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肪醇的生物毒性与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莎[1](2020)在《木质素结构及加氢解聚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木质素是一种多酚聚合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相对于传统的合成抗氧化剂,其具有资源丰富,毒性低,可生物降解等优势。但木质素复杂的结构特征导致其抗氧化活性较低,阻碍了其在工业上的规模化应用。为了提高木质素的抗氧化活性,论文研究了木质素分子结构特征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并结合木质素模型物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不同的取代基对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基于理论研究结果,构建木质素的加氢解聚体系,制备了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木质素基抗氧化剂,通过对添加于清漆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探索了其在涂料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以拓展工业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范围。对不同种类木质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合木质素自身结构特征与模型物,证明酚羟基是木质素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结构特征。木质素结构特征对其抗氧化活性的正影响(Pearson偏相关系数)大小为:酚羟基(0.80)﹥烷基取代基(0.55)﹥甲氧基(0.50);木质素结构特征对其抗氧化活性的负影响大小为:侧链羰基(-0.73)﹥脂肪族醇羟基(-0.61)﹥分子量(-0.51)。拟合得到的木质素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结构特征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26.762X1–23.884X2–9.566X3+22.580X4+66.262X5+21.383X6+46.149;其中,Y为木质素样品的IC50值(mg?L-1);X1为无量纲化的酚羟基含量;X2为无量纲化的甲氧基含量;X3为无量纲化的烷基取代基含量;X4为无量纲化的脂肪族醇羟基含量;X5为无量纲化的侧链羰基含量;X6为无量纲化的分子量大小。运用密度泛函(DFT)理论,讨论了不同的取代基结构对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发现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当苯环上存在两个酚羟基时,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原因是邻苯二酚脱氢后形成的分子内氢键能稳定酚氧自由基。含一个甲氧基的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对甲氧基苯酚>邻甲氧基苯酚>间甲氧基苯酚,原因是甲氧基在酚羟基对位时,其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对自由基的稳定作用最大,而在酚羟基邻位时,可生成分子内氢键,阻止氢的脱除。酚羟基邻位存在两个甲氧基时,脱氢需克服的键能降低,形成的分子内氢键稳定了酚氧自由基,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增强。当烷基取代基进入酚类化合物后,酚氧自由基中孤对电子的离域范围扩大,自由基的稳定性增强,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升高;但烷基碳链过长,酚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迁移速率显着降低,导致其抗氧化活性逐渐下降。酚类化合物侧链末端位置上脂肪族醇羟基的吸电子作用会导致其自由基的稳定性低于相应的烷基酚氧自由基,降低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但随着碳链的增长,脂肪族醇羟基的吸电子作用降低,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增加。酚类化合物侧链上α位羰基的吸电子作用降低了酚氧自由基的稳定性,使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降低;当羰基位于侧链的β位和γ位时,其吸电子作用随着与苯环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弱,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逐渐升高。以Pd/C为催化剂、甲酸为原位供氢剂、乙醇/水为溶剂对碱木质素进行加氢解聚,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碱木质素解聚率达到85.0%,解聚产物的IC50值(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达到25.2±0.9 mg·L-1。与碱木质素(63.5±0.6 mg·L-1)相比,抗氧化活性提高了60.3%,并且优于商业合成抗氧化剂BHT(38.7±1.0 mg·L-1)。实验结果证明,碱木质素在加氢解聚过程中,甲酸与Pd/C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其结构单元之间连接键的断裂,产生了更多低分子量的酚类化合物,使酚羟基含量增加了了45.3%,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与此同时,降低抗氧活化活性的侧链羰基与脂肪族醇羟基的含量也分别降低了63.6%和20.2%。因此,加氢解聚是获得高抗氧化活性的木质素基抗氧化剂的有效途径。将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添加至清漆中,考察其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HPAL)在清漆中的抗氧化性能优于碱木质素(AL),在紫外辐照350h后,0.3 wt%HPAL-清漆的抗氧化性能最好。相比于空白清漆,0.3 wt%HPAL-清漆在松木板和中纤板上漆膜的抗氧化性能分别提高了62.8%和70.6%。在同样的添加量下,相比于AL-清漆,0.3 wt%HPAL-清漆在中纤板和松木板上漆膜的抗氧化性能分别提高了31.4%和45.9%;相比于商业抗氧化剂1010,0.3 wt%HPAL-清漆在松木板和中纤板上漆膜的抗氧化性能分别提高了52.1%和58.6%。此外,在紫外辐照350 h后,2 wt%HPAL-清漆的抗紫外线性能依然强于商业清漆,具备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与清漆的相容性良好,显示了其在涂料领域作为抗氧化剂的应用潜力巨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在天然抗氧化剂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龙国[2](2019)在《黄陵一号煤矿煤尘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黄陵一号煤矿随着开采范围扩大和开采强度、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较严重的煤尘超限问题,导致作业环境劣化,制约了矿井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工业试验等方法,对黄陵一号煤矿煤尘扬尘机理、成分与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研发了相应抑尘剂和配套装备并进行井下业性试验,结果表明:(1)黄陵一号煤矿煤尘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O、Si、Al、Ca等;主要成灰成分为SiO2、A12O3、Fe2O3、TiO2、MgO、CaO等;煤尘的吸湿量随着Si-C的伸缩振动峰最高值的升高而增大,随着=C-H伸缩振动峰最高值的升高而减小;煤尘湿润性随SiO2和Al2O3的含量升高持续增大;NaCl、CaCl2、Na2SO4、Na2SiO3四种溶液对煤尘吸湿量提高程度依次为Na2SO4>CaCl2>Na2SiO3>NaCl,溶液浓度为0.3%左右效果最佳;短链醇溶液对煤尘样吸湿量影响为随短链醇浓度增大而增大,当短链醇溶液浓度增大到2%左右时获得最好效果。(2)基于煤岩与煤尘的特征,通过煤尘湿润性测定,发现了能够明显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变溶液表面性质的表面活性剂成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ZFC)、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WJF)和烷基酸盐系列(WJY)。试验对比后选择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ZFC)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WJF)两类作为主体表面活性剂,由其与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高聚物配置而成的LDC抑尘剂,各组分浓度为有机化合物2%、无机盐0.5%、高聚物1%时能够更有效的将煤尘润湿和团聚,且经毒性检测结果为无毒无腐蚀性。(3)抑尘剂添加系统(LDJY-200/SL)由药剂箱、压力平衡管、收缩管、连接管、喉管和扩散管组成,其结构简单,能将抑尘剂添加系统与现有的喷雾除尘系统组合形成联合抑尘装置,达到自动同工作面同步运转,操作简单的目的。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显示,综采工作面全尘降尘效率提高了 77.848%,呼吸性煤尘的降尘效率提高了 78.71%。运行三个月全尘降尘效率稳定在65.49%,呼吸性煤尘的降尘效率稳定在77.11%。综掘工作面全尘降尘效率提高了 66.7%,呼吸性煤尘的降尘效率提高了 41.5%,运行三个月全尘降尘效率稳定达76.5%,呼吸性煤尘的降尘效率稳定达36.6%。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技术经济效果突出,安全与社会效益良好。
堵锡华,王超[3](2018)在《醇和酚类污染物对欧洲林蛙蝌蚪及梨形四膜虫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模型》文中研究表明醇和酚类等有机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工业等领域,但生产中排放于环境的这些物质,会对生物造成一定的毒性作用。为建立包含醇和酚类有机污染物对欧洲林蛙蝌蚪及梨形四膜虫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计算了227种有机污染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分子形状指数,优化筛选了分子连接性指数的0X、1X、2X、4X和5Xc、分子形状指数的K1和K2共7种参数,将这7种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变量,110种有机污染物对欧洲林蛙蝌蚪的毒性值作为输出层变量,采用7:8:1的网络结构方式,构建了令人满意的对欧洲林蛙蝌蚪毒性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方程总相关系数r为0.988,毒性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0.14。为检验指数的普适性,同样用这7个结构参数与117种醇和酚类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进行分析,所得神经网络模型的总相关系数达到0.997,对梨形四膜虫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仅为0.065,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有机污染物对林蛙蝌蚪及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能力。
王新颖,张锦晖,王丹丹,陈海群,周永文[4](2014)在《脂肪醇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脂肪醇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预测精度,提出基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原理的脂肪醇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预测方法。运用遗传算法筛选出5种分子描述符作为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基于该5种分子描述符的脂肪醇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预测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两种模型的复相关系数、留一法交互验证系数分别为0.984、0.979和0.985、0.982,对外部预测样本的复相关系数和外部测试集交互验证系数分别为0.978、0.977和0.979、0.979。结果表明,所建QSAR模型均具有较好的稳健性、预测能力和泛化性能。LS-SVM模型在精度上略优于ML-R模型,而MLR模型更为简单和方便。
周长会[5](2014)在《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物质的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研究一直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点,现已发展成为药物化学、环境化学、材料科学等化学相近学科的研究热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有关专业软件的推广,物质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的热门研究方向方兴未艾。近年,伴随着有机化合物爆炸式的增长,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科研工作者的一项迫切任务。随着对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深入,各种计算方法和化学应用软件(HyperChem Professional,Gaussian03W,Dragon)应运而生,在众多方法中,拓扑指数法因其计算简单,预测准确成为各方法的首选。本论文采用拓扑指数法研究取代脂肪族(杂原子)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对杂原子(非碳原子)进行必要的修饰染色,在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W,通过新建的拓扑指数W对脂肪醛、脂肪酮、脂肪胺、脂肪醇及饱和醚化合物的沸点、摩尔折射率、折光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模型对这些化合物上述性质进行理论预测,效果良好,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杂原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二、研究了新建拓扑指数的物理意义。采用HyperChem Professional软件中的半经验半理论PM3法,计算了脂肪醛、脂肪酮、脂肪胺、脂肪醇及饱和醚化合物分子的20种量子化学参数,将拓扑指数W与各个量子化学参数进行关联,得到了它们的相关系数及拓扑指数W与各化学参数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表明拓扑指数是分子结构参数的体现,同时拓扑指数也是分子内部能量的综合表征。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建立的拓扑指数物理意义明确,可以用于杂原子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的预测。弥补了近年来拓扑指数研究中物理意义不明确的弱点,同时为新拓扑指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一系列脂肪族化合物的定量结构研究表明,利用新建的拓扑指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分子的结构特征,能够通过各种化合物的拓扑指数估计分子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利用拓扑指数W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精确的预测取代脂肪族化合物的表观性质;而拓扑指数量子化学物理意义的研究,揭示了分子拓扑指数与其分子能量因子的关联,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冀[6](2012)在《QSPR/QSAR在有机物危险特性预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危险化学品出现在生产、经营、运输及使用中,这无疑对人类和社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对化学物质进行危险性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理化性质是评价化学品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Activity Relationship, QSPR/QSAR)方法的出现为化学品的危险性预测提供一个可靠的手段。一旦建立了可靠的模型,既可以用它来预测新的甚至是尚未合成的化合物的各种性质,而且可以在微观上了解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这对新分子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论文利用遗传函数算法(Genetic Function Approximation, GFA)来选择描述符,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LR)的方法建立线性模型;随后还使用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twork, BP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来建立非线性模型,得到的结果令人满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阐述了QSPR/QSAR的基本原理、研究步骤以及研究进展;详细的解释了BPNN和SVM的基本原理。(2)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脂肪族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的QSAR模型。利用GFA选择分子描述符,分别用MLR和BPNN建立急性毒性与分子描述符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测试集中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60和0.814,平均绝对误差AAE为0.314mmol/L和0.296mmol/L,表明非线性模型的拟合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线性模型。该方法提供了一个基于分子结构预测脂肪族化合物急性毒性的新途径。(3)预测了结构类型互不相同的1056种有机物的燃烧下限。通过GFA筛选出4个与燃烧下限密切相关的结构参数。MLR和BPNN分别用来建立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测试集中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6和0.97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07vo1%和0.077vo1%。结果表明,BPNN模型性能优于MLR。(4)运用MLR和SVM方法,分别建立了91个脂肪醇化合物的结构与其闪点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的QSPR模型。测试集中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6和0.979,平均绝对误差AAE为2.870K和2.706K。结果表明,通过GFA筛选出的3个描述符能很好的表征脂肪醇化合物的闪点。(5)将QSPR方法应用于液态烃化合物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研究。应用MLR和SVM建立了液态烃燃烧热与三个描述符的相关性模型。测试集中的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2和0.993,平均绝对误差AAE为121kJ/mol和88kJ/mol。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预测液态烃化合物燃烧热提供了有效途径。
程彬[7](2012)在《含硫、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直是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化合物性质/活性关系研究的重点,如何选取或建构合适的分子结构参数并从分子结构特征出发预测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或活性已成为近几十年来化学家们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对脂肪族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已经较多,但目前对于含硫、氧有机物系列研究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选取或建构有效的分子结构参数及采用合适的建模方法获得简单可靠的预测模型的研究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本文将对含硫、氧有机物的相关理化性质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首先在对脂肪族硫醇研究中,提出了一种量子拓扑指数X,该指数选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原子间的距离作为距离矩阵的元素,并将各个原子的拓扑顶点度引入距离矩阵中形成新的矩阵,对传统的矩阵距离进行了改进,再计算新矩阵特征根取其最大值即得到量子拓扑指数X,因此,该指数既包含分子拓扑的宏观整体信息,又加入了量子化学计算,将拓扑指数法和量子参数法紧密结合起来,然后将新指数结合奇偶指数OEI、分子均衡电负性χeq共同表征脂肪族硫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对硫醇在4种不同极性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指数建立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模型,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模型方程简单有效地表达了硫醇分子结构信息和色谱指数之间的关系,构建的量子拓扑指数也为其它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方法思路。在脂肪族二硫化合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研究中,本文从二硫化合物结构特征出发,结合色谱分离机制,采用分子结构分区处理方法,选取了修正的分子极化效应指数MPEI、奇偶指数OEI、顶点度距离指数VDI和总立体效应指数TTSEI表征二硫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用线性回归法获得了二硫化合物在四种不同极性固定相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与四个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的模型,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以留一法进行交互检验,相关系数Rcv均大于0.97。模型方程用于预测二硫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对脂肪族脂肪醇分子结构和其沸点、水溶性和色谱保留指数的关系研究中,本文采用了修正的分子极化效应指数MPEI、奇偶指数OEI和键连接特征根指数(SX1CH、SX1CC)表征脂肪醇的分子结构,对脂肪醇的沸点BP、水溶性lg(1/Sw)、辛醇-水分配系数(lgPow)以及在6种不同极性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指数建立了定量构效QSPR模型,模型方程回归系数均大于0.99,并采用留一法对模型方程进行了验证。在对醛酮化合物进行定量构效研究中,通过对脂肪族醛酮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其沸点(BP)、摩尔折射率(MR)与其分子结构间关系的研究,选取了立体效应指数(SVij)、键连接矩阵特征根(SX1CH、SX1CC)等拓扑结构参数,用线性回归方法获得了88个醛酮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及摩尔折射率与拓扑指数间良好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并定量解释了各结构参数对其性质的影响,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了模型方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戴益民[8](2012)在《原子平衡电负性在分子设计与分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化合物结构-性质/活性定量相关(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activity Relationship, QSPR/QSAR)研究,最初是作为生物领域的一个研究分支,是为了适应合理设计生物活性分子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它已成为分子设计与目标化合物研发的基础课题和重要环节,也是对化学品进行环境毒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应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和分子结构参数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本论文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运用原子平衡电负性原理结合分子结构参数来定量估计并预测化合物性质、生物活性及环境毒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现状、分子设计及分子模拟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电负性均衡原理、原子电荷计算方法以及相关方法应用研究的进展。2.基于分子图论提出了一种用于表征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分子局部化学微环境及原子杂化状态的新颖结构描述子:电性连接性指数0Kv、1Kv和咪唑啉环非氢原子平衡总电荷分数MCI,研究其对15种咪唑啉类缓蚀剂抗CO2、H2S腐蚀性能的定量构效关系。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4、0.9546,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外部预测能力;同多元回归方法比较,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其复相关系数为0.9848,相关结果得到较大改善。增加咪唑啉环上取代基长度、减小分子支化度和降低咪唑环非氢原子平衡总电荷分数能显着提高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缓蚀性能。3.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采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和化学键相对键长校正含有多重键的化合物,提出了两个新颖的拓扑电负性指数YC、WC,同时结合路径数P3对92个碳氢化合物的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的闪点进行了QSPR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到训练集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9923和5.28,模型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仅3.86K,相对误差1.46%。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留一法(LOO)检验和训练集、检验集闪点的预测值和实验值较为吻合,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4.采用新颖的原子拓扑矢量YC、原子平衡电负性χe、结构信息参数[NHi(i=α、β)]和γ校正参数对63个无环饱和脂肪醇的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化合物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得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和标准偏差S分别为0.9915和2.4827,对353个碳原子13C NMR化学位移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2.01ppm。同时,采用留分法和外检验方法测试模型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另外从分子结构出发提出四个分子结构描述符YC、χe、[NHi(i=α、β)],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55个醇碳原子13C核磁共振谱的定量结构-波谱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复相关系数和标准方差分别为R2=0.9824和S=0.8698。同时采用留一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优于目前文献的研究结果。5.将距离矩阵与邻接矩阵相结合提出了新颖的表征多环芳烃分子支化度大小的描述子CN和表征多环芳烃分子结构大小的描述子CT,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100种多环芳烃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定量相关模型。所得模型相关系数R=0.9970,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0.9967。随机选出70种多环芳烃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其余作为测试集来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结果表明: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2和0.9968,定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符合较好,优于目前文献的研究结果。6.采用量子化学描述符建立蛋白同化雄性激素类固醇半波还原电位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描述符由半经验方法计算所得,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成功建立了线性和非线性相关模型。通过定量结构-电化学定量关系(QSER)研究表明:蛋白同化雄性激素类固醇的描述符和半波还原电位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和外部测试法来完成,该研究可成功用于分析鉴定真正意义上的雄性激素类固醇药物。
刁宁[9](2010)在《麻痹性贝毒素的定量构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污染物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对于有机化合物的生态风险性评价、污染控制和预防等具有重要意义。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QSPR/QSAR)研究应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QSAR可以弥补基础数据的缺失、降低昂贵的测试费用、减少动物实验。本论文依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QSAR模型构建和使用的导则,就小样本QSAR研究中变量选择和模型优化效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建立了最佳的QSAR模型,并对所得的模型进行了相应的解释。近年来,随着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毒赤潮频繁发生,由赤潮毒素引起的人员中毒和死亡事件屡见不鲜,其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 PSP toxins)是赤潮贝毒素中分布范围最广,发生毒害次数最频繁,同时对人类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类毒素。本文第二章运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计算了17种麻痹性贝毒素的量子化学结构描述符,采用修正Cp统计量为目标函数的改进蚁群算法进行变量选择,建立了麻痹性贝毒素的半数致死浓度与其量化参数之间的QSAR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68,交叉验证系数q2为0.85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使用“jackknife法”检验模型,相关系数R有16个落在0.982~0.987之间,占总数的94.1%,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所考察的诸多参数中,分子最高占有轨道特征值EHOMO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半数致死剂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分子的次高占据轨道能量ENHOMO,说明分子的轨道相互作用和反应活性对麻痹性贝毒素的生物毒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二章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不能涵盖所有麻痹性贝毒素、使用的量子化学描述符计算时间过长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第三章使用27种麻痹性贝毒素中的1751种分子结构描述符和其半数致死浓度建QSAR模型,采用基于关联度的变量选择法(Correlation-based Feature Selection,CFS)选择变量,并使用交叉验证法检验变量子集,最后从1751种分子结构描述符中,筛选出43种与目标值关系极密但内部关系较低的变量。用主成分分析法压缩变量集的维度,提取10种主成分作为新的变量建QSA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891,交叉验证系数q2为0.809,表明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良好。用“jackknife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有88.9%的相关系数R落在0.94和0.95之间,说明模型稳健性和可靠性较强。结果,基于关联度的变量选择法非常适合从成百上千种变量中筛选,它在消除无关变量的同时也能消除重复变量,有利于数据的处理,在QSAR建模中应用前景广阔。第三章模型仍然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进行模型预测能力检验,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本文第四章使用外部验证法进行模型预测能力检验。使用27种麻痹性贝毒素中的1751种分子结构描述符和其半数致死浓度建QSAR模型,采用基于关联度的变量选择算法选择变量,所有样本作为训练集,从1751种分子结构描述符中筛选出17种与目标值关系极密但内部关系较低的变量,构成最优变量集。最优变量集做主成分分析以辅助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并进行霍特林T方检验剔除“异常点”。最后确定样本26为“异常点”,样本9、10、12、14、16、22作为测试集,剩余的样本作为训练集。分别使用改进蚁群算法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训练集进行QSAR建模,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模型在拟合效果、残差正态分布、自变量共线性诊断、模型稳健性和预测能力上都好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iowin2变量代表化学物质的快速好氧生物降解可能性,在两个模型中都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氨基甲酸酯、脂肪醇、酯、脂肪酸和季碳官能团以及分子量通过影响Biowin2而间接影响到麻痹性贝毒素的pLD50。拓扑类变量H1v、SIC4和5χAv都对模型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拓扑结构参数自身的抽象性和难以解释性缺点,其机理尚待进一步分析。
王红[10](2010)在《有机物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QSAR)结合T.E.S.T软件评估氯代苯类化合物毒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结构与其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利用QSAR方法进行各种毒物的结构-生物毒性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建立具有毒性预测能力的数学模型,对已经进入人类生活的生物毒性以及尚未投放新的化合物的毒性进行的预测和评估,因而QSAR研究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已经显示出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常见有机污染物了氯代苯为研究重点,通过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方法提取了氯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参数,并通过QSAR方程进行了分子结构参数与生物毒性的相关性分析。之后就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美国环境保护署)开发的T.E.S.T软件做了初步的研究,运用此软件进行了氯代苯化合物毒性相关分析,取得的较好的效果。全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环境毒理学中的QSAR研究,第三部分:氯代苯类化合物毒性的QSAR研究,第四部分:从分子结构评价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第五部分: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E.S.T)初步研究,第六部分:结论。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有机污染物环境毒理学的QSAR研究,重点介绍了有机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苯取代物的QSAR研究进展。2.根据9个氯代苯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利用线性回归技术建立分子结构参数:辛醇-水分配系数、摩尔体积、分子表面积和分子体积与氯代苯化合物对鲤鱼、带鲦鱼、发光菌、斑马鱼和金鱼5种水生物急性毒性的相关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均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外部预测能力。3.从分子结构评价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从取代基的数目,位置说明了氯代苯的毒性大小规律,并简单的分析了氯代苯的生物致毒机理,筛选、确定需要优先控制或者进一步实验研究的氯代苯类化合物,并获取了指导实验研究的有价值的信息。4.T.E.S.T软件的运行主要运用的是QSAR方法,数据来源广泛清晰,能比较迅速的、有效的计算出用户所需要的结果。本文以氯代苯为例,使用T.E.S.T软件对氯代苯做毒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带鲦鱼的毒性进行分析,建立了预测氯代苯化合物对带鲦鱼毒性的QSAR方程。运行结果与第三章分析结果一致。
二、脂肪醇的生物毒性与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醇的生物毒性与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木质素结构及加氢解聚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称和代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质素概述 |
1.1.1 木质素结构 |
1.1.2 工业木质素种类 |
1.1.2.1 碱木质素 |
1.1.2.2 木质素磺酸盐 |
1.1.2.3 有机溶剂木质素 |
1.1.2.4 酶解木质素 |
1.1.3 木质素应用 |
1.1.3.1 分散剂 |
1.1.3.2 吸附与絮凝剂 |
1.1.3.3 复合材料 |
1.2 抗氧化剂 |
1.2.1 抗氧化剂分类 |
1.2.2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
1.3 木质素基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1 形成自由基机理 |
1.3.2 应用研究现状 |
1.3.2.1 化妆品 |
1.3.2.2 高分子材料 |
1.3.3 构效关系研究 |
1.3.4 提高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
1.3.4.1 膜法超滤 |
1.3.4.2 溶剂萃取 |
1.3.4.3 纳米微球 |
1.3.4.4 解聚法 |
1.3.4.5 功能化改性 |
1.4 木质素解聚的研究进展 |
1.4.1 热裂解 |
1.4.2 加氢解聚 |
1.4.3 碱催化解聚 |
1.4.4 酸催化解聚 |
1.5 量子化学计算在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
1.5.1 从头算方法 |
1.5.2 半经验方法 |
1.5.3 密度泛函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木质素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有机溶剂木质素的提取和分离 |
2.2.4 碱木质素的超滤分级 |
2.2.5 结构表征 |
2.2.5.1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2.2.5.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5.3 核磁共振波谱(NMR)测试 |
2.2.6 抗氧化活性测试 |
2.2.7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质素的结构 |
2.3.1.1 酚羟基 |
2.3.1.2 甲氧基 |
2.3.1.3 烷基取代基 |
2.3.1.4 脂肪族醇羟基 |
2.3.1.5 侧链羰基 |
2.3.1.6 分子量 |
2.3.2 统计分析 |
2.3.2.1 线性相关分析 |
2.3.2.1 偏相关分析 |
2.3.2.3 多元线性回归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取代基对木质素抗氧化活性影响的DFT理论计算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计算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抗氧化活性测试 |
3.2.4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参数的选择 |
3.3.1.1 几何构型 |
3.3.1.2 酚羟基的氢解离能 |
3.3.1.3 氢键 |
3.3.1.4 前线轨道 |
3.3.1.5 电子自旋密度 |
3.3.2 不同结构对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3.2.1 酚羟基 |
3.3.2.2 甲氧基 |
3.3.2.3 烷基取代基 |
3.3.2.4 脂肪族醇羟基 |
3.3.2.5 侧链羰基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加氢解聚对碱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碱木质素及木质素二聚体模型物的加氢解聚 |
4.2.4 结构表征 |
4.2.4.1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4.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2.4.3 核磁共振波谱(NMR)测试 |
4.2.4.4 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试 |
4.2.5 抗氧化活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加氢解聚对碱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3.1.1 解聚工艺条件对碱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3.1.2 与商业抗氧化剂对比 |
4.3.2 加氢解聚对碱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
4.3.2.1 对碱木质素连接键的影响 |
4.3.2.2 对碱木质素结构特征的影响 |
4.3.3 木质素模型物解聚前后的抗氧化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碱木质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的制备 |
5.2.4 抗氧化清漆的制备 |
5.2.5 清漆涂膜 |
5.2.6 清漆的性能测试 |
5.2.6.1 清漆的色差测试 |
5.2.6.2 清漆的紫外透过率测试 |
5.2.6.3 清漆的形貌测试 |
5.2.6.4 清漆的耐酸耐盐性测试 |
5.2.6.5 清漆的附着力测试 |
5.2.6.6 清漆的吸水率测试 |
5.2.6.7 清漆的硬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5.3.1.1 不同添加量的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5.3.1.2 与商业抗氧化剂对比 |
5.3.2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
5.3.3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性质的影响 |
5.3.3.1 对形貌的影响 |
5.3.3.2 对吸水率、pH和硬度的影响 |
5.3.3.3 对耐水耐盐性能的影响 |
5.3.3.4 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黄陵一号煤矿煤尘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黄陵一号煤矿煤岩与煤尘特征分析 |
2.1 煤岩特征 |
2.2 煤尘产生及扬尘机理 |
2.3 煤尘成分与性质 |
2.3.1 煤尘成分 |
2.3.2 煤尘的润湿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3 黄陵一号煤矿煤尘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
3.1 抑尘剂的开发与实验 |
3.1.1 抑尘剂选取 |
3.1.2 抑尘剂性能实验 |
3.2 抑制剂添加系统开发 |
3.2.1 抑制剂添加系统基本构成 |
3.2.2 井下抑尘装置研制 |
3.3 本章小结 |
4 井下除尘工业性试验 |
4.1 试验工作面概况 |
4.2 试验过程与主要技术措施 |
4.3 试验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醇和酚类污染物对欧洲林蛙蝌蚪及梨形四膜虫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Research technique) |
1.1 有机污染物毒性数据来源 |
1.2 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形状指数的计算 |
2 模型的建构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
2.1 回归分析 |
2.2 稳健性与“离域值”检验 |
2.3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构 |
3 指数普适性检验 (Universal test) |
4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脂肪醇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与筛选 |
2.3建模方法 |
2.3.1 多元线性回归法 |
2.3.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2.4 模型的验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GA筛选结果 |
3.2 MLR模型 |
3.3 LS-SVM模型 |
3.4 模型的比较 |
4 结论 |
(5)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计算化学的发展概述 |
1.2 QSAR/QSPR 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理论 |
1.5 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 |
1.6 模型的检验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拓扑指数简介 |
2.1 拓扑指数发展历程 |
2.2 拓扑指数的种类 |
2.3 拓扑指数的应用领域 |
2.4 拓扑指数的构造描述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拓扑指数在杂原子化合物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1 拓扑指数的建立 |
3.2 拓扑指数在脂肪醛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 拓扑指数在脂肪酮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4 拓扑指数在脂肪胺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5 拓扑指数在脂肪醇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6 拓扑指数在脂肪醚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拓扑指数的物理意义研究 |
4.1 拓扑指数与脂肪醛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2 拓扑指数与脂肪酮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3 拓扑指数与脂肪胺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4 拓扑指数与脂肪醇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5 拓扑指数与饱和醚类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6)QSPR/QSAR在有机物危险特性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QSPR/QSAR概述 |
1.2 分子描述符简述 |
1.2.1 实验描述符 |
1.2.2 理论描述符 |
1.3 描述符的选择 |
1.3.1 启发式方法 |
1.3.2 逐步回归法 |
1.3.3 线性判别分析法 |
1.3.4 模拟退火算法 |
1.3.5 蚁群算法 |
1.3.6 遗传算法 |
1.3.7 遗传函数算法 |
1.4 QSPR/QSAR研究中的建模方法 |
1.4.1 线性建模方法 |
1.4.2 非线性建模方法 |
1.5 模型评价和验证 |
1.5.1 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5.2 模型的预测能力 |
1.6 QSPR/QSAR研究进展 |
1.7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脂肪族化合物急性毒性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选取 |
2.2.2 描述符获取 |
2.2.3 描述符筛选 |
2.2.4 模型建立 |
2.2.5 模型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GFA筛选结果 |
2.3.2 MLR模型 |
2.3.3 BPNN模型 |
2.3.4 模型比较 |
2.3.5 与其他数据比较 |
2.4 小结 |
第三章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有机物的燃烧下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选取 |
3.2.2 描述符获取 |
3.2.3 描述符筛选 |
3.2.4 模型建立 |
3.2.5 模型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GFA筛选结果 |
3.3.2 MLR模型 |
3.3.3 BPNN模型 |
3.3.4 模型比较 |
3.3.5 与其他数据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应用SVM预测一元饱和脂肪醇的闪点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本选取 |
4.2.2 描述符获取 |
4.2.3 描述符筛选 |
4.2.4 模型建立 |
4.2.5 模型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GFA筛选结果 |
4.3.2 MLR模型 |
4.3.3 SVM模型 |
4.3.4 模型比较 |
4.3.5 与其他数据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应用SVM预测液态烃的燃烧热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本选取 |
5.2.2 描述符获取 |
5.2.3 描述符筛选 |
5.2.4 模型建立 |
5.2.5 模型验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GFA筛选结果 |
5.3.2 MLR模型 |
5.3.3 SVM模型 |
5.3.4 模型比较 |
5.3.5 与其他数据比较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 |
(7)含硫、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有机物定量构效关系 QSPR/QSAR 研究概述 |
1.2 有机物定量构效关系 QSPR/QSAR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脂肪硫醇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据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分子结构分区方法及在二硫化合物 QSRR 研究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脂肪醇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脂肪族醛酮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原子平衡电负性在分子设计与分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现状 |
1.1.1 定量构效关系概述 |
1.1.2 定量构效关系的基本方法原理 |
1.2 设子设计、分子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1.2.1 目标化合物的研发过程与分子模拟的应用 |
1.2.2 分子模拟软件 |
1.3 电负性均衡原理及原子电荷计算方法概述 |
1.3.1 电负性均衡原理 |
1.3.2 原子电荷计算方法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分子设计与分子模拟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
2.2.2 研究对象 |
2.3 理论与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4.2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和稳定性检验 |
2.4.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物理意义及缓蚀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拓扑电负性指数模拟烃类物质闪点的标度 |
3.1 引言 |
3.2 原理与方法 |
3.2.1 拓扑电负性指数的构建 |
3.2.2 模型建立 |
3.2.3 模型检验 |
3.3 结果和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物分子结构参数表征及~(13)C NMR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原理与计算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数值集选取 |
4.3.2 ~(13)C NMR化学位移波谱模拟 |
4.3.3 模型检验 |
4.3.4 公式系数的物理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环芳烃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结构参数的定量关系 |
5.1 引言 |
5.2 原理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模型与检验 |
5.3.3 模型比较 |
5.3.4 模型物理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蛋白同化雄性激素类固醇半波电位的QSER研究 |
6.1 引言 |
6.2 数据和方法 |
6.2.1 数据集选取 |
6.2.2 描述符提取 |
6.2.3 描述符选取 |
6.3 QSER模型建立 |
6.3.1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
6.3.2 BP-ANN建模 |
6.3.3 模型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麻痹性贝毒素的定量构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的含义、理论基础和意义 |
1.2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的基本步骤 |
1.2.1 活性/性质数据的采集 |
1.2.2 分子结构描述符的获取 |
1.2.3 模型的建立 |
1.2.4 模型的性能评价 |
1.3 麻痹性贝毒素 |
1.3.1 麻痹性贝毒素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1.3.2 麻痹性贝毒素的作用机理和质量标准 |
1.3.3 麻痹性贝毒素的小白鼠生物测定法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
第二章 改进蚁群算法的变量选择用于麻痹性贝毒素QSAR 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和方法 |
2.2.1 活性/性质数据的采集 |
2.2.2 分子描述符的产生 |
2.2.3 改进蚁群算法理论 |
2.2.4 程序简介 |
2.2.5 量子化学描述符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麻痹性贝毒素的QSAR 分子描述符的产生 |
2.3.2 模型条件检验 |
2.3.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2.3.4 麻痹性贝毒素QSAR 模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关联度的变量选择用于麻痹性贝毒素QSAR 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和数据 |
3.2.1 数据采集 |
3.2.2 基于关联度的变量选择 |
3.2.3 维度压缩 |
3.3 QSAR 建模及检验 |
3.3.1 多元回归分析 |
3.3.2 留一交叉检验 |
3.3.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蚁群算法和基于关联度的变量选择用于麻痹性贝毒素的QSAR 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和方法 |
4.2.1 数据采集 |
4.2.2 基于关联度的变量选择 |
4.2.3 霍特林T 方检验(Hotelling's T~2 Test)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麻痹性贝毒素的QSAR |
4.3.2 模型条件检验 |
4.3.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4.3.4 模型预测能力检验 |
4.3.5 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有机物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QSAR)结合T.E.S.T软件评估氯代苯类化合物毒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QSAR 概述 |
1.1.1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的发展历史、现状 |
1.1.2 QSAR 方法的局限性与T.E.S.T 软件的引入 |
1.1.3 QSAR 特点及发展趋势 |
1.1.4 QSAR 研究方法 |
1.1.4.1 Hansch 方法 |
1.1.4.2 线性溶剂化能相关法 |
1.1.4.3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 |
1.1.4.4 量子化学参数 |
1.1.4.5 3D-QSAR |
1.1.4.6 Free-Wilson 法 |
1.1.4.7 UNIFAC 法 |
1.2 本文所做的工作 |
1.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3 研究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
1.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环境毒理学中的QSAR 研究 |
2.1 有机污染物环境毒理学的QSAR 研究 |
2.1.1 有机污染物富集和累积过程中的QSAR 研究 |
2.1.2 有机污染物生物毒性的QSAR 研究 |
2.1.2.1 相对惰性有机物的QSAR 模型 |
2.1.2.2 较强反应性有机物的QSAR 模型 |
2.1.2.3 反应性有机物的QSAR 模型 |
2.1.2.4 其他类型有机物的QSAR 模型 |
2.1.3 金属化合物毒理学效应的QSAR 研究 |
2.2 典型环境有机污染物的QSAR 研究 |
2.2.1 有机农药 |
2.2.2 多环芳烃 |
2.2.3 多氯联苯 |
2.2.4 苯取代物 |
2.3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氯代苯类化合物毒性的QSAR 研究 |
3.1 国内外应用QSAR 研究氯代苯化合物水生生物毒性进展 |
3.2 氯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参数提取 |
3.3 分子结构参数与生物毒性的相关性 |
3.3.1 辛醇-水分配系数与生物毒性的相关性 |
3.3.2 摩尔体积与生物活性 |
3.3.3 分子表面积和分子体积与生物活性 |
3.4 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检验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从分子结构评价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 |
4.1 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性质 |
4.2 氯代苯化合物的毒性 |
4.2.1 氯取代基对毒性的影响 |
4.2.2 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与取代基数目的关系 |
4.2.3 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与取代基位置的关系 |
4.2.4 结论 |
4.3 氯代苯类化合物的生物致毒机理 |
4.4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E.S.T.) 初步研究 |
5.1 T.E.S.T 软件简介 |
5.1.1 适用模型 |
5.1.2 软件采用的QSAR 方法 |
5.1.3 软件采用的QSAR 方法优劣点 |
5.1.4 软件中包括的分子描述符 |
5.1.4.1 分子描述符的计算 |
5.1.4.2 描述符的选择 |
5.2 氯代苯类化合物T.E.S.T 研究 |
5.2.1 普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及应用T.E.S.T 软件的必要性 |
5.2.2 应用T.E.S.T 软件评价氯代苯对呆头黑鱼的毒性 |
5.2.3 评价结果总结及实际意义 |
5.3 T.E.S.T 软件不足点分析 |
5.4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四、脂肪醇的生物毒性与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木质素结构及加氢解聚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D]. 赵丽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黄陵一号煤矿煤尘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龙国.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醇和酚类污染物对欧洲林蛙蝌蚪及梨形四膜虫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模型[J]. 堵锡华,王超. 生态毒理学报, 2018(06)
- [4]脂肪醇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J]. 王新颖,张锦晖,王丹丹,陈海群,周永文.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4(06)
- [5]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D]. 周长会. 青海民族大学, 2014(02)
- [6]QSPR/QSAR在有机物危险特性预测中的应用[D]. 李冀. 中南大学, 2012(05)
- [7]含硫、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 程彬. 湖南科技大学, 2012(05)
- [8]原子平衡电负性在分子设计与分子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 戴益民. 中南大学, 2012(12)
- [9]麻痹性贝毒素的定量构效研究[D]. 刁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10]有机物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QSAR)结合T.E.S.T软件评估氯代苯类化合物毒性初步研究[D]. 王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