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郑先常[1](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刘娜[2](2021)在《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起点等待我们去开启,大学生当磨砺心性,成长为国家的顶梁柱。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复杂严峻局势下应运而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方针策略,竭力在高校搭建完善的体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成长冲突,培养学生卓越的素养能力,呼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和社会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基础,对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活应激源、幸福发展和抑郁问题等文献进行研究,阐述国内外学术界所获取的研究成果,探讨生活应激诱发理论下三类高校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幸福抑郁的中介调节效应。本文以“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查1733人,本文采取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PSS21预测分析软件线性统计、AMOS18.0结构方程模型软件结构建模来处理频数分析、均值比较、多元回归和结构建模等,最后提出学生与学校层次的建议对策,进而推动当代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研究在大学生生活应激情境下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介于幸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干预效应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三大内涵,顺应我国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其特有的双向调节效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调节应激压力,追求幸福生活,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幸福PERMA展示了幸福的优势内驱力,大学生认识幸福,并追求幸福,在核心素养内在激发下,防御、干预应激和抑郁的负性效应,克服心理危机,从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中的劳动幸福观;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指数,在核心素养变量与内在幸福因子干预效应下,战胜外界的压迫,具备积极的自我力量,回归正常生活;生活应激源涵盖了大学生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激增的挫折挑战,使得部分素质能力薄弱匮乏的大学生深陷其中,心理危机频发,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水平,阻挡正常的社会适应发展。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提出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工作策略: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杨欢欢[3](2021)在《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人类已迈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广泛,较大程度上改变着人类的学习方式。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伴随着当代学习者的学习和成长,有着较高信息素养的学习者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讲授和指导,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更多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未来学习者主动学习必备的素养。生物学信息素养显然已成为敲开数字时代知识大门的工具,已成为学习者提高生物学学习效率和终身学习的新引擎,更是学习者学好生物学课程以及学业发展和健康生活的保障。了解当代高中生的生物学信息素养的现状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信息素养的前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内容。本研究通过采用李科特5点计分量表,通过调查问卷法从生物学信息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四个维度设置问卷了解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素养的现状,结果如下:在生物学信息意识方面,高中生往往以教材作为知识的权威而全盘接受,同时并不关注教材章节后提供了拓展学习生物学的资源获取途径,生物学信息意识题项的平均得分为2.61分,高中生在生活中对学习生物学的知识线索信息并不敏感。总体来说,高中生生物学信息意识普遍薄弱。在生物学信息知识方面,该维度题项均值为2.63分,由于高中应试教育现象的普遍存在,高中生并没有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课标要求。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信息知识相当欠缺,生物学信息知识作为信息知识的下位概念,同样相当欠缺。在生物学信息能力方面,该维度题项均值为2.96分,教材、教辅和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观念深入人心。高中生缺乏对教材和教师所传达的知识的质疑和批判精神,缺乏对所接受知识的分析、判断正确与否以及对所接受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能力。总体评价,高中生的生物学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在生物学信息道德方面,该维度题项均值为2.22分,由于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缺乏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缺少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应试教育下的高中学生,并不需要对他人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对生物学研究前瞻也很少接触,更不存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情况,生物学信息道德就更无从论起。学生学科信息素养的现状,既有悖于时代要求,又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还未被重视、学校实现学科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的硬件设施不足、应试教育依旧普遍存在、高中各学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亟待提高。为使生物学信息素养成为学生达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新引擎,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数字时代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信息素养势在必行。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师范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予以重视。第二,生物学科教师应注重自身学科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第三,将生物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第四,鼓励学生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以提升生物学信息素养。第五,生物学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分层次培养。
赵捷[4](2021)在《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投入终身学习中才能在信息更新加快、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互联互通的时代实现个人的生存和不断的发展。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引领者,更需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选取太原市R区三所小学的部分教师作为调查样本,将问卷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现状开展实证调查,了解目前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寻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深究造成问题的原因,为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的变化的必然要求。可行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和“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第二,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培养的现状调查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二是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三是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四是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五是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六是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第三,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二是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三是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四是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五是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第四,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二是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三是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四是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五是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六是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第五,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解决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二是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三是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杨泽宇[5](2021)在《基于不同学习范式的工业大数据建模与质量预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工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促使传统制造业不断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加深工业自动化进程。工业大数据分析作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如何高效挖掘工业大数据中蕴含的高价值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解决实际工业过程的问题,是目前的热点方向之一。同时,随着工业自动化向着知识自动化的进阶发展下,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学习范式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演变。因此,本文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数据特性和过程特性下的建模方法,用于工业过程的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同时积极探索工业大数据背景下学习范式的变革。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包含以下五个部分:(1)针对工业大数据的高维特性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隐变量模型的并行建模框架,用于过程监测与质量预报。从自编码器的角度,对比传统隐变量模型,扩展至相应的并行非线性版本。为了从过程数据中进一步提取更深层的非线性特征,将基本的浅层自编码模型扩展为堆叠结构,为非线性过程监测和质量预报提供了一个深层次的生成结构。在对工业大数据进行分析建模时,相较于传统建模算法,结合并行计算策略的过程建模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且性能表现更好。(2)针对工业过程中非线性特性问题和数据包含噪声的情况,提出了 一种非线性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用于质量预报。以概率建模为基础,结合非线性映射技术,将线性概率质量预报模型扩展为非线性形式。由于参数更新的复杂性与样本大小和变量维数都有很大的关系,进一步为解决这类大规模且高维的过程数据建模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框架的非线性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通过这种方式,引入的并行策略有效地将繁重的计算量通过样本并行和变量并行两个层面转化为多个子任务。总的来说,所提方法在提高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3)针对过程的时变特性和非线性特性问题,提出了并行即时学习框架,包括并行搜索、并行建模、模型库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作为框架核心,并行计算策略的引入不仅能使即时学习有效利用工业大数据信息充分的优势,还能提高其在工业大数据下的搜索能力和效率。此外,采用的模型库管理策略,可以使用查询相似样本对已有的相似模型进行操作,提高并行即时学习的实时性。同时,通过选择性添加新数据,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策略,不仅缓解了信息冗余问题,还减轻了数据库增大带来的搜索压力。进而考虑到数据噪声情况,以传统的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模型为例,将其转化为并行贝叶斯即时学习方法用于流式工业大数据建模分析。随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将上述线性方法推广为非线性形式,提出了面向工业大数据的并行非线性贝叶斯即时学习方法。(4)针对工业大数据的自适应建模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流式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模型的自适应质量预报方法。该方法在因子回归的基础上,引入流式变分贝叶斯,根据实际数据流的变化而实时更新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业过程时变性,在更新过程中引入对称KL散度来决定先验分布的选取,从而实现模型的自适应更新。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大数据建模、及时跟踪质量变量的变化趋势,而且减少了更新计算时间等问题。随后引入并行计算策略,进一步提出了更高效的流式并行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在流式工业大数据下的质量预报应用当中,所提方法展现出了更高的训练效率和预测精度。(5)针对流式工业大数据场景下传统学习范式无法在过程学习中有效进行知识积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终身贝叶斯学习机器框架。结合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和终身学习思想,利用无限非参数模型的嵌套变分边界,进行了模型扩展和模型优化。该框架不仅可以自适应地创建和合并组分数量,还同时考虑了过程数据包含随机噪声的问题。在这种持续学习方式中,可以通过充分统计量的学习记住以前的数据集及其知识信息,不需要重新访问过去的数据集,完成知识学习的保留和积累。以狄利克雷过程高斯混合回归为例,在此框架下进行过程建模。与传统自适应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建模效率和模型性能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宋美霞[6](2021)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这一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服务”和“融合”,“融合”是“服务”的前提,通过最大程度地融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才能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和权利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教育资源融合的视角,尝试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构想,从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界定。大学教育指高等教育中由大学实施的教育,是层次较高的教育。社区教育指在社区这一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社区的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旨在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并促进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综合活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指在教育资源层面的共享与融合。第二,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是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大学教育的公共性、社会性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非专业化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大学教育。第三,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地区间的人口差异、欠缺的制度支持、分散的管理机构、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第四,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坚持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补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尽快实现。第五,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包括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共享性的物力资源、对接式的课程资源、开放化的信息资源和先进性的文化资源。第六,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统一教育理念,树立终身、人本和全纳的教育观;衔接教育内容,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共享教育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教师队伍,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认定学习成果,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制定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陈思文[7](2021)在《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前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在不断进步,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教育走到今天,其目标早已不是对学习者进行最基础性的教育,未来的教育要满足学习者生命全过程的学习需求,帮助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在未来随着科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教育理念将发生更多的转变,需要满足人一生的发展需求。未来的学校也不是当今这样传统的、物理的学习空间,而是超越了物理界限,将家庭和社区包含在一个超越学校围墙的连续体中。在以后,提升自身学历以便更好就业的学习目的不再是主流,很多人学习的目的将变为自己的兴趣与需求,学习不再是一个主要用于就业的手段,而发展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提高自身素养为目的去进行的活动。本文将面向未来的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的需求趋势分为三大方面:即正规学习实施制度的需求、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的需求以及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的需求。本文对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的需求进行了预测,从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三大部分展开了论述。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包含课程研发实施制度、教学实施制度、科研学习实施制度以及技能培养学习实施制度。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包含家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社会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社区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继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老年学习实施制度改革以及课外辅导机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包含健全服务于非正式学习的认证制度、建立网络智能媒体学习实施制度、建立纸媒与“互联网+”融合的学习实施制度以及完善科普场馆教育职能的学习实施制度。本研究有助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面向未来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与发展提供建议。
周慧[8](2020)在《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文中提出“学会学习”素养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价值,得到了各国(地区)的重视。目前,国外研究者基于本国历史文化土壤开展了大量“学会学习”素养研究,我国素养视域下的“学会学习”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本土化的研究体系,主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成人或青少年开展研究。小学高段是“学会学习”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具有可塑性;也是学生由小学向初中迈进的转折期,具有独特性。当前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存在被动、片面、功利的现象,不利于小学高段学生完整地成长,亟待进一步弄清何为真正的“学会学习”,建构整体的、可操作的框架,指导小学高段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本研究采用论辩法、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研究过程如下:(1)通过论辩法厘清“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特征、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学理基础、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2)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学会学习”素养研究成果,采用三角互证法和频次统计法概括、统计文献中包含的维度和要素;(3)通过个别访谈法调查20位小学教师对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认识、包含的要素,基于频次统计法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统计,整合文献和访谈统计结果建构初步的框架;(4)通过问卷调查法征询小学教师对初拟框架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初拟框架。调查分两轮进行,分别调查了78位和116位职称、教龄、学历均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教师,他们对调查问题具有实践性知识。通过上述研究,确定了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包括认知、元认知、情感、社会4个一级维度和25个二级维度(认知、元认知、情感、社会维度分别有7个、7个、6个、5个二级维度),并结合小学高段学生的特点和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学生的视角对25个二级维度的行为表现进行描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框架特色如下:(1)成长性,从小学高段学生成长的视角建构框架,以小学高段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回归为建构目标,遵循主体性原则,强调小学高段学生在学习中应具备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2)开放性,采用国外与国内、理论与实践整合的研究思路建构框架,兼具国际与本土特色、理论与实践向度;(3)具体性,建构了包括两级维度的具体框架,采用“行为动作式”命名方式对第二级维度进行命名,并对它的行为表现进行具体描述,具有结构完整性;(4)整体性,建构了包括四个一级维度的整体框架,从不同维度刻画了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会学习”素养,四个维度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助力小学高段学生完整地成长。但是,本研究建构的框架仍然存在学段、地域分布不够广的问题,面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调整和优化框架,并基于大数据开展分学段、分地区的追踪研究。
邓文勇[9](2020)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关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主体,提升其素质,使其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融入发展,是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与能力提升的两种重要教育类型,在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中协同共力,不仅迎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诉求,也为职成教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本研究立足新型城镇化核心主体“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化发展这一目标与要求,主要从协同的视角,对关涉这一目标任务建设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何要进行协同、协同实践中面临什么问题、如何推进协同并实现协同发展等进行探索与研究。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解析——现实审视——策略建构——总结展望”的基本逻辑与程序,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研究法,在对前置(基础)性理论问题、主体理论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究并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进而探建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研究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六个章节”。第一大模块为前置性理论问题的扫描与审析,即第一章的“绪论”。通过廓清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等一些前置性理论问题,明确本研究的价值与重点所在。第二大模块为主体理论问题的厘定与澄明,包含第二章“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等内容。通过分析职成教的本质内涵及逻辑分殊与耦连,识别可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同能力及协同发展关系;同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与发展现状及与职成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职成教协同辨明方向。第三大模块为“问题、对策及总结与展望”部分,分为第四章“问题”的考察与分析、第五章“对策”的建构和第六章的“总结与展望”。以文献分析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支撑,依据协同共生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探析:在“实然”推进职成教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协同单元异化、协同关系失范、协同环境困扰等生态之殇。因此,培育合格协同单元、建构适切协同关系、创建良好协同环境,是职成教在协同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并走向深层次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措施。
程明喜[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二、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
4.3 本章小结 |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
6.1 量表的研制 |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 |
8.3 展望 |
9 致谢 |
10 主要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12 个人简历 |
(2)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发展PERMA幸福理论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干预抑郁发作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5 核心素养、幸福、抑郁的关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述评和研究展开 |
1.4.1 研究述评 |
1.4.2 研究展开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 积极心理学PERMA幸福发展相关理论 |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抑郁干预的理论 |
2.3.1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
2.3.2 自我调节与积极干预 |
2.3.3 预防抑郁发作的理论 |
2.4 中国大学生三类六维发展核心素养概念 |
2.4.1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
2.4.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 |
2.4.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 |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与调研工具 |
3.2.1 研究方法 |
3.2.2 调研工具 |
3.3 理论假设与实证验证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资料与信度效度检验 |
4.1.1 问卷信度与答卷效度检验分析 |
4.1.2 人口学和社会学资料频数分析 |
4.2 生活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均值比较分析 |
4.2.1 男女生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 |
4.2.2 三类学校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 核心素养、幸福与抑郁均值比较分析 |
4.3.1 男女生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 |
4.3.2 三类学校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3 男女生幸福发展指标均值比较 |
4.3.4 三类学校学生幸福发展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5 男女生抑郁发作指标均值比较 |
4.3.6 三类学校学生抑郁发作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
4.4 大学生核心素养、应激、抑郁、幸福因素相关分析 |
4.4.1 大学生应激源及其反应8 项相关分析 |
4.4.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 维度相关分析 |
4.4.3 大学生积极幸福发展5 要素相关分析 |
4.4.4 大学生消极抑郁发作9 症状相关分析 |
4.4.5 核心素养、应激、抑郁与幸福的分析 |
4.5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的回归预测 |
4.5.1 总样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
4.5.2 男女生生活应激分别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
4.5.3 总样大学生9/18 项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
4.5.4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
4.5.5 总样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增加幸福的回归预测 |
4.5.6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增加幸福回归预测 |
4.6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预防抑郁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
4.7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增加幸福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
4.8 大学生“S生活应激—O核心素养—R增幸福与防抑郁”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大学生应激诱发抑郁发作、核心素养激励幸福发展的工作原理 |
5.1.1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具有群组差异特点 |
5.1.2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受其性别分组调节 |
5.1.3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亦受学校分类调节 |
5.2 大学生生活应激本质是其生活应激源诱发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 |
5.3 大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增进幸福与预防抑郁的双重调节作用 |
5.3.1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提升其幸福发展五要素 |
5.3.2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舒缓其抑郁发作九指标 |
5.4 大学生核心素养激励所获得的幸福反过来对抑郁具有疗愈作用 |
5.5 建议: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策略 |
5.5.1 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 |
5.5.2 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 |
5.5.3 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生生活应激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时代的知识殿堂需要用信息素养来敲开 |
1.1.2 生物学信息素养是提高生物学学习效率和终身学习的新引擎 |
1.1.3 生物学信息素养是学好生物学课程以及学业发展和健康生活的保障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调查问卷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第二章 生物学信息素养的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素养的概念 |
2.1.2 信息的概念 |
2.1.3 信息素养的概念 |
2.1.4 学科信息素养的概念 |
2.1.5 生物学信息素养的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相关理论 |
2.3.1 信息传播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2.3.4 终身学习理论 |
第三章 调查问卷设计 |
3.1 调查对象 |
3.2 预试问卷设计的思路 |
3.3 预试问卷的组成 |
3.4 预试问卷分析 |
3.4.1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
3.4.2 预试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
3.4.3 预试问卷信度分析 |
3.5 形成正式问卷 |
3.6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四章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信息的描述统计分析 |
4.1.1 不同性别在生物学信息意识层面的描述统计分析 |
4.1.2 不同性别在生物学信息知识层面的描述统计分析 |
4.1.3 不同性别在生物学信息能力层面的描述统计分析 |
4.1.4 不同性别在生物学信息道德层面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 各维度题项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1 高中生生物学信息意识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2 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知识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3 高中生生物学信息能力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4 高中生生物学信息道德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高中生生物学学科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的成因分析 |
5.2.1 高中各学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亟待提高 |
5.2.2 应试教育依旧普遍存在 |
5.2.3 学校实现学科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的硬件设施不足 |
5.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还未被重视 |
5.3 培养及提升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素养的建议 |
5.3.1 对师范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予以重视 |
5.3.2 生物学科教师应注重自身学科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
5.3.3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生物学信息素养教育 |
5.3.4 鼓励学生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以提升生物学信息素养 |
5.3.5 生物学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分层次培养 |
5.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4.1 样本量较小 |
5.4.2 问卷发放方式有待改进 |
5.4.3 没有进行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
5.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1.2.2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研究 |
1.2.3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2.1.1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2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1.3 适应小学生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变化的必然要求 |
2.2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2.2.1 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求 |
2.2.2 小学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
2.2.3 “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
第三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结果分析 |
3.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培养目的和态度分析 |
3.1.3 培养内容分析 |
3.1.4 培养方式分析 |
3.1.5 培养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分析 |
3.1.6 培养的激励和评价分析 |
3.1.7 培养环境分析 |
3.1.8 培养的困难和影响因素分析 |
3.2 调查结论 |
3.2.1 培养目的为“学习型教师”,教师的外部动机为主导性动机 |
3.2.2 培养内容十分丰富,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容收获最大 |
3.2.3 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以组织集体学习、观摩研讨为主 |
3.2.4 重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 |
3.2.5 注重精神奖励,以撰写学习心得评价教师终身学习的效果 |
3.2.6 强调开发学习资源,校园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
第四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 培养目的不够明确,内部学习动机不足 |
4.2 培养内容拓展不够,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
4.3 培养方式偏重讲授,方法应用水平较低 |
4.4 激励评价缺乏科学,积极性实效性不强 |
4.5 培养环境仍需改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
第五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5.1 终身学习意识薄弱,轻视求知趋于功利 |
5.2 理论脱离教学实践,忽视教师层次差异 |
5.3 模式固化创造力弱,学习方法欠缺灵活 |
5.4 激励机制形式单一,评价未能发挥成效 |
5.5 场所受限资源短缺,理念错位监管缺位 |
5.6 法律保障支撑不足,制度体系亟需完善 |
第六章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6.1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6.1.1 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
6.1.2 完善终身学习规划,灵活应用学习方法 |
6.1.3 调整个人良好心态,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
6.2 构建科学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
6.2.1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转变理念加强监管 |
6.2.2 适应层次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实际工作 |
6.2.3 开拓创新更新模式,扩大参与加强互动 |
6.2.4 多元优化激励机制,健全发展评价体系 |
6.3 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健全相应配套制度 |
6.3.1 加快终身学习立法,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
6.3.2 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学习成果认证 |
6.3.3 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畅通人才成长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校领导) |
附录三 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不同学习范式的工业大数据建模与质量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工业过程建模的研究内容 |
1.3 数据驱动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据特性层面问题 |
1.3.2 过程特性层面问题 |
1.4 工业大数据分析建模下学习范式的演变 |
1.4.1 经典范式-孤立学习 |
1.4.2 过渡范式-传统自适应学习 |
1.4.3 革命范式-终身学习 |
1.4.4 关系与总结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体系架构 |
1.5.2 各章主要创新点介绍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深度隐变量模型的并行建模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方法论 |
2.2.1 主成分分析vs.自编码器及其深度模型 |
2.2.2 主成分回归vs.自编码器回归及其深度模型 |
2.2.3 偏最小二乘vs.有监督自编码器及其深度模型 |
2.3 流程工业大数据并行建模框架 |
2.3.1 线性并行建模方法 |
2.3.2 非线性并行建模方法 |
2.4 模型应用 |
2.4.1 过程监测 |
2.4.2 质量预报 |
2.5 案例研究 |
2.5.1 TE过程 |
2.5.2 二氧化碳吸收塔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并行非线性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的质量预报建模 |
3.1 引言 |
3.2 非线性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方法的并行框架 |
3.2.1 非线性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 |
3.2.2 映射函数的选择 |
3.2.3 基于NVBFR的并行计算 |
3.2.4 基于P-NVBFR模型的质量预报应用 |
3.3 案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即时学习的并行建模框架 |
4.1 引言 |
4.2 即时学习的研究现状 |
4.3 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即时学习 |
4.3.1 模型库管理 |
4.3.2 并行搜索 |
4.3.3 并行建模 |
4.3.4 数据库管理 |
4.4 案例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流式并行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的自适应建模 |
5.1 引言 |
5.2 流式并行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方法 |
5.2.1 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 |
5.2.2 流式变分贝叶斯因子回归 |
5.2.3 先验判定的SKL散度 |
5.2.4 并行框架下的S-VBFR |
5.3 自适应质量预报建模 |
5.4 案例研究 |
5.4.1 数值例子 |
5.4.2 甲烷化炉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流式工业大数据的终身贝叶斯学习机器 |
6.1 引言 |
6.2 终身贝叶斯学习机器框架 |
6.2.1 狄利克雷过程混合模型的回顾 |
6.2.2 框架的基本原理 |
6.2.3 终身学习的特点及其在此框架下的体现 |
6.3 流式工业大数据下的质量预报应用 |
6.4 案例研究 |
6.4.1 数值例子 |
6.4.2 甲烷化炉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6)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
1.2.2 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
1.2.3 大学与社区的互动 |
1.2.4 大学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 |
1.2.5 国内外社区学院比较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法 |
第二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
2.1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需要 |
2.2 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
2.2.1 大学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2.2 大学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2.3 大学教育的有限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
2.3 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
2.3.1 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2.3.2 社区教育的非专业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2.3.3 社区教育的有限性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
第三章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 |
3.1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 |
3.1.1 不平衡的区域发展 |
3.1.2 地区间的人口差异 |
3.1.3 欠缺的制度支持 |
3.1.4 分散的管理机构 |
3.1.5 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 |
3.2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 |
3.2.1 教育目的 |
3.2.2 教育主体 |
3.2.3 教育内容 |
3.2.4 教育方法 |
第四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 |
4.1 平等性原则 |
4.2 开放性原则 |
4.3 互补性原则 |
4.4 长期性原则 |
4.5 反馈性原则 |
第五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 |
5.1 多样化的人力资源 |
5.1.1 教育者资源 |
5.1.2 管理者资源 |
5.2 共享性的物力资源 |
5.2.1 教学设施资源 |
5.2.2 活动场馆资源 |
5.2.3 图书报刊资源 |
5.3 对接式的课程资源 |
5.3.1 职业型课程资源 |
5.3.2 生活文化型课程资源 |
5.3.3 主体发展型课程资源 |
5.4 开放化的信息资源 |
5.4.1 人载信息资源 |
5.4.2 实物信息资源 |
5.4.3 网络信息资源 |
5.5 先进性的文化资源 |
5.5.1 物质文化资源 |
5.5.2 精神文化资源 |
5.5.3 制度文化资源 |
5.5.4 活动文化资源 |
第六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 |
6.1 树立终身、人本、全纳教育观 |
6.1.1 树立终身教育观 |
6.1.2 树立人本教育观 |
6.1.3 树立全纳教育观 |
6.2 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 |
6.3 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 |
6.3.1 共享人力资源 |
6.3.2 共享物力资源 |
6.3.3 共享信息文化资源 |
6.4 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
6.4.1 提升双方成员互助意识和能力 |
6.4.2 开展终身教育教师资格考核认定 |
6.5 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 |
6.5.1 建立“学分银行”信息服务平台 |
6.5.2 建立学历教育标准学分互认制 |
6.5.3 建立非学历教育学分折算互认制 |
6.6 完善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 |
6.6.1 完善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制 |
6.6.2 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制 |
6.6.3 完善普通高校董事会制 |
6.7 制定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
6.7.1 出台终身教育法 |
6.7.2 出台社区教育法 |
6.7.3 制定学社融合促进条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正规学习实施制度发展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发展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发展的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未来全民学习实施制度改革的理论构建 |
一、概念界定 |
(一)终身学习的概念 |
(二)终身学习实施制度的概念 |
二、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二)事实基础 |
(三)理论构建 |
第三章 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一、问卷设计调查与检验 |
(一)问卷研制 |
(二)问卷抽样调查情况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二、学习实施制度改革需求预测 |
(一)正规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二)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三)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需求预测 |
第四章 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课程研发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建立推动学习方式更加数字化的课程研发实施制度 |
(二)建立促使学习内容更加个性化的课程研发实施制度 |
(三)建立支持学习环境开放化课程研发实施制度 |
二、教学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完善有助于教学方式信息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推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促进教学方式弹性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四)建立支持教学内容智能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三、科研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创新校级科研机构科教融合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国际科研交流互通的学习实施制度 |
四、技能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中职技能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二)高职技能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第五章 非正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家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培养创造性的家庭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家长职称化的家庭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社会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发展导向的社会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学习内容多元化的社会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学习方式数字化的社会学习实施制度 |
三、社区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学习内容高品质的社区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主体差别化的社区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方式数字化的社区学习资实施制度 |
四、继续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人才培养科学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平台信息化的继续学习实施制度 |
五、老年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学习模式多元化的老年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学习途径信息化的老年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养学结合的老年学习实施制度 |
(四)建立规范的老年学习评价制度 |
六、课外辅导机构学习实施制度改革 |
(一)建立辅导机构个性化培养的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辅导机构未来在线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辅导机构移动APP学习实施制度 |
第六章 非正式学习实施制度改革趋势展望 |
一、健全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
二、建立媒介更加智能化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一)完善微信线上远程学习实施制度 |
(二)建立微博共享学习空间的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影视学习平台智能化学习实施制度 |
三、建立纸媒与“互联网+”融合的学习实施制度 |
四、完善科普场馆教育职能的学习实施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时代之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研究 |
2.研究之启:已有研究视域启示小学高段学生视角的研究 |
3.现实之思:儿童学习处境亟需适宜小学高段学生成长之举 |
(二)研究意义 |
1.更近一竿: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
2.锦上添花:丰富已有的研究结果 |
3.掷地有声:促进“学会学习”素养落地 |
(三)文献综述 |
1.“学会学习”素养的价值 |
2.“学会学习”素养的内涵 |
3.“学会学习”素养的框架 |
4.“学会学习”素养的测评 |
5.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概念界定 |
2.研究问题 |
3.研究内容 |
4.研究对象与依据 |
5.研究方法 |
6.研究思路 |
一、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依据 |
(一)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学理基础 |
1.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哲学理论基础 |
2.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3.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
4.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脑科学理论基础 |
5.不同理论对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启示 |
(二)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目标定位 |
1.实现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回归 |
2.促进小学高段学生完整地成长 |
(三)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原则 |
1.主体性原则 |
2.建构性原则 |
3.整合性原则 |
4.开放性原则 |
5.发展性原则 |
二、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 |
(一)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文献分析 |
1.从国外研究中发掘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要素 |
2.从本土研究中发掘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的要素 |
3.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
(二)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访谈调查 |
1.访谈目的 |
2.访谈方法 |
3.访谈内容 |
4.访谈对象与依据 |
5.访谈提纲 |
6.访谈过程 |
7.访谈结果 |
8.文献和访谈研究结果的整合分析 |
9.建构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初步框架 |
(三)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调查验证 |
1.第一轮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教师意见征询 |
2.第二轮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教师意见征询 |
3.两轮小学教师征询意见的总结 |
三、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建构的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一个促进小学高段学生成长的整体框架 |
1.框架的总体结构 |
2.框架的具体阐释 |
3.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展望:一个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的框架 |
1.研究局限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一轮教师意见征求问卷 |
附录2 第二轮教师意见征求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时代境域: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协同的实然诉求 |
二、协同发展:关乎职成教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
三、研究现状:丰富职成教发展相关理论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发展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述评与反思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职业教育 |
三、成人教育 |
四、协同发展 |
第五节 理论基础阐释 |
一、协同共生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协同发展的基础:职成教逻辑分殊与耦连 |
第一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 |
一、职业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二、成人教育本质内涵的特异性解析 |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分殊 |
一、内涵特质的差异 |
二、外延边界的不同 |
三、实践运行的区别 |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逻辑耦连 |
一、职业性内容:职成教历史发展的逻辑交织 |
二、职后教育域:职成教实践范畴的逻辑交叠 |
三、教育性使命:职成教追求的本真价值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职成教共同聚焦的作用目标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解读 |
一、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渊源简述 |
二、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内涵 |
三、教育学视域中的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一、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二、核心主体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间的关系探析 |
一、新型城镇化对职成教的影响分析 |
二、职成教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审视 |
三、新型城镇化与职成教的关系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协同单元异化:职成教角色的迷失与错位 |
一、协同单元异化之职业教育维度 |
二、协同单元异化之成人教育维度 |
第二节 协同关系失范:职成教间协同欠缺与不足 |
一、职成教协同合作意识不强 |
二、职成教协同内在机制欠缺 |
三、职成教协同育人平台不足 |
第三节 协同环境困扰:职成教协同保障环境缺失 |
一、物质基础薄弱,“硬性”环境亟待改善 |
二、政策制度缺失,“软性”环境保障不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的推进 |
第一节 培育合格协同单元:明确职成教的角色与定位 |
一、职业教育需巩固“技术培育”之价值基础 |
二、成人教育需强化“生命关怀”之价值立场 |
第二节 建构适切协同关系:推进职成教间的互通对接 |
一、理念支撑:树立协同的思想观念 |
二、机制联接:构建协同的内在机制 |
三、载体助力:搭建协同的育人平台 |
第三节 创建良好协同环境:营建“软硬性”保障环境 |
一、营建“硬性”保障环境:加强物力与财力资本源保障 |
二、营建“软性”保障环境:强化体制、治理与质量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非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B:“教育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C:“职成教机构管理人员”访谈卷 |
附录D:“农村转移劳动力”访谈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D]. 刘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高中生生物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 杨欢欢.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4]小学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以太原市R区为例[D]. 赵捷. 山西大学, 2021(12)
- [5]基于不同学习范式的工业大数据建模与质量预报[D]. 杨泽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6]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D]. 宋美霞. 山西大学, 2021(12)
- [7]未来全民终身学习实施制度改革前瞻性研究[D]. 陈思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8]小学高段学生“学会学习”素养框架的建构[D]. 周慧.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职成教”协同发展研究[D]. 邓文勇. 天津大学, 2020(01)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