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桑枯病发生因素及防治

江苏省兴化市桑枯病发生因素及防治

一、江苏兴化市桑疫病的发生因素和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吴达粉,丁治军,周金鑫,葛玉林[1](2021)在《2020年兴化龙香芋疫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文中提出为有效控制龙香芋疫病的为害,促进芋农增产增收,对2020年兴化龙香芋疫病发生情况进行定点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分析其发生特点及大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王殿凤,陈万泉[2](2019)在《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自身防护措施》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名畜牧兽医人员,通过自身的检疫工作可以预防和治疗禽畜的疫病,保证禽畜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也是保证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然而,在开展畜牧防疫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差、操作不规范、饲养环境恶劣等原因,在直接与禽畜接触时导致一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对畜牧兽医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加强自身的保护措施。从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自身安全防护的意义入手,讨论对兽医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畜牧兽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希望畜牧兽医人员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同时,为动物防疫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

吴霆[3](2018)在《CyHV-2引起的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组织病理及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鲷鱼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结构的重要组成品种。2012年,全国鲫鱼养殖产量近245万吨,居我国淡水鱼品种第五位,异育银鲫(C.auratus gibelio ♀×Cyprinus carpio var.singuonensis♂)是近二十年来鲫鱼养殖推广最为广泛的品种,但自2012年以来,异育银鲫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型病害——鳃出血病,在主要养殖区广泛传播,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鳃出血病不同于鲫鱼的常规病害,它具有低水温发病、传染性强、发病迅速、致死率高、难以预防和控制等特征,更重要的是国内以前未有发病报道,发病原因不明,流行规律也不清楚,这严重威胁了异育银鲫养殖业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新型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发病规律;开展病原鉴定,查明病因;建立有效检测方法;同时阐明其致病机理,为下一步进行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江苏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得出鳃出血病的基本流行规律:(1)多发于春季和秋季,水温15~25℃是发病高峰期;(2)患病鱼鳃部出血明显,病鱼尾鳍、背鳍末端色素减退、明显发白,病鱼鳔上有明显出血性瘀斑;(3)具有明显传染性,主要危害一龄幼鱼与二龄成鱼;(4)病原具有较强的宿主专一性,不感染同一养殖环境内的其它淡水鱼类;(5)集中投喂方式引起更高的传染率。2.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组织与超微病理学研究及病原鉴定组织病理结果显示:病鱼鳃瓣处出现血细胞浸润,鳃小片融合,伴有上皮细胞坏死和脱落;鳃瓣内成团的吞噬细胞带有大小不一的胞浆空泡,显示具有弱嗜碱性;病鱼肾脏肾小球有局灶性坏死病变,毛细血管壁扩张;肾小球肥大细胞核固缩、碎裂,严重空泡化。患病鱼脾脏内血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浸润,出现严重空泡化。许多脾脏细胞核染色质边缘化,有些出现核碎裂。患病鱼肝细胞核增大,有核内包涵体,细胞核肥大伴有核固缩,同时有严重的空泡化;肝内胆管显示有炎症,管壁细胞肿胀彼此融合,导致管壁粗糙和异常。患病鱼肠上皮细胞脱落,肠粘膜受损,结缔组织有增生。对病鱼的相应组织进行病理半定量评估,病理变化最显着的是肾脏,其次是鳃、脾脏和肝脏。超微病理观察发现,病鱼鳃、脾脏、肾脏有病毒感染,在细胞质内具包膜病毒粒子170-200 nm。病毒在细胞质内有进行成熟加工过程,病毒粒子穿越高尔基网进入带有糖蛋白的囊泡,在囊泡内形成包膜病毒,通过细胞质衣壳的二次包裹,最终在细胞质中形成成熟病毒粒子。利用鲤科拖疹病毒聚合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病鱼鳃、肾脏和脾脏组织中PCR扩增出362 bp的目的条带,测序后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疱疹病毒(CyHV-2)具有99%相似性,病毒分子鉴定的结果为鲤科疱疹病毒Ⅱ型。利用柯赫氏法则开展病原验证,健康鱼人工回感后第3日开始出现死亡,濒死鱼具备自然发病鱼的鳃出血、尾鳍背鳍末端发白、鱼鳔上具出血性瘀斑等典型临床症状,至第5日,回感组鱼全部死亡。分子检测回感死鱼的鳃、肾、脾、肝等组织均为CyHV-2阳性,电镜检查肾、脾组织也观察到CyHV-2病毒颗粒,进而确证鲤科疱疹病毒Ⅱ型为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病原,与此前及此后相关报道一致。3.CyHV-2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探针合成、荧光标记、原位杂交等过程,建立CyHV-2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探针不与健康鱼组织结合,证明其具有特异性。在肾脏、脾脏、肝脏和鳃局部坏死病灶出现的荧光强度最大,这与HE染色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一致。对于CyHV-2检测,荧光强度最大是在43℃。另外探针浓度在5 ng/μ L时即可以获得特异和足够的荧光,探针浓度过高(50 ng/μ L)导致荧光强度升高,但特异性降低。4.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研究CyHV-2的致病机理为了进一步探究CyHV-2侵染异育银鲫的分子致病机制以及宿主相应的免疫机理,本章通过转录组测序和TMT(Tandem Mass Tag)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CyHV-2感染异育银鲫3天后出现典型症状时,头肾中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和蛋白,结果表明:通过转录组序列分析发现异育银鲫感染CyHV-2后,其头肾中有3090个显着上调基因,有3995个显着下调基因;而通过TMT蛋白组定量技术筛选得到197个蛋白表达显着上调,53个蛋白表达显着下调;转录组与蛋白质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转录和蛋白表达都上调的有86个,转录和蛋白表达都下调的有42个。KEGG信号通路发现上调蛋白或基因主要富集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信号通路、RIG-Ⅰ样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QPCR结果进一步显示这三条信号通路中的LGP2、RIG-I、MDA5、FAS、PKZ、PKR基因的转录水平在感染CyHV-2后的典型发病期显着上调,这与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变化趋势一致。5.基于代谢组学研究CyHV-2对异育银鲫代谢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CyHV-2侵染对异育银鲫代谢的影响,本章使用了基于LC-Q/TOF-MS分析平台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异育银鲫感染CyHV-2的血清代谢组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代谢组数据一共鉴定到7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几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甘露糖、核糖等)、脂肪酸(十五酸、花生四烯酸、棕榈酸、二十碳五烯酸、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亚油酸及其衍生物)、大部分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浓度显着升高。同时鸟嘌呤、胞嘧啶、尿苷、VB2等物质显着下调。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患病鱼糖和氨基酸转运能力、tRNA及氨基酸合成能力增强。

沈雅珉[4](2017)在《明清江苏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苏省是我国较为富饶的省份,位于我国华东地区,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水系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兴盛,孕育了灿烂的区域经济与文化。然而,明代至清晚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气候的变化,气象灾害种类增多,发生频率更加频繁,受灾地域面积不断增大,小农生产的原始生存方式、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尚不发达的交通以及部分建造简易的建筑已经不能抵御气象灾害的侵袭,因此明清时期气象灾害的发生状况及影响亟待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明清时期气象灾害全面的研究略显薄弱,本选题对明清时期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系统化研究:一、了解江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由于气象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江苏的地理概况进行介绍,掌握江苏地区的水文、地貌、气候以及植被的特点,为本文对明清江苏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展开做了铺垫。二、从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两方面对九种明清江苏气象灾害(洪灾、涝灾、旱灾、蝗灾、雪灾、霜冻、雹灾、风灾、疫病)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一方面从时间分布特征入手,首先对明清江苏地区的气象年受灾县次数进行统计,并利用动态分析法绘制明清江苏地区的年度变化趋势图(以十年为单位),图表可直观看出各气象灾害在对应年份内的波动状况,并对其年度变化进行分析;对明清江苏气象灾害季节分布和月份分布状况绘制成图,并对其季节及月份变化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绘制明清江苏气象灾害空间分布图,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各气象灾害在明清江苏地区的分布状况。三、第四章分析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特点及成因。由于江苏地区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状况、社会环境、各地地理条件的差异等方面使得每个地区灾害种类及灾害发生频率具有差异性。总的来说,明清江苏地区的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受灾范围广、多灾连发、破坏力强等显着特点。四、文章最后论述了明清气象灾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灾害的发生对当时人民的社会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水旱灾害的发生,首先导致田地粮食产量锐减,人民不能解决温饱问题,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或者迁徙。其次,灾害的发生威胁着整个社会的稳定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链,造成土地产权的转移、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人民流离失所,盗贼猖獗,社会矛盾不断激发。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引起明清时期时局动荡,例如明清江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人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说,本文对明清江苏地区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进行研究,既可对明清时期江苏地区受灾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为现代江苏地区政府及民间灾害防治机构提供数据参考。

赵小芳[5](2016)在《泰州市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在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也越来越大。结合各地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机制和对策,这将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缓解农村环境污染,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从农村环境治理相关概念入手,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三大理论,综合分析得出当前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特征。选取苏南、温州、韩国和欧美等地农村区域环境治理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总结提炼出政府组织推动、公共财政支撑、分类实施治理和群众行为引导等四点共性启示。结合泰州地区农村环境治理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成因分析,提出完善泰州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机制和对策建议,即建立政府引导与农民参与协同机制,完善治理与日常管护长效机制,创新治理费用多渠道投入机制,建立环境治理评价和监督机制和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发挥村规民约自我约束作用,建立环境治理公众沟通平台,优化环境治理硬件设施条件,探索环境治理项目外包方式,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等机制和对策。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了泰州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和对策,以期能为泰州地区及我国其它农村地区环境治理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帮助。

龚才伟[6](2016)在《一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Aujeszky’disease virus,AD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dae)α-疱疹病毒亚科,PRV可感染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猪最易感,也最为严重,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PRV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被我国列为2类传染病。当前,国内使用的PRV疫苗有猪伪狂犬弱毒疫苗、野毒灭活苗和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疫苗的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了PR的流行,部分国家依靠疫苗已经逐渐消灭了PR,我国也在2010年前基本控制了PR。但自2011年以来,童光志、田志军、李学伍和陈焕春等相继报道了在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山东等多个省份免疫猪群暴发PR的病例。发病猪场公猪出现体温升高、阴囊炎,母猪屡配不孕或者配种后产弱仔、死胎或流产,仔猪腹泻、伴发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张青占、赵鸿远和潘宵等分别从河南、黑龙江、江苏和吉林等多个省份发病的免疫猪场中分离到PRV,且实验证明部分分离株为变异PRV强毒株,表明现有疫苗不能完全保护免疫猪群,仍有暴发PR疫情的可能。近几年,陕西省猪群PR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为分析陕西省猪群PR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陕西省12家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采样和PRV检测,并对其中某疑似发生PR的猪场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陕西省规模化猪场PRV感染状况的调查。选取陕西省具有地域代表性的12个PR免疫过的猪场,随机采取经产母猪血样,分离血清,共获得血清样品78份,使用PCR和ELISA PRV-g E抗体检测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猪场PRV PCR检测阳性,占抽检猪场的33.33%;14份血清PRV PCR检测阳性,占检测样品数的17.95%;5个猪场PRV g E抗体阳性,占抽检猪场的41.46%;17份血清PRV g E抗体阳性,占检测样品数的21.79%。2.发病场猪PR的诊断及PRV的分离鉴定。2015年10月陕西某猪场暴发疑似PR的疫情,采取发病仔猪的血液、脑、脊髓、肝脏和脾脏,通过ELISA、PCR、动物试验等对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为PRV感染。将病料处理后接种BHK-21细胞进行PRV分离,经连续6次传代,细胞出现病变规律稳定,获得效价稳定的病毒,测定TCID50为10-5.386/0.1m L。通过PCR检测、家兔接种、鸡胚接种等试验对病毒进行了进一步鉴定,鉴定为PRV,将其命名为SX-10-2015。3.PRV SX-10-2015株g E基因的扩增与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PRV陕西分离株SX-10-2015的遗传进化地位,对分离株g E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将获得的g E基因序列与近些年来流行的PRV毒株、本实验室2006年分离的WG株、以及国内外经典PRV毒株的g E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了遗传进化树。结果发现分离株SX-10-2015与国内近年的PRV流行毒株GD-4-2013株、JN和WZ株遗传距离较近,属同一分支;与国外Kaplan、Ni A3和00V7分离株遗传距离较远,属于不同分支;分离毒株SX-10-2015的g E基因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与GD-4-2013分离株和He N1分离株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3%;而其与Ea和FA PR疫苗株g E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3%、98.8%和98.8%。以上研究结果提示,陕西省规模化猪场PRV阳性率和猪个体PRV阳性率均较高;分离的SX-10-2015株g E毒力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近年报道的变异株同源性较高,遗传进化地位更近,但其氨基酸同源性与国内疫苗毒株Ea和FA同源性也高达98.8%,疫苗免疫能否为SX-10-2015株提供免疫保护仍需进一步研究。

冯刚[7](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基于此,论文以各类农村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实际情况和建设类型,提出了合理完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出发,结合农村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对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进一步介绍了农村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和谐发展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多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从观念的角度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农民经济发展观念;其次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障碍以及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最后分析了协调模式的基本形态、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出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协调模式的发展思想。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协调模式,提出了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等六种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第四部分对苏北新农村建设进行实例研究,并以邳州市大蒜产业为实例建立了邳州市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提出了这种协调模式的制度保证。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研究方向,即实践中模式的选择问题、生产组织形态的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完善、协调发展模式的改进。

孟益宏[8](2006)在《江苏畜产品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江苏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畜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面临着畜产品质量水平与消费质量要求不完全相符、畜牧业增长与畜牧资源承载能力不够匹配、畜产品供给增加与畜牧收入增长不同步等矛盾。如何将江苏的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为江苏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市场经济理论、畜牧业经济管理理论和农业推广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畜牧产业的实际,对畜产品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从竞争的角度给出畜产品竞争力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在描述江苏畜产品竞争力沿革的基础上,确定进行成本、价格、收益分析、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的具体框架;分产品(肉、蛋、奶)、分生产主体(农户、专业户)、分饲养方式对江苏畜产品的成本、价格、收益状况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江苏提升畜产品竞争力提出具体建议,为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过程中,本文综合运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尝试从竞争力角度全方位、多指标、多角度的进行对比研究,论述由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现实重要性,强调(畜牧)资源的使用必须同资源型产品(畜产品)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强化经过政府、企业大量投资、创造、培育、提升并专业化了的(畜牧)资源优势。此外,根据中国国情和粮情,本文强调发展畜牧业应走节粮型发展道路,研究低精料型全价配合饲料,以便用较少的饲料、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畜产品,不断提升畜产品竞争力。

陈娟[9](2005)在《外来入侵生物梨火疫病菌风险分析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梨火疫病最早于1780年发生于美国纽约州,随着世界性贸易日益增长而人为地向各国传播,目前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有分布,引起梨火疫病的病原细菌Erwinia amylovora是威胁我国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检疫对象。主要危害蔷薇科仁果类果树,特别对梨、苹果、山楂等危害最为严重。本论文建立了气象数据库:全国730个站点逐日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库。将不同站点号的气象数据资料(*.dat格式)利用数据库软件转化成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识别的格式(*.dbf格式),并按年份整理建库。同时建立了梨火疫病菌的主要寄主区划及品种分布数据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显示和检索功能,将我国梨、苹果主要种植区划和品种分布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本论文综合该等流行学研究中的发病指标建立了适生性研究的生态指标,并利用上海气象局20年的世界气象数据在欧洲及北非地区进行了验证。将建立好的气象数据库导入ESRI公司的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插值模块作出全国的花期平均温度分布图和降雨分布图,栅格叠加后分析出了我国梨火疫病的风险区划图。具体指标为:花期的平均温度≥15.6℃,平均降雨量≥2mm,按该等指标将我国分为梨火疫病基本不发生区、梨火疫病发生和定殖的低度风险区、梨火疫病发生和定殖的中度风险区、以及梨火疫病发生和定殖的高度风险区,发现梨火疫病的适生区与我国梨及苹果主要生产分布区具有相同的分布趋势。本文亦代表性的详细分析了我国两个主要苹果优势产区的定殖风险,且本文以2003年为例,将全国各个县的梨产量统计数据结合2003年的气象资料对我国可能造成梨产量的经济损失作了估算。结果显示梨火疫病一旦传入会对我国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梨、苹果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最后,本论文尝试建立了入侵性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价体系,并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信息系统中分析出的适生区面积比例对梨火疫病进行了定量风险分析。

周耀,钱宏才,周玉琨[10](2000)在《江苏兴化市桑疫病的发生因素和防治》文中认为

二、江苏兴化市桑疫病的发生因素和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兴化市桑疫病的发生因素和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兴化龙香芋疫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发病症状
2 发生规律
3 发生特点
    3.1 发生期早,发生程度严重
    3.2 田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
    3.3 分布范围广、发病面积大
4 大发生原因
    4.1 种芋带菌
    4.2 气候条件有利
    4.3 栽培管理措施不科学
    4.4 重治轻防,防控措施不力
5 防治对策
    5.1 农业防治
        5.1.1 选留无病种芋。
        5.1.2 合理密植。
        5.1.3 平衡施肥,科学管水。
        5.1.4 搞好田间卫生。
    5.2 以防为主,切实抓好化学防治

(2)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自身防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自身安全防护的意义
2 对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
    (1)自身防护意识不足。
    (2)兽医执业环境恶劣。
3 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的途径
    (1)提升职业技能,树立安全意识。
    (2)规范操作流程,注意环境保护。
    (3)注意人员配合,加强沟通交流。
4 结语

(3)CyHV-2引起的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组织病理及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鲫鱼生物学分类、地理种群、养殖品种与养殖概况
        1.1.1 我国鲫鱼生物学分类
        1.1.2 我国鲫鱼地理种群
        1.1.3 养殖品种与养殖概况
        1.1.4 小结
    1.2 鲫鱼病毒性病害种类及研究进展
        1.2.1 鲫鱼病毒性病害种类
        1.2.2 鲫鱼病毒性病害研究进展
        1.2.3 小结
    1.3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发现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3 本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鳃出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2.1 调查方法
    2.2 调查用仪器设备
    2.3 结果
        2.3.1 发病历史
        2.3.2 发病季节
        2.3.3 发病症状
        2.3.4 主要危害对象
        2.3.5 苗种来源及养殖管理(苗种来源、养殖模式、养殖水质状况、饲料种类)
    2.4 分析与讨论
第3章 鳃出血病的病理学研究及病原鉴定
    3.1 材料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
        3.1.3 样品采集
    3.2 方法
        3.2.1 光镜样品的制作与处理
        3.2.2 电子显微镜样品制作与处理
        3.2.3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3.2.4 柯赫氏法验证的回归感染实验
    3.3 结果
        3.3.1 组织病理观察
        3.3.2 病理损伤评价
        3.3.3 超微病理观察
        3.3.4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3.3.5 回归感染试验
        3.3.6 回归感染试验后的超微病理学验证
    3.4 讨论
第4章 CyHV-2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4.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CyHV-2的PCR检测
        4.2.2 样品固定及切片制备
        4.2.3 探针合成与标记
        4.2.4 原位杂交
    4.3 结果
    4.4 讨论
第5章 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研究CYHV-2的致病机理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和病毒
        5.1.2 主要器材及设备
        5.1.3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CyHV-2感染异育银鲫及头肾组织的取样
        5.2.2 异育银鲫头肾总RNA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5.2.3 Oligo dT富集异育银鲫头肾mRNA、片段化mRNA、反转录合成cDNA、连接adaptor
        5.2.4 异育银鲫头肾转录组Illumina Hiseq上机测序、数据质量剪切及统计
        5.2.5 异育银鲫头肾转录组从头组装及注释
        5.2.6 异育银鲫头肾转录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5.2.7 异育银鲫头肾总蛋白的提取、浓度测定及胰酶酶解
        5.2.8 异育银鲫头肾总蛋白TMT标记、HPLC分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5.2.9 异育银鲫头肾总蛋白数据库搜索
        5.2.10 异育银鲫头肾总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5.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表达蛋白基因水平表达变化
    5.3 实验结果
        5.3.1 异育银鲫头肾转录组测序试验结果与分析
        5.3.2 异育银鲫头肾蛋白质组结果与分析
        5.3.3 异育银鲫头肾转录组与蛋白质组联合分析
        5.3.4 qRT-PCR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
    5.4 讨论
第6章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CYHV-2对异育银鲫代谢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
        6.1.1 主要器材及设备
        6.1.2 主要试剂
    6.2 实验方法
        6.2.1 CyHV-2感染异育银鲫血清取样
        6.2.2 异育银鲫血清代谢组样品处理方法
        6.2.3 色谱-质谱分析
        6.2.4 数据处理
        6.2.5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6.2.6 差异代谢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异育银鲫血清代谢组质量控制
        6.3.2 异育银鲫血清代谢组数据分析
        6.3.3 感染CyHV-2过程中异育银鲫血清代谢
        6.3.4 差异代谢物生物信息学分析
    6.4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明清江苏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概念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对旱灾的研究
        二、对水灾的研究
        三、对蝗灾的研究
        四、对风灾的研究
        五、对雹灾的研究
        六、对雪灾的研究
        七、对当时人们灾后信仰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明清江苏地理概况
    第一节 明清江苏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水系概况
        二、地形地貌概况
        三、气候概况
        四、植被概况
    第二节 明清江苏地区人文地理概况
        一、农业发展概况
        二、商业发展概况
        三、交通发展概况
        四、明至清晚期江苏地区政区沿革概况及政区划定
第二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水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一、洪灾
        二、涝灾
        三、洪涝灾害类型
    第二节 旱灾与虫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一、旱灾
        二、蝗灾
    第三节 雹灾、霜冻与雪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一、雹灾
        二、霜冻
        三、雪灾
    第四节 其他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一、风灾
        二、疫病
第三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水灾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洪灾
        二、涝灾
    第二节 旱灾与虫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旱灾
        二、蝗灾
    第三节 雹灾、霜冻与雪灾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雹灾
        二、霜冻
        三、雪灾
    第四节 其他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风灾
        二、疫病
第四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特点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明清江苏气象灾害特点
        一、灾害种类多
        二、发生频次高
        三、受灾范围广
        四、灾害有连发性特征
        五、季节性显着
    第二节 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地理因素
        二、气候因素
        三、季风因素
        四、水文因素
    第三节 灾害发生的人文社会因素
        一、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面积扩大
        二、森林植被的破坏
        三、政治因素
第五章 明清江苏地区气象灾害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影响
    第一节 灾害与人口的流动
        一、灾害对江苏地区人民生命的威胁
        二、灾害与人口的变动
    第二节 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灾害对粮食产量与粮价的影响
        二、灾害对水利设施和房屋田地的损伤
        三、对畜力资源的影响(牛、羊的宰杀与贩卖)
    第三节 灾害引起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秩序紊乱盗窃行为猖獗
        二、对民众神灵信仰的影响
        三、水利纠纷增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泰州市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环境治理理论概述
    2.1 农村环境治理的概念
        2.1.1 农村环境
        2.1.2 农村环境问题
        2.1.3 农村环境治理
    2.2 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
        2.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3 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特征
        2.3.1 环境承载力更加接近上限
        2.3.2 公众关注度更加持续聚焦
        2.3.3 政府推动力更加深入持久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区域环境治理的典型模式分析
    3.1 国内农村区域环境治理的典型模式
        3.1.1 苏南模式
        3.1.2 温州模式
    3.2 国外农村区域环境治理的典型模式
        3.2.1 韩国新村运动
        3.2.2 欧美等国农村区域环境治理情况
    3.3 国内外农村区域环境治理的启示
        3.3.1 政府组织推动
        3.3.2 公共财政支撑
        3.3.3 分类实施治理
        3.3.4 群众行为引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泰州地区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
    4.1 泰州地区农村环境治理基本情况
        4.1.1 泰州区域概况和特点
        4.1.2 泰州地区农村环境治理取得的成绩
    4.2 泰州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4.2.1 生活垃圾污染严重
        4.2.2 建筑垃圾污染严重
        4.2.3 工业排放污染严重
        4.2.4 种养殖业废弃物污染严重
    4.3 泰州地区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成因分析
        4.3.1 经济利益的驱动有时仍然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
        4.3.2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忽视了环境卫生
        4.3.3 乡镇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监管
        4.3.4 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相对滞后
        4.3.5 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和设施欠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泰州农村环境治理的机制和对策
    5.1 全面把握泰州农村环境治理的重点
    5.2 完善泰州农村环境治理的机制
        5.2.1 建立政府引导与农民参与协同机制
        5.2.2 完善治理与日常管护长效机制
        5.2.3 创新治理费用多渠道投入机制
        5.2.4 建立环境治理评价和监督机制
    5.3 完善泰州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
        5.3.1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5.3.2 发挥村规民约自我约束作用
        5.3.3 建立环境治理公众沟通平台
        5.3.4 优化环境治理硬件设施条件
        5.3.5 探索环境治理项目外包方式
        5.3.6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一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伪狂犬病综述
    1.1 伪狂犬病简介
        1.1.1 病原简介
        1.1.2 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1.1.3 伪狂犬病的病理变化
        1.1.4 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1.2 伪狂犬病的诊断
    1.3 PR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1.3.1 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结构
        1.3.2 主要基因及编码的蛋白
    1.4 PRV的理化特性
    1.5 伪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
    1.6 PRV疫苗研究进展
        1.6.1 传统疫苗
        1.6.2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1.6.3 重组疫苗
        1.6.4 亚单位疫苗
    1.7 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1.7.1 美国伪狂犬病根除计划的经验
        1.7.2 荷兰伪狂犬病根除计划的经验
        1.7.3 我国伪狂犬病根除计划的研究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陕西省部分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2.1 试验仪器和试剂
    2.2 方法
        2.2.1 陕西省部分猪场猪PRV感染状况的调查
        2.2.2 血清样品的采集
        2.2.3 样品的实验室检测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发病猪场猪PRV的分离鉴定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病料采集
        3.2.2 血清学抗体检测
        3.2.3 病原学检测
        3.2.4 细菌学试验
        3.2.5 动物试验
        3.2.6 阳性病料接种BHK-21 细胞
        3.2.7 细胞培养物的鉴定
    3.3 结果
        3.3.1 剖解及病料的采集
        3.3.2 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
        3.3.3 病原学检测结果
        3.3.4 细菌学试验
        3.3.5 动物试验
        3.3.6 阳性病料接种BHK-21 细胞
        3.3.7 细胞培养物的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伪狂犬病病毒(SX102015)株g E基因的进化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毒株、菌株、质粒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4.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1.5 伪狂犬病病毒DNA的提取
        4.1.6 伪狂犬病病毒g E全基因的PCR扩增
        4.1.7 连接和转化
        4.1.8 菌落PCR鉴定及阳性克隆的测序
        4.1.9 测序结果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
    4.2 结果
        4.2.1 分离株SX102015 株g E基因PCR扩增结果
        4.2.2 PRV分离株菌液PCR结果
        4.2.3 g E基因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
        4.2.4 测序结果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农村建设概述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基础
    2.1 农村发展理论
    2.2 循环经济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生态补偿理论
    2.5 和谐发展理论
    2.6 生态经济理论
3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3.1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理分析
        3.1.1 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3.1.2 能够带动农村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产生
        3.1.3 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环保资金与环保设备
        3.1.4 能够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3.1.5 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2.1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
        3.2.2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保证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2.3 保护生态环境存在正的外部效用
        3.2.4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2.5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3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分析
        3.3.1 经济方面的障碍
        3.3.2 制度政策方面的障碍
        3.3.3 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3.3.4 法律方面的障碍
    3.4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博弈分析
        3.4.1 企业与政府博弈
        3.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
        3.4.3 新建企业与原有企业间博弈
        3.4.4 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
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分析
    4.1 生态经济价值分析
        4.1.1 生态经济
        4.1.2 生态价值理论
        4.1.3 能值价值理论
        4.1.4 绿色GDP理论
        4.1.5 生态足迹理论(EF)
        4.1.6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4.2 农民经济发展的观念
        4.2.1 农民观念分类
        4.2.2 当前农民经济发展观念现状
        4.2.3 影响农民经济观念的因素
        4.2.4 农民要转变的经济观念
    4.3 生态破坏的现实后果分析
        4.3.1 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现状
        4.3.2 生态破坏的后果
    4.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
5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模式研究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形态研究
        5.1.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内涵
        5.1.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主要特点
        5.1.3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分析
        5.1.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衡量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业形态研究
        5.2.1 产业形态内涵、特点及意义
        5.2.2 生态农业
        5.2.3 生态型工业
        5.2.4 生态旅游业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5.3.1 农业生产组织形态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作用
        5.3.2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
        5.3.3 新兴的农业组织形态
        5.3.4 分包制
        5.3.5 专业合作组织
        5.3.6 社区合作组织
        5.3.7 股份合作组织
    5.4 小结
6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模式设计
    6.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1.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分析
        6.1.2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
        6.1.3 协调模式解决方法
        6.1.4 小结
    6.2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1 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6.2.2 策略和措施
        6.2.3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2.4 小结
    6.3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3.1 发展畜牧养殖业需要的条件
        6.3.2 畜牧养殖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6.3.3 协调模式设计
    6.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4.1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要具备的条件
        6.4.2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6.4.3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6.4.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6.4.5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5.1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发展目标及条件
        6.5.2 农村专业市场——农村商贸流通的传统形式
        6.5.3 农村专业市场对环境的影响
        6.5.4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设计
    6.6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6.6.1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中函需解决的问题
        6.6.2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总体方针
        6.6.3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具体措施
7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对策研究
    7.1 经济对策
        7.1.1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7.1.2 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
        7.1.3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
        7.1.4 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7.1.5 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7.1.6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7.1.7 加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和推广
        7.1.8 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7.1.9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7.1.10 建立反映生态环境状态的价格体系
        7.1.11 提供优惠的财政政策
        7.1.12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倾向
        7.1.13 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7.1.14 资源和产品定价策略
    7.2 环境对策
        7.2.1 加强环境管理
        7.2.2 环境保护市场化
        7.2.3 大力推行环境规划和建设
        7.2.4 积极引用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技术
        7.2.5 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
        7.2.6 强化环保目标责任管理
        7.2.7 征收环境税
        7.2.8 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7.2.9 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治理
    7.3 社会对策
        7.3.1 加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建设
        7.3.2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7.3.3 建立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
        7.3.4 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
        7.3.5 把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7.3.6 防灾减灾的战略与对策
        7.3.7 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7.3.8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新技术
        7.3.9 强化宣传教育,依靠公众参与
        7.3.10 加强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机制
        7.3.11 加强国际、区际合作
    7.4 资源对策
        7.4.1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管理
        7.4.2 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7.4.3 开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化
        7.4.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4.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7.5 法律制度保障
    7.6 本章小结
8 实例研究——以苏北新农村建设为例
    8.1 苏北概况
    8.2 苏北新农村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8.2.1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8.2.2 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现状
        8.2.3 苏北农村现状分析
        8.2.4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8.3 苏北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8.4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实例——邳州大蒜产业
        8.4.1 邳州简介
        4.4.2 邳州大蒜产业
        4.4.3 邳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池三改”
        8.4.4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8.4.5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将来要注意的问题
        8.4.6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协调模式
        8.4.7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保证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江苏畜产品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2.1 竞争力的内涵
        2.1.1 竞争与竞争力辨析
        2.1.1.1 竞争的含义及其构成
        2.1.1.2 畜产品竞争力
        2.1.1.3 畜产品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竞争力及其特性
        2.2.2 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2.2.2.1 国外关于畜产品竞争力研究综述
        2.2.2.2 国内学者关于畜产品竞争力研究进展
        2.2.2.3 小结
3 江苏畜产品竞争力的现状描述
    3.1 江苏畜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1 有利条件
        3.1.2 面临压力
        3.1.2.1 动物防疫的压力
        3.1.2.2 增长方式转变的压力
        3.1.2.3 发展空间和环保的压力
        3.1.2.4 比较效益下降的压力
        3.1.2.5 经费投入的压力
        3.1.2.6 产业调控的压力
    3.2 江苏畜产品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3.2.1 畜牧生产情况
        3.2.1.1 畜牧业产值稳步增长
        3.2.1.2 畜禽饲养量保持稳定
        3.2.1.3 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
        3.2.2 畜禽资源引进、保护、开发情况
        3.2.3 畜产品价格情况
        3.2.4 畜产品消费情况
        3.2.5 区域结构情况
        3.2.5.1 苏北为我省畜禽生产的主要区域
        3.2.5.2 主要畜种区域形成情况
        3.2.6 规模养殖情况
        3.2.6.1 规模养殖
        3.2.6.2 规模养殖小区情况
        3.2.6.3 养殖农户和养殖规模变化情况
        3.2.7 畜产品加工情况
        3.2.8 畜产品质量建设情况
        3.2.8.1 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3.2.8.2 质量标准及技术规程制定情况
        3.2.8.3 无公害产品及绿色产品认定情况
4 提升江苏畜产品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4.1 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和畜产品竞争力强弱为依据,调整畜产品结构与畜牧生产布局
    4.2 实施质量安全入户(场)工程,严格控制畜禽疫病,减少产品药物残留,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3 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优化畜禽品种,强化科学养畜,全面提质增效,增强畜产品竞争力
    4.4 走联合竞争之路,整合先进资源要素,发挥协作互补优势,做大、做强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5 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加强草业与饲料工业建设,切实保护好草原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持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
    4.6 巩固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树立新的粮牧结合的发展观和粮牧统一的竞争观,实现粮食产业和畜牧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江苏主要畜种区域形成情况
附录二:江苏主要畜产品加工情况
致谢

(9)外来入侵生物梨火疫病菌风险分析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梨火疫病研究进展
        1、梨火疫病简史
        2、危害症状
        3、病原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
        4、发生为害情况
        5、病害循环
        6、梨火疫病菌的寄主植物
        7、梨火疫病菌的地理分布
        7.1 世界分布
        7.2 国内情况
        8、梨火疫病菌的传播
        8.1 主要传播途径
        8.2 带菌植物材料传病的危险性
        8.3 包装物等材料传病的危险性
        9、梨火疫病的检测与防治
        9.1 检测
        9.2 防治措施
    第二节 外来入侵生物及其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1、外来入侵生物的定义及危害
        1.1 外来入侵生物的定义
        1.2 外来入侵生物所造成的生物入侵的为害
        2、外来入侵生物的控制策略
        3、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
        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4.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定义
        4.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步骤
        5、风险性分析中的技术
        5.1 气候统计学方法
        5.2 生物种群生长模型
        5.3 地理信息系统
        5.4 专家系统
        5.5 Internet技术
第二章 我国梨火疫病的风险分析
    第一节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我国梨火疫病适生区的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地理信息系统
        1.2 生态指标的选择
        1.3 数据库的建立
        1.4 风险分级
        1.5 预测实现
        2、结果
        3、讨论
    第二节 苹果优势产区的风险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更精确的电子地图
        1.2 生态指标的调整
        1.3 我国苹果栽培产区分布
        1.4 优势产区的风险分析
        2、结果
        2.1 渤海湾苹果优势带
        2.2 黄土高原优势带
        3、讨论
    第三节 梨火疫病对我国梨生产的经济损失估算
        1、材料与方法
        1.1 2003年全国各个县梨产量
        1.2 我国2003年气象资料
        1.3 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2、结果
        2.1 各个产梨县的风险等级结果
        2.2 经济损失结果
        3、讨论
    第四节 梨火疫病定量风险分析
        1、入侵性有害生物多指标评价体系的介绍
        2、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梨火疫病风险性分析的具体应用
        2.1. 二级评判指标确定
        2.2. 一级评判指标的确定
        2.3. 梨火疫病风险性的综合评价
        3、讨论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江苏兴化市桑疫病的发生因素和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病症状
二、发生因素该病发生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病菌的多少是危害轻重的重要因素。
    2、气象因子。
    3、病菌侵入途径的多少。
    4、栽培管理。
三、防治措施
    1、清除病源, 加强检疫, 实行联防联治, 杜绝病菌的传播扩散。
    2、增强寄主抗性, 选栽抗病品种。
    3、减少侵入途径。
    4、药物防治。

四、江苏兴化市桑疫病的发生因素和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兴化龙香芋疫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吴达粉,丁治军,周金鑫,葛玉林.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05)
  • [2]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自身防护措施[J]. 王殿凤,陈万泉. 畜禽业, 2019(12)
  • [3]CyHV-2引起的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组织病理及致病机理研究[D]. 吴霆.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明清江苏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研究[D]. 沈雅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5]泰州市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与对策研究[D]. 赵小芳. 燕山大学, 2016(08)
  • [6]一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D]. 龚才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7]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冯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江苏畜产品竞争力提升研究[D]. 孟益宏. 扬州大学, 2006(01)
  • [9]外来入侵生物梨火疫病菌风险分析的初步研究[D]. 陈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6)
  • [10]江苏兴化市桑疫病的发生因素和防治[J]. 周耀,钱宏才,周玉琨. 北方蚕业, 2000(01)

标签:;  ;  ;  ;  ;  

江苏省兴化市桑枯病发生因素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