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棉种质资源鉴定及其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21)在《基于产量、品质性状的陆地棉优异种质筛选》文中提出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主要的纺织工业原材料。棉纤维约占全球使用纤维的35%,提高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是主要的棉花育种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棉纺织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进一步基于产量和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陆地棉种质资源是当前棉花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来自中国、哥斯达黎加、巴基斯坦、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兹别克斯坦、法国、吉尔吉斯斯坦、墨西哥、马里和肯尼亚13个国家的978份棉花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对铃重、子指、衣分、纤维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短纤维率等8个性状进行了鉴定与评价,最终筛选出产量相关性状和品质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材料22份,可作为今后棉花育种工作的亲本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由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得出,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子指(15.00%),其次是铃重(13.93%),衣分的变异系数最小(11.70%)。表明在产量相关性状中改良潜力最大的是子指;在品质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短纤维率(13.31%),其次是断裂比强度(10.20%),第三是马克隆值(8.79%),再次是纤维长度(6.53%),最后是整齐度(1.72%),说明短纤维率改良潜力最大。2、相关分析表明:铃重与子指、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衣分与马克隆值之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子指与纤维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纤维长度与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整齐度与断裂比强度之间都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断裂比强度与铃重、子指、纤维长度、整齐度都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短纤维率与马克隆值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0.24%。3、利用离差平方和聚类法构建聚类树状图,根据8个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将978份种质资源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前三个类群包含了大部分种质。第Ⅰ类群是最大的类群,共有793份种质,典型特征是衣分均值最高。第Ⅱ类群共有51份种质,各个性状的平均值都较低,属于产量相关性状和品质性状较差的类群,但是铃重、衣分的变异系数较大;第Ⅲ类群有131份种质,表现特征为长纤维、大铃、断裂比强度较高,马克隆值较好,是各性状表现最好的类群。4、共鉴定出铃重大于6.2g的种质113份;衣分在40%以上的有109份;纤维长度在30 mm以上的有480份;断裂比强度在30 cN/tex以上的有466份;马克隆值达到A级标准的有25份。综合性状较好的22份种质分别为:中R014121、中棉所14号、MSCO-12、鲁无16、中0548、哥利格35-W、布哈拉6号、河大65-125、波棉3号(“1”式)、无酚1号、石无107、无极一枝花、冀91-28、孝2168、河无309、黑山棉1号、宁棉18号(华东6555)、70-24、八农212、中无268、苏棉11号、辽无354。基于以上结果,得出本试验结论:基于表型性状为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产量相关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共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优异种质22份,对棉花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李玲玉[2](2020)在《基于EPG技术的棉花抗蚜种质材料筛选》文中认为棉蚜(半翅目:蚜科)是棉花重要害虫,严重危害棉花的产量与品质。有效抗蚜虫基因尚未出现的情况下,从棉花种质材料中筛选和建立棉蚜抗性鉴定方法可为抗蚜棉花材料的选育和棉蚜田间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8个已知抗蚜性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室内调查统计和分析不同棉花材料上棉蚜的存活率、产仔数和种群净增殖率等生长繁殖参数,同时利用EPG(刺探电位技术)采集棉蚜在不同棉花材料上的取食行为相关参数,通过不同棉花材料上棉蚜生长繁殖参数与EPG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初步筛选出5个主要的可作为棉花对蚜虫抗性评价指标的EPG参数;利用该5个主要EPG指标对80个种质资源棉花材料进行了抗蚜性筛选,为室内EPG技术筛选抗蚜棉花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研究了棉蚜在一天内的取食行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旨在明确棉蚜取食规律,为田间喷施农药提供科学依据。1.室内棉蚜生长发育和EPG采集技术相结合,明确了棉蚜在8个田间抗蚜水平表现不同的棉花品种上的刺探、取食行为,结果表明在室内鉴定的棉花抗蚜等级与在田间鉴定的抗蚜等级一致。结合棉蚜在叶片上的存活率、产仔数、种群净增殖率等,筛选出Np波总次数、E1波总次数、第1次刺探出现时间、第1次E1波持续时间和第1次E2波出现时间5个主要的EPG参数,可初步作为棉花对蚜虫的抗性鉴定指标,为棉花抗蚜鉴定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2.以棉蚜在不同种质棉花材料上的存活率、产仔数及净增殖率等参数为参照,结合EPG相关指标,初步筛选出80个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的抗蚜程度。结果表明,棉蚜抗性程度较高的材料有:“太原02-25”、“402”、“MS-66”、“台湾光复3号”和“辽棉1号”>“巴西017”和“一树红”>“巴西014”和“东兰那亨大花”>“PD9364”和“鲁R1297”等;相对感蚜虫的材料有:“晋棉21号”>“晋农大远2-3”、“榜圩-陆”、“富川湿坝大花”和“冀棉1号”>“AC239”>“PD0111”、“苏联棉143系”、“布兰科3363”和“冀省03H16”等;其他棉花材料处于中间抗蚜性状态。3.明确了棉蚜在一天内的取食行为变化,结果表明,在10:0012:00和17:0019:00之间,Pd波、E1波和E2波持续时间长,棉蚜刺探叶肉细胞、分泌唾液和被动吸食汁液等口针活动强烈。若选用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的药剂防治棉蚜,在考虑到药剂本身的施用条件下,推荐喷施农药的时间在10:0012:00和17:0019:00之前,更能充分发挥触杀与胃毒的双重作用。
张乐[3](2020)在《云南开远木棉棉纤维色泽改良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开远木棉(G.barbadense)属锦葵科棉属植物,是抗性较好的多年生海岛棉地方品种。其株型高大、紧凑,花、叶、果均具有潜在的观赏价值。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作为观赏植物而被种植。为进一步提升开远木棉的观赏价值,本研究采用RNA干扰、种间杂交和嫁接技术来改变开远木棉纤维色泽,使其纤维颜色呈现多样化,为开远木棉在园林观赏方面的应用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了棕色纤维的开远木棉:以开远木棉为母本,棕色棉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得到的一棵F1植株,其株型、花、叶等多个性状遗传开远木棉特征,而纤维是介于两亲本(棕色和白色)之间的浅棕色。这个结果表明开远木棉与彩棉的种间杂交技术是开远木棉纤维色泽改良的一条有效途径。2.获得了彩棉和开远木棉的嫁接苗:以株型高大、生长势强的开远木棉为砧木,绿色棉和棕色棉分别为接穗,选用斜接法和劈接法进行嫁接。分别成功获得了绿棉和棕棉与开远木棉的嫁接苗,这表明嫁接技术也是改良开远木棉棉纤维色泽的一种有效途径。3.成功构建了F3’5’H基因的干扰载体,获得了3株含F3’5’H基因RNA干扰载体的阳性植株:以开远木棉叶片的RNA为模板,根据NCBI公布的一个棉花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F3’5’H基因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干扰片段。利用Gateway技术,通过BP和LR反应,构建F3’5’H基因的干扰载体。经验证,成功构建了F3’5’H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直接侵染开远木棉划伤的种子,通过共培养和筛选培养基,进行遗传转化,并对转化植株进行抗性筛选和PCR验证鉴定,得到3株阳性植株,表明F3’5’H基因的干扰载体已经成功导入了开远木棉基因组。其阳性植株的性状与对照植株在生长势、叶型和叶色等方面有显着的不同。
郝永水[4](2020)在《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纤维作物。在全世界棉花种植生产中,陆地棉由于产量高,适应性强而得到了广泛种植,但纤维品质一般。野生种毛棉具有多绒毛、抗虫、抗旱及纤维细、强等特性。因此,将毛棉中的优异基因导入到陆地棉中,有利于进一步改良陆地棉品种。本研究以陆地棉优良品种中棉所35为轮回亲本,以毛棉P0601211为供体亲本,构建了一套陆地棉背景的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利用358个SSR标记对BC3F2群体的559个单株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BC3F2单株,BC3F2:3、BC3F2:4株系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表型数据,进行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单株分析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单株的遗传背景恢复率达到了76.3%-97.3%,平均单株恢复率为89.7%。单株导入片段总长度在67.9cM-919.3cM之间,平均长度为377.5cM,占所检测区域的9.5%。其中,导入的纯合片段平均长度为95.3cM,占所检测区域的2.4%;导入杂合片段平均长度为282.2cM,占所检测区域的7.1%。单株导入片段数在5-74个之间,平均导入片段数27.2个。2.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各染色体分析在26条染色体中,各染色体遗传背景恢复率在77.1%-96.4%之间,平均恢复率为89.9%。导入代换系片段平均长度为14.4cM,占所检测区域的9.2%。其中导入的纯合片段长度在0.9cM-9.8cM之间,平均长度为3.6cM,占所检测区域的2.3%;导入的杂合片段长度在3.2cM-28.2cM之间,平均长度为10.8cM,占所检测区域的6.9%。第21染色体导入片段长度最长(38.0cM),第4染色体最短(4.2cM)。3.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对BC3F2(2017)、BC3F2:3(2018)、BC3F2:4(2019)3个群体进行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共检测到177个QTL,其中85个产量相关QTL(21个衣分、40个子指、24个铃重),解释表型变异1.7%-9.9%;92个维品质相关QTL(28个纤维长度、16个纤维整齐度、14个纤维比强度、20个纤维马克隆值、14个纤维伸长率),解释表型变异2.0%-12.6%。在染色体A亚组共检测到101个QTL,D亚组检测到76个QTL。在2个环境同时检测到的QTL有42个(2个衣分、19个子指、1个铃重、10个纤维长度、1个纤维整齐度、2个纤维比强度、3个纤维马克隆值、4个纤维伸长率),在3个环境同时检测到的QTL有11个(1个衣分、7个子指、2个纤维长度、1个纤维马克隆值)。有利等位基因来自毛棉的QTL有80个,来自中棉所35的有利等位基因的QTL有97个。
温天旺[5](2019)在《连锁和关联作图解析棕色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文中认为棕色棉是彩棉的主要类型,其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在纺织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比传统的白棉,棕色棉的纤维产量和品质表现差一些,而传统的棕色棉育种方法难以打破棕色棉育种瓶颈。因此,借助于现代分子遗传学方法系统性地解析棕色棉的遗传基础有助于为棕色棉分子育种、棕色棉基因克隆和棕色棉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连锁和关联作图是解析农作物农艺性状遗传基础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基于这两种方法利用一个棕色棉连锁群体和一个棕色棉关联分析群体开展棕色棉遗传基础的研究。首先,本研究采用白棉材料(G.hirsutum cv.HD208)与实验室前期通过海陆杂交产生的深棕色棉突变体(ys)构建连锁群体,并主要利用传统SSR标记进行连锁作图;其次,收集了一个包含100份棕色棉和109份白棉的关联群体,并应用重测序方法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分型,进行了棕色棉与白棉的case-control分析;与此同时,选取了全部的100份棕色棉和21份具有代表性的白棉材料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农艺性状的考察,进行了农艺性状-基因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最后,利用深棕色棉突变体,100份棕色棉和21份白棉,对棕色棉主效位点Lc1区域的遗传倒位片段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 棕色棉纤维颜色、品质和产量性状遗传解析本研究通过连锁分析将棕色棉主效遗传位点Lc1锁定在1 Mb物理区间内。在该区间内发现了~0.52 Mb的共分离区块,有一个重组热点存在于区间右边界。关联分析将棕色棉遗传位点Lc1剖析为两个QTL位点:q BF-A07-1和q BF-A07-2,其中q BF-A07-1介导了棕色棉颜色的产生,而q BF-A07-2影响了棕色棉颜色深浅。q BF-A07-1区间内找到了一个在棕色棉与白棉间表达量差异显着的候选基因Gh_A07G2341,该基因属于MYB转录因子家族中的TT2基因,并在棕色棉资源群体和突变体材料中发现了与该基因相关的遗传变异。单倍型分析发现当代棕色棉资源材料和突变体中含有海岛棉遗传渐渗的印记。GWAS共找到10个纤维产量相关的QTL和19个纤维品质相关的QTL,GWAS结果表明影响纤维颜色的位点q BF-A07-2显着影响纤维颜色并与纤维产量、品质呈负相关关系。2. 棕色棉中微倒位的遗传解析本研究基于个体和群体遗传学水平对倒位片段Inv(A07)p1.09p2.23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nv(A07)p1.09p2.23可以通过高通量重测序的方法进行探测;遗传倒位产生的同时,在断裂点附近也发生了基因组小片段的缺失,基因(Ghir_A07G000980)结构被破坏和断裂点附近基因的表达异常;遗传倒位Inv(A07)p1.09p2.23只存在于深棕色棉中,其在棕色棉优异栽培品种中经历了负向选择,Inv(A07)p1.09p2.23和纤维颜色及9个农艺性状显着相关;群体遗传水平研究表明在连锁群体中Inv(A07)p1.09p2.23区间内缺少重组事件的发生,并且在自然群体中该区间内核苷酸多样性较低,连锁不平衡程度较高。3. 棕色棉与白棉资源群体两个株型结构性状遗传解析本研究通过多环境田间实验,考察了121份资源材料群体的两个株型结构相关性状:株高和果枝数,重测序数据重新比对新一代参考基因组的结果表明该群体有2,620,639个SNPs。通过GWAS共找到5个株高相关QTL和6个果枝数相关QTL;QTL等位基因分析发现负向效应等位位点一般富集在栽培品种中;基于关联到的QTL,基因注释信息和已经发表的QTL信息,本研究分析了其中四个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及其内部的遗传变异,预测q D02-FSBN-1位点内的两个候选基因Ghir_D02G017510和Ghir_D02G017600,发现Ghir_D02G017510基因内部有一个起始密码子提前的遗传变异;q A12-FSBN-2位点内找到一个果胶裂解酶家族的候选基因Ghir_A12G026570,基因内发现有一个显着相关的SNP:A12_105366045(T/C)可以引起Ghir_A12G026570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
赵天伦[6](2019)在《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合成机理及全基因组解析》文中指出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不仅是纺织工业自然纤维的最大来源,其棉籽也是优质食用油和蛋白质的巨大来源。色素腺体是棉属及其近缘植物所特有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最主要的物质是棉酚。棉酚是主要储存在棉花色素腺体中的重要次生代谢物,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对人和非反刍动物的毒性却大大地影响了棉籽的综合利用。因此,近年来关于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包括色素腺体的形态差异、形态建成、分布规律、遗传机制、棉酚合成部位、合成途径、检测分析和调控机制,旨在更有效地进行精准分子育种,培育出植株有色素腺体种子无色素腺体的棉花品种,在保持植株有棉酚的病虫害防御机制的前提下,实现低酚棉籽的综合利用。本研究选取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的近等基因系等材料,研究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和棉酚的生物合成,分析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关系,并通过近等基因系之间的全基因组比较,解析色素腺体形成与棉酚合成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陆地棉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以中棉所17、珂字棉312、单节显性系1(Gl2Gl2g13gl3)、单节显性2(gl2gl2Gl3Gl3)和TM-1为材料,调查了各个组织的色素腺体形态,包括大小和密度。结果表明,器官之间色素腺体大小和密度差异显着,其中铃壳的色素腺体最大,其次为萼片,上部叶、花瓣和棉仁中的色素腺体较小;色素腺体密度以棉仁最密,其次为叶片和花瓣,铃壳的色素腺体密度最小。从不同色素腺体基因之间来看,Gl2对色素腺体的大小起主要作用,而Gl2和Gl3共同决定了色素腺体的密度。种胚发育过程的连续石蜡切片观察结果发现,花后18 d左右幼胚组织出现一些细胞质密度高,细胞核大,胞间间隙小,核染色较深的特殊色素腺体细胞群,2 d后,该群细胞以溶生型的方式从里到外开始裂解,形成成熟腔体,完成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2)陆地棉棉酚的生物合成通过监测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棉花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的棉酚动态变化、有色素腺体棉与无色素腺体棉之间的嫁接、有色素腺体棉与向日葵之间的嫁接、根和无根苗离体培养试验以及苗期各器官的色素腺体和棉酚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棉花的主要合成器官是根部,其他部位也有一定棉酚合成能力,但是能力相对较弱。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棉花的根部均有较强的棉酚合成能力,通过对棉酚旋光体分析,发现棉花根部合成消旋棉酚,而根外部分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棉酚。(3)陆地棉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关系棉花中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色素腺体与棉酚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有器官中的色素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色素腺体大小和棉酚含量只在部分器官中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无色素腺体棉和向日葵作为砧木对有色素腺体棉接穗的色素腺体表达没有影响。表达谱分析发现,色素腺体和棉酚合成基因表达并不一致,二者的通路具有一定独立性。种胚中色素腺体形成前后的棉酚含量变化、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之间各个器官棉酚含量的差异以及根和无根苗离体培养进一步发现色素腺体和棉酚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色素腺体是棉酚的储存组织,棉酚是色素腺体的储存物。(4)两对不同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基于陆地棉TM-1全基因组信息,对中棉所12、中棉所12无、珂字棉312和珂字棉312无四个材料进行了深度(34×)重测序。经比对,分别挖掘了 2034021、1974262、2371614和 2045733 个 SNPs,177324、167971、181706 和 180714 个 Indels,3963、3771、4208,4026个SVs,以及36388、34765、46765和35976个CNVs。比对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之间的差异发现,珂棉312和珂棉312无之间存有18083个基因存在SNPs的差异,14913个基因存在Indels的差异;中棉所12和中棉所12无之间存在7172个基因存在SNPs的差异,8087个基因存在SNPs和Indels的差异。GO富集分析发现,显性和隐性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富集项不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两对近等基因系存在SNPs和Indels的基因有共同的显着富集的通路,包括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等。显性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之间存在Indels的基因和隐性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之间存在SNPs和Indels的基因均富集到唯一的一条三者共有的通路,即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通路。该通路与棉酚生物合成紧密相关,包括己报道的TPS1和CDN基因,以及未报道过的候选基因。对这些未报道的基因进行了表达谱的验证,发现其表达模式与棉酚合成通路的关键基因表达模式相似。本研究通过组织培养、嫁接和石蜡切片等方法揭示了陆地棉不同器官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色素腺体形态建成和棉酚体内合成的机制,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挖掘了与色素腺体形态建成和棉酚合成相关的重要位点,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植株高酚而种子低酚的新型低酚棉种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梁欢欢[7](2018)在《陆地棉主要产量、品质性状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文中认为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第一大天然纤维作物,也是世界第六大油料作物。它可以提供天然的纺织纤维,棉籽也是重要的油料来源。随着我国纺织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国民需求,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产量高、纤维长、强度适中、细度好的棉花品种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本研究以来自中国、巴基斯坦、美国、巴西、乌干达等国家的200份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两年3个试点(河北、江苏、新疆)的田间调查以及统计分析棉花单铃重、衣分、衣指、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6项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到产量、品质性状优良的棉花种质材料,为育种提供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稳定性强、一致性好、特异性突出的种质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性状分析和品质性状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铃重的变幅为3.34 g7.48 g,衣分的变幅为22.83%46.97%,衣指的变幅为3.65 g8.74 g,产量性状中衣指的改良潜力最大,纤维长度变幅为23.81 mm33.08 mm,不同品种的比强度变幅为24.47 cN/tex32.11 cN/tex,相差7.63 cN/tex;马克隆值变幅为2.995.27,变异系数最大。2.方差分析表明,全部6个产量、品质性状在环境和品种间的变异都达到极显着水平;相关分析表明,衣指与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呈现正相关关系,纤维长度与铃重、断裂比强度呈现极显着正相关,衣分和马克隆值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马克隆值和纤维长度与断裂比强度的相关性,在沧州和均数环境下呈现极显着水平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陆地棉种质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5.48%,可反映大部分遗传差异信息。3.采用离差平方和聚类法构建聚类图,根据6个产量、品质性状将200个品种分别划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6个类群,阐明了这些种质的遗传基础,类群I为产量性状突出的类群,代表品种有苏优6108等,类群IV为品质性状突出的类群,代表品种有鲁棉研28号等,类群V为综合性状最好的类群,代表品种有新陆早36等。4.根据铃重、衣分、衣指主要产量性状和3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筛选出铃重大于6.2 g的品种13个、衣分高于40%的品种84个、衣指大于7.5 g的品种49个、纤维长度大于30 mm的品种60个、断裂比强度大于30 cN/tex的品种5个、马克隆值属于A级范围的品种23个和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12个,这些优异的特异性种质资源遗传背景丰富、遗传多样性强,为现代育种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综上可知,这些来自于不同大洲、不同国家和不同流域的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宽、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本研究对于深入开展棉花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和品质育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丰富了棉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现代育种做好资源上的准备,并为鉴定各具特性优良种质和现代育种奠定物质基础。
田瑞[8](2018)在《陆地棉×黄褐棉种间遗传图谱加密及其染色体结构分析》文中提出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油料和粮食作物。棉花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棉花分子育种的基础,其可以标记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QTL定位、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构建棉花遗传图谱也是理解棉花基因组结构,解释棉花进化过程中基因形成和变异的主要方式。黄褐棉(Gossypium mustelinum L.)是一个异源四倍体野生棉种,在5个四倍体野生棉种里,其与栽培品种陆地棉亲缘关系最远,它的农艺性状除了具抗黄萎病等优点外,还具有纤维品质优良的等位基因。构建陆地棉和黄褐棉种间杂交群体,将黄褐棉野生种的优质基因导入栽培品种陆地棉,利用棉属种间高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可丰富棉花种质资源和挖掘更多的有利等位基因,改善目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的栽培品种单一,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同时也为黄褐棉染色体和基因组结构研究提供依据。本实验室前期将陆地棉和黄褐棉作为亲本材料杂交得到F1代,再以陆地棉为轮回亲本回交获得BC1群体,利用1163对SSR引物构建了包含1200个SSR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遗传图谱进一步加密得到一张目前密度最高的陆地棉与黄褐棉种间遗传连锁图谱。利用棉花基因组测序的成果构建了陆地棉和雷蒙德氏棉物理图谱,通过比较该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的线性关系,分析了黄褐棉染色体结构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构建黄褐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以及挖掘和定位优异性状等位基因、探讨棉花异源四倍体的起源和进化奠定了基础,对改良我国棉花遗传基础狭窄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遗传连锁图谱加密本研究首先利用实验室前期开发的14200多对SSR引物对亲本中棉所35和黄褐棉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共计1251对多态性引物;然后利用得到的多态性引物检测BC1群体92个单株基因型,获得1409个多态性位点;最后对新得到的标记与前期已定位在图谱上的标记进行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新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总共包含2588个标记位点,覆盖长度4091.58cM,标记平均间距1.58 cM.其中A亚组共有标记位点1141个,覆盖长度2061.28 cM,标记平均间距1.81 cM;D亚组包含标记位点1447个,覆盖长度为2030.30 cM,标记平均间距1.40 cM.2.遗传图谱上各染色体间的共线性关系分析对本遗传图谱上同源染色体间共有标记进行共线性分析表明:除3对部分同源染色体(Chr02与Chr17、Chr03与Chr14、Chr05与Chr22)有较好的共线性关系外,其余同源染色体间的共线性同源关系极好。利用本实验室已有的海陆种间遗传图谱数据,对两个遗传图谱上的同一染色体进行共线性关系分析表明:本遗传图谱与海陆种间遗传图谱上各染色体的共线性关系整体表现良好。3.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比较遗传图谱与雷蒙德氏棉物理图谱之间的共线性关系发现,相对于雷蒙德氏棉物理图谱,本遗传图谱存在4个相互易位、7个简单易位和9个倒位;与陆地棉物理图谱之间进行共线性关系比较发现,相对于陆地棉物理图谱,本遗传图谱只存在4个倒位。
李胄[9](2017)在《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文中提出综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棉花育种研究的进展历程,包括育种方法、人工变异技术、远缘杂交技术、抗枯黄萎病及抗棉铃虫技术、杂交制种技术以及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棉花植株性状等研究,认为常规育种,尤其是系统育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育种技术,其中田间"选择变异"的功夫,是植物育种的灵魂,是育种工作者看似简单但却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育种就是克服千难,历尽万辛,打破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之间的负相关,实现在田间选择出集各有利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小概率事件!
王莉萍[10](2016)在《海岛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211份海岛棉品种(品系)为试材,分析主要数量性状的分布规律,对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利用SPSS对211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海岛棉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海岛棉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并对核心种质进行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对211份海岛棉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有很大差异,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皮棉产量,变异系数最小的性状是成熟度;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不大,为1.55-2.08之间;同一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不一致。2、将211份材料按来源不同进行分组,分别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上进行方差。不同来源地的材料在三类性状上,除了始节数没有差异之外,其他14个性状都达到了显着差异。并且对在育种工作中比较关注的性状,不同来源地都筛选出了有代表性的材料,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对211份材料各性状在不同年份的表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5个性状的平均值在三年之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3、通过对15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析,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株高>始节高>始节数>衣分>单铃重>有效铃数>皮棉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大小为纺纱一致性>比强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上半部均长>伸长率>成熟度>短纤维率。皮棉产量、成熟度、短纤维率的遗传力比较低,因此,在配置杂交组合时,这几个性状的选择宜在世代的中后期进行。4、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综合遗传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始节高>株高>始节数>有效铃数>皮棉产量>衣分>单铃重。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比强度>纺纱一致性>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上半部均长>成熟度>短纤维率。株高、皮棉产量、比强度、马克隆值上半部均长这几个在棉花育种中比较关心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均大于20%,说明该群体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5、在选择率为1%、5%时,株高、始节高、比强度、马克隆值相对遗传进度值较大,因此这些性状的遗传潜力大,遗传进度快,选择效果较好。6、通过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性状间联系广泛,不是相互独立的。56对性状呈极显着相关,其中35对呈极显着正相关,21对性状呈极显着负相关。5对性状显着相关,其中1对性状显着正相关,4对性状显着负相关。农艺性状中株高与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较强,产量性状中衣分对品质的影响较大。7、对海岛棉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2.02%,分别是品质因子、产量因子、棉铃特征因子、成熟度因子和始节特征因子。8、通过对海岛棉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211份海岛棉分为5类,第一类包含83份材料,第二类包含45份材料,第三类包含57份材料,第四类包含1份材料,第五类包含25份材料。不同类群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表型特征,其中第五类纤维品质最好。9、从遗传距离(卡方距离和欧氏距离)、聚类方法(类平均法、最长距离法、最短距离法和离差平方和法、)、取样方法(完全随机取样法、聚类后随即取样和优先取样法)及总体取样比例(5%、10%、15%、20%、25%、30%和35%、40%和45%)等4个层次探讨了海岛棉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策略,应用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4个参数来检验各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在20%的总体取样比例下,采用欧氏距离结合最短距离法进行系统聚类,组内采随即法进行取样,是构海岛棉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10、采取多次聚类变异度取样方法,并利用最短距离聚类方法和欧氏距离方法,在20%的抽样水平下,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43份资源的海岛棉核心种质。该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方差差异百分率、变异系数变化率均高于原种质,极差符合率为97%;核心种质基本保留了原种质中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的散点图可以看出核心种质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种质的遗传结构。构建的核心种质可以很好的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11、对核心种质中43份海岛棉材料进行了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0至0.95之间,平均相似系数0.735,表明核心种质中43份海岛棉资源遗传变异广泛,在相似系数0.95处所有品种便可以完全分开,进一步验证了构建的海岛棉核心种质对原种质群体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二、彩色棉种质资源鉴定及其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棉种质资源鉴定及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量、品质性状的陆地棉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陆地棉产量性状研究进展 |
1.2 陆地棉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
1.3 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4 陆地棉种质资源的研究 |
1.4.1 陆地棉种质资源的概述 |
1.4.2 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
1.4.3 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
1.4.4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
1.5 陆地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5.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
1.5.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描述性统计 |
2.3.2 基于欧式距离的聚类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主要产量、品质性状表现和分析 |
3.1.1 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
3.1.2 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
3.2 试验材料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试验材料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
3.2.2 试验材料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3 试验材料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2.4 试验材料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3.3 试验材料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优异种质筛选 |
3.3.1 根据主要产量相关性状进行筛选的结果 |
3.3.2 基于主要品质性状的优异种质筛选 |
3.3.3 基于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优异种质筛选 |
3.3.4 综合鉴定、筛选优异种质结果 |
4 讨论 |
4.1 基于表型性状为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优异亲本 |
4.2 产量相关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 |
4.3 本研究对棉花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
4.4 对于未来陆地棉种质资源研究的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基于EPG技术的棉花抗蚜种质材料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蚜研究概述 |
1.1.1 棉蚜简介 |
1.1.2 棉蚜防治 |
1.2 棉花生产地位及棉种资源概况 |
1.3 棉花抗蚜性研究进展 |
1.3.1 发展历史 |
1.3.2 棉花抗蚜机制 |
1.3.3 棉花抗蚜基因 |
1.4 棉花品种抗蚜性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 |
1.4.1 田间抗性鉴定 |
1.4.2 网室抗性鉴定 |
1.4.3 室内抗性鉴定 |
1.4.4 EPG技术在植物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
1.4.5 棉花抗蚜性评价标准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EPG技术的棉蚜抗性指标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所用仪器 |
2.1.4 试验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棉蚜生长繁殖的测定 |
2.2.2 棉蚜取食行为的检测 |
2.3 数据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棉蚜存活率 |
2.4.2 棉蚜净增殖率 |
2.4.3 棉蚜产仔数 |
2.4.4 棉蚜的取食行为 |
2.4.5 EPG参数主成分分析 |
2.4.6 主要EPG参数与棉蚜存活率、产仔数相关性分析 |
2.5 讨论 |
2.5.1 不同抗性等级棉花对棉蚜生长繁殖的影响 |
2.5.2 不同抗性等级棉花上棉蚜的取食行为 |
2.5.3 主要EPG参数与棉蚜生长繁殖情况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棉花材料对棉蚜生长繁殖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试验仪器 |
3.1.4 试验条件 |
3.2 研究方法 |
3.3 数据统计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棉蚜存活率 |
3.4.2 棉蚜产仔数 |
3.4.3 棉蚜净增殖率 |
3.4.4 棉蚜存活率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
3.4.5 棉蚜取食行为中的EPG参数指标 |
3.4.6 供试棉花品种抗蚜性评价 |
3.5 讨论 |
第四章 棉蚜取食行为的时间差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植物 |
4.1.2 供试昆虫 |
4.1.3 试验仪器 |
4.1.4 试验条件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统计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棉蚜在整个取食行为过程中的EPG参数 |
4.4.2 棉蚜在不同时间段取食行为的变化 |
4.4.3 不同时间段中棉蚜各EPG波形时间的聚类分析 |
4.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云南开远木棉棉纤维色泽改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开远木棉研究进展 |
2 棉花的观赏用途研究 |
2.1 观赏棉种质资源 |
2.2 F3'5'H基因研究进展 |
2.3 棉纤维的色泽改良研究 |
3 基因工程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
3.1 转基因技术 |
3.2 RNA干扰 |
4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二章 研究部分 |
第一节 棕棉与开远木棉杂交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KZF1的枝叶特征 |
2.2 KZF1果实的形态特征 |
2.3 KZF1的纤维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彩棉与开远木棉嫁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 |
2.2 嫁接方式对植株成活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开远木棉F3'5'H基因的RNA干扰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开远木棉叶片总RNA的提取及c DNA第一链合成 |
2.2 目的基因序列的克隆及PCR检测 |
2.3 Gateway反应产物的鉴定 |
2.4 PCR产物的测序及序列对比 |
2.5 农杆菌侵染菌液 |
2.4 潮霉素抗性的检测 |
2.5 转基因植株F3'5'H基因的表达分析 |
2.6 标记基因的阳性鉴定 |
2.7 阳性转化植株的形态表现 |
3 小结与讨论 |
总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论文发表 |
致谢 |
(4)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棉属的分类 |
1.1.1 棉属栽培种 |
1.1.2 棉属野生种的特性和利用 |
1.1.3 野生种毛棉的特性 |
1.2 分子标记技术 |
1.2.1 分子标记的发展 |
1.2.2 SSR分子标记的特点 |
1.2.3 分子标记的应用 |
1.3 遗传连锁图谱 |
1.3.1 作图群体 |
1.3.2 棉花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
1.4 棉花QTL定位 |
1.4.1 QTL定位的原理及方法 |
1.4.2 棉花QTL定位进展 |
1.5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
1.5.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介绍 |
1.5.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原理及方法 |
1.5.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在棉花中的应用 |
1.5.4 野生棉中CSSL的应用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亲本材料 |
3.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的构建 |
3.3 棉花基因组DNA提取 |
3.3.1 采取叶片 |
3.3.2 DNA提取主要试剂 |
3.3.3 主要仪器设备 |
3.3.4 DNA提取 |
3.4 SSR分子标记技术 |
3.4.1 SSR标记的筛选 |
3.4.2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程序 |
3.4.3 扩增产物的检测 |
3.5 数据统计分析 |
3.5.1 多态性标记的挑选及群体基因型的检测 |
3.5.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基因型分析及导入片段检测 |
3.5.3 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3.5.4 QTL定位 |
第4章 结果及分析 |
4.1 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4.2 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4.3 表型性状的方差分析 |
4.4 SSR标记基因型检测 |
4.5 基因型数据分析 |
4.5.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单株基因型分析 |
4.5.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染色体基因型分析 |
4.6 产量与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 |
4.6.1 产量性状QTL定位 |
4.6.2 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 |
第5章 讨论 |
5.1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表型与基因型讨论 |
5.2 稳定存在的QTL |
5.3 QTL有利等位基因的来源 |
5.4 QTL簇的分析 |
5.5 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 |
第6章 结论 |
6.1 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6.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单株分析 |
6.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各染色体分析 |
6.4 产量和纤维品质QTL有利等位基因鉴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连锁和关联作图解析棕色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棕色棉研究进展 |
1.2.1 彩棉与棕色棉起源及育种历史 |
1.2.2 棕色棉成色与遗传机理 |
1.3 遗传变异与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
1.3.1 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 |
1.3.2 结构变异与倒位及其遗传效应 |
1.3.3 遗传标记的发展与应用 |
1.4 作物性状遗传解析 |
1.4.1 作物表型性状 |
1.4.2 连锁分析 |
1.4.2.1 连锁分析原理 |
1.4.2.2 连锁作图群体构建 |
1.4.2.3 连锁分析在农作物遗传解析中的应用 |
1.4.2.4 连锁分析在棉花中的应用 |
1.4.3 关联分析 |
1.4.3.1 关联分析原理与方法 |
1.4.3.2 关联分析群体构建 |
1.4.3.3 关联分析方法 |
1.4.3.4 关联分析在重要作物与棉花遗传解析中的应用 |
1.4.4 连锁和关联作图在农艺性状遗传解析中的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棕色棉纤维性状遗传解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性状考察和表型数据分析 |
2.1.3 连锁作图和表达量检测 |
2.1.4 重测序对关联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 |
2.1.5 基于209份材料的群体结构、关联分析和选择印记分析 |
2.1.6 基于121份材料的连锁不平衡和关联分析 |
2.1.7 遗传变异检测 |
2.1.8 倒位和转录分析 |
2.1.9 倒位片段内群体多样性和LD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Lc_1连锁作图 |
2.2.2 棕色棉群体材料的群体结构 |
2.2.3 棕色棉群体的case-control关联分析 |
2.2.4 棕色棉颜色深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2.5 全基因组选择性分析验证q BF-A07-1和q BF-A07-2 |
2.2.6 纤维品质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分析 |
2.2.7 QTL区间的多效性 |
2.2.8 棕色棉优良栽培品种纤维性状的遗传解析 |
2.2.9 高通量测序识别遗传变异 |
2.2.10 棕色棉中与Inv(A07)p1.09p2.23 相关的片段丢失、基因缺失和异常基因表达 |
2.2.11 Inv(A07)p1.09p2.23 片段内的遗传变异揭示群体的遗传关系 |
2.2.12 群体中Inv(A07)p1.09p2.23 与纤维颜色、品质、产量和负向选择相关 |
2.2.13 Inv(A07)p1.09p2.23 在群体中的遗传效应 |
2.3 讨论 |
2.3.1 Lc_1区间的异常重组 |
2.3.2 棕色棉的群体结构 |
2.3.3 Lc_1区域中qBF-A07-1和qBF-A07-2位点的遗传剖析 |
2.3.4 农艺性状与棕色纤维颜色深浅的关系 |
2.3.5 伴随深棕色棉倒位事件产生的并发性遗传变异 |
2.3.6 深棕色棉中遗传倒位事件与纤维性状之间的关系 |
2.3.7 遗传倒位引起核苷酸多样性降低和LD增加 |
第三章 棕色棉株型性状遗传解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表型评估 |
3.1.2 基因分型和SNP数据分析 |
3.1.3 连锁衰退(LD)和群体结构分析 |
3.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5 遗传变异和电子PCR标记的注释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两个棉花株型性状的表型统计分析 |
3.2.2 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
3.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栽培棕色棉QTL分析 |
3.2.4 候选基因的预测和相关的自然遗传变异 |
3.3 讨论 |
3.3.1 关联分析方法的选择 |
3.3.2 棉花株型结构性状的遗传与育种 |
3.3.3 鉴定候选基因和遗传变异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合成机理及全基因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
1.1.1 棉花色素腺体的生物学特征 |
1.1.2 棉花色素腺体的类型 |
1.1.3 棉花色素腺体形成 |
1.1.4 棉花色素腺体的遗传研究 |
1.2 棉酚的研究进展 |
1.2.1 棉酚的结构 |
1.2.2 棉酚的用途 |
1.2.3 棉酚代谢及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 |
1.2.4 棉酚的分析测定 |
1.3 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1 不同器官的色素腺体对棉酚含量的影响 |
1.3.2 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对棉酚含量的影响 |
1.3.3 色素腺体和棉酚之间的关系 |
1.3.4 低酚棉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 棉花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
1.4.1 棉花基因组测序的进展 |
1.4.2 棉花比较基因组学的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陆地棉色素腺体的形态特征及形态建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色素腺体特性观察 |
2.1.3 色素腺体大小及密度测定 |
2.1.4 石蜡切片及染色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器官色素腺体的形态 |
2.2.2 不同器官色素腺体的大小和密度 |
2.2.3 色素腺体基因型对色素腺体的影响 |
2.2.4 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色素腺体形态建成 |
2.3 本章讨论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陆地棉植株的棉酚分布与生物合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左右旋棉酚含量的测定 |
3.1.3 嫁接 |
3.1.4 根和无根苗离体培养 |
3.1.5 总RNA提取,cDNA合成与qRT-PCR分析 |
3.1.6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基因型各器官的棉酚含量 |
3.2.2 棉花种子萌发至苗期各组织棉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3 不同色素腺体类型的棉花嫁接对种子棉酚含量的影响 |
3.2.4 向日葵根系对棉花接穗叶片棉酚含量的影响 |
3.2.5 离体培养根系的棉酚含量 |
3.2.6 离体培养无根苗的棉酚含量 |
3.2.7 棉酚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谱 |
3.3 本章讨论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陆地棉色素腺体和棉酚之间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腺体大小及密度的测定和统计 |
4.1.3 棉酚含量的测定 |
4.1.4 棉花的嫁接 |
4.1.5 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色素腺体大小及密度与棉酚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2.2 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含量 |
4.2.3 不同色素腺体类型的砧木嫁接对植株腺体的影响 |
4.3 本章讨论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陆地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全基因组比较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棉酚含量的测定 |
5.1.3 DNA提取 |
5.1.4 文库构建及基因组重测序 |
5.1.5 数据过滤和比对 |
5.1.6 变异类型的鉴定及注释 |
5.1.7 GO及KEGG分析 |
5.1.8 总RNA提取,cDNA合成与qRT-PCR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对近等基因系的色素腺体和棉酚含量的差异 |
5.2.2 重测序数据分析 |
5.2.3 SNP和Indel鉴定和分析 |
5.2.4 CNV和SV鉴定和分析 |
5.2.5 近等基因系中色素腺体和棉酚关键基因的基因组差异 |
5.2.6 近等基因系之间差异的色素腺体及棉酚关键基因的表达 |
5.2.7 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 |
5.2.8 近等基因系间显着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 |
5.3 本章讨论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7)陆地棉主要产量、品质性状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陆地棉主要性状研究进展 |
1.1.1 产量性状研究进展 |
1.1.2 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
1.1.3 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2 陆地棉种质资源的研究 |
1.2.1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1.2.2 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
1.2.3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
1.3 陆地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
1.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供试棉花材料产量、品质性状调查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描述性统计 |
2.4.2 基于欧式距离的聚类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表现和分析 |
3.1.1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
3.1.2 供试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
3.2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
3.2.2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3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4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2.5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3.3 供试品种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优异种质筛选 |
3.3.1 基于主要产量性状的优异种质筛选 |
3.3.2 基于主要品质性状的优异种质筛选 |
3.3.3 基于主要产量、品质性状的优异种质筛选 |
4 讨论 |
4.1 目前陆地棉基于表型性状的遗传差异及改良途径 |
4.2 陆地棉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
4.3 陆地棉种质资源评价 |
4.4 陆地棉种质资源研究方向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陆地棉×黄褐棉种间遗传图谱加密及其染色体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棉属植物的分类、分布、起源与进化 |
1.1.1 棉属植物的分类和分布 |
1.1.2 棉属植物的起源和进化 |
1.2 棉花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1 棉花种质资源类别及遗传多样性 |
1.2.2 棉花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拓宽途径 |
1.2.2.1 国内外对棉花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 |
1.2.2.2 棉花种质资源的拓宽途径 |
1.3 棉花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3.1 遗传标记的选择 |
1.3.2 亲本及作图群体的选择 |
1.3.2.1 初级作图群体 |
1.3.2.2 次级作图群体 |
1.3.3 棉花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1.3.3.1 棉花种内遗传图谱构建 |
1.3.3.2 棉花种间遗传图谱构建 |
1.4 棉花基因组研究进展 |
1.4.1 棉花基因组测序研究 |
1.4.2 棉花基因组与染色体结构分析 |
1.5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亲本来源及作图群体构建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所需设备及试剂 |
2.4 实验步骤 |
2.5 多态性引物筛选及群体基因型检测 |
2.6 基因型检测及遗传图谱构建 |
2.7 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引物多态性分析及群体基因型检测 |
3.2 遗传连锁图谱加密 |
3.3 偏分离统计及同源染色体的共线性分析 |
3.4 遗传图谱之间的共线性关系比较 |
3.5 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之间的共线性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亲本、群体的选择及引物多态性 |
4.2 黄褐棉遗传图谱分析 |
4.3 偏分离标记位点 |
4.4 染色体间的同源性和共线性比较 |
4.5 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陆地棉和黄褐棉BC1群体种间遗传图谱加密 |
5.2 遗传连锁图谱间的线性关系 |
5.3 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之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生变异方法 |
1.1 自然变异 |
1.1.1 天然杂交 |
1.1.2 虫媒杂交 |
1.1.3 继续分离与重组 |
1.1.4 由上述三点以外所致的杂交 |
1.2 人为变异 |
1.2.1 有性杂交 (不含杂交制种和种间杂交) |
1.2.2 诱变 (辐射和航天) |
1.2.3 基因工程变异 |
1.2.4 远缘杂交 |
2 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研究 |
2.1 早熟性 |
2.2 抗枯黄萎病性 |
2.3 纤维品质 |
2.4 丰产性 |
3 育种方法 |
3.1 常规育种 (系谱选育) |
3.1.1 系谱育种法 |
3.1.2 品种间杂交育种 (单交、复式杂交、多父本杂交、回交) |
3.2 现代高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
3.2.1 生化辅助育种 |
3.2.2 生化遗传辅助育种 |
3.2.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 杂交优势利用 |
4.1 杂交优势、遗传力、配合力 |
4.2 雄性不育三系 |
4.3 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
4.3.1 指示性状 |
4.3.2 杂交制种技术 |
5 其他与棉花生产有关的育种研究 |
5.1 抗倒伏性 |
5.2 机采棉育种以及相关研究 |
6 棉花育种研究主要成就, 经验与不足 |
7 展望与讨论 |
(10)海岛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棉花种质资源概述 |
1.2 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栽培棉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 |
1.2.2 棉花种质资源DNA水平上的多样性 |
1.3 棉花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进展 |
1.4 核心种质的概念和特征 |
1.4.1 构建核心种质的基本步骤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海岛棉资源群体表型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性状调查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海岛棉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
2.2.2 不同来源海岛棉之间各性状分析 |
2.2.3 不同年份间各性状的差异比较 |
2.2.5 海岛棉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海岛棉表型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
3.1.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性状调查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海岛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2.2 海岛棉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2.3 海岛棉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海岛棉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性状调查方法 |
4.1.3 核心种质构建方法 |
4.1.4 核心种质的评价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取样方法构建核心种质的遗传参数的比较 |
4.2.2 不同遗传距离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参数的评价 |
4.2.3 不同聚类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参数比较 |
4.2.4 不同取样比例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参数的比较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海岛棉核心种质的构建与确认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数据 |
5.1.2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
5.1.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
5.1.4 核心种质的评价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海岛棉核心种质的建立 |
5.2.2 海岛棉核心种质和原种质的遗传参数比较 |
5.2.3 原种质与核心种质各性状的均值、方差、变异系数和极差的比较 |
5.2.4 核心种质和原种质性状间相关系数的P值比较 |
5.2.5 原种质与核心种质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核心种质的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 |
6.2.2 43份海岛棉核心种质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6.2.3 43份海岛棉核心种质SSR标记聚类分析 |
6.2.4 43份海岛棉核心种质SSR标记分子聚类与田间表型性状聚类结果的比较 |
6.3 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四、彩色棉种质资源鉴定及其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量、品质性状的陆地棉优异种质筛选[D]. 王宁.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2]基于EPG技术的棉花抗蚜种质材料筛选[D]. 李玲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云南开远木棉棉纤维色泽改良初探[D]. 张乐. 云南大学, 2020(08)
- [4]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D]. 郝永水. 西南大学, 2020(01)
- [5]连锁和关联作图解析棕色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D]. 温天旺.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6]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合成机理及全基因组解析[D]. 赵天伦. 浙江大学, 2019(04)
- [7]陆地棉主要产量、品质性状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D]. 梁欢欢.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8]陆地棉×黄褐棉种间遗传图谱加密及其染色体结构分析[D]. 田瑞. 西南大学, 2018(01)
- [9]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J]. 李胄. 西北农业学报, 2017(12)
- [10]海岛棉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的研究[D]. 王莉萍.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