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全新概念的沥青加热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霞[1](2021)在《含铁物相材料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自愈机理和行为的多尺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是目前公路交通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公路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此举将有助于降低沥青路面的建设成本,提高交通行业发展的效益。同时,提高沥青材料的损伤后愈合修复能力,能够大大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建材行业中废旧金属材料的产量很大,然而这些废旧金属有些不仅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强度,而且其自身的热物理性质也可以被二次开发利用。此外,金属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自愈能力的观点已经被得到广泛验证。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愈合能力的因素或增强愈合效果的技术上,针对金属材料对沥青愈合性能影响的研究常常被忽略,并且其增强沥青愈合能力的机理的研究,尚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探究金属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愈合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不但可以间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为废旧金属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提供新的使用途径。基于此,本文以铁物相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自愈行为影响的研究机理和多尺度评价为主题,以铁在空气中氧化后的存在形式(氧化铁,Fe2O3)、铁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高氧化铁含量的矿粉,铁燧岩)以及废旧金属(铁屑)为研究对象,从微观、介观和宏观三个尺度出发,以愈合机理、愈合性能和愈合能力影响因素为研究点,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微观层面铁物相基底和非金属基底对沥青愈合行为的影响,并且通过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模型的导热系数,以揭示这一影响的存在机理;然后通过室内试验,探究含铁物相的沥青胶结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愈合行为特征及其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愈合能力;最后,利用灰关联数学分析方法,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与不同尺度条件下含铁物相的沥青胶结料或沥青混合料的关联度,并对其疲劳、车辙和老化等性能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本文的实践和探索,以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含铁物相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愈合行为及其它性能特征,同时也可以为废旧金属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文章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分子建模理论,建立Fe2O3-沥青和Si O2-沥青分子模型,并验证分子模型的合理性。利用动力学计算方法,得出两种模型的热导率和两种基底模型下的沥青分子的均方差位移、扩散系数和相对浓度分布,从微观层面分析探讨Fe2O3对沥青愈合行为的影响机理。(2)以含Fe2O3粉体的沥青胶结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观察分析Fe2O3对沥青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动态流变试验(Dynamic Shear Modulus,DSR)研究Fe2O3掺量、愈合时间、加载应变以及损伤程度等愈合条件对Fe2O3沥青胶结料愈合行为特征的影响。通过灰关联度数值方法,得到各影响因素与Fe2O3沥青胶结料愈合性能的关联度。通过新型的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得到含不同掺量Fe2O3以及含普通矿粉的沥青胶结料导热系数。利用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ul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MSCR)和G-R试验研究了Fe2O3对沥青胶结料的中、高温条件下性能的影响。(3)以含铁燧岩粉体(以铁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矿粉)的沥青胶结料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含不同填料(普通矿粉、Fe2O3和铁燧岩)的沥青胶结料愈合能力。采用动态流变试验,研究铁燧岩掺量、愈合时间、加载应变以及损伤程度等愈合条件对铁燧岩沥青胶结料愈合行为特征的影响。通过灰关联度数值方法,得到各影响因素与铁燧岩沥青胶结料愈合性能的关联度。利用新型的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得到含不同填料和不同掺量铁燧岩的沥青胶结料导热系数。利用MSCR试验、G-R试验、紫外老化试验以及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Bending Beam Rheometer,BBR),研究铁燧岩对沥青胶结料的中、高温性能、抗紫外老化能力、老化后的愈合性能以及低温抗变形能力的影响。(4)以含废旧金属铁屑的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采用AC-13C密实型沥青混合料以及设计级配中值的办法,得到铁屑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并制作了含不同铁屑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利用自制的红外加热愈合技术,通过半圆弯曲试验和四点弯曲梁蠕变试验,探究温度、铁屑掺量、加热时间以及损伤程度等愈合影响因素对铁屑沥青混合料愈合能力的影响;利用灰关联度数值方法,得到各影响因素与铁屑沥青混合料愈合性能的关联度;对比分析不同加载模式下铁屑沥青混合料的愈合能力,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预测得到了半圆弯曲和四点弯曲试验中铁屑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铁屑用量。最后利用室内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探究铁屑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水稳定性。
仲文洲[2](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孙学楷[3](2020)在《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每年因养护及改扩建产生的SBS改性RAP总量超过3200万吨,且以一定的速率持续增长。应用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回收利用SBS改性RAP,环保效益与经济价值显着。现行再生技术规范中虽明确了SBS改性RAP可以再生利用,但对如何更好地利用SBS改性RAP并筑成高品质的沥青路面未提出针对性的条款。为更好、更高效地循环利用大体量的SBS改性RAP,研究依托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改性沥青混合料绿色循环热再生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针对厂拌热再生SBS改性RAP时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展开研究。RAP预处理是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具有代表性的RAP预处理工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比较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击-转子离心多级联合筛分工艺的RAP分离效率达70%以上,为提高回收料掺量及加强再生混合料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推荐在破碎设备组合中添加转子离心式破碎机,应用多级联合筛分作业以改进SBS改性RAP的预处理效果。应用性能指标预估方程,以针入度、粘度、软化点、延度为新沥青筛选与定制的关键指标,可以精准再生旧SBS改性沥青。定制沥青再生旧沥青的关键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要求,推荐将粘韧性作为评价再生改性沥青粘弹特性的关键指标。室内路用性能研究表明,与使用全新集料的混合料相比,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压缩模量提高,承载能力与高温抗变形能力提高,低温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抗疲劳性能有所减弱。推荐使用冲击韧性评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作为混合料设计阶段材料优选、级配优化的评价指标。应用施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推荐使用无核密度仪等无损检测技术评估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均匀性,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施工质量的改进措施。现场评估结果表明首件工程的六种路面组合结构的路面平整性、水稳定性、抗滑性及结构强度合格。使用现场生产混合料成型的马歇尔试件与抽取的路面试件进行室内评估,结果表明,与使用全新集料的混合料层相比,再生沥青混合料层的高温稳定性显着提高,低温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徐颖[4](2020)在《基于宽相界面分区的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含蜡原油的液固相变涵盖了潜热吸收或释放、液-固/固-液转化、相界面移动、流固耦合、传热方式变换等多物理现象,其传热传质过程异常复杂,这与蜡的存在及其成分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如何紧密结合相变过程中蜡晶的聚集行为、相态变化等微观特性,准确描述不同阶段含蜡原油的相变传热特点,一直是油气储运领域中合理控制停输时间、科学制定再启动方案、优化管道保温结构设计的关键。鉴于此,本文针对长输管道含蜡原油停输过程,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着眼含蜡原油析蜡微观特性,剖析蜡晶相态演化过程对传热方式的影响,从而构建全新分区的“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开展原油凝固及融化传热机理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开展含蜡原油降温析蜡微观实验,利用统计学原理表征蜡晶颗粒数、颗粒面积、平均蜡径等微观参数变化,结合析蜡微观图片及蜡晶参数变化特点,提出“聚结点”概念,分析蜡晶相态变化对相变传热方式的影响。建立含蜡原油停输管道“宽相界面分区”传热物理模型,以聚结点及凝点为分区依据,将管道内的含蜡原油分为液相区、液固混合多孔介质模糊区及固相区,并分区建立控制方程。利用等价瞬时比热容处理原油相变过程中的潜热问题,采用焓法表征液相率随温度的非线性变化。搭建架空管道停输实验台,测试管道内5个典型位置处的温度变化,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最大相对误差3.87%,验证模型及求解方法正确。利用所建“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针对实验架空管道、埋地管道等典型管道,开展原油凝固演化规律及传热机理研究。剖析了不同敷设方式下管道内原油温度场、流场、凝油层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架空管道,埋地管道在停输初期,管内原油未形成由对流导致的显着涡流区,故其温度场、流场分布更加均匀。由于自然对流作用,导致凝油层最先出现在管道底部,故停输过程,可采用追踪管道底部温度的方法判断管道凝油层的出现;根据Φ219×6mm及Φ820×6mm两架空管道内Ra数变化可知,停输初期的剧烈自然对流运动处于层流向湍流的过渡区;利用管道内原油最高温度点变化轨迹,明确划分管道内整体原油相变传热的主要四个阶段:强烈自然对流换热阶段、自然对流换热削弱阶段、潜热释放阶段及凝油层增长阶段。研究了停输管道含蜡原油相变传热多因素交叉影响作用机制。分别探讨含蜡原油多孔介质特性、原油物性及其外部因素(如大气环境、土壤物性、停输初始温度等)对原油相变传热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以管道内原油全凝时间为判断依据,针对以上主要影响因素,分类开展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原油呈现出多孔介质特性后,显着减慢了温降速率。聚结点越高,初期液相率下降越快,后期反而减慢;对于停输管道,不同种类原油粘度差别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于长输管道停输工况下影响传热的外部因素,原油初始温度的影响最为显着。利用所建停输管道含蜡原油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模拟定壁温加热凝固管道原油融化过程。针对全凝管道及部分凝固管道,着重分析管道内原油融化过程中液相率、温度场、流场、凝油层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凝固过程管道内形成大的涡流不同,加热融化过程,当管道内原油全部融化后在管道底部形成小涡流区;由于多孔介质的渗透性,导致融化过程中的温升曲线存在陡增区间。
李超[5](2020)在《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铺面形式,每年因环境、交通等破坏消耗的维修养护费用达千亿元。而基于沥青混凝土自修复特性的微波热诱导预养护技术,可以通过升温多次、快速修复萌芽状态的路面裂缝,避免宏观病害的出现,节省养护费用。但目前还缺乏沥青混凝土整体热诱导性能增强、自修复效果关键指标量化、热诱导自修复机理探讨等方面的研究。对此本文设计制备了组成材料均具备热诱导效果的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结合组成材料微波热诱导特性、自修复效果参数量化、电磁参数及模拟电磁场分布表征等,开展了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性能和机理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吸波效果优异的Fe3O4微波热诱导材料,对不同温度处理的Fe3O4进行理化性能、电磁性能测试,表明本文中沥青混凝土制备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150°C)可以提高Fe3O4的微波热诱导特性。对不同Fe3O4掺量的基质沥青进行高低温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3O4增强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结合低温流变性能,确定Fe3O4的最佳掺量为混凝土中沥青质量的1.0%。(2)选取具备吸波效果的钢渣和玄武岩填料集料,分别与掺入1.0%Fe3O4的基质沥青拌和制得钢渣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和玄武岩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此外,由基质沥青和石灰石填料集料组成的无整体热诱导效果的石灰石沥青混凝土为对比样。通过混凝土高温、低温和水稳性能测试,表明Fe3O4与吸波填料、吸波集料的配合使用并未对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造成不良影响。(3)从沥青胶浆的角度出发,基于流动行为指数理论和胶浆频扫实验,探究沥青混凝土达到近牛顿流体状态并高效流动闭合裂纹时的起始自修复温度,结果表明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的起始自修复温度更低。微波热诱导后的红外图像分析表明钢渣和玄武岩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裂缝处的平均升温速率分别达石灰石沥青混凝土的6.74倍和8.99倍,因此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可以更快地达到起始自修复温度时的高效流动状态并迅速闭合裂缝。(4)基于起始自修复温度和升温速率研究,通过断裂-修复-再断裂实验,量化沥青混凝土的修复效率和修复期限。结果表明石灰石沥青混凝土、钢渣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玄武岩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分别热诱导60 s、60 s和40 s后,各自达到30%、72.1%和75.6%的最大修复率。而达到最大修复率的玄武岩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继续热诱导后修复率开始降低,且其自修复期限较钢渣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低8.68%,表明更短的自修复期限以及长时间热诱导后的高温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降低了玄武岩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长时间热诱导后的自修复效率,而热诱导中的最高温度应控制在120°C以下。(5)基于组成材料电磁性能的测试结果,计算量化不同沥青混凝土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掺入的Fe3O4抵消了沥青对于电磁性能的弱化影响,增强了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对于微波能量的损耗。将沥青混凝土电磁参数代入HFSS电磁场模拟软件后,求解得到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下的电磁场及微波损耗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样品位于电磁场强度和体功率损耗密度集中分布的区域,可以达到良好的微波损耗,且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的体功率损耗密度数倍于石灰石沥青混凝土。模型求解得到的损耗情况与实际微波热诱导中由升温速率和修复效率表现出的损耗情况一致,验证了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相较石灰石沥青混凝土更好的自修复效果。(6)在模型与实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沥青混凝土在微波热诱导下的作用机制、传输机理等,揭示沥青混凝土在微波热诱导下的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相比石灰石沥青混凝土,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不仅反射和透过的微波能量较少,且在较好电磁场强度分布作用下,更优异电磁参数带来的更强微波能量损耗可以让沥青混凝土快速升温至起始自修复温度,降低用于自修复的沥青胶浆的粘度,促进胶浆高效流动闭合产生的裂纹,提高混凝土的自修复性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路面养护技术提供新思路,减少道路养护的能耗及费用,促进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龚侥斌[6](2019)在《基于剪切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道路工程研究者关于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压实特性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设计方法和性能试验,研究结果为指导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室内试验成型控制标准也还是沿用以前的压实标准,性能验证也是按原有的传统方法测试常规的力学指标,这显然与当今高速公路路用性能要求不符。因此,针对目前设计方法存在室内成型方式和现场碾压工况不符、质量控制指标与性能要求不匹配等情况。本文在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能最大限度模拟路面施工压实状况的剪切压实仪,基于剪切压实成型机理制备试件,在基础上开展沥青混合料空隙空间分布研究,从压实参数与路用性能指标双层次实现不同角度上物理变量与性能参数的有机关联,旨在为路面混合料优化设计提供多角度控制依据。基于此,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开展基于剪切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空间分布及空隙率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剪切压实仪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及特点进一步了解该新型设备功能及应用,并在通过切割试件和CT扫描在宏观和微观上研究混合料空隙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套剪切压实仪制备均匀试件的方法。最后通过灰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沥青类型、沥青用量、剪切压实次数及细集料级配对试件空隙率影响。(2)沥青混合料剪切压实性能研究。通过比对不同油石比下沥青混合料在剪切压实两阶段压实参数(CEI、TDI、K1、K2),提出用能量储备指数(ERI)表征路面抵抗车辙等病害能力。(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开展单轴贯入试验研究高温稳定性,基于离散元软件PFC建立相对应的模型验证;综合三种水稳定性试验方法提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合理的评价方法;基于粘弹性力学分析动态模量结果和主曲线,并以此表征了沥青混合料全过程动态特性。(4)基于路用性能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通过剪切压实曲线确定与混合料现场压实相符的能量储备指数;通过单轴贯入试验能体现混合料高温性能同油石比的关系;通过沥青有效膜厚度表征试件水损害前后指标变化随油石比的变化关系;通过动态模量随油石比的变化关系能表征混合料低、中、高温全过程力学性能指标同油石比的关系;通过四种关系可实现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韩丹[7](2018)在《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是当前限制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交通系统的高能耗,大规模占地,高污染等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虽然,目前倡导的新能源汽车号称节能减排,但是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交通用地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和闲置现象。交通规划思想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因此,交通系统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的创新性规划转型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受到生产性城市理念的启发,从挖掘交通空间的生产潜力入手,提出充分利用交通空间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规划策略,试图缓解目前城市和交通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包括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我国的相关潜力分析、规划体系的建构策略等主要章节:首先,研究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对交通规划理念和形态布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在生产性城市和相关理论的影响下,交通空间所经历的生产性变革,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创新性实践。国外的相关实践主要经历了实践构想、探索性实践和规模化实践三个阶段。新技术的进展也是可能影响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次,研究对适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交通空间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分析了其定义和特点。根据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和应用位置的不同,研究提出了直接利用型、空间结合型、变废为宝型和混合利用型四种整合的方式。针对交通空间整体化的能源开发策略,研究提出了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再次,研究就我国开展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支持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但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土地集约利用两方面都存在适宜其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背景。研究利用GIS、PVsyst等软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交通空间的太阳能发电潜力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着可观的交通土地面积,在这些土地上有着可观的太阳能发电潜力,非常适宜开展这一项目。最后,研究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策略,从规划介入的必要性、规划定位、规划目标与特点、规划技术流程、开发管理和潜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策略分析和构建,以建立适宜我国相关发展的规划体系。并结合美国的规划与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其与我国在法律法规、规划定位等方面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研究继承了生产性城市的创新理念,总结了国际先进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空间能源潜力,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规划策略,以期望对促进未来交通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建设性和创新型的参考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城市在能源、土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彭卓祥[8](2018)在《沥青路面建养过程碳排放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温室效应积累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而全球每年巨大的化石能源消耗量将产生数目可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此,各国先后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以达到减排目的。2017年,我国开启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公路行业碳排放数目可观,拥有较好的碳排放交易前景。建立沥青路面碳排放评价模型对我国公路行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为建立碳排放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设定模型边界并依照沥青路面生命周期阶段将评价模型分为原材料产运阶段模型、施工阶段模型和养护维修阶段模型,各阶段模型下设若干三级过程模型。以公路行业标准作为模型计算方法设计依据以及主要模型参数取值依据,部分参数取值调研文献数据。同时,借助Excel+VBA工具基于碳排放评价模型开发沥青路面碳排放计算软件。最后,在沥青路面碳排放评价模型以及碳排放计算软件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建设期碳排放、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减排效果以及不同养护措施对碳排放影响。采用沥青路面碳排放评价模型评价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碳排放可知,原材料生产阶段和施工阶段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阶段,两阶段的碳排放占比均到达了建设期的90%以上。在原材料生产阶段中,两种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原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总量均少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分别为后者的74.1%和75.2%。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半刚性层沥青路面水泥用量大,引起更多碳排放。在施工阶段中,三种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碳排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混合料拌和过程。因为拌和单位体积路面实体沥青混合料的平均碳排放量是水稳混合料的4.9倍,故沥青层厚度是施工阶段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比不同温拌沥青混合料减排效果可知,采用泡沫温拌技术可使混合料拌和过程减排量为3.87kgCO2e,减排率达18.7%。当采用需要添加温拌剂的温拌技术则需考虑温拌剂生产引起的碳排放,减排效果有所减弱。减排量降为1.66kgCO2e,减排率下降8.0%。通过对不同养护措施对碳排放影响可知,各养护措施每1000m2路面所产生的年均碳排放量由小到大依次为超薄磨耗层、微表处、就地热再生和铣刨重铺。其中微表处和超薄磨耗层两种预防养护分别仅为铣刨重铺的51%和46%。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9](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何伊南[10](2018)在《海相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生烃动力学研究 ——以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为例》文中认为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资源丰富,目前是世界热点油气勘探地区。本研究先后运用有机岩石学和生烃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着力于弄清尼日尔三角洲和下刚果盆地的海相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和有机相划分;重点是选取不同成因类型海相烃源岩样品,先分析其有机岩石学特征,然后分别采取封闭体系热压模拟和开放体系实验装置,模拟海相烃源岩生烃过程,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研究大陆边缘盆地不同有机相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机理。基于此来探索海相烃源岩的成因与分布规律,从而为具体区块的油气勘探提供相关依据。首先,依据海相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沉积环境和显微组分组成,建立了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的有机相划分方法,并明确了重点盆地优质烃源岩的有机相及其演化规律。下刚果盆地优质烃源岩有机相为局限海富腐泥组有机相和外浅海壳-腐组合有机相,主要发育在Madingo组和Paloukou组;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优质烃源岩有机相为前三角洲壳-腐组合有机相、三角洲前缘浅海镜-壳组合有机相和近岸沼泽镜-壳组合有机相,主要发育在Akata组和Agbada组下部。其次,对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两个典型盆地样品进行了开放体系和封闭体系的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开放体系实验中,采用热模拟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海相烃源岩生烃机理,指出下刚果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优质有机相的海相烃源岩具有活化能集中、生烃高峰明显和生排烃快速的特点,有利于油气成藏。最后,从有机质含量、古沉积环境以及古河流作用、海洋初级生产力几个方面入手,阐述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并通过上述控制因素建立尼日尔三角洲和下刚果盆地不同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二、一种全新概念的沥青加热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全新概念的沥青加热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含铁物相材料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自愈机理和行为的多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愈合指标的研究 |
1.2.2 沥青愈合行为增强技术研究 |
1.2.3 金属材料对沥青愈合能力的影响研究 |
1.2.4 多尺度评价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及其性能参数 |
2.1.1 沥青 |
2.1.2 氧化铁 |
2.1.3 铁燧岩 |
2.1.4 铁屑 |
2.1.5 矿粉和集料 |
2.2 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 |
2.2.1 计算模型的构建 |
2.2.2 动力学模拟的原理 |
2.2.3 动力学模拟计算要素 |
2.3 介观化学物种探究方法和试验 |
2.4 宏观性能探究方法和试验 |
2.4.1 热量传递试验 |
2.4.2 损伤愈合性能试验 |
2.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4.4 中、高温性能试验 |
2.4.5 低温抗开裂性能试验 |
2.4.6 水稳定性试验 |
2.4.7 SCB和四点弯曲梁蠕变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铁对沥青自愈行为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
3.1 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合理性评价 |
3.1.1 沥青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
3.1.2 沥青分子模型合理性评价 |
3.1.3 不同矿物的晶体结构模型的构建 |
3.1.4 含裂纹的矿物-沥青分子模型的构建 |
3.2 动力学模拟 |
3.2.1 愈合行为 |
3.2.2 导热系数 |
3.3 沥青分子的扩散规律研究 |
3.4 沥青分子的相对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
3.5 导热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铁对沥青愈合能力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
4.1 试样制备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4.2.1 化学物种鉴别 |
4.2.2 DSR试验方案 |
4.2.3 愈合指标 |
4.2.4 导热系数试验 |
4.2.5 中、高温性能试验 |
4.3 化学物种变化研究 |
4.4 损伤修复能力研究 |
4.4.1 Fe_2O_3掺量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4.4.2 愈合时间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4.4.3 加载应变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4.4.4 损伤程度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4.4.5 愈合率影响因素的显着性水平分析 |
4.4.6 不同愈合指标下的愈合率对比 |
4.5 导热性能研究 |
4.6 中、高温性能分析与评价 |
4.6.1 抗变形性能 |
4.6.2 应力敏感度 |
4.6.3 抗疲劳性能 |
4.6.4 抗车辙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燧岩对沥青愈合能力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1.1 自愈合试验 |
5.1.2 导热系数测定试验 |
5.1.3 中、高温性能试验 |
5.1.4 低温抗变形试验 |
5.2 自愈合性能研究 |
5.2.1 不同填料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5.2.2 铁燧岩掺量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5.2.3 愈合时间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5.2.4 加载应变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5.2.5 损伤程度对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5.2.6 愈合率影响因素的显着性水平分析 |
5.3 导热性能研究 |
5.4 中、高温性能分析与评价 |
5.4.1 抗变形性能 |
5.4.2 应力敏感度 |
5.4.3 抗疲劳性能 |
5.4.4 抗车辙性能 |
5.5 老化性能研究 |
5.5.1 基于不同老化指标的抗老化性能分析 |
5.5.2 老化后愈合能力分析 |
5.6 低温抗开裂性能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屑对沥青混合料愈合能力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
6.1 试验设计 |
6.1.1 级配设计 |
6.1.2 最佳沥青用量 |
6.1.3 SCB和四点弯曲梁蠕变试验设计 |
6.1.4 红外线加热技术设计 |
6.1.5 损伤愈合效果的影响因素 |
6.2 损伤愈合能力研究 |
6.2.1 铁屑掺量对混合料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6.2.2 愈合温度对混合料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6.2.3 愈合时间对混合料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6.2.4 损伤程度对混合料愈合率的影响分析 |
6.2.5 愈合率影响因素的显着性水平分析 |
6.2.6 基于四点弯曲梁蠕变试验的愈合能力分析 |
6.3 基于SCB和四点弯曲梁蠕变试验的愈合能力对比研究 |
6.3.1 混合料愈合能力对比分析 |
6.3.2 愈合性能拟合分析 |
6.4 吸热能力研究 |
6.5 高、低温性能研究 |
6.5.1 高温抗车辙性能 |
6.5.2 抗水损害性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
1.2.2 建筑环境调控 |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
1.2.4 能量机制 |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
3.2.1 气候的释义 |
3.2.2 气候与能量 |
3.2.3 气候的层级 |
3.2.4 全球性气候 |
3.2.5 微气候 |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
3.3.2 物理参数 |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
3.4.1 能量转换方式 |
3.4.2 建筑传热过程 |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3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
4.1.1 能量捕获——促进 |
4.1.2 能量隔离——抑制 |
4.1.3 能量阻尼——延迟 |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
4.2.1 界面 |
4.2.2 体形 |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
5.9 热力学模型 |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RAP变异性及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3 SBS改性沥青再生规律研究现状 |
1.2.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5 沥青路面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 |
1.3 研究内容、技术难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BS改性RAP预处理工艺改进 |
2.1 破碎设备与筛分方法 |
2.1.1 破碎设备 |
2.1.2 筛分方法 |
2.2 预处理工艺对比 |
2.2.1 预处理工艺调查 |
2.2.2 预处理效果评价 |
2.3 预处理工艺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沥青筛选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新沥青材料筛选 |
3.1.1 筛选流程 |
3.1.2 旧沥青性能 |
3.1.3 性能预估方程 |
3.1.4 新沥青性能 |
3.1.5 再生沥青性能 |
3.2 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配合比与最佳新沥青用量 |
3.3 混合料路用性能 |
3.3.1 高温性能 |
3.3.2 水稳定性 |
3.3.3 低温性能 |
3.3.4 疲劳性能 |
3.3.5 动态模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首件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
4.1 RAP预处理 |
4.2 新沥青筛选与定制 |
4.3 生产配合比设计 |
4.4 首件工程路面结构 |
4.5 混合料级配与沥青用量控制 |
4.5.1 下面层混合料 |
4.5.2 上面层混合料 |
4.6 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 |
4.6.1 出料温度 |
4.6.2 摊铺温度 |
4.6.3 碾压温度 |
4.7 施工质量智能控制系统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首件工程后评估 |
5.1 现场评估 |
5.1.1 施工均匀性 |
5.1.2 路面平整性 |
5.1.3 路面抗水损性 |
5.1.4 路面抗滑性 |
5.1.5 路面承载能力 |
5.2 室内评估 |
5.2.1 试件制备 |
5.2.2 路面高温稳定性 |
5.2.3 路面低温抗裂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质量改进 |
6.1 RAP预处理 |
6.2 新沥青筛选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6.3 施工质量控制 |
6.4 质量后评估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宽相界面分区的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含蜡原油停输相变传热研究现状 |
1.2.1 停输管道相变传热实验研究 |
1.2.2 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模型研究 |
1.2.3 相变传热问题数值求解方法研究 |
1.3 含蜡原油相变特性研究 |
1.3.1 热特性研究 |
1.3.2 流变特性研究 |
1.3.3 蜡晶形态结构研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含蜡原油物性及析蜡特性研究 |
2.1 原油蜡组分测试与分析 |
2.1.1 原油蜡分离 |
2.1.2 蜡碳数分布确定 |
2.2 原油物性测试 |
2.2.1 凝点测试 |
2.2.2 原油密度测试 |
2.2.3 原油流变特性测试 |
2.2.4 原油导热系数测试 |
2.2.5 相变热测试 |
2.3 原油析蜡微观实验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过程 |
2.3.3 蜡晶图像采集 |
2.3.4 析蜡过程主要参数表征 |
2.4 含蜡原油聚结点概念与意义 |
2.4.1 聚结点的提出 |
2.4.2 聚结点的确定 |
2.4.3 聚结点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停输管道含蜡原油“宽相界面分区”传热模型 |
3.1 含蜡原油相变传热特性分析 |
3.1.1 含蜡原油析蜡过程传热方式转化分析 |
3.1.2 停输管道内含蜡原油相变过程分析 |
3.2 “宽相界面分区”物理模型 |
3.3 流体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
3.3.1 流体连续方程 |
3.3.2 动量守恒方程 |
3.3.3 能量守恒方程 |
3.4 基于原油“宽相界面分区”的停输管道物理及数学模型 |
3.4.1 埋地停输管道传热物理及数学模型 |
3.4.2 架空停输管道传热物理及数学模型 |
3.5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3.5.1 有限体积计算区域的离散 |
3.5.2 有限体积法控制方程的离散 |
3.6 数值预测与验证 |
3.6.1 架空停输管道传热实验 |
3.6.2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停输管道原油凝固演化规律及传热机理研究 |
4.1 含蜡原油降温相变物理现象分析 |
4.1.1 流场与温度场变化规律 |
4.1.2 温降过程凝油层生长规律 |
4.2 含蜡原油降温相变传热特点分析 |
4.2.1 管道典型位置处热流密度变化特点 |
4.2.2 管道内最大流速变化特点 |
4.2.3 管内典型位置原油温降变化特点 |
4.3 含蜡原油相变演化过程分析 |
4.3.1 基于最高温度点位置变化规律的相变过程分析 |
4.3.2 基于Ra数变化的自然对流作用演化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停输管道内含蜡原油相变传热多因素交叉作用机制研究 |
5.1 宽相变区间原油多孔介质特性对传热的影响 |
5.1.1 不同聚结点的影响 |
5.1.2 不同渗透率系数C的影响 |
5.2 原油物性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
5.2.1 原油定物性与变物性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
5.2.2 原油物性对传热影响的敏感性 |
5.3 外部因素对传热过程影响 |
5.3.1 架空管道外部因素的影响 |
5.3.2 埋地管道外部因素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停输管道内凝固原油融化传热规律研究 |
6.1 停输管道加热融化模型及验证 |
6.1.1 融化物理及数学模型 |
6.1.2 模型验证 |
6.2 融化传热规律研究 |
6.2.1 融化过程管道内液相率变化 |
6.2.2 融化过程管道内流场变化 |
6.2.3 融化过程原油温度变化 |
6.3 原油多孔介质特性对融化过程的影响 |
6.3.1 不同聚结点对液相率变化的影响 |
6.3.2 不同渗流率系数对液相率变化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混凝土自修复特性 |
1.2.2 沥青混凝土自修复原理 |
1.2.3 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技术分类 |
1.2.4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吸波集料与吸波填料 |
2.1.3 微波热诱导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微波热诱导材料性能与沥青流变性能测试 |
2.2.2 吸波填料及其沥青胶浆性能测试 |
2.2.3 全组分吸波沥青混凝土设计制备与性能测试 |
2.2.4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效果模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Fe_3O_4微波热诱导特性及其对沥青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1 Fe_3O_4微波热诱导材料理化性能 |
3.1.1 微波热诱导材料外观特征 |
3.1.2 微波热诱导材料物相组成 |
3.1.3 微波热诱导材料热稳定性 |
3.1.4 微波热诱导材料元素分析 |
3.2 Fe_3O_4微波热诱导特性 |
3.2.1 微波热诱导材料静磁性能 |
3.2.2 微波热诱导材料电磁参数 |
3.2.3 微波热诱导材料电磁损耗 |
3.2.4 微波热诱导材料微波反射损耗 |
3.3 Fe_3O_4微波热诱导材料对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1 高温流变性能 |
3.3.2 低温流变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波填料特性及其对沥青胶浆起始自修复温度影响研究 |
4.1 吸波填料理化性能 |
4.1.1 填料几何特征 |
4.1.2 填料化学成分 |
4.1.3 填料热稳定性 |
4.2 吸波填料微波热诱导特性 |
4.2.1 填料静磁性能 |
4.2.2 填料电磁参数 |
4.2.3 填料微波电磁损耗 |
4.3 吸波沥青胶浆起始自修复温度 |
4.3.1 填料类型对沥青胶浆起始自修复温度的影响 |
4.3.2 沥青类型对沥青胶浆起始自修复温度的影响 |
4.4 吸波沥青胶浆起始自修复温度下的自修复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 |
5.1 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 |
5.1.1 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 |
5.1.2 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 |
5.1.3 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 |
5.2 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沥青混凝土传热性能 |
5.2.1 传热学基本理论 |
5.2.2 沥青混凝土传热参数 |
5.2.3 沥青混凝土传热性能 |
5.3 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沥青混凝升温特性 |
5.3.1 沥青混凝土外部升温特性 |
5.3.2 沥青混凝土裂缝处升温特性 |
5.4 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沥青混凝土降温特性 |
5.5 微波热诱导沥青混凝土自修复性能 |
5.5.1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效率 |
5.5.2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期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效果与机理研究 |
6.1 HFSS三维电磁仿真软件模拟原理 |
6.2 加热装置HFSS模型及其微波热诱导电磁场 |
6.2.1 加热装置HFSS模型的建立 |
6.2.2 加热装置HFSS模型微波热诱导电磁场 |
6.3 沥青混凝土HFSS模型及其微波热诱导电磁场 |
6.3.1 沥青混凝土HFSS模型的建立 |
6.3.2 沥青混凝土HFSS模型微波热诱导电磁场 |
6.4 沥青混凝土电磁参数及其HFSS模型微波热诱导损耗 |
6.4.1 沥青混凝土电磁参数 |
6.4.2 沥青混凝土HFSS模型微波热诱导损耗 |
6.5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作用传输与自修复机理 |
6.5.1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作用机制 |
6.5.2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传输理论 |
6.5.3 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一.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三.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基于剪切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研究现状 |
1.2.2 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性能研究 |
1.2.3 沥青混合料设计与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备介绍与试件的制备 |
2.1 剪切压实仪设备简介 |
2.1.1 发展历史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剪切压实仪特点 |
2.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1 原材料性能 |
2.2.2 混合料级配设计 |
2.2.3 马歇尔试验及设计最佳沥青用量 |
2.3 试件制备 |
2.3.1 试件规格与配料表 |
2.3.2 剪切压实仪操作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剪切压实的混合料空隙分布规律研究 |
3.1 试件空隙率测定 |
3.1.1 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的测定方法 |
3.1.2 装料操作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影响 |
3.2 剪切压实试件空隙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工业CT法研究试件空隙率空间分布 |
3.2.2 逐层切割法研究试件空隙率空间分布 |
3.2.3 结论验证 |
3.3 三种成型方式下空隙分布规律 |
3.4 试件空隙率影响因素灰关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剪切压实性能研究 |
4.1 压实曲线及其对数拟合关系 |
4.2 剪切压实两阶段压实特性研究 |
4.2.1 压实曲线第一阶段压实参数 |
4.2.2 压实曲线第二阶段压实参数 |
4.2.3 基于剪切压实曲线确定最佳油石比 |
4.3 不同压强下的压实次数关系 |
4.4 不同空隙率下压实次数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路用性能试验设计沥青混合料 |
5.1 单轴贯入与仿真试验 |
5.1.1 试验特点 |
5.1.2 室内单轴贯入试验 |
5.1.3 离散元仿真试验 |
5.1.4 结果分析 |
5.2 基于沥青膜厚度的水稳定性评价方法 |
5.2.1 浸水马歇尔试验分析 |
5.2.2 冻融劈裂试验研究 |
5.2.3 肯塔堡浸水飞散试验研究 |
5.2.4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标准 |
5.3 动态模量试验 |
5.3.1 试验准备 |
5.3.2 试验过程 |
5.3.3 动态模量结果处理与分析 |
5.3.4 动态模量主曲线 |
5.4 基于路用性能的设计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7)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紧缺与可再生能源 |
1.1.2 土地的供需矛盾 |
1.1.3 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 |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社会意义 |
1.3.2 环境意义 |
1.3.3 经济意义 |
1.3.4 学术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理念与实践综述 |
2.1 生产性理念回顾 |
2.1.1 城市规划理念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
2.1.2 生产性城市及相关理论 |
2.2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变革 |
2.2.1 空间的集约 |
2.2.2 空间的复合利用 |
2.2.3 空间的生产性挖掘 |
2.2.4 案例分析 |
2.3 交通空间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实践 |
2.3.1 实践构想阶段 |
2.3.2 探索性实施阶段 |
2.3.3 规模化实施阶段 |
2.4 交通空间能源生产的技术进展 |
2.4.1 太阳能 |
2.4.2 风能及其他 |
第3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 |
3.1 宜能的交通空间的分类 |
3.1.1 路权用地 |
3.1.2 公路服务区 |
3.1.3 路面 |
3.1.4 上空空间 |
3.2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合方式 |
3.2.1 直接利用型 |
3.2.2 空间结合型 |
3.2.3 变废为宝型 |
3.2.4 混合利用型 |
3.3 交通空间整体化能源开发 |
3.3.1 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 |
3.3.2 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 |
3.3.3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 |
第4章 我国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 |
4.1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政策导向 |
4.1.1 可再生能源政策导向 |
4.1.2 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导向 |
4.2 基于GIS的我国交通用地的太阳能潜力模拟分析 |
4.2.1 方法和原理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模拟步骤 |
4.2.4 结果 |
4.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以兰新铁路为例 |
4.3.1 相关背景 |
4.3.2 模拟对象 |
4.3.3 模拟步骤 |
4.3.4 结果 |
4.4 公路服务区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 |
4.4.1 相关背景 |
4.4.2 模拟对象 |
4.4.3 模拟步骤 |
4.4.4 设计方案 |
4.4.5 结果 |
4.5 主要结论和分析 |
第5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 |
5.1 从规划角度介入的必要性 |
5.1.1 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规划相脱节 |
5.1.2 趋势——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 |
5.1.3 途径——供需侧结合,总控规互补 |
5.2 规划定位 |
5.3 规划目标与特点 |
5.3.1 规划背景 |
5.3.2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
5.3.3 规划的特点 |
5.4 规划技术流程 |
5.4.1 前期调研评估 |
5.4.2 空间布局 |
5.4.3 规划选址 |
5.4.4 选址的可行性评估 |
5.4.5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5 开发管理 |
5.5.1 能源项目的招标 |
5.5.2 经济模型评估 |
5.5.3 补贴机制和购电机制 |
5.5.4 管理机制 |
5.6 潜在影响分析 |
5.6.1 驾驶安全因素 |
5.6.2 道路维护因素 |
5.6.3 环境因素 |
5.6.4 景观因素 |
5.7 美国相关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分析 |
5.7.1 美国公路路权用地可再生能源项目介绍 |
5.7.2 与我国的比较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讨论 |
6.4 研究不足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沥青路面建养过程碳排放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 |
1.2.2 沥青路面碳排放优化技术研究 |
1.2.3 沥青路面碳排放计算软件开发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碳排放交易 |
2.1 碳排放交易理论基础 |
2.2 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 |
2.2.1 国际碳排放交易发展 |
2.2.2 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 |
2.2.3 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 |
2.3 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 |
2.3.1 国内碳排放交易发展 |
2.3.2 国内碳排放交易机制 |
2.3.3 国内碳排放交易体系 |
2.4 公路行业碳交易前景分析 |
2.4.1 行业碳排放状况 |
2.4.2 碳排放交易前景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碳排放评价方法研究 |
3.1 碳排放评价理论基础 |
3.1.1 生命周期分析法(LCA)概述 |
3.1.2 沥青路面LCA方法适用性分析 |
3.2 碳排放评价模型建立概要 |
3.2.1 模型边界 |
3.2.2 模型结构 |
3.2.3 模型评价方法 |
3.2.4 计算结果及意义 |
3.3 原材料产运阶段评价模型 |
3.3.1 原材料生产 |
3.3.2 原材料运输 |
3.4 施工阶段评价模型 |
3.4.1 混合料拌和 |
3.4.2 混合料运输 |
3.4.3 路面摊铺 |
3.4.4 路面碾压 |
3.5 养护维修阶段评价模型 |
3.5.1 原路面处置 |
3.5.2 路面重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碳排放计算软件开发 |
4.1 国内外碳排放软件开发概述 |
4.1.1 国外碳排放软件开发情况 |
4.1.2 国内碳排放软件开发情况 |
4.1.3 现有软件存在的问题 |
4.2 道路建养碳排放计算软件设计与开发 |
4.2.1 开发工具比选 |
4.2.2 软件总体框架 |
4.2.3 软件使用指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碳排放优化技术研究 |
5.1 路面结构类型对建设期碳排放影响研究 |
5.1.1 对比路面结构拟定 |
5.1.2 碳排放量化分析 |
5.2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减排研究 |
5.2.1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概述 |
5.2.2 减排量计算方法 |
5.2.3 减排效果量化分析 |
5.3 养护措施对碳排放影响研究 |
5.3.1 养护措施拟定 |
5.3.2 预计养护周期 |
5.3.3 碳排放量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0)海相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生烃动力学研究 ——以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取得成果与现状 |
1.2.1 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2 海相烃源岩特征及成因 |
1.2.3 海相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
1.2.4 海相烃源岩有机相及其生烃特征 |
1.2.5 沉积相-生物相-地球化学相-有机相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认识 |
1.5.1 资料的收集 |
1.5.2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和烃源岩概况 |
2.1 盆地位置及勘探概况 |
2.1.1 下刚果盆地 |
2.1.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2.2 地层发育及沉积演化特征 |
2.2.1 下刚果盆地 |
2.2.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2.3 烃源岩特征 |
2.3.1 下刚果盆地 |
2.3.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
3.1 有机岩石学的定义 |
3.1.1 显微组分分类 |
3.2 下刚果盆地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
3.2.1 显微组分特征 |
3.2.2 显微组分组成 |
3.3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
3.3.1 显微组分特征 |
3.3.2 显微组分组成 |
第4章 研究区烃源岩有机相研究 |
4.1 有机相的概念和划分方法 |
4.2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地球化学相 |
4.3 海相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及划分 |
4.3.1 下刚果盆地 |
4.3.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4.4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海相烃源岩有利有机相分析 |
4.4.1 下刚盆地 |
4.4.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第5章 有机相生烃动力学实验 |
5.1 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实验 |
5.2 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实验 |
5.2.1 实验操作流程 |
5.2.2 数值分析原理 |
第6章 研究区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特征 |
6.1 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 |
6.1.1 海相烃源岩有机相划分 |
6.1.2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开放体系生烃动力学特征 |
6.1.3 生烃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参数的标定 |
6.1.4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和机理 |
6.1.5 不同有机相烃源岩有机质生排烃动力学 |
6.2 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 |
6.2.1 热模拟气体产物分析和残余热解烃 |
第7章 研究区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与形成模式 |
7.1 下刚果盆地 |
7.1.1 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
7.1.2 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7.2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
7.2.1 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
7.2.2 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种全新概念的沥青加热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铁物相材料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自愈机理和行为的多尺度研究[D]. 李明霞. 重庆交通大学, 2021(02)
- [2]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3]厂拌改性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D]. 孙学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宽相界面分区的含蜡原油相变传热机理研究[D]. 徐颖.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沥青混凝土微波热诱导自修复性能与机理研究[D]. 李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6]基于剪切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 龚侥斌. 广州大学, 2019(01)
- [7]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D]. 韩丹. 天津大学, 2018(06)
- [8]沥青路面建养过程碳排放评价技术研究[D]. 彭卓祥.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9]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10]海相烃源岩不同有机相生烃动力学研究 ——以西非被动大陆边缘为例[D]. 何伊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沥青混凝土论文;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论文; 热力学温度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