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个大螯蟹品种名称的更正

论三个大螯蟹品种名称的更正

一、关于三种绒螯蟹种名的厘正(论文文献综述)

单红,周国勤,王庆,史林华[1](2014)在《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初探》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1-2],分布区域广泛,北起鸭绿江、南至珠江口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为主[3]。中华绒螯蟹为中国特有的名贵水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4],尤其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更受青睐,也是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5]。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3-2011)是唯一的长江水系河蟹新品种,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历经10年选育

王美生[2](2014)在《宋大祥院士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文中认为宋大祥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蜘蛛研究领域的院士,也是河北省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在上世纪60-70年代,宋大祥主要从事甲壳动物以及环节动物等的生物学和分类区系研究,从7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蜘蛛类研究。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他与其团队成员不畏艰苦,跑遍全国各地采集蜘蛛标本,并且与全国各地研究蜘蛛的同行密切合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78篇,其中,SCI收录18篇。包括甲壳类36篇;蛭类4篇;蜘蛛类282篇(SCI收录16篇);其他(包含人物传记)56篇(SCI收录2篇)。编写专着47部,其中甲壳类2部,蜘蛛类21部,其他24部。翻译文献3篇,着作4部(包括词典2部),翻译文献所涉及的外文有俄文、英文。获奖书目7部,其中蜘蛛类6部,其他1部。获奖论文11篇,其中蜘蛛目9篇,其他2篇,获荣誉称号4次。由于其丰硕的成果,宋大祥被国内外同事公认为我国蛛形学研究的首席专家。本文共搜集宋大祥发表的蜘蛛目文献272篇,专着19部,通过仔细整理、归类、分析,对其在蜘蛛分类领域的主要成就进行了详述,以期对宋先生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做一概括,并为蜘蛛史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在新发现类群中,宋大祥着作中共记载了新亚科2个,新属12个,新种473个,新亚种2个;在新纪录类群中,记载了我国新纪录属18个,我国新纪录种151个,内蒙古新纪录种46个,河北新纪录种37个,宁夏新纪录种69个,贵州新纪录种46个,海南新纪录种3个,新疆新纪录种4个,香港及新加坡新纪录种各1个;在单性新发现研究方面,共记载15科49种,包括雄性新发现31种,雌性新发现18种;在分类研究方面,宋大祥除了对蜘蛛分类系统和检索进行分析外,还对前人发表文献中有关蜘蛛分类的错误部分进行了修订;在修订研究方面,通过对标本的仔细鉴定以及查阅大量文献,共确定17科中同物异名47个。

朱清顺,柏如发,邓燕飞[3](2012)在《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生长性能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测试选育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的生长性能,于2009—2010年通过在相同养殖环境、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养殖密度的条件下,采用现实生产中先进的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主导模式,进行‘长江一号’中华绒螯蟹生产性对比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龄蟹种培育的平均规格、存活率,选育系与对照系无显着差异;性早熟比例,选育系分比对照系降低5%;2龄成蟹养殖,‘长江一号’选育系比对照系生长快,平均体重增长快21.64%,呈极其显着差异(P<0.01),单产平均提高21.22%。选育系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2.73%,平均体重变异系数比对照组降低19.14%。连续2周年的生产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生长快、群体规格整齐、养殖存活率高、增产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广阔。

李晓晖,许志强,葛家春,朱清顺,潘建林[4](2009)在《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近年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其进展,以中华绒螯蟹种质鉴定、系统发生、遗传多样性以及生物入侵等研究内容为重点,阐述了当前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唐伯平,陈立侨,周开亚,宋大祥[5](2009)在《绒螯蟹触角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了绒螯蟹触角的形态结构,分析了绒螯蟹第1触角内、外肢节的组成,以及外肢节内侧感觉毛的特点;第2触角内肢节的形状以及极长感觉毛和表面鳞片的特征。探讨了在绒螯蟹系统分类中,触角形态特征作为新的分类性状的可能性。

董颖,周遵春,宋伦,阎有利[6](2008)在《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F1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文中指出通过4对引物组合对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俄罗斯的日本绒螯蟹群体及其杂交F1代(辽河蟹♀×俄罗斯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4对引物共扩增出233条带(100bp1000 bp),其中辽河群体多态条带184条,多态位点比例78.97%;俄罗斯群体177条多态带,多态位点比例75.97%;杂交群体182条多态带,多态位点比例78.11%。3个群体的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7074±0.0469,0.7171±0.0475,0.7406±0.0449,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5±0.128,0.194±0.119,0.176±0.138。变异来源有79.13%来自群体内,20.87%来自群体间。

张代臻,孙红英,张华彬,唐伯平[7](2007)在《绒螯蟹的分类与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绒螯蟹主要有新绒螯蟹属(Neoeriocheir)和绒螯蟹属(Eriocheir)两个有效属,新绒螯蟹属仅有狭颚绒螯蟹(N.leptognatha)一个有效种,绒螯蟹属有直额绒螯蟹(E.recta)和日本绒螯蟹(E.japonica)两个有效种,日本绒螯蟹有日本绒螯蟹指名亚种,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和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3个不同的地理亚种。分布在我国大陆的是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和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大陆被按水系分成南方组与北方组,组内水系间为同种不同地理种群。利用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鉴别出中华绒螯蟹的中华亚种和合浦亚种,各种群间的鉴别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刘文亮[8](2007)在《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及其优势种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底栖动物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生态系统结构,体现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长江河口为研究基地,依托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资料,聚焦于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生态学研究。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扩展了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范畴,将优势种划分为不同类型,确定相应的种类,探讨其相应的生态学特点;总结归纳了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与分布,以期为河口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整理,核实,补充和完善了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名录。该名录含大型底栖动物126种(5种鉴定到属),隶属5门8纲22目71科101属(不含底栖昆虫)。其中腔肠动物1种,环节动物13种,软体动物37种,甲壳动物73种,棘皮动物2种。纠正历史错误鉴定4种、增补长江口新纪录30余种。并据此名录测算了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的分类学多样性。2.按不同研究的需要拓展了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范畴,将优势种划分为3种类型性,确定相应的种类,探讨其相应的生态学特点。a.定义在整个河口,密度占优势的种类为优势种Ⅰ,服务于整个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的资源研究。确定其种类为:潮间带:硬爪始根钩虾Eohaustorius cheliferus、拟沼螺Assiminea sp.、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无齿螳臂相手蟹Chinomantes dehaani、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绯拟沼螺Assiminea latericea,8种;潮下带: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狭颚新绒螯蟹Neoeriocheir leptognatha、黑龙江河篮蛤Potamocorbula amurensis、安氏类闭尾水虱Cleantioides annandalei、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9种,共计16种。通过比较分析,从资源学角度认为,相对于潮下带而言,潮间带为优势种Ⅰ更为重要的分布区域。b.定义在特定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为优势种Ⅱ,服务于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确定其种类为:潮下带:安氏类闭尾水虱Cleantioides annandale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狭颚新绒螯蟹Neoeriocheir leptognath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安氏白虾Exopalaemonannandale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狭颚新绒螯蟹Neoeriocheir leptognathus+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小荚蛏Siliqua minima;潮间带: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0,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无齿螳臂相手蟹Chinomantes dehaan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拟沼螺Assiminea sp.→无齿螳臂相手蟹Chinomantes dehaani,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拟沼螺Assiminea sp.→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li,硬爪始根钩虾Eohaustorius cheliferus→0→0,日本旋卷蜾蠃蜚Corophium volutator+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拟沼螺Assiminea sp.→无齿螳臂相手蟹Chinomantes dehaani,硬爪始根钩虾Eohaustorius cheliferus→拟沼螺Assiminea sp.→无齿螳臂相手蟹Chinomantes dehaani,0→拟沼螺Assiminea sp.→无齿螳臂相手蟹Chinomantes dehaani,微小螺Elachisina sp.→拟沼螺Assiminea sp.→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li,托氏虫昌螺Umbonium thomasi—硬爪始根钩虾Eohaustorius cheliferus→0→0,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谭氏泥蟹Ilyoplax deschampsi+拟沼螺Assiminea sp.→0,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拟沼螺Assiminea sp.→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li,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拟沼螺Assiminea sp.→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通过与相关的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表明对于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而言,盐度是决定其种类数量、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对于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群落结构而言,各环境因子起综合作用,并无显着的主导因子。c.定义延河口梯度几乎全程分布的广盐性种类为优势种Ⅲ,服务于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扩散、分布、演变等研究。确定其种类为:潮下带:狭颚新绒螯蟹Neoeriocheir leptognatha;潮间带:日本旋卷蜾蠃蜚Corophium volutator,圆锯齿吻沙蚕Dentinephtys galbra及绯拟沼螺Assiminea latericea,共计4种。通过以圆锯齿吻沙蚕为例的生态学研究,推论该种类为河口沙洲成陆过程的早期登陆种类,亦可作为河口地区的标志性种类。3.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Ⅱ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较短时间尺度的变化——季相变化是基于动物生活史的普遍规律即动物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温度、日照等)形成的。在较长时间尺度下,优势种Ⅱ未发生重大变化,表明河口潮间带湿地低、中、高潮滩发育完成后,各潮区优势种Ⅱ形成,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无人为干扰下不会随时间发生较重大的改变;而伴随成陆过程,较为适应陆生的底栖动物(昆虫幼虫等)迁入,是造成种类组成、分类学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为干扰会引起优势种Ⅱ的增加,表明长江河口蕴含着一定数量的固着型、附着型大型底栖动物幼体,在相应区域一旦出现它们所适应的基质,这些固着型、附着型的大型底栖动物就有机会成为优势种Ⅱ。通过时空互换的方法,达到预测新生沙洲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Ⅱ演变趋势的目的,而实际上,演变进程为一个较长时间尺度的过程。

张代臻[9](2006)在《用线粒体分子标记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文中指出本论文包括三部分: 第一章:分子系统地理学概述与虾蟹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用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Eriocheir)种群遗传结构。对8水系13样地239个体的cyt b全序列变异分析和SSCP分型,共定义35个单元型。基于所有单元型构建的ML和Baysian系统发生树均支持2大分支的划分,即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支(sinensis clade)和合浦亚种支(hepuensis clade)。北方水系中,来自辽河、鸭绿江和瓯江水系的中华单元型支都被嵌套在长江水系单元型支之内,说明这3个水系绒螯蟹都与长江水系的绒螯蟹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提示它们都可能是由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派生而来。种群单元型杂合度与种群间遗传距离提示,瓯江、青年河种群可能是两亚种高度混合群。基因流方向在北方4种群间主要由北向南,而在南方种群中则主要由南向北。歧点分布和中性检验提示中国大陆绒螯蟹具有相对复杂的种群历史和种群结构。最小跨度网络图分析,中华亚种和合浦亚种都存在各自独有的祖先单元型,其它单元型都是以祖先单元型为中心呈星状辐射,支持两亚种种群曾经存在的扩张现象。该结果虽与歧点分布分析获得的双峰结构不符,却与Fu’s揭示的两亚种种群发生过快速的扩张现象相吻合。考虑歧点分布的双峰结构可能说明两亚种种群具有相对复杂的种群历史或种群结构,对于两亚种种群在历史进化过程中经历过何种复杂的历史事件,尚需作进一步研究。长江水系的安徽滁州样地和南京-马鞍山江段绒螯蟹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应加以保护,以保存其野生资源。 第三章:通过巢式PCR方法,获得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 sinensis)和合浦绒螯蟹(E.j.hepuensis)线粒体DNA控制区的3条全序列和6条部分序列。基于9条序列的比对分析,绒螯蟹线粒体DNA控制区分为2个区段:即高度变异区(586bp)和串联重复区。高度变异区在2亚种间存在58个固定变异位点,表现出高的遗传差异。串联重复区在2亚种间存在重复单元的变异和重复单元重

王光跃[10](2005)在《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变异》文中认为绒螯蟹类是方蟹总科(Grapsoidea)中具有生殖洄游习性的一个特殊类群。本研究共分三章,以中国大陆绒螯蟹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差异,初步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变异。 1、介绍了绒螯蟹类的地理分布及中国大陆绒螯蟹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2、测定了中国大陆7个水系(鸭绿江、辽河、长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和南流江)的73个绒螯蟹样品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1135bp),共发现68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9个单元型。用MEGA 2.0(Kumar et al.,2001)软件计算结果,发现南北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远大于种群内部水系间或水系内部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以日本绒螯蟹指名亚种为外群,用PAUP4.0软件构建MP、ML和NJ系统树,3种树均得到相似的拓扑结构,即分成2大支,一支主要由闽江、九龙江和南流江水系单元型组成,一支全部由鸭绿江、辽河、长江和瓯江水系单元型组成。并用ARLEQUIN 2.0软件绘制最小跨度网络图,结果与系统树分析一致。基于DnaSP软件与分子变异分析软件AMOVA计算得到的各种群的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元型多样性。并对北方水系中的合浦亚种单元型的形成提出3种可能性解释。 3、主要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对南流江水系50只绒螯蟹样品进行DNA分型研究,以探讨南方水系中是否存在中华亚种单元型。结果在50只绒螯蟹中检测出2个具有中华亚种单元型的样品。经对该2个样品Cyt b基因全序列的测定,并与已测得的绒螯蟹Cyt b基因的29个单元型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其中一个属于ES2单元型(为长江、辽河和瓯江3水系共享单元型),另一个属于ES15单元型(为瓯江特有单元型)。认为这可能是近期由于携带这些中华亚种单元型的绒螯蟹通过人类活动,如引种或其它方式从北方水系扩散南方水系的结果。

二、关于三种绒螯蟹种名的厘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三种绒螯蟹种名的厘正(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1号”的特点
    1.1 遗传性状稳定, 商品利用率高
    1.2 生长速度快、规格大
    1.3 体型好、形态特征显着
2 养殖技术
    2.1 池塘条件
    2.2 池塘清整
    2.3 苗种放养
    2.4 生态养殖系统构建
        2.4.1 栽种水草
        2.4.2 投放螺蛳
        2.4.3 微孔增氧
        2.4.4 水质调控
        2.4.5 饵料投喂
        2.4.6 病害防控
        2.4.7 虾蟹混养
3 小结

(2)宋大祥院士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国外蜘蛛研究进展
    1.2 国内蜘蛛研究进展
2. 宋大祥生平
    2.1 宋大祥早期经历
    2.2 宋大祥国外留学经历
    2.3 宋大祥在河北工作历程
3. 宋大祥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
    3.1 新发现类群
    3.2 新纪录类群
    3.3 单性新发现
    3.4 分类系统研究
    3.5 修订研究
    3.6 其他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生长性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2.1 选育组
        1.2.2 对照组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规模
        1.3.2 试验设计
        1.3.3 样本采集与测量
        1.3.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9年1龄蟹种培育对比试验结果
    2.2 2010年2龄成蟹养殖对比试验结果
3 结论
    3.1‘长江一号’选育系1龄蟹种选择利用率高
    3.2‘长江一号’选育系生长速度快
    3.3‘长江一号’选育系平均规格整齐, 养殖单产高
4 讨论
    4.1 选育中华绒螯蟹1龄蟹种培育与选择利用
    4.2 中华绒螯蟹生产性对比试验技术评述

(6)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F1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NA提取
    1.3 AFLP分析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 分析结果
3 讨论

(7)绒螯蟹的分类与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绒螯蟹的分类研究
2 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
    2.1 分组研究
    2.2 种群鉴别研究
3 结束语

(8)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及其优势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研究进展
        1.1 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1.2 优势种的生态学研究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案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站位设置
        2.2 采样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1.2 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的分类多样性估算
    2. 讨论
第四章 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研究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优势种的定义
        1.2 优势种的划分依据
        1.3 优势种的主要类型、种类及分布
    2. 讨论
第五章 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Ⅱ的演变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优势种Ⅱ季相变化
        1.2 优势种Ⅱ较长时间尺度的变化
        1.3 人为工程引起的优势种Ⅱ增加
        1.4 优势种Ⅱ演变趋势预测
    2. 讨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用线粒体分子标记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分子系统地理学概述与虾蟹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1 分子系统地理学概述
        1.1 基本概念与一致性原则
        1.2 基因流与种群遗传分化
        1.3 冰期避难所与种群遗传结构
    2 虾蟹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2.1 常用的分子标记
        2.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其进化含义
        2.3 展望
第二章 用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DNA抽提、PCR扩增和测序
        1.3 SSCP分型
        1.4 系统发生分析
        1.5 种群结构及遗传变异分析
        1.6 种群进化历史
    2 结果
        2.1 序列变异
        2.2 系统发生分析
        2.3 分子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
        2.4 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基因流和遗传分化
        2.4.1 种群遗传多样性
        2.4.2 种群间的基因流
        2.4.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2.4.4 长江水系不同区段的遗传多样性
        2.4.5 长江水系不同区段间的基因流
        2.5 最小跨度网络(Minimum Spanning Network,MSN)分析
        2.6 歧点分布与中性检验分析
    3 讨论
        3.1 日本绒螯蟹的亚种划分及地理分化
        3.2 种群遗传结构
        3.2.1 地理分布区的重叠
        3.2.2 基因流
        3.2.3 歧点分布及MSN分析
        3.3 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线粒体控制区结构和串联重复序列变异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序列变异
        2.2 控制区结构
    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10)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大陆绒螯蟹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 绒螯蟹类的地理分布
    2 中国大陆绒螯蟹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生化标记
        2.2 DNA分子标记
        2.2.1 RAPD标记
        2.2.2 PCR/RFLP标记
        2.2.3 DNA序列测定
第二章 中国大陆绒螯蟹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变异与种群遗传分化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总DNA提取、PCR和测序
        1.3 序列分析
        1.4 系统发生分析
        1.5 最小跨度网络分析
        1.6 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2 结果
        2.1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碱基变异
        2.2 系统发生分析
        2.3 最小跨度网络图
        2.4 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2.4.1 种群遗传多样性
        2.4.2 AMOVA遗传变异分析
        2.4.3 遗传距离分析
    3.讨论
        3.1 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两亚种的分化
        3.2 北方水系中合浦亚种单元型的遗传变异
第三章 用PCR/RFLP标记对南流江绒螯蟹种群的分型与鉴定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DNA提取、16SrDNA片段的扩增与PCR/RFLP鉴别
        1.3 Cyt b基因片段的扩增和序列测定
    2.结果
        2.1 线粒体16SrDNA的PCR/RFLP鉴别
        2.2 中华亚种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四、关于三种绒螯蟹种名的厘正(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初探[J]. 单红,周国勤,王庆,史林华. 水产养殖, 2014(11)
  • [2]宋大祥院士在蜘蛛分类研究领域的成就[D]. 王美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1)
  • [3]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生长性能比较研究[J]. 朱清顺,柏如发,邓燕飞. 农学学报, 2012(01)
  • [4]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李晓晖,许志强,葛家春,朱清顺,潘建林. 水产养殖, 2009(10)
  • [5]绒螯蟹触角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J]. 唐伯平,陈立侨,周开亚,宋大祥. 动物分类学报, 2009(01)
  • [6]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F1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J]. 董颖,周遵春,宋伦,阎有利. 水产科学, 2008(03)
  • [7]绒螯蟹的分类与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张代臻,孙红英,张华彬,唐伯平.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7(02)
  • [8]长江河口大型底栖动物及其优势种探讨[D]. 刘文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2)
  • [9]用线粒体分子标记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结构[D]. 张代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10]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变异[D]. 王光跃. 南京师范大学, 2005(12)

标签:;  ;  ;  ;  ;  

论三个大螯蟹品种名称的更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