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糖尿病患者急性低血糖观察

18例糖尿病患者急性低血糖观察

一、18例糖尿病急性低血糖反应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谈仪炯[4](2020)在《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迅速增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生命造成很大影响。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人们健康意识的淡薄和医疗资源的匮乏,许多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淡薄,医疗资源的匮乏加上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下,许多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良好的管理。作为药物治疗的专家,临床药师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糖尿病治疗的不足,促进了临床的合理用药。本论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三甲A医院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医药联合门诊药学服务和M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管理,研究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可开展的药学服务及其效果。研究方法1.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内分泌病房共收治了 1412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药师对这些患者进行了住院闭环式管理,分别从住院医嘱审核与点评、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和上报、药物基因检测、住院抗菌药物点评、出院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药学服务研究。2.临床药师参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门诊的管理,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两年间入组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2941例2型糖尿病中随机选取160例,按照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临床药师干预组,两组患者各80例,比较两组间的药物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从2941例患者中选取规律随访一年的患者,比较入组时与一年后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及用药情况。并依据血糖和体重是否达标将这些患者分成优质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分析比较两组间药物治疗方案的异同。3.临床药师每月两次下社区,参与糖尿病及相关慢病药学服务。将长期在M社区居住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目前所患疾病和用药认知情况;采用药物咨询的方式分析患者用药问题,并开展药物重整;开展糖尿病及其他慢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和义诊活动;开展病房医药联合查房。结果1.医嘱点评共点出不合理医嘱305条,经过干预后不合理医嘱同比明显减少;向医院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不良反应73份,并提供相应药学监护;为109名患者提供药物基因检测,总检测数206个,避免了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抗菌药物不合理医嘱数同比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更合理;为1318例患者提供出院时的用药宣教服务,告知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出院后的血糖管理等。2.临床药师参与标准化代谢性疾病门诊管理后,经过一年随访,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糖化达标率75.0%,药物依从率为86.3%,而对照组分别为48.8%和73.8%。临床药师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好,药物依从性更佳;在管理中心随访1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对管理一年后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胍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使用比例最高。3.共329例患者参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发现社区患者在疾病和用药认知上存在较多误区。患者最希望通过咨询活动了解药物的主治功能(65.0%)、用法用量(64.1%)和副作用(46.5%)等相关知识。474例患者参与了药物咨询,结果显示药物副作用(18.3%)、药物主治功能与疗效(16.5%)及药物治疗疗程(15.0%)询问的比例最高。在开展药物重整中,临床药师发现药物遴选和中药、保健品过度使用是社区患者用药不适宜的主要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管理,在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医药联合门诊中的药学服务和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的药学服务中都取得了一定效果,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意识得到了提高。本文构建了从全医嘱审核、不良反应监护到药物基因检测再到出院用药教育的完整糖尿病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体系。并将药学服务从病房延伸到门诊再到社区,体现了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中的价值。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5](2020)在《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文中指出《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给出的推荐意见。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总共5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冯苗[6](2020)在《CSⅡ和CV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和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sulin infusion,CVI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有关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和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DKA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追溯其参考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20年01月。中文检索词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持续皮下注射、持续静脉注射、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为diabetic ketoacidosis、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sulin infusion、RCT,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后根据改良后的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资料,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中英文文献896篇,最终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7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试验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与对照组(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注射组)相比,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1.50h;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77,-1.23;p<0.00001,I2=5%),尿酮转阴时间(WMD:-5.75h;95%CI:-6.46,-5.04;p<0.00001,I2=0%)血酮达标时间(WMD:-13.50h;95%CI:-15.95,-11.04;p<0.00001,I2=86%),使用胰岛素总量(WMD:-18.41U;95%CI:-22.37,-14.46;p<0.00001,I2=81%),PH值恢复正常时间(WMD:-6.25h;95%CI:-6.95,-5.56;p<0.00001,I2=0%)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19;95%CI:0.09,0.42;P<0.0001,I2=0%]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能在更短时间内纠正DKA且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结论:充分补液基础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比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更显着且低血糖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好。

钟继[7](2019)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探析》文中认为[目 的]调查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析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防治。[方 法]1.使用Nova血糖管理系统检测及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老年内分泌科室≥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885例,住院期间的血糖检测值包括空腹、午餐前、晚餐前及三餐后、睡前、凌晨3:00及随机血糖。了解其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情况,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率;2.对发生低血糖的143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实验室资料(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及其共病和用药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3.进一步分析无症状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结 果]1.本研究共收集老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885例,年龄(76.22±9.88)岁,平均血糖(9.54±3.2)mmol/L;空腹血糖(7.5±2.08)mmol/L;餐后 2h 血糖(10.12±2.97)mmol/L;2.143 例低血糖患者,年龄(72.95±8.34)岁,BMI(23.35±2.74)kg/m2,HbA1C 8.60%(7.40,10.20),低血糖发生率16.2%,严重低血糖17例,发生率1.9%;3.143例低血糖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142例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占99.3%,疾病的种类依次为高血压119例,占83.2%,外周动脉粥样硬化118例,占82.5%,老年白内障54例,占37.8%。多重用药119例,占83.2%,服用的药物种类依次为:使用胰岛素有127例,占88.8%,他汀类有124例,占86.7%,阿司匹林81例,占56.6%。4.低血糖发生原因:药物因素98例,占68.5%,饮食因素44例,占30.8%,运动因素1例,占0.7%,药物因素中使用胰岛素91例,占92.8%,单纯口服药物7例,占7.1%。药物因素所致低血糖多重用药的患者有85例,占86.7%,使用药物种类依次为:使用胰岛素有91例,占92.9%,他汀类有83例,占84.7%,阿司匹林58例,占59.2%;5.无症状低血糖108例,占75.5%,有症状低血糖35例,占24.5%(P=0.00)。低血糖患者中,有症状者与无症状者一般情况比较:年龄(72.93±8.20)岁VS(73.03±8.90)岁(P=0.95);BMI(23.33±2.82)kg/m2 VS(23.42±2.54)kg/m2(P=0.86);HbA1C 8.3%(7.13,9.85)VS 9.70%(8.00,10.73)(P=0.02);平均血糖(9.47±3.64)mmol/L VS(10.12±3.80)mmol/L(P=0.00);空腹血糖(7.46±2.61)mmol/L VS(7.74±2.57)mmol/L(P=0.06);餐后2小时血糖(9.99± 3.43)mmol/LVS(10.97±3.65)mmol/L(P=0.00)。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存在统计学差异。[结 论]1.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在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16.2%,严重低血糖发生率1.9%,导致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因素,尤其是胰岛素使用的患者,因此在胰岛素使用的患者中需警惕低血糖。2.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高75.5%,与症状低血糖组比较其平均血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降低,应重视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分层控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3.住院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共病率高达99.3%,其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2.5%,此组人群避免低血糖发生诱发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4.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多重用药,合并用药中他汀类及阿司匹林使用最多,应注意避免药物间的相互影响,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王丽琴[8](2019)在《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六经辨证及生存质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探索T2DM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六经证型特点,总结分布规律,为中医辨治提供新思路;统计T2DM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临床医师对T2DM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视,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分析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糖尿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以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名医李赛美教授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经济情况、睡眠时间、饮食习惯、运动频率、烟酒史)、1临床资料(糖尿病病程、慢性并发症、家族史、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治疗方式、BMI、腰臀比、四诊资料)、理化指标(FBG、2hPG、HbA1c、FINS、胰岛功能、IR指数、血脂、血尿酸),以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糖尿病特异生存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评分。以Zung氏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分为情绪障碍组(可分为焦虑、抑郁、焦虑并抑郁)、正常组,基于六经辨证理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组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各证型概率,探索六经证型分布规律。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情绪障碍、情绪正常组之间基本资料、临床资料、理化指标、生存质量(四个维度)方面的差异性;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情绪障碍者三组间(单纯焦虑、单纯抑郁、焦虑并抑郁)在基本资料、临床资料、理化指标、生存质量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T2DM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较高,以焦虑抑郁共病最高,其次为单纯抑郁、单纯焦虑;2.T2DM生存质量总分差值较大,以生理和心理维度分值偏高;3.T2DM合并焦虑抑郁六经辨证主要为阳明太阴合病(34.3%)>少阳病(20%)>少阳太阴合病(12.4%);单经发病依次为少阳病(20%)>厥阴病(11.4%)>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各3%)>太阴病(1.9%);两经合病以阳明太阴合病(34.3%)>少阳太阴合病(12.4%)>太阳少阳合病(9.5%)>少阳厥阴合病(1%),三经合病只有1例,为阳明少阳太阴合病;4.单纯焦虑、单纯抑郁组六经证型均以阳明太阴合病最为多见,焦虑抑郁组则以少阳病、阳明太阴合病最多见;5.两组间差异比较:基本资料方面,T2DM情绪正常组和情绪障碍组在婚姻状况、职业类型、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烟酒史、睡眠时间有差异,在性别、年龄、饮食习惯、运动频率无差异;临床资料方面:两组在病程、并发症的有无、治疗方式、低血糖事件、BMI、腰臀比有差异,在家族史的有无、自我监测方面无差异;理化指标方面:T2DM情绪正常组和情绪障碍组在2hPG、FBG、HbA1c、胰岛功能、血尿酸有差异,在FINS、IR指数、TC、TG、HDL-C、LDL-C无差异;两组在DSQL总分及四个维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6.三组间差异比较: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组三组间在性别、婚姻、职业类型、烟酒史、饮食习惯、DM家族史、DM并发症、血糖监测、年龄、经济、文化程度、睡眠时间、运动频率、病程、低血糖事件、腰臀比、BMI、FBG、2hPG、FINS、IR指数、胰岛功能、HDL-C、TC、LDL-C、血尿酸、社会关系维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方式、HbA1c、TG、生理维度、治疗维度在有统计学差异,其差异来自于抑郁组和焦虑抑郁组,在DSQL总分、心理维度方面差异来自于焦虑组和抑郁组、抑郁组和焦虑抑郁组;7.DSQL总分与SAS有着正向的强相关,与SDS有着正向中等相关,与烟酒史、病程、并发症、治疗方式、低血糖事件、腰臀比、FBG、2hPG、HbA1c、TG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弱相关,DSQL与婚姻状况、饮食习惯、BMI、TC之间存在着正向的极弱相关,与经济状况、睡眠时间、胰岛功能存在着负向的弱相关,与文化程度存在着负向的极弱相关;8.对DSQL进行最优尺度回归,表明SAS、SDS是DSQL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FBG、婚姻情况、经济状况、烟酒史、睡眠时间。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患病率较高,以焦虑抑郁共病、单纯抑郁为主,本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抑郁评分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可进行焦虑抑郁筛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或者药物治疗,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T2DM生存质量次要影响因素为FBG、婚姻情况、经济状况、烟酒史、睡眠时间,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要我们同时关注其他外因素,为综合全面管理糖尿病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中医方面,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以两经合病为主,可从阳明太阴、少阳太阴入手,单经病变可从少阳、厥阴病入手。

刘海艳[9](2019)在《29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诱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医学界,众所周知,如果糖尿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其并发症危害极大,可以造成患者各个器官及系统的病变,最终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然而,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糖,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其实严重低血糖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患者重要器官供能减少,进而发生功能障碍,比如神志异常、急性心梗、急性脑梗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本研究旨在探讨因为院前低血糖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可能诱因以及相对应的预防策略,以期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医方和患方,共同努力减少低血糖事件,保障患者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于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期间,在内分泌病房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93例,其中每日单纯口服2mg格列美脲(亚莫利)降糖治疗造成的低血糖症29例,于非低血糖组患者中随机抽取29例每日单纯口服2mg格列美脲(亚莫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且58例患者均达到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C肽水平>1.0ng/ml。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质指数、肾功能、睡眠时间这几个方面的差异,总结低血糖发生的可能诱发因素。其中低血糖组患者:男性12人,女性17人,年龄53岁-86岁,糖化血红蛋白6.3%-7.8%,体质指数18.2kg/m2-25.5kg/m2,肾小球滤过率28.48-106.78ml/min,睡眠时间5.5-7小时;非低血糖组患者:男性14人,女性15人,年龄42岁-84岁,糖化血红蛋白7.0%-8.5%,体质指数21.6kg/m2-25.6kg/m2,肾小球滤过率65.96-114.87ml/min,睡眠时间4.5-8小时。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明确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对于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有无相关影响。结果: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显示,患者的年龄与低血糖发生呈现正相关,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身体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与低血糖发生呈现负相关,患者的睡眠时间与低血糖发生不相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显示,在本研究中所列出的可能与低血糖发生相关的各项指标中,只有糖化血红蛋白、身体质量指数与低血糖的发生呈负相关,其余各项指标,包括患者年龄、肾小球滤过率、睡眠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即与低血糖发生不相关。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并不单一,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不良结果。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诊治低血糖患者的实践,总结一定数量的病例,经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指标,找出了可能发生低血糖的诱因。虽然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不尽一致,但考虑到样本量较小且不排除有混杂因素,结论仍可以适度采纳。此后在糖尿病患者的宣教工作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尽量规避那些可能诱发低血糖的高危因素,从而预防低血糖现象的发生。这样既能保障患者的生命权及健康权,又节约了救治费用,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

池英[10](2017)在《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特点及Willis环开放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糖尿病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前循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供血区域的梗死,其梗死范围包括大脑额叶、顶叶、颞叶外侧部、豆状核、尾状核以及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和内囊后肢前2/3;大脑后动脉(不包括P1段)供血区域梗死范围包括枕叶、颞叶内侧部、内囊后肢后1/3、丘脑外侧部;椎基底动脉(包括大脑后动脉P1段)供血区域梗死范围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小脑、丘脑内侧部。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分布(前循环、椎基底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被收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从如下两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①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纤颤、卒中史和吸烟史。②卒中部位,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确认患者脑梗死部位;动脉供血区域的确定:大脑额叶、顶叶、颞叶外侧部、豆状核、尾状核以及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和内囊后肢前2/3区域的梗死定义为前循环脑梗脑死(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ACCI);枕叶、颞叶内侧部、内囊后肢后1/3、丘脑外侧部区域的梗死定义为大脑后动脉(不包括大脑后动脉P1段)供血区域脑梗死(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cerebral infarction,PCACI);延髓、脑桥、中脑、小脑、丘脑内侧部的脑梗死定义为椎基底动脉(包括大脑后动脉P1段)供血区域脑梗死(vertebrobasilar artery cerebral infarction,VBACI)。结果:1、一般资料:共有1406名患者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进入研究,其中糖尿病组412人,非糖尿病组994人。糖尿病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2.2±11.0岁,男性262人,占该组63.6%;非糖尿病组994人,平均年龄60.9±12.8岁,男性患者662人,占该组66.6%。两组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危险因素: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吸烟史(39.3%v.s.43.5%,P=0.153);脑卒中病史(8.7%v.s.7.6%,P=0.49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4.3%v.s.29.4%,P=0.052);高尿酸血症(12.6%v.s.13.1%,P=0.816);心房纤颤(5.8%v.s.8.0%,P=0.147);家族史(1.9%v.s.1.2%,P=0.29)。糖尿病组高血压病发病率大于非糖尿病组(79.1%vs.62.2%,P<0.05);糖尿病组高脂血症发生率大于非糖尿病组(48.5%v.s.36.2%,P<0.05)。以上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组患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将这些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糖尿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比值比2.29,95%可信区间1.699~2.924,(P<0.05);高脂血症:比值比 1.580,95%可信区间 1.248~2.000,(P<0.05)。3、卒中类型:1406 名患者中,ACCI926 人(68.7%),VBACI 364 人(25.9%),PCACI116 人(8.3%)。在糖尿病亚组 412 人中,ACCI 222 人(53.9%),VBACI 142人(35.5%),PCACI48人(11.7%);在非糖尿病亚组994人中,ACCI 704人(70.8%),VBACI 222 人(22.3%);PCACI 68 人(6.8%),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构成比,Pearson χ2检验P<0.05,认为糖尿病和和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在梗死部位构成比上有差异。进行构成比内部多重比较,糖尿病组患者ACCI和VBACI比率与糖尿病组比较P<0.0125,有差异;糖尿病组患者ACCI和PCACI比率与非糖尿病组比较P<0.0125,有差异;糖尿病患者VBACI和PCACI比率与非糖尿病组比较P>0.0125,无差异。结论:不同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作用并不相同,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加倾向于出现后循环供血区域的脑梗死,糖尿病可能是早期诊断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史。第二部分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Willis环开放情况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大脑前、后交通动脉的开放情况,以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时糖尿病患者大脑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和大脑后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的开放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回顾了 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连续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大脑ACoA,PCoA开放情况,ACoA开放计为1,未开放计为0,采取二分类变量记录。PCoA双侧开放计为2,单侧开放计为1,双侧均未开放计为0,采用等级资料记录。(1)分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ACoA和PCoA开放率是否有差异;(2)研究不同的脑梗死部位(分类方法同第一部分)大脑ACoA和PCoA开放率在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之间是否具有差异。结果:(1)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组相比:ACoA开放率(51.0%v.s.41.2%,P<0.05);PCoA 无开放、单侧开放、双侧开放:(55.6%、26.9%、17.5%v.s.64.4%、22.3%、13.3%,P<0.05)。(2)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亚组前、后交通动脉的开放率,①ACCI亚组: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组相比:ACoA开放率(43.2%v.s.41.5%,P>0.05);PCoA 无开放、单侧开放、双侧开放:(55.4%、25.7%、18.9%v.s.66.2%、22.4%、15.3%,P>0.05)。②VBACI亚组: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组相比:ACoA开放率(57.7%v.s.45.9%,P<0.05);PCoA 无开放、单侧开放、双侧开放:(66.2%、23.9%、9.9%v.s.65.8%、25.2%、9.0%,P>0.05)。③PCACI亚组: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组相比:ACoA开放率(66.7%v.s.23.5%,P<0.05);PCoA无开放、单侧开放、双侧开放:(25.0%、41.7%、33.3%v.s.82.4%、11.8%、5.9%,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Willis环开放率可能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这种差异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前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不均衡的结果。

二、18例糖尿病急性低血糖反应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例糖尿病急性低血糖反应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4)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临床药师概述
    1.2 糖尿病综述
        1.2.1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分型
        1.2.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2.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2.4 糖尿病综合管理五驾马车和健康新7点
        1.2.5 糖尿病治疗新概念和趋势
    1.3 课题立项依据
第二章 糖尿病患者住院闭环式药学服务研究
    2.1 引言
    2.2 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住院全医嘱审核与点评
        2.2.3 药物不良反应监护和上报
        2.2.4 药物基因检测
        2.2.5 住院抗菌药物点评
        2.2.6 出院用药教育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医嘱审核与点评结果统计分析
        2.3.2 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结果统计分析
        2.3.3 药物基因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2.3.4 抗菌药物DDD及不合理医嘱点评结果统计分析
        2.3.5 糖尿病患者出院用药教育作用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糖尿病医药联合门诊中的药学服务研究
    3.1 引言
    3.2 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血糖控制及用药依从性
        3.2.3 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与疗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临床药师干预下的血糖控制与用药依从性统计分析
        3.3.2 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与疗效统计分析
        3.3.3 典型病例2例讨论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临床药师参与M社区糖尿病及相关慢病药学服务
    4.1 引言
    4.2 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调查问卷收集与统计
        4.2.3 开展社区合理用药咨询活动
        4.2.4 开展慢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和义诊
        4.2.5 开展病房医药联合查房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4.3.2 药物咨询与重整结果统计分析
        4.3.3 社区合理用药宣传及医药联合查房作用分析
        4.3.4 糖尿病药物重整及医药联合查房中的病例讨论分析
    4.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本文缩写

(6)CSⅡ和CV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流行病学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诱因
    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分级
        1.6.1 DKA的诊断
        1.6.2 DKA的分级
    1.7 特殊类型的酮症酸中毒
        1.7.1 正常血糖DKA
        1.7.2 碱血症性DKA
        1.7.3 非酮血症性DKA
    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2.1 资料与方法
        2.1.1 检索策略
        2.1.2 文献选择
        2.1.2.1 纳入标准
        2.1.2.2 排除标准
        2.1.2.3 干预措施
        2.1.2.4 结局指标
    2.2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2.2.1 资料提取
        2.2.2 质量评价
        2.2.3 发表偏倚评估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3.3 纳入文献发表偏倚评估
    3.4 meta分析结果
        3.4.1 尿酮转阴时间
        3.4.2 血糖达标时间
        3.4.3 血酮达标时间
        3.4.4 胰岛素用量
        3.4.5 PH值恢复正常时间
        3.4.6 低血糖发生率
        3.4.7 敏感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7)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六经辨证及生存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
        1.1.1 病名认识
        1.1.2 病因病机认识
        1.1.3 辨证分型
    1.2 西医对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
        1.2.1 危险因素
        1.2.2 发病机制
    1.3 T2DM合并焦虑抑郁的中西医治疗
        1.3.1 中医治疗
        1.3.2 西医治疗
    1.4 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观察内容
        2.2.3 伦理学要求
        2.2.4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T2DM焦虑抑郁患病率及生存质量分值
        2.3.2 T2DM合并焦虑抑郁六经辨证分布特点
        2.3.3 T2DM情绪障碍和情绪正常组差异性比较
        2.3.4 T2DM情绪障碍者三组间差异性比较
        2.3.5 DSQL总分相关性分析
        2.3.6 DSQL总分与各自变量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
        2.3.7 DSQL总分影响因素的最优尺度回归
    2.4 讨论分析
        2.4.1 T2DM焦虑抑郁患病率及生存质量分析
        2.4.2 T2DM合并焦虑抑郁的六经辨证分析
        2.4.3 T2DM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
        2.4.4 DSQL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29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诱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方法
        1.3.1 静脉血清生化法
        1.3.2 外周毛细血管血(指尖血)血糖仪法
        1.3.3 统计学方法
    1.4 治疗过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相关因素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低血糖相关诱发因素汇总
        3.1.1 高龄为低血糖诱发因素
        3.1.2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为低血糖诱发因素
        3.1.3 体质指数低是低血糖诱发因素
        3.1.4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低血糖诱发因素
        3.1.5 格列美脲作用机制
    3.2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诱因分析
        3.2.1 降糖药物使用不适当
        3.2.2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
        3.2.3 运动量偏大
        3.2.4 过量饮酒或空腹饮酒也可诱发低血糖的发生
        3.2.5 总结老年人低血糖的病因
    3.3 老年低血糖的预防
    3.4 低血糖昏迷的防治现状
    3.5 预防低血糖意义重大
4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性低血糖的诊治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特点及Willis环开放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糖尿病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Willis环开放情况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18例糖尿病急性低血糖反应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4]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谈仪炯.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5]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J].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8)
  • [6]CSⅡ和CV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冯苗. 兰州大学, 2020(01)
  • [7]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探析[D]. 钟继.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2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六经辨证及生存质量分析[D]. 王丽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29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诱因探讨[D]. 刘海艳.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10]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特点及Willis环开放的临床研究[D]. 池英.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18例糖尿病患者急性低血糖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