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论文文献综述)
薄潇男[1](202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生活化是新时代发展的趋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理念,激发运动动机,强化课内外体育活动,最终养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体育教育事业应充分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带动全民体质的稳步增长。鼓励大学生走出静态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更好的发挥体育活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六所高校普通大学生通过问卷形式展开调查,以了解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状况。对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做出阐述,并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从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系统分析,构建西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明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指标,最终建立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线,家庭、社会协同培养的路线,从而构建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具有目的性、多样性、稳定性、规律性、长期性等特征。以大学生活构成、体育动机、参与主体人数为划分标准,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呈现多种表现形式。(2)西安市大学生对健康中国战略了解不足,对健康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半数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体育动机中选择增强体质、健美塑形、保持健康的人数较多。多数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下,且每周参加2次以下锻炼,大多数学生运动强度都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大学生参加跑步、健步走、篮球的人数比较多,每学期体育消费中运动服装所占比例最大。(3)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要素由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身体、心理、能力、时间等方面构成个体要素,而与大学生相关的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构成学校要素,家庭要素包括家庭经济和代际传递,社会要素包括赛事举办、同伴效应、自然环境。影响要素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进而构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4)以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为目的,明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指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培养路径。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线,家庭与社会作为补充,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并提出革新学校教育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方法、改善课程评价标准、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校园体育环境、改进家庭教育观念、加强社会组织引导等培养对策。
马程[2](2021)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对方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目前关于应对方式的主要测量方法有:行为观察法、自我报告法、生理和心理测量法,其中自我报告法中的问卷法是文献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国家正在致力于以新基建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恰逢新冠疫情期间大规模应用了在线体育教学,所以开展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线上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类似线下学习倦怠的现象,而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情况如何,暂未见文献研究。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会影响学习倦怠,但应对方式是否影响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暂时还没有学者进行研究。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以及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1)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包括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三个维度,均值分别为2.09、2、1.19。(2)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66,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25.7%;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85,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39.2%。(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女生大于男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文科类、艺术类、理工类、体育类;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农村大于城市。(4)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理工类、文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大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情绪低落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行为不当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6)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7)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研究主要结论:(1)大学生所采用各种应对方式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2)大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并且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高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3)大学生的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差异。(4)大学生的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专业、独生子女差异。(5)大学生在体育学习倦怠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其中在体育学习情绪低落、体育学习行为不当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6)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7)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潘林[3](2020)在《大学开展体育活动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兴趣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一般来说,所谓体育兴趣表示的是积极从事和积极开展与体育相关的各类活动的内心倾向性与可能性,它是一种和体育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人类主观思想活动。采用包括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多项相关的研究方法,对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各级学生在体育兴趣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论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培养体育兴趣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黄肖迪[4](2020)在《趋避动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研究 ——来自河南省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加强大学生的体育课开设,增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实习中,发现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行为呈现两种状态即:消极的学习行为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学生在体育课堂两种学习行为表现与趋避动机下的回避行为表现和趋近行为表现相一致,用趋避动机分析学生产生不同学习行为的动机,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回避行为表现、趋近行为表现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分为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问题行为六个维度,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中的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学习行为正态分布呈偏态分布,整体学习行为偏向于趋近行为表现。学习行为中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的趋近行为表现多于回避行为表现;而问题行为的行为表现整体偏向于回避行为表现,问题行为的回避行为表现多于趋近行为表现。学习行为中的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两两相关性显着,其中一项学习行为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学习行为。(2)大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行为受课堂学习动机影响较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机越强,倾听行为、观察行为、互动行为、练习行为、展示行为的学习趋近行为表现越明显;课堂回避动机越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回避行为表现越明显。(3)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中的学习行为中,练习行为的激活受外界的刺激和内部需求动力影响较大。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有期待学习的内容或技能、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体育课上的愉悦体验与追求越高,学生的学习趋近行为表现越明显,回避行为表现越少。(4)对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个人因素,影响较大的人为因素是课堂趣味性、课堂学习氛围、老师的教学方法。建议:(1)在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体育知识,可以改变学生对现学体育项目的了解,试图改变学生知识体育课程考核及格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体育学习下,并在体育课程结束后能够掌握运动技能。(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年级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的布置课程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趋近行为表现,减少学生的学习回避行为表现。(3)在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时,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增加娱乐性强的教学内容,如游戏、比赛、生生间相互教学等,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重复、单调的技能练习和活动形式。(4)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反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进行指导,让学生体验在练习中进步,同时了解自己进步的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学习效果。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运动技能、知识;使得课堂中的内容安排、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氛围对学生产生的正价刺激,激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增加学生的学习行为趋近表现。
吴桐[5](2020)在《高校学生运动热情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对待体育课程学习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作者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对其反馈的报告进行细致的整理与分类,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发现大部分都是站在宏观角度和改善措施进行研究,缺少实际访谈调研,其普及性以及可操作性较为欠缺,大部分的学习满意度量表都是以其的构建方式进行研究的,没有更深入细致的去研究其他的变量之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宏观角度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但实践性不高,若想深入探究必须从基础层面出发,从直接受众出发,因此从高等学校学生的对于运动热情的变量角度出发,对于高校体育课的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释这一方面重要因素,更能丰富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研究,并进行深入的探析。通过对五所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的421份,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及统计并加以分析得到下面的结论:(1)关于正常的本科学校中的体育“运动热情量表”、体育课“学习满意度”这2个量表经过反复的推敲,推敲的方式有对项目的分析、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等等,通过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步骤,,验证了本文所用两个量表有这良好的稳定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能够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人群实证研究的有效途径。(1)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各方面问答与体育“运动热情”各项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明显,体育“运动热情”能够清楚的展现出体育课“学习满意度”中存在35.5%的方差变异量,证明运动热情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有中等程度的预测效果。具体为运动热情两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其中有调和式运动热情与偏执型运动热情(P<.05),两个维度均能显着正向预测学生体育课学习满意度。(2)调查的学生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高校学生的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在不同项目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差异、在不同地域学生上不存在差异,在学校学科中的性质和这个学校中他的办学层次上面存在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性。(3)通过此次的调研,通过数据的统计与计算,所得分数都大大超过了不高不低的水平,表明了高校的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学习“满意度”总体呈较好的状态。
朱镜松[6](2020)在《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赋予了体育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的体育大都市,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社会经济转型、社会生活变迁的大背景下,由于道德治理体系、政策法规尚未健全,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体育不道德现象。习近平指出,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体育参与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良好体育道德的养成有利于其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塑造健康体魄;另一方面,体育道德作为个人道德的组成部分,反映着个人道德水平的同时也对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能动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时,体育道德不能也绝不应当成为短板。通过此次研究,目的是把握大学生体育道德现状,引导大学生体育道德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相衔接,完善体育道德体系建设,保障体育强国建设平稳进行;总结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经验,为高校立德树人方针的贯彻与落实提供经验引领,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展现大学生体育参与活力,提升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软实力,打造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新名片。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市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海市四所高校共651名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体育参与基本情况、体育道德素养、体育道德影响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理论探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体育道德信念和体育情感不坚定;体育责任行为和意识有待养成;高校未发挥好体育道德教育主体的功能;社会环境对体育道德的引导并未实现。据此,提出以下结论:(1)当下上海市大学生接受体育道德教育的主要场域是学校,但是高校并未完全发挥好其体育道德教育功能,表明高校在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和重视程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市场经济导致的个人主义成为大学生体育道德的首要风险因素,社会不良环境影响被认为是责任主体,表明社会并未发挥也难以成为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的阵地。(3)体育道德对体育参与者的重要性得到参与主体一致认同,但大学生个体的体育道德信念不强,体育行为后果被作为情感反应的基础,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拼搏意识。(4)大学生自我体育道德调节能力整体良好,伦理沟通成为处理体育冲突的首选,主流的体育道德观是“以义制利”、“以理导欲”,表明伦理道德在大学生体育参与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杨航[7](2020)在《大连市高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对大学生健身需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对大学生健身运动的需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从需求的视角出发,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健康的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市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有:在健身知识需求上,有88.83%的大学生表示对训练学知识有需求,有67.33%的大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有需求。在大学生体育健身的心理需求中,审美需求排在首位,占比达到42.50%。在场馆需求上,目前有72.16%的学生会选择在校内免费运动场馆进行体育运动。健身指导需求方面,有45%的学生在健身运动过程中需要体育健身指导。在健身项目上,大学生对体育健身项目需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跑步,占总比例的16.17%。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健身知识需求主要体现在训练学知识、运动损伤康复知识、运动营养知识等方面;在健身场馆选择上,主要是校内场馆;体育课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体育健身的需求。(2)在对于运动项目的需求上。男生会选择跑步、篮球、羽毛球等激烈运动,女生会选择健身操、瑜伽、游泳等放松项目,这主要取决于男、女生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一些差异。(3)在对健身指导方面的需求,女生高于男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表示需要健身指导;在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健身心理需求上,主导因素是审美需求。(4)大学生健身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受到大学生对健身知识重要性认识、科学健身知识了解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建议如下:(1)加强校园体育健康知识宣传工作。通过组织健康月、健康周、健身知识竞赛等活动,并通过海报、展板等媒介,增强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的了解。(2)以学生的健身需求为导向,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结合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体特征及运动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将大学生需求度较高的训练学知识、运动损伤康复等知识增加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3)提高体育教师对大学生健身需求的指导力度。学校可以安排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运动场馆对一些有运动指导需求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根据当前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量。(4)学校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育场地及设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
杨露露[8](2020)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田径运动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素有“运动之母”的称号,它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因此田径教学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但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田径选修课的发展之路并不顺利,多数高校田径选修课开展比较困难,部分高校甚至选择取消田径选修课,这些现象的发生引人深思。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修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求当前高校田径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对策。经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田径选修课面临着以下问题:田径选修课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田径选修课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田径选修课基础资源配置不足;教师对田径选修课教学的信心降低;学生对田径选修课的兴趣和认同感缺失;田径选修课发展的大环境有待完善。而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内容:1.学校对田径选修课的重视不够,田径教学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使教学开展受到一定局限,同时课后田径学习氛围不浓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田径课程目标明确,但执行力不够,教学内容出现“模板化”教学的现象,创新性不足,考核方式单一量化,易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初高中学习阶段的田径课程经历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田径选修课的兴趣。3.教师对于田径选修课的认识不够深刻,田径专业教师比例较低,教师脱离预期方案进行教学工作,不仅影响了田径选修课的开展情况,也影响了田径选修课的教学效果。4.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需求取向的变化,看待田径运动的眼光缺乏辩证性,大学生已有田径运动技能的水平,以及大学生性别差异均影响了参与田径选修课的积极性。5.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田径赛事转播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习的方式与观念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要提高普通高校田径选修课质量,需要构建多元化活动体系,营造浓厚的田径运动氛围;改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强化田径选修课重要性;突破“模板化”教学,构建开放式课堂;关注学生运动需求,提升学生田径学习兴趣;倡导田径资源共享,优化田径运动发展大环境。
郭文旭[9](2020)在《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处在多元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体育发展,教育体质改革不断深入,在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特别指出,要继续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促进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全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其相关研究成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然而纵观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情况,仍不容乐观,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不断的改进、发展和完善,是提升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以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现状及培养策略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文化素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归纳和整合,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现状分析,结合大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从文化的三层次结构视角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培养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如下:1.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精神、体育个性、体育行为六个方面。2.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整体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中,体育知识素养水平不足,尤其是对体育的基本常识、体育卫生保健常识以及体育规则的掌握不到位;大学生体育意识薄弱,急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对体育的育人价值认识不充分;体育能力方面,自我指导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有待加强;大学生的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体育精神体现的较为明显,但对其团结协作与沉着果敢的体育精神仍需正确引导;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良好的体育个性;体育行为方面,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尚可,体育信息获取的途径较为多元,但每周的体育参与次数不足。3.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的成因主要有:(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较偏重于技能教学;(2)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实效性欠佳;(2)场地、器材匮乏,难以保障学生基本活动需要;(4)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充分。基于此,提出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对策为:(1)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培养大学生关于体育的知识素养;教学中以各种体育项目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体、技能水平;(2)以学生体育行为养成为导向,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制定规范的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提高自我约束力;(3)以“常赛”为切入点,塑造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并创设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任虹[10](2020)在《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及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选项课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主流,体育选项课模式的初衷在于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实际情况中,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仍有所欠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课动机和满意度等进行调查,了解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开展状况,从而使其开展的更加顺利,科学有效,同时为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施行和转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及满意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的课程设置与选课方式均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未成功选修到自己心仪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情感与选课态度较为积极,但对体育选项课的认知存有一定程度的缺失,缺乏必要的选课指导。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结构由五个因子构成,分别为:“发展技能、增强社会适应”,“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展现自我、引起他人注意”,“兴趣爱好,教学环境魅力”,“他人影响、接受家人建议”,整体来看学生选修体育选项课的动机在兴趣爱好与教学环境的动机强度表现最强,其次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获得技能,实现价值以及社交需求等动机,对于为展现自我,引起他人注意或受他人影响而选修的动机较弱。男、女生在“自身擅长选修运动项目”与“任课教师教学能力与个人魅力”动机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选修动机均无显着性差异。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上课学习氛围、体育选项课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在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体育选项课时数、体育运动设施、体育选项课考核方式方面平均分值未达到满意程度(4分)。从选课结果来看,未成功选上心仪课程及选课态度不积极的学生满意度较低,究其原因,实际开设的课程不够全面,课程时数较少,缺少必要的理论与实践课程.部分运动设施老旧,存在安全隐患.教师考核方式有待优化。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因子“发展技能,增强社会适应”,“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展现自我,引起他人注意”,“兴趣爱好,教学环境魅力”,均与学生满意度程显着性正相关,因而一定程度上,激发与培养此类动机,学生满意度也将相应提升,而选修动机因子“他人影响,接受家人建议”,与学生满意度无显着性相关。
二、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健康中国政策导向 |
1.1.2 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 |
1.1.3 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体育生活方式亟待改进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生活方式 |
2.1.2 体育生活方式构建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状况研究 |
2.2.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系统分析法 |
3.2.6 德尔菲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培养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分析 |
4.1.1 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4.1.2 满足多层次需要,构建新时代大学美好生活 |
4.1.3 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助力三大国家健康战略 |
4.2 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
4.2.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 |
4.2.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 |
4.3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分析 |
4.3.1 大学生基本信息与健康认知情况 |
4.3.2 体育活动重要性 |
4.3.3 体育活动兴趣与动机 |
4.3.4 体育活动持续时间、频率、强度 |
4.3.5 体育项目的选择 |
4.3.6 体育活动的场地 |
4.3.7 体育活动参与形式 |
4.3.8 体育消费情况 |
4.3.9 体育生活方式的整体满意度 |
4.4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的系统分析 |
4.4.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的系统构成 |
4.4.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分析 |
4.4.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分析 |
4.4.4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分析 |
4.5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分析 |
4.5.1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系统模型理论构建——演化基础 |
4.5.2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内容构建——着力点 |
4.5.3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对策构建——实施过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应对方式 |
1.3.2 线下体育学习倦怠 |
1.3.3 线上体育学习倦怠 |
2 文献综述 |
2.1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2.1.2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
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 |
2.2.1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概念 |
2.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
2.3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2.3.1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概念 |
2.3.2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 |
2.4 应对方式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
4.2.2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2.3 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
4.3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分析 |
4.3.1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对比分析 |
4.3.2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对比分析 |
4.4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4.4.1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4.4.2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
5 讨论 |
5.1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 |
5.2 大学生线下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 |
5.3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3)大学开展体育活动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兴趣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逻辑分析法 |
3. 数据统计分析法 |
4. 问卷调查法 |
三、研究分析 |
(一) 概述 |
1.兴趣的基本定义 |
2.体育兴趣的特点 |
(1)稳定性 |
(2)广泛性 |
3.体育兴趣的分类 |
(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学生兴趣情况分析 |
1.大学生体育课兴趣分级 |
2. 大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分析 |
3.场地设施与器材因素对学生体育兴趣影响分析 |
4.大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的日常获取渠道 |
(三) 影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分析 |
1.个人因素 |
2.环境因素 |
3.人为因素 |
4.媒体宣传因素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4)趋避动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研究 ——来自河南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堂 |
2.1.2 体育行为 |
2.1.3 体育学习 |
2.1.4 学习行为 |
2.1.5 课堂学习行为 |
2.1.6 动机 |
2.1.7 趋避动机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体育课堂基本情况与动机调查 |
4.1.1 大学生体育课堂基本情况 |
4.1.2 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动机调查 |
4.2 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的趋近调查与分析 |
4.2.1 大学生体育课的倾听行为的趋近表现与分析 |
4.2.2 大学生体育课的观察行为的趋近表现与分析 |
4.2.3 大学生体育课的互动行为的趋近表现与分析 |
4.2.4 大学生体育课的练习行为的趋近表现与分析 |
4.2.5 大学生体育课的展示行为的趋近表现与分析 |
4.2.6 大学生体育课的问题行为的趋近表现与分析 |
4.3 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的回避调查与分析 |
4.3.1 大学生体育课的倾听行为的回避表现与分析 |
4.3.2 大学生体育课的观察行为的回避表现与分析 |
4.3.3 大学生体育课的互动行为的回避表现与分析 |
4.3.4 大学生体育课的练习行为的回避表现与分析 |
4.3.5 大学生体育课的展示行为的回避表现与分析 |
4.3.6 大学生体育课的问题行为的回避表现与分析 |
4.4 影响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的归因分析 |
4.4.1 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与课堂学习动机的相关分析 |
4.4.2 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与趋避动机的相关分析 |
4.4.3 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各个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
4.4.4 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的趋避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高校学生运动热情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运动热情 |
2.1.1 运动热情概念界定 |
2.1.2 运动热情的分类及测量 |
2.1.3 运动热情的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1.4 运动热情的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 |
2.2.1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
2.2.2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分类及测量 |
2.2.3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4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假设 |
3.5 研究流程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运动热情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2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3 运动热情、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 |
4.4 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4.5 运动热情与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4.6 运动热情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
4.7 运动热情角度提高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策略建议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
1.1.2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准 |
1.1.3 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建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概念 |
2.2 体育道德建设 |
2.3 大学生体育道德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道德 |
2.4.2 体育道德 |
2.4.3 大学生体育道德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访谈法 |
4.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现实基础 |
4.1 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必然性 |
4.1.1 个人层面 |
4.1.2 社会层面 |
4.1.3 学校层面 |
4.2 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的可行性 |
4.2.1 高校贯彻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
4.2.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 |
5.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 大学生体育参与基本情况 |
5.1.1 课外体育参与 |
5.1.2 课内体育参与 |
5.1.3 体育资讯关注 |
5.2 大学生体育道德基本情况 |
5.2.1 体育道德认知 |
5.2.2 体育道德情感 |
5.2.3 体育道德意志 |
5.2.4 体育道德行为 |
5.3 大学生体育道德影响因素 |
5.3.1 肯定性结构 |
5.3.2 否定性结构 |
5.4 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
5.4.1 体育道德信念和体育情感不坚定 |
5.4.2 体育责任行为和意识有待养成 |
5.4.3 高校未发挥好体育道德教育主体的功能 |
5.4.4 社会环境对体育道德的引导并未实现 |
6.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建议 |
6.1 明确大学生体育责任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体育责任行为 |
6.1.1 以课堂内容为着力点,促进大学生体育责任认同 |
6.1.2 满足大学生体育参与权利,明确大学生体育责任主体 |
6.1.3 以强制要求为手段,培养大学生体育责任行为 |
6.2 坚定大学生的体育道德价值观,增强体育道德信念和情感 |
6.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大学生体育道德辨识度 |
6.2.2 以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为核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情感 |
6.2.3 以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为基点,培育大学体育道德理想信念 |
6.3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道德环境,防范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
6.3.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挖掘体育社团的引导作用 |
6.3.2 发挥好榜样的引领力量,彰显体育道德风尚 |
6.3.3 利用好自媒体优势,把握好体育道德导向 |
6.4 牢筑高校体育道德教育主导地位,深化体育育人大格局 |
6.4.1 积极承担体育道德教育任务,将体育德育纳入工作计划 |
6.4.2 合理构建体育道德奖惩机制,践行优良体育道德行为 |
6.4.3 整合高校的信息资源,掌控大学生体育道德状况 |
7.研究结论 |
8.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大连市高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需求和供给原理 |
2.2 社会群体体育健身需求的研究 |
2.3 高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调查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数理统计法 |
3.3.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大连市高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调查与分析 |
4.1.1 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了解的需求调查分析 |
4.1.2 学生对体育健身运动场地需求的调查分析 |
4.1.3 学生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
4.1.4 学生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需求的调查分析 |
4.1.5 学生对体育健身指导需求的调查分析 |
4.2 大连市高校学生对体育健身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学生对体育健身重要性认识对需求的影响 |
4.2.2 学生对科学健身知识了解对需求的影响 |
4.2.3 体育健身供给对需求影响 |
4.2.4 学校体育课开设对需求的影响 |
4.2.5 消费能力对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影响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大学生健身需求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8)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意义与现状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现状 |
2.2.1 高校公共体育发展现状 |
2.2.2 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现状 |
2.2.3 高校田径选修课发展现状 |
2.2.4 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安徽省高校田径选修课开展情况分析 |
4.1.1 公共体育课程开设形式 |
4.1.2 田径选修课开设情况 |
4.1.3 田径选修课课程内容 |
4.1.4 田径选修课资源配置 |
4.1.5 高校师生对于田径选修课的态度 |
4.1.6 田径选修课发展的大环境 |
4.2 田径选修课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
4.2.1 田径选修课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 |
4.2.2 田径选修课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 |
4.2.3 田径选修课基础资源配置不足 |
4.2.4 教师对田径选修课教学的信心降低 |
4.2.5 学生对田径选修课的兴趣和认同感缺失 |
4.2.6 田径选修课发展的大环境有待完善 |
4.3 安徽省高校田径选修课出现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学校影响因素 |
4.3.2 课程影响因素 |
4.3.3 教师影响因素 |
4.3.4 学生影响因素 |
4.3.5 环境影响因素 |
4.4 安徽省高校田径选修课的发展对策分析 |
4.4.1 构建多元化活动体系,营造浓厚的田径运动氛围 |
4.4.2 改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强化田径选修课重要性 |
4.4.3 突破“模板化”教学,构建开放式课堂 |
4.4.4 关注学生运动需求,提升学生田径学习兴趣 |
4.4.5 倡导田径资源共享,优化田径运动发展大环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致谢 |
(9)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文化概述 |
1.4.2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分类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 |
1.4.4 关于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概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分析 |
3.1.1 体育知识现状分析 |
3.1.2 体育意识现状分析 |
3.1.3 体育能力现状分析 |
3.1.4 体育精神现状分析 |
3.1.5 体育个性现状分析 |
3.1.6 体育行为现状分析 |
3.2 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
3.2.1 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
3.2.2 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
3.2.3 场地、器材匮乏 |
3.2.4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不充分 |
3.3 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对策 |
3.3.1 体育文化的外层—器物层 |
3.3.2 体育文化的中间层—制度层 |
3.3.3 体育文化的核心层—精神层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B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C 问卷效度检验专家检查表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及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国内高校体育选项课开展情况研究现状 |
1.4.3 国外关于体育选项课的研究现状 |
1.4.4 大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及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的相关情况调查 |
3.1.1 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
3.1.2 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选课方式调查分析 |
3.1.3 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师资队伍调查分析 |
3.1.4 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考核方式调查分析 |
3.1.5 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选项课场地设施调查分析 |
3.2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态度情况调查 |
3.2.1 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认知分析 |
3.2.2 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情感分析 |
3.2.3 学生的选课行为分析 |
3.3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及满意度分析 |
3.3.1 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结构及因子命名 |
3.3.2 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的整体分析 |
3.3.3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的差异性比较 |
3.3.4 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整体满意度分析 |
3.3.5 学生对体育选项课满意度的具体分析 |
3.3.6 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与满意度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四、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D]. 薄潇男.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2]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D]. 马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大学开展体育活动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兴趣调查与分析[J]. 潘林.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4]趋避动机视域下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研究 ——来自河南省的调查[D]. 黄肖迪. 河南大学, 2020(02)
- [5]高校学生运动热情对体育课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吴桐.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6]上海市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D]. 朱镜松.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7]大连市高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杨航.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修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D]. 杨露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大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 郭文旭.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中国地质大学学生体育选项课选修动机及满意度研究[D]. 任虹.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