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家和企业家应是两个不同层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孝孝[1](2020)在《创业企业家特质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创业实践的主要参与主体,创业企业家(以下简称创业家)在创业企业绩效提升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一直是创业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学者们先后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人格特质等角度展开了探索。其中,创业家特质被认为是创业家参与创业活动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内驱力,是回答什么类型的人更适合创业,且更有可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有关创业家特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多关注创业家所具备的积极特质,而对近来在学术界引发热议的创业家消极特质的相关内容缺少考查,且既有研究在衡量创业企业绩效时多依赖于单一时间点上的评价指标,未能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阶段的影响,从而难以系统地揭示创业家特质对创业企业绩效的深层作用机理。此外,作为创业家拥有的重要资源,创业家人力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广泛验证,但鲜有文献将创业家人力资本视作权变因素,考察其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而关注其对创业家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间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则更为罕见。基于此,本文在回顾人格特质、人力资本、创业管理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构建创业家特质、创业家人力资本与创业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理论模型,在揭示创业家成就需要、冒险倾向以及自恋特质对创业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绩效作用机理的同时,系统考察了以教育背景、创业经验为代表的创业家人力资本在上述关系间发挥的独特作用。209个创业家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创业家成就需要对创业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绩效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但冒险倾向和自恋仅对初创期绩效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绩效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2)教育背景加强了成就需要对创业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绩效的积极作用,还加强了冒险倾向、自恋对初创期绩效的积极作用,同时削弱了冒险倾向对成熟期绩效的消极作用,以及自恋对成长期和成熟期绩效的消极作用;(3)创业经验加强了成就需要对创业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绩效的积极作用,还加强了冒险倾向和自恋对初创期绩效的积极作用,同时削弱了冒险倾向对成长期、成熟期绩效的消极作用。
夏远[2](2020)在《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加强研究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结构体,涉及到人力资本结构的多个维度,具体用哪些指标来衡量?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是如何形成的?当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整体水平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量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一套符合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特点及创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3个一级指标,创业动机、创业信心、创新激情等13个二级指标以及35个三级指标。其次,基于评价指标设计问卷量表并展开实际调研,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水平进行实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整体水平分值较高,其中创新创业能力得分最高,创新精神的分值次之,创业意识的得分最低。再次,通过理论探讨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人力资本生成的内在机理,提出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与创业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正相关作用的研究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对创业人力资本产生了显着的正相关作用。最后,在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结果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基于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个体层面和高校层面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研究启示。
李遂完[3](2020)在《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韩国潜在创业者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全球化分工受到挑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新常态”下,企业雇佣率持续下降,社会失业率不断攀升,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政府部门。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投入资本、改善环境,力求稳定经济增长,缓解失业压力,稳定社会。纵观世界各国的政策方向,不难发现促进创新创业活性提升,推动更多的人自我雇佣、参与创业,从而减少失业和企业雇佣的压力,为经济增长创造活力已经非常普遍,而且这种方式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全世界对于通过创业活性化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增加雇佣率的这一对创业政策的关心程度正在上升。创业政策是指在经济增长缓慢或出现经济危机征兆时,为风险创业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新机会,并通过扩大新市场和创造就业岗位等途径,对刺激经济复苏或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政策。尤其是在韩国,出现了“无雇佣增长”的世界性现象,还出现了低生育和老龄化现象,同时失业率已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韩国政府出台发展中小企业鼓励创业政策,通过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大量青年失业问题,该政策被评价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和平民经济稳定化的核心政策。2017年5月现‘文在寅政府’也是把创造工作岗位作为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对创业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创业作为创造工作岗位的有效措施之一,政府大幅度加强了对创业的扶持,并宣布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韩国政府通过加大创业奖励、增加创业补贴、设立政府创业项目等方式,扩大了政府对创业活动的支持规模。但是,韩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创业的真正参与者以及社会的整个创业氛围并没有得到鼓舞,创业活动并没有达到政策预期的也活跃度。那么,激发创业行动和创业氛围,应该如何发挥政府的政策效应应该得到关注。创业行动的实施受三个方面的因素支撑,一是创业需求者的个人意图,二是政府政策的引导力度,三是社会环境的支持。激活创业行动,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合理引导和扶持,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行动的产生至关重要。同时,创业是一种文化,是对预期和风险的博弈,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也会对创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从创业者角度来看,一方面需要较强的个人能力,包括个人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社会资源、等等,另一方面创业者也会考虑政策的力度、政策的方向、政策的可行性。在创业者对个人品质衡量、政策衡量的同时,也会考虑社会环境的因素。总之,创业行动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因素协调均衡起来激发的,整个社会创业活跃性是一个多原因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研究的基础和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本研综合考虑现有研究对于社会支持对创业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对创业产生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业者周边的社会氛围(积极支持、积极奖励创等)和政府针对创业者个人的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作用于创业者的时候,对于实际的创业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求找到影响创业行为的靶向因素,为提升社会的创业活性提供参考建议。首先,本文提出“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和社会支持将对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和创业行动产生影响”这一假设,进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对潜在创业者创业行为如何产生影响。其次,以创业过程为媒介,实证分析创业者创业过程对创业行动产生的直接及间接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政府报告、研究报告、书籍等为基础掌握现有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研究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研究数据,并进行处理,采用构造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的分析方法为:为验证文献研究得出的假设,以潜在创业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政府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过程、创业行动的影响,利用SPSS 23.0和AMOS 23.0进行统计分析。据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和社会支持在创业过程中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并且创业过程也被证明对创业行动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但是,和大部分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和政府的创业支持政策将分别对创业行动产生显着影响不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政府的创业支持政策并没有对创业行动产生单一的影响,这意味着仅凭社会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等任何一项政策,都无法对创业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可见,创业行动产生很难单方面被政府政策推动,需要社会支持和政府扶持政策的配合。创业活动不活跃的原因,不是政策扶持不充分,而是受到创业政策扶持的方式、制度环境和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成熟的创业融资环境、不健全的创业失败救济、不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供给、不健康社会创业文化等社会环境问题会对创业行动产生影响,因此,打造良好的创业融资环境、提供基本的创业失败救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营造全社会的创业氛围与制定创业扶持政策同样重要。创业者处在完善的创业环境中,并且处在创业支持的社会文化下,加上政策的扶持,创业会被更多的人选择,可以大大减少创业者的风险、减少创业失败的担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创业的主体是创业者个人,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影响创业决策。创业者行为会受到家人、朋友、邻居、同事等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创业者对创业的欲望和创业需求。同时,良好的社会资本会帮助创业正更容易获取政府信息和资源,争取更多的政府帮助支持。因此,在经济低迷时期,需要涌现更多的个人创业者,为社会经济发展减轻压力、注入活力、解决就业,挖掘和培养创业者切实行动起来非常关键。因此,本文认为应实行社会支持和创业扶持并举政策,促使潜在的创业者的实际创业行动活跃起来。
周彬[4](2019)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2015年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写入了政府白皮书以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活动日趋兴盛。各地政府都相应的发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与引导方案并积极的开创创业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优惠的政策也吸引了广大的普通民众转型成为创业者,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小型创业企业出生。随着大量的创业企业的产生,市场竞争也随之加剧,市场上众多企业对于资源的需求与追逐也日趋激烈。因此在创业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许多创业企业家也寄希望于通过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的市场手段来为企业获取稀缺的资源与利益。近年来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上市企业、国有企业或传统制造业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对于中小型创业企业的研究并不完善且结论较为矛盾。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研究不足的基础上,选取创业企业生命周期三阶段作为结果变量,以企业家先前经验作为调节变量,探究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推动我们正确认识创业企业家社会资本以及先前经验的真实作用具有启发意义,对于企业家合理运用社会资本与先前经验提升创业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2012-2017年CV Source、私募通数据库中创业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家各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初创及成长绩效具有较为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二,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成熟绩效(IPO)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企业家承销商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上市成功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企业家政治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获取上市成功率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企业家银行关系资本、风险投资机构关系资本对企业上市成功影响不显着。第三,在企业家先前经验的调节作用下,企业家各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初创及成长绩效的正向影响被继续强化,企业家承销商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IPO的正向影响被加强,同时也加强了企业家政治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IPO的负向影响。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家如何合理认识并运用社会资本,提高创业企业绩效提出了几点对策性管理建议。
孙莹[5](2019)在《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影响 ——工作意义感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企业家创业精神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形式,对于当代企业的创业成功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激发员工的前瞻性行为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难题。而企业家作为管理研究中最重要的情境因素之一,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因此,本文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研究了员工感知到的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其实施前瞻性行为的影响,并且检验了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在这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文以长三角五个示范性工业园区的60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家创业精神感知为自变量,员工前瞻性行为为因变量,工作意义感为中介变量,基于相关文献演研究将企业家创业精神分成了进取导向、成长导向、责任导向、创新导向这四个维度,将员工前瞻性行为分为针对自我、针对团队和针对组织三个维度。本文首先进行了文献综述,对企业家创业精神、工作意义感和员工前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的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如下结论: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企业家创业精神程度越高,员工越可能实施前瞻性行为。具体来说,进取导向的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针对自我、团队、组织的前瞻性行为有显着的积极作用;成长导向的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针对自我、团队、组织的前瞻性行为有显着的积极作用;责任导向的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针对自我、团队、组织的前瞻性行为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创新导向的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针对自我、团队、组织的前瞻性行为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工作意义感在成长导向的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员工针对组织的前瞻性行为中无中介作用,而在企业家创业精神及其各维度与员工前瞻性行为及其各维度的其他关系中均有中介作用。本文力图在理论方面丰富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员工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并从员工个体的角度解释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前瞻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在实践方面,从企业家创业精神出发,为企业激发员工前瞻性行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塑造;积极启发员工对工作意义进行思考;运用不同方法激发不同指向的员工前瞻性行为。
徐旭英[6](201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国家层面肯定了创业活动及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研究型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既回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大学发展和学生成长。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实施,尚处于各自探索的阶段,有效运行机制建立还存在不足。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指创业教育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包括教育体系内的要素以及与其运行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厘清哪些是关键要素,以及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机制和策略来保障创业教育体系的运行。研究方法上首先采用多案例研究,选取四所国内外一流研究型大学,分别是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析四所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和机制特征。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三个层次的重要要素。其次,基于访谈和问卷统计分析方法,对案例研究得出的三个层次要素进行验证,最后提炼出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实证研究采用了递进式的混合研究设计,先进行小规模质性调查,在问卷完成基本分析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回访,为量化研究的结论提供解释。研究结果主要是: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五大要素,分别是顶层的“创业教育目标”要素,中间层的“创业学习的制度文化”要素和“成果转化的支持投入”要素,基础层的“研究开发”要素与“教学体系”要素。实证分析发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接纳度和所受影响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核心目标是创业思维和能力培养。根据中间层的两大要素提出两种创业教育路径,“成果转化的支持投入”要素代表对行动导向的创业教育支持路径,“创业学习的制度文化”要素代表实践导向的创业教育支持路径。由关键要素的相互关系发现,澄清创业教育价值观、区分实践与行动导向的教学风格和提供创业服务的支撑条件是构建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主要运行机制的前提。本研究提出三个创业教育运行机制。一是分层分类的学生培养机制,该机制强调区分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分层创业教育,以及按照学生的学科和创业兴趣进行分类型创业教育。二是多元化教师参与的动力机制,要点是对参与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类型、创业教育工作和动力类型进行剖析,分别通过招聘遴选解决教师欠缺问题,通过专业地位和稳定教职解决教师创业参与的风险问题,通过专业活动与创业活动接洽解决教师自我定位问题。三是资源的整合与分配机制,要点是建立创业教育中心,扩大引入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和教师自由吸引创业资源,并竞争获取校外创业资源。创业教育有效运行的改进策略分为大学、政府、个体三个层面。大学层面有三大策略,分别是跨界合作策略、创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策略和适当的服务优化策略。政府层面对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参与策略是致力于为大学和师生打造宽容自由的创业氛围和创业外部环境。个体层面主要是学生创业学习的策略。
叶慧[7](2017)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创业教育已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新理念,全球各主要国家已纷纷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创业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需要各方主体、资源以及环境之间的协同互动以达到更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因此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生态化的整体性视角推动创业教育参与主体和环境的良好互动,对于创业教育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应用案例研究和类比推理方法,根据资料情况和案例代表性,分别选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三所案例高校,通过对案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实践一手和二手资料的系统整理,总结概括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并应用该理论框架对中国案例高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呈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期在此基础之上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完善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赵冰[8](2017)在《农业领域当代中国农民创业家研究》文中提出农民是当代中国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也是最为活跃的创业创新群体之一。只要我们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稍作回顾,就不难看出农民群体所焕发出来的创业创新精神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影响。然而,目前对农民创业活动的诸多研究多数停留在对政府政策的解释层面,或是通过案例对农民创业活动做些经验描述或静态分析,而对作为创业行动者的农民,尤其是农业领域中的农民创业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本研究结合创业相关理论和中国的现实状况,以"行动者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作为指导,并辅以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方法,重点对农业领域当代中国农民创业家进行考察,分析他们的创业能力、创业动机和创业状态,探讨农民创业家的社会空间和行动网络,对他们采取的具体行动策略进行归类,总结农民创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农业领域的农民创业家通常具有显着的创新精神或企业家精神,他们敏于发现市场"空缺"或新的需求增长点,善于巧用或整合农业资源或乡村自然景观、地方知识和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乐于承担风险对新机遇做出快速反应,通过产业融合尝试开发农业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受诸多农民创业家榜样的引领、中国乡村社会经济状况迅速改变的现实驱动,以及政府关于乡村土地流转和鼓励大众创业创新政策的激励,中国农民正呈现出日益高涨的创业热情,一批扎根农业领域的农民创业家正在脱颖而出,为农业产业的现代转型、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区的繁荣增添动力,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选项。第二,农民创业家作为创业的行动者,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农业和乡土资源进行产业融合,开发农业产业的新功能,创造全新的创业形态。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第一批农民创业家不同,当前农民创业家创业的总体环境是传统市场供给过剩,创业家才能和动机对他们的创业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代农民创业的动机已呈现多样化特征,主要有兴趣驱动型、利益驱使型、职业需求型、价值实现型和生存发展型等几种类型。第三,农民创业家的社会空间,即推动其成功创业的制度条件、政策环境、社会界面和社会资源,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网络是创业者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触角,不同的社会网络可以为创业者带来不同的商业机会和资源整合能力。农民创业家创业活动的社会界面主要有以下几类:即基于家庭关系网络的农民创业界面、基于人际关系网络的农民创业界面、基于功能关系网络的农民创业界面和基于资源关系网络的农民创业界面。第四,农民创业家多数具有灵活应变的创业行动策略。基于农民创业家的自身能力和所处的创业环境的差异,他们识别机会的能力、获得资源的程度及开拓市场的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他们所采取的创业策略或商业模式也各具特色。农民创业家的行动策略主要有市场驱动型、技术巧用型、组织创新型、资源利用型和实验探索型几类。本研究还发现,目前农民创业活动难以持续推进除受自身创业能力局限外,还受农业基础设施的缺乏或简陋、行动者获得资源的途径缺乏、激励创业创新的相关配套政策与服务支持不到位、社会保障不足等因素影响。建议政府从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的角度进行政策优化,以促进农民创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
陈逢文[9](2012)在《创业融资: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视角》文中指出创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市场经济中一个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就是作为市场基本单元的企业在不断地演化:诞生、成长、成熟、扩张或者消亡,整个经济正是在这种动态过程中得到发展。显然,不断有新的企业创立是市场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就中国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创业实践越来越活跃,创业也成为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显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创业的研究,由于创业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资本市场环境,即创业融资市场,这也使得创业融资成为创业研究的焦点。创业融资属于创业管理和风险投资的交叉板块,创业管理强调创业企业家在创业企业中的关键作用,而风险投资强调创业投资者在创业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创业投资者在创业企业中不仅投入资金,而且提供了管理支持,即创业企业求助于创业投资者属于融资融智,并且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者的努力付出具有互补效应。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企业家身上,涉及其利用创业投资者的资金发展创业企业,很少提及创业投资者在创业企业中的管理贡献。即使部分学者在创业企业的研究中提及了创业投资者的管理贡献,但是其倾向于各自努力,并没有涉及到二者的互补效应。故本文从努力互补角度分析创业企业的融资契约,提出创业企业家与创业投资者的互补效应,并在其基础上展开研究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契约安排;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双边信号监控机制分析;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融资工具选择;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融资对象选择。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如下:其一,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融资契约安排,从完全信息到不完全信息,从单阶段到多阶段进行分析。在单阶段契约安排中,不完全信息促使创业企业双方选择较低努力水平。同时,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者的产出效率会影响分配比例及努力的选择,从而影响收益与效应变化;创业企业互补系数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分配比例和个体努力,但其对互补努力及总收益、总效应有显着影响。在多阶段契约安排中,不完全信息也会促使创业双方选择更低努力水平。本文以二阶段模型为例进行分析,由于在第二阶段投资者的作用开始得以显现,对于分配比例,第二阶段的分配比例大于第一阶段的分配比例,即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份额在第二阶段更大。而不同互补系数也会对于两个阶段的努力水平有所影响。当互补系数所形成的努力收益的放大程度足以抵消努力付出的成本时,投资的合作契约双方会在第二阶段加大互补努力的投入,使得指数增长的效用促进企业的最大化收益。将单阶段投资的契约安排和多阶段的融资契约模型进行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多阶段模型中引入了声誉模型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即本阶段的表现会影响到下一阶段各方的努力投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监督约束的机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多阶段的融资契约所形成的总体的效用更大,且创业投资者和创业企业家倾向于投入比单阶段更大的努力水平。其二,信号监控对于创业企业合作双方的合作水平和效率都有提升作用,同时对于产出也有增长效益,因此信号监控不失为有效的合作方式,对于创业企业的合作实践有指导作用。通过研究分析发现:①创业企业家或创业投资者单独监控时,信号监控对于双方的合作水平的提升是有促进作用;同时,信号监控对于创业投资者是一种占优策略,创业企业家出于“融资融智”等综合因素考虑会接受信号监控;②双边信号监控也是一种有效行为,但并不能保证一定优于单边监控;③对于个体效应和互补效应的监控效果,互补效应的监控既有监控影响,又有增长效应。④联合产出效应下,信号监控的效率提升作用依然存在,创业企业参与者需要在效率和产出之间做出选择,并且互补系数对于联合监控的效率有重大影响,应根据互补系数来选择合适的监控对象和相应的监控机制。其三,作为抑制双边道德风险的有力工具,可转换债券这种金融契约安排一直备受学者们的青睐,但当同时考虑到阶段性利润和创业企业家与创业投资者努力互补效应之后,各种常用金融工具都可以成为最佳选择。通过研究发现:①当创业企业家在契约选择中拥有完全议价能力时,普通股、普通债券、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是可执行的唯一最优合同;②创业企业家与创业投资者努力互补性很低时,对于创业企业家而言普通债券是最优合同;③创业企业家与创业投资者努力互补性适中时,当资本成本相对较低时,可转换债券对于创业企业家是最优的。而当资本成本相对较高时,普通债券对于创业企业家是最优的;④创业企业家与创业投资者努力互补性高时,当资本成本相对较低时,普通股是最优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时,优先股是最优的。其四,创业企业家根据经济性和行为性因素选择银行贷款、天使投资者和风险投资者,从而得到创业企业家在融资对象上的最优选择。通过研究发现:①当努力互补效应过小时,受资本约束影响较小创业企业家选择风险资本融资;②当努力互补效应适中时,受资本约束影响较小创业企业家选择天使资本融资,随着资本回报要求的增加,创业企业家选择风险资本融资;③当努力互补效应过大时,受资本约束影响较小创业企业家选择天使资本融资。而无论努力互补效应的大小,受到资本约束影响较大创业企业家一定会选择银行融资。
李淑芬[10](2011)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构建始终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家作为企业活动的组织者,逐渐成为决定企业成长的主体。在我国目前“关系本位”的特殊国情下,企业家社会资本及社会网络成为企业获取资源、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产业集群是以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本研究将分析的层面深入到产业群集群内部,以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的企业家社会资本为分析起点,以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揭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进而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动态维度本研究引入企业家网络能力来弥补网络特征的“先天性”缺陷,提出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动态维度,并结合学者们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网络特征的研究,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划分为企业家网络结构维度和企业家网络能力维度,企业家网络结构维度从企业家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异质性来衡量,企业家网络能力从企业家网络构建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来衡量。(2)建立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研究模型对于原生性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来讲,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外部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外部资源获取是企业家社会资本提升企业绩效、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本文构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资源获取——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模型。首先,企业家的网络结构属性对资源获取产生影响。企业家网络规模、企业家网络密度、企业家网络异质性的差异对运营资源和知识获取的结果产生不同影响。其次,企业家网络能力对资源获取产生影响。具有较强网络构建能力的企业家能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需求,选择潜在网络合作伙伴,构建网络关系。企业家网络管理能力的差异也会影响企业家在现有网络中的位置、地位及与网络成员之间密切程度,从而影响资源的可获得性。再次,资源获取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获取企业所需的知识资源和运营资源,并通过知识资源与运营资源的整合,形成独特的产品或能力,集群企业可以建立和保持长期和稳定竞争优势。(3)验证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各个假设企业家社会资本通过资源获取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根据实证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假设中,16条通过检验,1条没有通过,3条部分通过。第三章提出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理论从实证中进一步得到了印证。对于没有通过的假设,本文依据相关理论和样本背景进行了解释和讨论。除此之外,本文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背景变量对研究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家年龄、企业家相关工作经历、企业家学历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会产生显着的影响。(4)挖掘出吸收能力对“资源获取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调节影响企业吸收能力调节资源获取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企业家社会资本为运营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获取提供外部途径,但外部资源作用于企业绩效还需要企业具有吸收消化这些资源的能力。本文认为企业吸收能力越强,企业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的运营资源利用效果越好,知识资源的转移速度越快,集群企业竞争优势越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家社会资本维度的重新界定。本研究突破以往只从静态特征描述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局限性,从“静态+动态”的视角界定企业家社会资本,把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企业家网络结构与企业家网络能力两大维度,并对每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这一研究视角不仅从网络结构特征来分析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也为通过动态的企业家社会网络构建和企业家社会资本积累来增加企业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支撑。企业家社会资本维度的重新界定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本研究把企业家网络结构、企业家网络能力、资源获取以及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框架体系内,从资源获取视角构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模型。研究引入了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这一理论“黑箱”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模型不仅符合理论上的逻辑推演,而且也得到实证数据强有力的支持。模型突破了以往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本文把研究对象界定为传统制造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探讨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往多数的企业家社会资本研究是以单独的中小企业或新创企业为对象,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或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而产业集群作为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具有鲜明的嵌入性特征,企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时集群环境下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于企业成长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会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有利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对传统产业集群下企业家如何通过提升社会资本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供现实指导,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创业家和企业家应是两个不同层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家和企业家应是两个不同层次(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企业家特质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1.1 创业企业绩效的概念及其测度 |
2.1.2 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创业企业家特质的相关研究 |
2.2.1 人格特质理论的提出及概念辨析 |
2.2.2 创业企业家消极特质 |
2.2.3 创业企业家特质对创业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 |
2.3.1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维度划分 |
2.3.2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
3.1.1 创业企业绩效的内涵界定及三阶段测度 |
3.1.2 创业企业家特质的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
3.1.3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界定 |
3.2 创业企业家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3.2.1 创业企业家成就需要与创业企业绩效 |
3.2.2 创业企业家冒险倾向与创业企业绩效 |
3.2.3 创业企业家自恋与创业企业绩效 |
3.3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理论分析 |
3.3.1 创业企业家教育背景的调节作用 |
3.3.2 创业企业家创业经验的调节作用 |
3.4 理论模型构建及假设汇总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库选择和问卷设计 |
4.2 变量选取及测度 |
4.2.1 创业企业绩效的测量 |
4.2.2 创业企业家特质的测量 |
4.2.3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测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检验模型与方法 |
4.4 预调研与数据收集 |
第五章 实证检验 |
5.1 量表信度及效度分析 |
5.1.1 信度检验 |
5.1.2 效度检验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相关分析 |
5.4 多元回归分析 |
5.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创业企业家特质对创业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5.4.3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调节效应的检验 |
5.5 实证结果汇总 |
5.6 实证结果讨论 |
5.6.1 创业企业家特质对创业企业绩效直接影响的结果讨论 |
5.6.2 创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型高校 |
1.2.2 大学生创业 |
1.2.3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 |
1.3 研究路径 |
1.3.1 研究问题及内容构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相关研究综述 |
2.1.1 研究型大学 |
2.1.2 创业教育 |
2.1.3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 |
2.2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Timmons创业过程理论 |
2.3.3 素质冰山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建构 |
3.1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要素的筛选 |
3.1.1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的关键要素筛选 |
3.1.2 通过文献筛选的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要素 |
3.1.3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关键要素筛选 |
3.1.4 基于德尔菲法筛选的评价指标要素 |
3.1.5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指标的构建 |
3.2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量表 |
3.2.1 量表的设计思路 |
3.2.2 评价指标要素分析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4 问卷预测试的基本情况 |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1 量表的效度检验与因子提取 |
3.3.2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量表的信度检验 |
3.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指标重构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水平的评价 |
4.1 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 |
4.1.1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原理 |
4.1.2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4.2 模糊综合评价 |
4.2.1 数据来源及抽样方案 |
4.2.2 评价过程 |
4.2.3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结果分析 |
4.3 样本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
4.4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4.1 主要问题 |
4.4.2 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人力资本形成机理 |
5.1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形成的机理 |
5.1.1 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逻辑 |
5.1.2 专业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 |
5.1.3 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的机理 |
5.2 专业能力与创业人力资本关系的检验 |
5.2.1 结构方程模型 |
5.2.2 专业能力与创业人力资本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
5.2.3 模型结果的理论分析 |
5.2.4 模型反映的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启示 |
6.3.1 个体层面 |
6.3.2 高校层面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B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和专家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韩国潜在创业者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调查分析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4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企业家阶段 |
2.1.2 企业成长阶段分析 |
2.1.3 政策扶持对创业行动研究 |
2.1.4 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研究 |
2.1.5 创业行动的研究 |
2.1.6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创业概念和类型 |
2.2.2 Timmons创业过程理论 |
2.2.3 创业资源禀赋理论 |
2.2.4 创业行动理论 |
第3章 理论机制分析 |
3.1 创业行动的相关理论 |
3.2 创业行动的构成因素 |
3.2.1 发现机遇 |
3.2.2 创业意图 |
3.3 扶持政策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3.3.1 创业生态界 |
3.3.2 创业生态界的组成 |
3.3.3 韩国创业政府扶持 |
3.3.4 政府扶持现状 |
3.4 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创业过程 |
3.4.1 创业过程框架 |
3.4.2 创业过程的构成因素 |
3.5 创业政府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的提出 |
4.1 研究模型的设定 |
4.2 结构方程模型 |
4.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定义 |
4.2.2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点 |
4.2.3 结构方程模型 |
4.3 研究假设的设置 |
4.3.1 政策扶持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4.3.2 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4.3.3 政府扶持政策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
4.3.4 社会支持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
4.3.5 创业过程对创业行动的影响 |
4.4 相关变量设定与说明 |
4.4.1 核心解释变量(自变量) |
4.4.2 中介变量:创业过程 |
4.4.3 从属变量:创业行动 |
4.5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4.5.1 问卷设计 |
4.5.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人口统计学特征 |
5.1.2 技术统计及正规性分析 |
5.1.3 相关分析 |
5.2 结构方程的实证分析 |
5.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2.3 信赖度与效率性验证 |
5.2.4 媒介效应 |
5.2.5 人口统计学特点与创业行动的关系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之处 |
6.2.1 政策建议 |
6.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 |
致谢 |
(4)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创业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1.1 创业企业基本内涵 |
2.1.2 创业企业绩效基本内涵 |
2.1.3 创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 |
2.2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1 社会资本基本内涵 |
2.2.2 企业家社会资本内涵 |
2.2.3 社会资本相关理论 |
2.3 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业企业绩效划分及测度界定 |
3.2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业企业绩效 |
3.2.1 企业家政治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3.2.2 企业家银行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3.2.3 企业家风险投资机构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3.2.4 企业家承销商关系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3.3 企业家先前经验与创业企业绩效 |
3.3.1 企业家先前经验对创业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
3.3.2 企业家先前经验对创业企业绩效影响的调节作用 |
3.4 理论模型构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变量设计 |
4.3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 变量间的Pearson系数分析 |
5.4 社会资本、先前经验对创业企业绩效回归分析 |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影响 ——工作意义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企业家创业精神 |
2.1.1 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内涵界定 |
2.1.2 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基本维度及测量 |
2.1.3 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结果变量 |
2.2 工作意义感 |
2.2.1 工作意义感的内涵界定 |
2.2.2 工作意义感的基本维度及测量 |
2.2.3 工作意义感的前因变量 |
2.2.4 工作意义感的结果变量 |
2.3 员工前瞻性行为 |
2.3.1 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内涵界定 |
2.3.2 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基本维度及测量 |
2.3.3 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前因变量 |
2.4 企业家创业精神、工作意义感及员工前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
2.5 研究评价与总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变量的界定 |
3.2 研究模型 |
3.3 研究假设 |
3.3.1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影响 |
3.3.2 工作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
3.4 样本对象 |
3.5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3.5.1 问卷设计 |
3.5.2 企业家创业精神测量 |
3.5.3 工作意义感测量 |
3.5.4 员工前瞻性行为测量 |
3.6 预测试与量表修订 |
第4章 数据分析 |
4.1 数据收集 |
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 量表信效度分析 |
4.3.1 企业家创业精神量表信效度检验 |
4.3.2 员工前瞻性行为量表信效度检验 |
4.3.3 工作意义感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样本结构分析 |
4.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值 |
4.5 各变量人口统计差异分析 |
4.5.1 主要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 |
4.5.2 主要变量在年龄上的差异 |
4.5.3 主要变量在学历上的差异 |
4.5.4 主要变量在职位等级上的差异 |
4.6 相关分析 |
4.6.1 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员工前瞻性行为的相关分析 |
4.6.2 员工工作意义感知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分析 |
4.7 回归分析 |
4.7.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7.2 自相关检验 |
4.7.3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回归分析 |
4.7.4 工作意义感知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1 假设检验结果 |
5.1.2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影响 |
5.1.3 工作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
5.1.4 对未通过的研究假设的解释 |
5.2 管理启示 |
5.2.1 塑造企业家创业精神 |
5.2.2 启发员工工作意义思考 |
5.2.3 区别对待不同前瞻性行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影响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影响的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的核心问题 |
1.2.2 论文章节纲要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与结果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研究型大学 |
2.1.2 创业教育相关概念 |
2.1.3 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
2.2 相关的研究基础 |
2.2.1 创业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
2.2.2 创业教育过程模型 |
2.2.3 创业生态系统 |
2.3 重要议题 |
2.3.1 理念和目的 |
2.3.2 内容和方法 |
2.3.3 组织管理 |
2.3.4 外部关系网络 |
2.3.5 质量评价 |
2.4 研究述评 |
3 国外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 |
3.1 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现状 |
3.2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分析 |
3.2.1 理念与目标 |
3.2.2 师资力量 |
3.2.3 课程教学体系 |
3.2.4 支持网络 |
3.2.5 利用外部环境 |
3.2.6 特点和经验 |
3.3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分析 |
3.3.1 背景和理念 |
3.3.2 组织与管理 |
3.3.3 激发教师的作用 |
3.3.4 课程教学体系 |
3.3.5 内外部的创业网络 |
3.3.6 特点与经验 |
3.4 案例比较分析 |
3.4.1 共同的重要要素分析 |
3.4.2 存在的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 |
4.1 国内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发展情况 |
4.1.1 历史发展 |
4.1.2 组织与管理模式 |
4.1.3 问题与争议 |
4.2 清华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分析 |
4.2.1 创业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
4.2.2 扁平化的项目组织与管理 |
4.2.3 对学生创业活动的拓展和服务 |
4.2.4 高水平研发推动创业教育 |
4.2.5 特点与挑战 |
4.3 浙江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分析 |
4.3.1 理念与目标 |
4.3.2 项目、课程与教学 |
4.3.3 产学研结合推动的创业教育 |
4.3.4 以引入创投为核心建立创业网络 |
4.3.5 特点与挑战 |
4.4 案例比较分析 |
4.4.1 共同的重要要素分析 |
4.4.2 存在的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分析 |
5.1 提出关键要素分析的框架 |
5.1.1 基于案例的要素框架 |
5.1.2 基于质性研究改进要素框架 |
5.2 对创业教育关键要素的验证 |
5.2.1 数据获取 |
5.2.2 描述统计 |
5.2.3 差异检验 |
5.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小结和讨论 |
5.3.1 创业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
5.3.2 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
5.3.3 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构成 |
6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与策略 |
6.1 机制构建的前提 |
6.1.1 澄清创业教育价值观 |
6.1.2 区分实践与行动导向的教学风格 |
6.1.3 建立创业服务的支撑条件 |
6.2 创业教育运行的重要机制 |
6.2.1 分层分类的学生培养机制 |
6.2.2 多元化教师参与的动力机制 |
6.2.3 资源整合与分配机制 |
6.3 创业教育有效运行的策略 |
6.3.1 大学层面的策略 |
6.3.2 国家层面的参与策略 |
6.3.3 个体层面的参与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和表 |
附录 B:访谈提纲 |
附录 C:调查问卷 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7)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概况 |
1.1.2 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
1.1.3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创业教育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业教育 |
2.1.2 生态系统 |
2.1.3 创业生态系统 |
2.1.4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2.1 创业生态系统 |
2.2.2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2.2.3 国内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进展述评 |
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比较类推法 |
3.2.3 文本分析法 |
3.2.4 案例研究法 |
3.3 案例选取 |
3.4 技术路线 |
3.5 分析框架构建 |
3.6 研究伦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麻省理工学院案例研究 |
4.1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概述 |
4.2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缘起 |
4.3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4.3.1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实践 |
4.3.2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
4.3.3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特征及运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慕尼黑工业大学案例研究 |
5.1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概述 |
5.2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缘起 |
5.3 慕尼黑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5.3.1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实践 |
5.3.2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
5.3.3 慕尼黑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特征及运行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交通大学案例研究 |
6.1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教育概述 |
6.2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缘起 |
6.3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6.3.1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教育实践 |
6.3.2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论构建 |
7.1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案例分析 |
7.2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特征 |
7.3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总结、对策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应用举例 |
8.3 完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农业领域当代中国农民创业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4 研究设计和总体框架 |
第二章 农民和农民创业家 |
2.1 创业家和农业创业家 |
2.2 农民和农民创业家 |
2.3 农民创业家的基本状态 |
2.4 农民创业家与农村发展 |
2.5 相关讨论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的农民创业家 |
3.1 作为行动者的农民创业家代表 |
3.2 农民创业家的社会阅历 |
3.3 农民创业家的能力结构 |
3.4 农民创业家的创业动机 |
3.5 关于农民创业实践的调查访谈 |
3.6 相关讨论 |
第四章 农民创业家的社会空间 |
4.1 行动者界面和社会资本理论 |
4.2 农民创业家活动的制度条件和政策空间 |
4.3 农民创业家的社会界面 |
4.4 相关讨论 |
第五章 农民创业家的行动策略 |
5.1 关于创业行动的理论评述 |
5.2 市场驱动型的农民创业 |
5.3 技术巧用型的农民创业 |
5.4 组织创新型的农民创业 |
5.5 资源利用型的农民创业 |
5.6 实验探索型的农民创业 |
5.7 相关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促进更多农民创业家脱颖而出的政策选项 |
6.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农民创业创新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主要人物访谈提纲汇总 |
附录三 主要调研对象情况简介 |
作者简介 |
(9)创业融资: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创业管理视角下的努力互补 |
1.2.2 风险投资视角下的努力互补 |
1.3 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及内容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1 创业企业家 |
2.1.2 创业投资家 |
2.1.3 融资契约理论 |
2.1.4 创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2 风险投资的基本理论 |
2.2.1 投资选择 |
2.2.2 管理支持 |
2.2.3 市场退出 |
2.3 创业企业契约设计的文献综述 |
2.3.1 单边道德风险 |
2.3.2 双边道德风险 |
2.4 创业企业监控的文献综述 |
2.5 创业企业融资工具的文献综述 |
2.6 创业企业融资对象的文献综述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融资契约设计 |
3.1 创业契约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3.2 单阶段创业契约设计 |
3.2.1 完全信息下单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3.2.2 不完全信息下单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3.2.3 单阶段创业契约的数值模拟 |
3.3 多阶段创业契约设计:互补系数内生化及声誉模型 |
3.3.1 完全信息下多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3.3.2 不完全信息下多阶段创业契约模型 |
3.3.3 两阶段创业契约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信号监控模型 |
4.1 创业信号监控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4.2 无信号监控下的基本模型 |
4.2.1 完全信息下无信号监控模型 |
4.2.2 不完全信息下无信号监控模型 |
4.3 信号监控下的模型拓展 |
4.3.1 创业企业家监控创业投资者的信号模型 |
4.3.2 创业投资者监控创业企业家的信号模型 |
4.3.3 双边信号监控模型 |
4.4 信号监控的数值模拟 |
4.4.1 个体效应下信号监控模型 |
4.4.2 互补效应下信号监控模型 |
4.4.3 联合产出下信号监控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融资工具选择 |
5.1 创业融资工具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5.2 创业融资工具的基本模型 |
5.2.1 努力水平选择与收益分析 |
5.2.2 中间收入、努力互补及资本成本 |
5.3 创业融资工具的模型分析 |
5.3.1 普通债券的模型分析 |
5.3.2 可转换债券的模型分析 |
5.3.3 普通股的模型分析 |
5.3.4 优先股的模型分析 |
5.3.5 其他融资工具的模型分析 |
5.4 创业融资工具的最优选择 |
5.4.1 低努力互补性下融资工具选择 |
5.4.2 中努力互补性下融资工具选择 |
5.4.3 高努力互补性下融资工具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创业融资对象选择 |
6.1 创业融资对象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6.2 创业融资对象的基本模型 |
6.2.1 银行融资的模型分析 |
6.2.2 风险投资的模型分析 |
6.2.3 天使投资的模型分析 |
6.3 创业融资对象的对比选择分析 |
6.3.1 创业融资对象的数值模拟 |
6.3.2 创业融资对象的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 (包括待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10)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资源依附理论 |
2.1.3 社会资本理论 |
2.1.4 竞争优势理论 |
2.2 企业家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
2.2.1 企业家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2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3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评述 |
2.3 企业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1 企业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2 企业家对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3 相关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模型构建 |
3.1 研究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 |
3.2 企业家社会资本维度划分 |
3.2.1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界定 |
3.2.2 企业家社会资本维度划分 |
3.3 资源获取的维度划分 |
3.3.1 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
3.3.2 资源获取的维度划分 |
3.4 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界定和指标选取 |
3.4.1 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界定 |
3.4.2 企业竞争优势的指标选取 |
3.5 研究模型的提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假设的提出 |
4.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资源获取的关系假设 |
4.1.1 企业家网络特征与资源获取 |
4.1.2 企业家网络能力与资源获取 |
4.2 知识资源获取与运营资源获取的关系假设 |
4.3 资源获取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
4.4 资源获取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中介作用假设 |
4.5 吸收能力对资源获取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调节影响假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问卷的设计与检验. |
5.1 研究变量的测度 |
5.1.1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测度 |
5.1.2 资源获取的测度 |
5.1.3 吸收能力的测度 |
5.1.4 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
5.1.5 背景变量的测度 |
5.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5.2.1 问卷设计过程 |
5.2.2 问卷设计内容和形式 |
5.2.3 样本选取 |
5.2.4 问卷发放及回收 |
5.2.5 样本描述 |
5.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数据分析 |
6.1 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
6.1.1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整体描述 |
6.1.2 资源获取的整体描述 |
6.1.3 吸收能力的整体描述 |
6.1.4 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整体描述 |
6.2 背景变量对主要研究变量的影响 |
6.2.1 企业规模对主要研究变量的影响 |
6.2.2 行业类型对主要研究变量的影响 |
6.2.3 企业家年龄对主要研究变量的影响 |
6.2.4 企业家相关工作经历对主要研究变量的影响 |
6.2.5 企业家学历对主要研究变量的影响 |
6.3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假设检验 |
6.3.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资源获取的关系检验 |
6.3.2 知识资源获取对运营资源获取的影响检验 |
6.3.3 资源获取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检验 |
6.3.4 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检验 |
6.3.5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结果分析 |
7.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资源获取的关系 |
7.2 资源获取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
7.3 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 |
7.4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7.5 实践启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创业家和企业家应是两个不同层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企业家特质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王孝孝.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2]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研究[D]. 夏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政策扶持与社会支持对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韩国潜在创业者数据的实证分析[D]. 李遂完. 广西大学, 2020(07)
- [4]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彬.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9)
- [5]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员工前瞻性行为的影响 ——工作意义感的中介作用[D]. 孙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D]. 徐旭英. 浙江大学, 2018(08)
- [7]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案例的分析[D]. 叶慧.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2)
- [8]农业领域当代中国农民创业家研究[D]. 赵冰.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9]创业融资:基于努力互补效应的视角[D]. 陈逢文. 重庆大学, 2012(06)
- [10]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 李淑芬. 吉林大学, 2011(08)
标签:创业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