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分片对象模型的ORB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谢之皓[1](2021)在《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和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分布式已成为系统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分布式系统的分布式计算虽然具有较大的规模与较高的可用性,但是在实时性方面却不如并行计算。在软硬件协同的背景下,分布式系统不仅应当具有功能与一致性上的保证,还应当具有实时性与可靠性上的要求。在边缘计算的场景中,节点的资源有限,网络环境复杂,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丢失。以传统的传输链路进行通信不仅缺乏灵活性,而且难以满足低延时的需求。同时,以发布/订阅机制进行数据交换也容易发生数据冲突。本文采用了结构化的,兼具可用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的通用DDS通信中间件架构,并重点研究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的实时性和数据一致性的实现。从实时性的角度出发,DDS通信中间件需要建立低延时的传输链路,使得消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分布式系统的某个节点分发到各个节点中。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的网络协议栈可以对传输协议的实现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场景并尽最大可能减少传输延时。为此,本文通过数据包捕获实现了可自定义的网络协议栈,并同时支持TCP与UDP链路。从高一致性的角度出发,DDS通信中间件应当确保分布式系统中所有的节点具有相同的数据,并在数据冲突时能通过一定的机制维护数据。本文利用DDS发布/订阅的特点,基于Raft算法实现了分布式的共识算法。此外,本文还通过DDS通信中间件实现了具体应用。DDS通信中间件的通信层具有毫秒级的时延,对协议的实现可以高度定制化,具备实时性与灵活性。通过共识算法,系统中的各节点中的数据保持一致,同时具备一定的错误恢复能力,DDS通信中间件的高一致性与可用性也得到验证。DDS通信中间件可以正确地订阅与发布主题,进行节点间通信与数据交换,满足可扩展性的要求。DDS通信中间件的实现达到了预期目的。
张帅[2](2020)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强现实技术被广泛誉为下一代人机交互通用平台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界与产业界的重点关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i OS与Android平台纷纷推出各自底层增强现实API,ARKit与ARCore,使得全球万亿智能手机都成了增强现实设备。2016年AR游戏Pokemon Go刚上线就火爆全球,一个月内获得了13000万次下载,迅速得到全球70多个国家民众的热捧。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呈现炫酷引人入胜的3D模型动画,但当前领域内对简单社交多媒体数据,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体验关注不够,而社交媒体数据却是普通用户最容易生产的数字内容,必然伴随着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普及而大规模产生。因此,研究社交媒体数据在增强现实环境中可视化问题,对增强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平民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当社交媒体数据规模日渐庞大时,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研究大规模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视化效率问题严重影响着增强现实前端的用户体验,而优良的数据组织机制、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架构是增强现实前端快速可视化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去支撑增强现实前端快速可视化。另一方面,与传统社交媒体应用不同,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真三维环境中呈现的,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属性,属于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因此,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能否快速响应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有效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数据特征,研究适合网络大规模数据传输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规范,提出了Geo ARMedia数据模型规范。Geo ARMedia数据规范参考了现行gl TF与Geo JSON数据标准,定义了常见空间社交媒体的数据模型规范,明确了常见多媒体数据类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存储表达规范。(2)面向分布式集群环境下的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取技术需求,构建了利于数据库跨尺度平滑读写稳态Z曲线算法,研究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基于稳态Z曲线的常见空间查询算法,提出了基于稳态Z曲线的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划分策略,优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结构,提高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分布式存取效率。(3)研究基于智能手机设备的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的构建,定义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在移动增强现实前端的可视域以及三层空间交互架构,提出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的球面模型,同时研发了借助地理信息能够大幅提高增强现实识别图命中效率的大规模社交图片检索的时空耦合算法,有效提升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在移动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效率。(4)为了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快速响应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加载请求,保障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的效率与稳定性,本文提出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可视化多级缓存机制,利用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空间邻近性,提出了增强现实可视化前端缓存预调度机制,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的热点数据云端探测与分布式缓存调度机制,有效保障了增强现实快速可视化的速度与高并发响应要求。(5)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伴随着海量的计算任务,本文研究了大数据技术以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研发了面向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并行处理计算框架,提出了一种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的代数方法,能够简洁有效的描述并行处理任务,组织调度多个并行计算算子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相关任务,支撑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处理。(6)结合当前流行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技术、可拓展网络服务架构、移动前端3D引擎技术,依托前文的研究成果,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原型系统——视网么,详细讨论了常见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增强现实交互与视觉设计,实现了前后端增强现实服务,同时研发了移动端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编辑器,大范围降低了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内容生产门槛,最后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周边为例展开应用实验,测试表明视网么在应对TB级数据规模千万级并发访问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任务可以在1秒内完成前端响应,达到了理想的研究实验效果。
张光宇[3](2019)在《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和天文数据智能处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天文观测对望远镜分辨率要求的提高,一方面望远镜本身的口径越来越大,相机等设备也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图像质量,越来越多的望远镜选择在高原、高山、南极、太空等特殊的环境来建造。这两方面因素导致望远镜对其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南极望远镜在无人值守和卫星网络的条件下,更要求望远镜能够实现完全自主观测。而随着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其数据量也随着指数量级的增加,比如2.5米口径的WFST的大焦面巡天成像,以及FAST望远镜的巡天数据。这些大型望远镜每天观测的数据量非常大,而且对精度的要求也更高,一些传统的天文数据处理算法在处理效率和效果上无法令人满意。近年来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提出,使得天文数据处理算法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国内大型光学望远镜较少,主要是LAMOST望远镜和一些1-2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许多望远镜还都采用手动或半手动的观测模式,由天文学家提供观测目标,再由观测助手操作望远镜进行观测。LAMOST望远镜的观测控制系统基于CORBA开发,实现了一定的组件化架构设计,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限制,仍然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自主化程度还需提高。现在已有的开源望远镜控制框架只有RTS2,但这个框架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更多大型光学望远镜和极地望远镜的建设,对望远镜的自主观测控制要求越来越迫切。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大型望远镜和极地望远镜的发展现状,以及现有的一些望远镜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发展了两种望远镜观测和控制框架,一种是基于RTS2和EPICS的望远镜观测和控制框架,另一种是基于ZeroMQ的望远镜自主观测和控制框架。两种框架同时发展了软硬件结合技术,面向焦面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天文相机进行了软硬件结合的构架,使得上层框架能方面地获取底层硬件的信息,同时设备层的控制也和硬件的固件系统紧密配合,使得整个系统无缝衔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故障诊断能力,这对整个望远镜的自主观测和自主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在基于自主观测和控制的需求下,本文完成了一种小型相机控制的通用SDK和应用软件,并通过AreaDetector很方便地融入上述两个控制框架中,同时针对大焦面拼接式相机完成了 DAQ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对于望远镜的自主观测和控制来说,除了观测控制的自主化,另一个重要技术就是天文大数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包括在线处理和离线处理。随着计算能力的越来越强劲,在线处理和离线处理的界限也在模糊化。随着天文巡天需求的增加,不论是光学望远镜还是射电望远镜,数据量都是急剧增加。本文基于射电望远镜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数据处理需求,针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数据和FAST河外HI数据进行了相应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数据处理流水线,可通过配置文件灵活组合各种流程和算法模块,并对流水线的性能进行了优化,使流水线处理速度满足了 FAST望远镜的数据处理需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来自宇宙早期阶段的残余电磁辐射,其观测对于研究宇宙早期结构和宇宙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包括Boomerang探空气球和Planck卫星等多个地基和太空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设备。但是直接接收到的微波背景辐射数据包含了大量的前景噪声。目前已有的噪声处理算法主要是通过光谱分析来重建前景噪声并加以去除。本论文针对微波背景辐射的前景噪声去除技术,列举了三种算法模型,包括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实现了从21cm中性氢原子谱线预测出对应区域的CMB前景噪声信号,算法在Planck卫星数据和HI4PI数据上进行了模型训练和测试,发现CMB前景噪声信号和21cm中性氢原子谱线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并且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出结果最好。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基于自主观测和控制的整体需求,发展了两种控制框架,包括基于RTS2和EPCIS的望远镜自主观测和控制框架;基于ZeroMQ的望远镜自主观测和控制框架。基于ZeroMQ实现了国内首个通用的分布式望远镜自主观测框架,框架采用了层次化结构设计,支持按计划自动观测、基于规则的故障监控、以及远程控制界面和日志参数可视化界面。(2)基于自主观测和控制在设备层的需求,面向焦面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天文相机进行了软硬件结合的构架,完成了通用的跨平台的相机控制SDK和应用软件。针对大焦面拼接式相机的完成了数据获取系统(DAQ)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基于软硬件结合的技术最大程度地优化了相机控制系统,并和上层自主观测和控制框架无缝结合。(3)针对FAST射电望远镜的21 cm中性氢原子谱线数据实现了自动化数据处理流水线。同时面向天文大数据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处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用于通过21cm中性氢原子谱线预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前景噪声。算法在Planck卫星的CMB数据上验证,得到了较好效果。
凌永鹏[4](2019)在《基于多核DSP平台的激光武器光电目标快速检测和跟踪方法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激光武器在较近射程上打击火箭弹、无人机等目标的系列试验成功,激光武器的实战前景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青睐。激光武器拥有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是光电对抗、防空和战略防御等领域发展的重要选项和发展方向。论文以某型车载激光武器项目为背景,研究运动目标快速检测与跟踪方法,并基于多核DSP平台设计图像处理系统,以期满足激光武器对光电跟踪平台的高精度、高实时性要求,主要工作包括:1)根据激光武器图像处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对硬件平台进行选型,分析粗精跟踪图像处理系统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的应用背景与工作任务。2)在粗跟踪图像处理系统中,采用金字塔LK光流法和模板匹配法实现天空背景下粗跟踪视窗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针对跟踪过程中存在的云层短暂遮挡目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置信度模型更新的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3)在精跟踪图像处理系统中,采用基于SURF特征点匹配的局部目标跟踪算法实现对运动目标局部区域的稳定持续跟踪。4)针对图像处理系统的软件功能需求,基于多核DSP实现以太网通讯、SRIO通讯、串口通讯和核间通讯,构建多内核协同工作的软件框架,完成粗精跟踪图像处理系统的运行流程设计。对无人机的跟踪毁伤实验表明,论文研究的激光武器快速检测和跟踪方法,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快速锁定和稳定实时跟踪。
陈雄[5](2018)在《基于SCA的接入网波形组件化设计与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作为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成为了软件无线电系统开发的顶层设计规范。因战术接入网波形的传统开发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其开发效率低、升级成本高,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差的问题。为提高战术接入网波形的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保证波形的可移植、可重用和可动态配置,本文开展了应用SCA波形组件化技术对接入网波形进行设计与实现研究。通过对战术接入网波形的应用背景、发展趋势和协议栈结构进行分析,采用SCA波形组件化技术对接入网波形进行组件划分、组件设计、组件部署和组件实现,在搭建的测试平台上完成了接入网波形装配和中频测试。整个研究工作结合了国内某通信公司的下一代战术短波通信电台项目,战术接入网波形应用SCA波形组件化技术可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充分发挥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优势。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SCA波形组件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核心框架的基本应用接口在波形组件化中提供的控制、管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从波形的CORBA组件模型、波形组件的端口定义和接口设计、波形组件的配置文件三个方面对SCA波形组件化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工程化实现的SCA波形组件化的开发流程。2、基于接入网波形的协议栈结构和提出的波形软件组件划分原则,对物理层组件和网络链路层组件进行结构设计和组件UML建模,并对接入网波形组件的平台相关性和波形部署进行描述;提出接入网波形的设计目标,建立波形实现的硬件平台,对物理层基带处理组件进行模块化实现;根据组件的UML类图和CORBA组件实现方法,对网络链路层组件中的接入组件和GPP硬件抽象层进行实现。3、在搭建的测试平台上进行接入网波形组件的装配,加载波形。对比中频实际输出的时/频域图与MATLAB中频仿真结果,进行主、从台间的中频ping包实验和数据传输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基于SCA波形组件化技术实现的接入网波形达到了初步设计目标,接入网波形开发中应用SCA波形组件化技术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符合SCA规范的接入网波形具有组件可移植、可重用和波形可动态配置等优点。
徐飞[6](2017)在《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分布式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正朝着控制功能现场化、结构分布式化、系统开放化和产品集成化发展。网络化控制系统除了要解决信息调度、传送时延、通信资源优化和故障检测等基本问题外,还要处理被控对象的多样性、业务复杂性、环境的不可预知性、多种通信协议标准共存等学科交叉产生的新问题。这对网络化控制系统中间件平台的自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间件作为一种软件复用技术,能够处理底层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带来的问题,为上层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具有动态重配置、可扩展、上下文敏感等特征,实现了节点间的协同处理及系统资源的共享。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中间件能够将控制系统从多种协议的透明处理、异质数据的复制、网络故障的辨识与处理、轻量化部署等问题中独立出来,屏蔽网络环境上下文的复杂性和异构性,使网络化控制领域应用可以专注于领域问题的建模、控制算法的设计、功能部件的封装,更好的支持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节点重构、功能重构和协议栈的重构。本文从软件工程和自适应体系结构的方法入手,研究了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中间件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其自适应构件模型、支持重构的微内核设计、QoS管理框架和面向服务的动态配置框架等,具体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有:(1)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中间件构件模型对高阶Pi演算语法进行了扩展,构建了一类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构件模型(Networked Control Oriented Adaptive Component Model,NCOACM);提出了分布式资源边界的概念并增加了自适应语义要素和行为要素,利用Pi演算中的进程元素来描述构件的计算功能,使得构件的功能描述独立于编程语言的实现。NCOACM构件模型支持构件结构和行为的动态重配置,可以对上下文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行辨识,使构件实体具有适应开放、动态和多变环境的感知能力,满足差异化的业务需求并支持对多种网络协议的自适应。(2)设计了支持可重构的构件化微内核利用反转控制和切面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中间件的微内核(NCOACM based Adaptive Middleware Micro-Kernel,NBMMK),实现对NCOACM构件实例的生命周期管理;设计了构件演化决策、演化事务性包装、演化一致性分析和演化完整性分析等算法;结合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领域特征对“构件容器”和“连接子”的语义内涵进行了扩展,更好的支持构件的主动重构;将构件管理框架设计为NBMMK的内核服务,其它的资源管理功能设计为插件式的非内核服务,使NBMMK具有较低的实时资源消耗和较好的可扩展性与自适应性。(3)提出了面向构件的QoS管理框架对NCS的环境上下文因素进行抽象,利用关注点分离的方法,建立面向领域的QoS概念模型,设计了支持跨域的QoS策略封装机制;通过扩展OMG接口定义语言来构造面向构件的QoS策略管理框架,实现了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网络化控制应用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多种网络协议栈的自适应;最后,在QoS构件的资源满足及构件部署仿真等实验中验证了多层QoS策略框架的合理性及相关算法的有效性。(4)设计了中间件的业务层服务化架构及其相关算法设计了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中间件业务层架构,将该层的核心事务、调用逻辑和过程约束抽象为服务,将网络化控制应用视为若干服务组成的有机体;设计了服务发现、服务调用、服务配置等相关算法,使得业务层能适应领域上下文的变化并可对组成结构、行为功能进行在线的动态配置,使中间件具有外省式的自适应能力,最后在QoS目标优化的服务组合仿真中验证了服务化架构的合理性和相关算法的有效性。(5)设计了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利用OSGi框架设计了基于NCOACM构件模型、具有轻量化内核结构的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利用反射技术构建,包括了平台抽象层、自适应通信层、构件框架层和服务层等基本结构,支持跨域的QoS参数映射;设计了构件生命周期管理、QoS策略管理等以核心服务,其他非核心服务以插件的方式集成到微内核中。最后,在网络控制器的效能评估仿真实验及中间件内核的可伸缩性评估仿真实验中对原型系统及相关模型、算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自适应中间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
吴成宾,黎忠文[7](2012)在《面向SOA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针对新版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为了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以及加强监管的需要,提出了以服务为导向,以数据为中心,以消息为驱动的开放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架构,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实现了各服务模块间的通信及异构系统的无缝集成访问;通过建立安全的通信通道,确保了敏感数据在Internet上的可靠传输;通过引入分片和压缩机制,保证了大文件在网上的顺利交换,同时降低了对带宽的需求。系统能管理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所有固定资产,并能兼容遗留系统,初步达到了设计目标。
鲁阳[8](2009)在《基于CORBA的ORB互操作性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多机的集群式应用开始逐步替代单机版的桌面式应用,而在分布式计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计算机应用又朝着跨平台、异构网络的分布式应用方向发展。由于分布式计算中间件为应用开发、维护带来的巨大优势,分布式计算技术成为了当今最为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在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计算中间件中,对象管理组织(OMG)的CORBA作为提出最早、支持平台最多的分布式对象中间件,得到了广大厂商的支持。不过由于各种ORB产品的推出,各厂商ORB之间的协作己经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但由于ORB所处环境、编程语言、通信协议等诸多差异,建立于单一厂家ORB的应用很难与来自另一厂家ORB的应用之间实现互操作,这就对系统的集成和维护形成了挑战。面向对象中间件的发展趋势是基础设施体系的构件化,将互操作部分从中间件的其它部分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框架,与一体式的结构相比,除了易于定制和扩展外,也有利于降低中间件自身的复杂度。本论文认真地分析了CORBA模型、ORB互操作体系结构和ORB间桥接规范,深入剖析了GIOP/IIOP互操作协议,对互操作模型中的接口定义语言IDL、公共数据表示CDR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满足CORBA2.6规范中关于互操作性部分的要求的互操作引擎。该互操作引擎的设计具有内部层次清晰、外部接口明确、移植性好、支持多个平台等特点。经过测试,本论文所实现的互操作引擎配合一款嵌入式实时CORBA产品RTCORBA1.0,能够与国外主要CORBA产品如ORBacus进行高效、透明、无缝的互操作,在测试的过程中,传递参数的内容和语义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使得CORBA开发者、用户不再受到不同时期构建的CORBA系统之间无法互通的困扰。不过由于分布式中间件世界发展一日千里,在CORBA3.0规范出台后,本论文实现的互操作引擎在支持新标准的互操作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李骁[9](2008)在《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自适应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中间件是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重要基础软件。普适计算泛在、动态和开放的特点要求中间件有能力对自身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应用环境的变化。然而,现有普适计算中间件的自适应机制存在如下三个较突出的问题:自适应模型与实现技术或使用场景紧密相关,抽象层次较低;结构较难扩展,难以应对普适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自适应逻辑与中间件业务逻辑混杂,使得自适应逻辑难以理解、修改和重用。微内核技术作为一种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强调动态可裁剪性和可扩展性。本文使用微内核技术作为中间件的架构基础,借鉴反射技术、构件技术和AOP方面分离思想,提出了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自适应模型MMAM,通过一阶时序逻辑对模型进行形式化建模,系统化地给出了中间件自适应机制的形式规约,并以上述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微内核的自适应中间件内核MAMK。通过构件模型封装中间件服务和自适应逻辑,在事件引擎驱动下实施中间件自适应行为,较好地达到了普适计算对中间件适应性、扩展性要求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了自适应中间件的基础概念、关键技术,对比分析典型项目,选择微内核技术作为中间件自适应机制的架构基础,并重点研究了微内核技术的内涵和应用现状。(二)提出了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自适应模型MMAM。该模型采用“组件+连接子”抽象中间件软件结构,使用面向方面的内核实体封装自适应逻辑,通过内核自省机制和事件机制驱动中间件自适应行为。给出了MMAM的形式化规约,通过一阶时序逻辑描述该模型中的自适应实体、自适应行为和可重用的自适应逻辑。(三)基于MMAM模型,设计了基于微内核的自适应中间件内核MAMK。通过构件模型封装中间件服务,增强中间件的适应性和扩展性;通过构件化的自适应方面,在事件引擎驱动下访问内核反射接口,实施中间件自适应行为。(四)实现了MAMK原型系统,结合实际场景做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MAMK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中间件组成结构。
李健鑫[10](2008)在《基于TMN的铁通工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的入关和电信市场逐渐开放,电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已经成为提高运营商核心竞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中国铁通从2001年成立到2003年基本完成了基础网络的建设,从2006年底中国铁通提出建设综合网管一期系统。本论文是基于电信管理网TMN的设计规范,遵循ITU-TM.3000系列建议,对通信网综合网管业务工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涉及的综合网管业务工单系统以Windows为系统平台,Oracle 9i数据库系统为核心数据库平台,通过.NET编程语言完成了业务工单上层配置模块设计和实现工作。论文的首先对TMN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然后研究了TMN技术与xml、以及CORBA,探讨了这些理论技术的框架,尝试将三者结合起来开发综合网管系统。在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整个系统的组成。进一步,论文进行了界面编程,这主要是通过.net工具包的.asp语言来实现的,完成了基于web开发的界面部分。文章的重点、难点是不同网元接口的实现,由于不同的数据库存在很大的异构性,所以工单系统不能以传输数据库文件的形式来进行,而是采用一种中间服务的形式,这就是xml。通过xml就实现了异构数据库的转化。在最后给出了系统的测试结果。并且探讨了系统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本论文所涉及到的综合网管业务工单系统已经完成了在中国铁通黑龙江分公司开发和现场实施工作,系统已经投入使用。通过现场的实际应用,证明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
二、基于分片对象模型的ORB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分片对象模型的ORB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1)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和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研究 |
2.1 数据分发模型 |
2.1.1 点对点模型 |
2.1.2 消息队列模型 |
2.1.3 发布/订阅模型 |
2.2 数据分发服务DDS |
2.2.1 应用层 |
2.2.2 数据本地重构层DLRL |
2.2.3 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DCPS层 |
2.2.4 通信层 |
2.2.5 Open DDS |
2.3 一致性与共识算法 |
2.3.1 二阶段提交算法 |
2.3.2 Quorum算法 |
2.3.3 Paxos算法与Raft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系统的体系架构 |
3.1 CAP理论 |
3.2 体系架构的层次 |
3.2.1 基础设施层 |
3.2.2 通信层 |
3.2.3 中间件层 |
3.2.4 应用层 |
3.3 本章小结 |
4 DDS通信中间件的软件实现 |
4.1 可插拔的传输层 |
4.1.1 可扩展传输层框架 |
4.1.2 UDP链路 |
4.1.3 TCP链路 |
4.2 一致性 |
4.2.1 共识算法 |
4.2.2 存活性检测 |
4.2.3 数据持久化 |
4.3 发布/订阅 |
4.4 应用层 |
4.5 本章小结 |
5 DDS通信中间件的实验测试 |
5.1 可插拔的传输层测试 |
5.1.1 UDP链路测试 |
5.1.2 TCP链路测试 |
5.2 一致性测试 |
5.2.1 共识算法测试 |
5.2.2 网络分区测试 |
5.2.3 主节点审计测试 |
5.3 发布/订阅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强现实技术 |
1.1.2 大数据特征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户外增强现实技术 |
1.2.2 增强现实地图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规范 |
2.1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方案 |
2.1.1 关系型空间数据存储方案 |
2.1.2 分布式NoSQL数据存储 |
2.2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NoSQL表达 |
2.2.1 空间数据的JSON表达 |
2.2.2 社交媒体数据的空间描述 |
2.3 典型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规范 |
2.3.1 文本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2 图像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3 音频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4 视频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2.3.5 三维模型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
第3章 基于稳态Z曲线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分布式存储 |
3.1 稳态Z曲线的编码构建 |
3.1.1 分布式数据库分片键值选择 |
3.1.2 空间数据划分的稳态Z曲线构建 |
3.2 基于稳态Z曲线的常见空间查询 |
3.2.1 K最近邻查询 |
3.2.2 点线面空间查询 |
3.3 基于稳态Z曲线的负载均衡划分方法 |
3.3.1 负载均衡数据划分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章 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构建 |
4.1 空间社交媒体可视化空间 |
4.1.1 移动增强现实坐标系统 |
4.1.2 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构建 |
4.1.3 移动增强现实三层可视化空间 |
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球面三维注册 |
4.2.1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球面投影 |
4.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机姿态修正 |
4.3 大规模社交图片检索时空耦合算法 |
4.3.1 基于图像自然特征的增强现实可视化空间 |
4.3.2 社交图片搜索的时空耦合算法原理描述 |
4.3.3 图像检索算法测试案例 |
第5章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机制 |
5.1 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架构 |
5.1.1 分布式高速读写与高并发访问问题 |
5.1.2 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架构体系 |
5.2 基于空间邻近性的增强现实缓存管理 |
5.2.1 常见缓存管理策略问题分析 |
5.2.2 基于空间邻近性的缓存预调度策略 |
5.2.3 增强现实缓存策略试验与分析 |
5.3 增强现实云端热点探测与缓存调度 |
5.3.1 局部热点数据探测与缓存调度 |
5.3.2 云端缓存命中率测试与分析 |
第6章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框架 |
6.1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特征 |
6.1.1 大数据技术 |
6.1.2 云计算技术 |
6.1.3 高性能计算 |
6.2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方法 |
6.2.1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假设 |
6.2.2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定义 |
6.2.3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运算谓词 |
6.3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架构 |
6.3.1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框架 |
6.3.2 计算任务主从并行调度模式 |
6.3.3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实例 |
第7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7.1 移动增强现实原型系统 |
7.1.1 原型系统概述 |
7.1.2 前后端架构设计 |
7.2 原型系统空间界面交互设计 |
7.2.1 增强现实人机交互设计 |
7.2.2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界面设计 |
7.3 原型系统增强现实可视化测试 |
7.3.1 增强现实可视化效果演示 |
7.3.2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和天文数据智能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望远镜简介 |
1.1.1 大型光学望远镜 |
1.1.2 射电望远镜 |
1.1.3 极地望远镜 |
1.2 望远镜观测控制技术 |
1.2.1 CORBA |
1.2.2 DDS |
1.2.3 ZeroMQ |
1.2.4 基于套接字的自定义协议 |
1.3 天文数据处理概述 |
1.3.1 FAST数据处理 |
1.3.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1.3.3 深度学习在天文中的应用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望远镜自主观测和控制 |
2.1 RTS2和EPICS简介 |
2.2 基于RTS2和EPICS的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框架 |
2.2.1 设备控制层 |
2.2.2 观测控制层 |
2.2.3 用户层 |
2.3 BSST自动观测流程 |
2.3.1 观测模式 |
2.3.2 观测计划 |
2.3.3 命令执行器 |
2.4 监控和报警 |
2.5 RTS2存在的问题 |
2.6 RACS2分布式观测控制框架 |
2.6.1 RACS2消息总线 |
2.6.2 框架内部结构 |
2.6.3 RACS2用户界面 |
2.6.4 RACS2自动观测流程 |
2.6.5 EPICS兼容层 |
2.6.6 RACS2日志系统 |
2.6.7 故障监控专家系统 |
2.6.8 自动构建和测试 |
2.6.9 性能测试 |
2.7 应用案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自主观测控制的相机控制 |
3.1 天文相机介绍 |
3.2 单传感器相机控制系统 |
3.3 通用相机控制软件 |
3.3.1 相机控制SDK |
3.3.2 基于C#的相机控制软件 |
3.3.3 基于AreaDetector的相机控制软件 |
3.4 大型拼接式相机控制系统 |
3.5 WFSTDAQ硬件设计 |
3.5.1 整体架构 |
3.5.2 数据通信协议 |
3.5.3 10G以太网UDP/IP通信性能调优 |
3.5.4 图像上传格式 |
3.5.5 FITS图像存储格式 |
3.6 相机控制与自主观测结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文数据智能处理 |
4.1 FAST望远镜19波束数据自动化处理 |
4.2 CMB前景噪声处理 |
4.3 CMB和21 cm数据及数据预处理 |
4.4 CMB数据模型 |
4.4.1 平均值模型 |
4.4.2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
4.4.3 线性模型 |
4.5 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多核DSP平台的激光武器光电目标快速检测和跟踪方法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目标检测技术 |
1.2.2 目标跟踪技术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激光武器图像处理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激光武器图像处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1 激光武器控制系统简介 |
2.1.2 功能需求 |
2.1.3 性能指标 |
2.2 激光武器图像处理系统总体设计 |
2.2.1 激光武器图像处理系统硬件组成 |
2.2.2 视频图像处理设备芯片选型 |
2.2.3 TMS320C6678 八核DSP简介 |
2.2.4 粗精跟踪图像处理系统任务分析 |
2.2.5 激光武器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功能需求 |
2.2.6 激光武器图像处理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粗跟踪图像处理系统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 |
3.1 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
3.1.1 帧差法 |
3.1.2 背景减法 |
3.1.3 光流法 |
3.2 基于金字塔LK光流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
3.2.1 LK光流法 |
3.2.2 金字塔LK光流法 |
3.2.3 特征点提取与筛选 |
3.2.4 算法流程与仿真实现 |
3.3 天空背景下基于模板匹配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 |
3.3.1 相似性度量准则 |
3.3.2 搜索策略 |
3.3.3 模板更新方法 |
3.3.4 目标丢失后的重补获方法 |
3.3.5 算法流程与仿真实现 |
3.4 基于高置信度模型更新的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 |
3.4.1 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原理 |
3.4.2 核相关滤波器 |
3.4.3 特征提取 |
3.4.4 高置信度模型更新策略 |
3.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精跟踪图像处理系统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
4.1 基于阈值分割的前景目标提取算法 |
4.2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局部目标跟踪算法 |
4.2.1 特征点提取与描述 |
4.2.2 特征点匹配 |
4.2.3 跟踪点位置求解 |
4.2.4 参考图像更新 |
4.3 精跟踪图像处理系统目标跟踪算法实现 |
4.3.1 算法流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实现 |
5.1 图像处理系统通讯实现 |
5.1.1 基于NDK组件的以太网通讯实现 |
5.1.2 基于SRIO协议的高速数据通信 |
5.1.3 基于中断控制器的串口通信实现 |
5.1.4 基于IPC组件的核间通讯实现 |
5.2 基于多任务的各核软件设计 |
5.2.1 图像处理核软件设计 |
5.2.2 命令收发核软件设计 |
5.2.3 并行处理核软件设计 |
5.2.4 图像收发核软件设计 |
5.3 图像处理系统软件运行流程 |
5.3.1 粗跟踪图像处理系统软件运行流程 |
5.3.2 精跟踪图像处理系统软件运行流程 |
5.4 图像处理系统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SCA的接入网波形组件化设计与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SCA波形组件化技术 |
2.1 SCA波形基本应用接口 |
2.2 SCA波形组件化的关键技术 |
2.2.1 SCA波形的CORBA组件模型 |
2.2.2 SCA波形组件的端口定义和接口设计 |
2.2.3 SCA波形组件描述 |
2.3 SCA波形组件化开发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入网波形组件化设计 |
3.1 接入网波形概述 |
3.2 接入网波形的协议栈结构 |
3.3 接入网波形组件划分 |
3.3.1 波形软件组件划分原则 |
3.3.2 接入网波形组件划分的平台相关性 |
3.4 接入网波形组件设计及波形部署 |
3.4.1 物理层组件设计 |
3.4.2 网络链路层组件设计 |
3.4.3 接入网波形的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接入网波形组件实现 |
4.1 波形实现的硬件平台 |
4.2 接入组件实现 |
4.2.1 MAC组件伺服类接口实现 |
4.2.2 MAC组件的端口类实现 |
4.2.3 MAC组件服务器程序实现 |
4.2.4 MAC组件配置文件编写 |
4.2.5 MAC组件业务逻辑实现 |
4.3 物理层基带处理组件实现 |
4.3.1 控制信道TX设计概述 |
4.3.2 控制信道TX流程 |
4.3.3 控制信道RX流程 |
4.4 GPP硬件抽象层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接入网波形装配与测试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1.1 硬件测试平台搭建 |
5.1.2 软件测试平台搭建 |
5.2 接入网波形装配 |
5.3 接入网波形运行测试 |
5.4 接入网波形中频测试 |
5.4.1 测试内容 |
5.4.2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AC组件相关实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6)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网络化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
1.1.2 网络化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1.1.3 中间件技术与网络化控制系统 |
1.1.4 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中间件面临的问题 |
1.2 自适应中间件概述 |
1.2.1 自适应中间件的定义 |
1.2.2 自适应中间件的体系结构 |
1.2.3 自适应中间件的研究现状 |
1.3 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的关键技术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贡献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1.1 自适应软件概述 |
2.1.2 自适应软件的特点 |
2.1.3 自适应软件的实现技术 |
2.2 自适应体系结构理论 |
2.2.1 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
2.2.2 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研究成果 |
2.3 分布式系统的形式化模型 |
2.3.1 基于图形化的模型 |
2.3.2 基于通信系统演算的模型 |
2.4 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理论 |
2.4.1 QoS的关键指标 |
2.4.2 QoS的管理框架 |
2.4.3 QoS调度及跨层感知 |
2.5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构件模型 |
3.1 引言 |
3.1.1 自适应构件模型综述 |
3.1.2 分布式构件模型 |
3.1.3 基于Pi演算的分布式构件模型 |
3.2 NCOACM构件模型 |
3.2.1 NCOACM构件理论模型 |
3.2.2 NCOACM构件实现模型 |
3.2.3 NCOACM分布式资源边界 |
3.2.4 NCOACM自适应性语义要素 |
3.2.5 NCOACM自适应行为要素 |
3.3 自适应构件交互模式 |
3.3.1 广播交互模式 |
3.3.2 代理者模式 |
3.3.3 P2P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支持可重构的构件化微内核 |
4.1 引言 |
4.1.1 微内核 |
4.1.2 相关工作 |
4.2 NBMMK构成要素 |
4.2.1 原子件与复合体 |
4.2.2 自适应构件实例 |
4.3 NBMMK连接子管理框架 |
4.3.1 NCMF的框架元素 |
4.3.2 NCMF的元接口 |
4.4 NBMMK构件容器模型 |
4.4.1 容器环境端口 |
4.4.2 容器感知连接子 |
4.5 NBMMK重构机制的设计 |
4.5.1 构件装配的一致性分析 |
4.5.2 构件的演化过程管理 |
4.5.3 构件的演化容错管理 |
4.6 仿真实验 |
4.7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构件的QoS管理框架 |
5.1 引言 |
5.1.1 QoS概述 |
5.1.2 QoS中间件 |
5.2 QoS语义模型 |
5.2.1 QoS元模型 |
5.2.2 QoS管理模型 |
5.3 QoS构件的资源调度服务 |
5.3.1 QoS资源满足算法 |
5.3.2 QoS构件部署算法 |
5.4 跨域的QoS感知策略 |
5.4.1 QoS感知策略管理框架 |
5.4.2 QoS资源发现算法 |
5.5 仿真实验 |
5.5.1 QoS构件资源满足仿真实验 |
5.5.2 QoS构件部署仿真实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服务的动态配置 |
6.1 引言 |
6.1.1 服务选择概述 |
6.1.2 服务选择的策略 |
6.2 QoS驱动的服务选择模型 |
6.2.1 基于反射的服务选择处理框架 |
6.2.2 QoS目标驱动的决策模型 |
6.3 服务选择的处理 |
6.3.1 服务选择的处理框架 |
6.3.2 服务选择的评估 |
6.4 仿真实验 |
6.5 小结 |
第七章 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的设计 |
7.1 OSGi概述 |
7.2 基于OSGi的开放式框架 |
7.2.1 原型系统框架结构 |
7.2.2 服务发布及注册机制的设计 |
7.2.3 构件管理层的设计 |
7.2.4 通信服务抽象层的设计 |
7.3 仿真实验 |
7.3.1 网络时延下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7.3.2 中间件的资源服务能力评估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8.1 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加科研情况 |
(7)面向SOA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架构 |
2 数据交换服务与应用实例 |
2.1 内部数据交换 |
2.1.1 建立可信的通信通道 |
2.1.2 交换数据 |
2.2 外部及第三方数据交换接口 |
2.3 应用实例 |
3 结束语 |
(8)基于CORBA的ORB互操作性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作者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CORBA 体系结构概述 |
2.1 CORBA 对象模型 |
2.1.1 OMA |
2.1.2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 |
2.1.3 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 |
2.1.4 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
2.2 RTCORBA1.0 介绍 |
2.2.1 基本结构 |
2.2.2 独立于平台的多线程(任务)体系 |
2.2.3 良好的性能优化 |
2.2.4 RTCORBA1.0 的基本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RB 互操作性的分析 |
3.1 域和桥 |
3.1.1 域 |
3.1.2 桥 |
3.2 ORB 间的桥接 |
3.2.1 直接桥接和间接桥接 |
3.2.2 请求级桥接和内联桥接 |
3.3 可互操作的对象引用IOR |
3.3.1 对象引用域的桥接 |
3.3.2 IOR 的组成 |
3.3.3 IOR 的传递过程 |
3.4 互操作协议 |
3.4.1 通用ORB 互操作协议(GIOP) |
3.4.2 Internet ORB 间协议(IIOP) |
3.4.3 特定环境ORB 互操作协议(ESIOP 和CIOP) |
3.5 CORBA 互操作层次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IOP/IIOP 互操作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整体设计 |
4.1.1 系统组成 |
4.1.2 层次结构图 |
4.1.3 各层次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 |
4.1.4 系统流程 |
4.2 IDL 表示层的设计 |
4.2.1 功能 |
4.2.2 主要数据结构 |
4.2.3 主要成员函数 |
4.2.4 工作流程 |
4.3 CDR 编解码层的设计 |
4.3.1 功能 |
4.3.2 主要数据结构 |
4.3.3 主要成员函数 |
4.3.4 工作流程 |
4.4 IOR 解析层的设计 |
4.4.1 功能 |
4.4.2 主要数据结构 |
4.4.3 主要成员函数 |
4.4.4 工作流程 |
4.5 GIOP 报文层的设计 |
4.5.1 功能 |
4.5.2 主要数据结构 |
4.5.3 主要成员函数 |
4.5.4 工作流程 |
4.6 IIOP 传输层的设计 |
4.6.1 功能 |
4.6.2 主要数据结构 |
4.6.3 主要成员函数 |
4.6.4 工作流程 |
4.7 各个类间的关系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 |
5.1 测试目的 |
5.2 测试执行环境 |
5.3 测试方法 |
5.4 执行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课题总结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自适应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普适计算 |
1.1.2 中间件技术 |
1.2 研究动机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自适应中间件 |
2.1.1 自适应中间件的定义 |
2.1.2 自适应中间件的分类 |
2.1.3 自适应中间件关键技术 |
2.1.4 自适应中间件研究现状 |
2.1.5 研究现状对比分析 |
2.2 微内核技术 |
2.2.1 微内核设计模式 |
2.2.2 微内核技术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自适应模型 |
3.1 MMAM 模型概念结构 |
3.2 MMAM 模型自适应流程 |
3.3 MMAM 模型形式规约 |
3.3.1 自适应实体模型 |
3.3.2 自适应行为模型 |
3.3.3 自适应方面模型 |
3.4 MMAM 模型描述能力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内核的自适应中间件内核设计 |
4.1 MAMK 设计目标与总体结构 |
4.2 MAMK 服务构件模型设计 |
4.2.1 MAMK 服务构件模型定义 |
4.2.2 MAMK 服务构件模型设计原则 |
4.2.3 MAMK 服务构件模型设计 |
4.3 MAMK 核心模块设计 |
4.3.1 构件生命周期管理模块 |
4.3.2 构件依赖关系维护模块 |
4.3.3 事件交互模块 |
4.4 MAMK 自适应策略设计 |
4.4.1 自适应方面构件设计 |
4.4.2 MAMK 自适应流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背景简介 |
5.2 微内核原型实现 |
5.2.1 构件类及其数据结构 |
5.2.2 构件依赖关系管理实现 |
5.2.3 构件生命周期管理实现 |
5.3 实验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基于TMN的铁通工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
1.1.2 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 |
1.1.3 综合网管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产品的比较 |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核心技术研究 |
2.1 TMN技术 |
2.1.1 TMN概念 |
2.1.2 TMN功能分层 |
2.1.3 TMN的架构 |
2.2 CORBA技术 |
2.2.1 CORBA体系结构 |
2.2.2 CORBA名词概念 |
2.2.3 CORBA与TMN结合 |
2.3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单系统设计 |
3.1 总体系统设计 |
3.1.1 关键技术难点 |
3.1.2 系统功能要求 |
3.1.3 系统设计目标 |
3.2 录入界面设计基础 |
3.2.1 架构选择 |
3.2.2 开发软件 |
3.3 接口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MN管理与工单系统实现 |
4.1 TMN网管系统 |
4.1.1 层次模型 |
4.1.2 平台的功能模型 |
4.1.3 平台配置模块的划分 |
4.1.4 F口消息管理的设计实现 |
4.2 工单系统实现 |
4.2.1 数据库平台 |
4.2.2 数据库设计 |
4.2.3 基于XML的数据库转化 |
4.3 CORBA的IDL接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界面与后台开发实现 |
5.1 界面总体设计 |
5.1.1 监控页面设计 |
5.1.2 查询页面设计 |
5.1.3 命令配置页面设计 |
5.1.4 分析模板页面设计 |
5.1.5 其他页面设计 |
5.2 WEB录入界面实现 |
5.2.1 监控页面实现 |
5.2.2 查询页面实现 |
5.2.3 命令配置页面实现 |
5.2.4 分析模板页面实现 |
5.2.5 其他页面实现 |
5.3 系统后台实现 |
5.3.1 系统硬件结构 |
5.3.2 系统软件部署及环境 |
5.3.3 核心数据库物理规划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单系统测试 |
6.1 测试的阶段和测试方式 |
6.2 测试的目标 |
6.3 测试环境 |
6.4 测试用例 |
6.4.1 处理完整性测试用例 |
6.4.2 处理及时性测试用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基于分片对象模型的ORB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 [1]DDS通信中间件的传输构架和数据一致性技术研究[D]. 谢之皓. 浙江大学, 2021(01)
- [2]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D]. 张帅. 南京大学, 2020(10)
- [3]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和天文数据智能处理的研究[D]. 张光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基于多核DSP平台的激光武器光电目标快速检测和跟踪方法研究与设计[D]. 凌永鹏.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SCA的接入网波形组件化设计与实现研究[D]. 陈雄. 湖南理工学院, 2018(01)
- [6]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D]. 徐飞.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7]面向SOA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J]. 吴成宾,黎忠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2(06)
- [8]基于CORBA的ORB互操作性的研究与实现[D]. 鲁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9]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自适应机制研究与实现[D]. 李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5)
- [10]基于TMN的铁通工单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健鑫. 东北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