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更新1:5万地形图框架要素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高团,胡云华,李亮,应国伟[1](2021)在《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艺流程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效率、增强数据现势性,对于充分发挥地理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主要工艺流程,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发展形势和实际需求,提出了改进建议,为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杨靖[2](2020)在《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水利部更是做出重要批示要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持续、健康的推进农田水利向更智能化、更精准化方向发展,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设施与现代化改造,从水源到田间整体实现水利设施的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事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上的革新,本次研究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完美结合,再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实现灌区渠系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使得灌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技术支持。我国的灌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实现灌区的精细化管理,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灌区内地地理空间要素实现系统、精准化管理,因此建立灌区空间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以数据库为支撑,来制定灌区用水计划。本次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数据采集手段移动GIS、无人机、GPS等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本文主要以研究与开发宝鸡峡灌区扶风段用水计划系统为目标,通过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为重点展开如下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先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系统所需基础数据,通过结合“3S”技术开展了灌区基础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用比较先进的采集手段—无人机测量和移动GIS,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2)将采集完成的灌区基础数据如渠系资料、田块信息、农作物信息、灌溉制度等进行入库前的预处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通过GIS系统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以Geo Database数据库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对灌区内的地理要素分类编码,实现分层管理,构建的灌区动态数据库为后期设计灌区用水系统提供数据支撑。(4)以典型灌区——宝鸡峡灌区渠扶风段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Arc GIS Engine技术和C#为开发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包、.Net Frame Work4.0框架,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整个系统开发设计为用户管理模块、渠系数据管理模块、属性数据管理模块、优化配水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帮助等几个方面。整个系统界面优化、操作简单、系统数据管理完整、性能突出,有较好的移植性和推广性。
罗志东[3](2019)在《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水土保持作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联紧密的行业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应基于一定的空间单元来实现。目前水土保持行业微观管理层面尚无提出统一的基础空间管理单元,相关理论与方法实践研究比较少。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的划分方法和关键技术,基于面向对象的高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6个典型实验样区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表明:(1)“水保斑”定义为是土壤侵蚀及其治理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位置相对固定、边界明确的基础空间管理单元。(2)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基础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学原理、水土保持学原理、自然地理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地图学原理等。其表征特性主要有信息综合性、边界明确性、单元稳定性、斑块均质性等;基本原理包括层次区划原理、最优尺度原理、表征模式原理等。(3)基于“水保斑”原理与特性,综合确定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流域分水线、沟道线和土壤类型等5类斑块划分指标,分别提出相应的指标提取方法,特别是针对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提出了高分遥感工程化模式提取方法,针对沟缘线提出了基于优化地貌特征和深度纹理信息的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和决策树分类的自动提取方法。(4)通过对空间叠置法、语义相似度分析法、继承性分割法3种方法的对比研究,语义相似度分析法适用于不同区域“水保斑”的划分;经实践分析全国6个主要水蚀类型样区“水保斑”平均面积在13.52hm2~49.85hm2之间,平均面积为25hm2。(5)针对“水保斑”相对稳定性,探索了面向对象变化检测的更新模式方法,精度评价结果为错提率为50%,漏提率为5.88%,错提率较高,但漏提率较低,人为进行手动删除错提图斑,可有效提高“水保斑”的更新工作效率。(6)提出了基于“水土保持类型区—小流域单元—水保斑”的中国水土保持宏观到微观的空间管理框架体系,以及相关应用模式思路。本文创新点:.系统提出了“水保斑”的基本概念、识别特征、划分指标体系及其提取方法;2.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管理单元的动态更新方法,以及工程化应用模式框架。
姜宇焘[4](2019)在《矿山专题地图的批量快速制图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服务国土遥感综合调查工程,综合分析研究全国陆域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情况,需要开展不同比例尺下全国四万余个矿山的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件制作工作。由于涉及数据量庞大,加之频繁的数据更新和专题图修改,使得单纯的人工操作已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因此寻找新的方法来实现快速高效的制图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矿山专题地图的图面内容和基本特征,总结批量快速制图技术对矿山专题地图制作的支持,分析矿山矢量和栅格数据的批量处理、不同比例尺尺度下的快速制图等多个部分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制定了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的快速制作流程,实现了图件的批量快速制作。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利用空间数据立方体模型构建矿山地理数据库,用于管理多年份、多专题的矿山矢量数据。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标准化存储,实现了建库数据的标准化入库与制图数据的规模化生产;第二,结合矿山地理数据库,利用Python与ArcPy,对地理数据进行批量化处理,实现用于单张图件制图的矢量、栅格数据及相关的部分整饰要素数据的自动化生成,借以最终实现所有图件的批量制作。用户只需要完成少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制图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工进行制图数据准备的状况,有效提高制图效率。第三,参照数据立方体思想,构建制图数据库,用以规范图件的各项要素,并借助字库、颜色库等基础素材库以及制图框架CartoFrameWork,实现1:2千-1:10万各比例尺尺度下制图信息的自动配置和整饰,使之能够生产出符合矿政部门图式要求的专题图件。本文制定的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快速制作方法,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的版面内容组织,能够批量快速制作的符合规范的地图成果,有效提高矿山专题地图制作的数据质量、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土遥感综合调查工程子项目中,快速完成了全国各省各区县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的制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赵文豪[5](2018)在《地形纹理特征深度学习的多尺度DEM综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作为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基础国情的地理空间框架,在许多应用领域里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提供现势性好、准确度高、内容完备的地形数据,都在大力加强DEM数据库的建设。我国进入“十二五”以来,提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联动更新,旨在对既有的1:5万、1:25万、1:100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持续动态更新。然而在顾及地形细节的基础上,在大比例尺产品框架体系下,快速更新较小比例尺产品,实现国、省两级平台多比例尺、多分辨率DEM数据的逐级或跨级“高保真”综合,是实现DEM数据动态更新和联动更新的关键技术难题。长期以来,通过对DEM数据进行多尺度综合研究发现,地形表达与描述的精度以及综合结果的质量评价标准是研究的关键与核心问题,由于缺乏足够准确与客观指标,DEM综合结果与地形尺度间的关联关系一直模糊。本研究以定义完善的特征描述体系作为研究逻辑起点,针对典型的地形与地貌,建立一套健全的特征地形逻辑描述及数字表达体系;然后从空间和属性维度上对传统DEM进行多尺度定义与扩展,构建矢量、栅格与语义组合的DEM多尺度表达模型,并对地形特征与尺度关系进行推演,形成地形特征在不同尺度下的地形因子表达;然后,通过对地形特征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建立特征约束下DEM数字综合算法,从规则约束角度与算法上解决DEM跨尺度高保真数字综合问题。综上,本文提出特征约束下的多尺度DEM数字综合技术,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分析我国现有不同比例尺的DEM库,研究既有特定比例尺下典型地形与地貌的地形起伏、纹理样式等结构特征,引入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对地形特征因子进行矢量几何表达、栅格纹理表达、属性编码语义表达,构建典型地形与地貌多尺度DEM特征模型。考虑应用需求,进一步分析典型地形与地貌的方向剖面特征以及多尺度下地形因子表达的点状特征,线状特征以及点、线混合特征,建立了多尺度下,典型地形与地貌的图示纹理样式与几何图元表达的关系。由此构建典型地形与地貌的多尺度地形因子。(2)在对地形纹理特征进行量化统计、信息熵计算与空间尺度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地形纹理因子提取方法。通过标记典型高山、平原、丘陵与山地等地形与地貌特征样本,实现多尺度地形地貌纹理特征的学习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SRCNN模型,实现对不同尺度下典型的地形与地貌地形因子的学习,为构建用于几何综合的地形的纹理特征奠定基础。(3)提出基于地形纹理特征因子的多尺度DEM综合约束规则。构建地形纹理特征因子的信息熵约束规则、几何重要性约束规则、多方向剖面约束以及特征融合过滤约束规则,细化了约束条件所对应的算法阈值。(4)提出了基于地形纹理特征因子纹理约束下的几何多尺度DEM综合算法。分析不同尺度纹理特征所对应的点特征约束下,实现基于三角形加密点的DEM综合方法;分析多方向剖面线约束下的道格拉斯-普克综合方法以及点、线特征混合约束下的DEM多尺度综合方法,实现纹理特征的几何特征映射并最终约束多尺度DEM的几何综合。最后,本文在完成相关模型及算法设计的基础之上,将分别针对具体的应用环境,针对现有的系列比例尺基础DEM数据,包括不同比例尺下多分辨率DEM,以及同比例尺下不同精度数据源所生成DEM,实现跨尺度高保真数字综合。以我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为工作基础,采集与更新既有的多比例尺数据库的数据,得到满足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级比例尺应用的基础地理信息,实现跨尺度一张图的数据服务,并对既有数据库动态更新构建应用规范,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各级各部门的生产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郭文月[6](2018)在《基于相似性度量的等高线变化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已经建成的条件下,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在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高效更新逐渐成为当前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等高线是重要的地理空间要素,其生产与更新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更新的必要环节,当前的等高线数据更新方法存在非必要更新多、精度不一致、后处理工作量大等问题。因而,通过变化检测的方法实现变化区域等高线局部更新成为提高等高线数据的更新效率与精度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卫星遥感精确定位并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对等高线数据的相似性度量与变化检测相关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间相似性理论研究等高线的相似性层次结构,制定了等高线局部变化检测策略,并研究遥感影像的精确几何定位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为等高线局部更新提供高质量更新资料数据;之后研究了等高线的几何相似性度量方法以及等高线群的拓扑相似性度量方法,分别量化阐述原始数据与更新资料数据之间的形态和结构差异;进一步分析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在整体变化检测中的作用机理,构建基于相似性层次结构的等高线整体变化检测模型,基于量化检测结果发现变化区域。论文旨在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基于相似性的等高线变化检测联合处理,提高地形图等高线数据的更新效率和精度,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1.基于空间相似性理论,结合等高线空间特征,研究了造成等高线数据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影响要素及其包含的空间特征,构建了基于相似层次结构的等高线数据变化检测模型,并制定基于相似性理论的等高线局部变化检测策略,为等高线变化检测提供理论支撑。2.引入Errors-in-variables模型对有理函数模型系统误差参数估计方程中的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中的误差进行描述,以该模型推导了基于正则化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有理函数模型系统误差参数求解方法,提高卫星线阵遥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进而得到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和等高线更新资料数据。利用实验验证了所推导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利用有理函数模型的系统误差改正参数生成了数字高程模型,为等高线变化检测与更新提供高精度数据。3.提出了顾及形态特征的等高线几何相似性度量方法,量化度量了等高线的几何形态变化程度。针对已有几何相似性度量方法在等高线分布密集或变化剧烈区域产生的度量误差问题,提出通过特征描述测度函数将等高线二维节点序列转化为一维几何形态特征描述序列,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特征描述序列间的最长公共子序列,进而根据最长公共子序列长度量化求解等高线要素之间的几何形态相似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顾及了等高线要素的形态特征,较已有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运行效率。4.提出了基于树编辑距离的等高线群拓扑相似性度量方法,量化度量等高线群的拓扑结构变化程度。针对已有拓扑相似性方法在复杂拓扑关系度量及区域拓扑变化评估中易产生度量误差问题,提出基于等高线拓扑树将等高线群间的拓扑差异转化为等高线树之间的编辑距离,通过构建地形变化的树编辑操作模式,引入Zhang-Shasha算法量化求解树编辑距离,进而基于树编辑距离量化求解等高线群间的拓扑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度量多源多尺度等高线群之间的拓扑结构相似程度。5.研究了等高线群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在局部地形变化检测中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以及度量方法,结合本文提出的几何形态相似性和拓扑相似性度量方法推导并形成了完整的局部等高线变化检测模型,提出一种为模型中拓扑、形态、长度等影响要素自动分配权重系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用于地形变化检测与分析,辅助地形图等高线数据的更新与融合。6.在基于相似性度量的变化检测基础上,对原始等高线数据实施局部变化更新,并对更新后数据进行正确性检验和一致性处理。在确保精度达到地形图更新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更新边界处的几何和拓扑不一致问题,提出优化表达方法,对更新边界处存在的重叠、相交等不合理情况进行处理。最后将论文的整体研究方法应用于等高线局部变化检测与更新的应用实例中,验证了本文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谭继强[7](2016)在《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涉及气候、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南极和北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极其特殊,是地球表面的两大冷源并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器;同时,极地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又十分敏感,表现出明显的放大作用。因此,两极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和社会问题。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应运而生,成为人类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机理和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科学领域,也是人类探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研究方向。作为极地科学考察的基础工作,极地测绘工作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正处于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开展极地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估的攻坚时期。开展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对推动极地测绘信息化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满足极地国家战略和科学考察的需求,保障极地测绘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及方法,二是地理信息支撑科学研究并服务于科学考察的途径。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南极地区地图基准建立,露岩区域1:25万、重点区域1:5万和考察区域1:1万或1:5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等。地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南极测绘地理信息发布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开发建设、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任务规划与调度、分布式网络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和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质量要求等内容。围绕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建设成果在科学考察中的应用,本文所做的工作包括:1.多尺度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方法研究与实现。在南极地区地图基准建立工作中,以南极维多利亚地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为例,讨论了南极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方法;在1:5000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中,以南极维多利亚地区域航空摄影测量为例,讨论了直升机挂载哈苏H4D-60为非量测型相机开展航空摄影平台的搭建,以及立体测图的方法;在1:5万尺度,以南极露岩区域查尔斯王子山脉为研究区,利用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立体影像,在ICESat GLAS等多源遥感信息的辅助下,获取该地区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在1:25万尺度,重点研究了基于1:5万地理信息数据的地形图缩编技术,并以国内1:25万地形数据库建设为例,探讨了1:25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路线;在总结影响南极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获取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具体措施,为南极冰川动态监测提供了测绘技术保障。2.基于ICESat GLAS完整波形信号处理的地表覆盖分类。分析了GLAS数据结构,讨论了归一化和平滑预处理、波形反卷积和高斯分解等波形信号处理方法,并以南极露岩区域查尔斯王子山脉为例,实现了基于完整波形信号的南极地表雪地、岩石覆盖分类,验证了应用ICESat GLAS数据对南极地表覆盖进行分类的可行性。3.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构建。应用数据库、GIS、网络化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以我国南极科考各类测绘成果和国际共享成果作为入库管理和共享服务的样例数据,搭建南极测绘地理信息发布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在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生产规划与调度、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关键技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集成试验和冰盖表面冰流速监测示范,为南极地理信息共享和服务提供了技术平台。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在极地测绘工作中进行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的科学目标制定、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杨萍丽,吕泽民[8](2015)在《浅议土地更新调查过程与数据库建设》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更新调查作为国土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在阐述土地更新调查的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同时,较为具体地分析了土地更新调查在各个时期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工作步骤,并对土地更新调查技术的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
杨园园[9](2015)在《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解长期人类-环境交互作用对理解陆地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对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进行重建。历史土地利用重建不仅要进行数量重建,也要进行空间重建。近年来,日益完善的遥感技术使得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遥感数据的时间尺度是过去40年——自LandSat-1于1972年发射成功,在此之前则需要依靠其他数据源进行历史土地利用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全球和陆地尺度内搜集历史土地变化数据及其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这些土地重建数据并不能满足气候评估的需要,因为这些数据集没有足够高的空间分辨率,且重建地类不够完整,目前大多数的土地重建地类并没有代表100%的土地转换地类。当前的土地利用重建主要集中在耕地、沼泽地和林地这三个地类上,并没有提供居民地、水域和其他地类等的相关重建信息。深入研究历史土地利用数字重建方法,建立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全地类数据模型,成为长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专题《过去百年增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格局的影响》(项目编号:XDA0509031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地区农林交错带近百年土地利用变化数字重建及脆弱性研究》(项目编号:41271416)为依托,集成多源数据,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没有遥感信息源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空间重建,并构建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通过历史文献、历史地形图等资料,对重建结果进行评价验证,为土地利用历史重建提供新思路。根据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地形图在重建土地利用历史数据中非常有用。它包含有历史时期土地覆被信息,是过去土地利用重建的基础,特别是当它们被应用到GIS中。基于地形图提取历史土地利用数据是可行的,且通过对比不同比例尺的重建结果可知,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其精度可达到目前研究需要。(2)基于“耕聚比”方法计算的耕作半径比基于“均等”方法计算的耕作半径精度要高,基本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进行的耕地重建是可行的,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耕地空间重建模型。(3)双年际土地监测表明1954-2005年间,镇赉县耕地以草地和沼泽地损失为代价而不断扩张,同时大量草地转换成其他未利用土地,说明该地区在过去60年环境退化严重。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表明居民地、耕地、水域在空间分布上相对稳定,草地、沼泽地和林地稳定性较差。此外,自然驱动力依然是该地区环境变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人类诱导变化在环境变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参数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可有效地被应用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1954-2005年间耕地一直是较为均匀分布的,而林地则最为集中分布。(4)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HLURM)包含四个模块:数量控制模块、空间转换规则模块、概率模块和空间网格化分配模块。基于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经验的认识,以栅格为研究单元,通过计算各种地类在该研究单元上的概率大小以确定哪种地类占优势,通过该研究单元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表示该栅格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利用三幅地图对比法进行HLURM模型重建结果的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比空模型精度高,且高于其他模型模拟案例。在三幅土地利用图中,主要差异的来源并不在于模拟模型,而在于1954年和1932年间土地分类的不一致。
张岩,张卫,刘鹏,王成良[10](2014)在《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1∶5000地形图修测探讨》文中提出地形图体现测量时的地形地貌,随着城市建设和自然风蚀的影响,其逐渐与实地现状不一致,故实施地形图修测很有必要。本文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地形图修测方法进行了具体试验,提出了具体思路和作业流程,对地形图快速修测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更新1:5万地形图框架要素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更新1:5万地形图框架要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艺流程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传统更新工艺流程及主要问题 |
2.1 传统更新工艺流程 |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在时效性上,更新周期长、时效性较差 |
2.2.2 在数据源保障上,影像采购成本高、获取难度大 |
2.2.3 在更新技术方法上,效率较低、成本高 |
2.2.4 在成果组织管理上,冗余存储、重复建设 |
2.2.5 在数据内容上,强调“全”而忽略“专”、重复采集 |
2.2.6 在成果形式上,以“图”为核心而不是以“信息”为核心 |
3 面临的形势和需求 |
3.1 新技术蓬勃发展,跨界融合不断加深 |
3.2 数据获取技术手段日新月异,新的数据源不断出现 |
3.3 测绘定位发生改变,新的需求不断升级 |
4 改进建议及工艺流程 |
4.1 改进建议 |
4.1.1 充分利用国产高分立体卫星影像 |
4.1.2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 |
4.1.3 加大数据共享,避免重复采集 |
4.1.4 以内业更新为主,减少外业工作量 |
4.1.5 定期更新与按需更新相结合 |
4.1.6 以要素更新为核心,图库一体化 |
4.1.7 增量更新,减少数据冗余 |
4.1.8 更新产品形式,增加实景三维成果 |
4.1.9 压缩生产周期,提高成果时效 |
4.2 改进后工艺流程 |
5 结束语 |
(2)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国内灌区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宝鸡峡灌区用水管理现状 |
1.4.2 宝鸡峡灌区空间数据库构建 |
1.4.3 宝鸡峡灌区用水计划系统设计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数据采集 |
2.1 灌区基础地理数据 |
2.2 属性数据 |
2.3 技术路线 |
2.4 基础数据采集方式 |
第三章 基础数据预处理 |
3.1 专业术语解释 |
3.1.1 地理信息系统 |
3.1.2 地理信息数据库 |
3.1.3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
3.1.4 空间分析 |
3.2 栅格数据处理(地理配准) |
3.3 地图矢量化-Arc Scan自动矢量化 |
3.4 遥感数据处理 |
3.5 拓扑关系构建 |
3.6 数据处理辅助软件 |
3.6.1 奥维互动地图 |
3.6.2 Arc GIS10.2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灌区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4.1 典型灌区地理状况 |
4.2 空间数据库构建理论基础 |
4.3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
4.4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4.4.1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 |
4.4.2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内容 |
4.5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6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7 属性数据库设计 |
4.8 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结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灌区用水计划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5.2 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
5.2.1 系统设计思路 |
5.2.2 系统设计原则 |
5.3 系统开发总体框架设计 |
5.4 系统开发平台 |
5.4.1 系统开发硬件环境 |
5.4.2 系统开发软件环境 |
5.5 系统模块设计 |
5.5.1 登录界面设计 |
5.5.2 地图管理模块 |
5.5.3 渠系数据管理模块 |
5.5.4 灌区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
5.5.5 用水计划生成 |
5.5.6 数据导出模块 |
5.5.7 帮助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地理单元研究现状 |
1.3.2 相关行业地理单元应用研究现状 |
1.3.3 水土保持有关空间单元应用研究现状 |
1.3.4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2.5.1 东北黑土区样区(盛家屯) |
2.5.2 北方土石山区样区(孙庄子) |
2.5.3 西北黄土高原区样区(贯屯公社) |
2.5.4 西北黄土高原区样区(米家堡) |
2.5.5 南方红壤区样区(王村) |
2.5.6 西南岩溶区样区(落水) |
2.6 研究数据来源 |
2.6.1 遥感影像数据 |
2.6.2 地形地貌数据 |
2.6.3 基础土壤数据 |
3 基础管理单元基础理论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土壤侵蚀学原理 |
3.1.2 水土保持学原理 |
3.1.3 自然地理学原理 |
3.1.4 景观生态学原理 |
3.1.5 地图学原理 |
3.2 概念内涵 |
3.3 表征特性 |
3.4 层次区划 |
3.5 最优尺度 |
3.6 表征模式 |
4 基础管理单元划分指标获取关键技术研究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不同应用需求指标分析 |
4.1.3 斑块综合划分指标确定 |
4.2 土地利用/植被类型指标提取 |
4.2.1 指标范畴定义 |
4.2.2 指标提取方法 |
4.2.3 提取结果分析 |
4.3 流域分水线和沟道线指标提取 |
4.3.1 指标范畴定义 |
4.3.2 指标分析方法 |
4.3.3 提取结果分析 |
4.4 沟缘线指标分析提取 |
4.4.1 指标范畴定义 |
4.4.2 指标分析方法 |
4.4.3 提取结果分析 |
4.5 土壤类型指标分析提取 |
4.5.1 指标范畴定义 |
4.5.2 指标分析方法 |
4.5.3 结果分析 |
5 基础管理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
5.1 斑块单元划分方法及原理 |
5.1.1 基于GIS空间叠置划分方法 |
5.1.2 按照语义相似度分析法划分方法 |
5.1.3 基于继承性分割算法的斑块划分方法 |
5.2 不同方法划分结果及适用性分析 |
5.2.1 不同方法划分结果 |
5.2.2 不同划分方法适宜性分析 |
5.3 不同区域斑块划分结果分析 |
5.3.1 区域斑块单元结果分析 |
5.3.2 斑块合理性评价 |
5.3.3 斑块景观指数分析评价 |
6 基础管理单元更新方法研究 |
6.1 更新内容与指标 |
6.2 更新原理与方法 |
6.2.1 更新分析方法 |
6.2.2 更新技术路线 |
6.3 更新流程与结果 |
6.3.1 更新实践流程 |
6.3.2 更新精度评价 |
6.4 更新频次分析 |
7 基础管理单元应用模式研究 |
7.1 总体应用模式框架 |
7.2 空间管理框架建立模式 |
7.2.1 基本原理内涵 |
7.2.2 构建原则与方法 |
7.2.3 模式体系架构 |
7.3 监测评价应用模式 |
7.3.1 基本模式思路 |
7.3.2 土壤侵蚀评价计算 |
7.3.3 多元时空矩阵分析 |
7.3.4 水沙变化对地表响应分析 |
7.4 综合治理应用模式 |
7.4.1 基本模式思路 |
7.4.2 治理项目规划评价 |
7.4.3 辅助方案设计与监管 |
7.4.4 实施效果评估 |
7.5 预防监督应用模式 |
7.5.1 基本模式思路 |
7.5.2 协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 |
7.5.3 人为扰动监管与地表扰动动态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本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矿山专题地图的批量快速制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专题制图原理与理论基础 |
2.1 数据立方体模型 |
2.1.1 数据立方体概述 |
2.1.2 数据立方体的查询方法 |
2.1.3 空间数据立方体 |
2.2 快速制图原理 |
2.2.1 流程驱动的快速制图 |
2.2.2 快速制图的数据处理原则 |
2.2.3 快速制图的图面配置原则 |
2.3 标准化制图理论 |
2.3.1 数据库约束的标准化制图 |
2.3.2 制图要素标准数据库 |
2.3.3 标准化制图流程 |
2.4 矿山专题地图相关知识 |
2.4.1 矿山专题地图概述 |
2.4.2 矿山专题地图制作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专题制图数据预处理 |
3.1 矿山数据库 |
3.1.1 矿山数据库组织结构 |
3.1.2 标准化数据入库 |
3.1.3 数据处理工具 |
3.2 矿山空间数据预处理 |
3.2.1 矢量数据的提取 |
3.2.2 矢量数据的处理 |
3.2.3 栅格数据的处理 |
3.3 整饰要素预处理 |
3.3.1 统计表格的生成 |
3.3.2 鹰眼图的生成 |
3.3.3 其余文件的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山专题地图的快速制图 |
4.1 制图数据库 |
4.2 自动化制图框架配置 |
4.2.1 比例尺及坐标系配置 |
4.2.2 制图框架配置 |
4.3 自动化符号配置 |
4.3.1 全矢量符号技术 |
4.3.2 矿山要素的符号化 |
4.4 自动化图面整饰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背景 |
5.1.2 研究区数据情况 |
5.2 制图数据预处理 |
5.2.1 空间数据成果 |
5.2.2 整饰要素成果 |
5.3 快速制图 |
5.3.1 制图框架配置 |
5.3.2 符号配置 |
5.3.3 图面整饰 |
5.4 效率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矿山开发占地现状遥感调查图(1:2000 比例尺) |
附录2 矿山开发占地现状遥感调查图(1:5000 比例尺) |
附录3 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1:25000 比例尺) |
(5)地形纹理特征深度学习的多尺度DEM综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数字高程模型的定义及其应用 |
1.1.1.1 数字高程模型的组织与表达体系 |
1.1.2 DEM的作用及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系列比例尺DEM发展现状分析 |
1.2.2 数据生产方式现状 |
1.3 DEM综合的必要性及其主要方法 |
1.3.1 DEM多尺度综合的必要性 |
1.3.1.1 案例一 |
1.3.1.2 案例二 |
1.3.1.3 案例分析 |
1.3.2 DEM综合研究现状 |
1.3.2.1 多尺度DEM表达与应用现状 |
1.3.2.2 基于网格DEM综合研究现状 |
1.3.2.3 基于三角网的DEM简化研究现状 |
1.3.2.4 特征地形因子研究现状 |
1.3.2.5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地形综合现状 |
1.3.3 已有研究总结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特征地形的多尺度模型与特征地形因子的多尺度综合约束规则 |
2.1 数字DEM的结构与多尺度表达 |
2.1.1 数字DEM的结构及其表达 |
2.1.2 数字DEM多尺度内涵 |
2.1.3 地形分析与应用中的尺度问题 |
2.2 特征地形的分类与描述模型 |
2.2.1 地形地貌与特征地形分类 |
2.2.2 特征地形的空间与属性特征 |
2.3 特征地形的空间与属性综合表达模型 |
2.4 特征地形的多尺度表达模型 |
2.4.1 特征地形的几何多尺度模型 |
2.4.2 特征地形的纹理多尺度表达 |
2.4.3 特征地形的语义与尺度关联 |
2.5 DEM特征地形因子 |
2.6 DEM多尺度构建方法 |
2.6.1 Delaunay三角网模型与构建 |
2.6.2 线性插值三角网法 |
2.6.3 反距离权重法 |
2.6.4 克里金法 |
2.6.5 径向基函数内插计算法 |
2.6.6 多项式内插法 |
2.7 基于特征地形因子的多尺度综合约束规则 |
2.7.1 基于纹理信息熵的尺度约束规则 |
2.7.1.1 特征地形的纹理形态 |
2.7.1.2 纹理特征量化模型 |
2.7.1.3 纹理特征量化与纹理信息熵 |
2.7.1.4 纹理加权信息熵综合约束规则 |
2.7.2 基于几何重要性的尺度约束规则 |
2.7.2.1 点要素的定量度量与约束 |
2.7.2.2 线要素的定量度量与约束 |
2.7.2.3 面要素的信息量度量计算 |
2.7.3 基于特征尺度融合的约束规则 |
2.7.3.1 多尺度DEM融合框架 |
2.7.3.2 多源异构数据多分辨率融合方法 |
2.7.4 跨尺度地形要素自动匹配与增量综合 |
2.7.4.1 跨尺度综合规则 |
2.7.4.2 地图制图与地图数据库联动数据模型 |
2.8 国家级多尺度DEM数据库综合的基本要求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地形因子提取方法 |
3.1 深度学习基本理论 |
3.1.1 深度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
3.1.2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3.2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DEM数据质量提升方法 |
3.2.1 SRCNN质量提升模型 |
3.2.2 SRCNN模型的训练 |
3.3 DEM地形因子提取思路 |
3.3.1 DEM数据特点 |
3.3.2 主要思路 |
3.4 地形因子提取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1 无噪声下实验结果 |
3.4.1.1 实验数据一:典型河流 |
3.4.1.2 实验数据二:典型丘陵 |
3.4.1.3 实验数据三:典型山脉地貌 |
3.4.1.4 实验数据四:典型汇水地形 |
3.4.2 含噪声下实验结果 |
3.4.2.1 实验数据一:典型河流 |
3.4.2.2 实验数据二:典型丘陵 |
3.4.2.3 实验数据三:典型山脉 |
3.4.2.4 实验数据四:典型汇水区域 |
3.4.3 结果分析 |
3.5 几类典型地形地貌纹理因子 |
第四章 特征地形约束的多尺度DEM综合方法 |
4.1 地形纹理因子与点特征约束的多尺度DEM综合方法 |
4.1.1 基于k-D树的空间索引构建方法 |
4.1.2 VIP与三角网渐进加密的DEM综合算法 |
4.1.2.1 方法流程 |
4.1.2.2 经典VIP算法简介 |
4.1.2.3 基于三角网加密算法的特征提取 |
4.1.3 结果与分析 |
4.1.3.1 实验数据 |
4.1.3.2 处理结果精度评价 |
4.1.3.3 结果与分析 |
4.2 地形纹理因子与线特征约束的多尺度DEM综合方法 |
4.2.1 多方向线特征提取方法 |
4.2.2 基于多方向剖面线DP简化综合算法 |
4.2.2.1 基于多方向剖面线的特征提取 |
4.2.3 实验与分析 |
4.2.3.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地形纹理因子与点、线混合特征约束的DEM综合方法 |
4.3.1 混合点、线特征约束的多尺度DEM综合方法 |
4.3.1.1 D8算法 |
4.3.1.2 线特征约束的三角网 |
4.3.1.3 冗余特征点剔除 |
4.3.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2 .坡度检弛特征保持约束的多尺度DEM综合方法 |
4.3.2.1 坡度计算模型 |
4.3.2.2 平差模型 |
4.3.2.3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特征约束的我国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多尺度动态更新 |
5.1 我国国家数字高程模型多尺度数据库建设发展 |
5.1.1 全国1:10000数据库整合升级 |
5.1.2 多比例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生产与更新 |
5.1.3 全国多比例尺数据库更新 |
5.2 多尺度数据库更新的数据范围与数据源 |
5.3 多尺度数据库更新技术路线 |
5.3.1 地形地貌特征信息提取与数据整合 |
5.3.1.1 特征要素的统一数据组织与表达 |
5.3.1.2 特征点生成 |
5.3.1.3 数据整合与规范化处理 |
5.3.2 自主产权的生产与更新软件研发 |
5.4 多尺度DEM库更新测试与精度评定 |
5.4.1 实验结果 |
5.4.1.1 精度分析 |
5.4.1.2 等高线回放分析 |
5.4.1.3 地貌晕渲对比 |
5.4.1.4 特征点展示 |
5.5 多尺度数据库的更新结果与应用 |
5.5.1 多尺度DEM数据库更新 |
5.5.2 多尺度DEM中典型地形特征 |
5.5.3 数字高程模型多尺度数据库的工程应用 |
5.5.3.1 支持中央机关、政府部门的决策与建设 |
5.5.3.2 服务地方省市经济建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入学以来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基于相似性度量的等高线变化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等高线更新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变化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相似性度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似性与等高线变化检测基本问题研究 |
2.1 相似性度量基本理论 |
2.1.1 空间相似关系及分类 |
2.1.2 实体集相似关系层次结构 |
2.1.3 等高线空间特征及相似关系层次结构 |
2.2 空间实体几何相似性度量基本方法 |
2.2.1 相似性测度 |
2.2.2 几何相似性度量方法 |
2.3 空间实体集拓扑相似性度量 |
2.3.1 拓扑关系模型 |
2.3.2 拓扑相似性的基本概念 |
2.3.3 拓扑相似性度量方法 |
2.4 基于相似性理论的等高线局部变化检测策略 |
2.4.1 等高线数据差异类型 |
2.4.2 等高线变化检测策略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高精度DEM数据获取 |
3.1 基于有理函数模型的线阵遥感影像几何定位方法 |
3.1.1 基于RFM的直接定位方法 |
3.1.2 RFM的系统误差改正方法 |
3.1.3 RFM系统误差的正则化总体最小二乘改正方法 |
3.2 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 |
3.3 遥感影像精确定位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实验 |
3.3.1 有理函数模型直接定位实验 |
3.3.2 有理函数模型系统误差改正实验 |
3.3.3 数字表面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实验 |
3.4 小结 |
第4章 顾及形态特征的等高线几何相似性度量 |
4.1 基于欧氏距离几何相似性度量方法 |
4.1.1 度量稳定性检验 |
4.1.2 度量准确性检验 |
4.2 顾及形态特征的几何相似性度量 |
4.2.1 特征描述测度选取及特征序列转换 |
4.2.2 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 |
4.2.3 基于几何特征描述测度的相似性计算 |
4.2.4 等高线匹配策略 |
4.3 等高线重采样 |
4.3.1 等高线重采样目的 |
4.3.2 等高线的傅里叶变换 |
4.3.3 等高线重构 |
4.4 顾及形态的几何相似性度量方法有效性验证实验 |
4.4.1 对比实验及分析 |
4.4.2 在多源等高线匹配中的应用及精度与效率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树编辑距离的等高线群拓扑相似性度量 |
5.1 等高线拓扑关系及等高线树构建 |
5.1.1 等高线拓扑关系 |
5.1.2 等高线树构建 |
5.2 基于拓扑邻域的拓扑相似性度量方法 |
5.2.1 基于拓扑关系形式化表达的方法 |
5.2.2 基于拓扑关系统计均值的方法 |
5.3 顾及结构特征的拓扑相似性度量 |
5.3.1 Zhang-Shasha算法求解树编辑距离 |
5.3.2 拓扑变化的树编辑模式 |
5.3.3 基于树编辑距离的拓扑相似性度量 |
5.4 基于树编辑距离的拓扑相似性度量方法有效性验证实验 |
5.4.1 拓扑相似性度量模拟实验 |
5.4.2 多源等高线拓扑相似性度量 |
5.5 小结 |
第6章 等高线变化检测模型与更新应用实例 |
6.1 等高线变化检测模型 |
6.1.1 几何特征要素 |
6.1.2 拓扑特征要素 |
6.2 变化检测模型权重系数求解 |
6.2.1 层次分析法 |
6.2.2 等高线变化检测模型权重求解 |
6.3 局部更新后处理 |
6.3.1 正确性检验 |
6.3.2 一致性处理 |
6.4 变化检测模型在等高线更新中的应用实例 |
6.4.1 局部等高线群变化检测有效性验证实验 |
6.4.2 等高线变化检测与更新应用实例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南极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产品需求与现状 |
1.3 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需求与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南极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方法 |
2.1 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构建技术 |
2.2 南极地区地图基准建立方法 |
2.3 基于非量测相机的南极1:5000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及处理方法 |
2.3.1 非量测相机航空摄影测量流程设计 |
2.3.2 航空影像获取及数据处理方法 |
2.4 基于资源三号和ICESat的南极1:5万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方法 |
2.4.1 基于测绘卫星的航天摄影测量方案设计 |
2.4.2 影像需求与资源三号简介 |
2.4.3 ICESat卫星激光测高原理 |
2.4.4 基于ICESat的资源三号高程数据校正方法 |
2.5 南极1:25万基础地理信息缩编方法 |
2.5.1 地理信息数据缩编方法 |
2.5.2 南极1:25万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方法 |
2.6 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 |
2.6.1 质量要素与质量管理 |
2.6.2 质量控制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研制与实现 |
3.1 研究目标与服务内容 |
3.2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
3.2.1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3.2.2 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构建质量控制 |
3.2.3 基于WebGIS的数字南极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原型系统实现 |
3.3 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任务规划与调度 |
3.3.1 任务规划与调度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2 任务规划与调度系统功能实现 |
3.3.3 任务规划与调度系统示范应用 |
3.4 南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换应用 |
3.5 ICESat GLAS波形信号在南极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
3.5.1 面向南极地表覆盖分类的ICESat波形信息提取 |
3.5.2 基于ICESat GLAS波形信息的南极查尔斯王子山脉地区地表覆盖分类 |
3.6 中山站至昆仑站沿线冰盖表面冰流速监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4.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
致谢 |
(9)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的研究进展 |
1.2.2 不同重建方法的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字环境背景的建立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行政区划 |
2.1.3 自然环境 |
2.1.4 研究区特点 |
2.2 数据的动态获取 |
2.2.1 数据源概述 |
2.2.2 不同数据源中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
2.2.3 环境背景数据的提取 |
2.3 空间数据库的集成 |
第3章 地形图土地利用信息分析 |
3.1 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行性及可信度分析 |
3.1.1 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可行性分析 |
3.1.2 地形图提取土地信息的可信度分析 |
3.2 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分析 |
第4章 基于历史文献的土地开垦正向分析 |
4.1 基于历史聚落演变的土地开垦分析 |
4.1.1 基于地名志的屯落信息提取 |
4.1.2 聚落演变特征与土地开垦分析 |
4.2 基于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的历史耕地重建 |
4.2.1 耕作半径的计算 |
4.2.2 基于聚落分布和耕作半径的历史耕地重建 |
第5章 重建模型的理论基础及构建 |
5.1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理论基础 |
5.2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构建 |
5.2.1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的建模目的 |
5.2.2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的框架设计 |
5.2.3 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
第6章 镇赉县土地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重建模型 |
6.1 数量控制模块 |
6.2 空间转换规则模块 |
6.2.1 镇赉县近 50 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6.2.2 基于双年际监测的土地利用转换过程分析 |
6.2.3 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 |
6.2.4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6.3 概率模块 |
6.3.1 镇赉县土地利用变化自然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
6.3.2 镇赉县 1930 年代土地适宜性图 |
6.4 空间网格化分配模块 |
6.5 土地利用数字重建结果精度验证与分析 |
第7章 过去百年镇赉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7.1 强度分析法基本概念与流程 |
7.1.1 强度分析法基本概念 |
7.1.2 强度分析法流程 |
7.2 过去百年镇赉县土地变化强度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1∶5000地形图修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形图修测的常用方法 |
2 运用卫星遥感影像修测地形图思路 |
(1)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系统软件的准备 |
(2)遥感影像的处理 |
(3)地形图的预处理 |
(4)地形图的扫描矢量化 |
(5)遥感影像和矢量图的叠加配准 |
(6)地形图的修测 |
(7)地形图修测的后期工作 |
3 具体修测引例分析 |
(1)影像前期处理 |
①波段组合 |
②影像的融合 |
③色调调整 |
④影像拼接、裁剪 |
⑤影像纠正 |
(2)套入地形图进行修测 |
(3)精度评定 |
4 影像分辨率 |
5 结语 |
四、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更新1:5万地形图框架要素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艺流程现状、问题及改进研究[J]. 黄高团,胡云华,李亮,应国伟. 测绘, 2021(02)
- [2]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D]. 杨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水土保持基础空间管理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研究[D]. 罗志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矿山专题地图的批量快速制图技术研究[D]. 姜宇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地形纹理特征深度学习的多尺度DEM综合技术研究[D]. 赵文豪. 武汉大学, 2018
- [6]基于相似性度量的等高线变化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郭文月.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02)
- [7]南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谭继强. 武汉大学, 2016(01)
- [8]浅议土地更新调查过程与数据库建设[A]. 杨萍丽,吕泽民. 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9]吉林省镇赉县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D]. 杨园园. 吉林大学, 2015(08)
- [10]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1∶5000地形图修测探讨[J]. 张岩,张卫,刘鹏,王成良. 北京测绘,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