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

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

一、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周航,刘亚兰[1](2022)在《新中国以来高中语文教材新诗篇目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考察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入中学课本中的新诗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材料,其目的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新诗教材从政治工具性到审美性的历史变迁,体现了文学教育的内在需求。不同年代诞生的诗歌文本,随着时间推移,也存在一个披沙沥金、逐步淘汰和经典化的过程。

陈亦桥[2](2021)在《我国百余年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百余年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包含社会价值取向、知识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取向三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倾向可分为四个时期:民国时期实用主义,建国30年政治教化,改革开放20年知识能力,新世纪20年人文素养。探寻百余年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的流变,形成以社会价值为纲、知识价值为根、个人价值为本的基本经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需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强化文化自信,在民族与世界互动中坚守学科本位,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凸显人本思想。

王雨乔[3](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语文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一定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理念,以其为角度进行研究,可以窥探当时语文教育的发展全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阅读部分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每一个年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体现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本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这一部分作为抓手,首先梳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及其产生的背景。将语文发展史与社会发展史结合起来,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发展过程分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两个阶段。在教学大纲阶段分为曲折发展期和与不断探索期,课程标准阶段分为深化革新期和走向成熟期。在全面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从阅读培养目标、阅读教学方式、阅读篇章内容、课外阅读要求以及阅读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着重分析归纳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部分的变化情况,同时针对所分析的变化内容进行原因分析,探究其主要的变化特点以及变化的原因和背景,主要原因有三个,即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学科自身的特征以及国外教育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后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变化进行优缺点分析与展望,优缺点主要包括内容发展的与时俱进和本土化不足,展望部分主要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从阅读的地位提升,未来数字阅读对课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实践情况提出要求以及阅读能力要求与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紧密结合这四个方面,对未来课标中阅读部分值得注意的方面进行合理的预判。基于以上的整理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当下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思想借鉴,同时也能为未来课程标准的改革发展提供一种更加宽广的研究视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发展变革方向以及探寻未来的发展路径。

李广[4](2021)在《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阐论》文中研究指明本体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存在基础与最终依据。20世纪初以来,我国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启发民智与解放个性阶段、求识成智与安邦定国阶段、化识成智与改革创新阶段、慧民开智与文化强国阶段。在百年变迁中,我国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日趋明晰与不断升华,形成以国家意识形态为纲、以主体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科本质属性为根的基本经验。面向未来,语文教科书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强化文化自信,在民族与世界互动中凸显话语自觉,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保持育人自省。

刘倩[5](2020)在《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倾向的影响,往往停留于浅层字词句和文章大意的理解,与真实生活情境脱离,零散问题和封闭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解决高中语文教学“浅层化”问题,为语文教师提供实施教学策略的新思路,有利于重构语文的学科价值。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老大难”问题。因而,文言文理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探讨的重要领域,借助深度学习理论改善高中文言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目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是通过整合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文言作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围绕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高投入、高认知和高参与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促使高中生传承民族文化并培育民族精神,带动语言、审美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探究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涉及到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即“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如何”。本研究围绕这三个问题,将从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筛选出的文言文关键能力作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手段,分析一般学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然后选取“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班按照“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对照班按照人教版教材进行传统教学,搜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分数和访谈资料等,采用准实验研究论证其效果。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分别指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的设计过程展示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设计策略,即“内容进阶-目标聚焦-情境运用-反馈建构”,“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收到良好效果,呈现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的实施策略,即“深度阅读-阶梯目标-认知冲突-输出检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理念体现语文课堂变革的本质,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加强教研组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杨阳[6](2020)在《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之一。教育改革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当今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还可以从我国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启示。1902-1937年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是我国近现代生物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自立的过程。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作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载体之一,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直接翻译、编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国情累积经验自主编写适合我国教育教学教科书的变化过程。梳理已有研究发现,对1902-1937年这一阶段的中学教科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大多集中在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上,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针对某一生物学领域(知识点)的百年变迁展开研究。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学科之一,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基于此,对1902-1937年这一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当前教育界对近代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研究,还可从历史经验中对我国今后的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以及教科书的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为1902年到1937年,根据学制的演变情况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壬子癸丑学制时期(1912-1922)和壬戌学制时期(1923-1937)三个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以及代表性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四个方面对该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编写的启示。梳理分析后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教科书的来源经历了从直接翻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本国国情对外来教科书进行编译,再到累积经验独立编撰的过程。2.教科书的出版类型多样化。3.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历经了单一化到复杂化的过程。4.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科书在编写上愈来愈完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建设的几点建议:1.重视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制定。2.教科书的内容取材应注重与生活相联系。3.完善实地观察和野外观察的要求与建议。4.注重生理卫生和急救方面的知识。5.注重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过程。6.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灵活安排课程。

李宇婷[7](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培养优秀且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目标和使命的物质载体。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我国师范教育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入手,在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及历史节点之后,挑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典型教材作为个案去进行分析,总结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最后给出如何改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建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自出现以来,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研究其历史进程中,我们大致把这段历程分为:国文教授法和国语教授法时期、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语文教材教法时期、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语文教育学时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剖析,可以清晰的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规律。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典型教材进行的分析。首先是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脉络,确定典型教材的选择依据,通过参考文献以及专家咨询来确定教材分析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对每本教材的具体分析均是按照教材分析框架的五个维度来进行的,分别是教材的自然信息、编写主线、呈现方式、内容结构、价值取向。自然信息主要包括出版时间、出版社、作者简介、取材依据和使用用途。呈现方式主要包括版式设计、图文风格、栏目设置。内容结构包括编写框架和章节特色。而编写主线和价值取向均是深入解读教材后进行的阐释与分析。依据针对典型教材的具体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总体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1)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史反映了我们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教学规律认知的发展历程;(2)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然样态;(3)新时代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需求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应树立体现学科属性的编写价值取向。

陈亚娟[8](2020)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本教育”、“以学定教”等理念越来越普及,学情分析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学情分析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只有准确地把握学情,切实做好学情分析的工作,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以学定教”。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首先,笔者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网站在2016年8月5日至2019年12月17日发表的314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和《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期刊2016年第1期到2019年第11期发表的63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在总计377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笔者又在各年级的教学设计中随机抽取了40篇,共抽取了240篇作为研究样本。之后笔者运用学情分析框架对含“学情分析”的101篇阅读教学设计进行了重点分析。本研究的学情分析框架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内容”维度和“目标关联度”维度。“内容”维度下设置了“一般性学情”和“具体性学情”两个指标,“目标关联度”维度下设置了“有关”和“无关”两个指标。其次,笔者还访问了九位资质不同的小学语文教师,深入了解他们阅读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实施现状。通过以上途径的调查和研究,笔者发现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情分析的落实堪忧、阅读能力的分析缺乏深度、阅读情志的分析被轻视、学情分析的方法缺乏可信度和学情分析的结果运用率不高等。这些问题使得学情分析成为教学设计的难点和盲点,没有充分地进行学情分析,就难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研究着重从理性的角度剖析了目前学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给出了相关建议:强化学情分析的意识、保障学情分析的落实、增进学情分析的针对性、优化学情分析的方法和善用学情分析的结果。

冉娅雪[9](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0)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与反思》文中提出课程是学校最富有意义和最为核心的领域之一,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因此,历来师范教育改革莫不以课程为突破口。四川省的中等师范教育发轫于近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在川南泸州创办的经纬学堂,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全国师范学校课程设置是趋于统一的,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体现出了一些时代和地域特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演变历程曲折,但总体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对这一时期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历程的研究、反思与经验的总结,莫不对当今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以原四川省内五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相关历史文献,主要包括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史、师范教材、教务类档案及国家和四川省颁布的重要教育文件等为研究基础,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展开研究。正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依据中等师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标志性事件的出现,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改造与建设阶段(1949-1965)、停滞与倒退阶段(1966-1976)、发展与繁荣阶段(1977-1997)、转型与衰落阶段(1998-2010)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探讨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目标的演变,在对课程目标历史沿革梳理的基础之上,从形式取向、价值取向两个维度概括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目标的演进特点。第三部分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结构演变历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演变经历了“文革”前十七年课程结构的单一与善变、“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结构的停滞与破坏、改革开放后课程结构的稳定与均衡三个明显的发展变化阶段。第四部分聚焦于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内容演进历程的梳理,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内容被高度概括在各个时期的教学大纲中,同时也体现在师范教材中,因此,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各个时期中师的教学大纲,并且梳理了中等师范教材发展历程。第五部分基于对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演进历程和特点的认识,反思历史,总结经验。

贾韬[10](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二、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以来高中语文教材新诗篇目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以来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的回顾
    (一)“一纲一本”时期
    (二)“一纲多本”“多纲多本”时期
    (三)“一标多本”时期
二、新中国以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诗篇目
    (一)新诗篇目情况
    (二)入选新诗篇目的类别
        1.叙事诗
        2.政治抒情诗
        3.抒情诗
        4.其他类型的短诗
    (三)特殊的“新诗”篇目
    (四)新诗篇目变动轨迹
        1.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控制下的新诗选编(1950-1976)
        2.在政治思维惯性和多样化追求中摇摆的新诗选编(1978-1999)
        3.走向多元化和看重人文性的新诗选编(2000至今)
三、新诗篇目引起的思考
    (一)影响新诗选编的因素
        1.政治历史变迁的决定性
        2.语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3.诗歌经典性、审美性、人文性的内在需求
    (二)对新诗篇目变化轨迹的定位和评价
    (三)高中语文教材新诗编选的启示
        1.开放性、人文性的延伸
        2.时代性、典范性的协调
        3.选修、必修的协调
        4.难易程度的协调
结语

(2)我国百余年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的百年回顾
    (一)民国语文课程标准:实用主义价值取向(1904—1948年)
    (二)新中国前30年语文课程标准:政治教化价值取向(1949—1977年)
    (三)改革开放20年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能力价值取向(1978—2000年)
    (四)新世纪20年语文课程标准:人文素养价值取向(2001年迄今)
二、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
    (一)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以社会价值为纲
    (二)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以知识价值为根
    (三)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以个人价值为本
三、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的变迁启示
    (一)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增强文化自信
    (二)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须在民族与世界互动中坚守学科本位
    (三)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要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凸显人本思想

(3)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综述
        (二)语文课程标准阅读
    四、概念界定
        (一)课程标准
        (二)语文课程标准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六、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一、教学大纲阶段(1949—2000)
        (一)曲折发展期(1949—1977)
        (二)不断探索期(1978—2000)
    二、课程标准阶段(2001—至今)
        (一)深化革新期(2001—2010)
        (二)走向成熟期(2011—至今)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发展的特点分析
    一、阅读培养目标要求更加具体
    二、阅读教学方式更加体现学生主体性
    三、阅读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四、课外阅读更加考虑学生兴趣的需求
    五、阅读教学的评价从无到有再到多元化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
    二、学科自身的特性
        (一)学科性质的界定
        (二)多样化的语文课程内容
    三、国外教育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优缺点分析与展望
    一、优缺点分析
        (一)内容规定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二)内容规定变化主要依赖外国经验本土化不足
    二、展望
        (一)课程标准中阅读部分受到更多重视
        (二)未来的数字阅读对课程标准提出更多要求
        (三)对阅读教学实践的要求更有针对性
        (四)阅读能力要求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的百年回顾
    (一)启发民智与解放个性阶段(1904—1949年)
        1. 语文教科书植根文化启蒙的前沿阵地
        2. 语文教科书肩负促进人的现代化重任
        3. 语文教科书提供思想行为的社会参照
    (二)求识成智与安邦定国阶段(1949—1966年)
        1. 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2. 语文教科书在知识中心与政治中心两难间反思本体功能
        3. 语文教科书规约语文知识体系建构与教学改革发展
    (三)化识成智与改革创新阶段(1978—2000年)
        1. 语文教科书作为文化自省的重要视窗
        2. 语文教科书作为“改革开放”的文化媒介要素
        3. 语文教科书作为个体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
    (四)慧民开智与文化强国阶段(2000年至今)
        1. 语文教科书体现文化自觉
        2. 语文教科书凸显人文关怀
        3. 语文教科书渗透国际理解
二、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的演进逻辑
    (一)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以国家意识形态为纲
    (二)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以主体全面发展为本
    (三)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以学科本质属性为根
三、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的文化自觉
    (一)语文教科书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增强文化自信
    (二)语文教科书须在民族与世界互动中凸显话语自觉
    (三)语文教科书须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保持育人自省

(5)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困境:高中语文教学的浅层化现象
        (二)学科诉求:语文学科价值的重构
        (三)理论启示: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
    二、研究问题
        (一)问题选择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问题的阐述
    三、研究的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二)教学策略
        (三)文言文教学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语文学科本质及语文教育的演进
        (一)语文学科的本质
        (二)语文教育的演进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及困境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三、教学策略的转变及理论基础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二)教学策略的转变
        (三)教学策略转变的理论基础
    四、深度学习理论相关研究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二)深度学习的本质及特征
        (三)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
        (四)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五、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一)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三)语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四)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六、研究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的阐述
        (二)论文框架
    二、质化为主的研究取向
    三、研究方法的确立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准实验研究法
    四、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结果分析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结果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的结果分析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的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分析
        (二)学生学习课堂观察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停留在浅层分数目标,忽视语文素养的深层目标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文本范畴,缺乏文言关键能力的总体设计
        (三)教学活动固化于串讲和分析,难以形成文言整体语感
        (四)教学评价囿于知识评判,缺乏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的指导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典型案例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策略提炼
    一、尝试和探索:“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一轮设计
        (一)第一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一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二、调整和改进:“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二轮设计
        (一)第二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二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三、提升和应用:“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三轮设计
        (一)第三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三轮重点课时教学设计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策略的提炼
        (一)内容设置层级点
        (二)目标挖掘能力点
        (三)情境统摄探究点
        (四)评价贯穿表现点
第六章 “择生与择死”单元教学效果分析及实施策略提炼
    一、“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效果调查
        (一)访谈结果分析
        (二)学生习作改进过程分析
    二、A班与B班教学效果的对比情况调查
        (一)测试结果分析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三)情境性测试结果
    三、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探究文本价值,实现文言文内容的深度理解
        (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迁移能力,逐步实现文言文关键能力目标
        (三)学生在积极言语活动中学习兴趣增加,明确文言文古为今用的价值
        (四)学生总结创设整体语境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实施策略提炼
        (一)阅读探寻着力点
        (二)目标针对阶段点
        (三)对质激发兴趣点
        (四)输出注重思维点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
        (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归纳
        (三)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提炼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进建议
        (一)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
        (二)加强教研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三)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
2.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研究综述
3.清末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02-1911)
    3.1 社会背景
    3.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诞生
    3.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3.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3.5 小结
4.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12-1922)
    4.1 社会背景
    4.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4.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4.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4.5 小结
5.壬戌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23-1937)
    5.1 社会背景
    5.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5.3 教科书的审定与初版
    5.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5.5 小结
6.研究总结与启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 教育需要:卓越教师的培养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 学科现状:学者及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关注不够
        3. 个人兴趣:着眼于反思与重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体系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1. 专家咨询法
        2. 文本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概念界定
        1. 教材
        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体系
    (二)文献综述
        1. 学科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材体系研究
    (三)研究述评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溯源
    (一)师范教育百年回顾
        1. 清末独立师范教育体系的确立
        2. 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3. 国民政府时期师范教育的曲折发展
        4. 新中国建设初期师范教育的改革
        5. 改革开放初期师范教育的振兴
        6.2001 年以来师范教育的新发展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演进过程
        1. 国文教授法和国语教授法时期
        2. 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
        3. 语文教材教法时期
        4. 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
        5. 语文教育学时期
        6.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演进过程
        1. 第一阶段(1950-1978 年)
        2. 第二阶段(1978-2000 年)
        3. 第三阶段(2000 年-至今)
    (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轨迹
        1. 学科内容日趋丰满
        2. 学科定位渐趋清晰
        3. 研究视角日益多元
        4. 研究范式趋向深入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总体态势分析
    (一)出版情况概述
        1. 基本信息检索
        2. 出版信息提取
    (二)使用情况分析
        1.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2. 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材
        3.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指定教材及全国高等教育考试自学辅导丛书
        4.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科书
    (三)搜集成果汇总
        1. 搜集过程
        2. 搜集成果
    (四)小结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典型教材分析
    (一)典型教材选择依据
        1. 历史时期的阶段划分
        2. 编写人员的学术信息
        3. 选择教材的框架结构
    (二)分析工具编制过程
        1. 教材分析框架的初构
        2. 教材分析框架的再构
        3. 教材分析框架的构成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典型教材分析
        1. 自然信息总览
        2. 编写主线分析
        3. 呈现方式分析
        4. 内容结构概说
        5. 价值取向探析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发展的总体特征
        1. 编写标准由混乱走向统一
        2. 编写主线以语文学科教学和教育学为主
        3. 呈现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4. 编写内容围绕课程标准的五大领域进行拓展
        5. 价值取向隐性化
五、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发展反映了我们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教学规律认知的发展历程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折射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实然样态
        3.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需求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应树立体现学科属性的编写价值取向
    (二)研究讨论
        1. 研究反思
        2.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学情分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1.1.2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难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1.3.2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1.3.3 学情分析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教学设计
        1.5.2 阅读教学设计
        1.5.3 学情分析
第2章 阅读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框架的构建
    2.1 学情分析框架构建的理论依据
        2.1.1 学习的发生机制理论
        2.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1.3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2.2 学情分析框架
        2.2.1 一般性学情
        2.2.2 具体性学情
        2.2.3 目标关联度
第3章 阅读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现状调查
    3.1 基于文本分析的学情分析现状调查
        3.1.1 “学情分析”的数量统计
        3.1.2 非独立“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
        3.1.3 独立“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
    3.2 基于访谈的学情分析现状调查
        3.2.1 教师对学情分析内涵的认识
        3.2.2 教师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
        3.2.3 教师对学情分析方法的认识及运用
        3.2.4 教师学情分析遇到的困难
第4章 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4.1 问题梳理
        4.1.1 学情分析的落实堪忧
        4.1.2 阅读能力的分析缺乏深度
        4.1.3 阅读情志的分析被轻视
        4.1.4 学情分析的方法缺乏可信度
        4.1.5 学情分析的结果运用率不高
    4.2 成因分析
        4.2.1 学情分析的意识淡薄
        4.2.2 时间精力造成的困扰
        4.2.3 教师评价制度的局限
        4.2.4 学情内涵的理解偏差
        4.2.5 有效学情分析方法的欠缺
第5章 对策和建议
    5.1 强化学情分析的意识
    5.2 保障学情分析的落实
    5.3 增进学情分析的针对性
    5.4 优化学情分析的方法
    5.5 善用学情分析的结果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9)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0)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历史之源:中师率先开启小学教师“综合培养”模式
        (二)现实之困:对当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关切与思考
        (三)理论之思:拓展教育史研究领域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等师范学校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设置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程设置
        (二)四川省
        (三)中等师范学校
    四、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调查研究法
    五、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历程
    一、改造与建设阶段(1949-1965)
    二、停止与倒退阶段(1966-1976)
    三、发展与繁荣阶段(1977-1997)
    四、转型与衰落阶段(1998-2010)
第三章 从“双重”到“单一”——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目标演变
    一、课程目标演进概述
        (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双重课程目标
        (二)徘徊于为小学和中学培养师资的课程目标
        (三)转变为以培养小学合格师资的单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形式取向:偏重于普遍性目标
        (二)价值取向:从社会需求到兼顾个人发展
    三、对课程目标演变历程的思考
第四章 从“单一善变”到“稳定均衡”——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结构演变
    一、课程结构演变概述
        (一)课程结构的单一与善变
        (二)课程结构的停滞与破坏
        (三)课程结构的稳定与均衡
    四、课程结构的特点
        (一)统筹协调各学科
        (二)课程结构向均衡性、层次性、灵活化方向发展
    五、对课程结构演变历程的思考
第五章 从“向外学习”到“因地制宜”——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内容演变
    一、课程内容发展概述
        (一)从学习苏联到逐渐本土化的课程内容
        (二)突出政治性的课程内容
        (三)因地制宜的课程内容
    二、教材发展概述
        (一)以统编教材为主
        (二)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
    三、课程内容特点
        (一)课程内容文理艺渗透,有显着的基础性
        (二)课程内容联系小学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
    四、对课程内容演变历程的思考
第六章 历史经验与反思
    一、明确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定位
    二、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三、整合课程内容,促进知识的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四、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以来高中语文教材新诗篇目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考察对象[J]. 周航,刘亚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01)
  • [2]我国百余年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研究[J]. 陈亦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8)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发展研究[D]. 王雨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语文教科书本体价值阐论[J]. 李广. 教育研究, 2021(01)
  • [5]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 刘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D]. 杨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D]. 李宇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研究[D]. 陈亚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0)四川省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与反思[D]. 冉娅雪.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