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江昕宇,武守信,冯君,李小刚,李毅[1](2021)在《桥梁基础工程2020年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桥梁基础的作用是将来自桥梁墩台的荷载平稳地传给地基,它是连接桥梁结构和大地持力层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建筑物的基础不同,桥梁基础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动荷载,通常位于水中或深水激流中,并且有庞大的体型和自重。由此带来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问题构成了桥梁基础工程领域独特的研究课题,尤其在各种跨海、跨江、跨不良地质区域的桥梁建设中,基础工程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国内外桥梁基础工程领域的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总结和评述近一年来在桥梁基础结构形式、基础冲刷、基础施工和基础抗震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讨论目前桥梁基础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以期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亟待开展研究的课题。分析表明,桥梁基础工程领域的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近海岸深水复杂基础的水沙作用理论和输沙机理;适合我国深海地质特点的新型深水基础结构;大型沉井基础下沉和着床关键技术;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土-基础-结构三者动力相互作用。
刘育彤[2](2021)在《带有螺旋锚杆的偏心复合基础实验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如今国家对输电线路基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普通的基础形式不能够满足我国一些地区复杂的地势要求,因此大量新型复合基础应运而生。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基础—带有螺旋锚杆的偏心复合基础。该基础型适用于输电线路可塑土、软土、沼泽等地基,为输电线路在复杂地质地区的基础选型增加了可选择性。本文通过对新型复合基础的理论分析,确定了适用于该基础型的具体理论公式。所提供的计算理论可满足输电线路各级电压等级的相应塔位条件下的设计要求。并以原位试验为手段,分别得出了该基础的上部板式基础和下部螺旋锚基础的承载力发挥程度系数。全文以承载力发挥程度系数为核心,从原位试验研究、土压力测试及其承载力传递机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工作:(1)对带有螺旋锚杆的偏心复合基础进行了充分理论分析,包括复合基础的受力特征分析,并通过对比,阐述了基础偏心的目的及优点。对偏心复合基础进行了计算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偏心复合基础稳定计算的具体理论计算公式。(2)以现场原位试验为手段,结合规范规定,得出基础的上拔承载力、下压极限承载力及水平极限承载力,并验证计算了基础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最终得出复合基础的上部板式基础和下部螺旋锚基础的承载力发挥系数,为有关设计提供了基本数据资料。(3)通过数值分析与试验实测曲线的相似对比,验证了本项研究中根据土体实测参数所建立的数值模型是合理的。并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锚片的单锚基础及复合基础受荷破坏机理,得出了极限破坏时上部板柱基础和下部螺旋锚基础的破坏形态,对其承载力的传递机理分析提供参考。(4)在对偏心基础的应用研究中,主要研究了偏心复合基础的经济性与下部螺旋锚基础的防腐措施及复合基础的一些主要施工方法,并对比了中、美规范对于锚基础承载力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刘希[4](2020)在《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地区大江大河较多,水力资源丰富,加之江河流域地形变化大,利于水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在西南地区的主要江河流域上,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然而该区河流普遍发育深厚覆盖层,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建设和坝基开挖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河床深厚覆盖层问题。由于覆盖层是一类渗透性较好、工程性质较差的岩土体,流经其中的地下水会导致上部基坑或坝体出现一系列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为了有效地防治深厚覆盖层引发的各种工程问题,厘清深厚覆盖层作为一个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查清其水文地质结构,并确定地下水在覆盖层中的运动规律就极为必要。本文对既有的深厚覆盖层勘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西南地区的深厚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和层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划分出三大类水文地质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的深厚覆盖层的天然条件及基坑开挖后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最后,以长河坝水电工程为实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坝基覆盖层的渗流场演变特征。研究得到以下的成果:(1)通过对野外实际调查和收集得到的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和雅砻江等西南地区主要江河流域大量的水电站勘察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对已有的西南地区覆盖层整体分布特征及各流域内深厚覆盖层的分布及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根据上述各流域内典型覆盖层的生成规律,按其颗粒组成、结构、成因类型等,得到了深厚覆盖层的一般层组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古河相沉积层(Ⅰ),多成因加积互层(Ⅱ)以及现代河流堆积层(Ⅲ)等三大层。(2)按照覆盖层的三层层组结构的完整程度和其组合关系,将深厚覆盖层的构造划分为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深厚覆盖层各层组的含水性及渗透性,根据其渗透系数的差异,提出了西南地区深厚覆盖层的三种主要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包括: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其中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夹层型和互层型,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近均一复合型和非均一混合型。(3)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坝基天然渗流场和基坑开挖后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模拟不同上游河水位条件下的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和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的坝基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五种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中,存在弱透水层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近均一复合型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其坝基渗流量或基坑涌水量更小。且弱透水层层数越多,越靠近顶部,其控渗效果越好。在上游高水位条件下,覆盖层中的弱透水层控渗效果明显。(4)以长河坝水电站坝基覆盖层作为工程实例。根据本文提出的划分标准,将天然条件下长河坝坝基深厚覆盖层划分为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开挖后的坝基覆盖层可认为是不完整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选取坝址周围约0.87km2面积的区域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根据模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渗透系数可分为6个区域,(1)-(4)区为深厚覆盖层,(5)、(6)区为基岩。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剖分并模拟其天然条件下的渗流场,并以已有的观测孔数据及渗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修正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后,根据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基坑实际开挖情况,分别模拟围堰刚修建完成、挖除覆盖层第(3)层、基坑开挖完成等3种工况及考虑基坑排水和主副墙防渗后两种工况的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长河坝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的渗流场总体形态和特征与前述层状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概念模型的渗流场基本吻合。且由于坝基覆盖层整体渗透性较强,基坑开挖后仅有的一层弱透水砂层被挖除,覆盖层的控渗能力较弱,因此开挖后坝基基坑中的涌水量一直较大。采取了排水措施后,基坑涌水量有一定的下降,效果较明显。在主副墙防渗后,基坑的总涌水量有所下降,说明防渗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彭文哲[5](2020)在《基于应变楔理论的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政策的落实,促使我国西部山区的高速公路及铁路工程发展迅速,部分路线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崇山峻岭。然而,修建高速公路或铁路时,不仅要考虑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以保证工程安全,还要减少生态破坏,因此许多路段采用半路半桥形式沿陡坡行进或采用全高架桥形式跨越山区,桥梁桩基不得不建造在陡坡上。相比于平地桩基,陡坡段桥梁桩基的受荷及变形特性复杂得多,我国现行规范尚无对应的内力及变形计算方法。为此,本文依托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陡横坡条件下桩柱式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及交通部科技计划项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修订”,进一步探究陡坡段桥梁桩基的承载机理及受力变形特性等,以完善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理论及方法。本文首先介绍应变楔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水平受荷单桩模型。通过分析桩周土体的应变等值线云图,验证应变楔的存在,进而确定应变楔基本参数,总结出规律性结论:随着桩顶水平荷载的增大,边界应变值增大;应变楔长度及深度均呈增大的趋势,且幅度相近。随着土体内摩擦角的增大,边界应变值增大;应变楔长度与深度均呈减小的趋势,且幅度相近;伞角也未有明显变化。其次,对比抗滑桩及陡坡段桥梁基桩承载机理,进行抗滑桩稳定性及合理桩间距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探讨临坡水平受荷刚性桩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荷载指向坡外及坡内的两种工况,分别提出相应的桩前土体极限破坏模式,进而推导出极限承载力。研究表明:临坡刚性桩水平极限承载比随粘聚力的变化不大,随坡角增大而减小;不同内摩擦角条件下的水平极限承载比-坡度曲线近乎直线,界限比较分明。水平极限承载比随临坡距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达到临界临坡距后,承载比将与临坡距的增加无关。再次,引入可综合考虑“P-Δ”效应、桩土相互作用及地基剪切模量的改进有限杆单元方法;结合平地应变楔理论及斜坡地基水平极限承载力模型,提出适用于坡顶处水平受荷桩分析的修正应变楔模型以确定地基水平抗力,并提出对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土楔理论考虑坡腰处桥梁基桩可能承受的侧向土压力,提出适用于坡腰处水平受荷桩分析的力学模型及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折减地基比例系数法(m′=1/2m)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陡坡段桥梁基桩分析计算方法,适用于预测低水平荷载下基桩位移,尽管会低估高水平荷载下基桩位移。此外,修正应变楔方法计算结果比m法及m′=1/2m法更贴近数值模拟结果。最后,根据陡坡段桥梁基桩承载特性,建立考虑桩后土压力的复杂荷载下陡坡段桥梁单桩简化模型;并引入Pasternak双参数以考虑土体剪切模量,推导单桩内力及位移有限差分解。针对陡坡段桥梁双桩的承载特性,考虑桩-土-桩相互作用、桩顶变形协调及边界条件,建立适用于陡坡段桥梁双桩基础内力及位移分析的简化模型;并综合考虑“P-Δ”效应、连系梁的影响以及相邻特征段满足的连续条件,推导陡坡段桥梁双桩基础内力及位移有限差分解。
高文生,梅国雄,周同和,郑建国,李耀良,龚维明,孙宏伟,王涛[6](2020)在《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基础工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问题。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老旧城市密集区既有建筑基础加固改造不断提出新任务;传统的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损害,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地基基础持续技术创新。文章从基础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设计与工程实践、施工技术与装备、检测技术、纠倾与改造等方面综述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情况。
瞿立明[7](2020)在《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桩基础具有强度高、沉降小、可跨越复杂地质条件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路基和桥梁的下部基础,其工作性能主要依赖于桩-土相互作用。倾斜地层中桩周土的应力场不再呈轴对称分布,且同一承台下不同位置的桩基会出现桩-土摩擦长度不同的情况;在交通动荷载作用下,倾斜地层中的振动波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在斜边界处还可能引起反射波。已有研究中,桩基动力响应研究多针对水平成层场地展开,关于倾斜地层条件下桩基动力特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采用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倾斜地层中桩基动力响应特性、动荷载传递机理、波传播特性及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与群桩动响应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讨论了地层倾斜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和机理,并提出了倾斜地层条件桩基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开展了循环动荷载作用下水平地层,斜坡和倾斜基岩场地中的单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倾斜地层桩基在不同中值荷载,不同动力幅值,以及不同加载频率的组合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机理,分析了桩顶动位移,桩身动应变,桩底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倾斜边界对桩身动位移幅值影响较小,但会明显改变土场地的动响应,使得桩周土响应出现方向性差异,且斜坡和基岩面倾斜边界对土响应的影响并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倾斜基岩条件下,位于倾斜上侧的土位移大于同深度处倾斜下侧的位移,倾斜基岩边界的影响随土体深度增加而变大;斜坡场地条件对土体位移的影响主要在地表一定深度范围内,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位移响应的方向性差异与土体到桩轴的径向距离有关,径向距离较小时,位于坡脚一侧的土体位移更大,而径向距离超出一定范围后,坡顶一侧的土体位移会超过坡脚。(2)开展了倾斜地层条件下群桩动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地层倾斜条件下承台不同位置的振动有所区别,斜坡群桩承台下坡一侧振动较上坡侧剧烈,承台坡底方向的动位移出现“放大效应”,振动呈非对称分布。随后,针对试验观察到的倾斜地层群桩承台差异振动现象,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差异振动的原因,揭示了倾斜地层群桩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倾斜地层条件下群桩承台的差异振动是由下部桩基的差异振动引起,而倾斜地层群桩中出现差异振动原因是不同位置处的桩身自由段,摩擦段和桩底土厚度三者的数值和比例不同,导致同一承台下不同桩基的荷载传递和位移变形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桩长和不同桩土模量比条件下倾斜基岩场地和斜坡场地的动位移和轴力随深度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倾斜边界对桩基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3)开展了斜坡场地振动波传播特性和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出振动桩周围土场地不同深度处的位移峰值和到达时间,并将上述两各物理量转换为振动问题常用的幅值和相位,与水平场地振动波衰减的三维解析公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斜坡地层振动波传播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场地振动波传播路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上坡方向振动波衰减快于下坡方向;总体上,朝上坡方向的振动波以水平传播为主,对土场地的影响也接近水平地层中的情况,而部分朝下坡方向振动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偏折,不再沿水平方向。进一步地,开展了斜坡场地主动桩和被动桩双桩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被动桩引起的波发散不可忽略,且斜坡场地桩基受周围振动桩基的影响程度仍主要由该桩与土的接触面积决定。(4)展开交通动荷载下倾斜基岩面条件对群桩动响应特性,荷载传递规律和群桩相互作用机理的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受嵌岩深度变化的影响,倾斜基岩面群桩承台出现明显的差异振动现象,位于倾斜面下侧的承台响应大于倾斜上侧。另外,倾斜基岩条件下,振动波向倾斜上侧传播与下侧传播时对被动桩的影响程度不同:倾斜下侧被动桩中的位移与水平基岩面中较为接近;振动波向倾斜上侧传递时,部分振动能量会被动阻抗更大的基岩吸收,使得振动减弱,故倾斜上侧被动桩的位移略小于水平基岩。(5)分别开展了基岩边界对单桩动力响应影响的计算方法研究,以及斜坡场地条件下的群桩动力响应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桩基竖向阻抗会以水平无限地层条件下的桩基阻抗曲线为基线发生波动,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与桩基到基岩边界的距离关系密切,桩基距离基岩越近,波动频率越小,但波幅越大。另外,还基于结论(3)揭示的斜坡桩-土-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斜坡双桩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推导了考虑地形效应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得到了斜坡群桩竖向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地形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坡顶方向和坡底方向传播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不同,坡顶方向略大于坡底方向;二是不同斜坡角度下的桩-桩相互作用因子也不同,坡角越大,地形效应越显着;三是斜坡角度对动阻抗频率曲线峰值影响明显,且桩间距越大,地形影响越显着。
张志宇[8](2020)在《山区高速公路桩基挡土墙结构设计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区修建公路的地质条件一般较其他地区的地质条件有明显的不同,在山区修建公路时一般需要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因为山区的地质一般地势不平,山体之间的高差相对较大,同时地层之间的土层特性不是太好、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所以在山区地段进行高速公路修建的时候,将会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遇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时,为了减少场地平整和土石方搬运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同时也为了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往往需要在此设置挡土结构,以减少工程造价的投入,最终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本文以G580线和田至康西瓦公路工程中K159+322~K159+436复杂路段路基工程处置方案为依托。对山区高速公路复杂路段挡土结构(桩基挡土墙)结构设计优化及应用于路基边坡工程进行研究。在对挡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对山区高速公路主要的挡土结构类型进行介绍,了解挡土结构的力学特征;其次针对复杂路段挡土结构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最优设计方案;然后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NX对山区高速公路复杂路段挡土结构(桩基挡土墙)的设计优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所设计的挡土结构设计方案在工程应用中进行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对常规的五种挡土结构形式:加筋土挡土墙、桩基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桩板式挡土墙。分别从五个方面:结构构造形式、主要受力特征、施工过程中难易程度、挡土结构的适用性以及经济性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初步选定桩基挡土墙、锚杆挡土墙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特殊段挡土结构的主要支挡形式。(2)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复杂路段挡土结构设计所选出的两种挡土结构形式分别为:桩基挡土墙和锚杆挡土墙。分别从挡土结构的类型及特点、挡土结构的布置原则及其荷载分布、挡土结构的结构设计以及挡土结构施工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初步介绍分析,最终选出桩基挡土墙作为应用于山区高速公路复杂路段挡土结构形式。(3)根据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MIDAS/NX对桩基挡土墙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其结构进行设计优化分析,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出,随着桩基挡土墙承台厚度及桩基长度的增加可得出:桩基挡土墙整体形式上其结构所产生的位移及结构内部的应力均逐渐减少。其次随着桩基挡土墙墙身高度的增加,其结构所产生的位移及结构内部的应力逐渐增大。因此得出结论,在对桩基挡土墙结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承台的厚度及桩长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以提高挡土工程的整体稳定性。(4)根据依托工程概况对山区高速公路特殊段挡土结构采用桩基挡土墙进行结构设计,同时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复杂路段挡土结构桩基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及计算分析结果可知,参考依托工程现有的工程地质条件,最终采取桩基挡土墙结构尺寸为:挡土墙墙高12m、承台厚度为1.5m、桩基长度14米。经过验算其结果符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
胡亚坤[9](2020)在《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 ——以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地形艰险、地质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选择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地质因素。一个良好科学的选线方案,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影响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因此,总结出一套复杂山区地质选线原则,同时建立一套可用性强、实用性高的公路路线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依托在建的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项目,根据项目区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进行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通过对乐汉高速路线分析,从地质因素角度出发,总结出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同时建立一套公路路线评价指标体系。本论文主要成果有如下3点:1.总结各工程地质条件的选线原则。基于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项目,针对复杂山区各工程地质条件对路线选择的影响,提出各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结合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工程实例,重点对不良地质如滑坡、泥石流、崩塌、顺层边坡、特殊性岩土进行分析,提出其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2.基于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重大工点,总结出隧道和桥梁地区的地质选线原则。隧道选线从两个方面研究,一是从地质角度分析影响隧道路线的地质因素,二是从力学角度,利用Mida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隧道力学模型,分析隧道受力形式,提出隧道地区相应的地质选线原则;桥梁地质选线研究主要从地质因素与桥梁路线选择的关系,提出桥梁工点地质选线原则。3.建立公路路线选择指标体系。将影响路线选择的各指标列举成表,通过对专家进行调查问卷的形式,将影响路线选择的各指标因素进行权重评判。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各指标对路线选择的重要性权重,从而定性的分析路线各指标选择的重要性顺序,从而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公路选线提供理论支撑。
郑卫锋,张天光,陈大斌,鲁先龙[10](2020)在《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十余年来,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快速建设,输电线路遇到的地貌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杆塔基础的荷载也越来越大,各种不良地质条件叠加,基础型式呈现多样化,基础设计与施工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基于全寿命周期下的安全稳定理念,结合规划、基建及运行维护阶段,考虑环保与水保要求,系统总结分析了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梳理提炼了基建阶段中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存在的疑虑,全面分析了输电线路基础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重点研究思路及方向,为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全过程健康提供参考。
二、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桥梁基础工程2020年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桥梁基础结构型式 |
2 浅水桥梁基础的冲刷 |
3 海洋桥梁基础的冲刷 |
4 恶劣地质环境的基础设计 |
5 基础施工问题 |
6 桥梁基础的抗震研究动态 |
7 结论 |
(2)带有螺旋锚杆的偏心复合基础实验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输电线路行业的基础研究现状 |
1.2.2 螺旋锚基础的研究现状 |
1.2.3 偏心技术在输电行业基础上的研究现状 |
1.2.4 复合基础在输电行业上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且尚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偏心复合基础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偏心复合基础受力特点分析 |
2.2.1 铁塔与基础的相互作用关系 |
2.2.2 地脚螺栓偏心的优点和方案的选取 |
2.2.3 地脚螺栓偏心原理及力学分析 |
2.3 偏心复合基础计算方法研究 |
2.3.1 复合基础的上拔稳定计算 |
2.3.2 复合基础的下压稳定计算 |
2.3.3 复合基础的倾覆稳定计算 |
2.3.4 偏心复合基础强度计算 |
2.3.5 偏心与不偏心配筋实例计算比较 |
2.4 偏心复合基础构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基础原位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质勘查 |
3.2.1 场地概况 |
3.2.2 含水率和密度试验 |
3.2.3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 |
3.2.4 原位直剪试验及承载力地质试验 |
3.3 实验目的及实验的说明 |
3.4 试验基础结构设计 |
3.4.1 单螺旋锚抗拔试验基础 |
3.4.2 板柱加螺旋锚下压试验基础 |
3.4.3 板柱加螺旋锚上拔试验基础 |
3.4.4 偏心复合基础与非偏心复合基础上拔试验比对基础 |
3.4.5 板柱加螺旋锚水平承载力试验基础 |
3.5 土压力测试传感器布置 |
3.6 试验加载和测控系统 |
3.7 试验加、卸载方法 |
3.8 复合基础试验结果与分析 |
3.8.1 基础承载性能失效准则 |
3.8.2 单螺旋锚抗拔试验 |
3.8.3 复合基础下压试验 |
3.8.4 复合基础上拔试验 |
3.8.5 复合基础水平试验 |
3.8.6 偏心复合基础上拔试验 |
3.8.7 上拔试验承载力发挥程度系数 |
3.8.8 基础的抗拔理论与真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锚基础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ABAQUS模拟流程 |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 复合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 |
4.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6 基础云图及图表 |
4.7 有限元模拟高露头主柱跨河复合基础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偏心复合基础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中、美关于单锚基础的工程规定分析 |
5.3 偏心复合基础性能分析 |
5.3.1 经济性分析 |
5.3.2 荷载条件 |
5.3.3 设计地质参数 |
5.3.4 基础技术选型方案 |
5.3.5 设计计算结果 |
5.4 螺旋锚的防腐措施研究 |
5.5 复合基础的施工方法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4)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厚覆盖层现状研究 |
1.2.2 地下水渗流场研究 |
1.2.3 深厚覆盖层坝基开挖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西南河谷深厚覆盖层基本特征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2 西南主要河谷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 |
2.3 深厚覆盖层成因机理 |
第3章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3.1 水文地质结构的提出 |
3.2 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依据 |
3.2.1 典型河谷覆盖层组成及层组结构特征 |
3.2.2 水文地质结构划分标准 |
3.3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3.3.1 均匀水文地质结构 |
3.3.2 层状水文地质结构 |
3.3.3 复合水文地质结构 |
第4章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坝基渗流场数值模拟 |
4.1 概念模型 |
4.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4.1.2 参数及其它条件设置 |
4.1.3 计算模型及模型剖分 |
4.2 天然条件下渗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覆盖层渗流场分析 |
4.2.2 上游河水位对覆盖层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
4.3 基坑开挖后覆盖层坝基渗流场特征模拟 |
4.4 不同围堰河水位条件下的覆盖层基坑渗流场模拟 |
第5章 长河坝水电站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数值模拟 |
5.1 坝址区基本条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3 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5.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5.2.2 模型离散 |
5.2.3 模型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5.3 模型的验证 |
5.4 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模拟 |
5.4.1 基坑开挖过程覆盖层渗流场演变模拟 |
5.4.2 基坑排水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5.5 基坑防渗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基于应变楔理论的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桩基础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
1.1.2 桩的分类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2 亟待研究的问题 |
1.3 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受力分析研究现状 |
1.3.2 应变楔理论研究现状 |
1.3.3 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陡坡段桥梁桩基承载机理及受力变形特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竖向荷载下基桩承载特性 |
2.2.1 竖向荷载下基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2.2 竖向荷载下基桩破坏模式 |
2.2.3 竖向荷载下基桩承载力 |
2.3 横向荷载下基桩受力变形特性 |
2.3.1 横向荷载下基桩受力特性 |
2.3.2 横向荷载下基桩破坏模式 |
2.3.3 横向荷载下基桩受力变形分析 |
2.4 倾斜荷载下基桩受力变形特性 |
2.5 陡坡段桥梁桩基承载特性及受力特性 |
2.5.1 竖向荷载下基桩与边坡相互作用 |
2.5.2 横向荷载下边坡对基桩的影响 |
2.5.3 复杂荷载下双桩基础受力变形特性 |
第3章 基于应变楔理论的水平受荷桩桩土相互作用分析研究 |
3.1 概述 |
3.2 应变楔理论 |
3.3 水平受荷桩有限元分析的算例验证 |
3.4 刚性桩应变楔参数研究 |
3.4.1 三维有限元模拟 |
3.4.2 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 |
3.5 柔性桩应变楔参数研究 |
3.5.1 三维有限元模拟 |
3.5.2 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 |
3.6 小结 |
第4章 陡坡段桥梁桩基稳定性及水平极限承载力研究 |
4.1 概述 |
4.2 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最优桩位确定 |
4.2.1 Optum G2 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
4.2.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4.2.3 参数分析 |
4.3 考虑桩侧及桩后土拱联合作用的抗滑桩桩间距研究 |
4.3.1 计算模型及基本假定 |
4.3.2 双土拱模型承载机理及合理桩间距 |
4.3.3 实例验证 |
4.3.4 参数分析 |
4.4 临坡刚性桩破坏模式及水平极限承载力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力 |
4.5 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承载力上限分析 |
4.5.1 有效嵌入深度及极限水平地基反力 |
4.5.2 破坏模式及基本假定 |
4.5.3 水平承载力上限分析 |
4.5.4 算例验证 |
4.5.5 边坡及荷载方向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应变楔理论及有限杆单元法的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有限杆单元基本原理及其改进方法 |
5.2.1 有限杆单元方法基本原理 |
5.2.2 改进有限杆单元分析方法 |
5.2.3 基于有限杆单元法的陡坡段桥梁桩基分析步骤 |
5.3 陡坡段坡顶处桥梁基桩受力分析 |
5.3.1 陡坡段坡顶处桥梁基桩应变楔模型 |
5.3.2 下部修正应变楔模型 |
5.3.3 上部土楔 |
5.3.4 修正应变楔模型的计算流程 |
5.3.6 算例验证 |
5.3.7 影响因素分析 |
5.4 陡坡段坡腰处桥梁基桩受力分析 |
5.4.1 简化计算模型及其控制方程求解 |
5.4.2 土楔理论 |
5.4.3 分析流程 |
5.4.4 算例验证 |
5.4.5 参数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陡坡段桥梁双桩基础内力及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陡坡段单桩内力有限差分解 |
6.2.1 基本假定及微分方程 |
6.2.2 有限差分解 |
6.2.3 算例验证 |
6.3 陡坡段桥梁双桩基础内力计算有限差分解 |
6.3.1 双桩基础内力计算模型及基本假定 |
6.3.2 各特征段桩身内力及位移有限差分解 |
6.3.3 实例验证 |
6.3.4 参数分析 |
6.4 基于改进有限杆单元的陡坡段双桩内力计算方法 |
6.4.1 陡坡段桥梁双桩受力分析模型 |
6.4.2 基本假定 |
6.4.3 桩土相互作用 |
6.4.4 陡坡段桥梁双桩内力及变形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6)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国外基础工程技术研究综述 |
1.1 特殊地质条件中深基础性能研究 |
1.2 新桩型性能与施工的探索 |
1.3 检测方法与结果分析的新尝试 |
1.4 土-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
1.5 桩基础施工创新 |
1.6 桩基抗震性能研究 |
1.7 既有基础的再利用 |
2 国内基础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成果 |
2.1 应力历史对地基设计参数的影响 |
2.2 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内力分析 |
2.2.1 阶梯方形基础的挠度及内立场的解答 |
2.2.2 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中正交各向异性薄板相互作用解析解 |
2.2.3 关于浅基础板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2.3 复合锚杆基础抗浮技术 |
2.4 桩基沉降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2.5 主裙连体建筑控制变形 |
2.6 桩基抗震 |
2.7 山区与岩溶地基基础 |
2.7.1 山区与岩溶基础工程稳定性研究动态 |
2.7.2 岩溶问题研究应用进展 |
(1) 地基处理技术 |
(2) 桩基础 |
(3) 桩-筏基础 |
2.8 黄土地区管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
2.9 大直径桩 |
2.10 组合截面桩 |
2.11 能源桩 |
2.12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 |
3 基础工程设计与工程实践 |
3.1 沉降控制设计准则 |
3.2 天然地基设计方案 |
3.2.1 工程实例1[52] |
3.2.2 工程实例2 |
3.3 桩筏基础设计方案 |
3.3.1 工程实例3——上海中心大厦[53] |
3.3.2 工程实例4——北京中国尊大厦[54] |
4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与设备 |
4.1 旋挖桩技术 |
4.2 沉井基础施工技术 |
4.3 潜孔冲击高压旋喷桩(DJP工法) |
4.4 低净空施工 |
5 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新进展 |
5.1 静载试验技术 |
5.1.1 堆载法 |
5.1.2 锚桩法 |
5.1.3 自平衡法 |
5.1.4 光伏高桩基础静载检测技术 |
5.1.5 水平推桩试验 |
5.2 桩基内力测试技术 |
5.2.1 滑动测微计 |
5.2.2 光纤传感技术 |
6 地基基础纠倾与改造 |
7 结 论 |
(7)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单桩振动响应理论研究 |
1.2.2 群桩振动响应理论研究 |
1.2.3 桩-土耦合振动响应试验及数值研究 |
1.2.4 近场波动中的地层边界效应 |
1.2.5 倾斜地层条件下桩-土相互作用静力学特性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桩-土竖向耦合振动响应模型试验系统与测试 |
2.1 引言 |
2.2 模型槽动力加载系统 |
2.2.1 试验加载系统 |
2.2.2 模型槽反力架 |
2.3 试验方法 |
2.3.1 几何模型及材料准备 |
2.3.2 动力加载方案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桩顶位移时域响应 |
2.4.2 动位移幅值 |
2.4.3 桩底动土压力 |
2.5 本章小结 |
3 倾斜地层中单桩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准备 |
3.2.1 试验场地及设备 |
3.2.2 几何模型与相似关系 |
3.2.3 复杂地形地质边界条件 |
3.2.4 试验材料及试验步骤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桩基静极限承载力 |
3.3.2 振动位移 |
3.3.3 动应变 |
3.3.4 动土压力 |
3.4 单桩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3.4.1 模型描述和验证 |
3.4.2 地形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4 倾斜地层中群桩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几何模型和试验方法 |
4.3 承台动位移试验分析 |
4.4 群桩振动响应数值分析研究 |
4.4.1 模型描述和验证 |
4.4.2 承台非对称位移 |
4.4.3 承台模量及荷载作用面积的影响 |
4.5 下卧基岩面倾斜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
4.6 地表倾斜对群桩动力响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斜坡地形下桩-土耦合动力相互作用机理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描述及验证 |
5.3 水平地形中端承桩振动特性 |
5.3.1 完全埋入桩周土体振动衰减规律 |
5.3.2 未埋入桩段对土体振动衰减的影响 |
5.3.3 水平地形中桩-土-桩相互作用 |
5.4 斜坡场地土体振动衰减和波传播 |
5.4.1 斜坡表面土体振动位移衰减 |
5.4.2 地形倾斜对土位移的影响范围 |
5.5 斜坡场地上的桩桩相互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6 倾斜基岩面桩基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 |
6.1 引言 |
6.2 倾斜基岩面场地单桩动力响应 |
6.3 倾斜基岩面场地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
6.4 倾斜基岩面场地群桩动力响应 |
6.5 本章小结 |
7 复杂地层条件下桩基竖向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
7.1 引言 |
7.2 考虑基岩边界影响的桩基竖向动力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
7.2.1 计算模型和基本假设 |
7.2.2 土体控制方程及求解过程 |
7.2.3 桩身振动控制方程及求解过程 |
7.2.4 结果验证 |
7.2.5 刚性边界距离的影响 |
7.2.6 桩长的影响 |
7.3 斜坡地形下桩基振动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
7.3.1 部分埋入桩单桩竖向振动响应 |
7.3.2 斜坡场地振动波向坡脚方向传播时的影响因子 |
7.3.3 斜坡场地振动波向坡顶方向传播时影响因子 |
7.3.4 斜坡场地桩-桩相互作用因子简化方法验证 |
7.3.5 地形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7.3.6 斜坡场地群桩动力响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等成果目录 |
A1 论文 |
A2 专利 |
A3 软件着作权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获奖情况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山区高速公路桩基挡土墙结构设计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挡土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公路挡土墙土压力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挡土结构力学特征及适用条件分析 |
2.1 主要挡土结构介绍 |
2.1.1 加筋土挡土墙 |
2.1.2 桩基挡土墙 |
2.1.3 锚杆挡土墙 |
2.1.4 锚定板挡土墙 |
2.1.5 桩板式挡土墙 |
2.2 主要挡土结构对比分析及选取 |
2.3 桩基挡土墙适用条件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区高速公路选定挡土结构设计及选取 |
3.1 挡土结构设计原则及要求 |
3.2 针对复杂路段挡土结构设计与施工内容 |
3.3 复杂路段挡土结构设计对比及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桩基挡土墙优化设计数值计算分析 |
4.1 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 |
4.1.1 MIDAS/NX简介 |
4.1.2 本构模型 |
4.2 高速公路桩基挡土墙有限元计算模型 |
4.2.1 计算基本假定 |
4.2.2 计算分析参数与工况 |
4.2.3 有限元计算模型建立 |
4.3 数值分析计算结果分析 |
4.3.1 不同桩基础长度条件下计算结果分析 |
4.3.2 不同承台厚度条件下计算结果分析 |
4.3.3 不同挡土墙高度条件下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桩基挡土墙实际工程应用分析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不良地质 |
5.4 针对复杂路段工程处置措施 |
5.5 高速公路桩基挡土墙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 |
5.5.1 结构设计与参数选取 |
5.5.2 桩基挡土墙设计计算分析 |
5.5.3 承台设计计算分析 |
5.5.4 桩基础设计计算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 ——以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速公路选线原则 |
2.1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总体思路 |
2.2 山区公路的平面与纵断面要求 |
2.2.1 山区高速公路平面 |
2.2.2 山区高速公路纵断面 |
第3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工程地质概况 |
3.1 自然地理特征 |
3.1.1 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象水文 |
3.1.4 地震动参数区划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质构造 |
3.4 水文地质条件 |
3.4.1 地下水的类型 |
3.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3.4.3 沿线水质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 |
3.5 不良地质 |
第4章 控制(乐山至汉源高速(汉源段))路线选择的地质因素 |
4.1 气候特征 |
4.1.1 气温对路线选择的影响 |
4.1.2 湿度对路线选择的影响 |
4.1.3 风力对路线选择的影响 |
4.2 地形地貌 |
4.3 地层岩性 |
4.4 地质构造 |
4.5 不良地质 |
4.5.1 滑坡地区选线 |
4.5.2 泥石流地区选线 |
4.5.3 崩塌、落石地区选线 |
4.5.4 顺层边坡地区选线 |
4.5.5 特殊岩土地区选线 |
第5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隧道的选线与选址 |
5.1 隧道选线成果分析 |
5.1.1 大岩隧道工程概况 |
5.1.2 大岩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5.1.3 隧道路线走向与构造应力关系 |
5.1.4 隧道的地质选线原则 |
第6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桥梁的选线与选址 |
6.1 桥梁的地质选线分析 |
6.1.1 鹦哥嘴大桥工程概况 |
6.1.2 鹦哥嘴大桥路线的选择 |
6.2 桥梁地质选线原则 |
第7章 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公路路线方案评价 |
7.1 模型选择与分析 |
7.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7.2 构建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模型评价因子选择 |
7.2.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7.2.3 评价结论与分析 |
7.3 路线方案分析评价 |
结论 |
附件 1: 公路路线选择指标体系指标权重打分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工程现状分析 |
1.1 基础工程的基本理念 |
1.2 规划、基建与运行和维护的关系 |
1.3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
2 基础工程建设阶段 |
2.1 勘察 |
2.2 设计 |
2.2.1 基础统一命名 |
2.2.2 基础设计参数选取 |
2.2.3 基础选型原则 |
(1)平原软土地区。 |
(2)丘陵山区。 |
2.2.4 基础设计优化 |
2.2.5 杆塔与基础的连接方式 |
2.3 施工 |
2.4 检测 |
3 基础工程运行维护管理 |
4 基础工程的研究新进展 |
4.1 研究成果 |
4.1.1 基础选型方向 |
(1)装配式基础。 |
(2)板式直柱基础。 |
(3)岩石嵌固基础。 |
(4)山区挖孔类基础。 |
(5)新型基础选择。 |
4.1.2 不良地质灾害及腐蚀方向 |
4.2 未来研究方向 |
(1)水土保持等环保领域。 |
(2)加固修复等健康诊断领域。 |
(3)基础自身设计技术领域。 |
5 结 语 |
四、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桥梁基础工程2020年度研究进展[J]. 江昕宇,武守信,冯君,李小刚,李毅.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1(S1)
- [2]带有螺旋锚杆的偏心复合基础实验及应用研究[D]. 刘育彤. 东北电力大学, 2021(11)
- [3]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4]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D]. 刘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应变楔理论的陡坡段桥梁桩基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彭文哲. 湖南大学, 2020(09)
- [6]基础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J]. 高文生,梅国雄,周同和,郑建国,李耀良,龚维明,孙宏伟,王涛. 土木工程学报, 2020(06)
- [7]倾斜地层中桩基竖向动力响应模型试验与计算分析[D]. 瞿立明. 重庆大学, 2020(02)
- [8]山区高速公路桩基挡土墙结构设计优化及应用研究[D]. 张志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复杂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研究 ——以乐山至汉源高速公路(汉源段)为例[D]. 胡亚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研究新进展[J]. 郑卫锋,张天光,陈大斌,鲁先龙.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