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小水面畜、禽、草、鱼模式养鱼高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梦华[1](2020)在《动物栖息视角下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所指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内涵上是指传统村落建设对动物友善的历史经验,其外延表现为多种类型的传统村落建设经验,从空间尺度上表现为传统村落的总体布局经验、农林空间的营造经验、民居道路空间的营造经验、水系空间的营造经验等。在研究区域上以闽西地区为研究范围,选择闽西地区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持优良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主体。闽西主要由原来的汀州组成,包括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永定县、上杭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共八县,分属龙岩、三明两个地级市。闽西偏处一隅,山峦重叠,交通闭塞,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其传统村落在村落选址、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在具体的村落选择上,本文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闽西地区村落以及本人对永定县进行相关资料查阅拟实地走访调研的村落为基础,优先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的原生态村落。初步筛选拟定调研的相关村落有洪坑村、塔下村、培田村、田螺坑村,具体视后期相关深入调研情况而定。本文主要从以下三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比较了现代农业建设与传统荒漠村落建设的区别,阐述了动物环境在传统村落形态和建设场地中的作用。环境塑造了村庄,分析了超自然历史的进程和富士经济在西方的特点。第二部分,研究主体。从总体层面和专项层面上展开研究。在总体层面上,以闽西培田村为例,通过梳理村落总体布局特点,调研村落整体动物分布特征。并借用“图式”将不同动物栖息环境与村落总体布局相结合,来剖析闽西传统村落在总体布局上关怀动物的建设经验。在专项层面上从民居道路建设、农林环境、水系环境三个层面展开各自内容下,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布局对动物栖息友善的传统经验。第三部分,启示与建议。城镇化发展对传统村落建设经验的侵蚀现象严重,村落的布局、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因失去其承载的空间而逐渐退出舞台,村落规划建设自有的一套经验体系也鲜有人关注,保护和传承村落对动物栖息友善经验遗产迫在眉睫。在“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对原有建设经验保护的积极意义、保护策略以及礼俗规约和当代乡村规划方法的融合。
魏榆帛[2](2019)在《经济人类学视域下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研究》文中指出稻田养鱼作为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在黔东南州主要在苗族、侗族的智慧与实践中产生,是一种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之一。将水稻和鱼类养在同一片区域的传统,不但能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提供物质保障,还能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省土地资源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它还蕴育出绚丽多彩的稻田养鱼习俗与文化,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文化体系,与当地经济活动和生活文化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稻田养鱼开始尝试规模化、产业化,以此提高经济效益。而稻田养鱼产业化的推动离不开农村合作社的成立,这也使得稻田养鱼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迁。本文从经济人类学的视域,通过黔东南州台江县南宫镇A村苗寨与黔东南州黎平县B村侗寨稻田养鱼现状分析作为切入点,查询相关资料和数据,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嵌合理论、文化变迁理论、文化资本等理论,论述了传统稻田养鱼的生计方式、兴起、习俗与文化及当地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稻田养鱼从支撑人们的生存到迈向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得出影响稻田养鱼产业化发展的因素有:文化、专业人才、基础设施等。对此,通过借鉴国内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结合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实际情况,进而提出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产业发展主要应从文化宣传与保护,促进文化产品的形成,以及政府政策、规划、引进人才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推进黔东南州稻田养鱼文化与产业化的和谐发展。
腾芸[3](2017)在《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池塘养鱼通常是指小水面的成鱼养殖,池塘包括人工开挖的鱼池,改进修整后的山塘、坑塘等。而"八字精养"是池塘养殖成鱼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简而言之包括水、种、饵、密、混、轮、防、管8个方面。其中水(水源、水深、水活),种(良种、体健),饵(饵精、量足)是养鱼的物质基础;密(合理密养),混(多品种混养),轮(轮捕轮放)是养鱼的基本措施;防(防治病害),管(精心管理)是养鱼获得高产的保证。笔
孙海清[4](2014)在《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目标,把淡水渔业列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六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世界海洋渔业资源面临逐渐枯竭的压力,发展淡水渔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背景,本文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数据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云南渔业发展的思路、途径选择和对策建议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本文在考察云南渔业发展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对渔业影响程度,把云南渔业发展划分了四个历史阶段;把云南渔业发展状况放在全国范畴分析,得出云南渔业在全国渔业中的位次变化情况;本文应用比较分析方法,系统总结了云南渔业发展的现状、实践、经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本文收集了1978到2013年连续36年的全省主要水产品生产指标数据资料和州市级生产统计数据资料,分别对全省和十六个州市渔业生产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建立不同时间段的渔业生产结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GM(1,N))及模拟计算,对影响渔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发现云南水库养殖面积的扩大和池塘单产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对水产品产量的增长起到了持续支撑作用,而水库养殖和池塘养殖两大因素对水产品总增量的贡献达95.04%,它们对产量增加的驱动作用呈现递增趋势。本文还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全局和宏观的角度,对云南渔业发展的内外优势和劣势因素、机遇与风险等进行了系统、全面、具体和深入的研究分析,理清了云南渔业发展在现实与潜力、条件与布局、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困难之间的状况与相互关系,对云南淡水渔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对策组合。在综合分析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淡水渔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建设高原淡水渔业强省为目标,以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为方针,按照‘拓水域、兴养殖、强加工、活三产、护生态’的要求,走‘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多元协同’的可持续渔业发展的道路”。本文还通过建立水产品产量的GM(1,1)目标预测模型和计量经济学预测模型开展预测研究。所建立的两组模型互相验证和补充,并以此预测全省水产品产量的可能变化趋势和目标。预测得出,到2020年,云南省水产品总产量约在119-180万吨之间,论文进一步对实现该目标所应采取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为云南渔业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本文还在综合分析各章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对云南渔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列的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云南渔业发展变化的历史变迁与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等问题。二是,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与优劣势分析法(SWOT)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地对云南渔业产业发展进行分析,这些方法相互支撑与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建立云南渔业生产结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GM(1,N))和计量经济增长预测模型,结合因素比较分析法,对影响全省与十六个州市水产品增长的相关因素的作用程度进行了分析。四是,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联合对云南渔业未来的增长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提出了云南渔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有针对性地的对策建议。
李琦珂[5](2013)在《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拥有黝黝黑土地的松花江流域,经过一百多年的农业开发,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虽气候严寒,夏短冬长,但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比较适合发展农业。自东北“开禁”以来,关内移民陆续进入,土地垦殖持续不断,人地关系渐趋紧张。农业开发所及之地,荒山沼泽化为肥田沃野,森林草原变成农田村舍,自然景观成为人工生态,人地系统结构变化异常显着。农业系统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界面,其结构变迁与功能进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经中原农耕文化辐射,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松花江流域的种植业对畜牧业、林业和渔猎业的“挤压”倾向日益明显,生产结构逐渐单一,农业系统功能脆弱,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20世纪以来,松花江流域种植业,大致经历由“—元”到“二元”、再到“三元”的结构变迁,农业系统呈现良性衍化态势。功能发挥偶有曲折低徊,也基本处在自组织阙值范围之内。民国时期,种植业系统开放而高效;伪满时期,种植业系统“入”不敷“出”;建国之后,系统功能发挥顾“此”而失“彼”;三中全会之后,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系统发展稳定且持续。畜牧系统的百年发展,主要特征是畜牧结构的日益趋同。20世纪初叶,因地区间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的差异,松花江流域的畜牧系统,具有发展不均衡的显着特点。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家畜多经喂猪、牛、羊,家禽常饲养鸡、鹅、鸭;松花江流域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多为游牧民族的畜牧区,多豢养马、牛、羊及犬;生息繁衍于松花江流域东部的渔猎民族,历史上曾与鹿共舞,与犬相伴,如今已成民族文化的遥远记忆。20世纪中期以来,因文化的不断融合,技术的日新月异,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渐至消亡,畜牧生态系统因多样性的缺失而危机蛰伏。松花江流域是森林部落的故乡。莽莽林海钟灵毓秀,引俄人日寇竞垂涎。建国之前,森林资源砍伐得多,养护培育得少,形成畸轻畸重的林木利用结构。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与砍伐并重,松花江流域林本利用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系统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审美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渔业是松花江流域的传统产业。20世纪之初,松花江流域渔业仍为自然经济,鱼类资源尚属充足,鱼种结构相对合理。随着渔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自然鱼类捕捞—度占据渔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迫于鱼类资源锐减的严峻形势,20世纪中叶养殖渔业逐渐兴起并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优势生产部门,渔业结构因此而日益优化。世纪之末,松花江流域渔业品种结构逐步向着多元化、生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发展衍化,既受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不断驱动,也受系统外部诸如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且时时反作用于这些外在因素,积久而成互生互克、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合理的经济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技术变革能够打碎落后制度的桎梏,冲破资源瓶颈的制约,成为农业结构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人地作用的手段延伸、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式,农业技术在种植结构的历史变迁中举足轻重。农机等物质装备的规模运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集约投入,育种对生物适应能力的能动作用,水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润泽渲泄,都是借助农业系统某一因素(或环节)的人工调控,来提高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进而达到优化农业结构、完善功能机制的目的。作为日趋开放的“结构-功能”共同体,农业系统的存在以及发展,还会受到上层“人一地”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人地结构对农业系统的时或促进、时或阻滞。若人地结构趋于合理,人地关系基本平衡,农业系统就会良性发展,结构渐至优化、功能发挥良好;若人地结构严重失衡,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大自然就会以灾害的方式来警告人类,实际上是为农业系统的良性回归提供反馈信息,以此督促农业系统的参与者——人类,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永葆经济、生态高效功能。
本刊编辑部[6](2012)在《开好局 迈好步 为顺利完成渔业“十二五”规划奠定扎实基础——2011年全国渔业工作盘点》文中提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渔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和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应对渔业突发事件,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保持了渔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顺利完成"十二五"既定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结各地开局之年的工作亮点与重点,不为宣扬,只为督促激励,圆满完成既定规划任务。
刘春荣[7](2010)在《福建水库渔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多地少,食物结构单一,粮食自我供应不足,农民收入偏低,长期制约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福建水域资源条件优越,水库渔业历史悠久,充分利用资源,合理规划,科学进行渔业增养殖,对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食物来源,改善食物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发展水库渔业的优势与意义,指出水库渔业发展中存在着生产缺乏规划,产权不明晰,养殖不合理,环境污染较明显,社会化服务不完善,渔民权益保障不力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地发展现状,提出了水库渔业发展应以发展“生态、安全、高效渔业”为目标,坚持合理进行开发规划,科学发展增养殖。坚持制度创新,支持发展;规划创新,有序发展;机制创新,提升发展;管理创新,规范发展;服务创新,促进发展;推动水库渔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福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实现福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何周蓉[8](2010)在《四川绵阳丘陵地区户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把沼气池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随机抽样调查为主、宏观调查为辅以及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丘陵地区有关家庭基本情况、能源消费和沼气池建设以及建沼气池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相关问题;考察并研究在丘陵地区发展“猪(鱼、兔、蚕)-沼-电—粮(菜、果、菇)”的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实施条件以及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对农村家庭经济、环境和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带来的影响。选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实证研究法剖析目前高山乡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沼气池建设的能源效益以及对购买沼气发电设备财务效益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来评价沼气池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在丘陵地区农村户用沼气开发与综合利用模式及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偏远丘陵地区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猪(鱼、兔、蚕)-沼-电—粮(菜、果、菇)”,能转变农村传统的用能结构、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维护走“小家电式维修服务”模式,有利于沼气池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第三,对户用沼气发电项目在一些缺电的农村进行试点,即在丘陵地区试行“猪-沼-电—粮”生态农业模式,能有效的利用沼气能源。基于上的上面的研究,本文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完善设计与检验标准,保证沼气池质量;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增强服务功能;培养沼气综合利用的技术人员到村、组进行技术指导,拓展沼肥沼气的应用领域;多方筹集资金、多渠道增加投入在丘陵地区试行“猪-沼-电—粮”模式,以便更有效的利用沼气能源等5条措施。
骆洪[9](2010)在《草—沼—鱼生态养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以一养殖基地为例,介绍了草-沼-鱼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基地概况、动植物间的互惠利用、鱼种放养、水质调节等内容,以期为该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温婕[10](2008)在《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 ——以湖北洪湖湿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渡性地貌,其生存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受到严重的威胁。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恢复地球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湿地生态恢复规划存在了很多的矛盾,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不能平衡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也给人文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在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保证湿地生态的同时,提高湿地的经济效益,构建适应生态与经济均衡发展的系统,进而实现湿地生态恢复的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通过对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分析、研究,构建一套兼顾湿地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湿地生态恢复进行规划,结合湖北洪湖湿地的具体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我国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理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更好地恢复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平衡,和谐文明的湿地生态景观。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湿地生态恢复的思路必须是生态与经济结合的,达到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的高效和谐的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恢复规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通过理论构建、实例分析,对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从三个方面来实现:①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构建。②湿地生态经济链的构建。③湿地生态产业模式的选择。(2)总结出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的过程和框架。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的程序应因地制宜,通过资料的收集,制定好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引入生态经济理论,实现总体规划、分项规划和论证,确保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的实施。(3)结合国家生态保护区项目——湖北省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湿地的生态恢复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对生态经济结构下的生态恢复规划方法加以论证,并通过生态效益的预测,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以此来促进生态经济下的湿地生态恢复的相关研究的发展。
二、新建小水面畜、禽、草、鱼模式养鱼高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建小水面畜、禽、草、鱼模式养鱼高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栖息视角下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中国大陆研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第2章 区域视野下的建设与动物栖息 |
2.1 不同区域下的建设与动物栖息 |
2.1.1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社区营造与动物栖息 |
2.1.2 日本的生态规划与动物栖息 |
2.2 闽西客家的环境背景 |
2.2.1 闽西客家的分布 |
2.2.2 逢客有山的闽西地貌概览 |
2.2.3 网状分布的闽西水系环境 |
2.3 闽西建设下的宏观动物保护 |
2.3.1 闽西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
2.3.2 闽西自然保护区对动物的保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闽西传统村落动物栖息空间的总体布局 |
3.1 闽西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空间总体布局特点 |
3.1.1 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空间丰富渗透 |
3.1.2 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空间的边界模糊 |
3.1.3 传统村落中适于动物栖息的斑块比重大 |
3.2 闽西传统村落总体布局对动物栖息的好处 |
3.2.1 动物遍布于传统村落各处 |
3.2.2 动物融入的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
3.2.3 动物在乡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
3.3 闽西传统村落对动物栖息友善的内在原因 |
3.3.1 闽西客家人对“完美”村落环境的追求 |
3.3.2 闽西客家人以动物活动进行村落选址 |
3.3.3 闽西客家人对动物的崇拜与敬畏 |
3.3.4 闽西客家宗族对生境的珍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闽西传统村落农林空间对动物的庇护 |
4.1 原生林与动物栖息 |
4.1.1 原生林制度化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原始生境 |
4.1.2 原生林的封禁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 |
4.2 村落风水林营造与动物栖息 |
4.2.1 闽南客家人对生态环境的人工补救 |
4.2.2 祠堂风水林对野生动物的庇护 |
4.3 农田空间对昆虫、两栖动物的庇护 |
4.3.1 闽西传统稻田养鱼的农业循环生产方式 |
4.3.2 循环梯田灌溉增加两栖动物的水环境 |
4.3.3 农田环境为萤火虫创造栖息环境 |
4.3.4 梯田层层过滤为萤火虫减少污染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闽西传统村落民居建设与动物栖息 |
5.1 闽西传统民居多样化的动物栖息 |
5.1.1 传统民居动物分布 |
5.1.2 动物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
5.1.3 民居对“有害”动物的阻隔 |
5.2 闽西传统民居对鸟类的接纳 |
5.2.1 传统民居对鸟类友善的细部做法 |
5.2.2 传统民居为鸟类提供食物 |
5.2.3 传统民居为鸟类提供避难空间 |
5.2.4 传统民居接纳鸟类的内在原因 |
5.3 闽西传统民居对两栖类、鱼类友善的细部做法 |
5.3.1 传统民居为两栖动物提供阴角空间 |
5.3.2 传统民居水井设施为两栖类、鱼类提供水源 |
5.3.3 类湿地的庭院营造为两栖类提供栖息环境 |
5.4 闽西传统民居与其他动物栖息空间 |
5.4.1 畜禽舍在民居中的布局规定 |
5.4.2 民居多样化的家禽活动空间 |
5.4.3 畜舍与民居中的缓冲空间 |
5.5 园林动物在闽西传统民居中的应用 |
5.5.1 中国古典园林接纳动物的传统做法 |
5.5.2 园林营造与鸟类、昆虫动物栖息 |
5.5.3 园林与自然界面处过渡处的动物栖息空间 |
5.5.4 传统民居园林观赏动物的消失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西传统村落水系与水生动物栖息 |
6.1 传统村落水系与水生动物栖息特点 |
6.1.1 点、线、面的复合水系与动物栖息 |
6.1.2 传统村落对水系的生态顺应与动物栖息 |
6.1.3 适当的人工水利为动物提供变化的水栖环境 |
6.2 传统村落河流对两栖类、鱼类等栖息的庇护 |
6.2.1 河流水系为两栖类、鱼类等提供栖息空间 |
6.2.2 水口营造与动物栖息 |
6.2.3 河道细部构造方式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
6.3 传统村落人工水圳与两栖类、鱼类栖息 |
6.3.1 培田水圳概述 |
6.3.2 培田水圳对鱼类、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环境 |
6.3.3 宗族对水圳的管理为动物提供洁净环境 |
6.4 水塘与鱼类栖息 |
6.4.1 水塘的生态作用 |
6.4.2 水塘对鱼类友善的经验 |
6.4.3 水塘建设的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启示 |
7.1 闽西传统村落建设与动物栖息的当代危机 |
7.1.1 以人为本的新村建设对动物栖息的忽视 |
7.1.2 样板式的乡村规划对动物栖息的破坏 |
7.1.3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的冲击 |
7.2 闽西传统村落对动物栖息友善建设经验的继承 |
7.2.1 构建村民参与为主导的传统村落建设 |
7.2.2 建立以特殊物种保护为目标的传统村落建设规约 |
7.2.3 宗族和村民共建新村规约 |
7.2.4 鼓励社会活动参与乡村建设 |
7.3 对其他村落建设的启示 |
7.3.1 村落建设不仅仅要考虑人居要求 |
7.3.2 乡村动物栖息规约作为动物保护的补充 |
7.3.3 为其他村落建设提供新视角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经济人类学视域下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稻“鱼”种养时代背景 |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
(三)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发展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外经济人类学的研究 |
(二)国内经济人类学研究 |
(三)国内稻田养鱼研究 |
(四)国外稻田养鱼研究 |
(五)研究评述 |
四、研究内容、方法、拟解决问题和技术战略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解决的问题 |
(四)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经济人类学 |
(二)稻田养鱼 |
二、相关理论 |
(一)“嵌合”理论 |
(二)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理论 |
(三)文化资本理论 |
(四)生态农业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黔东南州稻田养鱼概况 |
一、黔东南州传统的养鱼方式——稻田养鱼 |
(一)鱼苗繁殖 |
(二)稻田选择、建设与管理 |
(三)放养数量、规格与捕鱼方式 |
二、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中的文化体现 |
(一)稻田养鱼中的祭祀体现 |
(二)稻田养鱼中的物质体现 |
(三)稻田养鱼中的鱼文化体现 |
三、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在传统经济社会中的体现 |
(一)稻田养鱼为经济社会提供基础 |
(二)稻田养鱼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
(三)群族联系的关键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的兴起、变迁与效益分析 |
一、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的起源与发展 |
(一)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的起源 |
(二)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的发展 |
二、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习俗与文化的变迁 |
(一)生计方式与稻田养鱼习俗的变迁 |
(二)消费需求与稻田养鱼习俗的变迁 |
(三)新的生计方式下黔东南州稻田养鱼文化的变迁 |
三、促进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发展的综合效益分析 |
(一)稻田养鱼的生态效益 |
(二)稻田养鱼的社会效益 |
(三)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途径探索 |
一、黔东南州台江县A村合作社稻田养鱼发展现状 |
(一)黔东南州台江县A村合作社发展现状 |
(二)稻田养鱼习俗与文化的变迁 |
二、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的经济意义及与现代经济的融合 |
(一)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体现的经济意义 |
(二)黔东南稻田养鱼与现代经济的融合 |
三、国内其他稻田养鱼产业发展借鉴 |
(一)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经验分析 |
(二)湖北省潜江市升级版的“稻鱼模式”产业发展经验分析 |
四、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产业问题、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一)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产业发展问题 |
(二)促进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思路 |
(三)黔东南州稻田养鱼产业对策建议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A:黔东南州稻田养鱼访谈提纲 |
附录B:黔东南州稻田养鱼访谈记录摘要 |
(3)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池塘条件 |
1. 池塘的准备 |
2. 池塘的改造 |
3. 池塘的清整 |
二、鱼种放养 |
1. 放养对象 |
2. 放养规格 |
3. 放养质量 |
4. 放养时间 |
5. 放养鱼种的搭配 |
6. 放养密度 |
三、饲养管理 |
1. 坚持每天巡塘 |
2. 适当调节水质、水量 |
3. 合理投饵 |
4. 科学施肥 |
5. 防治鱼病 |
6. 坚持做好养鱼记录 |
7. 做好防逃鱼、防泛池等工作 |
四、轮捕轮放 |
1. 一次放足 |
2. 分次放养 |
(4)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对农业与渔业经济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对农业与渔业经济理论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资料和数据 |
第二章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在全国的地位分析 |
2.2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
2.3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2.3.1 注重统筹规划 |
2.3.2 注重突出重点与布局 |
2.3.3 注重科技创新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
2.3.4 注重产业化发展 |
2.3.5 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养护 |
2.4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产业投入水平低 |
2.4.2 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
2.4.3 渔业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 |
2.4.4 科技研发与推广支撑服务能力较弱 |
2.4.5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程度低 |
2.4.6 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
第三章 云南淡水渔业增长的定量分析 |
3.1 主要指标的时间序列分析 |
3.1.1 水产品产量与养殖产量的关系 |
3.1.2 云南各州市水产品产量对全省总产量的贡献分析 |
3.1.3 南水产品产量的增长因素分析 |
3.2 南省淡水渔业生产结构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 |
3.2.1 各阶段的云南省淡水渔业生产结构的灰色协调分析模型 |
3.2.2 各要素变动的灰色协调分析 |
3.3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优劣势(SWOT)分析 |
4.1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
4.1.1 云南区位优势独特 |
4.1.2 当地鱼类品种资源极为丰富 |
4.1.3 水资源与生产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
4.1.4 适宜养鱼水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
4.1.5 水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大 |
4.1.6 渔业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魅力 |
4.1.7 渔业生产比较利益相对较高 |
4.2 淡水渔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分析 |
4.2.1 各级政府对发展渔业还存在错误或低估的认识 |
4.2.2 渔业发展的良好政策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
4.2.3 渔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
4.2.4 渔业发展面临外部生态压力增大 |
4.2.5 粗放式养殖方式不利于渔业的健康发展 |
4.2.6 水环境局部恶化 |
4.2.7 养殖品种结构不太合理 |
4.2.8 产业结构层次低 |
4.2.9 政策支撑体系不足 |
4.2.10 投入支撑较弱 |
4.2.11 基础设施条件差 |
4.2.12 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能力偏弱 |
4.3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
4.3.1 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 |
4.3.2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 |
4.3.3 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机遇 |
4.3.4 中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
4.3.5 政策环境进一步趋好的机遇 |
4.4 淡水渔业发展的风险分析 |
4.4.1 市场风险 |
4.4.2 自然灾害风险 |
4.4.3 质量风险 |
4.5 基于SWOT分析基础上的云南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组合 |
第五章 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途径、目标预测与对策 |
5.1 发展途径 |
5.1.1 发展的基本思路 |
5.1.2 发展的目标预测 |
5.1.3 发展的主要途径 |
5.2 对策建议 |
5.2.1 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支撑 |
5.2.2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5.2.3 推进淡水渔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5.2.4 建设科研、推广和服务体系 |
5.2.5 完善对各级政府的监督检查机制 |
5.2.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
四、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和阶段性特征 |
第一节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
一、放垦政策 |
二、人口发展 |
三、农业开发 |
四、灾害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预警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演替的阶段性特征 |
一、清末东部渔猎、中部农耕、西部游牧的土地利用格局 |
二、土地利用渐趋农耕化(民国前期) |
三、农耕化程度不断加深(伪满统治时期) |
四、农耕化程度继续加深(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五、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第三节 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变迁与从业人口变迁 |
一、产值结构变化 |
二、从业人口结构变化 |
第二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种植结构变迁 |
第一节 粮食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
一、粮食作物生产 |
二、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二节 经济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
一、经济作物生产 |
二、经济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三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消长 |
一、“自给自足”经济逐渐解体(晚清至1931年) |
二、经济作物生产受到抑制(伪满统治时期) |
三、“以粮为纲”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建国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第三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变迁 |
第一节 役使畜内部结构变迁 |
一、役使畜生产 |
二、役使畜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二节 经济畜内部结构变迁 |
一、经济畜生产 |
二、经济畜(禽)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
第三节 役使畜与经济畜(禽)的比例消长 |
一、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晚清至1931年) |
二、畜禽养殖结构起伏波动(伪满统治时期) |
三、从役使畜为主转向经济畜为主(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
四、经济畜养殖渐趋活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第四节 畜禽产品结构变迁 |
一、肉类 |
二、蛋类 |
三、奶类 |
四、皮毛 |
第四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林业结构变迁 |
第一节 森林生态与资源状况 |
一、森林生长的自然环境 |
二、19世纪末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
第二节 20世纪林木利用和森林培育 |
一、林木利用 |
二、森林培育与防护 |
三、林木利用与森林培育的此消彼长 |
四、林分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林业资源利用结构变迁—以森林覆盖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为指标 |
第四节 技术、制度对林业资源利用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
一、经营制度及管护政策 |
二、伐木工具与育林技术 |
第五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渔业结构变迁 |
第一节 渔业水面资源 |
一、江河 |
二、湖泡、水库与池塘 |
第二节 渔业生产结构变迁与鱼类资源结构变迁 |
一、捕捞渔业与养殖渔业的此消彼长 |
二、鱼种资源结构变化 |
第三节 制度、技术对渔业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
一、水产经营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
二、捕捞技术进步的诱致性变迁 |
第六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效益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一、种植业系统经济效益显着增加 |
二、畜牧业系统经济效益增加能力有限 |
三、林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长潜能下降 |
四、渔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速有所减缓 |
第二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生态效应分析 |
一、种植业系统生态不断恶化 |
二、畜牧业系统生态日渐式微 |
三、林业系统生态状况堪忧 |
四、渔业系统生态频临险境 |
第三节 农业子系统耦合与边缘效应发挥 |
一、系统耦合的生态前提和社会背景 |
二、边缘效应发挥和溢出效益实现 |
第七章 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气候变迁与环境适应 |
一、地理环境影响 |
二、气候变迁诱致 |
第二节 政策激励与制度诱致 |
一、农业政策影响 |
二、农地制度诱致 |
第三节 移民垦殖与人口增长 |
一、移民垦殖影响 |
二、人口增长压力 |
第四节 技术装备与物资投入 |
一、对种植结构变迁的诱致 |
二、对畜牧结构变迁的影响 |
第五节 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
一、文化濡染 |
二、宗教影响 |
第六节 交通条件与市场贸易 |
一、交通促进 |
二、市场拉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松花江流域行政沿革表(1900—2000年)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福建水库渔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福建水库资源现状 |
2.1 水库及其分布情况 |
2.2 生物资源现状 |
2.3 地理及气候现状 |
第3章 福建水库渔业的历史 |
3.1 水库渔业的产生 |
3.2 水库渔业的养殖模式 |
3.3 水库渔业养殖品种 |
3.4 水库渔业的发展 |
第4章 福建水库渔业的现状 |
4.1 基本情况及特点 |
4.2 养殖现状 |
4.2.1 养殖的基本情况 |
4.2.2 主要养殖品种情况 |
4.2.3 水域资源利用不高,发展增养殖潜力大 |
4.2.4“三网”养殖还有一定的潜力 |
4.3 捕捞现状 |
4.3.1 基本情况 |
4.3.2 捕捞产量小,资源利用潜力较大 |
第5章 福建水库渔业的重要地位 |
5.1 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
5.2 有利于增加食物供给,改善食物结构 |
5.3 有利于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 |
5.4 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
第6章 目前福建水库渔业存在的问题 |
6.1 生产缺乏规划,产权不明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
6.2 养殖不科学,水域环境污染问题已显现 |
6.3 资金缺乏,经营方式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弱 |
6.4 社会化服务滞后,科技水平低,产业发展后劲乏力 |
6.5 行政监管能力弱,渔民权益保障不力,影响持续发展 |
第7章 福建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7.1 制定政策,支持发展 |
7.2 加强规划,有序发展 |
7.2.1 加强养殖水域规划编制,合理划分养殖区域 |
7.2.2 明确水库增养殖目标及措施,充分利用水库渔业资源 |
7.2.3 积极开展放流增殖活动,努力提高水库渔业生产力 |
7.2.4 科学养殖,保护渔业水域环境 |
7.2.5 大力发展旅游渔业,努力提高水库渔业品味 |
7.2.6 适度开展渔业捕捞,推行负责任水产捕捞模式 |
7.3 创新机制,提升发展 |
7.4 严格管理,规范发展 |
7.5 完善服务,促进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四川绵阳丘陵地区户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4 国内外沼气研究现状 |
1.4.1 我国农村沼气产业发展现状 |
1.4.2 中国沼气利用现状 |
1.4.3 国外沼气利用现状 |
1.4.4 评价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沼气内涵 |
2.1.1 沼气概念 |
2.1.2 沼气产气原理 |
2.1.3 影响产气量的因素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 |
2.2.2 能源可持续发展 |
2.3 生态农业理论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5 低碳农业 |
2.5.1 低碳农业的内涵 |
2.5.2 低碳农业的特征 |
第三章 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3.1 沼气生态农业的提出 |
3.2 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3.2.1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 |
3.2.2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取得的成效 |
3.3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的作用 |
3.3.1 合理利用沼液、沼渣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3.3.2 农村沼气建设对促进生态环境恢复作用重大 |
3.3.3 农村沼气建设是改善农户生活环境,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
3.3.4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 |
3.3.5 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对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
3.3.6 提高物质利用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
3.4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
3.4.1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无法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
3.4.2 对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贡献不大 |
3.4.3 "猪-沼-粮(菜、果、菇、鱼、猪)"模式利用不充分 |
3.5 评价 |
第四章 发展新的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条件分析 |
4.1 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
4.1.1 地理环境 |
4.1.2 气候条件 |
4.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拥有的生物质资源 |
4.4 技术条件 |
第五章 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
5.1 发展新的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农户意愿调查 |
5.1.1 农户用电现状调查 |
5.1.2 用户购买沼气发电机愿意调查 |
5.2 新模式的提出 |
5.3 "猪-沼-电—粮"模式构建原则 |
5.3.1 多样性原则 |
5.3.2 良性循环原则 |
5.3.3 统筹兼顾的原则 |
5.3.4 经济适用的原则 |
5.3.5 因地制宜的原则 |
5.3.6 安全原则 |
5.4 "猪-沼-电—粮"模式构架 |
5.4.1 模式构架 |
5.4.2 基本要素 |
5.4.3 单元功能 |
5.4.4 特点 |
第六章 "猪-沼-电—粮"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效益分析 |
6.1 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
6.1.1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6.1.2 利用指标对沼气池建设项目进行评价 |
6.2 环境效益分析 |
6.2.1 农村户用沼气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6.2.2 农村户用沼气对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4 指标转换及评价标准 |
6.2.5 环境影响评价 |
6.3 经济效益分析 |
6.3.1 直接经济效益 |
6.3.2 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
6.3.3 经济效益评价 |
第七章 "猪-沼-电—粮"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障碍因素 |
7.1 观念因素 |
7.2 建设因素 |
7.2.1 沼气池建设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使沼气池的使用率降低 |
7.2.2 从业农户减少,缺乏建池劳动力, |
7.3 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
7.3.1 管理经费落实困难 |
7.3.2 管理对象比较分散 |
7.3.3 管理服务网络太少,基本上没有商业性服务站点 |
7.4 技术知识因素 |
7.5 经济因素 |
第八章 "猪-沼-电—粮"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对策分析 |
8.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8.2 完善设计与检验标准,保证沼气池质量 |
8.3 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增强服务功能 |
8.3.1 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提供公益性服务 |
8.3.2 在社区范围内的农民自我服务模式 |
8.3.3 市场化服务模式,即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维护走"小家电式维修服务"模式 |
8.4 培养沼气综合利用的技术人员到村、组进行技术指导,拓展沼肥沼气的应用领域 |
8.5 多方筹集资金、多渠道增加投入在丘陵地区试行"猪-沼-电—粮"模式,以便更有效的利用沼气能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草—沼—鱼生态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地概况 |
2 动植物间的互惠利用 |
2.1 粪肥利用 |
2.2 沼液、沼渣的利用 |
2.3 水葫芦和饲草的利用 |
3 鱼种放养 |
4 水质调节 |
(10)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 ——以湖北洪湖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危机全球化 |
1.1.2 对湿地价值的认识 |
1.1.3 生态与经济的不平衡 |
1.1.4 洪湖湿地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说明 |
1.3.1 湿地 |
1.3.2 景观与生态恢复 |
1.3.3 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
1.4.2 国内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突破与创新 |
1.8 论文写作流程框架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理论基础 |
2.1.1 湿地生态学理论 |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2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
2.2.1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
2.2.2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 |
2.2.3 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 |
3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理论构建 |
3.1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提出 |
3.1.1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必要性 |
3.1.2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意义 |
3.1.3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类型 |
3.2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分析 |
3.2.1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概念 |
3.2.2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组成 |
3.2.3 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功能 |
3.3 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 |
3.3.1 生态经济结构的构建 |
3.3.2 生态经济链的构建 |
3.3.3 生态产业模式的选择 |
3.4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程序 |
3.4.1 资料收集 |
3.4.2 规划目标及原则 |
3.4.3 总体规划布局 |
3.4.4 分项规划 |
3.5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框架 |
4 实例研究—洪湖湿地生态恢复规划 |
4.1 项目概况 |
4.1.1 范围 |
4.1.2 自然地理概况 |
4.1.3 动植物资源概况 |
4.1.4 社会经济状况 |
4.2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 |
4.2.1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结构的组成 |
4.2.2 洪湖湿地产业及产业模式分析 |
4.3 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及原则 |
4.3.1 指导思想 |
4.3.2 规划目标 |
4.3.3 规划原则 |
4.4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结构规划 |
4.4.1 洪湖湿地产业规划 |
4.4.2 洪湖湿地生态产业链规划 |
4.4.3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对策 |
4.5 洪湖湿地总体规划布局 |
4.6 洪湖湿地分项规划 |
4.6.1 植物恢复规划 |
4.6.2 水域恢复规划 |
4.6.3 巡护道路规划 |
4.6.4 保证措施规划 |
4.7 洪湖湿地生态经济效益成果及预测 |
4.7.1 生态效益 |
4.7.2 经济效益 |
4.7.3 社会效益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A:湖北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初步设计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新建小水面畜、禽、草、鱼模式养鱼高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栖息视角下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D]. 高梦华. 华侨大学, 2020
- [2]经济人类学视域下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研究[D]. 魏榆帛.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9)
- [3]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技术[J]. 腾芸. 科学种养, 2017(12)
- [4]云南高原淡水渔业发展对策研究[D]. 孙海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2)
- [5]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D]. 李琦珂.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6]开好局 迈好步 为顺利完成渔业“十二五”规划奠定扎实基础——2011年全国渔业工作盘点[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产, 2012(01)
- [7]福建水库渔业发展研究[D]. 刘春荣. 集美大学, 2010(05)
- [8]四川绵阳丘陵地区户用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 何周蓉. 石河子大学, 2010(03)
- [9]草—沼—鱼生态养殖技术[J]. 骆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9)
- [10]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 ——以湖北洪湖湿地为例[D]. 温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