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1](2020)在《冰箱行业质量报告(2019)》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冰箱的生产已经占据全球电冰箱总产量的60%以上,同时,我国消费者家庭中已经有了很高的普及率,2017年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电冰箱的百户保有量达到了95.3台。作为耐用消费品,又是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电冰箱质量情况受到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行业产品质量,督促企业提高质量意识,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与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中心联合编制了《2019年电冰箱行业质量报告》。本报告对近一年来电冰箱行业质量做出了评价,并希望以
许中璞,王学伟,李建岐,田海亭[2](2014)在《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电动机类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性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家用电器受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影响的问题,通过机理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载波通信与电机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影响研究。首先分析建立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型;其次建立了单相异步电机载波模型,并给出了载波对其的性能影响分析;接着给出了在实验室模拟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对电机类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性影响的共模和差模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并选取4种典型电机类家用电器进行实际测试分析。通过试验得出结论:当电机类家电接入线路时,高频载波信号会对线路电压、电流,输出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并未导致电器性能降低或功能丧失。最后,给出了电机类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朱淑亭[3](2011)在《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产生的电磁骚扰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电磁兼容检测,限制其电磁干扰,保证各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磁兼容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的条件下各种电气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下降的科学技术。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要解决的问题也非常复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即为家用电器,因此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也成为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阐述了电磁兼容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并对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电磁兼容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国内外标准及电磁兼容组织进行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常用的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标准。接着,对电磁兼容不确定度展开研究。以苏州信息产品检测中心EMC实验室的测试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电源端子传导骚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其次,针对电磁兼容的两个常规的测试项目:谐波电流发射及传导骚扰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发射超标的危害、产生机理及相关的抑制方法,并以某家电的超标现象为例进行技术整改,整改之后结果满足标准要求。最后,总结了论文的全部工作,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刘世昌,李邦协,刘江[4](2008)在《改革开放,创建与发展中国电动工具标准化工作体系》文中认为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的标准化工作不断发展,并融入到国际标准化体系中。在运行机制、标准体系和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研究、国际标准化活动及获得的标准化成果等方面,以数据和业绩,总结了改革开放有力地促进标准化工作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并推动电动工具技术进步与扩大外贸出口。
钟冠平,李翠[5](2004)在《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改进》文中认为阐述家用电器电动器具的电磁兼容传导骚扰检测,产品检测项目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产品整改的项目分类研究,各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的改进方法和相应产品按该方法改进后的检测效果。可供EMC检测技术人员和产品设计者参考。
张娟[6](2004)在《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讯、材料、结构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的条件下各种电气、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下降的应用科学技术。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复杂。研究电磁兼容的目的在于为电气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行创造一个较好的电磁环境,限制其电磁骚扰,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并最终落实到设计、生产符合电磁兼容要求的产品上。 当前,电磁兼容知识亟待普及,家电行业亟待解决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问题。因此,把电磁兼容的相关知识、专家经验、法规、标准等进行信息集成化和知识化,形成知识库(KB),进而构建一个咨询教育型家用电器EMC专家系统.此专家系统(ES)为普及电磁兼容知识、指导生产厂家进行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生产和认证提供有效帮助,这对提高我国家用电器产品EMC水平有着较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EMC)与专家系统(ES)的理论基础及专家系统技术应用到研究家用电器EMC问题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家用电器EMC专家系统知识库的构建和推理机制的实现。知识库的构建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针对不同用户的需要将知识库(KB)分为EMC简介、EMC标准、EMC测试、产品EMC设计及家电EMC分析五个子知识库。最后介绍了家用电器EMC专家系统的实现,其采用C/S模式,以大型的RDBMS SQL Server2000为支撑,以面向对象(OO)的集成开发环境Delphi7为开发工具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
刘萍,沙斐[7](2002)在《提高带换向器式电动机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带换向器式电动机的家用电器会产生严重的电磁骚扰.根据其产生电磁骚扰的原因及途径,阐述了抑制带换向器式电机的家用电器电磁骚扰的措施.并强调了在产品的设计初期就应该考虑其电磁兼容性能.
梁淑芬[8](2002)在《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讯、材料、结构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有限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器、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下降的应用科学技术。国际上对电磁兼容的研究十分重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将电磁兼容纳入到国家法制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范围。电磁兼容在经济上形成了贸易技术壁垒。 课题根据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其中约有一半左右是家电类产品,由于EMC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许多家用电器产品生产企业迫切要求帮助他们解决EMC问题,因此研究“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共性技术问题,并形成一个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专家系统,对开展EMC理论研究,提高我国家用电器产品EMC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家用电器产品出口有着重大意义。 此外本文结合了某典型的带有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变频空调器,研究带有微处理器控制的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特别是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和采取的对策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掌握一定数量的测试数据和理论知识,形成专家经验知识,为建立“典型的带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的专家系统提供了专家经验知识,用专家系统的方法去研究电磁兼容问题,为带有微处理器的家用电器产品设计阶段的电磁兼容做出设计指导,并指导生产厂家的电磁兼容设计、生产和认证。
雷兆明[9](2002)在《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兼容(EMC)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基础知识面非常宽广,直接应用和涉及的知识有电磁场理论、电工原理、电子技术、电磁测量、信号分析、机械结构、自动控制、生物医学、材料及工艺等等。电磁兼容(EMC)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研究问题有着很高的学科交叉性和复杂性。 本课题研究“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EMC)共性技术问题,把共性技术研究所形成的控制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度(EMS)的对策以及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进行整合处理,形成知识库,并进而构建一个咨询教育型专家系统(ES),为典型家用电器产品设计阶段的电磁兼容做出设计指导,并指导生产厂家的电磁兼容设计、生产和认证。这对提高我国家用电器产品EMC水平,有着较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EMC)和专家系统(ES)的原理及发展概况和专家系统(ES)技术应用到研究典型家电EMC问题意义。接着介绍了典型家用电器EMC专家系统(HAEMCES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知识库的设计和推理机制的实现。最后,介绍了HAEMCES系统的程序设计,HAEMCES系统采用C/S模式,以大型RDBMS MS SQL Server 2000为支撑,以面向对象(OO)的集成开发环境(IDE)Delphi6为开发工具,利用了OO技术和ADO技术。HAEMCES系统分为HAEMCES知识获取系统(用户为专家)和HAEMCES解释系统(用户为普通用户)。HAEMCES知识获取系统包括EMC基础知识管理、EMS知识管理和EMI知识管理三大部分;HAEMCES解释系统包括EMC基础、EMS控制和EMI控制三大部分。
陈曦[10](2001)在《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磁兼容(EMC)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讯、材料、结构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有限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器、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下降的应用科学技术。国际上对电磁兼容的研究十分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将电磁兼容纳入到国家法律体系中,在经济上形成了贸易壁垒。 电磁兼容的研究范围很广泛,研究问题十分复杂,电磁兼容测试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主要包括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测量结果的评价等,电磁干扰EMI测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Fourier分析,本文通过电磁干扰信号特征分析以及Fourier分析数学原理指出了电磁干扰EMI测试中Fourier分析的局限性。电磁干扰信号的时间特性,也是反映电磁骚扰源的重要信息,如骚扰源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不同骚扰源在不同时刻可能包含着不同频率等等。在上述情况下,本文阐述了用时间-频率方法分析电磁干扰信号的有效性,论证了用小波理论分析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诊断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多分辨率小波分析和正交小波分析在电磁干扰信号EMI诊断中的仿真研究和实例研究,证明了小波分析方法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诊断中有效性。 本文还结合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试验,提出了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的一些共性技术问题,给出了抗干扰对策,并以变频空调器为例,剖析了家用电器中广泛使用的变频装置产生的电磁兼容问题。
二、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冰箱行业质量报告(2019)(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背景 |
1.行业及产品分析 |
1.1市场及品牌分析 |
1.2市场规模分析 |
1.3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2.质量分析 |
2.1相关标准 |
2.1.1整机相关标准 |
2.1.1.1安全标准 |
2.1.1.2性能标准 |
2.1.1.3电磁兼容标准 |
2.1.1.4电能效标准 |
2.1.1.5噪声标准 |
2.1.1.6健康卫生标准 |
2.1.1.7智能化标准 |
2.1.1.8其他标准 |
2.1.2零部件标准 |
2.1.3国际标准 |
2.1.4国内与国际标准差异 |
2.1.5企业标准领跑者 |
2.2现有检测认证情况 |
2.2.1产品检测认证情况 |
对于国家层面推行的产品认证包括: |
(a)CCC认证 |
(b)节能认证 |
(c)国推RoHS认证 |
(d)能效标识检测 |
对于行业内认证机构开展的产品认证包括: |
(a)A+认证 |
(b)家用电冰箱智能指数认证 |
(c)电冰箱保鲜认证 |
(d)家用电冰箱保湿性能认证 |
(e)静音认证 |
(f)制冷器具深冷速冻认证 |
(g)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防水认证 |
2.2.2企业实验室认可情况 |
2.2.3能源效率等级分析 |
2.3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
2.4监督抽查情况分析 |
2.4.1监督抽查 |
2.4.2统一监督检查 |
2.4.3定期监督检查 |
2.5流通渠道质量分析 |
3.质量评价 |
3.1质量评价说明 |
3.1.1标准体系维度 |
(a)标准体系健全度 |
(b)关键部件标准化 |
(c)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
3.1.2检测认证体系维度 |
3.1.3质量管理水平维度 |
3.1.4监督抽查结果维度 |
3.1.5渠道售后维度 |
3.2最终评价结果 |
4.总结 |
附录A备案企业能效实验室 |
附录B通过CNAS认可的企业实验室 |
附录C监督检查情况汇总 |
1、2018年电冰箱监督检查情况及结果如下: |
2、通过以上监督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
3、关键安全指标及分析 |
4、关键零部件情况分析: |
5、其他技术指标 |
(2)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电动机类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传输特性 |
1.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传输特性分析 |
1.1.1 频率选择特性 |
1.1.2 阻抗特性 |
1.1.3 噪声特性 |
1.1.4 衰减特性 |
1.1.5 多径效应特性 |
1.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型 |
2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对电机类家用电器影响分析 |
2.1 载波对电机类家电影响分析 |
2.1.1 单相异步电机载波模型建立 |
2.1.2 载波对电器电机性能影响分析 |
2.2 载波通信对电机类家用电器影响试验系统设计与试验方案 |
2.2.1 试验系统设计 |
2.2.2 载波通信对电机类家用电器影响试验的测试方法 |
3 电机类家用电器对低压电力载波通信影响分析 |
4 结论 |
(3)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EMC 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的EMC 的发展概况 |
1.2.2 中国的EMC 的发展概况 |
1.3 家用电器的EMC 概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EMC 基础知识 |
2.1 EMC 的基本概念 |
2.2 EMC 的国内外组织及标准 |
2.2.1 国内外的电磁兼容组织 |
2.2.2 国内外的电磁兼容标准 |
2.3 家用电器的EMC 要求 |
2.4 EMC 系统常用的单位 |
第三章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与研究 |
3.1 测量不确定度概述与意义 |
3.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3.2.1 标准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 |
3.2.2 标准不确定度的B 类评定 |
3.2.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3.2.4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3.3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3.3.1 测量系统布置 |
3.3.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3.3.3 测量结果的判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家用电器谐波电流的检测与抑制分析 |
4.1 谐波电流简介 |
4.1.1 电能质量 |
4.1.2 谐波电流的产生机理 |
4.1.3 谐波电流的危害 |
4.2 EMC 中的谐波电流测试 |
4.3 谐波电流抑制方法研究 |
4.4 具体测试分析 |
4.5 典型整改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家用电器电源端子传导骚扰的检测与抑制分析 |
5.1 电磁骚扰简介 |
5.1.1 电磁骚扰基础知识 |
5.1.2 传导骚扰的产生机理 |
5.1.3 电磁干扰的危害 |
5.2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测试研究 |
5.2.1 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 |
5.2.2 测量接收机 |
5.2.3 测量系统布置 |
5.3 抑制干扰方法研究 |
5.4 整改案例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家用电动器具的EMC检测和常见超标项 |
2.1 测试项目 |
2.2 家用电动器具较常见的EMI传导骚扰超标项目 |
①串励电机类: |
②交流电机类: |
③可调速电机: |
④直流电机类: |
3 电磁干扰超标的原因 |
4 电路和结构的整改方法及实例 |
4.1 谐波电流超标的整改方法及实例 |
4.1.1 整改方法 |
4.1.2 实例 |
4.2 骚扰电压超标的整改方法及实例 |
4.2.1 三角形抑制器方法及实例 |
4.2.2 磁芯电感滤波器方法 |
4.2.3 断续干扰抑制方法 |
4.3 骚扰功率超标的整改方法及实例 |
5 结束语 |
(6)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EMC(电磁兼容)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有关EMC的技术法规 |
1-2-2 EMC国际和国内标准 |
1-3 家用电器EMC情况 |
1-3-1 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 |
1-3-2 家用电器EMC的要求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专家系统 |
2-1 专家系统概述 |
2-2 专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
2-2-1 专家系统的功能 |
2-2-2 专家系统的结构 |
2-3 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2-3-1 专家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 |
2-3-2 专家系统的开发工具 |
2-4 面向对象思想在建造专家系统时的应用 |
2-5 专家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
第三章 知识库的设计和推理机的实现 |
3-1 知识库与数据库 |
3-1-1 知识库与数据库的比较 |
3-1-2 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的优点 |
3-2 基于关系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设计 |
3-2-1 知识获取 |
3-2-2 知识表示 |
3-2-3 知识库的建立 |
3-2-4 知识库管理机制 |
3-3 基于框架知识的推理 |
3-3-1 推理方式和控制策略 |
3-3-2 基于框架推理的实现 |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
4-1 开发工具介绍 |
4-1-1 SQL Server 2000简介 |
4-1-2 Delphi7简介 |
4-2 系统功能 |
4-2-1 家用电器EMC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 |
4-2-2 Delphi7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 |
4-2-3 Delphi7与SQL Server 2000的连接 |
4-2-4 用户界面设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7)提高带换向器式电动机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换向器式电动机的家电产生电磁骚扰的原因 |
2 解决措施 |
2.1 采用滤波电路 |
2.2 插入电源滤波器 |
2.3 采用屏蔽技术 |
2.4 保证良好的接地 |
3 结束语 |
(8)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兼容(EMC)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电磁兼容的法律制度 |
1-2-2 电磁兼容(EMC)国际和国内标准 |
§1-3 电磁兼容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2 “典型家用电器”专家系统的专家知识的组织 |
第三章 典型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EMC)共性问题研究 |
§3-1 典型家用电器产品及其电磁兼容标准 |
3-1-1 典型家用电器 |
3-1-2 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 |
3-1-2-1 家用电器的干扰特性 |
3-1-2-2 家用电器电磁干扰(EMI)测试 |
3-1-2-3 家用电器的抗扰特性 |
3-1-2-4 家用电磁敏感性(EMS)测试 |
3-1-3 典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电磁骚扰源 |
§3-2 带有微处理器家用电器电路的EMC共性问题 |
第四章 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干扰的对策研究 |
§4-1 家用电器电磁干扰产生及其抑制 |
§4-2 静电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3 电快速瞬变群脉冲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4 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波动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5 家用电器浪涌干扰及其抑制对策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 |
(9)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电磁兼容的发展概况 |
§1-3 电磁兼容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专家系统原理 |
§2-1 专家系统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展望 |
§2-2 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1 专家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2-2-2 专家系统结构 |
2-2-3 专家系统分类 |
§2-3 专家系统的设计开发 |
2-3-1 专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 |
2-3-2 专家系统开发工具 |
第三章 典型家用电器EMC专家系统的系统设计 |
§3-1 HAEMCES系统总体结构 |
§3-2 HAEMCES知识库设计 |
3-2-1 知识获取 |
3-2-2 知识表示 |
3-2-3 知识库建立 |
§3-3 HAEMCES推理机 |
3-3-1 推理方式 |
3-3-2 推理的控制策略 |
3-3-3 HAEMCES系统推理的实现 |
第四章 HAEMCES系统程序设计 |
§4-1 MS SQL Server 2000和Delphi6简介 |
§4-1-1 MS SQL Server 2000简介 |
§4-1-2 Delphi6简介 |
§4-2 HAEMCES系统程序设计 |
§4-2-1 HAEMCES功能结构 |
§4-2-2 HAEMCES程序实现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兼容的法律制度 |
1.3 电磁兼容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关于电磁兼容标准 |
1.5 电磁兼容测试与诊断技术的研究概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
2.1 电磁骚扰源、敏感设备和耦合 |
2.2 电磁干扰EMI测量 |
2.3 电磁敏感性EMS测试 |
2.4 电磁干扰(EMI)频谱测量原理 |
第三章 基于时-频分析的电磁干扰(EMI)测量与诊断 |
3.1 引言 |
3.2 短时Fourier变换 |
3.3 电磁兼容EMI的小波(Wavelet)分析 |
3.3.1 小波(Wavelet)分析 |
3.3.2 常见的基本小波 |
3.3.3 多分辨率小波与EMI诊断 |
3.3.4 正交小波包分解与EMI诊断 |
3.3.5 变频立调器EMI分析及其小波诊断 |
3.3.6 电气设备静电放电(ESD)的小波诊断 |
3.3.7 电气设备快速瞬变脉冲(EFT)的小波诊断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电磁兼容性试验研究 |
4.1 几种家用电器EMC试验研究 |
第五章 电磁干扰的对策研究 |
5.1 静电干扰及其对策 |
5.2 快速瞬变群脉冲干扰及其对策 |
5.3 家用电器抗浪涌干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和主要研究成果 |
四、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冰箱行业质量报告(2019)[J].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 家用电器, 2020(01)
- [2]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与电动机类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性影响分析[J]. 许中璞,王学伟,李建岐,田海亭. 电力建设, 2014(08)
- [3]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技术研究[D]. 朱淑亭. 苏州大学, 2011(06)
- [4]改革开放,创建与发展中国电动工具标准化工作体系[J]. 刘世昌,李邦协,刘江. 电动工具, 2008(04)
- [5]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改进[J]. 钟冠平,李翠. 检验检疫科学, 2004(S1)
- [6]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的研究[D]. 张娟. 河北工业大学, 2004(03)
- [7]提高带换向器式电动机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J]. 刘萍,沙斐.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2(06)
- [8]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D]. 梁淑芬. 河北工业大学, 2002(02)
- [9]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D]. 雷兆明. 河北工业大学, 2002(02)
- [10]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D]. 陈曦. 河北工业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