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市家庭居室装修管理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朱逾晗[1](2020)在《北京地区新建长租公寓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住房政策的宏观调控,青年群体对租赁住房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北京地区针对青年群体的租赁住房主要以改造型长租公寓和公租房为主,其居住环境、功能配套、建造数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国家为解决青年群体住房现存问题,提出用集体土地来建设租赁住房的相关政策,意在将青年群体纳入国家公共租赁住房体系中。同时希望在政策指导下,将这类为青年群体提供的改善型新建公共租赁住房以长租公寓的模式运营,并进行商业化发展。国家利好政策促进大量新建长租公寓项目开始设计建设,但针对此类新建建筑的设计理论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北京地区的新建长租公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租赁住房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建长租公寓的建筑设计策略,以期对新建长租公寓在建筑设计方面有新的认识或帮助。在研究中,本文首先明确了新建长租公寓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对象和内容。通过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对国内外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以及相关案例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租赁住房在设计上的经验。其次,整理专业实践过程中在万科、华润等地产公司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收集的相关设计资料和北京地区租赁住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北京地区租赁住户在住房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与功能需求。根据对调研结果的整理分析,结合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新建长租公寓的设计要点,总结北京地区新建长租公寓的建筑设计策略。通过提出规划形态设计策略、公共空间功能模块使用面积指标建议以及精细化和逆推式设计方法,提升居住环境与居住体验、优化建筑的功能结构、满足住户对居住空间的心理需求。最后,将在建项目作为设计实践并加以运用,梳理设计流程,对项目中居住单元存在的不足提出概念性设计策略。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分析,为今后北京地区的新建长租公寓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与案例参考。
姜如悦[2](2020)在《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大城市住房资源紧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化的情况下,外廊式集合住宅具有比常规单元式住宅更好的灵活性与公共性,从节地节能角度也更加有利于建设出面向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小型住宅,小套型成为外来人口暂居或落户的新选择,房价租金也相对更低,也是城市人才争夺战当中优选的一种住宅类型,是单元式住宅合理必要的补充,也是一项优势。文章以南方外廊式集合住宅外廊空间为研究对象。外廊空间在住宅中不是一个独立部分,而是在住宅运行系统中与外部环境、居住单元以及其它内部公共空间紧密联系的重要部分之一,从住宅内部来看,外廊空间与居住单元仅有一墙之隔,是垂直居住模式下各门各户的户前空间,从住宅外部来看,外廊既是居住空间与建筑外部环境产生联系的中间媒介,又占有建筑外立面一半的比重而影响着住宅形象与性格,因此对外廊空间的设计研究绝不能与这些相关因素割裂。文章从三个层面来对外廊空间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外部环境层面的体量与尺度、布局与景观、近地处理等设计策略,内部空间层面的外廊空间形态、户前空间以及相关联的户型布局等设计策略,以及细部层面的附属结构、绿化设置、改善视线干扰等设计策略。首先对国内南方城市中外廊式集合住宅对外廊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选取深圳、厦门两个南方城市中对7栋外廊式住宅作为主要调研对象,观察并总结外廊空间现状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其次,基于外廊空间现状的不足之处,结合前期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国内外案例收集的理论基础,针对现状问题从各个层面分别提出具体的设计、改善策略,并结合对代表性案例的解读,分析、归纳外部环境层面与内部空间层面对设计策略在具体案例中的综合性运用。文章意在为建筑设计者进行外廊式集合住宅设计时,提供一套多方位的外廊空间设计策略作为参考,帮助促进外廊空间设计的有效性与附加价值,提高外廊式住宅的整体居住品质,营造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
裴若辰[3](2020)在《深圳市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是深圳市对城中村住房改造的创新模式,在不触及产权的前提下,将前期的规模化改造和后期的统租运营结合起来。这样的改造不同于以往大尺度拆建,也不同于小尺度的自发更新,在中等尺度上对城中村展开改造。此模式自2017年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在引发社会争论的同时,也改变了城中村的空间。此模式出现较晚,且降温较快,导致相关研究很少。但至今仍有以此模式运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本研究希望以建筑空间的视角,审视规模化统租改造对城中村形态和特征的影响,分析总结改造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第一章,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总结。通过分析,了解城中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城市的正面价值,而对城中村的改造应该在保持其活力的前提下多元化的进行。第二章,通过回顾深圳建设和改造,梳理了规模化统租改造在中等尺度、全周期、多方参与的等方面的优势,概述其运行机制,并结合此模式在实践中受阻的原因反思其制度上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第三章,多维度探讨了参与改造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以及对建筑空间改造可能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城中村空间的变迁、改造参与者的需求和改造后新使用者的生活特点等。第四章,结合整村改造、村内集中改造和村内分散改造三种改造方式的实际案例,从共性出发,在城市界面、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三个层面,探究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在空间形态上的特征。在城市层面,总结了改造选址的特点和城中村城市界面改造和底层界面的空间特征;在公共空间层面,对街巷空间的规模化改造促成了街巷的内化,扩大了公共空间的范围、加强了空间联系、丰富了公共设施的功能,并体现出多层次的特征;在居住空间层面,结合使用者新的生活方式,总结分析了规模化改造的手法和改造效果,包括户型功能的集约化,对户型压缩面积的分割,户内功能的复合化和户型的多元化以及在户内美化中重装饰和追求个性化等特征。第五章,在前文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指出规模化改造设计在差异性塑造上的不足,并从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苏笑悦[4](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邱闻一[5](2020)在《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让住房紧张问题日益显现,为解决住房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长租公寓由此应运而生。然而快速扩张的长租公寓因标准不健全使得住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租客的居住体验,致使租客削弱甚至放弃了持续租赁长租公寓的意图;其次由于长租公寓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政府监管不到位,导致租客权益得不到保障,使其不愿长期租房;加之我国普遍存在着“重购轻租”的住房态度,租客黏性低和租客流失率高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长租公寓运营商想要实现长期发展,不能仅仅考虑租客初次租赁意愿,更为关键的是提高其持续租赁意愿以此留住租客;并且对政府而言,住房租赁政策要起到明显的效果,最根本的还在于租客有着稳定长期的租赁预期,所以,开展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缺乏对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的研究,从租客心理层面进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论文研究弥补了上述空缺,并能为长租公寓乃至整个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提供良好地借鉴。论文从长租公寓租客的角度出发,以期望确认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了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理论模型。其次,在借鉴相关量表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学者修改形成预调查问卷,通过预调研进行问卷的修正得到正式调查问卷,并以深圳市的长租公寓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借助AMOS软件对模型拟合与影响路径分析,从而得出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论文研究结论是:(1)期望确认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在住房租赁领域具有适用性,构建的租客持续租赁意愿模型具有合理性;(2)知觉行为控制对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强,其余依次为租客满意度、主观规范;(3)租客满意度受到租客态度与期望确认程度的正向影响,其中租客态度影响作用最强;(4)租客期望对期望确认程度产生负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期望确认程度产生正向影响。最后,将研究结果与我国长租公寓行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分别从政府和长租公寓企业的角度对促进租客持续租赁意愿提出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与建议,不仅能让租客获得更优质的住房产品、住房服务和良好的住房体验,还有助于促进长租公寓乃至整个住房租赁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
于永康[6](2019)在《呼和浩特市装配式公租房户型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建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得到了不断提高。为此,我国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多项促进性政策和规范准则,致力于推动我国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多将装配式建筑技术与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房建设二者相互结合,不仅可以推进我国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建筑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惠民政策的实施。然而我国各个地区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起步阶段各不相同,导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的发展与普及。本论文首先阐明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通过模块化分级设计的方法,以呼和浩特市作为实践对象,并通过学习国内外有关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理论文献,然后实地调研学习我国发达地区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公租房实例(以北京地区为主),再结合目前呼和浩特市现有公租房户型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市现有装配式预制构件产业园发展现状和局限,提出适合呼和浩特市公租房居民需求、符合公租房户型设计规范标准、与现有经济技术条件相协调的装配式公租房户型设计要点和方法。本论文重点对装配式公租房户型的各个功能空间(客厅、卧室、卫生间以及厨房等)进行模块化设计,并对各个功能空间的预制墙体材料选择、窗墙开洞大小和位置尺寸等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能够为本地区大力推进装配式公租房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依据,力争为今后呼和浩特市出台相关设计地方规范和标准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尽可能缩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周宇[7](2019)在《基于装配式技术与方法的深圳城中村公寓改造设计研究 ——以白石洲南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中村”是中国所独有的建筑形态,它根植于中国的土地性质与土地政策,而其中以深圳的城中村体量最大。“城中村”是农民自建房,建成之后将房间出租出去,属于私有化交易的租房市场。受教育水平和思想观念的限制,深圳的城中村的设计与结构形式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规范,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传统上对这种旧片区的改造方式往往是整体拆除重建,但是城市总要为中低收入群体留出生存空间,若“城中村”全部被更新为商品住宅,那么高昂的房价将使这些人无处安身。在“房住不炒”等政策的指引下,深圳于2018年11月出台“城中村综合整治代替整体拆除”相关政策,使城中村公寓优化改造成为大势所趋。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面对如此大体量的改造需求时将会大幅减少改造成本并提高建筑质量。本文将基于装配式技术与方法对深圳城中村公寓改造进行设计研究。首先,本文对深圳市城中村、深圳市长租公寓及城中村公寓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目前深圳城中村公寓在社会经济与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发展瓶颈;之后,对改造设计研究所需要的SAR理论体系、OB理论体系、SI理论体系、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因目前暂未有城中村公寓装配式改造的相关案例,本文对既有建筑装配式改造项目、SI体系可变建筑、城中村公寓改造项目三个方面选取经典优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分析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势及制约,同时分析城中村公寓改造在经济成本、施工周期、建设质量、绿色建筑、方便维修等方面的压力。结合以上两个方面探讨城中村公寓装配式改造的优势。最后,提出城中村公寓改造的总体设计策略,并结合装配式相关技术从室内、室外两个方面提出相关装配式设计要点。为增强研究结果的可实施性,选取深圳白石洲局部地块进行设计论证,期望可以对未来城中村公寓的装配式改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秦朝辉[8](2019)在《医养结合视角下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初探》文中认为在我国老龄化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龄化和失能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根据我国的“9073”养老格局,我国将会有超过2亿老年人需要在家中或社区中进行养老,由于高龄和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攀升,在社区中提供介护型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有相当的社会需求。我国自2011年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医养结合”以来,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设施的共享发展,为高龄、失能老人的医疗与养老保障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研究医养结合型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是一个十分具有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课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的老龄化现状和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依据我国的现实需求,对国外不同类型医养结合典型案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解读,主要从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周边社区的关系、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医养结合的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并归纳出了有利于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次展开对当前社区中潜在使用人群对医养结合型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需求的调研,为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支撑。通过对我国医养结合现状和所选取具有典型特点的已实施案例的详细调研、分析和解读各案例的功能构成、空间布局、医养结合的模式等,总结了我国在医养结合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总结,为我国未来医养结合的发展指明道路。在对国内外案例的详尽调研、分析与解读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医养结合型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设计策略。梳理了适合现实需求的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的运营组织模式和空间组织形式,从选址布局、建筑规模的确定、整体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模式的归纳和总结,并且从以居室为核心的养护空间、以活动室为核心的日常活动空间、以医务室为核心的医疗空间和交通空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设计要点和设计策略,最后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的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的设计实践来对本论文所提出的设计策略加以尝试性的应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医养结合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庞宇翔[9](2019)在《分散式长租公寓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及规范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租赁住房市场是我国近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重要任务。培育市场供应主体,尤其培育机构化的住房租赁企业是其中一项核心工作。作为住房租赁企业的一个重要类型,受托对分散房源实施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运营管理的分散式长租公寓管理服务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中出现众多乱象和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质疑,对于分散式长租公寓有深入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本文以北京市的分散式长租公寓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分析分散式长租公寓收出房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并研究一种特别的改造出租模式——N+1模式,以及分散式长租公寓的规范管理问题。对于长租公寓收房与出房,分析长租公寓的收出房业务流程及合同条款,并基于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微观数据,借助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分散式长租公寓收出房租金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收房部分,研究发现改造做N+1模式的房屋,收房租金明显高于普通租赁水平,其他模式在未修正免租期状况下的租金水平略微高于普通租赁水平,修正后大致持平。出房部分,虽然长租公寓租金显着高于普通租赁水平,但租户满意度也显着较高,长租公寓实际上是在住房租赁市场中提供了一种以“服务水平高、居住品质好”为主要特征的差异化产品,较好的适应了高学历人群等租户群体对更高品质租住生活的需要。长租公寓N+1模式部分,基于北京市住房租赁市场微观数据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N+1模式可以降低单间的出房租金水平,同时提升企业整套的租金收益,还能让业主获得更多收房租金,对租户满意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为控制租户租金负担、保证租户居住质量、提升个人业主收益、确保分散式长租公寓企业盈利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本文还对长租公寓规范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市场上常见的乱象——甲醛、租金贷、押金、倒闭等问题,借鉴美日等国的经验,从政府、社会、行业和企业四个层次,提出长租公寓发展建议,期望能够帮助我国长租公寓管理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林婧怡[10](2019)在《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养老项目的建设量猛增。涉老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保障空间与环境设计质量的手段,也是获取设计认知的途径。然而近年来涉老建筑标准逐渐暴露出一定问题,对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当约束,也造成了设计认知的片面性。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推进及国家标准体制的改革使标准的发展定位亦面临转变。在这些背景下,涉老建筑标准应如何做出应对调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症结所在,探索对现有标准的改进方法,以使其在养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的回溯,分析了在标准体制及相关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涉老建筑标准呈现的发展定位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四个养老项目设计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及问题,探讨了设计人员对标准的使用方式及需求。进而又通过对两项涉老建筑标准修订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及问题,探讨了利益相关方对现有标准的意见及改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形成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使涉老建筑标准长期以来呈现出体系架构平行化、制定方式单一化、编写模式指令化的特征。标准合规方式的唯一性,造成其难以应对当前养老项目差异化的建设条件或运营需求,并影响了设计结果的合规性;标准的技术依据不充分、执行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设计人员使用标准的意愿,降低了标准的使用率。养老项目各利益方的需求因标准制定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意见处理方式的不完善,而难以得到有效协商和落实。研究进一步归纳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六项核心诉求作为改进目标。在借鉴国外相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当前具备的改进基础与面临的难点,最终从体系内容重构、制定方式优化和编写模式转型三个方面,给出了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与具体方法。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涉老建筑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可为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二、深圳市家庭居室装修管理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市家庭居室装修管理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地区新建长租公寓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青年群体 |
1.2.2 公共租赁住房 |
1.2.3 长租公寓 |
1.2.4 改造型长租公寓 |
1.2.5 新建长租公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租赁住房综述 |
2.1 国内外租赁住房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公共租赁住房 |
2.1.2 改造型长租公寓 |
2.1.3 新建长租公寓 |
2.2 国外租赁住房发展综述 |
2.2.1 欧洲 |
2.2.2 美国 |
2.2.3 日本 |
2.3 国内租赁住房发展综述 |
2.3.1 公共租赁住房 |
2.3.2 改造型长租公寓 |
2.3.3 租赁市场现有产品的不足 |
2.4 新建长租公寓及用地概况综述 |
2.4.1 新建长租公寓的发展概况 |
2.4.2 北京绿隔产业用地概况 |
2.5 新建长租公寓的特点与差异化分析 |
2.5.1 相关概念区分 |
2.5.2 新建长租公寓特点总结 |
2.6 小结 |
3 北京地区青年群体租赁现状与需求调研 |
3.1 数据来源说明 |
3.2 改造型长租公寓地域调查分析 |
3.3 北京地区改造型长租公寓现状调研 |
3.3.1 分散式长租公寓 |
3.3.2 集中式长租公寓 |
3.3.3 小结 |
3.4 当代青年客群特征调研分析 |
3.4.1 当代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 |
3.4.2 当代青年群体的生活行为特征 |
3.4.3 当代青年群体租赁需求特征 |
3.5 北京地区青年群体租赁需求调研分析 |
3.5.1 青年客群基本特征调研分析 |
3.5.2 青年客群居住现状 |
3.5.3 青年客群居住意向调研分析 |
3.5.4 分析与总结 |
3.6 北京地区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特点与分类 |
3.6.1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 |
3.6.2 青年群体居住分类与特点 |
3.7 本章小结 |
4 新建长租公寓建筑设计策略 |
4.1 新建长租公寓项目设计流程 |
4.1.1 场地规划 |
4.1.2 单体建筑设计 |
4.1.3 居住单元与室内模块 |
4.1.4 新建长租公寓项目的设计目标 |
4.2 影响新建长租公寓设计的因素 |
4.2.1 建筑用地对设计的影响 |
4.2.2 青年群体居住特点与行为对设计影响 |
4.3 新建长租公寓场地规划 |
4.3.1 用地规模量化分析 |
4.3.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面积指标建议 |
4.3.3 小结 |
4.4 新建长租公寓建筑单体设计 |
4.4.1 公共服务空间设计 |
4.4.2 居住空间设计 |
4.5 新建长租公寓居住单元设计 |
4.5.1 居住单元平面逆推式设计策略 |
4.5.2 住户特征分析 |
4.5.3 居住单元功能分区精细化模块化设计策略 |
4.5.4 居住单元平面设计 |
4.5.5 居住空间内部装修设计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践运用 |
5.1 项目简介 |
5.1.1 北京万科成寿寺泊寓项目 |
5.1.2 北京望京人才公寓项目 |
5.1.3 北京万科瀛海泊寓项目 |
5.2 项目用地分析 |
5.2.1 用地概况 |
5.2.2 前期调研分析 |
5.3 场地规划 |
5.3.1 各项目场地规划分析 |
5.3.2 项目策略运用总结 |
5.4 建筑单体设计 |
5.4.1 公共空间设计 |
5.4.2 居住空间设计 |
5.5 居住单元设计 |
5.5.1 各项目居住单元分析 |
5.5.2 策略运用总结 |
5.6 居住空间概念性设计 |
5.6.1 居住空间逆推式设计方案 |
5.6.2 居住单元可变性设计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局限与不足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2)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的地域范围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集合住宅 |
1.4.2 外廊式集合住宅 |
1.4.3 外廊 |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1 日本 |
1.5.2 国内 |
1.5.3 小结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南方外廊式集合住宅相关背景 |
2.1 外廊式集合住宅分类 |
2.1.1 集合住宅的多种分类 |
2.1.2 外廊式集合住宅常见形式 |
2.2 外廊空间特征 |
2.2.1 外廊空间的构成要素 |
2.2.2 外廊空间的基本属性 |
2.2.3 外廊空间的使用者需求 |
2.3 外廊空间面积计算的规定与趋势 |
2.3.1 外廊空间公摊面积计算的规定 |
2.3.2 公摊面积交易的趋势 |
2.4 外廊空间的设计原则 |
2.5 南方外廊式集合住宅调研概况 |
2.5.1 项目概况 |
2.5.2 调研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现状的不足 |
3.1 外廊空间的使用者诉求与反馈 |
3.1.1 住户对外廊空间的问题反馈 |
3.1.2 住户邻里交往的意向 |
3.1.3 调查结论 |
3.2 外部协调情况 |
3.2.1 体量与尺度 |
3.2.2 布局与景观 |
3.2.3 近地处理 |
3.3 内部空间适宜情况 |
3.3.1 外廊空间的形态比例 |
3.3.2 户前空间 |
3.3.3 外廊空间与户型布局 |
3.4 细部设计情况 |
3.4.1 附属构件 |
3.4.2 视线干扰与视线联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廊空间的外部协调性设计研究 |
4.1 住宅体量与尺度 |
4.1.1 住宅体量过大的原因 |
4.1.2 体量的横向尺度改善 |
4.2 住宅布局与景观 |
4.2.1 外廊景观需求的原因 |
4.2.2 外廊景观内容 |
4.2.3 行列式布局与外廊景观策略 |
4.2.4 围合式布局与外廊景观策略 |
4.3 住栋近地处理 |
4.3.1 近地楼层的外廊设计 |
4.3.2 底层环境与外廊的品质平衡 |
4.4 设计策略的综合性运用解析——东云canal court住区 |
4.4.1 项目概况 |
4.4.2 注重楼层与街区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
4.4.3 建筑体量消解 |
4.4.4 外挂楼梯、空中连廊增加外廊开放性与连续性 |
4.4.5 住栋近地处理 |
4.4.6 案例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廊空间的内部空间适宜性设计研究 |
5.1 外廊空间形态 |
5.1.1 外廊纵向空间长度 |
5.1.2 外廊横向空间宽度 |
5.1.3 外廊空间高宽比 |
5.2 户前空间设计 |
5.2.1 入户空间 |
5.2.2 住户外墙界面开口形式 |
5.2.3 第二次轮廓线 |
5.3 促进户型布局与外廊的联系 |
5.3.1 生活朝向 |
5.3.2 户型的公私等级秩序 |
5.3.3 户型布局与外廊的三种常见联系方式 |
5.3.4 加入开放性布局的户型单元 |
5.4 设计策略的综合性运用解析——葛西绿城集合住宅 |
5.4.1 项目概况 |
5.4.2 户型布局 |
5.4.3 入户空间设计 |
5.4.4 外墙开口界面 |
5.4.5 第二次轮廓线 |
5.4.6 视线干扰与视线联系 |
5.4.7 案例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廊空间的细部设计研究 |
6.1 附属构件与材质使用 |
6.1.1 围护构件的造型与装饰 |
6.1.2 色彩运用 |
6.1.3 地面铺装 |
6.2 绿化设置 |
6.2.1 悬挂式盆栽 |
6.2.2 放置式盆栽 |
6.2.3 攀缘植物 |
6.3 改善视线干扰 |
6.3.1 外部入户界面调整 |
6.3.2 设置可操作屏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深圳市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住房供需矛盾需要通过城市更新加以解决 |
1.1.2 .综合整治引导对城中村土地存量价值的挖掘 |
1.1.3 .政策推动、多方参与规模化改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中概念界定 |
1.3.1 .城中村 |
1.3.2 .规模化统租改造 |
1.3.3 .新村 |
1.3.4 .城中村公共空间 |
1.3.5 .租户与村民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5.3 .相关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模式研究 |
2.1 .深圳城市建设中城中村改造的方式与尺度 |
2.1.1 .增量开发阶段的建设方式及问题 |
2.1.2 .存量探索阶段的改造方式及问题 |
2.1.3 .城中村综合整治 |
2.2 .规模化统租改造的新尝试 |
2.2.1 .改造模式概述 |
2.2.2 .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的优势 |
2.3 .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实践情况 |
2.3.1 .多方参与,改造范围广 |
2.3.2 .改造遭遇挑战 |
2.4 .对规模化统租改造模式的反思 |
2.4.1 .改造中原租户的利益被忽视 |
2.4.2 .改造企业不应完全承担探索风险 |
2.4.3 .政府应发挥更充分的引导作用 |
2.4.4 .规模化统租改造的未来可期 |
2.5 .规模化统租改造案例调研 |
2.5.1 .选取案例 |
2.5.2 .村内集中改造:水围人才公寓 |
2.5.3 .村内分散改造:元芬新村改造项目 |
2.5.4 .整村改造:光明下村改造项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规模化统租改造的因素 |
3.1 .改造对象:发展变化中的城中村 |
3.1.1 .城中村的历史发展脉络 |
3.1.2 .城中村的公共空间的发展变化 |
3.1.3 .城中村空间肌理的变化 |
3.2 .利益相关主体:不同需求的参与改造各方 |
3.2.1 .政府的需求 |
3.2.2 .改造企业的需求 |
3.2.3 .村民的需求 |
3.2.4 .新租户的需求 |
3.3 .多元探索:在规模化改造中挖掘城中村的空间潜力 |
3.3.1 .极小限住宅 |
3.3.2 .共享经济与建筑的结合 |
3.4 .经验借鉴:在统租运营中实现长期收益 |
3.5 .使用行为:新的生活方式对空间改造的新要求 |
3.5.1 .心理需求 |
3.5.2 .居住模式 |
3.5.3 .消费理念 |
3.5.4 .租户特征调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建筑空间特征探究 |
4.1 .城市层面的规模化改造 |
4.1.1 .区位特征 |
4.1.2 .城中村外部界面 |
4.1.3 .对城市界面的改造 |
4.1.4 .对底层界面的改造 |
4.1.5 .城中村外部界面改造的总结 |
4.2 .公共空间层面的规模化改造 |
4.2.1 .城中村公共空间的构成 |
4.2.2 .城中村的公共空间活力 |
4.2.3 .基础设施改造 |
4.2.4 .街巷空间改造 |
4.2.5 .活动空间改造 |
4.2.6 .商业空间改造 |
4.2.7 .公共空间改造特征总结 |
4.3 .居住空间层面的规模化改造 |
4.3.1 .城中村居住空间普遍现状 |
4.3.2 .改造需要解决的问题 |
4.3.3 .对居住空间的改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的不足、建议与发展趋势 |
5.1 .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的不足 |
5.1.1 .缺乏差异性的设计策略 |
5.1.2 .公共空间设计与城中村原有文化活动脱节 |
5.2 .对城中村规模化改造设计的建议 |
5.2.1 .公共空间与城中村的生活记忆相联系 |
5.2.2 .居住空间的定制化装饰 |
5.3 .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的发展趋势 |
5.3.1 .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
5.3.2 .社会力量介入的发展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对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长租公寓行业的兴起 |
1.1.2 长租公寓租客流失率高 |
1.1.3 传统观点阻碍长租公寓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住房租赁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长租公寓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住房租赁意愿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长租公寓相关概念 |
2.1.1 长租公寓概念界定 |
2.1.2 长租公寓种类划分 |
2.1.3 长租公寓客群定位 |
2.2 期望确认理论 |
2.2.1 期望确认理论概念 |
2.2.2 期望确认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 计划行为理论 |
2.3.1 计划行为理论概念 |
2.3.2 计划行为理论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3.1 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理论模型构建 |
3.2 变量定义 |
3.3 研究假设 |
3.3.1 租客期望、期望确认程度与租客满意度 |
3.3.2 感知质量与期望确认程度 |
3.3.3 租客满意度、租客态度与租客持续租赁意愿 |
3.3.4 主观规范与租客持续租赁意愿 |
3.3.5 知觉行为控制与租客持续租赁意愿 |
3.3.6 研究假设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问卷设计及预调研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原则 |
4.1.2 问卷测量题项的确定 |
4.2 调研对象及数据收集 |
4.3 预调研分析 |
4.3.1 预调研信度分析 |
4.3.2 预调研效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实证研究 |
5.1 深圳市长租公寓介绍 |
5.2 正式调研数据分析 |
5.2.1 样本情况分析 |
5.2.2 描述统计分析 |
5.3 正式调研数据质量分析 |
5.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4 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模型求解 |
5.4.1 初始模型构建 |
5.4.2 初始模型拟合与评估 |
5.4.3 模型修正 |
5.5 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最终模型确立与分析 |
5.5.1 最终模型确立 |
5.5.2 影响路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促进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的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调查问卷 |
(6)呼和浩特市装配式公租房户型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蒙古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
1.1.2 呼和浩特市公租房发展现状 |
1.1.3 装配式建筑依托公租房建设的优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发展 |
1.3.2 国外相关研究发展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装配式公租房相关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与范围界定 |
2.1.1 套型与户型 |
2.1.2 模块化 |
2.1.3 装配式建筑 |
2.1.4 公租房的定义 |
2.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和公租房相关发展概况 |
2.2.1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2.2.2 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2.2.3 国内公租房的相关政策及发展 |
2.2.4 国外公租房的相关政策及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公租房相关实态调研 |
3.1 呼和浩特市概况 |
3.1.1 研究范围限定 |
3.1.2 气候条件 |
3.1.3 经济条件 |
3.2 呼和浩特市现有公租房调查概况 |
3.2.1 调研目的及程序 |
3.2.2 调研小区概况总结 |
3.3 呼和浩特市现有公租房调查问卷分析与总结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调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3 家庭人口分析 |
3.3.4 户型调研舒适度分析 |
3.3.5 各功能空间的使用度统计与分析 |
3.4 呼和浩特市现有公租房户型评价分析 |
3.4.1 塞外安居新城小区 |
3.4.2 塞外安康新居小区 |
3.4.3 康居家园小区 |
3.4.4 祥和苑小区 |
3.4.5 阳光美居小区 |
3.4.6 呼和浩特市现有公租房问题总结 |
3.5 呼和浩特市现有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调研 |
3.5.1 园区调研总结 |
3.5.2 发展需求 |
3.6 国内发达地区装配式公租房现状调研 |
3.6.1 通州台湖公租房项目 |
3.6.2 通州副中心职工周转房(北区)项目 |
3.6.3 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 |
3.6.4 调研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呼市装配式公租房户型模块化设计研究 |
4.1 装配式设计过程与传统建筑设计过程对比 |
4.2 呼和浩特市装配式公租房户型设计策略 |
4.2.1 人性化设计 |
4.2.2 模块化设计 |
4.2.3 平面规整化设计 |
4.2.4 地域标准性设计 |
4.3 呼市装配式公租房各功能空间模块设计 |
4.3.1 功能空间模块分类 |
4.3.2 客厅空间模块设计 |
4.3.3 卧室空间模块设计 |
4.3.4 卫生间空间模块设计 |
4.3.5 厨房空间模块设计 |
4.3.6 玄关模块设计 |
4.3.7 餐厅模块设计 |
4.3.8 阳台模块设计 |
4.4 呼市装配式公租房预制墙体模块设计要点 |
4.4.1 预制墙体材料选择 |
4.4.2 预制墙体尺寸模块设计原则 |
4.4.3 客厅空间预制墙体尺寸模块设计 |
4.4.4 卧室空间预制墙体尺寸模块设计 |
4.4.5 厨房空间预制墙体尺寸模块设计 |
4.4.6 卫生间空间预制墙体尺寸模块设计 |
4.5 呼市装配式公租房户型构造设计要点 |
4.6 呼市装配式公租房户型施工技术要点 |
4.7 装配式公租房户型模块化设计 |
4.7.1 户型设计原则 |
4.7.2 零居室户型模块化设计 |
4.7.3 一居室户型模块化设计 |
4.7.4 两居室户型模块化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性项目应用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区位分析 |
5.1.2 项目周边分析 |
5.1.3 项目控制性指标 |
5.2 方案设计构思 |
5.2.1 方案总体设计 |
5.2.2 户型设计分析 |
5.2.3 建筑单体标准层设计 |
5.2.4 建筑单体立面设计 |
5.2.5 建筑单体剖面设计 |
5.3 方案效果图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图录 |
附录 C:表录 |
已发表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7)基于装配式技术与方法的深圳城中村公寓改造设计研究 ——以白石洲南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收入与住宅均价关系的矛盾 |
1.1.2 存量巨大的城中村与可建设用地的逐步紧缺 |
1.1.3 高昂的拆迁成本与不断推高的房价 |
1.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2.1 城中村概念界定 |
1.2.2 白石洲南片区地块界定 |
1.2.3 长租公寓概念界定 |
1.2.4 装配式建筑概念界定 |
1.3 当代既有建筑改造方向 |
1.3.1 国外既有建筑改造研究 |
1.3.2 我国既有建筑工业产业化改造新课题 |
1.3.3 我国公寓租赁现状研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
1.5.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2 学术和应用价值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深圳城中村和公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2.1 深圳城中村形成的过程 |
2.1.1 80年代-90 年代初——雏形 |
2.1.2 90年代末至今——初具规模到发展壮大 |
2.1.3 当代城中村存在的合理性 |
2.2 深圳市公寓发展现状 |
2.2.1 深圳市长租公寓概况 |
2.2.2 深圳市城中村公寓现状 |
2.2.3 深圳城中村公寓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 |
2.3 当前深圳城中村公寓发展瓶颈及限制条件 |
2.3.1 社会及经济问题 |
2.3.2 建筑及设计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中村公寓改造相关理论及设计研究 |
3.1 相关理论研究 |
3.1.1 SAR理论体系 |
3.1.2 OB建筑理论 |
3.1.3 SI理论体系 |
3.1.5 人体工程学 |
3.1.6 环境心理学 |
3.2 相关案例研究 |
3.2.1 亚运村安慧里介护型养老设施 |
3.2.2 大阪NEXT21 试验性住宅 |
3.2.3 水围村青年公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中村公寓改造与装配式的关联性研究 |
4.1 装配式建筑研究 |
4.1.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
4.1.2 装配式建筑的制约 |
4.1.3 深圳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
4.2 城中村公寓改造的转型压力 |
4.2.1 经济成本的需求 |
4.2.2 施工周期上的压力 |
4.2.3 建设质量的高要求 |
4.2.4 绿色建筑的要求 |
4.2.5 方便维修的要求 |
4.3 城中村公寓装配式改造的优势 |
4.3.1 社会及经济上的优势 |
4.3.2 建筑设计及施工的优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城中村公寓改造策略及其装配式改造设计要点 |
5.1 深圳城中村公寓改造总体设计策略 |
5.1.1 居住单元集约化 |
5.1.2 功能配置齐全化 |
5.1.3 户型设计立体化 |
5.1.4 公共空间社区化 |
5.1.5 设计元素多样化 |
5.1.6 室内部品装配化 |
5.2 深圳城中村公寓室内装配式改造设计要点 |
5.2.1 标准设计,不同户型单元的模数协调 |
5.2.2 墙体改造,装配式构件引入 |
5.2.3 墙管分离,方便维修维护 |
5.2.4 通风排水,优化居住体验 |
5.2.5 少模多规,适应空间狭小的运输 |
5.3 深圳城中村公寓户外优化装配式改造设计要点 |
5.3.1 危房拆除,全面装配式改造 |
5.3.2 立体空间,形成三维生活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拟设计研究——白石洲南片区局部改造 |
6.1 模拟设计研究目标 |
6.2 模拟设计研究过程 |
6.2.1 设计选址 |
6.2.2 前期调研 |
6.2.3 设计思路 |
6.3 模拟设计研究成果 |
6.3.1 室内模拟设计研究成果 |
6.3.2 室外模拟设计研究成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片目录 |
附录2 :表格目录 |
致谢 |
(8)医养结合视角下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
1.1.2 老年人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明显 |
1.1.3 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
1.3.1 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医养结合 |
1.4.2 老年人 |
1.4.3 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 |
1.5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国外医养结合型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发展及相关案例研究 |
2.1 国外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 |
2.1.1 英国 |
2.1.2 美国 |
2.1.3 日本 |
2.2 在老年人照料设施中设置医疗服务--日本中泽老年设施 |
2.2.1 项目概况 |
2.2.2 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周边社区的关系 |
2.2.3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2.2.4 医养结合的方式 |
2.2.5 经验借鉴 |
2.2.6 案例小结 |
2.3 医疗设施的基础上增设养老功能--日本钏路北医院 |
2.3.1 项目概况 |
2.3.2 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周边社区的关系 |
2.3.3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2.3.4 医养结合的方式 |
2.3.5 经验借鉴 |
2.3.6 案例小结 |
2.4 医疗和养老功能同置并行--日本“矶子自然村” |
2.4.1 项目概况 |
2.4.2 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周边社区的关系 |
2.4.3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2.4.4 医养结合的方式 |
2.4.5 经验借鉴 |
2.4.6 案例小结 |
2.5 医疗和养老功能同置并行--美国布里奇斯医疗服务所 |
2.5.1 项目概况 |
2.5.2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2.5.3 医养结合的方式 |
2.5.4 经验借鉴 |
2.5.5 案例小结 |
2.6 国外案例特点总结和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医养结合型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发展及案例调研 |
3.1 发展概况 |
3.1.1 医养结合型老年人照料设施在我国的发展 |
3.1.2 我国医养结合型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分类及依据 |
3.2 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型介护型社区老年人照料设施需求意愿调研 |
3.2.1 调研对象年龄分布概况 |
3.2.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3.2.3 调研对象对社区医养结合型老年人照料设施的需求情况和使用需求 |
3.3 依托附近医疗设施实现医养结合--北京首开寸草亚运村养老设施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周边社区的关系 |
3.3.3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3.3.4 医养结合的方式 |
3.3.5 经验总结 |
3.3.6 调研小结 |
3.4 医疗和养老功能同置并行--瑞金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周边社区的关系 |
3.4.3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3.4.4 医养结合的模式 |
3.4.5 经验总结 |
3.4.6 调研小结 |
3.5 养老社区中增设医养型老年人照料设施--杭州蓝庭颐老公寓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老年人照料设施和周边社区的关系 |
3.5.3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3.5.4 医养组合的方式 |
3.5.5 经验总结 |
3.5.6 调研小结 |
3.6 医疗设施基础上增设养老功能--西安市莲湖区建峰杏林养老院 |
3.6.1 项目区位与概况 |
3.6.2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3.6.3 医养结合的模式 |
3.6.4 经验总结 |
3.6.5 调研小结 |
3.7 老年人照料设施中增加医疗功能--西安市雁塔区天合老年公寓 |
3.7.1 项目区位与概况 |
3.7.2 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3.7.3 医养结合的模式 |
3.7.4 经验总结 |
3.7.5 调研小结 |
3.8 案例调研特点总结和对比 |
3.9 本章小结 |
4 医养结合视角下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策略 |
4.1 国内外调研案例的对比和总结 |
4.1.1 医疗和养老的关系层面 |
4.1.2 建筑设计层面 |
4.2 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及空间组织模式 |
4.2.1 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和服务对象 |
4.2.2 医养结合的空间组织模式 |
4.3 选址布局 |
4.3.1 规划选址 |
4.3.2 辐射范围和场地布局 |
4.4 建筑规模的确定 |
4.4.1 综合考虑因素 |
4.4.2 每千人床位数的测算 |
4.4.3 以生活圈为基础对建筑规模的测算 |
4.5 整体的功能构成和空间布局 |
4.5.1 功能构成 |
4.5.2 空间布局 |
4.6 以居室为核心的养护空间 |
4.6.1 养护空间的规模和布局模式 |
4.6.2 养护空间的平面组合形式 |
4.6.3 居室 |
4.6.4 养护服务站 |
4.6.5 交往空间 |
4.7 以活动室为核心的日常活动空间 |
4.7.1 基本组织模式 |
4.7.2 设计要点 |
4.7.3 活动空间的设计 |
4.7.4 公共餐厅 |
4.8 以医务室为核心的医疗空间 |
4.8.1 功能构成 |
4.8.2 基本组织模式 |
4.8.3 医疗空间的设计要点及实例 |
4.9 以便捷高效为核心的交通空间 |
4.9.1 出入口和门厅 |
4.9.2 交通空间的设计要点 |
4.10 本章小结 |
5 设计案例初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 |
5.1 基地现状 |
5.1.1 基地实地勘踏 |
5.1.2 基地周边现状 |
5.1.3 上位规划解读 |
5.2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规模和功能构成 |
5.2.1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规模测算 |
5.2.2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功能构成 |
5.3 整体的场地关系和空间布局 |
5.3.1 场地关系 |
5.3.2 建筑空间布局 |
5.3.3 经济技术指标 |
5.4 医养结合的模式 |
5.4.1 医养结合的空间组织模式 |
5.4.2 流线组织 |
5.5 以居室为核心的养护空间 |
5.5.1 养护空间的平面组织形式 |
5.5.2 养护空间的布局形式 |
5.5.3 居室 |
5.5.4 养护服务站和交往空间 |
5.6 以活动室为核心的日常活动空间 |
5.6.1 公共餐厅 |
5.6.2 活动空间 |
5.7 交通空间和流线组织 |
5.7.1 交通空间 |
5.7.2 流线组织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6.3 愿景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网络调研问卷 |
附录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计方案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分散式长租公寓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及规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关键概念 |
1.2.3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实证数据介绍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住房租赁市场总量、供需与价格研究 |
2.1.1 住房租赁市场总量 |
2.1.2 住房租赁市场供需 |
2.1.3 住房租赁市场价格水平与投资收益 |
2.2 住房租赁市场制度、政策与影响因素研究 |
2.2.1 住房租赁市场制度与政策 |
2.2.2 住房租赁市场影响因素 |
2.3 租赁住房满意度与现状问题研究 |
2.3.1 租赁住房满意度 |
2.3.2 住房租赁现状问题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长租公寓收房条件及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 |
3.1 收房制度梳理 |
3.1.1 收房流程 |
3.1.2 收房合同 |
3.2 收房条件实证研究 |
3.2.1 实证模型 |
3.2.2 免租期 |
3.2.3 收房租金 |
3.2.4 约定租金增速 |
3.3 收房条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分析 |
3.3.1 数量影响 |
3.3.2 价格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租公寓出房条件及其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 |
4.1 出房制度梳理 |
4.1.1 出房流程 |
4.1.2 出房合同 |
4.2 出房条件实证研究 |
4.2.1 实证模型 |
4.2.2 市场占有率 |
4.2.3 出房租金 |
4.2.4 租户满意度 |
4.2.5 出房租金增速 |
4.2.6 租金感知和预期 |
4.2.7 续租意愿 |
4.3 出房业务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分析 |
4.3.1 数量影响 |
4.3.2 价格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租公寓N+1模式研究 |
5.1 N+1概念与发展现状 |
5.1.1 N+1概念辨析 |
5.1.2 N+1企业现状 |
5.1.3 N+1政策分析 |
5.2 N+1实证研究 |
5.2.1 N+1对出房租金影响 |
5.2.2 N+1对租户满意度影响 |
5.3 N+1模式的经济效果分析 |
5.3.1 测算取值与计算方法 |
5.3.2 现金流测算 |
5.3.3 敏感性分析 |
5.4 N+1模式的综合评价 |
5.4.1 业主 |
5.4.2 企业 |
5.4.3 租户 |
5.4.4 政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租公寓的规范管理问题研究 |
6.1 装修管理——甲醛与其他空气问题 |
6.1.1 甲醛危害 |
6.1.2 室内标准 |
6.1.3 材料标准 |
6.1.4 管理办法 |
6.2 收费管理——押金与违约金问题 |
6.2.1 押金 |
6.2.2 违约金 |
6.2.3 管理办法 |
6.3 行业管理——垄断抬价问题 |
6.3.1 垄断抬价 |
6.3.2 管理办法 |
6.4 金融管理——租金贷与倒闭问题 |
6.3.1 租金贷业务模式 |
6.3.2 租金贷风险 |
6.3.3 企业倒闭 |
6.3.4 管理办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建议 |
7.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A公寓租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市场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
1.1.2 当前涉老建筑标准呈现一定问题 |
1.1.3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环境发生转变 |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1.2.4 问题提出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4.1 建筑学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2 标准化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3 概念框架与研究路径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相关研究的常用方法 |
1.6.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6.3 研究资料的收集时间 |
1.7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概况 |
2.1.1 标准体制发展背景 |
2.1.2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进程 |
2.1.3 重点的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回溯 |
2.1.4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状况小结 |
2.2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分析 |
2.2.1 体系与内容架构特征 |
2.2.2 制定方式特征 |
2.2.3 编写模式特征 |
2.3 影响涉老建筑标准发展的因素分析 |
2.3.1 标准体制的影响 |
2.3.2 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与问题 |
3.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3.1.1 案例的选取方式 |
3.1.2 资料收集方式 |
3.1.3 案例信息及特征梳理 |
3.2 标准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
3.2.1 分析要素的确定 |
3.2.2 标准的整体使用率分析 |
3.2.3 设计结果的合规性分析 |
3.2.4 标准的使用情况小结 |
3.3 影响标准使用状况的因素分析 |
3.3.1 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识别 |
3.3.2 不同项目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3 不同条文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4 降低标准使用率及合规性的原因剖析 |
3.4 对标准的使用需求探讨 |
3.4.1 希望明确标准的底线要求 |
3.4.2 希望了解标准要求背后的目的及原理 |
3.4.3 希望有更充足的依据和说服力 |
3.4.4 希望标准的表述更严谨 |
3.4.5 希望标准要求更为灵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与问题 |
4.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4.1.1 案例来源及背景信息 |
4.1.2 资料收集方式 |
4.2 标准制定流程及参与人员分析 |
4.2.1 标准制定流程梳理 |
4.2.2 参与标准制定的人员构成分析 |
4.3 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意见内容分析 |
4.3.1 意见征集情况汇总 |
4.3.2 意见内容分析方式说明 |
4.3.3 意见内容统计分析 |
4.3.4 对标准的需求小结 |
4.4 影响意见内容的因素分析 |
4.4.1 各利益方的意见关注点不同 |
4.4.2 意见单位来源及地区分布不均 |
4.4.3 现有意见征集方式不完善 |
4.5 标准制定过程中意见落实情况分析 |
4.5.1 意见落实情况统计分析 |
4.5.2 意见落实过程与结果 |
4.6 影响意见落实的因素分析 |
4.6.1 缺少明确的意见协调机制 |
4.6.2 意见落实过程中核心利益方的缺失 |
4.6.3 标准的既有定位使其难以做出有效回应 |
4.6.4 技术要求的调整缺少有效依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探讨 |
5.1 涉老建筑标准的核心诉求 |
5.1.1 底线诉求 |
5.1.2 目标诉求 |
5.1.3 明确性诉求 |
5.1.4 灵活性诉求 |
5.1.5 协商性诉求 |
5.1.6 配套性诉求 |
5.2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思路借鉴 |
5.2.1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思路 |
5.2.2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5.3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基础 |
5.3.1 技术法规层级的明确 |
5.3.2 团体标准地位的确立 |
5.3.3 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 |
5.3.4 养老项目实践经验的累积 |
5.4 涉老建筑标准的总体改进思路 |
5.4.1 体系内容重构 |
5.4.2 制定方式优化 |
5.4.3 编写模式转型 |
5.5 面临的挑战与难点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方法 |
6.1 体系与内容架构的改进方法 |
6.1.1 底线目标的确定 |
6.1.2 技术内容的层级落位 |
6.1.3 行业间标准内容的协同 |
6.2 制定方式的改进方法 |
6.2.1 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
6.2.2 标准编写及意见征集方式的优化 |
6.2.3 标准意见协调环节的优化 |
6.3 编写模式的改进方法 |
6.3.1 编写模式与技术内容的适应 |
6.3.2 编写模式与条文编排形式的配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涉老建筑标准条文编写模式分析表(摘选) |
附录B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访谈记录(摘选) |
附录C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表 |
附录D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内容变化分析表 |
附录E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F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G 涉老法律法规中对养老服务与设施环境的要求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深圳市家庭居室装修管理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地区新建长租公寓建筑设计研究[D]. 朱逾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南方集合住宅外廊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姜如悦. 华侨大学, 2020(01)
- [3]深圳市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初探[D]. 裴若辰. 深圳大学, 2020(10)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邱闻一.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呼和浩特市装配式公租房户型模块化设计研究[D]. 于永康.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装配式技术与方法的深圳城中村公寓改造设计研究 ——以白石洲南片区为例[D]. 周宇. 深圳大学, 2019(01)
- [8]医养结合视角下社区介护型老年人照料设施设计初探[D]. 秦朝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分散式长租公寓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及规范管理研究[D]. 庞宇翔. 清华大学, 2019(02)
- [10]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D]. 林婧怡. 清华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