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界喜庆钟敬文先生百岁寿辰(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鸿[1](2020)在《河州地区财宝神信俗研究》文中提出对很多域外人而言,财宝神信俗是一种陌生的概念。财宝神信俗主要分布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即古河州一带及邻近的青海民和等地区,是基于民间财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在正月社火活动及其它特定场合中表演,祈愿导向明确而形式独特,至今活态传承。临夏州永靖县财宝神信俗传承历史久远而活态形式典型,简朴的外形装扮,简单的器乐伴奏,固定的音乐旋律,现场随机发挥的唱词和载歌载舞的表演动作,生动地传达出当地民众的信仰追求、生活理想、仪式体验和娱乐心态。近年来,民间财宝神信俗已经受到文化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着眼于田野调查、唱词整理和过程描述的成果先后出版,弥补了学术研究上的空白。本文立足地方文化学者的调查整理成果,以永靖县财宝神信俗为中心,运用人类学语境、表演、仪式象征等相关理论,分析探讨河州地区财宝神信俗在不同场域下的表演形态和民众文化心理,揭示表演仪式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进而思考非遗背景下的民间信俗发展问题。本文首先从财宝神产生的文化地理环境入手,分析产生的缘由,说明形成与传承的情况,从整体上对这一信俗做出概述。进而,以人类学语境理论为指导,对财宝神信俗活动在社火、婚丧等不同场域中的各具特色的表演过程、形态、演唱情况等具体流程进行细致梳理和描述,展现财宝神信俗的基本表演全貌。在此基础上,运用表演理论和仪式象征理论,对财宝神信仰中的民族祈福心理、社火场域下民众的酬神娱人和仪式象征下群体的精神超越进行分析阐释。最后,立足于民间信俗的文化变迁,在非遗视野下对其现状进行考察,对财宝神及其它民间信俗做出现代性的整体思考。
黄若然[2](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丁超[3](2019)在《诗缘侯仁之——交游诗词辑考及其科学社会史意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辑录侯仁之交游诗词17首,并对部分诗词的创作时间、作者进行考订辨伪,继而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还原,从而勾勒出侯仁之学术人生的若干断面,填补其科学生命历程的缺环。上述基础性工作,可以呈现侯仁之以交游诗词为媒介而与史学、地学、文学、建筑规划、艺术、政治等界别构建的社会网络。这一社会网络,既体现了各领域精英对侯仁之学术和社会贡献的承认,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奖励模式。该研究对于深化中国科学社会史研究有所裨益,同时有助于厘清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历程。
曲瑞洁[4](2019)在《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民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之初,就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创造了一些经典动画作品,随着越来越多异国动画的引入,我国动画电影开始盲目模仿,一度失去独特的民族特性,以至于后来的动画电影难以获得国人的共鸣,更得不到世界的认可。近十年在动画电影的发展之际,如何将创作重心重新回到对民俗文化的运用上,进一步丰富动画电影的视听表达,是动画电影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近十年动画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影片为基础,整理分析民俗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合理呈现,尝试研究民俗文化在动画电影这种特定电影类别中的独特表现。由此阐释当民俗文化运用于动画电影并形成独特表达风格后,民俗影像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势。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民俗文化在近十年动画电影中的回归成就了我国当代的动画电影,使动画电影凭借民俗文化再次打开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门,也因此成为我国动画电影整体创作风格的体现,动画电影有责任有义务为民俗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做一份贡献。
董婧[5](2019)在《《退想斋日记》所载戏曲演出状况及研究》文中提出半个世纪,一日一记,太原晋祠乡绅刘大鹏先生的《退想斋日记》,始于他三十四岁时(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直到临终(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连续记了五十一年,今尚存四十二年。他的日记对晋祠及周边地区农村的民间生活风俗、祭祀演剧、地理、历史等进行记录,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史料,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清末民初,戏曲文化处于大繁荣大发展时期,这是我们戏曲学界值得认真研究之处。晋祠是山西省太原市重要的文物古迹,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现为国家4A级别景区。古时晋祠神庙众多,所祀之神亦多,一年到头庙会不断,祭祀是庙会的核心,演剧则是庙会必不可少的活动。清末民初,由于政局动荡,多处庙宇、神像遭到破坏,但演剧酬神,赛会抬阁等民俗活动依旧如期进行,可知习俗深入人心。晋祠地区,乃至晋中地区,民俗性常规演出与商业性戏曲演出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其中,晋祠庙会的演剧活动最为频繁,以民俗节日抬阁迎神以及诞辰等为因由,呈现演剧酬神、抬阁社火等一系列演出形式。而刘大鹏先生作为本地乡绅,不仅详细记录了本地戏曲演出活动,而且往往亲自参与组织,从而使其记述更详细准确,是珍贵的研究资料。《退想斋日记》以前只有摘抄性出版物,前人对其所作研究,以此为准。本人有幸对其全部日记作出全面考察,梳理其中有关戏曲演出的内容并作初步研究。即以晋祠地区的庙会为中心探讨该地民俗活动的变迁,借以揭示晋祠地区民俗与戏曲演出的发展趋向。
梁帅[6](2017)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研究,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戏曲活动的梳理与讨论。得益于旗人在北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戏曲活动介于北京市井梨园戏曲活动与宫廷戏曲活动之间。旗人对戏曲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入关之时,他们便表现出对戏曲的酷爱。顺康雍三朝是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孕育期,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诸形态,皆在此时形成。道咸时期,受到宫廷戏剧变革的深刻影响,旗人戏曲活动重心集中到北京的王公贵族府邸及市井梨园。在旗人捧角之风的影响下,清末伶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旗人沉迷戏曲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者的诸多不满。为了阻拦旗人观剧,政府遂颁布了许多禁戏条例。这些举措虽对旗人的观剧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它最终还是淹没在旗人高涨的嗜戏热潮中。晚清民国北京旗人对近现代戏曲发展的贡献集中在三点:演剧、研究、创作。演剧方面,乾隆朝的《燕兰小谱》所记白二、八达子,是第一代技艺卓群的旗籍伶人。晚清旗人登台唱曲者更多,并在清末民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票房”与“票友”是旗人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特殊贡献,亦真实反映出旗人演剧水准的上乘。戏曲研究作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重要方面,展现了旗人对戏曲的深层认知。昭梿的《啸亭杂录》、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笔记,描绘了许多京师戏曲活动场景,反映出此期旗人戏曲关注视角的变化。旗人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研究,肇始于清末民国的庄清逸、溥侗等人。穆儒丐、景孤血、华粹深、傅惜华、郑骞、吴晓铃等人在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更是近代戏曲研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北京旗籍戏曲研究者的曲艺研究也颇具特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收获颇丰。绵恺、顾太清等旗人的戏曲创作,标志着旗人古典戏曲创作的终结。而以载阔亭、庄清逸为代表的皮黄戏剧作家,又助力了清末民国皮黄艺术的发展。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王公贵族是尤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长期居住北京的八旗王公贵族有机会参与紫禁城内的戏曲活动,并对宫廷演剧产生实质性影响。各王公贵族府邸内的戏曲活动也十分精彩,往往家族内几代成员都表现出对戏曲的极大热情。昆弋戏在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曲观演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皮黄戏早已风靡北京市井梨园全然不同。清代的“王府戏班”是戏班史上一个响亮名字,自乾隆朝允禄府上的大成班始,王府戏班延续数百年。清末奕诉、奕譞和善耆府内的戏班,不仅繁荣了当时京师剧坛,更是对近代北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深远影响。为了真实呈现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演进过程,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大量使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档案》、《内务府来文》等档案,以及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日记等。又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笔者还进行了诸多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同时,笔者也十分注重对戏曲文物、戏曲图像的探讨。
肖茵茵[7](2016)在《《良友》画报与民俗文化报道研究》文中提出《良友》画报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与上海都市文化盛行、媒体商业竞争激烈、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等背景密切相关,是反映民国社会变迁的珍贵文库。在政治和经济、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民国时期民俗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良友》通过多样化的报道手段和出众的策划意识对民俗文化进行了报道。本文以1926至1945年间共174期《良友》画报作为研究文本。本文认为,民俗文化报道在《良友》中主要分为三类:物质民俗报道、社会民俗报道与精神民俗报道。在物质民俗报道方面,《良友》着眼于服饰和交通民俗报道,前者所用篇幅较大,主要以女性报道视角展开介绍,呈现了多民族跨地域的服饰民俗文化;后者则落墨较少,受民国时期交通建设改革的时代背景影响较大。社会民俗报道涵盖了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和民间娱乐三方面,实现了从地方到全国、从都市到乡村报道视角的转换。在精神民俗报道方面,《良友》注重民间信仰与民间艺术两方面的报道,前者体现以佛教为主,兼顾其他信仰的报道特点,而后者则旨在对人们普及艺术知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良友》画报以启蒙为出发点,兼顾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诉求,其报道经验对于今天传播民俗文化的大众传媒而言仍有所裨益。
侯亚肖[8](2016)在《“三言二拍”中诗词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言二拍”是明代着名拟话本小说中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征引诗词。诗词在“三言二拍”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是小说叙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运用当前的叙事学理论,分别从结构、视角、伦理、民俗等方面论述“三言二拍”中诗词对叙事的功能。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分为四章进行撰写:第一章诗词在小说结构中的叙事功能。主要表现为诗词是故事线索的链接点,构造巧妙的叙事结构。其次,诗词是因果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启动叙事,推动情节的发展。此外,诗词在爱情故事中的媒介作用,作为叙事线索贯穿全篇,另外诗词有“代言”的叙事功能,人物之间通过诗词互通有无,积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二章诗词的叙事视角及功能。本章指出了“三言二拍”由于融入诗词角度的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叙事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叙述者引入的篇首诗成为作品的意识形态框架,诗词中叙述者对相关内容的阐释为下文埋下伏笔。其次,人物所作诗词成为情节发展的关键环节,对诗词的描写有效调节了叙事节奏。最后,叙事者客观叙述角度描写的诗词,推动叙事发展的同时,造成强烈的神秘感。第三章诗词的叙事伦理功能。小说中的诗词不仅具有辅助叙事的功能,而且还包含一定的伦理观念。首先,诗词位置的安排具有不同的伦理功能,篇首诗词对伦理观念进行引导;入话诗词体现作者劝诫教化的良苦用心;篇尾诗词具有明显的警示意义。其次,人物所作的诗词也成为自己思想观念的传声筒。最后,诗词的预叙使小说具有一种宿命般的神秘色彩,通过诗词对空间的描写,推动叙事的进展。第四章诗词的民俗叙事功能。“三言二拍”中描写民俗文化的诗词,参与到小说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描写节日民俗的诗词与小说情节紧密结合,为叙事提供了特定的时空环境;婚俗仪式的描写,为叙事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寿辰的描写直接成为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描写信仰民俗的诗词直接揭示了作者的叙事意图。最后,地方歌谣在叙事中具有抒情的叙事功能,对叙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诗词与小说叙事完美融合,诗词以独特的方式服务于小说叙事,共同构建了小说独特的文体形态。
王丽娜[9](2016)在《寿神崇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祈福纳祥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其中长寿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有五福说,即福、禄、寿、喜、财,又说五福寿为先,可见长寿文化在中国吉祥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寿神崇拜的形成是基于原始先民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渴望,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以寿神崇拜的起源作为基点,分析探讨先民的生命观,即寿神崇拜观念的起源。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山海经》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记录了上古时代先人对生命的观念。所以本文以《山海经》等神话典籍作为探索起点,并探究寿神崇拜在现代民间生活中的体现,以此为脉络展开本课题的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缘由及意义;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关于寿神崇拜的研究并不多见,学位论文有一篇,而其研究对象是寿星老人。第二部分(第一章)主要探究寿神崇拜的起源,从产生的源泉发掘其文化内涵。以原始先人的生死观念为起点,探索生命观的起源和形成过程,这是寿神崇拜的文化源泉,这种追根溯源的方式能更好的理解寿神崇拜对人们的意义。第三部分(第二章)是自然寿神崇拜,主要从植物寿神崇拜、动物寿神崇拜、非生物寿神崇拜三个方面探索人们对自然中的寿神崇拜。在现代文化中,诸多自然物被赋予长寿的象征,它们之所以成为寿神,有其渊源和内涵。植物寿神的渊源或是因为其自身特性,或是因为其药用价值,或是从神话中抽离而来;动物寿神有真实存在的动物也有人们幻想而来的动物,它们之所以有长寿象征,与其自然寿命和人们对长寿的想象不无关系;非生物寿神表现了人们对天地星辰崇拜。第四部分(第三章)探究人物寿神崇拜。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寿神崇拜是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仰。掌管生死的王母娘娘、寿星老人南极仙翁、彭祖、麻姑等都是代表长寿的神仙,他们构成了俗民生活信仰的一部分,亦是寿神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部分(第四章)主要探究寿神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分别从民俗文化、文学、哲学三个方面展开。寿神崇拜不仅表现在民众的民俗生活中,亦对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而且也对中国的哲学产生很大影响。
杜文平[10](2014)在《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文中认为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神灵之一,在战国以来的神仙信仰、汉末以来的道教信仰以及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信仰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从西王母信仰的演变中可以大致窥见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演变轨迹,而西王母故事的演变过程则不仅仅与宗教相关,还与政治社会背景、民间通俗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关。因此以西王母故事相关文本为基础,深层探讨文学文本与文化内蕴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全文结构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西王母故事文本的形态演变综述。第三到第六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选取了西王母故事中的三个故事类型,探讨其文本演变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绪论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二十世纪以来西王母研究综述。在1949年以前,对于西王母的探讨集中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以章炳麟、丁谦、顾实为代表的学者利用文献学的方法探讨西王母之种族和地望,另一个是以鲁迅、茅盾、吴晗、吕思勉为代表的学者引进西方的人类学和文化学方法开展的西王母神话演变研究。这两种研究思路为后来的西王母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价值。建国以后,西王母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上的文学和文字研究,这主要表现在多种学科的交叉,多种研究方法的引入,西王母研究成为一个集文献学、考古学、哲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第一章为西王母故事的文本形态演变综述,以人物、情节和意象为切入点,按照时代先后梳理西王母故事相关文本的流变过程。西王母故事由先秦诸子和史籍中粗陈概要式的发展为汉魏六朝道经和仙话小说中充满瑰丽想象的王母降授传说,最终演变为宋代以后通俗小说和戏剧作品中祥瑞化的王母蟠桃会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西王母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意象都在不断丰富,西王母本身也经历了一个由凶神转变为长生女神,再上升为道教至尊女仙,直至元代以后成为民俗化的祥瑞之神的过程。第二章为王母会君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君神关系。王母会君故事始于《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中的穆王见王母故事,在此之后,相继有禹、舜、尧、汉武帝、燕昭王、宋徽宗等成为西王母的座上宾。在人物和情节变化的背后,隐含的是宗教之“神”与王权之“君”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具体表现为,为神立言的文本,如道教仙话中,帝王求仙王母来会的故事情节是神仙实有、仙道可致的最有效的例证,同时借君王之权位抬高自我。在为君立言的文本,如儒家的政治神话中,君王有道王母来朝的故事情节是四海升平、安定祥瑞的标志。这种状况随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和宗教的式微而逐渐趋于沉寂。第三章为王母献授故事与中国古代的灵物崇拜。王母献授故事最早始于先秦时王母献舜美玉的传说,体现了中国自上古以来对于美玉的崇拜。两汉开始,受到儒学神学化和道教思想的双重影响,王母献授故事在谶纬之书和道教典籍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双线发展趋势。一个沿着符瑞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儒家政治神话的一部分;另一个沿着道教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道教传经仙话的一部分。宋代以后,王母献授故事被赋予了庆寿的主题,蟠桃灵物因为王母蟠桃会情节而得以彰显,其他灵物趋向于没落。第四章为王母开宴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宴饮寿庆文化。王母开宴始于西王母与周穆王的瑶池之会,宴饮唱和。两汉起,王母之宴的主人公换成了“好为仙道”的汉武帝以及慕仙求道的茅盈和魏夫人,王母群仙会情节开始形成。于此同时,王母这一人物开始出现在汉魏六朝的乐舞百戏和唐代的雏形戏剧中,这些都为宋元明清四朝王母蟠桃会故事在通俗小说和戏剧中的繁盛奠定了基础。第五章为西王母故事和西王母信仰。西王母故事自《山海经》起就已经带有了原始信仰的色彩,在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影响下,西王母逐渐被美化和神化。汉末道教兴起后,上清经派将其纳入自己的神仙体系,并尊之为女仙之首。元代以后,道教渐衰,西王母信仰在与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民间化和民俗化。
二、学术界喜庆钟敬文先生百岁寿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界喜庆钟敬文先生百岁寿辰(论文提纲范文)
(1)河州地区财宝神信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
二、文献概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财宝神信俗的概述 |
第一节 文化地理环境 |
第二节 产生和传承 |
第二章 财宝神信俗的表演形态 |
第一节 社火场域下的财宝神表演 |
第二节 喜庆宴席及其他场合表演 |
第三章 财宝神信俗的文化解析 |
第一节 多神信仰的祈福心理 |
第二节 社火场域下民众的酬神娱人 |
第三节 仪式象征背后的精神超越 |
第四章 非遗视野下财宝神信俗的现代性思考 |
第一节 财宝神在非遗视野下的存在状态 |
第二节 财宝神及民间信俗的现代性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
一、音乐创制类 |
二、音乐传承类 |
三、音乐表演类 |
四、音乐风俗类 |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
一、宝物与妙音 |
二、禁忌与沉默 |
三、乐人与智者 |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
二、212个型式结构 |
三、结构的意义 |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
一、真:以情达意 |
二、善:由情生益 |
三、美:唯情而已 |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3)诗缘侯仁之——交游诗词辑考及其科学社会史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侯仁之交游诗词编年辑考 |
(一)《乱世怀业师及诸同窗》(侯仁之,1944年) |
(二)《忆江南(咏侯仁之)》(赵紫宸,1942年) |
(三)《六君子歌》(洪业,1944年) |
(四)《听侯仁之教授讲北京形势》(陈君葆,1955年) |
(五)《我们的歌》(侯仁之,1958年) |
(六)《内蒙古杂诗》四首(夏承焘,1963年) |
(七)《“榆林城”读后》(吕振羽,1965年) |
(八)《读侯仁之巨着赋呈》(于乃义,1980年) |
(九)《无题》(侯仁之,1986年) |
(十)《擦不去的》(熊秉明,1993年) |
(十一)《赠〈黄河文化〉主编侯仁之教授》(赵朴初,1994年) |
(十二)《乙亥中秋佳节喜见燕京学报新一期,感赋呈仁师侯老》(周汝昌,1995年) |
(十三)《恭贺侯仁之教授院士九十华诞》(郑孝燮,2001年) |
(十四)《敬祝侯仁之院士九十大寿》(曾昭璇,2001年) |
(十五)贺侯仁之九十寿辰诗(黄发程,2001年) |
(十六)《恭祝侯仁之教授长寿——写七言绝句二首,以志纪念》(张驭寰,2011年) |
(十七)《甘为孺子牛》(张兴根,2011年) |
二侯仁之交游诗词的科学社会史意义 |
(一)为你写诗——科学界的另类奖励模式 |
(二)朋友圈——科学家的社会网络 |
结语诗作伴的科学人生 |
(4)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关键词限定 |
(一)动画电影 |
(二)民俗 |
(三)民俗影像 |
三、研究综述 |
(一)有关动画电影的研究 |
(二)有关动画电影的民俗文化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阅读研究法 |
(二)动画电影案例研究法 |
(三)总结论证法 |
第一章 动画电影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
一、国产动画电影的诞生 |
二、原创时代的动画电影与民俗 |
(一)原创时代的三次创作高潮 |
(二)原创时代动画电影辉煌的原因阐释 |
三、产业化进程下动画电影的“去民俗化” |
(一)“幼儿化”倾向严重 |
(二)盲目跟风,缺乏原创 |
(三)利益当先,管理滞后 |
四、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民俗回归 |
第二章 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中民俗文化的视觉呈现 |
一、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观呈现 |
二、以小城镇为主的人文特色表达 |
三、丰富多彩的物质民俗造型 |
四、琳琅满目的服饰展现 |
五、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
六、中国“红”的民俗内涵 |
第三章 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中民俗文化声音表达 |
一、民族器乐 |
二、地方戏曲 |
三、传统音乐 |
四、各地方言 |
(一)生活环境的真实再现 |
(二)增添幽默的喜剧氛围 |
第四章 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中民俗文化叙事建构 |
一、民间题材的选择与改编 |
(一)民间传说 |
(二)经典神话 |
二、传统角色的类型建设与重塑 |
(一)类型建设 |
(二)传统角色的重塑 |
三、民俗运用下影像的冲突设置 |
(一)“新”与“旧”的冲突 |
(二)“善”与“恶”的冲突 |
(三)“变”与“不变”的冲突 |
第五章 动画电影与民俗文化双向增值 |
一、民俗文化艺术价值的再创造 |
(一)视听上的审美体验 |
(二)情感上的审美意象 |
二、动画电影社会价值的再发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退想斋日记》所载戏曲演出状况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刘大鹏先生及其《退想斋日记》 |
2.1 刘大鹏先生生平 |
2.2 《退想斋日记》主要内容 |
2.3 《退想斋日记》的史料价值评价 |
3 《退想斋日记》中戏曲演出史料概况 |
3.1 晋祠地区的戏曲演出概况 |
3.2 晋中地区的戏曲演出概况 |
3.3 其他地区的戏曲演出概况 |
4 《退想斋日记》所载戏曲演出之分析 |
4.1 民俗节日之常规性演出 |
4.2 商业性开市演出 |
4.3 其他性质的演出 |
5 《退想斋日记》所载晋祠庙会戏曲演出之研究 |
5.1 晋祠庙会演出的历史 |
5.2 《退想斋日记》所载晋祠庙会戏曲演出的状况 |
5.3 文献所载晋祠庙会戏曲演出的基本状况研究 |
5.4 晋祠民俗与晋祠的戏曲演出 |
5.5 晋祠庙会演出的基本评价 |
6 晋祠地区戏曲演出的现状研究 |
6.1 基于庙会为中心的民俗活动之变迁 |
6.2 作为非遗保护之下的戏曲演出 |
6.3 晋祠地区民俗与戏曲演出之趋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退想斋日记》所记清末民初晋祠地区演戏时间表 |
附录 2 《退想斋日记》所记晋祠演戏列表 |
表1 晋祠开市演戏 |
表2 二月初三祀文昌帝君 |
表3 二月十九祀白衣大士兼祭关帝 |
表4 二月晋祠南门外赛会 |
表5 三月祀东岳大帝 |
表6 三月祀蔡侯 |
表7 三月二十祀苗裔神 |
表8 三月初三祀真武 |
表9 四月十四祀孚佑帝君 |
表10 五月初五祀玉皇上帝和关羽 |
表11 五月城隍庙演剧 |
表12 五月十八晋祠北门外赛会(祭祀关帝) |
表13 六月祀水母 |
表14 七月祀圣母(晋祠庙会) |
表15 九月初三祀龙神 |
表16 九月初六末赛,祭祀唐叔虞 |
表17 九月秋收毕,送神归山 |
附录 3 《退想斋日记》演戏记述综合表 |
表1 晋祠地区戏曲演出综合表 |
表2 晋中地区戏曲演出综合表 |
表3 其他地区戏曲演出综合表 |
表4 戏班综合表 |
表5 戏名综合表 |
表6 戏台综合表 |
表7 戏价综合表 |
表8 赛会费用综合表 |
表9 刘大鹏所作与戏曲观演相关的诗文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学术研究的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之反思与检讨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整体演进 |
第一节 清前中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
一、入关前满洲地区的戏曲活动——旗人观剧热潮的萌生 |
二、清前期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
三、乾隆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新变 |
第二节 道咸两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心的下移:由道光元年裁撤外学伶人说起 |
一、道光朝内廷演剧变革及对北京八旗贵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二、道光朝北京戏曲活动的发展与旗人观演剧活动的转变 |
三、咸丰朝后期旗人戏曲活动的回暖 |
第三节 同光两朝旗人观剧活动的高涨——兼谈清末伶业地位的提高 |
一、同治朝内城演剧场所的复苏 |
二、光绪朝中后期伶业地位的提高——以旗人与伶人关系的检讨为中心 |
三、王朝的衰落与最后的放纵:宣统朝旗人“忘我”的戏曲活动 |
四、清末社会舆论关于旗人戏曲活动评论的两极分化 |
第四节 民国八旗族裔社会地位的变化及他们的戏曲活动 |
一、北京八旗社会的瓦解:民国初期北京旗人的社会地位与生计状况 |
二、民国八旗贵族的遗民世界及他们的观演剧活动 |
三、民国时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多样 |
第二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观剧活动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考述 |
一、庄王府观剧历史之久远 |
二、恭王府观剧之瞩目 |
三、庆王府观剧之奢靡 |
四、车王府观剧内容之丰富 |
五、醇王府观剧之痴迷 |
六、肃王府观剧、演剧、编剧等多样的戏曲活动形态 |
七、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楼(台) |
八、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的整体特点及戏曲史地位 |
第二节 晚清禁戏法令与旗人观剧环境的建构 |
一、承上启下的嘉庆朝:晚清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环境的初步建构 |
二、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道光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严厉查禁 |
三、查禁力度的衰退:咸同两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管控 |
四、亡羊补牢:光宣时期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查禁 |
五、晚清政府针对旗人的观剧法令及其效力:辩证看待禁戏举措与京师旗人的赏戏行为 |
六、相得益彰:晚清中央针对旗人与全体民众的禁戏法令之比较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关公戏”、“包公戏”在旗人生活圈的盛行 |
一、晚清北京“关公戏”与“包公戏”的扮演与禁演 |
二、一场由上而下的“关公戏”改革——晚清八旗观演文化影响下《青石山》曲本的革新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旗人观剧氛围影响下的旗装戏形成与发展 |
一、晚清八旗贵族文化的哺育——旗装戏的形成 |
二、萧太后——旗装戏形成的标志 |
三、从萧太后到铁镜公主——旗装戏的转型 |
第三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一)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戏曲舞台上的旗籍伶人 |
一、政府对旗人登台唱曲的无奈与妥协:晚清旗籍伶人纷纷涌现的客观原因 |
二、崭露头角——道光朝至光绪初年的旗籍演员 |
三、演剧队伍的壮大——清末民初的旗籍伶人 |
四、走出北京:民国中后期的旗籍伶人 |
第二节 晚清北京票房的形成与发展 |
一、由龙票谈及民国文人对票房及票友产生原因的错误认识 |
二、从曲艺到戏曲——晚清票房活动内容的转变 |
三、晚清北京的票房分布及其发展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票友的演剧活动及其影响 |
一、旗人玩票之风的盛行 |
二、旗籍票友下海的主客观原因 |
三、晚清民国旗籍票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二) |
第一节 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考论 |
一、晚清八旗王公向昇平署进呈伶人 |
二、晚清八旗王公组织宫廷礼乐活动 |
三、晚清八旗王公贵族观演内廷演剧活动 |
四、内务府大臣对宫廷戏剧活动的管控 |
五、晚清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对宫廷演剧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府邸内演剧活动的承担者:王府戏班活动考论 |
一、晚清王府戏班的基础:乾嘉时期的“王府大班”、“王府新班”以及“和春班” |
二、王府戏班运营模式在嘉庆朝至同治朝的新变与回归 |
三、清末王府戏班的鼎盛——奕譞和善耆的王府戏班 |
四、晚清王府戏班的戏曲史贡献 |
第五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研究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下的戏曲活动记载 |
一、昭梿的“尚昆抑弋”——兼谈九思堂本对《啸亭杂录》原本的删改 |
二、《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纷繁多姿的京师戏曲活动 |
三、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变化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专案探讨 |
一、以示忠心、阐扬风教:爱新觉罗·绵恺与《灵台小补》 |
二、对皇族观演文化的探讨——末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的戏曲研究 |
三、近代戏曲批评史上的奇葩——“遗民”穆儒丐和他的戏曲研究 |
四、古人所以馀裕,后进所以莫遑:傅惜华、吴晓铃、郑骞等学者民国期间的戏曲研究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动因、视角 |
一、夫文心者,言为文旨用心:研究之动因与肇始 |
二、性各异禀:旗人戏曲研究视角的独特 |
三、旗籍戏曲研究者对北京传统曲艺研究的推动 |
第六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 |
第一节 晚清北京旗人的杂剧创作 |
一、绵恺及其杂剧《业海扁舟》 |
二、存韫斋 |
三、佑善 |
第二节 场上之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皮黄戏创作 |
一、晚清民国皮黄戏创作的重要力量:京师旗籍票友 |
二、载阔亭与庄清逸“因人设戏”的编剧实践 |
三、清末民国京师旗籍票友皮黄戏创作的意义及影响 |
附:明清宗室视野下的清代宗室子弟的戏曲创作 |
一、根干丽土而同性——清前中期八旗宗室剧作家及其剧目 |
二、循环相因——宗室剧作家创作之因袭与传承 |
三、参伍因革,通变之数——晚清民国宗室剧作家创作的新变与革新 |
结语 |
一、社会阶层的差异与戏曲活动的差别 |
二、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对当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心得 |
附录一: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编年(晚清部分) |
附录二: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名伶点将录 |
附录三: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剧作家及剧目知见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良友》画报与民俗文化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2 《良友》画报概况 |
2.1 《良友》画报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 《良友》画报内容解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物质民俗报道 |
3.1 服饰民俗报道 |
3.2 交通民俗报道 |
3.3 本章小结 |
4 社会民俗报道 |
4.1 岁时节日民俗报道 |
4.2 人生礼仪民俗报道 |
4.3 民间娱乐民俗报道 |
4.4 本章小结 |
5 精神民俗报道 |
5.1 民间信仰报道 |
5.2 民间艺术报道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言二拍”中诗词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词在小说叙事结构中的功能 |
第一节 诗词在结构上的链接作用 |
第二节 诗词对故事的预叙及其功能 |
第三节 诗词在男女交往中的媒介作用 |
第四节 诗词“代言”的叙事功能 |
第二章 诗词的叙事视角及功能 |
第一节 诗词中叙述者的潜在功能 |
第二节 人物题诗的叙事功能 |
第三节 叙事者客观叙述的功能 |
第三章 诗词的叙事伦理功能 |
第一节 诗词安排的伦理意味 |
第二节 人物描写的伦理说教 |
第三节 时空描写的伦理观念 |
第四章 诗词的民俗叙事功能 |
第一节 民俗描写对小说叙事的作用 |
第二节 民俗信仰对小说主题的揭示 |
第三节 民间歌谣在小说中的抒情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寿神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寿神崇拜的起源 |
一、不死观 |
(一) 不死观在神话中的体现 |
(二) 求生、不死的神仙观念 |
(三) 道教中的“得道成仙” |
二、死而复生观 |
(一) 神话中的死亡—复活 |
(二) 通过埋葬获得重生 |
(三) 转移生命力获得重生 |
三、长寿观 |
第二章 自然寿神崇拜 |
一、植物寿神崇拜 |
(一) 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寿神 |
(二) 由自身特性而形成的植物寿神 |
(三) 由神话而形成的植物寿神 |
二、动物寿神崇拜 |
(一) 自然动物 |
(二) 幻想动物 |
三、非生物寿神崇拜 |
(一) 天体星辰寿崇拜 |
(二) 自然现象寿崇拜 |
(三) 大地诸神寿崇拜 |
第三章 人物寿神崇拜 |
一、由恶神转善的寿神 |
二、由星宿崇拜而来的寿神 |
三、修炼得道成寿神 |
(一) 彭祖 |
(二) 麻姑 |
四、自然人转变为寿神 |
(一) 东方朔 |
(二) 老子 |
第四章 寿神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一、寿神崇拜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
(一) 寿诞礼俗 |
(二) 民俗服饰 |
(三) 民间艺术 |
二、寿神崇拜对文学的影响 |
(一) 西王母形象对文学的影响 |
(二) 寿星老人崇拜对文学的影响 |
三、寿神崇拜对哲学的影响 |
(一) 生命观 |
(二) 伦理道德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西王母研究综述 |
一、1949年以前 |
二、1949年至今 |
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写作目的 |
第一章 西王母故事形态演变综述 |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 |
第二节 汉末至唐五代 |
第三节 宋元明清 |
第二章 王母会君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君神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君权与神权关系概说 |
一、先秦:君权地位的不断抬高 |
二、秦汉至明清:君主专制下的君权与神权 |
第二节 先秦:方士与文士对于王母会君的不同解释 |
一、《穆天子传》与神仙方士 |
二、文士笔下的王母会君故事 |
第三节 秦汉至宋元:君权支配下君权与神权的博弈 |
一、为神立言的道教仙话 |
二、为君立言的政治神话 |
第四节 明清:王母会君故事的固化和衰落 |
一、《蟠桃核赋》及明太祖的仙道观 |
二、王母会君故事的娱乐化及神权话语权的丧失 |
第三章 王母献授故事与中国古代的灵物崇拜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灵物崇拜概说 |
一、汉代以前:原始信仰中的灵物 |
二、两汉至宋元:儒释道之灵物 |
三、明清:民间宗教之灵物 |
第二节 先秦至汉初:王母白环玉琯与中国古代的美玉崇拜 |
一、“美玉崇拜”溯源 |
二、周代玉瑞制度 |
三、玉瑞之“瑞”的延续和比德于玉 |
第三节 两汉至唐五代:儒道文化影响下双线并存的王母献授故事 |
一、“灵物”与谶纬神学的符命观 |
二、西王母献授故事中的道教灵物 |
第四节 宋元明清:王母献授故事的固化与衰落 |
一、王母献授故事的典故化 |
二、王母献授故事的祥瑞化 |
三、王母献授故事的世俗化 |
第四章 王母开宴故事与中国古代的宴饮寿庆文化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寿庆宴饮文化概说 |
一、先秦时期:初现端倪 |
二、秦汉至唐五代:社会上层的求寿庆寿活动和宫廷宴乐 |
三、宋元明清:由上而下的全民娱乐 |
第二节 先秦:穆王西征,瑶池开宴 |
一、西王母的长生属性 |
二、《穆天子传》中的瑶池会故事 |
第三节 秦汉至唐五代:蟠桃会故事几大要素的形成 |
一、西王母宴武帝仙话与“仙桃” |
二、西王母携群仙开宴故事的逐渐形成 |
三、西王母与歌舞戏剧活动 |
第四节 宋元明清:西王母开宴与世俗寿庆 |
一、前代西王母开宴故事的固化与衰落 |
二、王母蟠桃会故事与我国古代戏曲艺术 |
三、王母蟠桃会故事与其他文学样式 |
第五章 西王母故事与西王母信仰 |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西王母信仰的产生和演变 |
一、“西王母”之本原 |
二、西王母的形象:由亦人亦兽到高贵女神 |
三、西王母神职的演变及汉代民间的西王母信仰 |
第二节 汉末至元代:道教化的西王母信仰 |
一、道教与西王母之渊源 |
二、西王母与道教上清经派 |
三、上清经派之外的西王母信仰 |
第三节 明清:民间化和民俗化的西王母信仰 |
一、西王母信仰在明清时期所处的宗教环境 |
二、与民间宗教相结合的西王母信仰 |
三、与玉帝信仰相结合的西王母信仰 |
四、明清时期西王母的神格及其内在原因 |
结语 |
附录 |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相关文献 |
第二节 汉末至唐五代相关文献 |
第三节 宋元明清相关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学术界喜庆钟敬文先生百岁寿辰(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州地区财宝神信俗研究[D]. 张小鸿.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诗缘侯仁之——交游诗词辑考及其科学社会史意蕴[J]. 丁超. 北京史学, 2019(01)
- [4]近十年国产动画电影民俗文化研究[D]. 曲瑞洁.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退想斋日记》所载戏曲演出状况及研究[D]. 董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D]. 梁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良友》画报与民俗文化报道研究[D]. 肖茵茵. 暨南大学, 2016(02)
- [8]“三言二拍”中诗词叙事研究[D]. 侯亚肖.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9]寿神崇拜研究[D]. 王丽娜.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10]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D]. 杜文平.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