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别差异与大学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中女强男弱现象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殷雅熙[1](2021)在《基于词汇联想法的中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调查及教学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张慧丽,赵婷婷,熊可欣,曹馨月,贾梦姗[2](2021)在《新冠疫情时期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造成巨大冲击,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受到巨大影响,线上教学由此成为一种新常态。基于此背景,本项目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新冠疫情时期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言献策。
高朝阳[3](2021)在《应用型高校不同水平大学英语学习者四级成绩性别差异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该文对一所应用型高校第一学期结束后不同英语水平男女生的四级成绩、学业成绩、高考成绩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不同水平学习者四级考试成绩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男女生高考英语成绩高、中、低三个组别学生四级成绩及四级分项成绩除高分组听力成绩没有差异之外,其他各项成绩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各项成绩平均分和及格率显着高于男生;高分组和中分组高考英语成绩与四级成绩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低分组相关性较低;四级听力成绩对四级总体成绩的变异解释随着高考英语成绩的降低而逐步降低,听力部分的得分是学生四级总分是否获得高分的关键决定因素。建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男、女生不同水平学生存在的差异,高度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
孙彩虹[4](2020)在《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音错误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病因尚不明确,本研究对FA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FAD的防治提供依据;分析FAD儿童发音错误情况,为临床开展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纳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儿童保健科门诊接诊的以“发音不清”为主诉,诊断为FAD的儿童74例,其中男49例,女25例,年龄4.0-8.7岁,平均年龄5.49±1.12岁;社会招募健康儿童71例,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4.0-6.1岁,平均年龄5.64±0.40岁。由儿童保健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专业人员进行量表、问卷调查、听力及构音器官检查,收集可能与FAD相关的因素24项,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分析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FAD组儿童发音错误情况进行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经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结果显示与儿童FAD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一、二级亲属存在发音不清问题(χ2=8.501,P=0.004);主要抚养人发音不清(χ2=7.458,P=0.006);PPVT分数(t=-3.825,P=0.000);有意识语言时间实验组(M=13.000,Q=3.000),对照组(M=10.804,Q=3.500),P=0.000;conners1实验组(M=0.575,Q=0.613),对照组(M=0.330,Q=0.330),P=0.000;conners2实验组(M=0.750,Q=0.835),对照组(M=0.500,Q=0.750),P=0.012;conners4实验组(M=0.675,Q=1.095),对照组(M=0.450,Q=0.750),P=0.022;conners6实验组(M=0.500,Q=0.750),对照组(M=0.439,Q=0.400),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FAD发生存在因果关系的有:一、二级亲属存在发音不清问题(χ2=5.330,P=0.021)、有意识语言时间(χ2=19.971,P=0.000)、PPVT分数(χ2=5.163,P=0.023)。2.儿童FAD声母发音错误分析中,经R×C列表?2检验(?2=387.079,P=0.000)显示:发生频率最高的为/z/音(78.83%)、最低的为/b/音(6.76%);韵母发音错误经R×C列表?2检验(?2=54.883,P=0.000)显示,发生频率最高的为/en/音(41.38%)和/un/音(41.38%),最低的为/a/音(6.9%)和/i/音(6.9%)。韵母合并声母发音错误占比39.19%,不合并声母发音错误占比为0。3.FAD儿童的/h/音(χ2=5.434,P=0.020)、/k/音(χ2=7.573,P=0.006)、/f/音(χ2=4.658,P=0.031)发音错误在不同年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g/音(χ2=4.381,P=0.036)、/k/音(χ2=3.977,P=0.046)在不同性别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1.遗传因素、语言发育延迟、认知水平落后是FAD的危险因素。2.受语言发育进程的影响,FAD儿童声母与韵母出现发音错误频率不同。出现错误频率最高的是/z/音、/en/音和/un/音。3.FAD儿童各类发音中仅/h/、/k/、/f/音有随年龄增长而自愈趋势,女童的/g/、/k/音习得较男童早。
高朝阳[5](2020)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性别差异探究》文中认为该文对西部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1526名男生和1291名女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参加四级考试的成绩进行研究。发现男女生入学高考成绩、学业成绩、四级成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高考成绩与四级成绩的相关性要大于学业成绩;T检验显示男女生四级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且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考成绩的差异造成的;阅读理解是影响男女生四级成绩组内差异的第一因素,听力理解是影响男女生四级成绩组内差异的第二因素。建议在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重视男女生之间的英语基础差异,在教学中要重视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应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荣潇雨[6](2020)在《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及深化,因材施教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教学研究的关注点也逐渐从教学的客体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倾移。感知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偏爱的知觉渠道。感知学习风格作为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教师开展因材施教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在充分了解初中生感知学习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英语阅读教学,探索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而验证该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研究以感知学习风格理论为基础,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初中生感知学习风格的倾向和特点是什么?(2)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成绩有何影响?(3)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有何影响?本研究以信阳市羊山中学八年级16班(EC)和17班(CC)的1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收集相关的数据。首先,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发放感知学习风格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与性别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笔者开展为期十四周的教学实验。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活动和课后作业来探究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笔者在实验结束后向学生发放阅读兴趣调查问卷同时展开访谈,旨在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变化。研究发现:(1)实验班的学生在感知学习风格偏好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小组型、动觉型、触觉型是学生比较偏好的感知学习风格。触觉型学习风格的性别差异显着,男生比女生更偏好触觉型学习风格。(2)实验班学生的阅读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相比有了显着的提高(p=0.000),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英语阅读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3)学生阅读兴趣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均显示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明显提高。本研究证实了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课堂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叶泽俊[7](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预测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分为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前者侧重于发现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后者侧重于使用数据解释问题。本文研究的问题属于教育数据挖掘领域,使用SPSS Modeler数据挖掘平台,采用基于C5.0算法的决策树分类方法,通过采集、整理某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公共英语课程学习情况以及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等相关信息,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对四级通过概率进行预测。在分析了构建模型的各种属性之后,结合对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给出了改善高校教学管理与提升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思考与建议。
杨柳[8](2019)在《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应对——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高校疆藏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大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趋于一致,主要因素包括:学习者自身因素、语言环境因素、母语及母语文化的影响和汉语及汉语文化的影响因素。学校与老师应加强学习策略培训,科学对待多语际迁移,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加强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陈苏红[9](2019)在《初中生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查研究 ——以西安外国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心理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已经开始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是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元认知策略被许多学者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许多研究发现,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善于使用元认知策略来提高语言学习水平。因此,本研究基于三元智力理论和思维主动控制模式,主要对初中生英语阅读中使用的元认知策略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学校的289名学生以及9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现状、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初中生的元认知策略及其四个维度策略的使用均处于中等频率。(2)元认知策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维度是选择注意策略,其次是监控策略,使用频率最低的维度是计划策略和评价策略。(3)在元认知策略的分项策略中,两个选择注意策略属于高等使用频率,其余所有策略均处于中等使用频率。(4)元认知策略及其四个维度策略的使用在性别上没有显着的差异;在年级上,7年级和9年级,8年级和9年级在计划策略上存在显着差异,以及7年级和8年级在选择注意策略上存在显着差异。除此之外,元认知策略整体及其余维度策略在年级上没有显着的差异性。(5)元认知策略及其四个维度的策略均与英语阅读成绩呈显着相关,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处于比较弱的水平。其中,选择注意策略的相关性最高,监控策略的相关性最低。本研究对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使用元认知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师生提升对元认知策略的意识以及积累元认知策略知识;教师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教师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更加频繁地使用计划策略和评估策略。
南悦[10](2019)在《韩国零基础高中生在学习汉语时的性别差异 ——以釜山海云台观光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学习汉语的热潮逐渐席卷全球。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人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中文。伴随着汉语教学在韩国的蓬勃发展,中韩两国政府共同签订了“中韩教师交流合作协议”,并以此协议为基础设立了CPIK项目(全称为Chinese Program in Korea),笔者有幸参与此项目并在韩国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汉语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设计了两份问卷,分别针对在男高和女高执教的CPIK教师以及笔者所在的釜山海云台观光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和实际观察的结果,得出零基础韩国高中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明显优于男生,笔者进一步对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韩国男高女高汉语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改进建议。
二、性别差异与大学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中女强男弱现象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别差异与大学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中女强男弱现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新冠疫情时期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冠疫情时期大学生自主学习基本情况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研过程与调研方式 |
二、新冠疫情时期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
(一)学习目标不清晰 |
1.学习内容过量。 |
2.对自身学习能力认识不足。 |
3.欠缺学习规划能力。 |
(二)个人自控能力不足 |
1.学习意志力不足。 |
2.性别差异与遗传因素。 |
3.长期的心理压力与不良的学习习惯。 |
4.缺乏独立思维能力。 |
5.家庭环境的影响。 |
(三)学习方法不科学 |
1.缺少对于学习内容的规划。 |
2.无法做到主动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
3.作息时间不规律。 |
(四)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 |
三、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
(一)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
(二)培养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三)注重自主学习方法 |
1.加强时间管理。 |
2.加强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 |
3.进行自主学习评价。 |
(四)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
(3)应用型高校不同水平大学英语学习者四级成绩性别差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4 数据分析 |
4.1 描述性数据分析 |
4.2 相关分析 |
4.3 独立样本t检验 |
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 结论 |
(4)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音错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3.2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音错误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4.2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音错误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性别差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研究背景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与数据分析 |
4 数据分析 |
4.1 独立样本T检验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多元线性回归 |
5 结论与建议 |
(6)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Theory |
2.1 Definition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
2.2 Classification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
2.3 Characteristic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
Chapter3 Literature Review |
3.1 Studies on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Abroad |
3.2 Studies on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at Home |
3.3 Studie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and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broad |
3.4 Studie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and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t Home |
Chapter4 Research Design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Research Subjects |
4.3 Research Instruments |
4.3.1 Questionnaires |
4.3.2 Reading Tests |
4.3.3 Interview |
4.4 Research Procedures |
Chapter5 Application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Theory to English ReadingTeaching |
5.1 Basic Framework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
5.2 Learning Strategies Based on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
5.3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
5.4 Design of Activities in Class |
5.4.1 Application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in Pre-reading |
5.4.2 Application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in While-reading |
5.4.3 Application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in Post-reading |
5.5 Homework Assignment After Class |
5.6 Teaching Sample Based on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
5.7 Summary |
Chapter6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6.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Questionnaire |
6.1.1 General Tendency of Students’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
6.1.2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s of Students |
6.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
6.2.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re-test Between EC and CC |
6.2.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ost-test Between EC and CC |
6.2.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in EC |
6.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Reading Interest Questionnaire |
6.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nterview |
6.5 Summary |
Chapter7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
7.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7.3 Limitations |
7.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Appendix D |
Appendix E Interview Outline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预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教育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
3 数据挖掘平台和算法的选用 |
4 构建英语四级考试结果预测模型 |
4.1 模型构建 |
4.1.1 数据提取与预处理 |
4.1.2 建立SPSS Modeler数据源 |
4.1.3 关联数据 |
4.1.4 导入特征选择模型 |
4.1.5 建立C5.0模型 |
4.1.6 模型评估 |
4.2 模型优化 |
5 模型分析及结论应用 |
5.1 模型分析 |
5.2 结论应用 |
6 结语 |
(8)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应对——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研究概况 |
二、研究过程 |
(一) 编制并修订预测问卷。 |
(二) 效度、信度检验。 |
(三) 正式施测。对某民族大学、某师范大学和某理工大学2015级、2016级、2017级的疆藏少数民族大学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36份, 回收率90.7%, 其中有效问卷130份。调查对象中, 男生57名, 女生73名, 平均年龄20.79岁。维吾尔族49名, 哈萨克族38名, 藏族43名。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比较。 |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比较。 |
四、讨论与建议 |
(一) 学校的软硬件配套建设。 |
(二) 教师在引导中应体现针对性。 |
(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9)初中生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查研究 ——以西安外国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1.1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in English learning |
1.1.2 Requirements for read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
1.1.3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s of Core Concepts |
2.1.1 Metacognition and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
2.1.2 Reading and English reading |
2.2 Classification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
2.3 Relevant Studies |
2.3.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
2.3.2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and English academicachievements |
2.4 Theoretical Basis |
2.4.1 Sternberg’s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
2.4.2 Anderson’s Active Control of Thought (ACT) Model |
CHAPTER Ⅲ RESEARCH DESIGN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Participan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Questionnaire Survey |
3.3.1.1 The cont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
3.3.1.2 Validi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
3.3.2 Interview |
3.3.3 English reading scores |
3.4 Research Procedures |
CHAPTER Ⅳ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
4.1.1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
4.1.1.1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the overall metacognitivestrategy and each dimension |
4.1.1.2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each strategy in themetacognitive strategy |
4.1.2 The differences of the use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
4.1.2.1 In terms of gender |
4.1.2.2 In terms of grade |
4.2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Use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and EnglishReading Achievements |
4.2.1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use of strategy and English readingachievements |
4.2.1.1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overall metacognitive strategy andEnglish reading achievements |
4.2.1.2 Correlations between four dimensions of the metacognitivestrategy and English reading achievements |
4.2.2 Differences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use of strategy and Englishreading achievements |
4.2.2.1 In terms of grade |
4.2.2.2 In terms of gender |
CHAPTER Ⅴ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1.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y |
5.1.2 Correlations between strategy use and English reading score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
5.3.1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I |
APPENDIX II |
(10)韩国零基础高中生在学习汉语时的性别差异 ——以釜山海云台观光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韩国男高女高汉语教育概况 |
2.1 师资力量 |
2.2 教学环境 |
第3章 韩国高中生汉语学习过程中性别差异的体现 |
3.1 课堂表现 |
3.1.1 问卷分析 |
3.1.2 教师反馈分析 |
3.1.3 课堂观察 |
3.2 学习效果 |
第4章 不同性别的韩国高中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差异的原因 |
4.1 生理因素 |
4.2 学习动机 |
4.2.1 问卷的详细设计 |
4.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学习策略 |
4.3.1 问卷的详细设计 |
4.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关于韩国男高女高改进汉语教学的建议 |
5.1 对学校的建议 |
5.1.1 设置专门的汉语教室 |
5.1.2 增加汉语课程安排 |
5.1.3 开展形式多样的汉语课外活动 |
5.2 对教师的建议 |
5.2.1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
5.2.2 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
5.2.3 树立“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性别差异与大学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中女强男弱现象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词汇联想法的中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调查及教学实验研究[D]. 殷雅熙. 西南大学, 2021
- [2]新冠疫情时期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J]. 张慧丽,赵婷婷,熊可欣,曹馨月,贾梦姗. 品位·经典, 2021(12)
- [3]应用型高校不同水平大学英语学习者四级成绩性别差异探究[J]. 高朝阳. 海外英语, 2021(05)
- [4]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音错误分析[D]. 孙彩虹. 青岛大学, 2020(01)
- [5]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性别差异探究[J]. 高朝阳. 海外英语, 2020(11)
- [6]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 荣潇雨.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预测建模研究[J]. 叶泽俊.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12)
- [8]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应对——以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 杨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9]初中生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查研究 ——以西安外国语学校为例[D]. 陈苏红.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2)
- [10]韩国零基础高中生在学习汉语时的性别差异 ——以釜山海云台观光高中为例[D]. 南悦.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