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文体写作”现象的动因与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练斐[1](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提出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着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潘雨菲[2](2021)在《统编本中学教材中传记类文本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高雪[3](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作为独立的语篇,在学术论文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英语学术论文摘要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多基于语步视角,关注摘要的宏观结构以及微观语言特征。而汉语学术论文摘要相关研究仍很薄弱,现有研究多为表层研究,如探讨摘要写作内容、如何规范、字数要求等,针对摘要写作提出的建议大多较为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本文选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两大权威学术期刊《世界汉语教学》与《语言教学与研究》,共收集了 2015~2019年期间508篇论文摘要语料,基于Santos(1996)的五语步结构模型与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析模式,从宏观语步结构及微观语篇特征两个层面对语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结构特点、语篇内部组织策略、人际互动实现方式及各语步所用语言资源以丰富现有摘要研究,并服务于汉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研究发现,就语步结构而言,大部分摘要包含两个语步或三个语步类型,其中目的语步和结果语步是重要语步,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是可选语步。非实证类文章摘要,结果语步与目的语步为重要语步,而背景、方法、结论语步三者为可选语步;实证类文章摘要,方法语步与结果语步为重要语步,其余三个语步为可选语步。另外据统计发现摘要中还出现了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语步循环四种非常规语步形式,其中语步组合、语步重复、语步逆序较为常见,语步循环少见。就语篇层面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数量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反映了摘要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力求向读者展示清晰的论文结构,引导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其中使用最多的引导式元话语是过渡标记,占比63%;框架标记次之,占比16%;言据标记、语码注释语占比8%;回指标记最少,占比5%,这表明了摘要语篇组织更重视内在逻辑与结构。其中使用最多的互动式元话语是自称语,占比40%;增强语次之,占比39%;模糊语占比20%;介入标记最少,占比1%;态度标记无,这表明了摘要实现人际互动时更强调学术的客观与严谨。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中培养留学生的语步意识,使留学生明确摘要的结构框架,并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元话语标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研究成果。
张宇婷[4](2021)在《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群文阅读”又称作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改革涌现出的新阅读教学模式。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显着的教学效果,深受小学语文教师欢迎,并广泛展开教学实践。作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新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缺少群文阅读与习作教学关联性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群文阅读应用于小学中段习作的实验研究,试图揭示群文阅读实践与习作教学的关联,以及实施的策略,探讨富有创意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展开群文阅读在小学中段习作中的实验研究。考察群文阅读对习作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小学中段学生对习作素材的积累、习作知识的学习、习作能力的提升方面。探究群文阅读应用于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策略,包括精选群文内容调动习作的动因、确立群文议题学习习作的方法、设计有效的读写结合学习活动。
张沁园[5](2021)在《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二十世纪西班牙乃至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历史事件,西班牙内战(1936-1939)及战后佛朗哥独裁(1939-1975)成为当代西班牙政治、社会、文化裂变与重塑的源动力。如何再现西班牙社会演变进程中的内战记忆一直是战后西班牙文学创作的关注焦点,其关注度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战后西班牙社会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发展及其代际更替的共同作用下,内战记忆的文学演示呈现了从沉默到爆发、从言说个体记忆到重构集体记忆、进而至反思文化记忆的发展脉络。这一过程始终印刻着记忆主体的身份认同、记忆认知观以及价值观的演变。然而,目前国内外研究多聚焦于西班牙内战书写的某单一主题,研究范式呈现一定局限性,尚缺乏对内战书写发展的历时性全貌研究,也鲜有从记忆书写与身份认同及其价值功能维度对内战文学创作进行的深入研究。本论文以创作主体的代际差异及内战记忆社会话语的特殊发展轨迹为现实语境,历时性地概述内战记忆书写的嬗变历程并总结西班牙文学创作的时代特点。研究以记忆的文学演示模式为切入点,建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类型,聚焦内战文学爆炸时期的文学作品,剖析其中记忆书写的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价值取向,以期丰富记忆理论视阈下的文学研究,从而为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首先,作为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西班牙内战文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概括并评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拟解决的研究问题。此部分结合问题对记忆理论、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及文学记忆的功能与价值进行梳理,相关梳理与论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体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在全局视域下概述了西班牙内战小说的发展进程及其历时性嬗变,从内战记忆话语演变以及创作主体双重视角总结内战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探讨其在记忆演示模式与主题呈现上的共性特点,为后续章节中的文本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章侧重分析再现书写模式下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记忆再现书写主要关注游离于集体记忆框架外的记忆,其目的在于发现并传承始终被宏大历史叙事遮蔽的鲜活个体或群体生命经历,挖掘记忆中人性与情感的光芒以抵抗历史黑洞。本章节通过分析《木匠的铅笔》和《沉睡的声音》,重点阐明内战个体经历中自我同一性的坚守以及自我与群体身份认同的实现历程,探讨记忆再现书写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从而突出了特殊记忆载体对记忆微光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三章重点研究记忆重构所实现的身份认同及记忆的现时思考。受到代际交替影响,探寻与重构成为有关内战记忆的主要认知模式。记忆的重构书写不是记忆的重现,而是探寻记忆主体根据自我的内战历史认知以当下视角对过去记忆的解读与阐释,继而赋予记忆现实意义,这是记忆重构书写的先决条件。本章聚焦作品《萨拉米斯的士兵》和《冰冷的心》中的“探寻-重构”框架,重点分析这一书写模式呈现的多文体杂糅特点,探索记忆重构进程中身份认同的特殊内涵,突出重构书写双时空交互背景下记忆现时化思考对内战记忆构建的作用。第四章探究记忆书写的美学创新实践对西班牙内战书写和记忆文化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分析了其价值所在。记忆解构书写尝试突破传统记忆书写范式,采用元小说结构形成叙事与评论互动的模式,将焦点从记忆文学创作转移到审视记忆产生与意义生成过程,并运用互文性写作手法解构传统叙事权威。本章节通过作品《无望的昨日》和《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探讨记忆解构书写的特点,阐明作品通过运用反叙事、拼贴、戏仿等后现AI写作作手法,在历史与文学互文过程中凸显了记忆书写的虚构性,继而反思、批判当今西班牙内战记忆文化发展现状及意义。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此部分基于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嬗变发展的历时性概括,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内战记忆的重要媒介,西班牙内战记忆书写始终印刻着创作主体在内战认知观上的代际差异以及内战记忆话语的曲折演变历程。聚焦世纪交替之际内战文学爆炸背景下的记忆书写,本研究认为:在三种记忆书写模式视域下,西班牙内战小说在身份认同、记忆书写功能以及内战记忆认知方面实现了跨越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内战经历了从历史事件到文学事件,进而跃升至文化事件三个阶段。针对这个历程的西班牙内战书写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内战记忆对西班牙社会文化、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相关研究对今后西班牙文学及西班牙内战记忆研究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李巧红[6](2021)在《卡罗尔·希尔兹长篇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卡罗尔·希尔兹(Carol Shields,1935-2003)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加拿大文坛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其创作题材聚焦于家庭生活,以刻画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见长,同时致力于对叙事技巧的完善与钻研。本文选取希尔兹九十年代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为重点分析对象,以作家在作品中使用的叙事方法为角度,从情节、话语和视角以及文体特征三个方面,透视曾为家庭主妇的作家希尔兹的家庭伦理观。希尔兹钟爱家庭体裁,她的作品中注重展现中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家庭成员的关系和沟通问题,以人物关系的进展作为情节发展的动因,所以情节的流动往往是非线性的,其终点以开放式、大团圆结局和解,表现出作家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救赎的信心。同时,希尔兹以独特的叙事声音和话语展现不同家庭成员对自己伦理身份的追寻以及追寻过程中的矛盾和曲折,在这其中,希尔兹以女性作家身份为当代男性角色发声,看到了伦理身份在普通男性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展现出了可贵的人文精神。然而女性作家的身份和写作立场使得希尔兹不得不面对二十世纪西方风起云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女权主义运动,尽管希尔兹并不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作家,她仍然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加入到女性主义者的阵营,以文学为武器,在对文学类型的变型和探索中,融入对万万千千平凡人物的存在意义的思考,这是对传统家庭伦理存在合理性的认同以及家庭伦理对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的重要意义。所以,希尔兹的家庭伦理观与她的叙事风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形式与思想主题的关系所展现的是希尔兹对个人和家庭生存境况的诗性的思考。她用普通家庭和平凡人物表现出超越传统的叙事特点。这种叙事风格的背后更是源于其对传统家庭伦理观的探析,她的作品中并没有激烈的反抗,而像隐藏着一根刺,只会隐隐发作。
孙明[7](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汪佩[8](2021)在《《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叙事视角转换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英国都处在社会的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面临着新的变动,传统与新兴的事物互相碰撞和交融。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小说得到了新的变革。在众多小说中,《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两者可被视为这一阶段小说艺术发展状态的集中体现。在《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身上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小说开始有意识地突破早期文学的藩篱,实现文体的进一步的成熟。它们不仅继承了以往小说叙事艺术的成功经验,同时又为后世创作奠定了基础。国内外分别对这两部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并不少,但在叙事视角及其转换的运用上则鲜有成果。叙事视角不仅决定着小说的叙述基调,同时也也反映了小说演变过程中的叙事变化。因此,从叙事视角及其转换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学心理学,文体学等方法,对《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以金圣叹等中国古典文论家和热奈特等西方理论家的诸多叙事理论作为基础,对两部作品平行的比较研究。以此探索中英小说的文体演变历程,了解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明晰中英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首先,可以看出这两部着作都不再像早期文学那样固守于单一的叙事视角,而是选择在叙述时采用多重的角度。在《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叙述者具有多重的身份。叙述者既可以是隐含作者,也可以是小说中的人物。多重的叙述者不仅能够丰富通俗长篇小说的内容,同时也使得作者理论观点得以阐发。而两部小说在这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水浒传》明显倾向于不同叙述者身份的自然转换,《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更加关注隐含作者的话语权,使得叙述者身份的切换频繁。在叙述方式上,《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都不局限于使用一种表达形式,都在小说中使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方式。这样的转换使得不同感官视角之间的渠道能够打通,小说叙事实现动态感。在具体过程中,《水浒传》偏向于使用听来代替视觉叙事,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以对话的方式来补充视觉叙事的内容。同时,这两部作品都使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展现人物内在的情绪变化。《水浒传》善于使用这种方式来解释人物行为变化的心理动因,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更加关注人物心理本身的动态过程。其次,在比较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这些共同的因素,也应该关注差异性背后的原因。这两部小说之所以在叙事视角转换的表现方式上存在不同,得益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水浒传》依托于史传文学,这使得它在叙述过程中更加注意对叙述者身份的控制,青睐于客观冷静的叙述风格。《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诞生在西方史诗的传统中,而史诗叙述的随意性使得《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不擅长把握叙述者的身份。这种早期文学叙事的影响同样也导致两部小说在叙事视听的转换上表现差异。脱胎于话本小说的《水浒传》在使用听觉叙事上很娴熟,擅长于用听的方式延伸小说叙事。孕育在戏剧文化中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则吸纳了戏剧的表现方式。在小说中常常出现以不同人物对话作为整个章节的例子,这使得在叙述过程中的对话性得到加强。此外,可以看到这两部小说身上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要求叙事应当遵循春秋笔法的原则,即微言大义,这使得《水浒传》在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变化时显得克制,更加注重读者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揣摩,追求叙述的隐约。18世纪盛行的启蒙思想同样也影响了《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叙事。启蒙思想对人性重视使得小说家更注重对情感细微之处的挖掘。因此,《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更倾向于对小说人物心理内外转换内容和过程的描写。最后,这两部小说的作者都认识到叙事视角转换的审美效果。他们在创作时通过不同叙事视角之间的切换实现小说叙事的多样化。在这一过程中,小说不仅塑造了多元化的人物,也实现了陌生化和讽刺的叙事效果。
黄颖[9](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教材选文进入师生视野之前,大多被加工处理。语文教师如何处理好节选文与原文之间关系,如何发挥节选文自身教学价值,如何通过节选文教学带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分析编者对节选原文进行了怎样的加工以及加工得怎么样,将有助于语文教师合理客观地认识节选文的加工现象,促进教师与编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同时,也将利于教师将节选文的加工处理部分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合理使用并通过节选文的教学真正带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本论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节选文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加工修改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节选文教学带来价值和意义。除绪论、结语,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节选文进行加工情况统计,主要从节选文加工方式、加工对象以及加工分布三大方面进行呈现。在节选文的加工方式中,分析增加、删减、替换三种加工方式占比情况以及三种加工方式组合情况。在节选文的加工对象中,分析段落、句子、字词和标点符号加工占比以及每种对象的具体加工情况。在节选文的加工分布中,分析年级、体裁、题材和年代分布情况。第二章,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动因进行分析,主要从语言发展内因、教与学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语言发展内因方面,主要是基于规范表达的需要以及主流意识考虑。在教与学外因方面,主要是基于学生发展考虑以及教师教学要求。第三章,将节选文与课下注释标注的原文进行了细致比较,针对具体加工情况探究加工的合理之处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实现统编版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合理化发展并促进教师和教材之间的有效“对话”。第四章,针对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提出教学原则以及策略建议。比如节选文教学原则应该注重整体性、差异性和适当性原则。针对节选文教学,除了立足节选文本身的教学目标,还应放眼整本书。另一方面,可以将节选文与原文进行比较式阅读,比如从遣词造句入手进行比较阅读或从标题细节入手进行比较阅读,进而培养学生语感。
马磊[10](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二、“实验文体写作”现象的动因与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文体写作”现象的动因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1 绪论 |
1.1 词长研究述评 |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
1.1.2 词长计量研究 |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
1.1.4 现有研究评述 |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词的界定 |
2.1.2 词长分布定律 |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
2.2 研究语料 |
2.2.1 德语简史 |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
2.3.1 词长测量单位 |
2.3.2 词长类型 |
2.3.3 软件与程序 |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3.1 动态词长分布 |
4.3.2 静态词长分布 |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
4.6 小结与讨论 |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语 |
6.1 研究概述 |
6.2 研究结果 |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
作者简历 |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裁与体裁分析 |
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 |
2.2.1 摘要语步结构理论模式 |
2.2.2 摘要语步结构研究现状 |
2.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 |
2.3.1 元话语的概念 |
2.3.2 元话语理论模式 |
2.3.3 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现状 |
2.4 研究现状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语料标注及说明 |
3.4 研究步骤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宏观层面的摘要语步结构分析 |
4.1.1 常规语步结构 |
4.1.2 非常规语步形式 |
4.2 微观层面的摘要语篇特征分析 |
4.2.1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组织策略分析 |
4.2.2 基于元话语视角下的摘要语篇互动方式分析 |
4.2.3 基于语步视角下的摘要语篇常用句法结构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5.1 回应研究问题 |
5.2 对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教学的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群文阅读 |
二、小学中段 |
三、习作教学 |
四、教学效果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互文教学理论 |
三、习作教学理论 |
四、读写结合理论 |
第六节 文献综述 |
一、群文阅读综述 |
二、习作教学综述 |
三、读写结合教学综述 |
四、群文读写教学综述 |
第二章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概况 |
第一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目的对象与实验变量 |
一、实验目的与对象 |
二、实验的变量 |
第二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假设与工具编制 |
一、实验的假设 |
二、实验的工具编制 |
第三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 |
一、实验的设计 |
二、实验的实施 |
第三章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成绩分析 |
一、实验的成绩概况 |
二、实验的成绩分析 |
第二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效果分析 |
一、实验效果达成度分析 |
二、实验效果达成影响原因 |
第三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效果回归分析 |
一、实验效果的回归数据 |
二、实验预测教学效果分析 |
第四章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结论 |
一、群文阅读有益于习作素材积累 |
二、群文阅读有益于习作知识学习 |
三、群文阅读有益于习作能力提升 |
第二节 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影响实验启发 |
一、精选群文文本调动习作的动因 |
二、确立群文议题学习习作的方法 |
三、设计有效的读写结合学习活动 |
第五章 研究局限及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西班牙内战小说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目前研究局限性及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西班牙小说内战记忆书写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佛朗哥时期: 萌芽与初步发展 |
一、内战期间: 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分裂下的记忆书写 |
二、1940-50年代: 个体生存的现实主义书写 |
三、1960年代: 由现实主义向自我叙事转向 |
第二节 民主过渡时期: 内战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
一、过渡时期(1975-1978): 个体记忆的自我书写 |
二、民主巩固时期(1978-1996): 代际交替下内战记忆书写模式的重生 |
第三节 世纪之交(1996-2008): 新时期内战小说的兴起 |
一、世纪之交: 内战记忆之争 |
二、内战小说爆炸: 内战书写的代际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记忆再现书写: 记忆微光的发现与传承 |
第一节 “记忆微光”的再现 |
第二节 《木匠的铅笔》: 记忆再现与身份探寻 |
一、木匠的铅笔: 多重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
二、“执权者”埃尔瓦: 身份的混沌与重塑 |
三、“战败者”达·巴尔卡: 身份的坚守与抗争 |
四、囚犯群体: 抵抗记忆政治的共同体 |
第三节 《沉睡的声音》: 内战记忆再现与女性主体身份认同 |
一、沉默: 历史记忆中的边缘地位 |
二、日记: 内战记忆书写载体与精神传承 |
三、个体成长与女性群像: 创伤记忆与身份追寻 |
小结 |
第三章 记忆重构: 历史的现时化思考与阐释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重构书写 |
第二节 《萨拉米斯士兵》: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文学探险 |
一、非虚构修辞的应用 |
二、历史探寻与自我认同 |
三、记忆的现时化审视 |
四、“塞尔卡斯效应” |
第三节 《冰冷的心》: 家族记忆映像中的“两个西班牙” |
一、揭开尘封已久的家族历史记忆 |
二、重构家庭记忆中的身份认同 |
三、家庭记忆: 国家历史记忆的隐喻 |
小结 |
第四章 记忆解构: 内战记忆文化的批判与反讽 |
第一节 内战记忆之解构书写 |
第二节 《无望的昨日》: “行进式”小说的创作解构 |
一、元小说结构与互文性解读 |
二、寻找“批判性读者” |
第三节 《又一部该死的内战小说!》: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 |
一、书写与评论的平行互动 |
二、集体遗忘下的记忆消解 |
三、批判性改写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卡罗尔·希尔兹长篇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希尔兹的家庭经历与家庭题材小说 |
二、希尔兹家庭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一章 情节结构与家庭伦理关系呈现 |
第一节 “非线性”情节中家庭伦理关系的距离感 |
第二节 “大团圆”情节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解 |
第二章 叙述视角、叙述话语与人物伦理身份建构 |
第一节 女性声音与人物伦理身份的追寻 |
第二节 男性话语与人物伦理身份的矛盾呈现 |
第三章 传记特征与家庭伦理价值表达 |
第一节 女性的自传——《斯通家史札记》对家庭伦理价值的重估 |
第二节 男性的自传——《拉里的家宴》中对家庭伦理价值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
第一节 《作家》前史 |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
第二节 编辑策略 |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
结语 |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叙事视角转换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叙事视角转换研究的发展情况与启示 |
第二节 《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考和架构 |
第一章 叙事视角转换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叙事与叙述 |
第二节 视角的相关分类 |
第三节 谁看与谁说 |
第二章 叙事视角转换的方式 |
第一节 “作者笔端处”“尽是眼中事”:叙述的主体转换 |
一、《水浒传》:克己慎言 |
二、《汤姆琼斯》:事多颂宣 |
三、缘起:史书与史诗的叙事影响 |
第二节 “影灯漏月”:叙述的视听转换 |
一、《水浒传》:以听代叙 |
二、《汤姆琼斯》:以谈代叙 |
三、缘起:说话与戏剧的叙事影响 |
第三节 “当于此中阴察之”:叙述的聚焦转换 |
一、《水浒传》:意在言外 |
二、《汤姆琼斯》:辞无曲隐 |
三、缘起:春秋笔法与启蒙主义的叙事影响 |
第三章 叙事视角转换的审美效果 |
第一节 “急事多缓”:陌生化的效果 |
第二节 “妙在不知其人”:人物多元化的效果 |
第三节 “寓庄于谐,庄谐互现”:劝讽的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呈 |
(9)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语料来源与格式 |
第一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情况统计 |
第一节 节选文的加工方式 |
一 加工方式的基本类型 |
二 基本方式的组合 |
第二节 节选文的加工对象 |
一 加工对象的基本类型 |
二 基本对象的加工 |
第三节 节选文的加工分布 |
一 年级分布 |
二 体裁分布 |
三 题材分布 |
四 年代分布 |
第二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语言发展的内因 |
一 规范表达的需要 |
二 主流意识的考量 |
第二节 教与学的外因 |
一 学生发展的考虑 |
二 教师教学的要求 |
第三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得失 |
第一节 合理之处 |
一 优化语言形式 |
二 修正思想内容 |
三 明确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不利影响 |
一 削弱原着艺术魅力 |
二 影响文章意脉结构 |
三 其他细节问题 |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教学原则及策略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教学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差异性原则 |
三 适当性原则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教学策略 |
一 立足节选文 |
二 放眼整本书 |
三 比较式阅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篇目 |
附录 B 原文与节选文对比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实验文体写作”现象的动因与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2]统编本中学教材中传记类文本教学研究[D]. 潘雨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结构及语篇特征研究[D]. 高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群文阅读对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效果的影响[D]. 张宇婷.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5]当代西班牙文学中的内战记忆书写与构建(1996-2008)[D]. 张沁园. 山东大学, 2021(11)
- [6]卡罗尔·希尔兹长篇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 李巧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8]《水浒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叙事视角转换比较研究[D]. 汪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现象研究[D]. 黄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