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流域 首次实施蓄洪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1](2022)在《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关键技术与试点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孪生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制造业、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创新发展。然而,受限于水系统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中发展相对缓慢,仅在防洪减灾方面得到一定应用,与全面感知和映射物理流域并实现流域全要素全过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的智慧水利发展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主要体现在缺乏多源数据融合及应用技术、模型精度有待提升,以及欠缺及时映射物理世界改变的模型和系统迭代技术等,亟须系统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探讨了流域数字孪生的概念与意义,梳理了现阶段流域数字孪生发展需求,以防洪应用为例,探索了数据底座建设、模型库建设、智能应用建设,以及敏捷响应配置平台技术等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知识图谱的调度规则库建设技术,以及将应用拓展至水资源管理等长江流域管理现实需求,提出了长江流域三峡库区、汉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行蓄洪空间试点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技术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数字孪生流域技术提供借鉴。
王明胜,周小春,李海峰,王媛媛[2](2021)在《安徽生态湿地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文中认为维护生态湿地蓄洪区的良好湿地环境,既可以调节和分蓄洪水,有效提升地区的防洪能力,也是保护生态湿地蓄洪区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本文阐述了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形成特点、利用现状,分析了其在人水争地、规划衔接、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恢复生态湿地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角度提出了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荆柱[3](2021)在《特大洪水条件下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群防洪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洪灾最集中频繁的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其中,又以荆江河段受洪灾威胁最为严重,在特大洪水发生时避免荆江河段出现毁灭性灾害是长江防洪的重中之重。三峡工程能直接控制荆江河段95%以上的洪水来量,在保证中下游防洪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三峡大坝建成以来,长江上游又陆续兴建了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一大批防洪库容大、调节能力强的大型水库,极大地改变了三峡水库入库洪水原有形态,也对下游荆江地区的防洪风险造成了显着的影响。因此,在三峡上游多个大型水库陆续建成和新版调度规程出台的背景下,对特大洪水条件下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群的防洪能力进行研究,对于增强水库及下游河道的防洪安全,最大化的实现水库的防洪效益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水文随机模拟、一维水动力学计算、动库容调洪演算、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等理论技术,综合考虑不同设计频率、不同入库洪水形态、不同调洪调度规则、不同梯级水库群组联合调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系统性地对三峡水库独立运行或与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时的最高坝前水位、最大下泄流量、对荆江及城陵矶地区的防洪补偿时间、荆江地区的分蓄洪量、三峡上游梯级水库群需要预留的最小拦蓄库容量进行了计算,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考虑水文随机性的三峡水库入库洪水生成。基于三峡库区主要入库站点长系列日径流数据,采用分期平稳自回归方法建立了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随机模型,定量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精度及效果符合要求,可以实现对三峡水库随机入库洪水的有效模拟。在百年一遇(1%)、千年一遇(0.1%)、万年一遇(0.01%)及万年一遇+10%(0.01%×1.1)共四种设计频率下,采用寸滩、宜昌(或枝城)峰量同频率组成法将历史典型入库洪水过程和随机入库洪水过程放大为不同频率下的入库设计洪水。(2)对传统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改进,有效实现了对三峡库区洪水演进的准确模拟。基于三峡库区2.5m分辨率的DEM数据,考虑河道两岸河湾和支流对水流演进的槽蓄作用,对传统一维水动力学模型无法考虑河道真实地形的问题进行修正,构建了三峡水库动库容调洪模型。采用三峡水库在正常蓄水运行时期的实测洪水数据对模型的计算参数进行率定验证,保证了模型对库区高水位洪水演进的准确性。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河道型水库洪水演进时,考虑河道两岸支岔槽蓄量可极大地提高传统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精度。(3)在千年一遇、万年一遇、万年一遇+10%三种设计频率下,系统性地探究了三峡水库独立运行时的防洪能力。当遭遇千年一遇的入库设计洪水时,仅依靠三峡水库独立拦蓄洪水,在保证坝前水位不高于175m的前提下,必须启用荆江分蓄洪区,才能有效地保障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当遭遇万年一遇或万年一遇+10%的入库设计洪水时,三峡水库即便配合启用荆江分蓄洪区也无法有效拦蓄洪水,必须通过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防御洪水来保障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4)系统性地给出了三峡水库与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运用时的防洪策略。为避免启用荆江分蓄洪区,在千年一遇设计频率下,三峡上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群需要预留的最小拦蓄库容为72.11~94.74亿m3,占总防洪库容量的46.5%~61.1%。在万年一遇设计频率下,三峡上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梨园、阿海等14座重要大型水库,需要预留的最小拦蓄库容为149.57~177.71亿m3,占总防洪库容量的71.1%~84.5%。若遭遇万年一遇+10%频率来水,即便将三峡上游已建和在建的水库群全部启用,仍需开启下游荆江分蓄洪区,才能保障荆江河段的防洪安全。(5)论证了入库洪水形态和防洪调度规则对三峡水库防洪策略及荆江地区防洪安全的影响。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相同设计频率下入库洪水的形态对动库容调洪后三峡水库可控制的最大下泄流量影响巨大。在防洪设计中,通过洪水随机模拟方法,寻求三峡水库在某一设计频率下最危险入库洪水过程,对于探究三峡水库的防洪能力是确有必要的。在三峡水库调度规则方面,在保证城陵矶地区不超过保证水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三峡水库的补偿下泄流量,为后期预留更多的防洪库容,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增加对城陵矶地区的补偿保护时间,还可以大幅减少遭遇特大洪水时荆江地区的分蓄洪量。
雷声,张秀平,袁晓峰,黄萍,孙东亚[4](2021)在《鄱阳湖单退圩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退圩是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整治江湖的有力措施之一,已成为鄱阳湖防洪体系的一部分。2020年,鄱阳湖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单退圩首次大范围运用。通过回顾设立背景,分析本轮洪水的基本特点和运用实践过程,总结了单退圩取得的防洪成效,同时也揭示出单退圩存在法律地位不清、管理制度不明、未建立运用补偿机制、圩堤设置需优化、蓄排难度较大等问题。下一步应进一步调整圩堤范围,并优化运用方案,确保洪水蓄得进、排得出,探索平原蓄洪库建设,实现洪水资源化,补齐鄱阳湖应对超标准洪水短板。
黄艳[5](2020)在《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的实践与思考——2020年防洪调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2年起,长江流域逐年编制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结合多年的研究和调度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纳入调度的水工程范围,并对调度方式进行滚动优化,目前已成为长江流域实时防洪调度管理的重要非工程措施。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有记录以来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在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的指导下,根据洪水特性和防洪形势,采取了以三峡水库为核心,联合上中游水库群、洲滩民垸、排涝泵站等多种水工程的联合调度方式,成功应对了2020年5次干流编号洪水。但是,随着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的不断建成投运,沿江排涝规模不断发展、洲滩民垸和蓄滞洪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水工程调度运用对洪水演进特性及河道槽蓄的改变,以历史典型设计洪水为研究形成的调度方案无法完全涵盖实时调度面对的水雨情工情组合以及洪水特性,因此,2020年实时调度对方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拓展运用。根据2020年洪水期间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的运用情况,梳理了不同洪水情况下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方式和调度效果,对比分析了编制的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与实际调度之间的差别,探讨了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水工程联合防洪调度方式的优化空间,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的思路和建议。
孟雪姣[6](2019)在《变化环境下梯级水库群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设计与实时防洪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洪水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破坏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全球气候持续变化的背景下,洪水的强度、频率和严重程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下的防洪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洪灾严重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已经改变了已有的水文稳态规律,使流域洪水序列形成的一致性不复存在,导致传统的基于一致性假定的水文频率计算方法不再适用;同时,流域水库群的建设,不仅增加了设计洪水计算的复杂性,而且对水库群的汛限水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兼顾水库群的整体防洪效益和兴利效益。因此,本文针对变化环境下水库群防洪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水文序列的非一致性以及洪水的地区组成特性,提出变化环境下水库群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并基于水库群设计洪水,提出变化环境下水库群汛限水位的联合设计方法,不仅对提高流域的综合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变化环境下水库群联合防洪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此外,针对水库实时防洪调度中的风险问题,基于汛期径流特性,研究水库实时防洪库容频率曲线和实时防洪风险,为水库的实时防洪调度运行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汉江上游流域洪水序列,采用变异诊断系统和时间序列分解与合成法进行非一致性检验和非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推算安康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结果表明,安康、石泉和区间的年最大洪峰序列均发生跳跃变异,且变异年份分别为1985年、1990年和1987年;安康水库的设计洪峰流量与原设计值有明显差别,5年一遇洪峰和20年一遇洪峰较原设计值偏大,100年一遇以上洪水较原设计值偏小。(2)基于汉江上游流域非一致洪水序列重构结果,采用Copula函数法和地区组成法分析安康水库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规律,推求水库群设计洪水过程。结果表明,典型组成、同频率组成1、条件期望组成1中石泉洪水所占比重较大,对防洪较为有利:而最可能组成、同频率组成2、条件期望组成2中区间洪水所占比重较大,对防洪较为不利。(3)基于非一致条件下安康水库设计洪水过程,构建耦合防洪与兴利的汛限水位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布谷鸟搜索算法(MOCS)进行求解,确定安康水库的汛限水位和对应的防洪规则,并分析汛限水位与水库校核水位以及发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康水库的汛限水位最高为322.67m,低于原设计值,对应的水位判别参数分别为326.22m和329.42m,均高于原设计值。考虑到设计洪水的变化,有必要在发生中小洪水时,通过石泉水库分担部分防洪任务来抬高安康水库的汛限水位,提高水库群的整体效益。(4)在确定石泉-安康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水库群设计洪水过程,构建基于联合防洪调度的水库群汛限水位联合优化模型,采用MOCS算法进行求解,确定梯级水库群的联合调度规则和汛限水位联合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同洪水地区组成对水库群防洪的影响和差异,以及联合运行和单库运行下安康水库调洪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石泉水库在20年一遇及以下洪水时,可以充分发挥水库的拦蓄作用,减少下游安康水库的洪量;在10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时,可以发挥水库的削峰作用,减小下游安康水库的入库洪峰。相比安康水库单库运行,水库群的联合运行可以在保证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抬高下游安康水库的汛限水位,并降低各频率下安康水库的调洪高水位,尤其是100年一遇及以下洪水。遇中小洪水时,不同洪水地区组成下安康水库调洪过程差别不大,但是遇100年一遇以及以上洪水时,不同洪水地区组成下安康水库调洪过程差异明显。(5)根据水库时变防洪库容,构建基于龙-刘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的龙羊峡水库实时防洪风险模型,对汛期径流过程以及设计洪水过程进行调洪计算,确定龙羊峡水库实时防洪库容频率曲线和实时防洪风险。结果表明,随着调度期的缩短,龙羊峡水库所需要预留的防洪库容逐渐减小,并且7月1日和8月1日水库所需防洪库容差别不大,而9月份水库所需防洪库容明显减小;龙羊峡水库在7月1日和8月1日的防洪风险差别不大,9月1日与9月16日的防洪风险差别不大,而水库在9月1日的防洪风险相比7月1日明显减小。
武菲[7](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蔡莉[8](2017)在《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和谐的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问题日益突出,人水和谐的思想及重要性已基本为人们所接受,以“人水和谐”为核心的水生态文明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广大学者对人水和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特殊区域,特别是蓄洪区中人水和谐的讨论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以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中的人水和谐进行研究,以期来协调蓄洪区中日益恶化的人水关系,为蓄洪区的治水思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通过研究实现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方法,为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实现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1)人水和谐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的研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概括,论述了人水和谐的研究对象,并阐述了人水和谐的基本内涵。(2)在分析洪湖东分块蓄洪区发展基本概况,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资源概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洪湖东分块蓄洪区内客观存在的三类人水矛盾进行分析,包括农业水质性缺水、洪涝灾害和人水争地。(3)根据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三类人水矛盾,提出实现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对策,主要为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洪水保险机制,产业扶持机制,推进水生态文明蓄洪区的创建。
胡光伟[9](2014)在《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洞庭湖的水沙演变是引起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尤其是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来水来沙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江湖关系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因此,系统研究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洞庭湖研究的前沿课题。全面分析洞庭湖水沙演变与变异规律,重点探讨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为洞庭湖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论文立足于地理学和水文学,以水文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工程水文学等学科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滤波器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并充分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DPS,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以及ArcGis、MapInfo和CorelDraw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江湖关系即将发生新的调整过程。洞庭湖区河流水系发达,江湖关系复杂,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后,三口入湖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引起洞庭湖区的连锁反应,湖区蓄洪能力、江湖生态系统稳定性、湖区湿地生态功能和泥沙淤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江湖关系面临新的调整过程。(2)基于时间序列变异理论,采用过程线法、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入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演变过程与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洞庭湖冲淤时空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Ⅰ)湖南四水入湖水沙变化。四水入湖水量除湘水有增加趋势外,其余均呈微弱的衰减趋势,而入湖沙量则均呈较显着衰减趋势,入湖水沙量均处于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且输沙量变化呈强持续性;四水径流量分别有23a、23a、24a和33a的周期性,输沙量有21a、20a、22a和13a的周期性;四水入湖水量和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特征较明显,特别是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径流集中于5~7月,输沙集中于6~7月。(Ⅱ)荆江三口入湖水沙变化。三口入湖水沙量均呈显着衰减趋势,输沙量衰减趋势更为显着,入湖水沙量均处在一个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均表现为强持续性;三口径流周期分别为16a、31a、31a,输沙周期分别为33a、31a、31a;三口入湖水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在90%以上,径流输沙均集中在每年的7月份,三口分流洪道萎缩速度加快,枯季三口断流天数显着增多。(Ⅲ)城陵矶出湖水沙变化。出湖水沙量均呈减少趋势,径流序列分为1951~1970年多水期和1971~2011年的少水期,输沙序列分为1951~1982年多沙期和1983~2011年少沙期;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序列分别在1971年和1982年发生了突变,分别具有35a和31a的周期性特征;径流输沙年内分配不均匀,分别集中在每年的7月和4月。(ⅣV)湖泊冲淤变化。洞庭湖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形成、扩大、破碎和解体的过程变化。1951~2011年洞庭湖淤积泥沙总量627173×104t,年均淤积量为10282× 104t,洞庭湖平均淤积厚度达1.56m,年均淤积厚度约为2.56cm。淤积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洞庭湖,七里湖现已淤平。(3)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江湖关系先后发生了多次较大调整过程。探讨了水沙变异识别的系统流程和方法,采用累积滤波器法、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水沙变化的趋势性、突变点、持续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和诊断。(Ⅰ)趋势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均呈衰减趋势,且输沙衰减趋势更为显着;(Ⅱ)突变点:三口入湖径流输沙序列分别在1977年和1990年附近发生了突变;四水径流序列未发生突变,输沙序列在1996年附件发生了突变;城陵矶径流序列在1971年发生了突变,输沙序列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Ⅲ)持续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输沙均表现出正持续性;(Ⅳ)周期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3a和35a,输沙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1a和31a。(4)在对荆江—洞庭湖河网结构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江湖联合水沙数学模型对洞庭湖区水沙耦合过程进行模拟,分别构建多变量自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洞庭湖入出湖水沙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SVM模型模拟径流量的最大误差百分比为2.84%,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输沙量最大误差百分比为15.22%(2007年),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SVM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信度较高,可以用来对洞庭湖出湖水沙进行预测。(5)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从防洪安全(水多)、缺水安全(水少)、水质安全(水脏)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面临的水资源安全状况,并对影响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Ⅰ)水量安全的影响:水量安全包括防洪安全和缺水安全两个方面,三峡水库建成后洞庭湖的防洪形势有所好转,但三峡并不能完全解决洞庭湖的防洪安全问题,湖区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另外随着三口入湖水量的减少,洞庭湖的缺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a)防洪安全:①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水库对长江上游洪水具有一定的削峰作用,洞庭湖的防洪压力有所减轻;②但三峡水库并不能够完全解决洞庭湖的洪涝灾害问题,洞庭湖区一直是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洞庭湖自身的防洪作用依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③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减少了荆江三口入湖沙量,有利于减轻洞庭湖的泥沙淤积;④但三峡运行初期将会对长江干流河道造成冲刷,进一步加剧湖口出流顶托作用,不利于湖区的防洪排涝,且水库调度作用使后洪水过程历时延长,对湖区防洪造成不利影响。(b)缺水安全:三峡水库拦截了上游的大量泥沙,坝下游清水下泄导致长江干流冲刷,河床下切,枯水期时间延长,流量减小,枯水位显着下降,不利于洞庭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湖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至475×108m3/a(2003~2010年),导致湖区连年季节性缺水,枯季荆江三口断流天数逐年增加,2006年藕池河西支断流天数达336d,刷新了历史断流天数记录。洞庭湖近几年持续出现水位偏低、湖泊面积不断萎缩,致使洞庭湖区严重的缺水形势。(Ⅱ)水质安全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入湖水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受到较大影响。①湖区水质污染逐渐加剧,水体TN和TP的浓度呈上升趋势,湖区各水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以入湖口水域最大,湖体水域次之,出湖口水域最小;湖体水质表现为东洞庭湖劣于南洞庭湖,南洞庭湖劣于西洞庭湖。②2007年以前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以后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各年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均为100.0%,整体水质状况为优;洞庭湖水质的水期变化较为明显,汛期水质较好,平水期和丰水期水质状况均为优,而非汛期水质较差。③洞庭湖富营养化状态从1991~2007年的中营养化到2008~2010年的轻度富营养化。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对洞庭湖富营养化带来影响:一方面,洞庭湖来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从而TN、TP、CODMn等浓度上升;另一方面,来沙量减少导致SS减少,进而导致SD提高和Chla增加。④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洞庭湖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经检验,TN、TP、CODMn、Chla、SD模型均能够满足预测要求,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物浓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⑤洞庭湖CODMMn、TN、TP的多年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963740t、699935t、50073t。枯水期:11 月份CODMn、TN、TP 三种污染物月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衰减10757t、289t和24t;1~4、12月份水环境容量在蓄水前后变化不大。丰水期:10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变化最大,主要是因为10月开始蓄水,洞庭湖的净化能力受到影响。⑥洞庭湖区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污染,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洞庭湖的N、P元素超标主要是面源污染引起的。(Ⅲ)饮水安全的影响。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等对湖泊水体的污染,湖区水质性缺水形势越来越严重,需要解决饮水安全的人口已达350.3万人,占全省的24.5%,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①洞庭湖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人畜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湖区降水持续偏少也加剧了湖区的旱情;另外,湖区改水工作步履维艰是农村饮水困难的现实情况。②三峡工程运行后,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下泄流量比多年平均流量减少7890m3/s,枯水期1~3月份流量增加1170~1760m3/s,4月份流量减少370m3/s,5月份流量增加3760m3/s,洪水期6~9月份流量变化不大。荆江三口入洞庭湖的水量显着减少,湖区潜水位下降,尤其是枯水期水位下降明显。③最后提出解决湖区饮水安全的措施。首先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做到取水与治污相结合,加大湖区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饮水安全的管理。
徐卫红[10](2013)在《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历史上长江中下游遭受洪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三峡工程建成以后,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同时也缓解了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但洞庭湖区洪源多、各路洪水易发生遭遇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同时,随着自然变迁以及大量围垦造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洞庭湖湖面面积与容积一直处于减小状态,湖盆的萎缩抬高了湖区的同流量水位,增加了洪灾的威胁。面对洞庭湖区的防洪研究的实际需求,构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地分析洞庭湖区的防洪形势,研究洞庭湖区的防洪措施,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洞庭湖区河道及湖泊覆盖面积大,区内河网纵横交错,汊点密布,江、河、湖互相串通,水流相互顶托,流向往复不定,同时,区内修建了各种防洪工程措施抵御洪水的侵袭,给洞庭湖区的复杂防洪系统的构建增加了难度。为此,本文研究了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拟的理论方法和模型构建,首次实现了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的联合调洪模拟,分析了各防洪措施对洞庭湖区的防洪作用,揭示了洞庭湖区的防洪形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复杂防洪系统的基本元素,针对各基本元素的水流运动特征,提出了满足河道行洪、蓄洪区分洪、水库蓄洪以及水工建筑物调洪模拟功能的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的总体结构。为了能精确反映江、河、湖之间的水流交换以及防洪系统各基本元素对水流运动的影响,根据各基本元素的模拟需求,分别给出了河道、湖泊、分蓄洪区、水库、水工建筑物各部分的基础理论。(2)针对洞庭湖区的洪水特征,构建了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模拟范围涵盖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区、鄱阳湖区、长江中下游40处分蓄洪区、三峡水库以及洞庭湖区以防洪为主的水库群、松滋口闸门以及虎渡河南闸。其中,河网和湖泊分别采用一维和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并将两者耦合;在处理数量众多的分蓄洪区时,将其概化为具有蓄水功能的小水库,利用闸门控制蓄洪区的启用;水库分布在整个模拟范围的上游,将水库调节后的水流过程作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的上边界输入;系统中水工建筑物主要涉及控制蓄洪区分洪的闸门以及调节水流的控制闸,分蓄洪区控制闸的开启方式,以河道的分洪控制水位为目标,调节水流的闸门则通过设置运行调度规则,实现水流调节。(3)基于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在不启用分蓄洪区的前提下,模拟了三峡水库运用前、三峡水库按荆江补偿调度、三峡水库按城陵矶补偿调度3种情景下,遇1954年型洪水和1998年型洪水,荆江以及洞庭湖区水位与流量过程,分析了三峡水库对荆江和洞庭湖区的防洪作用。同时,模型通过启用各地区的分蓄洪区,计算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超额洪量的分布,分析了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河段和洞庭湖区的防洪形势。(4)基于并联水库群联合调度理论,构建了澧水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分析了水库群联合调度对澧水洪水的削峰作用。基于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模拟了长江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澧水洪水经江垭和皂市水库联合调度后,松澧地区各水文站的水位过程,分析了澧水水库群联合调度对松澧地区的防洪作用,通过对比最高水位与保证水位的关系,揭示了在三峡水库、江垭水库、皂市水库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区的防洪形势。(5)在分析松澧地区洪水组成及遭遇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增加荆江防洪压力的前提下,松滋口闸门的错峰调度方式,基于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分析松滋闸的错峰调度效果。通过对比长江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澧水洪江经江垭和皂市水库联合调度后,松滋闸错峰调度前后洞庭湖区和荆江河段最高水位的变化,分析松滋闸错峰调度对洞庭湖区的防洪作用以及对荆江河段的防洪影响。
二、长江流域 首次实施蓄洪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流域 首次实施蓄洪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关键技术与试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1.1 数字孪生流域概念与意义 |
1.2 数字孪生流域发展需求 |
1.3 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历程 |
2 数字孪生长江建设目标与技术框架 |
3 数字孪生长江试点建设关键技术 |
3.1 算据建设-完善数据底座 |
3.1.1 数据分类 |
3.1.2 数据模型及更新 |
3.2 算法建设-模型库建设 |
3.2.1 机理模型库 |
3.2.2 数据驱动的智能模型 |
3.3 智能建设-基于知识图谱的调度规则库构建技术 |
3.3.1 防洪知识图谱 |
3.3.2 基于知识图谱的水工程联合智慧调度 |
3.4 敏捷搭建平台技术 |
4 数字孪生长江试点建设方案与实践 |
4.1 三峡库区洪水淹没数字孪生建设 |
4.2 数字孪生汉江试点建设-拓展水资源管理应用试点 |
4.3 基于知识图谱的长江中游行蓄洪空间运用规则构建 |
5 结论和建议 |
(2)安徽生态湿地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湿地蓄洪区研究现状 |
1.1 国外生态湿地蓄洪区研究进展 |
1.2 国内生态湿地蓄洪区研究进展 |
2 安徽生态湿地蓄洪区基本概况 |
3 生态湿地蓄洪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3.1 用地空间不够自由 |
3.2 规划衔接不够充分 |
3.3 功能定位不够明晰 |
3.4 生态补偿不够到位 |
4 生态湿地蓄洪区发展建议 |
4.1 树立保护理念,实施湿地工程 |
4.2 科学规划引领,尊重自然规律 |
4.3 精准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利用 |
4.3.1 处理好湿地与水的关系 |
4.3.2 处理好湿地与就业的关系 |
4.3.3 处理好湿地与景观的关系 |
4.4 健全保障制度,促进地区发展 |
4.4.1 设立补偿基金 |
4.4.2 加快调整步伐 |
4.4.3 坚持科技创新 |
5 结语 |
(3)特大洪水条件下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群防洪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入库洪水随机模拟研究进展 |
1.2.2 河道洪水演进计算研究进展 |
1.2.3 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研究进展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峡水库入库洪水生成 |
2.1 引言 |
2.2 三峡水库概况 |
2.2.1 三峡工程概况 |
2.2.2 历史典型入库洪水 |
2.3 随机模拟入库洪水 |
2.3.1 洪水随机模型构建 |
2.3.2 洪水随机模型验证 |
2.4 设计频率洪水生成 |
2.4.1 入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
2.4.2 三峡入库设计洪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峡水库动库容调洪计算 |
3.1 引言 |
3.2 动库容调洪模型的构建 |
3.2.1 计算方程 |
3.2.2 边界条件 |
3.2.3 区间流量处理 |
3.2.4 模型计算流程 |
3.3 动库容调洪模型的验证 |
3.4 三峡水库调洪调度规则 |
3.5 动库容调洪过程及敏感性分析 |
3.5.1 动库容调洪过程 |
3.5.2 糙率系数对结果影响 |
3.5.3 地形概化对结果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水库独立运行时防洪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荆江地区防洪现状 |
4.2.1 沙市水位流量关系 |
4.2.2 三口分流 |
4.2.3 荆江分蓄洪区 |
4.2.4 枝城安全泄量 |
4.3 最危险入库设计洪水 |
4.3.1 随机入库洪水调洪计算 |
4.3.2 最危险入库设计洪水生成 |
4.3.3 洪水随机模拟的必要性 |
4.4 三峡水库独立拦蓄洪水计算结果 |
4.4.1 最高坝前水位 |
4.4.2 最大下泄流量 |
4.4.3 防洪补偿时间 |
4.4.4 分蓄洪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峡水库与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运用时防洪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组 |
5.2.1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建设现状 |
5.2.2 三峡上游梯级水库群组划分 |
5.3 三峡上游梯级水库群组预先拦蓄 |
5.3.1 三峡上游梯级水库群组拦蓄方式 |
5.3.2 三峡上游梯级水库群组拦蓄方案 |
5.4 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计算结果 |
5.4.1 最高坝前水位 |
5.4.2 最大下泄流量 |
5.4.3 防洪补偿时间 |
5.4.4 分蓄洪量 |
5.4.5 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鄱阳湖单退圩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1.1 设立背景 |
1.2 基本现状 |
1.3 鄱阳湖防洪体系 |
1.4 蓄滞洪区和单退圩运用条件 |
2 2020年洪水实践 |
2.1 洪水过程与组成 |
2.2 水库群调度 |
2.3 运用情况 |
2.4 实践成效 |
3 思考与建议 |
3.1 明确管理定位,单退圩改为蓄洪圩 |
3.2 科学布设单退圩,建立分级运用方案 |
3.3 洪能蓄得进,涝能排得出 |
3.4 洪水资源化,探索滨湖蓄洪水库建设 |
4 结论 |
(5)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的实践与思考——2020年防洪调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纳入联合调度的长江流域防洪工程 |
2 长江流域水工程防洪联合调度方案 |
2.1 按工程类别考虑的联合调度方式 |
2.1.1 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水库群联合调度 |
2.1.2 蓄滞洪区联合调度 |
2.1.3 排涝泵站联合调度 |
2.1.4 洲滩民垸联合调度 |
2.2 重点防洪保护河段的水工程联合调度方式 |
2.2.1 川渝河段 |
2.2.2 荆江河段 |
2.2.3 城陵矶河段(含洞庭湖) |
2.2.4 武汉河段 |
2.2.5 湖口河段(含鄱阳湖) |
2.2.6 湖口以下河段 |
2.2.7 其他支流 |
3 水工程联合防洪调度方案运用的不确定性分析 |
3.1 三峡水库兼顾对城陵矶防洪的库容控制 |
3.2 蓄滞洪区及洲滩民垸运用难度大 |
3.3 水库群防洪调度的协调问题 |
3.4 江湖关系持续变化,河道洪水流量关系复杂 |
3.5 干流高洪水位频现加大防洪压力 |
3.6 库区回水计算边界概化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
4 2020年长江洪水调度 |
4.1 洪水特性 |
4.2 防洪工程调度运用实践 |
4.2.1 水库群联合调度 |
4.2.2 河道抬高运行水位 |
4.2.3 洲滩民垸调度及泵站运用 |
4.3 2020年水工程联合防洪调度效果 |
5 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应用分析与思考 |
5.1 受河道泄量变化影响,实时调度中需动态调整调度指标 |
5.2 蓄滞洪区运用困难给水工程联合调度决策带来极大挑战 |
5.3 三峡水库兼顾对城陵矶防洪的拓展运用 |
5.4 洲滩民垸运用时机应根据防洪形势需求进行实时调整 |
5.5 城陵矶河段农田排涝泵站排涝影响及限排作用 |
6 结语与展望 |
(6)变化环境下梯级水库群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设计与实时防洪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变化环境下设计洪水研究进展 |
1.2.2 水库汛限水位研究进展 |
1.2.3 水库防洪调度风险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非一致性条件下设计洪水推求 |
2.1 引言 |
2.2 非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方法 |
2.2.1 非一致性水文频率计算方法对比 |
2.2.2 水文序列非一致性检验 |
2.2.3 时间序列分解与合成法 |
2.2.4 基于跳跃变异的分解与合成法 |
2.3 安康水库设计洪水 |
2.3.1 流域概况 |
2.3.2 变异诊断结果 |
2.3.3 洪峰序列重构 |
2.3.4 安康水库设计洪水 |
2.4 小结 |
3 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Copula函数的洪水地区组成计算方法 |
3.2.1 洪水地区组成描述 |
3.2.2 Copula函数 |
3.2.3 条件期望组成与最可能组成 |
3.2.4 地区组成法 |
3.3 石泉-安康水库群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结果 |
3.3.1 条件期望组成与最可能组成 |
3.3.2 典型组成与同频率组成 |
3.3.3 洪水地区组成结果对比 |
3.4 小结 |
4 水库汛限水位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水库汛限水位设计现状与问题 |
4.2.1 水库汛限水位设计现状 |
4.2.2 存在问题 |
4.3 防洪调度方式与规则 |
4.3.1 水库防洪调度方式 |
4.3.2 水库防洪调度规则 |
4.3.3 安康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与规则 |
4.4 模型建立与求解 |
4.4.1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4.4.2 求解方法 |
4.5 安康水库汛限水位优化结果 |
4.5.1 优化结果 |
4.5.2 安康水库调洪过程 |
4.5.3 与设计值对比 |
4.6 小结 |
5 梯级水库群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联合防洪调度方式与规则 |
5.2.1 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式 |
5.2.2 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规则确定方法 |
5.2.3 石泉-安康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方式与规则 |
5.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5.4 石泉-安康梯级水库群汛限水位联合优化结果 |
5.4.1 优化结果 |
5.4.2 石泉与安康水库调洪过程 |
5.4.3 与单库运行结果对比 |
5.5 小结 |
6 水库实时防洪风险分析 |
6.1 引言 |
6.2 水库实时防洪风险分析模型 |
6.2.1 水库时变防洪库容 |
6.2.2 防洪调度模块 |
6.2.3 频率计算模块 |
6.2.4 风险分析模块 |
6.3 龙-刘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 |
6.3.1 水库防洪任务及存在的问题 |
6.3.2 龙-刘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建立 |
6.4 龙羊峡水库实时防洪调度风险分析结果 |
6.4.1 龙-刘梯级水库防洪调度结果 |
6.4.2 龙羊峡水库防洪库容频率曲线 |
6.4.3 龙羊峡水库实时防洪风险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国内研究现状 |
1.1.4 国外研究现状 |
1.1.5 人水和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主要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2.4 技术路线 |
1.2.5 创新点 第2章 和谐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和谐定义 |
2.1.1 人与自然 |
2.1.2 人与水 |
2.1.3 人水和谐的概念 |
2.2 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 |
2.2.1 我国古代和谐思想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思想 第3章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发展基本概况 |
3.1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自然地理概况 |
3.2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水文概况 |
3.2.1 四湖流域状况 |
3.2.2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 |
3.3 气象 |
3.4 径流 |
3.5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3.6 水资源概况及特征 |
3.7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水文化 第4章 洪湖东分块蓄洪区的人水矛盾 |
4.1 农业水质性缺水 |
4.1.1 上游客水污染 |
4.1.2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
4.1.3 水产养殖及畜禽养殖污染 |
4.1.4 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的污染 |
4.2 洪涝灾害 |
4.2.1 地貌因素 |
4.2.2 气候因素 |
4.2.3 历史因素 |
4.2.4 人为因素 |
4.3 人水争地 |
4.3.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
4.3.2 蓄洪工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第5章 实现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对策 |
5.1 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
5.1.1 加强湖泊流域污染防治 |
5.1.2 实施湖泊流域生态建设和修复 |
5.2 建立洪湖东分块蓄洪区“洪水保险”机制 |
5.2.1 加强洪水保险立法建设工作 |
5.2.2 建立“政府主导、商业化运作”洪水保险模式 |
5.2.3 界定投保范围和投保对象 |
5.2.4 明确洪水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 |
5.2.5 设立专专门的洪水保险管理机构 |
5.3 建立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产业扶持机制” |
5.3.1 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
5.3.2 给予产业和项目更多扶持政策 |
5.3.3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
5.4 共建绿水青山,推动水生态文明蓄洪区建设 |
5.4.1 产业生态化改造 |
5.4.2 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
(9)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流域水系 |
2.4 气象水文特征 |
2.5 土壤植被 |
2.6 人口和社会经济 |
2.7 生态环境 |
2.8 洞庭湖历史演变与江湖关系变化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洞庭湖区水文泥沙特征与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1 洞庭湖入湖水文泥沙条件变化 |
3.2 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3 洞庭湖出湖径流泥沙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与影响机理分析 |
4.1 水沙序列及其变异 |
4.2 水沙序列变异识别与诊断 |
4.3 洞庭湖区水沙变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江湖水沙交互作用模拟分析 |
5.1 面向复杂系统的水文建模技术 |
5.2 长江与洞庭湖水沙交互数学模型及分析 |
5.3 三峡建库后的洞庭湖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
6.1 洞庭湖区的洪旱灾害形势 |
6.2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量安全的影响 |
6.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制分析 |
6.4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防治措施 |
6.5 洞庭湖区缺水安全防治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质安全的影响分析 |
7.1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 |
7.2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
7.3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分析 |
7.4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的形成机制分析 |
7.5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分析 |
8.1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
8.2 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的影响 |
8.3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治理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河网、湖泊和分蓄洪区模拟研究进展 |
1.2.2 水库防洪调度研究进展 |
1.2.3 洞庭湖区防洪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理论基础与总体结构 |
2.1 复杂防洪系统基本元素 |
2.2 复杂防洪系统模拟理论基础 |
2.2.1 河网和湖泊模拟理论 |
2.2.2 分蓄洪区模拟理论 |
2.2.3 水库调度理论 |
2.2.4 水工建筑物模拟理论 |
2.3 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总体结构 |
2.4 小结 |
第三章 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型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概况 |
3.1.2 水系概况 |
3.1.3 气象概况 |
3.2 洞庭湖区洪水特性分析 |
3.2.1 入湖洪水组成分析 |
3.2.2 洪水遭遇分析 |
3.2.3 洪水特性分析总结 |
3.3 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构建 |
3.3.1 河道与湖泊子系统构建 |
3.3.2 分蓄洪区子系统构建 |
3.3.3 水库群子系统构建 |
3.3.4 水工建筑物子系统构建 |
3.3.5 边界条件与区间径流的处理 |
3.4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3.4.1 糙率率定 |
3.4.2 模型验证 |
3.5 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防洪效果研究思路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峡水库对洞庭湖区的防洪作用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三峡水库对荆江河段的防洪作用分析 |
4.2.1 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模拟 |
4.2.2 三峡水库对荆江河段的防洪作用分析 |
4.3 三峡水库对洞庭湖区的防洪作用分析 |
4.3.1 三峡水库运用后三口分流量变化分析 |
4.3.2 三峡水库运用后洞庭湖区最高水位变化分析 |
4.4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超额洪量分析 |
4.4.1 遇1954年洪水长江中下游超额洪量分析 |
4.4.3 遇1998年洪水长江中下游超额洪量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澧水水库群联合调度对洞庭湖区的防洪作用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澧水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 |
5.2.1 澧水流域与水库群概况 |
5.2.2 并联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 |
5.2.3 河道洪水演进模型 |
5.3 澧水水库群联合调度对松澧地区的防洪作用分析 |
5.3.1 对澧水洪峰流量的削减作用分析 |
5.3.2 对松澧地区的防洪作用分析 |
5.4 三峡、江垭和皂市水库共同作用下洞庭湖区的防洪形势 |
5.5 小结 |
第六章 松滋河疏浚建闸对洞庭湖区的防洪作用分析 |
6.1 研究思路 |
6.2 松澧地区洪水特性分析 |
6.2.1 松澧地区概况 |
6.2.2 松澧地区洪水组成 |
6.2.3 松澧地区洪水遭遇 |
6.3 松滋口闸门防洪调度方式研究 |
6.3.1 松滋口建闸的防洪目的 |
6.3.2 松澧地区错峰调度控制流量研究 |
6.3.3 闸门设计过流量分析 |
6.3.4 松滋闸的运行调度方式 |
6.4 松滋河疏浚建闸对松澧地区及湖区的防洪作用分析 |
6.4.1 1954年典型年结果分析 |
6.4.2 1983年典型年结果分析 |
6.4.3 1998年典型年结果分析 |
6.4.4 2003年典型年结果分析 |
6.5 松滋河疏浚建闸对荆江河段防洪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长江流域 首次实施蓄洪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关键技术与试点初探[J]. 黄艳. 中国防汛抗旱, 2022(02)
- [2]安徽生态湿地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王明胜,周小春,李海峰,王媛媛. 安徽林业科技, 2021(06)
- [3]特大洪水条件下三峡水库及上游梯级水库群防洪策略研究[D]. 荆柱.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4]鄱阳湖单退圩实践与思考[J]. 雷声,张秀平,袁晓峰,黄萍,孙东亚. 水利学报, 2021(05)
- [5]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的实践与思考——2020年防洪调度[J]. 黄艳. 人民长江, 2020(12)
- [6]变化环境下梯级水库群汛限水位联合优化设计与实时防洪风险研究[D]. 孟雪姣. 西安理工大学, 2019
- [7]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8]洪湖东分块蓄洪区人水和谐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蔡莉.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9]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D]. 胡光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洞庭湖区复杂防洪系统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D]. 徐卫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