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低聚糖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和肥胖症(论文文献综述)
徐川雯[1](2019)在《低糖豆乳饮料的研制》文中指出大豆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更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蛋白质摄入来源之一。大豆中所含营养成分,较动物相比更优质,在低消费水平上,大力发展大豆及其制品是现代产业的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含糖饮料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然而,研究发现摄入含糖饮料越多,死亡的风险越大。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心脏病及中风的患病率,高糖的摄入对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同时,2型糖尿病本身是过早死亡的风险因素。因此,含糖量是现代人们考虑最多的因素,豆乳饮料的降糖迫在眉睫。本文以大豆为原材料,以降糖为目的,通过预处理对制浆工艺进行优化,根据感官评定、仪器分析,应用响应面优化、正交分析、单纯型重心设计的分析方法,确定最优的制浆工艺,甜味剂的最适配比,稳定剂的最适配比。旨在不影响正常豆乳风味口感、对人体无害的状态下,寻找低糖豆乳中甜味剂的添加配比,为低糖豆乳饮料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响应面设计得到回归方程为R(稳定性)=0.81+0.030A-3.305E-003B+0.010C+5.688E-003AB-9.499E-003AC+6.115E-003BC-0.015 A2-0.018B2-0.014C2(A为打浆豆水比;B为均质时间;C为煮浆时间);蛋白质含量(%)=3.57+0.034A-0.071B+2.911E-003AB-0.024A2+7.980E-003 B2(A为打浆豆水比;B为均质时间)。确定预处理豆乳的制浆工艺最佳条件为:0.5%NaHCO3浸泡、1:3的浸泡豆水比、浸泡12 h、热烫、1:8的打浆豆水比、均质3 min、煮浆10 min,得出其稳定性0.810,蛋白质含量为3.62%。(2)通过正交对添加阿斯巴甜、麦芽糖醇、甜菊糖苷的豆乳进行评分。在降糖50%条件下,添加阿斯巴甜0.004%、麦芽糖醇0.7%、甜菊糖苷0.0035%,综合评分最高。(3)通过单纯型重心试验的设计,可得当卡拉胶取0.025%、CMC-Na取0.10%、海藻酸钠取0.10%时,其豆乳样品沉淀率为1.722。根据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到使低糖豆乳稳定性最佳的条件为:均质转速为5000 r/min,均质时间为5 min,稳定剂复配比例为卡拉胶0.025%、CMC-Na 0.10%、海藻酸钠0.10%,乳化剂添加0.08%,其沉淀率为0.963。(4)通过电子舌分析得出,麦芽糖醇、阿斯巴甜和甜菊糖苷的复配可有效提高豆乳饮料的口感风味,使豆乳口感更纯正,表明试验方法可有效降低糖含量。
佐兆杭[2](2019)在《大豆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腺损伤及卵巢衰老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大豆副产物大豆豆渣为实验原料,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酶法提取大豆豆渣中膳食纤维的工艺;以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探究大豆膳食纤维的降血糖效果及其机制及对2型糖尿病导致的胰腺氧化损伤的修复效果及其机制;以雌性衰老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探究大豆膳食纤维对大鼠卵巢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机理,从而为大豆膳食纤维在降血糖、修复机体氧化性损伤及延缓卵巢衰老等功能上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酶法提取豆渣中大豆膳食纤维工艺的实验中,通过响应面分析结合实际值确定复合酶法提取大豆膳食纤维最优的工艺条件:α-淀粉酶添加量0.4%、α-淀粉酶酶解时间25 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4%、中性蛋白酶酶解时间30 min,膳食纤维得率达到72.43%。(2)大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大豆膳食纤维组大鼠体重均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各灌胃组大鼠空腹血糖值均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中、高剂量大豆膳食纤维组大鼠血清GSP含量显着程度下降(P<0.01),INS及GLY含量均较模型组大鼠显着上升(P<0.01),且胰腺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得知,各灌胃组大鼠胰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胰岛细胞数目增多,且细胞水肿变形程度减轻。(3)大豆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大鼠的氧化损伤修复作用实验中,中、高剂量大豆膳食纤维组大鼠胰腺/体比较模型组大鼠显着下降(P<0.05);中、高剂量大豆膳食纤维组大鼠血清GSH-Px及SOD含量均较模型组大鼠不同程度上升(P<0.01),血清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P<0.01),且由胰腺组织切片观察得知,各灌胃组大鼠胰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胰岛细胞数目增多,且细胞水肿变形程度减轻。(4)大豆膳食纤维对大鼠卵巢抗衰老作用实验中,各剂量组大鼠血清FSH及LH含量均较模型组大鼠显着下降(P<0.05);中、高剂量大豆膳食纤维组大鼠血清E2及AMH含量均较模型组大鼠显着升高(P<0.05)。卵巢病理学切片结果表明,各灌胃组大鼠卵巢组织衰老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朱亚军[3](2018)在《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市面上发酵剂的主要菌种是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商业化的豆酸奶发酵剂相对较少,豆酸奶发酵存在菌种不合适、豆腥味较重、后酸化严重、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实验室通过前期试验研究发现,开菲尔发酵豆酸奶豆腥味较淡、酸甜适中口感醇厚,且苷元型异黄酮含量显着增加。但是开菲尔是天然发酵剂,菌群结构相对复杂,且易受环境和来源影响,不利于工业生产。因此,研究开菲尔菌群结构、分离菌种资源、筛选风味菌株和转化大豆异黄酮的功能菌株、研究质量稳定的发酵剂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课题进行了开菲尔菌群结构的分析、开菲尔中的重要菌株资源的分离、适制性发酵菌株的筛选、降解大豆异黄酮的乳酸菌菌株筛选、豆酸奶的品质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宏基因测序结果分析开菲尔菌群,主要微生物属是乳球菌属(Lactococcus,74.94%)、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24.54%),醋杆菌属(Acetobacter,0.15%)。从开菲尔中分离了30株乳酸乳球菌,6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1株植物乳杆菌,7株乳酸片球菌,2株干酪乳杆菌,3株副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3株开菲尔乳杆菌。(2)乳酸菌单菌在25℃发酵豆酸奶24h,根据pH、凝乳、产粘能力和风味筛选出发酵菌株。从67株乳酸菌中筛选出植物乳杆菌B3、嗜热链球菌F5、乳酸乳球菌G13这3株乳酸菌。B3凝乳较好,产酸相对较强,F5发酵豆酸奶凝乳较好,粘稠有拉丝现象,有豆奶香味,G13发酵豆酸奶凝乳较好,呈现适宜的豆酸奶气味。(3)在25℃发酵豆酸奶48h,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瑞士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有转化大豆异黄酮的功能,不同乳酸菌菌种转化大豆异黄酮效果差异显着(p<0.05),同种乳酸菌不同菌株转化大豆异黄酮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发现14株可转化大豆异黄酮的菌株在25℃发酵豆奶48h,其发酵液中大豆苷元含量为0.02500.0334mmol/L,染料木素含量为0.05890.0748mmol/L。(4)比较了干酪乳杆菌H4、副干酪乳杆菌D3、粪肠球菌I1、鼠李糖乳杆菌L2在25℃发酵不同时间转化大豆异黄酮的情况。I1最先开始转化异黄酮,在6h后开始转化大豆异黄酮,D3、L2、H4分别在12h、12h、24h后开始转化大豆异黄酮。L2最先完全降解大豆异黄酮,在24h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最高,分别是(0.0306±0.0008)mmol/L和(0.0661±0.0014)mmol/L。(5)选用乳酸乳球菌G13、植物乳杆菌B3、副干酪乳杆菌D3、鼠李糖乳杆菌L2、嗜热链球菌F5这5株乳酸菌发酵豆酸奶,当发酵剂接种量为1×108cfu/L,30℃发酵18h豆酸奶酸甜适中,pH为4.34,持水力为58.61%,染料木素含量增加,为0.0119mmol/L。在21d的储藏期,豆酸奶的pH值基本保持不变,酸度变化不显着(p<0.05),表现出良好的弱后酸化特性。本研究筛选出了豆酸奶适制性发酵菌株和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的菌株,研制了豆酸奶的适制性发酵剂,解决了豆酸奶发酵剂的稳定性问题和豆酸奶的后酸化问题,为豆酸奶的发酵剂的产业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康永波[4](2018)在《魔芋葡甘露聚糖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治疗肥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肥胖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重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的紊乱可能引起全身慢性炎症而触发肥胖等代谢疾病。低聚糖作为膳食中含量丰富、结构复杂的成分之一,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而是被肠道共生菌所分解利用并为其提供能量。因此,低聚糖对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保护肠道屏障具有重要意义,常被称作“益生元”。目前有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低聚糖可通过菌群相关机制调控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虽然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flour,KF)作为益生元对肥胖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是不同研究中魔芋葡甘露聚糖减肥的临床结果常常表现出比较大的不一致性,因此对使用魔芋葡甘露聚糖控制体重产生了一定的限制,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之一是魔芋葡甘露聚糖减肥作用的机理尚不明确。目前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尚未系统报道。本研究通过严格控制调查对象的生活习惯、年龄和职业的临床试验,结合动物实验探究魔芋葡甘露聚糖治疗肥胖、改善炎症、肠道屏障功能和代谢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临床研究对象为职业相似(文职)的肥胖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且年龄控制在25到35岁之间。69例研究对象分成安慰剂组(31例)和实验组(38例),分别每天食用10 g安慰剂和魔芋葡甘露聚糖(早餐前和晚餐前各5 g),共食用5周。基于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魔芋葡甘露聚糖治疗肥胖及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3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高脂肪饮食(high fat diet,HFD)组(10只)和魔芋葡甘露聚糖干预组(10只),共饲养12周。临床试验中,魔芋葡甘露聚糖显着减低了患者的BMI、脂肪量、体脂比(percentage body fat,PBF)、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 A1c,HbA1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含量(p<0.05或p<0.01)。同时,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魔芋葡甘露聚糖治疗显着增加了患者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和改变了β多样性(p<0.01)。此外,魔芋葡甘露聚糖还显着增加了患者肠道微生物中与肥胖相关的部分有益微生物[如: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罗斯氏菌属(Roseburia)、Solobacterium、Roseburia inulinivorans、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和Intestinimonas butyriciproducens]的丰度,并减少了有害微生物[如:菌乳球菌属(Lactococcus)、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乳酸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B.coprophilus、卵形拟杆菌(B.ovatus)和多形拟杆菌(B.thetaiotaomicron)的丰度(p<0.01)。同时,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与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显着负相关(p<0.01)。动物实验中,魔芋葡甘露聚糖显着减少了HFD小鼠体重、脂肪量和脂肪细胞大小的增加(p<0.0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发现魔芋葡甘露聚糖显着减低了HFD小鼠血清TC、瘦素(leptin,LEP)、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ng substances,TBARS)、IL-6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含量(p<0.05)。采用荧光定量PCR发现魔芋葡甘露聚糖显着增加了HFD小鼠肠道粘膜蛋白基因(Intection)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ZO-1)的表达(p<0.05)。此外,魔芋葡甘露聚糖显着增加了HFD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能量代谢基因(PPARα和CPT-1)和脂肪代谢基因(HLS)的表达,而显着减少了脂肪合成基因(PPARγ)的表达(p<0.05)。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魔芋葡甘露聚糖显着增加了HFD小鼠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和改变了β多样性(p<0.01)。此外,魔芋葡甘露聚糖还显着增加了HFD小鼠肠道微生物中与肥胖相关的部分有益微生物[如:埃氏巨型球菌(Megasphaera elsdenii)]的丰度,并减少了有害微生物[如:另枝菌属(Alistipes)、Alloprevotella、Bacteroides acidifaciens和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的丰度(p<0.01)。同时,另枝菌属(Alistipes)与体重、脂肪量、血清TC、TG、LEP、IL-6和LPS含量以及PPARγ基因的表达显着正相关,而与CPT-1和HLS基因的表达显着负相关(p<0.01)。在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中,魔芋葡甘露聚糖都显着增加了气球菌科(Aerococcaceae)的丰度,而减少了Alistipes finegoldii的丰度(p<0.01)。因此,气球菌科(Aerococcaceae)是潜在的益生菌,而A.finegoldii是潜在的致病菌。本研究中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的结果均表明魔芋葡甘露聚糖对治疗肥胖有良好的效果,表现在减少体重、脂肪量和血脂、改善炎症反应、代谢和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结构。因而,推测魔芋葡甘露聚糖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进而调节代谢和炎症来实现的。
赵巧丽[5](2016)在《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大豆资源非常丰富,大豆蛋白凭借其高营养、低胆固醇等优势成为良好的牛乳替代源。但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脲酶、大豆凝集素、植酸、抗原蛋白、胀气因子等,不仅降低了大豆的营养价值,而且危害动物健康。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抗营养因子活性钝化技术体系,对于保障大豆制品的安全性,提高其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旨在研究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营养因子的活性钝化技术,研发一种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将生豆浆煮沸不同时间,检测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残留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发现豆乳在100℃保温4min,脲酶已完全失活,保温6min,胰蛋白酶抑制剂残留14.5%,大豆凝集素残留74.4%,此时蛋白质溶解度为81%,豆乳营养价值较高,食用相对较安全;然而,大豆抗原蛋白对热较稳定,豆乳煮沸后保温20min,残留率仍高达97.1%。(2)向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接种kefir母液,研究kefir发酵对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5%的kefir,于25℃发酵24h时,胰蛋白酶抑制剂残留12.6%(初始为14.5%);发酵42h时,大豆凝集素和β-伴大豆球蛋白(SPAg)含量显着降低(p<0.01),残留率分别为43.8%和64.8%(初始分别为74.4%和97.1%);发酵72h时,植酸仍残留96.2%(初始为100%)。(3)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时间、酶活力、pH值及酶解温度对抗原蛋白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豆乳自然pH,木瓜蛋白酶在酶活力为3500U/mL,53℃水解10min,SPAg残留率为63.1%;菠萝蛋白酶在酶活力为4500U/mL,38℃水解10min,SPAg残留率为67.4%;在此基础上选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水解条件正交优化试验,得出豆乳在酶活力为3500U/mL、酶解温度为56℃的条件下水解15min,SPAg残留率为56.6%。(4)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75℃,物料流量为350mL/h。添加2.0g/100g固形物的亲水性单甘酯和吐温80(3:2),所得豆乳粉的润湿性降低40.7%、分散性降低22.2%、堆积密度和溶解度分别提高36.3%和3.4%。在此条件下,为了减少干燥塔的粘粉问题,加入5.4%的麦芽糊精,与未加麦芽糊精的的豆粉相比,润湿性和分散性分别降低22.2%和13.0%,堆积密度和溶解度分别提高3.6%和9.3%。(5)本实验制得的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中抗原蛋白含量均低于市售豆粉(维维、黑牛、冰泉、春仁堂、永和、智力),与冰泉速溶豆粉相比,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分别降低21.4%和12.5%,豆粉的溶解度提高6.8%,润湿性和分散性分别降低74.0%和11.9%。
董巧[6](2016)在《家用豆浆机制浆工艺优化及豆浆营养和感官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豆浆是由中国人发明、发展的一种植物蛋白饮料,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特色。从第一台豆浆机发明至今,家用豆浆机自制豆浆已成为我国豆浆的主要消费形式之一。现今,家用豆浆机的品牌和型号越来越多,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家用豆浆机所制豆浆品质的优劣。本文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家用豆浆机所制豆浆品质综合评价体系。首先,研究了湿豆和干豆制浆模式对豆浆营养和理化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家用豆浆机制浆工艺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国内外主流品牌的9款家用豆浆机,采用同一制浆条件、同一制浆模式制浆,对所制豆浆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研究不同样机间营养和理化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筛选出营养品质核心评价指标。再基于定量描述性分析法建立了豆浆感官品质评价方法,确定了关键性感官特性指标。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各品质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建立和完善了豆浆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并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家用豆浆机的湿豆和干豆制浆模式所制豆浆的营养和理化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2种制浆模式下所制豆浆品质差异较大,湿豆模式明显优于干豆模式。然后以浸泡时间、浸泡温度以及豆水比为考察因素,对家用豆浆机制浆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出最佳制浆条件为:浸泡时间12 h、浸泡温度25℃、豆水比1:9,并以此作为下一步指标测定的基础条件。(2)参考国标及主流测定方法,确定了豆浆营养和理化品质评价指标。通过显着性分析、差异性以及相关性分析剔除了变异系数较小和相关性极显着的指标,最终筛选出6个用于评价豆浆营养和理化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还原糖含量、大豆异黄酮总量、粒径、a*。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无量纲化的营养和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其对总方差的贡献率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豆浆营养和理化品质的评价模型为:Y=0.19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0.198*脂肪含量+0.189*还原糖含量+0.163*大豆异黄酮总量+0.229*粒径+0.03 1*a*(3)基于定量描述分析法,建立了豆浆感官品质评价方法。对于如何组建评价小组、建立豆浆感官描述词、制作参比样等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终确定出9个能反映样品间品质差异的感官指标,分别是颜色、豆香味、豆腥味、绵滑感、浓稠度、涩感、糊口感、豆味、甜味。再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指标的两两重要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豆浆感官品质评价模型为:G=0.075*颜色+0.084*豆香味+0.042*豆腥味+0.167*绵滑感+0.127*浓稠度+0.058*涩感+0.054*糊口感+0.295*豆味+0.098*甜味(4)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得到豆浆营养理化品质和感官品质在豆浆综合品质评价中的权重分别为0.645和0.355,将营养品质评价模型和感官品质评价模型进两者行加权,最终得到家用豆浆机制浆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F=0.12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0.128*脂肪含量+0.122*还原糖含量+0.105*大豆异黄酮含量+0.148*粒径+0.020*a*+0.027*颜色+0.030*豆香味+0.015*豆腥味+0.059*绵滑感+0.045*浓稠感+0.021*涩感+0.019*糊口感+0.105*豆味+0.035*甜味最后基于家用豆浆机制浆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得到9款样机的综合排名,并基于百分制对样机进行了等级划分,得出的9款家用豆浆机综合评价等级:样机2和样机3为优、样机4、样机5、样机7、样机9均为良、样机1和样机8为中、样机6为差。
陈峰,李建平,陈天鹏[7](2015)在《健康食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健康化和功能化是带动食品产业升级的关键。健康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要将以营销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生物技术和食品工程技术的进步给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性,而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使产品研发更有针对性,是产业升级的有力工具。同时,移动互联技术也令消费者与制造商之间的信息愈加对称,从而使产业升级成为必然。本文介绍了最近健康食品研究领域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期。
朱凤霞[8](2015)在《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优化提取及功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米糠的利用主要集中在饲料方面,其丰富的营养资源如米糠膳食纤维的应用明显不足。本文以米糠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酶解法制备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SDF),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产品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功能特性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以及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以期为充分利用米糠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米糠SDF,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5.3%、超声时间5 min、超声功率415 W、料液比1:24 g/mL。其中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纤维素酶添加量>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交互项中纤维素酶添加量与功率、纤维素酶添加量与料液比以及超声时间与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对SDF提取率影响显着。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米糠SDF的提取率预测值为9.22%,验证试验得到的提取率为9.36%,相较预测值差异不大,该模型对米糠SDF提取工艺可行。2.对超声辅助酶法制备的米糠SDF进行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米糠SDF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其中持水力为3.16±0.15g/g,持油力为0.99±0.08g/g,溶胀性为1.39±0.12 mL/g,结合水力为4.18±0.10g/g;米糠SDF具有一定的阳离子交换能力;米糠SDF的溶解性与温度成正比,适当加热有利于米糠SDF溶解。3.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米糠SDF有多糖红外图谱的典型特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米糠SDF与原料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形状为不规则碎片,结构较分散,间杂少许颗粒物,几乎没有球状淀粉,且在高倍数扫描下表面有许多蜂窝状小孔,从超微结构分析可推测,超声辅助酶法所得的米糠SDF纯度较高,且溶解性很好。4.对米糠SDF的总还原能力及其在ABTS.+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化能力随米糠SDF的浓度升高而具明显上升趋势,在米糠SDF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ABTS +自由基清除率达到37.13%,其铁还原能力达到0.719 mmol/L 的 FeSO4 当量。5.抗菌性的试验结果表明米糠SD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其抑菌圈为12.55 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0 mg/mL,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8.95 mm;米糠SDF对双歧杆菌具有一定增殖作用,膳食纤维的抗菌性将为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杨道强[9](2015)在《豆浆机专用免浸泡大豆加工工艺及其保质期研究》文中提出豆浆是由大豆经浸泡、磨细、煮沸、过滤等工序加工而成,营养丰富,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虽有鲜豆浆销售,但保质期很短。随着豆浆机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鲜榨豆浆,既营养方便,又可随意调整口味。然而,传统的豆浆制作过程中大豆一般需要长时间浸泡,干豆制浆虽方便快捷,但制得豆浆比湿豆制浆口感稍差、蛋白含量低且不易吸收。因此,制作豆浆时既能省时方便又能保持营养健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本研究对免浸泡大豆产品进行了开发。免浸泡大豆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精选大豆原料充分浸泡,再通过部分脱水干燥和杀菌处理制成成品,其优点是消费者在制作豆浆前只需花几分钟让其复水即可。本文对免浸泡大豆产品的加工工艺、所制豆浆品质及产品保质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对免浸泡大豆加工的各工序进行了条件优化,得到免浸泡大豆产品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大豆原料前处理,采用10 mg/L ClO2溶液对大豆原料浸泡清洗10 min;大豆浸泡,使用复合溶液(0.5% NaHCO3溶液+1%异抗坏血酸钠+0.3‰纳他霉素乳糖制剂)于15℃下浸泡大豆12 h;大豆干燥,采用60-C热风干燥,将浸泡好的大豆水分含量控制在(20.0±1.0)‰免浸泡大豆杀菌,大豆干燥后于4.67 W/g微波处理30 s,真空包装,再以10 kGy辐照进行杀菌。(2)以感官评分、色泽、稳定性、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和多糖)及抗营养因子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比了免浸泡大豆与干大豆、传统方法浸泡豆、0.5% NaHCO3溶液浸泡豆、高温高压蒸煮大豆所制豆浆品质的差异,并据此来评定免浸泡大豆所制豆浆的综合品质。结果表明,大豆的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品质有不同影响。综合来看,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的感官品质、色泽、稳定性及营养价值均明显优于干大豆、传统方法浸泡豆和高温高压蒸煮大豆制浆。其中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高出干大豆、传统方法浸泡豆、高温高压蒸煮大豆43.9%、15.9%、62.00%;多糖含量分别高出干大豆和传统方法浸泡豆63.0%和34.5%;与0.5%NaHCO3溶液浸泡豆所制豆浆相比,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的感官评分、色泽、稳定性稍差,但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却较高,而抗营养因子含量相近,且制作豆浆更为方便。因此,免浸泡大豆产品制作豆浆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营养健康。(3)选取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微生物指标(免浸泡大豆菌落总数)、感官指标(免浸泡大豆褐变指数、豆浆感官评分)、理化指标(豆浆蛋白含量、豆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为判定免浸泡大豆产品是否变质的主要指标,同时参考免浸泡大豆复水比、豆浆色泽、豆浆稳定性等指标,研究了这些指标分别在常温25℃和冷藏4℃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在25℃和4℃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免浸泡大豆的复水比均逐渐减小;褐变指数和菌落总数显着增大(P<0.05);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的色泽逐渐变暗,总色差ΔE*ab体上呈增大趋势;豆浆的蛋白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稳定性及感官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5℃条件下,第90 d蛋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第0 d降低了19.7%和21.0%;而4℃条件下,第210 d蛋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第0 d降低了20.4%和16.1%。综合所有选取指标的情况,确定免浸泡大豆产品25℃条件下的保质期为80 d,4℃条件下的保质期为180 d。
常鑫[10](2013)在《不同品种大豆的品质检测及大豆数据库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油类作物。大豆营养成分是极其丰富的,除含有高品质的蛋白质和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外,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有效生理活性成分,同时,大豆中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本研究以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河北和内蒙古七省的70种主栽大豆品种为原料,分别以国家标准规定为主的方法对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黄酮的含量、钙、铁、磷的含量和脂肪氧化酶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建立大豆数据库,为大豆制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数据和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品种大豆蛋白质含量的范围为34.46-45.13g/100g,平均值为40.17g/100g,蛋白质含量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不大,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丰收黄,蛋白质含量最低的是小金黄。所测品种大豆脂肪含量的范围为17.91-25.13g/100g,平均值为21.46g/100g,脂肪含量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不大,脂肪含量最高的是集体1号,脂肪含量最低的是冀12。所测大豆品种中,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范围为4.57-7.68g/100g,平均值为5.94g/100g,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黄宝珠,最低的是丰收24;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范围是4.33-5.91g/100g,平均值为5.03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吉林13,最低的是合丰2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范围为6.33-12.89g/100g,平均值为10.46g/100g,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小金黄,最低的是丰收黄。所测品种大豆钙含量的范围为469.1-1684.7μg/g,平均值为1017.87μg/g,钙含量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大,钙含量最高的是黑农33,钙含量最低的是黑河3号。所有品种大豆铁含量的范围为40.9-101.2μg/g,平均值为60.4pg/g,铁含量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大,铁含量最高的是铁丰31,铁含量最低的是豫豆22。所测大豆样品中磷含量的范围为3.02-7.49mg/g,平均值为4.78mg/g,磷含量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大,磷含量最高的是铁丰29,磷含量最低的黑农43。所测大豆样品中水分含量的范围为5.33-7.08g/100g,平均值为6.04g/100g水分含量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不大,水分含量最高的是黑龙江41,水分含量最低的是五星4号。所测大豆样品中总异黄酮含量范围为0.632-1.43mg/g,平均值为1.008mg/g,总异黄酮含量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大,总异黄酮含量最高的是冀17,总异黄酮含量最低的是合交8号。所有大豆样品中脂肪氧化酶活性范围为4092-8102u/mg,平均值为6179u/mg,脂肪氧化酶活性在各个品种之间差异较大,脂肪氧化酶活性最高的是吉育57,脂肪氧化酶活性最低的是丰收17。
二、大豆低聚糖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和肥胖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低聚糖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和肥胖症(论文提纲范文)
(1)低糖豆乳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豆概述 |
1.2 豆乳概述 |
1.3 豆乳发展现状 |
1.4 甜味剂概述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预处理制浆工艺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大豆去皮试验 |
2.3.2 大豆浸泡时间的确定 |
2.3.3 浸泡豆水比的确定 |
2.3.4 打浆豆水比的确定 |
2.3.5 磨浆方式的确定 |
2.3.6 均质时间的确定 |
2.3.7 煮浆时间的确定 |
2.3.8 响应面优化方案 |
2.4 测定方法 |
2.4.1 大豆脱皮程度的测定 |
2.4.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4.3 水分含量测定 |
2.4.4 粗脂肪含量测定 |
2.4.5 吸水率的测定 |
2.4.6 豆乳得率的测定 |
2.4.7 稳定性的测定 |
2.4.8 固形物的测定 |
2.5 技术路线 |
2.5.1 豆乳饮料的制备技术路线 |
2.5.2 操作要点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大豆籽粒的成分测定 |
2.6.2 NaHCO3对大豆去皮效果的影响 |
2.6.3 浸泡时间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2.6.4 浸泡豆水比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2.6.5 打浆豆水比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2.6.6 磨浆方式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2.6.7 均质时间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2.6.8 煮浆时间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2.6.9 响应面优化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甜味剂添加对豆乳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豆乳中蔗糖的确定 |
3.3.2 降糖25%豆乳中甜味剂添加量的确定 |
3.3.3 降糖50%豆乳中甜味剂添加量的确定 |
3.3.4 降糖75%豆乳中甜味剂添加量的确定 |
3.3.5 甜味剂两两复配添加量的确定 |
3.3.6 三种甜味剂复配添加量的确定 |
3.4 测定方法 |
3.4.1 感官评价 |
3.4.2 固形物的测定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蔗糖添加量对豆乳食用品质的影响 |
3.5.2 降糖25%时甜味剂对豆乳食用品质的影响 |
3.5.3 降糖50%时甜味剂对豆乳食用品质的影响 |
3.5.4 降糖75%时甜味剂对豆乳食用品质的影响 |
3.5.5 甜味剂两两复配对感官指标的影响 |
3.5.6 三种甜味剂复配对感官指标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甜味剂添加对豆乳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均质高速分散时间的确定 |
4.3.2 均质高速分散转速的确定 |
4.3.3 乳化剂的选择及添加量的确定 |
4.3.4 稳定剂的选择及添加量的确定 |
4.3.5 单纯型重心试验 |
4.3.6 正交试验 |
4.4 测定方法 |
4.4.1 固形物的测定 |
4.4.2 稳定性的测定 |
4.4.3 沉淀率的测定 |
4.4.4 密度的测定 |
4.4.5 顶部浮层厚度测定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均质时间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4.5.2 均质转速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4.5.3 乳化剂添加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4.5.4 稳定剂的添加对豆乳品质的影响 |
4.5.5 添加稳定剂的单纯型重心设计试验 |
4.5.6 正交设计 |
4.6 小结 |
第五章 低糖豆乳产品品质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电子舌测定 |
5.3.2 各项指标测定 |
5.4 测定方法 |
5.4.1 电子舌测定 |
5.4.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5.4.3 粗脂肪含量测定 |
5.4.4 固形物含量测定 |
5.4.5 感官指标测定 |
5.4.6 细菌总数测定 |
5.4.7 大肠杆菌测定 |
5.4.8 致病菌测定 |
5.5 结果与分析 |
5.6 豆乳的产品指标 |
5.6.1 感官指标 |
5.6.2 理化指标 |
5.6.3 微生物指标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大豆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腺损伤及卵巢衰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2型糖尿病 |
1.1.1 2型糖尿病概述 |
1.1.2 2型糖尿病病因 |
1.1.3 糖尿病并发症 |
1.1.4 2型糖尿病的治疗 |
1.2 卵巢衰老 |
1.2.1 卵巢早衰 |
1.2.2 卵巢早衰病因 |
1.2.3 卵巢早衰的治疗 |
1.3 膳食纤维 |
1.3.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1.3.2 膳食纤维的功能 |
1.3.3 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1 响应面对复合酶法提取大豆膳食纤维工艺的优化 |
1.5.2 大豆膳食纤维对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研究 |
1.5.3 大豆膳食纤维对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氧化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
1.5.4 大豆膳食纤维对雌性大鼠卵巢衰老的影响作用研究 |
1.5.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响应面对复合酶法提取大豆膳食纤维工艺的优化 |
2.2.1 大豆膳食纤维的制备 |
2.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3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2.4 膳食纤维的基本成分测定 |
2.2.5 膳食纤维的物化特征研究 |
2.2.6 膳食纤维的结构测定 |
2.3 大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 |
2.3.1 动物的分组及给药 |
2.3.2 动物指标的测定 |
2.4 大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氧化损伤修复作用 |
2.4.1 模型建立与饲养 |
2.4.2 动物指标测定 |
2.5 大豆膳食纤维对雌性大鼠卵巢衰老的影响作用 |
2.5.1 实验动物分组与饲养 |
2.5.2 实验动物指标测定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响应面对复合酶法提取大豆膳食纤维工艺的优化 |
3.1.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1.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3.1.3 大豆膳食纤维的基本成分分析 |
3.1.4 大豆膳食纤维的物化特征 |
3.1.5 大豆膳食纤维的结构分析 |
3.1.6 小结 |
3.2 大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 |
3.2.1 各组大鼠体重指标 |
3.2.2 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指标 |
3.2.3 各组大鼠胰腺脏器比 |
3.2.4 各组大鼠血清检测指标 |
3.2.5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
3.2.6 小结 |
3.3 大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氧化损伤修复作用 |
3.3.1 各组大鼠体重指标 |
3.3.2 各组大鼠胰腺脏器比 |
3.3.3 各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 |
3.3.4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
3.3.5 小结 |
3.4 大豆膳食纤维对雌性大鼠卵巢衰老的影响作用 |
3.4.1 各组大鼠体重指标 |
3.4.2 各组大鼠卵巢脏器比 |
3.4.3 各组大鼠血清雌激素检测结果 |
3.4.4 各组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3.4.5 小结 |
4 讨论 |
4.1 大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 |
4.2 大豆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氧化损伤修复作用 |
4.3 大豆膳食纤维对雌性大鼠卵巢衰老的影响作用 |
5 结论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豆的概述 |
1.1.1 大豆的营养功能 |
1.1.2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 |
1.1.3 异黄酮的微生物转化 |
1.2 豆酸奶的概述 |
1.2.1 豆酸奶的营养功能 |
1.2.2 豆酸奶存在的问题 |
1.3 豆酸奶发酵剂的研究 |
1.3.1 开菲尔在发酵豆乳中的应用 |
1.3.2 豆酸奶发酵剂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开菲尔菌相分析及菌种分离 |
1.5.2 豆酸奶风味菌株的筛选 |
1.5.3 转化异黄酮菌株的筛选 |
1.5.4 适制性发酵剂的研制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主要试剂与来源 |
2.1.4 标准品与来源 |
2.1.5 主要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开菲尔宏基因测序 |
2.2.2 开菲尔的菌群分离 |
2.2.3 豆酸奶风味菌株的筛选 |
2.2.4 异黄酮转化菌株的筛选 |
2.2.5 乳酸菌不同时间生物转化异黄酮的情况 |
2.2.6 发酵剂的制备 |
2.2.7 豆酸奶的发酵及评价 |
2.2.8 发酵剂的复配 |
2.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开菲尔的菌群分析 |
3.1.1 开菲尔发酵剂宏基因测序分析 |
3.1.2 乳酸菌16SrDNA生物学鉴定 |
3.2 风味菌株的筛选 |
3.2.1 杆菌的筛选 |
3.2.2 球菌的筛选 |
3.2.3 复配菌株的选择 |
3.3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菌株的筛选 |
3.3.1 大豆异黄酮的标准曲线 |
3.3.2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菌种的筛选 |
3.3.3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
3.3.3.1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植物乳杆菌菌株的筛选 |
3.3.3.2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干酪乳杆菌菌株的筛选 |
3.3.3.3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副干酪乳杆菌菌株的筛选 |
3.3.3.4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粪肠球菌菌株的筛选 |
3.3.3.5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其他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
3.3.4 发酵时间对乳酸菌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的影响 |
3.4 适制性发酵剂的研制 |
3.4.1 冻干菌粉的制备 |
3.4.2 接种量的确定 |
3.4.3 发酵温度时间的确定 |
3.4.4 豆酸奶的质量评价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开菲尔在豆酸奶发酵中存在的问题 |
4.1.2 豆酸奶适制性乳酸菌的筛选 |
4.1.3 生物转化大豆异黄酮的乳酸菌在豆酸奶的应用 |
4.2 结论 |
4.3 创新之处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魔芋葡甘露聚糖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治疗肥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肥胖的严峻形势 |
1.1.1 肥胖的流行 |
1.1.2 肥胖的影响因素 |
1.1.3 肥胖相关疾病与危害 |
1.2 肥胖干预的策略及相关机制研究 |
1.2.1 饮食干预 |
1.2.2 运动干预 |
1.2.3 手术疗法 |
1.2.4 调控肠道微生物干预及机制 |
1.2.5 其他方法 |
1.3 低聚糖对肥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
1.3.1 低聚糖 |
1.3.2 低聚糖治疗肥胖的功能 |
1.3.3 低聚糖干预肥胖的相关机制 |
1.4 肠道菌群在低聚糖干预肥胖中的作用 |
1.4.1 低聚糖的肠道代谢 |
1.4.2 低聚糖对肠道菌群的改变 |
1.4.3 低聚糖调控肠道微生物治疗肥胖 |
1.5 魔芋葡甘露聚糖的优势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6.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魔芋葡甘露聚糖干预的临床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技术路线 |
2.3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3.1 研究对象 |
2.3.2 分组 |
2.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5 实验试剂 |
2.6 实验试剂配制 |
2.7 实验方法 |
2.7.1 粪便样品采集和储存 |
2.7.2 粪便样品细菌DNA提取及检测 |
2.7.3 粪便样品细菌 16S r DNA测序 |
2.7.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7.5 统计学分析 |
2.8 结果与分析 |
2.8.1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肥胖指数的影响 |
2.8.2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8.3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影响 |
2.8.4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肠道微生物门、科、属和种丰度的影响 |
2.8.5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
2.9 讨论与小结 |
2.9.1 讨论 |
2.9.2 小结 |
第三章 魔芋葡甘露聚糖干预的动物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技术路线 |
3.3 实验材料 |
3.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5 主要试剂 |
3.6 试剂配方 |
3.7 实验方法 |
3.7.1 实验分组和动物饲养 |
3.7.2 样品的采集和储存 |
3.7.3 脂肪组织和肝脏细胞形态学观察 |
3.7.4 血清生化分析 |
3.7.5 Real-time PCR基因表达分析 |
3.7.6 粪便样品细菌DNA提取及检测 |
3.7.7 粪便样品菌群 16S r DNA测序 |
3.7.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7.9 统计学分析 |
3.8 实验结果 |
3.8.1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脂小鼠肥胖指数的影响 |
3.8.2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脂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8.3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脂小鼠结肠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
3.8.4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脂小鼠脂肪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
3.8.5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脂小鼠肝脏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
3.8.6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脂小鼠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影响 |
3.8.7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脂小鼠肠道微生物门、科、属和种丰度的影响 |
3.8.8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
3.9 讨论与小结 |
3.9.1 讨论 |
3.9.2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豆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
1.2 大豆的加工和利用现状 |
1.3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 |
1.3.1 抗营养因子的分类 |
1.3.2 抗营养因子的活性钝化方法 |
1.4 豆乳粉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2.2 实验相关指标的测定 |
2.2.3 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营养因子活性分析 |
2.2.4 开菲尔发酵钝化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营养因子 |
2.2.5 外源蛋白酶水解钝化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原蛋白 |
2.2.6 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调配及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
2.2.7 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质量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原料组分分析 |
3.2 热处理对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 |
3.2.1 煮浆时间对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 |
3.2.2 煮浆时间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
3.3 kefir发酵对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 |
3.3.1 发酵时间对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 |
3.3.2 发酵温度对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 |
3.3.3 接种量对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 |
3.3.4 kefir改性菌株发酵对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 |
3.4 外源蛋白酶酶解对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原蛋白活性的影响 |
3.4.1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3.4.2 木瓜蛋白酶水解条件对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原蛋白活性的影响 |
3.4.3 菠萝蛋白酶水解条件对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原蛋白活性的影响 |
3.4.4 最佳酶制剂的选择 |
3.4.5 木瓜蛋白酶去除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原蛋白的水解条件优化 |
3.4.6 最优酶解条件制备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
3.5 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调配及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
3.5.1 喷雾干燥条件的选择 |
3.5.2 乳化剂的选择 |
3.5.3 豆粉加工过程中粘壁现象的控制 |
3.6 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质量评价 |
3.6.1 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 |
3.6.2 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与市售豆粉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比较 |
3.6.3 低抗营养因子豆粉与市售豆粉的物理性质对比 |
4 结果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热敏性抗营养因子的活性分析 |
4.1.2 kefir发酵去除抗营养因子的研究 |
4.1.3 蛋白质脱敏方法的探讨 |
4.2 结论 |
4.3 创新之处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家用豆浆机制浆工艺优化及豆浆营养和感官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豆浆的营养及功效 |
1.1.1 豆浆概况 |
1.1.2 豆浆的营养 |
1.1.3 豆浆的功效 |
1.2 家用豆浆机的发展现状 |
1.2.1 家用豆浆机概述 |
1.2.2 家用豆浆机发展趋势 |
1.3 豆浆品质影响因素 |
1.3.1 大豆品种对豆浆品质的影响 |
1.3.2 前处理条件对豆浆品质的影响 |
1.3.3 制浆工艺对豆浆品质的影响 |
1.4 豆浆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4.1 豆浆品质评价的研究 |
1.4.2 家用豆浆机制浆品质评价的研究 |
1.4.3 综合品质评价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家用豆浆机制浆工艺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干湿豆制浆模式选择 |
2.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豆浆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豆浆营养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的筛选 |
3.3.2 豆浆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豆浆感官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豆浆感官描述词的筛选与确定 |
4.3.2 豆浆关键感官特性的确定及参比样的建立 |
4.3.3 豆浆感官差异分析 |
4.3.4 豆浆感官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豆浆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和分析 |
5.3.1 豆浆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5.3.2 豆浆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总结 |
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健康食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热点 |
1.1 功能因子的筛选与验证 |
1.2 利用生物技术制备功能因子 |
1.3 功能因子的输送技术 |
2 未来趋势 |
2.1 新功能原料的开发 |
2.2 生物制造技术 |
2.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保健功能产品研发 |
3 结论 |
(8)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优化提取及功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 |
1.1.1 膳食纤维的概念和分类 |
1.1.2 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及生理功能 |
1.1.3 膳食纤维的抗菌作用 |
1.1.4 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
1.1.5 膳食纤维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 |
1.2 米糠的研究概况 |
1.2.1 米糠概述 |
1.2.2 米糠的主要营养成分 |
1.2.3 米糠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米糠预处理 |
2.2.2 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 |
2.2.3 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计算 |
2.2.4 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2.2.5 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的优化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条件的筛选 |
2.3.2 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的优化 |
2.4 小结 |
3 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米糠SDF理化特性测定 |
3.2.2 阳离子交换能力的测定 |
3.2.3 溶解性的测定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3.2.5 扫描电镜分析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米糠SDF理化特性分析 |
3.3.2 阳离子交换能力分析 |
3.3.3 溶解性分析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电镜扫描分析 |
3.4 小结 |
4 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生理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2 米糠SDF抑菌性研究 |
4.2.3 米糠SDF对双歧杆菌增殖特性的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米糠SDF抗氧化性分析 |
4.3.2 米糠SDF的抑菌作用 |
4.3.3 米糠SDF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
4.4 小结 |
5 讨论与小结 |
5.1 讨论 |
5.2 结论 |
5.3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豆浆机专用免浸泡大豆加工工艺及其保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大豆概述 |
1.1.1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 |
1.1.2 大豆的生理功效 |
1.2 豆浆的研究现状 |
1.2.1 豆浆的营养及保健 |
1.2.2 豆浆制作工艺及品质研究进展 |
1.3 食品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热风干燥 |
1.3.2 微波干燥 |
1.3.3 真空干燥 |
1.3.4 真空冷冻干燥 |
1.4 食品常用杀菌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巴氏杀菌 |
1.4.2 超高温瞬时杀菌 |
1.4.3 微波杀菌 |
1.4.4 紫外线杀菌 |
1.4.5 辐照杀菌 |
1.4.6 化学药物杀菌 |
1.5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2 大豆前处理及浸泡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大豆前处理工艺的确定 |
2.3.2 浸泡液的确定 |
2.3.3 浸泡单因素试验 |
2.3.4 浸泡正交试验 |
2.3.5 不同制浆方式制得豆浆品质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浸泡大豆干燥及杀菌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干燥方式及含水量对免浸泡大豆复水比的影响 |
3.3.2 不同干燥方式及含水量对免浸泡大豆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3 不同干燥方式及含水量对豆浆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杀菌方式对免浸泡大豆复水比的影响 |
3.3.5 不同杀菌方式对免浸泡大豆PPO、POD酶活的影响 |
3.3.6 不同杀菌方式对免浸泡大豆中微生物数量及抗褐变效果的影响 |
3.3.7 不同杀菌方式对豆浆品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免浸泡大豆所制豆浆综合品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感官品质的影响 |
4.3.2 大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色泽的影响 |
4.3.3 大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稳定性的影响 |
4.3.4 大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4.3.5 大豆不同前处理方式对豆浆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免浸泡大豆产品保质期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2.4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常温25℃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褐变指数及复水比的影响 |
5.3.2 常温25℃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3.3 常温25℃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色泽的影响 |
5.3.4 常温25℃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品质的影响 |
5.3.5 冷藏4℃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褐变指数及复水比的影响 |
5.3.6 冷藏4℃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3.7 冷藏4℃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色泽的影响 |
5.3.8 冷藏4℃下贮藏时间对免浸泡大豆制得豆浆品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论文使用的缩写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10)不同品种大豆的品质检测及大豆数据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大豆的起源与发展 |
1.2 大豆的营养价值 |
1.3 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 |
1.4 我国大豆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5 我国大豆的出路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8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9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大豆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
3.2 不同大豆样品中脂肪含量 |
3.3 不同大豆样品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
3.4 不同大豆样品中钙、铁含量 |
3.5 不同大豆样品中磷含量 |
3.6 不同大豆样品中水分含量 |
3.7 不同大豆样品中总异黄酮含量 |
3.8 不同大豆样品中脂肪氧化酶活性 |
3.9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0 不同省份大豆检测指标差异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大豆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4.2 不同地区同一品种大豆品质的差异 |
4.3 不同检测方法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4.4 本研究对大豆加工业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不同大豆品种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
5.2 不同省份大豆品质的比较 |
5.3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大豆低聚糖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和肥胖症(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糖豆乳饮料的研制[D]. 徐川雯.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2]大豆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腺损伤及卵巢衰老的影响[D]. 佐兆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9)
- [3]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剂的研制[D]. 朱亚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魔芋葡甘露聚糖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治疗肥胖的机制研究[D]. 康永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18(12)
- [5]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研制[D]. 赵巧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6]家用豆浆机制浆工艺优化及豆浆营养和感官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D]. 董巧. 扬州大学, 2016(02)
- [7]健康食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陈峰,李建平,陈天鹏. 中国食品学报, 2015(05)
- [8]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优化提取及功效特性研究[D]. 朱凤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5)
- [9]豆浆机专用免浸泡大豆加工工艺及其保质期研究[D]. 杨道强. 浙江师范大学, 2015(02)
- [10]不同品种大豆的品质检测及大豆数据库的建立[D]. 常鑫.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