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梁仪庆[1](2021)在《基于时分脉冲调制的北斗伪卫星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建设完成,北斗系统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其局限性也开始显露。在室内环境下,卫星信号被遮蔽,无法进行导航定位。甚至在室外环境下,有时也会受到高大的地形地物的影响,定位的精度和连续性随之下降。伪卫星技术作为GNSS系统的主流辅助定位技术,既能独立组网用于室内高精度定位,又能作为北斗系统的地基增强系统,与北斗系统进行无缝融合定位。因此伪卫星技术与北斗系统相结合,可以弥补北斗系统的局限性,全面提升室内外定位的精度、可靠性以及连续性。在利用伪卫星技术进行定位时,必须考虑伪卫星的远近效应、时间同步、组网布局以及多径效应等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围绕伪卫星系统发射机及其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能够实现时间同步、具有抗远近效应能力、布局合理的北斗伪卫星系统。首先,参照北斗卫星系统的技术体系,并根据伪卫星技术的要求,确定北斗伪卫星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机制,并为伪卫星设计合适的导航电文。根据C/A码的特性选用适合伪卫星的C/A码,完成伪卫星信号的设计,并确定北斗伪卫星的工作参数及技术指标。对伪卫星的远近效应、时间同步以及组网布局进行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其次,针对北斗伪卫星的远近效应问题,提出TDMA脉冲调制的解决方案,设计脉冲调制的占空比以及脉冲图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对伪卫星的时钟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利用授时接收机的1PPS完成晶振驯服,解决了伪卫星时钟精度的问题。并利用复现的1PPS以及扩频启动信号来控制伪卫星发射机间的扩频同步启动,从而实现伪卫星系统的时间同步。基于精度因子对伪卫星的组网布局进行仿真分析,为在实际应用中优化伪卫星系统布局提供依据。然后,根据伪卫星的相关理论以及总体技术方案的要求,采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把伪卫星发射机分为基带控制器、基带信号处理器以及射频前端三个单元,对各个单元的软硬件进行详细的设计与调试,最终完成北斗伪卫星发射机的设计。最后,搭建测试环境,首先对伪卫星发射机的基带板以及射频前端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然后对发射机整机进行接收测试,最后对北斗伪卫星抗远近效应的能力进行测试,包括信号传播衰减实验,脉冲调制削弱强功率信号实验,伪卫星间以及伪卫星与卫星间的兼容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北斗伪卫星发射机达到相关设计要求。
韩佩志[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处理》文中指出随着日益复杂的电磁频谱环境带来的严峻的干扰问题,干扰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机器学习作为当下的潮流之一,正带动着通信抗干扰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干扰识别是抗干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干扰识别技术中,可以使得干扰类型及其相关参数的识别更加准确高效。成功识别出干扰信号之后,利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根据不同的信道质量指标对发送功率、调制编码方案及信号波束方向等参数进行实时更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和抑制干扰。本文将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及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卫星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物理层通信链路相结合,完成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特征辨识分类及干扰抑制,并在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平台(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USRP)进行了实际仿真验证。首先,本文总结了机器学习在干扰检测与识别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对链路自适应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简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大致安排。其次,研究和讨论了本文后续仿真所使用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给出了该算法应用于特征提取及特征分类领域的流程图。紧接着,针对本文图像分类问题,概述了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原理,构建了本文的卷积神经网络,并给出了相关参数设置。第三章以星地通信为背景,参照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及提案设计搭建了低轨卫星下行通信链路,仿真对比了在不同最大多普勒频移、不同干扰类型及不同干扰强度下的链路误码率及误块率性能。进一步,将机器学习中的SVM算法与星地通信链路相结合,对接收端信号功率谱提取峰度、偏度系数、频谱平坦系数及频域峰均比四类特征值,利用四维特征联合对干扰进行分类辨识,仿真得到了不同干信比(Jamming-to-Signal power Ratio,JSR)下单音干扰、多音干扰、扫频干扰、窄带干扰四种干扰类型的分类正确率。然后利用CNN图像识别算法,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干扰类型、不同干扰强度的接收端时频图进行处理及分类,得到了不同JSR下的分类正确率,并对两种算法的分类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VM算法在JSR达到-1d B时,能实现整体100%的识别成功率,其中单音、多音、窄带三种类型干扰分别在干信比为-16d B、-13d B及-6d B时达到100%识别成功率。在CNN分类结果中,单音、多音、扫频、窄带四类干扰分别在干信比为-22d B、-18d B、-12d B、-12d B时达到100%识别成功率。相对于SVM算法,CNN分类性能更优。第四章基于IEEE 802.11a物理层通信标准,搭建了干扰自适应链路。通过划分信噪比区间及接收端估计出的实时信噪比,在不同干扰类型及干扰强度下实现了调制编码策略的实时切换。并结合机器学习中的SVM算法实时检测干扰类型,再根据不同干扰类型采用N-sigma算法计算干扰抑制门限,对超过门限的谱线采用干扰置零法,得到了在不同JSR下干扰抑制前后的链路传输速率及误码率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干扰抑制前,单音干扰和多音干扰抑制后链路传输速率和误码率性能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当JSR大于-14d B时,干扰抑制后传输速率稳定在54Mbps,且误码率维持在8×10-5左右。多音干扰抑制后,当JSR大于-6d B时,传输速率稳定在24Mbps,且误码率维持在1×10-3左右。扫频干扰抑制后,在一定的JSR范围内,传输速率得到了提升且误码率被控制在6×10-3左右,随着JSR的增大,误码率有所上升,但一直低于干扰抑制前。窄带干扰由于干扰频谱范围较宽,干扰置零会损失部分有用信号信息,干扰抑制效果最差。干扰抑制无法提升传输速率,但在误码率超过0.1时可将误码率降低至0.1附近。最后,设计了单载波通信软硬件测试平台与方案,在Matlab Simulink?平台搭建通信链路,利用搭载AD9363射频收发芯片的Pluto SDR作为射频收发端,利用GNU Radio平台控制USRP产生不同类型的干扰。然后对接收端粗频率估计、符号同步、载波同步、相偏补偿等算法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进一步,利用SVM算法对接收端功率谱进行特征提取并对特征进行分类,仿真得到了不同干信比下的分类正确率曲线。在JSR达到2d B时,实现了单音、多音、扫频、窄带四种干扰100%的分类正确率,验证了所用分类算法的有效性。
陈奇龙[3](2020)在《14kHz频偏地空数据传输波形设计与实验验证》文中认为地空数据传输是地面站点与无人机点对点通信的业务之一,起源于军用领域。地空数据传输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着高动态、多普勒频移大、通信距离远等问题。论文针对地空数据传输波形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地空数据传输点到点通信方案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分析地空数据传输波形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详细分析了同步精度、频率偏移与传输距离需求项。通过同步精度分析,定时偏差超过1/8个码片会造成码间信干比严重下降,故在4倍码片速率上设计粗同步与精同步方案;通过频率偏移分析,设计合适同步头结构与同步方案进行可靠同步;通过传输距离分析获得在高斯信道下接收机灵敏度为-110.3dBm,为实验室与外场测试提供参考值。第二,在理论与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波形设计。为了提高传输距离,我们采用扩频通信技术为基础并根据需求展开设计;为了在14kHz频偏内、低信噪比下进行可靠时频同步,我们设计了8段256序列的同步头结构,在接收机灵敏度点的捕获概率大于99.8%、虚警概率小于0.1%;此外,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段同步序列的频率同步方案,在接收机灵敏度内可以保证残余频偏在1kHz以内;为了提升解调性能,采用导引与数据正交扩频并叠加的方法,信道均衡时分组使用4个导引的估计均值对4个数据信号进行补偿。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理论误比特曲线,在频偏14kHz时仿真链路性能恶化3.3dB,这是由于传输携带导引使得有效传输信号损失了3dB,其余0.3dB则是信道估计误差与噪声导致的损失。第三,我们使用软件无线电平台U2上的FPGA实现链路,设计优化后的资源消耗少且满足时序要求。实验室环境下,频偏14kHz时误比特率达到1?10-5时,实现链路所需信噪比比Simulink仿真差1.7dB;外场环境下,发射机功率10W,频偏14kHz时在距离8.5km时还有18dB的裕量。经过实验室与外场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论文对地空数据传输波形的研究成果,对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波形设计与应用具有理论与实现参考意义。
徐帮元[4](2019)在《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技术和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两者的技术越加成熟,导致它们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所需成本越来越低。很多行业开始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应用提出了需求,而现阶段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多为机械地将两者相结合,没有从根本上将两者合并为一个系统,所以现在亟需一种结合度高,实现便利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来解决各个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航空环境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实现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于航空环境下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模型,并对其工作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软件无线电平台凭借其灵活性高,设计成本低等特点在无线通信中被广泛采用,本文采用中频带通软件无线电结构,这种结构的软件无线电平台对射频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的要求较低,实现复杂度低,非常适合用于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实现。根据该平台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在该平台下实现雷达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模型,分析了两者共享同一套硬件系统的可行性。然后,本文围绕通信系统中的符号同步、频偏检测和信道估计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其实现方式研究了雷达系统中的目标距离检测和速度检测的问题。通信系统中训练序列采用相关性较高的PN码作为同步脉冲,PN码根据其长度的大小分为短PN码和长PN码。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使用短PN码进行自相关,计算峰值,得到信号的粗同步估计,然后使用长PN码与存储本地已知的PN序列进行互相关,得到细的同步估计。另外,PN序列的自相关运算还可以用于解决通信系统中的频偏问题。根据PN序列的特点,我们还分析了其用于雷达系统目标的距离检测和速度检测问题,雷达系统使用多段PN码进行互相关计算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距离检测。在速度估计问题中,增加PN码的长度能够提升速度检测的精度,但是会降低被检测的误差范围。本文使用在相干处理间隔内增加帧的个数来获取速度检测的性能提升。在给定相干处理间隔内帧的个数M=20并且接收信噪比大于0dB的情况下,速度检测精度能达到0.1m/s,且当相干处理时间为0.3ms时,系统传输速率能达到1×108bps。接下来,本文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硬件平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具体的技术参数的分析给出了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完成了硬件平台的PCB设计和实现,并对实现的硬件平台进行了部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硬件性能满足本文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性能需求。最后,本文基于所设计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了通信系统的FPGA功能实现,并对实现的通信系统进行了误帧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在LOS信道下符合实际预期的要求。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部分实现方案,所提出的方案设计复杂度低,性能良好,对于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参考意义。
赵滋阳[5](2018)在《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电离层探测雷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离层是地球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离层的活动对航天事业、通信、卫星导航等活动存在着重大的影响。我国电离层观测技术与装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电离层测高雷达,又称为电离层测高仪,自上世纪初诞生以来,时至今日,依然是重要且被广泛应用的地基电离层探测设备之一。然而传统的电离层测高雷达通常用纯硬件方式实现,其体积、重量较大,且对其进行维护以及功能调整、升级较复杂。软件无线电技术因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的突出优点使其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应用与发展[1]。因此,本文旨在针对电离层的探测需求,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到对电离层的探测研究中,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开放性、通用性强、可重配置等特点,实现了一套电离层软件雷达探测系统,该雷达系统具有体积小、升级和维护成本低、灵活性高、低功耗的优点,除此以外,本研究中利用该雷达系统进行了电离层垂测试验,并从该雷达的回波信号中成功提取了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垂直分布剖面。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本文对电离层及其探测方法与主要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列出了现阶段电离层探测的主要设备并总结了现阶段电离层探测设备的优缺点,阐述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并指出其为下一代电离层探测设备的发展方向。2、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多普勒雷达系统。该多普勒雷达通过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多普勒原理,可以有效探测移动物体的速度、距离等参数,与现有多普勒雷达比较其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及功能易于升级等优势。在移动目标探测实验中,该雷达取得了较精确的结果,实时性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3、本文在多普勒雷达的基础上,结合软件无线电技术、电离层探测技术及电离层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电离层探测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与现有电离层探测雷达相比,通用性强,可升级性高,显着地减小了体积和功耗。通过两个闭环实验验证了该雷达的可靠性,在开环实测实验中,雷达取得了数据,从处理结果来看,该雷达能准确探测电离层各项参数,探测性能优异,对下一步实现星载电离层探测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贡献:本文对电离层探测技术及电离层探测雷达设备进行了综述,针对现阶段设备的不足,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新型电离层探测雷达,从探测结果来看,该雷达在克服原有设备体积大,维护成本和功耗高等弊端的基础上,达到了很好的探测效果,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意义,验证了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星载无线电等离子体探测系统》的部分设计理论,并为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部分技术验证和测试平台。
覃俊祥[6](2018)在《天基网络iSAT卫星体系架构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卫星功能单一固化的体系架构及彼此独立的应用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天基信息网络不断拓展的任务发展需求。本文旨在面向实现卫星的一星多能、多星协同和资源共享,研究iSAT卫星体系架构设计,解决传统卫星功能单一、重构能力差的问题。主要针对实现一星多能和任务重构的iSAT卫星体系架构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未来卫星任务需求分析,阐述了iSAT卫星一星多能、任务重构的概念,结合空间数据系统的空间通信协议及其SIOS架构提出的业务理念,阐述了论文的天基网络iSAT卫星一星多能、任务重构的体系架构的设计思想及其关键技术,即任务建模、任务重构支撑业务和重构技术。(2)针对iSAT卫星一星多能、任务重构的特点,分析iSAT卫星可重构任务的时空属性和资源属性,重点研究了基于CPU类的任务重构和基于FPGA类任务的重构,并用模型统一描述两类任务。根据任务的时空、资源属性完成可重构任务到执行资源的映射,最后阐明了映射的约束条件。(3)研究及实现iSAT卫星可重构任务所需要的支撑业务,研究了支撑上层任务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命令与数据获取业务、消息传输业务、文件管理业务,重点在于阐述iSAT卫星支撑业务如何完成任务应用程序到底层硬件的解耦,实现了相关支撑业务的通用化,支撑iSAT卫星任务的可重构。(4)分析iSAT卫星可重构系统的特点,分析其与和地面可重构的区别,从基于CPU类任务和基于FPGA类任务这两个方面研究iSAT可重构技术的技术方案,研究并实现任务的可重构的配置和任务重构的管理,实现iSAT卫星多任务管理和重构的设计目的。本文的研究内容建立在充分研究传统卫星及现有的新体制卫星的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理论分析和设计,并通过体系架构应用,有效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天基网络iSAT卫星的体系架构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欧阳俊豪[7](2017)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Link16链路信道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指出Link16数据链由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制,八十年代开始交付使用,目的在于解决军队里各个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其关键技术包括了多项式编码、RS编码、交织编码、CCSK、最小频移键控调制等,信息传递速率快,外界难以截获破解,并且具有高等级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根据link16的传输结构以及通信体制,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实现了link16数据链物理层仿真。使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实现了链路级仿真系统的搭建,测试了link16数据链在各种干扰环境下的性能。完成了对于link16发展情况的论述,并且对软件无线电平台中的关键技术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对所用软件无线电平台做出了介绍。对link16的通信载体JTIDS系统的脉冲字符组成、消息封装类型与消息组成以及link16通信体制进行了论述,重点研究了link16链路信道采用的关键技术:信道编码、CCSK、MSK。为link16链路仿真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link16数据链物理层标准对信号处理的流程进行了设计,完成了发射端与接收端信号处理的流程进行了设计,包括信道编码与解码、交织与解交织、扩频与解扩频、MSK调制与解调等。仿真分析了link16数据链在不同种类噪声干扰下的性能,对于集中式的干扰,link16系统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对于这对整个频段进行大面积干扰情况下,由于干扰功率一定,而link16跳频频点数有限,所以分散在跳频频点出干扰功率有限。系统抗宽带干扰的性能较强。仿真结果表明link16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汪涛[8](2017)在《并联DC/DC系统中软件无线电信号传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对大功率供电系统的需求,DC/DC并联均流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功率负载的要求。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将无线通信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不仅减少复杂的物理连线且易于系统维护和重构,使DC/DC并联无线均流技术越来越受科研人员的青睐。无线通信作为未来通信的手段,本文将先进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用于DC/DC并联系统中,并对软件无线电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技术进行了阐述。本文首先根据软件无线电中心思想,对课题使用的无线收发硬件平台及其选择的器件进行了详细说明,主要包括DSP模块、FPGA模块、ADC/DAC、本地振荡器(SI4133)以及模拟正交上/下变频器和智能天线,从而为进一步的通讯算法优化提供了基础与平台。本文搭建了基于BPSK的软件无线电通信平台,并划分了系统功能,分别从发射端与接收端描述信号处理的过程。使用集成开发工具Quartus II 11.0和Verilog HDL语言对系统各通信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并行收/发通信接口、组帧/解帧模块、BPSK调制/解调模块以及数字下变频和控制接口SPI设计,并利用SignalTap II采集各模块FPGA仿真波形,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然后,将软硬件平台联合以200kHz通信速率进行无线通信测试系统具有稳定性,并测得系统延时大小。最后,根据课题的需求,本文进一步优化了软件算法,设计了十位、六位和四位三种数据位宽的无线传输系统,并以200kHz/300kHz通信速率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传输数据量减小,降低了传输周期,提高了有效数据传输率。并将设计的软硬件平台与并联Buck电源系统结合,以200kHz开关频率进行无线均流试验,实现了无线均流控制且保证了系统的稳态性能。
马钊[9](2017)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无线通信业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终端设备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也使得对频谱资源的使用需求更加迫切。有研究表明,当前的频谱资源并非缺乏,只是现有的频谱分配方案不够合理,导致频谱的利用率低。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Joseph Mitola博士于1999年率先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并且解释了认知无线电的实现过程中,认知用户具有对周围频谱资源感知的功能,在不干扰主用户的前提下,对频谱资源加以优化使用达到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通信技术,不仅面临着传统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由于其认知特性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这些安全问题的存在将是认知无线电发展的最大挑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工作及研究:第一,对于传统无线电、软件无线电以及认知无线电这三个方面的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三种无线电技术的核心内容、差别等进行概括,厘清了认知无线电的主要关键技术以及面临的安全问题,这有助于本文的展开。第二,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通信技术,不仅面临着传统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由于其认知特性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这些安全问题的存在将是认知无线电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本文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的安全问题以及频谱感知安全问题展开了讨论及研究。第三,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是认知无线电其他过程实现的基础,但也是最容易遭受攻击的阶段。为了更好的解决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安全性问题,本文从频谱感知入手,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并对其中的频谱感知方法进行了实现。借助Sora平台实现对频谱感知的关键技术,对该平台进行二次研发,通过调用其提供的SDK进行编码,实现对周围环境频谱的感知,统计周围环境频谱资源的使用情况。第四,本文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安全分析和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用于认知无线电安全态势分析的新方法,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第五,在分析模糊数学的基础之上,就认知无线电网络这一具体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具体的分析过程和计算过程,并得出安全评估的结果。本文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理论和实用价值:一、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结构体系的系统安全分析和综合的新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的安全性评估分析的理论及计算方法;二、给出了认知无线电安全态势感知评价体系及评估指标集;三、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安全评估方法的模糊数学模型,从而为研究这类系统的安全态势提供了理论基础。四、该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对于一个已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也可以应用于系统设计规划。五、鉴于系统安全性评估,特别是对于安全性对比,一般并没有确切的依据,结论是无法量化的。应用本方法,可对以往所谓安全、较安全、不安全这些模糊概念进行科学计算机量化,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秦科技[10](2017)在《警用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无线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频带资源也越来越紧缺,不同频带,不同制式之间的通信需求也越来越多。对通信质量,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要求越来越苛刻。特别是警用通信对多频带切换,多功能实现的需求不断增加。软件无线电可以满足警用通信对于多频段通信的需求。软件无线电技术无论在商业还是军事方面都拥有巨大的价值,被称为又一次的通信技术革命。特别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进步,在硬件上实现基带处理的能力大大提高。本文设计一种软件无线电实现方法,把基带处理部分放在硬件上,通过软件控制硬件,并和硬件部分实现数据交换。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接下来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原理及其关键技术,并给出几种常见的结构。然后,给出系统平台的实现方案:射频+基带处理+软件。并分别阐述了AD9361射频芯片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基带处理部分主要在ML-605开发板上完成,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另外,着重介绍了接收机的定时同步、载波恢复和均衡模块;软件部分包括软件控制界面和驱动程序的开发。通过方案设计来整体把握设计方向。方案设计完成之后,首先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各个模块设计合理性。然后在硬件平台按照模块化设计原则,并进行了晶振校准、增益控制,优化时钟引脚等操作,使得符合设计要求。软件界面是连接用户与硬件的桥梁,设计好的界面可以使用户简单快捷的控制硬件实现部分,并完成数据交换功能。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升级软件来添加各种功能。接下来进行系统测试,首先验证基带处理部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整个硬件平台的功能正确性。然后测试软件的收发信息功能,软件控制界面与硬件平台的互连性。再联合测试整个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功能。最后系统测试结果证明警用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完全正确,较好的实现了既定的功能。
二、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时分脉冲调制的北斗伪卫星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特色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特色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北斗伪卫星定位系统结构及参数设计 |
§2.1 北斗伪卫星系统结构 |
§2.2 北斗伪卫星系统工作机制 |
§2.3 北斗伪卫星信号设计 |
§2.3.1 信号结构设计 |
§2.3.2 导航电文的设计及优化 |
§2.3.3 北斗伪卫星C/A码的生成与特性 |
§2.4 北斗伪卫星系统工作参数及技术指标 |
§2.4.1 基带工作参数 |
§2.4.2 北斗伪卫星的射频功率指标 |
§2.5 北斗伪卫星系统关键问题分析及对策 |
§2.5.1 远近效应干扰问题的分析 |
§2.5.2 伪卫星时间同步问题的分析 |
§2.5.3 北斗伪卫星布局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斗伪卫星关键技术的研究 |
§3.1 TDMA时分脉冲调制技术的研究 |
§3.1.1 概述及设计要求 |
§3.1.2 伪卫星信号占空比的选择 |
§3.1.3 伪卫星脉冲图案设计 |
§3.1.4 TDMA脉冲调制对信号捕获概率的改善分析 |
§3.1.5 远近效应对伪码相关性影响的分析 |
§3.2 时钟模块设计 |
§3.2.1 时钟管理 |
§3.2.2 时钟驯服及同步启动设计 |
§3.3 发射机的布局与仿真 |
§3.3.1 伪卫星精度因子分析 |
§3.3.2 布局方案及分析 |
§3.3.3 发射机布局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DMA脉冲调制的北斗伪卫星发射机的设计 |
§4.1 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
§4.2 基带控制器软硬件设计 |
§4.2.1 基带控制器方案设计 |
§4.2.2 基带控制器核心硬件电路设计 |
§4.2.3 HMI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4.2.4 基带控制器总体工作流程 |
§4.3 基带信号处理器软硬件设计与仿真验证 |
§4.3.1 基带信号处理器方案设计 |
§4.3.2 基带信号处理器核心硬件设计 |
§4.3.3 SPI数据通信接口设计 |
§4.3.4 基带信号逻辑结构设计 |
§4.4 射频前端电路及参数配置 |
§4.4.1 射频前端 |
§4.4.2 射频前端参数配置与编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斗伪卫星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准备工作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内容 |
§5.2 北斗伪卫星发射机基带板测试 |
§5.2.1 发射机参数配置功能测试 |
§5.2.2 时钟驯服测试 |
§5.2.3 伪卫星发射机间同步测试 |
§5.2.4 基带板与射频前端通信测试 |
§5.3 北斗伪卫星发射机射频模块测试 |
§5.4 北斗伪卫星发射机整机接收测试 |
§5.5 北斗伪卫星抗远近效应测试 |
§5.5.1 伪卫星信号传播衰减实验 |
§5.5.2 脉冲调制削弱强功率信号实验 |
§5.5.3 伪卫星脉冲信号对卫星信号的兼容性实验 |
§5.5.4 伪卫星脉冲信号之间的兼容性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链路自适应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特征分类 |
2.1 引言 |
2.2 干扰特征提取 |
2.3 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
2.3.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2.3.2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选择 |
2.3.3 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与流程图 |
2.4 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模型 |
2.4.1 CNN原理 |
2.4.2 本文CNN模型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星地通信链路干扰处理 |
3.1 引言 |
3.1.1 卫星通信系统整体框架 |
3.1.2 卫星通信干扰分析 |
3.1.3 卫星抗干扰技术 |
3.1.3.1 天线抗干扰技术 |
3.1.3.2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 |
3.1.3.3 扩跳频技术 |
3.1.3.4 其他抗干扰技术 |
3.2 星地链路仿真模型 |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基于SVM的干扰分类检测结果 |
3.5 基于CNN的干扰分类检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链路自适应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帧结构 |
4.2.2 卷积编码 |
4.2.3 EVM计算及SNR估计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基于SVM的干扰检测与干扰抑制仿真结果 |
4.4.1 基于SVM的干扰辨识仿真结果 |
4.4.2 基于N-sigma算法的干扰抑制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luto SDR及软件无线电外设的硬件平台仿真 |
5.1 引言 |
5.1.1 Pluto SDR简介 |
5.1.2 USRP和 GNU radio简介 |
5.2 通信收发链路结构及原理 |
5.2.1 链路总体结构 |
5.2.2 信源产生模块 |
5.2.3 接收端模块 |
5.2.3.1 频偏补偿模块 |
5.2.3.2 符号定时同步算法 |
5.2.3.3 载波同步算法 |
5.2.3.4 相偏补偿模块 |
5.2.4 基于GNU Radio的干扰机模块 |
5.3 仿真结果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各干扰类型下的仿真结果 |
5.3.2.1 无干扰 |
5.3.2.2 单音干扰 |
5.3.2.3 多音干扰 |
5.3.2.4 窄带干扰 |
5.3.2.5 扫频干扰 |
5.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分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本文贡献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3)14kHz频偏地空数据传输波形设计与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地空数据传输波形研究现状 |
2.1 无人机研究现状 |
2.1.1 军用无人机 |
2.1.2 无人机数据链 |
2.2 地空数据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
2.2.1 技术简介 |
2.2.2 常见数据传输系统结构 |
2.3 时间同步研究现状 |
2.3.1 粗同步 |
2.3.2 精同步 |
2.4 频率同步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地空数据传输波形需求分析 |
3.1 波形功能需求与分析 |
3.2 波形性能需求与分析 |
3.2.1 同步精度分析 |
3.2.2 频率偏移分析 |
3.2.3 传输距离分析 |
3.2.4 其它指标分析 |
第四章 地空数据传输波形设计 |
4.1 方案总体结构 |
4.2 基带发射机关键技术 |
4.2.1 卷积编码 |
4.2.2 码块交织 |
4.2.3 扩频 |
4.2.4 数据导引合并 |
4.2.5 组帧 |
4.3 基带接收机关键技术 |
4.3.1 时间同步 |
4.3.2 频率同步 |
4.3.3 解扩 |
4.3.4 信道均衡 |
4.3.5 QPSK软解调 |
4.3.6 维特比译码 |
4.4 链路性能仿真 |
4.4.1 链路结构 |
4.4.2 时间同步性能 |
4.4.3 频率同步性能 |
4.4.4 误码率性能 |
4.4.5 抗干扰性能 |
第五章 地空数据传输波形实验验证 |
5.1 波形实现平台 |
5.1.1 硬件平台 |
5.1.2 软件平台 |
5.2 波形关键技术模块实现 |
5.2.1 卷积编码 |
5.2.2 扩频模块 |
5.2.3 时间同步 |
5.2.4 频率同步 |
5.2.5 解扩与信道均衡 |
5.2.6 维特比译码 |
5.3 资源消耗与时序分析 |
5.3.1 资源消耗 |
5.3.2 时序分析 |
5.4 实验室实验验证 |
5.4.1 链路带宽测试 |
5.4.2 接收机灵敏度测试 |
5.4.3 加速度测试 |
5.4.4 传输延迟测试 |
5.4.5 抗干扰测试 |
5.5 外场实验验证 |
5.5.1 传输距离测试 |
5.5.2 加速度测试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硕士期间所做工作及本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模型及系统关键技术介绍 |
2.1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模型 |
2.2 软件无线电系统模型及其关键技术 |
2.2.1 软件无线电结构模型分析 |
2.2.2 中频带通软件无线电结构 |
2.3 通信系统模型分析 |
2.4 雷达系统模型分析及雷达通信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帧结构设计 |
3.2 基于PN序列的符号定时误差估计和信道估计问题分析 |
3.3 基于PN序列的雷达系统设计和问题分析 |
3.3.1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问题分析 |
3.3.2 雷达天线一体化的目标检测和范围估计 |
3.3.3 目标的速度检测和雷达系统性能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硬件设计和实现 |
4.1 雷达天线一体化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4.2 宽带收发器AD9361 |
4.2.1 AD9361 性能介绍 |
4.2.2 AD9361 工作方式 |
4.3 硬件平台详细设计 |
4.3.1 集成化的软件无线电详细设计 |
4.3.2 电源设计和功耗分析 |
4.3.3 软件无线电射频前端设计 |
4.4 硬件平台PCB设计和实现 |
4.4.1 集成化的软件无线电平台PCB设计 |
4.4.2 可拓展的软件无线电平台PCB设计 |
4.5 软件无线电平台部分性能测试 |
4.5.1 射频前端性能测试 |
4.5.2 误差适量幅度(EVM)参数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航空通信系统FPGA设计和实现 |
5.1 航空通信系统FPGA实现的总体方案 |
5.1.1 通信系统中的帧结构设计 |
5.1.2 发射链路模块 |
5.1.3 接收链路模块 |
5.2 通信系统部分模块的FPGA实现 |
5.2.1 基于PN码的符号同步设计 |
5.2.2 通信系统工作模式的FPGA实现 |
5.2.3 CRC校验模块设计 |
5.2.4 航空通信系统实现结果 |
5.3 通信系统整体工作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章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电离层探测雷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地球空间环境及电离层简述 |
1.2.1 地球空间环境 |
1.2.2 电离层 |
1.3 电离层雷达探测系统与技术简介 |
1.3.1 电离层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 |
1.3.2 电离层探测系统的方法分类 |
1.4 电离层探测雷达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 |
2.1 软件无线电概念 |
2.1.1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
2.1.2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软件无线电的平台及应用 |
2.2.1 GNURadio |
2.2.2 USRP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普勒雷达的设计与实现 |
3.1 多普勒原理 |
3.2 多普勒软件雷达系统设计 |
3.2.1 多普勒软件雷达系统设计目标 |
3.2.2 多普勒软件雷达软硬件结构设计 |
3.3 多普勒软件雷达系统实现及实测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离层软件雷达探测系统及其设计方案 |
4.1 电离层软件雷达系统设计目标 |
4.2 电离层软件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
4.3 回波数据电离层参数提取算法 |
4.4 电离层软件雷达波形编码选择 |
4.5 电离层软件雷达系统硬件设计 |
4.6 电离层软件雷达软件功能设计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离层软件雷达探测系统的实现 |
5.1 电离层软件雷达系统的实现 |
5.1.1 信号产生 |
5.1.2 信号发射、接收 |
5.2 软件雷达探测系统闭环实验测试及数据分析 |
5.2.1 闭环定频试验 |
5.2.2 闭环扫频试验 |
5.3 电离层软件雷达外场实验及电离层实测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天基网络iSAT卫星体系架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天基网络iSAT卫星 |
1.1.2 未来卫星任务需求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新体制卫星的研究现状 |
1.2.2 可重构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空间系统标准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iSAT卫星体系架构总体设计 |
2.1 iSAT卫星体系架构需求分析 |
2.2.1 iSAT卫星基本定义 |
2.2.2 iSAT卫星体系架构需求分析 |
2.2 iSAT卫星任务可重构技术基础 |
2.2.1 CCSDS协议体系架构 |
2.2.2 CCSDS的 SOIS架构 |
2.2.3 SOIS架构的指导意义 |
2.3 iSAT卫星体系架构设计 |
2.3.1 iSAT卫星体系架构总体设计 |
2.3.2 iSAT卫星应用支持层设计 |
2.3.3 iSAT卫星体系架构的硬件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SAT卫星可重构任务建模 |
3.1 iSAT卫星可重构任务模型 |
3.1.1 任务模型设计 |
3.1.2 任务的基本概念 |
3.2 iSAT卫星可重构模型 |
3.2.1 可重构系统模型 |
3.2.2 FPGA资源模型 |
3.3 任务模型到可重构资源模型的映射 |
3.3.1 映射准则 |
3.3.2 约束条件 |
3.3.3 模型应用案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SAT卫星任务重构支撑业务 |
4.1 命令与数据获取业务 |
4.1.1 设备访问 |
4.1.2 设备虚拟化 |
4.1.3 设备数据池化 |
4.2 消息传输业务 |
4.2.1 iSAT卫星消息传输需求 |
4.2.2 基于Open DDS的发布/订阅 |
4.2.3 iSAT卫星信息库 |
4.3 文件管理业务 |
4.3.1 iSAT卫星文件管理业务 |
4.3.2 iSAT卫星文件存储 |
4.3.3 iSAT卫星文件传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SAT卫星任务重构技术 |
5.1 iSAT卫星任务重构系统分析 |
5.1.1 星载计算机 |
5.1.2 星载可重构FPGA |
5.2 iSAT卫星重构方案设计 |
5.2.1 重构类型 |
5.2.2 重构配置 |
5.2.3 重构校验 |
5.3 iSAT卫星重构管理 |
5.3.1 重构任务管理 |
5.3.2 iSAT卫星进程控制 |
5.3.3 iSAT演示样星多任务管理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SAT卫星体系架构应用 |
6.1 iSAT卫星任务建模技术应用 |
6.1.1 基于CPU的可重构任务 |
6.1.2 基于FPGA的可重构任务 |
6.2 iSAT卫星任务重构支撑技术应用 |
6.2.1 iSAT卫星命令与数据获取业务 |
6.2.2 iSAT卫星消息传输业务 |
6.2.3 iSAT卫星文件管理业务 |
6.3 iSAT卫星重构技术应用 |
6.3.1 任务重构场景设计 |
6.3.2 任务重构场景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基于软件无线电的Link16链路信道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link链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基本理论及USRP平台简介 |
2.1 软件无线电概述 |
2.2 软件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 |
2.2.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数字正交分解 |
2.2.2 离散希尔伯特变换正交分解 |
2.2.3 以特定的采样方式进行正交分解 |
2.2.4 基于数字混频进行正交分解 |
2.2.5 IQ通道幅相不平衡的影响分析 |
2.3 USRP软件无线电平台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ink16 数据链传输结构与通信体制 |
3.1 传输结构 |
3.1.1 脉冲字符结构 |
3.1.2 消息封装 |
3.2 Link16 战术数据链通信体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ink16 链路信道关键技术研究 |
4.1 信道编码技术 |
4.1.1 RS码 |
4.1.2 有限域 |
4.1.3 RS码编码的数学模型 |
4.1.4 RS译码数学模型 |
4.2 交织与解交织技术 |
4.2.1 交织技术的原理 |
4.3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
4.3.1 JTIDS的直接序列扩频方式 |
4.3.2 用伪随机序列调制基带信号 |
4.3.3 直接序列扩频的解扩原理 |
4.4 最小频移键控 |
4.4.1 MSK仿真数学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ink16 链路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 |
5.1 USRP开发软件介绍 |
5.2 link16 链路级仿真系统在USRP上的实现 |
5.2.1 发送端实现 |
5.2.2 接收端实现 |
5.3 USRP仿真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5.4 link16 抗干扰性能仿真 |
5.4.1 部分带宽加噪干扰 |
5.4.2 梳状加噪干扰 |
5.4.3 跳变碰撞加噪干扰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并联DC/DC系统中软件无线电信号传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分布式电源系统概述 |
1.1.2 DC/DC变换器并联均流技术 |
1.1.3 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 |
1.2 无线均流控制策略的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3 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述 |
1.3.1 软件无线电基本概念 |
1.3.2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
1.4 课题研究目的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理论基础及其核心技术 |
2.1 信号采样基本理论 |
2.1.1 Nyquist采样定理 |
2.1.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
2.1.3 多速率信号处理理论 |
2.2 软件无线电基本体系结构 |
2.2.1 射频全宽带低通采样数字化结构 |
2.2.2 射频直接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 |
2.2.3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数字化结构 |
2.3 数字下变频技术 |
2.3.1 数字下变频基本原理 |
2.3.2 数字下变频结构 |
2.4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信号处理硬件平台 |
3.1 系统硬件整体架构概况 |
3.1.1 发射端信号处理过程 |
3.1.2 接收端信号处理过程 |
3.2 射频模拟前端及天线 |
3.2.1 发射通道模拟上变频模块 |
3.2.2 接收通道模拟下变频模块 |
3.2.3 本地振荡器 |
3.2.4 无源天线 |
3.3 数模/模数转换模块 |
3.3.1 发射端D/A转换模块 |
3.3.2 接收端A/D转换模块 |
3.4 数字前端及基带处理模块 |
3.4.1 DSP模块 |
3.4.2 FPGA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功能软件设计及其FPGA实现 |
4.1 软件无线电系统功能开发平台 |
4.1.1 基于BPSK的软件无线电通信平台 |
4.1.2 软件无线电系统功能划分 |
4.2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及设计语言概述 |
4.2.1 集成开发环境Quartus II |
4.2.2 硬件描述语言介绍 |
4.2.3 Altera IP核 |
4.3 系统采样时钟产生模块 |
4.4 发射端功能软件化设计及其FPGA仿真实现 |
4.4.1 发射端并行通信接收口设计 |
4.4.2 数据并串转换组帧模块实现 |
4.4.3 BPSK调制上变频模块 |
4.5 接收端功能软件化设计及其FPGA仿真实现 |
4.5.1 数字下变频模块 |
4.5.2 BPSK解调模块 |
4.5.3 数据串并转换解帧的FPGA实现 |
4.5.4 接收端并行通信发送口设计 |
4.6 FPGA对外围器件配置控制设计 |
4.7 系统整体功能调试实现 |
4.7.1 系统稳定性验证 |
4.7.2 系统整体延时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平台优化设计及其在DC/DC并联无线均流中应用 |
5.1 应用于并联DC/DC变换器系统的几种数据位宽设计 |
5.1.1 十位数据位宽设计及其系统测试 |
5.1.2 六位数据位宽设计及其系统测试 |
5.1.3 四位数据位宽设计及其系统测试 |
5.1.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2 并联BUCK系统无线均流稳态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清单 |
附录B 无线收发RTL级程序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来源、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 本文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
第二章 认知无线电安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无线电技术与软件无线电技术 |
2.1.1 无线电技术 |
2.1.2 软件无线电技术 |
2.2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 |
2.2.1 认知无线电体系结构 |
2.2.2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 |
2.3 认知无线电安全 |
2.3.1 认知无线电网络 |
2.3.2 认知无线电安全 |
2.3.3 认知无线电安全态势评估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认知无线电技术研究现状 |
2.4.2 认知无线电安全研究现状 |
2.4.3 安全态势评估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基于SORA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 |
3.1 SORA频谱感知体系 |
3.1.1 硬件系统构建 |
3.1.2 硬件系统测试 |
3.1.3 软件系统设计 |
3.1.4 软件系统测试 |
3.2 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实现 |
3.2.1 Sora Station工作原理 |
3.2.2 基于Sora的频谱感知实现过程 |
3.2.3 频谱感知实现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数学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
4.1 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4.1.1 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的特征 |
4.1.2 系统安全分析与综合理论 |
4.1.3 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4.2 模糊集合论及模糊关系 |
4.2.1 集合论 |
4.2.2 模糊集合与表示方法 |
4.2.3 模糊关系 |
4.3 认知无线电网络Fuzzy安全评估模型建立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认知无线电网络系统Fuzzy安全态势评估 |
5.1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Fuzzy安全评估模型 |
5.2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Fuzzy安全评估计算 |
5.3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Fuzzy安全评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警用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SDR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原理 |
2.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
2.2 信号采样理论 |
2.2.1 Nyquist采样定理 |
2.2.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
2.3 几种常见SDR结构 |
2.3.1 射频全带宽低通采样SDR结构 |
2.3.2 射频直接带通采样SDR结构 |
2.3.3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SDR结构 |
2.4 SDR中的数字信号正交变换理论 |
2.4.1 数字混频的正交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警用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 |
3.1 软件无线电平台方案 |
3.1.1 系统设计指标 |
3.1.2 设计思路 |
3.2 AD9361射频收发 |
3.2.1 AD9361功能特点 |
3.2.2 配置AD9361 |
3.3 FPGA基带处理部分 |
3.3.1 QAM信号 |
3.3.2 基带发送方案 |
3.3.3 基带接收方案 |
3.4 软件控制部分 |
3.4.1 应用程序设计 |
3.4.2 串口设计 |
3.4.3 PCIe简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方案实现及关键模块仿真 |
4.1 软件无线电平台介绍 |
4.2 AD9361捷变频收发器 |
4.2.1 晶振校准 |
4.2.2 数据接口 |
4.2.3 增益控制 |
4.3 基带处理实现 |
4.3.1 时钟设计 |
4.3.2 算法加速设计 |
4.3.3 uart接口设计 |
4.4 软件无线电控制设计 |
4.5 关键模块仿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警用软件无线电平台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测试 |
5.1.1 测试环境 |
5.2 硬件平台测试 |
5.2.1 差分编解码功能测试 |
5.2.2 定时同步模块测试 |
5.2.3 均衡和载波同步模块测试 |
5.2.4 信号分析测试 |
5.2.5 信号距离测试 |
5.3 软件平台测试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软件无线电及其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时分脉冲调制的北斗伪卫星系统的设计[D]. 梁仪庆.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扰处理[D]. 韩佩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14kHz频偏地空数据传输波形设计与实验验证[D]. 陈奇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雷达通信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D]. 徐帮元. 东南大学, 2019(03)
- [5]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电离层探测雷达研究[D]. 赵滋阳. 南昌大学, 2018(12)
- [6]天基网络iSAT卫星体系架构设计及实现[D]. 覃俊祥.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基于软件无线电的Link16链路信道传输技术研究[D]. 欧阳俊豪.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并联DC/DC系统中软件无线电信号传输优化研究[D]. 汪涛.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2)
- [9]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研究[D]. 马钊.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10]警用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秦科技.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通信论文; 电离层论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通信卫星论文; 同步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