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扩大低保覆盖面(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雁[1](2021)在《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文中指出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64亿,占人口总量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亿,占13.5%。121世纪中叶以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可高达30%-50%。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代际赡养关系和老年人的养老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老年人由于生理机理衰退,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收入将逐步减少乃至丧失,另一方面他们的基本医疗与长期护理需要将显着增加,如果家庭转移支付与公共转移支付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基本收入,他们极易陷入贫困。论文将重点研究个人、家庭和政府三大主体对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收入差距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户籍之上附加了各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政策,使得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在收入结构、社会保障和养老模式等方面呈现出非常显着的差异。伴随着子女数量减少和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代际赡养关系受到极大挑战,农村以家庭供养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经济更发达的城镇聚集,农村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城镇,家庭成员将难以向农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已经从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提升为覆盖全民,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正在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城乡老人的收入差距和养老保障水平差距仍然相当悬殊。为进一步研究近十年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和收入差距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城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入开展研究,重点考察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两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来源和决定因素。第一,论文根据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三个不同主体,将总收入划分为来源于个人的收入、来源于家庭的收入和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对近年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按城乡、区域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城乡、区域、年龄段、性别等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最大,收入结构差异也非常显着。第二,论文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相关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度。本文采用各类不平等指数分别测算全体老年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并从两个维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一是用泰尔指数对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组间组内分解,二是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农村内部差距趋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显着缩小,结果总体差距缩小。在各类收入来源中,社会保险转移净收入对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综合贡献率最高。第三,论文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城乡总体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个体收入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包括个人自然禀赋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个人相关因素,家庭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有显着差异,城镇老年人收入受社会保障制度影响较大,农村老年人则受家庭转移支付的影响较大。第四,论文进一步研究了近年来社会保障在缩小老年人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发现社会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藩篱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受益水平差距悬殊,城乡老年人来自社会保障的收入差距远高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第五,论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收入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国民基本养老金的财政压力,在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维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基本养老金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收入再分配功能保证低收入者的经济来源;完善收入最低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贫困和患病的老年人提供托底保障等。最后,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积极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继续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提升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公平性与效率;加大对未来老年人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提升中国人口生育率,减缓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等。
张雪纯[2](2021)在《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农村的社会救助发展较为落后,在社会救助的项目和待遇标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城乡社会救助非均等化已然成为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之一。社会救助作为民生保障的底线,要始终秉持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同时摒弃城乡二元分治的理念,实现统筹发展。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城乡社会救助差距的改善也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所以研究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为研究对象,在既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社会救助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现有理论,界定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和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水平的概念;运用比较分析法,从社会救助的项目、标准、覆盖面、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等方面,对山西省社会救助现状进行城乡对比;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法,了解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时间演变状况和内部区域差异。本文重点以基本救助中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切入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分别对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进行总体评价和区域评价。从时间维度出发,使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2018年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进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2011-2018年,山西省整体的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在机会与结果均等方面表现较好,城市和农村在低保覆盖面、低保标准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在过程均等方面仍有不足,在人均低保支出水平和低保资金支出比重方面存在城乡差异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从空间维度出发,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8年山西省各地市的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水平进行测算以及区域差异比较,将山西省11个地市分为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快速推进地区、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较快推进地区、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匀速推进地区、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缓慢推进地区和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滞后推进地区,并描述了五类地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地市的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区域间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不均衡性,二是区域内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不协调性。基于目前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非均等化现象以及省内各地市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分析制约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高云亮[3](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陶真[4](2021)在《现代家庭视角下我国困境儿童保护研究 ——基于天津市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儿童节来临之际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儿童保护与福利一直是政府施政重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儿童虐待、暴力、犯罪等恶性事件频发,儿童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而其中,困境儿童长期处于特别困难环境,保护其发展福利是我国儿童福利制度构建的核心。在学界,现有研究多从概念界定、需求分析、供给多元主体与策略三个层面对困境儿童保护问题进行梳理,而对于困境儿童的需求满足、理论历史维度、现代家庭视角三个层面挖掘不深入、梳理不全面。基于此,本研究立足现代家庭视角,以困境儿童保护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深度访谈法。本研究回顾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和困境儿童保护发展进程,发现其大致呈现出从法治保障到多元保障,从补残到普惠,从政府垄断到政府主导,从弱化家庭到支持家庭的多维转轨路径。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基于所处情境对困境儿童群体的现实难题进行多维解构,发现其主要集中于身体、家庭监护、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而这些现实困境是家庭困境的衍生物,家庭困境应为政策干预的重点,但现有政策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存在结构性缺陷,集中表现为“现代家庭”在困境儿童保护政策中的实质性“缺位”,难以解决困境儿童的现实“困境”。由此,本研究的实质性分析进一步展开,笔者以现代家庭视角,围绕家庭在困境儿童保护中的角色、优势、困境与建制等展开论述,探讨家庭对困境儿童保护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探寻阻碍困境儿童家庭保护的要素,从而提出构建以现代家庭为中心的困境儿童保护政策体系,是未来我国困境儿童保护的发展方向。
翟佳[5](2020)在《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国家在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妇女的身体健康水平。2009年卫生部与全国妇联共同决定在全国农村妇女中开展“两癌”检查项目,提升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随着“两癌”检查政策的出台,青岛市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妇女的“两癌”检查救助工作。但是当前青岛市对妇女“两癌”的检查救助力度不够,目前“两癌”免费检查覆盖全部农村妇女,青岛市作为一个城镇化水平达到73.67%的城市,城镇妇女政策覆盖面却不足,很多城镇妇女还没有享受到免费检查。同时检查救助资金投入不够、政策执行各部门责任不明、救助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文章以社会支持理论、福利多元理论、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法、问卷法、无结构访谈法,从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入手,从政府层面、医疗卫生层面、妇女层面对政策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政策所存在的不足,在政府层面、医疗卫生层面、妇女层面、社会工作层面提出科学评估调整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扩大救助覆盖面、明确部门职责、多部门联动、建立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协调分配救助资源、引入外展社工、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建设等提升路径。
胡晨[6](2020)在《河北省社会救助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赖以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如何从河北省各地区社会救助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构建一种既符合社会救助制度一般规律,又与各区域特点相适应的社会救助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区域差异比较为视角,分析了河北省社会救助的发展现状,又对河北省的社会救助水平进行了区域比较,提出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回顾了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制度健全的发展历程,归纳了社会救助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及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目前,河北省建立了一个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该体系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为核心,辅以医疗救助、就业救助和教育救助等特殊救助形式,最后以临时救助为扩面补充。近年来,河北省社会救助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救助资金投入不足、瞄准精度不高、城乡救助差距大、救助筹资渠道单一等。其次,论文利用2017年河北省经济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对河北省社会救助水平进行评价。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创新价值的社会救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社会经济因子”、“救助范围因子”、“救助效率因子”这三个公共因子。同时发现各个因子得分差异较大,地区间社会救助水平呈现显着差异,并且地区间财政收支差异对社会救助水平差异影响最大。最后,本文根据上述三个影响因子的得分,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河北省11个城市分为社会救助水平高、较高、中等和低水平四类。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北省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可以重点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合理安排救助资金结构;在专项救助方面,要重点关注医疗救助和就业救助;在统筹层次方面,应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完善基层社区救助制度;在转移支付方面,要提高一般转移支付和特殊转移支付的比例,扩大城市间的横向转移支付量;最后在社会参与方面,应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将筹资渠道多元化。
李湘杉[7](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本文开篇以社会保障的定义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论为基础,剖析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明确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监管及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分析,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意义。文章前两部分就国际及中国对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的目标、功能、意义等基础概念进行阐述,以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监管、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并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现状,即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精准扶贫上的积极作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优势及特点在于: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及待遇水平显着提升;养老保险经办管理不断增强;养老保障基础建设基本完善;社会化管理程度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制度转型,构建完善的责任分担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随之而来的是政策调整对生育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及累积带来的巨大压力,政府应为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的家庭建立全覆盖、高标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构建国家层面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安全网。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基本医疗保障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专业化的产品,来为年老时期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因此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带来的是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通过不同的医疗保险基金给付形式,达到高效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目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是针对相关特殊人群所建立的,在遭遇低收入或无收入的情况下,为这类人群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使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和运行中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以及面临着一些挑战。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着缺陷,如监管政出多门,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存在贬值的风险,社会保障机构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与新时期社会保障工作不相适应;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挑战;医疗保险基金在使用及监管上存在漏洞;社会保障相关法规制度有待完善等。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及建议。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通过改革、合并、整合等方法解决目前存在的双轨制、碎片化等问题。医疗保险改革应以底线公平为基础,消除医疗保险制度阶层化,以普遍覆盖为核心,从经办角度加大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为方向,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项目内容、覆盖范围。失业保险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失业保险金的定位,从而达到合理使用失业保险金的目的。工伤保险通过加强法规建设,推动预防、补偿和康复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完善的工伤保险运行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伤保险制度的向前发展。生育保险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生育法规,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关注育儿假期的待遇将解决部分生育保险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未来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将合并实施,目前试点城市的经验表明,两险合并有利于维护参保人的利益。社会救助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对社会保险制度起到了完善和补充作用。
梁城城[8](2019)在《我国城乡低保区域性差距及收入分配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保制度作为一项兜底的制度安排,对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非常直接。城市低保制度和农村低保制度分别在1999年和2007年全面建立,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项共同事权,低保支出责任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但是低保标准制定的决策权赋给了地方政府。由于中央政府没有制定全国低保指导线,在分权的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根据自身财力大小会制定出差异化的低保标准。城乡低保制度的二元化和各级政府城乡低保支出比例没有制度化,很容易导致低保标准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产生差距,进一步导致低保支出的城市内部、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低保标准和低保支出的区域性差距,不仅影响了低保制度收入分配效果的发挥,同样不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低保制度的收入分配功能,需要明晰城乡低保的区域性差距发展情况。低保支出产生的区域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低保标准的区域性差距造成的,而低保标准的区域性差距,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低保标准制定这一制度性问题。通过系统地评估城乡低保近年来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城乡低保制度、为更好发挥低保制度的收入分配效果、为城乡全面脱贫后继续发挥低保制度的兜底作用做好准备。本文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估当前低保标准制定方法存在的问题;二是全面、系统地测算城乡低保的区域性差距,具体包括低保标准的区域性差距和低保支出水平的区域性差距两个方面;三是通过实证分析和测算等方式,多维度评估城乡低保的收入分配效果。低保标准制定方法方面,结合恩格尔系数法、消费比例支出法、线性支出扩展模型法和马丁法等低保标准制定的常用方法,利用全国宏观数据,测算了各种方法之下的城市、农村理论低保标准。进一步将测算的理论低保线,与城乡低保实际执行标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城市和农村低保实际执行标准与消费比例支出法测算的理论低保标准最为接近,并且实际执行标准仅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吃穿等生存型消费需求,贫困群体居住等最低消费需求不能满足。同时,利用微观数据中的“主观低保线”与实际低保标准进行比较,进一步说明了当前低保标准不足以满足贫困人群的最低消费需求。低保标准与地方财力、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地方政府低保标准制定受到了两者的制约。低保标准的区域性差距方面,本文使用了多种差距的测度方法,测算了 2007-2017年城市低保标准区域差距,以及2008-2017年农村低保标准区域差距。低保标准总体差距方面,城镇低保标准在市级层面的差距较低,而在省级层面和县级层面的差距较大;农村低保标准在市级层面最为均衡,省级层面最不均衡。分区域的测算结果表明:城镇低保标准差距在不同区域均为县级政府之间的不均衡程度最强,农村则为省级层面最均衡。泰尔指数分解结果表明:城镇低保标准差距来源方面,全国组间不平等占比相对较高,而中部和东部地区组内不平等的成分更多,同时东部地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在四个地区中相对较高;农村低保标准差距来源方面,组间不平等的占比相对更高,而从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组间不平等贡献率相对更高以外,其他三个地区组内不平等占比相对更高。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区域内差距、区域间差距和超变密度贡献率的大小来看,区域间的差距在城乡低保标准区域总体差距的贡献率最高,2007-2017年间省级、市级和县级层面城镇低保标准差距中平均分别有61.05%、43.59%和41.01%的差距来源于区域间的差距,2008-2017年省级、市级和县级层面农村低保标准区域内不平等的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73.87%、57.62%和51.28%。此外,2008-2017年省级、市级和县级层面的城乡低保标准比值均值分别为2.30、2.48和2.56。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测算了 2008-2016年城市和农村人均低保支出的区域差距情况。低保支出水平总体差距方面,省级层面城镇人均低保支出差距相对较小,市级、县级层面相对较不平衡,而不同层级政府间农村人均低保支出差距差别较小。分区域的测算结果表明:城镇人均低保支出差距方面,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县级层面的差距最大,西部和东北地区表现为市级层面的差距最大;各区域农村人均低保支出差距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之后均有所降低。泰尔指数分解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省份内部的城镇人均低保支出不均等,是造成各市级或各县级单位城镇人均低保支出差距的主要来源,这同样适用于农村人均低保支出水平差距情况。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从城镇低保支出差距来源的贡献率来看,在不考虑超变密度贡献的情况下,省级层面分解结果表明区域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贡献相对较大,而市级和县级层面分解结果表明区域内部的差距对总体差距贡献相对较大;从农村低保支出差距的各个来源来看,除了超变密度贡献以外,地区间的差距贡献了更多的农村人均低保总支出差距。从整体来看,城乡间低保支出差距在近年来逐年降低,但是差距相对较大,省级、市级和县级层面的城乡低保人均支出比值平均值均为2.2左右。结合全国和各省的财政可承受能力,认为在原有的财力水平下,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支出差距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城乡低保的收入分配效果方面,利用2008-2016年的省级宏观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城乡低保制度实施产生的收入分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1)城市低保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农村低保的实施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2)分地区的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低保实施对不同地区城市或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存在差异。(3)城乡低保支出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恶化,即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仅在东部地区的影响较为显着。并且,城市低保人均支出对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较弱,农村人均低保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4)同时,还使用数据测算了剔除低保收入和包含低保收入两种情形下,城市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及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化。通过对比发现,低保制度的实施对于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在不同地区的作用存在差别,城乡低保制度实施对于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最后,就城乡低保标准制定、改善城乡低保标准区域差距、缩小城乡低保支出区域差距、更好地发挥城乡低保在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等提出了建政策议。
邵攀玉[9](2019)在《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率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文中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解决我国贫困人口问题,维护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尤为重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最主要、基础的保障项目,其在缓解贫困、保障贫困人群生存权利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在我国低保标准提高、政府财政投入增加,社会政策扩张的格局下,城镇低保的人数与覆盖率并没有随之扩大。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历年来我国城镇低保覆盖面在时间、群体、区域上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996-2017年我国城镇低保覆盖率整体呈现“先增后降,且降低时间早”的特征;从群体结构上看,我国城镇低保的救助对象以失业人员为主,灵活就业人员的贫困问题也较为突出,残疾人员、“三无”人员人数并不占优势,在职人员人数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区域上看,东部地区城镇低保覆盖率远低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各地区城镇低保新增人数约为退出人数的一半左右,城镇低保新增人数多于退出人数情况多出现在西部地区。同时,为了考察城镇低保覆盖率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04-2014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政府管理、贫困风险四个维度进行总体、分区域的回归分析,得出结论:(1)人均GDP对低保覆盖率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特征;(2)少儿、老人等非劳动人口潜在贫困风险的影响不显着;(3)城镇低保标准的提高并没有带来扩大覆盖面的效果;(4)反腐败工作下的低保执行环境对覆盖面产生显着的负影响;(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城镇低保的覆盖率产生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减弱;(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对城镇低保覆盖率具有正向作用;(7)在中央、省、市三级梯次转移支付的财政安排与属地化管理框架下,中央财政的倾斜、政府财政自主性的增加对低保覆盖率呈现显着负相关等。为此,本文提出建议:强化社会风险的识别和有效控制,合理提高城镇低保覆盖面;重点关注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儿童、老年人),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群体;建立低保人口基本信息的数据库,从技术的设计上回应城镇低保制度的覆盖面,为我国科学化确定低保目标群体提供数据参考;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责任分配,为城镇低保制度全覆盖营造稳定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明确的低保退出机制,规范动态管理中的退出程序;强化治本脱贫的“发展型”救助理念,帮助受助者过上独立、有尊严的生活。
焦洋[10](2019)在《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研究 ——基于X区和M区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保障领域,社会救助制度是最基本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是公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整个社会保障的功能就是社会的一张最大的安全网,社会救助是安全网的网底,它具有兜底保障功能。社会救助制度主要通过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四个方面保障社会上的每一个贫困人口不落入安全网的网底。具体包括低保兜底、医疗兜底、教育兜底、住房兜底、临时救助兜底和社会力量参与兜底。北京市的困难群众接受社会救助的待遇很高,兜底保障的效果十分明显,甚至出现了福利依赖现象。这篇论文还从微观层面论述了北京市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的效果,通过典型调查,主要以X区和M区为例,对X区S街道、M区G街道正接受社会救助的城市贫困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形成案例,从制度水平和管理程序两个方面评价兜底保障的效果。最后在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立法进程、差异化救助以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等方面对北京市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功能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天津扩大低保覆盖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扩大低保覆盖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数据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与养老保障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理论 |
四、社会学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老年人收入来源的研究 |
二、关于老年人群体收入差异的研究 |
三、关于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四、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与差异研究 |
第一节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 |
一、老年人收入来源分类 |
二、来源于个人的收入 |
三、来源于家庭的收入 |
四、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趋势比较 |
二、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比较 |
第三节 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
二、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
第四节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
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
第五节 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
二、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
第六节 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乡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一、个人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二、家庭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三、政府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第四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测度收入差距的指数 |
二、泰尔指数分解法 |
三、基尼系数按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方法 |
第三节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
一、城乡总体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
二、城镇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
三、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
第四节 老年人不同人群组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各类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二、城镇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三、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第六节 社会保障对老年人收入差距作用的分析 |
第五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二节 城乡总体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基本描述 |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总体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基本描述 |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镇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
第四节 农村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基本描述 |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农村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
第五节 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六章 发达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第—节 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
一、美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
二、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
三、对美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
第二节 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
一、日本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
二、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
三、对日本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英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 |
一、英国养老金制度 |
二、英国老年人的其他收入保障制度 |
三、对英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
第四节 美日英三国养老收入保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1.3 社会救助 |
2.1.4 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底线公平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现状 |
3.1 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
3.1.2 山西省社会救助体系概述 |
3.2 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
3.2.1 山西省社会救助项目的城乡对比 |
3.2.2 山西省社会救助标准的城乡对比 |
3.2.3 山西省社会救助覆盖面的城乡对比 |
3.2.4 山西省社会救助中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的城乡对比 |
3.3 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总体评价(2011-2018 年)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维度界定 |
4.1.3 指标体系构建 |
4.2 评价方法介绍 |
4.3 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总体评价——因子分析 |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3.2 因子分析过程 |
4.3.3 因子分析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区域评价(2018 年) |
5.1 山西省各地市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评价——因子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5.1.2 因子分析过程 |
5.1.3 因子分析结果 |
5.2 山西省各地市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区域差异比较——聚类分析 |
5.2.1 聚类分析法 |
5.2.2 聚类分析过程 |
5.2.3 聚类分析的结论 |
5.3 小结 |
第6章 制约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之原因分析 |
6.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 |
6.2 地区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6.3 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6.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
6.5 城乡居民的认知与需求差异 |
6.6 城乡居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差异 |
6.7 小结 |
第7章 推进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7.1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
7.2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7.3 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政 |
7.4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7.5 加强农村居民的认知与需求 |
7.6 畅通农村居民利益表达渠道 |
7.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现代家庭视角下我国困境儿童保护研究 ——基于天津市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概念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儿童福利理论的研究 |
2.2 关于困境儿童现状与需求的研究 |
2.3 关于困境儿童保护主体与策略的研究 |
2.3.1 政府 |
2.3.2 非政府组织 |
2.3.3 市场 |
2.3.4 家庭 |
2.4 关于儿童保护中家庭角色的研究 |
2.4.1 儿童福利理论的家庭视角 |
2.4.2 儿童保护政策的家庭视角 |
2.4.3 我国传统儿童照顾伦理的家庭视角 |
2.5 现有研究评析 |
2.5.1 困境儿童需求与“困境”界定不明确 |
2.5.2 困境儿童保护的历史维度考察不全面 |
2.5.3 我国困境儿童保护中的现代家庭缺位 |
第三章 我国困境儿童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全国困境儿童保护政策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国家全能与城乡二元(1949-1978 年) |
3.1.2 初步发展阶段:国家收缩与回归家庭(1978-1990 年) |
3.1.3 建设阶段:政府主导与实践先行(1990-2000 年) |
3.1.4 转型阶段:问题倒逼与供给转型(2000-2010 年) |
3.1.5 完善阶段:普惠强化与支持家庭(2010 年至今) |
3.2 天津市困境儿童保护政策的发展 |
第四章 困境儿童的“困境”及已有政策效果分析——基于天津市的案例 |
4.1 困境儿童群体的现实困境 |
4.1.1 身体层面 |
4.1.2 家庭监护层面 |
4.1.3 社会心理层面 |
4.2 现有困境儿童保护政策之效果反思 |
第五章 困境儿童保护的“家庭”分析 |
5.1 家庭在困境儿童保护中的角色 |
5.1.1 家庭主义阶段(Familialism) |
5.1.2 去家庭化阶段(De-familialization) |
5.1.3 再家庭化阶段(Re-familialism) |
5.2 家庭在困境儿童保护中的必要性与功能 |
5.2.1 家庭在困境儿童保护中的必要性 |
5.2.2 家庭在困境儿童保护中的功能 |
5.3 家庭在困境儿童保护中的“困境” |
5.3.1 家庭弱势难改 |
5.3.2 外力催化“去家庭化” |
第六章 建构以现代家庭为中心的困境儿童保护政策体系 |
6.1 家庭中心:提升现代家庭能力 |
6.1.1 规范导向下的家庭制度福利 |
6.1.2 需求导向下的家庭增能服务 |
6.2 体系构建:多元主体互动下的家庭支持网络 |
6.3 分类保护:现代家庭情境下困境儿童保护机制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妇女“两癌” |
1.5.2 “两癌”社会救助政策 |
1.6 理论基础 |
1.6.1 福利多元理论 |
1.6.2 社会性别理论 |
1.6.3 社会支持理论 |
第二章 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现状 |
2.1 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概况 |
2.1.1 政策覆盖情况 |
2.1.2 政策实施情况 |
2.1.3 检查实施情况 |
2.1.4 救助实施情况 |
2.2 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效果 |
2.2.1 提高了青岛市妇女整体的健康水平 |
2.2.2 积累了妇女“两癌”检查救助的工作经验 |
2.2.3 推进了青岛市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2.2.4 推动了社会政策的性别意识主流化 |
第三章 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的问题分析 |
3.1 调查过程 |
3.2 妇女层面 |
3.2.1 “两癌”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偏低 |
3.2.2 “两癌”救助政策的参与率不高 |
3.2.3 “两癌”救助政策的满意率偏低 |
3.3 医疗层面 |
3.3.1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
3.3.2 医疗设施设备不完善 |
3.3.3 检查面较窄 |
3.4 政府层面 |
3.4.1 宣传效果不佳 |
3.4.2 政策覆盖面不足 |
3.4.3 投入资金不足 |
3.4.4 部门职责不清 |
第四章 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的提升路径 |
4.1 妇女层面 |
4.1.1 提高健康意识,重视自身保健 |
4.1.2 提高保险意识,鼓励女性参保 |
4.1.3 提高救助意识,积极寻求帮助 |
4.2 医疗层面 |
4.2.1 改进检查项目,提高检查质量 |
4.2.2 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水平 |
4.2.3 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
4.3 社会工作层面 |
4.3.1 引入外展工作机制 |
4.3.2 推进医疗社会工作建设 |
4.4 政府层面 |
4.4.1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
4.4.2 政策制定纳入社会性别意识 |
4.4.3 科学评估调整政策 |
4.4.4 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扩大政策覆盖面 |
4.4.5 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 |
4.4.6 建立绩效考核奖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河北省社会救助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理论基础 |
1.3.1 公平正义理论 |
1.3.2 社会救助水平适度理论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关于社会救助 |
1.4.2 关于社会救助水平评价 |
1.4.3 关于社会救助区域差异分析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河北省社会救助发展现状 |
2.1 河北省社会救助发展的总体态势 |
2.1.1 社会救助政策演变 |
2.1.2 社会救助体系概述 |
2.1.3 社会救助整体水平 |
2.2 河北省社会救助体系分析 |
2.2.1 体系核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2.2 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五保供养、城市特困供养制度 |
2.2.3 辅助手段:专项救助制度 |
2.2.4 补充项目:临时救助制度 |
2.3 河北省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2.3.1 河北省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取得的成绩 |
2.3.2 河北省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
3 河北省社会救助水平评价 |
3.1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 |
3.2 社会救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社会救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社会救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3 社会救助水平因子分析 |
3.3.1 因子分析过程 |
3.3.2 因子分析结果 |
4 河北省社会救助水平区域差异比较 |
4.1 社会救助水平聚类分析 |
4.1.1 聚类分析功能 |
4.1.2 聚类分析过程 |
4.1.3 聚类分析结果 |
4.2 河北省社会救助水平区域差异原因探析 |
4.2.1 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
4.2.2 地区社会救助机制不完善 |
4.2.3 城乡一体化有待完善 |
4.2.4 省内转移支付措施不规范 |
4.2.5 家计调查不精准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对策建议 |
5.1.1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5.1.2 丰富专项社会救助手段 |
5.1.3 提高社会救助的统筹层次 |
5.1.4 规范社会救助转移支付制度 |
5.1.5 鼓励社会救助的多方参与 |
5.2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级研究 |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相关概念 |
一、社会保障的定义 |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
三、社会保障的目标及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 |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内涵 |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 |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及模式 |
二、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及启示 |
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 |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 |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阶段 |
一、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阶段 |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起步 |
二、失业保险确立基本框架 |
三、工伤保险在改革中酝酿 |
四、生育保险的改革试点 |
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
一、建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 |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 |
三、失业保险制度全面确立 |
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工伤保险制度 |
五、全面实现生育保险社会统筹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
一、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三、失业保险与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轨 |
四、工伤保险的法制化 |
五、“二孩”政策下生育保险的完善与调整 |
第五节 社会保障的创新阶段 |
一、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 |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 |
三、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势与特点 |
第一节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及待遇水平显着提升 |
一、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及现状 |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老龄化”社会下的社会保障政策 |
一、生育保险在人口老龄化下发挥巨大作用 |
二、社会保险的“第六险” |
第三节 医疗保险给付形式的多样化 |
一、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
二、医疗保险给付形式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建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
一、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的特点 |
二、“安全网”的保障形式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及自身建设问题 |
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
三、社会保障基金面临贬值及流失的风险 |
第二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 |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的形成 |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的特点及缺陷 |
第三节 “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挑战 |
一、中国“老龄化”社会现状 |
二、“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挑战 |
第四节 医疗保险基金在使用及监管上存在的问题 |
一、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立法尚待完善 |
二、对医疗机构及参保人员的管理问题 |
三、医疗保险经办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社会保障相关法规制度尚待完善 |
一、失业保险收支结存量过大 |
二、生育保险的发展欠均衡 |
三、工伤保险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
第一节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基金监管 |
一、统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二、建立专门的经办机构 |
第二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
一、加大养老保险改革力度 |
二、完善养老保险监督机制 |
三、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 |
四、推动养老金入市 |
五、高层次统筹发放养老金 |
第三节 完善保障制度应对“老龄化” |
一、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 |
二、建立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 |
三、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
第四节 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及监管 |
一、消除医疗保险制度阶层化 |
二、医疗保险的普遍覆盖 |
三、从经办角度加大管理力度 |
四、医疗保障的专门管理 |
第五节 完善法规制度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
一、建立适度保障制度,促进就业 |
二、统一生育保险制度提高待遇水平 |
三、加强工伤保险法规建设 |
四、实现社会救助高层面高标准立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城乡低保区域性差距及收入分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4.1 低保标准测算文献回顾 |
1.4.2 低保标准(支出)区域性差距文献回顾 |
1.4.3 低保制度实施效果文献回顾 |
1.4.4 文献评述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最低生活保障的内涵 |
2.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1.2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
2.1.3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贫困线 |
2.1.4 最低生活保障金 |
2.2 社会救助和社会救济的内涵 |
2.2.1 社会救助的内涵 |
2.2.2 社会救济的内涵 |
2.2.3 社会救助与扶贫 |
2.2.4 五保户与低保户 |
2.3 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理论基础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3.3 政府职能理论 |
2.3.4 反贫困理论 |
2.3.5 收入分配理论 |
2.3.6 社会公平理论 |
第3章 我国城乡低保现状问题分析 |
3.1 我国低保制度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 |
3.2 我国城乡低保发展情况 |
3.2.1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 |
3.2.2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 |
3.2.3 城乡低保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
3.3 我国城乡低保发展数据描述分析 |
3.3.1 低保保障人数和覆盖面的变化趋势:走势保持一致 |
3.3.2 低保标准和支出的变化趋势:城乡同步增加但存在差距 |
3.3.3 低保预算安排分担比例的变化趋势:中央和县级承担大部分支出责任 |
3.4 我国城乡低保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城乡低保制度二元化 |
3.4.2 低保标准难以满足居民平均的生存型消费 |
3.4.3 地区间低保标准不统一 |
3.4.4 各级政府城乡低保支出比例没有制度化 |
3.4.5 低保制度执行效果存在偏差 |
第4章 低保标准测算比较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低保线测算方法 |
4.2.1 民政部门规范方法 |
4.2.2 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 |
4.2.3 马丁法 |
4.3 低保线测算与分析 |
4.3.1 低保线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
4.3.2 使用宏观数据测算结果 |
4.3.3 使用微观数据测算结果 |
4.4 测算结果与实际标准的差异分析 |
4.4.1 城镇理论低保标准与实际低保标准的差异分析 |
4.4.2 农村理论低保标准与实际低保标准的差异分析 |
4.5 城乡低保标准与地方财力水平的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乡低保标准区域性差距 |
5.1 引言 |
5.2 区域性差距测算原理 |
5.2.1 泰尔指数 |
5.2.2 基尼系数 |
5.2.3 其他测度方法 |
5.2.4 差距合理性的判定 |
5.3 城镇低保标准区域性差距测算 |
5.3.1 数据来源和数据说明 |
5.3.2 城镇低保标准总体差距测算 |
5.3.3 城镇低保标准各区域差距测算 |
5.4 农村低保标准区域性差距测算 |
5.4.1 农村低保标准总体差距测算 |
5.4.2 农村低保标准各区域差距测算 |
5.5 剔除价格因素后城乡低保标准区域性差距测算 |
5.5.1 剔除价格因素后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差距变化情况 |
5.5.2 剔除价格因素后各区域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变化情况 |
5.6 城乡低保标准比的区域性差异测算 |
5.6.1 全国层面城乡低保标准比变化情况 |
5.6.2 分四大区域城乡低保标准比变化情况 |
5.7 城乡低保标准区域性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 |
5.7.1 经济层面的原因是低保标准差距的主要原因 |
5.7.2 低保标准制定“软约束”是低保标准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 |
5.7.3 低保制度本身的原因使得城乡低保标准之间形成“鸿沟” |
5.7.4 政府低保决策权分配不合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乡低保支出水平区域性差距 |
6.1 引言 |
6.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城乡低保支出描述性分析 |
6.3 城镇低保支出区域性差距测算 |
6.3.1 城镇低保支出总体差距测算 |
6.3.2 城镇低保支出各区域差距测算 |
6.3.3 城镇低保支出泰尔指数分解 |
6.3.4 城镇低保支出基尼系数分解 |
6.3.5 城市低保支出核密度估计 |
6.4 农村低保支出区域性差距测算 |
6.4.1 农村低保支出总体差距测算 |
6.4.2 农村低保支出各区域差距测算 |
6.4.3 农村低保支出泰尔指数分解 |
6.4.4 农村低保支出基尼系数分解 |
6.4.5 农村低保支出核密度估计 |
6.5 剔除价格因素后城乡低保支出区域性差距测算 |
6.5.1 剔除价格因素后城乡低保支出总体差距变化情况 |
6.5.2 剔除价格因素后各区域城乡低保支出差距变化情况 |
6.6 城乡低保人均支出比值的区域性差异测算 |
6.6.1 全国层面城乡低保人均支出比变化情况 |
6.6.2 分区域城乡低保人均支出比变化情况 |
6.7 城乡低保支出差距缩小与财政可承受能力分析 |
6.7.1 基于全国数据的分析 |
6.7.2 基于分省数据的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乡低保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
7.1 引言 |
7.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分析 |
7.2.1 变量定义 |
7.2.2 描述性分析 |
7.3 模型构建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实证分析一:城市低保实施对城镇居民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
7.4.2 实证分析二:农村低保实施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
7.4.3 实证分析三:城乡低保差异化实施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实证分析 |
7.5 城乡低保支出对居民收入泰尔指数的影响 |
7.5.1 含低保收入与不含低保收入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变化 |
7.5.2 含低保收入与不含低保收入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化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城乡低保标准测算研究结论 |
8.1.2 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区域差距研究结论 |
8.1.3 城市和农村低保支出区域差距研究结论 |
8.1.4 城乡低保实施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低保标准制定的政策建议 |
8.2.2 改善低保标准区域差距的政策建议 |
8.2.3 缩小低保支出区域差距的政策建议 |
8.2.4 更好发挥低保对城乡居民收入的支撑作用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城市人均低保支出核密度图 |
附录二: 农村人均低保支出核密度图 |
附录三: 不同城乡人均低保支出比情形下财政可承受能力分析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9)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率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 |
1.2.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1.2.2 城镇低保覆盖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风险社会理论 |
2.1.2 财政分权理论 |
2.1.3 街头官僚理论 |
2.2 城镇低保覆盖面特征研究 |
2.2.1 群体结构 |
2.2.2 区域差异 |
2.3 城镇低保覆盖率影响因素研究 |
2.3.1 经济发展水平 |
2.3.2 政策制度改革 |
2.3.3 政府管理执行 |
2.3.4 非劳动人口贫困风险 |
2.3.5 对救助的认知和态度 |
2.4 小结和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
3.2 模型的设定与选择 |
3.3 样本的描述统计 |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低保覆盖率发展特征分析 |
4.1 整体变动特征:先增后降,且降低时间早 |
4.2 群体结构特征:救助群体以失业人员为主 |
4.3 区域之间特征:东部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
第五章 城镇低保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
5.2 经济发展总体降低了低保覆盖率,并具备阶段性的特征 |
5.3 城镇低保标准的提高并没有带来扩大覆盖率的效果 |
5.4 反腐败工作下的低保执行环境对覆盖率产生显着的负影响 |
5.5 地方政府对社会政策项目(养老、医疗)呈现出不同态度 |
5.6 少儿、老人等非劳动人口潜在贫困风险的影响不显着 |
5.7 中央财政倾斜与地方财政自主性呈现出显着负向作用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合理提高低保制度的覆盖范围 |
6.2.2 建立低保人口基本信息的数据库 |
6.2.3 建立合理明确的低保退出机制 |
6.2.4 强化治本脱贫的“发展型”救助理念 |
6.2.5 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责任分配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研究 ——基于X区和M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会救助制度 |
2.1.2 兜底保障 |
2.2 社会救助发挥兜底作用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风险理论 |
2.2.2 反贫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状况 |
3.1 低保兜底保障 |
3.1.1 低保标准及覆盖面 |
3.1.2 低保标准的保障水平 |
3.2 医疗兜底保障 |
3.2.1 医疗报销标准 |
3.2.2 救助范围覆盖面 |
3.3 住房兜底保障 |
3.3.1 住房补贴标准 |
3.3.2 人均住房面积水平 |
3.4 教育兜底保障 |
3.5 临时救助兜底保障 |
3.6 社会力量兜底保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X区和M区的兜底保障效果案例分析 |
4.1 社会救助对象基本情况 |
4.1.1 被访者家庭基本情况 |
4.1.2 获得社会救助的情况 |
4.1.3 过去五年获得过政府救助的情况 |
4.2 政策对兜底保障效果的影响 |
4.2.1 多层次的兜底保障措施 |
4.2.2 慈善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平衡 |
4.2.3 救助与就业的协调问题 |
4.3 管理程序对兜底保障效果的影响 |
4.3.1 人户分离现象 |
4.3.2 家庭收入核实问题 |
4.3.3 临时救助批复程序 |
4.3.4 区位对政府救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保障的建议 |
5.1 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
5.2 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意识 |
5.3 加快新时期社会救助立法进程 |
5.4 注重专项救助的差异化救助 |
5.5 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天津扩大低保覆盖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D]. 孙小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山西省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研究[D]. 张雪纯.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4]现代家庭视角下我国困境儿童保护研究 ——基于天津市的案例分析[D]. 陶真.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5]青岛市妇女“两癌”社会救助政策研究[D]. 翟佳. 青岛大学, 2020(02)
- [6]河北省社会救助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 胡晨.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7]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李湘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我国城乡低保区域性差距及收入分配效果研究[D]. 梁城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9]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率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D]. 邵攀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研究 ——基于X区和M区的分析[D]. 焦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