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 WHAS 的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

PL WHAS 的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

一、PL WHAS的社区关怀与家庭关怀(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鲁熙茜[2](2020)在《共享理念视角下美国0-3岁托育服务的政策分析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照顾好、养育好儿童,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职责。近现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表明,对儿童的政策关怀,是最可靠和最明智的社会投资。近年来,0-3岁托育服务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5月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婴幼儿托育行业规范化发展道路正式提上日程。研究者发现美国托育服务政策的发展对我国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基于共享理念的立场和视角,本研究梳理了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出美国托育服务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其一,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和学习,改善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状况;其二,帮助家长获得充分的就业机会;其三,发展人力资本,为美国将来的劳动力市场作筹备。本研究通过对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早期开端计划、早期学习与发展指南及托育机构的准入制度等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得出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发展经验包括:政策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重视托育服务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以立法来保障托育服务,加大对托育服务的投入;旨在促进公平,帮助处境不利的儿童;以及强调家长参与和社区合作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托育服务政策面临着托育服务政策不完备、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财政投入不足及对处境不利儿童关注不够的问题,影响了0-3岁托育服务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对我国0-3岁家长托育服务与政策需求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在美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下为我国托育服务政策发展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启示:基于共享理念,明确托育服务定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托育服务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共享,推动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建立专业托育服务队伍,完善队伍支撑。

雷娜[3](2020)在《杰克·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杰克·齐普斯(Jack·David·Zipes)是美国着名的童话学家、童话翻译家,被称为美国童话研究的领军人物。他长期致力于童话研究,形成了富于时代意识且全面深入的童话理论体系,在国际童话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他的童话理论体系主要由童话文类、童话电影、童话讲述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回应了本体研究、改写和转化、实践研究三大问题,形成了包含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他建构了系统而宏大的童话前沿理论,是当今西方童话研究的集大成者。本文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齐普斯童话理论体系进行阐释。全文包括三个部分,以绪论开篇,正文含五个章节,以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在第一章中,回顾了齐普斯生平和童话研究历程,探讨了詹姆逊、布洛赫、阿多诺等人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齐普斯童话研究的影响。梳理和分析了齐普斯童话理论构建中的核心术语和理论概念。指出了齐普斯童话理论研究的理念与方法特点,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齐普斯童话理论思想的主要来源。第二章剖析齐普斯的童话观。从西方童话观念史的视角,介绍了齐普斯的童话认识论。重点讨论齐普斯对童话两大历史阶段的划分:口头民间故事阶段和文学童话阶段。齐普斯借助广义的信息模因和关联理论,论证了口头民间故事阶段和文学童话阶段的内在紧密联系,试图揭示西方童话发展演变的社会历史规律。基于对童话发展阶段的认识,齐普斯研究了西方童话观念史,确立了他基于社会历史文化视角的童话研究范式,即包括对“童话”名称的分析、类型的界定、童话本质的探讨,以及对童话分析策略的区分。基于社会历史视角的童话研究范式,是齐普斯童话理论研究的特色和基础。第三章研究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文化表达。重点探讨齐普期童话研究中的两大命题:魔咒和乌托邦。齐普斯童话理论重视对童话的意义呈现,强调其意义后面的文化表达问题,以此来阐释童话的文化功能。他认为,魔咒关乎权力的文化表达,童话对魔法、魔咒等神秘力量的想象反映了真相,进而表达愿望和期待;而童话的乌托邦精神是人类在个人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上对未来希望的追求。齐普斯关于童话魔咒和乌托邦文化表达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童话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出童话的社会历史发展本质。对魔咒和乌托邦的文化研究是齐普斯研究童话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维度。第四章研究童话的改写与转化,探讨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方法论。齐普斯对经典童话改写的论述,建立在童话发展观的基础上,着眼后现代发展史来讨论经典童话的改写与转化,不仅继续构建和书写了童话的发展史,而且挖掘了童话的时代表现形式。齐普斯认为,就童话本身的解放性潜能和文化工业的时代需求而论,童话改写和转化是童话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由此他提出了童话改写的两种基本类型:保守型和颠覆型,而且从媒介形式上展现了口头、书面、影视绘画等多媒介的童话改写脉络。齐普斯对改写形式的概念、原则、表现形式、改写方法、改写意义的研究,正是齐普斯童话改写理论的要义。齐普斯倡导主动利用童话的发展规律,积极寻求童话发展演变的新形式,从而延续童话的生命,为童话的后现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具体方法。第五章研究童话讲述的创造性实践,主要探讨齐普斯童话理论的社会实践。重点梳理了齐普斯所倡导的创造性故事讲述实践的大致框架,细致研究齐普斯童话讲述实践中的讲述者、讲述方式、讲述题材、讲述对象。齐普斯非常重视童话口头讲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积极参与童话创造性讲述的实践活动,他认为,真正的童话讲述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讲述能够提高人们对生命的感知和自我意识,是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交流,童话讲述的口头实践对童话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童话口头讲述的理论与实践,是齐普斯童话研究的另一重要维度。结语部分对全文做出回顾和总结。通过对齐普斯童话理论的系统梳理与研究,证明其理论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统一性,因而呈现出体系化的特征,并具有包容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色。最后,联系中国童话的研究现状,分析该理论体系对中国童话理论研究及实践的价值;指出以及齐普斯童话理论的中国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古丹[4](2020)在《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研究 ——以西部N市M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移民这项民生工程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研究领域广泛,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量化研究成果突出,但对各个年龄阶段生态移民群体自身的发展研究不足。儿童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成长不仅关系着个体的成长质量,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水平与精神建设风貌。基于此,本研究从道德教育的视角出发,尽可能细致地描述个案的道德成长历程,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道德挑战,并较深入地剖析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具体的引导策略。生态移民改变了M村原本的生活样貌,更新了移民者的生活格局和生存境遇,对生态移民儿童的道德成长影响深远,这是本研究的切入点,也是研究重点。立足于此,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他看来,人的存在与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而“危机、告诫、号召、唤醒”等都是中断人发展连续性的非连续性事件。本文对M村六名生态移民儿童进行质的研究发现,M村属跨镇迁移,集中安置于经济相对发达的新型社区中,环境及物质条件获得根本改观,同时村民们原先的生活的轨迹也骤然改变。政策性搬迁、准备不充分的生计转型、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断裂、新城市元素的嵌入、转校,使得生态移民儿童在道德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面临挑战,道德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不确定或失序状态,具体表现在:(1)学生交汇,暗涌德育危机;(2)生活条件骤变,引发价值转向;(3)城乡文化碰撞,道德困境凸显。当然,生态移民这一事件给儿童带来一系列挑战的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和可能性,如实现了信息来源广、生活空间近距离化、实践平台多样化,为产生积极道德影响提供了条件。无论带来的是消极体验还是积极体验,生态移民可谓是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不可多得的一场机遇,如果儿童能合理应对重重阻碍或诱惑,那他们将会获得突破性或超越性的成长。生态移民作为人生非连续性事件,主要通过影响家庭教育观念、学校德育路径、社会环境的复杂程度以及同伴关系等进而影响儿童的道德成长。帮助儿童合理应对这一事件,顺利渡过人生转折点,本文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包括提升家长自身的道德素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模式;(2)充分落实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如把握道德发展的转折点,培养儿童应对挑战的意识,丰富道德实践,唤醒道德意识,营造和谐教育氛围,增进道德情感等;(3)发挥社区道德教育的辅助功能,创设社区道德文化,加强道德引领,弘扬和谐邻里文化,倡导关爱互助;(4)加强积极同伴交往,发挥益友引领作用。最后,重视儿童的主体性,促成自我教育,形成道德自觉。

杨丹[5](2020)在《基于演化博弈的社区老年食堂合作伙伴选择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强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的重要体现。为此,社区方如何选择优质的老年食堂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企业”),以及如何对所选择的企业进行有效监管,成为社会关注的课题。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及显示原理理论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老年食堂发展现状,分别研究社企单次短周期合作与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继而分析社区与企业间的博弈关系,计算对应的支付函数,建立社区和企业在老年食堂合作博弈中的支付矩阵;根据复制者动态方程,构建社企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绘制社区与企业单方演化博弈趋势图,提炼出企业的创收能力、质量成本管理能力、经营理念等三个属性指标;基于复制者动态方程中的逻辑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各参数进行赋值,利用Vensim PLE仿真软件图像化社企合作演化博弈的过程并对均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社区失职追责惩罚额度、降低社区监管成本、设定监管阈值,可以有效提高监管效率,推动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其次,结合上述三个属性指标,基于显示原理,探究不同类型企业参与老年食堂合作的效益差异,在实现社区收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类型设计最优合约,通过最优合约选出优质的合作伙伴。第三,以杭州市翠苑一区老年食堂为例,使用上述构建的演化博弈模型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社区监管与企业服务质量提供的情况,并对老年食堂社企合作伙伴选择与社区监管政策设定提出建议。

武源源[6](2019)在《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上海市C机构的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系变化使人们的临终状态被延长,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临终者在临终阶段较低的生命质量。此外,传统观念的束缚、医疗资源紧张以及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等都影响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使临终者获得较高的生命质量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基于上海市C机构开展的临终关怀服务项目,访谈了参与临终关怀服务项目的14位C机构社会工作者、社区医院的社会工作者以及医护人员。关注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场所,针对不同特点的服务群体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介入重点、实践方式、及其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从社会生态理论的视角从社区医院以及社区这两个主要系统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工作专业在不同面向开展的临终关怀服务,探究上海市C机构开展社区临终关怀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首先,社区临终关怀服务要以社区医院为载体,面向临终者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满足临终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需要,让临终者平静告别。其次,开展面向社区的生命教育,这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延伸。聚焦生死教育,促进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此外,开展社区临终关怀受到专业团队未发展成形、临终关怀服务技能不足以及服务提供者自身死亡焦虑的制约。针对这些制约因素,要积极推动“医院-社区-家庭-社工”多方协助平台的建立,并针对临终关怀相关服务者开展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减缓他们的死亡焦虑。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需求,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探索构建以专业临终关怀服务为主体,生命教育为基础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有助于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宋彩虹[7](2019)在《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约增加640万,到2020年将达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疾病死亡谱也在发生变化,近几年恶性肿瘤居于老年人疾病死亡的首位,老年人对安宁疗护服务需求愈益迫切。安宁疗护起源于英国,是为临终老人及家属提供的关怀服务,使得临终老人可安宁地度过生命最后阶段,家属可尽快走出亲人逝世的阴影。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以上海市为例,选取部分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他们对于安宁疗护服务的认知情况;选取临终老人及家属、安宁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机构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目前安宁疗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二,梳理了安宁疗护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模式,比如PDS模式、施氏模式及“三床联动”模式等。第三,从政策体系建设、专业队伍建设、心理服务建设和提高社会参与度等四个方面,借鉴安宁疗护发展比较成熟的英国和美国的经验。第四,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关怀科学理论和King’s达标理论,结合我国安宁疗护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应建立“家庭—医院—社区安宁疗护服务中心”一体化的安宁疗护模式,并从基本架构、运作机制和规范要求三方面对该模式展开论述。最后,对发展我国安宁疗护事业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政府要重视法律、政策及机制建设,整合安宁疗护资源,加强安宁疗护服务的标准化建设;高校要推进安宁疗护专业建设,培养训练有素的安宁疗护专业人才;社会大众要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志愿服务意识,提高社会大众对安宁疗护的知晓度和接受度,共同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杨惠芬(Yvonne Yang)[8](2018)在《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文中认为美国开展服务学习已是普遍、具成效、以及被鼓励的教育理念,台湾地区从倡导迈入推广期,但在大陆地区仍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概念。本论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题,探讨服务学习在美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目的有四:其一、探讨服务学习的教育意义与具体成效;其二、解构其促成服务学习成功的外部环境;其三、探求高校内部服务学习推动的评估机制;其四、分析其推动服务学习成功的内部环境各要素。根据研究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绪论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重要性、范围与限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核心概念“服务学习”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界在服务学习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四部分为政府部门开展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对服务学习开展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五部分为服务学习成效与评估的现况,基于服务学习对学生、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成效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功的服务学习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并且提出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相关模式,作为本研究评估工具选择的依循标准。第六部分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采用Andrew Furco教授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进行资料搜集,除叙述统计量分析与推论统计量分析外,进一步针对“学校理念”、“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社区参与”、“学校支持”等五大面向,以及各子面向的制度化程度进行探讨,再者,采用四分位数法试图了解二岸五大典范高校的定位。第七部分质化访谈,透过标准化深度访谈,探讨台湾地区的明新科技大学、辅仁大学、静宜大学、大陆地区的中山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大典范高校内部环境在服务学习制度化的支持现况。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归纳其外在环境对服务学习的正向支持作为,同时以台湾地区全体高校的发展现况调查、以及五大典范高校质化访谈内容,总结高等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为本研究目的“移植美国服务学习至善果实到各高校的成功”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四个重点结论:第一点、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点、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第三点、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第四点、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罗敏敏[9](2017)在《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在一些像老人长期照护这样服务对象需求多元、服务周期较长且涉及部门较多的服务领域,参与多专业合作成为社会工作者无法回避的挑战。然而,由于多专业合作的复杂性和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等原因,专业身份不明确成为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开展专业服务的首要困扰。不少研究也指出专业身份认同的厘清是社会工作者能否有效参与多专业合作的关键,只可惜他们没有进一步讨论专业身份认同的具体内容。因此,研究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的专业身份认同显得非常急迫,特别是我国社会工作正处于专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明确我国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合作中的位置、价值和服务逻辑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多专业合作,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希望在多专业合作情境中探索社会工作的实践方式和服务逻辑,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一种参考路径。本研究以生态系统视角为理论框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X市一家医疗、护理和社会工作等多专业合作的老年社会服务中心为研究单位,针对中心多专业团队中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研究,探索该多专业团队的服务开展过程和社会工作者在团队中的任务及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和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多专业团队的合作分工流程包括:寻找服务对象、筛选服务对象和建立专业关系、开展“医疗-护理-社工”综合需求评估、制定综合服务介入计划、实施综合服务介入、多角度评估服务成效和结案等7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涉及:有关老人的任务、有关照护者和老人家庭的任务、有关老人所在社区的任务、有关多专业团队的任务和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的任务等5个方面。2.在多专业合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交流互动,这些系统包括:多专业团队、服务对象、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委会和实务研究团队等微系统;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机构与实务研究团队等中系统;A机构与同领域机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政府和政策、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和文化等宏系统。在这些系统的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包括:不明专业身份、初识专业身份、发展专业身份和明确专业身份等4个阶段,最终社会工作者明确自已的专业身份是“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3.作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对象的多方面需求以及其与周围他人和环境间的多层互动为出发点,注重不同的专业服务之间以及不同的专业服务与非正式支持之间的整合,提升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据了一种以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需求为介入取向,注重多元合作和延伸转换的服务逻辑。这一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体现了我国社会工作参与多专业合作具有阶段性和政策导向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成效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和促进多部门协作的本土扎根过程,可以帮助社会工作更好地应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包括从简单问题的处理到复杂问题的解决、逐渐单专业实践转向多专业实践、以及由单一部门购买转向多部门协调推进等。由于研究能力与研究条件的局限,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使用以及整体研究的设计上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本研究包含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相关研究,明确研究的焦点是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团队中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第二章介绍本项研究的研究设计,运用生态系统视角作为理论框架,选取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第三、四、五章分别从横向和纵向维度呈现本项研究的发现,围绕社会工作者参与多专业团队合作的过程,探索社会工作者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章围绕研究发现尝试阐述本项研究的理论发现,并总结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孔海燕[10](2017)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文中指出预防犯罪是人类社会久远的议题和难题,刑法的处罚和威慑并不能合理有效地预防犯罪,但是预防犯罪又是必须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本文将关怀作为一种关系,从本体的角度寻找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路径,坚持历史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理论与实证的方法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进行研究。本体是本原,也是价值预设,关怀本体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本原和价值预设,是青少年犯罪预防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根本的存在。关怀青少年的生长,重视关怀型关系的建立,强调青少年从关怀客体向关怀主体的转换,让青少年在关怀关系中生成和发展关怀,即正确的关怀认知、深刻的关怀体验、良好的关怀意志、高尚的关怀理想和优良的关怀能力,期望从根本上解决控制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等难以突破的自身局限。本研究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确证,探寻理论工具。以往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侧重行政和法律手段等外部控制,忽视主体的自觉,为了更好地表达本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文中将对关怀理论作详尽的阐述,并将关怀作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核心概念与本体。第二部分用实证的方式论证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的合理性。将青少年作为关怀的主体,采用问卷法研究青少年的关怀品质与危险行为倾向关系,采用实验法探讨关怀情绪对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影响,采用访谈法分析关怀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在问卷调查研究方面,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关怀量表、青少年风险行为倾向问卷、青少年自我控制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1~25岁的1023名普通青少年和463名犯罪青少年进行测试,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和AMOS 5.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等统计处理,探讨了青少年关怀品质、青少年的危险行为倾向和青少年的自我控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关怀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危险行为倾向,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危险行为倾向,构建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关怀-控制犯罪预防模型。在实验研究方面,采用行为实验和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方法,应用经典道德判断实验范式,开展关怀对青少年道德判断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阈上情绪启动的条件下,在道德判断的故事情境中,关怀情绪诱发下被试对道德两难故事中的主人公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反应时更长,对道德两难故事中的主人公道德判断的判断更偏向道德。在词汇的道德判断水平上,关怀情绪启动下的道德判断反应时显着长于中性情绪组,且对道德词汇是非判断的反应时要明显快于对不道德词汇是非判断的反应时。总之,关怀情绪参与了道德判断的全过程且是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关怀情绪对普通青少年与犯罪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影响不同。ERP脑电数据选取P2和250-450的负慢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阈上情绪启动条件下,在P2成分上,对于所有类型的青少年而言,关怀情绪启动的波幅显着大于中性情绪组和控制组,道德词汇的波幅显着高于不道德词汇的波幅。负慢波成分上,普通男青少年关怀情绪的波幅显着大于中性情绪组,犯罪青少年在关怀诱发下进行道德词汇判断的波幅显着高于中性情绪组。在CPZ电极上进行不同类型青少年关怀启动下道德判断的ERP比较研究发现,在P200成分上,犯罪青少年的关怀诱发的波幅最低,普通男性青少年关怀情绪的波幅最高。在负慢波成分上,普通男青少年和普通女青少年关怀诱发的波幅都小于中性情绪组,犯罪青少年的关怀诱发的波幅大于中性情绪组。潜伏期上,负慢波成分,犯罪青少年的不道德词汇判断的峰潜伏期显着长于女性普通青少年,而且不道德词汇判断的峰潜伏期显着长于道德词汇判断的峰潜伏期。在访谈研究中,采用访谈法记录关怀对青少年犯罪的始基影响。结果发现,关怀是青少年的存在方式,是获得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源泉。青少年是关怀的客体也是关怀的主体。预防青少年犯罪始于关怀,终于关怀。关怀本体是青少年犯罪预防最值得关注的根本问题。第三部分是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体系研究。结合前期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体系。三层次即一般预防中的关怀、临界预防中的关怀和再犯罪预防中的关怀。一般预防中的关怀指开发关怀模块、建立关怀基地、创设关怀模式、建设关怀校园。临界预防中的关怀指建立关怀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重视困境儿童的关怀缺失问题、构建高风险青少年关怀机制、建设高风险青少年关怀项目。再犯罪预防中关怀有倡导关怀矫正理念、完善再犯风险评估关怀系统、创新关怀矫正模式。六防线中心理关怀是青少年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基础和前提,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生活质量、塑造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展积极心理辅导。道德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关键和核心,提高青少年的关怀认知水平、增强青少年的关怀体验、锻炼青少年的关怀意志,发展青少年的关怀能力。司法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保障,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一般关怀机制,完善未成年人司法特殊关怀机制。家庭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健全家庭关怀法治建设、构建家庭关怀服务体系,建立家庭关怀大数据库,开辟亲职关怀网站或项目。学校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第二道防线,树立关怀人格教育目标,建设关怀型师生关系,开发关怀项目。社会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第三道防线,关怀流动青少年,关注少年犯罪区,关切街角社会。六条防线构成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立体关怀场。在具体策略中立足关怀,运用发展式关怀策略、情境关怀策略、多机构协作关怀策略共同实现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价值。论文将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的切入点从行政和法律手段转移到心理和教育上,将青少年犯罪预防从外部控制转向内部自觉。将关怀置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中心位置,强调关怀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起点,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根本,突破了以往研究聚焦社会控制的简单化思路,回归犯罪预防的本真面目,凸显犯罪预防的“人本性”,为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

二、PL WHAS的社区关怀与家庭关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L WHAS的社区关怀与家庭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2)共享理念视角下美国0-3岁托育服务的政策分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托育服务
        二、托育服务政策
        三、共享理念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托育服务政策的形成期
        一、19 世纪30 年代前:家庭承担婴幼儿的教养责任
        二、19 世纪30 年代—20 世纪初:托育服务初步产生
        三、20 世纪30—50 年代:联邦政府职能转变
    第二节 托育服务政策的变革期
        一、20 世纪60—80 年代:托育服务政策快速发展
        二、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托育服务政策逐渐完善
第三章 当代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托育服务政策的内涵与外延
        一、托育服务政策的内涵
        二、托育服务政策的外延
    第二节 “早期开端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早期开端计划”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二、“早期开端计划”的组成部分
        三、“早期开端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项目评估
    第三节 托育服务政策的财政支持
        一、资助家庭获取托育服务
        二、基于税收福利支持家庭支付托育服务费用
        三、确保“早期开端计划”的经费投入
        四、保教人员的培训资助
    第四节 托育服务政策的具体实施:以内布拉斯加州为例
        一、制定早期学习与发展指南
        二、严限准入资格
        三、规范师资要求
        四、质量监测与评估
        五、创建网络服务平台
    第五节 分析与总结
        一、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基本经验
        二、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章 我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的现状
    第一节 当前我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托育服务政策不完备
        二、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
        三、国家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四、对处境不利儿童关注力度不够
    第二节 我国家长对0-3岁托育服务的需求调查
        一、家长对0-3岁托育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
        二、我国家长对0-3岁托育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共享理念下美国0-3岁托育服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基于共享理念,明确托育服务定位
        一、托育服务要坚持以婴幼儿为本
        二、托育服务要体现公益性与普惠性
        三、托育服务要坚持政府、社会与家庭合作模式
    第二节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托育服务管理体系
        一、加快立法,为托育服务提供实施保障
        二、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三、明确责任划分,加强对托育服务的监管
        四、建立托育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五、关注处境不利婴幼儿,提供普惠性服务
    第三节 整合资源共享,推动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整合家庭与社区资源
        二、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建设
        三、加强学术研究在托育服务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建立专业托育服务队伍,完善队伍支撑
        一、拓宽托育服务保教人员培训渠道
        二、建立托育服务保教人员的培训与资格认定体系
        三、重视对托育服务保教人员的人文关怀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杰克·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一) 童话的学术史
        (二) 童话的改写与转化
        (三) 童话的创造性讲述实践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齐普斯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 童话研究历程
        一、齐普斯其人
        二、童话研究的阶段
        三、童话研究的维度
    第二节 理论渊源
        一、詹姆逊元评论概念和方法
        二、布洛赫的希望和乌托邦倾向
        三、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
    第三节 术语和概念的构建
        一、体制化
        二、转变(transformation)
        三、理念和方法
    小结
第二章 齐普斯的童话观
    第一节 欧洲童话观念史
        一、口头民间故事进入文学体系
        二、文学童话中的社会文明规范
    第二节 童话的内涵
        一、童话的名与实
        二、童话的本质
    第三节 童话的研究策略
        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变与不变的统一
    小结
第三章 童话的文化表达
    第一节 童话对魔咒的表达
        一、魔咒的来源
        二、魔咒的权力话语
        三、魔咒的打破
    第二节 童话对乌托邦的表达
        一、希望与乌托邦精神
        二、家园般的乌托邦精神
        三、童话与乌托邦的普遍性
        四、童话与乌托邦的批判性
    小结
第四章 童话的改写和转化
    第一节 童话改写的必然性
        一、童话存在解放性潜能
        二、文化工业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第二节 童话改写与转化的多种形式
        一、书面文学形式的改写
        二、电影媒介形式的改写和转化
        三、其他媒介形式的改写
    第三节 童话改写中的协同机制
        一、关联机制
        二、创新机制
    小结
第五章 童话讲述的创造性实践
    第一节 创造性讲述的必然
    第二节 讲述者的角色
        一、指导性角色:示范层次的故事讲述者
        二、参与性角色:学习层次的故事讲述者
        三、创造性:故事讲述者的核心价值
    第三节 创造性讲述实践的多种方式
        一、讲述方式多样
        二、讲述题材多样
        三、讲述范围的多样性
    第四节 创造性讲述实践的意义
    小结
结语 齐普斯童话理论体系及其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研究 ——以西部N市M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一、选题的理由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
        二、儿童道德成长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四、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视角、框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研究现场的进入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五、信度和效度问题
        六、研究伦理问题
第一章 研究背景介绍
    第一节 M村生态移民的宏观背景
        一、生态移民的实施背景
        二、生态移民的实践演进
    第二节 M村生态移民的基本情况
        一、M村生态移民前的发展概况
        二、M村生态移民前儿童的道德成长状况
        三、M村生态移民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生态移民作为人生非连续性事件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
    第一节 生态移民是儿童生活中的非连续性事件
        一、政策性“搬家”
        二、准备不足的生计转型
        三、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断裂
        四、新城市元素的嵌入
        五、转校挑战多
    第二节 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
        一、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消极影响
        二、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 生态移民事件影响儿童道德成长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积极影响因素
        一、自由生长的家庭环境
        二、富有生命气息的校园生活
        三、文明和谐的社区生活
    第二节 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消极影响因素
        一、家庭德育功能的弱化与缺失
        二、学校德育困境
        三、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四、同辈群体的负面效应
第四章 生态移民地区儿童道德成长的引导策略
    第一节 强化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提升家长自身的道德素养
        二、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三、优化家庭教育模式
    第二节 充分落实学校道德教育工作
        一、把握道德发展转折点,培养儿童应对挑战的意识
        二、丰富道德实践,唤醒道德意识
        三、营造和谐教育氛围,增进道德情感
        四、正视陌生人问题,积极开展陌生人伦理教育
    第三节 发挥社区道德教育的辅助功能
        一、创设社区道德文化,加强道德引领
        二、弘扬和谐邻里文化,倡导关爱互助
    第四节 益友引领与自我教育
        一、加强积极同伴交往,发挥益友引领作用
        二、重视儿童的主体性,促成自我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基于演化博弈的社区老年食堂合作伙伴选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概述
    2.1 文献综述
        2.1.1 社区居家养老文献综述
        2.1.2 福利多元化文献综述
        2.1.3 公共服务文献综述
        2.1.4 演化博弈理论文献综述
        2.1.5 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2.1.6 系统动力学文献综述
    2.2 理论概述
        2.2.1 演化博弈理论
        2.2.2 机会主义行为
        2.2.3 显示原理
        2.2.4 系统动力学
    2.3 本章小结
3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分析
    3.1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动力与痛点分析
        3.1.1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动力分析
        3.1.2 当前社企合作痛点分析
    3.2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要素与适用性分析
        3.2.1 演化博弈论基本要素
        3.2.2 演化博弈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3.3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关系分析
        3.3.1 社企单次短期合作关系分析
        3.3.2 社区与企业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仿真模拟分析
    4.1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4.1.1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演化博弈模型设定
        4.1.2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4.1.3 老年食堂社企复制动态方程构建与分析
    4.2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及仿真模拟
        4.2.1 静态奖惩机制下演化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4.2.2 静态奖惩制度下社企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4.2.3 动态奖惩机制下演化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4.2.4 动态惩罚机制下社企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4.3 老年食堂社区监管策略优化研究
        4.3.1 企业高质量服务均衡点仿真分析
        4.3.2 社区监管策略阈值设定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显示原理的老年食堂合作伙伴选择
    5.1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逆向选择问题理论分析
        5.1.1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概述
        5.1.2 信息不对称的类型辨析
        5.1.3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5.1.4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社企老年食堂委托—代理分析
    5.2 基于显示原理的老年食堂合作伙伴选择机制
        5.2.1 合作伙伴选择机制概述
        5.2.2 合作伙伴选择指标设定
        5.2.3 合作伙伴选择机制基本假设
        5.2.4 合作伙伴选择模型构建
        5.2.5 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案例分析
    6.1 杭州翠苑—区老年食堂经营情况概述
    6.2 老年食堂承包模式演化博弈分析
    6.3 老年食堂社企合作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与模拟仿真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系统仿真模型函数
作者简历

(6)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上海市C机构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临终关怀研究
        1.2.2 国内临终关怀研究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临终关怀
        1.3.2 社区临终关怀
        1.3.3 生命教育
    1.4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1.4.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方法
        1.5.2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临终关怀服务的兴起、发展与转变
    2.1 临终关怀服务的兴起
        2.1.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1.2 临终关怀服务的社会需求
    2.2 临终关怀社会政策的发展
        2.2.1 我国的临终关怀社会政策
        2.2.2 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
    2.3 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与转变
        2.3.1 临终关怀的服务场所由医院逐步转向社区
        2.3.2 临终关怀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的多元化
第3章 面向临终者的临终关怀服务:以社区医院为载体
    3.1 社区医院开展社区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3.1.1 社区养老催生社区临终关怀
        3.1.2 公共基础医疗体系的职责要求
    3.2 以院内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模式
        3.2.1 侧重临终关怀的社区医院
        3.2.2 第三方提供的督导与补充服务
    3.3 以机构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模式
        3.3.1 侧重老年护理的社区医院
        3.3.2 长期住院老人的关怀服务
第4章 面向社区的生命教育:临终关怀服务的延伸
    4.1 生命教育与临终关怀的关系与内涵
        4.1.1 生命教育是临终关怀思想干预
        4.1.2 生命教育:死亡的可习得性
    4.2 社区生命教育的服务对象
        4.2.1 探访癌症康复期的老人
        4.2.2 社区高龄老人及慢性病患者
    4.3 社区生命教育的开展方式
        4.3.1 居家探访的实践方式
        4.3.2 社区高龄老人的关怀服务
第5章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困境与完善策略
    5.1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两种路径
        5.1.1 发展专业化临终关怀服务
        5.1.2 推广面向社区的生命教育
    5.2 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困境
        5.2.1 临终关怀服务团队未建立成形
        5.2.2 专业力量不足导致参与困难
        5.2.3 临终关怀服务相关者的死亡恐惧
    5.3 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建议
        5.3.1 搭建“医院-社区-家庭-社工”多方协助平台
        5.3.2 加强生命教育,构建新的生死观
        5.3.3 社会工作倡导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于老年人安宁疗护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安宁疗护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安宁疗护
        2.1.2 姑息医疗
        2.1.3 老年人安宁疗护模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关怀科学模式理论
        2.2.3 King’s达标理论
第三章 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的历史起源与实践探索
    3.1 安宁疗护的历史嬗变
        3.1.1 古代安宁疗护的实践
        3.1.2 传统思想文化与安宁疗护思想
        3.1.3 传统中医理论下的安宁疗护思想
    3.2 近现代安宁疗护的发展
        3.2.1 安宁疗护政策梳理
        3.2.2 安宁疗护实践的发展
    3.3 当前我国的安宁疗护模式
        3.3.1 PDS模式
        3.3.2 施氏模式
        3.3.3 “三床联动”模式
        3.3.4 “家庭—社区—医护人员”模式
第四章 我国安宁疗护服务现状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4.1 调查准备
        4.1.1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4.1.2 调查实施
    4.2 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的实证分析
        4.2.1 基本情况分析
        4.2.2 安宁疗护服务认知情况分析
    4.3 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的案例分析
        4.3.1 案例1:生理的折磨与家属的无奈
        4.3.2 案例2:现实的困境与未来的希望
        4.3.3 案例3:护理的特殊与人生的选择
    4.4 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民众对安宁疗护接受度低
        4.4.2 安宁疗护相关政策不完善
        4.4.3 安宁疗护护理人才缺乏
        4.4.4 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单一
第五章 老年人安宁疗护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
    5.1 国外安宁疗护模式发展分析
        5.1.1 英国安宁疗护发展现状
        5.1.2 美国安宁疗护发展情况
    5.2 国外安宁疗护实践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5.2.1 注重心理和精神关怀
        5.2.2 建立完善的政策标准体系
        5.2.3 组建专业的护理人才队伍
        5.2.4 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第六章 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发展的目标模式
    6.1 安宁疗护目标模式的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出发点
        6.1.2 注重伦理关怀
        6.1.3 尊重患者尊严
    6.2 安宁疗护目标模式的设计
        6.2.1 基本架构
        6.2.2 运作机制
        6.2.3 规范要求
    6.3 安宁疗护目标模式的SWOT分析
        6.3.1 优势与劣势分析
        6.3.2 机会与威胁分析
第七章 促进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转变传统意识观念
        7.1.1 转变传统生死观念
        7.1.2 增强大众安宁疗护志愿服务意识
    7.2 完善安宁疗护的政策法规
        7.2.1 完善老年人安宁疗护的法律法规
        7.2.2 加强老年人安宁疗护的政策建设
    7.3 加大安宁疗护人才培养力度
        7.3.1 重视高校安宁疗护专业建设
        7.3.2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重要性与范围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服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2000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2001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倡导期(201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服务学习之研究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实践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高等教育的实践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部门服务学习的开展
第一节 美国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70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71年至1994年)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第三节 大陆政府部门的开展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2年以前)
    二、志愿服务兴起期(1993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学习的成效与评估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成效
    一、对学生的成效
    二、对学校的成效
    三、对社区机构的成效
    四、对社会的成效
第二节 服务学习设计原则
第三节 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
第一节 研究工具—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
    一、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组成
    二、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使用
    三、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内容
第二节 量化研究对象与统计分析
    一、量化研究之研究对象
    二、叙述统计量分析
    三、推论统计量分析
第三节 台湾地区总体高校自评要点之分析
    一、自评要点标准之设计
    二、五大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三、各子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第四节 五大典范高校自评分析
    一、典范高校在“学校理念任务”之自评与分析
    二、典范高校在“教师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三、典范高校在“学生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四、典范高校在“社区参与”之自评与分析
    五、典范高校在“学校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质化研究内容与分析
第一节 明新科技大学(台湾、新竹)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二节 中山大学(大陆、广州)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三节 辅仁大学(台湾、台北)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五节 静宜大学(台湾、台中)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六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陆、北京)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
    三、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
    四、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第二节 建议
    一、提升服务学习为国家战略级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强国之定位
    二、强化服务学习学术研究能量,藉由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重视
    三、鼓励高校组织服务学习联盟,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四、建置校内服务学习制度化系统,落实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五、激励教师采用服务学习,满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
    六、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增强个人发展的幸福感
    七、掌握社区机构需求,达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身份认同和专业身份认同研究
        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研究
        三、多专业合作研究
        四、国内外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研究
    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框架
        一、生态系统视角的来源与发展
        二、基于一般系统理论的生态系统视角
        三、吸收社会生态学等理论后的生态系统视角
        四、生态系统视角对本研究的指导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第三章 多专业团队如何开展服务
    第一节 多专业团队的合作分工流程
        一、寻找服务对象
        二、筛选服务对象和建立专业关系
        三、“医疗-护理-社工”综合需求评估
        四、制定综合服务介入计划
        五、综合服务介入
        六、多角度评估服务成效
        七、结案
    第二节 社会工作者在多专业团队中的工作任务
        一、有关老人的工作任务
        二、有关照护者和老人家庭的工作任务
        三、有关老人所在社区的工作任务
        四、有关多专业团队的工作任务
        五、有关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任务
第四章 影响专业身份认同形成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 微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一、多专业团队
        二、服务对象
        三、社区居委会
        四、社会工作机构
        五、实务研究团队
    第二节 中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
        二、社会工作机构与实务研究团队
    第三节 宏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关系
        一、A机构与同领域机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二、政府和政策
        三、我国社会工作教育
        四、文化
第五章 建构专业身份认同的历程
    第一节 不明专业身份:行政总助理?还是社会工作者?
        一、社会工作者:“所有的都在做”和“没有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二、周围他人对社工的专业身份认知不一致
    第二节 初识专业身份:装备专业知识
        一、各方参与综合服务培训的原因
        二、社会工作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技巧
        三、社会工作者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初识专业身份
        小结
    第三节 发展专业身份:提升专业能力
        一、提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的专业能力
        二、社会工作者与多专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的提升
        三、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进一步扩展专业身份认同
    第四节 深化专业身份:有根据的反思
        一、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二、在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明确自己的专业身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何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
        一、“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的基本内涵
        二、“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作为“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的服务逻辑
        一、关注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需求
        二、注重多元合作和延伸转换
        三、掌握整合功能的服务技术
        四、运用多学科和多专业的基础知识
        五、秉持整体格局下的专业价值观
    第三节 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内涵的中西比较
        一、中西方多专业合作中的专业身份认同内涵的比较
        二、中西方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一、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多专业合作中专业身份认同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本研究的局限
        一、研究对象上的局限
        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
        三、研究设计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语

(10)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外关怀理论研究现状
        (三) 关怀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相关研究
        (四) 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意义
        (一) 丰富关怀理论
        (二) 充实青少年犯罪预防理论
        (三) 创新青少年犯罪预防思路和方法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关怀
        (二) 本体
        (三) 青少年犯罪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问卷法
        (三) 实验法
        (四) 访谈法
第一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确证
    一、关怀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一) 中国古代的关怀伦理思想
        (二) 西方当代关怀理论的形成
        (三)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
    二、关怀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一) 关怀理论的现状、超越与局限
        (二) 关怀教育的现状、问题与价值
    三、关怀本体: 青少年犯罪预防之最高意蕴
        (一) 本体及内涵解析
        (二) 关怀本体实质是指向青少年生长
        (三) 关怀本体价值是善性生成
        (四) 关怀本体形式之青少年犯罪预防普遍性观点
        (五) 关怀本体路径之青少年与社会联结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合理性确证: 实证研究
    一、青少年关怀量表的编制
        (一) 关怀量表的理论建构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二、关怀影响青少年危险行为倾向的调查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三、关怀影响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实验研究
        (一) 引言
        (二) 行为实验
        (三) ERP实验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未来研究展望
    四、关怀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访谈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访谈案例的呈现与分析
        (四) 讨论
        (五) 结论
第三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体系研究
    一、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三层次
        (一) 一般预防中的关怀
        (二) 临界预防中的关怀
        (三) 再犯罪预防中的关怀
    二、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六防线
        (一) 心理关怀
        (二) 道德关怀
        (三) 司法关怀
        (四) 家庭关怀
        (四) 学校关怀
        (五) 社会关怀
    三、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三策略
        (一) 发展式关怀策略
        (二) 关怀情境策略
        (三) 多机构协作关怀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青少年基本情况调查
附录B 青少年关怀品质调查(部分)
附录C 青少年危险行为倾向调查(部分)
附录D 青少年自我控制调查(部分)
附录E 图片评定问卷(部分)
附录F 道德词汇评定问卷(部分)
附录G 不道德故事情境及道德两难故事情景(部分)
致谢
作者简历

四、PL WHAS的社区关怀与家庭关怀(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共享理念视角下美国0-3岁托育服务的政策分析及启示[D]. 鲁熙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杰克·齐普斯的童话理论研究[D]. 雷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生态移民对儿童道德成长的影响研究 ——以西部N市M村为例[D]. 古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基于演化博弈的社区老年食堂合作伙伴选择策略研究[D]. 杨丹. 浙江大学, 2020(01)
  • [6]社区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上海市C机构的实践探索[D]. 武源源.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模式研究[D]. 宋彩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8]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D]. 杨惠芬(Yvonne Yang). 厦门大学, 2018(02)
  • [9]多专业合作中的整合者:老人长期照护团队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身份认同[D]. 罗敏敏. 厦门大学, 2017(07)
  • [10]青少年犯罪预防关怀本体论[D]. 孔海燕. 鲁东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PL WHAS 的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