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中药出口面临两道“坎”(论文文献综述)
高吉聚[1](2020)在《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地位同等重要。中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化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近些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错失了一些重要机遇,与国内发达地区和省内其他市(州)发展水平产生了一些差距,处在全省中下游水平。因此,深入研究通化市中职教育发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对通化市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通过对收集的资料、数据等进行分析,对通化市中职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个别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建议。引言部分,结合通化市概况,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正文第一部分,梳理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第二部分,总结概括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第三部分,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招生面临较大困难、师资力量失衡、基础设施水平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破解“招生难”问题,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营造良好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秀丽[3](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赵庆华[4](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邹虎[5](2018)在《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文中指出碑刻文献的断代整理,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从涉及的具体时期来看,主要集中在五代以前,而以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最爲注目。五代以後,特别是元明清三代,基本无人问津,是碑刻文献整理的阙环。本文以元代碑刻爲主题,力图补充碑刻文献整理的缺失,并带动近代碑刻文献整理及相关研究。元朝之於中国历史,有其独特的地位。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国家制度之特殊、社会动荡之剧烈、阶级矛盾之尖锐、宗教形式之复杂、海陆交通之发展、中外交流之频繁,历代绝无仅有。由於历史的原因,元代传世文献多已不存,或散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元史的研究。元代碑刻以其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堪称元史研究最爲重要的材料之一。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以碑刻拓本或原石爲依据,对元代传世碑刻文献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校勘订正;无传世释文文本的,则另行释读,力求爲学界提供一份详实可靠的元代碑刻文献参考材料,爲元代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保障。元代碑刻文字和词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尤具研究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字,特别是俗字进行全面整理,反映新产生俗字的基本面貌。集中精力,以例释的形式,分析历史汉字的形变轨迹和变异规律,揭示元代碑刻俗字的根本特征,即简化。通过字形勾连,贯通字形发展演进的古今序列,填补汉字在近代时期的关键字形空缺,爲汉字发展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字形参照。同时,综合分析元代碑刻俗字来源,探讨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的重要价值。本文首次对元代碑刻文献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作专题探论。在研究类目上,着力於探讨元代碑刻两大类别,即法律碑刻和宗教碑刻中的的专有词语,凸显其时代特色,爲近代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麦星宇[6](2017)在《DA公司心血康产品市场拓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药与人类息息相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须品。随着近几十年世界经济的稳固发展,医药行业已经是全球各类经济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医药产业被世人誉为“永恒的朝阳产业”。[1]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一贯是全球医药市场的前三大用药品种[2]。据统计,全球有31%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这一数据在中国更为惊人,2014年全国死于心血管类疾病的人口甚至高于总人口的四成。心脑血管药品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类药品,也是中成药品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在所有心脑血管药物中,中成药的市场份额庞大,占35%以上。因在治疗心脑血管这类慢性疾病时显现出的显着疗效和价格优势,中成药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首选药物。本篇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围绕地奥心血康的市场拓展战略研究。地奥心血康是成都地奥集团研制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物中的强势品牌。但随着企业的不断涌入、品牌数量的增多,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心血康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瓶颈。通过调研,作者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分析等方面对地奥集团所处的竞争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牢牢抓住公司的核心竞争产品进行产品SWOT分析后,通过安索夫矩阵和STP市场细分,从而确定了拓展欧洲市场的战略,并为此提出建议以保障战略的成功落地实施。想要长期稳定地保持增收,地奥就要采取措施实现新一轮的飞跃。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中药必须走向世界。作为地奥的拳头产品,心血康突出重围,获得荷兰上市许可进军欧洲市场,为我国中药的国际化道路提供了一些思路。通过对这一产品的战略研讨,企业可以借鉴它的成功之处,将我国的草药以及中医文化推向世界。
顾丽姝[7](2014)在《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研究》文中提出东盟新四国(以下简称新四国)是指东南亚十国中最后加入东盟的四个新成员国,即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亦称CLMV国家。其中,柬埔寨、老挝、缅甸属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政治局势长期动荡的影响,新四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一直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推进和印度“东向政策”的实施,新四国以其重要的地缘政治、逐渐开放的经济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日益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成为各大国角逐的焦点区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的推进,我国与新四国的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新四国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东盟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成为新四国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就我国而言,无论是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型中央企业,还是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却拥有为小规模市场服务能力和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中小企业,都能在新四国找到自己发展的“广阔天地”。我国对新四国的直接投资,在获取国内稀缺战略资源、转移过剩产能、开拓境外市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西南边疆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新四国的直接投资,既符合企业经济利益,也关乎我国的国家战略。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相结合、国际关系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四国引进外资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回顾,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就中国对新四国和老六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和绩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就影响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推动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对于细化东盟问题的研究对象,验证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在高风险国家的适用性,补充和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客观而深入地认识我国与新四国的经贸关系,正确处理双边经贸关系中的矛盾和摩擦,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而且能为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拓新四国市场提供具体的帮助,为各级政府制定和调整对外投资政策、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通过系统地梳理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依次对马克思主义资本输出理论、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归纳、介绍和评价。二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首先,回顾了新四国的引资进程,分析了各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分布和产业分布;其次,总结回顾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归纳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特点。三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推动因素分析。首先,基于投资国的宏观战略,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必然性;其次,基于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再次,基于双边关系的推动因素,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有利基础;最后,基于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区位优势。四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绩效分析。通过指标选取、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绩效中的贸易效应,并与中国对东盟老六国的投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五是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分别从东道国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六是推动中国企业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对策和措施。首先,从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政策服务、深化双边合作三个方面,就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其次,从目标定位、产业选择、进入模式、风险防范四个方面,就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新四国的直接投资提出了具体建议。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大都把东盟十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鉴于东盟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本文根据东盟新四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与中国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上的密切关系、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亲缘优势、地缘优势等因素,将新四国放在一个次区域内进行研究。第二,建立了“投资国-东道国-双边关系-企业”四位一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因素分析框架,强调双边政治关系中政治互信与双边经济关系中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等子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提出在对类似东盟新四国的高风险国家直接投资中,双边经济关系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双边政治关系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保障。第三,通过实证对比研究中国对东盟新四国、老六国的直接投资绩效,提出中国对两类国家的直接投资都是贸易创造型投资,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进出口创造效应均高于对老六国的直接投资。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之处:首先,新四国均属最不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低,受世界关注的程度不高,文献资料匮乏,一些研究数据的采集比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文对某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其次,因篇幅所限,本文对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和重要地区投资主体(如云南、广西)没有进一步展开深入的分析。对此,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杨帅[8](2015)在《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式商业也开始兴起。新式商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外国洋行。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洋行早期的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方面,充当中外贸易的中介。二是买办商人开办的商业。买办作为外国洋行的经纪人,收入较高,他们将其收入积累作为资本,投入到商业或其他行业中,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进行商业经营活动。买办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三是旧式商业的转型。一些旧式商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也采用资本主义商业的的经营方式,将其转换为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近代新式商业的兴起,从总的来看,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在经营内容上更多地在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服务。四川的私营商业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发展,经营业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迅速增长,有的已发展为“百万富翁”。各类商号也随之兴起,商号的发展演变与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新的态势。清末,四川各地的金融机构以票号、典当、钱铺、因利局等旧式融资业为主,其中票号最具实力。辛亥革命后,票号衰败,钱庄、银号代之而兴。民国初年,重庆钱庄发展到50多家,上下货帮的款项收交和城市商贩的资金周转多由钱庄汇兑融通。1915—1934年中国、交通、殖边、金城、江海等国内大银行先后来川设立机构,同时,由四川官、商创办的四川、华川、铁道、浚川源(复业)、聚兴诚、美丰、大中、川盐、川康、重庄、四川工农、四川建设、和成、裕商等一批银行相继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各大域市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继内迁,大量资金涌入四川。抗战结束时,川、康两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3家(其中总机构380家),约占全国全融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遍布川、康各大、中、小城市的金融网络。山货属于四川省重要产品,每年出口数量极大,在民国以前,四川多数地方并没有山货帮一说,被称为山货帮的商品,都属于药材帮贸易范围以内,统称为山货药材业,后因其中有非药材部分的货品,营业日益扩大,于是脱离药材业范围,而自成山货帮。比如桐油,本来包括在山货业以内,只因抗日战争前桐油业发展突飞猛进,占全国物产输出总额的第一位,已非山货业所能统括,因此,原有的产业逐渐分化出以专门经营药材、桐油、畜产品等为主的大山货行业,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营生的各种商号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包容,而又各有特色的不同商号群体。饮食品商号涵盖的范围较广。民以食为天,四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粮油市场在近代仍保持着封闭型、区域型的传统,除桐油出口商外,粮油商人中小户居多。市场交易方式,仍以产销见面、余缺调剂为主,批发交易次之,期货交易甚少。交易规则多从习俗,缺乏公开性与竞争性。清末民初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四川糖业极盛时期。四川的糖除内销本省外,还销往邻省。桔糖下运至两湖销售,称为“药糖”,白糖销至陕甘,红糖销至贵州和云南,冰糖多为本省消费,资中、内江所产多销川东南,简阳、资阳所产多销川西北。随着自然流转的渠道,在销售区域的合江、江津、重庆、涪陵、万县、合川、成都以及宜昌、沙市都形成了川糖的市场。民国时期,腹茶引岸制度无形解体,茶商在缴纳政府课税以后,即摆脱历来的限制而自由营运。有的产茶地区已扩销省外市场。如邛崃历来以生产边茶为主。腹茶兴盛,市场已扩至成都、广汉、简阳、新繁、新都、中江、金堂等,后来又开辟陕西、甘肃、青海等、都属于直接运往消费地。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1926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随之发展的丝商、棉纱商号及夏布商号在川内各地日渐活跃,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空间,成都、乐山、三台、南充等地的丝业、重庆及其周边城市的棉纱业及隆昌、内江、荣昌等地的夏布业,这些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就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号的分布格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这些商号分布与变迁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商号的数量上的变化、商业籍贯上的演变、资本规模上的变化都各有特色;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及变迁方面,主要体现在商号与交通、商号与资源开发、商号与城市商业中心、商号与行帮组织及人口等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
胡勇[9](2013)在《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体用”思想的“用”和“体”进行集中、全面、深入地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哲学的本来面目和未来走向。基于体用逻辑分析的普遍性,全文结构依据“即用显体,立体行用”的原则来安排,共分上下二篇,上篇属于“用”,下篇属于“体”。正是在这样的结构安排中,实现了体用思想研究的诸多成果。第一,研究表明,中国体用思想的源头在中国,而非由外来文化所传入。早在先秦时期就孕育有丰富的体用意识,这种体用意识与中国上古礼乐文明的发展有极为深远而密切的关系。最早且完整的体用表达由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所实现——“道者,气之根,气者,道之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体用概念逐渐范畴化的重要阶段,其中王弼、僧肇二人的体用思想对于儒释道三家各自体用思想发展的影响巨大,然而真正完整的体用表达和途释是在梁武帝时期,从此儒释道各家进入自己独立发展体用思想的阶段。到隋唐时期,佛教体用思想全面逻辑化、结构化,并且与佛教各家各派的义学阐释紧密结合,佛教译经之中也大量使用体用概念;重玄学与体用逻辑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道教的理论思辨水平;儒家经学也蕴发十分重要的体用思想,直接成为宋明理学的启蒙和开端。宋元明清时期是体用诠释全面泛化的时期,也是体用逻辑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但真正对体用思想发展有较大贡献的还属新儒学,周敦颐正是运用体用结构才真正完成儒学从经学向理学的最终转变,程颐所倡导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思想对整个中国后期哲学影响深远。尔后无论气学、理学、心学,都是依托体用逻辑展开自己的理论建构和相互竞争。与此同时,儒释道三教之间及依据体用逻辑相互批评,又以此为根据进行相互融合。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和王夫之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用思想发展的集大成和最高峰。此一时期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过程中,刘智完全把伊斯兰教义思想体用逻辑化,从而实现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的融合。近代以降,中国文化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体用逻辑在中国文化命运的激荡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围绕中西体用之间的争论此起彼伏,至今未息;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全面进入了对体用思想本身的自觉反思,为体用哲学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二,研究表明,体用范畴的核心意蕴是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普遍联系,基于存在的静态方面而有“实体—作用(表现或功用)”的逻辑呈现,基于存在的动态方面而有“本体—作用(显发或流行)”的逻辑呈现。体用范畴属于中国哲学最高的形式性范畴,能够以任何实质性范畴和其它形式性范畴为诠释对象,其与中国哲学最高的实质性范畴“天人”结合形成中国哲学(儒释道)的基本结构——“天人—体用”或“本体—工夫”,这一结构同时也与西方哲学的基本结构——“思维—存在”或“本体—认知”形成鲜明对比。中西哲学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其根源在于作为哲学文化底层的精神活动方式的巨大差异,即西方的“反思”与中国的“返思”,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显着不同,致使中西各有其“本体论”和“ontology”,以及中国以“体知”为核心的“工夫论”和西方以“认知”为根本的“知识论”。中西哲学的对话应该以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和世界性为前提,同时要建立在“(世界—历史)—人”的新本体之上,在体用不二的框架内充分发展体用二分的反思哲学,在体用二分的分析中努力回归体用不二的返思哲学,这正是中国体用哲学的创新使命,也是未来“世界哲学”的必然方向。总之,整个体用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充分表明:“体用”思想贯穿中国哲学发展之古今,其内涵丰富,形态多姿,不仅是中国哲学系统的思维核心,同时也是把握儒释道三教互动融合的总关键,更是近现代以及未来展开中西文化对话的总枢纽之一。
刘玉皑[10](2013)在《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文中研究说明]840年后,中国社会进入近代发展阶段,作为国家西北边疆地区,新疆的近代化发展略晚于内陆各省,以新疆建省、新政、开埠三大事件为标志,新疆地区的城市步入近代发展的道路,继而展示出与中国内陆城市迥然相异的城市近代发展特点。城市是地区人口汇聚之地,是区域文明的中心,城市的近代发展是社会近代发展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通过研究近代新疆城市的发展,能够展现我国西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近代发展的图景。分析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特点,不仅能够充实我国城市史研究和边疆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亦能帮助理解当代新疆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吸取城市近代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当代新疆城市社会的和谐进步。运用历史学文献分析、逻辑论证、案例分析、图表说明等方法及现代化理论,构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历时性时间分析框架,探讨近代新疆城市在时间线索上的纵向近代化发展历程。通过寻找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划分出近代65年间新疆城市发展的五个阶段,即:清末建省城市重建恢复阶段、杨增新统治时期城市半封闭缓慢发展阶段、金树仁统治时期城市陷入乱局阶段、盛世才统治时期城市发展的上升阶段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城市发展的停滞阶段。通过运用城市史结构-功能理论构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共时性空间分析框架,以动态的研究视角分析静态的城市剖面特征,论证城市在近代发展中的数量、人口规模特征,进而分析城市的分布格局、城市形态及内部功能分区等问题。指出:近代新疆城市数量及人口皆在缓慢、平稳地增加;城市在天山北路准噶尔盆地周缘、伊犁河谷、天山东路及南疆塔里木盆地周缘分别形成小“c”形、“△”、稀疏分布及大“C”形的不同分布格局;单体城市形态在矩形和不规则形的基础上不断膨胀、延伸扩展;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特点表现为行政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充实和扩张及部分城市新兴工业区的出现。在分析近代新疆城市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采取时空结合的分析视角,探讨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类型、发展动力及城市文化与民众生活状态。近代新疆城市具有军事防御、交通与商业枢纽等突出的个性功能,由“军城”向“治城”转变、商业职能强化、功能综合化是近代新疆城市功能的变迁趋向。以城市主要功能为依据,近代新疆城市类型可划分为综合型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商业城市、军事防御城市和一般行政中心城市五大类。近代新疆城市工业萌芽但力量微弱,商业却在对外贸易中繁荣开展,因此后者成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该力量受大国政治影响而时断时续,难以为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稳定续航;近代新疆城市发展还存在着其他由内部而生的自发动力,如行政体制改革、发展农牧支撑、近代知识文化传播、民主启蒙、城市市政建设等,但这些力量仍显微弱。近代新疆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异质交融的特点,穆斯林文化、汉文化、外国文化、殖民文化皆在城市中并存交融,反映出新疆城市强大的兼容并蓄能力。城市市民在城市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历程中,经历着社会变革、政局变动带来的沉重生活压力。可以说,城市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以上各种特征皆是受制于近代新疆城市所具有的“边疆”与“枢纽”双重角色而致。“边疆”角色使新疆城市在近代发展中时常出现与中央、内陆各省隔离的发展状态,也难以使城市寄居者形成扎根情结,从而阻滞城市发展;但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疆土,新疆城市在近代发展中又呈现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枢纽”角色使新疆城市在与内地隔离的情况下,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了城市发展的外部动力,但与此同时,城市也失去了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
二、我国中药出口面临两道“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中药出口面临两道“坎”(论文提纲范文)
(1)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产生期(1913—1949年) |
(二)通化职业教育探索期(1949—1985年) |
(三)通化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期(1986—2009年) |
(四)通化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
二、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成绩 |
(一)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
(二)产教融合扎实推进 |
(三)集团化办学取得积极进展 |
(四)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
(五)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
(六)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
(七)地方党委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程度提高 |
三、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一)面临的困境 |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面临较大困难 |
2.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失衡 |
3.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 |
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
5.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二)原因分析 |
1.适龄人口减少,传统观念束缚等因素影响中职生源 |
2.职教资源整合加速,编制管理不活导致师资结构性断档 |
3.统筹保障不足,错失政策机遇拉低建设水平 |
4.体制机制不活,企业“搭便车”制约校企合作 |
5.体系不完善,生源素质不高制约职教服务振兴发展能力 |
四、推进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着力破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 |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四)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
(五)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
(六)积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公开发布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
1.1.1 伞的历史流变 |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
3.1.1 柿子油 |
3.1.2 桐油 |
3.1.3 头发绳 |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
3.2.1 备料 |
3.2.2 伞骨 |
3.2.3 伞键 |
3.2.4 伞托 |
3.2.5 组装 |
3.2.6 网伞 |
3.2.7 糊伞 |
3.2.8 晾伞 |
3.2.9 扣扎 |
3.2.10 伞杆 |
3.2.11 上油 |
3.2.12 渡伞,成器 |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
一、郡城天后宫 |
二、北港朝天宫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
一、信仰风俗 |
二、祭祀仪式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
一、参与公益事业 |
二、移民精神安慰 |
三、同乡联系纽带 |
四、教育教化民众 |
五、军事战略防御 |
六、处理族群纠纷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元代社会及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一、元代社会背景简述 |
二、元代碑刻文献概述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材料、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元代碑刻文字词汇研究 |
第一章 元代碑刻文字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文字概况 |
一、元代碑刻文字研究现状 |
二、元代碑刻文字研究材料 |
三、元代碑刻文字简述 |
第二节 元代碑刻俗字研究 |
一、元代碑刻俗字及概念界定 |
二、元代碑刻俗字例释 |
第三节 元代碑刻俗字来源 |
一、文字书写传承 |
二、前代字书贮存 |
三、草书的强烈干预 |
四、借字 |
五、新造俗字 |
第四节 元代碑刻俗字的研究价值 |
一、填补汉字发展史研究的材料空缺,补充碑刻文字字例 |
二、爲历史汉字时间层次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
三、爲探求简化字源流及其变异轨迹提供关键线索 |
四、爲现行文字改革、推广和文字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发 |
第二章 元代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碑刻词汇概况 |
一、碑刻文献的词汇研究 |
二、元代碑刻词汇简述 |
第二节 元代法律碑刻词汇研究 |
第三节 元代宗教碑刻词汇研究 |
第四节 元代碑刻普通词汇研究 |
一、元代碑刻普通词汇释例 |
二、元代碑刻中的职官词语 |
参考文献 |
下编 元代碑刻1校 |
凡例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6)DA公司心血康产品市场拓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 |
2.1 企业战略的内涵 |
2.2 PEST分析 |
2.3 SWOT分析 |
2.4 安索夫矩阵 |
2.5 STP理论 |
2.6 4P理论 |
第3章 竞争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科技环境 |
3.2 行业现状 |
3.2.1 中国心血管疾病现状 |
3.2.2 中成药工业现状 |
3.2.3 销售终端分析 |
3.3 竞争分析 |
3.3.1 竞争公司 |
3.3.2 竞争中成药 |
3.3.3 竞争化学药 |
3.4 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
3.4.1 高速增长的停滞 |
3.4.2 占领农村市场效果不显着 |
3.4.3 全球化战略的思考 |
3.5 SWOT分析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5.3 机会 |
3.5.4 威胁 |
第4章 集团公司产品战略的制定 |
4.1 市场开发战略 |
4.2 全球市场的选择 |
4.2.1 美国市场 |
4.2.2 日韩市场 |
4.2.3 欧洲市场 |
4.3 荷兰为欧洲市场突破国家 |
第5章 战略实施保障 |
5.1 战略的实施 |
5.1.1 全方面保障产品质量 |
5.1.2 设置合理的产品定价 |
5.1.3 建立产品营销网络 |
5.1.4 做好欧洲市场品牌宣传 |
5.2 保障措施 |
5.2.1 设立部门专攻药政 |
5.2.2 疏通供销渠道 |
5.2.3 加强专业学术推广 |
5.2.4 国内市场不能放松警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研究 |
1.2.2 关于东盟新四国投资环境和引进外资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
2.1 马克思主义资本输出理论 |
2.1.1 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 |
2.1.2 列宁的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理论 |
2.1.3 对马克思主义资本输出理论的简要评析 |
2.2 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市场内部化理论 |
2.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2.2.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3.1 资本相对过度集中理论 |
2.3.2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3.3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3.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3.5 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2.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
2.4.1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4.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4.3 一体化国际投资发展论 |
2.4.4 大国综合优势理论 |
2.5 对现有理论的总体评述 |
3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 |
3.1 东盟新四国的对内直接投资 |
3.1.1 越南的对内直接投资 |
3.1.2 老挝的对内直接投资 |
3.1.3 缅甸的对内直接投资 |
3.1.4 柬埔寨的对内直接投资 |
3.2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发展 |
3.2.1 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发展的概况 |
3.2.2 中国对柬埔寨的直接投资 |
3.2.3 中国对老挝的直接投资 |
3.2.4 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 |
3.2.5 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
3.3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特点 |
3.3.1 增长速度较快 |
3.3.2 项目规模偏小 |
3.3.3 区位分布集中 |
3.3.4 产业分布高度集中 |
3.3.5 投资主体多样 |
3.3.6 中国已成为新四国的重要投资来源国 |
3.3.7 新四国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
4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推动因素分析 |
4.1 基于投资国宏观战略的分析 |
4.1.1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性 |
4.1.2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4.1.3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
4.1.4 资源能源战略储备 |
4.1.5 规避贸易壁垒 |
4.1.6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4.2 基于跨国企业比较优势的分析 |
4.2.1 管理水平 |
4.2.2 研发能力 |
4.2.3 技术优势 |
4.2.4 品牌影响 |
4.2.5 产业优势 |
4.2.6 文化亲缘 |
4.2.7 地域相邻 |
4.2.8 政策支持 |
4.3 基于双边关系推动因素的分析 |
4.3.1 政治互信日益加强 |
4.3.2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
4.3.3 对外援助渠道创新 |
4.3.4 经贸关系不断拓展 |
4.3.5 投资合作制度保障 |
4.4 基于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分析 |
4.4.1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
4.4.2 逐渐改善的经济环境 |
4.4.3 不断完善的法律环境 |
4.4.4 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 |
4.4.5 丰富的自然劳动资源 |
4.4.6 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 |
4.4.7 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商机 |
5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绩效分析 |
5.1 绩效概述 |
5.1.1 绩效的含义 |
5.1.2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
5.2 投资绩效模型构建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5.3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投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
5.3.1 中国对新四国投资、贸易的发展情况 |
5.3.2 实证分析 |
5.4 中国对东盟老六国投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
5.4.1 中国对东盟老六国直接投资、贸易的发展情况 |
5.4.2 实证分析 |
5.4.3 实证结果的比较 |
6 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 |
6.1 风险概述 |
6.1.1 风险的含义 |
6.1.2 风险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
6.1.3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风险的评估 |
6.2 政治风险 |
6.2.1 政治体制多样 |
6.2.2 民族问题突出 |
6.2.3 国际NGO活跃 |
6.2.4 领土争端持续 |
6.2.5 大国角逐升温 |
6.3 经济风险 |
6.3.1 通货膨胀风险 |
6.3.2 汇兑限制风险 |
6.3.3 外债偿付风险 |
6.3.4 金融体系风险 |
6.4 经营风险 |
6.4.1 公共服务风险 |
6.4.2 社会文化风险 |
6.4.3 企业自身能力风险 |
7 推动中国对新四国直接投资的对策与措施 |
7.1 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措施 |
7.1.1 加强政策引导 |
7.1.2 强化支持服务 |
7.1.3 深化双边合作 |
7.2 企业层面的微观策略 |
7.2.1 目标定位策略 |
7.2.2 产业选择策略 |
7.2.3 进入模式选择 |
7.2.4 风险防范策略 |
8 研究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思考 |
三、相关理论及概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的历史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四川商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理环境 |
二、资源环境 |
第二节 四川商号的市场环境 |
一、新式商业的兴起与四川商号的发展 |
二、四川主要贸易市场与商号的分布格局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典当业的兴起与分类 |
二、四川典当的分布格局与演变 |
三、四川典当业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钱业的产生及演变 |
二、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三、四川钱业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四川银行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银行的演变与分类 |
二、四川银行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民国时期四川银行分布特点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山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药材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药材商号发展与药材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主要地区药材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药材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桐油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主要桐油产销区域分布与桐油商号组织的发展 |
二、 四川桐油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桐油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省畜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畜产业商号组织构成及演变 |
二、 四川畜产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三、 四川畜产商号分布特点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食用品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粮食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粮食商号的市场环境与组织构成 |
二、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糖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蔗糖产销区域分布及糖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糖业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蔗糖商号的的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茶业商号发展及变化 |
二、 四川茶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茶业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四川纺织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蚕丝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早期丝业发展与丝号的兴起 |
二、 四川主要地区丝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丝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夏布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夏布业的兴起与夏布商号的发展 |
二、 四川夏布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夏布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棉纱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棉产业发展与棉业商号的演变 |
二、四川主要地区棉纱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四川棉纱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 |
一、商号数量上分布的差异 |
二、商号籍贯分布上的差异 |
三、商号资本分布的差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差异及变迁的原因 |
一、资源分布与传统产业结构 |
二、城镇布局与物流走向 |
三、商业成分与资本构成 |
四、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域社会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一、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二、商号分布与贸易中心的关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区域环境的互动 |
一、四川商号分布与交通环境的互动 |
二、四川商号分布与技术环境的互动 |
三、四川商号分布与人口环境的互动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社会变迁 |
一、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
二、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组织的影响 |
三、商号分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影响 |
结论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9)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
一、选题意义与背景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与重点难点 |
1、研究目标与任务 |
2、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方法与写作安排 |
1、研究方法 |
2、写作安排 |
上编 “体用”源流 |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体用”意识之孕育与萌动 |
第一节 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体用”意识 |
一、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体用”意识 |
(一) 《尚书》:“五行”之“体—性—用” |
(二) 《左传》:“体政”之体 |
(三) 《论语》:礼之本与用 |
(四) 《孟子》:志气合于一体 |
(五) 《荀子》:贵本而亲用 |
(六) 《礼记》:礼之大体与礼之用 |
二、汉代儒家礼乐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
(一) 《春秋繁露》:“礼者,庶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 |
(二) 《新书》:“内本六法,外体六行” |
(三) 《说苑》:“转相为本” |
(四) 《汉书》:六艺之体用 |
(五) 《申鉴》:“道之本,仁义而已”与“知道之体” |
(六) 《中论》:“文质着然后体全” |
第二节 诸子天道性命中的“体用”意识 |
一、墨子及《墨子》中的“体”思维 |
二、法家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
(一) 《韩非子》:“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
(二) 《管子》:“体、礼者,所以取天下” |
三、兵家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
(一) 《司马法》:“体俗”与“体其命” |
(二) 《尉缭子》:“虚实者兵之体也” |
(三) 《三略》:“帝者,体天则地” |
四、道家学说中的体用意识 |
(一) 《老子》:“弱者道之用” |
(二) 《文子》:“道以无为有体” |
(三) 《庄子》:“大本大宗”与“无用之用” |
(四) 《论六家要旨》:道家“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
第三节 秦汉宇宙气论中的“体用”意识 |
一、《黄帝四经》:“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
二、《吕氏春秋》:“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 |
三、《淮南子》:“无为者,道之体也;执后者,道之容也” |
四、《论衡》:“不相贼害,不成为用” |
五、《潜夫论》:“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 |
第四节 早期易经诠释中的“体用”意识 |
一、先秦易学中的体用意识 |
(一) 春秋易学之与体用 |
(二) 战国易学与《易传》 |
二、汉代易学中的体用意识 |
(一) 《焦氏易林》:卦体与性体 |
(二) 《京氏易传》:互体说与飞伏说 |
(三) 《易纬》:三易说与四太说 |
(四) 郑玄:”复归本体,亦是从无入有”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体用”范畴之发生与定型 |
第一节 玄学兴起与体用范畴 |
一、魏晋玄学概说 |
二、正始玄学之体用 |
(一) 王弼经典诠释中的“体用”创造 |
三、竹林玄学之体用 |
(一) 阮籍:“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 |
(二) 嵇康:体赡而用博 |
四、元康玄学之体用 |
(一) 郭象:“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
五、东晋玄学之体用 |
(一) 《世说新语》:“易以感为体”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佛学与体用思想 |
一、汉魏晋南北朝佛学概说 |
二、汉魏晋佛教与体用思想 |
(一) 道安: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 |
(二) 僧肇:寂用论与体用 |
(三) 慧远: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 |
三、南北朝佛教学派与体用思想 |
(一) 涅盘学派与体用 |
(二) 智论学派与体用 |
(三) 成实学派与体用 |
(四) 地论学派与体用 |
(五) 净影慧远与体用 |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
一、汉魏六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
(一) 汉魏晋道教经学概说 |
(二) 《河上公老子注》:反,本也;本者,道之所以动 |
(三)《老子指归》:“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 |
(四) 《周易参同契》: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 |
(五) 《抱朴子·内篇》与体用 |
二、南北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
(一) 南北朝道教思想概论 |
(二) 早期重玄学与体用 |
(三) 陶弘景:“神者,心之用,心者,神之主”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中的体用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概说 |
二、《论语义疏》:“性—用—功”与”本用” |
三、《文心雕龙》:“体性”之体与“本体”之体 |
第三章 隋唐时期:“体用”逻辑之初成与展开 |
第一节 隋唐宗派佛教与体用思想 |
一、隋唐宗派佛教概说 |
二、天台宗与体用 |
(一) 慧思:“以体体用,以用用体,体用不二” |
(二) 智顗:“体宗用”“体用名”与“体用” |
(三) 湛然:本迹即体用 |
三、三论宗与体用 |
(一)《肇论疏》:“体用相即” |
(二) 吉藏:“体用重为体用” |
四、唯识宗与体用 |
(一) 《成唯识论》:“体用不离” |
(二) 《成唯识论述记》:“本识是体,种子是用。种子是因,所生是果” |
(三) 《大乘法苑义林章》:“体故名法,用故名生” |
五、华严宗与体用 |
(一) 杜顺:六重诠释与体相用 |
(二) 法藏:体用双融 |
(三) 李通玄:“体用互参,理事相彻” |
六、禅宗与体用 |
(一) 东山法门:“知果体”,“起万用” |
(二) 北宗禅与体用 |
(三) 南宗禅与体用 |
第二节 隋唐道教哲学与体用思想 |
一、隋唐道教哲学发概说 |
二、重玄思想与体用 |
(一) 成玄英:体用与本迹 |
(二) 李荣:从体起用,摄迹归本 |
(三) 王玄览:“动体将作用,其用全是体,息用以归体,其体全是用” |
(四) 《道教义枢》:“体用并为用,非体非用始为体” |
(五) 唐玄宗:妙本论与道体德用 |
(六) 杜光庭:“体用者,相资之义也” |
三、钟吕内丹学与体用 |
第三节 隋唐儒学与体用思想 |
一、隋唐儒家学术概说 |
二、《五经正义》之体用思想 |
(一) 《周易正义》 |
(二) 《尚书正义》 |
(三) 《礼记正义》 |
(四) 《春秋正义》 |
三、《周易集解》之体用思想 |
(一) 崔憬:器体道用 |
四、刘禹锡:明体以及用,通经以知权 |
五、《复性书》:灭情复性与体用相需 |
第四章 宋元时期:体用诠释之泛化与成熟 |
第一节 两宋易学与道学 |
一、宋易形成与道学兴起 |
二、北宋易学与道学中的体用思想 |
(一) 胡瑗:明体达用之学 |
(二) 周敦颐:易理之体用动静 |
(三) 邵康节: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
(四) 二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五) 张载:太虚者,气之本体 |
三、南宋理学与易学中的体用思想 |
(一) 胡宏:“性体心用”与“体同用异” |
(二) 朱震:“体用同源”与“体用相资” |
(三) 杨万里:“极其用而执其体” |
第二节 朱熹体用思想 |
一、体用范畴之界定 |
二、宇宙论之与体用 |
(一) 易学之体用: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二) 太极之体用 |
(三) 体用与动静 |
(四) 理气之体用 |
三、心性论之与体用 |
(一) 心统性情与道体兼体用 |
(二) 礼乐之与体用同异 |
四、体用思想之总结 |
第三节 宋元新道教与体用思想 |
一、宋元新道教发展概说 |
二、陈景元:体用相须与体用冥一 |
三、南宗先命后性与体用 |
(一) 张伯端:内丹学理论与体用思想 |
(二) 白玉蟾:“道者一之体,一者道之用” |
四、北宗先性后命与体用 |
(一) 王重阳:“以天心为主,以元神为用” |
(二) 丹阳派:“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 |
(三) 龙门派:“一动一静,互为体用” |
(四) 盘山派:“以见性为体,以养命为用”与“体用圆成,是谓全真” |
五、元代道教与体用思想 |
(一) 李道纯:“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 |
(二) 陈致虚:“道之体者,自然也:道之用者,虚无也” |
第四节 宋元佛教与体用 |
一、宋元佛教发展概说 |
二、宋代士大夫佛教义学与体用 |
(一) 晁迥《法藏碎金录》:三家各有体用 |
三、宋代禅宗与体用 |
(一) 黄龙杨岐:体用不离 |
(二) 永明延寿:体用相寂,体用交彻 |
(三) 圆悟克勤:文字禅与体用 |
(四) 大慧宗果:“看话禅”与“体用皆如” |
(五) 宏智正觉:“默照禅”与体用 |
(六) 佛日契嵩:佛体儒用 |
四、宋代天台与体用 |
(一) 山家山外之争 |
(二) 四明知礼:“性具三千,若体若用,本空假中,常自相摄” |
第五章 明清时期:“体用”范式之圆融与固化 |
第一节 明代心学发展与体用思想 |
一、明代心学发展概说 |
二、湛若水:“心事合一,体用同原” |
(一) 心学之“体用一原”论 |
(二) 三教之“体同用异”论 |
三、王阳明:致良知与体用合一 |
(一) 良知体用与中和 |
(二) 良知体用与动静 |
(三) 良知体用与有无 |
(四) 良知本体与工夫 |
四、刘宗周:“意是心之体,而流行其用也” |
第二节 明清实学与船山体用思想 |
一、明清实学概说 |
二、明清易学与体用思想 |
(一) 张理《易象图说》 |
(二) 萧汉中《读易考原》: |
三、方以智:体用辩证逻辑 |
(一) 《周易时论合编》中的易学体用思想 |
(二) 《易余》中的体用思想 |
(三) 《东西均》中的体用辩证 |
(四) 《一贯问答》:“一多相离,体用两橛” |
四、王夫之:“体用胥有”与“体用相涵” |
(一) 体用范畴之概念内涵:体用胥有 |
(二) 体用逻辑之辩证本性:体用相函 |
(三) 体用诠释之实践维度:全体大用 |
(四) 王夫之体用思想之总结 |
五、李二曲:“明体适用”之体用思想 |
(一) “体用”概念的内涵界定 |
(二) 《体用全学》中的体用全学 |
第三节 明末佛教中兴与体用思想 |
一、紫柏真可:体用相与体用互称 |
二、憨山德清:三教体用 |
第四节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哲学中国化与体用思想 |
一、刘智伊斯兰教教义学与体用 |
(一) 《真境昭微》的翻译与体用 |
(二) 《天方性理》的创作与体用 |
第六章 近现代时期:“体用”哲学之挫折与开新 |
第一节 西学冲击下的文化论争与中西体用 |
一、近代文化论争的历史叙述 |
二、“中体西用”模式的哲学本质 |
(一) “中西体用”的内涵辨析 |
(二) “中体西用”的逻辑批判 |
(三) “中体西用”的哲学本质 |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崛起与体用思想 |
一、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一) |
(一) 马一浮:从体起用与摄用归体 |
(二) 熊十力:体用哲学 |
(三) 冯友兰:“经济基础是体,上层建筑是用。” |
(四) 贺麟:文化体用论 |
二、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二) |
(一) 牟宗三:道德形而上之体用论 |
三、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三) |
(一) 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以本体为本,以诠释为用” |
(二) 杜维明:动态体用论 |
(三) 傅伟勋:中西互为体用论 |
第三节 近代佛学革故与体用诠释的创新 |
一、太虚佛学思想与体用 |
(一) 佛法总学中的体用观 |
(二) 判教的体用思想 |
(三) 《真现实论》与体用 |
二、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与体用 |
(一) 唯识抉择与体用 |
(二) 儒佛会通与“用满之体” |
三、印顺佛学思想与体用 |
(一) 《无诤之辩》之“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
(二) 《唯识学探源》之“体用一异” |
(三) 《性空学探源》之“体用综贯” |
(四) 《印度之佛教》之“体用种现” |
(五) 《中观今论》之体、作、力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体用”批判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位主义之体用批评 |
(一) 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体用思想的批判 |
(二) 对新儒家的理论批判与体用思想 |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文化体用观 |
(一) 张岱年:今中为体,古洋为用 |
(二) 李泽厚:“西体中用”论 |
(三) 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论 |
下编 “体用”哲学 |
第七章 “体用概念”的语源学诠释 |
一、什么是哲学概念的语言学诠释 |
(一) 哲学概念的语言学考察 |
(二)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 |
二、释“体” |
(一) “体”之词源学考察 |
1、“体”之词汇意义 |
2、“体”之词源意义 |
(二) “体”概念之哲学蕴涵 |
三、释“用” |
(一) “用”概念之词源学考察 |
1、“用”的词汇意义 |
2、“用”的词源意义 |
(二) “用”概念之哲学蕴涵 |
四、“体”“用”概念流变中的变与不变 |
第八章 “体用范畴”的方法论诠释 |
一、什么是范畴的方法论诠释 |
二、由概念到范畴的体用内涵 |
(一) 形式与内涵 |
(二) 功能与地位 |
三、体用与诸形式性范畴 |
(一) 体用与有无 |
(二) 体用与本末 |
(三) 体用与本迹 |
(四) 体用与动静 |
四、体用与诸实质性范畴 |
(一) 体用与道器 |
(二) 体用与理气 |
(三) 体用与理事 |
(四) 体用与道德 |
第九章 “体用逻辑”的本体论诠释 |
一、什么是逻辑的本体论诠释 |
二、内容逻辑: “体用”逻辑之如何可能? |
三、纵横虚实: “体用”逻辑之体 |
(一) 体用逻辑的表述形式 |
(二) 体用逻辑的基本类型 |
(三) 体用逻辑的结构演化 |
(四) 体用逻辑的具体内涵 |
四、功过得失:“体用”逻辑之用 |
(一) 体用逻辑之得 |
(二) 体用逻辑之失 |
第十章 “体用诠释”的历史透视 |
一、儒家经典诠释与哲学发展中的体用 |
(一) 历史: 儒家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儒家体用意识萌生期(先秦两汉) |
第二阶段: 儒家体用思想潜运期(魏晋—隋唐) |
第三阶段: 儒家体用诠释成熟期(宋元明清) |
第四阶段: 儒家体用哲学超越期(近现代) |
(二) 本质: 儒家体用思想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
二、佛教经典诠释与汉化进程中的体用 |
(一) 历史: 中国佛教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玄学化时期(东汉末—南北朝) |
第二阶段: 宗派化时期(隋唐) |
第三阶段: 平庸化时期(宋元明清) |
第四阶段: 学术化时期(近现代时期) |
(二) 本质: 中国佛教体用诠释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
三、道家道教哲学与经典建构中的体用 |
(一) 历史: 道家道教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先秦两汉)原始道家时期 |
第二阶段: (魏晋南北朝)玄学与道教化时期 |
第三阶段: (隋唐时期)重玄道学时期 |
第四阶段: (宋元明清)内丹心性学时期 |
(二) 本质: 道家道教体用诠释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
四、“体用”诠释与文化沟通 |
(一) 体用源流与三教关系 |
1、体用诠释之与三教源流 |
2、体用诠释与三教争鸣 |
(二) 体用诠释与伊斯兰哲学中国化 |
(三) 体用诠释与中西碰撞 |
第十一章 “体用范式”与中西对话 |
一、“反”思与“返”思:中西文化范式之源 |
(一) “反思”: 西方哲学活动的基本方式 |
1、反思: 西方哲学的根本方式 |
2、西方哲学“反思”的思维本质 |
(二) “返思”: 中国哲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
1、中国哲学中的“返思”概念 |
2、中国哲学“返思”的思维本质 |
(三) 返思与反思:中西哲学形态之比较 |
二、“体用”透视下的中国哲学之谜:返思与天人体用 |
(一) 体用与返思 |
(二) 体用与“天人—体用” |
(三) 返思与“天人—体用” |
三、“体用”观照下的西方哲学之惑:本质与存在 |
(一) 反思与转向 |
(二) 体用与“本体—认识” |
四、中西哲学的体用分别 |
第十二章 “体用哲学”的创新使命 |
一、“本本论”的回归:“体用哲学”与“ONTOLOGY” |
(一) 正名: 本体论与ontology |
1、中国哲学中的“本体”与“本体论” |
2、西方哲学中的“on”与“ontology” |
(二) 回归: 相通而非相同 |
二、“认知论”的引入:“体用哲学”与“EPISTEMOLOGY” |
(一) 西方知识论与中国体知论 |
1、认知: 西方知识论的基本模式 |
2、体知: 中国知识论的基本模式 |
(二) 体用哲学对“认知论”的融摄 |
1、前提与基础 |
2、维度与方法 |
三、动态性与开放性:体用哲学创新之体用 |
(一) 动态性: 体用哲学的创新之体 |
(二) 开放性: 体用哲学的创新之用 |
四、主体性与世界性:中国哲学未来之体用 |
(一) 中国哲学的主体性 |
(二) 中国哲学的世界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10)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文献 |
三、近代新疆城市的研究概况 |
四、研究思路 |
五、主要内容、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说明 |
上编 时间·城市 |
第一章 新疆城市发展的近代开端 |
1.1 毁坏与建设:清末新疆城市景象 |
1.1.1 战乱对新疆城市的毁坏 |
1.1.2 平乱后城市建设情况 |
1.1.3 沙俄入侵对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
1.2 建省、新政与开埠:新疆城市近代化的开端 |
1.2.1 建省:新疆城市迈入近代发展的轨道 |
1.2.2 新政:进一步推动新疆城市的近代发展 |
1.2.3 开埠:新疆城市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期新疆城市的缓慢发展 |
2.1 城市的半封闭缓慢发展与陷入乱局 |
2.1.1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疆城市 |
2.1.2 杨增新避世策略下的城市发展 |
2.1.3 金树仁主新时期城市的萧条 |
2.2 城市近代发展的上升期与停滞期 |
2.2.1 盛世才主新前期新疆城市进入近代发展的黄金时期 |
2.2.2 国民政府接管新疆后的城市发展 |
小结 |
中编 空间·城市 |
第三章 近代新疆城市外部空间分布形态 |
3.1 城市数量:伴随建县逐渐增加的治城 |
3.1.1 清末建省前后州县制初设时期的城市数量 |
3.1.2 民国时期(1912-1949)行政建置调整对城市数量的影响 |
3.2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规模 |
3.2.1 清末新疆各城人口数量及城市相对等级划分 |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新疆城市人口规模 |
3.3 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
3.3.1 建省之前新疆城市空间分布状态 |
3.3.2 建省之后新疆城市以自然地理条件基础形成的空间分布状态 |
3.3.3 近代新疆城市分布形态的特点 |
小结 |
第四章 单体城市形态与内部功能分区 |
4.1 城市外部轮廓形态 |
4.1.1 清末建省时新疆城市外部轮廓形态 |
4.1.2 建省以后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 |
4.1.3 城市各实体要素的空间布局 |
4.2 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 |
4.2.1 行政区 |
4.2.2 工商业区 |
4.2.3 居民区 |
4.2.4 城郊的开拓经营 |
4.2.5 城中之城:领事圈与贸易圈 |
4.3 近代新疆城市的形态演变——以迪化城为例 |
4.3.1 迪化城空间形态的雏形 |
4.3.2 建省后迪化城空间的扩展 |
4.3.3 民国以后迪化城市空间的变化 |
小结 |
下编 时空之间·城市 |
第五章 以商而兴的城市近代化 |
5.1 城市近代工业举步维艰 |
5.1.1 城市传统手工业发展情况 |
5.1.2 城市近代工业的萌芽 |
5.1.3 新疆城市近代工业发展特点及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2 以商而兴的近代城市发展 |
5.2.1 空白市场对内地商人的吸引 |
5.2.2 维吾尔族商业传统活跃各城商业 |
5.2.3 苏俄商业在新疆城市几成垄断之势 |
5.2.4 商业发展对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新疆城市功能与类型 |
6.1 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
6.1.1 近代新疆城市的个性功能 |
6.1.2 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变迁 |
6.2 近代新疆城市的类型及个案分析 |
6.2.1 综合型中心城市 |
6.2.2 交通枢纽城市 |
6.2.3 商业城市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异质交融的近代城市文化与社会 |
7.1 城市人口的多元结构 |
7.1.1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的国家、民族结构 |
7.1.2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职业结构 |
7.2 多元异质交融的城市文化 |
7.2.1 穆斯林城市及其传统文化 |
7.2.2 汉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
7.2.3 近代城市发展中的外国文化、殖民文化印记 |
7.3 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城市生活 |
7.3.1 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
7.3.2 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
小结 |
结语:边疆与枢纽双重角色中的城市发展 |
一、“孤悬塞外”的边疆之城 |
1. 边疆之城:城市由分离向“边疆-内地一体化”转变 |
2. 边陲之城:由城市构筑的军事缓冲带 |
3. 边缘之城:内地人士扎根情结的缺失 |
二、“欧亚十字路口”的枢纽之城 |
1. 交通与商业枢纽:沟通欧亚的陆路城市通道 |
2. 信息与文化枢纽:由闭塞走向开放的城市 |
3. 地缘政治枢纽:大国战略竞争的欧亚焦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中药出口面临两道“坎”(论文参考文献)
- [1]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高吉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5]元代碑刻文献整理及文字词汇研究[D]. 邹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DA公司心血康产品市场拓展战略研究[D]. 麦星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7]中国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研究[D]. 顾丽姝.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8]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D]. 杨帅. 西南大学, 2015(01)
- [9]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D]. 胡勇. 南京大学, 2013(05)
- [10]边疆与枢纽: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研究(1884-1949)[D]. 刘玉皑. 西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