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加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孙薇丽[1](2021)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带下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傅山对带下一病认识深刻,见解独到。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探讨《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组方用药特点等学术思想;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近30年傅氏带下篇方剂的现代临床运用规律;通过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傅山带下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有效性,以期为傅山治带方剂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为傅山医学思想研究提供文献学支持。方法全文共分为三部分:1.学术思想部分:通过阅读傅山学术思想类文献及相关书籍,对《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深入剖析,从傅山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特点、辨证治疗特点、方剂配伍特色和用药特点来归纳总结傅山治疗带下病的学术思想。2.方剂运用研究:分别以方剂名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搜集1990-2020年来傅山治疗带下病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规范化处理相关数据,建立文献数据库。利用Excel进行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方剂治疗的中西医疾病、方剂药物的使用及加减情况分析。3.循证医学系统评价:依据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主要研究方剂完带汤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个RCT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用Rev Man5.3进行文献异质性检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学术思想部分:傅山认为带下病病因以湿邪为首,病机为“湿”损任带。五带辨证详明,分别为脾虚证、肝郁气滞证、湿热证、脾虚肝经郁火证、热毒证。带下病的治疗注重肝脾;五带均从“湿”而治;治湿不忘健脾;善用五行生克规律治疗。《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五带对应五证,五证对应五方,辨证精当,组方配伍严谨。用药以健脾益气、祛湿止带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根据带下病病症灵活用药,药味少而平和;善用引经药,重视奇经的作用。2.方剂研究部分:经过文献筛选后,共纳入临床应用类文献89篇,包括临床试验类文献66篇和临证经验类文献23篇。《傅青主女科·带下篇》5首方剂在纳入文献中均有出现,包括完带汤66篇,易黄汤12篇,清肝止淋汤6篇,加减逍遥散2篇,利火汤3篇。应用频次完带汤为87次,易黄汤为12次,清肝止淋汤6次,利火汤3次,加减逍遥散2次。涉及中医病名23种,西医病名29种。各方剂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方面,完带汤临床治疗疾病范围最广,主要治疗的仍为带下病(外阴及阴道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颈炎症等),现代临床应用涉及妇产科系统其他疾病(崩漏、经期延长、经行泄泻、闭经、妊娠水肿等)、泌尿生殖系统(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非淋菌性尿道炎、特发性膜性肾病等)、消化系统(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等),皮肤系统(寻常痤疮、黄褐斑、外阴湿疹等)、男科系统(阴囊潮湿等)等多个系统;清肝止淋汤主要拓展应用于治疗各种妇科出血证(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崩漏、胎动不安);利火汤除了带下病的治疗,还应用于淋证;易黄汤、加减逍遥散均用于带下病治疗。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方面,完带汤仍以原方原量使用为主,人参常用党参代替,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易黄汤也为原方原量使用为主,新增药物多为对症用药。文献计量学统计结果为97.8%的文献作者来源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89篇文献中仅有1篇是中文核心,11篇是科技核心,文献无基金资助。3.循证医学部分:纳入符合要求的13篇完带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计11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检验P=0.9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为OR=3.90,95%CI为(2.64,5.74);合并效应量Z检验:Z=6.88,P<0.0000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偏移风险评估,为倒漏斗图,散点分布均匀,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移的可能性小。结论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认为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为“湿”损任带。带下病的治疗从“湿”而治,带下病的用药以健脾祛湿为主,疏肝柔肝理气和清热燥湿为辅;药味少而平和,用药重视奇经,善用引经药,注重五行生克。2.《傅青主女科·带下篇》中的方剂现代临床应用仍以治疗带下病为主。完带汤的使用频次最多,范围最广,除治疗带下外,还运用于妇产科其他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体现了异病同治原则。所有方剂的原方药物及剂量均做了大部分保留,新增药多为对症用药。纳入文献病例的信息比较可靠,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3.纳入13篇文献Meta分析完带汤(或其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带下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
马银宇[2](2021)在《参艾洗液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参艾洗液是一个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所致的外阴瘙痒和红肿疼痛等症状的女性用品,依据武汉市某医院的临床验方制备而成。该方为传统的妇科外用洗剂,疗效确切,由黄柏、苦参、蛇床子、艾叶、地肤子和百部六味药组成。因传统的中药洗剂存在色泽深,气味浓,使用时自行煎煮极其不方便以及药物浓度难以控制等缺点,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求。本课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制剂技术,提取处方中的活性成分,将其制备成方便保存和使用的妇科外用洗剂。本制剂的研发丰富了艾叶相关的妇科外用制剂的种类,为艾草资源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长发挥导向作用,其应用将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和关爱女性健康做出贡献。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将为今后参艾洗液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本课题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处方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蛇床子素、齐墩果酸、盐酸小檗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影响提取处方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因素及水平。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以70%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0:1,浸泡1小时,回流提取2小时,药渣同法再提取1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资源利用率高,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在成型工艺研究中,对参艾洗液的配制方法和增溶剂的加入比例进行了系统考察。当聚山梨酯80与处方量浸膏加入比例为1:1时,所制备的样品透明度和稳定性最好,从而确定最佳配方和制备方法。本课题对制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柏、苦参和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绿原酸、氧化苦参碱、蛇床子素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建立了参艾洗液的质量标准,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通则9001)中相关要求,结合本制剂质量标准草案,对所得制剂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采用高温、强光照射和加速稳定性试验,对参艾洗液的外观性状、p H值和含量等进行考察,试验结果表明,考察指标基本稳定,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以SPF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以4-氨基吡啶致小鼠瘙痒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为病理模型,检验参艾洗液和临床常用的原方水煎液在止痒和抗炎方面的疗效。结果表明,参艾洗液可显着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和4-氨基吡啶所致小鼠瘙痒的舔体次数,水煎液和参艾洗液稀释1倍后的效果相近,从而验证了本制剂的抗炎和止痒功效。本课题对参艾洗液的提取、成型工艺及其质量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拟定了其质量标准草案,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和药效学研究,为参艾洗液的制剂开发奠定了基础。本制剂的研发丰富了艾草相关产品的种类,进一步延伸了艾草产业链,产业链的发展将促进艾草种植户增收和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本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突出解决好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李慧英[3](2020)在《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9年3月接收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特比萘芬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临床病症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00%)明显比观察组(96.00%)低,临床病症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能够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较好,改善临床病症明显,值得推广。
马留璐[4](2020)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客观指标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菊洗剂熏洗外用联合克霉唑栓纳阴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克霉唑栓纳阴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以及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并评估停药1月后的复发率。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57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两组实际完成率分别为93.3%、96.7%。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VC临床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VC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更佳。4.阴道清洁度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转为Ⅰ、Ⅱ度者(89.3%)高于对照组(65.5%)。5.乳酸杆菌定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85.7%)高于对照组(62.1%)。6.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真菌学检测均为阳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月复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停药1月复发率(11.1%)显着低于对照组(34.6%)。结论:1.运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有效降低患者VV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显着。2.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可改善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乳酸菌定量,有利于阴道微生态平衡。3.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预防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效果优于单一克霉唑栓用药。4.参菊洗剂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病菌生长、减轻炎症效应有关。
杜惠兰,魏绍斌,谈勇,胡晓华,王东梅,赵红,梁瑞宁,刘雁峰,冯晓玲,邓高丕,闫颖,刘笑梅,金义光,于春泉,刘鸿雁,李沛霖[5](2020)在《苦参凝胶临床应用指导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坤立舒?苦参凝胶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是国内首个阴道用卡波姆凝胶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高度认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苦参凝胶及其主要成分苦参总碱具有抑菌杀虫、抗炎、抗病毒、镇痛止痒、促进黏膜修复、恢复乳杆菌增殖等药理作用。临床研究显示,苦参凝胶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混合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恢复阴道微生态,降低复发率。此外,对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慢性子宫颈炎患者也具有显着疗效。结合文献证据及临床专家用药经验,对苦参凝胶的药理药效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应用及药物安全性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苦参凝胶临床应用指导意见,以规范临床医生合理应用苦参凝胶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
李可[6](2019)在《妇女生殖道益生菌菌株制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微生态制剂相比于抗生素在治疗妇女生殖道疾病时更加安全,复发率低,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课题基于传统生殖道给药制剂制备工艺和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新型多菌株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妇女生殖道疾病用药剂型的筛选与研究试验,找到合适的配方与制备工艺,使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降低活菌损失,提高制剂的保存稳定性。方法:现在市场上已经存在能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活菌制剂,而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方面尚有缺口,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前期通过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卷曲乳杆菌CD16070:(1)通过研究功能菌株的抑菌成分,经过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抗菌肽基因的PCR扩增、抗菌肽基因的克隆、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抗菌肽表达条件优化研究、最佳表达条件下抑菌作用的研究,确定其抑菌主要成分是什么。(2)通过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基础与研究思路等,介绍生殖道卷曲乳杆菌CD16070的优势,前期分析了不同剂型在结合活菌并作为生殖道用时的优缺点,其中,片剂在进行压片制备时对活菌的伤害较大、泡腾片剂中的泡腾剂会释放较强的酸,对活菌具有伤害、散剂对活菌的伤害是最小的,但是其在给药方式上存在弊端、软胶囊剂水分含量较高,会影响活菌的存活率、凝胶剂、软膏剂和栓剂作为半固体制剂,其水分含量很高,对活菌的伤害大,且不易保存,最终分析下来选择胶囊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胶囊剂进行辅料优化设计、稳定性试验和动物安全性试验,确定其最适辅料与囊壳材料。结果:(1)通过研究功能菌株的抑菌成分,经过卷曲乳杆菌总DNA的提取、抗菌肽基因的PCR扩增、抗菌肽基因的克隆、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抗菌肽表达条件优化研究、最佳表达条件下抑菌作用的研究,确定其在1mM IPTG诱导下,于28℃培养3h为最佳培养条件,通过对比卷曲乳杆菌CD16070发酵液、0.8mM IPTG诱导下,28℃培养3h的抗菌肽、MRS空白对照液与克霉唑的抑菌圈的大小,得到在1mM IPTG诱导下,于28℃培养3h的抗菌肽抑菌圈明显大于其他三种,判定其具有强抑制效果,并能够确定抗菌肽为卷曲乳杆菌CD16070的抑菌主要成分。(2)通过对胶囊剂制剂的辅料及胶囊壳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得到胶囊剂主要处方为主药、预胶化淀粉、硬脂酸镁与胶囊壳材料为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的胶囊剂,且该组合所制得的胶囊剂对活菌伤害最小。结论:经优化后的制剂能够有效提高制剂的保存稳定性,为其保存和运输提供理论支持。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妇女生殖道疾病时具有低风险、复发率低、调节生殖道菌群平衡等功能,相较于抗生素而言,微生态制剂能够恢复妇女生殖道道菌群平衡、降低生殖道pH、补充生殖道有益菌、增强生殖道防御力,为妇女生殖道疾病的患者治疗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方法,减轻被疾病困扰患者的痛苦,为广大妇女带来福祉。
赖惠平,龚远丽[7](2018)在《西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探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硝酸咪康唑栓与氟康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惠东人民医院平山分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硝酸咪康唑栓单药治疗,观察组使用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3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咪康唑栓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良好,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李可,刘彦民,黄少磊[8](2017)在《阴道给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阴道给药有着独特的使用方式和治疗优势,在治疗妇女阴道病方面拥有安全性好、渗透性高、复发率低、稳定性强等特点。近年来阴道给药制剂发展迅猛,国内有许多厂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多数阴道制剂均为化药制剂或中药制剂,少数为生物制剂。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并参照最新版药典,总结各类阴道给药制剂的特点,分析比较其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与临床应用,并对近年来新型阴道给药制剂进行分析,为阴道给药制剂剂型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黎科[9](2015)在《方法不同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天津大学医院妇科确诊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350例,178例自愿在医院行阴道冲洗、擦洗、阴道用药及口服药物联合微波治疗的为观察组,另172例自己进行阴道冲洗、阴道用药及口服药物治疗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治愈率比较:观察组94.38%,对照组72.67%。半年后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1.12%,对照组13.37%。结论观察组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阴道冲洗、擦洗、阴道用药及口服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值得在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吴盘红[10](2013)在《香莲方对咪康唑抗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临床观察香莲栓和咪康唑栓联合治疗单纯性VVC抗菌增效作用。同时观察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好发人群特征。2.实验室观察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和硝酸咪康唑溶液联用抗菌增效情况。3.进一步完善香莲系列制剂外用治疗难治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的规范化方案。4.初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VVC的优势。方法: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共纳入6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试验组给予香莲栓和咪康唑栓,对照组给予咪康唑栓。共治疗7天。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记录所有患者基本情况,复查的时间分别为治疗结束后三天,第一次月经干净后,第二次月经干净后,记录治疗前后积分,观察疗效,按照主要疗效标准、次要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有效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实验研究:参照1997年CLSI(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颁布的《肉汤稀释法酵母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考方法》(M27一方案),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分别测定香莲外洗液、硝酸咪康唑、香莲外洗液合用咪康唑、黄连煎液、黄连煎液合用硝酸咪康唑对15例白色念珠菌阴道分离株、15例光滑念珠菌的抑菌效果。采用联合抑菌指数对硝酸咪康唑+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咪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硝酸咪康唑、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的MI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研究:65例女性患者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岁,发病主要集中在20-40岁;其中27例患者未婚有性生活(41.54%),38例患者已婚,以已婚育龄期所占比例为多;饮食方面,16例患者喜食辛辣,6例喜食生冷,3例喜食甜食;学历方面,11例为初中,30例专科,22例本科,2例硕士;月经基本正常,均无明显烟酒嗜好;压力多为一般,舌苔脉象均表现为舌红苔腻微黄,辩证为湿热下注,湿重于热。治疗结束后3天,试验组有效率57.1%,对照组有效率60.0%,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阴性者于治疗后第一次月经干净后复查,试验组有效率57.1%:对照组有效率5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次月经干净后复查,试验组有效率57.1%,对照组有效率5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二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疗效指数评价其疗效,评价其治疗前后积分,治疗结束后三天,试验组有效率(60%),对照组有效率23.33%,二者均为有效治疗,但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作用于15株临床分离菌株白念珠菌:香莲外洗液的MIC均值为:13.54mg/ml,黄连煎液的MIC均值为:13.65mg/ml,和硝酸咪康唑溶液的MIC均值11.40ug/ml效果相当;硝酸咪康唑合用香莲外洗液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1<FICI=1.25≤4,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香莲外洗液联用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为无关作用。硝酸咪康唑合用黄连煎液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为0.5<FICI=0.53≤1,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黄连煎液联用作用于白念珠菌二者为相加作用。作用于15株光滑念珠菌的MIC值,香莲外洗液8.40mg/ml,黄连煎液9.38mg/ml和硝酸咪康唑14.88ug/ml的效果相当。硝酸咪康唑合用香莲外洗液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1<FICI=2.33≤4,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香莲外洗液联用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为无关作用。硝酸咪康唑合用黄连煎液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的联合抑菌指数为FICI=0.70≤0.5,表明硝酸咪康唑与黄连煎液联用作用于光滑念珠菌二者为相加作用。对作用于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来讲,硝酸咪康唑、黄连煎液二者的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香莲外洗液对光滑念珠菌较白念珠菌的MIC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香莲外洗液对光滑念珠菌更敏感。结论:临床研究:临床上咪康唑栓合用香莲栓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较单纯用咪康唑栓可以较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为临床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提供有效的临床研究依据。实验室研究: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和硝酸咪康唑作用于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均有抑菌作用。香莲外洗液、黄连煎液作用于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的敏感性无差异;硝酸咪康唑合用香莲外洗液无论是作用于白念珠菌还是光滑念珠菌,均为无关作用;硝酸咪康唑合用黄连煎液作用于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菌表现为相加作用。
二、微波加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加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 |
1. 《傅青主女科》对带下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特点 |
2. 《傅青主女科》五色带辨证详明 |
3.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治疗特色 |
4. 《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方药特色 |
第二部分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方剂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1.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完带汤治疗带下病疗效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参艾洗液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参艾洗液提取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药材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绿原酸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 齐墩果酸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 蛇床子素标准曲线的制备 |
2.4 盐酸小檗碱标准曲线的制备 |
2.5 氧化苦参碱标准曲线的制备 |
2.6 处方有效成分提取单因素考察 |
2.7 处方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参艾洗液成型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成型工艺路线的拟定 |
3 成型工艺研究 |
3.1 增溶剂的选择 |
3.2 增溶剂和浸膏加入比例的考察 |
3.3 pH调节剂及pH值的选择 |
3.4 防腐剂的选择 |
3.5 成型工艺的确定 |
3.6 成型工艺验证试验 |
第三章 参艾洗液质量标准研究 |
1 参艾洗液的薄层鉴别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参艾洗液中黄柏薄层鉴别 |
1.3 参艾洗液中苦参薄层鉴别 |
1.4 参艾洗液中蛇床子薄层鉴别 |
1.5 讨论 |
2 参艾洗液的含量测定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参艾洗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
2.3 参艾洗液中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 |
2.4 参艾洗液中蛇床子素含量测定 |
2.5 参艾洗液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
2.6 讨论 |
3 参艾洗液的质量标准草案 |
第四章 参艾洗液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参艾洗液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
2.2 对4-氨基吡啶致小鼠瘙痒的作用 |
3 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3)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疗效 |
2.2 临床病症评分 |
3 讨论 |
(4)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研究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类型 |
2.2 分组方法 |
2.3 干预措施 |
2.4 指标检测 |
2.5 疗效评定 |
2.6 记录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关应对方案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
3.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3.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VVC临床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 临床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
3.10 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比较 |
3.16 两组患者真菌学转阴比较 |
3.1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18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19 两组患者停药1 月复发情况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 临床所用治疗药品解读剖析 |
1.1 参菊洗剂 |
1.2 克霉唑栓药物机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临床疗效分析 |
2.2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2.3 乳酸菌定量及阴道清洁度疗效分析 |
2.4 VVC评分比较分析 |
2.5 真菌学转阴情况分析 |
2.6 两组患者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 |
2.7 参菊洗剂治疗VVC的疗效机理分析 |
2.8 安全性分析 |
3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3.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
附录二 :评分表 |
附录三 :妇科联检报告单 |
附录四 :不良反应记录及安全评价表 |
综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
1.3 传播途径及诱发因素 |
1.4 VVC的西医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2.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概述 |
2.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病机 |
2.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辨证论治 |
2.4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
(5)苦参凝胶临床应用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导意见编制方法与过程 |
2 中医理论基础 |
3 药理作用 |
3.1 抑菌杀虫 |
3.2 抗炎 |
3.3 黏膜修复 |
3.4 恢复乳杆菌增殖 |
3.5 镇痛止痒 |
3.6 抗病毒 |
4 临床研究 |
4.1 细菌性阴道病 |
4.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4.3 滴虫阴道炎 |
4.4 混合性阴道炎 |
4.5 萎缩性阴道炎 |
4.6 宫颈高危HPV感染 |
4.7 慢性子宫颈炎 |
5 临床应用 |
5.1 用法用量与疗程 |
5.2 临床应用范围 |
6 安全性 |
6.1 毒性研究 |
6.1.1 急性毒性 |
6.1.2 生殖毒性 |
6.2 不良反应 |
(6)妇女生殖道益生菌菌株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研究背景 |
2、项目研究基础与思路 |
第二章 功能菌株抑菌成分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1.1 试验用仪器 |
1.2 试验用材料 |
2、试验方法 |
2.1 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2.2 抗菌肽基因的PCR扩增 |
2.3 抗菌肽基因的克隆 |
2.4 抗菌肽基因的表达 |
2.5 抗菌肽表达条件优化研究 |
2.6 最佳表达条件下抑菌作用的研究 |
3、试验结果 |
3.1 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结果 |
3.2 抗菌肽基因的 PCR 扩增结果 |
3.3 抗菌肽基因的克隆 |
3.4 抗菌肽的表达 |
3.5 抗菌肽表达条件优化研究 |
3.6 最佳表达条件下抑菌作用的研究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妇科外用药制剂处方的优化 |
1、仪器与材料 |
2、试验方法 |
2.1 辅料优化设计 |
2.2 稳定性试验 |
2.3 动物安全性动物试验 |
3、试验结果 |
3.1 辅料优化设计结果 |
3.2 稳定性检测结果 |
3.3 动物安全性动物试验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5、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西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评定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8)阴道给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阴道制剂的研究进展 |
1.1 片剂 |
1.1.1 阴道片 |
1.1.2 阴道泡腾片 |
1.2 栓剂 |
1.2.1 普通栓 |
1.2.2 泡腾栓 |
1.3 胶囊剂 |
1.3.1 硬胶囊 |
1.3.2 软胶囊 |
1.3.3 泡腾胶囊 |
1.4 凝胶剂 |
1.5 乳膏剂 |
1.6 洗剂 |
2 新型阴道制剂的研究进展 |
2.1 阴道脂质体/类脂泡囊给药系统 |
2.2 阴道黏膜磷脂复合物 |
2.3 阴道黏膜固体脂质纳米粒 |
3 阴道制剂的临床应用 |
3.1 细菌性阴道病 |
3.2 滴虫性阴道炎 |
3.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
3.4 老年性阴道炎 |
3.5 其他 |
4 展望 |
(10)香莲方对咪康唑抗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VVC的认识 |
1.1.1 含义渊源 |
1.1.2 带下病的病因病机 |
1.1.3 带下病的治疗 |
1.1.4 阴痒的病因病机 |
1.1.5 阴痒的治疗 |
1.2 现代中医药治疗VVC特色 |
1.3 现代中药抗真菌的实验室研究 |
1.3.1 单味中药抑菌实验 |
1.3.2 中药复方抑菌试验 |
1.3.3 问题与不足 |
1.4 抗菌增效的相关研究 |
1.4.1 TMP对单味中药的抗菌增强作用 |
1.4.2 TMP对复方中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
1.4.3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体外研究 |
1.4.4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体内研究 |
1.4.5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
1.4.6 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机制研究 |
1.5 小结 |
1.6 现代医学对VVC的研究 |
1.6.1 VVC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 |
1.6.2 VVC流行病学研究 |
1.6.3 VVC的病因研究 |
1.6.4 发病机制研究 |
1.6.5 VVC的治疗 |
1.6.6 VVC的预防 |
1.6.7 小结 |
1.7 关于咪康唑的相关研究 |
1.7.1 咪康唑的药理作用 |
1.7.2 咪康唑栓的临床研究 |
1.8 香莲方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试验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2 单纯性VVC诊断标准 |
2.2.3 单纯性VVC纳入标准 |
2.2.4 单纯性VVC排除标准 |
2.2.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2.6 研究病例的终止 |
2.3 治疗方案 |
2.3.1 试验药品 |
2.3.2 用药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记录项目 |
2.4.2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 |
2.4.3 真菌学疗效 |
2.4.4 评分标准 |
2.4.5 安全性指标 |
2.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2.5.1 研究预期的不良反应 |
2.5.2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
2.5.3 不良事件报告 |
2.6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2.6.1 主要疗效标准 |
2.6.2 次要疗效标准 |
2.6.3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分析方法 |
2.8 治疗结果 |
2.9 结果 |
2.9.1 按照主要疗效标准 |
2.9.2 按照次要疗效标准 |
2.10 安全性评价 |
2.11 讨论 |
2.11.1 临床纳入患者情况分析 |
2.11.2 香莲栓组成及方义分析 |
2.11.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后疗效评价标准的规范化 |
2.11.4 香莲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
2.11.5 香莲栓和咪康唑栓的临床疗效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2 结论 |
第3章 实验室研究 |
3.1 材料 |
3.1.1 标本来源 |
3.1.2 实验用药物 |
3.1.3 培养基 |
3.1.4 其他材料及器械,均有本院真菌实验室提供 |
3.1.5 试验用药物储存液配制 |
3.1.6 质控菌株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培养和鉴定 |
3.2.2 菌悬液的制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判定最小抑菌浓度 |
3.3 结果 |
3.3.1 质控结果 |
3.3.2 作用于临床15株白念珠菌MIC结果 |
3.3.3 光滑念珠菌的实验室研究 |
3.3.4 三种药物单用作用两种真菌的MIC值比较 |
3.3.5 联合用药效果评价 |
3.3.6 结果 |
3.4 讨论 |
3.4.1 香莲方中选用黄连煎液的原因 |
3.4.2 选择光滑念珠菌的原因 |
3.4.3 结果分析 |
3.4.4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5 本实验和前期研究结果的分析 |
3.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文缩略语 |
附录2:诊断标准、纳入/排除/剔除标准等相关标准 |
附录3:病例观察表及评分量表 |
附录4:知情同意书 |
附录5:知情同意书副本 |
附录6:临床患者统计表 |
附录7:实验室照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微波加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学术思想探析及其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 孙薇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参艾洗液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D]. 马银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J]. 李慧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13)
- [4]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D]. 马留璐.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苦参凝胶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 杜惠兰,魏绍斌,谈勇,胡晓华,王东梅,赵红,梁瑞宁,刘雁峰,冯晓玲,邓高丕,闫颖,刘笑梅,金义光,于春泉,刘鸿雁,李沛霖. 中草药, 2020(08)
- [6]妇女生殖道益生菌菌株制剂的研究[D]. 李可.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西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探究[J]. 赖惠平,龚远丽.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01)
- [8]阴道给药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李可,刘彦民,黄少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12)
- [9]方法不同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J]. 黎科.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03)
- [10]香莲方对咪康唑抗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吴盘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标签:念珠菌论文; 念珠菌性阴道炎论文; 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论文; 真菌性阴道炎论文; 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