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华南地震”20周年的题词、贺信和贺词

庆祝“华南地震”20周年的题词、贺信和贺词

一、庆祝《华南地震》创刊二十周年题词、贺函、贺电(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邹琪[2](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娣[3](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符晓[4](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提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燕志华[5](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焦徽[6](2014)在《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语运动是整个近代中国语言文字改革运动的一部分,而近代语言文字改革运动所反映的又是民族的生存危机。西力东渐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奇变”,屡战屡败,丧权辱国,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困境,从各个角度思谋挽救之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也在被检讨之列,因而使汉字呈现出危机局面。这种情况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汉字的合理性被怀疑,主要与“开民智”应对列强入侵的思潮有关。甲午战争“大中国”惨败于学习西方有成的东方“小日本”,这一结局带给中国十人强烈刺激,他们痛定思痛,要求中国改弦易辙,以日本为样板,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都向西方学习。而学习西方,既要开官智,也要开民智,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认识到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民族的处境,接受新知识。只有民智大开,国家才能富强,这一认识成为当时先进士人的共识。为何西人皆能读书识字,而中国人识字者少呢?他们发现各自文字的难易程度不同。西文结构简单,而且语文合一容易掌握;反之,中国的汉字则笔画复杂,且中国文字与语言离。他们认为汉字的艰深难学难认影响了国人教育的普及、民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军事的战斗力。在这些人士看来,若要中国人识字通文,对汉字进行改革就势在必行了。他们开始纷纷表达汉字改革的主张。其中最激进的文字改革意见,就是废除汉字,以西方世界最新出现的世界语取而代之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世界语运动在中国兴起。不过这一思潮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有不同的特征。大致来说,在晚清时期,世界语在中国有初步的传播。世界语学校、世界语学社、世界语学会等团体组织在各地建立,世界语书籍、刊物随之在各地发行,世界语被认为是简单易学的新兴语言,而且价值中立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类共用。当时的鼓吹世界语的人士,一方面将世界语与文化革新联系起来,以之着力推进“新学”;另一方面也将世界语运动作为无政府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可谓文化功能与政治功能兼具,而皆为尝试性的阶段。到了民国前期,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世界语运动得到较大发展,而且呈现出主要与文化运动相激荡的特点。民国初年的中国,旧秩序废除,新秩序却未建构起来,思想界出现一种反思潮,认为文化问题没解决是政治问题难解决的根源,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革除固有传统文化,包括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这就为世界语运动新的高潮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早期政治和文化宗旨兼备的世界语运动朝向突出文化性的方向发展。新文化运动之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入政治革命时期。世界语中立的世界主义受到较大挑战,世界语者在坚持超然而普遍的世界和平理想,还是转而为特定党派价值服务之间纠结徘徊。而与此同时,中国世界语者也在思考受到国内战争影响而滑入低潮的世界语运动如何继续发展。国民政府建立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世界语者提出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的口号,使世界语运动跟中国的救亡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世界语运动在调适自己与中国社会之关系并服务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其特有的政治文化面相。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及其后国共之间内战的进行,世界语运动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但仍不绝如缕,在世界语者顽强坚持下勉力推动。从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开展情形来看,世界语在中国与在世界其他国家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面对急切希望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中国世界语运动调适自身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并服务于近代中国社会,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特定文化运动和特定政治运动结合起来,呈现的更多是超越语言本身的社会面相。

王妍[7](2014)在《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文中认为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除欧美之外,东亚是又一个十分活跃的地区。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奥运会上表现出众,近年来不断跻身奖牌榜的前列,其势锐不可挡。而且,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亚洲国家所承办的5届奥运会全部在东亚地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东亚体育之活跃由来已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现代奥运会的发轫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是菲律宾、中国和日本三国模仿奥运会的模式,发起、举办的近代东亚地区第一个国际体育比赛,也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第一个区域国际体育比赛。因对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世誉为“东方奥运会”和“近代亚运会”。本文以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献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试图从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远东运动会,并注重其与近代东亚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远东运动会架构起一座近代东亚国家之间、东西方世界之间互相了解与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体育界、传媒界等精英人士集聚一堂,为近代东亚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使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互动关系。一、与政治:远东运动会缓和了中日菲三国之间、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冲突与隔阂,为近代东亚社会创造了和平发展环境。二、与经济:远东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经费筹集、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与其他大型活动的合作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为现代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三、与文化:在近代东亚地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频繁而纷呈。西方的体操、游泳、足球、篮球、拳击等体育项目赢得了大量东方拥趸;而东方的武术、柔道、麻将等体育活动也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窗口。四、与教育:体育是近代东亚教育的新生事物,又因其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成为引领和推动东亚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五、与传媒:大众传媒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对体育比赛的投资促进了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而体育是时代主题,体育题材的报道亦提升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六、与生活:体育对东亚民众文明生活的影响,或是身体上的,或是思想上的,或是生活习惯上的,抑或是人际交往上的,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远东运动会(体育)在近代东亚社会发展中扮演了十分激进的角色,发挥了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正面作用。因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远东运动会(体育)不仅在短短二十余年中获得了自身的长足进步,引领了近代东亚地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媒、生活等)之中,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东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于静[8](2013)在《近代南京城市公园研究》文中认为公园是近代城市文明的产物之一,也是城市近代化的象征之一,本文通过考察近代南京城市公园的诞生与发展,探析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园与市政建设、市政管理、市民生活的相互关系。近代南京城市公园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端方担任两江总督期间便建立了名为“公园”的绿筠花圃,南洋劝业会会场本身亦可被视为大型公园,但清朝覆亡使该“公园”成为昙花一现。北洋政府时期,齐燮元兴建了秀山公园与鼓楼公园,秀山公园在建筑风格、园景布置以及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首都南京的城市公园建设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截至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已经兴建起的公园包括第一公园、总理陵园、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白鹭洲公园、秦淮小公园、中央政治区公园、鼓楼公园等。南京近代城市公园的开辟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改造人文古迹,二是改造风景名胜区,三是拨地新建,其中第二种占绝对主要地位,所以近代南京城市公园的建设实际上是风景名胜公园化的过程,主要特征为依凭自然山水,加以人工点缀,将传统风景名胜纳入近代市政体系,改造为城市公园,其中以对玄武湖的改造最为突出。南京为传统的政治城市,政治权力主导城市建设,更主导公园建设。这种主导性体现在公园接收、规划、改造、新建、管理、维护的全过程,公园建设被纳入近代市政建设体系,最终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城市公园系统和以公园管理处为主,工务局、财政局、军警机关等分工合作的管理模式。官方主导性还意味着官方在提倡将公园打造成“高尚娱乐”的同时,也试图将公园塑造成社会政治教化的平台,但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园娱乐的平民化,使公园成为综合性的城市娱乐休闲场所,并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民众是公园的享受者、欣赏者,也是公园的监督者、批判者,并间接成为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参与者,尤其重要的是,民众对公园的认知并不完全受政府主导,这意味着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公园意识一直在持续发展。官方主导、民间参与的“公园意识”成为近代以来城市公园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的结构框架为:第一章为“南京城市公园的发轫”介绍南京早期的三个公园:绿筠花圃、秀山公园、第一公园。第二章为“国民政府接收、规划与新辟公园”介绍南京国民政府对旧有公园的接收,以及市政建设过程中对公园的规划、开辟。第三章为“公园管理机构”介绍以公园管理处为主的公园管理机构及其管理模式。第四章为“公园建设与管理——以玄武湖为例”,以官方重点发展的玄武湖公园为例,阐释官方如何将风景名胜改造为城市公园。第五章为“教化空间的构建”,阐述官方利用公园灌输政治意识形态、改造民众思想的企图与努力。第六章为“公园与市民生活”阐述市民对公园的接受与利用。

何扬鸣[9](2013)在《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文中研究说明“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尤其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新闻事业更是损失惨重。因此,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传媒对此报道很少,大陆东部地区(上海租界内的“洋商报”除外)几乎找不到一家对此有记载的新闻传媒。这是日后日本朝野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所谓依据之一。然而,新近发现浙江的《东南日报》有南京大屠杀的系统报道。《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最早始于1937年8月份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以后陆陆续续一直没有中断过,尽管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时和一周年之际,这样的报道有过两个高潮。报纸对1938年年底浙江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纪念的记载,是至今所发现中国大陆在抗战期间所做的唯一的一次。《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是至今中国大陆所发现最详细、最系统的一家新闻传媒。它有助于有力地驳斥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战时中国大陆新闻事业的研究。同时,《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也为历史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不是偶然的。《东南日报》是当时在中国大陆东南部享有盛誉的全国性报纸,该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决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和行动,其报道方针一直放在中国大陆的东南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东南日报》未雨绸缪,在杭州沦陷之前,将报社迁往浙江金华,将杭州版与金华版无缝对接。而且,在整个抗战期间,《东南日报》始终坚持在前线出报,是战斗在抗战前线的唯——家大报,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韩晓晔[10](2013)在《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既是一项新闻语言学的工作,也是一项语用学和批评语言学的工作。任何学术都是目标、问题、方法的统一。中国语言学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往往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语法修辞分析的语料或是语体研究的文本加以分析,但新闻语言也是一种公共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既是社会生活现代性的一种标志,更是对于社会语言生活现代性的一种型塑,新闻语言已经明显承担起为社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发展导夫先路的任务。因此,本文的基本目标是:第一,通过对于中国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分析,了解新闻语言在指称序列问题上的性质、类型特征及其形成动因,丰富语言学对于指称序列的认识:第二,更要通过对新闻语言中指称的序列问题的具体考察,有效地认识中国新闻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识中国新闻语言现代性艰难而有效的进步,认识如何推进中国新闻语言乃至整个社会语言生活的现代化、民主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新闻语言是如何揭示着同时也型塑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具有几千年宗法制传统,当代中国正大步迈向现代化;中国的新闻生活是一个具有高度的信息垄断性,中国新闻正在发生强烈的现代变革;汉语是一种孤立语,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序列”正是语序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选择中国新闻语言的指称序列问题,这既是一个中国当代生活中一个非常“自己”的重要问题,也是汉语研究中一个更加“自己”的问题.本文的主要方法是:以批评语言学、“新言语行为分析”、观念史学等为主要理论工具,以创刊至今的《人民日报》为主要语料来源。由此,我们从对“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重新定义出发,讨论了新闻语言学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类别,指出“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就是“新闻媒体语言中由若干成员按一定维度在线性过程中排列的集合而构成的一种图式。这一图式不断的强烈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也不断的重塑社会的意识形态”。由此,新闻语言指称序列应该分为两种类型:普通序列和重要序列。他们的语用规律非常不一致,前辈学者研究发现的制约汉语序列的规则,通常只适用于新闻语言中的一般序列,而重要序列则需要另加分析。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值得成为“新闻”传播,只有“目标受众最需要的”的才最有资格成为“新闻”,由此,我们必须首先分析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人物、重要地名、重要机构和重要术语等类指称序列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人物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关系。指出新闻报道中多是比较僵化、死板、固定的按照官衔或者职衔的高低来排序,忽略了新闻的关联性和易读性等原则。接着,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争议地名的指称序列,考察了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对于一个国家间有争议地区的地名,究竟是称为“独岛”、“竹岛”、“独岛(日本称为‘竹岛’)”或“竹岛(韩国称‘独岛’)”,这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语言客观性的问题,也是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新闻立场与话语权力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问题。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分析了有争议地区地名指称形式的语用原则应该遵循“新闻客观”、“国家利益”、“语用有序”三大原则,以及“原叙转述分别”、“行为主体与行为匹配”、“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分别”、“标题正文分别”等具体原则。其次,我们通过分析新闻语言中重要权力机构指称序列,考察了我国权力机构指称序列的变化与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提高的关系。再次,我们通过分析政治核心术语指称序列,考察了其变化与我国社会思想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此外,我们还通过对新闻语言中其他的特殊序列,包括我国现代宗教的排序、各民主党派的排序以及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的指称序列的分析,考察了序列变化与生活多元化的关系。最后,我们从“新言语行为分析”和范畴化、关联理论等角度讨论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动因和语用原则,对如何促进中国新闻语言的现代性提出我们的认识。并汇总出改革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的一系列建言。

二、庆祝《华南地震》创刊二十周年题词、贺函、贺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庆祝《华南地震》创刊二十周年题词、贺函、贺电(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小结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一)接触探索阶段
        (二)磨合调整阶段
        (三)稳定增长阶段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小结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小结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后记

(5)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6)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汉字危机的出现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下的汉字改革呼声
        一、汉字面临的危机
        二、汉字改革的不同声音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有限参与
    第三节 导致清末汉字改革动议出现的因素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世界语运动
    第一节 世界语及世界语主义
        一、世界语
        二、世界语主义
    第二节 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出现
        一、世界语进入中国的途径及分期
        二、中国知识界对世界语的认识
        三、世界语的早期传播
        四、《新世纪》之废汉字“径用万国新语”主张
        五、早期舆论关于世界语与教育之关系的认识
第三章 民国早期的世界语运动
    第一节 《新青年》之废汉字用Esperanto主张
    第二节 世界语运动的实际开展
        一、世界语运动的开展情况
        二、世界语加入学校课程案及世界语联合大会的召开
        三、书籍刊物的发行
    第三节 世界语与新文化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世界语运动
    第一节 世界语运动的发展
        一、世界语运动组织的现状
        二、世界语运动发展走向之思考
    第二节 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
        一、三民主义与世界语运动
        二、为中国之“解放”而用世界语
        三、共产主义与世界语运动
结语
    一、中国世界语运动与世界同步
    二、中国世界语运动与世不同
    三、中国世界语运动趋向常态化
附录
    附录一 世界语学社规则
    附录二 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校则
    附录三 广州东山世界语学会简章
    附录四 汉口世界语学会章程
    附录五 云南省世界语学会章程
参考文献
后记

(7)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界说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3.3 写作范畴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2. 远运会之前的近代东亚社会概况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形态
    2.2 西方入侵与东亚危机
        2.2.1 “洋货”与“洋祸”
        2.2.2 西方优等人种与东亚病夫
        2.2.3 西方体育兴起与东亚传统体育衰落
    本章小结
3. 东亚区域体育组织的建构与意义
    3.1 东亚体育组织建构
        3.1.1 远东体育协会诞生
        3.1.2 中日菲三国国家体育组织创立
    3.2 《远东体育协会章程》确立
    3.3 体育联盟的意义
        3.3.1 促进东亚体育发展
        3.3.2 加强东亚区域合作
    本章小结
4. 体育与政治外交
    4.1 政治对体育交往的干扰
        4.1.1 举办远运会的政治动机
        4.1.2 体育主权斗争
        4.1.3 政治冲突在体育赛场上的延续
        4.1.4 “伪满”事件导致远东体协瓦解
    4.2 体育外交对政治的缓冲
        4.2.1 外交窗口:“奥林匹克启蒙班”
        4.2.2 体育外交:传递和平橄榄枝
    本章小结
5. 体育与经济活动
    5.1 现代经济活动在体育中的探索
        5.1.1 多元化的社会筹资方式
        5.1.2 “体育俱乐部”的经营
        5.1.3 博览会与体育的合作
    5.2 体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5.2.1 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
        5.2.2 带动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本章小结
6. 体育与文化传播
    6.1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6.1.1 西方体育文化的东渡
        6.1.2 东方体育文化的西渐
    6.2 体育对东亚文化的传播
    本章小结
7. 体育与教育改革
    7.1 旧式教育中的体育新气象
        7.1.1 校际体育比赛活跃
        7.1.2 女子体育广开风气
    7.2 “奥林匹克”教育推动教育改革
        7.2.1 体育被置于教育之首
        7.2.2 以体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7.2.3 学校体育人本化
    本章小结
8. 体育与大众传媒
    8.1 媒体关注体育发展
        8.1.1 媒体的体育观察
        8.1.2 媒体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
        8.1.3 大众传播机构赞助举办体育比赛
    8.2 体育题材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
        8.2.1 体育主题:尚武·强身
        8.2.2 体育时尚:健·力·美
        8.2.3 体育理念:公正·和平
    本章小结
9. 体育与文明生活
    9.1 民众体育的开展与普及
    9.2 女性体育的崛起
    9.3 贵族体育的出现
    9.4 卫生习惯与健康意识的养成
    本章小结
10. 余论
    10.1 关于远东运动会的几点思考
    10.2 基督教青年会对远运会的贡献
    10.3 近代东亚体育人物的个人命运
11. 结论
12. 附录 远东运动会史考
    12.1 草创:意外的橄榄枝(第 1-3 届)
    12.2 初兴:逐渐独立的奥林匹克启蒙班(第 4-6 届)
    12.3 鼎盛:东亚人自主举办的竞技盛会(第 7-9 届)
    12.4 骤亡:因政治斗争而陨落(第 10 届)
    12.5 余音:战火中锤炼的文明
13. 其他附录
    附录一 “远东”时期体育及相关大事记
    附录二 年代对照表
14. 参考文献
    14.1 报刊类
    14.2 档案、年鉴、辞典类
    14.3 论着类
    14.4 期刊类
    14.5 网络资源类
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6. 致谢

(8)近代南京城市公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南京城市史研究的再思考
    二、国内史学界“公园”研究概论
        (一) 代表性成果与公园整体研究
        (二) 特色研究之中山公园
        (三) 差异研究之各城公园
    三、“近代南京城市公园”研究现状
    四、史料来源
    五、研究理论与方法
    六、相关界定
    七、创新之处
    八、研究难度与不足
第一章 南京城市公园的发轫
    第一节 中国公园的诞生
        一、西方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南京古典园林的近代转型
        三、中国近代公园的普遍形式
    第二节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最早的公园——绿筠花圃
        一、公园建设
        二、公园意义与影响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南京公园
        一、秀山公园
        二、鼓楼公园
    第四节 南京近代城市公园发轫的原因
第二章 国民政府接收、规划与新辟公园
    第一节 已有公园“公立化”
        一、接收秀山公园
        二、接收鼓楼公园
        三、接收绿筠花圃
    第二节 公园规划
        一、历次规划中的公园
        二、《首都计划》中的公园
        三、公园系统的设想
    第三节 公园辟建
        一、由玄武湖到玄武湖公园
        二、秦淮小公园
        三、莫愁湖公园与白鹭洲公园
        四、中央政治区公园
        五、愚园与随园
        六、清凉山公园
        七、下关地区公园
        八、其他公园
第三章 公园管理机构
    第一节 教育局
    第二节 公园管理处
        一、公园管理处的诞生与发展
        二、公园管理处职权扩展
        三、公园管理处历任主任
    第三节 相关职能部门
        一、工务局
        二、财政局
        三、军警机关
第四章 公园建设与管理——以玄武湖为例
    第一节 理想中的公园建设
    第二节 玄武湖公园破旧立新
        一、旧有建筑
        二、五洲规划
        三、改建实效
    第三节 改善公园交通
        一、玄武路与环湖马路
        二、整理园内道路
        三、公共交通
    第四节 湖产、湖民、湖地
        一、管理湖产
        二、管理湖民
        三、征收湖地
    第五节 疏浚玄武湖
第五章 教化空间的构建
    第一节 第一公园的教育性
    第二节 玄武湖中的革命纪念
    第三节 莫愁湖畔的粤军烈士墓
    第四节 动物园和儿童乐园
    第五节 教化活动的推行
        一、文体活动与各式展览
        二、园林新运
第六章 公园与市民生活
    第一节 游览胜地
    第二节 休闲盛会
        一、樱桃市
        二、赏花
    第三节 饮食憩息
        一、招商与管理
        二、游园与茶社
    第四节 游船上的新旧之别
        一、游园女与《玄武湖之秋》
        二、“湖匪”与《湖匪》
        三、游船与船娘
    第五节 “公园意识”的民间体现
        一、“台城”城墙的存废
        二、玄武湖改名
        三、公车与公园
        四、其他体现
总结
    一、“建设艺术化的新南京”
    二、“中外观瞻所系”
    三、“高尚娱乐”与玄武湖
    四、“公园意识”
征引文献
致谢

(9)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提出
    一、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
    二、战时新闻媒体研究的欠缺
    三、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间历史记忆的发掘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西方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二、日本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三、中国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 战时的中国新闻界
第一节 战前《东南日报》的崛起及其抗日宣传
    一、从《杭州民国日报》到《东南日报》
    二、《东南日报》新闻报道的特点
    三、《东南日报》坚定的抗日宣传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摧毁
    一、南京地区的新闻事业
    二、上海、浙江地区的新闻事业
    三、武汉、西南地区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信息的严密封锁
    一、加强对本国新闻舆论的控制
    二、封锁和虚报南京的讯息
    三、严厉地限制西方新闻记者的自由 第二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前期的报道
第一节 报道和传播日军对南京的空袭
    一、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
    二、继续报道高志航的消息
    三、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影响
第二节 报道日军对南京的会攻
    一、日军对南京合围的讯息
    二、日军对南京总攻击的讯息
    三、日军攻占南京的讯息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对日军侵袭南京的反应
    一、报道和传播日军讹诈外人
    二、报道和传播欧美列强的反应
    三、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的反应 第三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高潮中的报道
第一节 《东南日报》迁往浙江金华
    一、杭州沦陷前先行撤离
    二、在困顿中奋起
    三、新闻报道仍旧偏重东南
第二节 报道日军在南京的大肆屠杀
    一、报道日机滥炸无辜,毁灭文明
    二、报道日军进入南京城的嚣张气焰
    三、报道日军在南京内外的大屠杀
第三节 报道外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
    一、报道外人在南京设立安全区的情况
    二、报道日军侵犯外人利益的情况
    三、报道外人对日军在南京暴行的反应 第四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周年的报道
第一节 坚持在抗战最前线
    一、始终不离开前线
    二、在前线遭受的牺牲
    三、抗战期间的作为
第二节 对南京和南京人民的关注和牵挂
    一、战前在南京的频频亮相
    二、战地记者在南京的活动
    三、报道和传播南京沧陷后的情况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浙江省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一、日本朝野质疑当时中国各界对南京大屠杀反映
    二、报道和传播浙江人民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三、用艺术手段来纪念南京大屠杀 第五章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表述及其框架
第一节 《东南日报》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一、社会记忆
    二、集体记忆
    三、历史记忆
第二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
    一、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建构
    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方式
    三、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意义
第三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构建的框架
    一、中国大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二、日本方面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三、《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附录:战后《东南日报》有关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报道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

(10)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新闻指称序列的研究现状、分析思路和论文框架
    1.1 研究现状
        1.1.1 新闻语言问题的研究现状
        1.1.2 指称问题的研究现状
        1.1.3 序列问题的研究现状
    1.2 分析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理论资源
        1.2.3 技术路径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新闻语言中指称序列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类型
    2.1 序列的基本性质
        2.1.1 序列的基本要素
        2.1.2 序列的一般特性
        2.1.3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属性
    2.2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基本类型
        2.2.1 一般序列与重要序列
        2.2.2 固化序列、半固化序列、非固化序列
        2.2.3 显性序列和非显性序列
        2.2.4 单一序列和非单一序列
    2.3 小结
第三章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与国家的民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一
    3.1 新闻语言中人物身份指称常见类型
        3.1.1 单纯性指称
        3.1.2 复合性指称
    3.2 新闻语言中人物复合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3.3 新闻语言中不同人物身份指称序列研究
        3.3.1 对新闻报道中两份名单序列的解析
        3.3.2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一般语用规则
        3.3.3 中央领导层指称序列的最新语用规则
    3.4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3.4.1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3.4.2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3.4.3 人物身份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第四章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与外交的主体——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二
    4.1 与中国主权相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研究
        4.1.1 “钓鱼岛”与“尖阁群岛”指称分析
        4.1.2 “南沙群岛”与“斯普拉特利群岛”指称分析
        4.1.3 有关“黄岩岛”指称分析
        4.1.4 “中国南海”与“南中国海”指称分析
    4.2 与中国主权无关的有争议地名序列问题研究
        4.2.1 “北方四岛”与“南千岛群岛”指称分析
        4.2.2 “独岛”与“竹岛”指称分析
        4.2.3 “马岛”与“福克兰群岛”指称分析
    4.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4.3.1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4.3.2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4.3.3 争议地名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第五章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与社会的法治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三
    5.1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指称序列
        5.1.1 “党政军”与“四大班子”指称序列
        5.1.2 “党委”与“人大”指称序列
        5.1.3 “党委”与“政府”指称序列
        5.1.4 “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指称序列
    5.2 国家司法机构的指称序列
        5.2.1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类型
        5.2.2 国家司法机构指称序列的解释
    5.3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指称序列
        5.3.1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变化
        5.3.2 国务院组成部门指称序列的基本规律
    5.4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5.4.1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5.4.2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5.4.3 权力机构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第六章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与思想的现代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四
    6.1 中共指导思想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6.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1.2 邓小平理论
        6.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1.4 科学发展观
    6.2 国家建设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6.2.1.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6.2.2. 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并列指称的四个现代化
        6.2.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指称的新四化
    6.3 社会发展目标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6.3.1. “民主”、“文明”两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6.3.2. 富强、民主、文明三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6.3.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项并列核心术语序列
    6.4. 社会发展总布局并列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分析
        6.4.1.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6.4.2.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6.4.3.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6.4.4.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核心术语序列
    6.5 价值观核心术语序列的变化
        6.5.1. “五讲四美三热爱”指称序列
        6.5.2. “三讲”与“两个治国方略”指称序列
        6.5.3. “八荣八耻”指称序列
        6.5.4. “24字”核心价值观指称序列
    6.6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和建言
        6.6.1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6.6.2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6.6.3 核心术语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第七章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与生活的多元化——中国新闻语言重要指称序列分析之五
    7.1 新闻语言中宗教指称序列研究
    7.2 新闻语言中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研究
        7.2.1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的特殊现象
        7.2.2 民主党派指称序列特殊性的成因
    7.3 国际事务中行为主体指称序列
    7.4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问题与建言
        7.4.1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价值
        7.4.2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问题
        7.4.3 其他特殊指称序列变革的建言
第八章 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分析
    8.1 空间及其在时间上的投射: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排序的基本原则
        8.1.1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一般原则
        8.1.2 制约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特殊原则
    8.2 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新闻语言指称序列的认知心理
        8.2.1 新闻指称的范畴化
        8.2.2 新闻指称序列的重新范畴化
    8.3 型塑与被型塑:新闻语言指称序列意识形态功能
结语:本文的主要贡献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附录:重要指称序列改革的建言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庆祝《华南地震》创刊二十周年题词、贺函、贺电(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3]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4]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5]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6]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D]. 焦徽.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7]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D]. 王妍. 苏州大学, 2014(10)
  • [8]近代南京城市公园研究[D]. 于静. 南京大学, 2013(05)
  • [9]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D]. 何扬鸣. 浙江大学, 2013(04)
  • [10]中国新闻语言中的指称序列研究[D]. 韩晓晔.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庆祝“华南地震”20周年的题词、贺信和贺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