的差异性无法通过统计数据具体体现的问题。三是GDP的独立性不强,从组织角度观察发现GDP数据受到地方政府领导很大影响,是造成GDP数据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仔细分析上述问题,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五点:第一,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落实不到位,统计执法弱势。第二,干部考核方法有所偏颇。第三,地方统计组织结构的独立性不强。第四,基层统计工作开展不扎实,基层统计工作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企业报表人员统计意识不强。第五,地方GDP的核算方法尚有欠缺,分级核算制度存在缺陷,行业核算依据的相关指标差异性不足。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都在影响着S市GDP数据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S市GDP数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继而提出了改善S市GDP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路:完善统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创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机制,破除唯GDP论的陈旧干部考核思想。优化统计组织管理,保障统计的独立性。从源头抓起,提高企业上报准确性,提升部门统计能力。加大对GDP数据的宣传力度,提升GDP核算工作的透明度,建立良好的统计舆论氛围,保证GDP数据的权威性。本着经济性、科学性的原则加快GDP核算方法改革步伐,从GDP核算方法上确保GDP数据质量的提升。
侯翔[6](2020)在《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历时性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以实现晋升为主要动机的持续性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题,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竞争的理念和手段也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成为当前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多维视角分析政治和经济竞争背后的作用机理,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表现形式和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模式和策略特征,即构建反映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广义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2000-2016年期间地方政府“政绩性竞争”、“公共性竞争”、“显性竞争”、“隐性竞争”、“自主性竞争”、“依赖性竞争”等不同竞争模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本分析时段内,总体上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已逐步从竞争转向竞合的良性发展状态。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和改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供了定性、定量上的分析依据,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其一,建立了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初步理清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其二,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刻画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和表征,结合学界和政府已有成果,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应用到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中去。其三,引入三类空间权重矩阵(地理相邻、人均产出、外商直接投资)以识别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算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影响。
李勇[7](2020)在《财政预算收支虚增实证研究 ——以S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财政预算收支不仅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衡量地方政府落实上级政策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特别是税收收入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后,财政预算收支总量和增长率均不能继续单边快速前行,甚至还可能出现增幅大幅下降、停滞不前的情况。为了保证财政预算总量和增量的持续上行,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也为了在个人职位晋升上取得优势,地方政府及其主政者在无法改变现行分税制制度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通过控制地方税目收入以及其它各种手段来达成目标。由此产生“越涨越虚,越虚越涨”的财政预算收支虚增问题。本文以S市为研究个案,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利用公开的文献成果包括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统计公报,以及本人在实际工作中观察收集的近10年数据资料,运用分税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软预算约束和科层制等理论,对S市虚增财政预算收支数据进行分析描述,尝试重现S该市虚增财政预算收支并最终不得不进行修正还原的过程,反映“越涨越虚,越虚越涨”的现实情形。通过比对当地经济发展数据来论证因虚增而来的财政预算收支数据的脆弱性和不可靠性,旨在对财政预算收支虚增产生的现象进行实证描述,对其背后的行为逻辑进行原因分析,以期提出解决财政预算收支虚增问题的现实路径。
易思瑶[8](2020)在《基于绿色GDP的绿色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取得基于GDP高速增长的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而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和水平的GDP衡量指标,其忽视资源消耗和环境因素、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内在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为此,构建和实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对于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首先就绿色经济发展、GDP和绿色GDP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揭示了传统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区别;其次,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绿色GDP核算体系、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需要绿色GDP的引导等方面论证了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基于绿色GDP的经济转型问题;再次,从观念、技术、政策与战略、法律等方面,对基于绿色GDP的绿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从大力培育绿色文化理念、加快相关技术创新和发展、加大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加快相关绿色GDP和绿色经济发展的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绿色GDP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及对策。
邱国庆[9](2020)在《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区域创新的重要性尤其凸显。因此,未来政府如何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活力成为学界和决策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制定创新战略和引领创新发展,塑造创新环境和提供创新服务,积极为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财税保障。可见,创新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值得关注的是,具有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特征的中国财政分权制度能够深刻地影响政府行为决策。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科学的制度平台,有效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不仅仅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且为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制度激励。可见,财政分权能够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刺激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本辖区的经济发展。那么,创新活动作为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经济行为,是否会受财政分权制度的影响呢?然而,目前的已有研究文献却很少关注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鉴于此,研究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探究地方财政行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围绕“中国财政分权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这一核心研究问题,通过对话相关理论、描述特征事实和实证检验,主要探讨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和“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等三个主要问题。本文的理论研究表明:(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模型表明,以财政分权制度为背景,经济相对分权对地方政府实施区域创新政策效果具有负面影响,但政治相对集权弱化了经济分权的负面效应。(2)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行为构成约束和激励,地方财政行为波动成为影响区域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财政科技投入、科技事权划分、地方税收和土地财政成为影响区域创新效果的关键所在。(3)中国财政分权的影响导致了区域创新存在“竞优”效应,政府间会以相邻或周边地区创新水平为标尺展开“为创新而竞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层面的数据,主要运用固定或随机面板计量模型、中介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别检验中国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分权激励机制确实改善了区域创新活动效果,且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表现显着,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2)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财政分权强度低于门槛值时,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着,当财政分权强度跨越门槛值后,对区域创新产生显着地促进作用。(3)基于地方财政行为视角,财政分权激励机制对区域创新存在显着中介效应,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向地方下放创新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以及地方税收努力程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一定“遮掩效应”现象。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激励机制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与全国层面保持一致,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不显着。(4)区域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相邻或者周边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集聚效应。东、中和西部地区创新也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部沿海地区及部分中部地区处于“高—高”空间分布形式。然而,处于“低—高”和“低—低”区域的大部分是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5)中国财政分权的影响导致了区域创新的“竞优”效应,会因地区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应。东、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空间“竞优”效应,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空间“逐底”现象。本研究对未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和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财政分权改革与区域创新发展可实现双赢。首先,推进区域创新的财政分权激励体制应围绕着官员治理、制度设计、人民主权和监督机制进行改革和优化。其次,区别于以往推进区域创新政策模式,新时期推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政策选择应引入财政治理的新思维,运用财政政策推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未来应重点扩大创新领域财政支出规模,完善科技“双向”分权体制,规范地方税收行为和约束扩张性土地出让行为的政策建议。最后,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统筹财政与人才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和空间规划等方面,促使财政领域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共同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范俊[10](2020)在《地方政绩诉求、财政支出波动与企业投资水平》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政府政绩诉求是财政支出波动的重要动因,而财政支出波动会影响企业投资水平。本文以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绩诉求-财政支出波动-企业投资水平这样一条宏观因素作用于微观因素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绩诉求压力的增加整体上会刺激地区财政支出波动幅度的增加,经济诉求、社会诉求与环境诉求压力均与政府财政支出波动幅度呈正相关。地区相对经济增长率越好,财政压力越小,地方财政支出波动幅度会越小;当地方面临的就业压力与环境压力越大,地方政府对地区财政调控力度越大,地区财政支出波动越明显。而且,四个解释变量中,地区相对经济增长率对财政支出波动的影响最小,失业率、财政压力与环境压力的影响程度则相对更明显;不同的政绩诉求压力下,财政支出结构波动性也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波动会显着提高企业的投资水平。但是,地方财政支出波动对国有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作用显着,对民营企业不显着;五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中,金融监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与教育支出对企业投资水平的正向影响更大;不同地区与市场化水平下,财政支出波动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市场化水平越低的地区,企业投资水平受财政支出波动的正向影响更显着;而且,财政支出波动对东部企业投资水平无显着影响,对中西部企业投资水平影响较显着。本文为如何提升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政府财政支出波动对企业投资水平的调控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决策依据,也为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目标协调发展和调控力度等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1)地方政绩诉求不仅仅是官员个人晋升诉求的体现,作为区域制度的提供者,地方政府应立足于更广的着眼点,而不仅仅是政治晋升。应在肯定政绩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与体系;(2)市场机制自身存在的不足会增加企业投资风险,而且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化水平、不同地区的企业获取政府财政政策信号及利用该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的水平存在差异,不利于竞争中性原则实现。应当完善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科学决策机制,使得财政支出政策为市场中不同市场化水平下,各种产权性质和各类地区的企业创造平等市场主体的竞争地位;(3)财政行为总额和结构波动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复杂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促进地区企业投资。在发挥该作用的同时,应加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的协调与合作,欠发达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力度,提高财政公共服务支出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企业的投资活动。
二、GDP与政绩考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DP与政绩考核(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中国式分权制度 |
1.4.2 地方政府支农行为 |
1.5 主要创新点与贡献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评析 |
2.1 理论借鉴 |
2.1.1 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 |
2.1.2 分权制度与发展理论基础 |
2.1.3 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风险理论 |
2.1.4 地方政府行为边界理论 |
2.2 文献评析 |
2.2.1 分权化的OECD国家与地方政府行为 |
2.2.2 中国式分权制度的激励形式 |
2.2.3 中国式分权制度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偏好 |
第3章 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设 |
3.1 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 |
3.1.1 财政收入分权与财政支农规模增长 |
3.1.2 金融收入分权与金融支农规模增长 |
3.1.3 研究假设 |
3.2 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政绩导向行为 |
3.2.1 支出分权、信息传递失效与横向激励弱化 |
3.2.2 支出分权、考核机制失效与纵向激励强化 |
3.2.3 研究假设 |
3.3 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市场分割行为 |
3.3.1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机制 |
3.3.2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路径 |
3.3.3 研究假设 |
第4章 中国式分权的演进与描述性统计 |
4.1 中国式分权的体制背景与演进过程 |
4.1.1 中西方分权制度构建的社会背景与差异 |
4.1.2 中国式分权制度的历史探索 |
4.1.3 中国式分权制度的特征:显性与隐形分权 |
4.2 中国式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2.1 收入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2.2 支出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2.3 管理分权的描述性统计 |
4.3 地方政府支农行为描述性统计 |
4.3.1 支农预算约束与区域配置描述 |
4.3.2 支农政绩导向与服务结构描述 |
4.3.3 支农市场分割与价格指数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预算软约束行为 |
5.1 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预算约束行为的跨时与跨区域影响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指标设计、描述与处理 |
5.1.3 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分析 |
5.1.4 跨时与区域差异分析 |
5.2 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预算约束行为的非线性影响 |
5.2.1 双门槛模型设计 |
5.2.2 指标设计与描述 |
5.2.3 TM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5.2.4 门槛效应回归结果 |
5.3 稳健性检验:面板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政绩导向行为 |
6.1 研究思路与模型 |
6.2 变量设定与整理 |
6.2.1 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6.2.2 变量整理 |
6.3 支出分权制度与地方政府支农可视化行为 |
6.3.1 财政支出分权与可视化行为 |
6.3.2 金融支出分权与可视化行为 |
6.4 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短期化行为 |
6.4.1 财政支出分权与支农短期化行为 |
6.4.2 金融支出分权与支农短期化行为 |
6.5 支出分权与支农滞后期影响效应分解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管理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农市场分割行为 |
7.1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 |
7.1.1 研究思路与模型构建 |
7.1.2 指标设计、整理与测算 |
7.1.3 Moran I指数与模型甄别 |
7.1.4 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 |
7.2 管理分权与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路径检验 |
7.2.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与检验步骤 |
7.2.2 指标设计、整理与描述 |
7.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协调正式性政策约束,建立诱导性分权制度 |
8.2.2 优化财政援助机制,防范财政支农的机会主义 |
8.2.3 强化政府预算监管,平衡金融支农资源 |
8.2.4 建立信息双向回馈渠道,完善考核激励设计 |
8.2.5 整合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农业生产联盟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相关研究成果 |
(2)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理论阐释 |
2.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概念界定 |
2.1.1 党政领导干部 |
2.1.2 考核评价机制 |
2.1.3 激励效应 |
2.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理论分析 |
2.2.1 激励效应的发生逻辑 |
2.2.2 激励效应的主要表现 |
2.2.3 激励效应的类型划分 |
2.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晋升锦标赛理论 |
2.3.2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
2.3.3 绩效考核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应的生成机理分析 |
3.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应的生成机理 |
3.1.1 目标管理责任制下的行政发包 |
3.1.2 锦标赛体制下的政绩比拼行为 |
3.1.3 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经济增长 |
3.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生成过程 |
3.2.1 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生成函数 |
3.2.2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政绩函数 |
3.2.3 党政领导干部政绩收入函数 |
3.2.4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函数 |
3.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形态分析 |
3.3.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静态分析 |
3.3.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动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
4.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审查机制 |
4.1.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考察鉴定机制 |
4.1.3 改革开放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
4.1.4 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
4.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变迁的基本逻辑 |
4.2.1 适应党和国家治理实践的战略需要 |
4.2.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回应性调适 |
4.2.3 满足干部考核评价综合效应的价值诉求 |
4.2.4 彰显中国特色干部考评理论的话语创新 |
4.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果呈现 |
4.3.1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干部队伍政治认同 |
4.3.2 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
4.3.3 刺激干部行为,优化党政领导干部政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基本假设 |
5.1.1 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程度对干部行为的影响 |
5.1.2 考评结果运用对干部行为选择的影响 |
5.1.3 激励方式组合策略对干部行为选择的影响 |
5.2 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初步验证:基于X县的个案分析 |
5.2.1 考评驱动下的干部行为选择策略 |
5.2.2 激励约束失衡情形下的考评漠视 |
5.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评价 |
5.3.1 问卷编制 |
5.3.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5.3.3 变量说明 |
5.3.4 研究方法与信度检验 |
5.3.5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表现 |
6.1 目标责任导向下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行为扭曲 |
6.1.1 过于突出政绩行为的时效性 |
6.1.2 过度强化政绩行为的可见性 |
6.1.3 过分关注政绩行为的自利性 |
6.2 负向强激励指向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行为替代 |
6.2.1 “一票否决”机制下党政领导干部积极避责 |
6.2.2 高压问责态势下党政领导干部消极不为 |
6.3 正向强激励维度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挤出 |
6.3.1 指标维度:指标数量与权重决定其重要程度 |
6.3.2 注意力维度:党政领导干部忽视非关键领域指标 |
6.3.3 资源分配维度:发展资源分配和投入的倾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的成因分析 |
7.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信息不对称 |
7.1.1 自下而上考评信息获取阻塞 |
7.1.2 自上而下激励信息传递延迟 |
7.1.3 考核激励信息不对称与“黑箱”共同作用 |
7.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自身缺陷 |
7.2.1 考核评价机制内生不完善性 |
7.2.2 考核评价机制外部环境制约 |
7.2.3 自发性考核激励规范性缺失 |
7.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失衡 |
7.3.1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正向激励效应弱化 |
7.3.2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负向激励效应突出 |
7.3.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零激励效应较为显着 |
7.4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机制激励行为动机异化 |
7.4.1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动机异化 |
7.4.2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行为异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路径选择 |
8.1 优化考评内容,营造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导向 |
8.1.1 突出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政治标准 |
8.1.2 崇尚党政领导干部重实绩的导向 |
8.1.3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指标体系 |
8.2 明晰考评责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效果 |
8.2.1 健全考评主体的职责体系 |
8.2.2 构建考准考实的考评观 |
8.2.3 加强考评工作的业务培训 |
8.3 创新考评方式,满足党政领导干部多元激励需求 |
8.3.1 正负向考评协调推进,稳定保持激励效果 |
8.3.2 长短期考评有效衔接,持续释放激励效应 |
8.3.3 多元化考评同步展开,探索复合激励模式 |
8.3.4 差异化考评精准发力,实现精准激励结果 |
8.4 强化数据应用,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精度 |
8.4.1 优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信息采集机制 |
8.4.2 畅通党政领导干部考评信息共享渠道 |
8.4.3 打造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数据平台 |
8.5 注重考用结合,保障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落实 |
8.5.1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结果审核机制 |
8.5.2 构建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标准体系 |
8.5.3 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结果刚性运用 |
8.5.4 细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申诉救济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访谈提纲 |
附录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效应调查问卷 |
附录三: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
附录四: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
博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
(3)政府绩效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研究 ——来自2007~2016年中国地市级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简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绩效 |
2.1.2 政府绩效 |
2.1.3 官员晋升 |
2.2 基本理论 |
2.2.1 “经济人”假设理论 |
2.2.2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指标选择 |
3.3 数据来源 |
3.4 变量定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1.1 地方官员的晋升 |
4.1.2 地方官员的年龄、学历与任期 |
4.1.3 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绩效 |
4.1.4 地方官员任期内环保绩效 |
4.1.5 地方官员任期内民生绩效 |
4.2 模型设定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个人特征与官员晋升 |
4.3.2 经济绩效与官员晋升 |
4.3.3 环保绩效与官员晋升 |
4.3.4 民生绩效与官员晋升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
5.1 总结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政绩考核、环境规制与经济绿色增长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绩考核与经济绿色增长相关研究 |
2.1.1 政绩考核对环境规制的影响机制 |
2.1.2 政绩考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2.2 环境规制与经济绿色增长相关研究 |
2.2.1 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 |
2.2.2 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 |
2.3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 |
2.4 简要述评 |
第三章 政绩考核影响经济绿色增长的机制与路径 |
3.1 经济绿色增长的内涵 |
3.2 我国经济绿色增长的现状分析与绿色政绩考核政策演进 |
3.3 政绩考核影响经济绿色增长的路径 |
3.3.1 污染产业跨地区转移与经济绿色增长 |
3.3.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绿色增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绩考核、内生性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 |
4.1 引言 |
4.2 理论模型与假说提出 |
4.2.1 理论模型 |
4.2.2 假说提出 |
4.3 实证模型与结果分析 |
4.3.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
4.3.2 相关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绩考核、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5.1 引言 |
5.2 理论模型与假说提出 |
5.3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5.3.1 测度方法与指标选取 |
5.3.2 全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与指标分解 |
5.4 实证分析 |
5.4.1 动态面板模型构建与GMM估计方法选择 |
5.4.2 变量说明与计算方法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地方GDP数据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本文创新点 |
2.本文不足点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地方GDP |
2.数据质量 |
(二)理论基础 |
1.利益相关者理论 |
2.公共选择理论 |
(三)GDP核算的基础方法 |
1.地方政府GDP的基本计算方法 |
2.地方政府年度GDP核算方法 |
3.地方GDP季度核算方法 |
二、S市 GDP数据质量管理现状 |
(一)S市 GDP核算的人员状况及工作流程 |
1.S市GDP核算的人员状况 |
2.S市GDP核算的工作流程 |
(二)S市 GDP数据质量管理措施 |
1.完善统计执法检查制度 |
2.加强基层统计建设 |
3.推动GDP核算方法改革 |
4.加强部门联系 |
三、S市 GDP数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S市 GDP数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1.GDP数据高估情况严重 |
2.GDP数据的衔接性不强、差异性弱 |
3.GDP数据独立性不强 |
(二)影响GDP数据数据质量的原因分析 |
1.统计的法制建设不完善 |
2.政绩考核导向有所偏颇 |
3.统计组织机构缺乏独立性 |
4.基层统计工作不扎实 |
5.GDP核算的方法有缺陷 |
四、国内外GDP数据质量管理经验 |
(一)国内部分城市GDP数据质量管理经验 |
1.江苏省GDP数据质量管理经验 |
2.吉林省统计垂管经验 |
3.北京西城区加强基层统计力量经验 |
(二)国外GDP数据质量管理先进经验 |
1.美国:GDP核算以投入产出表为基准 |
2.日本:统计机构分散且独立 |
3.德国:GDP修订次数多,价格统计体系详细 |
4.加拿大:可进行月度GDP核算 |
五、优化地方政府统计GDP核算的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统计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 |
(二)科学合理制定政绩考核标准 |
(三)组织管理体制的优化 |
(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
(五)改革核算制度,统一核算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统计机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B 联网直报企业统计人员访谈提纲 |
后记 |
(6)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2.1.2 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
2.2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2.2.1 政策沿革及发展历程 |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
2.2.3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2.3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 |
2.3.1 五大发展理念 |
2.3.2 产业升级和“效率” |
2.4 小结:研究现状评论 |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界定 |
3.1.2 地方政府竞争界定 |
3.2 作用特征 |
3.3 影响机理:基于不同竞争方式的分析 |
3.3.1 支出竞争 |
3.3.2 税收竞争 |
3.3.3 晋升竞争 |
3.4 影响机理:基于生产要素层面的分析 |
3.4.1 区域异质性 |
3.4.2 流动性 |
3.4.3 外部性 |
3.5 数理模型演绎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事实描述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
4.1.2 地方政府竞争指标体系 |
4.2 方法论和数据来源 |
4.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步骤 |
4.4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描述 |
4.5 地方政府竞争评价结果呈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2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5.2.1 基准回归 |
5.2.2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财政预算收支虚增实证研究 ——以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政预算收支的定义 |
2.1.2 财政预算编制的定义 |
2.1.3 财政收支虚增的定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科层制的相关理论 |
2.2.2 分税制的相关理论 |
2.2.3 软预算约束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S市财政预算收支虚增的现状分析 |
3.1 案例地S市财政运行情况 |
3.1.1 总体情况 |
3.1.2 人为控制财政预算收支的直观表现 |
3.2 财政预算收支虚增的现状分析 |
3.2.1 财政预算收入虚增现状分析 |
3.2.2 财政预算支出虚增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市财政预算收支虚增引发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S市财政预算收支虚增引发的问题 |
4.1.1 虚增数据带动收入增长令财政预算收入质量不断恶化 |
4.1.2 虚增数据带动经济增长掩盖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和脆弱性 |
4.1.3 虚增数据提高刚性预算支出基数使维持正常运转举步维艰 |
4.1.4 虚增数据打乱财政预算收支运行秩序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
4.2 S市财政预算收支虚增的原因分析 |
4.2.1 政绩和收益的需求令考核任务下达欠合理 |
4.2.2 收支超常增长影响财力分配决策合理性 |
4.2.3 经济发展思路存偏差令整个财政预算收支体系脱实向虚 |
4.2.4 预算收支调整事前事中监督机制滞后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解决财政预算收支虚增的思路 |
5.1 以正确的政绩观统领工作 |
5.2 进一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分配方式 |
5.3 树立差异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
5.4 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绿色GDP的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1.选题依据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一、绿色经济发展及相关GDP概述 |
(一)绿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意义 |
1.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内涵 |
2.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3.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 |
(二)传统GDP与绿色GDP概论 |
1.GDP内涵及分析 |
2.基于GDP的传统经济发展缺陷 |
3.绿色GDP的内涵及意义 |
(三)传统经济和绿色经济的主要区别 |
1.核心思想不同 |
2.追求目标不同 |
3.指标体系不同 |
二、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基于绿色GDP的经济转型 |
(一)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绿色GDP核算体系 |
1.绿色经济发展与绿色GDP的内在联系 |
2.绿色经济发展呼唤GDP的经济转型 |
(二)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需要绿色GDP的引导 |
1.绿色GDP有助于衡量和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
2.绿色GDP有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
3.绿色GDP有助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
(三)绿色GDP引导经济绿色转型的案例分析 |
1.以重庆市为例 |
2.以广东省为例 |
三、基于绿色GDP的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
1.传统GDP政绩观的影响依然存在 |
2.部分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识较低 |
3.部分民众绿色发展的意识淡薄 |
(二)技术方面的问题 |
1.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退化的实物量难以估价 |
2.环境成本本身的货币化处理困难 |
3.准确核算绿色GDP却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 |
(三)政策及相关发展战略方面的问题 |
1.不健全的财税体制使得财权事权不匹配 |
2.不健全的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很难体现资源稀缺性及环境成本 |
3.不健全的政绩考核体制不利于调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
4.滞后的创新制度不利于绿色经济发展 |
(四)相关法律方面的问题 |
1.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
2.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监督机制还尚未健全 |
3.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法律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
四、基于绿色GDP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及对策 |
(一)大力培育绿色文化理念 |
1.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
2.引领全民树立绿色发展意识并参与到GDP核算之中 |
3.引领绿色生态文化 |
(二)加快相关技术创新和发展 |
1.引导工业产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 |
2.加大绿色升级创新力度 |
(三)加大政策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 |
1.国家政策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2.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支持 |
(四)加快相关绿色GDP和绿色经济发展的立法 |
1.开展绿色GDP的立法活动 |
2.绿色经济立法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相关研究 |
2.1.2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
2.1.3 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的相关研究 |
2.2.2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3 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财政分权 |
3.1.2 中国财政分权 |
3.1.3 区域创新效应 |
3.1.4 政府行为 |
3.2 理论基础 |
3.2.1 公共品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公共选择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3.3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直接效应假说 |
3.3.1 模型设定 |
3.3.2 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
3.3.3 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
3.4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中介效应假说 |
3.4.1 财政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 |
3.4.2 科技事权划分与区域创新 |
3.4.3 地方税收与区域创新 |
3.4.4 土地财政与区域创新 |
3.5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空间效应假说 |
3.5.1 基本假设 |
3.5.2 理论模型建立 |
3.5.3 理论模型推导 |
3.5.4 理论模型结论 |
3.6 小结 |
第4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现状考察 |
4.1 财政分权的现状考察 |
4.1.1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调整历程 |
4.1.2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演变的基本特点 |
4.1.3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程度状况 |
4.2 创新水平的现状考察 |
4.2.1 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历程 |
4.2.2 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
4.2.3 创新投入和产出水平状况 |
4.3 政府财政行为的现状考察 |
4.3.1 财政科技投入规模状况 |
4.3.2 科技事权划分状况 |
4.3.3 宏观税负水平状况 |
4.3.4 土地财政依赖程度状况 |
4.4 小结 |
第5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直接效应 |
5.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取 |
5.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2 实证发现及原因分析 |
5.2.1 全国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2 分地区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基于收支自主权指标检验 |
5.3.2 基于税收分成率指标检验 |
5.3.3 基于市场化进程指标检验 |
5.3.4 基于专利强度指标检验 |
5.3.5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检验 |
5.3.6 基于分时间段检验 |
5.4 扩展性讨论:门槛效应检验 |
5.4.1 门槛模型设定 |
5.4.2 门槛值估计及区间划分 |
5.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4 基于收入自主权指标检验 |
5.5 小结 |
第6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中介效应 |
6.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选取 |
6.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6.2 实证发现及原因分析 |
6.2.1 全国层面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2 分地区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 稳健性检验 |
6.3.1 基于专利强度指标检验 |
6.3.2 基于收入自主权指标检验 |
6.4 小结 |
第7章 财政分权与区域创新:空间效应 |
7.1 方法与模型 |
7.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7.1.2 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
7.1.3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法 |
7.2 空间权重矩阵设计 |
7.2.1 邻接权重矩阵 |
7.2.2 经济权重矩阵 |
7.2.3 距离权重矩阵 |
7.3 实证分析 |
7.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7.3.2 空间计量模型检验 |
7.3.3 实证发现及原因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基于创新产品转化指标检验 |
7.4.2 基于收入自主权指标检验 |
7.5 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2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推动区域创新的财政分权改革方向 |
8.2.2 推动区域创新的财政政策选择 |
8.2.3 推动区域创新的财政与其他配合改革 |
8.3 未来的扩展性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地方政绩诉求、财政支出波动与企业投资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重要概念界定 |
1.5.1 政绩诉求 |
1.5.2 财政支出 |
1.5.3 企业投资水平 |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企业投资 |
2.2 政府干预与企业投资 |
2.3 政绩诉求与经济增长 |
2.4 文献述评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政治锦标赛理论 |
3.1.2 政府干预理论 |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4 信贷配给理论 |
3.2 制度演进 |
3.2.1 政企关系之制度演进 |
3.2.2 财政分权之制度演进 |
3.3 研究假设与论证逻辑 |
3.3.1 地方政绩诉求与财政支出波动 |
3.3.2 财政支出波动与企业投资水平 |
3.4 研究分析框架 |
4 地方政绩诉求、财政支出波动与企业投资水平 |
4.1 构建计量模型 |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2 核心变量选取与说明 |
4.1.3 模型设定 |
4.1.4 基础性分析 |
4.2 实证检验与回归分析 |
4.2.1 地方政绩诉求、财政支出总额波动的实证分析 |
4.2.2 财政支出总额波动、企业投资水平的实证分析 |
4.3 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检验 |
4.3.1 地方政绩诉求、财政支出结构波动的实证分析 |
4.3.2 财政支出结构波动、企业投资水平的实证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GDP与政绩考核(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影响研究[D]. 李屹然. 西南大学, 2021(01)
- [2]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研究[D]. 李悦鸣. 湘潭大学, 2020(12)
- [3]政府绩效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研究 ——来自2007~2016年中国地市级的经验数据[D]. 胡伶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政绩考核、环境规制与经济绿色增长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邢韦庚. 山东大学, 2020(12)
- [5]地方GDP数据质量管理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S市为例[D]. 刘君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D]. 侯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财政预算收支虚增实证研究 ——以S市为例[D]. 李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绿色GDP的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 易思瑶. 渤海大学, 2020(05)
- [9]中国财政分权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D]. 邱国庆. 辽宁大学, 2020(08)
- [10]地方政绩诉求、财政支出波动与企业投资水平[D]. 范俊.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