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控制装置的技术改造要走创新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申九菊[1](2021)在《关于自动控制装置在汽车电路中的安装及运用》文中认为汽车电路中使用自动控制装置,对增强控制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现针对自动控制装置在汽车电路中的安装问题,采取实践总结与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安装与运用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首先,概述了自动控制装置的特点。其次,结合实践分析自动控制装置在汽车电路中的安装与运用。最后,总结了安装与运用的经验。
马路遥[2](2021)在《火电厂炉内化水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用电量不断增加,火电厂机组容量剧增,使机组设备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控制要求。水质的高低是机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火电厂的炉水处理系统以传统控制为主,致使炉水PH起伏较大,无法保证炉水水质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热力设备管壁的积盐、腐蚀和结垢。针对传统控制无法准确控制水质问题,研发一套基于PLC的炉内化水控制系统,提高水质控制的精准性和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对减小热力设备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火电厂对炉水加药处理过程为背景,对炉内化水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本文首先对炉水处理的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设计了炉内化水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针对炉水PH这种具有大滞后、大惯性的被控对象,结合炉水水质的技术规范,确定了基于DMC(动态矩阵)的改进串级PID控制策略。其次,利用改进的炉水PH数学模型以及电动阀流量特性,建立了炉内化水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并分析了 PID控制与DMC控制在炉内化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PID控制与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控制算法模型,配合建立的控制系统传递函数进行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控制策略的对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得出:控制系统在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控制策略下,降低了超调量,缩短了过渡时间,增强了系统鲁棒性。为满足炉水水质的技术规范要求,实现炉内化水控制系统对水质控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控制系统选用稳定性高、可靠性强的西门子S7-400PLC作为主控制器,实现了对设备层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其次,以PLC作为服务器,MATLAB作为客户端,通过应用OPC技术,实现了智能算法对采集数据的优化处理,并通过CP443-1通讯模块传输至MCGS中,实现了对炉水处理工艺过程状态的实时监控。最后,经过对控制系统各部分功能调试,实现了炉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孟庆魁[3](2021)在《河道钢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利闸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仅直接影响着防洪防涝的安全,而且与水力发电的发电效益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闸门使用过程中,如何获取以及使用水利相关信息,并且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合理进行闸门控制指挥决策有着重大意义。在确保没有洪涝灾害的前提下,进行水利枢纽的实时调度,获得最大的水利枢纽运行的综合效益,是目前水利枢纽闸门自动化系统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与此同时,闸门的安全运行更是保障这些任务能够稳固完成的基础。部分河道闸门存在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且由于建造时间早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而且福州市河道水位较低且水质较差,没有相应的调度策略来解决该问题。因此,进行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闸门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结论如下:1.闸门的静应力学分析及结构改进。通过建立闸门三维模型,对闸门在三种运行工况下的静应力进行分析。从模拟结果分析中可以得到,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钢闸门的面板、横梁及竖梁的强度满足规范规定要求。同时,由于工况三下闸门竖梁最大应力为143.4 MPa极为接近许用应力144 Mpa,因此对闸门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增加加强筋以及增加竖梁厚度两种方式进行闸门结构改进,分析发现通过加强筋进行结构改进时,闸门最大应力减小到125 MPa,虽然有所减小,但是减小幅度较小。通过增加闸门竖梁厚度可以较大幅度的减小闸门最大应力。当闸门竖梁厚度达到16 mm时,闸门最大应力为85.9 MPa,当闸门厚度达到20 mm时,闸门最大应力为71.6 MPa,符合强度需要。因此,最终推荐的闸门改进策略为闸门竖梁厚度增加到16 mm。2.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完成了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分析,根据闸门控制系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硬件选择并对其连接电路及控制流程进行研究。对于水位传感器、闸门开度传感器以及PLC型号进行选择,其中水位选择了YUNYI-806A1型高频雷达液位计进行测量,闸门开度选择ZKY-3型闸位测控仪进行检测,并且选择西门子公司生厂的S7系列中的S7-200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对闸门控制需求的分析,YUNYI-806A1型高频雷达液位计,ZKY-3型闸位测控仪及S7-200PLC可以实现闸门的自动化控制。3.闸门日常调度策略研究。为有效解决福州市内河水位较低及水质污染问题,针对福州市中心城区晋安河-光明港流域河网,通过Info Works ICM建立福州市一维水动力模型,通过对比9种不同的调度策略,选择了最优的调度策略。同时,建立水质模型,进行水环境调度模拟,以生化需氧量等级从Ⅳ类变为Ⅲ类的时长此作为目标函数之一进行调度策略的评价,最终给出了最优的闸门调度策略。4.基于PID的闸门控制方式研究。在确定了闸门的控制策略后,需要制定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闸门控制的方式。通过对PID控制原理分析,对于闸门开度控制确定采用增量式PID控制方式。同时通过仿真模拟确定了最终的PID控制参数,其控制参数为KP=0.01,KI=0.05,KD=0.015。最终对闸门启闭过程进行了分析。5.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控制策略测试。针对基于PID控制的闸门控制策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闸门运行效率能有效提升30%~40%。针对上述研究中完成的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测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调度策略进行测试,最终的结果表明调度策略可以保持河道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排洪防涝以及保持河道水位的需求。
刘伟岩[4](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黄蓓[5](2020)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10kV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断路器(俗称开关)是电力系统实现控制和保护的关键电气设备。在10k V配电网络中,手车式开关柜是重要的控制保护电器,同时也是配电系统智能化发展的重点设备。随着电网运营机构对电力网络智能化投入逐步增加,智能化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力系统中。而传统开关柜常用电磁式操动机构配合电气二次回路进行监视控制,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快速调整快速响应的要求。因而对原有传统开关柜进行升级改造将对实现配电网智能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制了一种匹配传统10k V手车式开关柜的智能控制装置。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首先根据立足于功能需求、技术指标以及设计要点,对智能控制装置开关操控装置进行的总体方案整体进行设计;然后再根据总体方案设计细化各个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子模块的软硬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包括:手车行进和地刀控制模块、电量和电能质量采集模块、温湿度采集和控制模块、智能五防闭锁模块和红外人体感应模块。该装置的微处理器采用STM32F103ZET6处理器和嵌入式μC/OS-Ⅱ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完成开关量数据的读取、处理、通信和显示。MODBUS-RTU通信协议实现各功能模块与主控模块之间的通信。控制和通信开关功能通过现场高速总线集成到主控制模块中,实现装置的可配置性与灵活性。开关柜的操作状态反馈、分合闸控制、手车行进、参数测量、数据采集等功能均由智能控制装置操控管理。测试结果表明:电动控制模块能很更好地实现开关底部盘车与开关门体的进出操作、接地刀闸的电动操作、断路器的智能控制;电量采集准确;温湿度采集准确,并经测控模块对采集数据做出分析后并对机柜温湿度进行即时调整;智能五防可有效避免人员误入带电空间,降低电气事故发生的概率;红外人体感应可以有效识别工作人员并驱动照明和语音提示。各模块均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熊晓琴[6](2020)在《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装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的智能信息交流和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和研究焦点。随着技术、法规以及相关配套逐步成熟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产品导入和市场化阶段。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传统汽车强国相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相对成熟、基础支撑技术具有局部优势,但是仍然存在核心技术短缺、技术结构和方向不清晰、技术应用效益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及其应用评价。本文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专利大数据、产业数据、商业应用数据等数据资源,围绕智能网联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与应用问题,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前沿、热点主题和演进路径,并结合重点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评价不同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力求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特征和产品应用情况,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针对专利视域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基于专利大数据绘制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手段,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关键技术演进路径及演化规律。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全球专利数据,聚焦车辆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领域,运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绘制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态势、竞争态势及关键技术专利地图,从时间和空间等不同维度分析技术分布特征,得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企业创新实力及关键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结论;基于绘制的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综合采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运用Cite Space等知识图谱工具,识别不同时期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主题及成熟潜力专利技术,探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变化,并通过与专利网络主体间的联系展示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与演化规律。面向关键技术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专利布局,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法,对通用、比亚迪等8家企业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研究。从专利角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环境感知技术、决策控制技术、V2X通信技术、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等关键技术构成,明确不同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重点;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评价体系,选择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发掘评价结果内涵,结合专利技术提出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的有益建议;通过智能网联汽车的经济角度阐述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经济评价模型,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评价,从企业评价结果和专利技术揭示决定其经济性能的主要因素。基于关键技术重点专利推演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结合技术发展路线探讨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在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丰田和广汽关键技术领域历年重点专利的分析,明确其技术发展路线,并划分车辆的不同技术等级。面向企业关键技术及其专利进行目标选取和边界划定,以广汽丰田i A5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从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运行使用到报废回收四个阶段的资源耗竭和环境影响的数学评价模型,确定各阶段涉及材料、工艺、能耗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Ga Bi模型,计算得到矿产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排放结果清单,采用CML2001评价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结合丰田和广汽的各技术等级重点专利和技术发展路线,评估预测不同智能级别车辆采用智能设备及关键技术等应用方面的不同,对L1-L5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耗竭、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车辆技术智能化、网联化程度对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本文研究成果包括从专利视域所揭示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特征和演进规律,以及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量化计算的产品技术经济性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结果,提供了以专利分析辅助产业关键技术发展布局及应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规划、政策制定和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张文建[7](2020)在《煤矿井下煤流运输集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皮带运输机是一套重要的井下煤炭运输设备,现有的多条皮带集中控制系统大部分采用具有隔爆外壳的PLC控制,该设备体积大、质量重,安装移动非常不便。由于煤炭生产的需求,皮带的集中控制系统是提高煤炭产量的必要设备,若有一套功能完善、移动安装方便、具有煤矿本安型的集中控制系统对煤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济矿集团安居煤矿的煤流集控系统项目提出的井下现场实际要求为依托,基于微处理器设计了一套具有皮带八大保护、语音报警、多条皮带集中控制、井下主机显示和远程控制功能的煤流运输集控系统。本论文运用了传感器检测技术和CAN总线通信技术建立了皮带运输机的运行参数动态检测系统,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以及皮带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该系统采用高性能的STC15W4K32S4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井下控制分机。可通过位于皮带操作台的控制主机实现所接皮带的启停,能够将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与故障信息等参数进行清晰直观的显示,并且能够对报警阈值进行设置,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保存与分析。本论文还设计了以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语音控制器,可实现语音广播、声音报警、联络打点和实时对讲的功能。此外,整套设备设有远控、近控、检修和急停四种模式以满足井下不同的工作需求。本文设计内容全部通过了实验室的单机、联机和系统调试。各种传感器参数的采集、传输、显示和控制输出等功能均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采集的数据准确,实时性好,系统运行稳定,可以进行煤矿井下的工业现场试用。
樊秦华[8](2020)在《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的一环必将取代常规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设备和技术落后制约了电网的发展,因此需要将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才能适应未来电网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对110kV宕昌县传统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进行研究。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对标准的信息接口、状态监测、测控保护、信息通信等一体化智能设备核心技术研究;对智能变电站的不同网络结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各种网络结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下一步宕昌变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论文设计了宕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得出未来几年发展负荷峰值,并制定扩容改造方案;结合当地情况对主接线方式进行分析,确定主接线改造方案;根据短路计算选择结果选择一次系统关键设备及参数;确定宕昌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配置和设备配置方案,并确定继电保护方案,并对辅助系统和高级应用功能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变电具备微机化、智能化、自动化功能。论文对改造后的宕昌变进行可靠性分析。主要针对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变电站的可靠性定量计算,总结2015年至2018年间的数据,对宕昌变电站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保证一条出线正常供电以及保证所有出线均能正常供电两种情况下宕昌变电站智能改造前后的可靠性指标,验证了进行宕昌变智能改造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范福生[10](2020)在《基于智慧电网的中置柜控制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电网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智慧电网的建设理念对配电系统及配电设备也提出新的技术需求,中置柜是发电厂、中小型发电机、电力系统二次变电所、工矿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型高压电动机起动的重要配电设备,是实现整个电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因此,研制一款支持智慧电网信息互联共享、具有智能控制、故障自诊断等功能的智能中置柜控制装置意义十分重大。本文针对基于智慧电网的中置柜控制装置的设计进行研究与实践。在研究智慧电网配电系统架构基础上,针对智慧电网技术需求提出了智能中置柜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案,装置包括主控器、母线温度测量及通信转协议单元、电能参数采集单元等三个部分。主控器通过触屏接受现场操作人员的指令,完成接地刀、手车、断路器的控制操作;同时将接地刀、手车、断路器位置信息,母线带电状态,系统电能参数,通信状态通过触屏显示出来。另外,主控器还能通过通信转协议模块的RTU上报中置柜的各种工作参数到云端服务器;也能够通过通信转协议模块的RTU接受云端服务器下发的远程操控信息,完成对接地刀、手车、断路器的控制操作。母线温度测量及通信转协议单元包括转协议模块、无线测温模块和RTU模块三个部分。转协议模块能够接收无线测温模块采集到的母线温度信息,经协议转换后发给主控器的触屏显示出来。另外,通信转协议模块还能通过RTU模块与云端服务器交换信息,并把信息转成MODBUS现场总线协议与主控器共享。由于市场上电能参数采集单元技术已经十分完善,本文中不做介绍。研制的基于智慧电网的中置柜控制装置经实际测试,满足智慧电网对中置柜控制装置的技术要求,实现了中置柜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对推动我国智慧电网的建设意义重大。
二、自动控制装置的技术改造要走创新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控制装置的技术改造要走创新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自动控制装置在汽车电路中的安装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动控制装置的特点概述 |
2 汽车电路中自动控制装置的安装与应用分析 |
2.1 蓄电池自动报警装置 |
2.2 汽车前照灯自动控制装置 |
3 汽车电路中自动控制装置的安装与应用经验总结 |
3.1 做好安装的质量控制 |
3.2 做好日常应用的管理 |
4 结语 |
(2)火电厂炉内化水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1.1 工艺分析 |
2.1.2 技术指标 |
2.2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2.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2 系统控制方案分析 |
2.2.3 系统控制结构设计 |
2.2.4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3 系统的创新性应用方案 |
2.3.1 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控制方法 |
2.3.2 基于OPC的下位机数据交换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控制方法研究 |
3.1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建模研究 |
3.1.1 炉水PH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2 炉水PH过程数学模型的改进 |
3.1.3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建立 |
3.2 炉水PH的PID控制 |
3.2.1 PID控制结构 |
3.2.2 PID控制过程分析 |
3.3 炉水PH控制算法分析 |
3.4 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控制方法研究 |
3.4.1 DMC控制结构 |
3.4.2 DMC控制过程研究 |
3.4.3 串级PID控制结构分析 |
3.4.4 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控制结构设计 |
3.5 基于DMC的改进串级PID的对比仿真分析 |
3.5.1 无扰动对比仿真分析 |
3.5.2 扰动下对比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下位机设计 |
4.1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下位机硬件设计 |
4.1.1 PLC工作方式分析 |
4.1.2 硬件设备选型 |
4.1.3 系统的I/O配置 |
4.2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电气设计 |
4.2.1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电气回路设计 |
4.2.2 PLC端子接线设计 |
4.3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4.3.1 设备组态 |
4.3.2 系统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上位机监控组态设计与系统调试 |
5.1 组态软件的选择 |
5.2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组态设计 |
5.2.1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监控功能设计 |
5.2.2 用户登录主页面设计 |
5.2.3 系统主控界面设计 |
5.2.4 工艺监控界面设计 |
5.3 炉内化水控制系统调试 |
5.3.0 构建系统实时数据库 |
5.3.1 OPC通讯配置 |
5.3.2 整体通信测试 |
5.3.3 现场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河道钢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闸门调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PID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平面钢闸门静应力分析 |
2.1 闸门工程概况 |
2.2 建模方法 |
2.3 有限元模型 |
2.4 材料属性 |
2.5 计算工况分析 |
2.6 计算结果校核 |
2.7 闸门改进策略与仿真研究 |
2.7.1 闸门结构改进 |
2.7.2 计算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闸门自动化控制装置硬件系统设计 |
3.1 整体策略设计 |
3.2 PLC的选型 |
3.2.1 PLC介绍 |
3.2.2 PLC的选取 |
3.3 水位及闸门开度测量装置 |
3.3.1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 |
3.3.2 闸门开度仪的选择 |
3.4 闸门控制硬件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闸门日常调度策略研究 |
4.1 研究概况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调度目标 |
4.2 模型原理与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原理介绍 |
4.2.2 河网概化 |
4.2.3 边界条件 |
4.2.4 模型建立 |
4.2.5 模型验证 |
4.3 闸泵控制策略设置 |
4.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日常调度 |
4.4.2 水环境调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ID控制策略的闸门控制方式研究 |
5.1 PID控制原理 |
5.2 实现PID控制的方法 |
5.3 闸门控制中数字PID的应用 |
5.3.1 PID在闸门中的应用原理 |
5.3.2 PID算法的改进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闸门启闭过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闸门控制策略测试 |
6.1 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测试 |
6.1.1 控制系统安全性能测试 |
6.1.2 基于PID控制的闸门开启时间测试 |
6.2 闸门调度策略结果测试 |
6.2.1 输入条件 |
6.2.2 模型输出 |
6.2.3 测试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嵌入式系统的10kV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装置技术简介与整体方案设计 |
2.1 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的功能需求分析及设计要求 |
2.2 嵌入式系统开发简介 |
2.2.1 ARM微控制处理器 |
2.2.2 μC/OS-Ⅱ操作系统 |
2.3 MODBUS-RTU通信方式简介 |
2.3.1 MODBUS通信协议特点 |
2.3.2 MODBUS-RTU通信协议特点 |
2.3.3 MODBUS-RTU通信程序设计 |
2.4 总体方案设计 |
第三章 智能控制装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1 手车行进和地刀控制模块 |
3.2 电量和电能质量采集模块 |
3.3 温湿度采集和控制模块 |
3.4 智能五防闭锁模块 |
3.5 红外人体感应模块 |
3.6 主控与功能模块通信方式设计 |
3.7 LCD显示模块 |
第四章 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系统检测 |
4.1 手车行进和地刀控制模块检测 |
4.2 电量和电能质量采集模块检测 |
4.3 温湿度采集和控制模块检测 |
4.4 智能五防模块检测 |
4.5 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检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地图 |
1.2.2 智能网联汽车知识图谱 |
1.2.3 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周期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绘制 |
2.1 专利地图绘制方法 |
2.2 专利态势地图绘制 |
2.2.1 专利趋势 |
2.2.2 技术成熟度 |
2.2.3 专利地域 |
2.2.4 技术结构 |
2.3 竞争态势地图绘制 |
2.3.1 主要国家专利分布差异 |
2.3.2 主要创新主体布局差异 |
2.3.3 外企在中国的专利布局 |
2.4 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分析 |
2.4.1 环境感知技术专利地图 |
2.4.2 决策控制技术专利地图 |
2.4.3 V2X通信技术专利地图 |
2.4.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专利地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专利知识图谱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 |
3.1 专利知识图谱基础理论 |
3.1.1 知识图谱原理与方法 |
3.1.2 专利数据处理原则与工具 |
3.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与前沿分析 |
3.2.1 技术领域分析 |
3.2.2 技术基础分析 |
3.2.3 技术前沿分析 |
3.3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热点分析 |
3.3.1 关键技术热点的知识图谱 |
3.3.2 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技术热点分析 |
3.3.3 V2X与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热点分析 |
3.4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演化路径分析 |
3.4.1 研究方法与参数设置 |
3.4.2 关键词与技术主题演化状态分析 |
3.4.3 技术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企业关键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技术经济评价 |
4.1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 |
4.1.1 环境感知技术 |
4.1.2 决策控制技术 |
4.1.3 V2X通信技术 |
4.1.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
4.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评价 |
4.2.1 评价维度 |
4.2.2 评价模型 |
4.2.3 评价结果 |
4.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经济评价 |
4.3.1 评价原则 |
4.3.2 车型及指标的选取 |
4.3.3 评价模型 |
4.3.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线分析及产品节能减排评价 |
5.1 基于重点专利的企业技术路线分析 |
5.1.1 关键技术重点专利分析 |
5.1.2 企业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
5.1.3 基于重点专利技术的等级划分 |
5.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目标与边界 |
5.2.1 评价对象选取 |
5.2.2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目标选取 |
5.2.3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边界划定 |
5.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构建 |
5.3.1 原材料获取阶段 |
5.3.2 零部件制造装配阶段 |
5.3.3 运行使用阶段 |
5.3.4 报废回收阶段 |
5.4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结果分析 |
5.4.1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分类与特征化结果 |
5.4.2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归一化和量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7)煤矿井下煤流运输集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主要创新点 |
2 集控系统方案选型与设计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方案选型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系统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集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井下分机硬件电路设计 |
3.2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3.3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3.4 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
3.5 地址识别与显示电路设计 |
3.6 语音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7 专用电源电路设计 |
3.8 数据存储与播放电路设计 |
3.9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4 软件设计 |
4.1 分机程序设计 |
4.2 分机工作模式设计 |
4.3 A/D转换程序设计 |
4.4 RS-485通信程序设计 |
4.5 液晶屏显示程序设计 |
4.6 语音控制器程序设计 |
4.7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8 CAN总线通信程序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 井下主机软件设计 |
5.1 开发工具选择 |
5.2 关键程序设计 |
5.3 主要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集控系统调试 |
6.1 上电前检测 |
6.2 上电测试 |
6.3 单机调试 |
6.4 联机调试 |
6.5 远距离调试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
2.1 智能变电站特征 |
2.2 一次侧智能化设备 |
2.2.1 智能化变压器 |
2.2.2 智能化断路器 |
2.2.3 智能化互感器 |
2.3 二次系统网络结构 |
2.3.1 “点对点”网络结构 |
2.3.2 分布式共享网络结构 |
2.3.3 过程层分布采集及间隔层集中控制网络结构 |
2.4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设计方案及改造 |
3.1 变电站选择 |
3.1.1 变电站概况 |
3.1.2 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3.2 负荷预测 |
3.2.1 负荷预测方案 |
3.2.2 宕昌变增容负荷预测 |
3.3 宕昌变主接线 |
3.3.1 主接线技术方案比选 |
3.3.2 主接线方案改造 |
3.4 短路计算 |
3.5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5.1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配置 |
3.5.2 智能变压器选择 |
3.5.3 110kV开关柜选择 |
3.5.4 35kV高压开关柜选择 |
3.5.5 10kV高压开关柜选择 |
3.6 二次系统智能化改造 |
3.6.1 设计原则 |
3.6.2 网络配置方案 |
3.6.3 设备配置方案 |
3.7 继电保护方案 |
3.7.1 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
3.7.2 继电保护方案 |
3.7.3 主变保护配置方案 |
3.7.4 110kV保护配置方案 |
3.7.5 35kV及10kV保护配置方案 |
3.8 调控运维一体化监控及高级应用方案 |
3.8.1 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
3.8.2 基于“调度运维一体”的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
3.8.3 环境监控系统 |
3.9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3.10 智能变电站改造前后对比 |
3.11 本章小节 |
4 可靠性分析 |
4.1 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
4.2 基本参数 |
4.3 保证一条出线能正常供电的可靠性指标 |
4.4 保证所有出线不停电时的可靠性指标 |
4.5 智能设备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智慧电网的中置柜控制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智慧电网配电系统的架构 |
1.4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智慧电网的中置柜控制装置总设计方案 |
2.1 智慧电网对中置柜的技术需求 |
2.2 中置柜内部结构 |
2.3 基于智慧电网的中置柜控制装置总设计方案 |
第3章 智能中置柜主控器硬件设计 |
3.1 主控单元电路设计 |
3.2 位置检测单元电路设计 |
3.3 开关量输出驱动单元电路设计 |
3.4 带防堵转保护功能的接地刀和手车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5 带电检测单元电路设计 |
3.6 柜内温湿度监测单元电路设计 |
3.7 通信单元电路设计 |
3.8 供电电源电路设计 |
第4章 智能中置柜母线温度监测及转协议单元设计 |
4.1 母线温度监测单元设计方案 |
4.2 温度采集终端设计 |
4.3 温度接收终端设计 |
4.4 转协议功能单元设计 |
第5章 智能中置柜触屏显示操作单元设计 |
5.1 MCGS触摸屏 |
5.2 触摸屏组态功能设计 |
第6章 智能中置柜控制装置软件设计 |
6.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6.2 主控器系统软件设计 |
6.2.1 主程序设计 |
6.2.2 开关量控制子程序设计 |
6.2.3 柜内温湿度检测子程序设计 |
6.2.4 带电检测子程序设计 |
6.3 母线温度监测与转协议单元软件设计 |
第7章 电路仿真与功能测试 |
7.1 主要功能电路原理仿真 |
7.1.1 位置检测电路原理仿真 |
7.1.2 防堵转电路原理仿真 |
7.1.3 带电检测电路原理仿真 |
7.2 控制器功能测试 |
7.2.1 主控单元调试及检测 |
7.2.2 位置检测单元及触屏显示单元功能测试 |
7.2.3 开关量操控单元功能测试 |
7.2.4 防堵转保护功能测试 |
7.2.5 柜内温湿度监测单元功能测试 |
7.2.6 母线温度监测单元功能测试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和致谢 |
附录 |
四、自动控制装置的技术改造要走创新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自动控制装置在汽车电路中的安装及运用[J]. 申九菊. 内燃机与配件, 2021(21)
- [2]火电厂炉内化水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马路遥.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3]河道钢闸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孟庆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基于嵌入式系统的10kV开关柜智能控制装置研制[D]. 黄蓓. 广西大学, 2020(07)
- [6]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D]. 熊晓琴. 湖南大学, 2020(02)
- [7]煤矿井下煤流运输集控系统的设计[D]. 张文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D]. 樊秦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基于智慧电网的中置柜控制装置研制[D]. 范福生.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