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家庄举办盛大金秋茶会(论文文献综述)
姜宝昌[1](2021)在《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一峰是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因纪游式写生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兼备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诗书画印皆精,是一位“通才”型艺术家。而且全程经历了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的思潮,开拓性的提出了以古法写实的艺术理念,并以四十余年的写生壮举,完成了对西南山水在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上的探索,他注重对传统山水笔墨的表现和审美理念的传达,并因此形成了以古法写实理念写实景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山水画表现理念和表现形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以时代背景下吴一峰探索其写生山水画的得失为视角,研究了吴一峰在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就,探讨了吴一峰与陆俨少、李可染、陶冷月等同时代师友之间,在写生方法、理法、创作、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艺术理念的开拓价值和意义。考辩了吴一峰与黄宾虹之间的私淑式关系,以及写生理念与胡佩衡之间的独立关系,明晰了吴一峰以古法进行纪游式写生探索是自发的、自觉的一种开拓性行为。明确了吴一峰山水画中因具有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才使其作品没有因为过于强调写实景和写实性,而削弱主观写意性表达,反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探索中视觉形式上的局限性。从吴一峰个案研究来说,本文是首次把吴一峰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为重新认识吴一峰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宽了吴一峰研究资料的丰富性,也为研究20世纪山水画发展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在吴一峰为什么在20世纪前半页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赞誉,而后期却被历史遮蔽少有人知,这个问题背景下展开论述,以此理清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同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真实还原吴一峰写生山水画的探索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以及目前该项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吴一峰作为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总况。第二章是吴一峰“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通过对提出的背景、理念的成因、具体表现的阐述,以及与胡佩衡“古法写生”之间的考辩,明确了吴一峰的理念是自发、自觉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对传统重新挖掘、审视、重组,发掘了旧传统在新时期发展中的新价值,是有建设性和开拓性的。第三章是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分别分析了纪游式写生概念的形成以及与“卧游”理念的关系,第二节从体悟自然、观照现实、革新传统三个阶段分析了吴一峰一生的写生历程和艺事活动,第三节分析了吴一峰山水画创作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最后提炼出纪游式写生山水画在图真和写实层面的意义。第四章是与同时代师友写生比较,本章通过对黄宾虹、陆俨少、陶冷月、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7位同时代画家,在写生理法与章法、纪游写生与写生创作、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意境塑造与现实再现、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论述,通过对比,明晰了吴一峰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探索意义。第五章是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节,提出了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三方面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部分从图式观念和笔墨探索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局限性。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客观、系统的论述,得出了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在20世纪美术史上的探索价值,以及在科学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转换两个方面的思考。
裘兆远[2](2018)在《苏州宝卷研究 ——以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为中心》文中提出宝卷是民间文学和曲艺的一个综合体,它与雅文化有着天壤之别,它是生根在民间群众中的文艺形式,是民间宗教和信仰的一个良好载体,是底层群众文化、娱乐、艺术、信仰的结合体。关于宝卷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开辟了宝卷研究一番新的天地。其中关于宝卷的版本、收藏、编目、刊刻是一个重要内容,其次是对宝卷的源流考证、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研究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涌现了一批国外的学者也参与其中。在国内外开始风风火火研究宝卷的同时,一些突出的问题浮出水面,宝卷资料收藏分散,各地保存、整理、研究进度不一。中国昆曲博物馆(以下简称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是中国馆藏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民间信仰特点,是苏州地方曲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论文以苏州宝卷为研究对象,在认真整理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基础上,通过对各阶段宝卷的版本、主题、创作、仪轨、民俗等方面的分析,勾勒苏州宝卷的发展曲线与脉络,揭示近代苏州宝卷消亡的原因。结合各个时期历史文化、宗教、价值观念的转变对宝卷出版刊刻、文本选择、创新创作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在综合分析研究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基础上,对苏州地区宝卷的版本、宝卷与会的关系、宝卷中的民间信仰、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宝卷的典型主题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就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的版本内容做提要。文章绪论部分就文章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第一章介绍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的概况。通过对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的版本,从木刻本、手抄本到石印本的宝卷发展脉络,厘清苏州地区宝卷刊刻、抄写、印刷的年代分布,挖掘其发展兴衰的多种因素。第二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宝卷研究。通过两种以家庭为场域的宣卷活动来考察宝卷在江南民俗生活中的功用。通过庚申会与禳星拜斗,探索江南的民间信仰和星斗崇拜,也挖掘出早期宝卷艺人是以禳星拜斗为主业而宣卷为副业的行业特色。第三章主要讨论猛将会。就苏州地区的猛将信仰与猛将人物的真实历史身份做一考述,结合灵岩山寺敕封猛将碑,理清刘猛将的信仰源流。再者以苏州善人桥乡的一项猛将老会,来考察清末民初苏州地区的出会例况,最后结合《天朝猛将宝卷》的版本年代和内容来梳理猛将信仰的历史脉络。第四章以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为例来展开论述。通过宝卷口语化的偈子、模式化的五更调、生活元素的运用、时调的穿插来探索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第五章以宝卷中的观音信仰为中心,考察《香山宝卷》中国观音形象的演变,挖掘《香山宝卷》在研究观音形象中的重要地位。围绕宝卷中的观音女性形象的确立、民间信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观音慈悲救苦形象的塑造、度化众生的不遗余力、观音忏法的广泛流传和观音信仰衍生出来的送子民俗,考察的观音信仰和观音形象。附件昆曲博物馆藏宝卷版本目录,就昆曲博物馆藏的宝卷做版本简介,摘录宝卷名称、抄写者信息、版本信息、开卷偈、回向偈,做简要梳理,以便后来者之需。
魏珂[3](2017)在《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文中认为身体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教育界对身体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的身体转向,有助于回归人的本真存在,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大学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变局中的近代大学生,在社会诸种力量影响下,他们身体的内与外、思想与行为等均在改变。本研究以身体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将先前学界讨论教育问题的焦点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转移到对教育主体的关注。研究视角的转移,意在从另一个新的、贴近“人”的角度观察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与成长,进而反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认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应如何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梳理关于1895至1937年间我国大学生的相关史料,考察他们的身体变迁史,进而探讨国家与学生身体的归属关系规律,揭示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因素。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首先探讨与分析了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然后提出近代大学生身体变迁呈现出的特点。对近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本研究从六个角度进行剖析:一、大学生身体如何从家庭之身转变为学校之身,进而成为国家之身;二、近代大学如何努力把学生身体纳入学校的时空规训之中及学生对规训的因应与抗争;三、大学如何对学生身体进行野蛮化和卫生化改造,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格;四、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由“修身”向“修形”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五、大学生爱情、生理的追求特征;最后,探讨在民族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死选择。基于上述剖析,近代大学生身体与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归属与背离的曲线,当国家危机严重时,身体的归属性开始变强,身体自主性变弱;当个人和国家矛盾加强时,身体自主性变强,归属性变弱。近代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路线体现了其身体归属与身体自主间的统一与矛盾,大学生处身其间的应对与纠葛的历史是教育由“传统”而“现代”变化历程的一个具身化面向。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近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特征:一、身体归属国家化。大学生身体与国家的强弱不可分割,进而救国紧密结合,故增加军训和有计划地体育训练,着重“增强国民体质”的卫生实践,是近代大学身体教育的基本特点。二、身体形塑外向化。与传统教育注重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不同,近代教育强调“野蛮其体魄”,注重学生外在自然形体的改造;强调身体形塑和身体改造与社会改造、追求国家富强的关系。三、身体活动自由化。近代大学灵活的入学、转学和休学等制度,使得学生在校际、院际的流动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学生积极追求婚姻自由、性自由,和活动空间的自由。四、身体规训人性化。近代大学引进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大学生管理包括时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尤其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纳入管理范围,这是近代教育人性化的标志。五、身体表现多样化。近代大学生摒弃了传统社会读书人四平八稳的行事姿态,热心运动,参与革命,留学救国,其身姿活跃在社会各种场合。总之,近代中国大学生身体塑造适应了时代需要,但埋下了工具理性、轻视修心等伏笔。
孔卓[4](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王鹏[5](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屈胜飞[6](2013)在《政府、粮商与社会—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粮食问题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说明1927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从此南京成为国民党的政治中心。因首都为中外观瞻所系,国民党政府对它的建设与管理自然特别偏顾。利用此种机遇,南京粮食业在1927—1937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行店号数量与资本总额均有大幅的增长。在南京粮食交易体系中,粮食经销商、粮食加工商、粮食附生行业与粮食运销商等,彼此联系,共生共荣。随着粮食业的发展及供求矛盾的不断发生,南京市政当局通过登记等措施逐渐强化了对粮食业的管理,从而打破了粮食业由行业自律维系的商业运行体系。但在南京市政当局将粮食业纳入到政府公权力的控制之下的过程中,粮商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而本能地调适着与政府的关系。他们或冲突,或合作,一切以利益为转移。1929年和1937年两次大规模的粮食业登记管理情形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注脚。1929—1930年的米荒是国民政府成立后遇到的首个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也是南京成为首都后,市政当局所经受的第一次重大民生问题的考验。南京市政当局为应对米荒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维持了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表现出南京市政当局处置粮食供应危机的能力。但中央政府禁止“遏籴”与拨款平粜之令,未得到有效实施,透露出南京市政当局在处理与邻省的关系上的局限,也说明了国民党中央政府对所属机关及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在此次米荒中,粮商对政府的各项措施并非持完全积极的态度,二者既冲突又合作的关系表露无遗,但总体而言,粮商尚能适时给予政府相应的合作。1927—1937年间,南京市政府曾三次筹设米市,但在此过程中,因经济、政治、军事诸因素与财政部、江苏省政府、安徽省政府等发生牵扯,其理顺过程耗时费力;其他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亦纠缠难解。中日关系紧张导致的“一二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往往在关键时刻给米市计划重大影响。加上南京特别市政府财政困难,施政能力薄弱,南京设立米市的夙愿终未能实现。其整个过程,折射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执政能力。1932年和1937年,南京两次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下。南京市政当局为了稳定市民对于粮食供求的恐慌心理,进一步维护社会秩序,采取了多项措施疏导粮源、平抑米价,折射出南京市政当局应对战时粮食危机的能力。同时,通过对1937年12月沦陷前南京市政当局购粮活动的论述,及对南京粮食来源储存情况的分析,反驳了有关南京大屠杀起因于日军“缺粮”的说法。通过对解行制度改革、梢箩行纠纷与冲突、日常生活中的纠纷与冲突的考察,勾勒出一个以粮食业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调解纠纷与冲突过程中,南京粮食行业的作为,表现出它在政府力量之外寻求自治的努力。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政府仍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这凸显出国民党政府在统治的核心地带,对粮食行业的控制力之强,远远超出了一般地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粮食供应危机日趋严重,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实施食粮配售政策。它从公教人员食粮配售到贫户食米配售,最后发展为市民米粮全面配售。该制度的初衷为平抑粮价,但事实上它并未真正起到抑制粮价的作用,甚至一度成为粮价上涨的助推器。抢米风潮的发生,明确地宣告了食粮配售制度的失败。而在食粮配售过程中,粮商的投机性也再次表露出来。总之,1927-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粮食问题,反映了以粮食为核心所形成的各个社会群体、政府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当时南京都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状况,彰示了南京国民政府施政能力之一斑,凸显了粮食政治的影响力。
余婉卉[7](2010)在《“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文中提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晚清民国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传播,构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异国和母国之间,在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他们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其跨文化性契合于形象学的研究条件和目标。当这群留学生进入想象性的文学叙事,成为一种混合了情感和思想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时,便以形象化的方式置换了缺席的异国原型,显示了时人在审视和想象着异国“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其间所涉及到的回忆及其再现还往往具有寓言性质,表达了各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密切关联着身份认同、国族主义、权力等问题。浏览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在“被书写”和自我书写中,统一的留学生形象是不存在的,他们呈现出裂变多元的样态,要对之分门别类,企图从中浓缩出规律和共性,也是如此困难和牵强。他们的生成并未呈现出环环相扣的关系,要从中归纳出一条明晰的思想史主线分外艰难。这种形象多样性的特殊症结在于,留学在晚清民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留学生是彼时社会表情的一种表征。文化现象的庞杂性使得新兴的留学生群体难以被某种单一的形象所规约,犬牙交错的舆论在价值判断等方面影响了文学形象的塑造,而文学又参与到了众声喧哗的历史叙事之中。不过,在留学生形象的丰富多元之态中,仍有一种现象引人关注,即晚清民国文学对留学生的负面书写蔚为大观。许多文本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斥责留学生们的不学无术、行为败坏、怪行怪状。与这种道德谴责相对接的,是大量留学生角色的郁郁不得志。尤其在“五四”前后,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逐渐盛行,他们感伤自卑,流露出沉重的失落感。由此,当晚清民国的留学生在思想史、教育史、学术史中被奉为“一国之原动力”的精英人物时,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与留学史的宏观叙事之间裂开了缝隙。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为何如此热衷于从负面书写留学生?显然,勘测这一问题的症结,对理解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互动关系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首先,道德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的视点和诉求,由民族主义而生的政治焦虑使得留学生常常承受“恨铁不成钢”的关怀。这种亟欲从“天下”向现代国家的民族主义意识恰是西学东渐中的舶来之物。史实的吊诡在于:清朝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溃败,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留日潮。留日生在日本触碰到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观念之后,向中国全面地引入了近代世界的民族国家框架,也萌生出对日本民族的排斥感。在民族主义话语的支配下,留学生以个体的遭遇象征民族的受难,易由自尊滑向极端的自卑。在文本的“再现”中,作为革命者的留学生将西方近现代民族主义话语替换为华夷之辨,以汉族本位建立民族认同;“国难当头”的语境令学术与救国成为一对矛盾体,留学生因而展开“经世致用与学术独立”的辩析。其次,全面留学的现象,正是建立在全盘西化的预设之上,留学生形象的负面色彩之所以如此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尊西崇新之风对晚清传统士人的冲击。西学新知的强势介入使旧式知识分子陷入身份危机之中,面对日渐“得势”的留学生,他们难以把握心态的平衡,故对留学生多“谴责”之声。晚清民国的文学作品强调了留学生形象的诸种“洋派”表现,将他们刻画为“穿西装的文明人”。而“洋派”话语往往与误读相伴相生,不论是留学生的异域体验,还是他们对西学新知的理论引介,或多或少都忽略了“西方”本身的建构和西方思想的多面向。他们对基督教的理解,对“自由”等概念义理的阐扬可堪为例。在这尊西崇新的大趋势中,洋文凭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资本。留学生们构成了一个文化权力网络。在这种以现代学统为中心的等级性精英网络中,留学国别深刻地影响着留学生的话语权。再次,在古老中国迈入现代世界的时间转折点上,留学生形象承载着“现代”与“传统”的复杂关系,在语境的变化中,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中,他们常常迷失方向,成为中西之间的矛盾体。其中,尤能暴露留学生传统意识的是隶属私人领域的女性观和情爱话语;而传统的性别观又在这种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中扮演了一个暧昧的角色。然而,所谓“中国/西方”、“传统/现代”,仍囿于二元对立思维。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亦新亦旧和亦中亦西其实是常态。传统未必是虚构的,但传统又着实是被建构的。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从一元论的固有定势出发,文本中的留学生便注定要在对立中奔突,难以实现“中体西用”的目标。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受制于历史想象力和政治潜意识。但是,尽管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它却道出了近现代留学史的另一面,呈现出一种风格化的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新历史主义已将“历史”归为一种文本的“修辞想象活动”,但文学叙事更能展现历史中的个人体验和潜意识场景,更能挖掘出宏大历史叙事之下的种种记忆。
舒曼[8](2000)在《石家庄举办盛大金秋茶会》文中指出
二、石家庄举办盛大金秋茶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家庄举办盛大金秋茶会(论文提纲范文)
(1)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法写生:“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 |
一、理念的提出 |
二、理念的成因 |
(一)承学经历 |
(二)时代思潮 |
(三)自觉意识 |
三、理念的表现 |
(一)临摹入古:进入传统 |
(二)对景写生:承变传统 |
(三)写物创意:复归传统 |
四、理念的开拓性 |
第三章 图真写实: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建构 |
一、概念形成与理念引入 |
二、写生历程与艺事活动 |
(一)体悟自然阶段(1928—1948) |
(二)观照现实阶段(1949—1979) |
(三)革新传统阶段(1980—1994) |
三、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 |
(一)另辟蹊径上溯宋元意境 |
(二)新景致营造中的笔墨方式 |
(三)程式化到实景化的独特章法 |
(四)突出人世气息的新意点景 |
(五)重彩结合水墨淡彩的设色 |
四、图真意义与写实价值 |
(一)探索总结现实自然规律 |
(二)发掘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
(三)融通活变主体自觉意识 |
第四章 存形宣物:与同时代师友的写生风格比较 |
一、写生方法的比较 |
(一)写生理法与章法结构:与黄宾虹的写生比较 |
(二)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与陶冷月的写生比较 |
二、笔墨语言的比较 |
(一)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与李可染的写生比较 |
(二)纪游写生与创作语言:与陆俨少的写生比较 |
三、写生再现的比较 |
(一)纪游写生与农村写生:与赵望云的写生比较 |
(二)博采中西与现实再现:与关山月、黎雄才的比较 |
第五章 法自我立: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 |
一、地理风俗的资料性 |
(一)步行海宁观潮记与浙西之游 |
(二)入蜀纪游与川北之游 |
(三)岷江、青衣江、柳江概况 |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性 |
(一)以诗文纪游以山水存形 |
(二)以书法作画以画作书法 |
(三)以金石铸筋骨以刀笔立线 |
三、内容题材的现实性 |
(一)自然山水与风俗题材 |
(二)新中国建设题材 |
四、视觉形式的局限性 |
(一)笔墨个性的局限 |
(二)图式个性的局限 |
结论 |
一、纪游式写生与传统笔墨的结合拓展 |
二、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 |
三、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的转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吴一峰绘画作品选录 |
附录二:吴一峰写生稿选录 |
附录三:吴一峰艺术活动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苏州宝卷研究 ——以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和研究范围 |
一、选题的价值 |
二、选题的研究范围和思路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方法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概况 |
第一节 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宝卷 |
第二节 馆藏宝卷的版本 |
一、零散分布的木刻宝卷 |
二、占主流地位的手抄本宝卷 |
三、后来居上的石印本 |
第二章 家庭场域内的宝卷 |
第一节 庚申会——家庭场域内的宣卷典型 |
一、庚申的仪式 |
二、佛道教内容的融合 |
三、庚申宝卷与庚申偈 |
第二节 禳星与拜斗 |
一、宝卷艺人的星斗崇拜和斗姆信仰 |
二、禳星的科仪——以《朝真玉斗》为例 |
第三章 庙会场域内的宝卷 |
第一节 猛将宝卷与猛将会 |
一、猛将宝卷的考述 |
二、猛将会——江南出会的典型 |
第二节 关于猛将会的场景重现 |
一、会的例况 |
二、发动与劝阻 |
三、会的终结 |
第三节 周边诸镇的猛将会 |
第四章 宝卷的民间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口语化的偈子 |
一、偈子的源流 |
二、程式化的开卷偈与回向偈 |
三、形式多样的小偈 |
第二节 模式化的五更调 |
一、五更调之缘起 |
二、宝卷中五更调之句式 |
三、宝卷中五更调之内容 |
第三节 生活元素的广泛运用 |
一、生活场景的演绎 |
二、景、物描摹 |
三、人物刻画 |
第四节 时调的大量穿插 |
第五章 宝卷主题——以观音信仰为中心 |
第一节 《香山宝卷》在观音信仰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宝卷中生活化的观音信仰 |
一、观音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观音在民间信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三、慈悲救苦形象的塑造 |
四、度化众生不遗余力 |
五、观音忏法的广泛流传 |
六、由观音信仰衍生的送子民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
二、学生卫生运动 |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
四、自杀个案分析 |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
二、喋血三·一八 |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
四、生死本轮回 |
结语 |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综述 |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人口变迁 |
一、古代人口演变 |
二、近代人口变迁 |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
一、航运 |
二、铁路 |
三、公路 |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
一、钱庄的发展 |
二、典当的衰落 |
三、银行的兴起 |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
二、工业的意义 |
三、工业的不足 |
四、工业发展评估 |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
一、辉煌的学术 |
二、杰出的艺术 |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
一、行会组织 |
二、商会 |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
一、自杀增加 |
二、毒品泛滥 |
三、盗匪猖獗 |
四、迷信充斥 |
五、赌风盛行 |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
三、演说风气渐兴 |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政府、粮商与社会—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粮食问题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理论方法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的南京粮食业 |
一 粮食经销商 |
二 粮食加工商 |
三 粮食附生行业 |
四 南京市粮食来源情况与粮食运销商 |
五 堆栈与仓库 |
六 小结 |
第二章 制度初创: 粮食业登记中的政府与粮商 |
一 南京粮食业行政管理机关的演变 |
二 1929年粮食业登记管理 |
三 1937年粮食业登记管理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初期的实践与磨合: 1929—1930年米荒中的政府与粮商 |
一 政府与粮商对米荒的初步反应 |
二 多管齐下抑平粮价 |
三 小结 |
第四章 多重博弈: 1927—1937年南京三次筹设米市 |
一 筹设下关米市 |
二 第二次筹设米市 |
三 第三次筹设米市 |
四 小结 |
第五章 危机处理: 战争与粮食 |
一 “一二八”事变时南京市政府应对粮食问题的措施 |
二 “一二八”事变后南京市政府对米粮问题的总结 |
三 1937年沦陷前之南京米粮 |
四 小结 |
第六章 纠纷与冲突: 对南京粮食业社会关系的考察 |
一 斛行制度的改革 |
二 梢箩行之纠纷与冲突 |
三 日常生活中的纠纷 |
四 小结 |
第七章 战后南京粮食问题 |
一 公教人员食粮配售 |
二 贫民食米配售 |
三 全面食粮配售 |
四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粮食政治 |
附录 |
一 南京市粮食业户及资本额统计表 |
二 南京市机米厂一览表(1934年) |
三 南京市米铺一览表(1935年) |
四 南京市粮食行一览表(1935年) |
五 南京市碾米厂一览表(1935年) |
六 南京市粮食行号机米厂铺一览表(1937年) |
七 南京市粮食批发物价指数表 |
八 南京市籼粳米趸售价格表 |
九 南京市米面每日价格表 |
十 南京市历年人口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为世界人" |
二、"欲说还休"的留学生 |
三、相关既有研究述评 |
四、本文理路 |
第一章 "鱼龙混杂,贤愚不分"的留学生 |
第一节 多元而裂变的留学生形象 |
一、晚清:被书写的留学生 |
二、民国:留学生角色的个性化 |
第二节 犬牙交错的社会表情 |
一、作为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留学潮 |
二、晚清民国留学生的差异性 |
三、莫衷一是的议论 |
四、大众传媒的介入 |
第三节 蔚为大观的负面书写 |
一、"留学生之怪现状" |
二、留学生的感伤与沉沦 |
三、留学生的深度自我刻画:"零余人" |
四、媒体对留学生的负面评价 |
第二章 留学潮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
第一节 民族寓言中的留学生 |
一、晚清政治乌托邦中的留学生 |
二、道德批判与进化论 |
第二节 留日生:民族主义的引进 |
一、甲午海战:从一个文明走向一个国家 |
二、留日与厌日 |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张扬 |
一、晚清留学生的排满话语 |
二、留学生对归属感的呼唤 |
三、学术与政治 |
第三章 留学生形象与"洋派"话语 |
第一节 "洋派"文化的实践者 |
一、"穿西装的文明人" |
二、精神资源的"洋派" |
三、"洋派"形象的文学动因 |
第二节 "输西学入中国" |
一、再难关闭的世界之窗 |
二、失意之人的书写 |
三、异域文明:无法实现的零距离 |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西方文明 |
第三节 "洋派"话语的光环之下 |
一、洋文凭:一种文化资本 |
二、权力网络中的等级关系 |
第四章 留学生形象与"传统" |
第一节 传统元素在留学生叙事中的表现 |
一、留学生的"旧"面貌 |
二、形象制作者的传统意识 |
三、传统元素的文学动因 |
四、女性解放的反面:留学生的性别观 |
五、女留学生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 传统元素的地位 |
一、思乡·乘船 |
二、中西之间的矛盾体 |
第三节 传统元素的变异 |
一、作为传统标签的"辫子" |
二、传统的反向虚构:以"缠足"为例 |
三、中体西用的可行性 |
余论 |
一、留学生形象之为形象 |
二、风格化的现实:留学的另一面 |
三、文学与历史的话语竞争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石家庄举办盛大金秋茶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D]. 姜宝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苏州宝卷研究 ——以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宝卷为中心[D]. 裘兆远. 苏州大学, 2018(12)
- [3]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D]. 魏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4]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5]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6]政府、粮商与社会—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粮食问题研究(1927-1949)[D]. 屈胜飞. 南京大学, 2013(04)
- [7]“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D]. 余婉卉. 武汉大学, 2010(09)
- [8]石家庄举办盛大金秋茶会[J]. 舒曼. 农业考古,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