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传播的集体无意识解构(论文文献综述)
孙茜楠[1](2020)在《算法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平台正逐渐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任何一次突发事件在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下都可能导致舆论危机。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信息传播渐渐步入算法时代。本文归纳算法技术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在算法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出现内容低质化、谣言、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等问题。对此,互联网平台和政府部门应积极合作,合理引导算法技术,形成算法辅助的突发事件传播路径。
刘雪依[2](2020)在《人民网新闻报道中的女司机媒介形象研究(2013-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女司机频繁出现在重大舆论事件中,2013年昆明女司机撞死男婴引发众怒,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快速掀起舆论浪潮,2018年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私家车女司机遭受广大网友攻击,女司机成了“马路杀手”的代名词,然而据2019年长沙、深圳、上海等交警部门发布的大数据显示女性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的比例均低于男司机。大众眼中的女司机形象与交警数据中的女司机形象的反差引发了笔者的研究兴趣。当前学术界关于女司机的研究多以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探究女司机的形象及成因,缺乏对女司机形象深层次的话语研究。为此,本文以女司机为研究对象,利用人民网站内检索功能,以女司机为关键词搜索到1854条标题中含有女司机的新闻,通过系统抽样法抽取了309篇样本作为女司机研究的语料库,采取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分析了女司机的媒介形象及特点、建构策略及隐藏的价值观、形象生成原因五个问题。对人民网中女司机2013——2018年的新闻报道的研究发现,人民网对女司机的报道数量呈减少趋势,并在2018年达到最低;人民网使用了他者化和定型化的建构策略,进而塑造出刻板化、类型化的女司机媒介形象,即技术欠缺、违规抗法、无助受难的负面形象;这些形象呈现出了以负面形象为主、形象逐渐单一化、不同女司机群体的形象差异大的特征;人民网用被动语态、情态系统、转述引语、连贯标记的手段,有意识地强调和凸显女司机的负面形象,试图塑造出技术白痴、藐视交规、无助弱小的女司机形象,其背后体现的是人民网对女司机群体的扭曲和恶化,这种形象塑造与女性话语权旁落、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女性受压制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周怡帆[3](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易紫薇[4](2020)在《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体主义一直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团体意识回归,集体主义作为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其符号标识逐渐流行。中国正处于工业科技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国产品牌纷纷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国人的自信心理逐步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的力量。在服装市场多元化、国际化的今天,服装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愈加重要。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中国特色文化符号中寻求创作灵感,中国文化符号里最具号召力量的集体主义元素开始频繁运用到中国服装品牌的成衣设计之中。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等,并对课题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二章分析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脉络及对现代服装的影响。第三章举例论证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对其在设计要素里的应用特征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第四章以中国李宁品牌对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实际应用为案例,从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研究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第五章将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运用于个人成衣设计实践中,进一步例证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第六章将前面章节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本文的结论。课题通过探究“国潮崛起”、“文化自信”等社会现象背后人们对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关注心理,针对当前集体主义文化在服装设计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状态,探讨集体主义文化符号融入成衣设计中的策略与方法。将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特征整合归纳成设计元素并实际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探析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中的独特意义,为中国服装品牌成衣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设计方向,也为集体主义精神文化在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传承提供路径与借鉴意义。
贾卫东[5](2018)在《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治理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是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推进器,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表现不一,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易于接受,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要控制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和渗透,推进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治理,就要加强对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批判和转化。
全燕[6](2018)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传播转型及其异化风险》文中提出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传播是利用数据和算法缔造的一种组织化传播,在其一系列转型的背后蕴藏着深层次的异化风险。首先,传播本体的数据化和智能化导致人在传播中的主体性原则被消解,产生主体焦虑。其次,传播方法整体发生量化转型,算法传播产生三大异化风险,分别是算法歧视、算法透明度问题和传播"仿真"问题。再次,大数据传播价值观向商业价值观的转变,带来的异化风险表现为大数据资本操纵传播,创造数据资本的传播劳动亦产生异化。
邓琴[7](2018)在《徐州汉画像石及溧阳傩文化的比较 ——“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图像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从图像传播角度,通过徐州汉画像石及溧阳傩文化的比较探讨了两地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现象。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汉画像石中的傩舞和溧阳傩舞的比较,第二部分结合两地图像传播的内容解释“集体无意识”概念,第三部分承接上文从多个方面分析跨越时间地域的“集体无意识”及傩文化的本质。以傩祭、傩舞、傩戏、傩面具等为主的傩文化,在中华古今文化历史长河中,以其深厚的文化意蕴,而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社会历史文化影响力。徐州汉画像石记载了很多两汉时期的傩舞画面,而在苏南地区的溧阳也传承着“跳幡神”这一典型的傩舞,它们都是与信仰、宗教、情感、文化等息息相关的,但它在信仰表达之外又增生了审美与语言的文化功能。以傩文化为背景,徐州汉文化至溧阳吴文化的图像传播包括了图腾、面具与服饰纹样等方面。本文就徐州和溧阳两地的傩文化进行探究,从古至今,从北至南,跨越时间地域,伴随北人南下所带来的文化影响,深入发掘南北两地“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图像传播。
戴骋[8](2016)在《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的弱化研究 ——基于理查德·桑内特的“公共人”视角》文中指出汉娜·阿伦特、尤尔根·哈贝马斯、理查德·桑内特共同构筑了西方学术界关于"公共性"理论的等边三角形,其研究分别聚焦于"古典政治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和"非人格化公共领域"。理查德·桑内特重点关注了人格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影响力,从社会个体的差异性出发来探讨传统共同体中的"公共人"衰落和展望其对现代公共领域"非人格化"的憧憬与追求。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公众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提升了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线上线下的平台互动既构建了新的"公共领域",也使得现实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更强化了现实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的对应性。本文以理查德·桑内特的"公共人"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案例,从人格、共同体以及亲密性专制统治这三个维度对网络虚拟空间的公共性弱化现象进行了研究。现实生活的复杂化使社会公众日益向往亲密性的情感交流,基于互联网的亲密性专制统治不仅扩展了社会公众情感交流和参与公共生活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间的界限,从而使得社会公众的自我情感在网络虚拟空间得以充分展现,并为人格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和公共事务的非理性思考提供了可能。对亲密性情感交流的追求导致同质化社会公众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聚合,并因"群体极化"效应而形成网络共同体的集体人格。在集体人格的主导下,社会公众沉溺于同质化人群的情感交流和人格培养、满足于自身的情绪宣泄而忽视与异质化人群的交往。社会公众的个体人格与共同体的集体人格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肆意蔓延,进一步消解了社会公共生活本身既有的公共性。总体看来,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公共性的表现形态及其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丰富和强化。但由于社会公众自恋人格和亲密性专制统治的存在,情绪化言论和非理性思维不可避免地存在于网络共同体之内,产生了情绪宣泄、网络暴力和网络谣言等导致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弱化的现象。针对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弱化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善:一是提高社会公众自身的媒介素养,强化其对公共事务的理性思维能力;二是加强网络虚拟空间自身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氛围;三是完善政府的公共传播机制,引导公众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马路平[9](2015)在《关于春晚建构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8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每年都在除夕夜如期上演。三十二年间(1983~2014),央视春晚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乐,也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春晚利用春节的神圣时间,以模式化叙事和家国同构的表达方式,建构起中华民族的想象共同体,通过延续民族记忆和重复表达,成功达成受众的价值共识,并通过群体互动引起各阶层群体的情感共鸣。哈布瓦赫认为,记忆是社会地建构的。春晚为什么能够坚持三十多年,以至于成为我们的集体记忆?这与春晚形塑中国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密不可分。从改革开放之初打开国人精神世界的需要,到21世纪社会转型期凝聚民族认同的需要,春晚努力建构起华人群体的集体记忆。然而,对春晚的这种记忆,一方面在安定社会秩序和加强民族认同的同时,另一方面却消解了传统春节文化,给中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一定的困扰。随着时代变迁,对春晚的集体记忆也发生变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人们对春晚审美疲劳,以及社会思想体系多元化和个体话语权崛起,人们逐渐逃离春晚,随之人们对春晚的记忆也逐渐淡化。未来春晚能否继续维持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与春晚是否适应时代需要密切相关。
王桂芬[10](2014)在《基于抵御涉华信息负传播考量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文中指出西方媒体涉华信息负传播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在与西方话语权的争夺战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教学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积极、主动地了解西方话语体系和传播策略,保持课堂上对重大时事新闻的涉及率。以揭露"普世价值"的欺骗性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及新媒体技术,建立课堂内外信息的多层次立体传播渠道,为学生创设出政治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政治理论具象化,从而确立国家及民族利益至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负传播的集体无意识解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传播的集体无意识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1)算法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算法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困境 |
(一)海量信息与复杂的传播环境 |
(二)算法把关与低质的传播内容 |
(三)信息茧房与极化的受众情绪 |
二、合理引导:形成算法辅助的突发事件传播路径 |
三、结语 |
(2)人民网新闻报道中的女司机媒介形象研究(2013-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理论解释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话语分析法 |
五、文献综述 |
(一)女司机的研究概况 |
(二)媒介形象的研究概况 |
(三)研究述评 |
第一章 何为女司机的媒介形象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女司机 |
二、媒介形象 |
第二节 女司机媒介形象的操作化 |
一、基本信息的编码规则 |
二、文本分析的编码规则 |
三、话语实践的编码规则 |
第二章 人民网对女司机的报道情况描述 |
第一节 人民网关于女司机的报道形式 |
一、新闻发布时间 |
二、新闻篇幅和新闻体裁 |
三、新闻形式 |
第二节 人民网关于女司机报道的内容特征 |
一、报道中的女司机类型 |
二、报道倾向性 |
三、报道主题 |
第三节 女司机媒介形象的多重因素比较 |
一、不同时期的女司机形象 |
二、不同车型的女司机形象 |
三、不同国别的女司机形象 |
第三章 女司机形象在人民网报道中的话语表征 |
第一节 女司机形象的文本分析 |
一、被动语态 |
二、情态 |
第二节 女司机形象的话语实践分析 |
一、互文性 |
二、连贯性 |
第四章 人民网对女司机形象的建构逻辑 |
第一节 人民网报道中女司机形象的特征 |
一、以负面形象为主 |
二、形象逐渐单一化 |
三、不同女司机群体形象差异较大 |
第二节 人民网对女司机形象的建构策略 |
一、他者化策略 |
二、定型化策略 |
第五章 人民网对女司机形象建构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文化因素 |
第二节 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
第三节 女性话语权的旁落 |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讨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方言现状 |
1.1.3 研究思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
1.4.1 研究学术价值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
附录七 :口述史(一) |
附录八 :口述史(二) |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方法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的界定 |
2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对服装的影响 |
2.1 中国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
2.2 中国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2.3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历程 |
2.3.1 带有明确集体主义文化色彩符号的产生 |
2.3.2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多元涌现 |
2.3.3 新时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发展现状 |
2.4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元素对服装的影响 |
2.4.1 制服热的时代——绝对服从集体主义 |
2.4.2 文化衫的风靡——双向互动集体主义 |
2.4.3 国潮崛起——以人为本集体主义 |
2.5 本章小结 |
3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
3.1 服装款式与面料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2 服装色彩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3 服装图案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3.4 服装配件中的集体主义文化符号 |
4 以李宁品牌为例研究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方法 |
4.1 李宁品牌成功转型下的集体精神与国潮现象 |
4.2 基于李宁品牌视域下探析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应用方法 |
4.2.1 符号在主题中的运用 |
4.2.2 符号在色彩中的运用 |
4.2.3 符号在款式中的运用 |
4.2.4 符号在图案中的运用 |
4.2.5 符号在营销策略中的运用 |
4.3 李宁爆红视域下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应用价值与反思 |
4.3.1 应用价值 |
4.3.2 应用反思 |
5 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实践 |
5.1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成衣设计应用实践 |
5.1.1 设计主题解析 |
5.1.2 款式廓形与色彩设计 |
5.1.3 图案与工艺细节设计 |
5.1.4 设计效果图与款式图 |
5.1.5 成衣制作与展示 |
5.2 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图案再创作设计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关于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的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5)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治理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典型表现 |
(一) 精致利己主义 |
(二) “丧文化现象” |
(三) “佛系”现象 |
二、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 |
(一) 线上传播 |
(二) 线下传播 |
三、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特点 |
(一) 集体无意识 |
(二) 便捷 |
(三) 易于接受 |
四、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治理路径 |
(一) 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大学生的思想 |
(二) 用科学的思想武器批判错误的思想 |
(三) 思想转化 |
(6)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传播转型及其异化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传播本体转型与主体不确定性 |
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传播方法转型及其异化风险 |
三、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传播价值转向及其异化风险 |
四、结语 |
(7)徐州汉画像石及溧阳傩文化的比较 ——“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图像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 |
1 毕业创作主题、主要内容、创新点 |
1.1 毕业创作主题 |
1.2 主要内容 |
1.3 创新点 |
2 创作前期资料收集与创作草图 |
2.1 创作前期资料收集 |
2.2 动画创作草图 |
2.2.1 剧本与分镜创作 |
3 阶段性过程及最终作品 |
3.1 阶段性过程 |
3.1.1 原画设计 |
3.1.2 计算机设计 |
3.2 最终作品(视频部分截图) |
第二部分 毕业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2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傩舞与溧阳傩舞的比较 |
2.1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傩舞 |
2.2 溧阳地区的傩舞 |
2.3 两者文化现象的比较 |
2.3.1 相似与差异 |
2.3.2 相似文化源流考 |
3 跨越时间地域的集体无意识 |
3.1 “集体无意识”概念 |
3.2 地域文化渊源 |
3.2.1 自然环境与民族信仰 |
3.2.2 文化基因的传承 |
3.2.3 图像认知的趋同 |
4 以“集体无意识”看傩文化的本质 |
4.1 集体无意识的巫文化 |
4.2 集体无意识的图像传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的弱化研究 ——基于理查德·桑内特的“公共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公共领域的研究综述 |
1.2.2 公共性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2. 网络虚拟空间的发展概述 |
2.1 网络虚拟空间的缘起 |
2.1.1 Web1.0时代的门户网站 |
2.1.2 Web2.0时代的用户参与 |
2.1.3 Web3.0时代的平台交互 |
2.2 网络虚拟空间的主要传播形态 |
2.2.1 公开讨论式的空间形态——网络论坛 |
2.2.2 极具个人化的传播工具——博客 |
2.2.3 弱关系链式的传播形态——微博 |
2.2.4 更加私密化的传播模式——微信 |
2.3 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的构建 |
3. 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的强化与弱化 |
3.1 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强化的表现 |
3.1.1 公共人的话语权有所提升 |
3.1.2 公共人的参与意识更强烈 |
3.1.3 公共人的身份地位更平等 |
3.1.4 公共人之间的讨论更频繁 |
3.2 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弱化的表现 |
3.2.1 情绪宣泄的随处可见 |
3.2.2 群体极化的日渐严重 |
3.2.3 网络谣言的肆意传播 |
3.2.4 网络暴力对现实的渗透 |
4. 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弱化的原因 |
4.1 人格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
4.1.1 公共人人格的界定 |
4.1.2 "成都暴打女司机"事件中公共人的人格表现 |
4.2 集体人格对公共性的弱化 |
4.2.1 对集体人格的界定 |
4.2.2 群体内部的集体无意识 |
4.2.3 对柴静《穹顶之下》的传播偏差分析 |
4.3 亲密性专制统治对公共生活的削弱 |
4.3.1 "庆安枪击案"中公众对亲密情感的追求 |
4.3.2 自恋人格对公共生活的弱化 |
5. 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弱化的应对策略 |
5.1 网络虚拟空间的非人格化 |
5.1.1 提高公共人自身的媒介素养 |
5.1.2 完善公共人之间的监督机制 |
5.1.3 改善公共人的自恋人格 |
5.2 加强网络虚拟空间自身的建设和规范 |
5.2.1 提高"把关人"的角色地位 |
5.2.2 主动设置公众议程 |
5.3 完善政府的公共传播机制 |
5.3.1 与公众建立平等协商的对话关系 |
5.3.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实名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关于春晚建构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集体记忆”理论阐释 |
三、“春晚”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
第1章 春晚集体记忆的形成 |
1.1 创办春晚的社会背景 |
1.2 春晚走进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
第2章 春晚建构集体记忆的途径 |
2.1 严密的仪式——春晚建构集体记忆的显性表达 |
2.1.1 春节里的春晚 |
2.1.2 仪式性叙事表达 |
2.1.3 春晚里的神圣时间 |
2.2 “民族”与“国家”——春晚建构集体记忆的隐性表达 |
2.2.1 “中华民族”——想象的共同体 |
2.2.2 “家”与“国”同构 |
2.3 延续和重复—春节建构集体记忆的传播方式 |
2.3.1 记忆的延续 |
2.3.2 利用“重复”强化记忆 |
第3章 春晚建构国人集体记忆的内因和外因 |
3.1 春晚建构国人集体记忆的内因——引发群体情感共鸣 |
3.2 春晚建构国人集体记忆的外因——电视的力量 |
3.2.1 打破时空——进行平等的身份想象 |
3.2.2 “共享”——强化集体记忆的力量 |
第4章 集体记忆下的春晚 |
4.1 春晚安定社会秩序 |
4.1.1 春晚使社会秩序合法化 |
4.1.2 形成社会认同 |
4.2 “建构”与“消解”文化 |
4.2.1 建构新的历史文化 |
4.2.2 消解传统春节文化 |
第5章 春晚集体记忆的退化 |
5.1 春节文化的淡化 |
5.2 观众审美发生变化 |
5.2.1 观众对春晚审美疲劳 |
5.2.2 审美取向多元化 |
5.3 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抵制 |
5.3.1 对集体权力话语的反感 |
5.3.2 远离生活,节目失真 |
5.3.3 春晚的“虚伪”拉大国人的心理落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抵御涉华信息负传播考量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厘清中西方意识形态巨大差异及其在各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坚信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差异, 是不可调和的,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共存 |
2 是要积极、主动地了解西方话语体系、传播策略, 对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弊端进行分析, 以化解西方的涉华报道负传播 |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通过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西方媒体的本质, 确立国家及民族利益至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 利用多媒体及新媒体技术, 与传统课堂“灌输”相结合, 建立课堂内外信息的多层次立体传播渠道 |
四、负传播的集体无意识解构(论文参考文献)
- [1]算法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J]. 孙茜楠.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4)
- [2]人民网新闻报道中的女司机媒介形象研究(2013-2018)[D]. 刘雪依.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4]当代集体主义文化符号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易紫薇.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5]大学生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治理路径[J]. 贾卫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6]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传播转型及其异化风险[J]. 全燕.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6)
- [7]徐州汉画像石及溧阳傩文化的比较 ——“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图像传播[D]. 邓琴.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8]网络虚拟空间公共性的弱化研究 ——基于理查德·桑内特的“公共人”视角[D]. 戴骋.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6)
- [9]关于春晚建构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研究[D]. 马路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10]基于抵御涉华信息负传播考量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J]. 王桂芬. 时代教育, 2014(23)