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615系列发动机大修技术特点

WD615系列发动机大修技术特点

一、WD615系列发动机的大修工艺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时君丽[2](2017)在《基于LCSA的机械装备多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对废旧机械装备实施再制造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是一种优秀的生产模式,目前我国已进入机械装备报废的高峰期,再制造势在必行。废旧机械装备的可再制造性是决定其能否进行再制造的前提,提出系统的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建立科学的可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是实施再制造生产的基础性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废旧产品可再制造性的分析方法和评价体系尚不成熟,本文在国家973计划项目(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课题编号:2011CB013400)的支持下,以机械装备可再制造性分析与评价为研究主线,以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Life Cycl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LCSA)理论为指导,克服三种 LCA(Life Cycle Assessment)技术方法在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清单方法及影响评价指标方面的差异,从再制造的技术效率、资源消耗、环境排放、经济成本以及企业的社会表现出发,探索机械装备可再制造性分析与评价的基本要素,提出了基于LCSA的再制造技术可行性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对可再制造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量化设计,建立了机械装备多维度可再制造性评价模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确定了技术、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维度可再制造性指标的权重,实现了机械装备可再制造性的综合评价。研究成果可为企业提供可再制造性评价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基于再制造工艺过程,提出机械装备再制造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法,设计构建了拆解、清洗、修复等七个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并将每一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划分为时间、技术和比率三种因子类型,实现了废旧机械装备再制造技术可行性的系统评价;提出基于熵的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建立了顾客需求与技术特性的相关关系,确定了七个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的重要度。基于环境生命周期评价(Environmental Life Cycle Assessment,E-LCA)技术理论,采用过程清单分析、中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机械装备原始制造与再制造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指标进行计算与比较,分析再制造相对于原始制造的环境价值与优势,从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排放等角度来分析机械装备环境维度可再制造性。基于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方法,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和社会支付意愿理论,研究机械装备生命周期常规成本、可能成本与环境成本,提出基于LCC-LCA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对机械装备原始制造与再制造的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再制造的成本优势,实现了机械装备经济维度可再制造性的评价。将社会生命周期评价(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理论应用于再制造社会表现的分析中,对企业社会表现清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合理选择再制造生产利益相关者与社会影响类别,设计与构建社会影响评价指标,通过产品社会风险分数定量表达机械装备社会可再制造性,引发人们对机械装备再制造生产的社会关注,提高再制造生产的社会表现。论文全篇以WD615.87型斯太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再制造的技术可行性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维度的可再制造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验证了机械装备多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杨生明[3](2017)在《发动机气缸体再制造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WD615气缸体止推轴承座为研究对象,设计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的焊修工艺:首先设计焊修试验工艺流程,确定焊修过程工艺参数,通过焊修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焊修样件进行质量评价;其次对焊修试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确定最佳焊修工艺参数;最后进行发动机耐久试验,检验修复样件的可靠性。1.设计气缸体止推轴承磨损故障修复工艺方案。分析气缸体轴承座结构、轴承座材料可焊性、轴承座磨损数值以及气缸体受热变形等条件,确认焊条电弧冷焊工艺作为本文的修复工艺方案。2.设计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焊修工艺流程。设计电弧冷焊焊修工艺流程,确定焊修过程的各项参数并制备焊修样件;建立焊修工艺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焊修样件进行非破坏性试验、力学性能试验以及金相检验等三个方面的焊接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焊缝存在白口组织,而白口组织的存在不仅使机械加工变困难,还会引起裂纹等缺陷,所以应对焊修工艺流程的参数进行优化,以消除焊缝中的白口组织。3.进一步优化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焊修工艺。找出焊修工艺流程中影响焊修质量的7个因素,并取出其中工件预热温度、焊后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作为试验因素进行试验确认。设计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确认试验因素的最佳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的最佳控制参数为:工件预热温度200℃,局部回火温度800℃,回火保温时间120分钟。4.试验验证优化后的焊修工艺。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架,设计发动机的负荷循环耐久试验,检验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焊修工艺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焊修工艺,可以满足发电机组用发动机等工作状况相对稳定的发动机使用需求。

李飞龙[4](2015)在《废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每年将有超过400万辆汽车需要报废,预计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由于报废汽车处置不当而引起的能耗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再制造已成为实现报废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如何准确地评价再制造发动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发动机再制造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会给社会创造怎样的经济价值?有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可促进其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对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进行系统、全面的经济性分析和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才能获取全面、科学的认知。目前国内外对于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在生命周期评价方面,全面性、系统性还有待完善,专业的数据库尚未构建,经济性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模型和深入实际的调研数据作为支撑。本文沿着经济性分析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两条主线分别建立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系统动力学经济性分析模型和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模型,同时选取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WD615.50型发动机作为评价对象分析了再制造汽车发动机的综合绩效。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系统动力学进行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经济性分析。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VENSIM平台构建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经济性分析模型,经过变量选取、流图设计、参数确定、方程输入、系统调试等步骤完成模型构建。构建的模型将“产量—利润—成本—经济效益”多层变量有机融合为一个系统,可从多个视角对各种类型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企业中的各种不同类型发动机(报废机、大修机、三包机)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价、动态仿真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然后运用头脑风暴、专家访谈以及情景分析等方法以潍柴动力再制造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深入企业一线调研,选取自变量,运用VENSIM平台中的Graphs功能以图表结合的表达方式对潍柴再制造发动机的产量、成本、经济效益以及单台再制造发动机的利润进行了多视角、远视程、全方位的动态仿真模拟。最后根据动态仿真模拟的结果,选取回收率、再使用率和回收价格三个关注度较高的敏感因素,研究各个因素对潍柴发动机再制造公司经济效益的敏感性程度,从各个因素变化时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全面剖析发动机再制造的经济性。(2)构建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模型。本文总结归纳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性能要求以及主要再制造零部件的工艺流程,并从原材料来源、毛坯生产、加工工艺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分析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与新机制造的区别。以再制造与新机制造的异同为关键突破口划定再制造机与新机制造的系统边界,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运用以线性代数、微积分等数学方法作为工具构建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的数学模型,模型可准确评价发动机再制造与新机制造相比较的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差异。在具体应用时只需根据不同再制造发动机的技术特点,更新处理基础数据、工艺数据等清单数据后代入模型即可准确评价发动机再制造的节能减排绩效。本模型是开展各种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节能减排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亦是开发相应评价软件系统的模块计算算法。(3)开发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获取的材料基础数据和能源基础数据为后台数据支撑,以oracle数据库设计表单,通过交互界面、登录界面、说明主界面、功能主界面开发完成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以构建的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模型为评价计算系统的算法,运用java语言进行计算模块设计和可视化表达设计。实现数据管理系统和评价计算系统的有机结合后完成了一款小型评价系统的开发,可实现评价计算的智能化、结果表达可视化,并具有一定的推广性,目前该系统正在申请国家版权局的软件着作权。以开发的评价系统为计算工具,选取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WD615.50发动机做为评价对象,深入企业研究中心、生产车间、售后服务部门获取发动机BOM表、制造装配工艺等清单数据,将相关数据代入评价系统得出材料消耗、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排放的计算结果。基于对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经济性分析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结论,可针对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从政府、企业、消费者购买行为等方面提出我国发展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文章最后从经济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汽车逆向物流、政策模拟等视角展望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国家制定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也可成为汽车行业制定再制造相关标准的依据,亦可帮助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企业选择节能减排的技术升级改造方案、开拓循环经济领域的新市场。

王珂,郭晓曦[5](2014)在《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以潍柴动力为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间关系理论研究问世以来,一直吸引着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对这一焦点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了潍柴动力的融资方式,产品竞争策略和财务结构。结果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间的影响具有相互性,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策略是资本结构决策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产品市场竞争战略也将影响资本结构选择。

杨贝军[6](2011)在《丰田花冠1ZZ发动机曲轴大修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发动机大修非常重要。通过介绍丰田花冠1ZZ发动机曲轴的维修方法,对丰田花冠1ZZ维修方法进行了总结,得出了较为规范和有效的工艺流程。

邹景莲[7](2011)在《工程机械柴油机可靠性及FMECA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得以广泛应用。柴油机作为大多数工程机械的动力源,其使用可靠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还与柴油机的维修费用及产生的停机损失等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柴油机的投资收益,提高柴油机使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工程机械柴油机的使用可靠性为研究对象,调研了某重型汽车4S店的维修现场数据,从柴油机故障数据的分布规律、可靠性数量指标、故障寿命等可靠性指标出发研究了柴油机的使用可靠性,分析了使用因素对柴油机可靠性的影响,结合故障数据开展了柴油机使用阶段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给出了柴油机使用可靠性的提升建议。本文通过对柴油机故障数据的调研,借助MATLAB数值分析和绘图软件,对故障数据分布函数进行假设,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故障分布参数估计,并用K-S检验法验证和确定了柴油机的故障分布模型,求得了柴油机的可靠性指标;比较分析了同型柴油机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和影响因素,针对使用条件提出了可靠性改进建议;运用FMECA可靠性分析方法对柴油机分系统进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危害性分析(CA), FMEA分析了柴油机的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后果及故障补偿措施等,在FMEA基础上,采用柴油机的使用故障数据进行定量的危害性分析,找出影响柴油机使用可靠性的潜在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了柴油机使用可靠性的改进建议。

王春雨[8](2010)在《工程机械用发动机 暗战BICES 200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机械市场的迅猛增长,带动了具有工程机械"心脏"之称的柴油发动机蓬勃发展。在以"安全、环保、科技创新"为主题的BICES2009展会内外,中外品牌发动机企业为抢占市场暗战不已。1环保理念,中外企冷热不均

张栋林[9](2009)在《柴油机冷磨热试测控系统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发动机是影响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柴油机作为车用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内外载重汽车、大型客车上已被广泛采用。为了提高柴油机大修后的动力性、经济性,延长柴油机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检验修理后的柴油机性能够达到规定标准,必须对大修后的柴油机进行磨合和性能试验。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套柴油机冷磨热试试验台架,并开发出与之配套的测控系统,实现在同一台架上同时具备柴油机冷磨和热试的功能。本论文重点研究冷磨合过程中的测控系统,自行设计扭矩和气缸压缩压力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以期实现实时测量冷磨合时的反拖扭矩和气缸压缩压力的目的;设计出结构合理、造价低廉的温控系统,以保证磨合和试验安全可靠的运行。通过对测控系统各缸反拖扭矩和气缸压缩压力最大值变化的分析和处理,根据一定条件自动判断冷磨合进程和质量,通过控制变频器来控制磨合转速,实现柴油机的视情冷磨合。文中对斯太尔WD615.64/74柴油机进行冷磨合试验,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验证该测控系统是否达到预期制定的测控要求。

陈友谊[10](2009)在《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冷磨合是提高大修后发动机使用性能指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在修理行业普遍应用冷磨合规范是“分级定时”,但是对于修理质量和加工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发动机,很难使其达到最佳磨合效果,其余的冷磨合规范虽然有的能够保证磨合质量达到最佳效果,但是操作复杂,很难推广。同时,在发动机台架磨合时,一种机型必须使用与之配套的固定台架设备,制约了冷磨合工艺在修理行业的推广。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设计开发了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通过对冷磨合过程中磨合转速和加载载荷对磨合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提高磨合效率确定加载载荷和磨合转速的依据;通过对磨合过程中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及反拖扭矩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气缸压缩压力及反拖扭矩变化确定磨合时间的理论。根据以上依据和理论确定的磨合转速、载荷和时间构成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根据提出的规范,设计开发了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开发的视情冷磨合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修理质量,调整磨合进程,在保证磨合质量前提下,使磨合时间最短,提高了磨合效率,实现视情冷磨合。视情冷磨合系统对提高大修后发动机修理质量和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对冷磨合工艺在修理行业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WD615系列发动机的大修工艺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D615系列发动机的大修工艺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LCSA的机械装备多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机械装备再制造的重要意义
        1.1.2 研究机械装备可再制造性的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1.2.2 LCSA理论与实践研究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课题来源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课题来源
2 基于LCSA的机械装备可再制造性分析体系与模型
    2.1 前言
    2.2 可再制造性分析体系与数据模型
        2.2.1 可再制造性分析的体系架构
        2.2.2 原始制造与再制造生产流程与系统边界
        2.2.3 可再制造性数据分析模型
    2.3 可再制造性分析思路与分析指标
        2.3.1 可再制造性分析思路
        2.3.2 可再制造性分析指标与判定标准
    2.4 基于FAHP的可再制造性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4.1 FAHP基本原理
        2.4.2 FAHP权重方法实现过程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工艺过程的再制造技术可行性分析
    3.1 前言
    3.2 再制造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3.3 基于再制造工艺过程的技术可行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3.3.1 拆解性指标
        3.3.2 清洗性指标
        3.3.3 检查性指标
        3.3.4 检测性指标
        3.3.5 修复性指标
        3.3.6 替换性指标
        3.3.7 装配性指标
    3.4 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的判定
        3.4.1 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的判定标准
        3.4.2 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三因子权重的确定
    3.5 基于熵的QFD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5.1 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思路
        3.5.2 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6 应用实例
        3.6.1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的确定
        3.6.2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三因子权重的确定
        3.6.3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可行性指标权重的确定
        3.6.4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可行性分析
        3.6.5 发动机再制造工艺技术实际应用情况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E-LCA的环境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
    4.1 前言
    4.2 基于E-LCA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4.2.1 生命周期评价基本原理
        4.2.2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4.3 再制造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4.3.1 目标与范围确定
        4.3.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4.3.3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4.4 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4.4.1 环境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4.4.2 环境可再制造性评价指标取值及判定标准
    4.5 应用实例
        4.5.1 目的与范围确定
        4.5.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发动机原始制造
        4.5.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发动机再制造
        4.5.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4.5.5 结果解释
        4.5.6 发动机环境可再制造性分析
        4.5.7 发动机再制造实际环境优势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LCC的经济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
    5.1 前言
    5.2 基于LCC的经济分析方法
        5.2.1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原理
        5.2.2 基于LCC的成本分类
    5.3 经济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5.3.1 经济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5.3.2 经济可再制造性指标取值及判定标准
        5.3.3 基于LCA-LCC的再制造环境成本计算模型
    5.4 应用实例
        5.4.1 发动机原始制造生命周期成本
        5.4.2 发动机再制造生命周期成本
        5.4.3 发动机经济可再制造性分析
        5.4.4 发动机再制造与原始制造生命周期成本的进一步比较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S-LCA的社会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
    6.1 前言
    6.2 基于S-LCA的社会影响评价方法
        6.2.1 社会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6.2.2 S-LCA社会评价框架
    6.3 社会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6.3.1 社会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型
        6.3.2 社会可再制造性指标计算方法
        6.3.3 社会可再制造性指标的判定标准
    6.4 应用实例
        6.4.1 企业社会可再制造性清单数据
        6.4.2 社会可再制造性指标的计算
        6.4.3 发动机社会可再制造性分析
        6.4.4 发动机再制造企业实际社会表现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案例应用:复强动力公司发动机可再制造性分析实践
    7.1 复强动力公司发动机再制造模式
    7.2 WD615.87型斯太尔发动机再制造流程
    7.3 WD615.87型斯太尔发动机可再制造性分析
        7.3.1 发动机可再制造性指标
        7.3.2 发动机可再制造性指标权重的确定
        7.3.3 发动机综合可再制造性指标的确定
        7.3.4 发动机可再制造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发动机气缸体再制造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制造简介
        1.2.2 气缸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1.2.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铸铁焊接技术研究现状
        1.2.3.1 铸铁焊接材料的研究现状
        1.2.3.2 铸铁焊接电焊机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修复工艺方案设计
    2.1 工艺方案设计依据
        2.1.1 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结构分析
        2.1.2 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统计分析
        2.1.2.1 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原因分析
        2.1.2.2 气缸体止推轴承座故障结果统计
        2.1.3 气缸体材料特性及可焊性分析
        2.1.4 气缸体预热变形分析
    2.2 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修复工艺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焊修试验工艺设计
    3.1 焊修试验工艺设计
        3.1.1 焊接材料的选择
        3.1.1.1 焊接材料的选择
        3.1.1.2 焊条直径选择
        3.1.2 焊机的选择
        3.1.3 焊修试验工艺流程设计
        3.1.3.1 焊前准备
        3.1.3.2 焊修过程
        3.1.3.3 焊后处理
    3.2 焊修试验工艺质量评价
        3.2.1 焊修样件试制
        3.2.2 焊修质量评价
        3.2.2.1 焊修质量评价流程
        3.2.2.2 焊修外观检查与磁粉探伤
        3.2.2.3 金相组织检验
        3.2.2.4 显微硬度测试
        3.2.3 焊修质量试验评价与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WD615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焊修工艺优化
    4.1 焊修工艺参数正交试验优化
        4.1.1 焊修工艺因素及其水平选择
        4.1.2 焊修工艺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4.1.3 焊修工艺正交试验过程描述
    4.2 焊修工艺优化方案评价
    4.3 焊修及热处理位置尺寸恢复工艺
    4.4 优化后焊修工艺流程
    4.5 小结
第5章 WD615气缸体止推轴承座磨损故障焊修工艺试验验证
    5.1 焊修工艺样件制备
    5.2 焊修样件试验验证
        5.2.1 焊修样件金相组织分析
        5.2.2 焊修样件可靠性试验验证
        5.2.2.1 试验用发动机配置
        5.2.2.2 试验用台架配置
        5.2.2.3 耐久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废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综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汽车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1.2.2 针对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经济性分析
        1.2.3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生命周期评价
        1.2.4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主要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经济性分析
    2.1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概述
        2.1.1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2.1.2 再制造与新机制造的区别
        2.1.3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简介
    2.2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系统动力学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2.2.1 系统动力学方法简介
        2.2.2 选取系统变量
        2.2.3 设计系统流图
        2.2.4 确定方程参数
        2.2.5 输入计算方程
        2.2.6 系统调试检验
    2.3 系统仿真与分析
        2.3.1 再制造发动机产量分析
        2.3.2 再制造发动机经济效益分析
        2.3.3 单台再制造发动机的利润分析
    2.4 敏感性分析
        2.4.1 敏感性分析方法简介
        2.4.2 回收率对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分析
        2.4.3 再使用率对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分析
        2.4.4 回收价格对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模型与评价对象
    3.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简介
        3.1.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3.1.2 生命周期评价的特点与评价框架
    3.2 构建差异评价模型
        3.2.1 材料消耗子模型
        3.2.2 能源消耗子模型
        3.2.3 环境排放子模型
    3.3 评价对象选取
        3.3.1 选取原则
        3.3.2 选取过程
    3.4 清单数据采集
        3.4.1 发动机BOM表
        3.4.2 制造与装配工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系统与评价结果
    4.1 基础数据获取
        4.1.1 材料基础数据
        4.1.2 能源基础数据
    4.2 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4.2.1 数据库构建
        4.2.2 交互界面设计
        4.2.3 登录界面设计
        4.2.4 说明主界面设计
        4.2.5 功能主界面设计
    4.3 评价计算系统设计
        4.3.1 计算模块设计
        4.3.2 可视化表达设计
    4.4 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2.主要创新点
    3.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5)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以潍柴动力为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发展状况、竞争格局及趋势
三、案例介绍
四、潍柴动力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 潍柴动力的财务结构以及与同行业对比分析
    (二) 潍柴动力的产品市场竞争战略与同行业对比分析
        1、市场战略
        2、产业链整合战略
        3、技术领先战略
        4、营销战略
    (三) 潍柴资本结构、融资方式及投向与产品市场竞争战略对比分析
五、结论

(6)丰田花冠1ZZ发动机曲轴大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修工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曲轴的修理工艺
    2.1 曲轴裂纹的修理工艺
    2.2 曲轴变形的修理工艺
    2.3 曲轴轴颈磨损的修理工艺
        2.3.1 曲轴轴颈的磨削。
        2.3.2 连杆轴颈在磨床上进行磨削时, 应装置卡盘, 以曲轴正时齿轮轴颈和飞轮突缘外圆表面定位。

(7)工程机械柴油机可靠性及FMECA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及趋势
        1.2.1 可靠性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2.2 国内外可靠性研究
        1.2.3 柴油机可靠性研究
    1.3 FMECA发展与研究
        1.3.1 FMECA发展
        1.3.2 国内外FMECA研究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
        1.5.1 主要工作
        1.5.2 创新
第2章 柴油机可靠性理论研究
    2.1 可靠性相关概念
        2.1.1 可靠性定义
        2.1.2 可靠性分类
    2.2 可靠性度量指标
    2.3 可靠性分析方法
    2.4 柴油机故障分布规律
        2.4.1 柴油机故障特性
        2.4.2 柴油机故障率曲线
        2.4.3 柴油机故障分布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
    3.1 FMECA基本概念
        3.1.1 基本定义
        3.1.2 常用术语
    3.2 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FMECA方法
    3.3 FMECA分析步骤
    3.4 FMECA实施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WD615型柴油机可靠性分析
    4.1 分析工具及研究对象介绍
        4.1.1 数值计算与分析软件MATLAB介绍
        4.1.2 对象柴油机工作条件及主要参数
    4.2 数据的采样及研究步骤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采样原则
        4.2.3 可靠性数据研究步骤
    4.3 柴油机总体可靠性分析
    4.4 WD615型柴油机可靠性指标研究
        4.4.1 柴油机首次故障里程研究
        4.4.2 柴油机故障间隔里程研究
    4.5 柴油机可靠性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研究
        4.5.1 不同用途柴油机的可靠性分析
        4.5.2 柴油机可靠性影响因素研究及提升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WD615型柴油机FMECA应用实例
    5.1 柴油机系统结构与功能
    5.2 WD615型柴油机故障统计分析
        5.2.1 故障等级分析
        5.2.2 故障部位分析
        5.2.3 故障模式分析
    5.3 WD615型柴油机的FMECA应用
        5.3.1 柴油机机体组FMECA分析
        5.3.2 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FMECA分析
        5.3.3 柴油机配气机构FMECA分析
        5.3.4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FMECA分析
        5.3.5 柴油机冷却系FMECA分析
        5.3.6 柴油机润滑系FMECA分析
        5.3.7 柴油机进、排气及EGR系统FMECA分析
    5.4 WD615型柴油机危害度分析与改进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9)柴油机冷磨热试测控系统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发动机台架磨合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动机试验台架测控系统的发展状况
    1.3 现有磨合规范和计算机测控系统的不足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柴油机冷磨热试系统总体结构及测控系统构建研究
    2.1 柴油机冷磨热试系统概述
    2.2 柴油机冷磨热试试验台架组成
        2.2.1 柴油机支撑台架
        2.2.2 试验设备固定台架
    2.3 柴油机冷磨热试系统测控设备选型
        2.3.1 柴油机冷磨合测控设备选型
        2.3.2 柴油机热磨合测控设备选型
    2.4 柴油机冷磨热试系统辅助设备研究
        2.4.1 柴油机冷却水恒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4.2 柴油机机油恒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4.3 柴油机中冷器恒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4.4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2.5 测控系统总体要求与构建研究
        2.5.1 测控系统工作原理及测控要求
        2.5.2 系统总体设计构想
        2.5.3 测控系统方案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磨测控系统功能设计和硬件研发
    3.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3.2 扭矩信号的采集
        3.2.1 扭矩传感器选型
        3.2.2 扭矩测量原理
        3.2.3 相位差测量方法比较
        3.2.4 扭矩测量实现过程
    3.3 气缸压缩压力的采集
        3.3.1 高温压力传感器的选用
        3.3.2 气缸压缩压力信号的采集
    3.4 温度信号的采集
        3.4.1 温度传感器的选用
        3.4.2 温度信号的测量
    3.5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3.6 开关量控制硬件
    3.7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磨测控系统软件控制及工作流程
    4.1 软件设计的原则
    4.2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4.1.1 系统自检模块
        4.1.2 系统控制模块
        4.1.3 数据通讯模块
        4.1.4 数据采集模块
        4.1.5 数据处理模块
    4.3 程序设计及冷磨合工作流程
    4.4 温控系统监控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5.1 误差分析
        5.2.1 扭矩测量误差
        5.2.2 气缸压缩压力测量误差
    5.2 柴油机冷磨合试验
        5.2.1 试验前准备
        5.2.2 现场试验
    5.3 数据处理
        5.3.1 气缸压缩压力
        5.3.2 反拖扭矩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0)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发动机磨合工艺
        1.1.1 发动机磨合的意义
        1.1.2 发动机磨合规范
    1.2 发动机冷磨合工艺国内研究现状
        1.2.1 分级定时冷磨合规范
        1.2.2 其它冷磨合规范
        1.2.3 现存台架冷磨合方法及设备
    1.3 发动机冷磨合工艺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现有冷磨合规范存在的不足
        1.4.2 现存台架冷磨合方法及设备存在的不足
        1.4.3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的内容
    1.5 本章小节
第2章 发动机冷磨合影响因素分析
    2.1 发动机零部件磨合过程分析
        2.1.1 发动机正常磨损规律
        2.1.2 发动机零部件正常磨合过程分析
    2.2 发动机冷磨合影响因素分析
        2.2.1 活塞环几何形状对磨合的影响
        2.2.2 缸套、活塞环表面粗糙度对磨合的影响
        2.2.3 转速对磨合的影响
        2.2.4 零件表面质量对磨合的影响
        2.2.5 温度对磨合的影响
        2.2.6 修理质量对磨合的影响
        2.2.7 润滑油对磨合的影响
        2.2.8 加载载荷对磨合的影响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研究
    3.1 发动机冷磨合规范
        3.1.1 完成冷磨合标志
        3.1.2 发动机冷磨合规范
        3.1.3 优化的发动机冷磨合规范及冷磨合系统
    3.2 冷磨合过程中发动机反拖扭矩及气缸压缩压力变化规律
        3.2.1 冷磨合时反拖阻力矩的组成
        3.2.2 冷磨合时反拖阻力矩变化规律
        3.2.3 冷磨合时气缸最大压缩压力变化规律
    3.3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的制定
        3.3.1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加载载荷
        3.3.2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起止转速及调级方式
        3.3.3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每级转速磨合时间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设计开发
    4.1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
        4.1.1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工作原理
        4.1.2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设计
    4.2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试验台设计开发
        4.2.1 试验台地基基础
        4.2.2 反拖系统
        4.2.3 发动机三维可调固定支撑架设计开发
        4.2.4 试验台外购设备的选型
    4.3 试验台磨合辅助工作系统
        4.3.1 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
        4.3.2 中冷器温度控制系统
        4.3.3 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4.4 信号采集、输入转换及输出控制系统
        4.4.1 信号采集设备
        4.4.2 信号转换设备
        4.4.3 输出控制设备
        4.4.4 工控机及系统总控电源
        4.4.5 系统采集信号的标定
    4.5 视情冷磨合系统控制软件开发
        4.5.1 系统软件操作控制过程
        4.5.2 系统监测控制程序工作过程
        4.5.3 外购数据转换设备及配套软件的设定
        4.5.4 系统分析控制程序工作过程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制定及应用分析
    5.1 斯太尔WD615.64/74型柴油发动机台架磨合试验
        5.1.1 斯太尔WD615.64/74型柴油发动机性能参数
        5.1.2 发动机安装固定及与系统连接
        5.1.3 磨合转速确定及冷磨合规范制定控制软件
        5.1.4 试验
    5.2 试验数据分析及视情冷磨合规范制定
        5.2.1 试验数据分析
        5.2.2 斯太尔WD615.64/74柴油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
    5.3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及系统应用分析
        5.3.1 制定视情冷磨合规范应用
        5.3.2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规范应用分析
        5.3.3 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应用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WD615系列发动机的大修工艺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基于LCSA的机械装备多维度可再制造性分析方法研究[D]. 时君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
  • [3]发动机气缸体再制造修复技术研究[D]. 杨生明. 吉林大学, 2017(04)
  • [4]废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 李飞龙. 湖南大学, 2015(02)
  • [5]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以潍柴动力为例的分析[J]. 王珂,郭晓曦. 金融经济, 2014(24)
  • [6]丰田花冠1ZZ发动机曲轴大修工艺研究[J]. 杨贝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9)
  • [7]工程机械柴油机可靠性及FMECA研究[D]. 邹景莲.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工程机械用发动机 暗战BICES 2009[J]. 王春雨. 建筑机械化, 2010(02)
  • [9]柴油机冷磨热试测控系统初步研究[D]. 张栋林. 吉林大学, 2009(08)
  • [10]发动机视情冷磨合系统研究[D]. 陈友谊. 吉林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WD615系列发动机大修技术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