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方璇[1](2021)在《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良好家风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的品格塑造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第一章为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做了具体的论述,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路。第二章为理论概述,阐明品格和大学生品格的核心概念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庭道德的论述、中国共产党领袖关于红色家风论述为理论基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良好家风基因传承中汲取力量,理性借鉴国外关于家庭教育理论等。第三章为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为原因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问题成因,提高大学生品格塑造实效。第五章是路径分析,探究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路径研究旨在通过承接家庭品格教育,发挥良好家风的教育作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多元主体上开展教育和自我教育,将家庭良好家风教育、学校大学生品格教育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有效衔接,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大学生品格。
武昕[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人民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行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正在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是否自信?这些都是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是对“能担当”的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程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肯担当”的价值观践行驱动力和意志力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是建立在对价值观高度认知、坚定信仰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大学生担当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并不是“四个自信”之外的第五个自信,而是“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对“何为自信”“因何自信”“如何自信”“是否自信”“怎样实现自信”等问题进行追问,是充实大学生精神世界、应对西方价值扩张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亟待解决的前沿命题。全文除导论、结语以外,共包含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章,前提阐释。围绕“何为自信”的问题,从基本概念、主要维度、核心标准和思想资源四个方面,着重探寻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本质规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上,从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研究的具体语境出发,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在性质维度体现为政治自信、在主体维度体现为一种集体自信、在客体维度体现为价值标准自信、在作用维度体现为动力机制。在内容结构方面,从主体、内容、发展和比较四个维度,厘清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主要内容。在核心标准上,突出价值观自信的实践指向,在认知和践行双重维度,以大学生“能担当”“肯担当”的具体表现为切入,以坚定信仰、模范践行、积极传播三个向度界定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在理论基础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人类社会共识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作用。第二章,逻辑依据。围绕大学生价值观“因何自信”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文化互动和实践指向三重维度,回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必要性问题。在历史依据方面,从社会心态变迁和核心价值观凝练过程入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演绎,着重分析了社会历史现实与价值格局变迁、核心价值观凝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文化依据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发生、发展和巩固。在实践依据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要求出发,聚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指向,并以“知”“行”转化的动力为切入点,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依据。第三章,要素与机制。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过程,对其要素、机制和生成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生成性上,从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个大类,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基础要素;并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的四维机制出发,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在此基础上,从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内化与外化的践行推动、自我与他者的价值比较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第四章,现状考察。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回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与否”的问题。从全球化语境、市场化背景和信息化时代三个主要趋势入手,研究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并依托当前学界丰富的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比照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研究等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认知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性案例和现象级事件为抓手,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五种实然样态。最后,结合现状的整体把握,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成因,为解决具体问题奠定了逻辑基础。第五章,培育策略。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怎样实现”的问题,从主要任务和关键点位上,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提升策略。指出要把握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以“四个引导”为契机明晰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基本任务;要通过对关键队伍、重要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路径的把握,筑牢人才价值引领的协同阵地,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钱婉君[3](2020)在《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儒敏,当代着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自投身于语文教育事业以来,温儒敏始终强调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的阅读教学理论主张丰富了我国阅读教学理论成果,为学校有效实施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与指导。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温儒敏相关文献,系统梳理温儒敏的阅读教学观,并分析其对当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论文首先介绍了温儒敏的学习、从教与实践经历,分析了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形成因素。其次阐述了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核心理念,明确语文与阅读、阅读与阅读兴趣、语文教师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再次系统梳理了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内容体系,包括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以及阅读评价等内容。在阅读教学基本目的方面,从“培养能力”和“养性”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在阅读教学基本内容方面,阐述了他对阅读教学的阅读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在阅读教学基本方法方面,分析了他提出的分级阅读教学法和“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在阅读评价方面,从评价维度和评价方式两个角度展开论述。最后基于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基本目的、内容、方法与阅读评价分析了其对当代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启示。随着“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温儒敏作为教材总主编,其阅读教学观对以“统编本”语文教材为主要依托的中小学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应树立“成绩”与“发展”并行的教学目的观;在阅读教学内容方面,应平衡课内外阅读的地位,落实阅读方法的教授;在阅读教学方法方面,应充分发挥“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作用,以“统编本”教材为载体,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阅读教学评价方面,应强化阅读评价意识,构建完善成熟的阅读评价体系。
余欣蓬[4](2020)在《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伦理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自杀是世界范围内敏感而又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一直被划入全球高自杀率国家,其中青少年是自杀的高危人群。青少年自杀对自身及其家庭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根据国际经验,针对青少年的自杀干预措施是预防和避免悲剧的有效途径。综合国内机构和学者的自杀干预研究,发现在对策建议和技术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但伦理学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立足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现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对自杀未遂青年的访谈及案例分析,发现我国目前青少年自杀干预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家庭干预能力有限、学校预防教育缺失、民间干预力量单薄、部门机构缺乏责任意识、以网络和热线为主的干预手段存在诸多局限、欠缺相应的预警评估和后续服务等。针对上述干预问题进行伦理思考,本文认为这些具体问题背后隐藏着认识局限。人们习惯于把“孩子自杀”归咎于本人和家庭有问题,受其困扰的家庭也总是在艰难中挣扎却不愿求助社会,青少年自杀尚未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因此建立责任意识是破解具体问题的出发点。在这一基本认识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些相对独立的见解。在干预青少年自杀的道德理由方面认为: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阻却青少年激情自杀,并在给予青少年及其家庭生命关怀的同时,向社会传递珍爱生命的道德责任。在干预青少年自杀的道德责任方面认为:家庭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第一责任主体,医疗卫生及心理健康机构应当承担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社会组织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优势主体,全社会都负有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道德责任;应当建立干预青少年自杀家庭有责、个人有责、国家有责、社会有责的责任意识,共同构筑国家政府为主导、多组织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青少年自杀干预体系。在青少年自杀干预行动准则方面,提出及时、可及、有效、合作、共情同理几项原则。在加强青少年自杀干预的行动对策方面,建议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自杀干预的道德责任意识;普及生命和死亡教育,强化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在全社会宣传培训自杀干预基本知识和技能;建构合理公正的青少年自杀倾向评估及预警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干预、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等。期望本研究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并通过深化干预研究逐步改变我国高发和干预不力的现状。
陈贞[5](2019)在《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对中超联赛管控及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之一,在我国深受人们的喜爱。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整体投入的飙升,大牌外援和高水平教练员的到来使得比赛的对抗强度、节奏及商业、品牌影响力都有显着提高,但受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导致近几个赛季赛场违规违纪行为频发。这为中超联赛的形象及健康发展都带来诸多不利,通过对近几个赛季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的深入分析,研究足协纪律委员会对中超联赛的管控及效果,为中超联赛能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2016、2017、2018赛季中国足球协会官网对参加中国足球超级联赛16家俱乐部所公布的处罚单作为数据样本,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这些处罚单的梳理进行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对中超联赛的管控及效果的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虽然每赛季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的工作比较忙碌,存在感较强,但纵观整个赛季发现最后的效果差强人意,没有起到人们所期望的作用,只是出现了违规违纪行为就进行处罚,并没有从根源上对违纪行为有效控制。(2)《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作为中国足球协会维护足球比赛良好秩序,创造公平竞赛的环境,预防并处罚违背体育道德行为和球场暴力行为的最高准则,它在制订与颁布后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3)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作为对球员、教练员和官员、俱乐部和赛区的权益保障和实际权益的执行部门,处罚决定直接关系到从业人员、俱乐部的利益,但并没有完善的申诉途径来让他们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4)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作为具体执行《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的部门,作为向外界展示足协公平公正的窗口,但在具体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事件时存在工作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等问题,降低了处罚的权威和效力。(5)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的管控没有给联赛形成“严以律己,珍惜联赛”的良好氛围,导致违规违纪行为频发,主要还是只注重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缺乏对从业人员的正面引导。
尚苇苇[6](2019)在《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此背景下,研究互联网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等方面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所带来的影响,能够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帮助,为打造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课堂提供借鉴。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互联网载体和形式多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初中教育信息化,推进数字化教学,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初中生的思想更具多元化和个性化,对于自身认知及社会认识更加深刻,思想品德形成的时效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如果过度或错误使用互联网,又会导致初中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妨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初中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关系到初中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应对互联网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主要应从社会及政府部门、学校和教职工、家庭及家长等多层面着手。社会要强化有效的网络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并开展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初中生上网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和监督;学校要做好本职教育工作,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等,对学生开展符合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有针对性地思想品德教育;家庭主要从家长行为出发,做到言传身教,平等与子女沟通交流,做好家庭教育。
李科[7](2017)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及其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交往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大学生系社会的精英群体,是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和社会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其社会公德的水平和程度关涉和彰显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水平。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有助于厘清和掌握当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现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激发其更好地履行其社会道德义务。论文从道德、公德、社会公德和私德等概念比较与辨析入手,进一步廓清社会公德的内涵,即它是一定社会的全体居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公德具有全民性、广泛性、简单性和历史性等特征。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和网络道德是其基本内容。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即为大学生群体在认知社会公德本质的基础上,认可、赞同和内化社会公德观念,并外化于行,进而践行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认同内容从横向来看包含对文明礼貌等六个方面的认同;从纵向来看包括认知、他律、内化、自律和外化等五个发展阶段。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通常具有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大要素。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目标主要体现在认同的广度、提升认同的高度和强化认同的深度三个方面。认同的社会条件分为社会环境条件、道德文化条件、道德理论条件和社会实践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需要和认同动机是其认同的前提,一般说来,大学生依据一定社会公德标准进行判断,对于符合社会公德标准的进行“认同”,对于不符合社会公德标准的“认异”进行矫正,通过社会公德教化,社会公德价值引导和环境熏陶,从而实现从被动认同走向主动认同。社会公德认同的过程分为认知、他律、内化、自律和外化等五个阶段。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全国8所高校,共发放1600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文明礼貌等六个方面的认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现状喜忧参半,呈现出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自主性和从众性并存、一元性和多元性并存、清晰性和模糊性并存的特点。同时,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视角分析了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水平低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从主体间性、介体和环体视域,探究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三方面的对策与具体举措。社会公德认同是教师和大学生作为主体间性关系,在交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公德认同。主体间性社会公德认同具有社会性、发展性、实践性的特点。应树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交往实践的理念,遵循客体指向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平等对话与交往理性相结合、源于生活与自我反思相结合、以人为本和共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水平,在主体层面要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在理念层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方式层面要从灌输走向理解、对话和交往。社会公德认同的介体具有承载性、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系统性的特点。传统介体过于注重单向灌输,互动性不足。现代介体能够实现各要素的整合,重构话语结构,更能蕴涵社会公德认同内容。运用现代介体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要凸显时代性和针对性,进行合理拓展,要提高社会公德的理论魅力,要规范社会公德内容资源建设。要创新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方法,强化实践对认同的作用,重视隐性教育,注重情感渗透方法的运用。要强化课堂主渠道,丰富活动载体,利用好管理载体,运用好网络平台。社会公德认同的环体具有复杂性和可控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统一等特点。环体可分为消极环体和积极环体,包括宏观的社会环境、中观的学校环境和微观的家庭环境。在社会环境方面,要求我们抓好经济社会建设,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合理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管控虚拟空间环境;在学校环境方面,要强化道德制度保障,改善微观生活境遇;在家庭环境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家庭美德观念,要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要采用恰当的道德引导方式。
徐艳艳[8](2017)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德育引导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影响下,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凸显。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自信心,是发展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基本前提。青少年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未来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任。偶像崇拜行为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流行现象,是青少年在这一阶段重要的精神文化。它在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念建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以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大多将影视娱乐明星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有些粉丝、追星族对于其偶像的崇拜到了执着、迷恋甚至狂热的程度。然而娱乐明星频繁爆出吸毒、出轨、嫖娼等各种恶劣行为,对青少年起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剧、韩剧、日本的动漫等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同样受到不少青少年热烈追捧,这些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导致一些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模糊、精神空虚、理想迷茫,其消极影响已引起家长、老师、社会的广泛担忧。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当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分析影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因素,探讨怎样对待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特别是探究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德育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使青少年树立健康理性积极的偶像崇拜观,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文化自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主要概括文化自信涵义与意义、偶像崇拜涵义、偶像崇拜的渊源与演变发展、青少年偶像崇拜类型及缘由、文化自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关系;第三章,我国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描述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青少年盲目偶像崇拜的消极后果及正确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应把握的几个原则;第四章,文化自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及价值,具体分析影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因素及文化自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第五章,文化自信背景下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德育路径探究,主要阐述了利用德育路径,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及用德育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一些具体措施与对策。
蒋婕[9](2015)在《12-18岁残疾青少年健全人格生成研究》文中认为和谐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全人格的塑造。青少年时期作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今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目前我国残疾人口大约有86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4%,其中12-18岁的残疾青少年大约有4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总数。因此,对于该年龄段残疾青少年的问题研究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残疾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人格是否健全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整体素质。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残疾青少年受到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相对普通青少年来说更加复杂,因此人格缺陷问题也相对突出。残疾青少年人格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对其进行研究才能使残疾青少年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残疾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关怀他们的人格需求,促使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本文对人格的涵义以及健全人格的概念及标准进行了阐释,对当前处在12-18岁的残疾青少年存在的人格缺陷的表现及其成因进行了重点分析,最终从增强12-18岁残疾青少年的自我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发挥社会主导作用等方面提出了12-18岁残疾青少年健全人格生成的具体途径,以帮助残疾青少年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彭菊花[10](2015)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是当前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已引起学术界、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还只是开始,理论上和实践中的诸多困惑引发我们的深思。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为理论指导,本着“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的原则,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等多个角度,对融入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和融入思路作出回答。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这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国内外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等作概括性介绍。第二章,对本文有关重要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界定。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融入等基本概念入手,厘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内涵。在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现代价值、青少年德育的基本特点、融入的一般规律及要求等,力求把握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实质。第三章,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理论根据。这种根据包括了融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一,德育与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如重视德教的传统、以“道”为核心的德育哲学、知行合一的德育原则、注重内修的德育方法等;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具有目的的相近性、方法的相通性和资源的相容性;第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几位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青少年德育有过很多深刻的论述。第四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进行历史回顾和反思。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淡化传统、淡化传统文化、淡化传统道德的做法,这对当代青少年德育产生了直接而强大的冲击。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今天,德育的“去文化”日益严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德育不再重视其文化内涵,不再采取文化的方法,甚至不再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甚至也使德育不能很好地贴近青少年的生活世界,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给当今青少年德育的启示为:一是在恢复文化传统中推进青少年德育的现代化转型;二是明确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四是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第五章,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进行实证分析。笔者通过深入多所大中小学,围绕“学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影响效果”两个课题开展田野调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有力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有效地提高了德育的效能,如提高了道德认知、陶冶了道德情感,锤炼了道德意志、促进了心理健康,增强了交往能力、规范了道德行为,培养了道德自我反省、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情趣等等。当然,在融入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运用传统文化于德育的理念还不明确,目标还不清晰,内容还不够科学,实践体验的渠道还较单一,方法还较简单,此外相关的配套措施和制度也不健全。第六章,探讨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融入理念,强化融入的意识,把握融入的正确方向,保证融入内容的科学性。其次,要在“三个融入”上下功夫。一要融入青少年德育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要融入学校课程教学,要发掘中国传统德育的资源,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设计一套独立的教材,开展系统的教育教学,同时要对现行的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教材进行修订,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三要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深入广泛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体验式教学,重视家风家教,大力开展礼仪教育。再次,需为融入提供有力的保障,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相关制度等各方面提供保障。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改进、创新青少年德育这一双重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担当,需要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同步推进。
二、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品格的内涵 |
(二)大学生品格的内涵 |
(三)良好家风内涵 |
二、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品格的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关于大学生品格的论述 |
三、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理论借鉴 |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 |
(二)国外品格教育理论借鉴 |
注释 |
第三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现状 |
一、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调查问卷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 |
(三)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
二、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问题分析 |
(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脱节 |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
(三)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 |
(四)过分溺爱和道德教育缺失 |
第四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问题成因 |
一、家校社缺少一以贯之的教育目标 |
(一)大学教育注重专业能力培养 |
(二)家庭教育目标各不相同 |
(三)社会教育目标注重实践能力养成 |
二、教育主体对良好家风资源的运用不够 |
(一)教师对良好家风形式载体运用不够 |
(二)家长在良好家风教育方法上欠缺 |
(三)社会良好家风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够 |
三、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颇深 |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
(二)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
(三)社会对品格教育支持不够 |
四、主客体认识不足阻碍家庭教育 |
(一)家长容易产生溺爱心理 |
(二)家长与大学生沟通较少 |
(三)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
注释 |
第五章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的路径 |
一、学校要创新品格教育方法 |
(一)学校要探索个性化教学形式 |
(二)建立家校互动对话教育机制 |
(三)与中小学做好品格教育配合 |
二、家庭要重视品格教育 |
(一)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 |
(二)家庭要创新运用良好家风内容 |
(三)家长要积极承担品格教育责任 |
三、社会要整合资源做好教育保障 |
(一)担负起品格塑造的责任 |
(二)贯穿家校互动的多元主体 |
(三)加强文化产品创作 |
四、大学生要做到内外兼修 |
(一)大学生要敢于正视自我 |
(二)大学生要锤炼高尚品格 |
(三)大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一)全球化时代“去中国化”形势的严峻挑战 |
(二)价值观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必然要求 |
(三)“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规定 |
二、研究综述 |
(一)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兴起与论题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四、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前提阐释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基本概念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概念解析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内涵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主要维度 |
(一)价值观实践主体的自信 |
(二)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自信 |
(三)价值观生命力的自信 |
(四)价值观优越性的自信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标准 |
(一)坚定信仰 |
(二)模范践行 |
(三)积极传播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 |
(三)人类社会共识性价值的吸收借鉴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逻辑依据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历史逻辑 |
(一)历史反思:价值观自信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历史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内容的生成建构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文化逻辑 |
(一)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在比较中催生价值观自信 |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传承中巩固价值观自信 |
(三)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在多维表达中回应价值观自信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逻辑 |
(一)应实践要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二)为实践助力:为价值观实践的“知”“行”转化提供动力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要素与机制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要素 |
(一)认知要素 |
(二)认同要素 |
(三)实践要素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作用机制 |
(一)认知机制 |
(二)动机机制 |
(三)情感机制 |
(四)选择机制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 |
(一)在“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中发端 |
(二)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中提升 |
(三)在“内化”与“外化”的践行实践中完善 |
(四)在“自我”与“他者”的多维比较中积淀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考察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语境下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开放性 |
(二)市场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人精神世界的务实性 |
(三)信息化时代中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变革性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调研设计与实施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数据分析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然样态 |
(一)客观理性的自信 |
(二)虚假盲目的“自信” |
(三)精致利己的“自信” |
(四)媚外卑恭的不自信 |
(五)转而“他信”的根本不信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价值观本质认知的不彻底 |
(二)价值观实践表现的反差性 |
(三)价值观主体精神状态的矛盾 |
(四)价值观实现责任感的弱化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策略 |
一、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要任务 |
(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性定位自我 |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彰显精神风貌 |
(三)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担新人重任 |
(四)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激发奋斗热情 |
二、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点位 |
(一)以“关键少数”为抓手促进全员协同 |
(二)以“重要环节”为切入点促进全过程贯通 |
(三)以“重点领域”为阵地促进全方位渗透 |
(四)以文化建设为“主要路径”促进价值观全球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与意义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
(二)论文选题的目的 |
(三)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关于“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研究现状 |
(二)总体评价与研究趋势 |
三、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 |
(二)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形成因素 |
一、阅读经验的积累:由阅读爱好者转向文学研究者与教育者 |
(一)蒙受基础教育启发:养成阅读爱好 |
(二)接受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奠定阅读教学研究基础 |
(三)投身文学教育事业:积累阅读教学经验 |
二、教育实践的积淀:致力课标、教材、教师的共同发展 |
(一)教育领导实践:召集修订语文课程标准 |
(二)主持编辑实践:编纂中小学语文教材 |
(三)讲学培训实践:培训一线语文教师 |
三、他人观念的学习:承前人之智,习同代之思 |
(一)传承前人的观念:叶圣陶阅读教学观 |
(二)学习同代学者的观念:钱理群阅读教学观 |
第二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核心理念 |
一、阅读定位: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
(一)语文与阅读: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多读书” |
(二)树立“读书为要”的教学自觉 |
二、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
(一)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
(二)阅读兴趣的培养 |
三、语文教师:教师要做学生的“读书种子” |
第三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的内容体系 |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 |
(一)着眼于“培养能力”的阅读目的 |
(二)着眼于“养性”的阅读目的 |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 |
(一)阅读内容 |
(二)教学内容 |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
(一)纵向:分级阅读教学法 |
(二)横向:“三位一体”阅读教学 |
四、阅读教学的评价观 |
(一)立体的阅读评价维度 |
(二)灵活的阅读评价方式 |
第四章 温儒敏阅读教学观对当代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启示 |
一、阅读教学目的的启示:“成绩”与“发展”并行 |
(一)立足实际,实现学生的短期目标 |
(二)放眼未来,推动学生的长期发展 |
二、阅读教学内容的启示:平衡课内外阅读,重视教授阅读方法 |
(一)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
(二)阅读教学要教授阅读方法 |
三、阅读教学方法的启示:以“统编本”教材为载体,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
(一)课内阅读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二)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知识 |
(三)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拓展课外阅读 |
四、阅读评价的启示:强化评价意识,优化评价体系 |
(一)强化阅读教学的评价意识 |
(二)优化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创新性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思路 |
小结 |
第二章 青少年自杀概述及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我国青少年自杀基本特征及主要原因 |
2.1.1 自杀概念 |
2.1.2 青少年自杀基本特征 |
2.1.3 青少年自杀主要原因 |
2.2 我国青少年自杀基本现状 |
2.2.1 我国青少年自杀主要数据 |
2.2.2 我国青少年自杀趋势分析 |
2.3 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家庭干预能力有限,学校缺失预防教育 |
2.3.2 民间干预力量单薄,部门机构缺乏责任意识 |
2.3.3 自杀倾向评估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不健全 |
2.3.4 以网络、热线为主的干预手段存在诸多局限 |
2.3.5 应急干预之后缺少后续服务和信息反馈 |
小结 |
第三章 对青少年自杀干预问题的伦理分析 |
3.1 青少年自杀干预的道德理由 |
3.1.1 阻却青少年激情自杀 |
3.1.2 以生命关怀护卫青少年健康成长 |
3.1.3 为困扰家庭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
3.1.4 向社会传递珍爱生命、扶持生命的道德责任 |
3.2 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道德责任分析 |
3.2.1 家庭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第一责任主体 |
3.2.2 学校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重要责任主体 |
3.2.3 医疗卫生及心理健康机构应当承担青少年自杀干预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
3.2.4 社会组织是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优势主体 |
3.2.5 全社会都负有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道德责任 |
3.3 自杀干预行动准则的伦理解读 |
3.3.1 及时与可及原则 |
3.3.2 有效原则 |
3.3.3 合作原则 |
3.3.4 共情同理原则 |
小结 |
第四章 加强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对策建议 |
4.1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自杀干预的道德责任意识 |
4.1.1 青少年自杀干预国家有责 |
4.1.2 青少年自杀干预社会有责 |
4.1.3 青少年自杀干预家庭和亲朋有责 |
4.2 普及生命和死亡教育,强化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 |
4.2.1 生命尊严和“向死而生”的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 |
4.2.2 社会化过程中塑造乐观坚强人格 |
4.2.3 对国外自杀干预理论模式的借鉴及本土化应用 |
4.3 在全社会宣传培训自杀干预基本知识和技能 |
4.3.1 机能与心理的专业医学干预调节 |
4.3.2 干预宣传面向社会、家庭及心理咨询师 |
4.4 建构合理公正的青少年自杀倾向评估及预警机制 |
4.4.1 自杀心理倾向评估及预警 |
4.4.2 自杀危险行为评估及预警 |
4.5 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干预、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
4.5.1 各机构组织与公众的权力划分和责任承担 |
4.5.2 多元主体干预合作及应急管理部门的分工协调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对象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2 自杀未遂者访谈调查内容 |
(5)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对中超联赛管控及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国足球协会 |
2.1.2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 |
2.1.3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 |
2.1.4 违规违纪行为 |
2.2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2.1 国内对足协纪律处罚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外足协纪律处罚研究的现状 |
2.3 文献综述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录像观察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案例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委员会处罚对象及罚款分析 |
4.1.1 2016—2018 赛季足协纪律处罚对象及罚款统计分析 |
4.1.2 2016—2018 赛季足协纪律处罚方式统计分析 |
4.2 2016一2018 年对不同受罚主体情况分析 |
4.2.1 运动员受罚情况分析 |
4.2.2 俱乐部、赛区受罚情况分析 |
4.2.3 教练员、官员受罚情况分析 |
4.2.4 对相关人员受罚情况分析 |
4.3 与欧洲发达联赛纪律处罚比较分析 |
4.3.1 运动员纪律处罚对比分析 |
4.3.2 教练员和官员纪律处罚对比分析 |
4.3.3 俱乐部和赛区纪律处罚对比分析 |
4.4 2016一2018 三个赛季相似违规违纪行为频发的原因 |
4.4.1 球员、教练员普遍收入较高,处罚对自身利益影响较小 |
4.4.2 俱乐部对教练员、球员的宣教、管理不到位 |
4.4.3 裁判员的执法水平对比赛的影响 |
4.4.4 俱乐部对梯队的建设不够重视及与先进理念有偏差 |
4.4.5 现场观众不良行为对比赛的干扰 |
4.5 足协纪律处罚对中超联赛的管控效果 |
4.5.1 处罚力度逐年加大,联赛风气逐渐有所好转 |
4.5.2 裁判工作的改革提高裁判判罚准确率,使争议场面大幅减少.. |
4.5.3 严格把控了外部因素对联赛的影响 |
4.6 中国足协纪律处罚存在的问题 |
4.6.1 纪律准则制定缺乏预见性与严谨性 |
4.6.2 纪律处罚的标准不够统一 |
4.6.3 纪律处罚的公平性不够 |
4.6.4 纪律处罚重处罚而轻视教育 |
4.6.5 足协内部缺少对纪律委员会的监管 |
4.6.6 足协对裁判员缺少监管机制 |
4.6.7 申诉者的申诉途径不健全、不完善 |
4.7 完善足协纪律处罚存在问题的策略 |
4.7.1 完善准则制定的机制 |
4.7.2 处理依据、过程要严格把控 |
4.7.3 继续加大处罚力度,并重视教育手段 |
4.7.4 丰富主题宣教的方式 |
4.7.5 加强对足协纪律委员会的监管 |
4.7.6 加强对裁判员的监管 |
4.7.7 完善受罚者的申诉路径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二: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公告示例 |
附录三: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公告示例 |
附录四: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公告示例 |
附录五: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公告示例 |
附录六:《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 |
致谢 |
(6)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与互联网基本理论概述 |
2.1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
2.1.1 明晰正确的政治方向 |
2.1.2 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 |
2.1.3 养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
2.1.4 做道德品质优良的人 |
2.2 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互联网内涵与定义 |
2.2.2 互联网的特点及种类 |
第3章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
3.1 互联网影响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调查分析 |
3.1.1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涵界定 |
3.1.2 互联网影响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调查基本情况 |
3.1.3 互联网影响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调查结果分析 |
3.2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积极影响 |
3.2.1 初中生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 |
3.2.2 初中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
3.3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 |
3.3.1 转移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 |
3.3.2 不良信息影响初中生正确“三观”的确立 |
3.3.3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 |
3.4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3.4.1 虚拟的互联网络空间 |
3.4.2 初中生自身发展因素 |
3.4.3 社会文化因素 |
3.4.4 家庭因素 |
3.4.5 学校课程因素 |
第4章 消减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 |
4.1 社会层面 |
4.1.1 强化有效监督和管理 |
4.1.2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4.1.3 开展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教育 |
4.2 学校层面 |
4.2.1 将互联网素养教育及常识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
4.2.2 加强中学网络建设,占领中学互联网阵地 |
4.2.3 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
4.2.4 提高教师互联网使用素养 |
4.3 家庭层面 |
4.3.1 家长加强自身修养 |
4.3.2 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 |
4.3.3 培育子女自律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影响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7)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及其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及其提升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学理基础 |
2.1 社会公德认同的理论基础 |
2.1.1 道德、公德与社会公德 |
2.1.2 认同与社会公德认同 |
2.1.3 社会公德认同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1.4 社会公德认同的分类 |
2.2 社会公德认同的构成要素 |
2.2.1 社会公德认同的主体 |
2.2.2 社会公德认同的客体 |
2.2.3 社会公德认同的介体 |
2.2.4 社会公德认同的环体 |
2.3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一般原理 |
2.3.1 社会公德认同的功能 |
2.3.2 社会公德认同的目标 |
2.3.3 社会公德认同的条件 |
2.3.4 社会公德认同的机制 |
2.3.5 社会公德认同的过程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现状及原因 |
3.1 调查设计与样本分析 |
3.1.1 调查设计 |
3.1.2 样本分析 |
3.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现状 |
3.2.1 大学生认同文明礼貌的现状 |
3.2.2 大学生认同助人为乐的现状 |
3.2.3 大学生认同爱护公物的现状 |
3.2.4 大学生认同保护环境的现状 |
3.2.5 大学生认同遵纪守法的现状 |
3.2.6 大学生认同网络道德的现状 |
3.3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特点 |
3.3.1 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
3.3.2 自主性和从众性并存 |
3.3.3 一元性和多元性并存 |
3.3.4 清晰性和模糊性并存 |
3.4 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度的原因 |
3.4.1 影响认同度的主体原因 |
3.4.2 影响认同度的客体原因 |
3.4.3 影响认同度的介体原因 |
3.4.4 影响认同度的环体原因 |
第4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提升 |
4.1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比较 |
4.1.1 主体性的概念和特征 |
4.1.2 主体间性的概念和特征 |
4.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从主体性认同向主体间性认同的转向 |
4.2.1 主体性认同向主体间性认同转向的原因 |
4.2.2 主体性认同向主体间性认同转向的原则 |
4.3 推行主体间性模式,提升大学社会公德认同 |
4.3.1 在主体层面,从单一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
4.3.2 在理念层面,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
4.3.3 在方式层面,从灌输走向理解、对话和交往 |
第5章 介体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提升 |
5.1 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介体的基本理论 |
5.1.1 介体的概念 |
5.1.2 介体的特点 |
5.1.3 介体的意义 |
5.1.4 介体的分类 |
5.2 传统介体和现代介体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提升的影响 |
5.2.1 传统介体的影响 |
5.2.2 现代介体的影响 |
5.3 运用现代介体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 |
5.3.1 内容方面的举措 |
5.3.2 方法方面的举措 |
5.3.3 载体方面的举措 |
第6章 环体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提升 |
6.1 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环体的基本理论 |
6.1.1 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环体的概念 |
6.1.2 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环体的意义 |
6.1.3 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环体的分类 |
6.2 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的影响 |
6.2.1 消极环体的影响 |
6.2.2 积极环体的促进 |
6.3 优化环境,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 |
6.3.1 优化社会环境 |
6.3.2 优化学校环境 |
6.3.3 优化家庭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文化自信背景下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德育引导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与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及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3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文化自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 |
2.1 文化自信涵义与意义 |
2.1.1 文化自信的提出 |
2.1.2 文化自信的意蕴 |
2.1.3 文化自信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 |
2.2 偶像崇拜 |
2.2.1 偶像崇拜涵义 |
2.2.2 偶像崇拜的渊源与演变发展 |
2.2.3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类型 |
2.2.4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缘由 |
2.3 文化自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关系 |
2.3.1 文化自信要求正确看待和处理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
2.3.2 文化自信不排斥榜样的力量 |
2.3.3 盲目偶像崇拜与文化自信相背离 |
第3章 我国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
3.1 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 |
3.2.1 利于文化传播、社会教化 |
3.2.2 引导激励青少年成长 |
3.2.3 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
3.3 青少年盲目偶像崇拜的消极后果 |
3.3.1 自我丧失与价值取向扭曲 |
3.3.2 责任意识的缺失 |
3.3.3 妨碍社会秩序与危害公共安全 |
3.4 正确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
3.4.1 坚持辩证的观点与态度 |
3.4.2 教育与疏导为主的原则 |
3.4.3 文化自信培养与环境塑造相协调的原则 |
第4章 文化自信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影响及价值 |
4.1 影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因素分析 |
4.1.1 偶像是青少年的心灵鸡汤 |
4.1.2 社会影响与环境塑造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催化剂 |
4.1.3 自身心理不成熟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内在动力 |
4.2 文化自信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 |
4.2.1 文化自信是青少年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4.2.2 文化自信可以建构青少年真正的精神家园 |
4.2.3 文化自信可以筑牢择善而从和不盲从的心理防线 |
4.2.4 文化自信可以破除体制性障碍,营造社会正能量环境 |
第5章 文化自信背景下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德育路径探究 |
5.1 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提升偶像崇拜的道德认知 |
5.1.1 培养与提升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
5.1.2 注重对文化自信情感的培养 |
5.1.3 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力 |
5.2 实施校园文化塑造工程,强化偶像崇拜的道德情感与实践 |
5.2.1 发挥榜样和正能量偶像的吸引力 |
5.2.2 提高对偶像道德是非的辨别力 |
5.2.3 形成对不良偶像的自觉抵制力 |
5.3 增强文化生态建设,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
5.3.1 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
5.3.2 筑牢不良偶像崇拜的防火墙 |
5.3.3 强化社会公众人物的道德要求与引导 |
5.3.4 加强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的管理与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12-18岁残疾青少年健全人格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格问题相关理论探讨 |
第一节 人格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健全人格的概念及标准 |
一、健全人格的概念 |
二、健全人格的标准 |
第三节 培养健全人格的意义 |
第二章 12-18岁残疾青少年人格缺陷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12-18岁残疾青少年人格缺陷的具体表现 |
一、存在自卑自闭心理 |
二、个人情绪管理能力差 |
三、自尊心表现极强 |
四、依赖心理较严重 |
五、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 |
六、学习积极性较低 |
七、青春期特殊性心理障碍 |
第二节 12-18岁残疾青少年人格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自身因素 |
二、家庭因素 |
三、学校因素 |
四、社会因素 |
第三章 12-18岁残疾青少年健全人格生成的途径研究 |
第一节 增强 12-18岁残疾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
一、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心理 |
二、学会自我调控,融入集体环境 |
三、积极超越自我,发挥自身优势 |
第二节 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二、持续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 |
三、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
四、发掘孩子的潜能 |
五、提升家长的自身素质 |
第三节 加强学校教育,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 |
一、创建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 |
二、增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模式 |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教育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发挥社会的主导作用,凝聚社会力量 |
一、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残疾青少年保障 |
二、加强舆论宣传,消除社会歧视 |
三、加大基层单位的辅助协调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一、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构建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
四、纠现代文明之偏 |
第三节 青少年德育的内涵和特点 |
一、当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
二、青少年德育的概念及内涵 |
三、青少年德育的一般特点 |
第四节 “融入”的相关理论 |
一、“融入”的内涵及本质 |
二、德育的文化“融入” |
三、青少年德育的传统文化“融入”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理论根据 |
第一节 德育与文化 |
一、德育是人类文化内核的体现 |
二、德育担负着文化传承、交流功能 |
三、最有效的德育是以文化人 |
四、德育与文化交融发展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一、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 |
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
一、中华文化中的德育传统寻踪 |
二、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的内在联系 |
一、目的的相近性 |
二、方法的相通性 |
三、资源的相容性 |
第五节 中共主要领导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思想 |
一、毛泽东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德的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思想 |
三、习近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青少年德育的思想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历史回顾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教育政策与青少年德育目的的根本改变 |
二、文革时期的文化衰退与青少年德育的塌陷 |
三、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冲突与青少年德育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式微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一、德育内容中忽略文化资源 |
二、德育过程中忽略青少年身心特点 |
三、德育方法中忽略文化手段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历史反思 |
一、在恢复文化传统中推进青少年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
二、明确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
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
第五章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调研情况及主要做法 |
一、调研基本情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学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认知分析 |
一、师生对融入意义的认识 |
二、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
三、师生对目前融入工作的评价 |
四、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影响因素的认知 |
五、师生对融入趋向的认知 |
第三节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成效分析 |
一、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强化 |
二、道德修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
三、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促进 |
四、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的优化 |
第四节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存在的问题 |
一、融入的意识不强 |
二、融入工作的系统性不强 |
三、融入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融入方法的实效性不强 |
第五节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德育规律认识不到位 |
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够 |
三、文化教育管理体制不顺 |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思路与对策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融入理念 |
一、强化融入的意识 |
二、把握融入的正确方向 |
三、保证融入内容的科学性 |
第二节 融入青少年德育体系 |
一、全方位融入 |
二、全过程融入 |
第三节 融入学校课程教学 |
一、“诵读经典”问题的“轮回” |
二、青少年身心特点、成长规律的把握 |
三、专门教材的设计 |
四、现行教材的修订 |
第四节 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 |
一、融入体验式教育 |
二、融入家风家教 |
三、融入礼仪教育 |
第五节 构建融入的保障机制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二、培养一批良好的师资队伍 |
三、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
结语: 担负德育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良好家风融入大学生品格塑造研究[D]. 方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D]. 武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温儒敏阅读教学观研究[D]. 钱婉君. 江苏大学, 2020(05)
- [4]我国青少年自杀干预的伦理思考[D]. 余欣蓬.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对中超联赛管控及效果的研究[D]. 陈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D]. 尚苇苇. 湖南大学, 2019(07)
- [7]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认同及其提升研究[D]. 李科.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8]文化自信背景下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德育引导路径研究[D]. 徐艳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9]12-18岁残疾青少年健全人格生成研究[D]. 蒋婕. 太原科技大学, 2015(08)
-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研究[D]. 彭菊花. 湖北大学, 2015(04)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家庭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