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电子技术》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冯斐[1](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张美金[2](2016)在《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化矿井产量的不断扩大,井下胶带运输已成为矿井主运输系统的重要方式。尽管,胶带运输已经采用阻燃技术,但矿井胶带火灾时有发生。由于主运输巷道往往布置在进风巷道中,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烟雾会直接进入采、掘工作面,极易引发次生灾害。因此,开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研究,对于控制灾情的蔓延、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及、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建立矿井灾变通风风流分配数学模型,阐述了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及致灾机理,同时明确发生灾变时矿井的风流控制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基本控风方法;基于矿井胶带火灾特点,通过粗糙集理论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综合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对RBF-NN、SVM、RS-SVM三种预测算法进行分析比对,得出RS-SVM算法在少样本时具备预测准确性更高的优点,文中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诊断采用的就是RS-SVM算法;在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控制系统设计中,根据主运输系统致灾特性,确定出了相应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最小系统等,依据上位机的网络解算结果,依据灾变机理,结合监测参数对相关风门发送控制指令,达到远程化、智能化防灾救灾的目的。同时,控制系统采用于自我较正自我修复技术,可通过工业试验或搭建模拟巷道火灾风流控制实验装置,模拟井下胶带巷胶带着火后火灾预测控制系统的灾变诊断及自动控制灾情的过程,通过实时测量数据进行反馈校正,结合火灾诊断技术的最优算法和网络解算程序,实现风路风门的最优化控制。文中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南阳坡煤矿,并就对矿井主斜井系统和4煤系统两个灾变区域进行了模拟与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达到了主运输系统火灾准确预判、及时防控的目的,结合矿井通风网络理论,实现了灾变风流的最优化调控,提升了矿井的抗灾变能力。
王保红[3](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认为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彭爽[4](2012)在《出口管制研究》文中认为出口管制是指一国政府管制机构依据国家法令和政策对本国出口贸易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行为。出口管制由来已久,在古埃及和古希腊,限制出口是为了将必需的食品和原料留在国内;在中国汉代,出口管制被用于防止外来侵略和巩固统治。此后,出口管制作为贸易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延续至今。出口管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说明,贸易管制等经济力量是国家实现政治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出口管制是一种对外贸易政策工具,它有助于确保国内供应、稳定商品价格、增加政府收入、规范出口秩序、优化出口结构、减少贸易摩擦等,然而在国家利益的整体考虑之下,各国出口管制均发挥着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与政治利益、推行本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作用,既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战略意义。对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发现西欧重商主义者,美国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以及以克鲁格曼、格罗斯曼、布兰德、斯宾塞等为代表的创立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专家均提出了出口管制理论与政策。重商主义的出口管制思想与政策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禁止金银输出、控制原材料出口、管制外国商人的活动,这一时期的出口管制政策包括严格管制货币出口、限制原料和粮食出口等;晚期重商主义主张放松货币输出管制、保证对外贸易出超,在该理论指导之下,西欧各国实行了保护关税、扶持出口商、垄断殖民地贸易、禁止熟练技工和先进机器设备外流、重视出口质量管制等出口管制政策。从政策效果来看,重商主义的出口管制思想为西欧国家干预出口贸易建立了理论基础;重商主义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则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但是,重商主义的出口管制政策也存在局限,它所推行的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极易引发各国之间的冲突。汉密尔顿的出口管制思想集中体现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他主张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禁止制造业原料出口、免除原料关税、检查制成品质量、限制改良机器和工具输出;他出任美国财政部长期间推行的出口管制政策主要有区别对待的关税政策、短缺原料免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外贸商船注册登记政策等。汉密尔顿关于出口管制的思想,为经济落后国家干预对外贸易、实现经济赶超提供了理论支撑;汉密尔顿的出口管制政策,推动了美国独立发展国内民族工业的进程,增加了美国的出口收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性出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用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战略性出口政策指政府依据不同的国际市场结构所选择的有利于本国的出口政策,即政府补贴政策、政府征收出口税政策、政府不干预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指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干预进口,以抽取外国寡头企业的垄断租金、促进本国企业获得更多垄断利润的贸易政策;用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是政府采取进口保护措施帮助本国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进而促进出口的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不完全竞争及规模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外贸活动构建了新的理论依据,该理论的提出凸显了政府合理限制出口以获取更多贸易利益的重要性。加强合理的出口管制非常必要,出口管制既是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之间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反对其他国家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贸易平等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必然选择。正因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实施了全面的出口管制。除了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出口管制,国际层面的出口管制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一,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成员方出口管制的管制主要基于WTO法律框架下关于出口管制的法律条款,其内容包括《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农产品协议》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装运前检验协议》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原产地规则协议》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关于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保障措施协议》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等,WTO以此为指导监督和规范各成员方的出口行为。由于WTO对出口管制的规定存在缺陷,表现在WTO法律框架下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用词模糊,不利于世贸组织管理各成员方的出口管制活动;WTO法律框架下关于出口管制的条款比较缺乏,影响了WTO对成员方出口管制行为的约束力;例外条款的规定易于产生漏洞,等等。因此,应通过补充和增加WTO关于出口管制的法律条款、要求成员方慎用例外条款、提高各成员方的出口管制透明度、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国家与地区的出口管制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等方式禁止歧视性出口管制,敦促各成员方放松不必要的出口管制,以完善WTO对出口管制的管制。其二,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在军备控制、反对恐怖主义、防扩散、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在共同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基础之上的多边出口管制机制有效协调着成员国共同的出口管制政策,然而现有的四大多边出口控制机制均存在不足。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面临的严峻挑战体现在,这一非正式的出口控制机制不能约束非参与国的出口活动、尚未形成正式的制度安排、成员国之间存在利益差异与利益矛盾、无法监控和及时管制企业及非国家实体的扩散行为、缺乏充分的信息共享、无形技术转让更为隐蔽等方面,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推动更多国家参与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颁布防扩散国际法、重建多边出口控制机制、大国承担更多责任、加大对企业出口行为的管制力度等。总之,各成员方要依据多边管制原则与触发清单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口管制政策,在多边出口管制机制下继续实施合理的出口管制,履行国际承诺;同时,要反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多边出口管制推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考察国外出口管制体制,发现经过多年演变与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已制订和颁布了《出口管制法》,建立了出口管制清单,设有专门的出口管制机构负责执行包括出口许可证、全面控制等在内的各项管制措施,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出口管制体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启示,即出口管制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立法基础之上、统一出口管制机构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实现信息公开是提升出口管制透明度的保证、加强宣传与培训促进了高效执法与自觉守法、开展出口管制的国际合作可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利益。同时,必须弄清国外出口管制的实质,即出口管制是其维护自身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阻止其他国家和地区提升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政策工具。国外歧视性出口管制阻碍了商品与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正常流动,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球贸易的平衡发展,导致了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不均;既不利于管制目标国的经济发展,也损害了出口商的经济利益,引起管制国的出口结构扭曲和贸易收支失衡。中国的出口管制经历了从国家统制型管制政策向开放型管制政策的演变历程,完成了出口管制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现在,中国已建立了涵盖核生化产品和导弹等各种敏感物项及所有军品的较为完备的出口控制体制,实行了国际通行的清单管制、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管制、全面管制等做法,大大提升了出口管制政策的法制化程度和透明度,并加强了与国际出口管制机制的合作。我国出口管制的立法基础由出口管制主要法律、出口管制行政法规、出口管制部门规章构成,以此为依据,我国编制了《军品出口管理清单》、核生化产品及导弹等两用物项及其技术管制清单、《禁止出口货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等,明确了出口管制对象。商务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原子能机构、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是我国出口管制的主管部门。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防扩散出口管制,近年来又加大了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管制力度,出口管制工作成绩斐然。但是,我国在出口管制架构、出口管制主体、出口管制目标、出口管制对象、出口管制手段、出口管制设施、出口管制国际合作、出口管制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们应及时总结我国出口管制的经验与教训,从健全出口管制体系架构,加强出口管制法规建设,规范出口管制制度以保证出口管制执法的公平与公正;统一出口管制主体,简化出口审批程序;兼顾出口管制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及时更新出口管制对象;调整出口管制手段;加大出口管制的资金投入与人员投入,升级出口管制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扩大出口管制主管部门的人员编制、不断充实出口管制专家库,为企业组织出口管制培训;开展出口管制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加强与国际出口管制机制的交流;认真学习出口管制的国际规则,形成成熟的应急机制等方面尽快完善我国的出口管制体制,集中有限的管制资源提高管制效率,充分实现管制目标。
张然[5](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姚竟发[6](2020)在《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推进,农田实现了集中规模化经营,农艺、农作物种植、农机作业等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目前,现代化智能农机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机群在农田内的作业路径优化问题仍未得到改善。机群在进行作业时,按照农户机械化作业经验,一般采用梭型作业、向心作业或离心作业方式,农机在地头转弯距离过小或过大,不仅作业成本高、作业难度大,而且单台农机进行大规模农田作业,发生故障时要暂停农田作业,极大的影响作业进度;由于机手操作不当等原因,作业过程中,农机作业状态经常发生改变,不能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路径进行作业;参与农田作业的机群如果型号不同,作业幅宽、作业速度均不相同,采用并排作业,经常会发生作业冲突、作业结束时间不一致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优化农机作业路径,既可提高作业效率,又降低了作业成本,对农户和机手来说,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作业路径优化技术服务于无人驾驶领域,对农机实现无人驾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本论文将农机作业路径优化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车辆路由问题模型以及现代启发式优化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农机作业,提出了四种农机作业路径优化算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单农机进行大规模农田作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总转弯距离最短为规划目标,构建了一种单农机作业路径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单农机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算法对初始化作业路径进行了贪心优化,对作业路径寻优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降温策略。算法对多种矩形农田、多种梯形农田及多种农机参数进行了试验,与其它优化算法对比,本论文提出的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寻优效率和优化性能。(2)针对机群作业冲突问题,构建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模型,以作业时长和总作业时间综合最短为规划目标,同时考虑作业冲突,提出了一种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算法,从算法寻优效率、作业时长、总作业时间以及有效农田作业能力四方面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高效的为机群协同作业提供合理路径。(3)针对机群作业状态发生改变的问题,分析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的特点,构建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模型;以作业时长和总作业时间综合最短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三种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从农机未发生故障、发生故障、故障修复三个作业阶段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机作业状态发生改变时,三种算法均能实时、有效调整机群作业路径,通过算法对比,最终从三种优化算法中确定了最优算法。(4)针对异型机群作业参数不一致、作业冲突问题,将异型机群作业分为并排作业和剩余农田作业两个阶段,构建了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模型,并排作业阶段以机群作业速度从大到小顺序作业为优化目标,剩余农田作业阶段以避免作业冲突、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从机群作业速度未发生改变、作业速度变快、作业速度变慢三个角度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并排作业阶段,优化算法能有效的实时调整机群作业路径,避免了作业冲突,剩余农田作业阶段,优化算法能找到最优农机组合,实现了作业成本最低的优化目标。综上所述,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智能农机作业路径优化问题,有效提高了农田作业效率、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研究智能农机作业及农机无人驾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俞灵灵[7](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焦仕刚[8](2017)在《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文中指出1945-1965年上海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上海电影在这20年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先是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乃至繁荣,成就中国电影又一个辉煌,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化,上海电影极短时间内迅速地从中心沦为边缘。前后天壤之别导致这20年间上海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上海电影发展史本体角度出发,将1945-1965年间上海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电影等隐形与显性话语符码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历史维度,历时性思考、探究这20年上海电影影像叙事理念、时代主题、共名与无名景象、产业机制、类型特征、集体文化症候、国族想象、社会情绪、符码形态、传播格局、资源共置等命题,寻找这20年上海电影内在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这20年上海电影共通的艺术本质范式和历史发展动力结构,从而描画出这20年上海电影发展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点历史性镜鉴。论文以1953年为界,将这20年上海电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性研究。1945-1952年这一阶段,论文突出寻找上海电影高度发达背后,却因为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困境形成了社会怨恨情绪,在国族想象与革命乌托邦吸引下,上海电影隐含了暴力与革命的影像话语,影像内部已经蕴涵后一阶段盛行的斗争、革命、理想等叙事主题。1953-1965年这个阶段,我们一是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新政权加强全国电影传播网络建设,打破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化电影传播格局,构建一个农村为主的电影传播格局,寻找这个阶段上海电影从中心走向边缘的政治性原因,二是农村等边缘区域为主的电影传播空间,客观上促成了上海电影更广泛地传播,反而增强了上海电影中心性主体功能发挥。三是此时上海电影在政治规训下,类型特征、影像符码发生了变异,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富裕而多面的影像符码系统,借助历史、戏曲、民俗等富有解释空间的电影叙事符码系统,实现了类型化电影的隐形存在。四是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电影明星已经消失,但是优秀人民演员的评选、政治造星运动、观众投票等政治性电影活动依然包含了明星机制,明星依然具备强大的明星效应,于是明星成为一个悖论性存在。五是我们重点探讨上海电影的艺术性、娱乐化、商业化传统如何在沪语电影、政治主流电影中隐然存在,从而保留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血脉,成为今天中国电影宝贵的资源。论文内容分为上下编,上编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这个阶段自主与多元电影机制研究,二是跨媒介、跨时空角度下探寻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三是对这个阶段上海电影成熟的明星与明星制、明星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对上海电影这个阶段面临的政治困境、经济困境、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电影的抗争等命题,给予史料性研究和梳理。同时,核心是探究战后上海民众群体,由于现实苦难,形成了希望而怨望乃至怨恨的社会情绪,最终促成大量电影作品隐含了斗争、革命、乌托邦想象等影像话语。下编共有两章,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在电影放映队大量建立的基础上,农村与农民为主的全国电影传播格局形成,上海电影借助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和影响。面对强势政治规训,电影影像符码系统的自足性,促成了戏曲电影、历史电影等类型电影特征的隐形存在。这个时期,电影明星由于政治性原因,二律悖反是其本质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沪语电影和主流电影作品影像中寻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性传统。积极探寻这个时期外来电影资源的隐形存在形态,证明这个阶段上海电影开放性传统依然存在,成为后来中国电影能够顺利对接外国电影艺术传统的重要基础。
张丹丹[9](2015)在《浅谈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围绕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为中心进行展开,主要从发射机功率、发射天线以及噪声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实际的调频广播建设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孙丹丹[10](2015)在《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语运动的开展,我国进入现代辞书出版时期。自此以来,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出版了汉语知识辞书11080多部。如果加上汉语语文辞书和外语辞书,已达2万多部。从出版规模看,我们可以算得上辞书大国了。然而,我国还不是辞书强国。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及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辞书强国梦”。因此关于汉语辞书编纂出版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为了探讨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需要回顾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演进过程,总结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并藉此分析我国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汉语知识辞书研究的意义,知识辞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主要阐述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现状、理论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在引进国内外主要的知识辞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已有辞书理论和知识辞书信息库中的知识辞书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简约分类体系。第四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我们把进入现代出版时期的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912-1948),转折期(1949-1977),繁荣期(1978-2000),新世纪(2001-2012)。第五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辞书内部世界、语言世界、辞书外部世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我国知识辞书经历了由起步期草创既成、随着建国后辞书出版政策的变化而转折、逐步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的。汉语知识辞书理念由朦胧到清晰、类型从无到有、品种由少到多、理论由粗浅到成熟、体例由略到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七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本文主要从学术界、出版社、教育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二、《山西电子技术》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电子技术》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思路创新 |
三、研究内容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新资源理论 |
三、资源基础理论 |
四、发生学理论 |
五、嵌入式理论 |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
一、总体发展脉络 |
二、发展历史变迁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一、评价维度分析 |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
二、指标评价模型 |
三、指标赋权处理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2)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矿井胶带火灾灾变风流状态研究 |
1.3.2 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3 矿井火灾监测技术的研究 |
1.3.4 煤矿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
1.3.5 抗灾风门监控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及致灾机理 |
2.1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 |
2.2 矿井主运输系统致灾机理 |
2.2.1 火灾致灾机理 |
2.2.2 主运输巷道发火原因 |
2.3 矿井灾变通风网络分配理论 |
2.3.1 矿井风流状态方程 |
2.3.2 通风网络风流分配数学模型 |
2.3.3 通风网络风流解算 |
2.4 矿井灾变通风系统风流控制技术 |
2.4.1 基本控风原则 |
2.4.2 旁侧支路逆转原因及应对措施 |
2.4.3 上、下行风流发生火灾时风流逆转条件 |
2.4.4 下行风风流逆转过程及突变理论分析 |
2.4.5 灾变时的基本控风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技术算法优选 |
3.1 井下胶带燃烧决策表离散化及特征提取 |
3.1.1 OPTICS算法思想 |
3.1.2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OPTICS算法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 |
3.1.3 运输胶带火灾决策表离散化 |
3.1.4 井下胶带火灾信息特征提取 |
3.2 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胶带火灾的预测 |
3.2.1 支持向量机的学习过程 |
3.2.2 支持向量机的实现 |
3.2.3 主运输系统火灾核函数的选取 |
3.2.4 主运输系统火灾算法参数的优化 |
3.2.5 其它方法——基于M-RS-SVM方法的胶带火灾的预测 |
3.3 预测算法对比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 |
4.2 数据采集模块 |
4.3 键盘显示及报警模块 |
4.3.1 显示模块设计 |
4.3.2 键盘、报警电路 |
4.4 MAX485通讯模块 |
4.5 看门狗电路 |
4.6 硬件设计流程图及软件地址分配表 |
4.6.1 地址分配表: |
4.6.2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系统软件流程图 |
5 灾变风门控制系统设计 |
5.1 风门控制模块结构 |
5.2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结构设计 |
5.2.1 自动控制风门结构组成 |
5.2.2 自动控制风门控制气阀结构设计 |
5.3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工作原理 |
5.4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技术要求 |
5.4.1 自动控制风门的类型 |
5.4.2 自动控制风门的选型 |
5.4.3 水压检测及喷雾功能 |
5.5 抗灾救灾风门控制装置设计 |
5.5.1 视频服务器设计 |
5.6 矿井抗灾及预防监控系统需求 |
5.7 矿井抗灾及预防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
5.8 抗灾风门监控系统的系统具体开发 |
5.8.1 主要功能设计 |
5.8.2 主要功能实现 |
5.8.3 液压风门工作原理 |
5.9 本章小结 |
6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控制工程实践 |
6.1 灾变通风设施安装地点选择 |
6.2 灾变通风设施附近传感器的安装 |
6.3 主运输系统灾变控制区域划分 |
6.3.1 主斜井 |
6.3.2 4煤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5 结论与启示 |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
1.3.1 资料来源 |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1 NATURE的综述 |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1 SCIENCE的综述 |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出口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出口管制原因的研究 |
二、 关于出口管制目的的研究 |
三、 关于出口管制形式的研究 |
四、 关于出口管制措施的研究 |
五、 关于出口管制影响的研究 |
六、 关于出口管制政策主张的研究 |
七、 关于出口管制效果的研究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论文的研究框架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出口管制概述 |
第一节 出口管制的涵义、构成与分类 |
一、 出口管制的涵义 |
二、 出口管制的构成 |
三、 出口管制的分类 |
第二节 出口管制的措施 |
一、 国家专营 |
二、 出口配额 |
三、 出口禁运 |
四、 出口关税 |
五、 出口许可证 |
第三节 出口管制的必要性 |
一、 出口管制是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 |
二、 出口管制是国家之间竞争的必然结果 |
三、 出口管制是反对其他国家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
四、 出口管制是促进贸易平等化的客观要求 |
五、 出口管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必然选择 |
第四节 出口管制的目的 |
一、 出口管制的经济目的 |
二、 出口管制的政治目的 |
三、 出口管制的其他目的 |
第三章 出口管制理论与政策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出口管制思想与政策 |
一、 重商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二、 早期重商主义的出口管制思想与出口管制政策 |
三、 晚期重商主义的出口管制思想与出口管制政策 |
第二节 汉密尔顿的出口管制思想及政策实践 |
一、 汉密尔顿的出口管制思想 |
二、 汉密尔顿推行的出口管制政策 |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出口管制 |
一、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出口管制 |
第四章 出口管制与国际组织 |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出口管制 |
一、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下关于出口管制的规定 |
二、 世界贸易组织与出口管制的完善 |
第二节 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与出口管制 |
一、 非正式国际组织与出口管制 |
二、 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与出口管制 |
三、 国际多边出口管制机制面临的挑战及其完善 |
第五章 国外出口管制 |
第一节 美国的出口管制 |
一、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
二、 美国出口管制的法律体系 |
三、 美国的出口管制清单和出口许可 |
四、 美国的出口管制机构 |
五、 美国出口管制改革的最新进展 |
第二节 欧盟的出口管制 |
一、 欧盟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
二、 欧盟出口管制的法律体系 |
三、 欧盟的出口管制清单和出口许可 |
四、 欧盟的出口管制机构 |
第三节 日本的出口管制 |
一、 日本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
二、 日本出口管制的法律体系 |
三、 日本的出口管制清单和出口许可 |
四、 日本的出口管制机构 |
五、 日本的清单管制与全面管制 |
第四节 俄罗斯的出口管制 |
一、 俄罗斯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
二、 俄罗斯出口管制的法律体系 |
三、 俄罗斯的出口管制清单和出口许可 |
四、 俄罗斯的出口管制机构 |
第五节 国外出口管制的启示 |
一、 国外出口管制的实质 |
二、 国外出口管制的启示 |
第六章 中国的出口管制 |
第一节 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
一、 第一阶段的出口管制政策:1949-1978 年 |
二、 第二阶段的出口管制政策:1978-1994 年 |
三、 第三阶段的出口管制政策:1994 年至今 |
第二节 中国出口管制的法律体系 |
一、 出口管制主要法律 |
二、 出口管制行政法规 |
三、 出口管制部门规章 |
第三节 中国的出口管制清单和出口管制措施 |
一、 中国的出口管制清单 |
二、 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 |
第四节 中国的出口管制机构 |
一、 中国主要的出口管制机构 |
二、 受控物项和技术的出口许可审批过程 |
第五节 中国出口管制的政策绩效 |
一、 中国出口管制政策效果的整体评价 |
二、 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绩效的案例分析——以稀土出口管制为例 |
第六节 中国出口管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出口管制架构存在的问题 |
二、 出口管制主体存在的问题 |
三、 出口管制目标存在的问题 |
四、 出口管制对象存在的问题 |
五、 出口管制手段存在的问题 |
六、 出口管制设施存在的问题 |
七、 出口管制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
八、 出口管制动态调整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七节 中国出口管制的经验与教训 |
一、 及时调整出口管制的重点 |
二、 正确处理出口管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
三、 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种类的产品与技术设置不同的出口管制标准 |
第七章 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制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出口管制体制调整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第二节 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制的政策建议 |
一、 健全出口管制的体系架构 |
二、 统一出口管制机构 |
三、 明确出口管制目标 |
四、 及时更新出口管制对象 |
五、 调整出口管制手段 |
六、 增加对出口管制工作的资金投入与人员投入 |
七、 加强出口管制的国际交流 |
八、 建立成熟的应急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5)“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 |
2.1 VRP基本理论 |
2.1.1 VRP问题构成要素 |
2.1.2 VRP问题分类 |
2.1.3 经典VRP问题模型 |
2.2 模拟退火算法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相关要素 |
2.2.3 算法流程 |
2.3 禁忌搜索算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相关要素 |
2.3.3 算法流程 |
2.4 遗传算法 |
2.4.1 基本原理 |
2.4.2 相关要素 |
2.4.3 算法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单机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3.1 问题分析 |
3.2 模型构建 |
3.2.1 模型参数说明 |
3.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3.3 SADG优化算法 |
3.3.1 算法设计 |
3.3.2 算法实现 |
3.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3.4.1 试验数据 |
3.4.2 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4.1 问题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参数说明 |
4.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4.3 CFPO规划算法 |
4.3.1 算法设计 |
4.3.2 算法实现 |
4.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4.4.1 试验数据 |
4.4.2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研究 |
5.1 问题分析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参数说明 |
5.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5.3 优化算法 |
5.3.1 算法设计 |
5.3.2 算法实现 |
5.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5.4.1 试验数据 |
5.4.2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研究 |
6.1 问题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参数说明 |
6.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6.3 HAMCO优化算法 |
6.3.1 算法设计 |
6.3.2 算法实现 |
6.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6.4.1 试验数据 |
6.4.2 试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7)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8)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四、论文重点与架构 |
上编: 上海电影的灿烂多姿(1945-1952) |
第一章 无名时代的执着与辉煌 |
第一节 上海电影自主与多元机制探究 |
一、弱势的官方电影控制 |
二、强势外部力量挤压下电影自主竞争机制 |
三、游民与现代意识交织下的电影文化形态机制 |
第二节 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研究 |
一、时间轴线下战后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考察 |
二、战后上海电影跨媒介性传播形态探究 |
第三节 上海电影明星与明星制 |
一、战后上海电影明星塑造机制 |
二、明星个案分析 |
第二章 走向革命乌托邦 |
第一节 电影的困境与抗争 |
一、上海电影的政治困境 |
二、上海电影的经济困境 |
三、上海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 |
四、上海电影的艰难抗争 |
第二节 电影影像:怨恨与革命乌托邦 |
一、希望与怨望 |
二、苦难、怨恨与乌托邦 |
下编: 上海电影再出发(1953-1965) |
第三章 主体置换与乌托邦再生 |
第一节 主控与权威 |
一、电影传播空间与主体重置 |
二、政治规训与符码置换 |
第二节 隐晦的明星 |
一、政治造星运动 |
二、魅惑的政治明星事件 |
三、革命与明星本质 |
第四章 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 |
第一节 缝隙中能量集聚与再生 |
一、边缘类电影的另类艺术传承 |
二、主流电影叙事中执着的艺术坚守 |
第二节 主观抗拒与客观操控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存在 |
二、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的隐性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9)浅谈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特点 |
(一)调频广播发射机产品技术变化特点 |
(二)调频广播发射机产品市场的新技术 |
二、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问题要点 |
(一)调频广播发射机功率的选择 |
(二)调频广播发射天线的选择 |
(三)调频广播噪声问题的解决方法 |
三、调频广播发射机发展趋势 |
(一)调频广播发射机市场分析 |
(二)调频广播发射机市场变化的方向 |
(三)调频广播发射机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
四、结语 |
(10)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小辞书 大民生 |
1.1.2 辞书出版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建设 |
1.1.3 辞书出版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
1.1.4 辞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
1.1.5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1.1 建立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1.2.1.2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
1.2.1.3 分析知识辞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
1.2.1.4 探讨知识辞书发展对策 |
1.2.2 研究思路 |
1.2.2.1 理论驱动 |
1.2.2.2 摸清家底 |
1.2.2.3 找出问题 |
1.2.2.4 提出对策 |
1.2.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2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内容 |
2.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状况 |
2.2.1 知识辞书系列化理论的研究 |
2.2.2 知识辞书系列化状况的研究 |
2.2.2.1 辞书系列化现状的研究 |
2.2.2.2 辞书系列化历史的研究 |
2.2.3 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研究 |
2.3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和材料 |
2.3.1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原则 |
2.3.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2.3.1.2 系统观 |
2.3.1.3 辞书类型学理论 |
2.3.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材料 |
第3章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1 国外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2 国内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3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3.1 普及型与学术型知识辞书 |
3.3.2 大型、中型、小型知识辞书 |
3.3.3 单科、多科、百科、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3.3.4 单语、双语、多语知识辞书 |
第4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 |
4.1 汉语知识辞书起步期 |
4.1.1 单科知识辞书 |
4.1.2 多科知识辞书 |
4.1.3 百科知识辞书 |
4.1.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2 汉语知识辞书的转折期 |
4.2.1 单科知识辞书 |
4.2.2 多科知识辞书 |
4.2.3 百科知识辞书 |
4.2.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3 汉语知识辞书的繁荣期 |
4.3.1 单科知识辞书 |
4.3.2 多科知识辞书 |
4.3.3 百科知识辞书 |
4.3.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4 汉语知识辞书的新世纪 |
4.4.1 单科知识辞书 |
4.4.2 多科知识辞书 |
4.4.3 百科知识辞书 |
4.4.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第5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 |
5.1 辞书内部世界 |
5.1.1 辞书研究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1.2 知识辞书类型理论影响辞书的策划与编纂出版 |
5.1.3 知识辞书编纂理念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2 语言世界 |
5.2.1 汉语汉字类型特征影响汉语知识辞书类型和结构 |
5.2.2 语文文字发展的影响 |
5.2.3 语言文字研究的影响 |
5.3 辞书外部世界 |
5.3.1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
5.3.2 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3 国家辞书出版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4 政治因素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5 政治家对辞书出版的影响 |
5.3.6 出版社的意志 |
5.3.7 读者需求影响 |
5.3.8 辞书编纂出版人才影响辞书出版 |
5.3.9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辞书出版发展 |
第6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 |
6.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意识增强 |
6.1.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理念不断提高 |
6.1.2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规划意识不断增强 |
6.2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渐趋繁荣 |
6.2.1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数量增多 |
6.2.2 汉语知识辞书品种类型增多 |
6.2.3 汉语知识辞书体例结构由粗略到详细 |
6.2.4 汉语知识辞书分众化趋势明显 |
第7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 |
7.1 学术界有所作为 |
7.1.1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问题 |
7.1.2 正确处理理论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
7.1.3 加强汉语知识辞书理论创新 |
7.1.4 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
7.2 出版社有所作为 |
7.2.1 加强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 |
7.2.2 重视辞书用户调查 |
7.3 教育机构有所作为 |
7.3.1 加强辞书用户教育 |
7.3.2 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山西电子技术》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D]. 张美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4]出口管制研究[D]. 彭爽. 武汉大学, 2012(07)
- [5]“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6]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D]. 姚竟发. 河北农业大学, 2020(11)
- [7]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8]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 厦门大学, 2017(08)
- [9]浅谈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及发展趋势[J]. 张丹丹.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2)
- [10]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D]. 孙丹丹. 鲁东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