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全体 照顾后进(论文文献综述)
叶敏芝[1](2021)在《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以Y市W小学课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公平是当代教育追求的主流价值,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当前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起点、过程和结果(学业成就机会)三个角度分别进行讨论的。这样的讨论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宏观教育公平提供了帮助,引起社会对于教育公平内涵的发掘与思考。然而,不管是在宏观层面关注教育公平,或是在微观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育公平原则的真正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注意力放在教师日常互动中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实现上,希望将探讨教育公平的视角从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变到感知公平的主体——“人”上面来,从受教育者对教育公平的切身感受与具体期待来反思我们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与实践。本文基于教育公平视野来探究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实质是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性进行研究。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性是微观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微观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方法,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综合分析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反馈,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公平意识不足;教师对不同学生群体存在情感偏向;教师对部分学生存在关注盲区;学生对于课堂公平的感受存在差异。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教育中教育公平意识培育不足;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限制了教育公平的实践;教师缺乏对学生情况的整体认知;单一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功利主义的倾向。针对这些问题主要改进策略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公平意识;增强教师落实公平的实践能力;努力营造面向全体的课堂氛围;倡导多元开放的师生评价体系。
李金凤[2](2021)在《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战后日本女性突出的就业模式是M型就业模式,其中M型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内逐渐加深,很多日本研究者都认为这是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了。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虽然逐渐上升右移,但是到2020年依然是中间凹陷的M型曲线。对于日本女性一直维持M型就业模式的原因,以及M型就业曲线所代表的女性主妇化的变迁情况,中日学界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回答。本论文尝试基于压缩现代化、顺序颠倒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变动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国际比较,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分析其一直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剖析主妇化模式变迁的相关社会结构,以及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中的离职时机变化和个人影响因素。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把主妇化定义作了进一步的明晰。主妇化具体是指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等生活事件的前1年就职,到这些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年之间离职,之后或终身不再就职,或保持一段时期内无职后再就职的生命历程成为趋势,并且该生命历程模式在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中占一半及以上的社会现象即为主妇化。根据结婚后保持无职时间的长短,又细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种类型,其中阶段性主妇化又根据不同的离职时机分为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和育儿期离职模式主妇化。基于以上主妇化的分类,本论文对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在国际比较视野的宏观层面,基于压缩现代化理论、顺序颠倒的现代化理论和福利体制论,通过分析美、法、英、德四国的主妇化过程,对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解释日本迟迟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论述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时空特征。其次,在日本国内的中观层面,将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分为四个阶段,并基于富永健一的社会结构变动论和社会性别分工意识的变迁,分析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化和相应的社会结构。最后,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面上,运用人力资本论、统计性歧视论、道格拉斯-有泽法则等相关理论,通过对《SSM调查》和《消费生活面板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战后日本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离职时机变化及相关的个人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有以下主要观点:1.美、法、英、德四个国家的主妇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个阶段。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阶段性主妇化时期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至1980、1990年代。对比分析欧美四个国家的主妇化变迁,因日本女性就业模式自日本主妇在大正时代诞生以来,直接形成的是阶段性主妇化的标志-M型就业曲线,并且到1955年都一直保持着平缓的M型就业曲线,未有大的变化,所以日本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另外,欧美四个国家在20世纪中期以前的女性劳动率是50%以下,已婚女性劳动率也大多是在30%以下,而日本因压缩式的工业革命、产业结构转换时间晚且速度快,女性劳动率自1900年到1970年左右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即便在1970年以后女性劳动率出现了下降,已婚女性就业率也保持在50%前后不变,因此与欧美四个国家的生涯性主妇化时期相比,日本女性劳动率和已婚女性劳动率都非常高,生涯性家庭主妇比例较小,没有形成生涯性主妇化时期。日本女性1955-1975年的M型就业曲线,中间山谷部分加深,右山峰更加突出。分析这种曲线变化的原因,山谷部分的不断加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太快,女性雇用率的上升速度没有超过家庭从业者、自营者等就业率的下降速度,两者效果抵消,结果就是女性的就业率逐渐下降;右山峰更加突出是因为育儿期结束后的已婚女性短期被雇用者比例上升。因此1955-1975年这个时期,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阶段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趋势没有大变化,只是离职后再就职比例上升显着,使阶段性主妇化更为凸显.1975年至2010年,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逐渐上升右移,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未婚化、晚婚化、晚育化等造成的,已婚女性在这个时期的就业率变化不大,所以日本依旧处于阶段性主妇化时期。2010年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上升,主要是已婚女性就业率升高引起的,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逐渐弱化。总体而看,与欧美四个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时间上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又延长了阶段性主妇化时期。这种时间上的特征与日本独特的压缩现代化模式、顺序颠倒的现代化模式、产业结构转换、1970年代以后的福利体制改革以及男女性别平等政策迟缓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空间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元素压缩杂糅在一个空间内,如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性别角色分工意识与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战后日本女性政策的复杂矛盾等。2.战后日本女性整体上维持着阶段性主妇化,但内部的主妇化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根据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从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以及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方面等多方面探究了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变动。战后日本女性具体的主妇化模式变迁是:1950年代之前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1960年代-197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为主,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为辅;1980年代-200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变强;2010年以后是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比例增加。因此,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整体上逐渐弱化,但也出现了新模式的阶段性家庭主妇。伴随着主妇化模式的变化,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及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各方面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3.利用《SSM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从出生队列来看,1930-1934年出生队列开始,日本女性初次离职与结婚有关,到1950-1954年出生队列,初次离职与结婚的关系最强,说明1950-1954年出生队列结婚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达到峰值;从1955-1959年出生队列开始,结婚后离职增加,初次离职与第1子生育关联变强,也就是说,1955-1959年出生队列的第1子生育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升高。其二,从结婚队列和第1子生育队列来看,从1960年代以前开始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增强,持续上升至1986年后达到顶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在1981-1985年开始上升,1986年以后增强幅度明显.由此看来,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并没有走向去主妇化,尤其是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主妇化,在1975年之后只是主妇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从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转换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其三,从初次离职成为家庭主妇后,再就职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出出生年龄、结婚队列、第1子生育队列、本人学历、丈夫学历、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都对再就职有显着影响,从侧面证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不是一结婚就离职,之后终身不再就职的生涯性主妇化,是阶段性主妇化.进一步利用《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对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模式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越来越少,同时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有弱化倾向,而“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已经出现,并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其二,分析女性在第1子生育前后、第1子小学入学前后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性别角色分工、丈夫收入、与父母同居·准同居·近居、高学历等都有显着影响。只是这些影响因素在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各个阶段的影响力有所不同,说明女性的个人因素在面临选择是否离职成为家庭主妇时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与欧美四个国家不同,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1920年代以后出现的是欧美四个国家二战后才出现的阶段性主妇化,并一直持续到2020年。目前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依旧存在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出现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的家庭主妇,更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育儿休业制度、保育所、儿童俱乐部和家庭育儿支援等更加综合性的支援政策和措施,以有效应对这种现象。以上政策措施只是促进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的继续就业,并不等于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女性的作用。日本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在以上支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女性相关政策、企业雇用、劳动市场等方面实施彻底的社会性别平等政策,尤其是大力改革企业的长时间劳动等雇用习惯和劳动市场的多维度二元结构,为女性提供更为自由的选择环境。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也是与日本相同的压缩现代化模式,加上当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将来很可能会出现生育、育儿期离职的家庭主妇。了解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相关情况,可以为我国应对生育、育儿期的家庭主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周帮雪[3](2020)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德阳市两所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研究。“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让学生做数学和用数学。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生自主参与方式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问题的活动,该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正确理解并科学合理地设计“综合与实践”对于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查发现,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之前,缺少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只停留于形式,活动效果不好。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是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实施现状、价值与特征、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基础,但是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价值、特征、基本要求等,通过调研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并分析出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研究结果探索出具体的设计策略。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相关理论,同时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进行整理。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并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文本的分析了解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的原则并提出关于活动背景、教学目标、活动主题、过程和评价五方面的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从理论和操作层面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提供可操作的设计策略和有益启示。全文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明问题提出缘由、研究现状、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述。本部分通过分析综合与实践和课外活动课、整理复习课和解决问题教学的区别,阐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并提出问题性、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现实性、开放性的特征,揭示了该领域的教育价值。第三部分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现状分析。结合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情况分析该领域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阐明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原则。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课标》要求为依据,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应遵循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自主性、可行性、开放性六个原则。第五部分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策略。主要是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依据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课标》要求、教学设计原则等,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活动主题、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提出教学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加以说明。
苏纯美[4](2020)在《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五中学位于祖国边疆,部分学生来自于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存在明显差异,也有一些城区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传统教学通常是按同步教学的方法进行的,统一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统一的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促成了学生“靠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因此,部分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不充分,对生物学不感兴趣,不能很好的掌握初中生物学知识,影响了他们生物学的学习成绩,阻碍了他们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如何培养生物学知识丰富的合格中学生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要求生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达到让学生更好掌握生物学知识的目的。为此,本研究将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法引入到弥勒五中的生物学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条件和手段,严密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有效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目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多元智能理论、学情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为指导,编写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异步教学的基本原则,设计了采用异步教学法的四个教学案例,设置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对实验班实施了异步教学法,并进行了异步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显着的提高,在课堂教学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考试成绩等诸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班,提示我们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的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有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对本校及同类型学校的生物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春妮[5](2020)在《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文中指出提问作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是实现师生合作交流、有效互动的重要途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有效提问的应用,借助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教师访谈、问卷调查多种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发现并总结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结合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学习特点以及有效提问的具体特征,从多个维度综合提出实现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合理建议,为一线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帮助。文章的具体结构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和文献综述。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和学生认知特点。包括对提问、课堂提问、课堂有效提问概念的界定。提出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以及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第三部分调查研究设计和实施结果分析。为了研究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现状,笔者从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三个方面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并将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第四部分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针对研究数据,笔者从四个维度分析和总结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部分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提出。笔者针对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综合提出提高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总而言之,笔者对小学中低段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初衷是为了找到能帮助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师提升有效提问的方法,以期能将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真正落到实处,让有效的提问、高效的课堂帮助学生真正开出“思维之花”,让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师和学生在高效、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共同成长。
余云露[6](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秦雪颖[7](2020)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研究》文中指出课堂提问是师生间基于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与互动,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课堂提问是否得法、公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公平的教师课堂提问不仅能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更能促进每位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实现教育价值。但遗憾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提问环节更倾向去选择他们喜欢的学生,这类学生多为成绩优异、性格活泼开朗、家庭背景好、逻辑思维强的学生,而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内向安静、家庭条件不理想、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成为了被老师忽视的对象,得不到平等的对待。全纳教育以其“接纳所有学生,关注所有学生参与,反对歧视排斥”的思想与教育公平的诉求不谋而合,为课堂提问的公平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力图从全纳教育视角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善教师课堂提问不平等、部分学生被忽视、边缘化在课堂之外的现象。本研究共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现状;对研究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设计。第二部分,全纳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出发点。本部分旨在搭建全纳教育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内在联系。介绍了全纳教育的提出与发展历程,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及基于全纳教育核心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评价原则。第三部分,现状分析。本部分笔者依据全纳教育“关注平等、尊重差异、促进参与合作”的核心理念,运用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平等对待情况”、“差异对待情况”、“参与合作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访谈。第四部分,现存问题。经研究发现,教师课堂提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教师课堂提问未能尊重学生差异与部分学生的特殊需要;课堂提问时学生参与合作情况较差。第五部分,原因分析。导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不公平,部分学生被忽视、边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教师方面:教师的全纳教育理念严重缺失,教师全纳教学能力不足,带有功利化的价值观、以效率为导向的教学观以及偏见色彩的学生观;学生方面:包括学生个体因素差异,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过度服从,以及学生存在错误的竞争观;学校方面:教师全纳教育理念培训不足,教师考评机制中的分数至上,班级规模过大、优质师资匮乏。第六部分,改进建议。建议也包含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教师方面:基于实践的教师全纳教育素养提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生观,对课堂提问的全纳效果进行反思;学生方面:克服自身局限主动争取课堂答问,树立维权意识,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观;学校方面:加强教师全纳教育理念引导,健全全纳性教师考评机制,缩小班级规模,重视优质师资引进与培养。
邱业兰[8](2020)在《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一支,支架式教学近年来因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优越性,逐渐得到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青睐。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利用支架对学生进行帮助与扶持,学生通过支架而获得充实与提高。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自己知识网的建构,成为更高层次的学习者、探索者。这些思想与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本文以支架式教学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运用为着眼点,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侧重从支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角度分析其在思想政治学科应用中的问题表现及改进策略。笔者认为,支架式教学应用于思想政治学科有利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支架设置有些不够合理、支架内容有些存在偏差、支架对象有时不够全面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支架式教学效用的发挥、有的教师对支架式教学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欠缺、支架接受主体学习意识与能力存在差异性等。要实现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有效应用,需要通过完善支架形式,扩充支架内容,尊重支架对象。
陈庆[9](2020)在《信息化技术对提升高中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与进步密不可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物理也是公认的较难的学科。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众多后进生对物理望而却步。本文以南陵县家发中学为例,首先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以及该校后进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帮助后进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制定合适的课后辅导策略,在课下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提高他们参与物理课堂的热情和参与度。双管齐下,确保研究策略的有效实施。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问卷调查和分析,深入调查研究了后进生的物理学习困难以及学习需求;第二阶段为教学实施阶段,课堂内外同时实施提高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策略;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效果进行总结和讨论。研究前期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物理基础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三个方面。据此,本研究围绕信息化教学,分课上课下制定研究策略。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比实验教学,我再次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最终,实验结果表明,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对于提高后进生物理学习效果是切实有效的,既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枯燥性,弥补了后进生课后学习的无助感,在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有利于对后进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资安琪[10](2020)在《小班教学中数学个别化作业的设计与使用研究》文中认为数学个别化作业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关照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更加强调“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小班教学中,个别化作业的研制与开发不仅具有实践的土壤,实现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拓展了学习的时空,更是体现了小班教学精神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南京市小营小学和中央路小学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目前在小班教学中数学作业的使用现状,发现值得改进的问题,为个别化作业的实施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能够指导一线教师进行个别化作业研制与开发的系统性、整体化的理论模型。并根据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和教学现实的需要研制和开发出样本和范例,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前人有关作业、数学作业的研究成果,寻求研究切入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阐释。该部分阐述了作业、个别化作业和小班教学的内涵,以及支持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对该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小班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个别化数学作业的实践价值。第三部分是小班教学中数学作业的使用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调查小班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对当前数学作业的认识和评价,以及教师对个别化作业的看法,以此明晰在小班教学中数学作业的使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寻个别化作业的实践可能性。第四部分是对小班教学中数学个别化作业进行理论建构。在学习已有研究资料和深刻了解小班教学数学作业现实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能够指导一线教师个别化作业开发和使用的系统化、整体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读。第五部分是数学个别化作业样本和范例的研制与开发。选取“图形的认识”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为核心内容,根据本论文的理论建构和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需要,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个别化作业的一般研制路径以及具体以个别化作业为依托而展开的学习过程,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跟踪调查以论证个别化作业实施的有效性。第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总结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面向全体 照顾后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全体 照顾后进(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以Y市W小学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 |
(二) 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 |
(三) 课堂师生互动公平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理性思考 |
一、概念界定 |
(一) 教育公平 |
(二) 课堂师生互动 |
二、课堂师生互动公平的理论基础 |
(一)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 |
(二)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理论 |
(三) 教师期望理论 |
三、教育公平实践在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中的重要性 |
(一) 有助于提高师生互动的效率 |
(二) 有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 |
(三) 有助于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四、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点 |
(一) 具有广泛性 |
(二) 具有隐蔽性 |
(三) 具有社会性 |
第二章 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调查 |
一、调研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依据 |
(四) 调查方法与工具 |
二、调查结果 |
(一) 师生互动中不同学生的互动机会调查 |
(二) 师生互动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互动内容调查 |
(三) 师生互动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互动结构 |
(四) 师生互动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情感偏向 |
(五) 师生互动中不同学生的公平感调查 |
(六) 教师对于师生互动公平的认识 |
第三章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公平问题 |
一、教师公平意识不足 |
二、教师对不同学生群体存在情感偏向 |
三、教师对部分学生存在关注盲区 |
四、学生对于课堂公平的感受存在差异 |
第四章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中公平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公平理念存在认知偏差导致公平践行能力不足 |
(一) 教师公平认知存在偏差 |
(二) 教师专业成长中对公平素养的实践能力不足 |
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限制了教育公平的实践 |
(一) 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足以克服亲疏关系的影响 |
(二) 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足以打破成绩本位造成的惯性思维 |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情况的整体认知 |
(一) 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
(二) 教师根据学生差异实施教学的素养不足 |
四、单一的评价体系导致了功利主义的倾向 |
(一) 教育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智识教育 |
(二) 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强调量化 |
第五章 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优化策略 |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公平意识 |
(一) 重视公平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
(二)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
二、增强教师落实公平的实践能力 |
(一) 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
(二) 将公平意识内化为教师内在需求 |
三、努力营造面向全体的课堂氛围 |
(一) 依据不同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二) 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公平体验 |
四、倡导多元开放的师生评价体系 |
(一) 反对一刀切的评价体系 |
(二) 给予教师更多评价方式的自主选择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日本国内对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
1.1.1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研究和主妇化走向研究 |
1.1.2 日本1980年代以后的女性相关政策对女性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
1.1.3 战后日本女性个人因素对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
1.2 中国对日本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
1.3 遗留问题 |
第2章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2.1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
2.1.1 宏观理论框架 |
2.1.2 中观理论框架 |
2.1.3 微观理论框架 |
2.2 主妇化概念界定 |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数据 |
2.4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框架结构 |
2.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和时空特征 |
3.1 欧美国家的主妇化变迁 |
3.1.1 美国和法国的主妇化变迁 |
3.1.2 英国和德国的主妇化变迁 |
3.2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及持续时间特征 |
3.2.1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 |
3.2.2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持续时间特征及相关原因 |
3.3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空间压缩特征 |
3.3.1 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 |
3.3.2 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和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 |
3.3.3 战后日本政府女性政策间的相互矛盾 |
第4章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的阶段性变迁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1 战前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1.1 战前的女性劳动及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1.2 战后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2.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2.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
4.3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3.1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 |
4.3.2 1980年代至2000年代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
4.4 2010年至2019女性年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4.1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 |
4.4.2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的社会结构 |
第5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时机及相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SSM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1.2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后再就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消费生活面板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2.2 女性结婚、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女性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终章 |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课题 |
3. 本论文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
二 日文文献(按姓氏五十音图排序) |
三 英文文献 |
四 政府统计数据 |
五 网站资料 |
附录 |
附录1《SSM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德阳市两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
2.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和困惑 |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的匮乏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
2.国内外关于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
3.研究启示 |
(三)理论基础 |
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论 |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论 |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文本分析法 |
4.课堂观察法 |
5.访谈法 |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概述 |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
1.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概念界定 |
2.“综合与实践”活动与其他相关课型的区别 |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特征 |
1.综合性 |
2.实践性 |
3.探索性 |
4.现实性 |
5.开放性 |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 |
1.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
2.有助于教师的发展 |
3.有助于课程的建设 |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现状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四)结果分析 |
1.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背景分析的情况 |
2.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目标制定情况 |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情况 |
4.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情况 |
5.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评价的设计情况 |
(五)问题及原因 |
1.教师忽视对学习者和教学资源的分析 |
2.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够严谨 |
3.活动主题的选择缺乏创新性与综合性 |
4.教师掌控过度,学生主体性缺失 |
5.教学评价片面不到位 |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原则 |
(一)综合性原则 |
(二)实践性原则 |
(三)现实性原则 |
(四)自主性原则 |
(五)可行性原则 |
(六)开放性原则 |
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策略 |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背景分析策略 |
1.研读《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
2.分析学生情况,把握教学起点 |
3.分析教学内容,保证内容的有效性 |
4.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保证教学实施所需条件 |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
1.以课标为依据,准确定位目标 |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调整目标 |
3.三维目标有效结合,突出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 |
4.把握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策略 |
1.以生为本,开发活动主题 |
2.关注三个联系,选择综合性较强的活动主题 |
3.优化教学资源,选择可操作性的活动主题 |
(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过程设计策略 |
1.关注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难度坡度的活动 |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安排有实效的小组合作 |
4.关注学习过程,分配充足的探索时间,延伸活动空间 |
5.关注课堂生成,全面预设活动过程 |
(五)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评价设计策略 |
1.关注过程,兼顾结果 |
2.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 |
3.激励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 |
4.评价标准层次化 |
5.评价主体多元化 |
6.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
一、研究背景 |
二、传统课程教学与异步教学的概念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一、异步教学法可解决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问题 |
二、异步教学法可解决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实践基础 |
一、初中生物学科的课程理念 |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现实情况 |
第二节 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问题 |
一、弥勒五中初中生物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
二、学情分析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
三、构建主义理论与异步教学法 |
四、异步教学的基本内涵 |
五、教学改革与异步教学法 |
第四节 初中生物教学中异步教学的基本原则 |
一、自主探究原则 |
二、和谐民主平等原则 |
三、启发激励原则 |
四、因材施教原则 |
五、探索创新原则 |
第三章 初中生物异步教学法的课堂实施情况 |
第一节 异步教学法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
一、异步教学研究问卷调查的意义 |
二、异步教学法问卷调查前测 |
第二节 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
一、黎世法异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
二、改造之后异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
第三节 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
一、实验对象情况分析 |
二、异步教学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案例一:《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
案例二:《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
案例三:《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
案例四:《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
第四节 实施异步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
一、异步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成绩对比分析 |
二、实施异步教学法学生的课堂表现 |
三、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后测调查 |
四、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通过试验研究取得的成果 |
第二节 反思与对策 |
一、通过研究值得反思的问题 |
二、进一步优化初中生物异步教学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学生对初中生物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B:实验班(217班)和对照班(219班)考试成绩表 |
附录C:SPSS数据处理软件结果 |
附录D:学生部分课内外活动及作品剪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思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学生认知特点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提问与课堂提问 |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概念 |
三、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 |
四、课堂有效提问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特点 |
一、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
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
第二章 课堂有效提问调查研究与实施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课堂有效提问调查研究 |
一、课堂观察研究 |
二、问卷调查研究 |
三、教师访谈研究 |
第二节 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结果分析 |
一、教师对有效提问的重视程度 |
二、课堂提问的数量和类型 |
三、课堂提问的候答与叫答 |
四、课堂提问的评价、反馈 |
五、课堂提问后的反思 |
第三章 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
一、提问设计不合理、缺乏有效性 |
二、提问对象不公平、未关注全体学生 |
三、提问候答和理答不科学、忽略思维的培养 |
四、提问后反思少、缺少经验总结 |
第二节 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自身因素的探究 |
二、小学中低段学生特点因素的探究 |
第四章 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策略 |
第一节 精心预设问题、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
一、渲染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
二、提问语言的生动易懂和提问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面向全体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
一、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生为本 |
二、与学生平等对话、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
第三节 结合提问原则、注重启发思考 |
一、注重开放性、循循善诱引发思考 |
二、重视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第四节 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和水平 |
一、把握提问的时机、数量和难易程度 |
二、保证候答时间、适当追问引发思考 |
三、以师生互动为评价基础、反馈及时多元 |
四、注意反思,加强交流与研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6)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全纳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全纳教育理念呼唤着教育公平 |
2.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公平情况不容乐观 |
3.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与反思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全纳教育理念的文献综述 |
2.课堂提问的文献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全纳教育 |
2.课堂提问 |
(五)理论基础 |
1.罗尔斯“正义论” |
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
3.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 |
(六)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框架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对象 |
一、全纳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出发点 |
(一)全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二)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 |
1.关注平等 |
2.尊重差异 |
3.参与合作 |
(三)全纳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原则 |
1.平等性原则 |
2.差异性原则 |
3.参与合作性原则 |
二、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
(一)课堂提问时教师的平等对待情况 |
1.叫答机会的平等对待情况 |
2.教师反馈的平等对待情况 |
3.教师候答的平等对待情况 |
(二)课堂提问时教师的差异对待情况 |
1.教师提问层次的多样性 |
2.教师提问难度的适切性 |
(三)课堂提问时的参与合作情况 |
1.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参与情况 |
2.学生间的合作、讨论情况 |
三、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的现存问题 |
(一)教师课堂提问时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
1.叫答机会不平等 |
2.反馈机会不平等 |
3.候答时间不平等 |
(二)教师课堂提问时忽视学生差异与部分学生的特殊需要 |
1.教师提问层次单一 |
2.提问难度适切性不佳 |
3.教师提问过程忽视部分学生的特殊情感需求 |
(三)课堂提问环节学生参与合作情况较差 |
1.课堂提问环节学生参与度较差 |
2.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问题的机会较少 |
四、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因素 |
1.教师的全纳教育理念严重缺失 |
2.教师全纳教学能力严重不足 |
3.教师过于功利化的价值观 |
4.教师以效率为导向的教学观 |
5.教师带有偏见色彩的学生观 |
(二)学生因素 |
1.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限制 |
2.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过度服从 |
3.学生间存在错误的竞争意识 |
(三)学校因素 |
1.教师全纳教育理念培训严重不足 |
2.教师评价机制中的分数至上 |
3.学校班级规模过大 |
4.学校优质师资匮乏 |
五、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 |
(一)教师方面 |
1.基于实践的教师全纳教育素养提升 |
2.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
3.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
4.对课堂提问的全纳效果进行反思 |
(二)学生方面 |
1.克服自身局限主动争取课堂答问 |
2.树立维权意识 |
3.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意识 |
(三)学校方面 |
1.加强教师全纳教育理念引导 |
2.健全全纳性的教师考评机制 |
3.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化教学 |
4.重视优质师资引进与培养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创新 |
一、支架式教学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意义 |
(一) 支架式教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
1、支架的含义 |
2、支架式教学的含义 |
3、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
(二)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意义 |
1、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3、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 支架设置有些不够合理 |
1、支架设置缺乏多元化 |
2、开放性问题支架开放不够 |
3、缺乏具有针对性的鼓励性支架 |
(二) 支架内容有些存在偏差 |
1、情境支架缺乏刺激性 |
2、情感支架流于形式 |
3、支架的明示性不够 |
4、支架在动态生成中脱离预设目标 |
(三) 支架对象有时不够全面 |
1、支架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
2、支架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
3、支架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够 |
4、支架未能很好跟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动态变化 |
三、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支架式教学效用的发挥 |
1、教师评价方式的滞后性 |
2、学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 |
3、课堂教学方式的封闭性 |
(二) 有的教师对支架式教学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欠缺 |
1、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论认识尚不全面 |
2、对支架式教学的具体应用不够规范 |
(三) 支架接受主体学习意识与能力存在差异性 |
1、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 |
2、不同学生的支架情感倾向不一致 |
3、部分学生利用支架学习的动机不足 |
四、支架式教学有效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进策略 |
(一) 完善支架设置的形式 |
1、建构表现形式多样的支架 |
2、重视开放性问题支架的效用 |
3、架设具有针对性的鼓励性支架 |
(二) 扩充支架内容 |
1、加强情感支架对情境的激趣性 |
2、给予支架足够的明示性 |
3、围绕支架目标建立支架图 |
(三) 尊重支架对象 |
1、支架面向全体学生 |
2、支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
3、支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
4、支架要随着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信息化技术对提升高中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2.2 后进生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2.3 后进生成因分析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后进生的评价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4 学习动机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和时间 |
4.3 研究工具 |
4.4 实验前的准备阶段 |
4.5 实验实施阶段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实验前的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 |
5.2 前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
5.3 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
5.4 实验班前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
5.5 后进生前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
5.6 实验后的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 |
5.7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物理课堂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一 |
附录2 高中物理课堂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二 |
附录3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表 |
附录4 对照班前后测成绩表 |
致谢 |
(10)小班教学中数学个别化作业的设计与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小班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 |
(三)笔者学习和实践所引发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数学作业研究现状 |
(二)国内数学作业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与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第一章 个别化作业的学理阐释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作业 |
(二)个别化作业 |
(三)小班教学 |
二、理论依据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因材施教理论 |
(四)个别化教学理论 |
三、实践价值 |
(一)面向各层次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
(二)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学业发展 |
(三)转变作业态度,提升数学素养 |
(四)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 |
第二章 小班教学中数学作业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问卷设计与施测 |
(三)访谈准备与实施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
四、当前小学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
(一)作业目的不全,偏重知识 |
(二)作业数量偏颇,难以均衡 |
(三)作业内容单一,趋于习题 |
(四)作业评价单调,疏于反馈 |
(五)作业个别化、适合度缺失 |
第三章 小班教学中数学个别化作业的理论建构 |
一、个别化作业的理念 |
(一)个别化作业的理论思想与现实依据 |
(二)个别化作业的内涵与特征 |
二、个别化作业的设计与运行 |
(一)个别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
(二)个别化作业的运行机制 |
三、个别化作业的使用与评价 |
(一)个别化作业的使用 |
(二)个别化作业的评价 |
第四章 个别化作业的案例呈现与使用效果分析 |
一、“图形与几何”内容的课程目标 |
二、个别化作业研制的一般路径 |
(一)研究教材 |
(二)研究学生 |
(三)差异化准备 |
(四)经验总结与推广 |
三、以个别化作业为依托的学习过程 |
(一)学情前测——了解学生前备知识学习情况 |
(二)核心活动——核心环节差异化活动设计 |
(三)课后测查——了解学生学习后的知识水平 |
(四)差异练习——根据课后测查提供针对性可选练习 |
(五)个别支持——后续学习资源支持链接 |
四、个别化作业的使用效果分析 |
(一)从学生维度分析个别化作业的使用效果 |
(二)从教师维度分析个别化作业的使用效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面向全体 照顾后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公平视角下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以Y市W小学课堂为例[D]. 叶敏芝. 扬州大学, 2021(09)
- [2]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D]. 李金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德阳市两所小学为例[D]. 周帮雪. 西南大学, 2020(05)
- [4]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 苏纯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小学中低段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 吴春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全纳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 秦雪颖. 西南大学, 2020(01)
- [8]支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 邱业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信息化技术对提升高中物理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应用研究[D]. 陈庆.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小班教学中数学个别化作业的设计与使用研究[D]. 资安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