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3例胃粘膜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涵[1](2021)在《延边地区6164例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延边地区通过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的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分布特点,为延边地区临床消化道多发疾病的早期防治和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延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6164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主要疾病的性别、民族、年龄、疾病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1.延边地区上消化道疾病常见的主要有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息肉、胃癌,其检出率分别为53.89%、14.75%、7.46%、6.36%、5.11%(3.18%、1.93%)、1.09%、0.85%。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在女性患者的检出率为38.65%,男性则为25.85%;胃息肉在女性患者的检出率为11.00%,而男性为3.94%,两种疾病男性检出率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食管炎、残胃炎、食管胃黏膜异位、食管癌及胃癌女性检出率均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朝鲜族与汉族患者中,汉族慢性非萎缩性、十二指肠溃疡和Barrett食管所占比值高于朝鲜族,而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胃癌、门脉高压性胃病检出水平均低于朝鲜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不同年龄组方面,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息肉、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癌、胃癌检出率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老年组最多见。另外,恶性肿瘤发病率以老年组最高,检出率为2.51%,中年组恶性肿瘤检出率为0.78%,青年组恶性肿瘤检出率为0.08%,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以气候统计法将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夏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所占比值高于春季,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炎所占比值低于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所占比值低于夏季,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所占比值及冬季慢性萎缩性胃炎所占比值均高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延边地区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有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各类疾病在45岁及以上人群中有相对较高的检出率,普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汉族患者多于朝鲜族患者,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女性多于男性。(3)胃癌与食管癌在中老年人群检出率高,明显高于青年组,且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胃癌患病率朝鲜族高于汉族。
郭若寒[2](2021)在《胃癌前病变的基因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胃癌是我国的第二大致死性恶性肿瘤,早期胃癌的预后显着优于进展期胃癌,而目前以胃镜为中心的筛查手段难以用于普筛,亟待补充。由于早期胃癌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转归的Correa级联反应早期粘膜(萎缩、肠化等)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探索胃癌形成极早期的基因组改变,寻找对胃癌高危人群识别有意义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本研究在长期于北京协和医院随访并留取胃粘膜样本和血液样本的患者中,选取长期随访未观察到癌变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构成稳定组,选取在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前6个月以上曾行放大内镜、留取胃粘膜和血液样本的早期胃癌患者构成癌变组,构建回顾性队列。对稳定组患者提取相隔3年以上的同一部位活检样本,对早期胃癌患者提取癌变前背景粘膜和癌变时对照粘膜。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手段对上述样本的基因突变、突变负荷、突变标签、微卫星不稳定、拷贝数变异等基因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例癌变组患者和15例稳定组患者,分别提取44份和30份背景粘膜样本进行研究。两组粘膜的病理诊断多为肠化。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显示,稳定组背景粘膜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是TTN(13.3%),而罕有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癌变组背景粘膜中含有更多癌症相关基因突变,如FAT4、PDE4DIP、APC、MGAM和TNFRSF14。稳定组样本的平均突变负荷为0.53±0.59/Mb,其高低与HP感染史(p=0.048)、胃癌家族史(p=0.034)相关。癌变组样本的DNA损伤修复(DNA damage response,DDR)通路的平均突变个数为0.57±1.61个,显着高于稳定组(0.10±0.31个,p=0.013),DDR通路突变个数与样本突变负荷显着正相关(p<0.001,皮尔森相关系数=0.940)。对样本进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检测,发现癌变组大部分样本(57.1%)富于CNV,且CNV在癌变前的病灶区粘膜和非病灶区粘膜中均有检出;而稳定组所有样本均呈现寡CNV的特征。癌变组富于CNV样本中含有多个癌基因的片段扩增。结论:在癌变形成前,胃粘膜已开始累积基因突变,其中包括部分癌症相关基因,其突变累积与DNA损伤修复通路缺陷相关;在癌变形成前约18个月内,胃粘膜开始出现以拷贝数增加为主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伴有癌基因的扩增。该类基因组变化在癌变前的胃粘膜中可能弥漫存在。
李春森[3](2021)在《语义分割算法在胃组织良恶性病理诊断模型构建中的初探》文中认为目的:利用语义分割算法为基础的全监督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下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病理图像人工标注区域的分割和训练,初步建立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病理辅助诊断模型。方法:(1)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已确诊且经二次复核的600例HE染色胃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包括200例(33.3%)胃炎、160例(26.6%)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 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40例(6.7%)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 ial Neoplasia,HGIN)和200例(33.3%)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2)采用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对筛选出的450例符合后续实验要求的切片进行扫描,其中330例数字化病理图像(每例选择一张高质量的图像,包括胃炎115张、LGIN 80张、HGIN 21张和胃癌114张)作为训练集进行胃部各组织轮廓的标注,包括形成十一个病理组织标签(包括胃炎-粘膜上皮、LGIN-粘膜上皮、HG IN-粘膜上皮、胃炎-腺体、LGIN-腺体、HGIN-腺体、癌区、肠化腺体、粘膜肌、淋巴组织、间质及其它),120例数字化病理图像(每例选择一张高质量的图像,包括胃炎40张、LGIN30张、HGIN10张和胃癌40张)作为测试集。(3)对标注后胃炎、LGIN和HGIN的腺体和粘膜上皮标签进行形态学参数特征指标提取,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4)利用Deeplabe-V3、PSPNet、HRNet网络模型算法对训练集中的胃数字化病理图像进行预处理和语义分割。(5)根据语义分割指标选择最优网络模型算法和结合图像识别策略,对120张测试集首先进行胃癌与非胃癌的分类识别,筛选出胃癌图像;其次将筛选后的非胃癌图像进行胃炎与上皮内瘤变的分类识别,筛选出上皮内瘤变图像;最后将筛选出的上皮内瘤变图像进行LGIN与HGIN的分类识别。结果:(1)建立胃组织良恶性病变中不同组织类型区域的标签共62782个(包括胃炎-腺体38459个、LGIN-腺体5511个、HGIN-腺体512个、肠化腺体1146个、粘膜肌71个、淋巴组织50个、胃炎-粘膜上皮4413个、LGIN-粘膜上皮2635个、HGIN-粘膜上皮252个、癌5379个、间质及其它4354个)。(2)形态学参数特征分析和统计表明:胃炎、LGIN和HGIN的腺体和粘膜上皮在极向、离心率、凸包内像素点总数、区域和外接框之间填充的像素点总数、区域内强度平均值、区域面积相同的圆的直径、区域面积、边界外接框面积的比率等形态学参数特征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根据语义分割算法的指标和制定的图像识别策略,PSPNet网络模型算法对所有图像中胃癌与非胃癌分类的准确率为87.5%、精确率为72.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1.3%;HRNet网络模型算法对胃炎与上皮内瘤变分类图像的准确率为83.75%、精确率为93.54%、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95%;HRNet网络模型算法对LGIN与HGIN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为65%、精确率为28.57%、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62.8%。结论:(1)利用语义分割算法提取的形态学参数特征能够作为区分胃炎、LGIN和HGIN粘膜上皮和腺体的形态学指标。(2)PSPNet和HRNet网络模型算法结合图像识别策略能够对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的病变区域进行初步分类和识别。
曹雅楠[4](2021)在《粘蛋白及P53、MLH1在具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具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可以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检出,包括炎症、腺瘤及腺癌,2019年新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胃异型增生(也称上皮内瘤变)定义为明确的肿瘤性病变,并且将锯齿状异型增生作为异型增生的一个亚型,分为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这一亚型也被称为锯齿状腺瘤,有研究发现锯齿状腺瘤有侵袭性行为,并可迅速进展为癌。目前,消化道锯齿状病变在结直肠较常见且研究较为广泛,国内外对于胃中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研究较少,而且多为个案报道。锯齿状异型增生的临床意义未完全阐明。有关胃中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免疫组化特征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少数锯齿状腺瘤。为探讨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病理意义,本研究采用常规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具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粘蛋白MUC1、MUC5AC、MUC6及Ki67表达模式的变化以及CDX-2、MLH1、P53的表达,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活检及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共108例,包括慢性炎症20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39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21例、腺癌28例,不包括肠上皮化生中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2.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进行MUC1、MUC5AC、MUC6、CDX-2、P53、MLH1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3.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Wilcoxon W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免疫组化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组织形态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表现为小凹上皮有锯齿状结构,粘膜固有层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低级别和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的组织学特征是小凹有显着的锯齿状形态,通常存在微乳头结构且延伸到粘膜表面。低级别异型增生表现为细胞轻至中度异型性,核有极性且位于基底,可见核分裂象;腺体结构轻微紊乱。高级别异型增生表现为细胞异型性明显,核极性消失,腺腔表面易见大量异型核,核仁增大,强嗜碱性,核分裂象(包括病理性核分裂象)常见;腺体结构复杂、背靠背,显着紊乱。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表现为癌组织形成腺样锯齿状结构,浸润粘膜固有层或更深层。20例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9.00岁(33-84),中位年龄55.50岁,≤60岁12例,>60岁8例,位于贲门2例、底体3例、胃窦15例;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男性3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8.92岁(41-75),中位年龄61.00岁,≤60岁18例,>60岁21例,位于贲门14例、底体9例、胃窦16例;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95岁(56-81),中位年龄66.00岁,≤60岁5例,>60岁16例,位于贲门7例、底体9例、胃窦5例;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3.89岁(52-82),中位年龄62.00岁,≤60岁9例,>60岁19例,位于贲门6例、底体15例、胃窦7例。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低级别及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腺癌均好发于男性,性别比例及年龄无显着性差异(P>0.05);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最常见于胃窦,其次是底体。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最常见于胃窦,其次是贲门。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最常见于底体,其次是贲门,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最常见于底体,其次是胃窦。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发病部位有显着性差异(P<0.05)。2.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免疫组化表达情况2.1胃型粘蛋白MUC1、MUC5AC、MUC6及CDX-2的表达2.1.1 MUC1的表达MUC1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17例(85.0%)阳性表达,弥漫表达于小凹上皮,其中14例强阳性表达,2例中等阳性,1例弱阳性。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1阳性37例(94.9%),其中30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3例表现为小凹上皮浅表部分强阳、中间及基底部分弱阳表达,2例斑驳强阳表达,表现为弥漫中等阳性和弥漫弱阳性表达各1例。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MUC1全部为阳性表达,其中15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3例仅表达于小凹上皮浅表部分,1例表现为小凹上皮浅表部分强阳、中间及基底部分弱阳表达,表现为弥漫中等阳性和弥漫弱阳性表达的各1例。28例腺癌MUC1全部为阳性表达,其中2例弥漫中等阳性表达,其余26例均为弥漫强阳性表达。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MUC1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2 MUC5AC的表达MUC5AC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19例(95.0%)阳性表达,其中17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弥漫中等阳性和斑驳强阳性表达各1例。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5AC阳性37例(94.9%),其中30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弥漫中等阳性和斑驳强阳性表达各3例,1例弥漫弱阳性表达。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MUC5AC全部为阳性表达,其中18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2例斑驳强阳性表达,1例弥漫弱阳性表达。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MUC5AC阳性26例(92.9%),其中5例斑驳强阳性表达,其余21例均为弥漫强阳性表达。MUC5AC的表达水平在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3 MUC6的表达MUC6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7例(35.0%)阳性表达,其中6例在小凹基底强阳性表达,1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弥漫强阳表达。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6阳性15例(38.5%),其中9例在小凹基底中到强阳性表达,5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弥漫强阳表达,1例强而弥漫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部。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6阳性9例(42.9%),其中3例在小凹基底强阳性表达,3例在小凹中间及基底部弥漫弱阳性表达,2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弥漫强阳表达,1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弱而弥漫性表达。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MUC6阳性16例(57.1%),其中10例弥漫中到强阳性表达,3例斑驳强阳性表达,1例呈弥漫中等阳性,2例呈斑驳弱阳性。MUC6的表达水平在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4 CDX-2的表达CDX-2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11例(55.0%)阳性表达。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CDX-2阳性31例(79.5%)。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CDX-2阳性14例(66.7%)。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CDX-2阳性26例(92.9%)。CDX-2的表达水平在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显着高于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在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显着高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2 Ki-67的表达Ki-67的表达模式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9例表达于小凹全长、6例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5例表达于小凹基底。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13例表达于小凹全长、16例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10例表达于基底。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18例表达于小凹全长、1例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2例表达于基底。Ki-67阳性表达率在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中显着高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在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显着高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在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有4例Ki-67在小凹中呈不对称表达,且在同一小凹中MUC6与Ki-67呈相同模式的不对称表达,即两者表达的位置高度重合,4例病变位于贲门或胃窦。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有7例Ki-67在小凹中呈不对称表达,但未见MUC6与Ki-67的一致性表达现象。20例慢性炎症的锯齿状结构中未见Ki-67不对称表达现象。2.3 MLH1的表达10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均不存在MLH1表达缺失。2.4 P53的表达P53在20例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中全部为阴性表达。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P53阳性表达9例(23.1%)。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P53阳性表达13例(61.9%)。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P53阳性20例(71.4%)。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的P53阳性率显着高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粘蛋白表达与发病部位的关系在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MUC5AC的表达与发病部位显着相关,发生在胃窦的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MUC5AC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在其他类型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MUC5AC的表达与发病部位无显着相关性(P>0.05)。MUC1及MUC6在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的表达与发病部位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胃粘膜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低级别及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腺癌均好发于男性,其中慢性炎症和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好发于胃窦,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腺癌好发于底体,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年龄及性别无显着性差异。2.MUC1和MUC5AC在胃锯齿状异型增生中弥漫强表达,提示胃锯齿状异型增生可能来源于小凹上皮。3.在胃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6明显表达在小凹中上部,Ki-67在小凹中呈不对称表达,且在高级别异型增生的同一小凹中MUC6均与Ki-67呈相同模式的不对称表达,提示在锯齿状异型增生中增殖带可能发生了上移。4.四类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均存在CDX-2的表达,提示有此结构的上皮具有肠型分化,且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异型程度越高肠型分化越明显。5.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均不存在MLH1缺失,P53蛋白过表达率在锯齿状异型增生中随着异型程度增高而明显升高,提示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癌变过程可能与染色体不稳定有关。
梁宏[5](2021)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及随访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诊断对比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1年1月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首次提示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8例患者和胃粘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59例患者,共计14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对比及其影响因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性别及年龄分布:LGIN患者年龄分布较广,从30岁到79岁均有分布,其中60-6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比40.9%。男女比例为1.38:1;HGIN患者年龄从41岁到79岁均有分布,其中60-6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比47.5%,男女比例2.93:1。2.内镜下病变部位:LGIN病变部位有胃窦,胃体,胃角,贲门/胃底部。其中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胃窦部占71.5%,贲门/胃底部占比最少,为2.2%;HGIN主要集中于胃窦部,为54.2%,其次为胃角部,占20.3%,胃体部,占15.2%,贲门/胃底部,占5%,幽门部,占5%。3.HP感染情况:LGIN的HP感染率为18.2%,其中胃窦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但无统计学意义;HGIN的HP感染率为37.2%,胃窦部和胃角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无统计学意义。4.LGIN行ESD后,维持LGIN诊断的有70.6%(24/34),升级为HGIN的有23.5%(8/34),发生癌变的有5.88%。HGIN行ESD后,维持HGIN诊断的有55.4%(31/56),病变退化为LGIN的有3.57%(2/56),发生癌变的有41.1%。LGIN和HGIN患者术后病理对比及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HP感染无关,各组间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LGIN表面充血或存在溃疡的病灶更可能发生病理升级;对于HGIN表面存在溃疡(60.9%)的病灶更可能发生癌变。5.88例LGIN患者中,完成58例随访,随访时间为1-24月,平均随访时间6.16±5.68月其中病变消退占50.0%(29/58),病变稳定占27.6%(16/58),病变进展占22.4%(13/58)。LGIN病理转归情况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HP感染无关。结论:1.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表面充血或存在溃疡更可能发生病理升级;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表面存在溃疡的病灶更可能发生癌变;2.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具有一定癌变潜力,胃镜随访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
白锦秀[6](2020)在《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的分析,研究胃息肉及各病理类型胃息肉的危险因素,为胃息肉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2016-08月至2018-10月住院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息肉的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将同期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通过上消化道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并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患者共200例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胃息肉病理类型的病理资料,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息肉及其各病理类型的危险因素。结果1胃息肉临床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胃息肉各病理类型中以胃底腺息肉最常见,占比59%;各病理类型胃息肉在性别构成上存在差异(P<0.05),年龄组间构成上无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PPI、血脂异常、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息肉的发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PPI(OR=1.554,95%CI 1.036~2.330)、血脂异常(OR=1.594,95%CI 1.054~2.410)、慢性萎缩性胃炎(OR=1.707,95%CI 1.122~2.596)是胃息肉的危险因素。2各病理类型胃息肉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OR=3.084,95%CI 1.277~7.753)是增生性息肉的危险因素;使用PPI(OR=1.984,95%CI 1.236~3.186)、慢性萎缩性胃炎(OR=1.965,95%CI 1.208~3.194)是胃底腺息肉的危险因素;Hp感染(OR=2.308,95%CI1.204~4.427)、血脂异常(OR=2.707,95%CI 1.411~5.196)是炎性息肉的危险因素;Hp感染(OR=7.203,95%CI 1.672~31.037)、慢性萎缩性胃炎(OR=5.546,95%CI 1.443~21.310)、血脂异常(OR=6.108,95%CI 1.445~25.810)是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结论1胃息肉的病理类型中以胃底腺息肉最常见。2增生性息肉的危险因素为Hp感染。3胃底腺息肉的危险因素为使用PPI、慢性萎缩性胃炎。4炎性息肉的危险因素为Hp感染、血脂异常。5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为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血脂异常。图1幅;表13个;参120篇。
陈飞[7](2020)在《231例胃息肉中医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胃息肉在我国的检出率正在逐年升高,而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息肉切除术后易于复发且复发率高的问题日益凸显。鉴于此,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及其相关因素分布的临床特点,以期在此病的中医防治上提供一些依据。研究方法:首先建立胃息肉信息记录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资料列入表中,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主诉、症状、相关辅检结果等,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频数法用于一般数据,卡方检验用于计数资料,运用SPSS23.0软件,以探究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结果:1.本研究中,男女比为1:2.73(62:169),年龄集中在45-65岁间,平均年龄为52.38±11.98岁。病程集中在12个月内,平均值为27.43±56.29个月。2.所收集的资料中,HP阳性与阴性比值为1:3.56(9:32)。仅TC升高、仅TG升高、两者均升高、两者均未见升高分别占比23.53(4)、11.76(4)、17.65(4)、47.06(4)。其他诊断中,慢性糜烂性胃炎(152例)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肠息肉(50例)。3.单发息肉与多发息肉(息肉数为2、3及3个以上分别为39、22和77例)的比值为1:1.48(1.77:1:3.50)。其最大直径以0.2-0.5cm最多,占比85.28(4)。对单发及有且仅有两个息肉的病例进行分析:生长部位为胃底(79)>胃体(73)>胃窦(19)。切除的方式以APC为主,其次是EMR。息肉的病理性质炎性(82.25(4))>胃底腺(12.12(4))>增生性(4.33(4))>腺瘤性(1.30(4))。4.主诉频次为上腹痛(66)>上腹痞满(46)>腹痛(28)>腹胀(23)>腹泻(22)>发现胃息肉(12)>便秘(10)。伴随症状频次为嗳气(106)>反酸(68)>口干=口苦(61)>烧心(53)>腹痛(52)>心慌胸闷(37)>腹胀(34)>胸骨后不适=恶心呕吐(26)。5.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为气滞痰阻证(102,44.16(4))>湿热阻胃证(78,33.77)>脾虚夹瘀证(44,19.05(4))>痰瘀互结证(7,3.03(4))。结论:1.胃息肉病,女性比男性好发,且多发于45-65岁,平均年龄为52.38±11.98岁。HP阳性率为21.95(4),血脂升高率为52.94(4);合并慢性糜烂性胃炎最多,占比65.80(4);其次为肠息肉,占比21.65(4)。2.多发息肉更常见,大小以0.2-0.5cm为主,好发于胃底和胃体。以炎性息肉最多,其次是胃底腺、增生性息肉。息肉处理以APC常见,其次是EMR。主诉以腹部症状为主,其次为大便异常。伴随症以嗳气反酸、口干口苦为主,其次为烧心、腹痛不适。3.该病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为:气滞痰阻证>湿热阻胃证>脾虚夹瘀证>痰瘀互结证。4.其证型分布与疾病病程具有相关性:病程在6-12个月者证型以气滞痰阻证为主,而病程在12-36个月者、大于36个月者分别以湿热阻胃证为主,以气滞痰阻证、湿热阻胃证及脾虚夹瘀证为主。5.其证型分布与合并疾病类型具有相关性:合并肠息肉者辨证以湿热阻胃证为主,而合并高血压者以气滞痰阻证为主。6.其证型分布与息肉最大直径具有相关性:其最大直径为0.2cm者证型以气滞痰阻证和湿热阻胃证为主,直径大于0.6cm者以湿热阻胃证为主。7.其证型分布与多发息肉处理方式具有相关性:行APC+APC者以气滞痰阻证为主,行其他方式者以非气滞痰阻证为主。8.其证型分布与症状具有相关性:主诉症状与伴随症状不同者,其中医证型均有不同侧重。9.胃息肉患者证型的分布与性别、年龄、HP、血脂、息肉数目、生长部位、单发息肉处理方式、住院时间及病理性质均无相关性。
李艳乐[8](2020)在《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背景与目的目前,异位胰腺(ectopic pancreas,EP)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目前依赖于病理学确诊,但既往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研究,国内相关大样本研究极少,有关该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数据欠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单中心相对较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消化道异位胰腺的相关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收治的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病理明确诊断,收集的资料包括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部位组成、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者百分数表示,呈偏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中位数(全距)的方式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 SPSS 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结果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中,男性为106例(50.72%),女性为103例(49.28%),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1.03:1;年龄为40(6-77)岁。常见的症状有腹痛(41例,19.62%)、腹胀(43例,20.57%)、纳差(16例,7.66%)等,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30例,14.35%)。209例病例确诊的消化道异位胰腺病例中,有1例(0.48%)位于食管,159例(76.08%)位于胃部,13例(6.22%)位于十二指肠,24例(11.48%)位于空肠,12例(5.74%)位于回肠。159例胃部异位胰腺患者中,位于胃窦者128例(80.50%),胃体15例(9.43%),胃角6例(3.77%),胃底10例(6.29%)。普通内镜检查中:158例隆起性病变中,仅45例(26.95%)可在病变顶端见脐样凹陷或病变开口,病灶表面多光滑,色泽同正常粘膜,仅8例(4.79%)病变表面可见充血、水肿,3例(1.80%)病变表面可见溃疡形成,5例(2.99%)病变表面略粗糙。超声内镜显示:病变多起源于粘膜下层(85例,62.96%)和固有肌层(35例,25.93%),以低回声(77例,57.04%)和中等回声(51例,37.78%)多见。病灶边界多清楚(130例,96.3%),仅5例(3.7%)边界欠清。172例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中,153例行内镜下治疗。小肠异位胰腺患者共36例,分别为男19例,女17例,男:女=1.12:1,年龄45岁(25-72岁),其中空肠24例,回肠12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1.消化道异位胰腺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小肠,胃部以胃窦大弯多见;异位胰腺无明显特征性内镜表现,顶端有脐样凹陷患者比例低;2.超声内镜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多起源于粘膜下层,混合回声多见;3.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可行内镜下治疗,小肠病变多行外科手术切除。第二部分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背景与目的消化道异位胰腺最常见于胃部,虽内镜下可见病变顶端有脐样凹陷,但仅少部分患者可观察到此特征,与胃间质瘤鉴别困难。而胃间质瘤亦是常见的一种胃粘膜下肿物,因具有潜在恶性,需要尽早诊断并给予治疗,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既往文献报道为小样本研究,所得结论并不可靠。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较大样本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相关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两者的差别,从而为临床中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胃异位胰腺患者和248例胃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所在部位、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以n(%)表示,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P<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差等不适,无症状者亦不少见。两组患者的病变均表现为粘膜下隆起,并可发生于胃的各个位置,但胃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窦,而胃间质瘤多发生于胃体和胃底(P均<0.05);胃异位胰腺表面可见脐样凹陷或粘膜光滑,而胃间质瘤病变表面多粘膜光滑或糜烂(P均<0.05)。共130例胃异位胰腺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2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结果显示,胃异位胰腺主要来源于胃粘膜下层(85例,65.38%),其次为粘膜层和固有肌层;胃间质瘤主要来源于固有肌层(175例,77.78%)(P<0.05)。胃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以肌壁内为主(102例,78.46%),而胃间质瘤以肌壁内、腔内和腔外为主(P<0.05)。胃异位胰腺的长径/短径比值高于胃间质瘤(1.86±0.24 vs 1.12±0.18,P<0.05)。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147例,94.23%),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P<0.05)。结论1.胃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胃间质瘤多位于胃体、胃底;2.胃异位胰腺多为肌壁内生长模式、混合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下层;胃间质瘤多为腔内生长模式、均匀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肌层及固有肌层;超声内镜下测量的胃异位胰腺长径/短径比值多高于胃间质瘤;3.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背景与目的异位胰腺术前诊断存在困难,但其放射学和内镜下表现特点可有助于诊断。钡剂造影检查显示为中央凹陷的圆形缺损,但发生比例较低;增强CT并无明确诊断价值,仅显示肠壁或粘膜层增厚。尤其是空肠异位胰腺的诊断更为困难,小肠镜检查在临床并未普及,因此该病的诊断仍需要影像学检查的辅助。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空肠异位胰腺病例特点,以及病理与CT表现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空肠异位胰腺提供理论支持。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0例空肠异位胰腺的患者资料。收集和分析了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CT表现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计算相关分类的比例,分析比例时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 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P<0.05提示数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例空肠异位胰腺患者中,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并发现相应的占位性病变,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和黑便等,其中有6例患者无症状。空肠异位胰腺多位于空肠近段(15例,75%),直径为2.32±0.63cm(0.8cm-3.5cm),常见的形状为圆形(8例,40%)。多数病灶边界清楚(18例,90%),病灶本身呈小叶状(17例,85%),生长方式各异。仅在5例病变中观察到导管样结构,本研究中的病变表面未见凹陷性表现。空肠异位胰腺的强化模式,与正常位置胰腺相比,在动脉期有13例(65%)患者出现相同强化,在门脉期多数患者出现明显强化(8例,40%)或相同强化(8例,40%)。与空肠相比,多数病变在动脉期(16例,80%)和门脉期(18例,90%)均出现明显强化。空肠异位胰腺患者病变肉眼和镜下特点有:多呈淡黄色,有或无白色病灶,可见多个小叶,未见出血或囊性病灶,15例(75%)患者出现了异位胰腺和空肠之间的微导管相通。微观组成,其中导管优势者5例(25%),腺泡优势者15例(75%)。与正常胰腺强化模式相同或明显强化或强化均匀,病变多以腺泡为主;若表现为弱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则病变多以导管为主。结论1.空肠近端异位胰腺直径多<3cm,呈卵圆形或扁平状,CT上可见多个小叶状结构;2.空肠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不尽相同,病变导管结构少见;3.CT强化模式与正常胰腺类似,但与病变的结构组成有关。
李转[9](2020)在《1209例胃息肉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依据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1209例胃息肉(Gastric Polyps,GP)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G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GP的预防及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07年01月-2019年08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GP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共1209例,描述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胃镜下表现、活体组织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检测、伴随疾病、治疗情况方面的构成情况并比较其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病理类型中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GP患者多为女性(60.6%),平均年龄54.4岁,主要来源于兰州市、天水市及白银市(63.3%),并以汉族(96.1%)及已婚患者(96.9%)为主;GP患者以农民及自由职业者为主(52.6%);85.6%的患者否认吸烟史,84.1%的患者否认饮酒史,3.3%的患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及腹胀为主(81.0%);78.8%的患者合并胃炎;息肉以单发(62.7%)、直径≤5mm(53.8%)、分布在胃窦/幽门/胃角(32.1%)、山田Ⅱ型及Ⅲ型为主(65.0%);息肉以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HPs)为主(76.6%);H.pylori阳性率为62.1%,且各种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内镜下息肉切除(91.1%)。2.随着时间的推移,GP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人口学特征方面,男性比例下降、住址中兰州人数比例上升、未婚人数比例上升、农民及职员比例下降、吸烟及饮酒人数比例下降、无症状患者所占比例上升;胃镜下表现方面,合并胃炎患者比例上升、合并十二指肠炎患者比例下降、息肉单发患者所占比例下降、息肉位于胃窦/幽门/胃角比例下降,位于贲门/胃底比例上升,息肉最大直径≤5mm所占比例上升、山田Ⅰ型所占比例上升,山田Ⅳ型所占比例下降;病理分型及H.pylori检测方面,HPs所占比例下降,而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s,FGP)及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所占比例上升、H.pylori阳性率降低;伴随疾病中胆囊炎、脂肪肝、高脂血症、心律失常所占比例上升;治疗方法方面,氩离子束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比例下降,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比例上升。3.在不同年龄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方面,小于30岁(92%)及大于79岁的患者(88.9%)以体重过低及正常为主,而30-69岁之间的患者以体重正常及超重为主(79.1%);胃镜下表现方面,30-69岁患者中更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90.5%),40岁以上患者中更易发生胃溃疡(96.8%)及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94.7%),40-69岁患者更易出现息肉单发的情况(78.8%);伴随疾病方面,40岁以上患者更容易合并胆囊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胆囊结石及心律失常这些疾病;治疗方法方面,对10-19岁的患者均采用了内镜下EMR术,对80岁以上患者仅采用单纯用药、APC及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年龄段的患者均以APC、EMR、多种方法为主。4.与非FGP患者相比,FGP患者中有更多的无症状及伴有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息肉多体积较小并呈多发,同时有更少的吸烟者及胃炎患者,息肉更少位于胃窦/幽门/胃角、伴有更低的不典型增生及H.pylori阳性率。与非HPs相比,HPs患者中有更多的胆汁反流患者,息肉多体积较小并位于胃体,多呈山田Ⅰ型及Ⅱ型,更多使用单纯用药及APC术治疗,同时有更少的GERD患者,伴有更低的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率。与非APs相比,APs患者中农民较多,但学生及职员较少,有更多的吸烟及饮酒者,更多患者伴有胃炎及脂肪肝,息肉多单发、体积较大且位于胃窦/幽门/胃角,呈山田Ⅲ型和Ⅳ型,伴有更高的不典型增生及IM率。结论:GP患者以中年女性为主,大多数合并胃炎(78.8%),H.pylori阳性率为62.1%。GP多呈单发(62.7%),以胃窦及多部位为主,直径多≤5mm(53.8%),以HPs(76.6%)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GP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体积较小及平坦的息肉检出率升高,HPs所占比例下降而FGP所占比例上升,H.pylori阳性率下降。FGP多体积较小并呈多发,伴有更低的不典型增生及H.pylori阳性率。APs多体积较大并呈单发,伴有更高的不典型增生及IM率。
杨京彦[10](2019)在《MCM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文中认为背景目前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手术、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的进步,胃癌患者的预后已经得到了初步改善,但大多数患者,尤其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较差。所以,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其生存率、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早期胃癌的精准的病理诊断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尚不足10%,这表明早期胃癌的诊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胃癌的发生及进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具体过程可分为:正常胃粘膜—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上皮内瘤变—胃癌。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因素都可对其产生影响,导致很多病变的形态不典型;另外,大多数早期胃癌的病理诊断均基于胃镜活检小标本,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观察视野有限,有时很难准确区分,导致同一例病理标本不同的病理工作者会做出不同的病理诊断。在我国,胃癌多为肠型胃癌。公认的Lauren分型,将胃腺癌分为肠型、弥漫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与胃腺癌相关的胃上皮内瘤变以及胃粘膜内癌的早期诊断对胃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胃粘膜低级别瘤变(low grade neoplasia,LGN)与非肿瘤性病变--例如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tic,IM)尤其是复杂肠化修复性增生之间的鉴别、胃粘膜高级别瘤变(high grade neoplasia,.HGN)与胃浸润性粘膜内癌(gastric intramucosal carcinoma,GIC)之间的鉴别均存在很大困难。病理学诊断在形态学上出现难以鉴别的情况时往往会参考相关分子指标检测来辅助诊断。分子检测指标的发展依赖于胃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的研究。我们希望可以发现能帮助临床诊断,可以进一步明确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预测胃癌预后的实用指标。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MCMs)是一组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高度保守蛋白家族,与DNA复制密切相关。它主要参与DNA复制许可和控制细胞周期进展,是复制准许因子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因此,MCMs蛋白水平能够敏感而特异地反映细胞增殖程度。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7,MCM7)作为MCMs家族的一员,是MCMs蛋白复合体的一部分,是真核细胞DNA复制起始所必需的解旋酶。目前多项研究表明,MCM7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影响转录和细胞增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如前列腺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癌等中均高表达。它可促进肿瘤增殖、抑制凋亡,还与上述多种肿瘤的转移显着相关,MCM7高表达预示着肿瘤患者的预后不良。但是,MCM7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却很少被提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也尚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测MCM7在胃黏膜病变组织中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CM7的表达和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阐明MCM7对胃癌细胞增殖、浸润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MCM7参与胃癌细胞浸润转移的可能调节机制。第一章MCM7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研究目的: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不同病理阶段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其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区分上皮内瘤变与胃粘膜病变中的作用,并探讨MCM7的表达是否与胃癌的多步骤进程有关。研究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93例患者的各类胃粘膜病变的病理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标本共分6组:胃炎组18例;肠上皮化生组1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 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浸润性粘膜内癌13例;粘膜下浸润性癌2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标本中的MCM7和Ki67表达,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评分。细胞核MCM7和Ki67染色作为阳性。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胃炎组中MCM7和Ki67的表达低于其它组(P0.001),在肠上皮化生组中MCM7和Ki67的表达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胃浸润性腺癌中MCM7和Ki67表达最高(P<0.05)。在胃粘膜上皮内低级别瘤变、上皮内高级别瘤变和粘膜内癌组中MCM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显示胃粘膜低级别瘤变组和粘膜内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CM7表达随肿瘤分级升高而升高,与Ki67呈显着正相关(r=0.940,P<0.001)。而且在部分病例中,一些肿瘤细胞对MCM7有免疫反应,但对Ki67呈阴性。研究结论:MCM7表达有助于对胃黏膜病变的病理分级做由鉴别诊断,联合MCM7与ki67可作为评价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更为敏感的增殖标志物。同时,MCM7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MCM7表达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第二章MCM7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研究目的:研究MCM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CM7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患者总体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应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靶向MCM7基因的siRNA,转染人胃癌细胞,观察敲除MCM7后,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研究方法:1.以58例胃癌患者的病理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制备蜡块后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MCM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计数肿瘤细胞MCM7核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据此分组,阳性细胞占计数细胞百分比≤50%为MCM7低表达,百分比>50%为MCM7高表达。分析MCM7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总体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2.选用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人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一方面通过siRNA干扰降低MCM7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siMCM7组和对照组NC),另一方面,反方向在胃上皮细胞中过表达MCNM7基因(dsMCM7组和对照组NC)。通过CCK-8试验、细胞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试验、细胞划痕试验等方法检测正常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1.MCM7主要表达于浸润性胃腺癌细胞的细胞核中:58例胃癌患者中MCM7低表达17例(29.3%),MCM7高表达41例(70.7%),说明在浸润性胃癌中,多数病例会出现MCM7高表达。同时,MCM7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在淋巴结转移组MCM7的表达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TNM分期越高,其表达的程度越高(P=0.05)。术后总体生存率MCM7高表达的患者明显低于MCM7低表达的患者(P=0.018),说明MCM7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2.CCK-8试验结果表明:沉默MCM7后,细胞增殖能力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在48小时有明显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同样,在细胞克隆实验中,沉默MCM7后,细胞克隆数目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结果也提示:相比对照组,siMCM7组的胃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与之相反,在胃正常细胞中过表达MCM7后,CCK-8试验表明dsMCM7组增殖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在48、72小时均有显着差异(P=0.0028,P<0.0001);细胞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到克隆数目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同时,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结果也显示,过表达MCM7也可显着促进胃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功能。研究结论:MCM7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MCM7高表达的患者,其总体生存率较低。在体外下调胃癌细胞中MCM7的表达,可对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产生显着抑制。第三章MCM7对胃癌细胞EMT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MCM7对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作用以及调节EMT的可能机制,探讨MCM7影响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和人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通过siRNA干扰技术降低MCM7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反向在胃上皮细胞中过表达MCM7基因。采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MT相关因子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等蛋白的变化;并进一步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mTOR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1.EMT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情况:胃癌细胞siMCM7组:上皮的标志物如E-cadherin的表达显着升高,间质的标志物如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在胃上皮细胞dsMCM7组:E-cadherin的表达显着降低,而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明显上调。2.PI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胃癌细胞siMCM7组中,PI3K蛋白表达降低,Akt和mTOR未见明显变化,而p-Akt和p-mTOR降低。而在胃上皮细胞dsMCM7组中,PI3K蛋白可见表达上调,Akt和mTOR无明显变化,.但p-Akt和p-mTOR可见表达上调。研究结论:MCM7表达与胃癌细胞EMT进程相关。并且MCM7可能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调控EMT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最终影响胃癌细胞体外的侵袭和迁移。
二、43例胃粘膜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3例胃粘膜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延边地区6164例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胃镜检出疾病的一般分布 |
3.2 胃镜检出疾病的种类及性别分布 |
3.3 胃镜检出疾病的朝鲜族与汉族分布 |
3.4 胃镜检出疾病的年龄差异分布 |
3.5 胃镜检出的疾病的季节差异分布 |
3.6 同一患者一年内重复胃镜检查分布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胃息肉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及恶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2)胃癌前病变的基因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方法 |
1. 研究对象和样本收集 |
1.1 研究对象入组 |
1.2 临床样本收集 |
2. 全基因外显子测序 |
2.1 临床样本DNA提取及质控 |
2.2 文库构建和捕获 |
2.3 样品质控和测序 |
2.4 数据初步分析 |
3. 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一) 入组患者及活检样本 |
1. 入组患者的临床信息统计 |
2. 胃粘膜活检样本信息统计 |
(二) 稳定组与癌变组背景粘膜的基因组特征 |
1. 稳定组与癌变组背景粘膜中的常见突变 |
1.1 稳定组背景粘膜中的常见突变 |
1.2 癌变组背景粘膜中的常见突变 |
2. 稳定组与癌变组背景粘膜的基因组突变负荷 |
2.1 稳定组背景粘膜的突变负荷与临床特征 |
2.2 稳定组与癌变组粘膜的突变负荷与临床特征 |
3. 稳定组与癌变组背景粘膜的突变标签 |
4. 稳定组与癌变组的DNA损伤修复(DNA damage response,DDR)通路突变 |
5. 癌变组与稳定组背景粘膜CNV情况 |
四、讨论 |
1. 背景粘膜的基因突变 |
2. 背景粘膜的突变负荷与突变标签 |
3. 背景粘膜的突变标签 |
4. 背景粘膜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
5.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胃癌变前粘膜的基因组改变及癌变风险预测的分子标志物 |
一、前言 |
二、CAG及IM粘膜的基因组改变 |
(1) 胃粘膜可能在Hp感染等因素诱导下发生基因突变的累积 |
(2) CAG和IM粘膜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
三、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基因组改变 |
四、癌前病变的癌变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瓶颈及策略 |
五、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语义分割算法在胃组织良恶性病理诊断模型构建中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列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样本收集 |
1.2 相关硬件和软件 |
2.方法 |
2.1 按照病理诊断标准筛选切片 |
2.2 数字化扫描切片和图像格式转换 |
2.3 人工标注病理组织图像 |
2.4 图像的预处理 |
2.5 获取数据集 |
2.6 图像的语义分割 |
2.7 图像预测和指标评估 |
2.8 图像形态学参数特征提取 |
2.9 统计与分析 |
结果 |
1.建立人工标注标签数据集 |
2.胃粘膜良恶性病变形态学参数特征数比较 |
2.1 不同病变组织腺体形态学参数特征的比较 |
2.2 不同病变组织粘膜上皮形态学参数特征的比较 |
3.语义分割网络模型算法对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识别 |
3.1 Deeplabe-V3、PSPNet、HRNet算法对不同组织标签的识别 |
3.2 不同网络模型算法对非胃癌、胃癌的IoU指标和识别率 |
3.3 不同网络模型算法对上皮内瘤变、胃炎的IoU指标和识别率 |
3.4 不同网络模型算法对HGIN、LGIN的 IoU指标和识别率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在辅助诊断胃良恶性病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粘蛋白及P53、MLH1在具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锯齿状腺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及随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1.性别及年龄分布 |
2.内镜下病变部位 |
3.HP感染情况 |
4.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对比及影响因素 |
5.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转归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粘膜上皮内瘤变转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内容 |
1.1.3 各因素定义 |
1.1.4 内窥镜检查 |
1.1.5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病例组胃息肉临床特征分析 |
1.2.2 影响胃息肉的因素分析 |
1.2.3 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一般资料分析 |
1.3.2 增生性息肉危险因素分析 |
1.3.3 胃底腺息肉危险因素分析 |
1.3.4 炎性息肉危险因素分析 |
1.3.5 腺瘤性息肉危险因素分析 |
1.3.6 胃息肉危险因素分析 |
1.3.7 本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胃息肉关于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2.1 胃息肉特点的改变 |
2.2 各病理类型胃息肉诊断及管理策略 |
2.2.1 胃底腺息肉 |
2.2.2 胃底腺息肉管理策略 |
2.2.3 增生性息肉 |
2.2.4 增生性息肉管理策略 |
2.2.5 腺瘤性息肉 |
2.2.6 腺瘤性息肉管理策略 |
2.3 内窥镜下发现胃息肉管理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信息调查收集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231例胃息肉中医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2.1 胃息肉的诊断标准 |
1.2.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
1.2.3 血脂范围的界定 |
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的收集整理 |
2.2 数据的分析整理 |
第二部分:研究结果及分析 |
1.一般临床资料的分析 |
1.1 性别组成的分析 |
1.2 年龄组成的分析 |
1.3 病程组成的分析 |
1.4 HP感染情况的分析 |
1.5 血脂升高情况的分析 |
1.6 其他疾病组成的分析 |
1.7 息肉数目组成的分析 |
1.8 息肉大小情况的分析 |
1.9 息肉生长部位情况的分析 |
1.10 息肉切除方式组成的分析 |
1.11 胃息肉患者住院天数情况的分析 |
1.12 息肉病理类型分布情况的分析 |
1.13 主诉组成的分析 |
1.14 伴随症状组成的分析 |
1.15 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分析 |
2.一般临床资料与中医证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 |
2.1 性别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2 年龄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3 病程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4 HP感染情况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5 血脂升高情况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6 其他疾病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7 息肉数目组成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8 息肉大小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9 息肉生长部位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0 息肉处理方式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1 胃息肉患者住院天数与中医证型的分析 |
2.12 息肉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3 主诉组成分布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2.14 伴随症状组成分布与中医证型间的分析 |
第三部分:讨论 |
1.西医对胃息肉发病机制的认识 |
1.1 HP感染 |
1.2 胆汁反流 |
1.3 精神心理的不良变化 |
1.4 PPIs的长期使用 |
1.5 其他 |
2.西医对胃息肉治疗的认识 |
2.1 一般治疗 |
2.2 药物治疗 |
2.3 内镜下治疗 |
2.4 手术治疗 |
3.中医对胃息肉的认识 |
3.1 病名 |
3.2 病因病机 |
3.3 辨证论治 |
4.本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临床资料的分析 |
4.2 一般临床资料与证型间联系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胃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 |
1 引言 |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异位胰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1209例胃息肉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临床资料 |
2.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人口学特征 |
3.1.2 镜下表现 |
3.1.3 活体组织检查 |
3.1.4 H.pylori感染 |
3.1.5 伴随疾病 |
3.1.6 治疗情况 |
3.2 不同时间段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 |
3.2.1 人口学特征 |
3.2.2 镜下表现 |
3.2.3 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3.2.4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3.3 不同年龄组病理及临床特征比较 |
3.3.1 人口学特征 |
3.3.2 镜下表现、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3.3.3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3.4 不同病理类型间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 |
3.4.1 FGP组与非FGP组 |
3.4.2 HPs组与非HPs组 |
3.4.3 APs组与非APs组 |
第四章 讨论 |
4.1 概述 |
4.2 一般资料分析 |
4.2.1 人口学特征 |
4.2.2 镜下表现 |
4.2.3 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4.2.4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4.3 不同时间段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4.3.1 人口学特征 |
4.3.2 镜下表现 |
4.3.3 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4.3.4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4.4 不同年龄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4.4.1 人口学特征 |
4.4.2 镜下表现、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4.4.3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4.5 不同病理类型间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4.5.1 FGP组与非FGP组 |
4.5.2 HPs组与非HPs组 |
4.5.3 APs组与非APs组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优点、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MCM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MCM7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
前言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章 MCM7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MCM7对胃癌细胞EMT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四、43例胃粘膜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延边地区6164例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D]. 王子涵. 延边大学, 2021(02)
- [2]胃癌前病变的基因组对比研究[D]. 郭若寒.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语义分割算法在胃组织良恶性病理诊断模型构建中的初探[D]. 李春森.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粘蛋白及P53、MLH1在具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曹雅楠.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及随访的临床研究[D]. 梁宏.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D]. 白锦秀.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231例胃息肉中医临床特点分析[D]. 陈飞.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8]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D]. 李艳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9]1209例胃息肉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D]. 李转. 兰州大学, 2020(01)
- [10]MCM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D]. 杨京彦. 山东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