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食品添加剂的市场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康俊莲[2](2020)在《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对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权力配置,实现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协同有效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1)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本文围绕“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这一核心问题,从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空间、时间、制度三维一体角度,探究政府监管权力的内在逻辑,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科学优化、系统完善的路径。本文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依据协同治理和跨部门合作等理论,采用比较制度分析法,论域方面选择政府监管控管层次多、管理幅度宽泛的典型国家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制度背后权力配置结构及其演化方式,比较在不同制度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何实现监管权力配置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政府权力配置存在的争议和挑战、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采取的措施与体现的特征,从空间维度改革、时间维度改革、制度维度三维一体角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政府食品监管权力配置协同治理的建构路径。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包含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和制度架构,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回答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监管权力的现实配置,及监管权力行使产生的内在逻辑。从空间、时间、制度三个维度,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基本概况、监管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改革举措、政府权力配置的改革特征。基于此,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同时,从府际关系角度,对食品安全政府纵向权力配置、横向权力配置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构转变中的内在联系,为推进食品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协同治理不断走向深入奠定基础。在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回答第二个问题,即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由哪些因素导致变迁?从空间、时间、制度三个维度,阐释政府监管权力行政化,部门分割的高度集权,由于社会秩序的高度扩展,使得行政分割高度集权的政府权力,呈现出具体监管越来越属地化,抽象监管越来越集权的现象。此部分分析,以协同治理理论核心内涵为指导,以跨部门合作理论与政府协同理论为支撑,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监管缺失三个层次,阐述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在空间维度上,由于跨部门间食品安全监管权责利益均衡问题,导致“权力越位”,需要进一步通过协同治理优化提升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在时间维度由于监管权责不清、行政壁垒、监管遗漏导致“权力缺位”,会直接影响在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政府能否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从快将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反映着政府的应急和统筹协同调度能力。因此,在时间维度要突出“早一步”“快一步”,必须通过实现制度做保障和空间维度跨部门的相互协同、配合;在制度维度由于监管中的权力异化、监管过程的渎职行为、监管中出现的违章违规导致“权力错位”,容易引发政企合谋、监管腐败等问题的产生。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争议和挑战,以及通过域的选定,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经验,依据“四个最严”的要求展开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归纳提炼有益于我国政府协同治理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空间维度改革,解决外部硬性边界跨部门间协同治理,出了问题谁说了算的问题;时间维度改革,解决内部构架基础降低危害食品带来的风险,实现早发现、早识别、快处置的问题;制度维度改革,解决单元间协商机制制度系统化、体系化、完整化的问题,形成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干,各相关管理条例、管理办法体系化、完整化相互协同、互为补充的制度体系。通过研究,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层面做出努力,取得如下研究结论:其一,针对“权力越位”,解决跨部门间“政出多门”、相互协同的问题。通过强化中央一级政府食品监管,构建全国自上而下统筹监管“一盘棋”,实现危害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应对和处置。既而发挥中央政府监管权力灵活调度功能,实现“中央精神”掷地有声的贯彻、落实的同时,实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实际,展开创新监管的实践。作为中央政府还肩负着全球食品监管风险治理中发挥多元治理的功能。通过发挥中央政府、食品跨国企业等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在参与国际事务食品安全治理规制的制定,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化解中西方在食品监管领域文化认识的鸿沟,提升在国际食品监管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另外构建起跨部门间食品安全协同机制和治理机制,通过部门间的责任分担、沟通协商、协同治理运行,实现食品监管的协同治理。其二,针对监管权责不清、行政壁垒、监管遗漏导致的“权力缺位”,解决危害食品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监测机制,实现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早发现、早预警,同时提高科学防控的能力,做到快速反应,实现从快处置。建构公开透明的信息通报体系,不仅要形成日常检测公告制度,还要突出危害食品事件发生时,让公众及时了解实情,消除社会公众心理恐慌,有效参与积极应对食品风险,逐步引导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识和能动力。在协同治理视域下,构建起对监管事前、事中、事后的协同治理权力监督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时间维度下,还应将权力行使的重点,放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预防上来,只有将风险点控制住,才能从源头上控管住,保障安全食品“产”出来的有效性。风险预防应突出其独立性、透明性以及全程采取的开放方式,实现过程的监督性。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风险预防的科学性和自然性。其三,针对监管中的权力异化、监管过程的渎职行为、监管中出现的违章违规导致的“权力错位”,引发政企合谋、监管腐败等问题的产生。从制度维度,认真梳理,提出解决《食品安全法》与各监管部门间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细则等,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相互协同互补、衔接的制度化体系。通过协同治理导向的政府重塑,建构起彼此之间互为协作的服务型政府,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治理理念的质性转变。其四,本文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问题,说到底是加强党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问题。因此,应该将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层面,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大数据标准体系,将其作为国家管理的一项制度,打通政府跨部门监测的数据链,实现全链条数据关联的融合,实现日常监管的有序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系统科学性;从完善体制机制上,建议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建立从生产到销售都可相互追溯、追查、倒查、溯源的机制,保障“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健康中国”,助力食品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晨[3](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逄慧[4](2020)在《《现代日本生协运动史(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现代日本生协运动史(下)》一书详细记录了1970年至2000年日本生协运动的发展史,主要包括70年代以主妇阶层为主的市民生协的发展状况、80年代的社会局势以及针对生协的各种限制、90年代转折期生协发展遇到的困难及其应对措施等。翻译实践报告是以笔者翻译的《现代日本生协运动史(下)》为基础,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文本从词汇、句子方面进行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如若意义和形式不能兼顾时,可变化译文的形式以求再现源语的内容和意义,并重视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于重视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功能对等理论为句子结构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了规范合理的操作步骤。本翻译实践报告首先介绍了翻译文本出处、作者、文本的主要内容,并强调翻译该文本的实践意义。其次,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各种翻译技巧分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采用的相应对策和解决方法。主要从单词、标语和长句三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词汇部分,主要分析了协同组合专业词汇、历史事件和文化词汇的翻译过程。标语部分,主要从关键词和韵律两方面分析了口号翻译的难点。长句部分,主要结合转译、结构调整、减译、加译、倒译等手法探讨了长句的翻译策略。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在翻译实战中不断探索,翻译时尽量做到忠实于原文,同时力求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同样的阅读效果,在翻译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若干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知识的空缺,强化翻译能力,收获颇丰。
边红彪[5](2019)在《阿联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与我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多年来是我国在西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其清真食品需求量大,90%的食品需要进口,蕴藏巨大食品贸易商机。本文就阿联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贸易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对企业了解阿联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参考,也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了解阿联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盖琳琳[6](2019)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问题研究 ——以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例》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它不仅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也与政府治理水平紧紧相连;既是落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界亟需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非结构性等特质,要求食品安全监管强调统一性、协调性与整体性。尽管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处于不断变革调整中,监管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践中仍面临“碎片化”样态,成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渊薮。面对我国依然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本文研究尝试从公共管理学科视角,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对食品安全治理的逻辑进行理论反思与重塑,以落定食品安全的善治目标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政治图景。基于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的问题以及监管改革中的实践经验,全文紧紧围绕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和整体性治理展开论述。文章首先从食品安全监管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研究食品问题治理中多元主体合作行动的意义和目的,梳理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现状,设想了行文脉络和拟创新之处,为推进后续研究做好前期准备。紧接着,界定了整体性治理等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对构建多元监管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引出食品添加剂案例分析做好理论铺垫。笔者将整体性治理的分析框架划分为信任机制、合作机制与整合机制三方面,并在后文的论述中严格粘合此框架进行分析。随后以食品添加剂行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2016-2018年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分析我国食品抽检情况,而后针对食品抽检中的不合格原因展开分析,通过食品添加剂案例呈现回归现实,在以五毛食品问题为背景进行走访调查的基础之上,归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呈现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碎片化”的现实样态与治理限度。基于文献的梳理和案例资料,笔者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归纳了多元主体合作监管面临的主要困境,体现在合作精神的缺失、路径依赖、软预算约束以及官僚体制的封闭性等方面,最后笔者基于整体性治理分析框架中信任、合作与整合机制三个层次对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对有普适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深化主体合作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经验启示。
刘晓丹[7](2018)在《美国、欧盟和日本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及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缘起于不法分子滥用食品添加剂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一种,对确保国民健康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相关立法不够健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检测技术与规制标准滞后,规制部门缺位与职能不清是造成中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失灵的主要原因。由此,健全相关规制法规,加强规制部门职能整合,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势在必行。
李文强,张爱霞,曾向宏[8](2017)在《2016年国外有机硅进展》文中指出根据2016年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综述了2016年国外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余景年[9](2017)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自古以来都是极其重视的问题,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更是如此。但是近年来各种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比如上海“染色馒头”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及“苏丹红”鸭蛋事件等。一时之间,大家都在问“我们现在到底吃什么才是安全的”,引发全体国民深思。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折射出食品添加剂滥用的严重性。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安全使用关乎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安全。因此,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规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要途径。食品添加剂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首要因素,现阶段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是由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所导致,这也决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规制不同于食品安全规制。如何更好地对食品添加剂滥用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现象进行预防打击,怎样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体制,是本文想要回答的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基于经济学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失灵的原因,即企业违法犯罪成本太小、规制人员积极规制的激励不足及社会第三方监督体系不完善。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论题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其次,对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再次,分析了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相关理论,并结合食品添加剂产业链进行分析。然后,深入探讨了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构建了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行为主体间的静态与动态博弈模型,具体分析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失灵的原因。另外,将国外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可借鉴之处。最后从法律健全、标准建设、规制部门整合、第三方监督及企业自我规制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薇[10](2016)在《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畜产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畜产食品产量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畜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畜产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研究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8个部分,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在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发展历程、法律体系、保障制度等内容,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本质是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制与充分利用,对我国现有的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核心法律与配套法律制定、衔接的统一标准和安排,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两法合一,尽快制定针对肉蛋乳及其相关制品的专项管理法律,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提升法律位阶,有利于控制畜产食品安全风险。第二,畜产食品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多,从养殖到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很难由一个机构管辖所有的事务,我国目前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农业部共同监管。在现有格局下,减少职能交叉,剥离农业部风险评估相关的职能,统一由卫计委承担,三部门中涉及标准制修订方面的职能转给第三方社会机构承担,进一步明确部门分工,加强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第三,区分技术性法规与标准,构建技术法规体系,将目前畜产食品标准体系中的强制性标准上升为技术法规,赋予其法律效力,以便于贯彻实施;保留推荐性标准,做为引导行业达到技术性法规所要求的目标的手段。第四,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是科学的风险分析,将风险评估的职能集中到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实行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相分离,以避免部门间互相推诿,建立国家级的监测信息平台,共享各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有助于为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制定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第五,追溯体系是实现畜产食品全食品链信息透明、增强消费者信心的最好方式,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低,而小散户很难实现各环节的有效衔接,追溯体系建设可以从扶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入手,再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帮扶等形式引导企业参与到追溯体系建设中。第六,畜产食品安全监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共治。在相应的畜产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中树立行业从业者是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平台,政府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开展培训,引导媒体,保护消费者,鼓励公众参与到畜产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
二、日本食品添加剂的市场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食品添加剂的市场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由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 |
(二)关于政府权力配置的研究 |
(三)关于协同治理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 |
一、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食品安全 |
(二)食品监管 |
(三)权力配置 |
(四)政府权力配置 |
二、政府权力配置的相关理论 |
(一)权力政治学基本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分析 |
一、中国食品监管政府责任与权力配置的发展轨迹 |
(一)改革开放之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
(二)改革开放之后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
二、现行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横向配置 |
(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纵向配置 |
(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结构性变革 |
三、现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综合分析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根据 |
(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原则 |
(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合理性 |
(四)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实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实效分析 |
一、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成效 |
(一)食品安全中央政府监管权力强化的效应 |
(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监管权力增强的效应 |
(三)食品监管社会协同治理的实际效应 |
二、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中问题的呈现 |
(一)政府权力越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失灵 |
(二)政府权力缺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市场失灵 |
(三)政府权力错位导致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缺失 |
三、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不当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
(一)政府权责失衡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
(二)政府权力结构失衡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
(三)政府与社会协同缺失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权力配置的国际比较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典型国家的基本形态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比较论域的选定 |
(二)不同国家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类型的比较分析 |
(三)不同国家政府权力配置制度管理幅度的比较分析 |
二、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食品安全政府法律体系的形成 |
(二)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的形成 |
(三)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的空间配置 |
三、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的综合分析 |
(一)日本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
(二)美国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
(三)德国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体制改革 |
一、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体制改革的目标 |
(一)强化中央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 |
(二)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的灵活调度 |
(三)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多元治理功能 |
二、构建跨部门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结构 |
(一)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跨部门协同权力结构 |
(二)建立食品监管跨地区协同治理的权力结构 |
(三)建立食品监管政府多部门协同的权力结构 |
三、构建跨部门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治理机制 |
(一)建立食品监管跨部门责任分担机制 |
(二)建立食品监管跨部门沟通协商机制 |
(三)建立跨部门治理运行机制 |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国家食品监管权力良性运行机制的建构 |
一、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制度化建设 |
(一)构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法规体系 |
(二)设置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行政权力配置制度 |
(三)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领导责任制度 |
二、构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的倒查机制 |
(一)建立食品监管协同治理的召回机制 |
(二)建立食品监管政府履职制度化评估体系 |
(三)优化食品监管政府权力协同治理水平 |
三、建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监督机制 |
(一)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行政问责机制 |
(二)建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党内监督机制 |
(三)建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社会监督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现代日本生协运动史(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タスクの概要 |
1.1 翻訳テキストの概要 |
1.1.1 テキストの出典 |
1.1.2 着者の绍介 |
1.1.3 テキスト内容の绍介 |
1.2 翻訳実践の意义 |
第二章 翻訳理论と実例分析 |
2.1 ナイダの机能的等価性理论 |
2.1.1 机能的等価性理论の形成 |
2.1.2 翻訳のガイドライン |
2.2 语汇の翻訳 |
2.2.1 生活协同组合専门用语の翻訳 |
2.2.2 歴史的な出来事の翻訳 |
2.2.3 文化语汇の翻訳 |
2.3 スローガンの翻訳 |
2.4 文の翻訳 |
2.4.1 再编 |
2.4.2 転訳 |
2.4.3 减訳 |
2.4.4 増訳 |
2.4.5 反訳 |
2.4.6 倒訳 |
第三章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
3.1 翻訳手法のまとめ |
3.2 翻訳実践からみた机能的等価性 |
参考文献 |
付録Ⅰ:原文 |
付録Ⅱ:訳文 |
谢辞 |
(5)阿联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阿联酋的贸易信息 |
3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职责 |
4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
5 食品安全标准 |
6 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
7 结论 |
(6)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问题研究 ——以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研究 |
1.2.2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
1.2.3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整体性治理: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整体性治理”理论工具的出场 |
2.1.1 理论的发展过程 |
2.1.2 理论的基本内核 |
2.1.3 理论的应用领域 |
2.2 理论工具与研究对象的契合性分析 |
2.3 分析框架的三个维度 |
2.3.1 信任机制 |
2.3.2 协调机制 |
2.3.3 整合机制 |
第3章 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的现实样态分析—以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例 |
3.1 2016—2018年我国食品添加剂问题抽检数据分析 |
3.2 我国食品添加剂问题监管的现实样态 |
3.2.1“五毛食品”添加剂问题的个案访谈 |
3.2.2 监管主体: 职能交叉分散 |
3.2.3 监管标准: 标准混乱模糊 |
3.2.4 监管理念: 倾向于不合作 |
3.3 食品添加剂问题折射监管“碎片化”的现实困境 |
3.3.1 信任层面的困境表现 |
3.3.2 协调层面的困境表现 |
3.3.3 整合层面的困境表现 |
3.4 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的困境成因 |
3.4.1 合作精神的缺失 |
3.4.2 监管的路径依赖 |
3.4.3 软预算约束 |
3.4.4 官僚体制的封闭性 |
第4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4.1.1 日本: 有效的社会共治机制 |
4.1.2 美国: 实行全过程监管体系 |
4.2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4.2.1 深圳: 运用“互联网+”实现食品智慧监管 |
4.2.2 顺德:“科技智慧+社会力量”助推社会共治 |
4.2.3 京津冀: 实行食药监管区域联动协同发展 |
4.3 国内外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
第5章 建构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性治理机制 |
5.1 重塑信任机制 |
5.1.1 培育部门公仆意识,树立社会共治理念 |
5.1.2 增强组织信任关系,培育部门合作理念 |
5.1.3 厘清政府角色定位,培育科学监管理念 |
5.2 完善协调机制 |
5.2.1 优化中央组织结构,加强监管统一合作调度 |
5.2.2 培育社会监管力量,实现多元合作主体共治 |
5.2.3 完善问责和激励机制,提高部门合作监管动力 |
5.2.4 建立利益平衡与冲突解决机制 |
5.3 重构资源整合机制 |
5.3.1 科学调整资源规划,优化组织资源配置 |
5.3.2 明确上下层级整合与分工 |
5.3.3 整合地方监管机构,理顺部门职责权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美国、欧盟和日本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消费者行为模式与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关系 |
2.1.2 通过风险评估与检测应用研究来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比较分析发达国家的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2.2.2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存在的问题 |
2.2.3 完善中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对策 |
2.3 文献评述 |
3 中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问题 |
3.1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相关立法不够健全 |
3.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检测技术与规制标准滞后 |
3.3 规制部门缺位与职能不清, 规制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4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国际比较 |
4.1 美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4.1.1 严格的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法律法规 |
4.1.2 分类规制的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体制 |
4.2 欧盟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4.2.1 混合的立法制度 |
4.2.2 统一的规制机构 |
4.2.3 安全预警系统 |
4.3 日本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4.3.1 完善的规制法律法规 |
4.3.2 分级规制机构 |
4.3.3 注重企业的社会诚信建设 |
5 加强中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战略对策 |
5.1 健全相关规制法规, 提高惩罚标准 |
5.2 加强规制部门职能整合, 明确其行政职责 |
5.3 加强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 鼓励群众参与安全监督 |
(8)2016年国外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动向 |
2 行业动向 |
3 产品研发动向 |
3.1 瓦克产品研发动向 |
3.2 道康宁产品研发动向 |
3.3 迈图产品研发动向 |
3.4 蓝星产品研发动向 |
3.5 信越产品研发动向 |
3.6 赢创产品研发动向 |
3.7 其它公司产品研发动向 |
4 结束语 |
(9)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方法 |
0.3 内容框架与技术路线 |
0.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外文献综述 |
1.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文献评述 |
2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理论分析 |
2.1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及分类 |
2.2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理论依据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2.2.2 外部性理论与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2.2.3 公共物品理论与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2.3 食品添加剂中安全规制的内容 |
2.3.1 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准入规制 |
2.3.2 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质量规制 |
2.3.3 食品添加剂的信息规制 |
2.3.4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场所规制 |
3 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现状 |
3.1.1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立法 |
3.1.2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机构 |
3.1.3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方法 |
3.1.4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对象 |
3.1.5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标准 |
3.2 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问题分析 |
3.2.1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相关立法不够健全 |
3.2.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检测技术与规制标准滞后 |
3.2.3 规制部门缺位与职能不清,规制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3.2.4 社会第三方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
3.2.5 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自我规制不足 |
4 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行为主体间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4.1 规制机构与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间的静态博弈模型 |
4.1.1 基本假设 |
4.1.2 博弈模型的支付矩阵 |
4.1.3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4.2 规制机构与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间的动态博弈模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
4.2.3 纳什均衡求解与模型结果分析 |
5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5.1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国际比较 |
5.1.1 美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5.1.2 欧盟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5.1.3 日本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 |
5.2 国外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 |
5.2.1 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法律法规健全 |
5.2.2 建立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监测系统 |
5.2.3 引导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监督 |
5.2.4 完善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执法体系 |
5.2.5 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自我规制到位 |
6 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的对策建议 |
6.1 健全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6.2 更新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 |
6.3 整合规制职能,强化部门责任 |
6.4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执法监督体系 |
6.5 培育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2.1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历程 |
2.1.1 自由发展期(1776-1906年) |
2.1.2 转型期(1906-1938年) |
2.1.3 加强期(1938-2000年) |
2.1.4 完善期(2000年至今) |
2.1.5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2.2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2.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2.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2.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2.2.4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2.3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2.3.1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2.3.2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2.3.3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2.3.4 美国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2.3.5 科技支撑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3.1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3.1.1 法律意识初建期(1958-1985年) |
3.1.2 快速发展期(1985-2000年) |
3.1.3 探求新方式(2000年至今) |
3.1.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3.2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3.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3.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3.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3.2.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3.3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3.3.1 欧盟畜产食品标准体系 |
3.3.2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3.3.3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3.3.4 欧盟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4.1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4.1.1 初级管理期(1868-1947年) |
4.1.2 食品卫生管理(1947-2000年) |
4.1.3 食品安全管理(2000年至今) |
4.1.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4.2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4.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4.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4.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4.2.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4.3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4.3.1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4.3.2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4.3.3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 |
4.3.4 日本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4.3.5 其它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5.1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5.1.1 分散管理期(1900-1990年) |
5.1.2 统一管理期(1990年至今) |
5.1.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5.2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5.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5.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5.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5.2.4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5.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5.3.1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5.3.2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5.3.3 澳大利亚畜产食品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5.3.4 其它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6.1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发展历程 |
6.1.1 萌芽期(1949-1978年) |
6.1.2 发展期(1978-1993) |
6.1.3 分散监管(1993-2003) |
6.1.4 统一监管(2003年至今) |
6.1.5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发展历程表 |
6.2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6.2.1 畜产食品管理机构及职能 |
6.2.2 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核心法律 |
6.2.3 畜产食品安全主要配套法律 |
6.2.4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
6.3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 |
6.3.1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6.3.2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
6.3.3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召回制度 |
6.4 中国畜产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6.4.1 畜产食品安全现状 |
6.4.2 畜产食品安全问题 |
6.4.3 畜产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比较 |
7.1 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历程比较 |
7.2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比较 |
7.3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制度比较 |
7.3.1 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比较 |
7.3.2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分析体系比较 |
7.3.3 畜产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与召回制度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讨论 |
8.4 主要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日本食品添加剂的市场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D]. 康俊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4]《现代日本生协运动史(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逄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阿联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析[J]. 边红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23)
- [6]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问题研究 ——以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例[D]. 盖琳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美国、欧盟和日本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及对中国的启示[J]. 刘晓丹. 世界农业, 2018(04)
- [8]2016年国外有机硅进展[J]. 李文强,张爱霞,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17(04)
- [9]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规制研究[D]. 余景年. 辽宁大学, 2017(03)
- [10]中外畜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D]. 王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