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中的一些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马蒙[1](2021)在《基于节点中心性与均衡性的学术期刊主题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知识交流和科研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源。学术期刊中所刊文献的关键词是作者提炼出的文献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主题内容。分析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领域学术期刊的主题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学科发展的整体态势,探寻科学研究的着力点,提升科研质量和效率,引导科研工作者积极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通过查阅和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期刊主题分布特征分析大多基于文献引用关系和文献内容两个方面展开。基于文献内容的研究多数围绕LDA主题模型和共词分析揭示热点主题和主题演化趋势,或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讨论期刊的主题分布。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以期刊文献关键词为分析单元,利用均衡性分析方法测度学术期刊主题节点中心性分布的差异化程度,给出分析学术期刊主题网络特征和分布特征的有效方法,具体研究如下:首先,提出学术期刊主题网络特征的具体分析方法,利用Gini系数度量期刊主题节点中心性的均衡性,构建中心均衡性分析指标(Equilibrium-Centrality,简称CE-),并以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的20种CSSCI期刊为例,检验CE-指标的合理性。研究发现:CE-考虑主题节点中心性的均衡性,对期刊主题网络结构特征描述更加全面;与网络密度相比,CE-的分析结果与网络密度的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CE-对网络特征的解释更加细致。其次,在CE-指标的基础上,分析期刊主题的分布特征。首先,利用聚类方法对各期刊主题进行类团划分,进而计算不同主题类团的点度中心度;然后,利用Gini系数计算期刊主题类团点度中心均衡性(Equilibrium-Degree centrality,简称Cd E-);最后,根据期刊主题数量(n)和期刊主题类团点度中心均衡性(Cd E-)构建“n-Cd E-”二维坐标,展示并探讨学术期刊主题分布特征。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在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领域核心期刊中,多数期刊主题分布相对集中,且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2)“n-Cd E-”二维坐标对期刊主题分布特征的划分粒度更细,呈现结果更加全面、细致。本文在前人对期刊主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节点中心性与均衡性提出新的分析方法,基于网络视角分析学术期刊主题网络特征,基于内容视角对学术期刊主题分布特征进行探析,以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的20种CSSCI期刊为例,对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丰富期刊主题研究理论体系。
陈吉雨[2](2020)在《基于LDA模型的学科间知识流动研究 ——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科间的知识流动越来越频繁,知识流动促使学科间实现知识融合和创新。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存在传播途径、传播内容、传播功能上的相似性,学科间知识流动密切。研究这两大学科间的知识流动,有助于分析学科间知识流动的过程,并揭示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学科间知识流动内容变化,为促进两学科的科研选题、学科建设规划等提供借鉴和指导。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虽然有关学者对LDA模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学科间、国家间、机构间的知识流动进行了相关探索,但缺少运用LDA模型对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这两大学科间知识流动的研究,并且知识流动研究多集中在学科间的单向流动,缺乏对学科间双向知识流动的研究,双向流动能更加清楚准确地揭示学科间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本研究是基于学科间文献的引证关系,运用LDA模型主题提取的方法,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角度出发,研究2009-2018年十年间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学科间的知识流动状况,双向挖掘图书情报学与新闻传播学相互知识吸收与知识扩散的主题。具体研究如下:本研究首先阐述了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总结出前人的研究成果与不足。其次,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包括知识流动的原理和过程、LDA模型的基本原理、参数估计、最优主题数目的确定等内容,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分析图书情报学向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流动过程,借助R语言,根据LDA模型可视化的主题分布,得到图书情报学知识吸收主题和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的主题,总结对比出图书情报学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重点,以及两学科研究内容的不同。同理,再分析新闻传播学向图书情报学的知识流动过程,新闻传播学知识吸收的主题和新闻传播学知识扩散的主题,总结对比出新闻传播学知识吸收的重点和知识扩散的重点,以及两学科研究内容的不同。最后,归纳概括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双向流动的相同主题和其他主题,进而总结出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知识流动的热点主题与潜在主题,从期刊选题、作者投稿角度提出建议并总结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本研究是在文献引用的层面上,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角度,运用LDA主题模型进行主题分析,研究学科间知识流动过程和知识流动内容,实现基于语义的分析。深入分析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之间的双向知识流动,对于加强学科建设,增强两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及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杜杏叶[3](2019)在《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知识创新绩效评价的前提。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主要以专家匿名的方式进行评审,这种方式受专家自身学术知识水平和学科领域范围等限制,其评审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使得一些优质科研成果被遗漏或迟滞发表,也可能使另一些学术价值相对不高的成果发表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这将给科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对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带来负向作用。当前,学术界科研作假等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出现,催生了全社会对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迫切需求。因此本研究以人工智能等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实践,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评价的关键指标,提出智能化评价方法,以期将学术成果评价从主要依靠人工评价转向智能化评价,克服纯粹依靠专家匿名评审的不足。在对当前学术论文评价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构建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在对学术论文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专家评价意见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对五个主范畴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了主范畴与学术论文评审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结构层次清晰的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一步完善了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2)建立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在传统学术论文评审流程基础上,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过程,将智能化框架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一是自动规范性检查模块;二是专家评价系统模块;三是编辑部处理模块。该智能化评价框架有望将基于智能化评价的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形成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流程,在实施科学评价的同时,推动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写作,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并最终促进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传播与交流。(3)提出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方法。构建了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评价流程。进而提出了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通过构建研究热点地图、特征向量分析及新颖性判断实现选题新颖性指标的智能化评价。最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在学术论文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模型,提出了知识元抽取规则,利用Word2Vec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方法对学术论文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行分类,采用SVM模型构建知识元抽取规则库。在学术论文知识元库构建基础上,提出学术论文研究问题创新性、理论创新性、方法创新性、结论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的基本方法,构建学术论文创新性智能化评价过程,最后采用实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5)提出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分析引文层次,构建引文评价维度。提出基于引文的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思路和步骤,包括高相关学术论文识别、目标文章引用类型识别等内容,构建引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引文评价模型进行修正。本文基于智能化评价的研究视角,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学术论文评价框架,突破了传统学术论文基于有限同行的评价模式,克服了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弊端,同时提升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效率和质量。在理论层面,通过建立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及其智能化评价框架,将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了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完善和深化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实践层面,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选题新颖度、内容创新性和引文科学性三个主要指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论文智能化评价流程,能够引导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化,促进科学研究成果高效传播与交流,提升科学成果评价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发展。未来将建立智能化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等的评价和自动评审意见的撰写,以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评价领域的深度应用。
牟象禹[4](2017)在《单篇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为例》文中指出单篇论文质量评价是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一环,而具体的量化指标选择在目前的学术界却是百家争鸣、尚无完美答案。其中,“被引频次”不仅本身是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也是其他所有量化指标都会用到的一个参数。目前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两极化严重,大量的被引频次集中在少数的文章上,剩余的大量论文被引频次却非常低。有众多的学者对此现象做了研究,揭示出了很多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然而众说纷纭,影响因素多且杂乱,甚至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那么,这些研究结果的“乱象”背后是否存在一个客观的“真实”?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着特定的关系?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基础因子影响着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选用2005-2015年间国内图书情报领域CSSCI的18种期刊上刊发的55720篇论文为数据集,从中随机抽样600篇作为样本,对文章特征、作者特征、引文特征三大类共47个融合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特色的特征进行了编码。之后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探究以上因素对论文被引频次的真实影响,并将其中影响力大的27个特征认定为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文章特征、作者特征、引文特征三大类特征的类内相关性分析以及它们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最终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了三个基础因子:作者声望,参考文献,工作单位,三者权重分别是0.51,0.33,0.16。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单篇论文的众多特征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并探究了其相互关系,提取出了以上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因子,为国内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也为以后的被引频次预测、基础因子研究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期能够帮助学者们更早的判断论文的优劣,更快的发现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甚至能够对于学者如何提高自身学术论文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研究用到的数据处理分析软件有PHP 5.2.3、MySQL 5.0.45、SPSS 22.0和Excel 2016。
杨思洛,王红星[5](2010)在《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文中认为学术期刊论文的引文记录和反映了作者选择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某些规律。在网络环境下,引文是否经历了一种因主观选择而带来的变化?从引文类型、最大引文年限、衰减系数等方面,对图书情报领域4种代表性期刊1998-2007年的60371条引文研究表明:网络环境下引文的类型发行了变化,作者倾向于选择容易获取的网络资源,而选择较新资源的趋势并不明显。
王辉,曹志梅[6](2003)在《《情报学报》的自引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统计了《情报学报》自 1 982年创刊以来发表论文的自引情况 ,从文献自引的角度 ,对着者自引、期刊自引、学科自引、时间自引等数据进行了分析。从中探寻《情报学报》的办刊特色及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轨迹 ,并试图为情报学研究人员在正确处理自引引文时提供某一角度的参考
马晓军[7](2001)在《基于CSSCI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自引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依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1998),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主要期刊的自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张志平,卢山[8](1999)在《《图书情报知识》评介》文中提出
赵俊,范艳芬[9](1999)在《《图书馆学刊》引文统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图书馆学刊》1984—1998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对其引文在数量、文种、类型、时间、期刊自引、作者及代表作或着作分布上的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从而帮助《图书馆学刊》找出差距,克服不足,早日步入专业核心期刊的行列
何荣利[10](1999)在《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文中指出以 10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样本 ,通过对 80年代以来各刊主要栏目下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调查 ,比较和分析我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引文所涉及学科的数量、自引、互引、引文学科耦合、引文学科类别、引文学科的集中与离散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引文学科的集中与离散性 ,初步确定出各年段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引文的核心学科和常规引文核心学科。
二、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中的一些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中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节点中心性与均衡性的学术期刊主题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期刊主题分布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期刊主题网络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基于内容视角的期刊主题研究现状 |
1.2.2 基于网络视角的期刊主题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工具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工具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期刊主题 |
2.1.2 期刊主题网络特征 |
2.1.3 期刊主题分布特征 |
2.2 共词聚类分析 |
2.2.1 共词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2.3 节点中心性分析 |
2.3.1 点度中心度 |
2.3.2 中介中心度 |
2.3.3 接近中心度 |
2.4 均衡性分析 |
2.4.1 Gini系数 |
2.4.2 期刊主题分析中的Gini系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节点中心均衡性的学术期刊主题网络特征分析 |
3.1 学术期刊主题的网络特征分析方法 |
3.1.1 期刊主题节点中心性分析 |
3.1.2 期刊主题节点均衡性分析 |
3.1.3 期刊主题节点中心均衡性分析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中心均衡性计算 |
3.4 结果分析 |
3.4.1 点度中心均衡性分析 |
3.4.2 中介中心均衡性分析 |
3.4.3 接近中心均衡性分析 |
3.4.4 节点中心均衡性分析效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点度中心均衡性的学术期刊主题分布特征分析 |
4.1 学术期刊主题分布特征分析方法 |
4.1.1 期刊主题综合性 |
4.1.2 期刊主题专业性 |
4.1.3 期刊主题分布特征的二维坐标构建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点度中心均衡性的计算 |
4.4 结果分析 |
4.4.1 期刊主题数量分析 |
4.4.2 期刊主题类团点度中心均衡性分析 |
4.4.3 期刊主题综合性和专业性分布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LDA模型的学科间知识流动研究 ——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LDA模型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知识流动的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LDA模型 |
1.4.2 知识流动 |
1.4.3 知识吸收 |
1.4.4 知识扩散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知识流动原理与过程 |
2.1.1 知识流动原理 |
2.1.2 知识流动过程 |
2.2 LDA主题模型概述 |
2.2.1 LDA主题模型 |
2.2.2 参数估计 |
2.2.3 最优主题数目确定 |
第3章 新闻传播学向图书情报学的知识流动分析 |
3.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 主题数目的确定与主题提取 |
3.2.1 图书情报学知识吸收主题数目确定 |
3.2.2 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主题数目确定 |
3.3 图书情报学知识吸收主题分布 |
3.4 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主题分布 |
3.5 图书情报学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主题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情报学向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流动分析 |
4.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2 主题提取与主题数目的确定 |
4.2.1 新闻传播学知识吸收主题数目确定 |
4.2.2 新闻传播学知识扩散主题数目确定 |
4.3 新闻传播学知识吸收主题分布 |
4.4 新闻传播学知识扩散主题分布 |
4.5 新闻传播学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主题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知识流动内容分析与启示 |
5.1 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知识流动内容分析 |
5.1.1 图书情报学知识吸收与知识扩散内容分析 |
5.1.2 新闻传播学知识吸收与知识扩散内容分析 |
5.1.3 图书情报学知识吸收与新闻传播学知识吸收内容分析 |
5.1.4 图书情报学知识扩散与新闻传播学知识扩散内容分析 |
5.2 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知识流动的启示 |
5.2.1 期刊选题方面 |
5.2.2 作者投稿方面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2 国外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的内涵、结构与要素 |
2.1.2 学术论文与知识生产 |
2.1.3 学术论文与知识创新 |
2.2 学术论文评价 |
2.2.1 学术论文评价涵义 |
2.2.2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2.3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 |
2.3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 |
2.3.1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内涵 |
2.3.2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过程 |
2.4 扎根理论 |
2.5 知识元理论 |
2.5.1 知识元概念 |
2.5.2 知识元分类与描述 |
2.5.3 知识元的抽取与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方法 |
3.1 机器学习 |
3.2 专家系统 |
3.3 文本分析 |
3.4 LDA主题识别模型 |
3.5 知识图谱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分析及智能化评价框架 |
4.1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解析 |
4.2 专家评价意见数据分析 |
4.3 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
4.4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 |
4.5 智能化评价指标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 |
5.1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5.2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判断流程 |
5.3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 |
5.4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实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 |
6.1 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6.2 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 |
6.3 学术论文知识元抽取 |
6.4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过程 |
6.5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实证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 |
7.1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概述 |
7.2 引文评价层次 |
7.2.1 引用层面 |
7.2.2 引用评价 |
7.3 基于引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 |
7.3.1 评价思路 |
7.3.2 评价步骤 |
7.4 构建引文智能化评价指标模型 |
7.5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实例检验 |
7.5.1 数据收集 |
7.5.2 结果分析 |
7.5.3 指标验证 |
7.6 引文评价指标模型及计算的修订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单篇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学术评价基础 |
2.1.2 被引频次影响因素 |
2.1.3 被引频次预测模型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3 研究过程 |
3.1 研究过程流程图 |
3.2 实验准备阶段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抽样 |
3.2.3 特征编码 |
3.2.4 数据清洗 |
3.2.5 数据量化 |
4 分析结果 |
4.1 数据描述 |
4.2 论文质量的评价指标 |
4.3 特征数据计算量化分析 |
4.3.1 文献类型 |
4.3.2 学科分类 |
4.3.3 基金类型 |
4.3.4 作者间是否存在跨地域、跨学科合作 |
4.3.5 性别 |
4.3.6 单位层次 |
4.3.7 作者毕业院校层次 |
4.3.8 学科出身 |
4.3.9 学历 |
4.3.10 职业 |
4.3.11 职称 |
4.3.12 ANOVA分析 |
4.3.13 小结 |
4.4 相关性分析 |
4.4.1 被引频次影响因素分析 |
4.4.2 类内特征相关性分析 |
4.4.3 文章特征与作者特征分析 |
4.4.4 文章特征与引文特征分析 |
4.4.5 作者特征与引文特征分析 |
4.5 主成分分析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期刊影响因子分数对照表(部分) |
附录2: 中文期刊影响因子分数对照表(部分) |
附录3: 单篇论文被引频次与影响因素相关性表 |
附录4: 文章特征与作者特征相关性矩阵 |
附录5: 文章特征与引文特征相关性矩阵 |
附录6: 作者特征与引文特征相关性矩阵 |
致谢 |
(5)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引文数据搜集与处理 |
2 期刊引文类型分析 |
2.1 第一层次期刊引文类型分析 |
2.2 第二层次期刊引文类型分析 |
3 期刊引文年代统计分析 |
3.1 最大引文年限 |
3.2 衰减系数 |
4 结论 |
(6)《情报学报》的自引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统计数据与方法 |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 引文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3.2 着者自引统计分析 |
3.3 期刊自引统计分析 |
3.4 学科自引统计分析 |
3.4.1 《学报》平均学科自引率为53.60%, 比自然科学的65.86%相当。 |
3.4.2 从年代分布上看, 近几年《学报》学科自引率呈下降趋势。 |
3.5 时间自引统计分析 |
4 结论探讨 |
(8)《图书情报知识》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发文[1][2] |
1.1 专业分布 |
①总论。 |
②信息管理学。 |
③图书馆学。 |
④情报学。 |
⑤目录学、图书学、档案学。 |
⑥传播学、编辑学、出版发行学。 |
⑦馆藏与信息资源建设。 |
⑧信息加工。 |
⑨信息存贮与检索。 |
(10) 信息服务。 |
1.2 地区分布 |
1.3 系统分布 |
1.4 题材类型 |
1.5 研究深度 |
2 引文[5]~[7] |
3 作者 |
4 结论 |
(10)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文学科分布调查 |
1.1 样本选择 |
1.2 调查内容 |
1.3 调查结果 |
2 对比分析 |
2.1 引文所涉及学科的数量 |
2.2 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自引 |
2.3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的互引 |
2.4 引文学科的类别 |
2.5 引文学科的耦合情况 |
2.6引文学科的集中与离散分布 |
四、关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引文中的一些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节点中心性与均衡性的学术期刊主题分布特征研究[D]. 马蒙.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LDA模型的学科间知识流动研究 ——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D]. 陈吉雨.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D]. 杜杏叶. 吉林大学, 2019(02)
- [4]单篇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为例[D]. 牟象禹. 南京大学, 2017(01)
- [5]网络环境下期刊引文的类型与变化分析[J]. 杨思洛,王红星.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01)
- [6]《情报学报》的自引分析与研究[J]. 王辉,曹志梅. 现代情报, 2003(04)
- [7]基于CSSCI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自引情况分析[J]. 马晓军.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1(06)
- [8]《图书情报知识》评介[J]. 张志平,卢山. 高校图书馆工作, 1999(03)
- [9]《图书馆学刊》引文统计与分析[J]. 赵俊,范艳芬. 图书馆学刊, 1999(03)
- [10]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J]. 何荣利. 图书情报工作,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