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hIL-3和GM-CSF对γ线照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满[1](2018)在《伊洛马司他的辐射防护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应用的迅速发展,辐射对人类的影响日益增加,辐射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辐射可对机体产生严重的损伤,引起机体细胞、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和器官损伤,以及免疫力降低,最终出现死亡或导致癌变。因此,研发高效的抗辐射防护药物依然是当前辐射防护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首先开展了辐射对模式生物斑马鱼早期发育的影响评估和辐射敏感基因的筛选与验证;针对敏感基因寻找靶向拮抗药物,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该药物的体内抗辐射防护效果,以期为辐射防护提供高效备用药物。我们的研究发现:(1)质子照射后,斑马鱼胚胎或者幼鱼出现畸形率和死亡率增加、孵化率和心率降低、线粒体DNA含量降低、胚胎呼吸速率降低等遗传与发育毒性;辐照后144 h收集样品,表达谱检测显示,1192个基因异常表达,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基因显着上调,MMP9的酶活性也显着升高。(2)实验鼠仅肺部位置15 Gy?-射线照射后,肺组织内MMPs的活性显着上升,辐射后第一周MMP9基因表达也显着上调。MMPs抑制剂伊洛马司他(Ilomastat)辐射前2 h预处理,显着地抑制了MMP9的活性上升和表达上调。此外,Ilomastat也明显地减轻了肺炎和肺纤维化程度,保护肺泡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减少了细胞凋亡,同时,Ilomastat也提高了实验鼠肺局部照射后的存活率。(3)进一步的研究也显示,Ilomastat预处理能够明显增加实验鼠全身受辐照后的存活;在辐射后30 min用药,也具有很好的营救作用。(4)实验鼠6 Gy全身照射后,各类血相指标均明显下降,而Ilomastat预处理2 h,明显促进血相指数的恢复。此外,Ilomastat预处理也促进了骨髓HPS/HSC的恢复,以及提升脾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我们的研究首次证实,MMPs抑制剂Ilomastat辐射前后用药,能提高受辐射鼠的存活和促进造血与免疫系统损伤的恢复,表明Ilomastat是一种很好的潜在抗辐射药物。Ilomastat预处理可以明显减轻放射性肺损伤,对于临床肺癌放疗减轻肺损伤副作用,也具有指导意义。未来针对Ilomastat的最佳预防或者治疗剂量、给药方式以及其它类型辐射的防护作用,还需进行广泛的详细研究,从而为其临床抗辐射防护的应用,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张乃珣[2](2017)在《黑木耳多糖和红松多酚对辐射诱导氧化应激协同防护作用》文中指出电离辐射分为人工辐射和自然辐射,辐射会引起体内产生一系列的活性氧簇(ROS),进而破坏一系列生物大分子诸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随后由于水被电离产生自由基,进而不断攻击机体产生损伤,尤其免疫器官使机体更易受到外来损伤,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可见辐射会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因此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与抗氧化和提高免疫作用是息息相关的。研究发现黑木耳多糖和红松多酚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提高免疫活性,能够在机体内发挥抗辐射作用。本文以黑木耳多糖和红松多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筛选,得到最优AAP-3和PKP-2并进行表征和组成分析;采用Chou-Talalay理论评价AAP-3和PKP-2联合使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系统研究AAP-3和PKP-2协同使用对辐射诱导的氧化应激的防护作用。先后采用酸碱度不同的溶剂和浓度不同的乙醇得到12个黑木耳多糖片段,D101大孔树脂洗脱得到4个红松多酚洗脱组分,采用羟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清除、总还原力、对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筛选得到活性最强的AAP-3和PKP-2,选择其为后续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得到AAP-3由核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0.1:1:1:3:0.7:0.1组成。采用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含量测定,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HPLC)分析得到PKP-2主要由双氢槲皮素组成。采用Chou-Talalay理论,根据LD50将AAP-3和PKP-2进行3:1配比,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AAP-3和PKP-2在羟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清除、总还原力、对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上联合指数(CI)均小于1,表现为协同抗氧化作用,且剂量减少指数(DRI)大部分都大于1,说明AAP-3和PKP-2协同减少单一物质用量。通过在体内建立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研究AAP-3和PKP-2协同使用(AP)的辐射防护,结果显示AP能提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小鼠的肝脏、心脏和脾脏指数,减小脑指数,在ConA和LPS的协助下增强脾淋巴细胞向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辐射组差异显着(P<0.05),表明AP能对辐射诱导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进行防护;AP能降低小鼠血清和各器官中MDA含量,升高VC、VE、GSH、CoQl0等抗氧化物质水平,升高SOD、GSH-Px、CAT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辐射组差异显着(P<0.05),表明AP能对辐射诱导的氧化防御系统损伤进行防护;AP能降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率,升高骨髓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辐射组差异显着(P<0.05),表明AP能对辐射诱导的遗传毒性进行防护。通过在体内建立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后,研究AP的辐射修复,结果显示AP能提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小鼠的肝脏、胸腺、心脏和脾脏指数,在ConA和LPS的协助下增强脾淋巴细胞向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辐射组差异显着(P<0.05),表明AP能一定程度的修复辐射后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AP能的降低小鼠血清和各器官中MDA含量,升高Vc、VE、GSH、CoQ10等抗氧化物质水平,升高血清和肝脏、脾脏中SOD、血清中GSH-Px、CAT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辐射组差异显着(P<0.05),表明AP能一定程度的修复辐射后小鼠氧化防御系统的损伤;AP能降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率,升高骨髓DNA含量,减小脾细胞DNA彗星尾长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辐射组差异显着(P<0.05),表明AP能一定程度的修复辐射后小鼠的遗传毒性。通过在体内建立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后产生子代,研究AP的子代辐射防护,结果显示AP能促使辐射后小鼠产生子代,升高亲代生育率,平衡子代小鼠性别比例,升高子代小鼠体重,表明AP能对辐射诱导子代小鼠表征损伤进行防护;AP能升高子代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小鼠的肝脏、胸腺、心脏和脾脏指数,在ConA和LPS的协助下增强脾淋巴细胞向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子代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活性,表明AP能对辐射诱导子代小鼠免疫系统的损伤进行防护;AP能降低子代小鼠血清和各器官中MDA含量,升高VC、VE、GSH、CoQ10等抗氧化物质水平,升高血清和肝脏、脾脏中SOD、血清中GSH-Px、CAT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表明AP能对辐射诱导子代小鼠氧化防御系统的损伤进行防护;AP能降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率、骨髓DNA含量,减小脾细胞DNA彗星尾长度,减少G0/G1期脾细胞数量,表明AP能对辐射诱导子代小鼠遗传毒性进行防护。本课题研究发现AP可以结合AAP-3和PKP-2的优点,协同从调节免疫系统损伤、氧化防御系统损伤和遗传毒性等多个方面对电离辐射诱导的氧化应激进行防护和修复。本研究揭示了 AAP-3和PKP-2对辐射诱导的氧化应激的协同防护途径,对继续开发一种天然复合辐射防护剂有现实意义。
杨彦勇[3](2015)在《树突状细胞辐射损伤及免疫系统辐射防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核辐射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在享受电离辐射、核能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受照的风险,辐射安全越来越受到学界及公众的关注。免疫系统对辐射非常敏感,电离辐射照射早期,大量的免疫细胞凋亡,免疫器官结构严重受损,照后很长一段时间,免疫功能仍然维持低下。研究辐射对免疫系统的损伤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开发安全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保护电离辐射对免疫系统的损伤意义重大。以往的辐射免疫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辐射敏感的T、B淋巴细胞等方面,对发现较晚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研究较少,这方面尚属空白。随着对DC功能作用的研究深入,发现它们是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是连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DC多以未成熟的状态存在,平时定居在外周组织,当受到外界刺激时,DC经血液循环到达感染部位,摄取抗原并迁移至位于二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而DC迅速、准确的迁移到T细胞区是其发挥抗原呈递功能、激活获得性免疫的前提。此外,DC具有多种亚型,分别分布在机体的不同部位,发挥各自的免疫学功能。利用细胞活力分析、细胞凋亡等观察手段发现,DC与其淋巴细胞相比具有较强的辐射抗性。但是,受照后活存的DC细胞功能有无损伤、亚型有无变化,在照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中起到什么作用未见深入研究。本研究中,我们探索辐射对DC迁移功能及其亚型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放射损伤中的作用,这对揭示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的具体机制,开发新型的辐射防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免疫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一直是辐射防护领域重要难题之一。其主要原因一是细胞辐射敏感性分子机制尚未彻底阐明,难以找到防护研究所需的特异性分子靶点,二是多年研究未解决高效、无毒副作用医学防护措施的难题。所以,有必要从揭示细胞辐射敏感性分子机制和寻找高效、无毒副作用化合物等多角度开展研究。研究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对理解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辐射抗性的区别,筛选辐射抗性相关基因,开发特异性辐射防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筛选了辐射诱导WRN磷酸化的位点S1141,并对其功能及其在辐射损伤中作用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细胞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机制。在免疫系统辐射损伤防护研究方面,本项目传承了我们教研室分子氢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思路,在分子氢对整体动物的辐射防护作用,对造血系统、雄性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等均具有很好的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分子氢对免疫系统的辐射防护作用,发现分子氢不仅对?射线照射导致的免疫系统的损伤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对空间重离子12C6+照射导致的免疫细胞损伤,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研究内容:一、全身照射后DC迁移功能的变化1.全身照射对表皮及真皮DC密度和DC迁移功能的影响2.全身照射对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3.NF-k B在辐射诱导皮肤DC迁移中的分子机理探讨二、全身照射后DC亚型的变化及其在放射病中的作用1.全身照射后小鼠DC亚型的比例和分布的变化2.肿瘤放疗患者外周血中各亚型DC比例的变化3.全身照射对CD8+DC和CD8-DC的分布、凋亡和分化的影响4.CD8+DC和CD8-DC变化在辐射导致的Th1/Th2平衡中的作用三、分子氢对免疫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1.分子氢对γ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和脾脏细胞的防护作用2.分子氢对γ射线照后血象的保护作用3.分子氢对重离子辐射导致的免疫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4.分子氢对辐射诱导的羟自由基和ROS的清除作用5.分子氢对照后凋亡分子caspase 3的影响四、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细胞辐射损伤中的作用1.辐射导致的WRN蛋白的磷酸化位点S1141的鉴定2.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对细胞辐射损伤效应的影响3.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基因组稳定性维持中的作用4.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照后DNA损伤反应中的作用5.ATM在辐射诱导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γ射线和重离子照射DC辐射损伤部分和分子氢防护γ射线损伤部分均使用我校辐照中心Co-60辐照源进行照射;重离子辐射防护部分使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大型辐照装置进行照射;WRN蛋白磷酸化部分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用Cs-137辐射源进行照射。2.实验动物和细胞DC部分实验使用C57BL/6小鼠;分子氢防护免疫系统损伤部分使用Balb/c小鼠,使用人淋巴母细胞AHH-1细胞;WRN实验部分使用SV-40永生化的WS患者的细胞。3.FITC过敏反应诱导的皮肤DC的迁移根据文献方法,使用含有FITC的丙酮和二丁酯诱导的过敏反应模型,促进皮肤DC向淋巴结的迁移,在淋巴结收集CD11c+的DC,若同时具有FITC着色,则表明是由皮肤迁移过来的。4.皮肤表皮分离与真皮切片将鼠耳摘除,分离其背侧面和腹侧面,将腹侧面放在EDTA溶液中孵育,破坏表皮与真皮之间的连接。然后用注射器针头轻轻剥离,得到表皮用于免疫荧光染色。皮肤组织用OCT包埋后,进行冰冻切片。5.免疫荧光染色将鼠耳或做好的冰冻切片,用多聚甲醛固定,然后通过封闭,抗体孵育等步骤,进行染色,最后用DAPI进行细胞核染色并封片,镜下观察,拍照。6.流式细胞仪分析对于各亚型的DC,用带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标记,然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最后用分析软件,分析各群细胞的比例。7.CCL19诱导的组织DC的迁移摘除鼠耳,将其背侧面与腹侧面分离,然后将背侧面放在培养基中培养4小时,以去除非迁移的细胞,然后放在含有趋化因子CCL19的培养基中培养,收集迁移的细胞,用流式计数。8.实时荧光定量PCR取皮肤或淋巴结组织,提取总RNA,进行反转录PCR,然后用Realtime PCR反应,得到各组反应的CT值,计算每个基因表达倍数的变化。9.蛋白样品制备使用含有蛋白酶和蛋白激酶的抑制剂的RIPA裂解液,匀浆裂解组织,或裂解细胞,得到细胞或组织总蛋白;核蛋白提取:使用核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核蛋白。10.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情况提取蛋白后,使用BCA蛋白浓度试剂盒测量各组蛋白的浓度,然后根据蛋白浓度上样,进行SDS电泳,转膜,封闭,抗体孵育,显影等,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11.小鼠BMDC诱导培养无菌取股骨,用无菌培养基冲出骨髓细胞,用Tris-NH4Cl破红后,在含有GM-CSF和IL-4的RMPI1640培养基中刺激培养48小时,轻轻吹打吸去悬浮细胞,继续培养至第5天,收集悬浮细胞,换为正常的RMPI1640培养基即为BMDC。12.富氢溶液培养基制备将高纯度氢气充入装有培养基或生理盐水的袋中,使用高气压设备,在0.4MPa的气压下放置4小时,然后缓慢减压,待将为常压时取出,保存以备使用。13.羟自由基检测在照射前向培养基中加入HPF羟自由基探针,孵育AHH-1细胞,照后立即离心收集细胞,取载玻片制作细胞涂片,用荧光显微镜拍照,分析荧光强度,计算羟自由基水平。14.小鼠血常规检测使用小动物血常规检测分析仪检测小鼠血象变化。15.caspase 3活性检测使用小鼠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脾脏匀浆液中caspase 3活性的变化,通过检测各孔的A405吸光值,结合标准曲线计算caspase 3的活性。16.活性氧水平检测本研究使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照后AHH-1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用DCFH-DA探针孵育细胞一段时间后照射,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平均荧光强度,计算细胞内活性氧相对水平的变化。17.细胞凋亡检测使用Annexin V细胞凋亡试剂盒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照后免疫细胞的凋亡;使用TUNEL染色法标记细胞原位凋亡情况。另外,用Hoechst染色法,计算凋亡率。18.WRN突变型细胞系构建在永生化WS细胞的基础上,转染WT-WRN和1141A突变-WRN,1141D突变WRN,建立稳筛细胞系,得到WT,1141A和1141D细胞。19.克隆形成率实验将各组细胞按照不同数目种于细胞培养皿中,给予不同剂量照射,将细胞培养7-14天,注意观察克隆生长情况,最后用含有甲醇的吉姆萨染液染色,统计克隆形成情况,计算克隆形成率。20.细胞周期分析收集细胞,PBS清洗后,用冰乙醇固定,然后用Rnase处理去除RNA,用PI对DNA进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对于M期细胞周期分析,参照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用p H3抗体染色,再结合PI染色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21.免疫共沉淀(IP)提取细胞总蛋白后,加入Flag抗体和Protein A的珠子,孵育过夜,然后离心珠子,并清洗,获得Flag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进行SDS电泳实验。研究结果一、全身照射后DC迁移功能的变化1.全身照射导致表皮及真皮DC数目减少发现亚致死剂量(6Gy)全身照射后,表皮树突状细胞密度明显降低,于第三天达到最低,之后有所恢复;发现照后腹股沟淋巴结内DC比例明显增高。我们研究了真皮中DC的数目变化,发现2Gy照射后变化不明显,但4Gy、6Gy照射后,真皮DC数目明显减少,说明辐射促进了皮肤DC的迁移。2.辐射促进小鼠耳朵DC向趋化因子CCL19迁移发现2Gy,4Gy照射后,48小时内,培养基中DC的数目明显增多,说明辐射促进了培养基中的鼠耳DC向CCL19的迁移。3.辐射对小鼠皮肤组织CCR7和CCR19的m RNA表达的影响发现6Gy照后2小时、4小时,皮肤组织中CCR7的m RNA表达量明显上调,8小时接近正常水平。而照后2-8小时皮肤和淋巴结中的CCL19和CCL21的表达都呈现上调趋势,同时,辐射导致的CCL19,CCL21的表达也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4.全身照射后皮肤炎性因子表达的变化发现6Gy照射明显上调皮肤中TNF-α,IL-1α,IL-1β,IL-6等的表达,这些细胞因子均参加DC的激活;4Gy照射可明显上调TNF-α,IL-1α,IL-6等的表达,辐射导致细胞因子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的趋势。5.全身照射激活NF-k B信号分子发现辐射对总NF-k B p65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明显诱导p65的核转位,增加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6.NF-k B抑制剂PDTC减轻辐射导致的皮肤DC密度的下降PDTC是NF-k B的抑制剂。发现6Gyγ射线照射后第三天,单纯照射组DC密度下降明显;50mg/kg和100mg/kg PDTC注射组,DC密度有所下降,但高于单纯照射组;100mg/ml PDTC组几乎接近单纯对照水平。二、全身照射后DC亚型的变化及其在放射病中的作用1.全身照射导致小鼠脾脏DC亚型的变化γ射线全身照射之后,C57BL/6小鼠CD11c+MHC2+DC比例明显增加,于第三天达到峰值,照后一个月,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照后CD8+DC比例明显下降,CD8+DC与CD8-DC的比值大幅下降呈现剂量依赖性,于照后第三天达到最低。2.全身照射导致Th1免疫反应减弱而Th2反应增强发现脾脏切片IFN-?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减少,而IL-4阳性细胞的比例增加,说明照后发生了Th1向Th2的偏移。通过检测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表达变化,发现照后Tbet表达下降,而Gata3表达增加,提示Th1和Th2反应的变化。3.辐射不导致CD8+DC和CD8-DC的调亡通过在体照射、离体照射和原位凋亡等方法检测,均发现辐射对CD8+DC和CD8-DC的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影响。4.全身照射对DC分化的影响照后小鼠骨髓细胞分化成CD11c+DC的能力变强,而分化成CD8+DC的比例明显减少。我们还检测了CD8+DC和CD8-DC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IRF8,IRF4,BATF3以及CD8+DC分化相关细胞因子FLT3,发现照后IRF4和IRF8表达均下调。5.辐照后CD8+DC来源的IL-12表达水平降低照射后脾脏组织IL-12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于第10天有所恢复。6.FLT3配体减轻辐射导致的CD8+DC和CD8-DC失衡和Th1/Th2的失衡FLT3配体减少了照后CD11c+MHC2+DC的比例,FLT3处理后,CD8+DC和CD8-DC的比例失衡得到改善,Tbet和Gata3的比例也有所增加7.肿瘤放疗患者外周血中各型DC亚型比例的变化我们发现和未放疗的患者相比,总HLA-DR+Lin-DC的比例增高,这与我们小鼠的研究相似。另外我们发现照后与小鼠CD8+DC同源的人BDCA3+DC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分子氢对γ射线和重离子照射导致的免疫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1.分子氢减轻γ射线照射后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凋亡水平照前腹腔注射富氢盐水,可以有效减少γ射线导致的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凋亡。2.分子氢对γ射线照射后血象的保护作用分子氢显着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而对其余血常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3.分子氢降低12C6+重离子辐射导致的淋巴细胞凋亡重离子辐照明显导致AHH-1细胞的凋亡,氢水组凋亡明显降低。4.分子氢减轻12C6+重离子辐射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12C6+重离子(1,2Gy)照射可以导致明显的G2/M细胞周期阻滞,富氢盐水处理组,阻滞情况得以改善。5.分子氢降低γ射线和重离子辐射诱导的羟自由基和ROS水平使用HPF荧光探针检测了分子氢对γ射线(8Gy)照后AHH-1细胞中的羟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发现和正常培养基相比,富氢培养基孵育可以明显减少照后细胞内羟自由基的水平;分子氢处理有效减少了重离子照射细胞里羟自由基的水平,降低了总ROS活性,我们还发现,和普通生理盐水相比,氢水中羟自由基的含量明显降低。6.分子氢抑制γ射线和重离子辐射激活caspase 3ELISA结果显示,γ射线照射后,caspase 3活性明显增加,加氢组明显降低。重离子辐射导致c-caspase 3的激活,在观察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而相比于相同剂量照射组,在照射+H2组c-caspase 3的表达明显降低。四、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细胞辐射损伤中的作用1.照后WRN蛋白的磷酸化位点鉴定收集照射和未照射的Hela细胞,提取并纯化WRN蛋白。将纯化的WRN蛋白进行质谱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得到WRN的磷酸化位点“S1141”。2.辐照后WRN蛋白磷酸化变化情况发现不同剂量辐射明显诱导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又研究了照后不同时间S1141磷酸化的影响,发现照后30分钟达到最强,因此在后续实验中,我们选择了10Gy照射后30分钟作为辐射导致WRN蛋白磷酸化的检测观察点。3.辐射导致的S1141位点磷酸化是ATM依赖的发现Hela细胞10Gy照射后30分钟,S1141位点已发生磷酸化,而在3μM,10μM ATM抑制剂(KU55933)处理组,WRN磷酸化明显减弱,且10μM抑制效果更明显。DNA-PKcs抑制剂可抑制DNA-PKcs S2056位点的磷酸化,但对WRN蛋白磷酸化没有影响。这一现象在ATM-/-和DNA-PKcs-/-细胞中得到证实。4.WRN蛋白S1141位点突变细胞系的建立我们在WS患者永生化细胞(WS细胞)的基础上构建了WS+野生型WRN(WT细胞),WS+1141丙氨酸(A)突变型WRN(1141A细胞),WS+1141天冬氨酸(D)突变型(1141D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系构建成功。5.WRN蛋白S1141位点突变对辐射敏感型的影响发现相比于WT细胞,WS细胞和1141A细胞辐射敏感性有所增加,有统计学差异。而1141D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明显降低。6.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辐射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在WS和WRN蛋白S1141位点A突变型细胞中,照后G2/M阻滞更明显,照后4小时已很明显,12小时达到峰值,但16小时甚至24小时后,细胞周期阻滞仍难以恢复;然后我们检测了p H3阳性细胞的变化,发现在WS和1141A突变型细胞中,照后M期细胞迅速减少,恢复明显减慢。7.照后DNA损伤反应通路蛋白的变化我们检测了G2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通路:ATM-Chk2通路和p53-p21-cdc2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发现在三种细胞中辐射可诱导ATM及其下游分子磷酸化,无明显区别;但我们发现在WS和1141A细胞中,辐射可以明显诱导p53的激活。8.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基因组稳定性维持中的作用在WS和WRN的S1141A突变型细胞里,辐射导致明显的染色体畸变,畸变率高于WT细胞,但在A突变型细胞内低于WS细胞。分析讨论免疫系统的辐射敏感性较高,中等剂量的电离辐射即可导致免疫系统的严重损伤,且恢复困难。本研究探讨了电离辐射照射后DC表型及功能的变化及初步的机制;本研究探讨了分子氢对γ射线和重离子辐射导致的免疫系统损伤的防护效应;最后以WRN蛋白磷酸化在细胞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辐射导致的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DC是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核心调节作用,而关于辐射对DC影响的研究较少。之前有研究报道局部照射促进DC迁移,而我们的研究显示照射体外培养的DC可以抑制DC的迁移,本研究我们明确了全身照射可以促进外周DC向淋巴结的迁移,并从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NF-k B信号通路激活的角度,揭示了全身照射对皮肤DC迁移功能的影响的初步机制,阐释了NF-k B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另外,本研究首次探讨了辐射对DC亚型的影响,发现辐射可以导致CD8+和CD8-DC的失衡,并且导致Th1和Th2免疫反应的失衡。由于CD8+DC主要诱导Th1免疫反应,CD8-DC主要诱导Th2反应,随后我们一方面,从迁移和再分布、凋亡、分化等角度探讨了辐射导致CD8+DC和CD8-DC失衡的机制;另一方面,我们探讨了这CD8+DC和CD8-DC比例下降对于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初步寻找了IL-12可能是介导CD8+DC和Th1反应之间的重要因子。发现FLT3配体对调控这两型DC的恢复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我们的发现也在人外周血中得到验证。这为辐射导致的免疫抑制提出了新的思路。为了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并开发高效、低毒的辐射防护手段,我们一方面探讨了分子氢的辐射防护效果,发现分子氢很好的保护了γ射线和重离子照射导致的免疫系统损伤。关于γ射线辐射生物学研究较多,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过的小鼠第一天到第三天,脾脏和胸腺等免疫器官迅速缩小,免疫细胞大量凋亡或释放入血。重离子辐射属于高LET辐射,常见于空间辐射、核电站泄露等情况,主要特点是射线电离能力强,传递能量大等特点,生物效能较大。我们发现分子氢可以明显减少γ射线和重离子照射导致的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紊乱等。目前认为其机制与抗氧化应激、清除自由基有关。近期的研究表明,分子氢可能是作为信号分子而发挥作用,并发现它对LPS/IFNc,JNK和NFк-B等信号通路具有调节作用,我们也发现分子氢处理后,caspase 3的活性明显减弱。另一方面,我们以WRN蛋白磷酸化为切入点探讨了细胞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筛选出辐射诱导的WRN蛋白S1141磷酸化,并发现S1141A突变型细胞发生了明显的G2周期阻滞。首先我们发现辐射导致的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主要依赖于ATM的表达和磷酸化,而不依赖DNA-PKcs。然后我们从细胞辐射敏感性、细胞周期调节、DNA损伤修复通路等方面探讨了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发现这一位点的失活型突变细胞1141A细胞,辐射敏感性有所提高,细胞周期阻滞明显,难以恢复。然后我们发现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水平并不影响ATM及其底物KAP1的磷酸化,但p53总量明显高于WT细胞,且照后p53磷酸化水平迅速增加,并不随时间降低,这与我们细胞周期的变化趋势一致。这些结果说明p53在辐射导致的WS和1141A细胞周期阻滞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深入机制还需要继续探讨。总之,本研究发现全身照射促进皮肤DC向淋巴结的迁移,导致小鼠CD8+DC和CD8-DC亚型失衡,并发现其可能与Th1/Th2偏移有关。通过研究分子氢对免疫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我们发现其对不同LET射线照射的损伤,都具有很好的辐射防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做了初步探讨。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辐射导致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我们探讨并发现了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照后细胞周期阻滞的恢复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为明确免疫系统的辐射损伤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寻找安全、有效的免疫系统防治药物提供了数据支持。
任明[4](2014)在《复合多糖抗辐射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恶疾。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为主要方法。然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存在着特异性较差,且能够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伤的弊端。因此研制毒性低、疗效好的抗癌活性成分且可保护和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尤其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的制剂,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研究表明,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不同来源的植物多糖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为此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把不同的多糖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混合制剂,进入机体后将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和抗辐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本课题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复合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探讨。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人参多糖、松茸多糖和香菇多糖三种多糖对B16和H22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多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显着;采用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三种多糖对免疫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和松茸多糖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CTL实验进一步证实三种多糖能够通过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每种多糖选择三个有效作用剂量通过正交试验找到复合多糖最佳的配比方案。分别建立B16和H22荷瘤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治疗,观察复合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测定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的重量、体积,脾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数,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 (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复合多糖单独治疗组、化疗药物单独治疗组比较,复合多糖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荷瘤小鼠肿瘤重量和体积显着降低;与化疗药物单独治疗组比较,复合多糖治疗组和复合多糖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组血清中TNF-α、IL-2和IFN-γ水平显着升高、IL-4水平显着降低,脾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数显着升高,NK和CTL细胞活性显着升高;结果表明复合多糖与化疗药物联用使用的抗肿瘤效果显着优于复合多糖或化疗药物的单独使用。复合多糖增强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为多糖能够增强NK和CTL细胞活性,刺激肿瘤细胞死亡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2和IFN-γ等)的分泌,维持机体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数。第二部分复合多糖的体内抗辐射实验研究建立γ射线小鼠辐射损伤模型,观察复合多糖对小鼠辐射损伤的影响。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复合多糖低剂量组、复合多糖中剂量组和复合多糖高剂量组,照射前预防性连续给药14天,然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接受4.0Gy的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一次,于照射后第1、3、7天取材,检测各组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血清中MDA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GSH-Px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与辐射对照组相比,复合多糖组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以及血清中SOD活性、CAT活性和GSH-Px活性均显着升高,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和MDA含量显着下降。结果表明,复合多糖可以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造血系统和调节氧化-还原平衡系统三方面来拮抗辐射对机体的损伤。第三部分复合多糖的毒性实验研究采用最大耐受量实验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检测复合多糖的毒性。最大耐受量试验可知实验组小鼠给予30g/kg·BW复合多糖后,观察期14天内小鼠无死亡,状态良好,未见异常症状;观察期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解剖,肉眼观察小鼠的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肺脏的主要器官未见异常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病变和异常。通过实验测得小鼠经口灌胃给予复合多糖最大给药剂量大于30g/kg·BW。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复合多糖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显着变化,复合多糖不会对机体染色体产生损伤。综上所述,本课题成功的研制出由松茸多糖、香菇多糖和人参多糖组成的复合多糖,它可以通过增强NK和CTL细胞活性,刺激肿瘤细胞死亡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维持机体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数等途径增强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还可以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造血系统和调节氧化-还原平衡系统三方面来拮抗辐射对机体的损伤。
贾海鹏[5](2014)在《咖啡酸联合富氢盐水救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咖啡酸(Caffeic acid,CFA)联合富氢盐水救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cuteradiation disease,ARD)小鼠,观测其对辐射小鼠骨髓造血恢复的影响,探讨CFA与富氢盐水救治骨髓型ARD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骨髓型ARD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本研究模拟电离辐射环境构建骨髓型ARD小鼠模型。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咖啡酸救治骨髓型ARD的作用研究。将180只SPF级近交系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9组,每组20只:Sham组(不照射,不灌药)、CFA阴性对照组(照射后羟甲基纤维素灌胃)、CFA阳性对照组(照射后G-CSF+IL-11腹腔注射),CFA预防组(照射+照前7天开始将咖啡酸按照低、中、高剂量灌胃,即CFA低剂量预防组、CFA中剂量预防组、CFA高剂量预防组),CFA治疗组(照射+照后当天开始将咖啡酸按照低、中、高剂量灌胃,即CFA低剂量治疗组、CFA中剂量治疗组、CFA高剂量治疗组)。第二部分:富氢盐水救治骨髓型ARD的作用研究。随机将80只SPF级近交系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富氢盐水Sham组(不照射,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富氢盐水阴性对照组(照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富氢盐水预防组(照射+照前7天开始腹腔注射富氢盐水),富氢盐水治疗组(照射+照后当天腹腔注射富氢盐水)。第三部分:CFA联合富氢盐水救治骨髓型ARD的作用研究。从第一部分择优取CFA高剂量预防组、第二部分中择优取富氢盐水预防组及二者联用组成联合组,每组20只,共60只。每周测定小鼠体重,每组取12只分别于照后d4、d14各处死6只,摘眼球取血测定造血正性调控因子G-CSF、TPO、IL-1β和造血负性调控因子TNF-α的水平及氧化损伤标志物:MDA含量与SOD活性,以及DNA损伤标志物:8-OHdG含量;d14取左侧股骨测定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one Marrow Nucleated Cells,BMNC)计数并行粒系和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of Granulocyte andMacrophage,CFU-GM)及巨核细胞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of Megakaryocyte,CFU-MK)体外培养并计数;摘取脾脏称重测定脾脏指数(Spleen Index,SI)及脾结节克隆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ation Units of Spleen,CFU-S)计数。各组剩余小鼠分别于照射当天d0、照后d4、d7、d14、d21、d28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外周血WBC、HGB、PLT计数。结果1、实验三部分均显示4.5Gy X射线照后小鼠WBC、HGB、PLT即出现明显下降,与Sham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较照射前下降超过1/3,表明骨髓型ARD模型制作成功。2、d4、d7、d14、d21、d28WBC、HGB、PLT计数,实验第一部分CFA阴性对照组<CFA预防和治疗组<CFA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CFA预防和治疗组中CFA高剂量预防组作用最强(P<0.01);第二部分:富氢盐水阴性对照组<富氢盐水治疗组<富氢盐水预防组(P<0.05);第三部分:富氢盐水预防组<CFA高剂量预防组<联合组(P<0.01)。3、辐射后d14小鼠BMNC、CFU-GM、CFU-MK、CFU-S、SI,实验第一部分:阴性对照组<CFA预防和治疗组<CFA阳性对照组(P<0.05),其中CFA预防和治疗组中CFA高剂量预防组作用最强(P<0.05);第二部分:富氢盐水阴性对照组<富氢盐水治疗组<富氢盐水预防组(P<0.05);第三部分:富氢盐水预防组<咖啡酸高剂量预防组<联合组(P<0.01)。4、d4、d14G-CSF、TPO,实验第一部分:CFA阴性对照组<CFA预防和治疗组<CFA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CFA预防和治疗组中CFA高剂量预防组作用最强(P<0.05);d4、d14TNF-α CFA阴性对照组>CFA阳性对照组>CFA高剂量预防组(P<0.01);第二部分:d4、d14G-CSF、TPO富氢盐水阴性对照组<富氢盐水治疗组<富氢盐水预防组(P<0.01)而TNF-α富氢盐水阴性对照组>富氢盐水治疗组>富氢盐水预防组(P<0.01)。第三部分:d4、d14G-CSF、TPO、IL-1β富氢盐水预防组<CFA高剂量预防组<联合组(P<0.05)而TNF-α富氢盐水预防组>CFA高剂量预防组>联合组(P<0.05)。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d4各受照组IL-1β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而各受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d14IL-1β CFA阴性对照组<CFA预防和治疗组<CFA阳性对照组(P<0.05),其中CFA预防和治疗组中CFA高剂量预防组作用最强(P<0.05)。5、d4、d14MDA、8-OHdG,实验第一部分:CFA阴性对照组>CFA阳性对照组>CFA预防和治疗组(P<0.01)而SOD CFA阴性对照组<CFA阳性对照组>CFA预防和治疗组(P<0.01)。CFA阳性对照组与CFA预防组和治疗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CFA高剂量预防组作用最强(P<0.01)。第二部分:d4、d14MDA、8-OHdG富氢盐水阴性对照组>富氢盐水治疗组>富氢盐水预防组(P<0.01)而SOD富氢盐水阴性对照组<富氢盐水治疗组<富氢盐水预防组(P<0.01)。第三部分:d4、d14MDA、8-OHdG联合组<富氢盐水预防组<CFA高剂量预防组(P<0.01)而SOD联合组>富氢盐水预防组>咖啡酸高剂量预防组(P<0.05)。6、CFA预防和治疗组、富氢盐水预防和治疗组及联合组d14G-CSF、TPO、IL-1β较d4升高而TNF-α、MDA、SOD、8-OHdG较d4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CFA预防组和治疗组对血细胞计数、BMNC、CFU-GM、CFU-MK、CFU-S、SI、造血调控因子、MDA、SOD、8-OHdG均有明显剂量依赖性,随剂量的增加而作用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咖啡酸和富氢盐水对骨髓型ARD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骨髓造血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二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为:1、CFA和富氢盐水通过提升辐射小鼠造血正性调控因子G-CSF、TPO、IL-1β水平,抑制造血负性调控因子TNF-α水平,从而促进骨髓造血;2、CFA和富氢盐水通过保护和刺激骨髓干/祖细胞增殖,促进骨髓造血恢复;3、CFA和富氢盐水保护脾脏,促进脾脏髓外造血;4、CFA和富氢盐水通过降低骨髓细胞氧化损伤和DNA损伤,提升SOD活性,从而保护骨髓造血细胞,发挥抗辐射损伤作用。
赵越[6](2013)在《香叶木苷的抗辐射损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香叶木苷是一种从蓬子菜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该天然产物在治疗静脉血栓、增强静脉血管张力、治疗淋巴系统疾病、降低出血等方面效果显着,本实验着重研究香叶木苷的抗辐射机制,通过进行细胞体外实验、动物体内实验及对小鼠肝脏辐射损伤蛋白电泳分析蛋白差异点来对香叶木苷抗辐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以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对脾淋巴细胞及PC12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60Co-γ射线照射为模型,研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存活率及细胞的氧化损伤。通过实验证明,在辐照前给细胞加药,香叶木苷在浓度为80μg/ml时,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存活率;而在此剂量下,能够有效降低氧化损伤,如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降低细胞内丙二醛(MDA)的含量。而通过对PC12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测定,得出香叶木苷能够促进细胞分化,减少细胞因辐照所造成的损伤。(2)通过建立60Co-γ射线辐照模型,对连续灌胃14天香叶木苷的小鼠进行一系列的指标测定,来确定香叶木苷的抗辐射作用。实验发现,香叶木苷能够对小鼠的体重、白细胞、肝脏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起到保护作用,且能够提高小鼠组织的SOD活性、GSH-px活性,降低小鼠组织的MDA含量、染色体畸变率和骨髓微核率。这些说明,香叶木苷能够通过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物酶活性而增强抗氧化活力,能够降低DNA损伤,保护小鼠免受辐射损伤的作用。(3)通过对辐照防护实验中小鼠的肝脏蛋白质进行2-DE蛋白质双向电泳学分析,结果表明,和空白组相比,辐照组2倍上调蛋白点为33个,2倍下调蛋白质点35个;和辐照组比,香叶木苷加药组的2倍上调蛋白点为82个,2倍下调点为9个。从中选取10个差异点ssp(1608、2202、2303、2401、2409、3001、3305、4608、9101、9702)进行分析MALDI-TOF-MS分析,发现分别为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A、3-羟基苯甲酸3,4双氧化酶、三维结构-肌浆球蛋白-V、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B1、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果糖-二磷酸醛缩酶B、蛋白二硫异构酶、血红蛋白β亚基、线粒体ATP合成酶β亚基。
耿艳艳[7](2011)在《姜辣素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辐射已成为继水、大气、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复杂机理,破坏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而造成各细胞、组织、器官以至整个机体功能、形态的损伤和变化,引起受照射者急、慢性辐射损伤甚至癌变。造血系统对电离辐射最为敏感,2 Gy照射即可造成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现阶段临床应用的抗辐射药物虽然疗效明显,但存在用药量大、毒副作用强等缺点。近年来辐射防治剂的研究热点逐渐转向抗辐射天然药物及功能食品的研究。生姜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和日常饮食调味剂,具有镇静止吐,抑菌抗炎,降血糖、血脂和抗动脉硬化,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等功效。本研究将在已有的生姜辐射防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生姜提取物——姜辣素对不同剂量电离辐射(60Co-γ射线)引起的造血系统和抗氧化系统损伤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选用60只健康雌性昆明小白鼠(6~8周龄,体重25~30 g),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2组为给药组,3-6组为照射组、7-10组为照射给药组。小鼠适应饲养一周后,3-10组小鼠进行照射,照射当天记为0天。3-6组分别接受1、3、5、7 Gy 60Co-γ射线照射,剂量率0.8 Gy/min,单次全身均匀照射。相同方法照射7-10组小鼠,并于照后30-60 min内灌胃姜辣素(800 mg/kg B.W.),总体积0.5 mL,连续5天(1次/天),3-6组小鼠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实验第6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血液、肝脏、脾脏、两侧股骨,以测定血常规、脏器指数、骨髓中DNA含量、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目以及肝脏中SOD活性、T-AOC和MDA含量。本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脏器指数、DNA系数、肝脏中SOD活性和T-AOC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等血细胞含量有所升高,骨髓嗜多染红细胞中微核数目、肝脏MDA水平显着降低(p<0.05)。2.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肝脏指数的变化不大;与肝脏相比,脾脏对射线比较敏感,1 Gyγ射线即可引起脾脏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姜辣素可以提高小鼠脏器指数,尤其对3和5 Gy照射后脾脏指数降低能起到治疗效果(p<0.01)。3.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照射组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积、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逐渐降低。各剂量照射给药组小鼠血液中RBC、HGB、HCT、WBC、LYM含量均高于同剂量照射组,其中7 Gy照射给药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积显着高于7 Gy照射组(p<0.05);1 Gy照射给药组小鼠白细胞总数显着高于1 Gy照射组(p<0.05)。4.不同剂量射线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肝脏SOD酶活性和T-AOC能力,提高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5、7 Gy剂量照射组肝脏SOD酶活性显着降低(p<0.01),T-AOC能力也有所降低。各照射给药组小鼠肝脏SOD酶活性相比同剂量照射组SOD酶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3 Gy照射给药组肝脏SOD酶活性显着高于3Gy照射组(p<0.05);并且,3 Gy照射给药组T-AOC能力极显着高于3 Gy照射组(p<0.01),5 Gy照射给药组小鼠肝脏T-AOC能力显着高于5 Gy照射组(p<0.05);1、3、5 Gy照射组小鼠肝脏M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O.01),姜辣素可显着降低3、5 Gy照射给药组小鼠肝脏MDA含量(p<0.01)。5.5和7 Gy照射组骨髓DNA系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5 Gy照射给药组骨髓DNA系数显着高于5 Gy照射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1、3、5 Gy照射组微核数目显着升高(p<0.01),灌胃姜辣素后,照射给药组小鼠骨髓微核数目相比同剂量照射组显着降低(p<0.O 1)。综上所述,姜辣素对不同剂量Y射线引起的造血系统和抗氧化系统辐射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对3和5 Gy射线损伤小鼠的治疗效果较好。一方面,姜辣素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了射线对机体的损伤;另一方面,姜辣素提高了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代谢,减少各种放射病的发生;再者,姜辣素能提高骨髓DNA系数,减少微核数目,说明姜辣素可以阻止射线对遗传物质的损伤,促进DNA合成和修复,为机体其他器官系统的辐射后修复打下基础。
刘军[8](2010)在《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干预机制的探讨》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比过去更多天然本底辐射的危险;近半个多世纪来世界各国男性生殖能力出现了明显下降;睾丸组织作为电离辐射的敏感靶器官,电离辐射已成为导致人类男性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男性生殖健康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改善和维护男性的生殖健康日益受到关注。海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 LJP)是存在于海带细胞间和细胞内的一类天然大分子物质,由褐藻酸钠(Algin)、褐藻淀粉(Laminarin)和褐藻糖胶(Fucoidan)三种成分组成;研究表明,海带多糖不仅具有抗凝血、抗动脉硬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还具有抗辐射作用;但在慢性局部电离辐射和生殖功能防护领域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慢性局部辐射致雄性大鼠性功能、生精功能、睾丸细胞等损伤后的自身恢复及其相关分子异常表达调控的研究,比较海带多糖干预后对其辐射损伤恢复及相关分子调控效果的影响;从动物整体、细胞以及分子水平上探讨海带多糖对慢性局部辐射致大鼠生殖功能损伤后恢复影响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海带多糖抗辐射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海带多糖的深加工和开发安全有效的生殖保健产品提供理论支持。第一部分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性功能损伤恢复的干预机制探讨目的:观察慢性局部辐射导致雄性大鼠性功能损伤后自身恢复的情况以及海带多糖干预后其损伤恢复的效果,探讨海带多糖对其辐射损伤恢复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56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3个组和LJP 3个组;LJP 3个组给予LJP100mg.kg-1.d-1灌胃,其余各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除对照组外,各组进行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5次,共20次,总剂量2.3 Gy.只-1;分别在停止照射后1、7和14 d进行勃起、交配试验,1天后处死,收集血液,分离睾丸、附睾等组织;检测大鼠交配及阴茎勃起,机体、性腺器官质量及其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LH、FSH、Ts和E2)等各项指标。结果:慢性局部电离辐射后随着1、7、14d恢复时间的延长,模型1、7、14d组除睾丸质量显着减轻外(P<0.01),大鼠体质量、附睾、精囊腺与前列腺的质量逐步增加,均低于对照组;而LJP各组的体质量、睾丸、附睾、精囊腺与前列腺质量均随时间延长逐步增加,各组质量均大于对应模型组,且LJP7、14d组的睾丸质量比对应模型组显着增加(P<0.05);模型各组的睾丸、附睾、精囊腺与前列腺的脏器系数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减少,且其睾丸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着(P<0.01);而LJP各组的睾丸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和对应模型组相比同样存在显着差异(P<0.01),更接近对照组。模型各组勃起、骑跨潜伏期显着延长(P<0.01),骑跨、射精次数明显减少(P<0.01);LJP各组随恢复时间的延长而勃起、骑跨潜伏期缩短,骑跨、射精次数增加;LJP14d组的各指标与对照组更接近(P>0.05)。模型1、7、14d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H、FSH、Ts含量减少,停止辐射14d后下降明显(P<0.01);血清E2含量持续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LJP1、7、14d组在辐射后,血清Ts由低到高,血清LH和FSH的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血清E2由高到低变化,14d后血清LH、FSH、Ts和E2含量值趋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带多糖促进了辐射损伤后在停止辐射恢复期间大鼠机体和睾丸质量的增加以及睾丸脏器系数的提高,进而改善了损伤后大鼠血清性激素LH、FSH、Ts、E2的水平;通过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系的调控,缩短了阴茎勃起和骑跨潜伏期,提高骑跨和射精次数;对慢性局部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性功能损伤后的恢复改善产生了显着作用。第二部分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大鼠生精功能损伤恢复的干预机制探讨目的:观察慢性局部辐射造成雄性大鼠睾丸生精功能损伤后自身恢复的情况以及海带多糖干预后其损伤恢复的效果,探讨海带多糖对其损伤恢复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56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3个组和LJP3个组;LJP3个组给予LJP100mg.kg-1.d-1灌胃,其余各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除对照组外,各组进行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5次,共20次,总剂量2.3 Gy.只-1;分别在停止照射1、7和14d后处死大鼠,分离大鼠睾丸组织;制作光镜和电镜切片观察睾丸组织形态,测定大鼠精子数量及其存活率,睾丸组织MDA、GSH含量及SOD、GSH-PX、LDH活力等指标。结果:大鼠在受到慢性局部电离辐射后,在14d恢复期间,与对照组相比,LJPld组(P<0.05)与模型和LJP各组精子数量及存活率持续显着降低(P<0.01);但LJP各组精子数量降低趋势减缓,精子存活率增加,与对应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光镜观察睾丸组织形态表明,辐射后曲细精管的损伤随恢复时间延长而加重,睾丸自身修复不明显;虽然LJP各组的睾丸曲细精管损伤也随时间延长加重,但各组损伤均小于对应模型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发现,模型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内细胞核膜及胞质中细胞器均发生损伤,脂质颗粒增多;精子的顶体、精核等损伤明显;虽支持细胞和精子细胞损伤较轻,但其胞质内依然可见脂质颗粒和变形的细胞器;LJP组睾丸各类细胞损伤趋势与模型组一致,但胞质内脂质颗粒却远少于模型组,细胞器与精子损伤小于模型组,视野内精子数量多于模型组。停止辐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内抗氧化酶SOD及GSH-PX活力明显减弱(P<0.01),MDA和GSH含量差异均有显着性(P<0.01);而LJP各组随停止辐射时间的延长,MDA含量下降,LJP14d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GSH含量及SOD、GSH-PX活力与模型14d组相比开始回升差异显着(P<0.05);模型各组LDH活力持续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而LJP各组睾丸组织中LDH活力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海带多糖可使受慢性局部电离辐射损伤的睾丸组织中的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增加,增强睾丸组织SOD、GSH-PX和LDH的活力,促进睾丸组织中抗氧化体系的恢复;从而减轻了睾丸曲细精管的损伤,维持睾丸各生精细胞及其细胞器较好的组织形态,使的精子数量及其存活率增加,明显促进了受损大鼠的生精功能恢复。第三部分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大鼠睾丸细胞损伤恢复的干预机制探讨目的:观察慢性局部辐射造成大鼠睾丸细胞损伤凋亡后自身恢复的情况以及海带多糖干预后其损伤后恢复的效果,探讨海带多糖对其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56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3个组和LJP 3个组;LJP 3个组给予LJP100mg.kg-1.d-1灌胃,其余各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除对照组外,各组进行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5次,共20次,总剂量2.3 Gy.只-1;分别在停止照射1、7和14 d后处死大鼠,分离大鼠睾丸组织;制作大鼠睾丸细胞悬液、睾丸组织电镜与冰冻切片,观察睾丸细胞内线粒体超微结构,测定大鼠睾丸各细胞含量、睾丸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及钙离子浓度等指标。结果:停止辐射后,模型各组的凋亡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01),精子细胞和精子明显减少(P<0.01),LJP1、7、14d组HC峰内细胞占睾丸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应模型组(P<0.01),LJP14d组1C、2C、4C峰内细胞占睾丸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14d组(P<0.01)。慢性电离辐射对睾丸生精细胞及精子内的线粒体大小和结构造成的损伤,在恢复14d后修复不明显;而海带多糖干预后其线粒体结构相对模型组损伤修复明显,状态好于模型组。辐射损伤后模型各组的线粒体△Ψm比对照组明显持续降低(P<0.01);海带多糖干预后,LJP各组线粒体△Ψm均比对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各组睾丸细胞内Ca2+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LJP7、14d组的Ca2+浓度明显比对应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海带多糖通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睾丸细胞内Ca2+浓度;改善了睾丸细胞线粒体及精子尾部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促进了受损睾丸细胞的自身修复,.从而减少了睾丸细胞的损伤;对慢性局部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睾丸细胞损伤凋亡具有较好的抑制。第四部分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恢复分子干预机制的探讨目的:观察慢性局部辐射造成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后睾丸细胞中分子异常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海带多糖干预后其分子表达调控的效果,探讨海带多糖对大鼠生殖功能损伤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56只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3个组和LJP 3个组;LJP 3个组给予LJP100mg.kg-1.d-1灌胃,其余各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除对照组外,各组进行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5次,共20次,总剂量2.3 Gy.只-1;分别在停止照射1、7和14d后处死大鼠,分离大鼠睾丸组织;测定睾丸细胞的DNA损伤,P53、Hsp70蛋白、基因在睾丸细胞中的差异表达以及Bcl-2/Bax、Fas、Caspase-3蛋白在睾丸组织中表达等指标。结果:模型1、7、14d组的睾丸细胞彗星拖尾率及彗星尾长均随辐射后恢复时间的增加而逐步加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虽LJP各组睾丸细胞彗星拖尾率及彗星尾长也随时间延长加重,但均比对应模型组指标显着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各组中Bcl-2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Bax则显着增高(P<0.01),Bcl-2/Bax比值呈下降趋势;在恢复14d后,Fas、Caspase3和P53均明显升高(P<0.01),Hsp70显着降低(P<0.01)。LJP各组的P53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同,LJP14d组虽比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但与对应模型14d组相比则显着降低(P<0.01)。LJP各组Bcl-2含量比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但呈现升高趋势,LJP14d组比对应模型组显着增加(P<0.05);Bax含量虽呈升高趋势,但LJP各组均明显低于对应模型组(P<0.01);Bcl-2/Bax的比值呈下降趋势,大于模型组。LJP各组Fas表达量虽也呈升高趋势,但均明显低于对应模型组(P<0.01)。LJP各组Caspase-3含量呈持续升高,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应的模型组间相比则明显降低(P<0.01)。LJPld组的Hsp 70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高(P<0.01),但LJP14d组与对照组相比却显着降低(P<0.05),LJP14d组HSP 70含量与模型14d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海带多糖对慢性局部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睾丸细胞分子表达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恢复14天后诱导大鼠睾丸细胞中P53表达降低,引起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增加;Hsp70表达升高,Fas表达减少,从而使得Caspase-3降低,促进睾丸细胞DNA损伤的修复,减少了凋亡,保护了大鼠的生殖细胞,改善了大鼠的生殖功能。
李明[9](2010)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子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比格犬的实验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各有核国家继续坚持核威慑的核心思想,认为核武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保障,无核国家也正在极力发展核武器,我国受周边国家核武器的威胁逐渐增加。其次,当前恐怖活动猖獗,恐怖分子使用简易爆炸装置破坏核设施的可能性也随时存在。此外,核能和核技术应用过程中因操作失误等导致的临界事故也时有发生。不论是核武器爆炸还是重大核辐射事故均可导致大量人群受到不同比例中子和γ射线混合照射。研究表明,中子比例越高损伤效应越重。为做好核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准备,开展高比例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所致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ARS)的实验治疗研究具有重大的军事和社会意义。众所周知,造血损伤是骨髓型ARS的基本损伤。目前,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制备的重组造血生长因子已成为促进ARS造血功能恢复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其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具有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粒细胞集落、诱导中性粒细胞终末分化和增强中性粒细胞功能等作用,用于γ射线所致骨髓型AR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国际公认的ARS治疗药物之一。但关于rhG-CSF对中子重度以上骨髓型ARS的治疗效果尚未见文献报道。此外,在rhG-CSF的应用时机及用药剂量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探索。首先,给予比格犬2.3Gy 90%中子照射以制造中子重度骨髓型ARS动物模型,结果显示照射对照组动物75%死亡,死亡动物平均存活10.8d;照射后出现呕吐、腹泻、血水便等十分严重的胃肠道症状、体温明显升高、全血细胞急剧减少、骨髓造血细胞空虚,从以上情况分析,该照射条件可致中子重度骨髓型ARS。与等效剂量的γ射线照射犬比较,2.3Gy中子照射动物的早期死亡(7d内)发生率增加,死亡时间提前;早期胃肠道症状、感染及临床出血发生时间更早,程度更重;皮肤损伤重;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更为迅速,但白细胞最低值相当。此外,还发现比格犬受到2.3Gy中子照射后,其凝血系统在初期处于高凝状态,极期时处于低凝状态,照射后15d最为明显;凝血功能改变以内源性凝血途径为主,在病程的初期至极期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增高;血小板数量和聚集功能同时下降。照射后早期的高凝状态及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可能是2.3Gy中子照射动物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模型制备完成后,一组动物在照射后1h内开始给予rhG-CSF 10μg/kg皮下注射,连续给药21d,结果显示小剂量rhG-CSF连续给药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照射动物的生存质量,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最低值,有效控制中子照射所致的感染症状,使中子重度骨髓型ARS比格犬全部存活(与照射对照组比较,P<0.05);此外,还发现小剂量rhG-CSF连续给药可纠正2.3Gy中子照射初期的高凝状态,缩短极期时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加快血凝块形成的速度,改善内源性凝血功能紊乱,下调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增高,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从而改善受照射动物初期和极期的凝血功能紊乱,这为ARS早期和极期出血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线索。另一组动物在照射后0.5和24h各一次给予rhG-CSF 200μg/kg皮下注射治疗,结果发现大剂量rhG-CSF早期干预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同样可提高2.3Gy中子照射比格犬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最低值,促进其恢复,使中子重度骨髓型ARS比格犬全部存活(与照射对照组比较,P<0.05);还可减少外周血细胞凋亡,提高2.3Gy中子照射早期外周血有核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此外,还发现大剂量rhG-CSF早期干预不但能减轻免疫器官的损伤,而且还可增强脾脏的免疫功能,表现为脾脏白髓数量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能够完全有效地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使骨髓造血细胞的数量和密度保持在正常水平。这提示尽早将骨髓造血细胞动员入外周血可能会减轻造血细胞凋亡和坏死后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影响,进而有利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最后,针对中子辐射损伤效应重的特点,本研究还系统观察了2.3Gy中子照射对比格犬非造血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及功能改变,2.3Gy中子照射后动物的胃肠损伤主要为功能紊乱,结构损伤较轻。免疫系统的早期改变为细胞数量减少、脾脏和淋巴结萎缩、结构消失、免疫球蛋白生成受抑。rhG-CSF治疗可促进免疫组织的恢复,尤其是大剂量rhG-CSF治疗不但能减轻中子辐射对免疫器官的损伤,而且还可增强脾脏的免疫功能。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引起的肺部损伤较单纯的γ射线更为严重,但病变过程与γ射线照射基本一致。2.3Gy中子照射所致的生殖系统和肾脏损伤基本上可自行恢复。但引起的大脑皮质内细小血管周围不同程度水肿则难以恢复。2.3Gy中子照射仅在照射后早期引起心肌功能受损,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综上所述,不论是小剂量rhG-CSF连续给药还是大剂量rhG-CSF早期干预均对2.3Gy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所致重度骨髓型ARS比格犬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促进照射犬体内残留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从而加速造血功能的重建,表现为中子ARS比格犬极期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最低值的升高,明显降低因白细胞数严重低下而导致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或减轻其程度,提高中子ARS比格犬的活存率。
赵燕芳[10](2010)在《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急性放射病临床救治工作中,细胞因子特别是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使得重度以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病人得以长期活存。在更大剂量照射条件下,尽管应用了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先进治疗手段暂时恢复了病人的造血功能,但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人目前仍无一例长期植入的。致死性射线损伤能否恢复以及恢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机体造血和免疫两大系统的功能是否重建以及重建的程度,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急性辐射损伤后造血功能的重建依赖于照射后患者体内是否残留有造血干/祖细胞以及残留造血干/祖细胞的质量。若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体内仍残留有一定数量且功能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即可使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刺激其增殖分化,恢复病人自身造血功能,而不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从而可避免因保证造血干细胞成功植入和/或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所用的大剂量免疫抑制剂而导致急性放射病患者消化、呼吸功能紊乱和皮肤损伤加重,甚至严重的真菌和/或病毒感染,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MOF)的风险。因此,对于有造血干细胞残留的重症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使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可能比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更为有利。为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重症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可能性,我们对8.0Gy 60Coγ射线照射C57 BL/6小鼠及10.0Gy 60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进行了基于造血细胞因子方案的实验治疗研究,以期为重症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治疗措施。小鼠G-CSF与人G-CSF的蛋白序列同源性高达73%,因此重组人G-CSF可用于小鼠实验。本研究首先应用大剂量rhG-CSF治疗8.0Gy 60Coγ射线致死性照射所致的急性放射病小鼠模型,观察了经治疗后长期存活小鼠造血和免疫系统各指标的远后恢复情况。结果发现增加rhG-CSF给药剂量可以显着提高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存活率。照射后30d内照射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死亡动物平均活存天数为12.1±3.0d。而大剂量rhG-CSF(1000μg/kg)可以使8.0Gy 60Coγ射线照射小鼠30d存活率提高86.7%(vs0%),300d时存活率80%。照射40d以后可以观察到大剂量射线照射活存鼠毛色变灰继而全身灰白。外源性脾结节数、造血祖细胞培养、外周血细胞计数及相关脏器病理组织学观察等结果表明,大剂量rhG-CSF治疗组活存300d小鼠造血系统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到同批随养的正常鼠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脾脏T/B细胞增殖能力及胸腺脾脏脏器系数等免疫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但是大剂量rhG-CSF治疗组小鼠造血以及免疫系统各指标恢复程度均远好于小剂量rhG-CSF(250μg/kg)治疗组。在照射小鼠实验治疗基础上,我们观察了大剂量rhG-CSF(200μg/kg)对10.0Gy 60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的治疗作用。研究发现大剂量rhG-CSF可以使10.0Gy 60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活存,30d存活率可达60%,而照射对照组两只动物分别在照后12d和15d死于肠道或心脏出血。外周血象检测结果显示大剂量rhG-CSF可以显着升高10.0Gy 60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外周血小板、网织红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数,促进治疗猴外周血CFU-GM的生成,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同时大剂量rhG-CSF高效的动员作用,不仅可以为各系造血细胞的更新增殖提供种子,还为造血系统的全面恢复提供了可能性。总之,本研究发现大剂量rhG-CSF照射后0.5和24小时两次给药方案可明显促进10.0Gy照射恒河猴造血功能恢复,主要为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大剂量rhG-CSF还可将照射动物体内残留干/祖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并再“归巢”,经过这样的自体干细胞迁移过程有利于干细胞“自发”地向损伤组织细胞趋化,修复受损的组织进而改善其功能,促进辐射损伤后造血功能恢复;加大造血细胞因子rhG-CSF的给药剂量,明显减少了其给药次数,简化了治疗方案,免除了小剂量rhG-CSF长期每天皮下注射给药的痛苦。大剂量rhG-CSF早期两次给药方案有望成为重症急性辐射损伤患者新的临床救治措施。
二、rhIL-3和GM-CSF对γ线照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hIL-3和GM-CSF对γ线照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伊洛马司他的辐射防护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辐射及其生物学效应 |
1.2 线粒体的辐射损伤 |
1.2.1 电离辐射与线粒体DNA损伤 |
1.2.2 电离辐射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1.2.2.1 氧化磷酸化与能量储存 |
1.2.2.2 辐射对氧化磷酸化抑制的作用特点 |
1.2.2.3 辐射对氧化磷酸化抑制的作用机理 |
1.3 斑马鱼在空间放射生物学中的应用 |
1.4 放射性肺损伤 |
1.5 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
1.5.1 造血系统辐射损伤 |
1.5.2 免疫系统辐射损伤 |
1.6 电离辐射与MMP9的基因表达 |
1.7 伊洛马司他的研究现状 |
1.8 常见的辐射防护或治疗措施 |
1.8.1 小分子化合物 |
1.8.2 蛋白类药物 |
1.8.3 细胞治疗 |
1.8.4 辐射防护剂的分子机理 |
1.8.4.1 自由基的清除 |
1.8.4.2 氧化应激的防御 |
1.8.4.3 通过信号转导降低细胞辐射敏感性 |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辐射易感基因筛选 |
2.1 前言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仪器设备 |
2.4 实验动物 |
2.5 质子束照射斑马鱼胚胎 |
2.5.1 孵化率、死亡率和畸形率的测定 |
2.5.2 神经丘毛细胞损伤检测 |
2.5.3 qPCR法测定辐射后斑马鱼胚胎的线粒体拷贝数 |
2.6 RT-QPCR法测定斑马鱼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 |
2.7 斑马鱼胚胎线粒体能量代谢分析 |
2.8 基因芯片实验流程及原理 |
2.9 明胶酶谱检测 |
2.10 统计学分析 |
2.11 实验结果 |
2.11.1 质子辐射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
2.11.1.1 质子辐射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 |
2.11.1.2 质子辐射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的影响 |
2.11.1.3 质子束辐射对斑马鱼畸形率的影响 |
2.11.1.4 质子束辐射对斑马鱼幼鱼神经丘毛细胞发育的影响 |
2.11.1.5 质子束辐射对斑马鱼胚胎线粒体含量的影响 |
2.11.1.6 质子束辐射对斑马鱼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11.1.7 不同剂量质子束辐射对斑马鱼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
2.12 斑马鱼质子辐照后基因芯片数据分析 |
2.12.1 Pathway富集分析 |
2.12.2 GO功能分析 |
2.12.3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筛选 |
2.13 讨论 |
第3章 伊洛马司他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FRET法检测蛋白酶活性 |
3.2.3.2 半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 |
3.2.3.3 实验动物 |
3.2.3.4 Ilomastat注射液的配制 |
3.2.3.5 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早期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处理 |
3.2.3.6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 |
3.2.3.7 HE染色 |
3.2.3.8 Masson染色 |
3.2.3.9 TUNEL实验步骤 |
3.2.3.10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
3.2.3.11 免疫组化 |
3.2.3.1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3.2.4 细胞培养 |
3.2.4.1 细胞复苏 |
3.2.4.2 细胞培养 |
3.2.4.3 细胞传代 |
3.2.4.4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
3.2.4.5 细胞内ROS检测 |
3.2.4.6 Long-extensionPCR检测mtDNA损伤 |
3.2.4.7 JC-1检测线粒体膜电势 |
3.2.4.8 克隆形成实验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Ilomastat抑制辐射诱导的MMPs活性上升 |
3.3.2 Ilomastat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 |
3.3.3 Ilomastat减轻辐射诱导的肺炎 |
3.3.4 Ilomastat减轻辐射导致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 |
3.3.5 Ilomastat减轻辐射诱导的肺纤维化 |
3.3.6 Ilomastat预处理降低了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 |
3.3.7 Ilomastat抑制辐射诱导的肺细胞凋亡 |
3.3.8 Ilomastat保护小鼠肺泡二型细胞的板层小体和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 |
3.3.9 Ilomastat预处理增加小鼠的存活 |
3.3.10 Ilomastat减少A549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和增加细胞的存活 |
3.4 讨论 |
第4章 ILOMASTAT对小鼠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流式分析相关试剂 |
4.3 主要仪器 |
4.4 实验内容 |
4.4.1 小鼠 |
4.4.2 Ilomastat注射液的配制 |
4.4.3 小鼠全身辐照30天存活率及平均存活时间测定 |
4.4.4 外周血细胞计数 |
4.4.5 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计数 |
4.4.6 骨髓单核细胞(BMMCs)的分离 |
4.4.7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分群 |
4.4.8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 |
4.4.9 免疫、造血器官的分析检测 |
4.4.9.1 脾脏指数测定 |
4.4.9.2 脾脏和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 |
4.4.10 小鼠淋巴细胞亚群标记检测方法 |
4.4.11 统计学分析 |
4.5 结果 |
4.5.1 全身受辐射小鼠30d存活率及平均存活时间测定 |
4.5.2 低剂量Ilomastat预处理增加全身辐射后小鼠的存活 |
4.5.3 Ilomastat辐射后用药增加小鼠的存活 |
4.5.4 Ilomastat对放射诱导的造血和免疫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
4.5.4.1 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
4.5.4.2 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
4.5.4.3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
4.5.4.4 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
4.5.5 不同的Ilomastat给药方式可以促进辐射后小鼠外周血的恢复 |
4.5.6 辐射后Ilomastat用药也能够促进血相指数的恢复 |
4.5.7 Ilomastat预处理增加受辐射小鼠的体重 |
4.5.8 Ilomastat预处理减少血清中TNF-?、TGF-?1和增加SCF细胞因子的含量 |
4.5.9 Ilomastat预处理改善骨髓细胞群体的恢复 |
4.5.10 Ilomastat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 |
4.5.11 Ilomastat促进辐射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恢复 |
4.5.12 Ilomastat刺激脾脏前体细胞的修复、保障脾脏结构的完整性.. |
4.5.13 Ilomastat对脾脏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和B细胞的影响 |
4.6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参加的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 |
发表文章 |
(2)黑木耳多糖和红松多酚对辐射诱导氧化应激协同防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1.2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基本结构 |
1.2.2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
1.3 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多酚的种类与分布 |
1.3.2 植物多酚的生物学活性 |
1.4 电离辐射的损伤 |
1.5 黑木耳多糖的研究进展 |
1.6 松多酚的研究进展 |
1.7 协同防护作用 |
1.7.1 抗氧化系统 |
1.7.2 氧化应激协同防护作用 |
1.7.3 Chou-Talalay联合用药理论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1.9 论文特色与可能创新点 |
2 黑木耳分级多糖和红松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黑木耳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
2.2.2 AAP-3的结构表征分析 |
2.2.3 红松多酚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
2.2.4 PKP-2的组成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AAP-3和PKP-2协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AAP-3和PKP-2联合使用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3.2.2 AAP-3和PKP-2联合使用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3.2.3 AAP-3和PKP-2联合使用总还原力 |
3.2.4 AAP-3和PKP-2联合使用对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A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的协同防护作用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AP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2.2 AP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
4.2.3 AP对小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2.4 AP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A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的协同修复作用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辐射后AP对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5.2.2 辐射后AP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
5.2.3 辐射后AP对小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2.4 辐射后AP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AP对辐射诱导小鼠子代氧化应激的协同防护作用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1 AP对辐射诱导小鼠表征指标的变化 |
6.2.2 AP对辐射诱导小鼠子代免疫系统的变化 |
6.2.3 AP对辐射诱导小鼠子代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6.2.4 AP对辐射诱导小鼠子代遗传毒性的变化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树突状细胞辐射损伤及免疫系统辐射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全身照射通过激活NF-kB促进皮肤DC向淋巴结迁移 . 24一、引言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全身照射后DC亚型的变化及其在辐射免疫调节中的作用39一、引言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分子氢对免疫系统的辐射防护作用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部分:ATM介导的WRN蛋白S1141位点磷酸化在辐射导致的G2/M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发表论文情况读期间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复合多糖抗辐射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肿瘤的概述及其治疗现状 |
1.1.1 肿瘤概述 |
1.1.2 恶性肿瘤治疗现状 |
1.2 电离辐射的概述及其对机体的危害 |
1.2.1 电离辐射概述 |
1.2.2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危害 |
1.3 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1 多糖的概述 |
1.3.2 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复合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探讨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多糖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
2.2.2 复合多糖联合化疗药物对 B16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3 复合多糖联合化疗药物对 H22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2.2.4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多糖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
2.3.2 复合多糖联合化疗药物对 B16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2.3.3 复合多糖联合化疗药物对 H22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2.4 讨论 |
2.4.1 人参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2.4.2 香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2.4.3 松茸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2.4.4 复合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第3章 复合多糖的体内抗辐射实验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脾、胸腺指数的影响 |
3.2.2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3.2.3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 |
3.2.4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骨髓 DNA 含量的影响 |
3.2.5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 |
3.2.6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的影响 |
3.2.7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血清中 MDA 含量的影响 |
3.2.8 复合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复合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
3.3.2 复合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
3.3.3 复合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抗氧化功能的保护作用 |
第4章 复合多糖的毒性实验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复合多糖最大耐受量试验 |
4.2.2 复合多糖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咖啡酸联合富氢盐水救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三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课题和奖励 |
致谢 |
(6)香叶木苷的抗辐射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蓬子菜的研究现状简介 |
1.3 香叶木苷的研究现状 |
1.3.1 香叶木苷的来源及结构分析 |
1.3.2 香叶木苷的药理作用 |
1.4 辐射损伤及临床表现 |
1.4.1 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 |
1.4.2 辐射防护机制 |
1.5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室中使用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香叶木苷对辐照诱导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
2.3.1 脾细胞分离培养 |
2.3.2 脾细胞的增殖实验 |
2.3.3 脾细胞存活率测定 |
2.3.4 脾细胞氧化损伤研究 |
2.4 香叶木苷对辐照诱导 PC12 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
2.4.1 PC12 细胞的培养 |
2.4.2 细胞的增殖实验 |
2.4.3 细胞存活率测定 |
2.4.4 细胞氧化损伤研究 |
2.4.5 细胞周期检测 |
2.4.6 细胞凋亡检测 |
2.5 香叶木苷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 |
2.5.1 辐射诱导氧化损伤实验动物分组 |
2.5.2 血清的制备 |
2.5.3 肝脾指数 |
2.5.4 外周白细胞计数 |
2.5.5 骨髓微核实验 |
2.5.6 染色体畸变实验 |
2.5.7 制备组织匀浆 |
2.5.8 组织中超氧岐化酶(SOD)活力测定 |
2.5.9 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5.10 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测定 |
2.6 肝脏组织蛋白组学研究 |
2.6.1 蛋白样品的处理 |
2.6.2 试剂配制 |
2.6.3 操作步骤 |
2.6.4 双向电泳图像分析 |
2.7 肝脏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与分析 |
2.7.1 差异蛋白点的胶内酶解 |
2.7.2 MALDI-TOF MS 分析 |
2.7.3 蛋白质数据库检索 |
第3章 香叶木苷对辐射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防护 |
3.1 香叶木苷对辐照诱导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
3.1.1 香叶木苷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
3.1.2 香叶木苷对辐照脾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1.3 香叶木苷对辐照细胞的氧化损伤的防护 |
3.2 香叶木苷对辐照诱导 PC12 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
3.2.1 香叶木苷对 PC12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2 香叶木苷对辐照后 PC1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2.3 香叶木苷对 PC12 细胞氧化损伤防护 |
3.2.4 香叶木苷对辐照 PC12 细胞周期的影响 |
3.2.5 香叶木苷对辐照 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香叶木苷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伤害的防护 |
4.1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体重的影响 |
4.2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4.3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白细胞的影响 |
4.4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骨髓微核数的影响 |
4.5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4.6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各组织 SOD 活力的影响 |
4.7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各组织 MDA 含量的影响 |
4.8 香叶木苷对辐照小鼠各组织 GSH-PX活力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辐照致小鼠肝脏损伤蛋白质组学研究 |
5.1 小鼠肝脏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建立 |
5.2 小鼠肝脏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
5.3 差异蛋白质谱分析 |
5.3.1 SSP 1608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2 SSP 2202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3 SSP 2303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4 SSP 2401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5 SSP 2409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6 SSP 3001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7 SSP 3305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8 SSP 4608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9 SSP 9101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3.10 SSP 9702 号差异蛋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姜辣素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电离辐射及其种类 |
1.2 电离辐射的危害 |
1.2.1 电离辐射对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1.2.2 电离辐射对机体造血系统的影响 |
1.3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 |
1.3.1 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方式 |
1.3.2 辐射产生的自由基对机体的作用 |
1.4 辐射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
1.4.1 化学类辐射防治药物 |
1.4.2 生物类辐射防治药物 |
1.5 生姜研究 |
1.5.1 生姜及其成份 |
1.5.2 生姜的药理作用 |
1.5.3 生姜的抗辐射研究进展 |
1.5.4 生姜的抗辐射作用机理 |
2 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仪器及器材 |
3.1.2 试剂和药品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3.2.2 照射 |
3.2.3 给药方式及剂量 |
3.2.4 样本采集 |
3.2.5 细胞数量测定 |
3.2.6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目测定 |
3.2.7 骨髓中DNA含量测定 |
3.2.8 总蛋白含量测定 |
3.2.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3.2.10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11 丙二醛含量测定 |
3.2.12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脏器指数 |
4.1.1 脾脏指数 |
4.1.2 肝脏指数 |
4.2 外周血血细胞含量 |
4.2.1 RBC、HGB、HCT含量 |
4.2.2 WBC、LYM含量 |
4.3 肝脏抗氧化功能 |
4.3.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4.3.2 总抗氧化能力(T-AOC) |
4.3.3 丙二醛(MDA)含量 |
4.4 DNA损伤 |
4.4.1 骨髓DNA系数 |
4.4.2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目 |
5 讨论 |
5.1 姜辣素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5.2 姜辣素对小鼠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
5.3 姜辣素对小鼠骨髓DNA的影响 |
5.4 姜辣素对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干预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性功能损伤恢复的干预机制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生精功能损伤恢复的干预机制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睾丸细胞损伤恢复的干预机制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恢复分子干预机制的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子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比格犬的实验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子重度骨髓型ARS 比格犬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子重度骨髓型ARS 比格犬的实验治疗研究 |
第一节 小剂量 rhG-CSF 连续给药对中子重度骨髓型 ARS 比格犬的治疗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大剂量 rhG-CSF 早期干预对中子重度骨髓型 ARS 比格犬的治疗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子重度骨髓型ARS 的多脏器损伤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rhG-CSF对8.0Gy照射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远后效应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照射条件 |
1.4 实验方法以及检测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实验动物存活率 |
2.2 造血和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大剂量rhG-CSF 对10.0Gy~(60)Coγ线照射恒河猴的治疗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以及分组 |
1.2 照射条件 |
1.3 治疗药物、试剂和仪器 |
1.4 rhG-CSF 给药方法以及综合对症治疗原则 |
1.5 主要观察指标及实验方法 |
1.6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一般状况 |
2.2 外周血细胞计数 |
2.3 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
2.4 动物死亡后大体解剖结果以及死亡原因分析 |
2.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附图 |
简历 |
致谢 |
四、rhIL-3和GM-CSF对γ线照射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洛马司他的辐射防护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李小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8(01)
- [2]黑木耳多糖和红松多酚对辐射诱导氧化应激协同防护作用[D]. 张乃珣.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3]树突状细胞辐射损伤及免疫系统辐射防护研究[D]. 杨彦勇.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6)
- [4]复合多糖抗辐射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任明. 吉林大学, 2014(09)
- [5]咖啡酸联合富氢盐水救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D]. 贾海鹏. 泰山医学院, 2014(03)
- [6]香叶木苷的抗辐射损伤作用机制研究[D]. 赵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7]姜辣素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D]. 耿艳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4)
- [8]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干预机制的探讨[D]. 刘军. 武汉大学, 2010(08)
- [9]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中子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比格犬的实验治疗研究[D]. 李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0(12)
- [10]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D]. 赵燕芳.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