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射用血栓通对家兔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奎鹏,曹英杰,夏建华[1](2021)在《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应用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指标。结果由于2019年河南省对辅助用药管理的加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出现暂时的下降,之后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品种数基本保持不变;近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5的药品中理血剂占到7个品种,仅1个补益剂是康艾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和丹红注射液连续3年DDDs排名前2位,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近3年来血必净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和瓜蒌皮注射液的DDC值稳居前3,但是其值呈下降趋势;近3年来痰热清注射液和注射用灯盏花素的B/A的值位居前列。结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的应用以理血剂为主,但还存在一些药品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应多方面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程瑞丹[2](2021)在《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加减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并验证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DPN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遴选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就诊的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32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胶囊口服,疗程为3个月;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加减口服、注射用血栓通穴位注射,选穴为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疗程为18天;中药免煎颗粒冲服,疗程为3个月。应用IBM SPSS25.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麻痹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的评分变化;胫神经及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全血粘度:高切200(1/S)、全血粘度:低切1(1/S)和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患者配合度尚可,64例纳入病例中4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完成试验,最终6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30例,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30例,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符合预期判断:(1)疼痛、麻痹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及麻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组间比较,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患者胫神经及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O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流变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高切200(1/S)、全血粘度:低切1(1/S)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药穴位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生化全项,血、尿常规、血凝七项等安全性指标检查均未见异常,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通过本次试验,初步得出中药联合穴位注射能有效的改善气虚血瘀型DP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评分,提高腓总神经麻痹评分,使胫神经及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增加体内SOD含量,降低血流变,且在应用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邵霖霖[3](2020)在《剔络化瘀方改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微循环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稳定的BRVO大鼠模型,寻找合理的评价方式,为临床药物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2.观察剔络化瘀方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模型视网膜血管的保护作用,以及对ICAM-1因子,凝血、血流变功能的影响。3.评估剔络化瘀方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患眼及对侧眼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影响,定量评估剔络化瘀方的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532nm氪绿激光照射尾静脉注射孟加拉红溶液的SD大鼠眼底静脉,建立BRVO大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网膜病理组织变化,视网膜消化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及超广角眼底血管造影(Ultra-widefiel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UWFA)观察眼底表现及血管再通情况。2.随机分为正常组,余SD大鼠建立BRVO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在造模后2h开始灌胃。于1d、3d、7d、21d综合眼底照相、周边视网膜照相、FFA评判大鼠眼底特征、血管再通情况得分,观察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血清中ICAM-1的变化;观察3d、7d、21d视网膜消化铺片,凝血、血液流变学的改变。3.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BRVO患者,以剔络化瘀方为干预手段,治疗组患者予口服中药剔络化瘀方,入组时CRT高度>500μm,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1次;访视CRT高度,较上次访视增加>100μm,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1次。记录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正常眼、治疗组双眼(患眼和对侧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最佳矫正视力、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eep capillary plexus,DCP)、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黄斑中心凹血管区(FAZ)面积及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结果:1.制备BRVO大鼠模型共30只(右眼),未发生死亡,检眼镜下观察,模型成功率为100%。正常组眼底彩照示视网膜呈淡红色,视盘居中,动静脉血管管径均匀,呈放射状相间分布,隐约可见脉络膜血管。FFA示视网膜充盈时间正常,静脉较动脉管径粗,无毛细血管扩张及荧光渗漏。HE染色视网膜层次清晰,结构整齐,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排列紧密。视网膜消化铺片示视网膜呈连续树枝状,管径粗细一致,可见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网,动脉染色较深,静脉染色较浅。血管壁外侧可见圆形或三角形,核较小,着色深的周细胞,血管内可见椭圆形,核较大,着色浅的内皮细胞,各血管分布规则,走形规整。模型组眼底彩照示1d视网膜散在火焰状出血,血栓形成,静脉血流中断,呈腊肠样改变,走形迂曲,阻塞区网膜水肿;3d阻塞静脉管径不均,走形迂曲,视网膜颞侧见黄白色渗出及火焰状出血;7d视网膜色淡白,静脉迂曲,管径不均。14d视网膜色淡红,血管呈放射状走形,管径均匀。21d视网膜色淡,静脉较细,血管走形尚可。FFA示1d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管径扩张,走形迂曲,阻塞部血管呈低荧光及节段样荧光充盈,部分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轻度渗漏。3d部分血管再通,管壁荧光着染,阻塞静脉供应区可见毛细血管扩张、NP区。7d、14d、21d视网膜充盈时间正常,阻塞静脉血管通畅,走形迂曲,管径不规则,可见侧支循环形成。HE染色模型组视网膜血管腔内可见红细胞聚集,网膜水肿,细胞排列疏松,外丛状层、内核层可见空腔样改变。视网膜消化铺片示视网膜血管染色浅分布疏松,阻塞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缺失,管径不均,可见血管闭锁、无细胞毛细血管及无细胞的小静脉血管。2.(1)1d模型组大鼠与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d干预治疗后,剔络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复方血栓通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改善眼底特征和血管再通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剔络化瘀方低剂量组和复方血栓通组干预后由典型特征转为中度典型特征;剔络化瘀方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由典型特征转为不典型特征,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d药物干预组特征转为不典型,剔络化瘀方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模型组1d与3d均具有典型眼底特征,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1d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在眼底表现、血管再通评价转为不典型。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剂量、中剂量组各时间点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剔络化瘀方高剂量组7d与21d 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正常组视网膜层次清晰,神经节细胞富集,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1d模型组和各药物干预组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疏松,部分缺失,呈空洞样改变,内核层可见红细胞;复方血栓通组和剔络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在21d未发生萎缩变性。正常组视网膜动脉染色深,静脉浅,毛细血管网均匀分布,走形流畅,血管腔外侧为核小且深染的周细胞,管腔内为浅染的梭形内皮细胞。3、7、21d:模型组视网膜可见多处无细胞毛细血管,大量周细胞脱失,血管分布随时间延长逐渐疏松;复方血栓通组:无细胞毛细血管数较模型组大鼠少,血管管径均匀,21d毛细血管间隙变大;剔络化瘀方低剂量组:血管管径均匀,走形柔和,无细胞毛细血管数较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少;剔络化瘀方中剂量组:血管分布一致性好,无细胞毛细血管较复方血栓通组和剔络化瘀方低剂量组减少:剔络化瘀方高剂量组:视网膜血管管径较粗,无细胞毛细血管、凋亡细胞较少。(3)1d、3d组内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1d、3d模型组ICAM-1水平升高,1d高于3d,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d模型组ICAM-1值小于3d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模型组ICAM值小于21d模型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d、3d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ICAM值低于模拟型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干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ICAM-1水平较其他组低。(4)3d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d所有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凝血酶原时间提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3d模型组APTT较正常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高剂量组比模型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纤维蛋白原模型组较正常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络化瘀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纤维蛋白原含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络化瘀方高剂量组较正常组纤维蛋白原含量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剔络化瘀方高剂量组可以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血液循环。7、21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2个凝血因子与正常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3d全血粘度1(1/s)、全血粘度50(1/s)、全血粘度200(1/s)、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模型组较正常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可降低全血粘度1(1/s)、全血粘度50(1/s)、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络化瘀方中剂量组降低全血粘度1(1/s)较复方血栓通组程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治疗组比较,剔络化瘀方中剂量组显着降低全血粘度50(1/s),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较复方血栓通组降低程度大、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中剂量、高剂量组可降低全血粘度200(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络化瘀方低剂量组降低全血粘度200(1/s)与模型组相比程度小,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d全血粘度1(1/s)、全血粘度50(1/s)、全血粘度200(1/s)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中剂量、高剂量可显着降低全血粘度1(1/s),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剔络化瘀方低剂量降低全血粘度1(1/s)程度不及其余药物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络化瘀方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降低全血粘度1(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可降低全血粘度50(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组、剔络化瘀方低剂量、高剂量组可降低全血粘度200(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络化瘀方中剂量组显着降低全血粘度200(1/s)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d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各组内两两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1d各组全血粘度1(1/s)、全血粘度50(1/s)、全血粘度200(1/s)、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1)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减少,LogMAR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黄斑区无血管区面积扩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ogMAR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血管区(FAZ)呈正相关,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LogMAR视力与深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MAR视力与浅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与深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与浅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深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浅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眼与对侧眼SCP分别为43.80±2.89%和49.63±3.42%,DCP分别为38.65±1.97%和48.28±2.92%,患眼SCP、DCP较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患眼与治疗前比较:访视4周SCP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P虽有增加,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8周、12周SCP、DCP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访视4周比较:访视8周SCP增加,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P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访视12周SCP、DCP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访视8周比较:访视12周SCP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P增加较明显,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访视4周、8周、12周FAZ面积分别为0.37±0.07,0.39±0.07,0.41±0.07,FAZ面积逐渐扩大,访视4周、访视8周、访视12周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MAR BCVA 视力治疗后,分别为 0.49±0.23,0.39±0.15,0.29±0.11,由治疗前 0.58±0.23提高至0.29±0.11,访视8周、访视12周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治疗后,分别为401.40±152.71,331.87±61.68,272.73±21.30,黄斑水肿减轻,访视4周较治疗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8周、访视12周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对侧眼与治疗前比较:访视4周SCP、DC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8周SCP、DCP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12周SCP、DCP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访视4周比较:访视8周SCP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DCP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12周SCP、DCP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访视8周比较:访视12周视网膜SCP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P增加,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组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平均次数0.5次,其中4人注射2次、6人注射1次、20人未注射。结论:1.采用尾静脉注射光敏剂孟加拉红溶液(50mg/ml),光动力法532nm氪绿激光,能量70mw,光斑直径100 μ m,曝光时间0.4s,成功制备大鼠BRVO模型。模型成功率为100%,可较好模拟人体BRVO特点,为临床药物基础研究提供支持。2.剔络化瘀方改善BRVO大鼠眼底特征表现、加快血液流动,减轻网膜水肿,改善血流变状态,激活纤溶系统,促进血管再通,继而改善BRVO大鼠模型视网膜血液微循环。剔络化瘀方保护视网膜毛细血管结构,减少内皮细胞、周细胞脱失,降低无细胞毛细血管数量。剔络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抑制ICAM-1的表达,以剔络化瘀方高剂量组抑制幅度大,效果好。3.口服剔络化瘀方可以提高BRVO黄斑水肿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视网膜血流密度,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可明显减少或不联合抗VEGF药物使用,同时发现在未进行玻璃体腔注射的对侧眼8周、12周血流密度增加,更加证实中药剔络化瘀方在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方面存在作用。
康婷婷[4](2020)在《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文中指出目的:视神经萎缩是多种视神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或丧失,视野缺损,眼底可见视盘颜色变淡或苍白,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致盲眼病,目前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仍是世界难题。西医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在病因去除后则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特色治疗手段之一,其在临床治疗视神经萎缩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电生理的改善尤为明显,但目前关于针灸治疗本病的机制,尤其是针灸如何干预患者电生理而改善视功能的研究较少。“韦氏三联九针”是韦氏中医眼科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重要处方,既往研究证明其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显着,因此本研究从视觉电生理角度探讨“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产生疗效的机理,为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弘扬和推广韦氏眼科学术思想,提高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使广大患者受益。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应用“韦氏三联九针”疗法对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东方医院的35例不同原因的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拔针后10 min对患者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查,记录1°和15 ’空间频率下各时间点P100波峰潜时及N75-P100振幅数据,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针刺前后不同时间点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①P100峰潜时:1°和15’空间频率下,针刺前、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拔针后10 min各时间点P100波峰潜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空间频率下拔针后10 min与15 ’空间频率下留针30 min与针刺前相比P100峰潜时缩短,有统计学意义;1°空间频率下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与15 ’空间频率下针刺得气后即刻、拔针后10 min与针刺前相比P100峰潜时有缩短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后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P100峰潜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N75-P100振幅:1°和15’空间频率下,针刺前、针刺得气后即刻、留针30 min,拔针后10 min各时间点N75-P100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后各时间点与针刺前相比N75-P100振幅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后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N75-P100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韦氏三联九针”疗法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患者针刺后P100峰潜时较针刺前有所改善,可见“韦氏三联九针”对PVEP电位的改变表现为易化效应,这种改变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针刺即刻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视觉中枢生物电活动增强;②针刺引起视觉中枢神经递质含量改变,进而影响VEP变化;③针刺改善了视神经的血液循环以及暂时提高了未完全受损的神经节细胞的兴奋性,通过每次针刺作用的叠加,促进视神经的修复,进而改善视神经的传导功能;④“得气”可能是针灸产生即刻效应的中医理论基础。“韦氏三联九针”可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保护未完全受损的神经节细胞,为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宋晓溪[5](2020)在《血府逐瘀汤加味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以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根据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2019年02月-2019年12月诊断明确的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6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血府逐瘀汤+常规治疗)33例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33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如抗肿瘤、止咳化痰、维持内环境稳定、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口服治疗,共计30天。每个患者在第1天及第30天时记录并统计PLT、PT、TT、APTT、FIB和D-dimer等实验室指标,并评价中医证侯总积分、血瘀证症状量化评分、KPS、QOL评分。治疗过程中及完成治疗后评价血栓发生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66例病例,脱落3例,最终63例纳入研究,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研究结果如下:1.凝血相关指标:治疗组能降低FIB、PLT、D-D值(P<0.05);对照组对凝血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2.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能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P<0.05),对照组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3.血瘀证症状量化评分:治疗组能降低血瘀证评分(P<0.05),对照组血瘀证评分降低不明显(P>0.05)。4.KPS评分:两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KPS评分分值(P<0.05)。治疗组对KPS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5.QOL质量评分:两组均能提高患者QOL生活质量评分(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安全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无静脉血栓病例出现,对照组一例病例发生静脉血栓而中止治疗。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患者高凝状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孙行云[6](2020)在《血塞通上调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VEGF通路表达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卒中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柳叶刀神经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1990年至2016年,卒中全球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下降了 8.1%,而我国却上升了 5.4%,居世界首位。2016年全球因卒中导致死亡人数达550万,其中我国死亡人数约197万,占1/3以上。在存活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约占40%。我国急性脑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率达17.7%,5年累积复发率在30%以上,且复发患者死亡率是未复发患者的2.67倍。由此可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卒中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如何预防及改善临床疗效成为研究重点。卒中分为两大类,缺血性卒中(脑梗塞/脑梗死)及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70%,防治意义重大。《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推荐中西医综合治疗脑梗死,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中医方药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治疗,均以活血通络为主,采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以三七类活血化瘀药为代表的血塞通可显着增加患者脑梗死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含量,上调其表达。VEGF及VEGFR具有强大的促血管新生及神经保护作用,在脑梗死急性期可减小梗死灶,促进缺血半暗带脑血管的新生,从而挽救更多神经功能。但其上调VEGF表达的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正是本课题研究和力求解决的问题。已知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糖蛋白,其在VEGF通路上没有信号转导功能,但可与VEGF高亲和力结合,从而抑制VEGF信号表达,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本课题大胆假设VEGF信号表达的上调,与sFlt-1表达不活跃有关,实验将通过监测VEGF、VEGFR2及sFlt-1三者蛋白含量,来验证假设。方法:本课题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循证部分和实验部分。循证部分对近10年联合血塞通对比单纯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 Meta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共8个数据库,根据PICOS原则制定纳入标准。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为脑梗塞患者,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依达拉奉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塞通。结局指标为治疗前后NIHSS评分、基于NIHSS评分的疗效判定、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不良事件情况。利用考科兰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部分进行了体外实验,实验细胞选择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利用物理缺氧模型模拟脑梗死后缺血缺氧状态,细胞造模后给药最佳浓度的血塞通注射液,复氧一段时间后收集细胞裂解上清液,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清液中VEGF、VEGFR2、sFlt-1三种蛋白的含量。实验设置正常组、造模组及实验组,分别检测三组细胞裂解上清液中的三种蛋白,利用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分析、IBM SPSS 21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GraphPad Prism 8进行作图。选择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种蛋白两两组间的差异性,对结果进行讨论后得出结论。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0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效应检验结果[MD=-2.52,95%CI(-2.76,-2.27),P<0.00001]。两组在疗效判定为基本痊愈、显着进步及无变化或恶化时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本痊愈[OR=1.88,95%CI(1.40,2.53),P<0.0001],显着进步[OR=1.68,95%CI(1.30,2.17),P<0.0001].进步[OR=0.84,95%CI(0.63,1.10),P=0.21],无变化和恶化[OR=0.26,95%CI(0.18,0.37,P<0.00001)]。血浆粘度改变的情况结果为[MD=-0.55,95%CI(-0.66,-0.43),P<0.00001]。红细胞压积结果为[MD=-4.34,95%CI(-4.77,-3.91),P<0.00001]。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OR=0.80,95%CI(0.45,1.44,P=0.47)]。实验研究发现:1.缺氧造模 6h 后,复氧 3h、6h、12h三个时间点造模组与对应时间点的正常组相比,细胞活力均有下降(P<0.05);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OD值呈上升趋势,细胞损伤得到改善。2.复氧3h、6h、12h时,不同浓度的血塞通注射液均对正常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3.复氧3h、6h、12h时,给药不同浓度血塞通的实验组均不能使细胞恢复至正常培养状态(P<0.05),但较相同复氧时间的造模组比,能提高细胞活力(P<0.05)。且当复氧时间为6h、血塞通给药浓度为100mg/L时,实验组与造模组的细胞活力百分比差值最大,可作为后续实验的条件。4.VEGF、VEGFR2的表达在造模组和实验组都较正常组升高(P<0.05),且实验组的升高较造模组更明显(P<0.05)。sFlt-1在造模组和实验组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但实验组sFlt-1的表达较造模组少(P<0.05)。结论:循证方面,联合应用血塞通对比单纯西药治疗脑梗塞,更能够改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减轻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能降低治疗无效和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在血液流变学方面,其能够降低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值,帮助纠正血液高粘状态,提高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并无明显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为临床提供了更优的治疗策略。实验方面,氧糖剥夺6h的缺氧造模后,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逐渐恢复。实验药物血塞通注射液对正常细胞有轻度的抑制作用,但对缺氧损伤后的细胞有促进作用,虽不能达到正常细胞的活力状态,但好于造模组,以复氧时间6h且血塞通浓度100 mg/L时最显着。在分子水平上,实验药物血塞通注射液能促进细胞缺氧损伤后,反应VEGF通路情况的VEGF和VEGFR2两种蛋白的表达,其原因可能与实验药物减少了 VEGFR2的竞争蛋白——sFlt-1的表达有关,从而让VEGF通路的表达更活跃。了解到血塞通注射液对sFlt-1蛋白及VEGF通路的影响后,为拓宽其用药范围增加了可能性。随着后续相关实验的增多,发现不断深入,将血塞通注射液或三七总皂苷应用到与sFlt-1蛋白密切相关的如妊娠子痫前期或其他疾病当中,或许将成为可能。
刘蕾,丁世兰,陈影,张琼玲,张倩,孙正霄,廖福龙,游云[7](2020)在《注射用血栓通抑制血栓形成及其对血流状态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血流/血管/血液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冻干粉,XST)对角叉菜胶诱导的血栓形成及血流状态的影响。将50只雄性SD大鼠(190~200 g)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血栓通低、高剂量组(50,150 mg·kg-1),阳性对照肝素钠组(1 000 U·kg-1),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0 d,正常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在第7天给药1 h后尾静脉注射1 mg·kg-1角叉菜胶建立大鼠尾部血栓模型;造模后2,6,24,48 h测量大鼠黑尾长度;以Vevo?2100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心率等指标并计算血流量及血流剪切率;以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大鼠股、尾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以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HE染色法观察尾部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血小板piezo1蛋白含量。结果显示,XST可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鼠尾动脉血栓形成,明显缩短黑尾长度(P<0.05);与模型组相比,XST低剂量组可明显增高大鼠颈总动脉血流量(P<0.05);XST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大鼠尾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P<0.05);XST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率(P<0.05);XST低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血小板piezo1蛋白表达(P<0.01)。综上,对于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血栓模型,XST发挥抗血栓的效果,可能与其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血流状态,维持血流正常力学环境进而作用于机械力离子通道蛋白piezo1有关。
刘青[8](2019)在《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一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目的:脑梗死急性期,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是脑损伤的重要机理。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相应中医证候积分的关系、风痰阻络型中医证积分与脑循环障碍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风痰证相关的炎症及脑微循环障碍的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200例。1、分别统计其中医证候,其中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每一证候的积分≥7分,此证候诊断成立。2、根据中医辨证取得的中医证候积分,纳入同一受试者中中风证和痰证证候积分增均≥7分者,其风痰阻络证证候诊断成立。根据风痰阻证候积分,将风痰阻络证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14-28分为轻度,29-44分为中度,45分以上为重度。3、分析受试者的风痰阻络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相关性。4、采集符合风痰阻络型急性中风病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5、进行风痰阻络证积分与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00例急性中风病患者各中医证候发生频数由高到时低依次是:血瘀证143次(71.5%),风证 124 次(62%),痰证 101 次(50.5%),气虚证 65 次(32.5%),火热证49次(24.5%),阴虚阳亢证42次(21%)。2.轻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24.15±3.70分;中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36.22±4.11分;重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49.57±4.12分。证候积分随着风痰阻络程度的加深而增加。3.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呈相正关(P<0.05),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 0.989。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候严重程度与6-K-PGF1α、TNF-α在在多重线性相关性,其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065、0.719,常数项为0.861。结论:1.风痰阻络证及血瘀证是急性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型。2.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反映急性中风病脑损伤严重程度。3.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6-K-PGF1α、TNF-α存在多重线性相关性,与TNF-α含量呈正比,与6-K-PGF1α含量呈反比。即6-K-PGF1α含量越低、TNF-α含量越高,风痰阻络证候越严重。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呈正相关。研究二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分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合用注射用血栓通。第二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在入组第一天治疗前及第十四天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按Barthel指数评分);采集静脉血检测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含量。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 评分及 TXB2、6-K-PGF1α、TNF-α、IL-6、MMP-9含量并进行每组内治疗前后对照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对照,研究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1.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中医风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风证积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前中医痰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痰证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6.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89%。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371.000,P=0.001<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17.261,P=0.001<0.05)。7.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22.2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238.500,P=0.000<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27.340,P=0.000<0.05)。8.两组治疗前血清TXB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XB2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9.两组治疗前血清6-K-PGF1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6-K-PGF1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0.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1.两组治疗前血清IL-6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2.两组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化痰通络汤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风痰阻络证候积分、减轻脑损伤。2.化痰通络汤通过提高6-K-PGF1α浓度,降低TXB2、TNF-α、IL-6、MMP9浓度,减轻脑微循环障碍、改善脑灌注、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损伤,保护脑组织。
谷胜男[9](2019)在《冰川速效救心滴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通过大鼠体外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观察“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和血瘀证模型观察“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探讨冰川速效救心滴丸活血化瘀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1、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造模复制方法,受试动物麻醉状态下剥离颈部动脉和静脉(颈总动脉、颈外静脉),插入带有丝线的聚乙烯管,形成动-静脉旁路,15min后中断血流并取出丝线,微量电子天平称重,比较各组动物血栓湿重与干重,大鼠腹主动脉血离心,取血清。应用ELISA法测量各组动物血清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变化。观察“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2、采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与冰水相互刺激法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腹主动脉取血,血液流变仪测量各组动物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凝血仪测量各组动物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观察“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1、“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冰川速效救心滴丸高、中、低三个剂量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给药组(速效救心丸)的血栓干、湿重均低于模型组形成的血栓(P<0.05,P<0.001)。(2)血清血栓素(TXB2)的含量检测表明,冰川速效救心滴丸高剂量组的TXB2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3)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含量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冰川速效救心滴丸中、低剂量组的6-k-PGF1α的浓度含量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4)6-k-PGF1α/TXB2的比值下降。2、“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实验表明:(1)冰川速效救心滴丸高剂量组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2)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的结果显示,冰川速效救心滴丸高剂量动物血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模型组比较明显的延长时间(P<0.05,P<0.001)。结论:冰川速效救心滴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动物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模型动物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同时能够降低模型动物血浆血栓素(TXB2)的含量,增加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降低二者的比值,并能够不同程度的延长模型动物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提示其活血化化瘀作用机制可与调节TXB2和6-k-PGF1α的比值,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从而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等机制有关。
刘嘉丽[10](2019)在《注射用血栓通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注射用血栓通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80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新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ICU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原发病治疗及相同的基本预防措施。对照组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试验组予静滴注射用血栓通,观察疗程为5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5天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双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同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或事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客观地评价注射用血栓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最终纳入并完成临床试验的患者共72人,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APACHE 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升高(P<0.01),其中,D-二聚体、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3.试验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于治疗后第3天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于治疗后第5天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D-二聚体于治疗后第3、5天低于试验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于治疗后第3、5天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均无血栓形成,可认为两组患者在LDVT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第5天两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提示,治疗组LDVT发生率为8.57%,与对照组LDVT发生率5.41%相当(P>0.05)。结论:中药注射用血栓通可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对ICU患者LDVT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荐。
二、注射用血栓通对家兔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射用血栓通对家兔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应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2结果 |
2.1中药注射液品种及销售情况 |
2.2中药注射液具体品种销售金额排序 |
2.3中药注射液的DDDs排序 |
2.4中药注射液DDC |
2.5中药注射液的B/A |
3讨论 |
(2)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及相关材料 |
2.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病例脱落标准 |
3.4 终止试验标准 |
4.样本含量估计 |
5.治疗方法 |
6.观察指标 |
6.1 一般临床资料 |
6.2 疼痛症状评价指标 |
6.3 腓总神经麻痹的评价指标 |
6.4 中医证候积分 |
6.5 神经传导速度 |
6.6 血清学指标 |
6.7 安全性指标 |
7.疗效判定标准 |
8.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立法依据 |
3.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的制方机理 |
4.补阳还五汤合抵当汤的组方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5.穴位注射的作用机理 |
6.选穴原则及穴位的作用 |
6.1 足三里穴 |
6.2 三阴交穴 |
7.注射用血栓通的药物作用 |
8.疗效分析 |
8.1 疼痛及麻痹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分析 |
8.2 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证候疗效分析 |
8.3 神经传导速度疗效分析 |
8.4 SOD疗效分析 |
8.5 血流变疗效分析 |
8.6 安全性分析 |
9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证候积分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剔络化瘀方改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微循环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视网膜激光光凝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大鼠模型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模型制备 |
2.2 观察BRVO大鼠视网膜情况 |
2.3 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 |
2.4 视网膜消化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 |
3 结果 |
3.1 BRVO大鼠视网膜情况 |
3.2 视网膜病理组织变化 |
3.3 视网膜血管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实验二 剔络化瘀方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模型微循环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剔络化瘀方煎剂制备 |
2.3 视网膜静脉阻塞大鼠模型制作 |
2.4 给药剂量及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剔络化瘀方对BRVO大鼠眼底的影响 |
3.2 剔络化瘀方对BRVO大鼠视网膜形态的影响 |
3.3 剔络化瘀方对BRVO大鼠血清ICAM-1的影响 |
3.4 剔络化瘀方对BRVO大鼠凝血功能影响 |
3.5 剔络化瘀方对BRVO大鼠血流变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前瞻性研究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受试者情况 |
3.2 治疗组与正常组OCTA比较 |
3.3 治疗组患眼与对侧眼血流密度比较 |
3.4 治疗后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动物实验图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4)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视神经萎缩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视神经萎缩的定义 |
2. 视神经解剖组织学 |
3. 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病理 |
4. 视神经萎缩的病因 |
4.1 视神经炎 |
4.2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
4.3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4.4 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GON) |
4.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 |
4.6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
4.7 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
5. 视神经萎缩的分类 |
6. 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
6.1 临床表现 |
6.2 诊断依据 |
7. 视神经萎缩的辅助检查 |
7.1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
7.2 视野检查 |
7.3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
7.4 瞳孔检查 |
7.5 影像学检查 |
7.6 基因检查 |
8.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 |
8.1 病因治疗 |
8.2 药物治疗 |
8.3 体外反搏治疗 |
8.4 高压氧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专方验方 |
2.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 |
2.1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溯源 |
2.2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评价标准 |
3.4 减少误差及控制偏倚的措施 |
3.5 统计方法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观察指标分析 |
2.1 1 °空间频率下P-VEP结果分析 |
2.2 15'空间频率下P-VEP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1. “韦氏三联九针”理论基础及处方思路 |
2. “韦氏三联九针”针刺手法及临床应用讨论 |
2.1 近眼周三针 |
2.2 眼周透穴三针 |
2.3 全身辨证三穴 |
3. 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P-VEP的即刻效应讨论 |
3.1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机理讨论 |
3.2 针刺干预视觉诱发电位的机制讨论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1: 病例观察表 |
附录2: 不良事件记录表 |
(5)血府逐瘀汤加味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观察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实验室指标 |
2.3.2 生活质量评分 |
2.3.3 中医证候评分6 |
2.3.4 血瘀证症状量化评分7 |
2.3.5 血栓事件 |
2.3.6 安全性观测 |
2.4 不良事件分级 |
3.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分析 |
一般情况比较(性别、年龄分布、平均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抗肿瘤治疗、治疗前 KPS、QOL 评分及凝血指标) |
1.性别 |
2.年龄 |
2.1 年龄分布 |
2.2 平均年龄 |
3.病理类型 |
4.肿瘤分期 |
5.抗肿瘤治疗 |
6.KPS评分 |
7.QOL生活质量评分 |
8.中医证候评分 |
9.血瘀证症状量化评分 |
10.凝血指标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中医证候评分 |
2.血瘀证症状量化评分 |
3.KPS评分 |
4.QOL评分 |
5.凝血指标 |
5.1 主要指标 |
5.2 次要指标 |
6.安全性比较 |
7.血栓发生 |
讨论 |
1.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2.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认识 |
2.1 凝血指标与高凝状态的关系 |
2.2 抗肿瘤治疗与高凝状态 |
2.3 高凝与肿瘤复发、转移 |
2.4 高凝状态与VTE |
3.肺癌中医病因病机 |
4.高凝状态与血瘀的关系 |
5.血府逐瘀汤加味药物功效及药理 |
5.1 血府逐瘀汤组方特点 |
5.2 单味药物功效及药理 |
5.3 血府逐瘀汤选用依据 |
6.研究结果讨论 |
7.小结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
1.肿瘤相关高凝状态 |
2.高凝状态与VTE |
3.高凝状态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 |
4.肺癌相关高凝状态 |
5.肿瘤相关VTE的西医治疗 |
6.中医认识肺癌 |
7.肺癌和血瘀证的关系 |
8.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
9.中西结合治疗肿瘤相关高凝状态及VTE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血塞通上调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VEGF通路表达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 |
3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 |
4 VEGF与VEGFR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
5 VEGF及其受体在临床中的应用 |
6 sFlt-1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
7 sFlt-1在临床中的应用 |
8 小结 |
9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三七总皂苷的研究进展及血塞通的临床应用 |
1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 |
2 三七总皂苷在脑梗死中的作用 |
3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循证研究 联合血塞通对比单纯西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缺氧/复氧模型的制备及细胞状态的观察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不同浓度血塞通在不同复氧时间点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血塞通对缺氧/复氧模型VEGF、VEGFR-2、sFlt-1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注射用血栓通抑制血栓形成及其对血流状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角叉菜胶致大鼠血栓模型 |
2.3 大鼠颈总动脉血流检测 |
2.4 大鼠股部、尾部微循环血流检测 |
2.5 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
2.6 大鼠尾部组织HE染色法 |
2.7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血小板piezo1蛋白表达情况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XST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血栓形成黑尾的影响 |
3.2 XST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血栓形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 |
3.3 XST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血栓不同部位微循环血流的影响 |
3.4 XST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血栓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3.5 XST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血栓尾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
3.6 XST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血栓血小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8)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中医学经典医籍中对中风病病名的论述 |
二、中医学界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 |
三、中医学对中风病的治则治法研究 |
四、化痰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西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的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
三、脑梗死发病机制 |
四、脑梗死的诊断 |
五、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治疗研究现状 |
六、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治疗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 |
第一节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冰川速效救心滴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大鼠体外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章 冰川速效救心滴丸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注射用血栓通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的研究现状 |
1.1.1 中医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
1.1.2 中医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
1.2 现代医学的研究现状 |
1.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 |
1.2.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1.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辅助检查 |
1.2.4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临床病例来源 |
2.1.2 疾病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算 |
2.2.2 病例分组 |
2.2.3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3.1 血液检测指标 |
2.3.2 深静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2.3.4 安全性指标 |
2.4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 |
3.1 患者纳入情况 |
3.2 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
3.2.1 两组患者性别分别情况比较 |
3.2.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
3.2.3 两组患者原发病分布情况比较 |
3.2.4 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布情况比较 |
3.3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 |
3.3.1 两组患者血液检测指标比较 |
3.3.2 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
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注射用血栓通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立法依据 |
4.2 注射用血栓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研究 |
4.2.1 注射用血栓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医基础理论 |
4.2.2 注射用血栓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现代药理研究 |
4.3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研究 |
4.4 注射用血栓通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四、注射用血栓通对家兔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液应用情况分析[J]. 王奎鹏,曹英杰,夏建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1(12)
- [2]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 程瑞丹.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3]剔络化瘀方改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微循环作用及机制研究[D]. 邵霖霖.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韦氏三联九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D]. 康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血府逐瘀汤加味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D]. 宋晓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血塞通上调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VEGF通路表达的作用机制[D]. 孙行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注射用血栓通抑制血栓形成及其对血流状态影响的研究[J]. 刘蕾,丁世兰,陈影,张琼玲,张倩,孙正霄,廖福龙,游云. 中国中药杂志, 2020(10)
- [8]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D]. 刘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冰川速效救心滴丸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D]. 谷胜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注射用血栓通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D]. 刘嘉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