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研究的又一力作——阅读《人性及其基础》

人类学研究的又一力作——阅读《人性及其基础》

一、人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读《人性及其根据》(论文文献综述)

许伟[1](2021)在《《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周易时论合编》一书,共二十三卷,是明代方孔炤在继承祖父《易蠡》、父亲《易意》思想的基础上,历二十五年时间几易其稿而成,方以智及其子侄、学生等也参与了此书的前后稿的合编。此书汇集了几百易学家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易学发展的盛况,是明代易学的鸿篇巨着,也展现了桐城方氏一在二中、寂历同时、兼容并包、集义大成的易学主张。此书不是一本易学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一本为解决社会问题、学术问题而贯通诸家思想的易学大作,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此书一直没能被读者发现,而关于此书卷数、版本及书中征引哪些着作都成为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特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桐城方氏“节义、孝悌、忠贞”的家风、“明善、崇实、穷理”的家学,对方孔炤、方以智父子思想及其坚贞不屈、敢于担当精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方孔炤父子以刚正不阿、正色凛然的品格,历经忧患却素位中节、卓然挺立的人生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思想形成及演变。桐城方氏易学,肇始于方学渐,其思想“揭性善以明宗,究良知而归实”,提出“至善之妙,不落有无”的观点,认为至善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客观之理蕴含其中。不落有无,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种对有无的兼有、贯通,是一种思辨方法,更是一种包容、折中、会通、集大成的思想,这种方法为方氏后人所继承。桐城方氏易学,发展于方大镇,他传父性善之学,以“荷薪”名馆,取“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之意,其继述家学的宏愿被后代遵从。方孔炤庐墓期间继承其父“荷薪”之志,研读家传易学,作《时论》。方以智在庐墓合山期间,遵父命着手合编《时论》前后稿。方大镇反对“无善无恶”说、“执总恶别”说,研究《易》图、《易》理,贯通先后天关系,提出“因二贞一”“太极不落有无”“《易》贵时用”“下学上达”“先在后中,止有善用”等命题,对方孔炤、方以智影响很大,是方氏易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是万古之时用”的观点,是方孔炤《时论》所要阐发的思想主旨。时用,意在强调具体事物的变化中有其本然的律动之理,人与自然、社会交接时需要时刻践行之,这也是一种“其要无咎”的主体自觉与价值选择。《时论》,更有对集义大成“孔子圣之时”的无限向往与责任期许,对符合宇宙律动之理的真理性认识的集大成和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也自然是题中之义。方孔炤转向象数易学,则得益于与黄道周西库论《易》,使他开始重视象数之价值,重视对宇宙万物及其律动之理的考察,并鼓励子孙辈学习象数易学。黄道周提出“学者动卑象数,故天道不着”“吾道最忌笼统,交盘不得”的观点,指出“四顾星河,烟云草木,都是性道,都是文章,至此便有要约”。方孔炤吸收了黄道周的独变、积变、独存、游魂的卦变思想,更发展出“推变”“贞悔变”“互换变”“伏变”“倚变”“叠变”等卦变方法。他与黄道周,皆刚正不阿,敢于与权贵作斗争,在危难时敢于挺立君子人格、勇于担当。道周“素位中行”的处事方式更让他深受感染,即“富贵、贫贱、患难、一毫着心,便是不素,便行不去”。他晚年更跳出易学图式的研究,探索物理之学,提出“即质知通”“至理藏于物理”等观点,更“通黄公之塞”,提出“虚空皆象数,象数即虚空”“公因、反因”的观点。王宣广泛研究物理、图书之学,师承方学渐,调和方大镇与吴观我论争,授学方以智,对方氏家学的传承和象数易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桐城易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方孔炤“两间,物物皆河洛”“河洛,为一切生成之公证”“中五”说,主要受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影响,并令儿侄辈学习王宣的易象思想。虚舟提出“格致研极之精旨,皆具于《易》”的观点,指出只有符示宇宙律动的象数学才是真绝学,认为只有广泛研究象数物理才能避免了走向纯粹虚无,也避免了拘泥于小的视域,从而达到至虚、至实的合一。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主要分为几个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桐城研易时期。会通家传易学时期,主要继承性善说,反对无善无恶说,吸收方学渐的“至善不落有无”思想、方大镇的“太极不落有无”思想,阐明其折中调和、归纳整理、集义大成的思维内涵,为其建构一在二中、寂历同时的思想提供了进路。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期方孔炤主要以维护儒学的合法性为主要目标,以儒学系统中有关道德性理学说的归纳为主,也可能涉及一些象数学内容,但对象数学、物理学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会通象数易学时期,是1640年入狱西库期间,方孔炤受黄道周影响,开始对邵雍象数学产生兴趣,认识到人无论是经纬天地还是洒扫应对,都要涉及到自然象数问题。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肆赦之后,用两年时间,他又融会贯通扬雄、关朗、京房、邵雍等人思想,建立了一个博大的象数易学体系,并于1643年命儿侄等编录《图象几表》。桐城研易时期,是1644年9月后,方孔炤因在弘光政权受排挤、迫害,心灰意冷,归隐桐城白鹿山庄环中草堂,因筮得“潜龙勿用”,自号“潜老夫”,潜心研《易》。他耗费十二年时间,《时论》又三易其稿,并完成对《系传》的解读,“虚空皆象数”“公因反因”等命题,皆是方孔炤此时提出的。方以智参加《周易时论合编》的编订,主要在其父亲去世后,并对《图象几表》作了大量扩充,添加了文字注解,又阐发了很多易学图式,如《冒示》《密衍》《极倚》等。他为此书的编撰,花费了大量时间,书中有方以智1656、1657两年参与编撰的明确记载,大量的“智曰”“智按”可能就是这时期加入的。大约在1657年冬到1658年,方以智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亲自编录,将工作交给方鸦立、方中德、方中通、方中履、方中发及学生等。《周易时论合编》编录时,收录了大量方以智《浮山文集前编》和《浮山文集后编》中的着作。《周易时论合编》中的很多思想,也出现在方以智的着作中。通过不同着作中关于相同或相似观点的整理,能更加了解其思想内涵,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哪些观点是方以智提出的,哪些观点的提出则要溯源到其父方孔炤,甚至祖父方大镇、曾祖父方学渐。桐城方氏,方大镇首先阐述“天下随时”,主要是为了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交际时,能够不违背客观事物之理,而真正实现主客观相统一。随时,并不是说人可以任意妄为,而是应对客观世界过程中能时宜中节、唯变所适,既需要认清客观现实,又需要时刻检视个我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之理。方孔炤认为,古今圣贤没有相因袭而不变的,后世贤人只有在随时表法中随时拾薪,才能开创出未有之事业。他对前人的思想,既不是全盘肯定,又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的吸收人类的真理性认识,即“供薪举火,集义大成”。他溯源儒学系统中关于时的“时序”“时乘”“时义”“时行”“时中”“时用”“时习”等论述,体现了他对礼乐文化之维护与扞卫;阐明了因时制用、因时觉世、时义大成、治历明时、冬炼三时、善用惟时之大义,展示了其与客观律动之理偕行的自觉,实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经权合一的目标期许。方以智提出“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时,可以用来表述自然界四时更替、寒暑推移、物候变化、昼夜运转等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来表述宇宙中万事万物有其本然秩序和运作之理,既包括自然之物理,也包括社会之宰理以及统贯万事万物的至理,更有人要时宜中节、因时制用、经世务实的价值导向。方孔炤与黄道周西库论《易》后,重视以象数征理,更以邵雍元会运世思想建构了其独特的“午会之时”的象数易学体系。《周易时论合编》凝结了桐城方氏几代人的心血,其对于小人道长的忧患,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他们借助“午会”思想,论证礼乐文化的合法性,以及维护礼乐文化的必要性,更是一种为万世考量的时义担当。他们对火的重视,凸显了其对礼乐文化的坚定,有让人们清晰认识世界律动之理、向明而治的希冀。他们认为,纷繁芜杂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事物对立的两端有其相互转化、相互贯通处,通过对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建构了一个寂历同时、以立统泯、《易》贯费隐的时用哲学体系。王畿的“无善无恶”说,过分强调先天之体,致使中下根之人尚未开悟良知的情况下,又没有后天诚意、戒慎之功,而陷入个我的肆无忌惮,对社会秩序破坏极大。方孔炤通过寂然在历然中、大一在大二中、无极在有极中、绝待在对待中、先天在后天中、公因在反因中等命题,建构了一个贯通先天与后天、形而上与形而下、体与用、有与无、知与行、一与多的哲学体系,既重视对宇宙中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性的考察,又于过程中实现对其终极本体的贯通。他通过对先后天关系的探讨,提出“先天不能不后天”“止尽后天即是先天”,重视宇宙有机体中的个体性及其过程性价值,为“为善去恶”的道德修养论、“即质知通”的认识论、经世致用实践论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易学图式、贞悔卦变思想,阐释了交轮几、公因反因、统辨相一等,阐释了方氏“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易学主张。方孔炤通过对“周易”字义的解释,指出易是大一、是贯通于至变过程中的真阳,离二无一,舍一亦无二,建立了一个“寂历同时”“体用一源”“不落有无”“用即其体”的哲学体系。方氏认为,《易》能融合理气象数、贯通费隐为一体,是法天道设政教、各正性命之书,阐明了宇宙万事万物中有其律动之理,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方氏认为宇宙万事万物可以通过卦爻象数展现其运动规律,人可以通过卦爻、蓍策的推衍来认识万物律动之理,人类一切认识皆可以归结为“极数知来”的大蓍占,对于我们通过具体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考察而发现其固有规律有启发意义。《周易》是圣人仰观俯察、极深研几而得到的智慧,是一部探讨宇宙律动变化之书,是让人与时偕行、各正性命之书。人们对卦变及其易学图式的重视,实际上是探讨其背后所表法的宇宙动变规律,而不是机械、僵化地把图式看做静止的图片,而不懂其背后的旨归和精蕴。方孔炤反对把“虚空”解释成空无一物,认为“虚空”不是否定万事万物的抽象范畴,不是排除万物的独立空间,不是孤悬于外的独立化境,而是万事万物充塞其中、通贯古今、律动不息的宇宙时空,更有充塞于宇宙空间中实物、实事中的客观之理律动不已。他以“虚空皆象数”“理寓象数”的命题,反对了王畿的“四无”说,重视了世界的多样性和过程性价值,并且于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其本有的律动之理,认为客观事物变化之理不孤悬于事物变化过程之外,而是存在于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固有联系,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在现实世界的贯通。《周易》之象数、卦爻,是古之圣贤对客观世界之律动的真理性认识。“象数即虚空”命题,阐明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尊重与探索,也阐明了主客体相统一之应然目标。他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皆是象,不仅包括自然物象,如日月山川、草木鱼虫之物象,也包括社会之象,如日用饮食、伦理纲常、礼仪规矩之象,甚至包括意象、言象、像象、数象、内象、外象,又有费象、隐象,但无非是阴阳二象。方孔炤认为,学易者须明易学图式背后所符示和表法的宇宙律动之理,而不是泥于易学图式不明其背后蕴含的微言大义,应重视对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的考察。他认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包括自然界之物理、人伦社会之宰理,甚至包括宇宙中“费隐弥纶”的至理。《河》《洛》象数,符示了宇宙的律动,是宇宙间一切生成之公证,对万事万物之律动无所不备。方孔炤认为,虚空皆象数,象数中有所以然之理,人们可以即“睹闻”睹“不睹闻”,即通过有形有象之象数,认识隐藏在象数之中的所以然之理。方氏易学中的“象数”有两层内涵:一是大宇宙有机体的律动之实存,并通过宇宙万物鲜活的律动展现表法出来。二是圣贤通过对客观宇宙之理的认识,所摹略和符示出的客观世界之运动规律的象数图式。《易》之卦爻、图式,符示了宇宙之变动规律,是宇宙的律动之理的反映和符示。“象数征理”的观点,并不是要求我们只学习易学图式,而忽视具体事物律动之理。人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下学上达”“即费知隐”“即质知通”。其“五行尊火”“文即质”“藏罕于雅”等命题,阐明了人要重视真理性认识,明确其是主体对宇宙客观律动之理的开显,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其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以获得更高达认识。方氏主张“藏悟于学”,认识到胶柱于文章训诂之学有不能会通之弊,但是偏于空理则有空疏之弊,但空疏之弊甚于胶柱,强调于藏顿于渐、下学即上达,以解决二者的贯通问题。他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关连,提出“因物转物”的观点,重视世界的客观性和事物律动之理,对于一味玩弄灵明心性、意念自守的心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既反对踞荒高而独尊,又反对胶训诂、膏词章,主张通过征质物理贯通全费全隐之物,真正建立一个“一多相贯、博约同时”的哲学体系。王畿“四无说”对于接引上根之人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中下根之普通百姓、甚至部分学者来说,难以领会其精髓,反而成为恣情纵欲之口实。至善,不仅是一种道德本体,更是人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掌握和善用,使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行动中的动而不失其正。贞一,是肯定宇宙万事万物变化过程中固有的律动之理,也是方氏一门坚贞不屈的道德品质与节操。方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活动中有很多是不合客观之理的,只有通过理其情,才能让人为了更好的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不仅是在社会伦理道德领域,也是人面对对整个宇宙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戒惧,在《易》《中庸》中多有出现,不是对主体的限制与恐惧,而是为了实现实现主客体统一,保证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时宜中节的一种必然要求。各正性命,实际上是人自觉的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指导原则和价值目标。方孔炤认为,圣人作《易》、制礼,皆是通过仰观俯察探究天地之理而得,尊重宇宙律动的客观性是必然要求,人若能以圣贤所开显的智慧为指导,在具体活动中能够做到时宜中节,必然取得活动才成功,若忽视客观世界的律动之理,必将受规律的惩罚。方氏甚至提出“六经皆礼、皆《易》”的观点,皆是看到了圣贤对宇宙客观性及其律动之理的尊重。方氏乘一贯、集大成的时论易学,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观点,建构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理学与心学融合、古今中西会通的宏大体系,促进了宋明易学和哲学的发展。

王鑫[2](2020)在《逆向创新关键障碍及突破能力组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市场日益饱和,全球消费能力中心由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的背景下,通用电气集团首席执行官Immelt、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的教授Govindarajan和Trimble于2009年提出逆向创新的概念,作者以通用电气在中国研发的便携式成像仪为案例指出,传统上,由发达国家担任创新输出方,在对创新进行适应性改进之后,“顺向(Trickle down)”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便携式成像仪的创新过程正好与之相反,率先在新兴市场完成,进一步扩散到其他新兴市场乃至“回输(Trickle up)”到发达国家市场。逆向创新概念提出后,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入到逆向创新实践中,然而现实中逆向创新成功的事例并未如预期的那样众多,究其原因在于逆向创新障碍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本文尝试深入分析逆向创新障碍及障碍突破机理,探寻提高逆向创新成功率的能力路径和能力着力点。第一,提出了逆向创新障碍及其障碍突破的“VORC”分析理论框架。将阻碍逆向创新成功的核心障碍归纳为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组织协调(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资源体系(Resource system)三个维度,将突破逆向创新障碍的要素归纳为能力(Capabilities)维度,企业需要具有适宜的能力来突破价值主张、组织协调、资源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从价值主张、组织协调、资源体系、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逆向创新障碍及其障碍突破的“VORC”分析理论框架,为逆向创新障碍及其障碍突破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架构体系。第二,揭示了逆向创新的核心障碍及其演变特征。深入揭示了“价值主张”、“组织协调”、和“资源体系”是阻碍逆向创新成功的核心障碍维度,其中新兴市场产品化和商业化阶段的核心障碍包括“价值主张调适”、“组织刚性调适”、“资源位势距离”,发达国家市场回溯阶段的核心障碍包括“价值主张反冲抵制”、“组织冲突抵制”、“资源体系缺口”。伴随新兴市场产品化和商业化阶段到发达国家市场回溯阶段的演进,价值主张、组织协调、资源体系三个障碍维度分别从价值主张调适演化为价值主张反冲抵制,组织刚性调适演化为组织冲突抵制,资源位势距离演化为资源体系缺口,逆向创新障碍呈现出从调适性和距离性向抵制性和缺口性演变的特征。第三,归纳了突破逆向创新障碍的能力体系的构成。发现突破逆向创新障碍的能力体系由三个关键能力维度、六个关键能力要素所构成。其中,三个关键能力维度包括:“主导逻辑柔性”维度、“利基开发”维度、“资源重构”维度。六个关键能力要素包括:“东道国本地化逻辑”、“全球本地化逻辑”、“流程利基开发”、“产品利基开发”、“母本资源重构”和“本地资源重构”。第四,考察了突破逆向创新障碍的能力组态关系。采用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的组态分析,对五十二个案例样本能力要素间的组态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到六个突破逆向创新两个阶段障碍的能力组态。组态分析结果表明,能力体系中的任一单一能力都不能决定逆向创新障碍是否突破,但是能力之间相互组态共同突破逆向创新障碍具有多种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将六个能力组态归纳为成熟产品、中低端新产品、中高端新产品等三类产品的障碍突破能力组态,并对三类产品障碍突破能力组态能力要素构成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归纳,进一步解析三类产品创新障碍突破背后的能力要素构成的共性和差异,弥补现有研究大多直接将逆向创新等同于成熟产品创新,对全新产品逆向创新障碍突破关注不够的遗憾,为企业逆向创新障碍的突破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黄勇军[3](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郭力源[4](2016)在《当代中国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所拥有的物质基础和自由时间日益丰盛,休闲不再属于少数有闲阶层,而逐渐被整个人类所享有,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并非任何历史发展阶段的休闲方式都能反映休闲的本质。尽管在同一历史时期,休闲方式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样态,可在不同历史时期,休闲方式却显现出变动性和差异性。也就是说,受休闲主体和客体发展水平,以及两者关系变化的影响,休闲方式会偏离休闲本质,出现阻碍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就中国当代休闲方式发展情况而言,人们的休闲方式已经不同程度的摆脱了物质匮乏的限制,休闲时间——节假日日益增多,休闲客体——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成果日益丰盛,休闲主体——人的休闲意识逐渐提升。休闲方式呈现出选择多样、需求丰富、传统与现代结合、个体性与集体性同时凸显的发展状况,这不仅得益于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且,得益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休闲产业的发展,相应的制度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但是,在中国休闲方式整体发展状况良好的形势之下,存在着大量不科学的休闲方式,这些背离休闲本质的休闲方式,给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我国休闲方式出现了被动化、娱乐化、物质化、商品化、集中化、模式化、排他化、时尚化等不科学现象。休闲主体对休闲本质认知不足,出现将休闲当作休息、享乐、购物、身份地位的炫耀机会等错误认知,导致不少人失去对精神的追求和对更高休闲技能的向往;与此同时,休闲客体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失衡,造成供给内容上,重物质资源,轻精神发展,重外国文化,轻中国文化的一元化现象,以及供给结构上批量化、重复化的单一供给模式,这些都导致休闲主体对快时尚和物质享乐的极致追求与盲目跟风,不仅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除此之外,休闲客体在休闲主体间的分布不均,导致不同阶层、地域民众无法平等享有休闲资源,使一部分人的休闲需求长期被压抑,无法得到满足。科学休闲方式的提出致力于对不科学休闲方式的改变。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亦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从理论基础上来讲,科学休闲方式以马克思休闲思想为理论内核;从现实发展情况上来讲,科学休闲方式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因此,科学休闲方式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有利于理性处理劳动与休闲、消费与休闲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有利于我国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是在客观分析我国当代休闲方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休闲思想为理论指导,汲取古今中外休闲文化之精华,在进一步夯实物质基础的同时,通过制度、文化、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展开的。构建科学休闲方式的目的在于更加有针对性的改变现有休闲方式中的不科学现象,从而尽可能的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使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因此,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杨威[5](2015)在《张耒诗文佛缘禅境》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本论文的选题,笔者斟酌再三。这篇论文属于个案研究,没有对所研究的“个案”进行竭泽而渔式的探讨,而是撷取佛禅一脉进行研究,之所以如此,有几个方面的考量:第一,一些学者已经对张耒的诗文艺术、内容、思想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合性考论,故对张耒个人进行全面析考意义不大,难有突破和创新;第二,湛芬、韩文奇等先生虽对张耒理学、禅学思想进行了阐述,但未得十分深入,这也为本篇论文的探究留下了空间;第三,对考察角度和范囿需谨慎。既然探讨个案,就不能过于宏观,求全责备。但亦不可专精于蝇头锥颖,使求证沦于片面。孔令宏先生说得很有道理:视域的确定很重要。视域过大过宽过广,看似无所不包,实则往往粗疏,犹如蜻蜓点水。视域过小过狭过窄,往往越往细处钻研越感到吃力,甚至有力不从心之感。这往往被讥笑为钻牛角尖或繁琐。1基于以上三点思考,本文将题目定于“张耒诗文佛缘禅境”,即将探讨的视角和阈限集中在张耒佛禅思想的原委和诗文中的禅学境界。张耒(1054——1114),字文潜,祖籍毫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后迁居楚州(今淮安)。2“弱冠第进士,历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入为太学录,范纯仁以馆阁荐试,迁秘书省正字、着作左郎、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世称宛丘先生、肥仙。张耒有佛业宿根,其外祖李宗易一生追崇白居易,受白氏的佛悟影响较大,故其诗文平易之中溢生出勃勃禅趣。张耒青少年游学于陈,日受外祖熏染,其诗文内蕴定慧,外逸禅趣,熙宁八年(1075年)张耒应大苏之邀作《超然台赋》即可为证。此是张耒佛缘的重要渊薮。“苏门蜀学”是北宋“理学”与“传统蜀学”共同孕育出的集地域性、集团性、政党性、学术性于一身的概念。“苏门蜀学”以儒为体,旁通三教,惯习佛禅,又重经史,这些对厕身“苏门”的张耒影响很大。虽然张耒非“援禅入诗文”的开拓者,但作为“蜀学”的承继者,他很好地传续了“蜀学”重禅的优良传统,对后世影响很大。宋诗的哲理性与思辨性为中华民族的诗歌宝库又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其脱离了唐诗的窠臼,表现出了自身独特的魅力,为其余朝代所不及。除了继承了“道”、“玄”、“自然”、“逍遥”等传统“心学”之外,宋诗本身又带着三分禅心,这种文学趋向决不应被我们漠视,以禅心折观宋诗,反而能为我们深入体会宋诗的三昧提供全新的视角。历来研究张文潜的同道很多,他们多对张耒诗文的现实主义倾向和理学论断进行阐发,但对张耒诗文之中的禅学思想不大着意。本文虽属个案研究,但力求可以以点带面,以张耒诗文管窥宋代诗文的整体风尚,以禅意佛心蠡测宋代独特的诗文面目。我们自然会思考宋诗与佛禅的关系,以张耒个体来讲,他之所以会在自己的诗文之中表现其或绰约或郁勃的禅性总会沉积着各式各色的缘由,这会给我们自然带入其人与佛及诗与禅之世界。儒家经世济用之观念烙记在每位儒者内心,他们为实现政治抱负而甘愿毕其一生心血追求“致君尧舜、醇化黎元”的儒业。这早年的进取心终争不过残酷的政治斗争,“党争”后的张耒敛性收心,主动请求外调以期避祸远锢,其儒教的进取之念遭受重创,其“逃禅”之念似更执着。回头看来,政治斗争是张耒产生“逃禅”之念的动因之一。在封建社会,一旦士大夫的施政理念得不到统治集团的支持,那么他们通常会选择逃避来寻求妥协,这是儒性的无奈。由“入世”到“逃禅”似乎成就张耒等儒者历劫之后的题中之义。唐代诸贤仙株各异,每个个体皆光彩照人,他们之间虽相互抵赏却和而不同。宋代文人与唐贤之别就在于他们已经有了集体意识,政治集团自不必说,以学术为纽带便可以形成各样的集体,而一个学术集体的“集体意识”又自然会为其成员提供学术导向。张耒籍苏辙之力厕身苏门集体,成为苏轼门生。苏轼本人及苏门集团成员的崇禅意识对张耒自然会有很大影响,加之同遭贬谪历尽宦游之苦,回头再看禅心势必更为澄澈,张耒留心佛禅与这种“集体意识”不无关系。

郑欢欢[6](2014)在《探析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文中认为早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西方国家生根发芽,并很快成为为支柱性产业而为各国政府所注重。随着视觉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数字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影视动漫画产业一跃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然而,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动画艺术“民族化”很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纲领性的口号在宣讲。首先要尽可能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影视动漫作品中,让它更富有中国民族风格,这是当今国产影视动画的一个主要发展动向。动画场景设计是动画制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设计会带来不一样的风格与视觉感受,从而直接影响整部影片的效果。本研究对国产影视动画场景涉及到的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并借鉴吸收欧美、日韩影视动漫场景设计的经验,以期概括出带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场景设计规律,从而创造出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富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动漫艺术作品。动画场景的设计通常是为动画角色提供一个依托,要符合影片的总设计,就要展现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地理环境以及时代特征。因而,了解场景之中涉及到的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文化内涵串联成相应的民族风情,这样的设计就因包含了丰富的民族元素而大放异彩。鉴于国内影视动画多着眼于动画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而对动画场景设计的文化探究相对罕见,本研究着重从这一方面入手,即由影视场景设计开始,找出它所涉及到的文化领域、审美维度,再横向延伸至角色创作、故事情节发展等各个要素当中,期待着用中国的文化元素来开发出有中国印记的动漫影视作品。再纵向的比较,即美国、日本等国的影视作品比较中,揭示经典影视动画作品中所需要的文化设计理念,将它应用到中国的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来,通过与现代科技的接轨,创作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丰碑的真正的精品。

李慧智[7](2010)在《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汉代以后,儒家经典地位几经沉浮,经历了各种学术思潮为我所用的再阐释,但一直是士人的必修典籍,不仅是他们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塑造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文学观念。这样的影响在反映情志的诗歌中也有或显或晦的体现。唐代经学统一,官修的《五经正义》是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权威读物,儒家经典的学习接受较之前代也更为普及。杜甫所接受的儒家经典的影响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儒家经典影响的历史积淀,一方面是《五经正义》的直接经学阐释。本文主要探讨儒家经典及其经学阐释对杜甫诗歌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包括经典文化积淀的影响。结合儒家经典与诗歌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五经正义》选择经典底本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毛诗》、《春秋左氏传》、《周易》及其经学阐释作为儒家经典对杜诗影响的主要考察对象,主要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把三部经典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落实到杜甫具体的诗歌观念和创作表现中去。《毛诗》是文学性最强的一部儒家经典,在唐代具有亦诗亦经的地位。杜甫提倡“别裁伪体亲风雅”,自觉向《毛诗》的风雅之作学习。他一方面大量吸收《毛诗》的经语入诗,熟练化用《毛诗》的语典融入自己诗歌语境;另一方面向《毛诗》学习具体的艺术手段,《毛诗》赋法中的以对话入诗、叙事融合议论抒情、以丽景反衬哀情等表现方式,《毛诗》比兴手法的托物寓意传统,《毛诗》经学阐释为诗歌写小序阐释题旨的传统,在杜诗中都有继承。更为重要的是,杜甫接受了《毛诗》及其经学阐释中所强调的诗歌观念:其一,“诗缘政作”的观念。这一观念贯穿《毛诗》的创作以及小序、大序、注、笺、谱、正义等阐释系统。杜甫从诗歌观念上和创作表现上,都可以看到对“诗缘政作”观念的认同接受。其二,“主文谲谏”、“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原则。杜甫对诗教的原则有很深的领会,在诗歌创作中言此意彼、以礼节情,很多诗歌表现出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特色。唐代的《春秋》学主要是《左传》之学,《春秋左氏传正义》采用的底本是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世祖,杜甫对《左传》有着特别的情感。《春秋》学对杜甫诗歌的影响也分为二途:其一是艺术表现上的借鉴。杜甫在诗歌中引用了大量的出于《左传》的语典和事典,对《春秋》书法的原则颇有会心,对《左传》中的叙事艺术也多有借鉴,被认为深得“左史文法”。其二是对《春秋》学思想的接受。《春秋》天事、人事并记,后代的经学家认为《春秋》记录天事大有深意,在汉代借此发展出灾异的“天人感应”说,影响很大。杜甫在诗歌中也记录了当时的不少灾异,其诗歌内涵有“天人感应”的意味。杜甫的后半生正值唐室多难,“安史之乱”、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内忧外患不断,《春秋》学的“尊王攘夷”思想强烈地表现在他的诗歌之中。唐代的《周易正义》采用了王弼、韩康伯注为底本,经过了《正义》的阐释,人生义理之学的倾向更为明显。杜甫在诗歌中流露了对“《大易》理”的兴趣,他除了在诗中直接引用《周易》的古奥经语外,诗歌中还有一些易理、易趣也值得关注。《周易》的审美倾向推重刚健、笃实,杜甫的诗歌从艺文评论到语言艺术表达、思想情感倾向,也具有对刚健、笃实之美高度认同的倾向。《周易》是传统文化忧患意识的源头,《周易》防患未然、积极修德、经纶蹇难等思想在杜诗中都有相当的表现。《周易》中还有很多涉及言辞表达的观念,如“言有物”、“言有序”、“旨远辞文”、“修辞立其诚”等等,杜甫在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这类主张,但他的诗歌创作的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些观念。另外,杜甫的以“神”论诗,以诗传“神”都和《周易》中“神”的观念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儒家经典对杜甫诗歌的影响是丰富的,也可以说是复杂的,因为决定杜甫诗歌面貌的还有他所书写的时代、他个人的性情和所有文化教养、诗歌本身的特质等等。但是杜甫作为一个执着的儒者,宗经观念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诗歌中所呈现出的辞雅理正、法度井然、情系世俗等整体风貌,正是其宗经观念的延伸。

焦佩锋[8](2010)在《唯物史观与历史主义》文中提出本文的核心任务在于说明马克思是如何批判和超越19世纪德国的历史主义,以及马克思本人对历史性质的根本态度。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思想史的框架中,梳理历史主义本身的谱系,厘定其概念、内含、实质及其问题。由于历史主义是启蒙史观的批判者,而马克思既反对启蒙史观,又反对历史主义,所以,本文就按照“启蒙运动——历史主义——唯物史观”这个时间逻辑来清理三者之间的继承和批判关系。另一方面,在表明马克思对历史主义的批判态度的同时,从历史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个体性”与“发展原则”)出发,在微观层面展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历史主义之间的批判性对话,在此过程中回答: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历史主义,进而创建了自己的唯物史观?此外,鉴于后现代主义史学对历史学乃至历史问题的消极影响,本文还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展开了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批判性分析,以彰显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遵循如下三个统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思想史与现实背景相统一、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统一。本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主要通过对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的揭示来彰显历史主义发生的思想背景。启蒙运动最大的问题在于理性对历史的遮蔽,这种遮蔽既可以从启蒙自身的吊诡中省察,也可以反对启蒙的各种思潮中去领会,德国历史主义的兴起便是反启蒙的一股主要潮流。第二章的主要任务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交待德国历史主义产生的社会现实背景;其次,梳理历史主义从萌芽、发展到走向成熟的全过程;再次,揭示历史主义的本质;最后,阐明历史主义的危机及其根源。第三章意在表明马克思对历史主义三大流派的全面批判态度,它表现在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对历史经济学派的批判以及对历史学派的批判。第四章主要是将唯物史观与历史主义进行原则性比较。首先,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历史主义和唯物史观之间的对立表现在对“历史性质”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微观层面,历史主义的两个核心范畴——“个体性”和“发展原则”——在唯物史观语境中并不具有理论和逻辑的合法性。基于这两点,本文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这一说法根本不成立。其次,历史主义和唯物史观仅仅具有形式上的共同点,如它们都反对启蒙运动、都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都力求客观如实地描述历史等。第五章的内容具有延伸和补充的性质,它意在考察历史主义和唯物史观理论在20世纪的遭遇和嬗变。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对德国的历史乐观主义信念是一次反讽,因此,在理论支点和现实依托相继失效的情况下,历史主义必然带着自己的逻辑悖论走向衰落。其次,马克思逝世后,经过多人的总结和阐发,唯物史观俨然变成了一门社会规律科学。然而,当“苏共”成为历史,以及当整个历史学遭遇后现代主义史学时,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如何彰显?因此,最后两项工作就是考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超越历史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必要与可能。本文的理论成果表现在:首先,在启蒙的传统中,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因为它既不存在文本依据,也毫无理论的合法性;其次,虽然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史学是前两个世纪两种影响较大的史学理论形态,但是,归根结底,唯物史观依然对其有超越意义,因此,“回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张小芹[9](2006)在《《汉书·艺文志》文献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汉书》十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国家图书目录。本文以《汉志》为第一手资料,并参考唐代颜师古《汉书注》、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和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主要从文献学这一视角入手,阐述《汉志》在文献学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并评价其在文献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以目录学、书籍载体、校勘学、辨伪学、注释类型等方面为研究的出发点,详细论述《汉志》的文献学价值。《汉志》上承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下启唐代长孙无忌的《隋书·经籍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继承了《别录》和《七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开创了史志目录学的先河。同时,《汉志》还在图书着录、图书分类和部类序的撰写上影响了《隋书·经籍志》。我国先秦至汉代的文献主要以竹简和缣帛为载体,此外还有甲骨、金和石等。关于称篇称卷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根据《汉志》的记载详细地探讨了这一问题,得出了称篇源于竹简,称卷源于帛书的结论。本文还阐述了《汉志》在校勘的必要性、校勘活动的准备、校勘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上的价值。《汉志》关于伪书的记载也是比较翔实的,本文详细分析了《汉志》中所载伪书的种类、辨伪方法及伪书出现的原因。《汉志》中关于今古文的记载,反映汉代今古文之争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想。同时,《汉志》中关于注释类型的记载,有利于学者研究汉代的注释发展情况。在文章的结尾,又分析了《汉志》在伪书出现的原因及古代藏书制度等方面研究上的不足之处。总之,《汉志》在文献学上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在中国文献学发展中的诸多领域都是发凡起例的,既承前人之精微,又启后学之津梁。

蔡云辉[10](2004)在《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文中指出110年的近代中国是传统社会向早期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压迫与反抗、改良与革命、侵略与抗争……等诸多矛盾相互交织。战争——这一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相互残杀的怪物,再次成为近代中国的显着时代特征之一,同时也成为制约和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社会要素聚集中心的城市,在跌荡起伏的时代激变中,部分城市得到畸形发展,而另一部分城市则呈现出停滞与衰落的状态。城市的停滞与衰落本是其发展周期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一种客观存在,但近代中国部分城市的衰落,频繁的战争是其重要制约性因素,尽管它不是全部。 目前,有关衰落城市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迄今为止,尚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而从战争这一独特视角中,运用多学科理论,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对近代中国衰落城市进行系统研究和审视,本文则当属开拓之作。 作为一篇博士毕业论文,为较为全面而科学地揭示近代110年战争与衰落城市间内在的联系、表现及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一,对战争与城市衰落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战争与城市是两个不同属性的客观存在,而衰落则是事物发展变迁进程中的一种状态性特征。文章开笔即从“战争”、“城市衰落”、“衰落城市”的理论诠释为突破口,为整个研究创建起理论支撑平台。与此同时,对城市发展的社会必要条件与空间环境因素、城市成为战争主要攻击目标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出战争与衰落城市间内在必然联系性,以及战争导致城市衰落的几个主要层面。 第二,对近代中国战争的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战争特点规律是影响和决定战争及其战争运动各要素私现象之间内在的共性特征,它们寓于战争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是战争的作用与影响指向的基础。通过对前近代主要战争基本状况及对城市衰落的历史考察,同时对比分析近代百年的主要战争,系统归纳出近代中国战争的基本特点规律:即①战争高频率爆发,且连绵不断;②战争类型的多样化;③部分战争持续时间长;④部分战争规模巨大;⑤政局状态与战争爆发间的正向关系;⑥战争规模总体上具有渐趋扩大的特点;⑦夺取城市的战争指向特点十分明显。近代中国战争的这些特点规律是近代中国特殊社会大背景下战争运动过程的自身表现,它们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战争的宏观性特质要素,是进行“战争与近代中国城市衰落问题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正是因为这些普遍性特点的存在,才在客观上决定了战争成为影响近代中国衰落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战争与近代中国城市衰落的分析研究。 在近代11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战争连绵不断,而且还先后发生了一系列以城市为中心的战争。这些频繁的战争,最终所导致的社会后果就是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稳定性秩序被打破。与此同时,这些频繁的战争不仅导致城市物态本体的损毁、城市人口的损失、城市经济的残破与衰退、发展脉络和内在运行机制的中断与破坏等直接性影响的产生,而且导致交通网络、区域腹地、财政分配与支付、社会环境状况等诸多城市生存与发展空间条件的异变。城市生存与发展聚集要素、运行机制和外部空间条件的异变,导致了近代中国绝对性衰落城市与相对性衰落城市、长期性衰落城市与阶段性衰落城市等不同类型衰落城市的形成。 第四,对两个不同类性的个案衰落城市的分析研究。 南昌与徐州均为历史悠久的古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都先后历经太平天国战争、军阀混战、日本侵华战争、国内革命战争等不同时期战争的严重影响,城市发展所必须的聚集要素、运行机制和外部空间条件发生恶变,导致位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战争及城市发展相关因素差异性的存在,南昌在近代呈现长期衰落状态,而徐州则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衰落特征。 通过对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的研究,笔者认为:第一、战争与城市衰落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客观存在。自城市产生以来到早期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近代,战争在以“恶”的方式带来部分城市畸形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城市的停滞与衰落,甚至是消亡;第二,战争与衰落城市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在其运行发展过程中客观上需要内部聚集要素与外部社会条件的协调与支撑,而战争作为一种残酷的暴力行为,当其发生时,必然导致这些要素与条件发生紊乱与异变,城市的衰落也便随之出现;第三,近代110年间战争连绵不断,而衰落城市也层出不穷;第四,城市衰落的程度及时间周期长短与战争的规模、频度、烈度、战争性质等存在密切的联系,从而导致近代中国不同类型衰落城市的并存;第六,衰落城市的存在,在客观上影响了近代整个中国城市的协调发展,制约着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和城市的发展;第七,和平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战争作为一柄“双刃剑”,在近代110年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

二、人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读《人性及其根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读《人性及其根据》(论文提纲范文)

(1)《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学术史回顾
        (一) 《周易时论合编》研究现状
        (二) 方以智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学术创新与研究不足
第一章 《周易时论合编》作者及征引书目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语境
        一、政治背景
        二、思想语境
        三、自然科学状况
    第二节 方孔炤、方以智与方氏家风
        一、桐城方氏家风
        二、方孔炤: 《时论》之创立者
        三、方以智: 《时论》之完成者
    第三节 《周易时论合编》版本、征引文献
        一、《周易时论合编》卷数
        二、《周易时论合编》版本
        三、《周易时论合编》征引着作
第二章 《周易时论合编》成书过程
    第一节 《时论》之思想渊源
        一、方学渐“性善”哲学:至善不落有无
        二、方大镇的“《易》贵时用”思想
        三、黄道周象数易学
        四、王宣的河洛易学思想
    第二节 方孔炤编着《周易时论合编》
        一、会通家传易学时期
        二、会通象数易学时期
        三、桐城研《易》时期
    第三节 方以智编定《周易时论合编》
        一、方以智等编撰《周易时论合编》
        二、《周易时论合编》征引方以智着作
        三、《周易时论合编》与方以智的思想关联
第三章 “时论”之义理阐释: 善用惟时,时义大成
    第一节 “时论”之义涵
        一、随时拾薪,以供薪举火
        二、圣人因天用天、因时觉世
        三、天下随时,有开必先
        四、以六虚之归环中者,时也
    第二节 “时”之儒学发微
        一、时之儒学溯源
        二、时序: 雨旸燠寒风来备
        三、时乘: 统御同时
        四、时义: 藏密于前用
    第三节 “时”之经世义涵阐发
        一、时行: 入民善动
        二、时中: 乘时中节
        三、时用: 因时制用
    第四节 环中寂历,善用惟时
        一、治历明时,随时而息
        二、四分用三,冬炼三时
        三、《易》贵善用,善用惟时
第四章 “时论”之象数阐释:午会之时,乘一贯也
    第一节 “午会之时”的内涵
        一、“午会之时”提出的历史语境
        二、午会之姤: 一阴滋生,小人道长
        三、午会圣人,制度礼乐,以烹养万世
    第二节 “午会之时”义涵发微
        一、向明而治,继明照四方
        二、阳统阴阳,居贤善俗
        三、以立统泯,多识一贯
    第三节 “乘一贯”思想的实现
        一、寂历同时: 形上与形下的兼顾
        二、顿渐同时: 先后天功夫的统一
        三、《易》贯费隐: 交轮一贯的实现
第五章 “寂历同时、一在二中”的本体论
    第一节 寂历同时的理论建构
        一、寂历同时: 寂然在历然中
        二、一在二中: 大一在大二中
        三、绝待在对待中
    第二节 不落有无的太极观
        一、“无极而太极”说
        二、太极不落有无
        三、至理藏于物理
        四、全图皆太极
    第三节 先天在后天中
        一、先后天八卦图
        二、先后并用,圣人随时发明
        三、先天不能不后天
        四、先在后中,止有善用
    第四节 贞悔卦的交轮、统辨
        一、公因在反因中
        二、交轮几
        三、统辨、互根说
第六章 “两间皆易”的易象观
    第一节 《周易时论合编》之周易观
        一、《周易》新诠
        二、《易》合理气象数,为费隐一贯之书
        三、蓍龟守《易》,藏大于小
    第二节 “虚空皆象数”
        一、“四无”之弊
        二、虚空皆象数
        三、象数即虚空
    第三节 河洛象数,为一切生成之公证
        一、《图》《书》一也
        二、图书一理,皆是易道
        三、中五,用三藏一旋四
        四、五合互藏说
第七章 “博约同时”的格物说
    第一节 “下学即上达”格物说
        一、藏悟于学,下学上达
        二、以物观物,交格交贯
        三、博约同时,一多相贯
    第二节 即费知隐
        一、即费知隐
        二、即质知通
        三、象数征理
    第三节 “圣人体天宰天”的文明观
        一、五行尊火
        二、文即质
        三、藏罕于雅
第八章 “顿渐同时”的功夫论
    第一节 善体,在“遏恶扬善”之善用中
        一、“四无”与“四有”之争
        二、先后并建,顿渐同时
        三、至善,在为善去恶中
        四、贞一,以善天下之动
    第二节 “戒惧”功夫论
        一、理其情,而“情即性”
        二、戒惧即飞跃
        三、《易》官天继善、各正性命
        四、全《易》,无非教学,无非圣功
    第三节 礼者,卫道之藩、居身之舆
        一、礼者,天所秩而用于人
        二、《易》《礼》不二
        三、礼者,安上下、合外内
结语
    一、《周易时论合编》之会通特色
    二、乘一贯、集大成的目标
    三、儒学立场和经世致用之指向
    四、《周易时论合编》的易学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周易时论合编》藏本问题
    附录二 周易时论合编之版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逆向创新关键障碍及突破能力组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逆向创新概念界定与背景
        2.1.1 逆向创新概念的提出
        2.1.2 产生背景与经典案例
    2.2 创新障碍分类与突破能力
        2.2.1 创新障碍分类
        2.2.2 障碍突破能力
    2.3 逆向创新发展阶段与障碍
        2.3.1 逆向创新发展阶段
        2.3.2 逆向创新中的障碍
    2.4 现有研究总结
3 逆向创新的核心障碍分析
    3.1 案例选择与案例素描
        3.1.1 案例选择
        3.1.2 案例素描
    3.2 案例数据质性编码
        3.2.1 概念化编码
        3.2.2 范畴化编码
        3.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3.3 两阶段的核心障碍
        3.3.1 新兴市场产品化和商业化阶段的核心障碍
        3.3.2 发达国家市场回溯阶段的核心障碍
    3.4 核心障碍的综合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障碍突破的能力体系分析
    4.1 案例选择与案例素描
        4.1.1 案例选择
        4.1.2 案例素描
    4.2 障碍突破的关键能力
        4.2.1 东道国本地化逻辑
        4.2.2 全球本地化逻辑
        4.2.3 流程利基开发
        4.2.4 产品利基开发
        4.2.5 母本资源重构
        4.2.6 本地资源重构
    4.3 障碍突破能力体系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突破障碍的能力组态分析
    5.1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与样本
        5.1.1 定性比较分析法
        5.1.2 案例样本
    5.2 变量赋值
        5.2.1 障碍突破变量赋值依据
        5.2.2 能力变量构成及其赋值
        5.2.3 变量赋值过程与结果
    5.3 分阶段的组态分析
        5.3.1 新兴市场产品化和商业化阶段的组态分析
        5.3.2 发达国家市场回溯阶段的组态分析
    5.4 研究发现
        5.4.1 两个阶段的障碍突破能力组态
        5.4.2 三类产品的障碍突破能力组态
        5.4.3 关键障碍突破能力维度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对中国本土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
        6.1.1 关注障碍阶段性动态演变
        6.1.2 多维度培育障碍突破能力
        6.1.3 注重能力要素间组态关系
    6.2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6.2.1 研究结论
        6.2.2 主要创新点
        6.2.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研究提纲
附录B 逆向创新障碍和障碍突破能力体系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当代中国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架构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休闲与休闲方式
    2.1 休闲的涵义解读
        2.1.1 休闲词源释义
        2.1.2 现代休闲概念厘定
        2.1.3 休闲涵义的共性分析与概念界定
    2.2 休闲方式的内涵考察
        2.2.1 休闲方式定义梳理
        2.2.2 休闲方式特征分析
        2.2.3 休闲方式的概念界定与制约因素分析
    2.3 休闲与休闲方式的关系之辨
        2.3.1 休闲与休闲方式的区别
        2.3.2 休闲与休闲方式的联系
第三章 马克思休闲思想及其理论启示
    3.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源起与发展
        3.1.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源起
        3.1.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发展
    3.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主要内容
        3.2.1 休闲以自由时间为前提
        3.2.2 休闲并不排斥劳动
        3.2.3 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
        3.2.4 休闲与消费
    3.3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理论启示
        3.3.1 休闲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空间
        3.3.2 休闲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3.3.3 休闲是劳动本质复归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休闲方式从传统到当代的嬗变
    4.1 中国传统休闲方式的发展与特点
        4.1.1 中国传统休闲方式的发展历程
        4.1.2 中国传统休闲方式的特点及影响
    4.2 近代以来中国休闲方式的发展变迁
        4.2.1 社会动荡不安中的休闲方式
        4.2.2 意识形态教化下的休闲方式
        4.2.3 社会变革中的休闲方式
    4.3 中国休闲方式历史演进分析的现实价值
        4.3.1 为寻求当代休闲方式成因提供历史视角
        4.3.2 为解决当代休闲方式困境提供历史参考
        4.3.3 为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供历史依据
第五章 当代中国休闲方式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5.1 当代中国休闲方式的主要问题
        5.1.1 休闲方式被动化、娱乐化
        5.1.2 休闲方式商品化、物质化
        5.1.3 休闲方式模式化、集中化
        5.1.4 休闲方式排他化、时尚化
    5.2 休闲方式问题的成因分析
        5.2.1 休闲主体休闲认知不足
        5.2.2 休闲客体休闲供给失衡
        5.2.3 休闲客体在休闲主体间的分布不均
    5.3 影响休闲方式发展方向的四个维度
        5.3.1 社会环境对休闲方式发展的影响
        5.3.2 传统文化对休闲方式发展的价值
        5.3.3 政府引导对休闲方式发展的作用
        5.3.4 消费认知对休闲方式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 科学休闲方式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6.1 科学休闲方式的内涵
        6.1.1 科学休闲方式的本质
        6.1.2 科学休闲方式的特征
        6.1.3 科学休闲方式的定义
    6.2 科学休闲方式的时代意涵
        6.2.1 科学休闲方式有利于经济建设
        6.2.2 科学休闲方式有利于政治建设
        6.2.3 科学休闲方式有利于社会建设
        6.2.4 科学休闲方式有利于文化建设
        6.2.5 科学休闲方式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6.3 科学休闲方式的历史必然
        6.3.1 科学休闲方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
        6.3.2 科学休闲方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将社会的和谐作为发展目标
        6.3.3 科学休闲方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将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必然追求
第七章 构建科学的休闲方式的现实路径
    7.1 建构休闲教育体系,传播科学休闲方式的内在价值
        7.1.1 加强政府对休闲教育的引导
        7.1.2 将休闲教育纳入当前教育体系
        7.1.3 发挥团体组织的休闲教育功能
    7.2 以民富优先为原则,夯实科学休闲方式的物质基础
        7.2.1 多渠道提高国民休闲消费水平
        7.2.2 加大休闲基础设施建设
        7.2.3 优化休闲产业发展结构
    7.3 以平等正义为导向,完善科学休闲方式的制度保障
        7.3.1 完善并落实我国休假制度
        7.3.2 充实并优化社会保障制度
        7.3.3 建立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4 弘扬先进休闲文化,凸显科学休闲方式的精神内涵
        7.4.1 强化政府的休闲文化建设职能
        7.4.2 提高休闲产业的文化担当意识
        7.4.3 发挥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张耒诗文佛缘禅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古代文献
        二、 今人着述
        三、 学术论文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第二章 张耒佛缘原委
    第一节 家传启蒙——李宗易心、禅世界
        一、 亦禅亦儒——李宗易入与隐心态的多维关照
        二、 李宗易对白乐天“闲”境的接受
        三、 少公眼界——李宗易其人其诗
    第二节 “学术”、“意识形态”大格局对张耒佛禅精神的助推
        一、 北宋“理学”风潮的总体导向
        二、 佛家“圆融”态度——张耒对“理学”风潮的接持
        三、 “蜀学”崇禅内蕴——从经济、地域、历史、文化谈起
        四、 “苏门蜀学”崇禅风尚及对张耒佛性的影响
第三章 张耒诗文佛禅精神
    第一节 “原初自然观”的佛禅精神
        一、 “原初自然观”概说及文人的接承——以“苏门学士集团”为例
        二、 “原初自然观”与佛禅精神的契应
        三、 “原初自然观”下张耒诗文佛禅求证
    第二节 张耒诗文禅境品鉴
        一、 “处心不移”与人世“无常”
        二、 “知足乐命”与“守寂禅趣”
        三、 “体‘乐’自然”与“空相有无”
        四、 “一视兴废”与“更无分别”
第四章 张耒禅诗解诂举要及禅趣表达
    第一节 张耒禅诗解诂举要(上)
    第二节 张耒禅诗解诂举要(下)
    第三节 张耒诗歌禅趣表达
        一、 溪、梅、花鸟、月
        二、 静、闲、梦
第五章 张耒文章中佛禅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契属关系
    第一节 佛禅与儒家“心学”的默照
    第二节 佛禅与儒家“心学”对张耒儒业的证道
第六章 张耒佛禅交际
    第一节 张耒与大苏的禅意交流
        一、 苏轼、张耒诗文同源思想参照
        二、 长公、张耒诗文禅性传达
    第二节 少公以才取人、以禅引人
        一、 张耒之才
        二、 少公、张耒之间的禅韵接引
    第三节 张耒与“苏门学士”的禅诗交际
        一、 张耒与黄庭坚的禅诗交际
        二、 张耒与晁补之、秦观的禅诗交际
附录 张耒族亲小释及相关人物考证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探析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说略
    2.1 关于动画场景
        2.1.1 对动画场景的界定
        2.1.2 动画场景设计的作用
        2.1.3 动画场景的风格样式
        2.1.4 动画场景设计的意义
    2.2 关于文化
        2.2.1 文化的定义
        2.2.2 隐藏在动画场景下的文化晕染
第3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作品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元素
    3.1 20世纪20-40年代
    3.2 20世纪50年代
    3.3 20世纪60年代
    3.4 20世纪70年代
    3.5 20世纪80年代
    3.6 20世纪90年代
    3.7 21世纪的动画
第4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民族元素运用
    4.1 基于不同艺术的场景设计
        4.1.1 造型艺术
        4.1.2 实用艺术
        4.1.3 戏曲艺术
    4.2 传统民俗与特色场景
        4.2.1 剪纸与皮影的映射艺术
        4.2.2 折纸艺术
        4.2.3 木偶艺术
        4.2.4 年画艺术
        4.2.5 纸马艺术
    4.3 都市文化与影视场景
        4.3.1 城市文化情结
        4.3.2 都市宗教信仰
        4.3.3 场景概念设计文化
第5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美学特征
    5.1 影视动画场景的形式美
        5.1.1 形式规律的千差万别
        5.1.2 形式美的展现
    5.2 影视动画场景的色彩美
        5.2.1 色彩传达出的意味美
        5.2.2 色彩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5.2.3 色彩所传达的地域文化特色
    5.3 影视动画场景的意境美
        5.3.1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5.3.2 程式化的意境美
        5.3.3 装饰风格的意境美
第6章 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发展策略
    6.1 他山之石:美国和日本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对我们的启示
        6.1.1 美国经典动画场景设计的个性特色及其启示
        6.1.2 日本影视动画场景所体现的人文哲学及其启示
    6.2 中国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的文化策略
        6.2.1 场景符号的传播
        6.2.2 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
        6.2.3 契合时代精神的审美观念
        6.2.4 艺术与商业并重的创作理念
结语
图片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于儒家经典对文学影响的研究
    二、杜诗的相关研究状况
    三、"陈言"的困惑
    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
    第一节 初盛唐《毛诗》学的概貌和影响
        1.1.1 《毛诗正义》定于一尊
        1.1.2 亦经亦诗的接受状况
    第二节 《毛诗》经语与杜诗
        1.2.1 借用经语言事抒情
        1.2.2 妙融经语打造诗境
        1.2.3 引用经语典雅措意
    第三节 《毛诗》艺术技巧与杜诗创作
        1.3.1 对话叙事
        1.3.2 叙事融合议论抒情
        1.3.3 以丽景衬哀情
        1.3.4 诗而有序
        1.3.5 托物寄意
    第四节 "诗缘政作"的《诗》学观念与杜诗创作
        1.4.1 《毛诗》及其经学阐释的"诗缘政作"倾向
        1.4.2 《毛诗正义》的"诗缘政作"观
        1.4.3 对"比兴体制"的推重——杜甫对"诗缘政作"思想的接受
        1.4.4 杜诗对"诗缘政作"精神的体现(一)——言天下之事
        1.4.5 杜诗对"诗缘政作"精神的体现(二)——一国之事,系于一人之本
        1.4.6 杜诗对"诗缘政作"精神的体现(三)——形四方之风
    第五节 "温柔敦厚"的《诗》教与杜诗
        1.5.1 《毛诗》及其经解对《诗》教的阐发
        1.5.2 "主文谲谏"与杜诗的言此意彼
        1.5.3 "发乎情,止乎礼义"与杜诗的以礼节情
第二章 《春秋》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
    第一节 初盛唐《春秋》学的流变及其影响
        2.1.1 《春秋》学衰落,《左传》地位远超《公羊》、《榖梁》
        2.1.2 《春秋》学在初盛唐的影响
    第二节 《左传》经语与杜诗
        2.2.1 化其语典形象表意
        2.2.2 借其事典婉转类比
        2.2.3 融其经语典雅行文
    第三节 《春秋》书法与杜诗
        2.3.1 《春秋》书法与诗歌艺术的契合
        2.3.2 杜诗对"春秋书法"的借鉴
    第四节 《左传》叙事艺术与杜诗
        2.4.1 实录意识
        2.4.2 言事相兼
        2.4.3 白描手法
        2.4.4 善为断续
        2.4.5 剪裁锻炼
    第五节 《春秋》"书灾记异"与杜诗
        2.5.1 由《春秋》"纪异而说不书"到汉儒的"天人感应"
        2.5.2 杜甫灾异诗的"天人感应"解读
    第六节 《春秋》学"尊王攘夷"与杜诗
        2.6.1 胡命其能久,王纲未宜绝
        2.6.2 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第三章 《周易》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
    第一节 初盛唐《易》学的流变及其影响
        3.1.1 王弼义理之《易》盛行天下
        3.1.2 易学在初盛唐的影响
    第二节 易理、易语与杜诗
        3.2.1 杜诗中体现的易理易趣
        3.2.2 杜诗易语的古雅
    第三节 《周易》的审美观与杜诗
        3.3.1 《周易》刚健、笃实的审美倾向
        3.3.2 杜甫艺文审美的刚健、笃实偏好
        3.3.3 杜诗语言艺术风格的刚健壮美
        3.3.4 杜诗思想情怀的壮阔、笃实
    第四节 《周易》的忧患观与杜诗
        3.4.1 《周易》:衰世之书,忧患意识的源头
        3.4.2 杜诗忧患的多重性
        3.4.3 周易的"防患"思维与杜诗
        3.4.4 《周易》的"处患"之道与杜诗
    第五节 《周易》的言辞观与杜诗
        3.5.1 言有序,言有物
        3.5.2 其旨远,其辞文
        3.5.3 修辞立其诚
        3.5.4 以"神"论诗与以诗传"神"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唯物史观与历史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由来
    二、研究现状
    三、行文逻辑及篇章结构
    四、本论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启蒙与反启蒙的纠结
    第一节 启蒙运动的目标与特征
        一、启蒙运动的目标
        二、启蒙运动的两个特征
    第二节 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一、机械的科学主义
        二、普遍的理性主义
        三、历史:作为理性的材料和对象
    第三节 反启蒙的思想潮流
        一、英国的保守主义
        二、法国的传统主义
第二章 历史主义的产生及其实质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产生、实质及问题
        一、社会历史背景
        二、直接思想资源
    第二节 历史主义:从莱布尼茨到德罗伊森
        一、早期阶段:莱布尼茨、莱辛、温克尔曼
        二、中期阶段:默泽尔、浪漫主义
        三、后期阶段:法学和历史学中的历史主义
    第三节 历史主义的实质及其问题
        一、"历史主义"的一般含义
        二、历史主义的本质
        三、历史主义的危机及其根源
第三章 马克思对历史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法学:历史法学派批判
    第二节 经济学:历史经济学批判
        一、从"政治经济学"到"国民经济学"
        二、从"国民经济学"到"历史经济学"
        三、马克思对历史经济学派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学:历史学派批判
        一、马克思对"历史学派"的认定
        二、马克思对"历史学派"的揭露和批判
第四章 历史底现实与现实底历史
    第一节 原则的不同点和内容的差异性
        一、宏观层面:真实的历史如何可能
        二、微观层面:"个体性"和"发展原则"的比较
    第二节 形式上的共同点
        一、对象上,都反对启蒙史观
        二、时间性上,都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三、目的上,都力求客观如实地描述历史
第五章 嬗变与批判
    第一节 历史主义自身的嬗变
        一、普鲁士历史学派的崛起
        二、历史主义问题的暴露与解救
    第二节 唯物史观自身的嬗变与困境
        一、当唯物史观"被规律化"
        二、当历史学遭遇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回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一、后现代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之关系考辨
        二、回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汉书·艺文志》文献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班固及《汉志》简介
    2 《汉志》研究现状及评价
    3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1章 《汉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1.1 《汉志》对《七略》的继承和发展
    1.2 《汉志》的目录学价值
    1.3 《汉志》对《隋书·经籍志》的影响
第2章 《汉志》对文献载体研究的价值
    2.1 我国古代文献的载体
    2.2 《汉志》所载书籍的载体研究
    2.3 关于篇卷的论争
第3章 《汉志》校勘学研究
    3.1 校勘的必要性
    3.2 校勘之前的准备
    3.3 校勘方法和内容的记载
第4章 《汉志》辨伪学研究
    4.1 《汉志》中所载伪书的辨伪方法研究
    4.2 《汉志》伪书的种类以及伪书出现的原因
第5章 从《汉志》看今古文之争和古书注释
    5.1 汉代今古文之争
    5.2 汉代古书注释
    5.3 汉代古书注释发展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源起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目前的研究现状
    四、基本研究思路及研究难点
    五、资料的搜集与选用
第二章 战争与城市兴衰之关系
    第一节、关于战争与城市衰落的理论诠释
    第二节、城市兴衰与战争的关系
第三章 近代战争的特点分析
    第一节 前近代中国战争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近代战争的特点分析
第四章 战争与近代中国城市的衰落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主要城市之战
    第二节 战争与近代中国城市的衰落
第五章 两个典型案例
    一、战争与近代南昌的长期衰落
    二、战争与近代徐州的阶段性衰落
结语
附录
    一、主要参考资料
    二、近代中国部分战争作战要图(共48幅)
    三、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工作情况统计
本人声明
后记

四、人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读《人性及其根据》(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易时论合编》易哲学思想研究[D]. 许伟. 山东大学, 2021(12)
  • [2]逆向创新关键障碍及突破能力组态研究[D]. 王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4]当代中国科学休闲方式的构建[D]. 郭力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11)
  • [5]张耒诗文佛缘禅境[D]. 杨威. 吉林大学, 2015(08)
  • [6]探析国产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D]. 郑欢欢.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7]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 李慧智. 南开大学, 2010(08)
  • [8]唯物史观与历史主义[D]. 焦佩锋. 复旦大学, 2010(12)
  • [9]《汉书·艺文志》文献学价值研究[D]. 张小芹. 河北大学, 2006(09)
  • [10]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D]. 蔡云辉. 四川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人类学研究的又一力作——阅读《人性及其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