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程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函[1](2021)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供暖供冷效果及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地板辐射供冷、暖技术迅速发展。近几年较为先进的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省略制冷剂与水的二次传热,相比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热效率。而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在此基础上,又大幅度提高了地板辐射系统的利用率,节约成本,一套系统可两季使用。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面积大、有多房间供冷暖需求的场所尝试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但是当前的地板辐射系统面临着管路过长,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供冷暖系统,借鉴多联机空调系统,将制冷剂管道分段,使各盘管多联,进入各房间,不仅可以在缓解管道长度限制,冬夏季节都使用,还可以减弱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本文首先对使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办公建筑中,同一层内以水平管程相差约为35m的两个房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并通过夏季供冷实验,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并进行了结露分析。再通过Airpak3.0对其房间冬、夏季节热泵标准情况下系统供冷暖时房间热舒适情况进行相关的数值模拟,并对比两个房间的差异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夏季管程较长的房间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略高,冬季则略低,两个房间平均相差1℃左右,最大不超过2℃;2.夏季开启新风装置后,房间内空气湿度较低,室内温度会比空气的露点温度至少高出1℃,地板表面不存在结露风险;3.两个房间距地面0.1m处温度都高于20℃,夏季竖直温度梯度都为正值,冬季则为负值,距地面0.1m与1.7m处温差均小于3℃,各房间同等高度温差也小于2℃;4.夏季室内人员工作区域内风速均小于0.25m/s;5.夏季两个房间平均温度维持在23-26℃左右,冬季在22-24℃左右,较为舒适。6.夏季近地面处,风口下人员稍有不满意,但冬、夏季工作区域内温度场均匀,PMV﹑PPD均在标准范围内,两个房间差异性较小,舒适性均良好。最后使用费用年值法对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作出分析,并与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对比,发现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更加经济,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汪婷婷[2](2020)在《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低温辐射供暖在节能上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低温辐射地面供暖方式采用的热源是低品位热能。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低温辐射供暖技术要求更加严苛。本文立足于建筑节能和装配式辐射地板供暖技术相结合的思想,研究的是一种预制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构造及其热工性能。本文的预制地板基于一种保温、安装、装修、节能和安全的设计理念,是在传统地板中加隔热材料和供回水水管,供暖空间通过与地板的表面进行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来达到供暖的效果,使其满足室内人体舒适度。本文首先建立了装配式辐射预制地板供暖构造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装配式辐射地板的整体及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运用ICEM/Fluent等商用软件,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不同结构(管间距和管径)和不同供水工况(供水温度和供水速度)对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的影响,得出管间距为250mm或250mm、管径为25mm的模型热工性能较优,同时,为了使地板表面温度均匀化,对装配式辐射地板供暖构造进行探讨,分析不同导热层位置、不同导热层厚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工特性的影响,最终得出在适当的位置通过增加导热层的厚度来使模块表面平均温度均匀性最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装配式辐射地板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设计、施工、评价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为其模块化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装配式供暖地板的推广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诗琪[3](2020)在《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供暖的需求推动建筑供暖系统末端朝着高效、节能和舒适的方向发展。踢脚线散热器由于其轻薄、美观和优质的采暖效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散热器将装饰踢脚线与散热器融为一体,解决了传统散热器占用空间、美观性差等问题。现有的踢脚线散热器产品多为单一通道,热媒由一端进入,与散热器热交换后从另一端流出,导致面板前后温度不均匀。本文所研究的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通水管道同侧上进下出,对散热器面板温度起到了较好的均衡作用。本文对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结构组成进行研究,并对散热器进行热工性能实验。通过FLUENT软件对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建立三维传热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对散热器传热模型进行验证,证明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散热器表面温度分布情况以及换热能力进行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过余温度△T的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量随之增大,模拟与实验测试散热量相对差值小于8%;2、170mm高度散热器的散热量比120mm高度散热器的散热量提升27.1%;3、对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进行变工况模拟,所研究的散热器的复合传热系数为9.7?13.9W/m2℃。为了研究现有采暖方式的室内采暖环境,采用现场实测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普通散热器、地板辐射采暖、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三种采暖方式的室内典型截面的温度分布、1~10μm颗粒物浓度分布和以PMV-PPD为指标的热舒适程度。结果表明,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和地板辐射采暖的室内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外墙附近区域冷辐射对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房间温度场影响最小。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时室内人员活动区域的颗粒物浓度最低,0.3米高度1~3μm粒径颗粒物计数浓度是地板辐射采暖的60%,有效减少地面扬尘,室内卫生环境更优。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室内舒适程度优于普通散热器采暖,人员不满意率较低。
任雪妍[4](2020)在《间隔式地面金属辐射板供暖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对能源应用的重视及人们对室内供暖要求的提高,地板辐射供暖因其良好的热舒适性、环保卫生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但在推广应用时存在预热时间长、维修不便、占据层高等缺点。本课题提出采用金属辐射板作为供暖末端装置与地板间隔不相邻铺设的供暖方式,并对金属辐射板的传热特性和供暖房间的热环境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依据市场上地板砖的常规规格,建立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00mm×400mm×32mm、600mm×600mm×32mm的单块金属辐射板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运用CFD软件模拟研究供水温度、供水流速、盘管间距对其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得出:400mm×400mm×32mm的金属辐射板在管间距为100mm、供水流速为0.1m/s,供水温度为3032℃时具有最优的供暖效果;600mm×600mm×32mm的金属辐射板在管间距为100mm、供水流速为0.1m/s,供水温度为3234℃时具有最优的供暖效果。2、以某住宅的一个房间为例进行建模,将两种规格(长×宽×高)400mm×400mm×32mm(规格1)、600mm×600mm×32mm(规格2)的金属辐射板与地板间隔不相邻铺设,对室内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铺设规格1辐射板的室内作用温度比铺设规格2辐射板的作用温度高0.2℃,铺设规格2辐射板的温度分层现象较铺设规格1辐射板的温度分层现象明显;规格1的室内空气平均流速大于规格2的平均流速,但两者的室内空气流速均在国际标准规定的0.25m/s的范围内。通过温度场、速度场的比较可得,铺设规格1辐射板的室内热环境更易让人感到热舒适。
彭伟进[5](2020)在《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热虹吸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研究与优化》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能耗也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建筑采暖能耗是建筑总能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在此背景下,北方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既不能保证采暖的安全性,也容易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降低建筑采暖能耗,推动北方地区的清洁采暖势在必行。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清洁供暖热源,在国家“煤改电”采暖政策的支持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热风采暖系统的供暖热环境,容易产生吹风感等热舒适问题;而空气源热泵热水采暖系统虽然在供暖舒适性方面有所改善,但该系统中的循环水泵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来输送热水,使系统的经济性受到较大影响。考虑到采暖的舒适性和经济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作为供暖热源,热虹吸管散热器作为供暖末端的新型采暖系统,并对系统的供暖热舒适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在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启动阶段,分别采用新型热虹吸散热末端与传统热风空调散热末端时,供暖室内空气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系统稳定运行阶段,不同末端系统下室内热环境分布特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风空调末端以及热虹吸散热末端供暖时,室内的稳态非均匀热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不同供暖环境中人体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并采用等效温度和平均热感觉投票,对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热感觉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为进一步提高热虹吸管散热末端在启动阶段的热环境响应速度,本文提出了热虹吸管辐射对流耦合传热的优化方案。通过仿真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送风角度和送风速度对供暖的响应时间、室内热环境特征以及人体热舒适性等的影响,并在保证热环境舒适性前提下,提出了热环境响应速度的优化运行方案。本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虹吸管散热器系统在供暖启动阶段,室内空气温升速度较快,可达到10.8℃/h,虽然略小于传统热风空调系统的13.8℃/h,但与传统热风空调系统相比,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虹吸管散热器系统供暖可以避免人体头脚高度空气温差过大以及“冷辐射”等带来的热不舒适问题;进一步对供暖室内稳态非均匀热环境的模拟研究后发现,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虹吸管散热器供暖系统能有效提高人体小腿及脚部的局部热感觉,从而提高人体整体热感觉的舒适性;响应速度优化方案的仿真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对流辐射耦合的传热方式对提升供暖系统启动阶段的热环境响应速度有较为明显的帮助,在不影响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的前提下,以-45o角、0.4m/s的速度送风时,热环境响应速度最快。
刘园[6](2020)在《多孔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供暖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建筑物中常用的采暖方式为散热器、低温地板辐射、热风采暖等方式,与其他采暖末端相比,辐射供暖系统具有节能、舒适、节省室内空间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中。但是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存一定的问题,如对既有建筑采暖施工改造困难、热响应时间长不利于间歇调节等。基于此,本文在兼顾热舒适、节能性、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孔强化对流型辐射供暖竖板,与现有传统地板辐射供暖末端相互补充,实现更广泛的采暖需求。本研究首先对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对不同结构层之间的传热过程和空气流动传热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在人工气候室内建立了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辐射供暖系统,测试不同结构及运行因素对辐射竖板性能的影响;对辐射竖板结构建立数理模型,通过CFD软件对不同供水温度、盘管间距、布孔密度、孔口直径以及夹层厚度等参数下辐射竖板的换热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木板结构辐射竖板而言,供水温度对于其性能影响最大、盘管间距次之。供水温度每升高10℃,辐射竖板表面温度升高约3℃,热流密度增加约为13W/m2;盘管间距与热流密度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盘管间距每增加50mm,热流密度就降低约为16W/m2;孔口直径和布孔密度对于辐射竖板性能影响较小。结合上述不同结构参数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不同因素对于辐射竖板表面单位面积换热量的影响关系,整理出不同设计工况下辐射竖板供暖末端的基本选型参数表及修正系数表。建立基于多孔强化对流型辐射供暖竖板的房间热环境分析模型,对不同辐射竖板工况下营造的室内热环境(温度、风速、PMV-PPD等)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房间温度场在Z轴方向上的平面,其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均很小,代表温度分布均匀,而X轴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相对来说很大,高度升高0.5m,室内空气温度升高约为0.5℃;在房间速度场方面,实验房间内风速较大的区域处于房间的上部,风速约为0.25m/s。
田梽君[7](2020)在《太阳能相变套管地板蓄放热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是利用低品位太阳能满足建筑供暖需求的有效手段。然而太阳能资源具有波动不连续和能流密度低的特点,传统辐射供暖末端中混凝土层的显热蓄热能力难以保障在夜间、阴雨天等不利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成为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的严峻挑战。因此,亟待通过将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末端与蓄热材料的科学结合,对太阳辐射热能的波动进行有效平抑和能量峰值转移,进而保障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末端的高效平稳运行。本研究针对一种将相变材料填充在供回水盘管和外套管之间的套管型地板辐射供暖末端,通过末端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供回水盘管内热水、套管内相变材料、末端混凝土的传热控制方程,甄别了影响相变套管地板蓄放热特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变套管地板的简化物理模型,明确了相变套管地板各表面的边界条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相变套管地板传热规律;提出了相变套管地板相变材料潜热量、混凝土显热量的设计策略,为太阳能相变套管地板结构设计与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影响相变套管地板热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含相变材料热物理参数及套管结构参数。增大相变材料热导率、增大相变材料熔化温度会升高、降低混凝土层表面的温度波幅,但当热导率大于0.3 W/(m?K)或熔化温度大于303K时作用效果不再显着;相变材料熔化温度应与太阳能热水波动匹配,对比其他熔化温度,当熔化温度为293K时,混凝土层表面具有较低的温度波幅和较高平均温度;在相同的外套管管径下,供回水盘管管径的增加会削弱整个末端的潜热蓄热能力,并一定程度上增强热源对地板的输热能力。当供回水盘管管径大于35mm后,套管结构的蓄热能力出现明显劣化;适当增加外套管管径会提升相变套管地板的蓄热能力,当外套管管径为40mm时,存在混凝土层表面平均温度的局部高点(296K)。通过综合分析相变材料热物理参数及套管结构参数,对相变套管地板热特性的影响,以平衡混凝土层表面的平均温度与温度波幅为目的,得出了相变材料潜热及混凝土厚度的优化设置策略。在填充相同体积的相变材料时,供回水盘管与套管管径比大的填充策略,相比于小管径比的填充策略混凝土层表面温度波幅差异可达12.3K;潜热材料体积与显热材料体积的合适配比,可以协调潜热显热蓄热材料的蓄放热规律。相比于其他体积配比,混凝土体积约为相变材料体积的1.6倍时,可以平衡混凝土层表面温度高低及温度波幅大小;混凝土潜热量的增加会近似线性地降低相变套管地板各项热特性指标,便于工程实践中末端的调整。通过上述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明确了相变材料热物理参数的改变对相变套管地板热特性影响极限,以及套管结构参数的不同组合配比对末端热特性的影响,综合主要影响因素的参数研究,得到了相同与不同体积相变材料及混凝土层厚度的设置策略。最后对相变套管地板实际应用中相变材料的选型、套管结构的配比及填充调控策略给出了参考。
殷宣宣[8](2019)在《设计参量对高大空间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影响 ——以寒冷地区中小型高铁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大空间建筑的存量逐年增加,它已经成为构建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能耗和室内舒适度问题也备受关注。同时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以其舒适性较高、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北方高铁站中广泛采用。高铁站作为典型的高大空间建筑,常年运行导致能耗高。由于人流量大,外门在运营期间需频繁开启,尤其是进深较小的中小型高铁站,冬季入口处的冷风侵入现象会比其他高大空间建筑更严重。因此研究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该条件下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性能变化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地板辐射具有自调节性,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设计参量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建筑设计阶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高铁站冬季现场实测入手,针对高铁站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运行中的实际效果和性能进行客观测量,包括室内温湿度、风速、地板表面温度、地板表面热流密度、壁面温度等参量。一方面了解高铁站在冬季的室内热环境特征和现存问题,其次了解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得到影响地板辐射性能的相关环境因素,如冷风、太阳辐射等,为后续设计参量的模拟奠定基础。其次根据实测得到的影响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环境因素,并结合地板辐射采暖传热特性和计算方法,总结影响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主要被动设计参量:朝向、长宽比、高度、门斗长、出入口相对位置、窗墙比、墙体传热系数、窗户传热系数;然后确定地板辐射采暖效果和性能的评价指标:温度指标和地板辐射采暖的辐射效率;最后确定各个设计参量对地板辐射性能影响的模拟方法。基于这一方法对8个参量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参考设计规范限值和实际工程统计,经过确定各个参量的阈值和步长、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进行采样、对样本进行模拟和结果分析各个过程,最终得到各参量的敏感性排序。最后基于敏感性排序的结果,按照影响程度大小对它们进行单一参量影响规律的深入研究,得到各参量与地板辐射效率和温度指标之间的量化关系和影响规律;并将影响程度结果与全局敏感性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各参量对地板辐射效率和温度指标影响趋势是否一致,据此得到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殷晓丽[9](2019)在《建筑均匀供暖智能调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北方采暖建筑面积的持续增加,采暖能耗不断增长,对供热系统调节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智能设备的研发,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越发多样。建筑的热力失调问题是建筑热损失中的主要部分,通过控制解决集中供热系统的垂直失调和水平失调问题,对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利用四通换向调节阀实现均温供暖调控方法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以理论推导、试验研究以及实践应用检验为主线,开展了下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在综述分析水平失调与垂直失调问题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对均温供暖原理进行系统分析,采用理论数学建模与试验验证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其次,论证了应用四通换向阀实现均温供暖方法的可行性,并结合理论分析确定实现该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能量平衡法的实现需要辨识能量平衡系数B的值,而换向调节过程中则要辨识正向时间和反向时间的比值,将其定义为换向时间比Ra。第三,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完成实现均温供暖调控所需关键参数的辨识。经过分析,对于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其与地板表面温度有关,以系统的供水温度稳定为前提,讨论流量变化对能量调节系数B的影响,这对下一步的试验具有指导作用;之后完成了试验台的搭建,通过设计不同的工况,保持系统的供水温度不变,设定几组不同的流量值;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B/Bbase与相对流量G/Gbase成0.3次方的幂函数关系。并给出计算换向调节中换向时间比Ra的方法。第四,均温供暖调控系统的开发与调试。完善控制系统的点位信息与控制逻辑,以单片机控制器为硬件,Digi-sft软件平台为开发环境,完成了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开发,为进一步通过示范工程检验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奠定基础。最后,结合示范工程,检验了工作成果的有效性。将数学模型应用于控制方法中,在实际的供暖项目中验证参数模型的准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北方地区地板辐射采暖建筑,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并维持其稳定,且换向调节对于解决单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效果显着。
黄敏[10](2019)在《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获得稳健的发展,城市化规模也进一步地提升,居民也倾向于追求更好的热舒适性体验,建筑能耗也大幅增加。我国已经拥有较成熟的地面采暖技术,同时低温辐射供暖末端相比其他空调系统,具有舒适度高、布置方便、节能等优势。在现有的地暖技术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响应时间长,温升慢,难以满足间歇运行需求,制约辐射供暖在南方地区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预制薄型地暖末端。在重庆大学城环实验楼415房间内搭建实验平台,地面敷设本文所研究的新型预制薄型辐射板,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新型辐射板的供热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针对管径为16mm、管间距为150mm的辐射板进行实验,当供水温度分别为45℃、40℃、35℃的实验条件下,系统稳定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分别达到19.92℃、19.14℃、16.82℃,辐射表面平均温度分别达到26.0℃、24.33℃、21.3℃,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分别为59.25W/m2、44.56W/m2、34.66W/m2;然后在管内流速分别为0.8m/s,1m/s,1.2m/s的实验条件下,系统稳定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分别达到19.14℃、19.57℃、19.62℃,辐射表面平均温度分别达到24.33℃、24.71℃、24.96℃,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分别为44.56W/m2、47.06W/m2、49.08W/m2。供水温度对其舒适性参数、有效散热量和响应时间影响较大,当供水温度为35℃时室内空气单位时间温升为2.13℃/h,供水温度为45℃时为3.66℃/h,为常规地暖系统的46倍,该新型预制薄型供暖末端具有热响应快的优势。然后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模型误差在15%之内。以此为基础建立管径为10mm的辐射板的数值模型,提出合适的管间距,最终确定管间距为60mm,80mm和100mm,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分析得出在相同的模拟房间情况下管径为10mm的三种不同管间距的新型预制薄型辐射末端供暖性能良好,稳定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均达到16℃以上,满足室内设计温度要求。最后,利用SPSS软件等方法对影响该辐射系统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了多因素与预制薄型地暖系统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经验公式。针对现有的辐射末端种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评价辐射供暖末端的性能情况。
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程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板辐射系统发展现状 |
1.2.1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
1.2.2 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 |
1.2.3 热泵地板辐射系统 |
1.3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过程 |
2.1 求解地板表面温度 |
2.2 物理模型 |
2.3 数学模型 |
2.4 网格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夏季供冷实验 |
3.1 实验研究 |
3.1.1 实验系统 |
3.1.2 室内参数的测量 |
3.2 测量数据及分析 |
3.2.1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照 |
3.2.2 实验测量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冬、夏季节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软件介绍 |
4.2 夏季模拟 |
4.2.1 边界条件及相关的参数设置 |
4.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 冬季模拟 |
4.3.1 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设置 |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经济性分析 |
5.1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经济性分析 |
5.1.1 经济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5.1.2 初投资计算 |
5.1.3 年运行费用计算 |
5.1.4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折算费用线值及费用年值 |
5.2 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 |
5.2.1 初投资计算 |
5.2.2 年运行费用计算 |
5.2.3 多联式空调系统费用现值及费用年值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供暖能耗 |
1.1.2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优势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 |
1.2.2 辐射供暖地面传热过程研究 |
1.2.3 地板供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系统构造及传热机理 |
2.1 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的合理构造形式 |
2.2 辐射供暖地板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
2.3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整体换热机理 |
2.4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换热分析 |
2.4.1 供水与管道内壁的换热分析 |
2.4.2 供水管道与混凝土的换热分析 |
2.4.3 装配式辐射地板与供暖室内的换热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CFD模拟软件简介 |
3.2 装配式低温辐射地板的数值模拟方法 |
3.2.1 物理模型 |
3.2.2 假设条件 |
3.2.3 控制方程 |
3.2.4 边界条件 |
3.2.5 网格划分 |
3.3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 |
3.3.2 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结构布置对其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3.3.3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供水工况对其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1)供水温度对其热特性的影响 |
(2)供水速度对其热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优化 |
4.1 供暖地板的优化因素分析及其优化 |
4.1.1 影响地板供暖的主要因素 |
4.1.2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的优化方案设计 |
4.1.2.1 优化的方案 |
4.1.2.2 优化后的模型布置图 |
4.2 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优化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不同导热层位置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4.2.2 不同导热层厚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4.2.3 不同管间距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4.2.4 不同管径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4.2.5 不同供水温度对装配式辐射供暖地板热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散热器采暖研究现状 |
1.2.1 散热器采暖历史及发展现状 |
1.2.2 采暖散热器原理及常见散热器特点 |
1.2.3 散热器采暖研究现状 |
1.3 地板辐射采暖研究现状 |
1.3.1 地板辐射采暖历史及发展现状 |
1.3.2 地板辐射采暖原理及特点 |
1.3.3 地板辐射采暖研究现状 |
1.4 踢脚线散热器采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踢脚线散热器采暖的历史及发展 |
1.4.2 踢脚线散热器研究现状 |
1.4.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构建及热工性能实验研究 |
2.1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构建 |
2.1.1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结构 |
2.1.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优点 |
2.1.3 双通道踢脚线传热过程分析 |
2.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 |
2.2.1 实验装置与原理 |
2.2.2 测试方法 |
2.3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结果 |
2.3.1 散热器的基本信息与测试实验数据 |
2.3.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的过程的建立 |
3.1.1 CFD模拟软件的简介 |
3.1.2 散热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3 散热器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3.1.4 模拟边界条件与及求解方法设置 |
3.1.5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2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模拟结果及误差分析 |
3.2.1 模拟结果 |
3.2.2 误差分析 |
3.3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表面温度场分析 |
3.4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散热量计算 |
3.5 供热能力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种采暖方式下室内采暖环境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测试对象及实验条件 |
4.2.1 测试房间相关建筑参数 |
4.2.2 采暖系统介绍 |
4.2.3 实验仪器 |
4.3 三种采暖方式下温度场实验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三种采暖方式下颗粒物浓度分析比较 |
4.4.1 室内颗粒物来源 |
4.4.2 实验方法 |
4.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三种采暖方式下舒适程度分析比较 |
4.5.1 热舒适理论分析 |
4.5.2 三种采暖方式热舒适指标参数 |
4.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复合传热系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间隔式地面金属辐射板供暖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产生背景 |
1.2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施工工艺 |
1.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湿式地板辐射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干式地板辐射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金属辐射板供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 |
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2.2 FLUENT概述 |
2.3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4 基于SIMPLE算法的流场数值计算 |
2.5 湍流数学模型 |
2.6 辐射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属辐射板传热的数值模拟 |
3.1 金属辐射板的构造及传热机理 |
3.1.1 金属辐射板的构造 |
3.1.2 辐射板传热的数学模型 |
3.2 数值模拟 |
3.2.1 网格划分 |
3.2.2 模拟工况的设定 |
3.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3 金属辐射板传热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3.1 供水温度对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 |
3.3.2 供水流速对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 |
3.3.3 盘管间距对辐射板表面平均温度及热流密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属辐射板供暖房间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 |
4.1 供暖房间概况 |
4.2 供暖房间冬季供暖热负荷的计算 |
4.3 数值计算模型 |
4.3.1 网格的生成 |
4.3.2 模型简化假设 |
4.3.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3.4 CFD模拟相关参数的选择 |
4.4 不同辐射板铺设方式的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
4.4.1 温度场分析与比较 |
4.4.2 速度场分析与比较 |
4.4.3 热舒适性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热虹吸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源热泵热风供暖系统 |
1.2.2 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 |
1.2.3 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供暖系统介绍 |
2.1 常见热泵形式 |
2.1.1 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
2.1.2 带经济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
2.2 热虹吸管散热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供暖系统的热舒适性实验研究 |
3.1 测试对象 |
3.2 实验方案与数据测量 |
3.2.1 实验方案 |
3.2.2 测量参数与仪器 |
3.2.3 测量方案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空气温度动态变化特征对比 |
3.3.2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对比 |
3.3.3 垂直空气温度分布与水平空气温度分布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均匀稳态热环境模拟对比研究 |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CFD介绍 |
4.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1.4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定 |
4.1.5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的验证 |
4.3 评价指标 |
4.3.1 PMV与 PPD模型 |
4.3.2 Ingersoll模型 |
4.3.3 等效温度与平均热感觉投票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对比 |
4.4.2 人体等效温度与热感觉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虹吸散热末端响应速度优化 |
5.1 优化方案与研究方法介绍 |
5.1.1 优化方案介绍 |
5.1.2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
5.1.3 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 |
5.2 响应时间对比 |
5.3 热环境对比 |
5.3.1 空气温度垂直分布对比 |
5.3.2 温度场与速度场对比 |
5.4 热舒适性评价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多孔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供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地板辐射采暖末端 |
1.2.2 天花板辐射采暖末端 |
1.2.3 墙体辐射采暖末端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构造及传热过程分析 |
2.1 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构造 |
2.2 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传热过程分析 |
2.2.1 热水盘管与夹层空气的换热 |
2.2.2 竖板内外表面导热 |
2.2.3 孔口的传热过程 |
2.2.4 辐射竖板与室内环境的传热过程 |
2.2.5 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热平衡过程 |
2.3 竖板供暖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
2.3.1 PMV-PPD |
2.3.2 有效温度 |
2.3.3 相对热指标RWI和热损失率HDR |
2.3.4 不均匀系数 |
2.3.5 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型辐射竖板散热性能实验研究 |
3.1 辐射供暖系统组成 |
3.2 辐射竖板实验安排 |
3.2.1 实验工况安排 |
3.2.2 实验测试仪器及测点布置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多孔辐射竖板热性能 |
3.3.2 空气夹层的热特性 |
3.3.3 多孔辐射竖板的对流辐射比例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型辐射竖板供暖性能数值模拟 |
4.1 辐射竖板数理模型建立 |
4.1.1 辐射竖板数学模型 |
4.1.2 辐射竖板物理模型 |
4.2 计算模型及相关设置 |
4.2.1 计算模型设置 |
4.2.2 材料物性设置 |
4.2.3 边界条件设置 |
4.2.4 模型验证 |
4.2.5 数值模拟影响因素分析 |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供水温度的影响 |
4.3.2 盘管间距的影响 |
4.3.3 孔口直径的影响 |
4.3.4 布孔密度的影响 |
4.3.5 夹层厚度的影响 |
4.4 新型辐射竖板选型参数表 |
4.4.1 基本选型参数表 |
4.4.2 传热量修正系数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辐射竖板房间热环境数值模拟 |
5.1 CFD物理模型建立 |
5.1.1 物理模型 |
5.1.2 网格划分 |
5.2 模拟设置 |
5.3 室内传热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模拟验证 |
5.3.2 房间温度场分布 |
5.3.3 房间速度场分布 |
5.3.4 房间PMV-PPD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图表目录 |
B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
致谢 |
(7)太阳能相变套管地板蓄放热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蓄热材料在建筑构件研究现状 |
1.2.3 相变蓄热地板供暖末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2.相变套管地板传热理论分析 |
2.1 相变套管地板传热过程 |
2.2 相变套管地板传热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
2.2.1 供回水盘管内流体传热控制方程 |
2.2.2 盘管套管内相变材料与混凝土传热控制方程 |
2.3 蓄放热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相变套管地板热性能的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3.2 模型假设 |
3.3 数值模拟软件设置 |
3.3.1 软件基本设置 |
3.3.2 网格划分 |
3.3.3 求解方法的设置 |
3.4 数值模拟的独立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相变套管地板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概述 |
4.1.1 实验场地与装置设置 |
4.1.2 相变材料的选择 |
4.1.3 实验工况 |
4.2 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 |
4.3 实验与模拟间误差分析及实验不确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相变套管地板蓄放热特性与优化设计策略分析 |
5.1 相变材料热物理参数对相变套管地板热特性的影响 |
5.1.1 相变材料的热导率 |
5.1.2 相变材料的熔化温度 |
5.1.3 相变材料的熔化热 |
5.2 套管结构参数对相变套管地板热特性的影响 |
5.2.1 供回水盘管管径 |
5.2.2 外套管管径 |
5.3 相变套管地板优化设计策略分析 |
5.3.1 相同体积下相变材料设置策略分析 |
5.3.2 不同体积下相变材料设置策略分析 |
5.3.3 混凝土层厚度的设置策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图表目录 |
B 计算UDF文件 |
致谢 |
(8)设计参量对高大空间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影响 ——以寒冷地区中小型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速铁路的发展与节能舒适度的需求 |
1.1.2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优势 |
1.1.3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在中小型高铁站的应用效果不佳 |
1.1.4 高铁站的空间特征和运行模式 |
1.1.5 研究点的产生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地板辐射系统传热性能及应用研究 |
1.2.2 设计参量对建筑性能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框架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寒冷地区大空间冬季地板辐射采暖效果实测研究 |
2.1 测试站房及测试时间 |
2.1.1 测试站房 |
2.1.2 测试时间 |
2.2 测试方案 |
2.2.1 测试参量和仪器选择 |
2.2.2 布点原则 |
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3.1 C站站室内热环境现状分析 |
2.3.2 L站室内热环境现状分析 |
2.3.3 地板表面换热性能变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传热特征及模拟方法 |
3.1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传热分析 |
3.1.1 地板表面传热过程 |
3.1.2 地板表面传热计算 |
3.2 地板辐射采暖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地板辐射传热相关参量 |
3.2.2 地板辐射采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3 地板辐射采暖效果的评价指标 |
3.3.1 地板辐射换热效率 |
3.3.2 温度指标 |
3.4 模拟方法确定 |
3.4.1 模拟软件选择 |
3.4.2 模拟方法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参量对地板辐射采暖性能影响的全局敏感性分析 |
4.1 全局敏感性分析 |
4.1.1 敏感性分析介绍 |
4.1.2 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
4.2 参量输入与拉丁超立方体抽样 |
4.2.1 参量输入 |
4.2.2 拉丁超立方体分层抽样 |
4.3 仿真模拟 |
4.3.1 参数化建模平台搭建 |
4.3.2 模拟仿真设置 |
4.4 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 |
4.4.1 结果初步分析 |
4.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4.3 全局敏感性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参量对地板辐射采暖性能影响的量化关系 |
5.1 空间高度与地板辐射性能的量化关系 |
5.1.1 数据前期处理 |
5.1.2 空间高度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1.3 空间高度对风速的影响规律 |
5.1.4 空间高度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2 非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量化关系 |
5.2.1 数据前期处理 |
5.2.2 非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2.3 非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风速的影响规律 |
5.2.4 非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3 朝向与地板辐射采暖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 |
5.3.1 数据前期处理 |
5.3.2 朝向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3.3 朝向对风速的影响规律 |
5.3.4 朝向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4 窗墙比与地板辐射采暖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 |
5.4.1 数据前期处理 |
5.4.2 窗墙比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4.3 窗墙比对风速的影响规律 |
5.4.4 窗墙比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5 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地板辐射采暖效果的影响研究 |
5.5.1 数据前期处理 |
5.5.2 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5.3 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风速的影响规律 |
5.5.4 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6 门斗参量对地板辐射效果的影响研究 |
5.6.1 数据前期处理 |
5.6.2 门斗长度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6.3 门斗长度对风速的影响规律 |
5.6.4 门斗长度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7 出入口相对位置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7.1 数据前期处理 |
5.7.2 出入口相对位置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7.3 出入口相对位置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8 长宽比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8.1 数据前期处理 |
5.8.2 长宽比对温度指标的影响规律 |
5.8.3 长宽比对地板辐射性能的影响规律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建筑均匀供暖智能调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建筑供暖热力失调研究现状 |
1.3 建筑供暖热力建模发展现状 |
1.4 建筑供暖智能调控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建筑均匀供暖原理分析 |
2.1 建筑均匀供暖系统原理图 |
2.2 并联换热器供热系统均匀供暖调控原理 |
2.3 串联换热器供热系统均匀供暖调控原理 |
2.4 串并联耦合供暖系统均匀供暖调控原理 |
2.5 实现均温供暖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
2.6 建筑均匀供暖智能调控方法适用系统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智能换向调节法运用过程中关键参数的辨识 |
3.1 并联系统均匀供暖调控方法中能量平衡系数B的辨识 |
3.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3 试验辨识方法与试验系统建立 |
3.1.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 串联系统均匀供暖调控方法中正反向时间比的辨识 |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3 垂直单管供暖系统换向时间比Ra辨识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智能换向调节法的自动控制系统 |
4.1 智能换向调节法硬件系统介绍 |
4.1.1 温度传感器 |
4.1.2 8051 单片机 |
4.1.3 连接系统及云平台 |
4.2 智能换向调节法自动控制程序 |
4.2.1 控制系统的点位信息 |
4.2.2 控制系统流程图 |
4.2.3 数据诊断与优化模块 |
4.2.4 PI控制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5 智能换向调节法的工程实践应用 |
5.1 邯郸地区住宅建筑概况 |
5.1.1 建筑及供热系统介绍 |
5.1.2 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
5.2 邯郸地区住宅建筑改造工程分析 |
5.2.1 系统安装及测试简介 |
5.2.2 供热系统中能量调节系数的确定 |
5.2.3 节能率分析 |
5.2.4 建筑物平均温度分析 |
5.3 大连地区公共建筑改造工程分析 |
5.3.1 建筑及供热系统概况 |
5.3.2 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 |
5.3.3 系统安装及测试简介 |
5.3.4 调节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低温辐射供暖技术简介 |
1.2.1 低温辐射供暖技术工作原理 |
1.2.2 低温辐射供暖技术优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存在问题 |
1.4.2 论文的意义 |
1.4.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低温辐射供暖理论分析 |
2.1 管内水与管壁的对流换热 |
2.2 水管与回填层、装饰层传热 |
2.3 辐射表面与房间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
3 供暖实验设计 |
3.1新型预制薄型地暖实验 |
3.1.1 实验室系统介绍 |
3.1.2 实验方案 |
3.1.3 实验方法 |
3.2常规地暖实验 |
3.2.1 实验室系统介绍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仪器和误差 |
3.3.1 仪器介绍 |
3.3.2 监测数据误差分析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供水温度的影响 |
4.1.1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
4.1.2 围护结构表面温度 |
4.1.3 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 |
4.1.4 响应时间分析 |
4.1.5 本节小结 |
4.2 管内水流速的影响 |
4.2.1 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
4.2.2 围护结构表面温度 |
4.2.3 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 |
4.2.4 响应时间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与常规地暖对比 |
4.3.1 响应时间 |
4.3.2 温升情况 |
4.3.3 本节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5.1.1 ANSYS软件介绍 |
5.1.2 控制方程 |
5.1.3 湍流模型 |
5.1.4 控制方程的离散 |
5.2 16MM管径的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模型模拟 |
5.2.1 建立16mm管径的地面辐射物理模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
5.2.4 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5.3 10MM管径的地板辐射模型 |
5.3.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辐射供暖末端数学分析及模型建立 |
6.1 有效散热量的经验公式 |
6.2 辐射末端的性能评价数学模型 |
6.2.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辐射末端性能评价模型 |
6.2.2 评价模型的应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与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程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D]. 李兆函.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研究[D]. 汪婷婷.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3)
- [3]双通道踢脚线散热器采暖性能的研究[D]. 常诗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间隔式地面金属辐射板供暖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 任雪妍. 南华大学, 2020(01)
- [5]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热虹吸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研究与优化[D]. 彭伟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多孔强化对流型辐射竖板供暖特性研究[D]. 刘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7]太阳能相变套管地板蓄放热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D]. 田梽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8]设计参量对高大空间地板辐射采暖性能的影响 ——以寒冷地区中小型高铁站为例[D]. 殷宣宣. 天津大学, 2019(01)
- [9]建筑均匀供暖智能调控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殷晓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新型预制薄型地面辐射末端供暖性能研究[D]. 黄敏.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