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人画的渊源

论文人画的渊源

一、浅谈文人画的渊源(论文文献综述)

武晓舟[1](2021)在《固本求新——陈师曾与他的绘画人生》文中提出民国初年,陈师曾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很大,尤其表现在绘画方面。本文从两方面出发,论述了陈师曾对文人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创新。此外,又结合时间性、地域性,探索其绘画风格。

李冠嫾[2](2021)在《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各地的艺术逐渐发展出在地区域特色与全球化发展结合的丰富面貌,而水墨为一项源自中国传统的艺术,具备了中国文化载体的意义,因而成为全球在地化趋势中的一个重要的、极具价值的研究范畴。而在现代水墨艺术当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老子哲学,体现在许多现代水墨艺术作品当中,本文将探讨受到中国传统文脉的老子哲学影响的现代水墨艺术家刘国松,其艺术实践中的美学图像符号。本文首先分析老子哲学与美学图像符号,谈及图像与符号的关系,而后整理老子哲学体现在传统及现代水墨艺术中的美学图像符号,再者,文章聚焦在水墨艺术家刘国松及其老子哲学思想的渊源与影响。进一步再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刘国松整体水墨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符号,并以之分析个别作品当中的美学符号。透过图像学方法分析刘国松水墨艺术中的老子哲学的影响及美学符号,可以了解其对水墨艺术发展的重大影响、价值与意义。

苏叶[3](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缪阳[4](2021)在《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1912-1949)的书法,承晚清碑学大兴之余绪,受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之滋养,书家们继续从各个方面探寻着新的书法艺术规范。从书法创作的主体来看,许多是跨越清末民初的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学人。进而从取法上看,碑派书法仍然成为民国许多书家的选择。由此,形成民国书风洋洋大观之气象,碑体书风的曲折传承之功不可小觑。本文将民国对碑体书法创作的实践与碑体书风在民国的形成及其审美创造进行探究,第一部分,从民国碑学思想之渊源入手,溯至清代碑学思想的萌生、发展及创新;拓至因时代变迁导致文化转型对书学审美取向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结合受碑体书风影响的着名民国书家学人及其创作,运用书法美学范畴理论,探析民国碑体书法创作所蕴含的风格特征。第三部分,挖掘民国碑体书法传承与创造背后的审美趣味之新变,为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新思路。

邓经儒[5](2021)在《“妥协”的美育 ——以陈师曾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活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美育”的历史线索的审视下,本身怀着极大差异的画学理念的蔡元培和陈师曾,为了促成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下略称:画法研究会)的合作,两者分别在会中的教学实践上修正自身本来的理念,成为一种共融的合作模式。此被笔者称之为“妥协”的教学行径。文中尝试提出的“美育”概念是蔡元培与陈师曾得以在画法研究会共同合作的重要因素,这因素在过往的美术史研究中隐而不显,受到忽视。陈师曾离任该研究会的“专门导师”正是因为陈氏与蔡氏之间对于民国的图画教育发展意见的分歧,其中包括了“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讨论。在他们的合作过程中,他们在图画和艺术教育的见解与实践,展现他们在响应“美育”认知概念下所进行的思考和行动。简言之,蔡元培的绘画教育的理念是基于结合欧洲启蒙时期的美学思想与富国强兵的“实利主义”的美育思想;陈师曾的绘画教育及艺术实践则是一种坚持“传统”和同时建构“传统”的“传统主义者”。为此,本文尝试从陈师曾“文人情结”、其对于“艺术”的理解及其对于中国绘画历史见解的三个角度认识陈氏何以建构“传统”,以更进一步地认识陈氏与蔡氏在画法研究会时他们的画学思想之间的张力。因此,本文希望以跨国族(transnationalism)与跨文化的角度,尝试提出两个要点:一,陈氏的“文人画”理论的诞生不但跟画法研究会有关,也与“东洋”(日本)关系密切;二,指出陈氏推崇文人画是一种跨国族的文化实践,以展现在陈师曾与蔡元培在绘画教学上之争是非常复杂的全球化网络下的历史事件,而非单纯的“传统-现代”与“东方-西方”的二元逻辑之争。

王忠民[6](2021)在《王一亭花鸟画研究》文中提出王一亭(1867-1938)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海派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家之一,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写意花鸟画风与任伯年、吴昌硕画法风格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洋画法特点,又与民间美术相融,雅俗共赏。作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王一亭,在民国的场域中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并非是后世所建构的艺术家或商人这样较为单纯和片面的身份。因而,我们对于王一亭的解读,应把其置放在整个海派的背景下。在民国时期不仅延续了金石入画这一传统画学,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现代化实验领域和现代展览机制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晚清到民国时期政坛复杂而又多变,王一亭身兼书画家、艺术活动家以及艺术赞助人为一身的综合身份以及在海上画坛的位置和影响力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多重身份建构的主题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形塑了王一亭的花鸟画风,而花鸟画创作,亦成为王一亭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相互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博涉与精取”的高度。本文详细梳理和探讨王一亭绘画早期的博涉与日常生活及交游之间的形构关系,并将之置放于民国上海这一具有“世界场域”的租界城市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细致考察,探讨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写意花鸟画带来的重大影响。其一,笔者对于王一亭花鸟画风格特征以及散见于画跋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理论透视,从中管窥王一亭的绘画观念和审美思想;其二,在此论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王一亭日常生活、交游与画风建构的关系,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风格成因的背后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形塑。最后,笔者以其花鸟画创作中福寿吉祥题材为例,着重探讨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创作题材、风格与心理认同的关系。微观而言,探讨作为主体的王一亭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个体选择与价值认同;宏观而言无疑是民国时期历史语境下“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潮对于类似王一亭——作为多重身份交融的个体的“投射”。总之,本文在探讨王一亭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王氏在近代美术史的文化转型中的问题和现象;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花鸟画风格演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王一亭的绘画经历和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探索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杨颖[7](2021)在《夏圭《溪山清远图》艺术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溪山清远图》创作渊源、师承关系、风格流变与创新艺术表现技法剖析为研究路径,认为南宋夏圭的长卷山水创作,重点基于横卷之中移动视点法与水墨写意法的结合表现,从而获得统一而复杂的空间感受。使《溪山清远图》具有南北兼容的文化审美风格,开启后世文人长卷山水畅神意境。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南宋的时代背景与地域变迁、长卷写意山水形态特征、夏圭师承关系与作品风格传承,分析夏圭长卷写意山水创作渊源。表明自南宋起水墨长卷绘画开始强调描绘心理上的神游畅想,对无限空间表达美好神往。第二部分,梳理南宋前与南宋时期的长卷写意山水画形态演变,分析夏圭长卷创新画法与独特意义,表明在南宋,夏圭对长卷山水画的实践及其《溪山清远图》的独特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长卷布局结构、水墨写意画法表现和移动视点运用等方面对《溪山清远图》画法进行论述。总结夏圭创作长卷山水画时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第四部分,分析《溪山清远图》文化审美语境承接延续,与其对后世长卷写意山水创作风格的发展,从中可见夏圭长卷山水画实践创新对后世文人山水画的积极影响,体现其文化审美的演变反映,以及赋予的美学意义。由此笔者认为,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与研究价值,其画面艺术表现方法,致力于唤醒观者对于长卷画面空间的感性体会,并具有南北兼容的审美风格。表明最早在南宋时期就开启文人山水的新视野的枢纽。在当下,长卷水墨山水美学意义需要被进一步认识。

付永军[8](2021)在《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运动,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了工业化浪潮。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州第一个走上了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日本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改革中,文化领域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开始欧洲化,大力发展西化教育,将欧洲的美术教学体系移植到日本的现有教学体系中,由“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洋绘画,推动了日本国内的改革运动。在这种浪潮风气下,日本传统绘画日渐式微,而西洋油画和新兴的日本画形式凸显出来。直至国粹运动的发起,传统的日本水墨绘画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落寞后重新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日本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丰富了日本近现代美术发展的新格局。而被日本称为最后的文人画家的富冈铁斋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孤寂的走上艺术创作之路。本论文以历史时间发展为主要脉络,立足于富冈铁斋在日本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作品及文化活动考查,通过对富冈铁斋的绘画作品、艺术思想、艺术交流、美术活动等为对象展开研究,从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寻求这些绘画作品的创作成因以及影响,进而探求出这一历史时期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生成的内在原因,通过对富冈铁斋艺术风格进行类型学的分析以及图像学的研究,结合富冈铁斋的生活轨迹全面的分析富冈铁斋艺术风格中蕴含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蕴,力图呈现富冈铁斋艺术风格,从而探求其生成的过程及特征。本研究以富冈铁斋绘画作品为主要的视觉媒介和研究对象,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作为分析的具体方法。而对于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研究旨在解决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谱系;分析富冈铁斋绘画的形态、特征以及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联;显现出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及文化内涵;对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变革以及对当下的价值意义进行探讨。通过对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研究,可以说日本传统绘画源于中国绘画,是中国绘画同根共干的一枝琼花。而十九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运动以前的日本古代绘画,主要受到中国绘画影响,近现代受到西方影响。近年来日本和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应急反应,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日本美术是作为亚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九世纪的日本美术发展历程是美术发展史中的独特典范,这也为我们了解日本美术的总体风貌打下了基础,确立了其在美术史中的位置。

张祉恩[9](2021)在《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吴湖帆和张大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史、鉴藏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人身上多重的社会身份的独特性及其关联性是最引人注意的。从历史上看,画家涉猎书画的收藏、鉴定等创作之外的艺术活动,往往能够开阔其艺术视野,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影响。因此,从任何一个身份对吴湖帆与张大千进行讨论时,其侧面或对立面的身份形象是不能忽视的。本文将书画创作和书画鉴、藏统一起来看,尝试从图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角度挖掘书画家艺术风格的成因,由此更清晰地了解二十世纪书画鉴藏活动与书画创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全文以吴湖帆、张大千为研究对象,就收藏、鉴定、临摹、创作四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书画鉴藏与画家绘画风格之间的关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时代”与“个人”两个维度围绕吴湖帆与张大千的收藏进行比较,收藏的品味、偏好和收藏观念,比较吴湖帆、张大千作为同时期书画家身份的收藏家的异同点,以及二人收藏方面的发展脉络。鉴定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合格、成功收藏家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它是书画创作和艺术收藏的综合修养的体现。所以,第二章从“方法”和“理论”两个角度,探讨吴湖帆和张大千在鉴定方法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比较家庭、社会和历史情境及个体本身对二人鉴定观念形成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从诸多方面的比较中揭示鉴定能力的提升对于“画家”身份的鉴藏家的意义。文章第三章将“鉴藏”与“临摹”联系起来,意在说明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过程中造成的诸多影响并进行举例论述影响的具体体现,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时期的不同影响,以及“鉴藏家”身份对于书画家临摹阶段的影响。但是,不管是鉴藏还是临摹,都不是机械的行为,通过对吴湖帆和张大千的临摹经历、代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他们在对待古人、历史画迹的“汲古弥新”的艺术态度。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的创作,从中分析鉴藏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以及对创作风格的影响。通过风格形成的过程、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比较、对艺术的见解等方面的讨论,彰显鉴藏活动在二人创作中所处的地位。研究的重点是比较书画鉴藏活动对吴湖帆、张大千绘画风格的不同影响及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兼论造成不同绘画风格的其他因素。鉴藏与创作,在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身上体现出了一枚硬币两面的特征和价值。从绘画实践者和理论探索者的双重角度,结合史实文献,对吴湖帆、张大千鉴藏过的传世画迹、交游活动、当代价值同时作了较为立体的比较研究。除此之外论文还试图从新角度阐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创作形成的重要因素,着力探讨鉴藏活动对艺术创作影响的嬗变过程,希冀通过不同文献回答鉴藏对创作的影响的同时,更能引发更多研究学者对二十世纪“鉴藏与书画”等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

王少川[10](2020)在《李老十“残荷”作品研究》文中提出李老十是上世纪末新文人画运动的代表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始于80年代中期,此时正是新潮美术方兴之时。90年代初,他加入新文人画家阵营,致力于文人画表达方式的艺术创作。李老十主要创作了“残荷”和“鬼趣”两个系列主题作品,论文主要分析、研究其中的“残荷”系列。具体分析讨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分析李老十追求文人画的表达方式,最终选择“残荷”作为主要创作题材的过程;第二分析李老十“残荷”主题作品的基本情况,包括残荷作品的发展变化、残荷作品所描绘的物象、残荷作品的分类以及残荷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对残荷作品做总体的描述;第三将“残荷”作品的情感内涵归纳为悲、怜、“老”境;第四将“残荷”作品的笔墨、章法、书法篆刻等形式语言特征做了论述;第五通过与历史上表现荷花的大家及其作品相比较,进一步明确李老十“残荷”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意义。李老十的性格情感特征是其选择文人画表达方式,选择残荷作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主观因素;他的学习过程、工作经历及他所处的美术环境是“残荷”主题作品创作的客观条件;他除了全面深入研习文人画传统之外还对民间美术、西方美术广泛学习借鉴,这为他“残荷”作品艺术上的成功提供了保障。由于时代原因及家庭出身,李老十“残荷”主题作品的情感内涵超越了传统文人画仅仅抒发个人情感,个人忧患意识的局限,表现出对于一切生命尤其是对于下层人民的殷切关注,对于困境中生命的深情怜惜。艺术成就体现于艺术特征,艺术特征取决于艺术语言,李老十对于传统文人画全面深入继承研究,书法、篆刻、古典诗词全方位研习且成就卓着。同时他学习民间美术、西方美术的构图方式、表现语言、意境营造等手段,丰富、拓展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形式语言。文章论述了“残荷”作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分析了画家艺术创作成功的因素,这对于美术创作者尤其是国画的创作实践者也将有所裨益。

二、浅谈文人画的渊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文人画的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2)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老子哲学与水墨艺术的美学图像符号
    第一节 美学符号与图像
        一、符号学浅析
        二、图像学浅析
        三、图像与符号
    第二节 受老子哲学影响的美学图像符号
        一、概念厘清
        二、受老子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图像
        三、老子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图像
    第三节 老子哲学与传统水墨艺术的图像符号
    第四节 老子哲学与现代水墨艺术的图像符号
第二章 刘国松的老子哲学思想及渊源
    第一节 刘国松的生平及艺术历程
        1、祸兮福之所倚——灾祸不断的童年时期
        2、道冲,而用之弗盈也——自我推翻、推陈出新的青年时期
        3、外其身而身存——壮年时期迄今
    第二节 刘国松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环境
        1、战争下的迁徙
        2、国际局势的转变
        3、台湾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 刘国松所处时代艺术语境
    第四节 刘国松的老子哲学与美学思想渊源
        一、刘国松的美学思想
        二、刘国松老子哲学的思想渊源
第三章 刘国松水墨艺术的美学符号
    第一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符码”
        一、老子的数字符码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数字符码
    第二节 “天圆地方”——“几何符码”
        一、老子的几何符码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几何符码
    第三节 “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色彩符码”
        一、老子的色彩符码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色彩符码
    第四节 “大象无形”——“虚空符码”
        一、老子的虚空符码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虚空符码
    第五节 “道法自然”——“自然符码”
        一、老子的自然符码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自然符码
第四章 刘国松水墨作品中的图像分析
    第一节 刘国松《日月》图像分析
    第二节 刘国松《宇宙的诞生》图像分析
    第三节 刘国松《故乡,我听到你的声音》图像分析
    第四节 刘国松《月之律动》图像分析
    第五节 刘国松《地球何许之50》图像分析
第五章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实践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传统文人画
    第二节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复兴
        一、刘国松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刘国松语录及其美学思想
        三、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复兴
    第三节 刘国松艺术实践及其美学思想的艺术史地位及影响
        一、关于刘国松绘画及美学思想的评论
        二、刘国松在中国水墨画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刘国松访谈记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3)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4)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碑学师承渊源与时代书学之审美取向
    第一节 碑派思潮之萌芽与运演
        一、傅山、郑板桥与清初碑学思想的萌生
        二、阮元、包世臣与清中后期碑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康有为与民国碑学思想新高度
    第二节 清代碑派书法创作实践及其代表人物
        一、宗风秦汉的邓石如
        二、化古出新的伊秉绶
        三、碑帖相济的何绍基、赵之谦
    第三节 文化形态变迁视野下的书学审美追求
        一、朴学传统下书学的审美追求
        二、民国新材料新视野下书学的审美取向
        三、现代美学的转型与书学观念的变化
第二章 民国碑体书法创作的实践与碑体书风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碑体书法创作的兴盛
    第二节 民国碑体书法创作的书家群体与风格派别
        一、以吴昌硕、李瑞清、沈尹默为代表的书家型创作风格
        二、以梁启超、罗振玉、王蘧常为代表的学者型书风
        三、以康有为、孙中山、于右任为代表的领袖型书风
        四、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型书风
        五、以李叔同、陈师曾为代表的艺术家型书风
第三章 民国碑体书风与审美趣味的新变
    第一节 民国碑体书风的特质
        一、质朴雄浑
        二、奇拙壮伟
        三、苍古遒劲
    第二节 民国碑体书法审美趣味的新变
        一、新旧碰撞——仿秦汉、宗魏晋
        二、古今杂糅——以碑入贴
        三、碑帖融合——追寻个人风格
    第三节 民国碑体书风的审美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妥协”的美育 ——以陈师曾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诸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提出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不在场”的“妥协”:一次尝试共融的教学合作
    第一节 “妥协”的图画教学
    第二节 陈师曾的“不在场”:被“淡化”的导师角色
    第三节 蔡元培的“不在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蔡元培
第三章 塑造与建构:美育观念与图画教学的关系
    第一节 美育观念下蔡元培的图画教学的实用主义线索
    第二节 蔡元培绘画教育的抱负
    第三节 陈师曾画学的美育观念
    第四节 “文人情结”:文人画的“美育化”
    第五节 何谓“艺术”:精神的价值
    第六节 “艺能进步,比前不同”:以变化为进步的“中国画”
第四章 跨国族的想象:陈师曾的“东方”
    第一节 《文人画之价值》的导火线:芬诺洛沙与渡辺晨亩
    第二节 “同种同文”的焦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王一亭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关于王一亭花鸟画研究的现状
        一 关于王一亭生平的研究
        二 关于王一亭交游的研究
        三 关于王一亭绘画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视角
第一章 “博涉”之“博”——王一亭绘画的取法与师承
    第一节 王一亭绘画的早期蒙养
        一 家庭书画氛围的影响
        二 晚清金石学的余绪
        三 王一亭早期花鸟画的师承
    第二节 王一亭与“海上画派”
        一 拜师任伯年与徐小沧
        二 与吴昌硕的师友情缘
        三 王一亭对海派风格的继承
        四 王一亭在海上画派中的位置
        五 王画吴题:采访中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第二章 中西共鉴——王一亭绘画的积学与互融
    第一节 王一亭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接受
        一 对景写生观念的理解
        二 油画的新尝试
        三 王一亭花鸟画中西方绘画观念自然生成
    第二节 东方传统艺术门类的融通与互补
        一 诗、书、画、印的审美综合
        二 笔墨与程式的互衬
    第三节 中国画科的边界与交融
        一 山水、花鸟、人物的边界
        二 以线塑形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第三章 “博涉”到“精取”之变的内外因
    第一节 王一亭花鸟画转变的形式
        一 从“小写意”到“大写意”
        二 笔法转变的契机与表现
    第二节 文化认同——艺术观念转变的内因
        一 王一亭绘画思想承变的境遇
        二 文化认同的自律性
    第三节 环境、条件与个人抉择的外因
        一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和美术教育的赞助人
        二 绘画风格的继承与个性化推进
        三 民间审美文化的借鉴与再创造
第四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新变
    第一节 题材的扩展
        一 从生活到画面
        二 绘画题材扩展的表现
        三 笔墨与题材的适应调和
    第二节 笔墨语言的创新
        一 水、色、墨破染与勾勒技巧的分期演进
        二 色彩语言的融合发展
        三 个性化的构图手法
        四 笔墨程式的突破
    第三节 中西绘画融合的拓展
        一 西洋造型手法的吸收
        二 背景渲染与光色意识
第五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 境界高远: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题材的范围
        二 主题的提炼
        三 寓意与象征
    第二节 画为心声:悲悯情怀的表现
        一 从生活体验到笔墨转换
        二、悲悯情怀与精神寄托
    第三节 孑然独立:王一亭绘画的意义与回响
        一 王一亭花鸟画的时代内涵
        二 时代审美观视野下王一亭花鸟画的格调
        三 王一亭花鸟画的现代性与当代意义
        四 王一亭花鸟画的价值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一亭现存作品图录
附录二 访谈资料汇总
附录三 笔者考察王一亭故居影像资料
附录四 王一亭常用印索引
附录五 吴昌硕曾孙吴越先生提供影印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夏圭《溪山清远图》艺术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夏圭长卷写意山水创作渊源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地域变迁
    第二节 长卷写意山水形态特征
    第三节 夏圭师承关系与风格传承
第二章 长卷写意山水画形态演变
    第一节 南宋前长卷写意山水画演变
    第二节 南宋时期长卷山水画演变
    第三节 夏圭长卷创新画法与独特意义
第三章 夏圭《溪山清远图》画法形式分析
    第一节 《溪山清远图》长卷布局结构分析
    第二节 《溪山清远图》移动视点运用分析
    第三节 《溪山清远图》水墨画法表现分析
第四章 《溪山清远图》文化审美演变
    第一节 审美风格与文化语境承接延续
    第二节 后世长卷写意山水创作风格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一)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一)建构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
        (二)以图像学为蓝本的富冈铁斋艺术风格新格局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况
        (二)国外研究现况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概念界定
        (一)“兰学”、“洋学”、“西洋学”的概念
        (二)“新日本画”、“南宗画”、“南画”、“文人画”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起源的考察
    一、富冈铁斋艺术风格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日文化渊源与交流
        (二)日本传统绘画的变革
        (三)西洋绘画传入与发展
    二、富冈铁斋的艺术生涯
        (一)富冈铁斋的生活经历
        (二)富冈铁斋的艺术学习
第三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演变——以富士山题材为例
    一、第一阶段:富士山题材的产生
        (一)读书旅行是画业的开端
        (二)富士山题材的初期实践
    二、第二阶段:富士山题材的发展
        (一)从山峰到峰顶的空间认知
        (二)虚构的风景《富士山图》
    三、第三阶段:理想世界的构建
        (一)从“富士山”到“蓬莱山”
        (二)神游“蓬莱山”的精神世界
第四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类型及特征
    一、人物题材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
        (一)风俗题材
        (二)故事题材
        (三)神仙题材
    二、山水题材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
        (一)真景题材
        (二)憧憬题材
        (三)仙境题材
    三、花卉鸟兽题材的绘画风格及其特点
        (一)花卉题材
        (二)鸟兽题材
第五章 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的价值探讨
    一、近代日本美术界对他的评价
    二、对日本美术发展的意义
    三、中日文化融合的典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富冈铁斋年谱
附录二:富冈铁斋相关文献
附录三:富冈铁斋主要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
        (一)关于“吴湖帆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张大千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第一章 时代与个人——吴湖帆与张大千收藏比较
    第一节 藏家身份及其收藏个性
        一、作为收藏家的画家
        二、作为画家的收藏家
    第二节 藏品来源及收藏的必要条件
        一、时代发展的推动
        二、良好教育的支持
        三、家族传承
        四、收藏中的“林泉之心”
    第三节 书画流转中“执牛耳”
        一、主流与次流相行不悖
        二、交友圈互动见收藏之价值
        三、书画交易中见收藏之态度
第二章 方法与理论——吴湖帆与张大千鉴定比较
    第一节 鉴定的方法与实践
        一、吴湖帆的“笔法图像”
        二、张大千的“周”、“博”、“久”
    第二节 鉴定理论的自觉与运用
        一、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
        二、鉴赏中的独立精神
        三、在“鉴真”与“作伪”之间的张大千
        四、“一只眼”的吴湖帆
    第三节 交游活动中的书画鉴定
        一、吴湖帆与张大千的交游
        二、交友圈对吴、张书画鉴定的影响
第三章 汲古与创新——吴湖帆与张大千临摹比较
    第一节 以古人为师
        一、从临摹中认识传统
        二、师法古人笔墨
        三、敬畏古人之心
        四、集众家之所长
    第二节 渐进式的临摹
        一、从对临到背临
        二、从背临到意临
        三、临摹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临摹中出新意
        一、从师法古人到师法造化
        二、对传统的再认识
        三、结合时代发展
第四章 艺术与精神——吴湖帆与张大千创作比较
    第一节 从传统走出来的艺术创作方法
        一、以藏促临、以临导创
        二、以写生化临摹
        三、以新生活促创作
        四、随时代发展创新风格
    第二节 从作品中看艺术创作精神
        一、取“材”独特
        二、消化古法
        三、推陈出新
    第三节 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创作观念
        一、东西方语境下的创作观
        二、市场环境下的创作观
        三、创新精神下的创作观
结论
附录
    附录1 民国时期吴湖帆与张大千交游年表
    附录2 传世所见曾经吴湖帆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附录3 传世所见曾经张大千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李老十“残荷”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对象、意义与创新点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残荷”作品产生的背景和作者情况
    一、学习、工作经历和美术环境是“残荷”作品创作的客观条件
        (一)从美术启蒙到求学央美
        (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工作时光
        (三)“八五”美术新潮的影响
    二、李老十的不幸遭遇是艺术追求的内在动因
        (一)贫苦家庭与坎坷童年—-悲情产生的原因
        (二)天性悲伤与师友影响---悲情表达的形成
    三、多方汲取是艺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一)全面深入研究传统
        (二)吸取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内容
        (三)学习西方美术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
第二章 “残荷”作品的基本情况
    一、画“残荷”前的情感变化
        (一)积极乐观的情感表达
        (二)消极悲观的情感表达
    二、画“残荷”状况
        (一)画“残荷”的时间
        (二)赏荷惜荷
        (三)画荷吟荷
        (四)破荷堂
    三、“残荷”作品表现的物象和造型手段
        (一)“残荷”作品中的物象
        (二)“残荷”作品的造型手段
    四、“残荷”作品的演进
        (一)心境苍凉仍有生机---秋荷阶段
        (二)痴迷残荷泪眼相向---残荷阶段
        (三)由生涩到娴熟---技巧演进
    五、“残荷”作品的分类与材料
        (一)按照章法分类
        (二)按照作品的外部形式分类
        (三)“残荷”作品的材料
第三章 “残荷”作品的情感内涵分析
    一、悲---“残荷”作品的情感基调
        (一)未临人世先罹难---悲情产生的原因
        (二)艰苦环境对艺术的影响
        (三)“残荷”作品体现的悲伤情感
        (四)表现悲伤情感的题画诗
    二、怜---“残荷”作品的情感升华
        (一)道德良心---怜惜情感产生的原因
        (二)怜惜“残荷”
        (三)作品中体现的怜惜情感
        (四)体现怜惜情感的题画诗
    三、“老”境---“残荷”作品的生命精神
        (一)“老”境的传统美学价值
        (二)“残荷”作品体现的“老”境
        (三)题画诗体现的“老”境
第四章 “残荷”作品的形式语言分析
    一、“残荷”作品的笔墨特征
        (一)狂放的笔墨
        (二)朴素的笔墨
        (三)苍润的笔墨
    二、章法的形式和特征
        (一)章法的三种形式
        (二)章法的具体分析
        (三)章法特点
    三、书法、篆刻
        (一)书如其人---李老十的书法特点
        (二)遗形取神---李老十的学书方法
        (三)适合本性---李老十的学习对象
        (四)书画一体---“残荷”作品的书法
        (五)篆刻的学习、特征及作用
第五章 “残荷”作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
    一、与历史上画荷花大家的比较
        (一)表现悲伤情感的画家
        (二)表现生命精神的画家
    二、“残荷”作品美学价值的三个体现
        (一)形式风格的多样性
        (二)形式语言的拓展
        (三)情感内涵的升华
结论
附录一 :李老十年表
附录二 :李老十出版的画集和展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谈文人画的渊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固本求新——陈师曾与他的绘画人生[J]. 武晓舟. 艺术研究, 2021(05)
  • [2]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D]. 李冠嫾.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4]民国碑体书风传承与审美创造研究[D]. 缪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妥协”的美育 ——以陈师曾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活动为例[D]. 邓经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1)
  • [6]王一亭花鸟画研究[D]. 王忠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7]夏圭《溪山清远图》艺术表现研究[D]. 杨颖. 扬州大学, 2021(09)
  • [8]富冈铁斋艺术风格研究[D]. 付永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D]. 张祉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10]李老十“残荷”作品研究[D]. 王少川.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论文人画的渊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