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兴广电网络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韩猛[1](2019)在《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融合通信产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兴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大环境下,客户通信需求开始更替和演进,融合通信产品由传统单纯的硬件销售模式转向了新型数字化ICT融合服务模式。行业的需求焦点更多倾向融合通信服务,市场面临通信设备商之间激烈的竞争,部分设备商的融合通信产品与行业客户已形成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并且通过产品服务的生态化模式开始进入市场。本文以营销管理理论为指导,从目标市场营销战略(STP)和营销组合策略(4Ps)两个层面,描述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的营销现状,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结合对公司营销管理人员和客户的访谈,识别该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存在的营销问题有:1.市场细分过于粗略,目标市场不明确和市场定位没有突出优势;2.技术服务滞后、产品无创新;3.价格组合僵化;4.分销重点不突出、覆盖窄;5.促销客户体验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聚焦具体的目标市场;2.定位于专业的融合通信服务商;3.差异化服务和业务创新;4.灵活组合报价和定制资费;5.重点区域培养和广度覆盖;6.线上线下多功能体验式促销。通过以上优化建议,为RC公司的融合通信产品市场发展提供思路。
李华[2](2018)在《VoLTE系统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4G时代,基于LTE网络的语音实现(Voice over LTE,VoLTE)是移动通信网络语音演进的最终方向。VoLTE技术给4G用户带来了升级的话音体验,呼叫接续时间比2/3G大幅缩短,高清语音和视频编解码的引入显着提高了通话质量。VoLTE的实现有效提升了运营商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带动相关领域技术革新升级。VoLTE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核心网的LTE语音技术实现,由于涉及整个核心网多域进行升级改造,技术复杂,升级难度较大。中国移动VoLTE从试点到全面商用,到结构调整一直处于缓中求稳节奏。结合中国移动VoLTE技术的建设与实施,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VoLTE网络建设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VoLTE中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对VoLTE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对移动某中等省份的VoLTE网络进行了需求分析,网络架构规划,相关领域升级改造分析,技术升级步骤的研究,明确了VoLTE网络建设的策略,对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述,此次研究方案采用三融合HLR/HSS、被叫锚定、eSRVCC等先进技术,对VoLTE相关设备进行分区规划和合理部署,保障了VoLTE技术安全完整实现。最后对实施结果进行测试论证。测试结果表明VoLTE技术极大提升了语音业务通话质量,缩短了呼叫接续时延,真正推动网络进入4G语音时代。
王思雅[3](2019)在《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认为IMS通用体系结构主要应用在IP多媒体业务,可实现分离呼叫与控制、业务与承载,对提供解决终端客户日益多元化业务方案有着理想效果。IMS通用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很好的实现了电信网络与业务之间的融合。IMS通用体系结构与软交换技术不同的是其在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且由于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而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最终具备了用户鉴权和保护用户业务触发规则,除此之外,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因此,IMS通用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更适合解决本文中某省的通信网络改造问题。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正在趋于融合化,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明显,对互联网和传统通信的要求也不能与以往相比。在通信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上有着更严格的需求,传送的速度也有着很大的提升。IP多媒体子系统(简称IMS)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通信技术,某地联通将固网用户进行IMS改造列入计划。以某省联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暴露的固网用户规模增长趋缓、PSTN网络设备老化、端口不足、设备能耗高等弊病,亟待形成通信网络改造的可行性方案,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本文着重探讨IMS体系架构在某省NGN网络改造升级中的应用设计路径及实施方法。在剖析探讨IMS体系架构的前提下,立足某省联通网络构成现状,对网络部署做详细设计,涉及要点涵盖IMS总体架构、核心网元设置、SBC建设、路由计划等。此外,对涉及IMS承载和接入的相关应用技术作详细分析。IMS网络部署完成后,完全承载了某省联通固有的PSTN、软交换等业务,固网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为网络扩展融合夯实了坚实基础。改造升级后的网络状况趋于稳定,由此表明此项方案符合科学、高效的项目设计要求。该工程在某省联通分阶段施工,最终证明方案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固定语音网络的未来发展,为IMS统一业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参考。
罗运杰[4](2019)在《基于CDN技术的互联网电视平台建设方案》文中指出对于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而言,随着电信业务收入增速下降,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贡献率同比增长突破100%,并逐渐成为主导业务。电信运营商以流量占比为核心的新型竞争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以市场占比为核心的传统竞争模式,目前竞争阶段的重点在于如何将运营商的用户规模优势转换成流量份额的优势,以及基于流量份额的优势来实现运营商营收的增长。根据广电总局181号文规定,电信运营商发展互联网机顶盒实现合法化。运营商能够发挥已有的用户规模优势和宽带资源优势,促进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发展。本文结合江西移动互联网电视平台现网实际情况及需求,规划了江西移动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建设方案,总体包括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电子节目指南)建设方案、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平台建设方案以及系统容灾方案等。并且从基于原有平台扩容或新建全新平台,采用通用服务器或专业服务器等维度提出三个CDN平台建设方案并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基于CDN技术的互联网电视平台建设方案中,提出各地市新建区域CDN节点,省、市二级组网架构,实现全业务CDN下沉,95%以上用户按区域调度至就近节点的建设目标,可以减少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CMNET(China Mobile Network,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压力,节约省内干线传输建设成本,有效降低传输网省内干线的压力。对运营商的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具有参考价值。
王雪野[5](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曾庆军[6](2018)在《探索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融合发展的中国模式》文中认为本文是作者在2017年第六届广电传媒产业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广电传媒电视紫金论坛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有线电视的市场环境,指出传统电视服务的互联网流媒体化及再创新趋势显现,在重新审视有线电视网络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融合发展的新思路:CHINA模式。以全面创新供给,推进融合发展和聚焦创新需求,搭建融合网络为重点,对实践探索有线电视的"中国模式"进行了深入阐述。
罗昕起[7](2017)在《华数广电融合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环境不断变化,传统广播电视网正在向双向交互、宽带化、融合化、智慧化升级。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广电有线无线一体化融合网可以充分利用“700M”频段,将推动广播电视网有线无线融合发展,实现城市、农村无线广播电视和双向交互网无缝对接,最终形成智能融合的全媒体服务网络。本文以华数融合网建设为案例,主要介绍了有线、无线和卫星融合网技术,并详细研究了融合网中无线双向网技术及主要特点,对无线双向网在频率划分及利用、广播组播技术、对接广电内容及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技术及实现。论文首先介绍了广电网络的现有技术,然后根据现有网络进行业务规划分析和整体技术构架分析,接着完成实验网的建造工作,最后在融合网环境下,对传输、覆盖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探索新的业务应用。根据上述研究,结合了广电频率特点算法对网络设计,对设计后的网络做了细致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融合网的无线接入技术有经济成本低、覆盖效果好,易维护等优点。
唐明光[8](2015)在《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文中研究指明1三网融合要求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改造的目标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面临行业内外的竞争加剧,为了应对这一竞争环境,除了体制方面的改造、完善外,在网络建设/改造中应达到如下三个目标:1)能适应融合业务运营2)能应对竞争环境的发展和变化3)能面对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1.1融合业务运营目前,广电有线行业正处于"后平移时代",即从电视数字化到全业务网络化的关键时期。电视数字化阶段,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有限,效果也不明显,很难使用户改变传统的
丁平杰[9](2014)在《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三网融合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广电企业的影响非常明显。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加强自身优势领域、提高竞争力是各方所要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政策扶持和传统的技术升级改造网络无法解决各自面临的全部难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深入分析三网融合政策背景下广电运营商运营现状,找出一条适合于广电网络运营商的生存之路。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借鉴西方国家在“三网融合”问题上制定的发展战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的相关政策规定,以浙江最具代表性的广电企业-华数广电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创新才是硬道理。其次,采用SWOT分析法针对当前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将其与电信运营商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广电网络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华数广电在加强运营、业务、服务能力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进而为“三网融合”当前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从而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本文为广电企业应对三网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策略。结合华数广电的实际情况,为广电企业应对三网融合的业务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为广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罗剑锋[10](2013)在《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业务运营的开展、三网融合的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OTT业务的崛起、民营资本即将进入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通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通信行业产业链亦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通信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主体的挑战。在行业变革导致产业链变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多样化和持续加剧对通信运营商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考验的则是通信运营商与产业链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共赢的能力。基于电信产业剧烈变革背景下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变化状况,立足通信运营商,研究了产业链动态变革背景下通信运营商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与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通信产业变革的深层次解读及合作主体企业分类研究。通信产业深层次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全业务运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更新和融合、通信技术的革新、OTT业务及OTT公司的崛起、物联网和云计算广泛应用等。分析了通信行业变革对电信产业链和通信运营商的影响,认为在纵向产业链的基础上,电信行业的变革将深化和扩展横向产业链,电信商业模式创新将形成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纵向、横向和侧向三个维度的产业链相互交织将形成网状化产业链形态;并依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与通信运营商的地位关系,将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划分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其中,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等;对称企业合作主体主要是指广电运营商和其他通信运营商。(2)产业链变革动态视角下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对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分别构建了通信运营商选择合作伙伴的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采用组合权重计算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静态模糊评价体系。考虑到长期合作应重点考虑合作伙伴未来的发展能力变化,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其动态模糊评价模型。以湖南移动在推进全业务运营时选择光交换机的设备提供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评价中,湖南移动将选择中兴通讯或华为作为合作伙伴;而在考虑到企业的动态发展时,湖南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3)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设计研究。构建了由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和合作监督机制所组成的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展开业务往来和合作过程提供重要保障。并提出了利益分成、全资、参股、控股、定制与合作开发以及构建联盟共6种可能的合作模式。其中,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采用的是改进Shapley值法,合作监督机制的设计则是依托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仿真结果。(4)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问题研究。首先,就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在物理建设和业务融合方面的合作模式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构建业务合作模型和结盟模型,提出了成立合资公司、宽带接入合作、在增值业务节目内容等方面深度合作等广电运营商与通信运营商之间可能的合作模式;然后,研究了不同运营商之间如何合作、共享共建基础网络设施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非规制条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的博弈模型,然后提出了共享共建模式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政府的管制(尤其是接入费用的管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实施建议。最后,就如何应对行业剧变,提出了通信运营商的对策措施;就政府如何推动通信业变革、正视通信运营商地位,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深入分析电信产业变革的基础上,综合原有的纵向产业链、深化扩展出的横向产业链、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提出了电信产业的网状产业链形态。②立足通信运营商,依据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关系,将合作主体分类为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并提出了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③从产业链变革和合作伙伴发展的动态视角,构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模型,丰富了合作选择理论和方法。
二、中兴广电网络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兴广电网络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营销基础理论 |
1.2.2 通信行业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公司概况及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现状 |
2.1 公司概况 |
2.1.1 发展历程 |
2.1.2 业务/产品组合 |
2.1.3 组织架构 |
2.1.4 经营绩效 |
2.2 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介绍 |
2.3 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的营销现状 |
2.3.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STP)现状 |
2.3.2 营销组合策略(4Ps)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 |
3.1.1 一般环境 |
3.1.2 行业竞争 |
3.1.3 市场需求 |
3.2 内部环境 |
3.2.1 资源分析 |
3.2.2 能力分析 |
3.3 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3.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3.3.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3.3.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
3.3.4 威胁分析(Threats) |
3.3.5 战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通信产品营销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STP)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4.1.1 市场细分过于粗略 |
4.1.2 目标市场不明确 |
4.1.3 市场定位没有突出优势 |
4.2 营销组合策略(4Ps)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4.2.1 技术服务滞后、产品无创新,导致同质化竞争 |
4.2.2 价格组合僵化,导致价格策略不灵活 |
4.2.3 代理商少,导致分销渠道覆盖面窄 |
4.2.4 促销客户体验差,导致品牌宣传不到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组合策略的优化建议 |
5.1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优化建议 |
5.1.1 市场细分进一步有效细化 |
5.1.2 聚焦具体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突出专业化 |
5.2 营销组合策略优化建议 |
5.2.1 差异化服务和业务创新 |
5.2.2 灵活组合报价和定制资费 |
5.2.3 重点区域培养和广度覆盖 |
5.2.4 线上线下多功能体验式促销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2)VoLTE系统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VoLTE核心网相关技术 |
2.1 概况 |
2.2 主要涉及网元及功能 |
2.3 接口与协议 |
2.4 VoLTE路由组织原则 |
2.4.1 VoLTE用户注册 |
2.4.2 VoLTE基本音视频语音业务路由原则 |
2.4.3 VoLTE被叫锚定路由 |
2.4.4 VoLTE被叫域选择路由 |
2.4.5 eSRVCC |
2.4.6 VoLTE用户之间的呼叫 |
2.4.7 VoLTE用户做主叫呼叫非VoLTE用户 |
2.4.8 非VoLTE用户呼叫VoLTE用户 |
第三章 某中等省份移动公司VoLTE建设前基本情况 |
3.1 电路域现状 |
3.2 EPC核心网现状 |
3.3 IMS核心网现状 |
3.3.1 CM-IMS核心网 |
3.3.2 CM-IMS业务平台 |
3.4 Diameter信令网现状 |
3.5 IP专用承载网现状 |
3.6 CMNet网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中等省份移动公司VoLTE建设方案 |
4.1 VoLTE总体建设思路 |
4.2 总体建设原则 |
4.3 业务预测及容量计算 |
4.3.1 业务预测 |
4.3.2 VOLTE IMS相关网元容量计算方法 |
4.4 2/3/4G融合核心网升级改造方案 |
4.4.1 HSS建设方案 |
4.4.2 MME、SAEGW融合改造方案 |
4.4.3 PCC融合改造方案 |
4.4.4 eMSC建设方案 |
4.4.5 VoLTE对MSC改造需求 |
4.4.6 VoLTE对GMSC改造需求 |
4.5 IMS网络建设方案 |
4.5.1 IMS网络架构 |
4.5.2 VoLTE相关IMS网元(含融合网元)建设方案 |
4.5.3 网络组织 |
4.5.4 IMS域内网络组织 |
4.5.5 与Diameter信令网的网络组织 |
4.5.6 与七号信令网的网络组织 |
4.5.7 IP专用承载网接入方案 |
4.6 带宽计算方法 |
4.6.1 基础参数 |
4.6.2 各网元带宽计算 |
4.6.3 带宽需求汇总 |
4.7 地市节点及局址选择 |
第五章 实施及测试 |
5.1 工程方案实施 |
5.2 测试原则 |
5.3 测试过程及结论 |
5.4 重点指标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IMS网络架构及技术 |
2.1 IMS定义及IMS特点 |
2.1.1 IMS定义 |
2.1.2 IMS特点及优势 |
2.2 IMS网络架构 |
2.2.1 IMS接口介绍 |
2.2.2 主要网元介绍 |
2.3 IMS相关技术 |
2.3.1 IMS协议分析 |
2.3.2 IMS呼叫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MS网络系统应用设计 |
3.1 某省联通网络现状 |
3.1.1 省内PSTN固定语音网现状 |
3.1.2 省内固定软交换语音网现状 |
3.1.3 省内固定智能网现状 |
3.1.4 省内IP承载B网现状 |
3.1.5 省内IP承载A网现状 |
3.1.6 本地IP综合承载网现状 |
3.2 用户预测及部署内容 |
3.3 IMS网络设计及网元配置 |
3.3.1 IMS网络设计 |
3.3.2 网元配置原则及容量配置 |
3.3.3 IMS核心网元容量设置 |
3.3.4 应急备份方式 |
3.4 IMS互联互通和路由设计 |
3.4.1 IMS互联互通设计 |
3.4.2 IMS路由设计 |
3.4.3 会话边界控制器应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MS网络系统在某省应用实施 |
4.1 计费功能应用实施 |
4.2 网管平台应用实施 |
4.3 IMS组网及接入实施 |
4.3.1 承载网架设 |
4.3.2 IMS接入承载网 |
4.3.3 IMS网络互连接入 |
4.3.4 用户接入 |
4.4 业务开通 |
4.5 方案应用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CDN技术的互联网电视平台建设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互联网电视相关技术 |
2.1 OTT TV与IPTV |
2.2 EPG技术 |
2.3 CDN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台现状与项目需求 |
3.1 平台现状 |
3.1.1 平台采用集中式组网,发生故障影响范围较大 |
3.1.2 平台业务扩展性差,无智能调度及容灾机制 |
3.1.3 本地信号源无备份,频道无法实现无缝切换 |
3.1.4 EPG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无故障保护及放通机制 |
3.2 项目需求 |
3.2.1 业务需求 |
3.2.2 现网业务模型 |
3.2.3 能力测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电视平台建设方案 |
4.1 建设原则 |
4.2 互联网电视平台架构 |
4.3 整体方案技术要求 |
4.3.1 内容处理和管理要求 |
4.3.2 负载均衡策略要求 |
4.4 EPG系统建设方案 |
4.4.1 EPG平台组网方案 |
4.4.2 EPG软件功能技术要求 |
4.4.3 服务器能力要求 |
4.5 CDN平台建设方案 |
4.5.1 基于原有平台的扩容方案 |
4.5.2 基于通用服务器的全新平台建设方案 |
4.5.3 基于专用服务器的全新平台建设方案 |
4.6 系统容灾能力建设方案 |
4.6.1 OTT业务平台容灾方案 |
4.6.2 CDN平台容灾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电视平台方案比较 |
5.1 CDN平台三种建设方案比较 |
5.2 通用服务器与专用服务器方案比较 |
5.3 与兄弟省份方案比较 |
5.4 与广东移动互联网电视平台方案比较 |
5.4.1 CDN平台对比 |
5.4.2 业务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
3.2.1 传媒生产要素 |
3.2.2 传媒创新要素 |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探索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融合发展的中国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市场环境分析及广电国网的建议 |
2.1 市场环境 |
2.2“视听”业务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 |
2.3 传统电视服务的互联网流媒体化及再创新趋势显现 |
2.4 重新审视有线电视网络 |
2.5 趋势、破局点与业务开发思路 |
2.6 广播电视网络融合发展的新思路:CHINA模式 |
2.6.1 国外成功案例介绍 |
2.7 中国广电有线电视的短板与初步思路 |
3. 全面创新供给, 推进融合发展 |
3.1“内容+平台+宽带+服务”相结合, 实践探索有线电视的“中国模式” |
3.2 全业务融合运营的定位与思路 |
3.3 全业务融合经营的目标 |
3.4 有线电视的融合覆盖 (统筹网络传输和终端覆盖) |
3.5 有线电视的统筹运营 (统筹内容、平台和业务模式) |
3.6 三大广电创新业务形态, 实施广电“新增长”战略 |
3.7 联合运营、全面多赢 |
3.8 视听 |
3.8.1 互联互通平台视听产品开发实践 |
3.8.2 实施策略 |
3.8.3 产品打包, 推广部署“广电宽带电视”, 开辟业务服务新通道 |
3.8.4 创新视听服务, 进行落地尝试 |
3.9 宽带与应用 |
3.9.1 宽带业务开发思路 |
3.9.2 互联互通平台是全行业宽带业务高速、良性增长的唯一可靠基础。 |
3.9.3 广电宽带应用服务需要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 |
3.9.4 广电国网探索构建全新“智慧广电门户”信息平台 |
3.9.4. 1 娱乐与教育 |
3.9.4. 2 智慧社区 |
3.9.4. 3 即时通信 |
3.1 0 融合网 |
3.1 0. 1 融合服务 |
3.1 0.1.1 二维码、手机、APP等多方式便捷登录 |
3.1 0.1.2 移动APP (多屏互动) |
3.1 0.1.3 统一TV、移动和PC屏的内容搜索与供给 |
3.1 0.1.4 移动端和TV端的收视数据同步 |
3.1 1 平台服务 |
3.1 1. 1 运营支撑BOSS系统 |
3.1 1. 2 搭建流量采集分析系统, 建成大数据分析仓库 |
3.1 1. 3 融合大数据技术, 建成面向数据运营的经营分析平台 (D域平台) |
4. 聚焦创新需求, 搭建融合网络 |
4.1 广电网络建设面临的业务、技术驱动因素 |
4.2 打造“云服务、直联网和融合终端”体系, 保障“中国模式”落地 |
4.3 云、网、端联动, 全面建立有线无线融合立体传播体系 |
4.4 携手共建、共运营 |
4.4.1 总体建设思路 |
4.4.2 广电宽带数据网 |
4.4.3 三个层面能力建设 |
4.4.4 互联互通平台云、网、端体系建设 |
4.4.4. 1 互联互通中央业务平台 |
4.4.4. 1. 1 中国广电云服务体系的定位与思路 |
4.4.4. 1. 2 架构先进、开放兼容、易于扩展的平台IT化新基础设施 |
4.4.4. 1. 3 推进全国云数据中心建设和分布式平台的互联互通 |
4.4.4. 1. 4 借助SDN/NFV, 实现中国广电云的分布式管理和混合组网 |
4.4.4. 1. 5 业务平台规划建设 |
4.4.4. 2 传输IP化智能光网络 |
4.4.4. 3 接入网与终端 |
4.4.4. 3. 1 接入网改造目标与原则 |
4.4.4. 3. 2 全国移动多媒体交互广播电视网总体规划 |
4.4.4. 3. 3 各类区域无缝覆盖 |
(7)华数广电融合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广电的危机与挑战 |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
1.4 华数发展有线无线卫星融合网的优势 |
1.5 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2章 广电融合网无线宽带接入的关键技术 |
2.1 现有无线的技术体制 |
2.2 传统广电网络 |
2.2.1 DVB技术 |
2.2.2 DTMB技术 |
2.2.3 CMMB技术 |
2.3 宽带网络 |
2.3.1 wifi技术 |
2.3.2 700M LTE技术 |
2.3.3 Hotspot 2.0 |
2.4 广电频率的特点和优势 |
2.4.1 广电频谱规划原则 |
2.4.2 广电频谱现状 |
2.4.3 频谱划分方案 |
2.4.4 频谱划分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电融合网的组网设计 |
3.1 华数融合网设计 |
3.1.1 有线电视网络 |
3.1.2 无线广播网 |
3.1.3 无线广播电视交互网 |
3.2 有线无线网络协同覆盖的通道建设思路 |
3.2.1 无线广播网与无线广播电视交互网协同覆盖的通道建设 |
3.2.2 无线广播电视交互网与有线电视网协同覆盖的通道建设 |
3.2.3 融合网络中的网络节点 |
3.3 同频覆盖下的算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需求实现 |
4.1 实验网建设 |
4.2 选择测试频点规划参数 |
4.2.1 试验频点的规划 |
4.2.2 主辅同步序列算法 |
4.3 测试环境规划 |
4.3.1 实验网频点规划 |
4.3.2 实验网参数规划 |
4.3.3 建设实施 |
4.4 测试方案 |
4.4.1 承载网测试方案 |
4.4.2 DTMB网测试 |
4.4.3 700M LTE网络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数据与分析 |
5.1 华数广电融合网评测 |
5.1.1 LTE无线网络能力测评 |
5.1.2 无线接入网测评 |
5.1.3 DTMB评测 |
5.1.4 IPRAN传输网络测试 |
5.1.5 终端测试 |
5.1.6 天线测试 |
5.2 干扰共存评测 |
5.2.1 DTMB对700M LTE的干扰测试 |
5.2.2 700M LTE对DTMB的干扰测试 |
5.2.3 有线与700M LTE的相互干扰测试 |
5.2.4 基于8M工作带宽的LTE与DTMB干扰测试(实验室) |
5.2.5 基于8M工作带宽的LTE与DTMB干扰测试(外场) |
5.3 应用场景及测试 |
5.3.1 手机、便携电脑等移动终端 |
5.3.2 无线物联网 |
5.3.3 高清华数TV |
5.3.4 车载用户业务 |
5.3.5 农村信息化和应急通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网融合要求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改造的目标 |
1.1 融合业务运营 |
1.2 竞争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
1.2.1 国家大环境 |
1.2.2 技术环境的演进 |
1.2.3 面对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 |
2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 |
2.1 NGB建设的发展 |
2.1.1 建设符合宽带双向和全媒体全业务的新一代广播电视有线传送网络NGB |
2.1.2 NGB十年规划 |
2.2 上海东方有线NGB示范网 |
2.2.1 概述 |
2.2.2 建设NGB示范网的技术和市场环境 |
2.2.3 东方有线NGB示范网建设的总体考虑 |
2.2.4 NGB技术技术选择 |
2.2.5 基于NGB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探索和实践 |
3 NGB骨干网技术——OTN光传输网 |
3.1 概述 |
3.1.1 省际骨干网技术演进 |
3.1.2 城域骨干网技术演进 |
3.1.3 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产生背景 |
3.1.4 ITU为何要制定OTN标准? |
3.1.5 OTN标准的产生 |
3.1.6 OTN的特点 |
3.1.7 OTN与SDH、WDM、Ethernet关系 |
3.2 OTN技术介绍 |
3.2.1 OTN分层/分域结构 |
3.2.3 OTN分层结构 |
3.2.4 电层技术 |
3.2.5 OTN的交叉功能 |
3.3 OTM映射及复用结构 |
3.4 广电网络为什么需要OTN |
3.4.1 骨干网对带宽需求 |
3.4.2 高效承载和低成本运维需求 |
3.4.3 网络扁平化架构需求 |
3.4.4 OTN的技术优势 |
3.5 OTN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及如何部署和规划 |
3.5.1 应用场景 |
3.5.2 OTN组网模型 |
3.6 OTN设备简介 |
4 NGB接入网技术:三个Eo C标准及应用 |
4.1 广电网络承载的业务 |
4.1.1 广电网络承载的业务类型 |
4.1.2 从运营的角度分类 |
4.1.3 各典型业务带宽需求 |
4.1.4 业务承载端到端Qo S参考要求 |
4.2 C-DOCSIS |
4.2.1 DOCSIS技术产生的背景 |
4.2.2 DOCSIS技术的劣势 |
4.2.3 C-DOCSIS概念 |
4.2.4 C-DOCSIS标准 |
4.2.5 系统功能模型 |
4.2.6 C-DOCSIS组网 |
4.3 HINOC |
4.3.1 HINOC标准范围 |
4.3.2 HINOC技术简介 |
4.3.3 HINOC物理层参数 |
4.3.4 MAC层 |
4.3.5 HINOC1.0信道解决方案 |
4.3.6 HINOC的产业化现状 |
4.3.7 HINOC应用场景 |
4.3.8 正在研发的HINOC2.0基本技术指标 |
4.4 C-Homeplug AV (C-HPAV) |
4.4.1 C-Homeplug AV主要特性 |
4.4.2 标准进展 |
4.4.3 C-HPAV标准规定的系统基本功能为 |
4.4.4 C-HPAV系统协议框架 |
4.4.5 C-HPAV标准主要优势 |
4.4.6 Home Plug AV-Eo C电缆网络设计 |
4.4.7 在网络施工及运营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
5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简介 |
5.1 TVOS开发组成员 |
5.2 TVOS达成的目标 |
5.3 TVOS的意义 |
5.4 TVOS功能特点 |
5.5 TVOS技术架构 |
(9)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发展战略 |
2.1.2 三网融合的定义与内容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结构追随战略理论 |
2.2.2 波特五力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3 战略管理的常用分析方法 |
2.3.1 SWOT分析方法 |
2.3.2 PEST分析方法 |
3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和华数广电战略分析 |
3.1 三网融合的原因 |
3.2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 |
3.3 三网融合对广电网络的意义和影响 |
3.4 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发展战略分析 |
3.4.1 宏观环境分析 |
3.4.2 竞争力分析 |
3.5 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机会分析 |
3.5.4 威胁分析 |
4 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发展战略 |
4.1 华数广电业务发展概况 |
4.1.1 华数广电简介 |
4.1.2 华数广电核心竞争力 |
4.2 华数广电三网融合业务需求 |
4.2.1 广电业务需求的多维发展 |
4.2.2 广电业务的发展需求和趋势 |
4.3 华数广电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目标和战略思路 |
4.3.1 三年发展目标 |
4.3.2 规划原则 |
4.3.3 建设运营的战略思路 |
4.4 实现三网融合技术平台总体架构 |
4.4.1 有线网升级改造工程 |
4.4.2 云平台建设工程 |
5 华数广电三网融合下业务保障措施 |
5.1 打造省级骨干网络 |
5.1.1 业务对网络的需求 |
5.1.2 IP多业务和大颗粒业务承载需求 |
5.1.3 支撑全业务发展的家庭接入网络需求 |
5.2 建设业务运营平台 |
5.2.1 媒体云 |
5.2.2 通信云 |
5.2.3 宽带云 |
5.2.4 服务云 |
5.2.5 本地信息化平台 |
5.3 推广多终端支持 |
5.3.1 采用传统数字电视机顶盒 |
5.3.2 推行云宽带电脑 |
5.3.3 实现全新的云媒体终端 |
5.4 完善运营维护和支撑系统 |
5.4.1 总体规划简介 |
5.4.2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概述 |
5.4.3 管理支撑系统(MSS)概述 |
5.5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
5.5.1 总体方案 |
5.5.2 内容监管 |
5.5.3 网络监管 |
5.5.4 终端监管 |
5.5.5 业务监管 |
5.5.6 结算监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合作伙伴选择及关系维持问题 |
1.2.2 合作风险及共担问题 |
1.2.3 合作收益及分配问题 |
1.2.4 通信产业链及通信业竞合问题 |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社会交换理论 |
2.4 合作竞争理论 |
2.5 价值链理论 |
3 通信行业剧变下的通信产业链变革 |
3.1 通信行业剧变 |
3.1.1 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 |
3.1.2 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 |
3.1.3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
3.1.4 智能终端不断更新和融合 |
3.1.5 通信技术的革新 |
3.1.6 OTT业务和OTT公司的崛起 |
3.2 行业剧变下的电信产业链变革 |
3.2.1 传统链式产业链形态 |
3.2.2 变革后的网状产业链形态 |
3.3 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主体变革 |
4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指标与方法 |
4.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特性分析 |
4.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1 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分类 |
4.2.2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2.3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
4.3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4.2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4.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5.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特性分析 |
4.5.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
4.6 基于组合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4.6.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4.6.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4.7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4.7.1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隶属度的确定 |
4.7.2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
4.8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其模糊评价 |
4.8.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定量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4.8.2 评价指标改善状况隶属度的确定 |
4.8.3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4.9 本章小结 |
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实证分析 |
5.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背景及样本收集 |
5.1.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的背景及意义 |
5.1.2 样本及数据搜集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
5.2.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
5.2.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5.3 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
5.4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4.1 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
5.4.2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合作企业伙伴的合作机制 |
6.1 信任机制 |
6.2 信息共享机制 |
6.3 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 |
6.3.1 基于Shapley值法的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利益分配 |
6.3.2 基于风险的改进Shapley值算法 |
6.4 合作监督机制 |
6.4.1 违约惩罚机制模型 |
6.4.2 数值仿真 |
6.4.3 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的合作建议 |
6.5 可能的合作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7 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间的合作 |
7.1 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合作 |
7.1.1 电信与广电的业务合作模型 |
7.1.2 电信与广电结盟的合作模型 |
7.1.3 电信与广电的合作模式 |
7.2 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
7.2.1 非管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博弈分析 |
7.2.2 共享共建的理论解决方案 |
7.2.3 共享共建的实施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实施建议 |
8.2.1 面向通信运营商的建议 |
8.2.2 面向政府的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四、中兴广电网络多媒体综合业务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 [1]RC公司融合通信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韩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VoLTE系统建设的研究[D]. 李华.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3]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D]. 王思雅. 吉林大学, 2019(03)
- [4]基于CDN技术的互联网电视平台建设方案[D]. 罗运杰. 南昌大学, 2019(02)
- [5]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
- [6]探索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融合发展的中国模式[J]. 曾庆军.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8(01)
- [7]华数广电融合网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研究与应用[D]. 罗昕起.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8]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J]. 唐明光. 中国广电技术文萃, 2015(02)
- [9]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D]. 丁平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10]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D]. 罗剑锋. 中南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