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沟径流同位素组成及水文规律研究

四川九寨沟径流同位素组成及水文规律研究

一、Studies of runoff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hydrology regularity in Jiuzhaigou, Sichuan(论文文献综述)

秦雯怡,陈果,李小臻,王翔,王鹏[1](2021)在《基于机器语言的岷江上游流域表层土壤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模拟》文中提出为了探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表层土壤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2H和δ18O)进行空间模拟的可行性,揭示δ2H和δ18 O在岷江上游流域的大尺度分布变化规律,本研究在该区域共采集183个0~10 cm土层样本进行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通过变量筛选后,分别采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研究区浅层土壤δ2H和δ18O的模型并进行精度评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各辅助变量与土壤水δ2H和δ18O之间的机理过程。结果表明:RF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可分别解释研究区表层土壤δ2H和δ18O变异的75.0%和64.0%。在该模型中,土壤体积含水量是最重要的辅助变量,对δ2H和δ18O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8.9%和37.4%。植被因子对表层土壤δ2H和δ18O的影响比气候因子大,且气候因子对δ2 H和δ18 O的影响过程受到植被因子的干扰。在所有辅助变量中,降水氢氧同位素由于分馏作用对δ2H和δ18O的影响最小。该区域表层土壤δ2H和δ18O在生长季各月的变化显着,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主要受植被的影响分别呈大幅度上升和下降趋势,而气候变化则导致生长季中期小幅波动。

刘兵[2](2021)在《伊犁河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河流作为水文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水化学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河水环境质量状况、区域环境化学特征、不同水体迁移转化规律。伊犁河位于我国新疆西部,是极其少见的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折返型河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异于其他河流。分析伊犁河水化学特征,能更好的评价水资源状况,了解区域的水文循环过程。本文以新疆伊犁河春季和夏季河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流域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采集伊犁河河流干流及其支流水样并分析测试,重点对伊犁河河水水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到以下结论和认识:(1)伊犁河河水氢氧同位素夏季较春季富集,在高温作用下河水蒸发分馏程度显着。氢氧同位素均表现出由南向北逐渐贫化,由东向西逐渐富集的特征。夏季和春季特克斯河与伊犁河均表现出“反高程效应”,特克斯河受纬度效应和蒸发作用共同影响,伊犁河受纬度效应和支流补给共同影响,沿河水径流方向氢氧同位素逐渐贫化。通过分析伊犁河河水δD和δ18O关系以及氘盈余特征,发现春季伊犁河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夏季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2)伊犁河河水水质较好,p H总体上呈弱碱性,主要离子平均浓度春季高于夏季,由于夏季降水量较大,对河水中的主要离子产生稀释作用;另外春季降雨量较少,水体径流过程中与周围环境接触时间增大,溶解的离子更多。伊犁河河水中NO3-的平均浓度夏季大于春季,因为夏季降雨增多,地表径流增加,带入了更多人为活动产生的含硝酸根物质。(3)通过Gibbs图和Piper图分析可知伊犁河夏季和春季的水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作用影响。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其次为蒸发岩矿物的溶解,Na+和K+主要来源于蒸发岩,其次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矿物溶解,Cl-和SO42-主要来源于蒸发岩风化溶解。(4)伊犁河水化学组成特征受补给来源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通过对比特克斯河河水和地下水的TDS和主要离子变化,得出夏季特克斯河主要为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对河水水化学组成的影响较小。通过SO42-与Ca2+的摩尔比值和NO3-与Ca2+的摩尔比值的变化来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得出夏季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要受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影响;伊犁河主要受工矿活动影响;春季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和伊犁河主要受工矿活动影响。(5)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水水化学组成的相关性,发现在伊犁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夏季伊犁地区水域和未利用地对河水环境产生正效应,农田和建设用地对河水环境产生负效应;春季草地对河水环境产生正效应,春季也是农田和建设用地对河水环境产生负效应。

陈正山[3](2021)在《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文中指出贵州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受西部特提斯域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挤出构造远程效应影响,发育挽近期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形成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蕴藏着大量的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尤以东北部最为丰富。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开展热矿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及其医学地质学研究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基础水化学方面,以及对一些知名温泉(如石阡温泉群、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进行过一些水文地质学及成因研究,综合采用多维水文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对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医学地质学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理疗热矿水(温泉)资源大省的贵州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更未开展过与人群健康关联度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应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东北部地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样42组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选择代表性地热井、地层剖面采集热储层岩石样77组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质背景,采用H-O、13C、14C、87Sr/86Sr、34S同位素、稀土元素、相关性分析、XRD+SEM、矿物饱和指数法、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及医学地质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与健康的关联开展研究,提出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多期复活走滑断裂束的控制,温泉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第一储集单元、第二储集单元及变质岩储集单元内。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至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夹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菱锶矿、盐岩及少量粘土矿物。变质岩热储层为清白口系清水江组变质砂岩、变质沉凝灰岩及板岩,矿物成分以含钾钠铝硅酸盐矿物(长石、云母、蒙脱石等)及石英为主,其次为萤石、高岭石、伊利石等矿物。(2)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温为36.00~70.00℃,平均46.56℃。其中碳酸盐岩第一、二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Mg、HCO3·SO4-Ca·Mg为主,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化学类型以HCO3-Na为主。基于理疗热矿水(温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及层次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理疗热矿水(温泉)分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锶泉、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氡泉、硫酸钠泉、硫酸钠钙泉、硫酸钙泉、硫酸钙镁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偏硼酸和锂组分;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为氟泉、偏硅酸泉、硫化氢泉、重碳酸钠泉组合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同时富含氡、锂和偏硼酸组分。(3)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D值为-69.83‰~-44.89‰,δ18O值为-10.49‰~-6.82‰,表明区内理疗热矿水(温泉)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564.87~1522.29m。氘过量参数d值和δ18O右漂移揭示了热矿水与围岩矿物发生强烈的水-岩交换反应。14C、氚、H-O同位素揭示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均为1952年前的次现代水补给,热矿水年龄为1536~28410a,补给区温度为6.58~11.33℃,为晚更新世气候较为寒冷的大气降水补给。采用平衡矿物法及SiO2温标估算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温度为59.53~105.25℃,计算热储埋深为2246~4278m,热矿水循环深度为918~2428m。(4)矿物饱和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碳酸盐岩热储层中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及萤石的溶解使得大量的Ca2+、Mg2+、SO42-及HCO3-离子向水中迁移和分配;天青石、萤石、菱锶矿及含SiO2矿物的溶解使得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富含Sr2+、H2SiO3、F-微量组分;受四川成盐盆地及热储层中粘土矿物或类粘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具有异常高的Na+、Cl-、TDS组分,并富含HBO2和Li+微量组分。在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中,铝硅酸盐矿物钠长石、石英及萤石的溶解形成了富含Na+、HCO3-、H2SiO3、F-化学组分的热矿水。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在深循环过程中,在强还原条件下,微生物脱硫作用将水中的硫酸盐分解为H2S气体,从而形成富含H2S热矿水。(5)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碳酸盐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LREE/HREE高于变质岩热储层理疗热矿水(温泉)的分异特征可能受到了不同酸碱条件的影响。而理疗热矿水(温泉)中HCO3-含量也是影响碳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稀土元素分异差别的原因之一。Ce负异常和正Eu异常研究表明氧化还原性并不是造成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受原岩或沉积物的影响。(6)13C、87Sr/86Sr、34S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揭示了携带有生物成因和有机物来源CO2的热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和铝硅酸盐岩分别控制了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87Sr/86Sr、34S分馏特征及其与Ca2+、SO42-、SI-Gypsum等相关性表明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水岩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石膏和天青石溶解。随着水岩反应程度提高,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δ13C、δ34S值逐渐富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越来越低,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87Sr/86Sr逐渐升高,揭示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受铝硅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7)PHREEQC反向模拟揭示并验证了区内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主要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受碳酸盐岩白云石、石英、石膏、天青石、萤石、钠盐溶解和部分微弱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控制,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岩反应受铝硅酸盐岩中长石、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溶解反应的控制。(8)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是由寒冷气候大气降水沿基岩裸露区或构造裂隙带渗入补给,在重力驱动下沿地温梯度不断加热增温进行对流循环。在热水径流路径上经人工开掘或天然出露为温泉。在热矿水对流循环过程中,热矿水与其碳酸盐岩热储层和变质岩热储层岩石矿物分别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和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9)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结果显示,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骨关节疾病有关联;过去一年泡温泉行为与皮肤症状、骨关节症状有关联;过去两周泡温泉行为与睡眠、食欲、精力充沛状况有关联。同时,不同类型的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的关联存在差异,其中,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存在统计关联。不同类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泡浴与慢性疾病关联的差异,可能与其所富含的元素和化学组分的差异密切相关,提示理疗热矿水(温泉)的构造条件和含水围岩的矿物成分对人群健康的间接影响,这也为温泉理疗价值进一步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区域地质背景角度出发,综合利用了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技术,阐明了地质背景和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是控制区内两型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化学元素的理疗热矿水(温泉)分型泡浴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温泉理疗价值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石宏宇[4](2020)在《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提出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活动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变化的有利手段。利用温泉流体地球化学资料,探讨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对中强地震短临流体前兆异常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岷江断裂带附近温泉广泛出露,构造活动发育,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通常来说,震中距较近的地震前异常出现早,形态复杂,基本可以分为早期趋势变化、中期振荡变化和震前突跳3个过程。2017年发生了MS7.0九寨沟地震,其震中位置距离岷江断裂带附近温泉均小于100 km使该区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利用岷江断裂带温泉水样中溶解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气体同位素、碳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对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本文于2010年6月至2018年7月对岷江断裂带内四个温泉进行了7次系统的调查,测定了16个气体样品中的3He/4He和δ13CCO2,以及27个水样中的常量元素;同时,对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δD、δ18O)以及锶同位素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分为Ca-HCO3、Mg-HCO3、Ca·Mg-HCO3、Mg·Ca-HCO3四种。(2)δD、δ18O(-13.20~-19.80‰和-95.60~-113.33‰)的测量结果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高程约为3.44~4.50 km。(3)温泉水中Si O2含量为2.49~5.92 mg/L,计算的热储温度约为26.00~52.22℃,根据热储温度估算循环深度约为1.17~2.67 km。(4)Na-K-Mg三角图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均为为成熟水。(5)温泉水中Sr的富集系数大于1,同时,86Sr/87Sr范围为0.70862~0.70870,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的Sr和86Sr/87Sr主要来自于碳酸盐类矿物。(6)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除B、Sr、Ba外,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说明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水—岩作用较弱。(7)幔源和壳源之间的混合作用为控制He-C系统和He-Sr系统的主要因素,且研究结果表明3He/4He比率变化范围为0.02~0.68Ra(Ra是大气中3He/4He的比值,为1.39×10-6),温泉逸出气体中幔源He贡献率较低,表明九寨沟地震前后无明显幔源He增加。δ13CCO2(-7.50~-0.12‰)表明岷江断裂带内温泉水逸出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地壳中的灰岩(75.00~99.47%)。2017年8月8日发生了MS7.0九寨沟地震,笔者获取了震后第二天的岷江断裂带周围温泉的流体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发现,九寨沟地震前卡卡沟和川盘桥温泉中的Cl-和SO42-以及牟尼沟温泉中的SO42-都呈增加的趋势,且地震后卡卡沟、川盘桥和牟尼沟温泉水中的Cl-和SO42-离子都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地质、构造、水化学和同位素资料,建立了岷江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模型。该模型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的补给来源均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约为3.44~4.50 m,岷江断裂可作为地下水快速运移的通道。在这个系统中,地热水被地壳内部加热,断裂和裂隙作为运移通道,循环到地下1.17~2.67 km处,之后沿断裂和裂缝上升到地表。根据模型推测3He/4He比值异常低的原因为,岷江断裂带向下延伸收敛于30 km处的滑脱面,阻碍了幔源He的上涌。因此,研究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对今后判断岷江断裂带未来中强地震的短临前兆流体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斌[5](2020)在《四川绵远河氮磷铅镉污染机理及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绵远河流域是四川省重要的磷肥和磷化工生产基地,其沿岸分布了多达千余座的工厂企业且该河流穿过了许多人口密集区。上游磷矿开采;中游农业灌溉,磷化肥的生产;下游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等,共同造成了绵远河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害着沿河两岸生活的居民的健康,也严重影响着两岸农作物的生长。以上各种工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的综合影响加大了河流污染源追溯及污染治理的难度。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绵远河污染状况、污染物污染机理及来源并探索合理的污染治理技术是绵远河地区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富磷水系铀的赋存形态及分配研究》(编号:41373120)为依托,详细测定了河水的理化性质以及TP(总磷),TN(总氮)的含量,对水系沉积物的污染进行风险评价,测定了河水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索了有效提取河水磷酸根的方法,并对磷酸根中氧同位素值进行测定,探究了造成磷酸根氧同位素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其对P的来源进行示踪,开发出了废水Pb2+去除的新技术。研究结果显示:绵远河水体pH(酸碱性)范围为7.9~8.7,均值8.41,水体偏碱性。水体Ec(电导率)范围为34~81,均值为45.7,水体可溶性盐浓度较高。水体Eh(氧化还原电位)范围为114~213m V,均值为154.2m V,水体Eh值较低。水体Do(溶解氧含量)范围为5.28~9.01ppm,均值为7.85ppm,水质在溶解氧指标上有所提升。水体中的TN含量范围为0.17~10.20mg/L,均值为2.34mg/L,超过国家Ⅲ类水质标准。水体TP含量范围为0.01~0.29mg/L,均值为0.10mg/L。水体属于富营养化水体。水系沉积物Cd的含量范围0.41~1.07 mg/kg,均值为0.60 mg/kg。Pb的含量范围11.8~36.80 mg/kg,均值为17.30 mg/kg。水系沉积物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fi)范围为0.91~2.38,均值为1.33,单因子污染程度属于中度。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Cfi)范围0.44~1.37,均值为0.65,单因子污染程度属于低度。水系沉积物有效P含量范围3.6~99.8 mg/kg,均值为22.89 mg/kg。水系沉积物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27.3~71.4,均值为39.8;Pb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2.2~6.85,均值为3.23。Cd和Pb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C09号采样点连山镇。同时,连山镇也是水系沉积物Cd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高的镇,而所有采样点水系沉积物Pb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低度。绵远河河水δD(氘核的绝对变差)的范围为-11.30~-10.36‰,均值为-10.83‰,δ18O(18O的绝对变差)的范围为-87.47~-79.07‰,均值为-83.27‰。δD从上游到下游,相对较稳定,而δ18O从上游到下游,呈现出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特征。水体PO43-中δ18O测试值范围为9.72‰~20.00‰,均值为20.59‰。从中游到下游,水温逐渐升高,而δ18Op值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水温的变化不具有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游至下游的δ18Op值几乎不受水温的影响。微生物作用和水体TP/TN比率是造成水体PO43-中的δ18Op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异的可能因素。由此,可以推测,绵远河的P污染主要来至于四部分:上游是磷矿开采与冶炼;中游是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和农业灌溉区磷肥的使用;下游是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本次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吸附剂PVP/Fe3O4/GO复合材料,其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作为制备的复合材料,用于去除Pb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高效率,易于重复使用。PVP/Fe3O4/GO复合材料处理不同废水样品,Pb2+去除率可达90%以上。特别是低含量Pb2+污水样品处理后,其中的Pb2+离子可进一步降至0.4ppb。因此,该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水体中低含量Pb2+的去除,进一步降低水体Pb污染。

江曼语[6](2020)在《九寨沟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是连接大气和水生环境的重要景观单元,也是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活跃的生态系统之一。大气汞进行长距离传输后,沉降在偏远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汞富集,给邻近生态系统带来健康风险。由于多样化植被、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影响,亚高山森林流域受其可能成为大气汞的重要集聚区,但这一地理单元的汞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还未受到特别的关注。为了解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规律及时空特点,本文运用森林水文的研究手段,通过对亚高山森林流域不同空间上的自然降水、林冠穿透水、树干茎流、地表水(溪流)、凋落物等进行长期观测,分析汞沉降的组分特征和时空变化,弄清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规律,认识亚高山森林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亚高山森林土壤THg和MeHg平均浓度分别为110.76±11.05 ng/g、0.79±0.18 ng/g,而林下腐殖层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115.59±7.76 ng/g、0.52±0.06 ng/g;土壤和林下腐殖层的THg浓度均没有显着的空间差异(p>0.05),但低海拔针叶林下的土壤MeHg显着高于其他样地(p=0.047)。溪水THg浓度为5.00±1.14ng/L,MeHg浓度为0.07±0.01ng/L,溪水中的汞含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p>0.05)。自然降水中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2.91±0.54ng/L、0.04±0.01ng/L。(2)亚高山森林大气汞输入途径中,穿透水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14.90±1.17 ng/L和0.10±0.01ng/L,两者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p£0.01)。树干茎流THg浓度为23.30±2.08 ng/L且季节性变化明显(p=0.02),MeHg浓度为0.59±0.10 ng/L,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p=0.29)。凋落物中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58.98±4.44 ng/g和0.46±0.03 ng/g,两者均具有显着的时间变化特征(p£0.001)。THg年沉降通量为23.80μg/m2/yr,MeHg年沉降通量为0.19μg/m2/yr。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THg沉降通量分别为11.57μg/m2/qtr、4.91μg/m2/qtr、7.11μg/m2/qtr、0.32μg/m2/qtr,MeHg沉降通量分别为0.11μg/m2/qtr、0.03μg/m2/qtr、0.05μg/m2/qtr、0.002μg/m2/qtr,THg和MeHg沉降通量有显着的季节性变化。(3)大气汞沉降的空间特征明显。针叶林中穿透水的THg浓度(18.77±2.69ng/L)(p=0.017)和THg沉降通量(19.12±1.35μg/m2/yr)显着高于亚高山灌丛和针阔混交林(p=0.011),而MeHg浓度和沉降通量均无空间差异;在针叶林中凋落物的THg(26.16±2.15μg/m2/yr)和MeHg(0.21±0.02μg/m2/yr)(p£0.005)沉降通量均高于其他林分类型。亚高山灌丛、针阔混交林、高海拔针叶林以及低海拔针叶林的THg沉降通量分别为22.88μg/m2/yr、21.97μg/m2/yr、39.50μg/m2/yr和43.15μg/m2/yr;MeHg沉降通量分别为0.24μg/m2/yr、0.19μg/m2/yr、0.29μg/m2/yr以及0.33μg/m2/yr。在研究的空间上,大气汞沉降随海拔升高而下降。主要结论:九寨沟亚高山森林土壤存在轻微的汞富集现象,可能反映了该地区大气汞沉降的特点。林下层腐殖质和苔藓植物为汞的甲基化提供了便利的微环境,可能促成腐殖质层和土壤层MeHg含量相较于其他区域的森林相对较高。亚高山森林大气汞沉降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THg和MeHg浓度在暖季高于冷季,THg和MeHg沉降通量均以春季最高,依次是秋、夏、冬。亚高山森林大气汞沉降具有空间变化的特征,THg输入水平空间特征明显,而MeHg的空间特征较弱。针叶林样地中凋落物和穿透雨对THg和MeHg的输入量和贡献率总是高于针阔混交林和灌丛。汞年沉降通量也表现为针叶高于混交林和灌丛,在研究的空间尺度内,并有随海拔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归因于针叶对大气汞具有很强的捕获能力。

马迎宾[7](2019)在《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与水的关系是生态学和森林水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会对淡水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产生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淡水湿地森林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和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研究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及其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可为淡水湿地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退化淡水湿地森林恢复和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稳定同位素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研究分析淡水湿地森林中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五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可解决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变化影响着该区域水文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选择浙江绍兴汤浦水库库区三种不同类型的淡水湿地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系统、定量和动态地阐明水文过程中各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不同量级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策略等,初步揭示淡水湿地森林对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淡水湿地森林水循环过程的定量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绍兴汤浦水库库区大气降水线为δD=8.36δ18O+14.92;降水δD介于-147.5‰~2.7‰之间,δ18O介于-19.05‰~-1.17‰之间;降水量效应显着;干季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相对干燥的内陆地区;湿季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湿度较高的西太平洋、印度洋。(2)库区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不同量级降水后9天内,枯落物层水δD对降水δD的响应最显着,小雨对各林中枯落物层水贡献率为4.2%~46.4%,对表层土壤水(0~20 cm)贡献率为6.1%~42.2%;降水事件(不同量级降水)是影响降水在土壤剖面入渗的主要因子(p<0.001),降水在不同类型湿地森林土壤剖面中的入渗过程存在一定差异(p=0.003)。小雨(降水量≤10 mm)9天内,降水在针阔混交林土壤中滞留时间最长(6天),阔叶林次之(5天),针叶林最短(3天);中雨(10 mm<降水量≤25 mm)后9天内,降水在针阔混交林土壤中滞留时间最长(8天),阔叶林次之(7天),针叶林最短(6天)。(3)林中优势植物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雨前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不同量级降水后9天内,降水事件是影响植物水δD和不同树种对该次降水利用率的主要因子,各林中优势植物对降水的利用率为:阔叶林(8.6%~56.4%)>针阔混交林(7.1%~52.8%)>针叶林(13.0%~32.5%)。林中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来源存在差异,土壤表层(0~20cm)根系丰富的树种,如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对小雨的利用率较高(45.2%~1.5%),而根系分布较深的树种,如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对中雨的利用率峰值为64.7%,对大雨的利用率高达88.0%。(4)不同淡水湿地森林林中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这“五水”存在转化关系。不同量级降水后,大气降水、雨前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可转化为林中各优势树种植物水;土壤水受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双重补给,降水通过入渗补给转化为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库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转化关系(y=0.91x-3.61,R2=0.598,p<0.05),且均与当地大气降水关系密切。(5)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对其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该淡水湿地森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反映了针阔混交林对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比阔叶林及针叶林强。小雨和中雨后9天内,80~100 cm土壤水δD值分别介于-34.1‰~-34.9‰之间和-31.6‰~-25.1‰之间,深层土壤水δD较稳定,表明淡水湿地森林对降水量≤20 mm的降水在土壤剖面入渗过程具有一定调控作用,且针阔混交林的调控作用优于阔叶林和针叶林。建议今后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开展退化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考虑将根系分布不同的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进行混交,例如将本研究中的针叶树种池杉(Taxodium ascendens)与根系分布较浅的北美枫香、河桦(Betula nigra)等及根系分布较深的美洲黑杨等阔叶树种进行混交,多树种合理配置,以保持该群落稳定性,同时增强淡水湿地森林对全球降水格局变化的适应性。

李昂[8](2012)在《川西高原河流水系氢氧同位素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全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大骨节病的病因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水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病区内,地表水是当地居民饮用水的长期来源。由于地表水,特别是河流水系循环周期短,运移速度快,加之区内大部分区域地层岩性以砂板岩为主,河水的矿化度一般较低。长期饮用这种类型的低矿化度水,导致人体一些有用元素的贫化,有可能是诱发大骨节病的因素之一。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工程》子课题《四川阿坝州生态地球化学调查》(1212010913022)。在调查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厘定水源组成和不同河段地下水和河水之间的互补关系,查明不同区段河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取得如下成果:研究区的8180和δD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4.87~-9.68%o和-107.5~-64.7%o,不同水体同位素组成落在全球大气降水附近,显示大气降水补给的特征,反映出受夏季季风带来的东南方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团影响。研究区河流水系氢氧同位素组成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受大陆效应的影响十分明显。川西高原是长江与黄河的共同发源地。川西高原内长江水系氢氧同位素组成δD和δ18O分别为-107.5~-64.7、-14.87~-9.68,反映出长江水系主要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且受到的蒸发作用较小。黄河水系氢氧同位素组成6D和6180分别为-102.4~-79.7、-14.35~-10.03,且氘过量参数d值较小,最小值为-0.25,显示出黄河水系受到了强烈的蒸发效应的影响。白河、杜柯河、梭磨河和脚木足河的河水富集轻同位素,其井水的同位素组成比河水偏负,矿化度较高,反映出井水的补给来源为高海拔地区,经过了长距离的运移。说明地下水与河水之间水循环和相互补给不明显。水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和HCO3-Ca·Mg型,河流水系矿化度较低,介于44.5-301.4mg/L之间,均值为139.1mg/L,属于极低矿化度和低矿化度水。矿化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其中白水江矿化度最高,则曲河矿化度最低。杜柯河、则曲河、脚木足河、梭磨河、白河矿化度均小于150mg/L。长期饮用这种类型的低矿化度水,有可能是引起大骨节病病因的条件之一。造成矿化度差异原因是,一方面,研究区岩石受到河流的强烈冲刷,在风化作用下,矿物体内的离子自然析出;另一方面,地下水具有丰富的c02供给来源:富含C02和腐植酸的土壤、可产生酸类物质的有机质和含硫矿物的岩石,溶解碳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地层岩性也是造成矿化度差异的原因之一。

洪大明[9](2011)在《九寨沟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成兰铁路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成都-兰州铁路位于四川省和甘肃省境内,起于成都,经九寨沟,延伸至兰州-重庆铁路的哈达铺站,两线路共同构成国家铁路网中西北西南区际间的客货主通道。成兰铁路建设即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需求,也兼顾了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保留岷山北段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成兰铁路在途径九寨沟地区时,大多选择隧道方式穿越山岭。区内线路从黄龙景区、九寨沟景区、岷江源自然保护区和神仙池景区西侧通过,该段长80.038km,其中隧道8座,隧道总长为45.768km,占拟建铁路的57.2%。九寨沟地区属于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拥有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一批自然景观。为了有效保护和改善景观,提升生态系统的景观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景区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如以九寨沟沟口为中心7km范围内严禁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然而,隧道工程建设会对地下水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造成部分地段河水断流,积水面积缩小或干涸,沼泽地消失,破坏原生自然景观,使得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失去繁衍场所,进而影响区域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本论文以川西北高原北部九寨沟地区为研究背景,在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探讨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划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分析隧址区与核心景区地下水系统有无水力联系,并进行了隧道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负效应评价。通过综合分析,得出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研究区出露地层属昆仑秦岭地层区,为志留系-三叠系及第三系、第四系,缺失侏罗系和白垩系,各系发育程度及分布不一。以荷叶断裂、岷江断裂和雪山断裂为界,分为西秦岭地层分区摩天岭小区和马尔康地层分区金川小区。其中成兰铁路穿越区地层属于金川小区,主要岩性为砂岩、板岩和千枚岩,岩溶不发育,主要构造有岷江断裂带的主干断裂跨石台-香蜡台断裂、牟尼沟-羊洞河-热摩柯断裂和垮石台-香腊台-热尖复背斜。(2)根据区内岩性特征、地下水动力特征以及储水空间类型,研究区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以及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三种类型。成兰铁路位于区域西部,隧址区主要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层孔隙、裂隙及断裂构造破碎带,富水性较弱。(3)研究区天然水矿化度较小,基本都小于1g/L,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水为主,其次为HCO3-Ca·Mg型水;同位素δD-δ18O值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上或附近,另外同位素估算的水样补给高程差异较大,表明区域水体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深部循环水。隧址区天然水主要为HCO3-Ca型水,对隧道施工使用的混凝土侵蚀性较小。隧址区水体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4)研究区划分为2个一级地下水系统,即岷江水系统和嘉陵江地下水系统;12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即半当沟、夏日柯、神仙池、嘎哇沟、热摩柯、九寨沟、羊洞河、岷江源、漳腊河、涪江、岷江(川主寺-十里乡)和黄龙地下水系统。成兰铁路穿越了岷江和嘉陵江分水岭,经过岷江(川主寺-十里乡)、羊洞河、热摩柯、嘎哇沟、半当沟地下水系统。经分析,隧道穿越区与核心景区地下水系统没有水力联系,隧道施工不会对核心景区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5)依据隧址区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隧道涌水量预测,利用隧道施工中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由评价结果可知,成兰铁路红桥关-亚隆纳日段隧道施工对隧址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处在很弱到中等区间。据此推断,隧道施工对隧址区地下水环境产生较小影响,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也较小,工程选线方案较优。

邓贵平[10](2011)在《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世界自然遗产是大自然演化进程中遗留给人类的十分宝贵的财富,遗产旅游是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方式。旅游地学景观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主体旅游资源,对它们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等进行挖掘和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很多遗产地展示世界遗产价值或进行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的重要内容。只有弄清旅游地学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成景机理,才能深入揭示其科学价值,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最终实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丰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岩溶湖泊和瀑布为其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彩林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1992年,九寨沟凭借其“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30多年来,九寨沟凭借其绝美的景色、富有成效的管理和不断改善的旅游交通方式使旅游业迅猛发展,极大带动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经济的起飞,有力推动了四川旅游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中国旅游品牌的塑造,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是在当地特定的区域地质和自然地理背景下,地质构造、新构造、第四纪冰川作用、岩溶、重力、生物等多种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深入认识区内各种自然过程及规律,才能防止旅游开发时可能对旅游地学景观造成的破坏,从而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措施。此外,系统了解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因,有利于展示九寨沟遗产价值,提升旅游品位和科学文化内涵,推动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九寨沟成景机理有利于指导九寨沟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效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九寨沟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尖锐。九寨沟在2007年游客人数已经突破250万,旅游黄金周期间日游客数量突破2万人次。随着可进入性的极大改善,游客人数还有快速增长趋势。近年来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当地脱贫致富,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对九寨沟旅游经济寄予更大的期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九寨沟未来将面临空前的旅游压力。但九寨沟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质环境非常复杂,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而游客活动却主要集中在60km2峡谷区域内。如何协调日益突出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即应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才能更有效地维护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景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九寨沟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和旅游地学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踏勘、深度访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应用“3S”技术,结合传统地质工作手段,对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的特征与分布、成景机理和保护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1)对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进行了科学分类,分析了其组合特征,并从定性定量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在同类景观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景观特色。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主要分布在由日则沟、则查洼沟和树正沟组成的“Y”字形沟谷中,以水体景观为主,其次是生物景观和气象景观,地貌、古生物化石、地质剖面景观、矿物景观为辅。九寨沟水体景观包括群湖、叠瀑、滩流、泉水、激流河段,分布特别集中,受控于其特殊的水循环系统,形成了泉—湖泊或群海—滩流及瀑布组合。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极大的旅游价值。(2)运用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水文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系统分析了九寨沟区域背景,详细研究了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的地层与岩性条件、地质构造背景、冰川作用与冰碛物、水文条件、岩溶作用及钙华堆积、新构造运动及重力作用等成景条件。九寨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处于青藏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带的边缘,属松潘-甘孜地槽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至三叠系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褶皱构造主要由一系列轴线延伸北西—南东向的背斜和一些延伸近东西向、北东—南西向向斜组成,断层发育以脆性剪切形变为主导,主要有北西向逆断层及平移断层、南北向逆断层和北东向正断层,东西向正断层四组断层;先后经历了三次冰期,冰川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强烈;在强烈的岩溶作用下地表出现大量钙华堆积,形成众多的钙华堤、钙华滩、钙华瀑布和钙华堰塞湖;新构造运动使西部强烈的整体抬升,东部沿早期南北向和北东与北西向断裂产生断块的差异运动,形成南高北低的地貌特征;重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滑坡、崩塌、泥石流,是景观形成的重要因子。(3)探讨了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景过程,根据系统科学原理构建了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景耦合系统。追溯景区自寒武纪以来所经历的漫长的建造历史及变形过程,将九寨沟成景过程划分为被动陆缘、褶皱造山及推覆造山、陆内断块造山和第四纪冰川作用、冰后成景等五个阶段。九寨沟成景耦合系统由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组成。输入系统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子系统、外动力地质作用子系统、地域环境子系统,输出系统包括成景地层子系统和旅游地学景观子系统。以构造运动、地震等为主的内动力地质作用和以冰川、岩溶、流水和重力作用为主的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地域环境子系统之间形成复杂的网式反馈,共同作用可溶的碳酸盐岩地层,通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最后形成以岩溶水景闻名天下的九寨沟旅游地学奇观。(4)运用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景耦合系统研究了九寨沟主要旅游地学景观的成景机理。九寨沟岩溶地貌景观和冰川地貌景观的形成离不开岩溶作用和冰川作用,但同时受九寨沟地层岩性、构造运动、气象水文条件、重力作用、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九寨沟湖泊多属于堰塞湖,其堰塞物主要来源于冰川侧碛与终碛、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和生物钙华沉积。九寨沟的湖水五彩缤纷,主要是由于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水生植物、钙华沉积、水中矿物质也起了一定作用。九寨沟瀑布成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断层和生物岩溶作用;二是差异侵蚀和生物岩溶作用;三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和生物岩溶作用。钙华滩流是九寨沟特色水景之一,其形成主要源于生物作用和钙华沉积。九寨沟泉群类型主要为溢流泉,是由第四系孔隙水潜流下降所成。九寨沟的湖水清澈见底,主要是因为其湖泊的补给多是地下水补给,钙华沉积作用强烈。(5)在分析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保护历程和所面临的威胁因素后,提出发展低碳旅游是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式,建设智慧景区是保护和管理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的最佳战略,实施分区保护是保护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的重要措施。

二、Studies of runoff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hydrology regularity in Jiuzhaigou, Sichua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ies of runoff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hydrology regularity in Jiuzhaigou, Sichuan(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语言的岷江上游流域表层土壤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1.3 数据获取及处理
    1.4 研究方法
    1.5 模型构建及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区表层土壤氢氧同位素统计特征
    2.2 不同模型比较及验证
    2.3 土壤水同位素与辅助变量的关系及重要性
    2.4 表层土壤δ2H和δ18O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3 讨论
    3.1 RF模型的适用性
    3.2 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各辅助变量的关系
    3.3 氢氧同位素生长季变化
    3.4 表层土壤氢氧同位素的空间分布意义
4 结论

(2)伊犁河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
    2.3 土壤植被
    2.4 地形地貌
    2.5 地质条件
第三章 采样与测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测试指标与方法
第四章 伊犁河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4.1 伊犁河水体氢氧同位素基本特征
    4.2 伊犁河水体氢氧同位素影响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犁河水体水化学特征
    5.1 伊犁河水体水化学基本特征
    5.2 伊犁河水体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伊犁河水体水化学影响因素
    6.1 自然因素对伊犁河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6.2 人为因素对伊犁河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3)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1.2.2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1.2.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1.2.4 理疗热矿水(温泉)医学地质学
        1.2.5 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研究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气象
        2.1.3 水文
        2.1.4 地形地貌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岩相古地理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3 地热地质条件
        2.3.1 热储单元结构特征
        2.3.2 地热异常构造
        2.3.3 地温场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测试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2.1 矿物岩石特征
        3.2.2 主量元素特征
        3.2.3 微量元素特征
        3.2.4 稀土元素特征
    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3.1 常量组份特征
        3.3.2 微量组分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1 地质成因类型
        4.1.1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质类型
        4.1.2 理疗热矿水(温泉)地热系统类型
        4.1.3 理疗热矿水(温泉)热储类型
    4.2 理疗热矿水(温泉)分类
        4.2.1 基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类
        4.2.2 基于统计学分类
    4.3 理疗热矿水(温泉)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理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5.1.1 样品采集
        5.1.2 样品测试
    5.2 热流体起源及深循环特征
        5.2.1 热矿水起源
        5.2.2 热矿水滞留时间
        5.2.3 热储温度及温标理论
        5.2.4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
        5.2.5 热储温度估算
        5.2.6 热储埋深及循环深度
    5.3 主要水化学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1 常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3.2 微量组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4 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指示意义
        5.4.1 REEs分异特征指示意义
        5.4.2 Ce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4.3 Eu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5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示踪
        5.5.1 碳同位素
        5.5.2 锶同位素
        5.5.3 硫同位素
    5.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6.1 模拟的必要性和软件选择
        5.6.2 反应路径的确定
        5.6.3 可能的矿物相化学反应
        5.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研究
    6.1 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条件
        6.1.1 热储层和盖层
        6.1.2 构造
        6.1.3 水源
        6.1.4 热源
        6.1.5 物质来源
    6.2 理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模式
        6.2.1 碳酸盐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2.2 变质岩型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1 流行病学调查
        7.1.1 调查方法
        7.1.2 调查结果
    7.2 典型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1 理疗热矿水(温泉)与人群健康关联性
        7.2.2 理疗热矿水(温泉)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机理探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1.3 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成果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温泉水样气样的采集及其测量
    3.1 温泉水采样方法及测量方法
    3.2 温泉气采样方法及测量方法
第四章 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4.1 温泉水温泉气物理化学参数测定结果
    4.2 温泉水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水化学类型
        4.2.2 离子相关性分析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温泉水来源
        4.4.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4.2 热储温度
    4.5 岷江断裂带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4.5.1 温泉气体组分
        4.5.2 ~3He/~4He
        4.5.3 ~(87)Sr/~(86)Sr
        4.5.4 δ~(13)C_(CO2)
第五章 温泉水化学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5.1 温泉水地球化学变化与九寨沟地震的关系
    5.2 岷江断裂带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构造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信息
    获奖情况
    参与会议情况
发表文章
参与项目

(5)四川绵远河氮磷铅镉污染机理及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体N元素研究现状
        1.2.2 水体P元素研究现状
        1.2.3 磷矿石与磷石膏生产研究现状
        1.2.4 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1.2.5 绵远河污染研究现状
    1.3 δ~(18)O示踪原理及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3.1 PO_4~(3-)氧同位素示踪原理及示踪研究现状
        1.3.2 PO_4~(3-)的δ~(18)O国外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3.3 PO_4~(3-)的δ~(18)O国内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性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火成岩
第3章 绵远河P和N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2 水体TN(总氮)和TP(总磷)测定方法
    3.2 绵远河常规水质参数特征
    3.3 绵远河水体TN和TP测试数据
    3.4 绵远河河水N/P比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
    3.5 绵远河水体氮磷环境地球化学模拟
        3.5.1 模拟原理
        3.5.2 模拟元素的确定
        3.5.3 模拟结果
    3.6 绵远河河水氮磷污染机理探究
    3.7 小结
第4章 绵远河水系沉积物Cd、Pb及P污染风险评价
    4.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4.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4.3 绵远河水系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4.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3.2 样品分析
        4.3.3 水系沉积物Pb和Cd含量特征
        4.3.4 水系沉积物Cd和Pb污染风险评价
        4.3.5 水系沉积物P污染风险评价
    4.4 绵远河Cd、Pb迁移机理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绵远河水氧同位素研究
    5.1 绵远河河水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5.1.1 氢氧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5.1.2 氢氧同位素示踪原理
        5.1.3 绵远河水体H、O同位素值测定及测试结果
        5.1.4 长江水系氢氧同位素特征对比分析
        5.1.5 绵远河水δ18Ow与温度的关系探究
    5.2 环境地质对绵远河水的影响
        5.2.1 pH值
        5.2.2 地层岩性
        5.2.3 水文、气候、植被以及人类活动
    5.3 小结
第6章 磷的氧同位素示踪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实验药品及器材
        6.1.2 采样点布置及样品采集过程
        6.1.3 样品中PO_4~(3-)的提取
        6.1.4 PO_4~(3-)中氧同位素值的测试
    6.2 绵远河河水PO_4~(3-)的δ~(18)O值
        6.2.1 δ~(18)O_p理论平衡值
        6.2.2 δ~(18)O_p测试值
    6.3 PO_4~(3-)氧同位素研究
        6.3.1 δ~(18)O_p理论平衡值与测试值差异
        6.3.2 微生物作用对δ~(18)O_p理论平衡值与测试值差异的影响
        6.3.3 水体TP/TN比率对δ~(18)O_p理论平衡值与测试值差异的影响
    6.4 绵远河河水P污染物来源研究
        6.4.1 δ~(18)O_p测试值与水温的关系
        6.4.2 绵远河水磷酸根δ~(18)O_p值与磷矿石δ~(18)O的关系探究
        6.4.3 绵远河P污染物来源
    6.5 小结
第7章 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
    7.1 实验
        7.1.1 材料
        7.1.2 石墨烯氧化物(GO)的准备
        7.1.3 PVP/Fe_3O_4/GO、Fe_3O_4/GO和PVP/GO复合材料的制备
    7.2 间歇吸附实验
    7.3 吸附动力学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PVP/Fe_3O_4/GO的性质
        7.4.2 去除实验
    7.5 PVP/Fe_3O_4/GO复合材料对Pb(Ⅱ)去除动力学研究
    7.6 吸附等温线
    7.7 竞争去除的研究
    7.8 解吸和可重用性
    7.9 与其它吸附剂的比较
    7.10 废水的实际应用
    7.11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九寨沟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
    1.2 大气中汞的来源、形态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2.1 大气汞的来源
        1.2.2 大气汞的形态以及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3 山地环境中的汞沉降及生态效应
        1.3.1 山地环境中的汞沉降
        1.3.2 山地环境中汞的生态效应
    1.4 亚高山环境汞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2.2 研究区域的概况
        2.2.1 九寨沟地质概况
        2.2.2 九寨沟气候概况
        2.2.3 九寨沟水文概况
        2.2.4 九寨沟土壤概况
        2.2.5 九寨沟植被概况
    2.3 采样设计
    2.4 样品处理与分析
        2.4.1 水样处理及分析
        2.4.2 凋落物样品处理及分析
        2.4.3 土壤样品分析
    2.5 通量计算方法
    2.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亚高山森林流域主要环境介质的汞浓度
    3.1 亚高山森林流域中土壤汞的浓度
    3.2 亚高山森林腐殖质层的汞含量
    3.3 亚高山森林溪流中汞的浓度
    3.4 讨论
    3.5 小结
4 亚高山森林流域汞沉降的时间分布特征
    4.1 大气汞湿沉降的时间变化
        4.1.1 湿沉降中THg和 Me Hg浓度及其通量的时间趋势
    4.2 大气汞干沉降的时间变化
        4.2.1 干沉降中THg和 Me Hg浓度及时间变化趋势
        4.2.2 THg和 Me Hg干沉降通量及时间趋势
    4.3 汞沉降的相对贡献及时间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5 亚高山森林流域汞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
    5.1 大气汞干沉降的空间变化
        5.1.1 干沉降中THg和 Me Hg浓度及空间趋势
        5.1.2 干沉降中THg和 Me Hg通量及空间变化趋势
    5.2 大气汞沉降的空间变化
    5.3 讨论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3 长三角地区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概况
        2.1.4 气候特点
        2.1.5 植被概况
        2.1.6 土壤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选择和设置
        2.2.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根系分布的调查
        2.2.3 土壤物理特征的调查
        2.2.4 地上地下水位和相关环境因子的观测
        2.2.5 同位素样品的采集
        2.2.6 同位素样品的测定
        2.2.7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2.8 水汽来源模型模拟
第三章 汤浦水库库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3.2.2 大气降水中过量氘的变化
        3.2.3 大气降水中氢与氧稳定同位素的关系
        3.2.4 后向轨迹分析降水水汽的来源
        3.2.5 降水氢氧同位素与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4.2.2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的季节变化
        4.2.3 不同量级降水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4.2.4 土壤水δD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响应
        4.2.5 降水对不同类型淡水湿地森林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
        4.2.6 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入渗过程研究
        4.2.7 土壤水δD和降水对土壤水贡献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4.3.2 土壤水分来源及不同量级降水后土壤水δD的变化
        4.3.3 降水对土壤水的贡献率
        4.3.4 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入渗过程
    4.4 小结
第五章 植物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5.2.2 植物水δD随采样时间的动态变化
        5.2.3 植物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
        5.2.4 植物水δD及植物对该次降水利用率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
        5.2.5 植物根系分布
    5.3 讨论
        5.3.1 植物水分来源
        5.3.2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
    5.4 小结
第六章 地表水及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地表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6.2.2 地表水中氢氧同位素随采样时间的变化
        6.2.3 地下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6.2.4 地下水中氢氧同位素随采样时间的变化
        6.2.5 地表水-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转化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各水体转化关系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淡水湿地森林中各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7.2.2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
        7.2.3 降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
        7.2.4 降水-土壤水-植物水之间的转化关系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淡水湿地森林对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
    8.1 引言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土壤及枯落物层对水文过程的调控
        8.2.2 淡水湿地森林对降水在土壤剖面中入渗过程的影响
        8.2.3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表水的调控作用
        8.2.4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下水的影响
    8.3 讨论
        8.3.1 淡水湿地森林枯落物层对降水入渗过程的调控作用
        8.3.2 淡水湿地森林土壤及林分类型对降水入渗过程的调控作用
        8.3.3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表水的调控作用
        8.3.4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下水的调控作用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川西高原河流水系氢氧同位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与构造
    2.3 气候与水文
    2.4 区域水系
第三章 同位素方法原理
    3.1 同位素组成的表示方法
    3.2 氢氧同位素示踪原理
    3.3 同位素效应
    3.4 同位素分馏
    3.5 氘过量参数
    3.6 径流混合比的定量计算原理
    3.7 大陆效应
第四章 采样与分析
第五章 川西高原河流水系氢氧同位素特征
    5.1 研究区地表径流的氢氧同位素区域分布特征
    5.2 研究区地表径流的同位素示踪
        5.2.1 长江水系
        5.2.2 黄河水系
第六章 川西高原河流水系水化学特征
    6.1 pH值
    6.2 常量元素特征
    6.3 微量元素特征
    6.4 水化学影响因素分析
        6.4.1 地层岩性
        6.4.2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6.4.3 水文、气象、植被因素
        6.4.4 人类活动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九寨沟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成兰铁路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区域调查与研究
        1.2.2 地下水系统划分研究
    1.3 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岩溶发育特征
第3章 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下水类型
    3.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第4章 研究区天然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4.1 样品采集
    4.2 天然水水化学特征
        4.2.1 矿化度特征分析
        4.2.2 常量组分分析
    4.3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4.3.1 水样与大气降水关系
        4.3.2 天然水补给高程
第5章 地下水系统划分
    5.1 地表水系
    5.2 地下水系统划分
    5.3 隧道工程对核心景区地下水系统影响
第6章 成兰铁路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6.1 隧址区概况
    6.2 隧道涌水量预测
    6.3 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
        6.3.1 评价方法
        6.3.2 负效应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3.1 世界遗产统计与分布特征
        1.3.2 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
        1.3.3 世界遗产保护研究
        1.3.4 九寨沟旅游地学研究
        1.3.5 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背景分析
    2.1 地理位置、范围和面积
    2.2 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
        2.2.2 地层系统
        2.2.3 岩性岩相组合
    2.3 自然条件分析
        2.3.1 地貌特征
        2.3.2 水文气象
        2.3.3 动植物
        2.3.4 土壤
    2.4 社会经济概况
        2.4.1 人口、民族
        2.4.2 经济状况
第3章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特征与评价
    3.1 旅游地学景观的含义
        3.1.1 世界自然遗产
        3.1.2 地质遗迹
        3.1.3 旅游地学资源
        3.1.4 旅游地学景观
    3.2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类型及分布
        3.2.1 地貌景观
        3.2.2 水体景观
        3.2.3 地质剖面景观
        3.2.4 古生物化石景观
        3.2.5 矿物景观
        3.2.6 生物景观
        3.2.7 气象景观
    3.3 旅游地学景观组合特征
    3.4 旅游地学景观评价
        3.4.1 定性评价
        3.4.2 定量评价
    3.5 与国外同类型旅游地学景观比较分析
        3.5.1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与国外同类型旅游地学景观比较分析
        3.5.2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与国内同类型旅游地学景观比较分析
        3.5.3 旅游地学景观特色
第4章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形成条件分析
    4.1 地层与岩性条件
    4.2 地质构造背景
        4.2.1 褶皱
        4.2.2 断层
    4.3 冰川作用及第四纪堆积物
        4.3.1 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
        4.3.2 第四纪堆积物
        4.3.3 冰川作用对沟谷地貌的影响
    4.4 水文条件
        4.4.1 含水系统划分
        4.4.2 侵蚀基准面
        4.4.3 分水岭
        4.4.4 水文单元划分
        4.4.5 地表水补、径、排关系
        4.4.6 地下水补、径、排关系
    4.5 岩溶作用及钙华堆积
        4.5.1 钙华成因分析
        4.5.2 钙华分布特征
        4.5.3 钙华对景观形成演化的作用
    4.6 新构造活动及重力作用
        4.6.1 新构造运动
        4.6.2 重力作用
第5章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景过程与机理研究
    5.1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景过程
        5.1.1 被动陆缘阶段
        5.1.2 褶皱造山及推覆造山阶段
        5.1.3 陆内断块造山阶段
        5.1.4 第四纪冰川作用阶段
        5.1.5 冰后期景观形成阶段
    5.2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成景机理
        5.2.1 成景耦合系统组成
        5.2.2 成景耦合系统特征
    5.3 九寨沟主要旅游地学景观成因
        5.3.1 地貌景观
        5.3.2 水体景观
        5.3.3 地质剖面景观
        5.3.4 古生物化石景观
        5.3.5 矿物景观
第6章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保护研究
    6.1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保护历程与管理机构
        6.1.1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保护历程
        6.1.2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管理机构
    6.2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面临的威胁
        6.2.1 主要影响因子
        6.2.2 面临的威胁
    6.3 九寨沟旅游地学景观保护对策
        6.3.1 发展低碳旅游
        6.3.2 建设智慧景区
        6.3.3 实施分区保护
    6.4 九寨沟主要旅游地学景观保护工程
        6.4.1 基本思路
        6.4.2 水体景观保护工程
        6.4.3 生物景观保护工程
        6.4.4 地貌景观保护工程
        6.4.5 古生物化石景观保护工程
    6.5 九寨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6.5.1 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6.5.2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图版

四、Studies of runoff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hydrology regularity in Jiuzhaigou, Sichuan(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语言的岷江上游流域表层土壤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模拟[J]. 秦雯怡,陈果,李小臻,王翔,王鹏.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 [2]伊犁河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兵.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3]贵州理疗热矿水(温泉)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 陈正山. 贵州大学, 2021(11)
  • [4]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D]. 石宏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
  • [5]四川绵远河氮磷铅镉污染机理及废水Pb2+去除技术研究[D]. 杨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九寨沟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D]. 江曼语.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D]. 马迎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8]川西高原河流水系氢氧同位素特征[D]. 李昂.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9]九寨沟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成兰铁路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 洪大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10]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D]. 邓贵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四川九寨沟径流同位素组成及水文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